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统一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8:28

生命的统一性篇1

阳命属高级生命系统,呈显性,又叫次生生命、第二生命、后天之命,是由人们已知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生殖、泌尿、运动,这九个子系统所组成。生命能量是atp,化学名称为三磷酸腺苷。

阴命属原始生命系统,呈隐性,又叫初生生命、第一生命、先天之命,已知由信息传递系统――经络系统,能量传递系统――气网络系统和排泄系统组成。阴命的每个子系统都是巨系统,而且都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多功能性和顽强的适应性。生命能量是真气。

人人生来都是阴阳两个命,却只知阳命而不知阴命,一生只用阳命,阴命终生备而不用已废弃。这就是现代人健康长寿的最大误区――孤阳。孤阳者三大特点:①寿命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在增长,但人的种质在下降。现在人的寿命增长到70岁-100岁,最高极限120岁。②生命脆弱,有病、易老、会夭折。③临终非正常死亡,稀里糊涂地极其痛苦而去。

由老子人体科学知道,孤阳人由阳命和显意识主宰着一切。人体所有生理功能都是阳命主宰,阴命的生理功能被阳命的生理功能抑制,故阴命的生理功能基本上终生备而不用已废弃。阴阳二命呈相克(矛盾、对立)关系。阳命是主要矛盾的主动面,阴命是次要矛盾的被动面,并已退化为阳命的备用系统和补充系统。但阴命还潜存着巨大的独有、补充和备用三大潜在的功能。抑阳起阴就是抑制阳命系统的生理功能,启动阴命系统的生理功能。当阴命系统的生理功能启动后,它只有依附于阳命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定会出现阴命独有,或阴命补充阳命生理功能之不足,或阳命的备用作用之功能。阳命系统备用及补充生理功能不足的作用:①阴命独有而阳命根本就没有的生理功能。例如,丹田气动,冲关过窍,十二正经大运,奇经八脉全开,驱逐三关九窍之邪,扫荡五脏六腑之垢……②阴命补充阳命生理功能不足的作用。例如,气帅血行,微循环同步增强……③阴命的备用作用。人体阴(经络)阳(神经)信息传递系统的变更,就是阴命系统是阳命系统备用作用的证明。神经和经络是同源,同功,不同属的人体信息传递系统。神经是属于阳命系统的高级高速稳定性的信息传递系统。经络是属于阴命系统的原始低速可塑性的信息传递系统。孤阳者的信息传递是神经所主宰,经络被抑制为备而不用的系统。每当神经系统遭受到意外伤害,或严重病变而不能正常发挥其感受、联系、传导、调节功能时,经络就被解放而发挥其功能,代替了神经的作用,主动维持生命,表现出生命的完美性和顽强性。但神经病变恢复正常时,经络又被抑制为备而不用的系统。有文献统计,在截瘫病患者中有32.3%的人发生经络敏感现象,而健康人仅为2.28%。当神经系统病患逐渐恢复正常时,原有经络敏感现象减弱或消失。这就是启动阴命保阳命,逆转老病死苦的常规。改变孤阳三大特点,是生命顽强成倍长之理的第一点。

生命的统一性篇2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和中医学的养生思想指导下,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的生命活动(或过程)的本质以及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参数-健康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并以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类保健与养生等健康实践,达到提高人类生命过程的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一门边缘学科,广泛涉及了养生学、体质学、西方基础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传播学、社会学、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哲学等在内。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范围处于人体科学和医学之间。人体科学研究人类的超正常的功能,比如气功和人的某些特异功能及其开发;而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疾病状态及其诸相关因素。除开这两类人群之外,大多数的健康正常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健康及其诸影响因素则由系统健康学来研究。这是对大多数的人的关怀,值得大投入去研究。

3、系统健康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历史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需求健康的层次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康复医学(第三医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使传统意义上保健的概念由既往的偏重于消极地去除致病危险因子,提升为现代积极地追求健康智慧长寿。围绕着健康的新定义与标准,许多生物学家、医学家、中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把目光转向对健康理论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健康的知识和学说,当下仍然是零散的,未能规范化并构成科学体系。

自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重要发现。这些科学事实具有两种重要的哲学意义:一是表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在物质结构、存在状态和运动形式等方面,均具有系统的特性;二是在具备系统特征的前提下,它们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思维方式上,系统论提供了多向的、全方位的系统思维,在处理事物深层的多元复杂关系时更为科学;在方法上,提供了系统研究技术体系。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健康工作者的眼界,为他们研究健康科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学指导。

4、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

任何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健康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关于人类完善自身存在的学问。那么,系统健康学的哲学问题也就是生命存在的哲学问题包括生命存在的本体论(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认识论(能否被认识)和方法论(如何认识)。

以现代系统观和东方传统文化的“禅与悟”作为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可知:第一,“人的生命是以有智慧本能的系统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过程”。―回答了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关于人的生命的所有问题,用系统论和“禅与悟”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进行认识的―回答了生命存在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第三,认识人的生命存在的过程,需得采用系统论、还原论和“禅与悟”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回答了认识生命存在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中有“天人合一”观,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有“人与天地相应”观《灵枢・邪客》,实质上论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藏着系统观的萌芽;还有“天人和中”观,体现了儒家推崇的“贵和”“尚中”思想。《易经・乾卦》就精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从上面的观点得知,自然界是一个超大的自然系统,是无数系统的集合,而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整体的、同一的、和谐的,人类生命系统与自然系统保持和谐对于生命存在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类生命系统的和谐、有序与健康。

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系统这个层次,就是说“系统科学”这把“钥匙”能打开人、自然界这两把“锁”。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科学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

5、系统健康学的研究对象

系统健康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的生命状态(人本体)和人的生命状态的主要质量指标-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目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人的生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人的躯体外,还应该包括人的心理、精神状态、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性等多个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不但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精细、非常协调。它的状态变量(或参数)或子系统数目是成千上万,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巨系统。就系统论观点而言,当一个系统达到巨系统时,系统性质就会出现飞跃,并发生质的变化,功能状态就成为该系统显现出来的显著特点。同样,人体这个巨系统,也存在着并表现为功能态。因此,健康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人体巨系统发生、发展、衰变直至结构等各种功能态进行研究,对系统各种功能态的存在、保持和优化所需条件进行分析考查,对反映功能态的参数和控制变量进行筛选、规范和标准化,并阐明其机理。同时,不仅要研究人体功能态本身,而且要对不同功能态进行比较,研究其相互转换、优化过程,以全面理解人体系统的存在和生命过程的本质,从而揭开人类生命现象的奥秘,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控并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

系统论对于人类生命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但对于人生命的全部来说,仅有系统论的方法还不够,人类的生命终归是物质与精神的同一,系统论产生于对生物学的研究,适于对生命的物质层面的认识,而对人类精神领域和身心相互关系的认识,总的来看还是显得无能为力。在这方面,与中国古典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医学一贯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可以对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状态,通过思维、意识、潜意识等心理与精神的方法进行内在的自作,此即所谓“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些自作的范例比如修炼瑜伽和养生功法等。人类的这种内在的意识性的自作所产生的对生命状态的效应,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人的生命境界。健康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对其发生机制做出科学的阐释,合理利用这些机制,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所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深层次含义即在于此。

6、系统健康学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关于一般系统的定义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含有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至少涉及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着的关系。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整个宇宙体系)演化过程的产物,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开放性、自组织性、整体性、动态平衡性等多个作为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上呈现出一致性,决定了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组织结构秩序、功能属性、状态保持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

系统论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现象与状态,把握系统、要素、系统内外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发生变化的规律,确定达成系统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在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与健康科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在生命存在之本体论的高度上,建立起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同时重新认识和定位西方医学用还原论和试验方法获得的关于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的形态结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在生命现象中的含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筛选确定有典型意义的生命现象并把它们作为限定(或表征)生命现象的意义的指标,特别是要对人生命过程中,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的深层意义进行考查。研究生命过程中的现象及现象所反映的状态的本质及现象与状态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关于提升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而人类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则是实施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实现健康促进的最深层的基础所在。

7、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核

(1)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周易》、作为中医“医经”之首的《黄帝内经》、中医的养生学、健康体质学、西医基础医学、现代心身医学、心理学及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和社会学。

(2)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包括以下几点:①人本身是一个有许多不同级别子系统的巨大的系统,但它仍然处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和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②人体是个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人体及其生命过程具有作为一个系统所必然具有的全部特征,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可用于指导人及其生命过程的研究;③人类有着对自己的某些状态通过意识进行内在性自作的能力,即“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正是健康人通过正确的养生过程,健康状态可以保持或发生飞跃的理论基础之所在。④人的健康致少涉及生物、人本体、社会性三个层面,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健康与长寿,需得在东方生命哲学的指引下方有可能实现。

8、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等级性、自组织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论的理论核心,整体性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而孤立地进行研究,并由此引出一个基本的系统观:“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织系统要素的功能和。”对人的存在的认识要从整体性来把握。

系统的层次性:即从结构上看系统是分为等级不同的层次的。

关联性和自组织性:是说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化,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成一个自然目的。人类机体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当然这是从人的物质层面来看的。人类还可以通过意识进行内在的自作从而对生命状态产生影响,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由此联系起来。

9、系统健康学的学科结构框架:

9.1生命作为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的特性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理论。依该理论看来,人是一种“活”的结构,具有下面所述几个特性,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

9.1.1开放性:是指与系统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并且使系统产生的熵可以输送到外界,使系统处于低熵的有序状态。人的机体无疑是一个开放系统,人要从外界摄取食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以满足生命的能量需要。

9.1.2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人体内不同的区域的物理性质就是极不均匀的,如肝脏和肌肉的物理性质大不相同,肝小叶结构的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很明显人的机体是处于远离平衡态的。

9.1.3非线性机制: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正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临界点上或临界点周围小区域内,非线性机制放大微涨落为巨涨落,使原先的结构分支失稳,在控制参数超过临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了“肿瘤负荷”的概念,即全身肿瘤细胞数占机体细胞总数的比例。处于不同的比例时,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状态是不同的。小于这个比例时,免疫系统的抗瘤效应占主导,肿瘤生长被抑制;大于此比例时,肿瘤细胞产生抵制免疫系统的物质,免疫系统抗瘤功能被抑制,肿瘤进入充分生长状态。这个比例作为临界点,成为肿瘤或生长或被抑制的转折点。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减轻机体“肿瘤负荷”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另外,在临界点附近的小区域内,演化还存在着可逆与非可逆两种趋势。非线性理论对于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很大意义,掌握了各种具体机能状态的临界点及临界点附近的非线性区内可逆与不可逆两种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有效控制具体机能状态的演化趋势、维护健康、优化机能状态,疾病风险预测、防病于未然和早期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现实意义。

9.1.4涨落与突变: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由于整个系统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这时的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然而,在临界点(阈值)附近就不同了,这时涨落可能不能自生自灭,而是被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系统放大,最后使系统达到新的宏观有序态。这就是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在临界点附近微小的控制参数的变化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叫做突变。在控制参数越过阈值时,原先的分支状态失去了稳定,同时产生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可见阈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根本性的意义,是有序无序转化的支点。人体内大量存在的酶促反应都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可能随时会出现少量血小板偶尔聚集,但在其触发凝血过程开始之前,即被抗凝系统及时地清除,抗凝与凝血系统就是这样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态。在机体发生损伤性出血时(失稳而无序),凝血系统因局部损伤(这是不同于正常情况的一种变化)而产生的触发激活因子所激活(扳机作用),通过酶促反应,产生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发挥止血作用(有序)。像止血这样的酶促反应就是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在体内是大量存在的。再比如体内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需求量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是动态平衡的关系。血糖升高,对胰岛素的需求加大,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代谢使血糖下降。但对代谢综合征的人来说,因其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导致胰岛素效能降低,这里就涉及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不足的问题和是给胰岛的分泌功能(胰岛的负荷)加压还是减压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糖尿病发生。如果能采取正确的综合性措施,如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糖来源;增加运动量-帮助糖消耗;早期使用胰岛素-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以及采取降低体重等综合性措施,就能缓解胰岛素的供需矛盾,使糖代谢趋向于正常,有效防止糖尿病发生。可见确定胰岛素量与效的供需平衡的临界点,掌握临界点附近非线性区内各种影响胰岛素供需平衡的因素,对于预防糖尿病发生是很有意义的。

9.1.5自组织:具有自组织性的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人体生命本身就是高度自组织化的结构,生命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自组织现象,比如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反馈机制。

自组织与“已经预定的演化”是不同的,个体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至发育成熟过程就属于后者,因为个体生、长、壮、老、已全部生命过程所需全部信息都已预存于Dna当中。

人的机体时刻都在有序无序的转化中。有序无序的转化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过程。

9.2系统健康学的基本问题

9.2.1人体的结构与层次

人体系统是由众多的要素单元组成的。不同的要素单元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从结构上看人体结构是分层次的,而且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功能单元、人躯体、人类种群,此之前为“有形”层次,直至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即最高的“无形”层次。从这一点来看,人的存在大体可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大部分,与老子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论相吻合,而人则居于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道”与“器”通过有意识能思维的“人”这个中介体而联系起来。

作为人个体,其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相对性。

9.2.2人体各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负责与各级各类子系统和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联系与协调

9.2.3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

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是系统健康学理论体系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功能性基本单元,它的状态如何是界定生命健康与疾病、存在与死亡的分界点。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以结构和功能的持续和有序的变化为自身存在的先决条件,生命的质量状况取决于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有序性,它们也正是生命存在的表现。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这种动态过程固有的有序性,并不是因预先确立的结构才形成的,就是说,不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是功能需要维持了结构。作为功能单元的动态过程自身就具有有序性,它表现为自我调节的稳态。基本生命功能单元包括下列各个单元。

①感觉与信息处理单元

人类的两种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第一感觉系统)和内部感觉系统(第二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视、听、嗅、味、温、痛、触、压、图形辨别等深浅感觉系统。内部感觉系统是免疫功能的一部分,是机体内部负责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系统,负责识别并协同处理各类健康有害因子或自体变异细胞、衰老细胞,担负内部监视和清除的“自稳”任务。

两类感觉系统在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后,经神经(电活动)和或体液(细胞因子)的途径,通知至高级皮质中枢,引发全身性和或局部性反应。

②能量与物质代谢单元

包括消化吸收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生物分子合成与分解代谢系统、酶系统、解毒系统等。主要负责人体的能量供应和部分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分解。

③机械运动单元

该单元包括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负责完成身体的机械性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说明了运动与机体健康的关系。

④整合单元

负责个体整体水平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整合。这个单元包括:结缔组织与间充质系统、体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⑤运输单元

包括脉管系统及其循环的动力系统心脏、骨骼肌等。负责体内物质的运输和某些信息载体的传递。

⑥内外环境安全单元

包括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机械运动系统、凝血与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粒细胞系统及细胞因子系统。负责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健康危害因子如有害微生物、变异与衰老细胞、各种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⑦生殖复制与遗传单元

包括Dna及其相关系统,与遗传与先天性疾病、分子疾病等有关。人的和生殖功能。对人类来说,遗传经生殖过程实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完成自我复制。

⑧生命内驱力单元

生命内驱力也可称为生命原动力,这个的概念目前已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但从人类生命孕育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死,不同形态与阶段的发展变化,无疑是有某种驱动力在起作用。它在人体不同功能单元发生组织化的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地位,推测其是Dna的某些功能形式,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有时间方向性。

中医学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肾中精气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外在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必然过程,其中提到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

人类的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顾护身体的“精气”,贮备生命原动力,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

生命的统一性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特点

[作者简介]陈开明(1977-),女,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学生慧园小区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命素质教育。(重庆40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命教育视角下重庆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3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1年重庆市高校人文社科(思政、网络专项)研究项目“当前重庆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71-02

生命教育是一种外延非常宽泛的教育实践活动。当前,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价值研究,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则更加薄弱。2011年,笔者面向重庆市5所高校10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43.9%的学生认为高校很有必要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38.2%表示比较必要。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鉴于此,高校应该尽快加强理论研究,为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即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教育。J.Donaldwalters(杰・唐纳・华特士)在其《生命教育》一书的前言中,有意赋予书名《生命教育》两种含义。他说:“首先,我企图推荐一套教育系统方式,这套教育系统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迎向人生的挑战,而不光是训练他们求职或获取知识;除此之外,我的另一个企图是,帮助读者明了,不只是学生时代,人的一生都在受教育”。①受华特士生命教育理念的影响,美国生命教育基金会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套教育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相同的目标:个体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进步,最终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目前,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有不同的理解,分歧较大。

从国外来看,美国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结伴同行,其内涵为“由死观生,生死互渗”;日本在道德教育中体现生命教育内涵即“尊重人性,敬畏生命”;英国的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其内涵既包括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发展,还包括实现个人的健康与幸福,强调学生需要了解自我,以正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尽可能地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允许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保持独立的精神和责任感,达到灵性、道德、社会及文化之发展的全人目标;澳大利亚强调对生命负责是公民的责任,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生命至上,生命独特”。

从国内来看,2006年,台湾依照整体规划,立足于素质教育和教育对全人类培养的角度,确定生命教育的内涵包含“终极关怀与实践、伦理思考与反省、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广义的人性教育)”三个彼此交互为用的领域;我国香港地区认为生命教育是“多种宗教视角下不断发展的全人教育”;我国澳门地区生命教育内涵倾向于“品德教育和生涯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大陆地区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他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河南大学刘济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浙江大学王东莉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也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要“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询意义、走向卓越”。2008年云南省提出了“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除此以外,国内学者在对生命教育的深入探讨中,还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质量观教育、生命观教育、生命意识教育、死亡教育”等观点。

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论述,从内容上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全人的教育,就是认识生命现象,感悟生命境界;另一种观点就是生命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是在生活中发生和实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教育;第三种观点就是生命教育是生命价值教育,要培养人的正面积极、乐观上进的生命价值观;第四种观点是生命教育就是生死教育,引导人们正确面对生与死;第五种观点就是云南省提出的“三生教育”,这种观点基本包括了前面四种观点的主要内容。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以下四种:郑晓江教授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主张生命教育的核心为生死观的教育,相应的在实践领域可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目前则倾向于应该“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前提,即青少年自杀、安全事故及危机事件应对、艾滋病传播和泛滥的预防等”,更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和技能训练的角度来具体实施生命教育;民间学者则有回归传统学问之势,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提倡生命化的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所有教育活动中;还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要在现有素质教育体系中增加对生命的关爱、珍惜和尊重的内容,使素质教育生命化。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笔者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存生命、发展生命、幸福生活”。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

