健康管理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2:48

健康管理内涵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

健康建筑并不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建筑物,而是利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对于城市、郊区和的每家和每个单位都是可望且可以实现的,它向人们提供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与、社区和整个环境相协调。

健康建筑应当考虑:有效地使用能源和资源;提供优良空气质量、照明、声学和美学特性的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和家庭废料;最佳地利用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尽可能采用有益于环境的材料;适应生活方式和需要的变化;经济上可以承受。

健康建筑的设计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居住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资源效率;环境责任;可承受性。

1-1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涉及室内空气质量、水质量以及诸如光、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背景因素。

1、室内空气质量

设计健康建筑应遵守以下原则:减少污染物;排除污染物;用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

(1)减少污染物:一般建筑材料中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是很可观的,包括来自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胶粘剂;家用清洁剂、织物、油墨等的有机挥发物(VoC);石油、霉菌、灰尘、花粉、头皮屑、木材(松树、雪松等的树脂)及木制品。对这些污染物的常见反应是紧张疲劳、头疼,对眼、耳、鼻、喉的刺激。选择材料、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应当尽量减少这些污染物。

(2)排除污染物:烧煤、烧气和烧木的任何燃烧副产物,必须直接排除出室外。若有高氡气值,应在事先排出。要做到在污染处排出污染物。

(3)稀释室内空气:排入室内的空气应当尽可能地清洁,数量充足,并均匀地分布于房屋内。

(4)措施: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加热系统燃烧产物外溢最少,最好用低温加热系统;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装修地面,面砖用水泥粘结;混凝土不用外加剂、减水剂和固化剂;建材无甲醛或VoC含量最少;墙和吊顶使用无毒或低毒性涂料;室外空气质量好;输入新鲜空气,排出陈腐空气;以空气净化系统除去空气中的污染物;家具和陈设散发的化学污染物最少;建房期间尽量少产生灰尘和污染物等。

2、水质量

湖河表面水以及和喷泉等地下水受到和农业的污染,引起了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关心。要尽量采用市政水,无市政供水时才进行除菌处理。除菌技术有氯化、碘化、蒸馏、陶瓷过滤器过滤、紫外线照射、臭氧清毒。

3、光、声和辐射

(1)光:阳光对骨头生长有利。患有季节症的病人,阳光可减轻病状。在阳光下工作可提高效率。采用高功能窗可获得大量日光。最有效的日照对策是两面设窗,且可减少眩光。较大的建筑物可采用光管或光井等新技术。

(2)噪音:城市的噪音有的高得足以引起烦噪乃至损失听力。减少噪音的措施有:较厚的围护结构;改进的细部设计和建造方法;漏点和穿透部位的密封;吸声材料和矿棉、玻璃棉、纤维素的采用;发生振动的设备的合理配置等。

(3)辐射:交流电引起的极低频的电场和磁场对人体健康有害。电场和磁场随距离而迅速减弱,因而距离是电磁辐射的最佳防护手段,电视机的收看距离为1.22~1.52m,视频显示终端的收看距离为0.9m.床要离开电源进入房屋处的电源和电视机或视频终端。

1-2能源效率

提高房屋能源效率的措施主要有: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改善围护结构;改进加热、冷却和气候控制系统;降低电灯和设备的能耗等。

1、材料中的能耗

房建材料的制造消耗大量的能,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可以大大节能。很多保温材料在制造中能耗很大,但可降低采暖能耗,2.6年即可补偿。

在建筑中愈来愈多地使用再加工的材料,市场上已有由废纸和废纸板制成的保温材料和底衬;由废塑料制成的管子和地毯;使用再生板料的干墙;使用废木材的木制品;其它很多新产品正在开发之中。

此外,还要考虑维修、拆毁和置换能耗以及运输能耗。

2、建筑物的设计

热损失建筑物的设计热损失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使建筑物的表面体积比最小;改善热阻;减少自然空气泄漏。

3、加热、冷却和通风用能

随着围护结构设计热损失的降低,就有可能开发集加热(空间和水)、冷却和通风职能于一体的较小较紧凑新机械系统。加拿大在先进房屋中安装的这种综合机械系统,具有储热、热回收技术,年能费用减少50%以上。风扇的能耗很大,普通风扇的效率低到3%,在风扇中带直流电机的风扇效率最高。

4、可再用能技术

随着房屋能需求的降低,就有可能以再用能技术满足空间和水加热的需要,最近加拿大建成的一些健康房屋已能以太阳能100%地满足加热的需求。通过采用低辐射涂层、充气窗和改进窗型等,窗户现已变成了向房屋的供热体。窗户的热阻值由0.3提高到1.4.主动的阳光加热通常使用屋顶上安装的太阳光收集器,向远处的岩石或储水槽供热。储热机构然后提供热,以加热水或空气。

5、电耗和高峰能耗

通过更新设计与先进设备相结合,房屋照明和设备所需能量可降低50%.所有设备(水箱、炉灶、洗衣机、烘箱等)都要考虑价格和电耗,欧洲和美国的一些设备已大大地提高了功率。电灯通常约占电能总用量的2/3(1000kwh/y)。通过下述措施,照明电耗很容易减到250kwh/y.(1)改善窗户设计,尽量利用日光照明;(2)区分全房间照明和专项照明(如台灯);(3)使用自动计时器和减光器;(4)使用荧光灯代替白炽灯,小型荧光灯比白炽灯少用能75%,寿命却高10倍。

6、节能效果

健康房屋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例如加拿大先进房屋的设计热损失仅为安大略省建筑法规的28%.

1-3资源效益

有效的房屋设计可减少对工地、林木、煤炭、石油或与水有关的原材料的需求,缓冲对环境的压力。有效地建造可减少废料。

1、材料

通过优化建筑物尺寸和形状,使用模数房屋方案和框架形式,可减少材料的需求。健康建筑不仅要考虑建筑中的资源使用,还要顾及开采、加工和产品处理阶段上的资源使用情况。

2、建设废料的再利用

实行集中切料、改善储存方法、改进清点方法,可以减少废料,优化资源使用。工地废料常常可以重新使用或再加工。加拿大正在实施建筑材料的再循环计划,已开发出干墙、纸板、木材、塑料和沥青的再循环设备。

3、水

经验表明,居民用水量可削减30~50%,而对生活方式无。卫生间占家庭用水量的75%,低冲水量马桶每次冲水只需6L以下;低流量淋浴头可减少流水速度50%(10L/min,一般是20L/min);低流量充气器可减少水龙头流量50%.草地要尽量避免栽种外来的渴水草,本地草、树和灌木往往单靠降水就可活下去,地面和地下滴灌可节水50%,要大力提倡。地下槽和地下室中的房屋可大量存水,用于室内作冲水和洗涤之用。适当设计和管理的储水系统的水,甚至可用作饮用水。

1-4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意味着优化宝贵资源的利用,降低材料和产品的消耗。

1、散发物和燃烧副产物

减少对房屋加热、冷却和用电的需求,实为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首要步骤,并要减少颗粒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此外,健康建筑要采用比较干净的燃烧设备,欧洲现正在开发的住房烧木炉,二氧化碳散发量比普通工艺少90%.并少用或不用氯氟烃(CFC)。

2、废水和污水

管道系统可设计得把灰水(浴室、水盆、洗手间排出的不含污物的水)和黑水(含污物的水)分开,灰水可收集起来二次使用。

3、现场规则

选址要比较有效地使用土地,产生理想的的小气候,造成美观的街景。定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景观要最大限度地阻尼冬风,夏季要遮阳,种植需要水量少的树种。

4、废料的处置

健康建筑应减少建筑废料,并有利于房主对废料的管理。在建房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有危害材料的使用。加拿大全国已实行用户废料管理的再循环计划,现已包括纸、玻璃和金属。塑料、纸箱和厨房废料的再循环计划正在开发之中。

1-5可承受性

1、可购性

健康建筑的造价要尽可能降低,居住舒适愉快,用户乐于接受。

2、建筑的可行性

建筑设计必须是可行的,使用的新技术将是可以接受的。新建筑的创新性设计、方法和产品,也要适用于建筑的翻修。

3、适应性

新建筑要能满足几代人的居住需求;要便于翻修、扩建,单户和双户住宅互换;利用阁楼住人等。

健康管理内涵篇2

有一个地方,能让你恢复身心,重拾健康;

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完美蜕变,美丽自信……

这个地方,就是泛美鸿涵,一个如梦似幻的城堡,一个成就美丽的国度。

极尽奢华的绮丽之都

坐落于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大道丽人广场的泛美泓涵国际医学美容总部,俨然成为了该地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奢华、璀璨的城堡外观遗世独立,吸引着每一个过客的目光;炫酷且超有个性的豪华房车,吸引了不少过往路人驻足观看、拍照――仅仅是从外观之,这里就已经极尽奢华。

当你走进这座如梦似幻的城堡,仿若置身于童话般的欧洲宫殿。从配套齐全、全进口设备的a区诊疗室,到唯美幽静的B区会员休闲区,再到私密高贵的C区超高Vip会员服务区,所到之处的精心布局无不令人惊叹不已。

小到挂饰、玻璃上的星星贴纸、牙签盒,大到地板、沙发、吊灯,还有那摆设的欧洲财神和法国罗浮宫名画雕塑,这些巧夺天工、充满内涵与艺术品位的细节装饰,在泛美泓涵以特别的形式,为人们重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髓。这哪里是一座医学美容机构?分明就是一座艺术的宫殿!

