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累积效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9:14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1

论文关键词:电磁辐射;生物效应;抗辐射镜片;防护

论文摘要: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之一。具有抗辐射功能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从而减少视觉疲劳、预防视力下降,减小视力丧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

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致伤效应,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眼睛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抗辐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

1电磁辐射

在空间区域内当存在变化的电场时,会在临近的区域引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新的电场,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按照一定速度由远向近传播,形成了电磁波。低频的电磁振荡主要借由有形的导电体传递,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几乎没有能量辐射出去,而是全部返回原电路。当电磁振荡频率逐渐变高时,电磁振荡既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也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高频率电磁振荡,磁电互变速度加快,能量不再以电振荡的形式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在不借助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电磁辐射[1]。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职业场所和生活环境中,生物体时时刻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电磁场辐照。自然环境中的电场和磁场分别为10-4V/m和10-13t,而50hz高压输电线下的电场和磁场约为1~10KV/m和1-10μt,极端情况下可达到11KV/m和100μt;普通居民家中的本底电场约为1-10V/m,但电热毯或加热水床可达几个kv/m[2]。电磁辐射的频谱很宽,频率范围从0至1025Hz,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其生物学效应不同。广义的电磁辐射是指所有能辐射出能量的电磁波,狭义的电磁辐射指频率小于300GHz的在生活环境中存在并且可能对生物体造成某种伤害的电磁波。抗辐射镜片所指的辐射是针对于在一定时间或者一定强度下会对人眼产生暂时性、永久性或者累积性伤害的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磁辐射使生物系统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称为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影响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参数是频率和强度,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方式不同,效应也不同[3]。电磁辐射效应按照效应出现时间可以分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从电磁辐射的热作用方式达到一定量值或者一定时间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伤害尚未进行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辐射,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这种效应称为电磁辐射的累积效应[4]。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8年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过量的电磁辐射可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长期遭受低强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促使视觉疲劳,眼睛不舒适和眼感干燥等现象发生。眼睛是人体中对电磁辐射比较敏感的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眼部无脂肪层覆盖,眼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分,晶状体缺少血管散热,在受到电磁辐射热效应后,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并产生酶代谢障碍,从而导致晶状体混浊,严重的会形成白内障[5]。同时强电磁辐射会使人眼的重要器官角膜受到伤害,从而造成视觉疲劳、视力下降或丧失。

3抗辐射镜片的原理

电磁波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为了有效的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必须在镜片中添加特定材料或者在镜片表面进行镀膜,从而能够将特定频段的电磁波通过折射、反射、吸收等方式屏蔽,同时要保证可见光能够正常透过镜片进入人眼之中。由于镜片折射率差异较大,选择添加抗辐射材料很难保证镜片稳定的光学特性,因此选择具有吸波特性的材料镀膜至镜片表面是实现镜片抗辐射功能的重要形式。

应用于镜片镀膜的材料必须在超薄厚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吸波作用和透明导电的特性,对于可见光区具有非常优良的透过率。能够产生吸波作用的材料主要有羟基铁、导电高聚物、多晶铁纤维、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等[6]。多数吸波材料的共同缺点就是不透明,无法应用于镜片镀膜中。经过细化的金属氧化物吸收剂粒子的磁、电、光等物理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具有吸波、透波等功能。

抗辐射镜片按其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吸收型抗辐射镜片和干涉型抗辐射镜片。吸收型抗辐射镜片是利用材料吸收入射的电磁波,并将电磁能转变成热能。干涉型抗辐射镜片是利用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到达各膜层分界面以及膜层和镜片基体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吸收和透射三种光学作用以此改变电磁波传播方向或者使电磁波产生干涉作用而相互抵消。

抗辐射镜片可以选择采用特殊工艺将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镀膜至镜片表面的方法来阻挡有害电磁波。由于金属氧化物膜层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很高,同时能够对某些频段的有害电磁波有效阻挡,可以满足眼用镜片的需求。当电磁波到达镜片外表面膜层时,产生反射、吸收和折射的作用。外表面膜层只吸收很小一部分电磁波,而反射和折射是主要的。折射过的电磁波通过镜片基体后有少量的反射和吸收,大部分电磁波正常透射到达镜片内表面,内表面膜层反射的电磁波和从外表面透射到达镜片基体的电磁波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产生干涉作用,相互抵消。镀膜方式也可以采用单面多层镀膜,利用多层膜之间产生干涉相消来阻挡电磁波的通过。

4结论

在电磁辐射广泛存在的今天,采用镀有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膜层抗辐射镜片能缓解电磁辐射对人眼的近期效应、远期效应以及累计效应,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预防视力下降,减小视力丧失的可能性。在辐射可能存在的环境中应用抗辐射镜片是保障良好视觉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F.H.Read著.密予宏译.电磁辐射.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黄德寅.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3

[3]曹毅,童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4

[4]姚智兵,蒋昊等.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9.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2

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的循环机能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疾病.