1.理念:导向性、超前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导向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大学生生命教育对大学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具有导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生命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指明了高校各项工作的方向,高校各项工作受到生命教育理念的制约;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给中小学、幼儿园阶段的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家庭生命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给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训练提供了方向;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给高校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提升和生涯发展指明了方向。以高校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还具有超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对象来看,大学生比其他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能自行解决面临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缺乏家庭监管,这就需要高校围绕大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预先开展教育活动,做到预防为主,在时间和内容上大学生生命教育都要超前;二是从教育层次上看,高校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对于各种现有和正在形成、传入的社会思潮必须超前认识,对这些思潮进行评估,并做好相应的教育准备;三是从教育阶段上来看,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应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应对社会各种复杂现象的准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性揭示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必须落实在全体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中,必须体现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中。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导向性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本质属性,超前性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有属性,实践性则是导向性和超前性得到落实的根本保证。

2.模式:系统性、整合性与渗透性相结合。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系统性、整合性和渗透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其遵循系统工程理论,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五个环节构建教育模式,发挥管理效益;同时,以接受理论为依据,将接受主体(大学生)、接受客体(生命教育信息)、接受中介(信息传递载体)作为模式构成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再次,其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涵盖生存、生活、生命三个层次,其运行路径覆盖学习、生活、工作三个层面,均体现出系统性特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整合性是高等教育现实的必然选择,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学校系统生命教育的最后阶段,必然要立足于幼儿园、中小学阶段生命教育的基础,并对之前阶段教育内容、目标等进行查漏补缺并深化发展;二是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回应社会和家庭的生命教育内容、方式,巩固生命教育效果;三是高校自身要整合校内教育资源以及现有大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等教育内容,完成大学生生命教育任务;四是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生命教育的最后机会,要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条件,帮助大学生统一对生命的认知、情意、意志和行为,实现知行一致。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性揭示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必须贯穿于大学的各门课程和实践环节,而不仅仅依托专门课程和主题活动。整合性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属性,系统性则是必然属性,渗透性成为对系统性和整合性的弥补措施,或者说是模式运转的剂。

3.内容:知识性、技能性和精神性相结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应该注意将知识性、技能性和精神性相结合,并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教学广义上涵盖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狭义上则主要是关于生命出生、成长的知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性指要注重向大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基本常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技能性则侧重于训练大学生掌握和运用如何“保存生命、发展生涯、自我实现”的专门技术,包括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比如防震防火安全演习、医护技能训练等内容,也包括生活领域和谐人际关系训练内容,比如演讲与口才训练、团体辅导等内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精神性则主要指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是防止大学生自伤、自残、自杀和辱人、伤人、杀人,以及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和摧残动植物的根本途径。在以上三个特点之中,笔者认为既要改善态度,也要传递知识,还要训练技能,以精神性为突破口,在提高生存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生命价值,在知识和技能训练中扎实精神。

4.方法:主导性、主体性与互动性相结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主要应采用主导性、主体性和互动性相结合的方式。主导性主要指其教育者(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其主体性则主要指教育对象(大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互动性则将教育者和大学生联系起来。首先,大学生自身要进行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互动,将接收到的各种生命教育知识和信息内化为情感和意志,然后再以行为的方式外显出来;其次,大学生之间要进行互动,大学生和其他群体之间也要进行互动,教育者要发挥主导作用来引导其互动,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最后,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要进行密切的互动,真正成功的教育都是生活的教育,要在生活(包含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互动,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5.教育对象及其成长现实:反复性、传染性与长期性相结合。大学生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客体,由于其处于青春期的现实,决定了其个性上具有反复性;由于其群体居住的现实,决定了其思想和行为上具有传染性;其反复性和传染性决定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长期性。

6.教育者及其工作现实:重复性、变动性与联动性相结合。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体,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存在流动性和周期性,形成了教育者在大学生生命教育时具有内容和周期的重复性。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特征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变动性,需要针对教育对象与时俱进。高校并不是独立王国,决定了高校必须联合学校、社会和家庭,才能消解不良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Z].1999-06-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10-14..

[3]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Z].2005-01-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07-29.

[5]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刘济良.生命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王北生.生命的畅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顾海良.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1]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2]郑晓江.从生命教育兴起的背景看中国生命教育的特色[J].思想政治教育:新德育,2007(10).

[13]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14]郑晓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从汶川大地震谈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5]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福建教育,2010(11).

生命的统一性篇4

 

   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通过人的活动在人与人关系中的实现,产生了人的社会。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实现,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自身才能实现。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行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活动。在人与人关系中进行的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高度自组织性活动,即社会自组织性活动,产生了人与人关系的自组织性结构即社会自组织性结构,社会自组织性结构产生社会自组织性机能。人的社会是由社会自组织性的人、社会自组织性活动、社会自组织性结构与社会自组织性机能所构成的人与人关系结构体。人的社会的实质是人的活动创造并凝结在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完善性、自组织性,及创造并凝结在人化自然与人化物质信息中的外在组织性。

 

   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产生了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即社会关系。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人的本质在人与人关系中的实现,必然产生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的必然表现形式之一。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活动,把人与人的自我否定性、非组织性的自然关系,改造为自我完善性、自组织性的社会关系。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水平提高到这种程度,只有实现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只有在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人的这种高度自我完善性,人的活动才能作为社会活动而存在,而人的活动只有作为社会活动,才能作为活动而存在——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特性——这样,人才能作为人而存在。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人的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是人的自组织性活动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否实现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能否实现人的社会关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准之一。人的关系是自我完善性为主的属人的关系,生命关系;动物的关系是自我否定性为主的自然关系,非生命关系,对动物来说是异己的关系,是对动物生命本质、生命本性否定的关系。动物自我否定性关系是对动物关系的否定。在某种程度上,人的关系是人建立的,动物的关系不是动物建立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①]

 

   所谓社会性,即人与人关系的自组织性,即社会自组织性;所谓社会活动,即在人与人关系中进行的自组织性活动,即社会自组织性活动;所谓社会关系,即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即社会自组织性关系;所谓社会化,即人与人关系的自组织化,即社会自组织化;所谓社会化水平,即人与人关系的自组织化水平,即社会自组织化水平;所谓社会结构,即人与人关系的自组织性结构(同时包括社会的主体——人的自组织性结构、人化自然和人化物质信息的外在组织性结构),即社会自组织性结构;所谓社会机能,即人与人关系的自组织性机能,即社会自组织性机能,即社会和谐性机能、社会紧密联系性机能、社会自我调节性机能、社会有序性机能、社会目的性机能。

 

   人化自然——工具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物质中介物。因为自我完善性、自组织性具有不可中断性,所以,在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人——人化自然——自然”中,高度自组织性的人与非组织性的自然由于在广义组织性水平上的天壤差距,无法直接发生对象性关系,只能通过具有外在组织性特性的人化自然这个物质中介发生对象性关系。这个物质中介首先表现为工具。高度自我完善性的人自我创造、自我制造了专门执行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物质中介功能的人化自然,即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专门物质中介物——特异化的人化自然——工具。所以,制造工具这种特异性对象性活动构成了使用工具这种一般性对象性活动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先决条件。人的大脑自组织性水平越高,人的活动自组织性水平就越高,人制造的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物质中介物——特异化的人化自然——工具的外在组织性水平就越高,人的活动的对象化水平就越高,从而使自然界物质在更高的水平上被组织化,使人化自然的外在组织性水平就越高,使人与人关系自组织性实现的水平就越高,使人的活动自组织性可能实现的水平也越高。同样,由于自我完善性、自组织性具有不可中断性,所以,人类工具的外在组织性水平表现出由低到高的连续系列。任何新的高级外在组织性水平的工具都是由低一层次外在组织性水平的工具生产出来的。用锤子、钳子生产不出电子计算机,但没有锤子、钳子也生产不出电子计算机。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具有无限多样性。任何既定的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都是特异性的。这样,任何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物质中介物——工具都是特异性的。工具具有特异性,从工具(包括杀人的工具——武器)的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可见一斑。人类生产和使用工具的水平,代表了人的活动的对象化水平,代表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历史,特别是物质生产发展史,也是工具发展史。

 

   社会的要素是什么?人化自然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物质中介物。同时,人类只有支配了自然,才能支配人与人关系;人类在多大程度上支配了自然,就在多大程度上支配人与人关系。所以,人化自然的外在组织性水平越高,人的活动的对象化水平就越高,人对自然的支配水平就越高,人对人与人关系的支配水平就越高,人与人关系自组织性实现的水平就越高,人的活动自组织性可能实现的水平就越高。没有人化自然,人就不能进行支配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人与人关系自组织性即人的社会性及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活动——自组织性就不能实现,人就会成为生物意义上的生命存在物,人就会沦落到生命自然界。所以,人的创造物——人化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的社会由自组织性的人(包括高度自组织性的人的大脑、自组织性的人的身体、自组织性的人的活动和自组织性的人与人关系)、外在组织性的人化自然和外在组织性的人化物质信息三大要素所构成。

 

   自我调节性机能的意义是什么?在自组织性机能当中,自我调节性机能是革命性因素,其它四种机能是相对静止性因素。自我调节性机能具体表现为自组织性结构(广义自组织性结构)即系统在系统内部和系统与外界环境两种质和量上显著不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一个系统的自我调节性机能越强,且这种机能是和谐性的、紧密联系性的、有序性的、目的性的,那么,它的自组织性机能(广义组织性机能)即系统机能就越强,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能力就越强,它向和谐有序方向进化的能力就越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机理就在于自我调节性机能和作用。根据紧密联系性特性,系统内部自我调节性水平要高于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自我调节性水平。所以,为了维持这种水平差,在这两种作用的界线处出现了系统的边界。这种系统边界表现为细胞膜(可以有选择的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的皮组织(包括皮上可开关的孔)、房屋的墙壁(包括墙上可开关的门窗)、国家边境线(包括其上可“开关”的海关)、社会组织吸收和排斥其成员时特有的制度、章程、纪律、手续、仪式、礼仪、服饰、暗语等。系统自组织性水平(广义组织性水平)即系统水平越高,系统内部自我调节性水平和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自我调节性水平差越大,其边界机能越强,越严密。一个系统的自然边界就是其内部自我调节性作用所达到的边界。如果一个系统的内部自我调节性作用可以覆盖几个具有独立内部自我调节性作用的系统,那么,后者就是前者的子系统。

 

   人的社会活动,产生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产生社会机能。人的社会活动的改变,使社会结构和社会机能改变,使社会自我调节性机能改变。而社会机能,尤其是社会自我调节性机能的改变,又反过来使人的社会活动,使社会结构及社会机能改变。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使人的社会活动的自组织性水平不断提高,使社会结构和社会机能的自组织性水平不断提高,使社会自我调节性机能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结构和社会机能的自组织性水平不断提高,由此推动着社会发展。

 

   6·人的需要

 

   自我完善性是无限自我产生、无限自我完成、无限自我满足、无限自我实现的,它本身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动力机,又是工作机,是两者的完美自然统一。所以,生命主体自我产生了生命自我完善性需要即生命需要,同时,自我产生、自我创造了生命需要自我满足的手段和对象物。同理,自我完善性本身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所以,自我完善性需要自我满足的手段和对象物必然也只能是自我完善性和它的某种性质属性本身。生命自我完善性水平越高,生命需要水平、生命需要自我满足手段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生命需要自我满足对象物的广义自我完善性水平、生命需要自我实现的水平也越高。

 

   植物低下的自我完善性水平与自然界物质的自我否定性水平差距即广义自我完善性水平差距小,所以,植物生命需要自我满足的手段和对象物仅仅表现为生命原始机能即同化异化机能和具有广义自我完善性性质的自然界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利用阳光和无机物直接合成有机物并同时分解有机物,来满足低下的生命需要。动物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动物生命需要水平不断提高,它与自然界物质的广义自我完善性水平差距绝对扩大,自然界物质不能满足动物的生命需要。动物自我产生、自我创造了生命需要自我满足的新的高级手段——运动机能。动物通过觅食运动及求偶运动,利用自我完善性性质的生命自然界物质——动植物有机体来满足新的高级的生命需要。生命进化为人,生命需要进化为新的高级层次——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需要即人的需要,同时,人即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自我产生、自我创造了人的需要自我满足的新的高级手段——人的活动。生命自然界物质及自然界物质自我完善性与广义自我完善性水平巳不能满足具有高度自我完善性水平的人的需要。人类通过自身活动,把对象世界不断自我完善性化、组织化、和谐化,用人化世界,用自己活动即赋予了外在组织性特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如人化的自然——制造的车床、房屋,人化的生命自然界——种植的农作物,畜牧养植的动物,人化、社会化的人自身——人的大脑、身体、活动、人与人关系和情感,人化的物质信息——哲学、科学、艺术、伦理、宗教等来自我满足无限增长的人的需要。

 

   生命进化,动物生命需要自我满足的手段由植物的生命同化异化原始机能进化为运动机能,自我满足的对象物由植物的自然界物质进化为生命自然界物质;而人的需要自我满足的手段由动物的运动机能进化为人的活动,自我满足的对象物由动物的生命自然界物质及自然界物质进化为整个人化的对象世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人的主体性、人的对象世界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人的需要水平不断提高,人的需要自我满足的手段水平即人的活动的自我完善性、自组织性水平不断提高,人的需要自我满足的对象物的广义自我完善性水平不断提高,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水平也不断提高,由此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无限提高的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人的需要水平、人的需要自我满足的对象物的广义自我完善性水平和人的需要自我实现水平的矛盾在人类活动中得到统一。人类的历史是人的需要在人的活动中无限自我产生、自我增长、自我展开、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丰富、自我完成、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历史。人的活动既是自我产生、自我创造、自我满足、自我实现人的需要的过程,也是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的过程,即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即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人的存在的过程。

 

   7·人的异化

 

   在生命自然矛盾中,生命要把自然自我完善性化、组织化、和谐化,即生命化,自然要把生命自我否定性化、非组织化、非和谐化,即自然化,生命和自然都要把对方异化为对立方面的一部分。生命自然化即生命的异化,自然生命化即自然的异化。在生命自然矛盾中,生命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是一种对立着的相互作用力,性质相反,大小相等。对立方面的存在,对立作用的存在,是异化作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异化作用开始于生命即人对自然统治作用的开始,结束于生命即人对自然统治作用的最终实现。当自然对生命居绝对统治地位即生命自然矛盾第一构图,或人对自然居绝对统治地位即生命自然矛盾第三构图[②],生命与自然的对立作用趋于零,这时,是终极化了的异化,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就不会存在了。

 

   在生命自然矛盾第一构图:“自然——生命自然界”中,自然作用绝对统治了生命作用,生命完全异化为自然的一部分,生命与自然的对立作用接近于零,生命对自然的异化作用即自然的异化接近于零,同样,自然对生命的异化作用即生命的异化也接近于零。在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人——人化自然——自然”中,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产生,人与自然对立的出现,人的本质力量把部分自然异化为人的一部分,即把非组织性的自然异化为具有外在组织性的人化自然,成为在某种程度上与人和谐,与人不矛盾的自然,自然作用也在相同程度上把人异化为自然的一部分,产生了自然化的人,即产生了人的异化。

自然作用把自我完善性的人异化为自我否定性的人。人的异化在把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异化的同时,把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形式——人的活动异化了,使人的活动的主体性即自主性水平和对象水平降低了,把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活动的展开物——生产力、人化自然、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国家、人的意识、人的现实、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文化、人的需要异化了,即人、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人的活动的结果都被异化了,人和人的世界都被异化了。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使自组织性的人异化为非组织性的人,使和谐统一的人异化为非和谐性的人,对立性的人。

 

   在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人——人化自然——自然”中,高度自组织性的人与非组织性的自然通过具有外在组织性的物质中介——人化自然发生关系。人的本质力量通过人化自然对抗着自然,自然作用也通过人化自然对抗着人。人化自然一方面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者,作为在有限意义上与人和谐的自然,作为人的方面的一部人,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代表着人的本质力量压迫着自然,支配着自然,统治着自然,是与自然对立、对抗的;另一方面,人化自然作为整个自然的一部分,代表着自然作用压迫着人,支配着人,统治着人,是与人对立、对抗的。人化自然既代表着人对抗着自然,又代表着自然对抗着人,即人化自然具有双向作用性。人化自然对人的压迫、支配,使体现在人化自然上的人的本质力量变为人的异己力量,人的本质力量,人创造的人化自然反过来压迫着人,对抗着人,使人异化了。同时,人化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它的外在组织性水平比人的高度自组织性水平低,这样,人化自然的外在组织性把人与人自组织性关系“疏远化”了,“外在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异化、降低为人与物的关系,甚至异化、降低为物与物的关系,如金钱关系,财产关系。无生命的人化自然,以及人化物质信息, 人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如资本、社会意识——其背后实质上是自然界物质,开始统治人,支配人,敌视人。

 

   在原始社会,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人的生产力和人化自然绝对值非常微小,其水平极其低下,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在数量上极端不平衡,自然在最严重的意义上直接统治着人,人类仅仅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所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人与人的对立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人对自然的异化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人与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人与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和谐的(这种和谐“仅限于氏族或部落内部”[③])。原始社会是原始和谐社会。

 

   随着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人类生产力和人化自然绝对值的不断增长,其水平不断提高,人化自然以超过维持最低限度人类生存并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的形式出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对立作用越来越大,人对自然和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也越来越大,自然把和谐统一的人类社会异化为互相对立的两个阶级。这样,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由于自然作用对人的本质力量在数量上处于压倒地位,自然严重统治着人。自然作用与人的本质力量的不平衡,造成了互相对立的两个阶级力量的不平衡,使人类阶级社会分化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出现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产生了。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的低下,决定了人的自主性活动水平和对象性活动水平的低下,决定了人的主体性存在水平和对象性存在水平的低下。自然对人的严重统治、支配、压迫,使人对人的统治、支配、压迫采取了最严重的形式——人身占有,产生了没有人身权利,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奴隶。

 

   在生命自然矛盾运动中,在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人的本质力量在数量上小于自然作用时,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绝对值越大,人的本质力量绝对值越大,人的主体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绝对值越大,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对象性存在绝对值越大,人类生产力绝对值越大,人化自然绝对值越大,人对自然的统治程度就越大,自然对人的统治程度就越小,人对人的统治程度就越小,而人与自然的对立作用就越大,人与人的对立作用就越大,人对自然的异化作用就越大,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也越大。

 