在硬件上,泛美泓涵的医疗环境均采用超五星级标准来配备,这是每一件精美昂贵配件不胜枚举。泛美泓涵就是这样,除了扎实可靠的技术,很多心思花在了容易被客人忽视却又必不可少的细节上,致力于为客人提供尊贵无上的服务,让客人时刻感受到专属的奢华荣耀。

全球医疗资源作为后盾

现代人生活忙碌,文明病丛生,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泛美泓涵国际医疗美容整形集团以人为本,从心出发,投入健康、美丽、生产产业的开发与整合,涵盖医学美容、健康管理、抗衰老系统、保养、保健等项目,打造健康一条龙的崭新服务,致力于抗衰老健康产业第一品牌。

如此自信与专业的背后,是因为其背靠香港、台湾、瑞士等大型医疗体系资源,与各医疗体系进行医疗项目合作,利用人体与动物性实验、抗衰老技术提升与产品效果验证的研究成果,提供泛美泓涵更完整、更安全、更先进、更高端的抗衰老技术、疗程与产品,达到健康管理的最佳成效。

集团创始人邓洪军教授率领的泛美泓涵专家医师团,以“高尚品格、技术领先、美无极限、致精致情”为宗旨,秉承“精细、时尚、艺术、安全、品质、责任”的塑美理念,为中外商界精英、达政要员、演艺明星等名流及众多求美者提供高品质精细医疗整形服务。其高端、精品医学美容整形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被业内称为中国医疗美容整形的神圣殿堂和王牌后盾。

专业团队为你量身定制

泛美泓涵服务团队包括迎宾、咨询、专家、护理、司机、后勤等五个团队。此外,更是组建了由一名咨询师、一名护士、一位专家、一位司机和一名营养师组成的贵宾专项服务团队,负责贵宾从术前、术中,到术后护理、术后效果追踪。

健康管理内涵篇3

关键词:健康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功能框架

一、前言

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系统能够以友好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健康信息,对用户的健康进行管理,通过构建秦皇岛市居民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不仅可供用户直接访问,还能为个人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制定健康计划。同时,该系统也注重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分享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建议。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不仅用于保健,而且用于对疾病的预防和监控,最终达到对公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目的的一种综合系统。在真正了解秦市人民对于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具体情况之后,根据相关需求构想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与系统构建框架。

二、基本概念与内涵

1、健康管理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健康管理与健康的定义是密切相关的。从1948年到1989年,wHo逐步完善了健康的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四个维度:生理、心理、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时间。健康管理就是以时间为轴对人进行全程、多维、完全个性化的综合调理,使之发现早期的“未病”,及早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实现不得大病,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目的。

健康管理分为三部曲:(1)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促进。健康管理以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落实到健康管理的操作流程,体检是前提,评估是手段,干预是关键,促进则是目的。

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可以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能够实测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并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组织的行为,帮助组织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存在三个要素,即人、计算机和数据。人是指组织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miS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他们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miS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只靠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就可以完成的,必须有组织管理人员,尤其是组织领导的积极参与。

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图

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实现后,又负责系统的运行与协调。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健康管理能够兴起和发展是基于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在美国、德国、芬兰等,先后经历了保险、职业保护等行业与领域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日渐增强,对健康的需求更加强烈,推动着健康管理作为一个产业快速地发展。目前的服务模式有依托社区卫生中心、依托医疗机构和体检中心模式等,然而健康管理产业还处于一个相对无序和低水平状态下,迫切地需要加速其方向性的转变,建立适应于我国国情的新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健康管理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用健康危险评估(HRi)来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但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20-30年才兴起的。由于我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迫切和巨大,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极其迅速。我国人口老龄化虽然起步晚2000年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但速度快、数量大,在经济尚不发达、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超过经济发展承受力,慢性病患者人数急剧上升,慢病相关危险因素日益严重,给社会和个人均造成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市场的迫切需要推动着我国健康管理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根据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国内目前的健康管理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健康体检机构;二是医疗服务中介机构;三是健康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现状还不理想,有关健康管理以及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实际运作,还存在着许多不清晰的认识。第一,需求很迫切,但服务形式非常单一,手段相当落后。第二,理念先行但是学术理论和技术研究相对落后。第三,专业人员相当匮乏。第四,概念很先进,但运营很不规范。第五,政府正在逐步重视,但相关支撑体系却未能跟上。这些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问题分析

为了解秦皇岛市居民对于健康管理app认识程度,我们展开了一次调研活动。同时采用纸质版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放350份,实际收回338份有效问卷。整理调研结果得出如图二、图三、图四饼状图统计结果。

图二受访人员选择医疗就医状况分布图

图三受访人员定期到医院检查状况分布图

图四受访人员对“健康管理”了解状况分布图图五受访人员的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状况分布图

根据问卷数据整理,发现如下问题:

只有不到10%的受访人员在生病时会选择社区医院或者其他医疗机构,说明秦皇岛市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即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

在这些被调查人员中,只有22.19%的人能定期到医院做体检,大多数人都是只有不舒服的时候才想到去医院体检,说明秦皇岛市居民对个人健康的重视程度不高。

只有8.28%人非常了解健康管理的概念,48.82%的人只是听说过但是不了解,42.90%的人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健康管理的概念,说明居民普遍缺乏对健康管理的了解,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宣传方案进行宣传。

在影响自己健康管理的因素方面,大多数人认为是没有合适的方法和无人监督,所以构建一个可以监督居民的app十分必要。

由此,我们总结秦皇岛市健康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居民对个人健康的重视程度不高、居民普遍缺乏对健康管理的了解、缺乏合适的健康管理方法等四大问题。由此,我们提出建立秦皇岛市居民个人健康管理系统app构建。

五、健康管理app软件可行性分析

秦皇岛市居民健康管理系统app构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秦皇岛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积极打造秦皇岛市集旅游、医疗、休闲、养老一体的城市定位,并且将秦皇岛市医疗健康管理的理念更进一步落实到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以秦皇岛市中医院为主的医院,率先提出“健康管理”理念,并且不断的进行研究与探索,为秦皇岛市居民健康管理系统提供实际的研究主题与应用对象。还有,86.39%的受访人员表示会尝试健康管理的手机软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1、必要性分析

居民健康管理系统针对目前秦皇岛市严重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居民健康管理系统为秦皇岛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用户的健康进行评估与监督管理,使其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规避健康风险。

2、技术可行性分析

个人健康服务系统是一个android开发平台的应用软件,可以采用Java开发,以SDK作为开发环境,以SQLite数据库进行存储系统信息。开发该系统所采用的开发语言和数据库开发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完全能够满足系统开发要求。

3、经济可行性分析

主要是要对改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由于该管理系统用于医院,推行健康管理系统提高秦皇岛市居民健康状况,缓解医院就医压力。将会得到有关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得一定程度的财政补助。所以,对于财力方面来说是可行的,计算机及其他一些相关附属物品已经具备。

六、系统流程图及功能图

1、居民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居民个人健康管理系统是一个用户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所有用户均从用户登录开始,一般的用户通过注册账号登录该系统,在健康档案模块中填入如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手术资料、过敏史、家族病史、疫苗及传染病史等信息。根据录入的基本信息以及系统建立的健康评价规则和模型,健康评价,与家人关联模块对用户和家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在反馈平台进行提醒,同时通过系统反馈给用户。图六业务流程图

2、功能结构图

基于对秦皇岛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现有健康管理系统的模块分析,可将高校健康管理系统划分为健康信息导入、健康状况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健康计划干预、家庭成员关联、心理健康测评、健康知识分享七个模块,这几个模块下面又划分为几个小模块。各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图七功能结构图

七、总结

通过对健康管理秦皇岛市居民个人健康管理系统app构建研究,我们开始调查研究秦皇岛市居民的健康管理功能需求,整理出一套适用于针对秦皇岛居民的健康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把握健康管理系统的各模块间的搭建与衔接及其之间的业务流程,于此,建立整个健康管理服务技术框架。并且准确把握预期功能,实现全面为秦皇岛市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秦皇岛市居民健康管理系统app构建,将会极大的推动秦皇岛市健康产业发展,缓解严重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提高秦皇岛市居民健康水平,有助于不断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社会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深化重视公共俯卧质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共同营造一个更和谐,美好,温馨的社会风尚,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郭清.健康管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2]张宏,盛林,王凇.浅谈中国化健康管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09):1-2.