电磁波辐射随时可能使人面临危害的境地.电磁波会散发出一种扰乱人体状态的正离子.电磁波能穿透人体,导致机体平衡紊乱,轻者使人头晕、疲乏无力、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血压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减少;重者引起视力下降,形成白内障,引起孕妇流产、基因缺陷与诱发癌症.电磁波也是白血病、淋巴癌、脑癌的诱因.常受电磁波影响的人,体内生物电发生干扰紊乱,导致脑电图、心电图异常,使疾病诊断困难,影响治疗.除上述的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外,它还对内分泌系统、听觉、物质代谢、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等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在电磁环境中保护健康及如何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就目前来说,防范电磁污染,减少其危害,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1.城市的广播电视发射台、变电站要科学布局,远离居民区,以郊外绿地处为宜.要规范架设天线,确保环境敏感点功率密度照射量小于40w/cm2(国家标准).

2.加强自我保护.家用电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电磁环境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在使用时,要注重距离防护.对微波炉的检测结果显示,开机时距其5~10cm处约有10~230mw/cm2的微波泄露,当距离拉大到50cm以上时,大部分产品的微波泄露量小于14mw/cm2.因此使用微波炉时,人要远离;为减少手机电磁辐射,最简便的方法是少用,每次通话时离耳朵远一点,或配上耳机.家用电器尽量勿摆放于卧室,也不宜集中摆放或同时使用;看电视勿持续超过3h,并与屏幕保持3m以上的距离;关机后立即远离电视机,并开窗通风换气,以洗面奶或香皂等洗脸;最好少用电热毯,若用亦应入睡前切断电源.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3

这两个事件都与办公场所的电磁辐射相关。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在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现代人所接受的电磁辐射是祖辈的1.5亿倍,电磁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继水源、空气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专家认定的11类电磁辐射高危行业中,金融证券行业位居榜首。电磁辐射是办公室的“无形杀手”

依照国际mpR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50cm距离内必须不高于25V/m的辐射暴露量。但你知道电脑的辐射量是多少吗?在对电脑各主件50厘米内的辐射量测定中,键盘、鼠标、屏幕、主机分别是1000V/m、450V/m、218V/m和170V/m,均大大超过了安全辐射暴露量。

人体是个导电体,电磁辐射作用到人的身上会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功能和细胞状态异常,改变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正常的生理活动,日积月累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及神经功能紊乱。

过量电磁辐射的危害很大,它会使基因病变,癌症的发病率增加。影响骨密度,造成骨质疏松,影响生殖系统,使和卵子的成熟率降低,影响胎儿的发育,我国每年有2000万名出生婴儿,其中有35万是残缺婴儿,25万与电磁辐射有关。

电磁辐射还具有累积效应,长期的累积会造成永久伤害。相信许多人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那就是伴随着电脑用得越来越多,皮肤变得越,来越差,黑眼窝越来越容易出现。皮肤敏感者有可能导致光敏性皮肤病,皮肤上出现小红疹或红斑,肌肤暗沉或者出现斑点,都是辐射日积月累的后果。

你会正确使用电脑吗

在办公室的几大辐射源中,电脑辐射最为常见,防护措施也可能最不到位。

电脑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一般人多注意到显示器的辐射影响,而忽视电脑的背面和侧面。实际上,这3个部位的辐射强度远远高于电脑正面的辐射。以能看清字为准,眼睛距离屏幕应在50厘米以外,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屏幕。

最好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以减轻辐射的危害,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造成眼睛疲劳。

在电脑开启前要先打开加湿气,或者喷一些喷雾在空气中,最大限度地降低静电带来的微尘。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

电脑要经常擦拭。灰尘是电磁辐射的重要载体,如果不及时擦拭,电磁辐射就会滞留在灰尘中,即使电脑处于关机状态,电磁辐射仍然存在,继续对健康产生危害。电脑显示器特别容易吸附灰尘,并且这些灰尘可以在局部形成一个微型的场,在室内空气里弥漫,很容易被人体的皮肤吸附,甚至随着呼吸道进入体内。此外,在操作电脑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补充水分,平时多食用有利于增强体质、抵抗辐射的食物。

补充水分很重要

电脑辐射会导致皮肤发干。工作的时候在身边放一瓶水剂护肤品,如补湿液、喷雾等,随时给肌肤补水。外部的补水只能解近渴,多喝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细胞的储水量。

专家建议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看电视时间长的人要多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脑辐射的危害。由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它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

吃出你的健康来

不少食物含有防辐射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常吃可以帮助办公族抵抗辐射。

注意硒的摄入。氧化损伤是辐射对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物质因为可以清除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辐射作用。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和中药材黄芪,其次是酵母、蛋类、啤酒,海产类有大红虾、龙虾、虎爪鱼、金枪鱼等,再次是动物的肝、肾等肉类,水果和蔬菜中大蒜、蘑菇的含量也相当多。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草莓、樱桃、海带、螺旋藻、卷心菜、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甜薯、萝卜、青椒、南瓜等,这些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隔离霜和仙人掌有用吗

