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3:11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1

--曾凡飞--

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说都是由于“农村太穷,农民太苦”而造成的。

1.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大多数人文化水平偏低,很多地方的村民完全没有法律意识。遇到事情仅仅依靠常理甚至是武力来解决。根本没有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还利用村民的愚昧,法律观念淡薄来对其实行欺骗甚至是恐吓统治。严重的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形象,破坏了党和国家的声誉。

2.政策观念淡薄: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不能说出他们所交的费税中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也不知道国家对农村税收有些什么政策规定。

3.环境意识淡薄:

在农村普遍存在环境意识淡薄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于伐柴烧饭。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村能源的冷漠态度。沼气,电能等能源在农村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以至于农民把刀斧伸向树林。在我的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一个沼气-池。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以木柴为能源取暖,煮饭。

4.由于农民穷:

所以很多农民多想借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大批的农民弃农从工,自然这是能够增加一个家庭的收入,加快我国的工业化改造。然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首先: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从而造成土地荒芜,农田荒废。农民没有信心把精力放在土地上,农业发展在农村停滞不前,农业在农村面临空前的危机。

其次:由于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素质低下,专业技术落后。所以,外出打工只能靠卖苦力,而且工薪微薄。而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劳工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化,使得农民外出打工的路上充满了荆棘……。由于外出打工赚大钱的梦想破灭,加之城市对农民的歧视,很多打工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严重的影响了社会治安。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2

党的*召开以来,全国各行各业切实掀起了学法、用法的高潮。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成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具体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必须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从振兴整个民族、实现整个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切实做好法律建设,加强普法力度,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不断建立健全法制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做好调研工作,在法制建设中做到抓住要害,有的放矢,使法制建设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使法律这一神圣的武器,成为全民族言行举止,自觉自主的规范准则,成为维护人民权益,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然而审视身边熟悉的工作环境,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等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民族贫困地区,从客观上看,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处在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的穷乡僻壤,各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主观上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仍存在着只注重经济建设,忽略了法制建设,一味认为只要有人违法犯罪,就有相关机构惩处,由于存在这种依赖心理,没有从源头上、根本上抓起,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目的。因此,贫困地区群众法律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我们应站在地区发展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法制与经济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体系中,不仅有GDp的经济发展指标,也有道德水平、法律意识等诸多的发展要素。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用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反之小康社会建设又促进着法律建设的进程;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只有人人懂法、个个守法,才能有一个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发展空间。一个法律意识差、法制观念不强的地区,要实现小康社会只是一纸空谈。

一、贫困地区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少数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仍习惯于简单的行政命令,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司法不公正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贫困地区的群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量制定法律法规在贫困地区被“宗法”、“土政策”所规避,众多纠纷游离于法院之外,轻视法制、漠视权利观念盛行。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低,受封建愚昧思想的影响,民间文化、、传统宗法宿命观等在贫困地区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普法形式单一、走过场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仍未走出狭隘的地域性范畴。

(四)农村中“私了”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广大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时,不是找司法机关解决,而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私下协商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歪风邪气的盛行,给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带来阻力。

(五)乱上访、乱告状现象普遍存在。不少群众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不知道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靠仅知的部分法律知识乱上访、乱告状,而这种乱上访、乱告状,不但影响法律的威严,而且还耗费精力,甚至弄得人心惶恐,扰乱了社会的治安。

(六)缺乏法律知识人才,办事不按法律程序。由于地区较贫困,经济欠发达,贫困地区的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人才较少,特别是法律知识人才更少,造成当地基层干部办事、处理问题凭直觉,不符合法律程序,才会出现“相信权力”而“不相信法律”的现象。

(七)法律知识来源渠道较少,思想僵化。虽然连续实施四个普法教育五年规划,但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信息来源渠道较少,仅靠乡、村两级干部开会时接受信息,法律素质整体提高较慢。

二、法律意识淡薄的根本原因

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不仅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综合起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是造成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经济是基础,法律意识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决定着作为上层建筑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我县位于*省的西部,居住着23个民族,总人口30多万,辖6乡4镇,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县。目前正处在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村经济还相当薄弱,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需要。人们对法律需求不高,对法律调节社会生活的要求不高、不迫切,薄弱和落后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贫困地区法制进程处于先天需求不足和后天发展的障碍,对纠纷的解决途径普遍选择村干部调解或和解的方式进行。只有加快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的建设,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走出法律意识淡薄的困境。

(二)民族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扭曲的“政绩观”。

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人们多为解决温饱操心,被温饱所困。干部群众想方设法谋经济,求发展,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上级考核下级,下级汇报上级,都围绕经济指标转。这种扭曲的政绩观,使广大干部忽视了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滞后,从而造成了民族地方法律意识淡薄,出现了“干部不重视,群众不懂法、不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尴尬局面。极少数基层干部缺乏起码的法律意识,他们眼中,政绩等于经济,常常把法制建设抛于脑后。

(三)宣传力度不大,普法知识难深入人心。

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宣传力度是必不可少。

国家每出台一部法律法规,都要求基层各部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由于普法工作和法制教育只停留在干部层,对基层和群众,法制宣传几乎成了空白,群众仅有的一点法律知识大多数来源于广播电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立村民自治委员会,虽然连续实施了四次普法,由于宣传力度不大,普法知识难深入人心,再加上法律法规,法制宣传教育十分匮乏,根本谈不上让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用法。

(四)法制教育没有从娃娃抓起,义务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停留在纸上谈兵。

贯彻邓小平同志“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的思想。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强。从小学习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培训,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是刻不容缓的真理。只有从娃娃抓起,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在他们长大后知法、懂法、守法,健康成长。然而,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涉及法律知识很少,又没有专门的法律知识讲座,虽有法律的章节,但学校教育为了应试,只是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轨。尤其是贫困地区,往往义务教育执行不力,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法律课,形同虚设,最终很难让他们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五)基层调解人员“和稀泥式”的立案、办案影响着法制观念的形成。