[3]刘鹏.基于ios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的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2.

[4]nashDB.populationhealthmanagementinmedicare:thetimeisnow

[J].populationHealthmanage,2011,14(Suppl1):sl.

[5]mcCarverp.Successofadiabetesheaithmanagementprogramin

empioyerbasedheaithcarecenters[J].aaoHnJ,2011,59(12):513-518.

[6]张骁辉.国内外健康管理的现状[J].天津护理,2013,10(21):449-450.

[7]白书忠,武留信,陈刚.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内涵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6):321-325.

[8]兰丽云,王瑜,郭国斌,等.全数字化体检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2,25(2):22-23.

健康管理内涵篇4

关键词: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90-01

近年来,作为高职学生基于共同兴趣、志向等因素形成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数量不断持续增加,成员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这给高等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新的挑战:何以寻求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式发展?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再解读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内涵”则是指决定高职院校发展质量的相关规定性。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的指向各方面质量提高的发展与改革。

关于内涵建设的关键与核心,笔者认为则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如同生命一样重要。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培养,所有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高等职业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出会生活、会创造、能经受住困难与挫折考验、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向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提升。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困境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高职学生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依托,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信念等自发组成的并能按照各自章程组织活动的学生自治性组织。不同于普通学生社团,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具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也导致了其面临着各种困境,具体如下:

1、社团类型不均衡。相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数量虽然逐年递增,但在类别上多集中在兴趣爱好型,如文体类、公益实践类社团较多,而理论学习型和科学技术型偏少。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不如普通高校社团涉及范围广泛、全面,学生选择少。因此这一困境则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推进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拓展的作用。

2、社团活动层次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多以一般的比赛、演出为主,缺乏讲座、研讨、培训类活动,创新性、专业特色不够。高职院校在社团活动组织上很少没能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职业特色,缺乏代表本校本专业的品牌化活动。

3、社团管理不规范。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人员流动性大、内部管理不规范,体制松散。尽管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章程,但实际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社团内部人员更替频繁,不能很好地形成一支强有力地社团学生干部体系,方便社团日常运行;另一方面从学校的纵向管理体系上,部分高职院校的共青团未能很好地管理好学生社团,形成“一核两翼”(以共青团为核心,学生会与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路径选择:内涵式发展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应该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而内涵建设则是很好的视角。具体地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内涵建设有着以下重要的价值与功能:

1、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新时期的高职学生不应该是仅仅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应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全面性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社团宗旨的提炼将会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社团活动的组织则会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能力。

2、有助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一方面,在各类社团活动中,高职学生能围绕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身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并且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理论学习型社团可以通过讲座、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和思考,直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有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而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应该说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旨归所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建设实则是指向质量的提高和组织文化的建设,包括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科研的提升、制度规范的完善以及组织文化的和谐等各方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要走出困境,根本出路在于寻求导向和归宿――内涵建设,具体实现路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把握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首先,党和共青团的领导是前提条件。没有组织,就没有核心,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因此,要开展社团的团建和党建探索工作。其次,坚持社团自身的准确定位,要将学生社团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构建社团管理的长效机制。社团管理上首先要从外部环境上强化政策和资金的保障力度。资金的保障在学校有效开展活动过程中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校专项资金的支持、商业赞助、自筹等渠道提供社团建设的物质保障。其次要强化制度创新,如建立和健全社团导师制度,社团评估激励制度、社团自主运行制度等,保障社团的健康有效发展;(3)优化社团活动的质量水平。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社团活动要健康、积极、高雅,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能真正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丰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另外,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应体现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体现自身的职业特色、专业特色,打造品牌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约翰・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公民,培养工人、父亲或母亲,而是最终培养获得圆满生活的人。”[1]因此,我们应当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以此来真正满足我们职校学生这一鲜活的生命个体的需要。

健康管理内涵篇5

对于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生态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但用健康与否来体现河流水生态系统所处的状态,更加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一比喻也足以引起人类自身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反思。所谓“健康”指的是在各种不良环境影响的条件下,系统仍能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并可持续发展下去的状态。Simpson等认为健康的河流应能维持主要的生态过程,并具有一定种类组成以及多样性,功能组织群落应尽可能地接近受扰前的原始状态。我国学者崔保山等认为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对长期或者突发的自然及人为扰动有一定的免疫及弹性,并且关键的生态组分较为完整,系统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及相应的生产率,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未受到损害的状态。由于人类活动是导致河流水生态系统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也不应该存在于人类的价值判断之外。致使很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研究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应当从整体出发,而不该把人类这一主体同生态系统相分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Karr认为只要河流水生态系统能保持当前与未来的使用价值不退化,并且不影响与之相连的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即使河流水生态系统完整性有所破坏,也可认为此系统是健康的。Rapport等人提出健康的河流水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保持化学、物理及生物完整性,还能维持其正常的各种服务功能的良好状态。综上所述,健康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一是能够对一定程度的污染物进行稀释、降解,排除干扰并完成自我净化的能力,即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持能力;二是能满足河流生态系统生物、河岸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等原生生态系统基本的水需求;三是不会发生重大洪水泛滥或河道变迁等对人类及邻近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事故,即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四是健康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应具有满足区域或流域内人类生产及生活需求等的保障功能的特征。

二、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发展状况

随着研究者对河流水生态系统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其健康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向着多学科、多领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已由最初定性的简单描述发展为如今定量的较为精确的判断。

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已开展了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工作,其中尤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的评价实践较具代表性。美国方面,Karr于1981年提出以生态完整性指数(iBi)来评价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此法最初用于鱼类,后来得以推广至其他生物。1984年,wright提出河流无脊椎动物预测和分类计划(Ri-VapaCS),根据区域特征预测自然状况下应存在的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与其实际监测值相比较,进而评价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英国采取对河流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背景信息、河道数据、植被类型、河岸侵蚀、河岸带特征等指标)进行调查的方式了解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此外,英国于1998年提出了以35个属性数据构成的自然多样性、天然性、代表性、稀有性、物种丰富度以及特殊特征六大恢复标准为基础的“河流保护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已成为英国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的主要方法。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开展了用于监测和评价河流生态状况及现行河流管理政策的“国家河流健康计划”,并以aUSRiVaS为主要工具于1993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健康评价。此外,澳大利亚还以河流水文学、形态特征、河岸带状况、水质及水生生物为指标,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指导河流管理,通过对维多利亚的流域中80多条河流的评价,证明了iSC的有效性及实用性。1994年,南非水事务及森林部选用无脊椎动物、河岸植被、水质、水文及生境完整性等作为评价指标,提出用生物健康指数、水质指数及美学健康指数来评价河口健康状况。

三、结语

健康管理内涵篇6

关键词:旅游;温泉;温泉度假酒店。

一、温泉酒店的沿革。

度假酒店(村)作为度假旅游的核心产品,在西方已流行了一百多年,但在我国大陆尚属新生事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大中城市人均gdp开始突破国际上公认的度假旅游3000美元门槛值,以及休假制度的调整,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迅速兴起,成为我国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度假地、度假城、度假区、度假村、度假酒店、度假中心等度假旅游产品纷纷涌现。

在主题酒店中,以温泉文化为主题的酒店正在蓬勃发展。

温泉文化主题酒店是以“温泉”为载体,以“保健养生”为主题而形成的集休闲、保健、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酒店。它为人类创建一种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活得更加健康,更加美丽,更加愉快,更加智慧。在温泉文化主题酒店所享有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以下主要形式体现:温泉沐浴有氧运动达到休闲、康复、养生的功效;温泉spa疗程达到减压、美容、瘦身的功效;营养配餐达到身体营养的动态平衡;自然疗法、心理疗法恢复健康的心态[1]。