   随着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人类生产力和人化自然绝对值的增加,人对自然的统治程度越来越大,自然对人的统治程度越来越小,人对人的统治也采取了相对轻微的形式——人身依附,产生了在法律上不平等的人——农奴、农民。这样,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随着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趋向平衡,自然对人和人对人的统治减轻,被统治阶级地位提高,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对象性存在水平提高,自然与人和人与人的对立则趋向严重,自然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也趋向严重。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人身占有到人身依附,是人的主体性存在水平和对象性存在水平的一次飞跃,是人类从自然对人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的一次有限意义的解放,是人类向自由迈出的巨大的一步。

 

   随着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的绝对自我增长,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增长,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水平的空前提高,人类生产力和人化自然绝对值的巨大增加,人类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对自然的统治程度增加,自然对人的统治程度减小,人对人的统治也采取了更为轻微的形式,产生了在法律上自由平等的人——自由劳动者,雇佣劳动者。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人身依附到人身自由,是人的主体性存在水平和对象性存在水平的又一次飞跃,是人类从自然对人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的又一次有限意义的解放,是人类向自由迈出的又一巨大的一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在数量上势均力敌,而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则分庭抗礼,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与人的对立——阶级对立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尖锐形式,自然的异化(即环境危机、人为物种灭绝)和人的异化登峰造极。人化自然的双向作用性使巨大数值的人化自然对人与人关系的支配和疏远化、外在化作用达到了物统治人的不堪忍受的程度。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活动及它们的产物即人创造的一切——生产力、人化自然、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国家、人的意识、人的现实、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文化、人的需要即人和人的世界都成了人的异己力量,压迫人,对抗人。

 

   资本主义社会这架庞大的经济机器疯狂地运转着,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人类生产力和人化自然绝对值以惊人的加速度增加着,自然作用在比值上迅速减小着。当人的本质力量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超过了自然作用,人的主体性存在水平和对象性存在水平得到革命性提高时,生命自然矛盾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折——使由自然统治人转变为人统治自然,使由人对人的统治和人与人的对立转变为人与人的和谐,使人类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就是完成这一转变。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力量统治了自然,支配了自然,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相比居优势地位,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人对自然的统治作用取代着自然对人的统治作用和人对人的统治作用,取代着人与自然的对立作用和人与人的对立作用,取代着人对自然的异化作用和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使自然对人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的对立、人对自然的异化和自然对人的异化盛极而衰,迅速失去存在意义,并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急剧增长而急剧消亡。人对自然的统治是人对自然本质实现了的异化,是终极化了的异化,即人把对立物——自然同化了,所以,也是异化的消亡。

 

   在社会主义社会,自然对人类社会异化作用的直接产物——阶级不复存在,人与人根本利益的一致取代了人与人根本利益的对立,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仅仅以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以分工、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残余形式存在着。人类社会实现了初步意义的和谐、自由。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人对人的统治和人与人的对立到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的主体性存在水平和对象性存在水平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是人类从自然对人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的一次革命性意义的解放,是人类向自由迈出的革命性的一步,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次根本性转折。

 

   (三)生命自然矛盾第三构图

 

   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人的本质力量水平、人的组织性、主体性与对象性活动水平、人类生产力水平和人化自然的外在组织性水平不断提高,人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统治作用越来越大,而自然作用对人的统治作用越来越小,人类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按照自我完善性目的支配着人、人的活动、生产力、人化自然、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人的意识、人的现实、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文化和人的需要,支配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而自我否定性规律对其的支配程度越来越小,这样,使人类不断进步。当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组织性、主体性与对象性活动、人的主体性存在与对象性存在、人类生产力、人化自然、人化人与人关系和人化物质信息在绝对值和水平上都增长为极大值,人的本质力量绝对统治、支配了自然,人类把活动所达到的自然空间都全部并高度组织化了,自在的自然远离了人,其对人的影响即自然作用对人的统治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时,自然对人的统治,自然与人的对立、非和谐不复存在了,人对人的统治、人与人的对立、非和谐也不复存在了,人对自然的异化作用和自然对人的异化作用也不复存在了。人在支配自然的同时,支配了人类社会本身;人与自然取得了和谐,人与人也取得了和谐;人在自然界取得了自由,人在社会也取得了自由;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同时也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人由对立性的人变为和谐性的人。这时,人类从自然对人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中彻底解放出来,人类解放事业完成了她的最后使命。人的本质在人的生物体、自然界、人与人关系和物质信息中得到完全的、高度的实现,人性也得到完全的、高度的实现,人作为本质的人、和谐的人、无限多样性的人、个性的人、自由的人而存在着。人的本质只有在生命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实现,而人性只有在人的本质完全实现以后才能完全实现。这样,人化自然成为人的附庸,成为人的组成部分。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人——人化自然——自然”演化为生命自然矛盾第三构图:“人——高度人化自然”。自然被生命同化了,生命自然矛盾在生命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二次高度大统一。高度自我完善性世界、高度自组织性世界、高度和谐性世界、高度自我调节性世界、高度无限多样性世界、高度个性世界、高度自由世界、高度人性世界、人类大同世界、人类理想世界、共产主义世界来到了。

 

   四、生命进化生殖死亡

 

   生命是在同化异化特殊化学运动形态的、自我完善性化学运动性质的生命界化学运动中,按照自我完善性根本运动规律和根本存在性质生成、运动、变化、转化、存在的,具有自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和自我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的以大分子有机物蛋白质为代表的有机物化学物质系统。

 

   自然是在非同化异化一般化学运动形态的、自我否定性化学运动性质的自然界化学运动中,按照自我否定性根本运动规律和根本存在性质生成、运动、变化、转化、存在的,具有非组织性结构、非组织性机能和异己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的无机物化学物质。

 

   物质世界一切化学变化,都分为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形态的、自我完善性化学运动性质的生命界化学运动和非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形态的、自我否定性化学运动性质的自然界化学运动两种根本化学运动形式;一切物质存在形式,都分为生命界化学运动的生成物质即具有自我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的有机的生命界物质和自然界化学运动的生成物质即具有异己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的无机的自然界物质两种根本存在形式。任何物质——包括某些无机物(水和某些无机盐)——只要一进入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就以生命界物质的面目出现;任何物质——包括有机物——只要未进入或脱离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就会表现或转化为非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形态、自我否定性化学运动性质和异己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就会表现或最终转化为自然界物质。被冷冻的动植物尸体,动植物有机体转化的石油、煤,人工合成的塑料,巳脱离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并巳转变为非同化异化化学运动,或不能进入或根本不具有同化异化化学运动,所以,虽然是有机物,但不具有自我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虽然化学分解缓慢,或暂时停止分解,但最终将分解为无机物,所以,它们不具有生命形态。从动植物身上分离出一块碎片,在由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向非同化异化化学运动转化完成之前,具有生命性质,一旦转变为非同化异化化学运动,有机物将分解为无机物,生命就转化为自然。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形态,自我完善性化学运动性质,自我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与非同化异化化学运动形态,自我否定性化学运动性质,异己存在形式化学存在状态,是衡量生命与自然的根本标准。根据生命定义和自然定义,可以衡量和解释具体物质是生命形态还是自然形态。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达尔文进化论用外界原因、外在关系——自然对生物变异的选择作用即生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物间的生存竞争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学说是外因论,它未能说明生物进化和生物变异的动力、机理、内在原因。所以,自然选择学说不能为生物进化机制作出理论上的完全说明,它不能构成生物进化论的坚实理论基础。

 

   生物进化动力是由生命本质即生命本身性质、生命自身原因决定的。自我完善性绝对自我增长,生命自然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使生物绝对自我进化。生命绝对自我完善,绝对自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命的绝对自我完善。生命自我完善性运动是生物进化的过程。自我完善性暨自身规定性——绝对自我增长性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生命自我完善性本质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因,并使生物进化表现出一种正方向性、不可逆性、不可中断性、自我加速性。不能到生命之外去寻找生物进化的动力。

 

   生物进化是生物依据生命本质,依据生命自主性、自组织性本性通过变异主动适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的绝对自我完善,绝对自我发展的过程,是生命自然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对立着的生命与自然交互作用的过程。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形式,适应作用是生物进化的表现形式,自然选择作用是适应作用的表现形式,是生物进化和变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自然对生命的外在影响。生命本质决定生物进化和生物变异,生命本质、生物进化、生物变异及自然作用产生适应作用,即生命主动适应自然,而适应自然与不适应自然的结果一起表现为自然选择作用,即生命本质、生物进化、生物变异、适应作用及自然作用产生自然选择作用。生物进化、生物变异与适应作用是生命自主的过程,而自然选择作用是自然被动的过程。生命本质、生物进化、生物变异与适应作用是第一性的,而自然选择作用是第二性的,自然选择作用是生命本质、生物进化、生物变异、适应作用与自然作用的派生作用。

 

   生命自我完善性运动产生自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结构产生自组织性机能,自组织性结构和自组织性机能又产生自组织性形态。自组织性机能当中的自我调节性机能使自组织性结构的不同部分分别执行不同的特定自组织性机能,从而使其分化为新的不同的特异性的更高水平的自组织性结构及自组织性机能、自组织性形态。同理,这一特异性的自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与自组织性形态又产生新的特异性的更高水平的自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与自组织性形态,即自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自组织形态具有互相促进作用。生命自组织性结构和自组织性机能产生了具体的自组织性形态,如千变万化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等。自然自我否定性运动产生非组织性结构,非组织性结构又产生非组织性机能,非组织性结构和非组织性机能又产生具体的非组织性形态,如岩石、沙漠、土壤、河流、海洋等。物质统一性,自我完善性和自我否定性的统一性,决定了自组织性结构与非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与非组织性机能、自组织性形态与非组织性形态的统一性。自组织性结构与非组织性结构构成了广义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与非组织性机能构成了广义组织性机能,自组织性形态与非组织性形态构成了广义组织性形态。

 

   在生命自然矛盾运动中,生命本质与自然本质、生命作用与自然作用及其两者的相互作用,两者的力量对比和彼此消长规定了生物进化的动力、内容、形式、方向、路线和速度。生物进化动力是生命自我完善性本质;其内容是生物在自组织性结构、自组织性机能和自组织性形态上的绝对自我完善;其形式是生物变异;其方向是正方向性;其路线,由于生命自我完善性统一性和生命作用与自然作用的不同力量对比及这个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表现为统一多路线性和波动曲线性,即呈树系状;其速度是自我加速性。

 

   生命自我完善性水平的绝对自我提高和不可中断性,必然由最低层次自我完善性水平向最高层次自我完善性水平进化,产生自最低层次水平至最高层次水平自我完善性水平层次结构连续体。这样,依次进化出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系统水平、神经系统水平、中枢神经系统水平等不同层次水平的自我完善性,最后,进化产生了迄今为止物质世界自我完善性层次水平最高并绝对自我提高的物质——人的大脑。所以,生命自我完善性水平提高和人的进化,主要表现为最高自我完善性层次水平,即人的大脑高度自我完善性层次水平的提高,表现为人的大脑高度自组织性结构、机能和形态水平的提高,这又表现为人的自组织性活动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外部世界在前所未有的更高水平上组织化。人的大脑是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的生长点,人的大脑也必然呈现为自较高层次水平至最高层次水平自我完善性水平连续层次结构。所以,人的进化主要表现为人的大脑的进化,最主要表现为大脑最高级部分——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进化,而人的非大脑的生物体的生理进化在人的进化和生存中已退居次要地位。

 

   物质绝对存在,绝对运动,绝对变化,绝对转化,绝对转变。物质统一性必然表现为生命自然统一性,表现为生命自然绝对互相转化性。自我否定性是自我完善性不完全的、不完备的、不完善的形式,自我完善性本身包含自我否定性因素。所以,生命必然由自我完善性转化为它的对立面——自我否定性,使生命走向死亡。死亡是生命过程的中断,是对生命自我完善性绝对自我增长性、不可中断性、不可逆性的直接否定。自我完善性自身规定性即绝对自我增长性、不可中断性、不可逆性、自我复制性决定了生命具有生殖机能。生命通过特有的生殖机能,使自我完善性及其绝对自我增长性、不可中断性、不可逆性在子代身上得到实现。在生殖过程中,生命通过蛋白质分子结构自组织性的特定代表核酸把自身自组织性信息遗传给子代,使生命自我完善性和自组织性既有水平连续地、不可逆地发展下去。所谓“遗传信息”,即“遗传组织信息”。核酸是蛋白质分子结构自组织性的特定代表,所以,它必然和只能与蛋白质分子一样,本身也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在原生质大分子中,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承当物,而核酸仅仅是蛋白质分子结构自组织性的特定代表。蛋白质存在是生命过程本身,而核酸仅仅对生命过程起调控作用。有蛋白质可能有生命,无蛋白质则必然无生命。生殖机能是自我完善性绝对自我增长性、不可中断性、不可逆性、自我复制性的直接表现形式,是自我完善性特殊的、无限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自我完善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形式特有的和必须具备的机能。是否具有生殖机能,是区分生命和自然的根本标准之一。

 

   因为生命是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提高的过程,而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所以,死亡是生命的逆过程,所以,死亡是生命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降低的过程;因为生命是不可逆、不可中断的过程,所以,死亡也是不可逆、不可中断的过程;所以,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只有一次。不可中断性决定了在没有外源更高水平生命自我完善性作用或压倒性、毁灭性自然自我否定性作用时,无论是生命还是死亡,都不能使自我完善性水平跳跃式提高或下降,即生命自我完善性水平不具有“无级调速性”。自我完善性绝对自我增长性、不可逆性、不可中断性以及死亡必然性,从理论上解释了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只有一次即生命不可死而复生等经验事实。长生不老、灵魂不死、精神不灭和死而复活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和神话里,它是对自我完善性及其不可中断性的曲折反映。

生命是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提高的过程,它表现为人的发育和生长过程,表现为人由受精卵、胚胎、婴儿发育生长进入青春期,达到人的生理水平的巅峰状态。尔后,生命中自我否定性因素逐渐增强,自我完善性因素逐渐减弱,前者逐渐逼近后者,人的发育阶段结束,人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停止,人的生理水平开始下降,人开始走向衰老和死亡。

 

   死亡是生命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降低的过程,即死亡具有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下降过程性。它表现为自我完善性由最高水平逐次连续下降为零并直至为负,即表现为自我否定性水平的过程。人的死亡首先表现为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最高物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机能丧失和死亡,然后依次表现为神经系统、系统、器官、组织机能的丧失,最后表现为自我完善性水平最低物质即有机体普通细胞机能丧失和死亡并分解为无机物。死亡的前奏阶段即前死亡阶段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机能的丧失,而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未死亡分解。前死亡阶段是可逆的,是生命与死亡的过渡阶段和形式,如“植物人”。当人的最高自我完善性水平一旦降低,即人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一旦大量死亡,人的死亡绝对过程就不可逆转。所以,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死亡是人的死亡的根本依据。

 

   人是自我完善性水平最高的生命形式,所以,人的死亡最典型地表现了死亡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下降过程性。自我完善性水平最高物质——人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一旦大量死亡,人就立即地、绝对地、不可逆地进入死亡过程。低等生物——植物、低等动物自我完善性水平、自组织性水平低下,它未进化、分化出明显高低不同层次的自我完善性水平,即生物体各个不同部分自我完善性水平差距非常小,所以,当生物体任何一部分被毁坏,不能使生物整体自我完善性水平明显下降,即不能或不能立即使生物死亡。而有些最低等生物被毁坏分解为几个部分,甚至成为碎沫,但由于各个部分自我完善性水平相等,其自我完善性水平并没有下降,所以,每个部分都能作为独立的生命存在。低等生物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死亡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下降过程性。

 

   五、生命自然矛盾的宇宙论意义

 

   宇宙即总的物质存在,所有的物质存在,无限的物质存在。它包括无限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物质结构形式、物质机能形式、物质形态和物质存在形式,包括无限多样的物质变化形式和物质转化形式;在时间上,既包括无限的过去,包括现在,也包括无限的未来;在空间上,既包括无限大的宇观世界,包括宏观世界,也包括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它既包括物理运动形式,又包括化学运动形式,既包括自然物质存在形式,也包括生命物质存在形式。宇宙论即物质存在的总过程,总状态,总规律。所以,宇宙论首先是一种哲学宇宙论,宇宙论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性的,高度普遍性的。

 

   物理学描述由宇观天体世界、宏观日常生活世界、微观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世界([④])的物理运动、物理演变构成的物理世界、物理存在,描述以物理世界、物理存在、物理运动、物理演变为基础的物理宇宙论,寻求物理世界的统一。生命自然本质理论和生命自然矛盾学说描述了由物质化学运动、化学演变构成的化学世界、化学存在,描述以化学世界、化学存在、化学运动、化学演变为基础的化学宇宙论,寻求化学世界的统一。

 

   物质具有物理和化学两种存在状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首先是从物理存在开始的。物理存在可以直观地认识物质的结构、运动和变化,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自然科学首先成熟的是力学([⑤])。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物质的机械运动构成了人类认识的一般知识背景,支撑着人类认识的大厦,构成了人的世界观的基础。人们首先建立了机械论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即建立了物理宇宙论。物理科学的每一次革命,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认识中的世界图景。

 

   以一定形式存在的物质不但运动着变化着,而且还在此基础上生成、转化、发展、联系着。化学转化是生成新物质的根本变化,是比机械位移基础上的物理运动,物理变化更重要的变化。化学意义上的自然即与生命相对意义上的自然、生命、具有生命的人、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与对象性、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基础上的人的存在、人的意识、人的现实、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文化、人的需要、人的世界,乃至方法论、认识论、宇宙论,都是化学世界的现象,都是一种广义化学存在。它们的意义是由化学存在决定的,物理世界对此无能为力。宇宙是人认识、实践的宇宙,是我们的宇宙;宇宙论是人认识的宇宙论,是从事活动的人的宇宙论,是包括人在内的宇宙论。所以,化学存在比物理存在在物质的生成、转化、发展、联系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方法论、认识论和宇宙论意义,即化学宇宙论与物理宇宙论相比,对于人的存在、人的活动、人的自由,人的世界,对于方法论和认识论,具有更大的意义。在化学存在、化学运动、化学演化基础上产生的生命自然本质理论、生命自然矛盾宇宙论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更加广阔的认识世界的视角,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更加强有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工具。物质化学存在决定生命和自然的本质,生命和自然的本质分别决定生命和自然的根本运动规律和根本存在性质,决定生命自然矛盾,决定生命自然关系,决定生命本质的特殊的高级生命形式——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本质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形式——人的活动,决定生命自然关系的特殊的高级形式——人与自然关系和受其制约的人与人关系。所以,认识物质的化学存在,认识生命自然本质,认识生命自然矛盾,认识生命自然关系,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的活动,认识人与自然矛盾和人与人矛盾,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宇宙论和人学意义。这将使人们完成由物理决定论、机械决定论、严格决定论即自然单因素决定论向化学决定论、有机决定论即生命自然双因素决定论,由机械方法论向有机方法论即自组织性方法论,由物理宇宙论、机械宇宙论、自然宇宙论向化学宇宙论、有机宇宙论、生命自然矛盾宇宙论的转变,将形成生命自然统一的物质世界图景。这将是人类认识的一次突破,一次革命。