贫困山区,地广人稀,治安相对稳定。由于人口流动少,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也不多,大多数是发生在一些田边地角、山林的纠纷、偷鸡摸狗的小案、东邻西屋的争议、扯皮等……。这些身边的事,每一件都与法律知识息息相关,也是让群众学法、用法、知法的活生生的例子。但是基层调解员、治安员,甚至乡镇派出所及司法所人员,往往不善于解剖麻雀,就事论事,难以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和稀泥式的调解处理,造成法律的威严和震慑力在群众中逐渐模糊淡薄,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进程,把广大的贫困地区群众引入无视法律的死胡同,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地区法制的贯彻和实施。

(六)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弱。

加强行政人员法制教育,在行政执法部门认真落实持证上岗、执法公示及错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增强执法责任,抓好法制教育学习。针对群众打官司难,执法机关判决执行难,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难的“三难”现象,已成为农村法制建设的“恶瘤”,若不及时找出对策,法制建设难以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法制建设的对策

目前,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已势在必行。只有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贫困地区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致富的有力保障。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提高民族地区的法律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但是我们加快经济建设的思想路线,也是加强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走出以政绩观衡量贫困地方工作得失的误区,才能以全面发展的大局观,从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加强法制建设。

事实证明,只有健全法制建设,才能让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加强法制观念,也才能依法致富、合法致富,真正使广大群众走上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健全、人格上得以新生的小康社会之道。

法律素质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涉及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感情、法律行为等多个方面。由于公民的群体性和层次性的不同,对公民法律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提高对群众知法、用法的意识,既是广大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自己行为,对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前提。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贫困地区的法制建设形势不容乐观。只有认清形势,知难而上,从干部意识领域认真总结出现各种不良现象的根源,让广大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普法,为加强普法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是切实加强法制建设的前提。

纵观大部分贫困地区,司法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很多乡镇法律专业人才匮乏,极少数司法干部可以说只是滥竽充数。一般情况,一个乡镇仅有三至四个司法干部,而村社一级通常只是让书记或村主任兼职,且不论素质如何,由于贫困山区地域广、交通不便利,单凭这样几个司法干部,要完成普法任务,可以说任重道远。

因此,必须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利用本地的电视新闻、各行业农民技术培训会、妇联举办的各种培训会等各种形式,善于用身边的事例宣传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使群众明白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严格遵纪守法,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县到乡到村到社,逐级建立金字塔形式一支懂法知法、敢直言不讳的司法队伍,做到县有专业法制人员,乡有精干的司法干部,村有合格司法专职队伍,村民小组有司法宣传员。只有建立起这样一支队伍,法制建设才能走上正轨,才能有成效的开展好法制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力度,让法律知识进村入户、家喻户晓。

任何宣传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贫困地区,法律宣传工作更要注重这一原则。贫困地区的法律宣传,不仅要抓住每年12月4日的全国法制宣传日,还要抓住“四五”普法这样的契机,切实详细的制定方案,制定出普法月、普法周、普法日。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人流、物流集中的公共场合,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用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

同时,要用身边的例子,多宣传一些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诸如《婚姻法》、《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常用的法律法规,使法律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四)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法制长远规划。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文理念与自然理念相融合的,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追求以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法律自从诞生以来,与人的生产劳动、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道德法律的约束,其目的是让人在一定的约束下,实行有理、有度、有节、合法的行为。科学发展观既有理性约束,又具有人和社会相融和的切入点,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实施法制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当然,群众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提高不可能只靠朝夕,急功近利的普法于事无补。要坚持长期抓、经常抓、制度化的长效运行机制,使普法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正规化、经常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使此项利国利民的法制建设,成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贫困地区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法制建设的一个焦点和热点。笔者认为,各级党委、人大、纪委、政府等机构,应从群众利益出发,加强司法监督,做到透明、公正、公开,使各级司法机关成为群众信得过有权威的机构。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机关集中全力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必要法律,用以规范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秩序,力图做到有法可依,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局面,巩固安定团结,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但法律是依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目前,我国农村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分析当前农村依法行政存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已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进一步推进xx县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能力,探讨和研究xx县农村依法行政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xx县乡镇和村组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东北部,地处xx省区交界,东经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东西最宽xx千米,南北最长xx千米。东与xx县接壤,南与xx县、xx县毗邻,西邻xx县,东北与xx县相连。全县国土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居住着汉、回、蒙古等xx种民族,农村人口xx万人,少数民族xx万人,是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大县。乡镇机构含党委、政府、人大、纪委、武装、财政、计生、林业、农技服务、国土资源、水务、畜牧、邮电、工商、文化、广播电视、税务、学校、医院、交警等组织,共有xx名在职干部职工,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xx人,占xx%,大专以下学历xx人,占xx%;30岁以下xx人,占xx%,30岁以上(含30岁)xx人,占xx%。全县共有xx个村民委(社区)xx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人、村“两委”委员人、村小组干部人、农民党员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以上文化人,占%,初中以下文化人,占%。

2005年,xx县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xxx万元,工业总产值(不变价)xxx万元,其中:最高乡镇为xxx万元,最低乡镇为xx万元;农业总产值(不变价)xxx万元,其中:最高乡镇为xx万元,最低乡镇为xx万元;地方财政收入xxx万元,其中:最高乡镇为xxx万元,最低乡镇为xxx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xxx万元,总产值x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人均有粮xx公斤。按xx元的脱贫标准,全县还有xx万贫困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宣传不到位。

从xx县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但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法律宣传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以个人好恶行事,忽视依法行政权力。农村基础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特点是命令和服从,不论其行政行为是否全法,都按个人的主观意志去执行,结果以当事人处罚超过了法律执行范围,即处罚过大,引起了当事人不服,提出行政诉讼,结果执法机关败诉。二是,知法犯法。少数农村执法部门,乡镇法庭的执法人员以权易钱,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声誉,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三是重罚轻管,以罚代法。有些农村执法部门在处理违法案件时,偏重于经济处罚,以罚代法,违法当事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其结果违法者交了罚金就无事了之,仍然做违法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危害。