自1996年珠海御温泉开创了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引发全国温泉旅游热潮,各种温泉主题酒店相继出现,如北京小汤山温泉、从化碧水湾、新会古兜温泉、恩平锦江温泉、湖南普瑞温泉等等[2],均各具特色。一时间,温泉旅游成为休闲旅游的新时尚,人们休闲度假的新宠。

与商务型酒店比较,温泉度假酒店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

温泉度假酒店是以“温泉”为载体,围绕温泉文化提供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特色服务、专项产品,并营造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酒店的设计、建造、装修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服务都是以“保健养生”文化为主题,独具魅力。

(二)客源。

温泉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以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者,包括情侣、家人、朋友、单位团体或商务、会议旅游者。

从需求来看,温泉旅游者在温泉度假酒店逗留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往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酒店必须提供丰富娱乐设施和活动,以充实客人的停留时间。从消费来看,由于温泉的理疗效果是逐渐产生,需要经常重复才能保证疗效。因此,温泉消费具有明显重复性,客人的回头率较高。另一方面,与观光旅游者相比,温泉旅游者的消费更高。温泉旅游以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为主,需要大量的疗养和娱乐设施,每一种设施的使用基本上都是付费的,这就使得温泉旅游者的消费较高。

(三)服务。

温泉度假酒店的服务对象是以放松、休闲、保健、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旅游者、会议客人以及奖励旅游客人。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餐饮、住宿为辅,同时提供基本的商务服务,服务突出个性化,强调健康、放松、享受、娱乐。服务人员除必须具备一般酒店的基本常识外,还须掌握温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如按摩、针灸、保健、美容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为客人提供专业性服务。

(四)建筑风格。

温泉度假酒店大多采用古朴典雅的田园林建筑风格,其建筑模式视酒店所在地区的人文、地理、气候、民俗民居建筑特色而定,讲究淳朴简洁、回归自然。

二、我国温泉酒店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温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由于温泉旅游本身兼具健康养生与休闲度假的特性,温泉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休闲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温泉旅游发展比较迅速,作为新兴休闲旅游方式,温泉旅游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但是从目前看来,我国的温泉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3]。

1、从文化角度看,尽管我国温泉资源丰富,温泉发展历史也很久远,但相对国外温泉文化成熟的国家来说,一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温泉文化,没深刻挖掘到温泉文化的内涵。

2、从产业角度看,中国温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规模,也不具备温泉产业链的基础。从品牌角度看,大部分温泉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定位不清晰,雷同度高,没有真正依托温泉文化内涵深刻地挖掘和组建营销市场,使得温泉的品牌效应没有真正凸显。

3、从旅游方式角度看,虽然温泉大多走休闲度假路线,但还没做到真正的休闲度假,其温泉产品设计比较粗放,不能满足消费者全身心放松休闲的需求。没有真正实现温泉养生、健康休闲,仍处于娱乐休闲阶段。

三、我国温泉酒店发展建议。

(一)温泉度假酒店的设计应亲近自然。

当今社会,人们厌倦了都市喧闹的生活,更渴望一份宁静,需要一种充分享受自然、回归自然的体验,这要求温泉度假酒店要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自在、幽静的氛。,因此温泉度假酒店应该选址于自然风景优美宁静的地区。同时要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优势,使温泉文化主题酒店开发设计出来的产品与自然融为一体。对于所修建人工建筑的外观也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风格要充分亲近自然、融于自然,要给人以回归自然的宽松环境氛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度假境界。可将客房的窗户设计成大面落地窗,客人躺在床上即可欣赏窗外风景。室内温泉也可设计成大幅玻璃窗,在沐浴的同时也可观赏自然美景,给客人提供更多与自然融合的空间,也可将温泉池设计成具有不同高度的台地式样,并形成小尺度的天井,墙壁外部包裹木材来打造原生态风格,而屋顶上也种满了植物,加强了其作为休闲度假胜地的功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度假境界。

(二)挖掘温泉度假酒店的文化内涵。

目前,我国的温泉酒店遍地开花,但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温泉酒店不多。要使酒店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不断给它注入文化,突出独特的文化品位,使来酒店的每位客人都能感受到酒店的文化氛围。日本著名的温泉旅馆加贺屋,其独具魅力的温泉文化及对客人无微不至的体贴服务,成为日本国民和海外游客心目中最向往的温泉居所。我国的御温泉独创了一种温泉沐浴的文化“御泉道”————将传统的温泉沐浴程序科学化、丰富化、完善化,融合御温泉特有的“御式文化”而形成尊贵独有温泉沐浴仪式,赋予了温泉沐浴文化新的内涵,成为御温泉品文化的特色内容之一。古兜温泉酒店则抓住“盛唐文化”这个文化核心,在古兜的“唐宫”温泉区内,温泉浴池仿照唐朝风格,以皇家花园为背景,用鹅卵石筑成圆池,唐宫从格局到室内装饰,都模仿中国唐代的风格而建,其中妃子池和太子池都是仿照华清池而打造的,房间还配有唐式装修以及唐代音乐,为这两个特色的温泉房注入了“盛唐”的文化气韵[4]。所以酒店应该从它的理念、服务、管理、设计、装饰等各方面注入文化内涵,这才是温泉文化主题酒店的制胜之宝。

(三)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

温泉度假酒店的客源市场主要是以保健养生为目的的休闲度假客人,住酒店的时间一般在两天至七天以上,所以酒店推出的产品应以温泉为载体,开发出多样化的产品,这要求不断的完善休闲度假设施功能,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客人,这样才能留住度假的客人。由于温泉度假酒店的客人主要在于追求身心疗养和宜人的精神享受,因此温泉度假酒店的产品开发必须以休闲、保健、疗养为主,同时应该做到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开发。此外,还可以开发健身项目如配套的高尔夫球场设施等、开展会议旅游和举办节庆活动,如温泉文化节、地热科普节等。既可调节酒店的温泉产品的淡旺季平衡,又可以丰富温泉文化主题酒店的旅游功能。入住温泉酒店的客人比商务酒店、旅游饭店的客人更注重个性化,他们追求的是具有特色的温泉产品,所以温泉度假酒店也需要研究客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一些个性化产品,比如:理疗、美容、减压等等,以满足客人的差异化需求。

(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当地特色的产品。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中医注重于人体调节,以预防、修养、保健为主要目的,着眼于长久的调理以求得身心健康,非常符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中的休闲理念。近几年来,传统中医在疾病预防、养生康复及针灸、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治疗领域的良好治疗效果。可在温泉度假中推出了中医理疗、中医保健等项目,如中药养生沐浴、推拿、针灸、足浴及中药美容疗法。在饮食方面可为旅游者量身定制营养膳食处方,如中医药膳、中药保健茶、有机绿色食品等。

在设计客房时,需考虑展现当地的风俗、艺术、文化特色,做到本土化,以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才能满足客人的心理需求。

如西藏地区温泉度假酒店可在房间中使用一些民族元素,采用富有当地特色的藏式手工家具,墙上挂上色彩绚丽地藏族装饰,地面上使用具有藏族风格的地毯,使房间设计本土化、舒适化。

(五)更新管理理念。

温泉度假酒店的管理包括绿色环保管理、资源节约管理、健康客房管理、营养配餐管理,以温泉沐浴为主的有氧运动管理、温泉理疗管理(如中西医理疗管理、spa)、中医养生管理、和温泉文化管理,及健康服务管理、健康快乐管理、健康人才培训等内容,充分将健康元素渗透到物质环境管理、产品项目管理和员工服务管理中,贯穿到整个空间环境、产品项目、服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形成健康产品体系、生态环境体系、主题文化体系、健康服务体系、健康管理体系,提炼出健康经营管理模式。

(六)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温泉度假酒店作为朝阳行业中更是迫切地需要大量人才。目前,温泉度假酒店人才极其缺乏,诸如保健养生指导师、温泉理疗师,营养师、心理健康指导师等专业人才,因此应当健全温泉度假酒店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机制,采用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外派培训等方式提高温泉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2002年,珠海御温泉与广东韶关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国首个温泉旅游管理专业大专班,培养温泉旅游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2004年,御温泉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温泉旅游经营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班,解决企业发展的人才问题。此外,广东省还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一批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提高各温泉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以上做法都值得提倡。

四、结语。

温泉度假酒店作为度假酒店一种特殊的产品类型,其设计与管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温泉度假客人在需求与行为规律上的特点。因此,无论是设计还是管理,温泉度假酒店都须以客人的需求为中心。温泉度假酒店不但要打破以商务酒店为基础形成的设计模式与管理规范,还需时刻关注温泉客人在新时期的新需求,设计出与时代潮流相符的产品,建立更符合客源特点的新标准。

参考文献:

[1]travel.people.com.cn/gb/41636/41638/3883682.ht-ml[eb/ol]。2005-11-23.