也许兼具美容美观的意义,隔离霜和仙人掌受到了防辐一族的青睐,但作用究竟如何,尚待进一步认识。

隔离霜:意义不在防辐射

隔离霜是否能隔离电脑辐射?这是许多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专家指出,电脑辐射的大部分属于低频辐射,波长约为6.5cm,而隔离霜和防晒霜针对的主要是波长0.01~0.40微米的紫外线,因此对隔离电脑辐射收效甚微。

但经常使用隔离霜,可以帮助皮肤创造良好的环境。它能隔离空气中的灰尘,减少灰尘对皮肤的伤害。如果肤色不好,在隔离霜之后再涂一层具有透气功能的粉底,不仅能改善肤色,还能在肌肤与外界环境间筑起一道屏障。附表列示了几款办公丽人常用的隔离霜产品,市场价位在数百元不等。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4

关键词:电磁辐射;能量转换;能量收集;能量存储

引言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由自然电磁辐射源和人为电磁辐射源组成,其中自然界电磁辐射源包括雷电、太阳黑子活动和宇宙射线等;人类社会形成的电磁辐射源则包括电脑、电视、音响、微波炉、电冰箱、手机、传真机、通讯站、高压电线、电动机、航空、电气铁路、广播、电视发射台、移动通信基站、雷达系统、电力产业的机房、卫星地面工作站、调度指挥中心等。电磁辐射覆盖了所有频段,几乎无处不在,且电磁波在传播时有一个电场和磁场分量的振荡,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传播能量,具有能量的电磁辐射充斥整个宇宙空间。这种电磁辐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将会对人体造成永久不可逆的伤害。

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将电磁辐射变废为宝的能量转换和收集装置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方面可警示人们主动地远离电磁辐射源,另一方面使具有巨大累积能量的电磁辐射能够为社会服务。

关于将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进行转换和存储的文献、专利和应用多见于风能转换、太阳能转换和机车类等能量回收。目前尚未见将电磁辐射能量进行转换和存储的相关文献,因此,展开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系统模型

1.1电磁辐射的特点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通常在某一接收感应点会聚集各个频段各种能量的空中无线信号,包括直达波、发射波和绕射波等。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电磁辐射模型

虽然电磁信号在传播时存在着能量损耗,如自由空间损耗公式为:

(1)

其中f单位为mHz;d的单位为千米。考虑城区应用模型,则损耗公式为:

(2)

其中L50为传播路径损耗值的50%(即中值);amu(f,d)为自由空间中值损耗;G(hte)为发射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G(hre)为接收天线高度增益因子;GaRea为环境类型的增益。

如果f取1000mHz,d取1千米,则LS为92.45dB,可见电磁信号空中传播虽然存在一定的衰减,但由于信号众多,空间仍然具有极大的电磁波能量。

由此可见,完全有必要展开电磁能量感应、转换、收集和存储技术的研究。

1.2系统架构

针对电磁辐射的特点,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磁辐射能量转换和存储电路。

图2电磁辐射能量转换和收集存储电路

整个电路包括天线、无源能量转换和存储电路、能量指示电路、开关电路以及充电电路。电路中的天线用以感应和接收空中的电磁辐射波。无源能量转换和存储电路由电磁感应转换模块和能量存储模块两部分组成,电磁感应转换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宽带化射频接收通道设计,首先电磁感应转换模块将天线感应的电信号进行能量累积,并通过t型无源高阻抗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电压型电信号后送到能量存储模块,能量存储模块采用超能存储器件设计,感应的电磁能量进行存储,其中超能存储器采用超级电容实现微弱能量的快速回收。能量指示电路则实时将感应到的信号强度进行计算,并进行结果显示和警示。

开关电路为低耗能电路,当能量存储模块存储的电能达到一定的幅值后,将触发开关电路,通过开关电路及充电电路将能量存储电路存储的能量转换为电池所需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1.3能量转换和存储原理

能量转换和存储电路的核心部件为超能存储器件,研究时采用超级电容作为超能存储器件。单体超级电容外观如图3所示。而实际使用时,往往采用超级电容系统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存储,超级电容系统由单体超级电容串并联组成,如图4所示。

超级电容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存储。超级电容在储能的过程中并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这种储能过程可逆,即可以进行放电处理,也就是说,超级电容可以反复充放电。其储能过程可以被视为电解质中的两个无反应的活性的多孔电极板,在极板上加电,正极板吸引电解质中的负离子,负极板吸引正离子,从而形成两个容性存储层,被分离开的正离子在负极板附近,负离子在正极板附近。

超级电容的表面积采用多孔碳材料,多孔碳的材料结构使其面积可达2000m2/g,与电解液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超级电容的电荷之间的距离是由被吸引到带电电极的电解质离子尺寸决定的,这个距离相当小,仅为几个纳米。足够大的表面积再加上非常小的电荷分离距离使得超级电容较传统电容器而言有惊人的静电容量,这也是超级电容的“超级”所在。其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