(二)乡镇和村小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1、乡镇干部法律意识弱化。

乡镇行政机关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乡镇干部未能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和陈腐,法律意识淡漠,甚至视法律为儿戏,存在许多法律“盲点”的实际问题,依法行政能力不高,行政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是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思想上,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中,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去办事,致使有些政策不合法,造成工作失误。更为严重的是,个别乡镇少数领导,为了本乡镇、本站所院校,甚至个人的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致使一些违法活动越来越猖獗。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滥用权力,忘记了权力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内行使的要求。干部中还存在许多“法盲”,有些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只求工作上过得去,平时在做一些违法的活动,如、谋取私利、挪用公款等事件,从中暴露出了我们干部在法律意识还是有所淡薄。三是农村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观念上和习惯上依然打着“人治”、“权大于一切”的烙印,这些意识、旧观念成了一些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渊源。

(三)农村群众法律知识贫乏。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法律的意识有一定提高,但也只是粗粗的扫了一下法盲,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农村和农民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一是农民法律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要求还有差距。从农民自身方面看,有历史因素、传统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在于现实的种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xx县大、民贫、财困,是全国的扶贫重点县和农业大县,农村法制建设比周边县的农村慢了很多,相应的观念转变、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形成就更需要一段过程。农民很少主动接近法律、接受法律,其法律意识大多是被灌输的,消极被动的了解,缺乏切身体会,农民往往印象淡漠,似有若无。同时,xx县农村社会政治体制也没有为农民法律观念的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村委会的实际运作方式,表现出行政力量过于强大,给法律留下的空间有限,有时甚至极为有限。更深一点,在这些偏远地区,由于开放层次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不高,市场功能不全,限制了农民的眼光,他们还难以体会到独立自主、平等地位、自主身份的法律含意,权利与义务的观念也是模糊不清。

二是法律在农村的作用显现不全面。法律在农民心中还未获应有的地位,未能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获得现实的生命力。一些有关农村的法律规定,并未真正贴近农村实际,未能实在地深入农民生活。比如村民自治的规定,其条款规定过粗,对于违反有关条款的应负责任没有规定,造成一部分人即使违反其某些规定也不能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同时,由于政府权力的过于扩张,使得纸上的条款与生活实际距离颇大。在部分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际上已被架空,造成了法律与农民的隔离,不为农民所相信,而一些为农民所依赖所期望的规定,又没有上升为法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基本规定,政策居多,这也使农民看轻了法律。农民是最讲实在的,法律未能实在地给农民以正面的感受,因而也就不易赢得农民的信任、拥戴。加之基层司法中的一些腐败行为往往抹去了法律的积极效应,引发了农民对法律的一些不正确看法,妨碍了农民法律意识的健康提高。

(四)有关部门法律监督不力。

1、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弄不清楚。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的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强制力作为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最高标准,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都不能违宪法违法,任何文件、讲话都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低触。从我县近几年执法检查暴露出来的的问题看,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对法律观念不强,他们想问题,不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常常是我行我素,乱作非为,却忽视了法律对他的束缚,而在权威性下搞强行摊派,搞各种形式的集资,这样挫伤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执法不严,违法办案。乡镇司法所和法庭在处理违法乱纪法案件时,违反法律程序,侵害公民权益。二是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乡镇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或解决问题往往忽视法律尊严,以自我为中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三是执法中的利益观,扭曲了法律的公正性。在执法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能给本部门带来利益的法律条款积极宣传、执行,反之执行迟缓或不执行,以自己的利益决定了法律法规的态度,严重破坏了执法机关的不正、廉明的形象。

三、对策研究

(一)切实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要解决农村依法行政的问题,既是依法治国的重点,,也是执法的难点,我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性质下决心,花大力气,提高认识,建立健全长效的执法监督机制,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xx县农村人口分散、农民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匮乏、生产季节性强,法律宣传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推进依法治国。

一是结合普法教育,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从各级党政领导做起,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而且要守法、用法;二是结合实际,通过学习杈高度的法制观念。要消除“人治”、“权大于法”的特权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不行的,必须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提高依法决策的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监督考核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坚实的领导机制。乡镇党委和政府是最直接的一道窗口,直接体现群众对政府一切工作拥护与否、赞成与否、高兴与否、满意与否。首先,要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强有力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乡镇“一把手”对全乡镇依法行政的落实效果和质量负总责,各分管领导负全责的工作格局。其次,要组织成立依法行政督促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各站所院校依法行政落实进度和效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同时定期对乡镇各部门的依法行政质量实行考核和评议。再次,要实行领导包干联系制度,确定镇党委领导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个以上的村或企业,各站所院校负责至少联系1个组;同时乡镇各分管领导要做好对各站所实施依法行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分析、研究和处理。

二是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依法办事。有法可依,不等于有法就依,“徒法不足以自行”。要达到有法就依,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以通过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典的本质、内容、原则、程序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使行政执法人员摒弃法律无用、权力至上的观点。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违法不究的错误做法,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则要使其懂得既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尽义务观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严肃党纪政纪法纪。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注重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熟悉和正确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文,具备运用法律手段完成行政管理职能的相应能力,认清新时期农村社会基本矛盾,学会有理有节做好群众工作,把完成任务与执行政策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作风整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那些违犯党纪法纪政纪的干部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自身权益的保护,对那些公然侮骂殴打执法人员、抵抗国家政策的不法分子,要坚决绳之以法。