[2]张羽。基于顾客体验的温泉主体酒店的产品设计[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3):53-56.

健康管理内涵篇7

当前城市与河流现在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针对当前城市与河流的诸多问题,当前政府实施了治理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实践。而后介绍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最终探讨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抛砖引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1.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看来,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不管是在概念、内涵方面,还是在评价方法和体系构建方面均处在初级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为河流系统管理提供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及决策支持。总体说来,在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方法体系设立、实证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1.1明确、完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与内涵

纵观外相关理论,笔者发现对于城市与河流健康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理解片面,并且城市与河流健康内涵的趋向于多元化。并且,相关研究倾向于选择、制定有关的评价方法,而非是清晰地说明或者确定基于社会需求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总之,不确定的、模糊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首先限制了城市与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的良好发展,其次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该评价体系在城市与河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2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健康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学

尽管利用水文特征、水质理化参数、河岸带状况、河流形态结构以及生物群落指标等进行综合的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仍缺乏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此外,在评价方法方面未能建立针对不同尺度、功能定位、城市化影响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和标准化方面仍有待于持续深入。

1.3拓展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应用的范围

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是进行城市与河流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它在河流管理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受到较为广泛地承认。鉴于当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以生境与河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迫切需要以城市与河流流域为整体的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没有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城市与河流评价对河流管理的指导。

所以,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河流健康理论、评价方法、案例实证分析等,不仅仅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更有助于推广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相关理念和相关方法,并为特定区域的水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2.1目标原则

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性与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既要强调保护于恢复河流系统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人类社会适度开发河流资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共同准则,即强调利用评估的方式,明确城市与河流在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自身健康状态,并描绘出其变化趋势;进而通过河流的科学管理,让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拓宽河流生态保护的理念,仅仅要求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用以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够的,更加应该确保河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性来“保驾护航”,说到底,就是要求河流自身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协调。

2.2多维原则

多维综合评价试图以水系、流域、河流等不同空间维度为研究出发点,并在该出发点上选择适当的评价因子,重视流域水文、生态的时间关联和空间联系,分析实现多维信息综合的有效途径;因此,成为了河流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城市与河流综合评价必须强调等级和维度概念,同时运用多维度特征信息,掌握流域等级系统并确定不同等级系统的关联,向城市与河流管理工作者提供综合的现状背景资料,并指导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和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多维评价的内容包含微观、中观、宏观等空间维度以及短、中、长等时间维度,它是空间维护和时间维度的合理选择与有机结合。

2.3实施原则

长期以来,适应性管理被公认为是管理复杂流域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规划、监测、反馈、调控等方式,明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性尤其是不确定性。所以,它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行为的针对性、管理结果的成效性。尤其是该方法与河流管理的集成中提出的要求;对于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它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结合生态系统、认识水平以及管理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贯穿于设定管理目标、确定管理方案、后评估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强化目标监测与后评估。

2.4参与原则

城市与河流健康将影响相关的河流管理行为和过程。参与群体:对各主要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充分考虑,包括政府管理者(环保部门、水利部门、水务部门、林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流域管理部门等)、专家(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水利学、社会学等专家)、一般公众(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河流沿岸居民)等。

3.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

3.1评价标准的选取

当前,无干扰状态或者微干扰程度的状态是否能够作为城市与河流健康的评判基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为生态演替阶段、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变迁、人类生态价值以及社会历史文化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标准的不同。所以,相关的评价标准需要在专家评判之后,并结合现有标准规范来进行具体地确定。

3.2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守以下几点要求:既可以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又可以度量的综合参数;既要不受特定地域限制,又要易于比较;既能够考虑对人为压力的敏感性,又能够要求对自然变化的稳定性。

3.3流域尺度选取

该方面需要评价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植被覆盖、流域水力干扰机制、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对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以及各组成部分健康状况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考虑人类的价值,则需要选取较大尺度。

健康管理内涵篇8

记者:现在有太多的人打着健康管理的旗号提供一般性的健康服务,直接导致了承诺与体验反差过大、无法有效改善健康等问题,于是就产生了用户满意度不高,服务机构无法实现盈利的尴尬局面。为何健康管理叫好不叫座,作为健康产业资深人士,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陶呈义(以下简称陶):对于一个新兴的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调查表明,现在国内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各类机构提供的管理服务基本上都还是某一环节的健康管理手段。以北京为例,健康检测与监测,健康评估与指导,健康干预与维护三个模块都有机构在独立开展服务的探索。

现有的以体检为核心的健康体检中心,以休闲娱乐为核心的休闲度假中心,以职业病防治为核心的疗养院,健康咨询、绿色通道等医疗保健服务,可以在某一环节或局部解决预防保健的相关问题。我个人认为,健康管理是一个整合了许多与健康相关服务在内的复合型服务,也需要许多具有复合型素质的人才为这个行业服务,但由于目前健康管理服务刚刚开始,机构间的合作和资源整合还很不够,因此许多健康管理机构还无法系统地解决健康问题,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全面解决健康问题、持久维护健康状况、提高个人健康素质和预防重大疾患发生的需求。

事实上,如果没有全面的健康检测数据、没有科学的健康评估能力、没有有效的健康干预手段、没有完整的网络支持平台、没有医疗协作机构的支持,并且这些基本内涵不在一个管理体系内,是无法完整地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无法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稳定的产业结构和良性的发展的。

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健康管理服务”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怎样进行“健康管理服务”?这都是日夜萦绕在很多健康管理产业同仁心头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健康管理由三个大的基本服务模块构成,并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运行,即健康检测与监测、健康评估与指导、健康干预与维护,通过不断的跟踪服务形成一个健康管理服务的封闭循环。现实中这个循环是不可分割的,整个服务需要在一个服务与管理体系下完成。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健康管理是完整的、不断运行着的服务循环,这个循环是一个实时互动的运行整体,在这个循环里,服务的流程、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业务标准、管理标准是统一的,各个环节的关联和互动性极高。所以这些属性决定了健康管理服务是要在一个管理体系下运行,是不可分割的。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许多健康管理机构没能够提供真正的健康管理、一些投资人对“健康管理”机构投资不成功、一些健康管理机构运营困难、发展前景模糊的根本原因所在。

记者:服务模式如何落地、实现有效服务呢?

陶:因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有不同的服务要求、不同的消费能力,就需要有不同的服务模式、不同的盈利模式,进而也就会有不同的投资规模、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看,中国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分三个层面进行,即高消费、理性消费和大众的健康管理。

但不论是哪个层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其核心都是有效的服务――帮助用户改善健康;其本质都是健康管理咨询顾问服务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获取完整与系统的健康检测、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使用有效的健康干预手段,这也是成功建设与运营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干预手段是重中之重,如果一个健康管理中心所做的健康管理服务,对健康的改善无助于事,那它必然是走向消亡。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生活的日常指导,将健康管理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之中。

记者:谈到有效干预,中医对健康管理有何作用?

陶:中医主张“上医治未病”,其实在保健与养生文化上我们早已远远领先于国际,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包括了“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与协调”、“辨证施治”、“扶正固本”等理论精华,这种“以人为本”的整体观,与现代的健康管理理念高度契合。祖国的传统医学在健康调理、营养、运动、养生等方面有着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成熟的临床方法与技巧。通过临床诊断、方剂、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与身心的锻炼、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熏陶以及食疗、药浴等辅助手段的综合实施,将能解决绝大部分的健康问题。中国传统医学进入健康管理领域,将使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健康干预变得内涵丰富,更实用、有效,使得健康管理的效果、效率、效益出现质的飞跃。因此,挖掘、创新和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使传统医学与现代的健康管理实现完美的融合,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国际市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的潜在需求应该是巨大的。

记者:为了确保健康管理服务能有效改善健康,达到预期投资的效果,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设还要重视哪些问题?