图5超级电容内部结构

当超级电容内部两个电极板间电势低于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时,电解液界面上的电荷则被吸附,超级电容处在正常充电工作状态。当超级电容两端电压超过电解液的氧化还原电极电位时,电解液将分解,处于非正常状态。随着超级电容的放电,正负极板上的电荷被外电路泄放。由此可以看出超级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始终是物理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因此性能是稳定的。

电容器存储的电势能为e=■CU2,再利用库仑定律Q=CU可得:

e=■(3)

其中C是电容器容量;U是电压;Q是电容器的总电荷量,只要影响电压和总电荷量就会影响能量密度,电解液的变化是影响能量密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本项目中利用超级电容上述的特性来实现能量存储,其过程如同“移峰填谷”,如图6所示。

图6能量转换和存储原理

其实质就是将波动的能量变成较平滑的能量输入,在达到一定的电压值后进行能量释放,如为附属充电电路进行充电。

2试验和分析

2.1电磁辐射能量可收集性测试

为了进一步验证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测试的直观简单,采用800~3000mHz的移动通信板型天线对移动通信信号进行了测试,因为该频段信号较为密集,依据国家信工部对移动通信频率的划分,可以得到表1所示的频率分配表。

首先借助800mHz~3000mHz宽带接收机对频率范围的信号进行了搜索,然后采用FFt算法将实际测试的信号进行了频谱显示,得到如图7所示的频谱图和图8所示的频谱占用图。

图7实测频谱图图8城区频谱占用情况

由图可见,移动通信信号辐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密集存在且强度较大,实际最大值可达-39dBm,如距离移动通信基站50米左右,平均值约-65dBm。可见将这些能量累积并收集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2.2能量转换可行性测试

试验首先测试了电磁辐射能量转换和收集存储电路的能量和转换收集能力。试验时在电磁辐射能量转换和收集存储电路前方5米处利用手机屏蔽器发射扫频干扰信号。电磁辐射能量转换和收集存储电路则可以将干扰信号的能量进行累积并感应和转换,为了验证有无能量转换和存储,采用了微功耗的LeD指示灯进行了试验,如图9所示。

图9能量转换能力测试

测试过程中可见LeD灯处于时亮时灭的状态,这表明的确有能量转换且被存储,并可以用来驱动LeD指示灯。

2.3能量转换能力测试

为了验证能量转换的可行性,验证能量存储模块的能量存储能力,试验时实时监测和描绘了转换的效率波形,即实时记录能量存储模块的电压波动情况,并进行图形描绘,如图10所示。

图10能量转换速率

由图10可见,整体转换速率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测试过程没有采用全频段天线,仅仅对800~3000mHz范围内的信号进行了感应,而且天线效率极低,大量的电磁能量没有得到有效的转换;超级电容较为简单。但也可以看出,文章研究的能量转换、收集和存储技术是可行的。

如果经过进一步的软硬件优化和修改,尤其是高性能的感应天线和大容量的超级电容,则可将该技术应用于各种小电压可充电电池的充电,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场合。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5

论文关键词:语音室,设备管理,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危害

大家知道长期使用电脑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过头晕、眼睛疼等症状。究其原因,不得不从电磁辐射说起。电场和磁场的传播过程生成一个作用力场,这个作用力场就叫做电磁场,而这样的传播过程就叫做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工业、通讯、医疗和军事等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电子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家中的电视机、电活、音响、空调、电脑、手机、微波炉等一应俱全;办公设备增加了复印机、传真机、碎纸机等,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人们在享受工作和生活极大方便的同时,己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放置于高密度的电磁环境之中。电磁辐射在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有环境科学家预言步入21世纪后,人类生活中电磁环境的严重恶化将取代噪声污染,而成为首要的物理污染因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把微波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可由三个要素定义:1、辐射源的强度;2、受辐射的时间;3、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脑、电视、微波炉、手机等都存在电磁辐射,辐射源发出的电磁强度越强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距离越近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电磁辐射还有一个累计的效应,偶尔一两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是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对人体产生危害。

通常受到电磁辐射的人都会感觉到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体征变化也可能有脱发、掉发的情况,眼睛通常会发涩、发干、大强度的会导致白内障。血象上还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血压时高时低,白血球有时候也发生过高的现象,另外检查心电图还可能发现心悸、心律不齐的症状。有研究报告显示常用的电脑显示器产生的电磁波主要对眼睛、头、骨骼肌、皮肤等能够产生危害。电脑对妊娠和胎儿有影响。长期从事电脑作业,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易全身疲劳等。

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

作为多媒体语音室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终端就包括电脑显示器,因此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我们在构建和维护语音室时不得不考虑电磁辐射对使用者造成的可能伤害。