四是建立有效的学习教育机制。首先,要强化乡镇领导和干部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知识和党在新时期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领会、把握其精髓,做到思想上不迷失,行动上不偏航。通过不间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强化乡镇领导和干部“依法行政”、“人性化执政”的观念,切实纠正工作中出现的轻民思想和粗暴鲁莽的工作方法;其次,要加大对乡镇干部法制培训力度。对涉及到乡镇工作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要让乡镇干部弄懂钻通,切实纠正部分乡镇干部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以及断章取义的草率作法;再次,要强化对乡镇干部“正反典型事例教育”,举一反三,自省自查自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五是完善执法责任制。权利义务相一致,权力权责相统一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故意或过失地违反法律法规,造成重大执法错误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要予以追究。要做到政务公开、执法程序公开、办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样有力推动了依法行政行为。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切实抓好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秉公执法,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敢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

六是建立严格监督机制。首先,要开门纳谏,畅通渠道,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乡镇“依法行政”监督员,对乡镇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门“做客”,为乡镇工作“挑刺”,做乡镇政府的“参谋”,及时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其次,要开展“阳光操作”,政务公开工作。在乡镇管理中,把不属于保密范围的事项,如国土资源费、企业排污费、社会抚养费征收、计生准生证发放、婚姻登记等等,及时向群众公开公示,让群众参与政务管理和执法监督,确保严格依法行政,执法公正不阿。再次,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大力推行干部政绩公示制,干部政绩考核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和检验。切实推进责任追究、错误纠正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乡镇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虚假政绩的产生;切实建立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三位一体监督机制,确保依法行政真正落实到每个干部的自觉行动之中,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之中。

四、结论

总之,农村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发现和揭露在农村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并监督纠正,才能在农村中得到更好的落实和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也有了较大的增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自觉性不断提高,但是仍有少数基层干部,在我国由人治转为法治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谈薄,法律知识贫乏,自身法律素养不够,导致在执法过程中作风粗暴,行为恶劣,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权益,造成了对农民群众的损害,不仅妨碍了公务开展,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严重的甚至危及到了农村社会安定,基层政权的巩固。为什么会发生侵权呢,笔者认为,这里面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从主观上看,一是少数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潜意识中的人治思想还没有完全消除。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余毒影响,少数基层干部头脑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特权思想还根深蒂固。又由于建国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于是造成少数基层干部在执法中总以执法者自居,以为自己是执法者,执行的是国家公务,别人就只能是俯首称臣,唯命是听,而且在“为公不犯法”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作风粗暴,言行偏激,甚至发展到动手动脚殴打群众;二是少数基层干部公仆意识淡漠,权与法的关系摆不正。认为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文件不如口头意见,县官不如现管,不能正确运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而把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义务看成是自己手中的特权。在执行公务中,习惯于按个人意志办事,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把法律看作是用来治理他人的手段,不愿对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受既得利益驱使。少数基层干部动不动就对农民群众罚款、摊派这与他们自身物质利益密切相关。因这些“收入”,都属预算外资金,由部门单位所有和支配,谁家预算外资金收入多,谁家的福利待遇就好,在这种强烈物质利益刺激下,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想尽方法搞各种创收,对群众罚没收入随意,数额无度,以罚代法,以罚代教,农民不合理负担由此日趋沉重。

从客观方面来看,一是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少数基层干部党性观念谈化,导致有的基层干部置法纪政纪不顾,滥用手中权力,以权欺压,以权压法,甚至动用权力对群众进行打击报复;二是少数基层干部急功近利,不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开展工作,而是片面讲求政绩,只注重任务完成如何,而不看完成任务的手段和社会效果,置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而不顾;三是少数群众利己主义思想严重,个人主义思想作祟,只讲权利享受,不愿履行义务,应向国家缴纳的或集体提留部分,软顶硬拖,甚至公然抗缴,对乡村干部耐心细致和风细雨的工作置之不理,使得一些工作被延误,甚至无法开展,迫使乡镇干部采取强硬措施后方能进行。部分基层干部便奉行“以硬制硬,以蛮对蛮”的信条,不论对象,不论事由,一味推行“通不通,十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强硬措施,造成侵权行为发生。

解决和纠正少数基层干部侵权行为,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依法办事

有法可依,不等于有法就依,“徒法不足以自行”。要达到有法就依,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以通过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法典的本质、内容、原则、程序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使行政执法人员摒弃法律无用、权力至上的观点。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违法不究的错误做法,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则要使其懂得既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尽义务观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树立群众观点,正确行使权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对人民群众负责,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把长期习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行政命令来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方式,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领导和管理的方式,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当一个人民的好公仆。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肃党纪政纪法纪

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注重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熟悉和正确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文,具备运用法律手段完成行政管理职能的相应能力,认清新时期农村社会基本矛盾,学会有理有节做好群众工作,把完成任务与执行政策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作风整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那些违犯党纪法纪政纪的干部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自身权益的保护,对那些公然侮骂殴打执法人员、抵抗国家政策的不法分子,要坚决绳之以法。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4

【关键词】贫困;意识;淡薄;加强;法律;和谐;发展

一、目前贫困地区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1.文化低,不学法

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村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封建迷信在脑中根深蒂固,对法律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贫困地区,这种心理和思想的农民主要是因为生产经营上的小农心理所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农村产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生产技术差、劳动效率低,基本上每天都是为了生存而被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所困扰。

2.不懂法,不用法

(1)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农村群众在经济交往中不会履行相关手续,借款不打借据,拉货不打收条,打工不签合同,认为是熟人、朋友、认识的同乡,没必要手续,以为不会出问题。不懂得这种经济交往所承受多大风险,有时出问题,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保护。特别是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大学生寥寥无几,初中文化以上的农民几乎都走出大山,外出打工。还有一些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对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难以掌握和理解,不懂法,每做一件事情,不懂得从法律的角度来考虑,有的农民自己本来家庭经济困难,吃自己的粮在当地老板承包的企业或工程劳动,没有签约合同,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没得工钱。当知道自己权益已受到侵害,无法可依、告状无门。(2)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3.不信法,不怕法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的执法环境差,法制建设薄弱。大多是依靠行政手段甚至是强制手段管理农村和农民,经常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严重损害我国法律权威,有的共产党员和政府官员的形象在广大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引起农民对法律的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长期被封建落后习俗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浸染,宁愿信鬼神而不信法。还有的农民不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在宽阔的水泥公路上不少村民就把石头、沙子、木头、钢筋等材料长时间地放在马路上,秋天就把谷子、辣椒、萝卜条等晒在马路上,几乎占了一边道;每逢赶场,不少人为自己的生意在公路上摆摊,有的还经常占人行道经营;根本不去思考假如造成交通事故,自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影响贫困地区农民法律意质的主要根源