陶:因为健康管理具有会员服务的属性,所以健康管理机构应该为会员类消费提供三大基本服务:个性化的定期健康评估服务、常规的健康维护与促进服务、实时的健康顾问咨询服务,要完成这些服务,投资和建设一个健康管理中心至少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予以重视:

1、以文化创意的思维完成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创新点不是具体的健康检测、评估、干预技术的创新,这些技术越稳定、越安全、越成熟越好。创新点在于文化、理念、服务组合、服务模型、服务流程的创新,在于将更多的与健康支持相关的服务产品整合到具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之中,在于将更多成熟、传统的健康干预与医疗技术进行新的组合、赋予新的内涵。

2、以建设平台经济的思维完成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当一个服务需要由多方面,尤其是多个服务提供方来共同完成时,就需要在一个平台上来完成,由此产生了平台经济模型,即由服务的主提供商建设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自己能提供的服务资源与第三方提供的服务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产品,统一提供给服务的需求者。这样的服务能够最大化地实现服务功能,使用较低的成本,并实现在服务、提供者之间达到双赢和多赢。

3、以建设网络经济的思维完成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设。根据健康管理服务以会员制服务为主体、信息流带动服务流实现连续服务、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需要实现实时的远程互动等一系列特点,所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一定要建设成为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支撑的,集服务、经营、管理、电子商务、数据库管理等为一体的系统集合。

4、以与国际接轨的思维完成健康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康管理服务是一个发源于国外、可以面对全球市场、国际化的服务产品,我们需要在文化理念上、服务模式上、经营模式上、管理模式上、装备水平上、技术水平上、服务标准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够跟上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步伐。这也应该成为保障健康管理中心投资建设成功的一条重要原则。

5、以建设“管理机构”的思维完成健康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康管理”顾名思义它的首要职能是“管理”健康,因此,建设“健康管理中心”这样一个健康服务机构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对个人的健康进行管理的问题。它的一切服务产品都应该“源于管理、立足管理、推动管理、服务管理”,中心任务是建立“以健康干预为核心的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运营的目标是:“建立忠诚的客户关系”。这就是健康管理机构与健康检测机构、健康干预机构、健康服务机构的根本区别所在。

6、以科学与前瞻的思维完成健康管理机构的建设。“科学性”是使健康管理中心达到国际领先、国内超前和行业权威的前提条件。当今是科技日新月异、发现与发明、创造与创新不断涌现的年代,所以中心的规划设计要尽可能地具有发展的前瞻性,所有产品系统都应该是开放型、学习积累型的、成长型的并有适度的成长预留空间。“与时俱进和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健康管理中心服务产品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

7、以“系统建设”与“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多维健康干预”的思想完成健康管理机构的建设。健康管理的系统性是健康管理循环得以运行的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维健康干预”是健康管理中心的特色与创新,也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健康管理中心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多元、多维、系统、完整、科学的,并具有权威性。健康管理服务将包含的主要环节有:健康检测与监测、健康评估与指导、健康干预与维护、个性化健康顾问与健康实时互动综合服务。

记者:您认为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有瓶颈问题吗?您有何建议?

陶:这个问题很好,我个人认为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将会带动健康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但是,要发展这个行业,我个人认为目前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国家建立对健康管理行业的管理体系并立法约束、保护,使得行业规范协调发展;其二、解决谁为健康管理服务“买单”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建立社会福利支出(如国民的基本健康检测)、健康类商业保险与个人三结合的支付体系,并且以健康类商业保险与个人支付为主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国家建立健康管理学科与科研体制,培养复合型的健康管理服务与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陶呈义的健康档案:

生日:12月25日

星座:摩羯座

血型:B

健康哲学:健康应该是个人人生追求的目标之一,健康必将成为人类终极的追求!

生活方式:每天6点起床、坚持吃早饭、生活规律、无烟酒嗜好。

运动:散步

膳食营养:杂食

健康管理内涵篇9

关键词:大健康;陈氏太极拳;品牌营销;策略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个体梦与群体梦的辩证统一,只有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民族才会振兴、国家才会强大。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最终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各种慢性疾病悄然而发,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陈氏太极拳作为风靡全球的健身品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化之瑰宝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健康背景下,研究陈氏太极拳品牌营销策略,有助于塑造人民健康身体、创造市场健康经济、营造社会健康环境,有助于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践行以及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1大健康背景下陈氏太极拳品牌营销的价值探析

1.1健康身体的塑造者

众所周知,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于明末清初由陈王庭创编。陈氏太极拳巧妙地将导引术与中国传统中医相结合,整套拳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处处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学说,是东方文明与人体运动的完美结合。王李楠学者(2019)在研究陈氏太极拳的健身原理时提出,陈氏太极拳主要是对运动系统的调节、对循环系统的调节、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消化系统的影响四个方面来阐述陈氏太极拳对身体的影响,并认为陈氏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主要在于改善人体呼吸方式和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创造良好的心境[1]。孟治平学者(2019)在研究陈氏太极拳修身养性价值方面时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多数青少年、中老年的综合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社会中普遍存在亚健康的问题,各种疾病也逐渐爆发。并认为陈氏太极拳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2]。陈氏太极拳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大健康的社会环境之下,其健身价值凸显。在全民健身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下,陈氏太极拳必须重新审视和重视自身的历史作用,紧握时代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在塑造健康身体以及营造健康环境中的功能,为构建全民健康贡献最大的力量。

1.2健康环境的营造者

当前,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目标,陈氏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项目,不仅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塑造健康的体魄,满足人民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通过这项特殊的运动,扩大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佟辉学者(2010)认为我们应当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太极拳的文化、健身、产业的应用价值,突出塑造太极拳品牌的重要性,并且从政府推广,市场运作,学校构建等方面来促进太极拳的发展[3]。闫民学者(2015)认为太极拳中的文化元素是太极拳品牌的核心,体现出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谐”,并为加强太极拳文化品牌的塑造,提出梳理太极拳文化品牌内涵,设计品牌传播标志,推广产业品牌,加强太极拳的国际交流来促进太极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4]。在太极拳具有多元价值属性的基础上,学术界研究者从太极拳深厚文化底蕴出发,提出太极拳品牌塑造的必要性,认为太极拳品牌的塑造是时代的呼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太极拳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太极拳发展的必经之路。

1.3健康经济的缔造者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陈氏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需要,是全球经济社会化的大环境使然,更是社会现实、社会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陈氏太极拳产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健康经济的缔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李世宏教授(2012)依据目前焦作太极拳发展机遇,分析太极拳市场营销策略,将太极拳市场营销细分为太极拳健身、表演、教育、文化产品、文化旅游等几部分,为太极拳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5]。王雷学者(2016)认为大数据的出现扩大了太极拳文化传播的影响范围,为太极拳文化品牌营销迎来发展契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6]。罗海斌学者(2018)认为太极拳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的产业,不能将它看成一种养生文化或者一个体育项目,而是应当逐步将它市场化,产业化[7]。太极拳品牌产业化是太极拳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向,以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以新时代科技产物为载体,培养太极拳专业复合型人才,促进太极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为健康经济发展助力。

2陈氏太极拳发展的实然现状分析

云峰学者(2016)认为当前太极拳品牌虽然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自身定位模糊,其消费始终停留在低端层面,严重阻碍太极拳产业的发展[8]。靳晔珅学者(2016)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区,陈式太极拳具有不同的发展状况。其中,不同文化区陈式太极拳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门派之争严重、市场化运作严重、师承严重、管理体系及政府引导尚需完善[9]。张望龙学者(2019)认为虽然河南省极度重视太极拳的发展,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太极拳组织缺乏统一管理,严重限制太极拳的传播推广[10]。李尚清学者(2019)站在需求的发展角度上,对历史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审视与反思,太极拳自身的封闭性、非科学性、宗派性、模糊性以及体悟性,影响了其国际传播进程。其次,传播方式影响国际传播。从大众传播视角入手,太极拳国际传播在传播媒介上的传播者数量较少,且综合素质不高[11]。陈氏太极拳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陈氏太极拳的相关学术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也集中于陈氏太极拳推广模式、宗派以及健康养生方面的研究。然而,陈氏太极拳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门派之争严重、市场化运作严重、师承严重、管理体系及政府引导尚需完善等问题,陈氏太极拳发展的困境急需相关研究学者站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重视陈氏太极拳产业方面的研究与投入。