 

   物质具有生命和自然两种存在形式。生命和自然的本质分别决定了生命界物质和自然界物质的生成、运动、变化、转化、发展和存在,分别决定了其存在性质形式与状态,即分别决定了其根本运动规律和根本存在性质,能够分别统摄和解释一切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在生命自然本质基础上产生的生命自然矛盾,是物质世界基本矛盾之一。生命自然矛盾及其演化即生命运动与自然运动的合力构成了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即物质世界统一的,交互作用的,而非二元的发展史,决定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新的完整的基本图景。生命自然矛盾理论是我们的世界生成、运动、变易、发展、联系的基本宇宙法则,根本理论框架。生命自然矛盾演化过程,即宇宙大化过程。生命自然矛盾理论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宇宙论。

 

   只有认识物质,才能认识自然,只有认识自然,才能认识生命,只有认识生命,才能认识人。即要想认识人,必须认识生命,要想认识生命,必须认识自然,要想认识自然,必须认识物质。而认识是人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世界的认识。认识了人,又能在更高的水平上认识生命、自然和物质。在物质自然生命人认识链中,生命和自然的本质,是尚未解决的问题。认识了生命和自然的本质问题,将有助于其它问题的解决,其它问题认识上的止步不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命和自然本质空白造成的。只有认识生命和自然的本质,才能认识生命自然关系,才能认识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及其产物——人和人的世界,才能认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即主客体关系,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需要关系、审美关系等等关系,才能建立生命自然矛盾理论框架,建立生命自然矛盾宇宙论,建立生命自然即物质世界统一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宇宙论。要想深入地、更好地认识客体世界,必须认识生命和自然的本质,必须认识生命自然关系,必须认识生命自然矛盾宇宙论,必须认识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认识意义世界的承当者,即必须认识人本身。

 

   在世界是物质的大前提下,生命是什么,自然是什么,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是哲学上一切问题的原始出发点。揭开了生命和自然的奥秘,并在生命自然矛盾理论框架下,将有助于我们从新认识生命生殖死亡机理、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和对象性、人的活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人的本质的实现、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性、伦理、道德及三者的关系、性善论与性恶性的关系、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理性的本质、美的本质、宗教的本质、生物进化动力、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人类生产力内在发展动力、人类认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动力、自然界规律与生物界规律的关系、生物界规律与人类社会规律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关系、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整体论与还原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等生命界和自然界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将深化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将是人类认识的一次突破,将改变我们认识中的物质世界的基本图景。生命自然矛盾理论具有普遍的宇宙论意义。

 

   世界是决定论的吗?在自然界规律之外有没有与之相左、与之抗衡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么这样的世界就是一个严格决定论的、机械决定论的、没有生命、没有人、敌视人的世界,而非我们的世界。这是一个只有统一,没有对立,没有矛盾的世界。如果在其之外,有与之对立的、不可调和、不可统一的规律,那么,这样的世界就是一个分裂的、二元的世界。这是一个只有对立,没有统一的世界。在自然界之外有一个生命世界、人的世界与之对立、抗衡。在生命自然矛盾框架内,自我否定性与自我完善性既对立又统一,前者产生后者,后者具有绝对自我增长性和自组织性,后者又是前者的高级形式。这样,产生了生命与自然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产生了有机决定论的极其丰富的内容,产生了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从生命自然矛盾理论框架看问题,机械决定论是自然单因素决定论,而有机决定论是生命自然双因素决定论。生命和自然既对立又统一,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

 

   生命自然本质、生命自然关系、生命自然矛盾是哲学上的重要问题。对它的不同体认,产生了人类文化的两大根本形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生命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东方文化倾向于认同生命,认同生命与自然的统一;西方文化倾向于认同自然,认同生命与自然的对立。这一差异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它决定了东西方文化的其它差异,决定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风貌,产生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分野。

 

   东方文化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生命自我完善性,认同自我完善性与自我否定性的统一性,即认同广义自我完善性,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倾向。天既是形而下的气,又是形而上的理;既是自然之天,又是超越于自然、生命和人之上的道、天理。这种统摄主宰包容万物万理的天,既是物质的,是一种宇宙本体,又是精神的,是广义自我完善性的义理之天,是一种绝对性、普遍性、统一性、超越性的宇宙本原,宇宙精神。

 

   天理统摄万物万理,万物万理内在地统一于天理精神之中。天理即广义自我完善性本身就是一个超越性、统一性概念。一个人在心里认识了形而上的宇宙本原、宇宙精神——天理,即实现了超越。中国人走的是一条内在生命自我超越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生命、对生命自然统一、对广义自我完善性的认识,是一种生命哲学、生命文化、统一性文化、综合性文化、伦理性文化。中国生命文化表现出统一性(大一统)、不可中断性(连绵性)、生命伦理性(宗法血缘性)、内在生命自我超越性(内敛性)的特点。

 

   西方文化认同自然自我否定性,认同自我否定性与自我完善性的对立性,产生了天人之分、天人对立、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思想倾向,是一种自然哲学,自然文化。自然、自我否定性是生命、人之外的物质低级存在形式,低级存在性质,不是一种统一性文化,而是对立性文化,差别性文化,分析性文化。对自我否定性的认同,认为人性是恶的,产生了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是一种罪感文化。对立性的个体的人只有在物质活动中认识、改造、征服外在对立的客观自然才能生存,才能实现与外在自然世界的统一([⑥])。西方文化走的是一条外在自然超越之路。

 

   在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中,社会调节作用有生命社会调节和自然社会调节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调节力量。社会调节形式主要表现为:“生命—人—人性—伦理—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道德—政治—法律—恶—暴力—阶级斗争—革命—战争—自然”。其中,离生命越近,生命社会调节作用越大,调节作用内在性越强,强制性越弱,破坏性越小,调节作用越温和;离自然越近,自然社会调节作用越大,调节作用外在性越强,强制性越强,破坏性越大,调节作用越强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生命文化,所以,它主要表现为生命伦理内在自我非强制性温和社会调节作用;西方文化是一种自然文化,所以,它主要表现为自然法律外在强制性强烈社会调节作用。

 

   经济即人把自然乃至整个对象世界人化从而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能力、过程与结果。经济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其次表现为人与人关系,而且在整个生命自然矛盾第二构图中,这种人与人关系是由人与自然关系决定的。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了道德、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经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具体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的现实力量对比。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现实力量对比的改变即经济、经济基础的改变,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西方自然法律社会调节,实质是“经济—道德—政治—法律—恶—暴力—阶级斗争—革命—战争”调节,即强烈的经济—政治—革命调节方式。这种调节方式注重经济发展,注重物质利益,注重物质财富增值,注重外在社会约束,注重法律,注重自然科学,注重阶级对立,注重暴力革命,孕育出工业文明,政党政治,世界大战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内在自我非强制性社会调节是温和的非经济—政治—革命调节方式。这种调节方式重视生命价值,重视伦理价值,重视内在社会约束,重视个人道德自觉,重视和谐稳定,轻视经济发展,轻视物质利益,即所谓的重义轻利,具有强烈深沉的生命意识和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实质上是生命意识)。

 

   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强大,在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基础上产生了集哲学、伦理、美学、经济、政治、法律于一身的礼教([⑦]),生命伦理文化异常发达,而自然法律社会调节作用弱小,法学不发达,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生命社会调节作用表现为以伦理调节为代表的生命伦理社会调节。西方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相对弱小,伦理文化相对不发达,而自然法律社会调节作用强大,有发达的法哲学,完备繁复的法律和组织严密的司法制度与司法机构,法学文化异常发达,所以,西方自然社会调节作用表现为以法律调节为代表的自然法律社会调节。在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不但调节着家庭婚姻和血缘关系,而且还有力地调节着社会关系和国家政治生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宗法血缘生命伦理关系的直接放大,政治伦理化([⑧])了,而法律注重生命伦理关系,主要调节人与人关系,带有浓重的伦理色彩,即所谓的天理国法人情,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伦理化([⑨])了。与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适成鲜明对照,西方社会伦理表现为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个人主义伦理观,主要呈现为自然伦理,经济伦理,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生命伦理自然化了,而法律强制调节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它不但调节着人与人关系(家庭婚姻和血缘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而且还有力地调节着人与自然关系,即西方社会法律注重人的经济关系,财产关系。

 

   中国生命伦理调节社会有意识或无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极度强化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同时极度排斥自然社会调节作用,无视其存在,但自然社会调节作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地、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生命伦理非经济社会调节方式使人对自然的统治作用小,使自然对人和人对人的统治作用大,使人的活动的对象性水平低,从而使人的活动的自主性水平低,使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由此产生了贯穿传统社会始终的自然社会调节形式——专制统治,产生了生命伦理与专制如此对立又如此奇妙的结合,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观念,即所谓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强制性专制调节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非强制性非自然法律社会调节及生产力低下的代偿。专制强,则法律弱;反之,法律强,则专制弱。那么,每当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为单因素调节作用,作为温和的非强制性调节作用发挥到极限,必然走向衰微,它对自然社会调节作用的排斥、抑制作用减小,而自然社会调节作用由弱变强,使社会趋向无序,混乱,或以及自然作用异常强大,即所谓的天灾人祸,这种生命非经济—政治—革命社会调节方式的有限性无法维持社会机体存在,无法维持人的基本生存,也无法使社会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时,则自然外在社会调节作用取生命伦理内在社会调节作用而代之,产生了每隔一定历史时期的不绝于史的大规模的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战争和改朝换代,即所谓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长时期束缚、压抑自然社会调节作用所聚积起来的能量,长时期专制统治、压迫所聚积起来的反抗能量,象火山一样急促地、剧烈地、非常态地爆发了。这种急骤的、外在的自然社会调节作用以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以社会机体的破坏为代价。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对自然社会调节作用的束缚、压抑作用越大,专制统治、压迫作用越大,自然社会调节作用爆发越强烈,越急促,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越大,社会机体的破坏越大。而当自然社会调节作用即农民起义荡涤了社会累积起来的非组织性因素,动乱的社会恢复了常态,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也恢复了常态,自然社会调节作用又退出了历史的前台,历史又回到了起点,直到下一次自然社会调节作用爆发为止。在这种治乱历史循环中,中国人自觉地,执着地坚守生命伦理单因素社会调节作用,坚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痴心不改,九死而不悔。这种非常态的、间断的、强制性的自然社会调节方式与常态的、连续的、非强制性的生命伦理社会调节方式互为补充,各有其存在价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调节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社会调节方式与自然社会调节方式互相渗透,互为表里。王朝建立之初,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强大,纲常名教完备,政治修明,忠臣大行其道;王朝后期,自然社会调节作用压倒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奸臣当道,纲纪废弛,社会失范,天下大乱。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与自然社会调节作用具有内在对立性,同时,中国传统社会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排斥自然社会调节作用,表现为所谓的忠奸不两立。当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与自然社会调节作用势均力敌,以及由前一种调节作用向后一种调节作用转折时,忠奸斗争最激烈,达到表面化、尖锐化的程度,往往表现为生死斗争。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转化为自然社会调节作用,而自然社会调节作用中强制性最小,调节作用最温和的法律调节作用自身是如此软弱,只能由强制性最大,破坏性最大,调节作用最强烈的战争来充当社会的清道夫,王朝只能在内部战争即内部王权战争与农民起义或外部战争或它们的夹击中走向覆亡。

 

   中国生命伦理调节传统社会非经济—政治—革命调节方式,表现为不发达的私有制,即表现为发达的小私有制,表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表现为停滞不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表现为发达的农业文明即非工业文明,而阶级对立、阶级对抗往往表现为改朝换代,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产生了延续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国生命伦理调节传统社会是一个暴力征服欲、扩张欲小的社会,一个缺少英雄史诗的社会,在未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情况下,未能产生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西方社会经济—政治—革命调节方式,表现为发达的、彻底的大私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阶级对立、阶级对抗表现为剧烈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革命。西方社会暴力征服欲、扩张欲强,盛行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出现了震撼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和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次伟大的革命。

 

   西方文化即自然文化是外在自然超越文化,外向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征服自然,强调主体实践,崇尚人的自由,最终产生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和社会实践学说,是偏重于自然的生命自然双因素社会调节文化,是经济—政治—革命的强烈调节方式,所以,它表现为一种强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即生命文化,是内在生命自我超越文化,内敛文化,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最终产生了王阳明的心学,是生命单因素社会调节文化,是非经济—政治—革命的温和调节方式,所以,它表现为一种弱势文化。

 

   伦理属于生命社会调节范畴。道德是在伦理和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跨越并联接生命伦理和自然两个范畴,但它相对于伦理而言,更多地属于自然社会调节范畴。伦理是由生命单因素决定的,道德是由生命和自然双因素决定的。在人性、伦理、道德三个因素中,人性最稳定,变化性最小,伦理相对稳定,变化性相对小,而道德属于上层建筑领域,随着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现实力量对比、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最不稳定,变化性最大。道德是人性、伦理的现实表现形式,社会表现形式。伦理与道德具有相同性,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它们又具有明显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的自我完善性水平绝对自我提高,人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作用的现实力量对比不断变化,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变化,使社会调节作用不断变化,使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与自然社会调节作用的关系也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当饥饿威胁群体生存时,吃掉老人和妇女是被当时的伦理接受的([⑩]),即自然社会调节作用入侵、支配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而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在法律上废除死刑才是可能与现实的,即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作用入侵、支配自然社会调节作用。

 

   随着人的高度自我完善性水平的绝对自我提高,人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统治程度越来越大,自然作用对人的统治程度越来越小,以伦理为代表的生命社会调节作用越来越大,以法律为代表的自然社会调节作用越来越小,而自然社会调节的强制形式战争、革命、阶级斗争、暴力、恶、法律终将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差别越来越小,伦理与道德的差别也越来越小,两者趋向融合。那将是一个高度和谐自由、高度人性的社会。但人类必然经过自然法律社会调节为主的自然历史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再次进入生命伦理社会调节的理想的社会历史阶段。抛开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别,总的说来,人类历史是由生命伦理调节原始社会向自然法律调节社会再向生命伦理调节社会过渡的历史过程。而后一个过渡,是由自然历史阶段向社会历史阶段过渡的历史过程,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历史过程。

 

   西方社会己经历史地完成了由生命伦理调节社会向自然法律调节社会的过渡。中国传统社会在近代在外来文化的强力影响下,开始了由生命伦理调节社会向自然法律调节社会,由生命单因素调节社会向生命自然双因素调节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缓慢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由于中国生命文化的过于发达,历经一个半世纪,至今未能最后完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和观念更新加速,中国加快了社会转型的步伐。中国高度发达的生命文化决定了其由血亲复仇式的、宗法血缘式的生命伦理调节社会向自然法律调节社会过渡,并将最终过渡为高度人性的、世界大同式的生命伦理调节社会。中国生命伦理社会调节丰厚文化遗产必将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东方文化是没有对立的统一,西方文化是还未实现统一的对立。东西方文化既是对立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又是互补的,谁也取代不了谁。只能走深层次创造性融合统一之路。

 

   生命自然矛盾学说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发展主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为东西方文化的深层次创造性融合统一,为把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自然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把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人学、哲学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即创立一种大统一理论框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页。

[②]见本章第(三)节:“生命自然矛盾第三构图”。

[③]参见杨金海《人的存在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④]关于“宇观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见《自然杂志》编辑部编着《当代科学之门》(学林出版社,1982年),第24页页下注。

[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4页。

[⑥]

[⑦]

[⑧]

[⑨]

[⑩]参阅引用了许多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未能查出引文出处,谨向这些作者致歉。

生命的统一性篇5

[关键词]:生命意识体知朱熹文化生命本体生命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生命智慧之学,它关涉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与意义,注重个体生命体验与内在心灵的开拓,以主体生命来贯通天人(形上形下)、内在外在、历史与现实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贯理路。承接这一传统,在朱熹哲学体系中,生命构成了其本体论、人性论、知行观与历史文化观的最本质的链结。本文试从生命的发生、生命的内涵、生命的践履及历史文化生命入手,对朱熹哲学的生命意识作初步的分析。

一、本体与生命:形上形下的统一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朱熹指出,人的产生与本体息息相关,人是理与气合力作用的结果,“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1]。其实,不仅人的生命,而且天地万物的生命皆源于本体——“理”,“理”是生命的根源,而“气”只是构成生命的质料和工具而已。故朱熹又云:“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2]。生命是形上形下的统一,形上的理赋予生命以内在的本质,形下的气赋予生命以外在的形体。在现实生活中,朱熹似乎更为强调“气”的作用:“是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人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3]。“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禽兽,其生也,莫不有种,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4]。“气”是生命的种子,“气化”是生命发生的过程,气的聚散交感是人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动力和根由。这是对张载“气”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也使朱熹思想带有二元论的性质。

在朱熹思想体系中,人对天地宇宙的根源感还体现在“太极”、“仁”、“天地之心”等本体范畴的架构之中。“太极”作为宇宙本体,“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5],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在天地之间它表现为阴阳,阴阳化生五行生养万物。“天地之心”则“别无所做,大德曰生,只是生物而已”[6],它起的是沟通天人的作用。而“仁便是天地之心”[7],“仁是天地之生气”,“生的意思是仁”[8],仁是生命力和道德情感的象征。这些本体范畴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生命化生的过程和特征,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理、太极、仁等范畴作为世界本体不仅是万事万物产生的终极根源,落实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它们还是生命的最高价值准则。“理”是朱熹哲学的最高范畴,在现实世界中朱熹把它还原为主宰万事万物和人的生命的绝对原则,“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9]。“太极”是与“理”等同的范畴。然而“太极……又兼有标准之意”[10],对人而言,太极表现为动静,“生五常以应万事”[11]。“仁”作为本体,不仅是“万理之原,万事之本”[12],而且“仁”包四德,“周流于四者之中。仁固仁之本体也,义则仁之断制也,礼则仁之节文也,智则仁之分别也”[13],“仁”又代表“理”作为天下伦理规范的总原则。