对于语音室,电磁辐射来自显示器、主机、机箱、甚至鼠标,当然最主要的辐射还是来自于显示器,因此做好显示器的防辐射工作是必须的。可采取的防护方法分为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两种。

被动防护法防护措施包括:

l通过课程时间安排缩短学员和教师对辐射的一次性接触时间;

l配备显示器防辐射屏,指导教师使用防辐射护肤霜等。

防辐射屏必须能够导电,因为只有能够导电的东西才能屏蔽电磁波,普通视保屏两面都是不导电的,防辐射屏至少有一面是导电的,这样才能起到屏蔽电磁波的作用。

l调整显示器的摆放位置,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l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显示器的周边放瓶水,容器必须是塑料瓶或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

l减少待机当电器暂停使用时,不让它们长时间(一个小时及以上)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l及时洗脸洗手,显示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其实防护措施除采取屏蔽、加强个人防护及现场工作注意事项外,还可以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一、食疗,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莱、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二、药疗,如果从中医理论出发,研制出有固本、怯邪、补肾、壮骨、调整阴阳等功效的中药,用做接触电磁辐射之前或之后的防护药物和治疗药物,可以清除体内导致多种疾病的自由基因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主动防护法则是从电磁辐射的“源头”——显示器部件下手。在CRt时代,低辐射显示器是健康显示器的应用标准。当前低辐射的LCD日益普及,将CRt显示器更换成LCD显示器也成为语音室建设应该考虑的硬件升级内容之一。然而LCD显示器因为高亮度等原因也存在对使用者视觉的伤害。有研究发现,只有用户与屏幕的距离达到1米以上,否则300cd/m2以上的亮度将会对用户的视觉造成一定的伤害。

诚然提起多媒体教学,来自教师的好评如潮,诸如图文生动、信息丰富、授课新颖、寓教于乐之类,好处多得说不完。但是学生家长的反对声也不小:一是教师的粉笔板书对学生写字的示范作用减弱;二是投影屏幕或电脑屏幕,对正处发育期学生眼睛又是一个刺激,学生回家总闹眼睛疼。有鉴于此,我们在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多考虑其不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与健康的双赢。

参考文献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6

关键词:电磁波;应用;危害

中图分类号:R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09-01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放出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场,这就是电磁场,而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波又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他预言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较大的差别。

电磁波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波长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r射线。

一、电磁波的应用

无线电波的波长很长,主要用与通信和广播。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无线电的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现在,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红外线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原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然后利用电子仪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被测物体的形状。这种技术是红外线遥感。利用红外遥感可以在飞机或人造地球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情、预报风暴和寒潮。红外线遥感在军事上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红外体温计、红外线夜视仪、红外摄影、远红外烤箱都运用了红外线的技术。

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就是由于各种色光组成五彩缤纷的世界。

紫外线是比人眼看不到的比紫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足以破坏细胞中的细胞。因此,可以利用紫外线杀菌灭毒。人体接受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促进钙的吸收,改善身体健康。紫外线还有荧光作用,日光灯发光就利用这原理。

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电磁波就是x射线及r射线。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医学上利用x射线来拍x片。波长最短的电磁辐射是r射线,它有很高的能量。r射线能破坏生命物质,把这个特点应用到医学上,用以摧毁病变的细胞,可以治疗某些癌症。r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也可用于探测金属部件内部的缺陷。

二、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波辐射能量较低,不会使物质发生游离现象,也不会直接破坏环境物质,但在到处充满电子用品器材的现代生活,其电磁干扰特性却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它随时可能使人面临危害的境地。电磁波的危害长时间使用电脑之後,会感到身体疲劳、眼睛疲倦、肩痛、头痛、想睡、不安。这些都是受了电磁波的影响。电磁波还会使人的免疫机能下降、人体中的钙质减少,并引致异常生产、流产、视觉障碍、阻碍细胞分裂如癌、白血病、脑肿瘤…等。此外,电磁波会散发出一种扰乱人体状态的正离子。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磨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受破坏。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视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

除上述的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外,它还对内分泌系统,听觉,物质代谢,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电磁波这么令人可怕,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拔掉插头可防止电磁波:电器用品不使用时,最好将插头拔掉,避免室内环境受到电磁波的侵害。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7

关键词: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测试方法;辐射危害

1电磁辐射的概念及其放射源

电磁辐射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它是由空间共同移动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的。换句话说:电磁辐射就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放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电磁辐射源通常分成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电磁辐射源,来自某些自然现象,如雷电、台风、太阳的黑子活动与黑体放射等。而这种电磁辐射源常常会被我们忽视和淡化!我们所一直关注的电磁辐射源,其实只是电磁辐射源的其中一种,即:人工型电磁辐射源。人工型电磁辐射源、来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或装置与设备,其中又分放电型电磁辐射源、射频电磁辐射源及工频电磁辐射源。

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五大影响但归纳起来,我们可以把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三种。