1.落后的社会文化限制农民法律意识

先进的社会文化,我们要努力挖掘、发展;好的乡规民约,我们可以宣传和继承;对那些封建的、不合法的,要彻底清除。以前出现过,村里若发现有人做坏事,马上喊一群人围起来将其轮流暴打,认为做坏事的人罪有应得;赶场看见车子撞人,一邦人围过去把司机打伤,结果帮了被害人的倒忙。

2.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被限制法律意识

没有文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农村实用技术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学会,法律基础知识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学懂,笔者下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走访50户贫困户,大部分农民缺文化、缺技术,同他们谈心后,了解到贫困农民多数缺乏法律思维能力,说明文化素质也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根源之一。

3.落后的自然经济限制农民法律意识

落后山村,缺文化、缺科学、缺技术的农民,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他们尚未摆脱贫困,没有资金,更谈不上法律意识。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需要法律来维持市场秩序,维护交易的自由平等,引导经济有序地发展,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促使人们对法治的追求。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就会不断地提高。

三、如何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民众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1.让贫困地区农民知法、用法

让贫困地区的农民主动学习有困难,我们就应当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灌输,多下基层解决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宣传法律法规并引导他们学习法律。这样,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民也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党员干部下乡进村同村民交谈,都要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

2.提高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素质

完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让碰到法律问题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得法律援助,使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常识。基层法律工作者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开展一些相关的法律宣传;基层法院具体的承办法官也要主动承担起法律宣传工作;做到司法公正,执政为民,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法律上,能与全国公民同等。

3.媒体宣传法律,让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要走“法律平民化”的路线,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优化法治环境,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必须向民众宣传法律常识、不断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加大电视、杂志、报纸等各新闻媒体的法治宣传,做到法律知识家喻户晓,才能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

4.加快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5

 

一、农村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城市、工业集聚地等,忽视了农村特别是较贫困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很难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对环保常识知之不多,了解甚少。意识非常淡薄,自学参与的积极性甚至无从谈起。

 

(二)农村污染问题较多,环境治理难度较大。相当一部分农村,在建房屋、办企业等过程中,随心所欲,忽视环保。有的森林植被破坏后,也不及时采取修复补救措施,甚至有的乱拆乱建,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在一些贪困农村,都存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化肥及农药不合理使用等现象,由此造成了地面水和地下水污染、土壤植物污染等;农业上农民在生产中超标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却无人问津和关心;地膜的大量应用,造成废弃的地膜不易分解,致使农田污染。工业上个别建材、火电、冶炼、化工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现象仍十分突出;受治理设施技术的限制,一些企业不能完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建设缓慢,致使生活垃圾处理困难,垃圾污染日趋严重;服务业环境污染严重,医药废水、废渣未实现达标排放和作焚烧处理,餐饮废料、人体排泄物直排河道等严重影响环境。这些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治理中形成了源头治理落实难,治理资金筹措难,综合规划落实难的“三难”现象。

 

(三)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和废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目前农村污水治理普及率还不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成率只有30%左右,村庄垃圾日常清运的环卫设施还没有全面普及建成到位。另外,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环保投入要达到GDp的1.5%,要使环境改善则须达到GDp的2.5%。而我县目前农村的环保投入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与环境的保护改善要求投入标准差距更大。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村整体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状态改善进程不快。

 

三、农村环保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环保认识不到位。一些人对农村环保工作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建设农村环保体系很难;还有人认为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组织发动难度大;甚至还有个别人仍然错误地认为农村污染靠自然消化就行。加之环保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造成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上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居民环保主体意识普遍不浓厚。一些农村居民环保主体意识淡薄在村庄整治的具体实践中明显表现了出来。其一,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环境污染防治是政府的事,政府会出钱、出人、出力统一整治,不是村民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一家人所能解决的。导致参与整治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少人处在等待观望状态。其二,对生活质量理解存在着误区。片面地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有钱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只片面地追求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忽视了身边环境卫生的改善。其三,存在着“回避”思想。调研发现,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面对本村环境较差的现状,不是积极想办法支持配合村两委搞好整治,而是回避。

 

(三)当前农村环保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现行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对近年来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一法律法规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些农村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程序法方面的有关环境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基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影响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现行的一些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也已不能适应农村环保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环保未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导致一些农村干部为了本地区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策略发展农村经济。

 

四、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农村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村民人人参与。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的力度。让农民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要深入开展农村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村民环保意识,进一步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努力形成人人关心、群众参与氛围,切实实现“要我防治”到“我要防治”大转变。

 

(二)增加农村环保投入,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是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各地各级财政部门应优先确保农村环保必需经费支出,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投入机制,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金融部门、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大向农村环境建设投入。再一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在农村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村能人、民营企业家积极向农村环境整治提供捐助。同时注重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改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把资金重点投入改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水无害化处理及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上来。

 

(三)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乡镇环保机构,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和农村环境的管理工作。一是建立长效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和兽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抓紧制定出台“以奖代补”的考核办法,推进农村环保工作落实。二是提高农村自身环境管理能力。行政村由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兼职的环境监督人员,对农村环境进行全方位日常监督。把保护环境的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

 

总之,农村环保工作机遇难得,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新道路,为早日实现我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秀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6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