生命遵循本体原则,生生不已,发用流行,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于进入那种超越物我,主体生命与本体世界浑然一体的生命境界。朱熹批评伊川“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说得太深,无捉摸处”[14],又言“明道言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一段极好,只是说得太广,学者难入”[15],干脆断言“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中庸章句》第一章)。这一思想是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孔子和二程“仁”的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宇宙关怀和人间关怀,带有明显的生命本体意识。把“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或终极目标,朱熹和二程并无不同。他只是认为二程说得“太高”,实质上,天人本无二致,二者本来就是和谐统一的。在朱熹的本体范畴系列中,“天地之心”是他用来沟通天人的重要环节,“熹所谓……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此虽出于一时之臆见,然窃自谓正发明得天人无间断处,稍似精密”[16]。这种“天人无间断处”意即天人本质相通,天之道即人之道。朱熹明确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17]。至此,宇宙与人生真正贯通为一。

二、人性:本体生命的内在转化

生命的发生源于宇宙本体,生命的活动遵循本体原则,生命的实现以本体境界为终极目标,在生命的完成中,作为本体的“天理”、“太极”、“仁”真正进入人的生命,成为生命的具体内涵。如何把本体世界具体落实到现实世界,把本体生命内化为人的内涵生命,朱熹提出了他的“人性论”。钱穆也指出,“其(朱熹)论性,上承伊川性即理一语,自宇宙界落实到人文界”[18]。实际上,人与宇宙万物皆有“性”,宇宙与人生皆为“理”的派生物,朱熹讲“性即理”在本质上是把生命由本体界落实到现实界。只有在人性上,本体界才真正落实到人文界,本体生命才真正转化为人的内在生命。因此,禀承“天理”的人性构成了生命的具体内涵。

承接张载和二程,朱熹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等不同称谓。

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本然之性,它指人所禀受的天地之理。朱熹认为人性即是天理,“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孟子集注•告子上》),《语类》载:“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19]。由于“理”是最高、最完美的精神实体,它印证到各个具体事物中也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天命之性是至善的,它的内涵便是仁、义、礼、智等美德,“性者,人之所受乎天者,其体则不过仁、义、礼、智之理而已”(《孟子或问》卷十四),“乾之元亨利贞,天道也,人得之则为仁义礼智之性”[20]。可见,天道的规则——“理”体现在人的生命中就表现为一种先验的道德伦理法则,以此来规定人性,人性便带上了“超社会、超人类的先验色彩”[21]。这种“天命之性”构成了生命的精神性内涵,它的纯粹性也决定了人的精神生命的理想化,向“天命之性”的精神回归也成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然而,天命之性只是性之本体,“性之本体,理而已矣”(《孟子或问》卷十一),它是形而上的先验存在,只有气质之性才是现实的人性。相对于纯粹至善的天理之性,气质之性是包含着理和气共同作用下的人性。朱熹说:“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22]“气”是形而下之器,它决定人的形体,人一旦具备了形体,气质之性也就具备了,“人具此形体,便是气质之性”[23]。气质之性是天命之性的现实安顿处,“天命之性,若无气质,却无安顿处”[24]。故我们日常所说的性皆指气质之性而言,而非天命之性,“若才说性时,便是夹气禀而言。所以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25]。

从朱熹对“气质之性”的规定看,气质之性的内涵应包含专指理言的“天命之性”以及“气”禀而成的人的形体感官欲求。朱熹肯定了这种维护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欲求,“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合当如此者”[26],并认为“饮食男女,固出于性”(《孟子或问》卷十一),这些物质欲求来源于人的生理本能,与生俱有,是人性的基本构成。这似乎是对告子“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的认同,实则不然。朱熹注曰:“生,指人、物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然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也;”告子执著于气而遗其理,故“以人的知觉运动者为性,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性”(《孟子集注·告子上》)。告子的错误就在于把人性等同于物性,只看到人物之性于“气”上的同,而忽略了人物禀受天理有偏全之异,唯有人才能得天理之全。因此,现实的人性应该是“天理”所决定的精神性与“气质”所决定的物质性所统一。“理”与“气”的合力产生了人的生命,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决定了现实的人性,人的生命内涵也即为精神性生命与物质性生命的统一。

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统一于人的生命之中,二者缺一不可,“有气质之性,无天命之性,亦做人不得;有天命之性,无气质之性,亦做人不得”[27]。天命之性构成人的精神生命,决定人的本质,人与物的根本分歧在于仁、义、礼、智,也难怪朱熹得出如此结论:“告子不知性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所以然者,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人与物异也”(《孟子集注·告子上》)。气质之性构成人的现实生命,既包含人的精神本性又含有人的物质本性。不过,存在于“气质之性”中的“天命之性”已不再纯粹至善,而是含有“气”的成份的天命之性;这里的物求也不是指纯粹的物性,而是在天理指导下的物质欲求。

人的生命是物质和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气质之性和天命之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统一存在于生命之中,构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朱熹也常常反驳那种把性分为两截的观点,他说:“大抵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亦非判然两物也。”[28]从源头看,“气质之性,便只是天地之性。只是这个天地之性却从那里过。好底性如水,气质之性如杀些酱与盐,便是一般滋味”[29]。天地之性是气质之性的本然状态,二者关系如水之于盐水。在现实中,天命之性便转化为气质之性,“所以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30],据钱穆考证,这是“朱子晚年新得”,系朱熹69岁以后对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问题之“晚年定论”。钱穆认为,朱熹早年(46岁时)强调“不必把性分作两截看”,“本善之性堕入气质中便熏染不好,此似不必再有气质之性之一名”,晚年则“以两性相对,然言意间显以气质之性为主”[31]。钱穆看到了朱熹对生命认识的发展路径,即由注重精神生命(本然之性)到注重现实生命的精神和物质的欲求,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是钱穆过分强调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之间的差异,从而忽视了二者作为生命内涵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三、体知:主体生命的认知与践履

在生命的本源处,以“仁义礼智”为内容的天命之性构成了生命的本质。但是,这些先验的内在道德原则由于被气质所遮蔽,并不能完全支配人的现实意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研究和身体力行即朱熹所谓的“致知”与“力行”才能充分发展内在生命的这一倾向,才能拔开迷雾,返回纯粹至善的本然之性,达到“理”的境界。

宋儒常常把知行问题表述为“致知”与“力行”的关系,知行观只是对“致知”与“力行”的简称,它指称人的生命实践尤其是人的道德认知和践履。在这里,“致知”兼指格物致知,朱熹尤指通过格物穷理,达到对“天理”的认识。“力行”则指知识的实行和道德的践履。在朱熹理学体系中,其“致格物知”注重个体生命的参与、体验和体悟,知识与道德浑然一体,本质上属于一种“体知”的认知途径。

“体知”是指儒家认知的一种特殊途径。从字面上讲,“体”有“亲身体验”或“设身处地着想”的意思,意即“体之于身”的认知方式。在“体知”活动中,主体与客体、道德与知识是和谐统一的。关于“体知”,杜维明先生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在现代汉语中,“知道”与“会”表示两种不同的认知经验。“知道”之“知”是所谓“知道是什么”之“知”,是一种认知;“会”即所谓“知道如何作”之“知”,是一种体验,“体知”是二者的统一。他还用“德性之知”诠“体知”,认为德性之知是内在的体证之知,是从事道德实践必备的自我意识,它是一种体验,一种体知,不能离开经验知识但也不能等同于经验知识。[32]这种体知的自我意识,与张载的“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33]和程颢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34]的观点是一致的。它涉及的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本体论、宇宙论和道德实践的问题,其认识结构为天人合一的结构模式。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不证自明,但它能否作为一种“内在体证之知”或作为一种“体验之知”呢?回答是肯定的。

朱熹论格物,最精采的当见于《大学章句》之格物补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致知在格物”,它是朱熹向外穷理的方法,在朱熹看来,理散在万物,物物各有其理。所谓“豁然贯通”,“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就是在格物穷理的基础上,经过直觉体悟,进入万物一体的“仁”的境界,“穷理”的根本目的就在这里。其实,“致知乃本心之知”[35],“格物”的目的也在于“明此心”,“格物所以明此心”[36]。一切只需向内寻求,心即理,“明此心”即是“明此理”,朱熹认为,“心与理,不是理在前面为一物,理便在心之中,心包蓄不住,随事而发。”[37]“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心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理,理外别有个心”[38]。于是,“格物致知”便转化为一种“内在的体证之知”。然而,朱熹与“心学”的差别在于,他虽然认为理内在于心而为心之“全体”,但也散在万物,万物各有其理,故应内外兼修,诚心正意,“今日格一物,明一格一物”“及其真积力久而豁然贯通焉”(《大学或问》卷二),内与外,天与人,心与理皆合而为一,这也与“体知”的认知结构模式相通。

我们应当看到,在朱熹思想视野里,认知的目的在于为其道德实践服务,“致知”又表现为一种体验之知。朱熹认为,“求仁”的道德实践固然要求“力行”,但是,只有首先通过“致知”,明其义理,才能使其行为合法化,否则就如瞎子行路,在道德实践上陷于盲目性。他说:“实欲求仁,固莫若力行为近,但不学以明之,则有挺埴冥行之患,故其蔽愚,若主敬致知交相为助,则自无此蔽矣”[39]。致知也只有与道德实践相互依存相互协助,人的道德行为才会不致于盲目。所以那种通过认知而得到的“真知”是指能体验能践履之知,“知而未能行,乃未得之于己,此所谓知者亦非真知也。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40]。

朱熹的“格物致知”具备了“体知”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作为一种内在体证之知,“体知”强调的是主体的生命体验和从事道德实践所必备的自我意识。“体知”是一种认知(致知),也是一种力行,一种道德践履。这种认知与力行的结合一方面使得内在的生命意识转化为现实生命意识和道德行为,由内而外,由本体而现实;另一方面,它又向内探求,回归生命本体,体悟天理。于是,合内外,一天人,融汇知识与道德成为“体知”的最终目标,它的实现即是“仁”的境界的获得或“心与理一”的实现。因此,“体知”更多地是对“天理”或“道体”的体认或体悟。朱熹非常重视“体知”的作用,在他的著述中经常可以遇见“体验”“体认”“体究”等话语,如“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体验是自心里暗自讲量一次。”[41]“体认是把那听得底自去心里重复思绎过。”[42]“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43]并有《体认》诗曰:“虽云道体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试验操存功熟后,隐然常觉在中明”。[44]“此个道理,须是用功夫自去体究。”[45]这些术语只是“体知”的另一种表述而已。在这种“体知”与“力行”的紧密关联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生命的现实意识,它贯通天人、主体与客体、知识与道德,因而,注重生命体验和道德自我意识构成了朱熹哲学现实生命意识的主旋律。

四、传统与道统:文化生命的自觉

人既是历史的存在又是文化的存在。一旦人的生命进入历史文化空间,人的类本质——人的历史文化生命也就开始了。生命在历史活动中选择、承继并创造着文化,一种特定的文化在历史中的延续、演进形成文化传统,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或精神)的承传系统构成道统。对主体生命而言,传统与道统分别指向生命对历史文化的态度和生命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它们共同体现着人类历史文化意识。朱熹自觉地把自我生命融入历史文化的空间中去,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自觉承传和对儒家道统的自觉担当,朱熹在他的文化观中开展出了他那独特的历史文化生命。

朱熹精心编织的文化观是他用来连接文化传统与道统的纽带。什么是文化?朱熹从本体论的视角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作为精神文化的“文”源于本体的“道”,二者是统一的,“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46],“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47]。在这里,作为“道”的具体显现之“文”,其内涵包括文章、文字、文化艺术、典章制度等等,泛指一切精神文化,“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论语集注·子罕》)。“小子之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诗、书、礼、射、御、书、数之文是也”[48]。“或言柳文较古,曰是。但却易学,学便似他,但会衰了人文字”[49]。这里的“道”指终极的价值根源和由此转化而来的现实价值准则,也即指“天道”或“人道”原则。朱熹把“道”等同于“理”和“太极”,确立了“道”的本体地位,他说:“道即理之谓也”(《通书解·诚上》),“物之理乃道也……形而上谓道,形而下为器”[50],“一阴一阳之谓道,谓太极也”[51]。形而上之“道”在现实中表现为“人道”或“圣人之道”、“修齐治平”之道,保存在六经和孔孟的经典文本之中,成为能体现终极价值的万世不易之准则,“道之在天下,其实源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是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之籍……然古之圣人欲明是道于天下而垂之万世,则其精微曲折之际,非托之文字,亦不能以自传也。”[52]可见,“道”存在于文化之中,“道”的承传必须依赖于文化,没有文化,“道”体本身是无法流传下来的。

从这种“道本文末,文道合一”的文化观出发,朱熹提出了他对待历史文化传统的“因革”论。他认为,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应对其所因所革的对象作出明确的“道”与“文”、“本”与“末”的区分。对万事万物的总根源——“道”及体现本体原则的伦理纲常是万万不可更改的,“道只是有废兴,却丧不得”[53]。在现实中,“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论语集注·为政》),因为“三纲五常”属于“天理”,“其(天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54]。所变革的只不过是“礼乐制度”,“文章制度”,因为它们不过是天理、道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形式,是“文”,是“末”,它们是可以革新的,甚至会丧失得干干净净,“文如三代礼乐制度,若丧便扫地”[55],“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论语集注·为政》)。把对文化传统的“因革”理解为“文道”和“本末”的关系,是朱熹对儒家传统观的一大发展,其中也体现出其浓厚的文化本体意识。

朱熹的“道统”说也与其“文道合一”的文化观密切相关。朱熹认为,远在三代,“文”与“道”是合一的,“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56]。这是因为圣贤之心,“既有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乎其内”,故一旦形显于外,便条理分明,光耀万代,不可收拾,其文皆列为六经而垂万世。三代圣贤的文章,“其文之盛,后世固莫能及……亦莫之识也。”所以孔子感慨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子之后,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不求知道养德以充其内,而汲汲乎徒以文章为事业。”于是由战国,经秦汉至隋唐,始有“韩愈氏出,……其师生之间,传授之际,盖未免裂道与文以为两物”[57]。回顾自三代以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朱熹发现,自孟子之后至隋唐,道与文裂为两物,道统不传,学之不讲,儒家文化传统面临失落的危机。正是对文道二分、儒学没落的深切忧虑,朱熹才力倡“道统”说,模仿佛道法统,建立起儒家传道的谱系,宣称儒学由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至二程一脉相承,而自己则私淑其意,自觉地承担起传道的使命,并总结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传,真可谓用心良苦。

实质上,文化传统是人的文化生命在历史中的表现形态,朱熹对文化传统的既因又革的文化自觉凝聚成他那独特的文化生命。道统则是人的文化生命在历史文化中的定位,朱熹对道统传承的自觉担当,以及朱熹在教育与学术上的伟大贡献使之成宋代儒学的重镇,也正是这种对文化传统的自觉承传和对儒家道统的自觉担当的生命自觉,朱熹的文化生命才显示出他不朽的精神魅力。

综上所述,在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其形上建构、现实依托及历史文化的传承都贯彻着一股浓郁的生命意识。在本体世界中,生命源于本体,遵循本体原则,趋向本体境界,并独得“天理”之全而成为最为天下贵的万物之灵,在宇宙中获得了一种崇高的地位,生命也增添了一份强烈的本体生命意识和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情怀。在现实世界中,禀承“天理”的人性构成了人的现实生命内涵并决定了人的内在生命本质,与此同时,生命也在“致知”与“力行”的相互依存中开始了其现实生命的践履,人性论与知行观的合力作用形成了人的现实生命意识,并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历史文化世界。人既是现实的存在,又是历史和文化的存在,通过对文化传统与道统的自觉承担,个体与群体的文化生命意识得以凸现,人的生命也获得了他作为生命存在的最本质的价值与意义。与人的本体性(或超越性)、现实性、文化性相关联,人的本体生命意识、现实生命意识和文化生命意识相互支撑、密不可分,三者联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总之,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的生命意识始终是朱熹哲学致思的焦点,在朱熹精心构筑的本体世界、现实世界和历史文化世界中,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的生命内涵与本质,人的生命实践及人与历史文化等问题始终是其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一切形塑了朱熹哲学的人学特质。

生命的统一性篇6

【关键词】营养科学;系统论;复杂科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07-03

“营养科学”,或称“营养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人的科学”或“人学”是什么?或者简明地说,人的营养不等同于动物的营养;“人是什么”决定了“营养是什么”。

反过来说,同样行得通:即使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医生依然在告诉他们的病人:营养与他们的健康几乎没有关系;崭新的认识是:“营养就是生命!”、“没有营养,就没有生命!”、“营养不健全,生命就不健全!”,这既是古人“没有性(营养),就没有命”理念的最新诠释,也是营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系统论始终把系统的整体性作为首要原则,把重点始终放在系统整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上,从整体看局部,紧紧把握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的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创设的“总体设计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等等,都突破了单一线性因果论,从而导致科学方法的进一步重大变革,为科学思维提供了新方法。[1]

在和陈信共同署名的《人体科学研究到底怎么做》一文里,钱学森提出:“营养问题,这是人们经验最丰富的领域。人是个巨系统,和客观环境是有交往的,一种交往的途径就是吃进食物,排出废物。研究这个问题的学问就是营养学。对此,也必须从人体科学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从前营养学涉及的面很窄,而营养实践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却非常丰富,运用人体科学的系统方法来研究它,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发展人体科学,这是把营养学引入人体科学。”本文试图把营养学从生命的角度引入人体科学,希冀有助于钱老人体科学的完善和发展,丰富并完善人天观。

上个世纪90年代,年过耄耋之年的钱学森又重新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我在最近又看到报纸、烹饪杂志上的一些文章,感到人的饮食问题很值得研究。现在,社会上食品制造的管理太乱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食品,也出现在市场上。……所以我觉得……‘吃’跟‘医’同样重要,应该同等看待,实际上古代就有医、食同源的思想。”[1]

笔者根据钱学森系统论提出“人体生命学”,试图回答“生命”和“营养”的定义问题,提出:生命是人体内外结构及其运动的总和,是人的精神、意识介入物质与能量转换及熵增、熵减过程的场所;营养是指人体结构与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及此反复被唤醒、催眠的过程中体内运动与体外运动深度结合与平衡,是生命力涌现的重要源头,也是精神、意识、文化介入身心健康的重要门户。这一定义接近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性科学”。“性科学”的领域另有专文讨论,见2012年12月的《中国性科学》杂志“中国性科学大会会刊”本人署名文章,本文专论“营养科学”,并给出原因如下:

当前,世界医学正在困惑之中,中医和西医对利用营养学的成果实现升级的认识并不清晰,营养学在为医学带来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后又渐渐回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据百度百科:在营养学数据化方面,美国营养学进行了机械化和工具化的演变,并试图以营养素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并进入一个整体和系统研究阶段,通过系统研究思想寻找一个生命密码信息,以指导和反思过去历史中营养学的经验对错。以美国新的金字塔饮食结构为代表,美国金字塔的模式重新回归古典营养学精髓,其中与中国《黄帝内经》提倡的复合思想一致,在细节领域细化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念,学界认为属于回归自然趋势引发的走向。

笔者继钱学森院士提出把“营养学”引入“人体科学”后,在其框架下,试图从生命的角度再次诠释“营养学”,并提倡一种全新的营养治疗法。笔者认为:营养的缺失与失衡直接影响生命及其结构,对其有双向调节作用。人体生命内部结构-筋骨系统及内部空间一旦走向耗散,其治疗完全离不开营养的配合。营养就是最好的药;但这种药就像建筑的材料,不仅离不开绝妙的配伍,也离不开力的作用,以进行一种每时每刻的人体生命动态结构及重构:这就是食疗的真正含义;在临床上,我在师父刘合群教授、老师崔德顺教授、邓焕玲教授(女)以及众多民间友人身上也发现并整合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功夫推拿手法”,将使食疗的效果倍增。这实际上是“人体生命信息论”(生命信息密码)和“人体生命控制论”的生动实现;通过高端的技能培训能撒豆为兵,让每个人得到益处,并把这种需求建立到每个人的身上去。这将是一次伟大的产业革命:钱老所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东食西渐,中西合璧,东西“通吃”,药食同源,以整个全球化为传播途径,在这个疾病、亚健康和慢病泛滥的时代,对每个人增强以保健营养手段为主、康复医学为辅的有效的自我康复和营养治疗是其中最核心的产业动力。

我及身边的一些患者就是受益于这种“食疗+技能”的病例。本文不仅从“术”的层面考量这种理论,更重要从“道”的层面出发,挖掘其中的重要趋势:“康复医学-个性化营养医学”的时代已经来临。

钱学森通过系统论对科学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他借鉴老哲学家熊十力将人的智慧(科学)分为“性智”、“量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唯物主义的解释与发挥。他把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美学以及各种人文学科归为“性智”,把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归为“量智”,并提出科学应该是“性智”和“量智”的综合集成。[1]

笔者在钱学森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并倡导站在生命和整体的高度去看“保健营养”、“生命能量”,才能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营养科学地图及保健营养解决方案;人体生命学涵盖了科技与人文,并在此高度重建了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社会学,及相关的科学部门如:人体生命学生物力学、人体生命学领导学等,并认为,只有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社会学等学科意义上的保健营养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健康。2营养科学是复杂性科学

“营养”的定义的出发点在于对人的定义,笔者根据钱学森系统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定义,提出:人是人体与生命的奇妙结合,由此得出如下定义:

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生命巨系统。

那么,人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我是谁?这是西方科技用了一个世纪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院士认为,巨系统的问题皆为复杂性科学的问题。人的科学,即是复杂性科学。营养科学作为人的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如是。

同样研究复杂性科学的普利高津则显示出西方的定量简约:人的生命是一个耗散结构。

笔者有幸在钱老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简称“人学”),而将生命的定义修正为(耗散)结构及其运动。营养是指人体结构与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及此反复被唤醒、催眠的过程中体内运动与体外运动深度的结合与平衡,是生命力涌现的重要源头,也是精神、意识、文化介入身心健康的重要门户。其目的则是对抗耗散和熵值的提高,开发人最大的创造力,推进人这一个物种的进化。这与古人“食色性也”的判断是完全吻合的;同时,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古代,“性”(营养)与“命”(生命)是不分家的,因为营养产生人体生命的最重要、最具创造力的组成部分——精、气、神,并因之直接影响着人体生命内部结构——脏腑、筋骨框架系统及内部空间的动态结构与重构,人体生命的健康严重地依赖于这一动态结构与重构过程。

换个说法,营养就是你,你只能在营养中重建并结构自我,才能不和那些被你抛弃的食品一样变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俘虏——垃圾;并无二途。

如上所述,笔者提出,人体生命巨系统下隶两大方面(二面。作者注:在提出这个理论之后,笔者发现了北大佘建苏教授所提出来的“体、形”理论,与此二面很类似,但笔者认为,佘先生的“形”和“无形”概念均不足以解释生命这一存在,因其属于物质属性,而适宜于下文所说“三位”中的“一位”。):

一、人体(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身系统);

二、生命(人体内外结构及其运动—心系统)。

这两大方面结合、分化为三大子系统(三位):

一、身心系统(包括两方面:自我系统:肉体及其架构、个体健康、爱情、婚姻、家庭等身心子系统,宇宙系统:天地人系统);

二、心灵-价值(信仰)系统(包括两方面:实用价值:职业、金钱与物质、社会价值、公共价值等子系统;精神价值:事业、成就、幸福、认同、信任、信仰等子系统);

三、神意系统(包括两方面:神系统:精神、意志、意识、潜意识、心神(注意力)、思想等子系统;意系统:意象(暗示)、意念(观想)、自律、觉悟等子系统)。

这三大系统,是人的生命力发展与表现的三大方面;是广义的形、气、神三位;又分别对应着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这“三位”并且在不同的维度与层次上不断分化,产生多元化的人生……

故此,笔者谨借用佘教授的概念并加以修正,得到了人体生命学如下关于“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一元二面三位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复杂的巨系统。

营养科学的完整界定,只有也必须在这一定义框架之下产生:

根据钱老“从性智到量智的综合集成法”,营养科学也应该是从“性智”到“量智”的综合集成。

从生命的角度看“正位”和营养的重要性。

笔者的几位老师均于临床上发现并传承了中华传统医学中“正位”的重要性。从上述人体生命的“三位”来看,“到位,而不越位”原则表明一个现代人的社会属性;人在地球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表明了人的自然属性;“精神返乡、位格生成”代表着人的精神属性。从生命的角度看,对结构的正位则不仅体现在上述“三位”,还体现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复杂的巨系统的广大而深远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小到一滴水乃至一微克营养素,大到一块肌肉、一块筋结、一块骨头,均存在十分复杂而精微的“位”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形态方面的变化问题,由于错位、越位的情况常有发生,营养不良也常有发生,于是,恶性循环变得难以阻断;因此,“营养”本身即是最好的药,特别是一些重症病人,必须结合高浓度含量的保健食品、高浓度的营养强化功能性食品等,方能尽快奏效。

刘合群教授于2012年3月于《中国基础科学》杂志发表了《宇宙力网理论的建立——对宇宙、人体、疾病新认知》一文,提出“人体力网”理论,完成了他对医学、特别是中医最大的贡献:寻找到物理力学的中介。他认为“存在即力”、“联系即网”,提出“普遍联系”是由于“力网的作用”、“力中有网,网中有力,力与网无法剥离,两者夹揉浑然一体”、“力网是组合,力网构成本身具有了场、具有了能量”,改变人体的受力情况将使其趋向于回归自稳态,进一步支持了“人体生命学”和“结构营养学”理论,也揭示了一个健康成人一辈子所消耗的60吨食物对其自身的深远影响:每一个粒子都在“力网”之中,是挣扎、沉沦,还是顺应、重构……均会完成其代谢,但这个过程带来的结果是远不一样的。现代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有很强的适应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能对抗电磁力、核力辐射带来影响,更不用说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万有引力和量子力了;不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还能发现几种力,但力网是现实存在的,是物质“普遍联系”的根源。

我师父还提出了人体是由“结构物质”和“流体物质”所组成的观点,结构物质(人体的骨骼、肌肉、筋、脏器等)会发生形变,流体物质会发生漂移……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生命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结构营养学强调的正是通过营养的手段,来实现这种形变和漂移的可逆性和自稳态,保证人体生命的健康和进化。

笔者强调,结构营养学所涵盖的人体生命的物质属性——精及藉由精而产生的气均受力网的影响。气,包括真空涨落,是宇宙间弥漫的、不均匀的资源分布,不强调位的重要性;力网,在宇宙中是无所不在的,可以被认识、利用的、无可逃逭的存在,强调位的重要性,在此,网(联系)即是“信息”,力即是“控制”:不管是宏观的电磁力、核力、引力,还是微观的量子力,均要求人找到自身的“位”,位是人自立于宇宙天地之间、力网之中的重要法宝;人的精神、意识只能是藉由力网来实现对精、气的调配和营养的均衡。3营养科学的新分类

笔者在钱老人体科学框架内提出“人体生命学”,并建议在此理念下重建“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人体生命学生命学”、“人体生命学领导学”等学科;“人体生命学营养科学”为“人体生命学生理学”、“人体生命学心理学”和“人体生命学生命学”等的交叉学科,其分类应为:人体生命学营养生理学(结构营养学)、人体生命学营养心理学、人体生命学营养社会学和人体生命学营养能量学。本分类并指出“结构营养学”和“形态变化医学”的孪生性,营养治疗就是这两大学科的重要交集。其具体结构见下图:

4人体生命学——对“营养”的崭新认识

简截地说:人体生命是人体的一口气和保持、保护这口气的精和神,有这口气就有生命,没有了这口气生命就没有了,精和神也就完了;人体有三宝,就是精气神。

受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钱学森院士的好友黄顺基教授的启发,笔者有幸在钱学森系统论的框架下提出人体生命学(简称“人学”),而将生命的定义修正为(耗散)结构及其运动。精是人的物质基础,即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基础;气就是人的生命力和生命关系基础形态,也是人的社会基础;神是人的心智意识基础,也是人的生命力和生命关系的升华。

人的生命理论上和动物是不同的,其来自动物的生命,又高于后者;由于人体的进化和异化仍在进行中,人的生命本身具备一切可能性,但残缺和遗憾也比比皆是。

南怀瑾大师提出《黄帝内经》也是中华传统中的生命“三要义”,即在《举痛论篇》中的:“黄帝问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于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2]笔者试着翻译为现代文,大意为:生命在于天人合一、古今合一、人我合一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之中,这样的生命之道才能不被困惑并推到性与量的极致,才能称为明。

营养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体生命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营养。稻盛和夫根据对佛教的研究认为:“梵即是行为,是导致现象产生的原因,其结果将表现为现实”[3];笔者认为,行为为“能量”驱使“结构”所至,生命能量就是其中最基础的能量,保健营养(包括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与生命能量之所以重要在于此。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出版人、中国国际医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赵文祥先生提出“生命驾校”的理念,与海军总医院特聘专家刘合群教授提出的“人体4S大修”的理念不谋而合,对于保健营养和生命能量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许,只有和汽车做比较,人们才知道自己对待自己的生命有多么的吝啬、多么的浅薄。“人体4S大修”强调对人体不要轻易进行切割式手术,其理念告诉我们,保健营养需要拿出给汽车做保养的劲头和成本来,才能达到效果;而“生命驾校”的理念则告诉我们,生命如同开汽车,是有自己的法则的,也是有自己的轨道的,不按照其法则办事,就会伤害到自己,进而偏离自己的轨道,给自己或家人乃至周围人带来痛苦和病痛。

保健营养与生命能量,关涉个人、人群乃至社会的生命启蒙,事关国本,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工程。

人体生命学从整体观和系统论的高度去理解营养,掌握其理念,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结构营养学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及营养素的作用。

宏观层面上说,是通过每时每刻对人体的再结构,实现人体生命系统可以平稳上升的自稳态;在这里,体内结构和体外结构同样重要,但人往往为了适应外部事物而扭曲自己的体内结构。比如,吃饭是一个人类绕不过去的系统工程,心平气和是第一要素;掌握并顺应饮食、消化到吸收乃至排泄的健康规律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充要条件。

怎样通过营养来保健?人体生命就是一座大厦,营养就是大厦的一砖一瓦,其中主食(五谷杂粮)营养就是大厦的主体结构;又像一驾汽车,营养不仅保障油路、电路、水路的通畅,还能保障汽车始终行驶在正轨上。

但不合理的饮食就相当于在摄入毒物。

正如我师父刘合群教授所强调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是量“出”为“入”,由能排出多少来决定应该吃多少。同时,理顺消化系统的管道,是“拨乱反正”的必由之路,之所以上下不通是因为消化管道里面出现形变,比如爱吃粘食或长期过程中没有嚼烂,出现许多屎球、硬块、肠垢,与肠道出口十分地狭小;或者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肠道的无序状态,甚至产生轻重不同的肠道扭曲。

刘合群教授更以肥胖为例,提出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就是这么简单:象下水道堵塞,大便次数越多证明堵塞越严重。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肥胖与减肥反弹。笔者于2006年(男性,当时35岁)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减肥,刘教授在我的中脘及关元部位用芒针各扎了一针,并给了我五天剂量的排宿便药,刚刚发福的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明显感觉胃囊缩小了,食量比平时小了三分之一,二十五天以后,我的体重从75公斤回到了62公斤,并保持至今。

本文作者之一、著名的硒专家霍志忠用他所研制出来的麦芽硒(每克含硒100微克)也制造了类似的奇迹:李**,男,76岁,心肌坏死40%,胸腔积水,无法自主呼吸和进食,每天摄入麦芽粉当量800微克硒,二十天后出院。

这样的病例,在刘教授和霍教授及笔者身边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可知,健康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打断其恶性循环是重中之重。

同样以肥胖为例:一般肥胖(疾病)是可逆的,但胖一斤后再瘦一斤(得个小病并痊愈)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你不再是以前的你了;这个道理放大一点更容易明白,胖一百斤后,你再瘦一百斤试试,谁都知道这不是人能受的事,减下来后你真不是你了。这就是营养,始终相关乎你的存在和生存质量,这也是十分清楚的。

崔德顺教授和邓焕玲教授则从不同侧面让笔者明白了:在此过程中,你的肌肉和筋骨系统已经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或称伤害,只有消除掉这些真实存在的变化或伤害才能让人体生命重回正轨,崔教授并教会了我配合营养健身的重要手法,让我和我的女儿在短短几个月内告别了身体积弱的问题,逐渐走向强壮;而前文所说的“功夫推拿手法”是实现强壮的最简捷的方法之一。但很多时候,必须配合补钙、锌、硒等宏量和微量营养素。

笔者身边最近的一个病例也说明了这一点:蔡**,女,37岁,肋骨骨折达13处之多,最厉害的地方是左侧浮肋,整体脱离原来的位置,2012年5月21日由于家暴导致,6月10日由邓焕玲教授第一次正骨治疗,后由于邓医生外出,交由笔者治疗。不久,该病号病情不断反复,骨裂处多次重现断痕,时间达到三个月之久,平均三天必须重新再接一次,就在她快要灰心的9月8日,我在为她进行一次完善性正骨治疗后,给她加了每天30克“高钙营养素”和2.4克“锌补晶”(以上产品由天狮集团出品),第三天起呼吸不再有任何阻滞和疼痛感,后来一直没再出现病情的反复。

综上:筋骨这一重要的支撑结构离不开营养素的支持,营养治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有机营养素的作用必须建立在系统的自然结构状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而且有机营养素不仅是为了人体指标而摄入,而是为了人体生命储备的而强化,人体生命储备则离不开体内结构和体外结构的健康化,因而实现精、气、神与人体内外结构的良性关系。如以钙的摄取为例,则可以发现,许多人的血钙浓度都很正常,但有的人却经不起一点摔打,有的人则相当抗摔打,这与系统的鲁棒性有关,更与钙质在筋骨中的浓度及所导致的筋韧度和骨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说,由于笔者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量子力学,因之采用营养学家黎黍匀所写的《系统深度排毒草》一书的认识:

作者认为,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出发,连续的生命过程是由间断的,也就是非连续的,相对独立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那么这种基本事件就可以称为量子事件。从这个角度出发,生命中的量子事件几乎无处不在。以骨折愈合为例:就表现为多细胞层次的量子事件,比如Frost提出骨改建的基本多细胞单位,以及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等。以骨折愈合为例,mcKibbin提出的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发现了骨折愈合过程的基本量子,骨折愈合过程可快可慢,可进可停都是因为初始骨痂反应实际上是非连续发生的间断事件,否则就无法解释骨折愈合的各种现象。(笔者认为,以上这几点无疑都离不开营养学的支持。)

作者认为量子化不但是物质间能量交换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生命系统内外信息交换和储存的基本规律。比如人的各种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触、痛、温热等都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系统的,这种感觉的传入具有明显的量子化特征。

这种推断与本文前面对于“人体生命信息论”(生命信息密码)的认识不谋而合。这里引入一个计算机专用词:“湿件”(此词已经钱学森院士引入系统科学),根据互动百科: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分为“软件”和“湿件”两种,与非知识即非人类要素如物品、自然资源、能源和物质基础设施等“硬件”一起,同为经济增长的投入品。“软件”也称“思想”(ideas),是编码化的、储存在人脑之外(如书籍、磁盘、录音录像带等)的知识:“湿件”用叔本华的概念可为“才艺”、也称“技能”(skills)或“只可意会的知识”(tacitknowledge),是储存于人脑之中、无法与拥有它的人分离的知识,包括能力、才干、信念等等,也是诸多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

在计算机世界里,软件与湿件之间的差异,在于编码化程度的不同。思想可以用言语、符号来表述,而技能则无法形式化,总是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人体生命学把人的生理层面视为“硬件”、心理层面视为“软件”,而将“心-价值信仰系统”和“精神意识系统”的总和视为“湿件”。而“营养”也由之而划分为“物质层面的营养”和“心灵-精神层面的营养”。

在这个层面,只有用心制作的饮食和营养,才能为人提供系统升级、实现其人体生命最大化的可能。观念、认知和精神意识的改变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5形态变化医学——一种全新的临床医学

在临床上,这不仅能提升传统的营养医学治疗的效果,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疗效快捷的、安全的临床医学:形态变化医学;以及一种全新的医学方法:从“形变”(人体生命结构改变)到“态变”(人体生命状态改变)的综合集成法。

治疗原理:通过人自身肌肤、筋骨、软组织等调理,消除人体生命结构改变,从根本上、整体提升人体生命状态,恢复并提升人体生命的结构及结构中所葆有的能量,在改善生理的同时,纠正异常心理和认知障碍,进一步消除生理与功能上的障碍,使心理、生理交互影响在临床中真正发挥出来。

治疗手段:针手术+漂浮疗法。

针手术:一种风行世界的针灸疗法,刘合群教授为其开先河者,笔者整合其观点,认为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部出现人体生命结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体生命状态改变﹔一般针灸是扎穴位,而“针手术”的传承与发明,是依据物理学的弹性定律。人体除了骨骼的支撑系统,其余组织全部是湿件,湿件组织的特性是本身具有弹性、呼吸作用和记忆功能。当这些处于无序状态的湿件组织受到针灸工具随着呼吸作用适当的介入和推拿作用,自然就会回到并记忆起原始的自然结构状态(自稳态)——健康状态,疾病也就可以治愈。

漂浮疗法:一种风行世界的心理疗法,胡佩诚教授引进,并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进行了改造。这种漂浮疗法目前正在欧美迅速普及。它使被治疗者漂浮在特制的漂浮液上,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或特定的音乐、影像等对被治疗者进行心理治疗。由于漂浮液的浮力作用,被治疗者可轻松漂浮在液面上,整个身体就像没有边界一样“融化”了。人在漂浮状态下,全身可以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意识进入空白的状态。这对于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漂浮液中的特殊成分具有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身心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12;175.