3防电磁辐射服装织物及面料

防电磁辐射服装的面料对于电磁波的防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选用电磁辐射防护服装时,应了解防护服装所采用的面料,及其工作原理。www.133229.Com由于电磁辐射的频率高低不同,所以我们必须按其高频和低频辐射的特点,用不同的织物及面料进行防护。对电磁辐射的防护需要材料有好的导电性或导磁性,所以不锈钢纤维、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银、镍、铜的电镀纤维或织物、填充炭黑、导电化合物和吸波添加剂的有机复合导电纤维便应运而生,而且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磁屏蔽织物和面料。

制成方法:利用金属材料,如采用金属丝网罩隔离装置和用金属粉处理过的服装;利用金属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成纱,再织成布。

3.1防辐射织物、面料的一般分类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防电磁辐射织物有三种,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基料表面所形成的良好导电性能,使其具有抗电磁波的功能。通过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而形成屏蔽作用:

(1)合金纤维混纺:采用不锈钢纤维与其他化纤、棉等纤维混纺形成电磁屏蔽织物,具有耐洗涤、耐磨、柔软、手感好、透气、抗静电、防电磁辐射等功能。

特点:透气性好、服饰感强、耐洗涤、手感好。

适用范围:这种面料目前使用最广,其可以被制成各类防辐射服装,如医护类、孕妇防护类等。

(2)多离子织物:采用多种金属离子涂敷粘附在普通织物上,形成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的织物能保持原普通织物的性能、颜色和手感。

特点:柔软、透气、服饰感强、服饰使用范围宽。

适用范围:可以制成t恤、内衣、床单、蚊帐等。

(3)金属化织物: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在普通织物表面牢固地“镀”上一层高导电金属层,形成电磁屏蔽织物。

特点:镀膜薄、附着力强、柔软、透气性好、使用频率宽、屏蔽效能高。其中,金属化织物是目前国内外最新一代技术产品,比前两种织物更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工作频率宽、屏蔽效能高、使用领域广。

3.2屏蔽高频电磁辐射面料的类型

3.2.1混纺梭织屏蔽布

外表与普通面料一样,采用纳米金属屏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织成,屏蔽纤维直径只有头发的1/12,比蚕丝还细腻柔软。

此面料经过及测试中心检测屏蔽效果达到99.9%(30db以上),同时保留了普通面料的柔软性、均匀性、透气性、耐洗性、致密牢固、使用年限长等特点。

3.2.2纳米离子屏蔽布

采用高科手段,将金属纳米离子置入到织物的内部,从而达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屏蔽率达到99.9999%(70db以上),防辐射能力强,适合电子电器内部防辐射;电信发射机房、基站、电视广播雷达发射台等的电磁防护,可作为机器设备的覆盖物,或制成衣服的夹层,只可轻轻擦洗,不可揉搓。同时这种面料还可以起到远红外保健、抗静电、杀菌作用:能促进和改善人体浅表组织微循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对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3.3检测防电磁辐射面料的一般方法

(1)测导电性

用万用表检测到有良好的导电性,普通面料则没有导电性。

(2)用火烧屏蔽布

混纺布会剩下一层屏蔽丝网;而纳米离子布则剩下一堆金属粉末。

(3)使用手持式电磁辐射测试仪

有辐射时红灯亮,用防辐射布挡住后,绿灯亮,表明辐射已被屏蔽。

(4)包裹测试发

将手机等包裹在防电磁辐射屏蔽布或服装中,看其信号是否减弱。

3.4db和屏蔽率的换算

db和屏蔽率的换算率是:3db50%;6db75%;9db87.5%;

12db93.75%;30db99.9%;70db99.9999%;

3.5防辐射服db值是否越高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作为防辐射服装,首先要有服装的基本性能,比如可洗涤,透气性,穿着舒适性,同时要能满足家电的防辐射。除非在雷达,发射台等特殊高辐射场合,美国军用标准规定大于15db。一般家用电器,如防电脑,微波炉等的辐射,由15db即可。大于60db,99%的织物表面上可以包住手机的辐射,但大多是电镀金属的织物,洗涤几次就不行了。

4防电磁辐射服装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目前市场防辐射服装品种单一的情况,但我们可以将研发制作方向分为:金融、广电、it、电力、电信、民航、铁路、医疗、生活进行分类。在接下来的产品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产品的防电磁射功能,同时还可以增加服装的防紫外线、防风、拒水、防污、防蛀、抑菌、防臭的功能。

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防辐射服装仍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如:品种太过单一、品种不全、屏蔽效果参差不齐且多为妇女防护用品如吊带、连衣裙等。二是针对防辐射服装世界上并未形成标准化的计算单位和检测方法。三是具有防辐射功能织物原理均为反射和吸收两种,而面料一般只有三种,要想达到令人更加满意的效果我们必须研发更新更好的材料,至于什么材料可以更好的使防电磁辐射功能在服装中进行应用,这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姚穆教授的一项研究将有望填补国内外空白。一直从事提高服装穿着的舒适性和健康素质方面研究的姚穆教授带着博士生们,动手制作检测设备,从无数种检验方式中得到逐渐清晰的规律,三年来,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检测方法。他们研究的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检测与标准制定项目,如果通过国家认证,将为防电磁辐射服装的生产、检测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标准。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穿上放心、舒适的防电磁辐射服。

参考文献

[1]刘国华,王文祖.电磁辐射防护织物的开发[j].产业用纺织品,2003,21,(6).