一、新生代农民工和公民意识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在城乡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农村群众的教育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2010年1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使用了“新生代农名工”的提法,并在文中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重视、更加关心农民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逐渐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在与城市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市民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农村群众公民意识提升的同时,近些年也集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1)主体意识欠缺。(2)权责意识淡薄(3)法律意识淡薄。这些缺失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农民工群体虽然进入了城市生活,实现了由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但还没有完全实现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本质上的城市化。在同一地域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距离,并由这实际存在的社会距离导致农民工群体和城市市民的摩擦和对立。在这些问题产生的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公民意识的薄弱与缺失,导致他们不能在合法合理的框架里,利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去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走向偏执采取一些违法行动维护自身权益,例如违规上访、聚众闹事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暴露,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提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群体一些社会问题,正是由于其公民意识薄弱造成的。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政治和制度原因,例如城乡“户籍制度”造成的社会体制二元化制约等,也有文化和经济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教育的不足和缺失。

二、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与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和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主体意识教育欠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公民个人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首先具有的应该是独立个体的自觉,一种国家主人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一体的自我认识。在过去千百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影响下,农村群众对自身是一个具有平等主体权利和地位的公民而不是一个等级社会中尊卑有别的臣民这个问题意识不清。这既是历史造成的,也说明了在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教育中,主体意识教育十分薄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或者清除历史造成的观念和影响,依旧需要加大对农村群众现代国家主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培养。其次是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法制教育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足。法制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现今我国的教育内容中,法制教育所占比重依旧较小,在基础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远远多于法律法规的教育。这也导致了和城镇人口相比,原本就相对欠缺的农村群体法制教育更加不足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相关调查报告中在回答“我国是否是一个法治国家”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时,有超过46%的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否”或者“说不清楚”选项。这样的结果导致他们在面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有较多人没有首选使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应有的合法权利,而是去选择一些较为偏激的手段,甚至触犯法律。第三点是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相关教育缺失。权责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其包括了权利和义务两方面涵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者具有一致性,即要求社会成员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上,对等地实现利益,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从该问题形成的根源来看,教育的缺失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农民工群体人均收入较低,家庭资源往往只是为满足家庭生活的温饱,在教育投入上仅仅只维持一个最低程度的开支,导致了农民工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其又往往忙于维持满足温饱等生活需要,无暇顾及权利和义务等相关知识、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导致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认识不清,只单纯认为自己应该享有各种法定权利而没有在享受法定权利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意识,以至于和其他群体发生摩擦。

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手段,首先是必须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一些问题上发扬批判精神,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公民意识特质。在发挥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明确政府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导者,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资源在农民工职业教育中公民意识教育部分的积极作用,充分有效地利用和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同时,规范和科学筹划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具体内容,完善和充实其中关于主体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权责意识的内容,在整体的教育规划中,积极促使政府合理分配,向农村地区倾斜。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从教育上去缓解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的公民意识薄弱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媛媛.试论新生代农民工意识及其培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3).

[2]王晓辉.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3).

[4]蒋笃君.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民工意识教育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0(3).

[5]娄未梦.新生代农民工意识现状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5(3).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7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道德;对策

指出:“良好的升天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新的阶段。[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农民富裕了,农业生产规范化了,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美了。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破坏。一些农村人经济发展了,但是生态意识没有跟上来,对于环境保护没有全局意识,没有自觉意识,也没有有效的生态机制来约束。所以,这种现象也造成了农村生态道德建设迟缓发展的结果。农村村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在进行生态道德建设,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面对:

(一)部分村民的生态意识还较为淡薄

通过走访调查,村里大部分的生态意识比前几年有较大提升。但是也有些村民生态道德意识发展滞后。仍旧是以前的思想,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但是从未考虑过得到的经济利益与自然环境的损失比例,这就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念的体现。在生活方面,向附近溪流随意排放污水、生活垃圾,经年累月,河水被污染,鱼虾变少,不能食用。工业方面,江浙地区农村家庭作坊多,小老板多,但是生态意识更为淡薄,经常偷排污水、废水,造成河流、土地的严重污染。更有甚者,一些乡村干部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为了突出政绩,获得短时间经济利益,带头破坏环境,发展经济,使得农村生态遭受更大困境。这种意识上的认识差异使得农村建设形成恶性循环,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机制不健全

首先,政府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我国生态道德建设法律法规是比较健全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较为完善,但是对于农村一些生态道德现象管理、治理跟不上,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生态道德建设滞后。另外,一些农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刻意钻法律的空子,也显示了我国法律在有些方面不健全。我国生态、环境立法有时只是宏观立法,没有深入实际,深入农村,结合实际情况立法,也造成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发展滞后。

(三)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缺失有效的村规民俗

村规民俗虽然不是法律,但是在教导村民、教化风俗方面的作用甚于法律。村民似乎也更易于接受村规民俗的管理。但是我国一些乡村在这方面做得严重缺失,有的没有本村村规,有的只是一纸空文,未认真落实。这也造成了农村忽视最有效的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方法,生态道德建设变得可以有可无。

二、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新农村农民生态道德教育

首先,要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人只是大自然的一种动物,与大自然、其他动物、生物共同享用天地自然万物。只有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先提升村干部生态道德素养。村干部是新农村发展的领头羊,在村里无论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政策宣传,还是环境保护,都是起带头模范作用。村干部生态道德素养提高,对于村民、农村生态道德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再者,要利用多种方式、活动提升村民的生态道德。村民是组成村庄的基础元素,提升每一个村民的素质,就是提升村庄整体素质。平时宣传教导,集中学习、教育,村特色文化教育等等都是提升村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生态道德法律、法规

完善生态道德立法机制。从源头立法,为生态道德树规范。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立法。要有宏观上的规定,也要有微观上的具体法规。宏观上法律就是对全面生态环境破坏的阻止、指导,微观上就是针对详细的破坏现象的具体做法;强调防治结合,惩治环境破坏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民有意识不去破坏生态环境;生态道德法律、法规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及时、准确地把破坏环境现象遏制在萌芽阶段,让破坏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去做;生态环境立法还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任何法律都会有漏洞,防止漏洞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人民群众无时无刻的监督。