3陈氏太极拳发展路径寻绎

3.1以太极文化为根基,解读陈氏太极文化内涵

陈氏太极拳是集武术、医术,导引术于一体的科学的人体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而且在理论上也独树一帜,受到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从文化学角度深入剖析陈氏太极拳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陈氏太极拳的内在价值,对发扬陈氏太极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陈氏太极拳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逐渐铸造成中华文化精髓,是激励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遗传基因。蕴含其中天人合一的自然思维使中国人十分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立互补的变化思维让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共享性;阴阳互动的逆向思维既能让中国人在安乐中“居安思危”,又能让中国人在困苦中“砥砺前行”。如:阿里巴巴创始人,著名的企业家马云先生从《易经》的角度来阐释太极管理:“西方企业管理体系是基于基督教文化,而要在中国好好做企业,还需要强大东方文化根源。我对道家、儒家、佛家都感兴趣,唯一太极是综合道家、儒家、佛家,道家是领导力,儒家是管理水平,佛家是管理人心,太极结合三者,大家练了之后其乐无穷。”太极哲学理念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全周期,在太极哲学的浸染下,中国人外讲天人合一,内讲性命双修,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终极追求。

3.2以太极拳赛事为契机,促进陈氏太极拳品牌推广

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举办,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吸引国内外众多媒体的报道,架起太极拳对外交流的桥梁,促进太极拳品牌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普及,而且对弘扬太极拳文化等方面也有巨大作用。2017年,在第九届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开幕的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指出,希望以此次国际交流大赛为契机,加强太极拳推广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太极拳在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大力发展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产业,以产业促事业,以事业带产业;打造具有中国太极拳的国际文化品牌,推动太极文化走出去,不断满足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的需求,更好的造福全人类。在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影响之下,早在2013年焦作市政府就提出太集拳“六进”活动,推动太极拳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乡镇、走进企业、走进机关、走进军营,积极贯彻落实了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3以云台山景区为依托,建设焦作旅游圈

云台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其景点主要包括红石峡、泉瀑峡、青龙峡、茱萸峰等,是一处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景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精神方面的享受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旅游作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受到广大人群的热捧,通过外出旅游、观光等身心愉悦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目前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云台山带来新的机遇和拓展空间。在此契机下,云台山景区需立足于广阔的市场需求,致力于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确立以“旅游+”的方式不断促进自身产业升级。如:重点推出一系列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的旅游体验项目,不断丰富云台山旅游产品和品牌内涵;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声、光、电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与云台山景区山水特色深度融合,发挥云台山自然资源的最大效能;在景区餐饮方面,以本土特色小吃为主,融入河南传统美食,打造本土特色美食项目,满足游客吃喝玩乐的需求;以旅游项目为依托,积极引进时尚、先进、具有趣味性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云台山景区品牌内涵及产品,吸引不同人群的消费者,增加云台山旅游景区的综合性收入。

3.4以陈家沟遗迹为载体,继承陈氏太极文化产业

2006年陈氏太极拳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7年,陈家沟被中国武协、民协、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陈氏祖祠、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博物馆、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等等都是印证其是太极拳发源地的重要佐证,是植根于河南焦作陈家沟的活态文化遗产。燕艺宾学者(2016)从法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陈氏太极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从著作权法的角度考察,只有当陈氏太极拳身体技术的表演性占主导地位时,在法理上才可以与舞蹈与杂技一样成为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受到法律的保护[12]。唐才良学者(2018)认为陈氏太极拳的复兴少不了陈氏太极拳传人以及陈家沟人的努力进取,世人对太极拳的推崇、国家领导人对太极拳的提倡、外国友人对新拳种的好奇与助推是影响陈氏太极拳兴衰的决定性外因,但对陈氏太极拳直接施以救助的几个关键人物才是陈氏太极拳得以续命的真正“贵人”[13]。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研究陈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是促进陈氏太极拳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太极拳产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品牌营销的视角出发探索太极拳发展,进一步加快太极拳产业化进程。

健康管理内涵篇10

关键词:健康促进;生命教育;个人与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413(2016)01-0069-05

伴随医疗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健康已成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健康首要是对生命的探索、价值的尊重与呵护,实现生命价值、体现生命品质的新时代已来临。而现实社会中青少年表现出无聊厌烦、挫折承受低、抗诱惑力弱、迷失生命的目标与价值,身处“存在空虚”的行为表征,及不重权威、失去对人与对己的热情及关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等责任缺失现象普遍发生,诱发这种种道德困境的根源也是因意义感的丧失,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方向感与确定性。生命教育融入是道德培育的重要环节,健康、生命和责任就成为了公民培育或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由此,要解决当今社会人文迷失、功利取向、价值混淆、责任缺失等道德脱离现象,唤起青年一代对健康的重视、生命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将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1健康促进

1.1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之一

随时代变迁,健康的概念已有疾病观趋向整体观,由生理层面走向多元健康概念。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情绪、灵性和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安适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与世界对健康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自1986年11月加拿大渥太华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的召开,“健康促进”就成为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健康促进是种趋近行为,以自我实现为导向,引导个人增进或维持健康,自我实现与满足肯定的态度,并显现个人积极主动建立新的行为模式(pender,1982)。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建立个体与群体健康认知的观念,使其态度改变以致产生行为变化,达到生理、心理与社会完好的和谐状态。健康促进的行为包括运动休闲、适当营养、健康责任、压力处置、发展社会支持和自我实现等内涵。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是研究健康促进行为最常使用的模式之一,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分为个人特质及经验(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特殊的认知和影响(知觉利益与阻碍、自我效能、社会环境与人际支持)、行为结果(行为计划与承诺、竞争性需求和爱好、健康促进行为)。青少年健康促进有两次重要转向:由早期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向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的理论探索转向推行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成功范例有:“总统挑战杯”“动起来”、“5-2-1-0计划”、健康公民计划、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体育创新计划、健康改造计划、“塑造全新的你”“运动是良药”、欧洲健康促进学校网络计划以及“传递的足球”等。这些优秀的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具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促进对象全面覆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推广政策主要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全民健身条例(2009)》等[1]。健康促进的策略有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与推广、身体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的多维发展格局,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发展策略及建立与完善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评价、管理等多维监管机制等(汪晓赞,2014)。健康促进是一种社会教育[2],需通过学校体育的重视、家庭体育的普及和社区体育的广泛参与,不断落实体育的生活化,成为每个人生活方式的内容才得以实现。

1.2健康促进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健康促进干预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以此改变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降低健康风险因素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这与以人体活动为手段,增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体育之本质形同一体。并且健康促进的目标是改变人的日常行为方式,形成健康促进行为(合理营养、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情舒畅),其中运动是健康促进最直接有效且简便的实现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即是健康促进的最佳路径。学校体育是健康促进实施的重要领域,是健康促进干预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各种学校体育文化活动,改善学校的体育物质与健康教育环境,增强个人健康技能,培养健康行为方式与习惯。所以健康促进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2生命教育

2.1生命教育内涵及研究梳理

生命意义感是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与目的的知觉与感受程度[4],是个体在生活中以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与行为表现,以负责的态度自我超越,不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并肯定自我的价值,进而完成人生的责任,而让个体感受其存在的意义。因立意不同,研究者对生命意义感的定义各异,基本归纳为:生命意义感是能够给予个体存在有方向感和价值感的目标,藉此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个体可以获得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5](Crumbaugh,1973)、是个人存在的理由[6]、是生命的目标与存在价值[7]、是个体存在应尽的责任[8]。生命意义的内涵有生命热忱、生活目标、自主感、困境省思、未来期待(郑宛君,2011)。生命意义感具主观性和独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随时改变,年龄、身份、宗教、健康状况都会使之转变。促进生命意义感最重要手段之一,即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的概念于1974年始见于澳洲,是为了要解决当地青少年严重的嗑药问题而拟定的教育与研究计划,生命教育中心已经隶属于联合国,是一个国际性的机构。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除感受自我存在的意义外,还要感受别人存在的价值以及万事万物应有的价值。并协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生命的理想,择善固执和具备世界公民的素养。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知情意行整合、发展多元智慧与潜能、生死智慧与尊严,涵盖人与己、与他、与环境、与宇宙四个向度。目前生命教育的研究大致归纳为:1)生命教育的概念、目的、内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量的研究;2)各宗教生命教育的研究,宗教是人类最早的生命教育系统,是经由信仰来教导人们认识生命与体验生命。如佛教以佛性或真心引导人内在觉性的启发,如陈木子(2001)[9]从佛教基本教理、佛教生活规范及佛教修行分析佛教生命教育。道教依知与行之配合有人生目标来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与道合一;基督教则是以身心灵达到天人之际的境界;3)生命教育的成效研究,如对生命意义感、自我概念、人际、生活压力、生活适应、忧郁、依附关系的影响。生命意义明确的人,自我接受、幸福感、情绪稳定性、自信心及自我控制较佳。