生命的统一性篇7

[关键词]生态美;生态真;生态善;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85-05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时常面临传统美学的质疑,辩护者们在哲学基础、研究对象、审美属性、美学范式等层面寻求生态美学的立身之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显然,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地方,就是它应当突出生态的最高原则这一定律,从而从生态的高度来评判美学活动,使得美学活动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美学所描述的一种新的景象”。①事实上,生态美学已经开发出一个美的新类型——“生态美”(ecologicalbeauty),它区别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我认为,弄清楚“生态美”的生成学理、理论内涵和美学特征,是促进“生态美学”学科独立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生态”何以能“美”

简言之,“生态美”即生态之美,但“生态”何以能“美”呢?又是何种意义上的“美”呢?

“生态学”一词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早提出,指的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后来者又提出“食物链”、“生态位”、“生态平衡”、“生物群落”、“生态圈”、“生态系统”等概念对之加以丰富和拓展,使得生态学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有机世界观:“它强调自然界相互作用过程是第一位的,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处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小环境的有机体,都影响和受影响于整个由有生命的和非生命环境组成的网。”①可见,生态学要强调的是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关系,奥斯丁就是在这里发现了生态之美。他说:“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同,这本身就是美的,并创造着美。”扩而言之,鱼与海洋,电子与质子,水与火,上帝与人,人与人,只要它/他们之间存在着“诚挚的协同关系”,便是美的,因为“美是生命间繁荣关系的一种特征”,反之,则为“生态丑”:“在生态系统中,从最广义的分析观点看,当一些生命在维持其他生命的生存时,美则存在。当一些生命损害这种生存结构时,这些行为是丑的并且打击了世界自身。”②所以,奥斯丁指出,生态学能科学地探索自然美中的各种关系,可称为“地球之美的一门科学”。

由此可知,在奥斯丁那里,因为“生态”肯定了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关系,所以便是“美”的。显然,这里的“美”不同于过去的理念之美、形式之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协和之美,而是一种生命协同之美,里面包含着健康、生机、进步、创造、和谐等内涵。但是,奥斯丁的这种说法与加拿大环境美学家卡尔松的“自然全美”论一样,忽略了“人”在生态美中应有的地位,有学者对此批评道:自然不能独自成为审美对象,必须依靠人的参与,“所谓生态系统的美既非纯自然的美,也非人的‘移情’的美和‘人化’的美,而是人与自然须臾难离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整体的美”。③况且,生态系统也不仅仅指人与自然的关联,也应当包括人与社会的关联,“现代生态学把世界看做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各种生态因素,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④所以,“生态美包括自然生态美和人工生态美两种形态”。⑤

中国的道家美学和西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可以为生态美提供深层的学理依据。在道家那里,“美”不在形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而在“大道之美”、“自然之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循“万物之理”就是遵从“生态规律”或“生态秩序”,顺应“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老子也指出,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种纵浪大化、本然自在、合乎天人的大境界就是“美”,也就是一种生态和谐之美。

与道家美学一样,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也突破了一般美学理论的局限。他反对从客体的形式中发现美,也反对从主体的心灵里寻找美,在他看来,“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是真理的显现和发生。①而他说的“真理”指的是“存在之澄明”,所以,美乃“存在之美”,非常接近于道家,可称之为“大道之美”或“宇宙大化之美”。海氏的存在美学显然也内含着生态美的理路,因为“存在之美”去除了“人类中心主义”,凸显了天、地、神、人相互依存、自由协调的生态整体美。当然,海德格尔的存在美中少不了“人”的那点灵明,这尤其体现在“世界”概念中。他认为,“世界”不是僵死的外在对象,植物和动物没有“世界”,“只要诞生与死亡、祝福与亵渎不断地使我们进入存在,世界就始终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归属于它”。②人的生存与天空、大地、诸神产生的因缘(意义)关联,正是存在美的重要内容,他对“农鞋”、“希腊神庙”、“壶”、“桥”的存在美的揭示一再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我认为,如果说道家美学倡导了“自然生态美”,那么,海德格尔美学则可以为“人工生态美”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综上,“生态美”的“生态”指的是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之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和支持,它的“美”指的是生命协同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宇宙大化之美。

二、“生态真”、“生态善”与“生态美”

真善美的关系是中外美学史上的一个老问题,美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本质和内涵与真、善之间有着深层的关联,对于生态美而言,它与“生态真”和“生态善”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真”指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生态真”就是指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真是美的基础,同样,生态真也是生态美的基础,只有顺应生态规律、合乎生态秩序,才会有生态美的产生。生态美应该是美的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双赢,实现的是美学价值与生态可持续性价值的统一,审美愉悦与生态健康之间的互补。奥斯丁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说,一池清澈的湖水在外观上是美的,可是,一旦我们发现这个湖的清澈是由于酸雨污染而杀死了湖中所有生命造成的,并威胁着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时,那么,我们更愿意为恢复复杂的生态系统而工作,去减低这个湖的视觉上的清澈程度,进而把活生生的美还给了这个湖。曼科夫斯卡娅也说:“如果说从艺术观点来看,被石油污染的海洋可能是美的话,那么从生活的、生态的角度看,就无法证明它具有审美价值。”她进而指出,生态美学的基本标准“是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需求的保护,对动态生态平衡的支持。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和谐与实用”。③国外许多生态美学家认为,真正的美感不仅来自大自然的表面美,而且也来自对自然功能规律的认识,来自大自然的过程美。甚至某些表面上是丑的自然现象,如杂乱的丛林、朽木、火灾等,但只要能支撑生态系统生物平衡,便依然体现为生态美。总之,生态美必然包含了生态真的内涵,正如高博斯特所言:“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可持续性与审美欣赏之间的相互融合就是生态审美。”④

“善”即事物对于人的有益性,“生态善”指的则是事物或行为对于生态系统或生命共同体的有益性,“生态善”也就是“和谐的生态秩序或曰生态伦理”。⑤善是美的前提,美的必然是善的,是对人有用、有利、有益而无害的。同样,生态善也是生态美的前提,生态美包含生态善的内在目的,总是以有利于生态和谐、生态健康为最高准则。奥斯丁说:“当我们从欣赏自然美中看到生命维持和个性时,就已使我们的体验和环境伦理学相联系的关系迈出了第一步。因为美创造了美的关系,美的体验导致了伦理学。”①利奥波德提出的正是这样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生态美学观:“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②而且,生态美质量的高低与生态善层次的高低有直接的对等关系,当生态善以优化所属群体与种类为目的时,获得的是生态之小美;当生态善以优化“人—社会—自然”大生态系统为目的时,获得的乃是生态之大美。

总之,生态美不是孤立的、表面的美学现象和审美体验,而包含了生态真的基础和生态善的目的,因此,“人们对生态美的深刻感知就不能停留住外在的颜色、形态、对称性等感性直观形式方面,而要深入到包含着与生命存在紧密相关的生态规律和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去,将真、善、美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③

三、“生态美”的美学特征

如前所述,生态美指的是生命协同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宇宙大化之美。那么,与传统美学所强调的艺术美相比,生态美到底有哪些独有的美学特征呢?

第一,生态美更加关注生命活力之美。生态美的基础是生态,所谓“生态”,顾名思义即生命存在、发展和演化之状态,所以,关注鲜活的生命乃是生态美的首要特征。一朵纸花和一朵鲜花的美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鲜花是生气灌注的,依存于空气、阳光、水、大地、周围的生物群落以及人的意义世界,处于不断生长、不断创化、姿态万端的生命过程之中。“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因此,当我们赞美满载丰收果实的农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牧场,树木参天的莽莽森林等生态景观时,引起我们强烈印象的首先是这些景观充满着活力的美,这些生态系统遵循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保持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④尽管艺术美也不乏强调气韵生动、生气灌注之作,但是,它与生态美有以下几点区别:(1)艺术美是艺术家构思和创作的结果,而生态美更主要地来自于自然造化。因此,艺术的审美客体是有选择性的、有限的、有序的,而生态美的审美客体是无限多样的、无中心视点的、无序的。(2)艺术并不关注所使用物质材料本身的价值,而关注它们所体现出的象征意义,生态美则关注处于生态系统中的活性生物本身的生命之美。(3)艺术作品最终是固定了的、静态的“物体”,而生态景观永远是变动不居、多姿多彩的动态的生命世界。

第二,生态美乃是生态系统的和谐之美。生态美往往不是关注某一个或某一部分生物的生命美,而是关注整个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同、互惠共生而展现出来的整体的美、有机的美,“如果说生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那么这种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便是生态美的本体特性,它反映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⑤进而言之,生态和谐之美是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生态整体主义既要去除“人类中心主义”,又要去除“生物中心主义”,它强调的是“人—社会—自然”这个大的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人”、“社会”、“自然”之所以美,其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体而言,如果将生态整体母系统再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话,那么,“在生态整体的自然子系统里,保持和谐关系的主要方式是自然规律的调解;而在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里,则需要人类依据公平、正义等普适性原则协调人与人、种族与种族、性别与性别、国家与国家的关系”。①这也就是判断自然生态美和人工生态美的最起码的准则。艺术美也谈和谐,但艺术和谐美主要指的是形式的协调、内容的匀称、情感的节制和风格的中和之美,而生态和谐美显然更关注艺术之外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生命存在层面上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大和谐。

生命的统一性篇8

   论文摘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生命的统一性篇9

关键词:生命生成教学主体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历来是诸多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观点,如特殊认识说、双边交流说等,这些学说在不同的理论依据下,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教学过程本质,对深化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作出了贡献。但是在教学过程的专门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研究领域内,对其本质还是缺乏研究。因此,随着高等学校教学实践的日益丰富,有必要加深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以此完善高等学校教学理论,指导高等学校教学实践。

一、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内涵

(一)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独特性:“三个统一”。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既具有一般教学过程的特点,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共性,又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的特性,表现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和其他类型的教学过程一样,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般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则表现为诸多的教学过程因素中带有高等学校的特点,蕴含着高等学校特性。王伟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认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过程,是在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是个体认识社会化和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过程。这些特点正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本质区别,呈现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基于此,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要兼顾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高等学校的特殊性。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完整意义的人。

在认识过程中还应注意一点,教学过程要造就完整意义的人,这是把握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内涵的前提。完整意义的人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块,而是能够把知识的习得、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人;完整意义的人不是现代科技理性权威下的机械人,而是回归于人的本质,把生命的整全、自由、成长、发展作为终身目标的人;完整意义的人是生命生成的人,他以生命自由为前提、生命整全为范围、生命成长为过程、生命发展为目标。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一定要把造就完整意义的人作为其建立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生命生成。

通过对以上讨论基点的叙述,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生命生成。生命的生成是人的生命自由成长、自由发展的一种状态。人不局限于本能,他在意识的支配下能够打破本能、现实的束缚,不断将应然转变成实然。意识支配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的发展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人作为人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没有先前的预设,也没有最终的完成,而始终处在生成中,生成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一样,是不能成为探索对象的。每当他被认识时,是他的某些外观被认识,而不是他本身。”人的生命生成以生命自由为前提、以生命整全为范围、生命发展为目标。(1)生命生成以生命自由为前提。生命具有潜在的成长、发展的可能性,一经现实条件的具备,这种可能性就转变为生命生成的现实性。教学是促进生命生成的有效途径,其过程就是对生命之性的扩充、蓄养,是生命之性从潜在变为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尊重生命之性为前提,发挥学生生命自由之权利。(2)生命生成以生命整全为范围。人的生命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是一个包含各个生命元素的大系统。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的生长人作为生物体的物质特性的成长;精神生命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价值体的精神特性的成长。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学更要兼顾人的自然生命特性和精神生命特性,培养周全、完整的人。(3)生命生成以生命发展为目标。生命是生命共性和生命个性的统一体。生命共性表现为诸多生命体所具有的普遍的、一般的生命特性;生命个性反映生命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特性。生命共性孕育生命个性,生命个性反映生命公性。生命的发展就在于生命共性基础上的生命个性的彰显。教学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生命个性的彰显、生命价值的创造。

生命的特点在于自由、完整、成长。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也是生命之间的交融、渗透、促进的生命生成过程。在高等学校师生双方生命生成的过程中,需要说明三个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生命生成的哲学意义。将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本质理解为生命生成,可以打破知识论哲学观下,教学偏重于科学世界,强调过去世界,而忽视现实世界的传统,也可以改变科技理性权威崇拜下的对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歪曲。其次,生命生成的主体问题。教学是师生生命交融的双边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因此就生命生成的主体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他们的生命都得到了自由的生长,并趋向完整。再次,生命生成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高校师生双方的生命生成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其能够与其他教学过程中的生命生成区分开来。高等学校教学中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特点,赋予了生命生成的创造性。高等学校的教学具有专业性、前沿性。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师生双方对以往的科学知识进行学习、交流,除此之外,师生还在学习以往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知识创造。因此在师生生命交融时,既有循规蹈矩的生命成长,又有富于灵感的生命创造。最后,高等学校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点,赋予了生命生成的实践性。高等学校教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认识世界在于探索世界奥秘,形成科学知识,改造世界则在于依据事物发展规律,改变自然面貌,造福人类。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理论溯源

(一)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与实践性的学说。

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和世界上所有的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与动物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有着相同的生命特征,表现为饮食、繁殖等。这种生命特征构成了人的自然性。但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在”的存在,还是“自为”的存在。人不仅依据环境而存在,而且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把环境当成是自我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言:“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活动。”人的意识是人在自然性的基础之上,具有了超自然性。正是这种超自然性使人的生命在自然基础性上具有了无限的生成性。人的另一大特性:实践性,促使生命的生成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科维奇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即一种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改造世界、实现其特殊潜能、满足其他人需要的存在。对人来说,实践是一种根本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会受到阻碍,个人实际存在和潜在本质之间的这种差异,即实有与应有之间的差异,就是异化。”

(二)知性理性论和生命哲学的理论前提。

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知识理性论和生命哲学妥协的结果,更是在人本主义影响下形成的。理性主义的发展由来已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培根、夸美纽斯等都是其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强调人是理性的,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在理性指导下,教育把知识作为逻辑起点,形成知识理性论。这种理论下的教育,对科学知识的继承、习得予以极大的关注,却忽视了人的价值、道德、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人的本质。19世纪中期,生命哲学开始作为一种反对理性主义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对自然主义、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生命哲学家认为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的因果决定论是对人的个性、人格、自由的否定,他们要从“生命”出发去讲宇宙人生,用意志、情感和所谓“实践”或“活动”充实理性的作用。他们声明自己并不反对自然科学和理性,只说这些经验或知识不完全,必须提高意志、情感的地位,才能穷尽“生命”的本质。但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尽管生命哲学的不足显而易见,但是其提倡的对人的意志、情感、价值的考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两种哲学观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各有侧重,如果能将两种观点优势互补,则不失为一条正确之道。以知识理性论下的科学知识的习得,服务于人类,提升人的道德、价值、情感、意志,促进生命生长,使人成为一个整全的生命。这种整全的生命正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不带有主观唯心主义主义色彩,不是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就是一个现实的生命。它是一个存在实体,是生命体本身,它的生长能够被人感受到,它不是一个哲学上虚无缥缈的概念;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生命是一个整全的生命,它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等理性因素的成长,而且是道德、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成长。

(三)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学的关注。

人文教育以人格培养为目的,其本身要高于以工具价值为主体的知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培养政治经济所需要的“政治人”、“经济人”,培养只适应社会某一个或若干方面要求的“工具人”,而是要从成“材”成“器”向成“人”转变,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要使教育成为一种具有人文教化意蕴的、全面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但具有谋生的技术,而且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该理论把人看作是认知、情感、兴趣、动机等因素的统一体,注重对学生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目的,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人主义教育注重赋予科学教育人文关怀,实际上实现了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人本主义教育更是将完整的生命理解为认知、情感、价值的统一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在这两种思想的支撑下,给予生命丰富而又整全的内容。

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现实观照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师生是各自的生命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双方的生命发生交融、渗透、成长。教师通过学习、积累,能够在尊重学生生命之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成长。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不断地发展自己。教师的教学要把尊重学生的生命之性放在首位。生命之性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趋向,把握住这种趋向,才能激发生命的潜能,促成生命特性的形成。这种特性的形成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从教师自身生命生成的角度看,教师在对学生生命之性“扩而充之、蓄而养之”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达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师的生命成长。可见,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生命交融、渗透,促成了师生双方的生命生成。

(二)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其教学目标是塑造完整意义的人。完整意义的人是生命得到自由的、持续的、周全的发展的人。对这种人的理解要把握住以下几点:首先,生命的生成具有遗传性。遗传是生命从父辈体上继承的器官特征。处在高校的学生其本身处于身体生长、成熟的时期,表现为身体的成熟、情绪的稳定等特征。完整意义的人首先是自然生长的人。其次,生命的生成具有自由性。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生命生成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生成都是自由的。在这里没有强加于生命本身的外力,一切的发展都是依据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冲动。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兴趣。再次,生命生成具有持续性。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它与课外的实践活动共同确保了生命生成的持续性。最后,生命的生成具有周全性。生命是各个生命元素合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其教学内容是生命生成的素材。这些素材一是能够保证生命成长,二是能够促使生命创新。生命成长重在认识已知,生命创新重在探索未知。认识已知就是对已经形成的人类文化进行体验,从中吸取营养,促使生命成长。探索未知在于对已形成的人类文化实施再加工或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造,实现生命创新。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未知不同于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探索未知。后者所发现、探求的既有已知的、有定论的知识,又有未知的、无定论的知识;而前者发现和探求的,基本是教师或教育者预先安排好了的已知知识。因此,我们说只有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生命的创新。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其教学方法是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的前提是对生命冲动的遵从。生命冲动的生命生长的基础,也能确立生命生长的趋向。教学方法的运用要遵从生命的冲动,体现主体性。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手段,就是把生命之性扩而充之、养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独立性决定了他们的差异性,对于具有差异的生命个体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闫守轩.论教学的生命关怀[J].教育科学,2010,4,Vol26,(2).