[2]王进美,田伟.健康纺织品开发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防治;电磁辐射;电磁环境监测

abstract:th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pollutiondirectlyinfluencestheenvironmentandhumanhealth.thispaperanalysesthestatuscharacteristicsofth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pollutionandpollutioninChina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andclassificationandharm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pollutionarediscussed.pointsouttheurgencyof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inChina,aswellastheimportanceofthe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almonitoring.

Keywords:environmentalpollution;pollutioncontrol;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X83

一、电磁辐射污染及其特点

1.电磁辐射污染及其危害性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过量的电磁辐射会造成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台、电视台、高压线、变电站、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等大型设备;电子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甚至包括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手机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电磁波,这些频率不同的各种电磁波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这些无形的电磁波不但无色无味,还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随着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生活空间中人为的电磁能量增长十分迅速,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公布数据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大危害之一。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有三个效应: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长期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类若长期处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下,有可能造成儿童白血病,人体癌细胞加速繁殖,诱发癌症,生殖系统受到影响,使得儿童的智力受到损害;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人的视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2.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

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包括了自然的和人为的,有源的(直射波)和无源的(反射波),静态和动态,它是由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电磁辐射污染作为一种新型污染,其主要特点有:隐蔽性强;损害后果的长期性和潜伏性;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还存在科学上不确定的因素;

二、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1.电磁辐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污染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电磁辐射设备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中,这些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分布也越来越广、设备的功率也不断变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的密度不断增大,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污染源。同时在农村,居民家用电器不断增加,电力、通信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可见电磁辐射污染已由大城市迅速向中小城市及农村扩散。1999年5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公告: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2000年3月28日,国家经贸委下发安全第189号文件:电磁辐射需加以防护。2001年8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第9号消费警示:日常生活需防电磁辐射。

2.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纠纷不断增加,矛盾不断激化

近年来,我国的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日益增多,电磁辐射污染投诉率居高不下,因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提起的诉讼也越来越多。电磁辐射污染的损害后果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一般不会因电磁辐射污染立即对人体造成显而易见的损害后果。故以电磁辐射污染所致人身伤害为由要求损害赔偿的纠纷相对较少。但也有越来越多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现已出现可能与长期电磁辐射污染有关的严重损害后果的人,向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所有人或使用权人提出了侵权损害赔偿的要求。因手机电磁辐射污染引发的纠纷,在使用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很多,如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但消费者最为关注和引发大量纠纷的产品是手机。但我国至今尚无一部手机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监管部门也没有做出在手机上标注辐射量的强制性要求,使得手机电磁辐射纠纷长期难以解决。

3.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大多数解决不力

电磁辐射污染直接关系到大范围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公众的敏感度很高,但电磁辐射污染纠纷的解决却往往难以获得各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科学宣传不够;不尊重公众私权,造成对立局面;法律法规不健全,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作为一种迅速出现的新污染源,我国对电磁辐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电磁辐射污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我国在这块还存在空白和矛盾的地方,而且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有加大了解决此类污染纠纷的难度。

三、我国电磁环境监测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一批电磁环境实验测试中心相继建立。但是,目前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实际干扰问题的防护水平上,比较成熟的电磁环境分析和预测软件目前还没有。由于我国电磁环境近场测量设备的研制工作也开展比较晚,目前国产的近场测量仪器及设备存在屏蔽性能差、灵敏度低、频带范围窄、测量费工费时、型号少、精度差等问题。

四、以完善监测机制促进监测质量

1.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每个工作环节,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的对于工作量来说,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的流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对监测任务,受控的岗位及受控的工作环节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控措施,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

2.提高质量意识,端正管理思维。我国环境监测经过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各单位在质量体系文件指导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转化成为每个监测环节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贯彻落实。管理者应当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在从事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时不能走过场,同时运用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加标回收、不定期监督检查等;质量管理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应给予一定的权力,配备相应的资源,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质量管理效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员和任务发主冲突时,质量管理措施仍然要执行到位,不能由此形成管理时紧时松的坏习惯。

3.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因为环境监测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应该始终掌握能力建设的主导权。没有政府的重视,无法解决能力建设资金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从组织机构、应急专业队伍建设、装备配置、技术标准、科技进步、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综合指挥协调系统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尽快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政府行为属性也意味着要加强强制干预和管理,从公权力上的根本上构建实时的环境监测机制。

五、结束语

迄今为止,电磁环境对人类影响的许多问题仍无定论,而随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突出,电磁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因此,有关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值得庆幸的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治理及监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徐鹏,张建春.电磁辐射污染对人的危害与防护[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1(5):17-20.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9