(三)建立与新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村规民约

生态道德建设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然而与农村、农民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本村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农村第一手的生态道德规范。农村情况非常特殊,需要自己的规定。新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相比于生硬的法律条文、规定,村民还是更易于接受贴近实际的村规道德。

村规内容可以对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家风家训、“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化三边”、村庄远期、近期规划发展、科技农业、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奖惩措施等方面用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表达,让村民更易明白、更易接受,使村民在行动中逐步形成习惯,从而提高整个乡村的生态道德水平。

在建设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时候,我们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来百姓的实际生活与生态道德建设相结合,谋划可持续发展的系农村建设,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态素养,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8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普法

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民以对法律现象的认知为起点,形成的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法律知识、对法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对法律现象的认知和评价、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态度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而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正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统计

为了解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笔者向湖南益阳某乡八个村的部分农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小学学历占30%,初中学历占50%、高中/中专学历占1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法律基本知识、土地征收、婚姻法等方面的内容。部分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如下:在对“法律的作用”(多选)的认识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管理国家的,6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的,20%的人认为法律就是刑法,是用来打击违法犯罪的,2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限制老百姓的自由的。在农民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多选)上,选择广播电视的占90%,选择书本的只占10%,选择宣传栏的占30%,选择网络的占10%,选择其它的占30%;在法律对农民的价值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有用,认为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20%的人认为法律无用,认为法律反正还不是由当官的人说了算。在回答“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吗?”时,有50%的人认为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损的权利,也有50%的人认为会选择村干部或村里面的老年协会的比较有名望的长者来调解纠纷,这样更经济省钱更节约时间。在对“法律与政策关系”的认识上,选择法律大于政策的占60%,选择政策大于法律的占35%,选择效力一样大的占5%。在社会现象认识的调查中,70%的人认为结婚不仅要男女两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还需办理结婚登记证明,30%的认为只要男女二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就是夫妻;对家长打伤孩子有60%的人认为不犯法,只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而已,40%的人认为如果打伤了的话,是应该要坐牢的。在对法制宣传的调查中,50%的人参加过法制宣传,主要是集中的法律咨询、打横幅、还有宣传栏的形式,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多组织法制宣传,并且要用多种形式特别是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在回答“在征地中政府怎么做才算合法?”时,85%的村民认为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应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要把征地的事情事先告知农民并与农民协商征地补偿事宜,这样做才公平才合法,15%的村民认为,政府讲了算数,我们没有办法。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由以上调查可知,农民普遍认为法制宣传对于增强法律意识、促进人们更好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很有必要,因而,对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参与积极性较高。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人民调解已经深入人心。但总的来说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层次的阶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法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遥远的。农村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农民法律意识形成的及时和理性基础。农民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通过调查发现,该乡部分人对法律知之甚少,或知之不全,或完全不知,对法的本质认识不清,大部分的人认为法是用来管理国家的,就连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婚姻登记行为、家庭暴力行为也不能进行一种正确的法律评价。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凭直观感觉从电视和广播等途径获得,想主动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识的人少而又少,因而不能形成对法的一种系统性的认识。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接触是法律内化及法律意识形成的前提,农民法律知识的有限使得法律意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整体而言仍然很薄弱。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法律没有认识,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当遇到自身权利被侵害时,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法愚”的形态展现于社会;要么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规定而不顾,“以暴制暴”。在调查中,有50%的农民在自身正当权利被侵犯时仍然没有想到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权利。农民法律信仰偏低。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只有一半认为遇到纠纷时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而另一半则会选择采用调解等其它方式解决纠纷,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因为他们认为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耗时耗力耗钱伤不起,成本支出往往高于收入很多。虽然大多数的人认为法律是有用的,但也有近20%的人认为法律最终还是由当官人的说了算,并坚持认为政策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法律的效力。由此可知,由于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导致一部分人视法律为无物,因而无法从内心去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从而出现了农村法律信仰水平偏低的状况。

三、提升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思考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9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培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学院青年专项(项目编号:09Qn011)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

收录日期:2012年8月20日

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中之重。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法治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法律意识与我们期望中的目标值还是有很大距离,农民法律意识浅薄依旧是当前我国农民法律认知的现状。因此,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法律意识是农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进而也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要素。

(一)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当前新经济形势之下,国家推行农村体制改革,农民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的耕种方式,进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他们不再仅仅是面临传统的家庭纠纷、乡邻纠纷,而新型利益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农民能否做到自觉遵法、守法,依法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法律意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农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充分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身义务及承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他们就能做到自觉遵法、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之,如果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仅依赖传统的力量解决冲突,而不能采取合法有效的解决手段,导致矛盾激化,进而会严重影响农村法治的进程,影响社会的和谐。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有利于造就新型农民,实现法治农村的目标。新型农民,不仅要拥有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养、道德素养,还应具备与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相适应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农民不仅在所从事领域里拥有高、精端的技能,拥有善经营的头脑,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法律素质的提升首先是法律意识的培育。新型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权、义、责。遇事才能更加理性地寻求法律的帮助,遏制矛盾的激化,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快实现法治农村的目标。

总的说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因此,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农民法律意识不强,避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权利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人身权(配偶权、亲权)等方面。形成现状的因素如下:

(一)落后的小农经济弱化了法律意识。首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商品交换。农民仅仅依靠一些传统的农耕维持生活,这种简单的经济方式从根本上阻碍了内在法律需求的产生;其次,经济的滞后也带来了诸如卫生条件差、医疗机构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的物质文明尚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更不要说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贯彻与实施;再者,农民没有能力支付使用法律武器的成本。如,高昂的诉讼费、办案期限长等足以把农民拖垮,进而他们会逐渐漠视法律的保护。因此,农村的小农经济方式及落后的环境必然影响法治文明的进程,阻碍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二)传统道德、风俗习惯的影响。传统的“三纲五常”的等级伦理意识使个人的人格意识丧失,行事只是听取家长或长辈的命令或指示。“宗法伦理下”的家族意识同样弱化法律意识,当人们遇到法律与血缘的冲突时,首先在内心想到的是顾全血缘关系,顾全家族秩序,进而损害法律尊严。“和为贵,忍为尚”的思想,在农村形成认同感,当人们出现冲突时,不愿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希望对方以道德的约束力和乡规约束自己取得统一,进而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农民利益诉求的失败弱化了法律意识。法治的公平正义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农民能否信赖法治的前提条件。在基层案件处理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中存在法律素养偏低、法律知识欠缺,办案技巧欠妥的现象,其将导致案件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法律在农民面前失去公信力。在农村,村民的利益出现冲突时,一些执法人员不是首先寻求法律解决问题,而是沿用家长式的管理方法,利用手中的权力取代法律,滥用法律。因此,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执法等不良行为损害了法律的权威,造成农民对法治的不认同和不信任,他们认为法律不能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再也不敢寻求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即便诉诸法律解决,他们也尽最大努力去找亲戚、拉关系,寻求权力的帮助。这样,使农民对法律产生曲解,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其对法律认知有更高需求。经济的发展,会同时带来各项文化教育设施的提高和发展,良好的环境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其次,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在市场中人与人之间形成契约规则不断提升农民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因此,农民的法律意识将会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篇10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问题;对策

abstract:thisarticleexpoundstheproblemsofruralfirecontrolwork,withthefurtherdevelopmentoffirecontrolwork,impactontherurallifeandproductionoforderandsocialstability.inrecentyearsarebrieflyanalyzedtheruralfirecontrolworkexistentproblem,putforwardtostrengthenthefirecontrolwork,improveruralfiresafetyenvironmentworkmeasures.

Keywords:thecountryside;Firecontrolwork;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农村消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的领导下,有了较大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逐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如何拓展农村消防工作新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消防安全网络,进一步发挥农村消防安全组织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值得认真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原因和工作建议的分析研究,探求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良策,企能对发挥农村消防工作的积极作用有所裨益。

1、农村消防面临的问题

1.1夏季高温、干旱,冬季风大、物燥,许多村庄地处偏僻,缺乏消防安全整体规划,交通不便;有的村庄仅有小路可走,消防车辆无法迅速到场扑救,而且一些村庄无电话等通讯设施,报警十分不便。

1.2一些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没有群众性消防组织,大量的火灾隐患得不到消除,火灾发生后,不少村民只顾抢搬自家财物,不能组织人员进行有效扑救,致使火势迅速蔓延,酿成大灾。农民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宣传、消防监督难以实施。

1.3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使用大量木材圈地建房,发展林果业,房间内悬挂铺设地毯,院内用木材搭建葡萄架,柴草乱堆乱放,习惯室外用火,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又不到位,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固守旧风俗习惯,诱发火灾的因素不断增多。农民吸烟比较普遍,无论是在场边地头,还是灶前床边,不分场合,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迅速蔓延,难以控制,往往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

1.4是农村消防工作基础条件差,投入不足,欠账严重,缺乏消防安全保障。农村火灾易燃物多,报警及行车不便,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没有消防水源、消防水泵等必备的消防设施,致使许多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扑救,使小火酿成大灾。

2、当前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之必要性

农村工作历来都是中央乃至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消防工作也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重点。孟连县作为国家及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城区面积小,且大型工业基地、生产车间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不多,2011年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50个,且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占大多数,大型厂房为数很少。全县消防力量在2010年以来发展迅猛,官兵及装备配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县城配置水平,2010年,全县共发生火灾70起,农村火灾52起,在伤亡统计上,多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数据表明,农村火灾较多,且财产损失较大,加之某县地域广且偏,有相当一部分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交通不便,人员防火意识淡薄等,不利于消防部队赶赴火灾现场实施扑救,往往容易错过最佳扑救时机。另外,在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上,某县旱涝灾害、冰灾等频发,今年上半年,更是出现了65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消防官兵在防灭火的同时,更是需要将抗灾工作平稳推进。具体来说,孟连县农村消防工作还存在一下问题:

2.1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农村群众受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也受地理位置远和传播媒介少的客观条件制约,集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消防知识的传播渠道相对闭塞,虽然消防大队做了大量的消防宣传工作,村民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防火意识仍然淡薄。偏僻的农村地区往往成为消防工作开展的难点,许多人不了解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和各种逃生知识,导致自防自救能力差,消防知识、消防仪式匮乏的影响。

2.2农村建筑物耐火等级低,火源多。孟连县农村房屋还主要以土砖木结构房屋为主,且布局密集,结构简单,耐火等级低,没有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的意识,同时,大部门房屋内有堆放草垛、柴垛的习惯,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且极易垮塌,再加上广大村民都有吸烟的嗜好,而烟火在农村是一个极易引发火灾的流动火源,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同时,农村电气线路零乱、、老化,私拉乱接现象较为普遍,存在很多火灾隐患,极易引发电气火灾事故,县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偏少,导致许多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这些都是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

2.3农村交通条件差,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扑救。目前多数乡村公路虽然经过改造,但受政府财力的限制,许多更新后的道路仍然十分简易狭窄,甚至有的乡村至今依然不通公路。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花在路上往往就达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消防大队配置的大型水罐车也难以赶赴山区农村进行支援,极大地延误了战机。更有些山区,只有崎岖的机耕道,消防车无法通行,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也派不上场,只能望火兴叹。

2.4消防设施落后。尽管近年来农村消防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大部分乡镇没有制订消防专业规划,甚至有部分乡镇连城镇总体规划也没有制订,这就造成了消防工作与城镇建设不能协调、同步发展,消防队伍、公共消防设施等基础性建设滞后,欠债严重。再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畅,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极大地延误了战机,以至于小火酿成大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