[2]王伟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特点的再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2,4.

[3]林浩亮.回归生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J].教育评论,2008,1.

[4]李润洲.人本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0,7.

[5]雅斯贝斯.雅斯贝斯哲学自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生命的统一性篇10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正在成为一个重要挑战。例如:在公共云中,当用户数据上传到了云服务器端,用户就不再能够保证数据是受到保护的。本文研究探讨了一种可靠的数据隐私保护的途径,并借助可信计算技术和虚拟机监控器,实现了Destroy原型系统。实验表明,通过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利用可信的虚拟机监控器负责保护敏感数据,按照用户命令对相关数据进行彻底销毁,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隐私性。

【关键词】

云计算数据隐私性保护虚拟化Destroy原型系统

一、引言

云计算作为未来it应用的发展方向之一,正迅速在企业级应用中普及。然而,目前大部分云计算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对于企业内部it资源的虚拟化和自动化管理,由于所有数据由企业自己管理,这种云计算模型称为私有云。云计算的另一种模型为公共云或者称为第三方云。它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企业能够将计算和存储外包给云计算提供商,而不需自己购买设备或投入专业人力来做云系统的维护,还能在计算需求变化时灵活地增减云资源的租用。但是,计算和存储的外包意味着数据的外包,对于一些敏感和私密的数据,企业在租用云计算服务时还是存在顾虑。目前,数据隐私性问题是公共云普及中最重要的难题之一,用户担心敏感数据一旦上传到云服务器端,就失去了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其隐私性就可能受到多个方面的威胁。

为加强公共云计算中的数据隐私性保护,本文研究了用户数据生命周期的隐私性管理,并基于Xen虚拟机监控器和CHaoS系统,提出了Destroy原型系统。Destroy保证了明文形式的用户数据只存在于私密运行空间中,用户密钥只存在于虚拟机监控器的内存空间,实现了在用户指定的时间点内,内存中的数据以及用户密钥将被强制销毁,从而确保了数据的私密性。

二、技术背景

2.1基于虚拟机监控器的进程保护技术

Xen和CHaoS等系统借助虚拟机监控器将用户数据与操作系统的运行空间隔离,为用户数据在运行时提供一个私有运行空间,用户数据与操作系统的内存空间是隔离的,操作系统无权直接访问,这保证了即使操作系统被攻击者入侵并控制,也无法获得用户数据在内存中的信息。

在虚拟化环境中,虚拟机监控器运行于最高特权级,所有系统结构性事件都会首先陷入虚拟机监控器中。系统结构性事件是指会引起从非特权级到最高特权级陷入的事件,包括外部中断、异常与陷入,系统调用、特权指令的执行等。

2.1.1用户进程内存保护技术

X86体系结构的mmU(内存管理单元)由段寄存器和页表组成。所有CpU对内存的访问都需要经过mmU的翻译和权限检查。在一个虚拟化的系统中,虚拟机监控器取代了操作系统,控制整个物理内存的分配和访问权限设置,反映在具体的硬件环境中,段寄存器和页表是由虚拟机监控器维护的,操作系统对其没有写权限,虚拟机监控器负责将物理内存分配给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负责分配属于该虚拟机的内存给各个用户进程。所不同的是,操作系统不能直接操作为页表来完成内存分配和回收,由于页表对于操作系统是只读的,对页表的修改会触发页保护异常,虚拟机监控器在处理该异常时会审核操作系统所要映射内存的合法性,然后再代操作系统作页表的修改。

CHaoS为操作系统和需要保护的用户进程提供2张不同的页表。在用户进程的页表中有完整的对用户态内存的映射,而在操作系统使用的页表中,这部分的映射被完全清除。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无法通过mmU访问到用户进程的物理内存。另一方面,虚拟机监控器会对每个物理内存页记录一些信息,标记其是否属于某个受保护的用户进程。当操作系统进行内存映射操作时,虚拟机监控器会拒绝其对于受保护内存页的映射请求。

2.1.2数据交换保护

用户进程内存保护技术完全禁止了操作系统对受保护的用户进程内存的访问。然而,其中一些访问是合法的和必须的。这些访问包括系统调用传参、文件读写、内存映射的文件读写,以及信号的返回栈等。CHaoS使用虚拟机监控器透明地中转这些数据。例如在系统调用传参时,虚拟机监控器根据系统调用接口的传参语义,将存在于栈和堆上的参数拷贝到操作系统能够访问的中间缓存中,并修改系统调用指针,使其指向缓存中的对应位置。

在进程进行文件读写时,无论是通过sys-read或sys-write等系统调用还是通过内存映射的文件读写,CHaoS都通过虚拟机监控器作为中间人来辅助数据交换。并且,CHaoS系统利用这一时机,同时进行了数据的加解密。

2.1.3数据的传输和加解密

CHaoS为每个受保护的进程都维护了一个已打开文件的列表。在进程进行文件读写时,如果所访问的文件是本地磁盘文件,则虚拟机监控器将对此次文件读写加入额外的加解密处理。

在用户进程进行文件读写时,虚拟机监控器根据系统调用的语义,解析参数中1/o缓存所在的地址。在读取文件时,虚拟机监控器将系统调用参数中i/o缓存的地址修改为操作系统能够访问的一块临时缓存,然后交给操作系统去作文件读入。在系统调用返回时,虚拟机监控器再将临时缓存中的内容拷贝到用户进程指定的i/o缓存的位置。如果此次访问的是用户的本地磁盘文件,虚拟机监控器在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的i/0缓存之前会先用对应的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

反之,在用户进程进行文件写时,虚拟机监控器先将用户内存空间中的i/0缓存中的内容拷贝到一块操作系统能够访问的临时缓存,然后修改系统调用中关于i/o缓存地址的参数,使其执行临时缓存,然后再将系统调用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如果此次访问的是用户的本地磁盘文件,虚拟机监控器在将数据拷贝到临时i/o缓存之前会先用对应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

2.2可信计算技术

单个程序文件的完整性可以用散列算法进行度量。为了保证运行时整个软件栈的完整性,可信计算技术采用了信任链传递的思想,即每个先启动的软件必须度量由它启动的后续软件,并将度量的结果依次存入硬件的tpm芯片中。这样,系统的整个启动过程就会以一个启动链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比较链中的每个散列值,用户就能得知该系统启动了哪些软件。目前tpm芯片使用SHal散列算法对每个启动的软件进行度量,将其结果存放于平台配置寄存器pCR中。pCR寄存器只有2个命令操作接口:归零命令和扩展命令。扩展命令所做的是将一个新的SHal散列与当前pCR中的值作合并,再计算出一个新的SHal散列,存入pCR中:

pCR_new=SHa1(pCR_current||new_hash)

因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所有启动过程中运行的软件都会被忠实记录在tpm的pCR寄存器中。为了将pCR值完整地告知用户,可信计算技术提供了远程证言机制(remoteattestation)。每个tpm芯片在生产时都生成有一对永久的RSa非对称密钥,其2048b的密钥部分eK(endorsementkey)被固化在tpm芯片内部,公钥部分生成证书存放在可信第三方Ca中。

远程证言时,用户发送一个160b的时间戳nonce给服务器,服务器调用tpm_quote命令将pCR值和nonce一起用tpm私钥签名,并将Quote的结果返回给用户:Quote=SiGsk(pCRvalue,nonce)

由于tpm的私钥签名无法被冒用,用户能够确信其签名的数据的完整性.从而能够得知远程服务器上当前运行的软件栈的信息,来判断该服务器是否应该被信任。

三、Destroy数据隐私性保护原型系统研究

3.1数据生命周期保护

用户数据生命周期保护是指数据的上传、存储、运算以及销毁过程保护。下面将对数据生命周期分别进行介绍。

3.1.1建立可信的环境

云服务器在启动过程中需要借助可信计算技术对启动的软件进行度量,与传统可信计算不同,Destroy不要求度量虚拟机监控器之后启动的软件。因为虚拟机监控器之上的软件层是不可信的,其是否完整不影响到Destroy系统的运作,云服务器在开机后需要将BioS,GRUB和虚拟机监控器的度量值存入tpm芯片的pCR中。

3.1.2建立可信的通信通道

用户首先需要和服务器上的虚拟机监控器建立可信通信通道,然后才能安全地将数据上传到云端。

安全通道建立的过程如下。首先,用户需要生成一对RSa非对称密钥以及一个160b的时间戳nonce。然后用户向云服务器发送一个完整性请求,其中包含时间戳nonce和RSa公钥。

服务器端由虚拟机监控器响应用户请求。首先虚拟机监控器生成一个会话密钥Ksession,将用户时间戳nonce、用户公钥pKu以及会话密钥Ksession一起用SHa1散列计算得到一个160b的散列值,然后,虚拟机监控器调用tpm-quote指令,将这个散列值作为参数传入,得到一个用tpm私钥签名的Quote证言,虚拟机监控器将会话密钥Ksession,用用户公钥加密,并连同Quote证言和Ca的证书一起发送给用户。

用户收到服务器端的回复后,可以在可信第三方Ca上验证服务器证书的合法性,确认之后,可以用证书中所带的公钥对Quote证言包进行验证,确认的确是tpm作的签名,再次确认后,用户就能够检查服务器端的pCR值,确认当前运行的虚拟机监控器版本是否正确和完整,再次确认后,用户可以用RSa私钥将会话密钥包解开,得到Ksession,然后用户用SHal算法确认服务器作散列的nonce、Ksession和Ksession是否与自己的匹配,如果能够匹配,则说明本次通信没有受到中间人攻击。

用户与服务器端的虚拟机监控器协定会话密钥Ksession之后两者的通信都由该会话密钥加密。

3.1.3数据上传

用户在上传数据之前需要先将数据加密,在Destroy的框架中,数据保护是围绕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组的,单个应用程序或一组应用程序由一个主可执行文件,若干可执行文件,以及若干数据文件组成。

用户首先需要为一个应用程序组生成一对非对称密钥,对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进行加密,生成一个128b的aeS对称密钥。然后用这个对称密钥对可执行文件正文和数据文件进行加密,为了保护aeS对称密钥,加密工具用先前生成的应用程序密钥加密后附加在程序文件的末尾。

3.1.4数据存储

用户数据以密文的形式上传到云的存储服务器中,出于容灾和维护等考虑,云服务系统可能会将数据进行多点备份。另外,恶意的内部人员也可能将用户数据进行非法拷贝,然而由于数据是以加密形式存储的,这些合法或非法的数据拷贝并不会造成数据隐私性的威胁。

3.1.5程序执行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私有运行空间中的内存是不能被其他进程和操作系统访问的,虚拟机监控器在操作系统与用户进程之间起到了数据交换的桥梁作用,在操作系统对用户内存空间作拷贝数据的读出和写入时,由于操作系统没有读写权限,虚拟机监控器会代替操作系统作拷贝动作,具体步骤:

1)修改系统调用参数,令操作系统将加密的磁盘数据拷贝到虚拟机监控器提供的临时缓存页ptemp。

2)查询当前运行的受保护程序的id。

3)由id查密钥表,得到程序对应的i/o密钥Ksession

4)将ptemp中的数据用Ksession为数据页ptemp的内容解密,将明文拷贝到私密程序内存页puser。.

反之,从私密程序内存空间拷贝数据到外部的步骤:

1)查询当前运行的受保护程序的id,即spid。

2)由spid查询密钥表,得到程序对应的i/0密钥Ksession。

3)将用户数据页puser的内容用密钥加密Ksession,存人临时缓存页ptemp。

4)修改系统调用参数,使操作系统从ptemp中读取i/0数据。

3.1.6数据销毁协议

在用户指定的时刻,Destroy会将程序相关的可执行文件、数据文件、aeS密钥以及非对称公钥等进行销毁。数据销毁有2个方式,第一是在数据生存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时限时销毁;第二是用户显式发送数据销毁命令,在数据达到生存时限前销毁数据。

3.2Destroy原型系统的实现

基于Xen虚拟机监控器和CHaoS进程保护系统,我们实现Destroy系统,该系统设置一个专用的虚拟机来驱动硬件设备,为管理员提供管理接口,这个专用的虚拟机被称为特权虚拟机。由于虚拟机监控器本身不控制网络,网络通信实际是首先由特权虚拟机接收的,在特权虚拟机中新增的服务进程是用来作为用户与虚拟机监控器的桥梁,传递通信内容。下图为Destroy原型系统构架。

在Xen虚拟机监控器基础上,Destroy加入了4个主要模块,即接口模块、远程证言模块、密钥管理模块,以及计时模块。下面将依次介绍这4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

3.2.1接口模块

Destroy的接口模块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交互,解析用户的命令,同时防范伪造用户命令的攻击。接口模块支持6种用户命令:新用户注册命令、新程序注册命令、程序运行命令、延长数据生命命令、销毁指定数据命令和销毁全部数据命令。

新用户注册命令以明文形式传递,命令中不包含有隐私性信息,其它命令由会话密钥加密。

在程序运行命令中,用户需要提供一个已注册的应用程序的名称来运行该程序。

在延长数据生命命令,用户需要指定一个已注册的应用程序以及期望延长的生命长度,Destroy会将延长的生命长度附加到现有的生命长度上。

销毁指定数据命令中用户需要指定要销毁的程序名称,Destroy会销毁该程序相关的所有数据。

销毁全部数据命令销毁一个用户的所有程序与相关数据。

另外,除了新用户注册命令之外,其他命令包中都会带有一个命令版本字段,这个命令版本号是在用户生成与维护的64位宽的单词递增的序号。理论上,用户发送的任意2个命令包部不会包含有相同的命令版本号,并且所有的命令也都存在先后关系。Destroy在接收到命令包后会比较命令版本号是否比之前收到的版本号都要大,如果没有满足这一判读,Destroy会拒绝响应这一命令。这个机制能够有效防御中间人的重放攻击。

3.2.2密钥管理模块

在用户注册个新程序组时,Destroy会将程序公钥Ksession交给密钥管理模块来存储。对于每个用户,密钥管理模块会为其维护一个程序密钥表。表中的每一项为应用程序名对应RSa公钥的元组。在程序运行时,主程序文件末尾的aeS-128对称密钥会由密钥管理模块动态解密,所有的程序公钥和对称密钥都存放在虚拟机监控器的内存中,不会被交换到磁盘或其他存储设备。

上表给出Destroy系统中密码管理和分布表,在收到用户的数据销毁命令或者数据生命到期时,密钥管理模块会将对应的密钥从列表中删除,并通知上层的服务进程将正在运行的用户程序终止,并将磁盘上的密文数据删除。密钥管理模块能够保证在密钥销毁之后,这些密钥不会再以明文形式存在于任何地方。

3.2.3计时模块

计时模块负责计算用户数据的剩余生命周期,在达到期限时调用密钥管理模块删除密钥,并通知服务进程终止用户进程,删除存储的数据。

计时模块在虚拟机监控器的任务调度时插入了计时逻辑,当一个受保护的用户进程被调度运行时,计时模块记录一下当前时间,在该进程被调度时求得运行时间片段,并在程序对应的剩余生命长度上减去,在普通程序被调度运行时,这一计时机制不会工作。如下图所示。

在一个用户程序的生命长度减到0时,计时模块会进行数据和密钥销毁工作。如果上层服务进程没能在规定时间内终止用户进程,计时模块会进行强制数据销毁,强制数据销毁操作会将用户进程的内存空间中的所有页面都进行清零,清零后程序将无法继续运行。这样,Destroy保证了在数据生命到期后,在云端任何地方都不再存有明文的数据,进而有效防范追溯攻击。

在具体实现中,Destroy系统中生命长度的一个单位是20s,用户在注册程序时设置生命长度参数确定数据的初始生命长度,例如要一天的长度则设定3×60×24,即4320。在后续的延长数据生命长度命令中,设置也是相似的。

另外,由于运行时间的统计只有在用户程序开始运行之后才开始计算,在收到用户的命令之前,程序的生命是不会减少的。为了防止DoS攻击将所有用户命令都拦截,进而阻止程序生命的计时。Destroy强制为未开始执行的程序计时,在计时超过24h而还未收到用户的命令时,Destroy也将强制销毁数据和密钥。

四、性能评估

对于Destroy原型系统,我们进行了性能测试,下面将介绍系统测试环境和测试用例,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4.1系统测试环境

对于硬件测试环境,我们使用Hpdc7900工作站作为测试机,它装有一个intelQuadCoreQ9400处理器,主频2.67GHz,内存3GB,磁盘为500GB的Sata硬盘,以及一块RtL8l69千兆网卡。对于软件环境,系缆安装了32位的Fedora10,虚拟机监控器使用修改过的Xen-3.0.2,操作系统内核使用修改过的Linux一2.6.l6。

我们使用了2个测试环境来作Destroy中受保护的用户进程的性能对比:

正常运行方式:以普通的方式运行性能测程序,这种方式下,Xen和Linux中新增的数据保护机制不会激活,其性能与原版的Xen和Linux系统相当。

加密运行方式:由用户上传加密的测试程序,运行时开启保护。

4.2性能数据和分析

我们采用3个方法来测试Destroy性能。即用lmbench测试系统单个功能的微观测试程序,用它来显示Destroy的实现对一些局部模块的性能影响;用SpeCint-2000来测试Destroy在运算密集型应用中的性能损失;用vsftpd来测试Destroy的综台性能。

如上图所示是lmbench的性能测试结果,在空系统调用时,Destroy的平均性能损失是正常运行的1.7倍,文件系统相关的系统调用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性能损失,基本在2倍左右。不过,这些性能损失是在预期之中的。基于CHaoS的进程保护框架,所有系统调用都会被虚拟机监控器所截获,额外的页表切换和数据加解密给单个的系统调用过程带来了不小的性能损失。然而,由于系统调用发生的频率一般比较低,在计算密集型或i/0密集型任务中,其性能开销一般会被摊薄到占据更多运行时间的操作上。

如上图所示是SpeCint-2000的性能测试,从图中可以看出,4个测试程序出现出了十分轻微的性能损失,甚至有轻微的性能提升,这可能是由于测试讨程中的误差引起的,可以忽略。对于gcc,其性能损失达到了5.2%,是所有测试用例中性能损失最大的。

上图显示vsftpd服务程序的性能损失,包括了延时测试和吞吐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文件服务器的传输速率并没有受到Destroy系统的很大影响,密集i/0操作大大摊薄了Destroy的保护机制带来的额外开销。然而,从单个连接响应时间上可以看出,Destroy对微观上的性能影响比较大,达到46.2%,由于Destroy是一个原型系统,在性能上还未加入优化,当中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