2.2体育教学生命价值的复归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延续有关,生命教育与健康教育内涵有重叠部分。生命教育是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到尊重他人的生命、从提高挫折承受力到运用技巧因应环境、从了解生命的意义到充分的白我实现;从使个体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做起,进而推己及人,肯定、爱惜并尊重他人。学校体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的,旨在提升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10],生命教育的主体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身心健康、品德培养、全人教育”不谋而合。人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生命具体而完整的存在,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内在需求。人们对强筋骨、益体肤、延生命等身体发展的自然生命的需求是体育教学的直接目的;体育教学又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行为期望与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教化与修养品格,直接或间接关系着人的社会化进程,是人社会生命的需要;体育教学中提倡尊重、努力、合作等精神品质,又是人精神生命的需求。体育教学是生命提升的路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身心融合发展的教育活动,既是对自身进行改造,使其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统一,又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照。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生命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体育是滋生智慧,孕育精神、人格,提升生命意义和价值,生命发展的有价值的资源。[11]现代全人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发展观,使体育教学向引导学生生命发展的完整性维度转变。倡导生命化体育教学,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概念体育课程的新设,除了可以活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内容,对解决体育的异化和工具性体育等问题大有帮助,是体育教育对个体生命完整性的弘扬和敬畏。冉学东(2012)也强调生命教育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要以自然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以精神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以社会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意义追求[12]。

3责任培养

责任是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过失。责任是一个人对自我、对群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是社会成员自觉承担社会要求和任务的选择。是公民教育和品德培育的重要内涵。品德教育是人内在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形塑或矫正,因其内容空乏性和教育实践的宽泛性,一直是教学实践的难点。

3.1道德脱离:为体育教学发展品德教育的课程模式,赋予更扎实的学理基础

道德脱离指学生或运动员在体育课或运动竞赛中所产生的非道德行为。如目无师长,团结意识不强,意志品质薄弱。Boardly&Kavussanu(2009b)[13]则进一步将运动道德脱离定义为“个体在运动情境中,藉由改变认知的方式,为非道德行为辩护的心理机制”。Bandura(1999)具体描述了道德脱离的8项类别。1)道德辩护:改变自己的认知,将不当行为视为众人可接受的,甚至视为达成重要目标的合理手段。2)委婉标签:以不具有伤害性的言语来修饰自己的不当行为。例如,只是发泄情绪而已。3)利己比较:将不当行为与更严重的行为比较,使其看似相较轻微。4)责任转移:认为不当行为是他人或社会压力所驱使的。5)责任分散,将不当行为的责任分散给团队中的众人。例如,大家都这么做,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6)后果忽视或扭曲:缩小不当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后果。7)去人性化:将不当行为归因于对方的非人性。例如,如是为对付对手的粗暴行为。8)责备归因,认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是起因于对方先前的不当行为。例如,这是为了报复对方之前的侵略行为。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故意违规、干扰他人、不尊重他人练习的权利、难以合作、不尊重师长等道德脱离情形,会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中社会行为表现。这也为通过体育课现实活动的体验,感知、改变及产生品德行为提出可视化的途径。品格教育的教学策略有实践、体验和省思,品德即生活,做中学是品格教育的有效途径。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提出品格教育的六e:1)榜样(example)要以身作则,身教、言教。福禄贝尔提到“教育无它,唯爱与榜样”。2)解释(explanation)认识良善,与学生真诚对话,解释疑惑及启发道德认知。3)勤勉(exhortation)品格教育可发挥规劝与引导功效,从情感上激励学生良善动机和道德勇气。4)环境(environment)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教师要营造尊重与合作的学习环境。5)体验(experience)做中学是品格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亲身体验或与别人交流中道德成长。6)追求卓越(expectationofexcel-lence):道德不是媚俗或外塑的行为,而是不断自我提升的历程,品格上设定标准,让学生知善、爱善、行善并止于至善。这些方法为品德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行为和道德反省。而体育教学既有良好师德和体育明星等榜样的力量,又能通过意识谈话,师生共情倾听,解释良知。并且以身体活动参与为主要方式,以营造互尊、努力与合作教学情景为前提,体育课程成为品德教育成长的肥沃土壤。

3.2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tpSR):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显性化

责任是建立在道德情感基础上的,是通过交往与合作实现的。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DonHellison在1995年发展出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tpSR),提供学生一个渐进式学习目标,在实际活动参与中协助学生学习责任,藉由自我决定责任改变行为,增加责任的培养。Hellison认为人都有或多或少基本的责任,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人成长背景和教育环境。该模式将责任的发展分为五个层级:尊重、努力与合作、自我导向、关怀与帮助他人、迁移。其中尊重和努力为起始阶段,是为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属于基本性责任;自我导向和帮助他人为进阶阶段,是为实现和扩展自我成功的学习经验;迁移是高级阶段,是学习经验的迁移和应用,将责任表现到现实生活中。目前对该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推动阶段,主要集中于课程模式的介入过程与成效研究。大多研究结果认为tpSR教学模式具有实际效能和正面效果,能营造积极正向的学习环境[14],减少偏差行为[15],且获得更多的责任行为[16](DeBusk&Hellison,1989)。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访谈、观察、田野、个案研究等质性研究,从学生课堂、日常生活行为表现来评估学生的责任成长情况。自Li(2008)、watson等人发展pSRQ问卷,为检验tpSR教学效果提供量化工具,从而使研究深度大大增加。该模式在体育活动中融入责任内涵,经过行动体验将责任认知内化,然后迁移至生活中表现出责任。较契合Kolb(1984)的体验学习理论,符合由体验、反应、归纳及应用与实施循环的学习圈模式。

4健康促进、生命教育与责任培育三者关系的梳理

缺乏生命意义感会造成“存在的空虚”,生命意义来源受到社会期望、传统观念、宗教与生活经验的影响。与生命意义感关系密切[17],当愈虔诚,生命意义得分越高(Burbank,p.m.1992)。此外,生命意义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和达成,其中健康促进(饮食、习惯、休闲)作为生活方式行为与生命意义间的关系不容小觑,是从普遍性的生活细节处处为生命负责,研究证实,自觉健康状况与生命意义有正相关[18],健康状况越好,生命意义越佳[19]。因此,健康促进可提升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反之,生命意义感较强者会愈加关注自我、重视健康和发展自我。虽然生命意义具个人化与独特性,但意义是来自于个体所处的文化所提供的价值及信念,而后再经由个人的经验及选择而产生。因而,影响着人的决定与行动。即生命意义感影响着人的现实生活行为。生命意义感能预测利社会行为,生命意义感较强者,会表现更多的利社会行为(黄文玲,2006)。叶怡欣在当生命遇见融合:幼儿园实施人与社会向度生命教育之行动研究中发现,人与社会向度生命教育课程融入对幼儿人际互动有正向影响。[20]生命教育可提升学生尊重与关怀能力,能够认识与肯定自我,容忍、接纳与尊重、关怀他人[21]。三者是互通相长的关系。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之一,重视健康能促进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亦能增进健康,健康和生命意义的提升引发个体表现对自我及社会的责任行为。1)目标统一:健康促进是以自我实现为导向,促使个体为维护或增进健康所采取行动;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间的关系,认识自我,充实社会技能、认识生存环境、尊重生命,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即珍爱生命、发展生涯与自我实现;责任培养第三层级为自我导向,为己负责;第四层级为尊重与关怀,其最终目标也是追求个体价值的存在。三者在发展目标上保持一致性,以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为宗旨。2)内涵相通:生命态度内涵包括生命发展、成长、自由选择、责任、宽恕、爱与关怀、生活经验等认知与感受;健康促进则是对饮食、睡眠、运动休闲、压力等日常生活的管理与负责,对自我身心的关照;个人与社会责任的发展有尊重、努力与合作、自我导向、关怀与帮助、迁移五个阶段。三者共通的内涵为对健康的重视、生命的尊重、社会的认可。3)教育策略一致:品格教育的教学策略有实践、体验和省思;健康促进为体验、改变与行动;责任教育是融入、自省、迁移。三者都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完成,以感受、体验方式认识价值,改变行为。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