孕期无法承受之辐射

全国每年出生的两千多万新生儿中,接近120万为缺陷儿。专家指出,导致婴儿缺陷因素中,电磁辐射的危害最大。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胚胎和胎儿组织特别容易受辐射损伤。这种损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坏死或细胞膜受损,但细胞不死亡,就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的缺陷。

孕期三个阶段胎儿受辐射伤害各不相同:

1―3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

4―5月为胎儿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可能引起智力不全,甚至造成痴呆。

6一10月为胎儿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体质弱,抵抗力差。

妊娠头3个月,也就是妊娠早期,受辐射影响的危险比妊娠中、晚期的危险大得多。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避免他受到任何伤害,孕妈妈在怀孕的头3个月一定要坚决地远离电磁辐射。

防范6项生活细节辐射

1远离电脑辐射。

怀孕早期的准妈妈,每周使用20个小时以上电脑,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也增加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为此,孕前女性及孕妈妈应暂时离开电脑、电视等视屏岗位,有困难的,最好能在怀孕的头三个月,既胎儿器官形成期暂离此类工作环境。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孕妈妈必须穿着防辐射服装。否则,长期在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的孕妇即使顺利产下婴儿,但婴儿的智力和体质也可能已受到损伤,并将产生难以弥补的后果。

2远离家电辐射。

家里是电磁辐射较为集中的场所,故新婚、孕前女性和孕妇在居室时要远离微波炉、电热毯、电视机和电脑等电器,必要时也可穿着专门用于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服。建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孕妈妈处于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3远离办公设备辐射。

电话、传真、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以免室内辐射聚集过多。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4远离手机辐射。

孕妈妈使用手机时,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孕妈妈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有座机的地方就关掉手机,用手机通话长话要短说。不把手机挂胸前,就算它再炫也要放在包包里或者桌子上。

5远离充电器辐射。

充电器充电时,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电磁波,能杀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所以孕妈妈应远离手机充电插座30公分以上。切忌将充电器放在床边。

6远离电波辐射。

居住或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的孕妈妈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tip家用电器辐射量

利用工具防辐射

防辐射服:防辐射服装面料通常是由两种材料织成的。一个是用不锈钢纤维织成的,一个是碳素纤维织成的,从我们电磁辐射防护的角度来说,不锈钢纤维织成的面料的防护性能是要优于碳素纤维织成的面料。防辐射服有肚兜、马夹、衫衣等多种款式。

电脑/电视防辐射屏:防辐射屏采用隐形飞机吸波技术、纳米技术和人体工程学光吸收技术,能有效吸收电脑/电视显示器发出的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和静电,并使电脑/电视光线更加柔和,防止眼睛疲劳,同时证非常高的透光率。

电脑辐射消除器:工作中的电脑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及设备,对外都会产生多种频率的辐射(主要是低频辐射),用“电脑辐射消除器”替换原来电脑机箱上的电源线后,即可从电源中排除掉产生辐射源的多种谐波;

防护帽:它是由几微米粗细的不锈钢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成的导电布制成的,对电磁波可以起屏蔽作用。

手机防护套:采用吸波材料技术原理,对于手机电磁辐射磁场是吸收原理,吸收手机微波,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挥发,从而降低辐射值。

防磁贴:欧美和日本近几年推出的特殊贴片,能改变天线附近的电磁场分布,减少对人体头部的照射剂量。

电磁辐射累积效应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电磁兼容;电磁污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虽然电子线路与设备以及系统三者之间不存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但是就电磁这一视角而言,三者的电磁具有相容性。正是由于电磁兼容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导致了电磁污染的出现,而电磁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因而必须掌握电磁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并针对存在的电磁污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和屏蔽电磁污染带来的危害,以解决电磁兼容带来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问题。

1.分析电磁辐射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的威胁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进入家中,其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电磁能量,在对其它设备干扰的同时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带来威胁。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我们所使用,其巨大的电磁辐射有很大一部分将会被我们所吸收,而且各大新闻媒体对电磁辐射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层出不穷,加上这些危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必须意识到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1]。

2.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的电磁污染

2.1电磁辐射

在诸多电磁污染中,电磁辐射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电磁辐射有自然形成的电磁辐射,也有人为导致的电磁辐射。自然辐射包括的内容较多,例如地表和地层的磁场、电流和雷暴等电场以及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无线电辐射等。而人工辐射则以广电发射系统、雷达各种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等一切电气设备的辐射均为人工电磁辐射。

2.2地回路干扰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建筑电气的电路中的电流必须利用地线形成回路,所以在用电设备电路中,地线作为公共导线,而是导线就会具有电阻,其电阻就难以确保不同接地点的电位相等,二者公共电阻就会产生电压,进而对接地带来干扰。因此,接地点电流就是干扰接地的根源,这就必须进行可靠接地,才能降低或抑制干扰。

2.3电位差引起的电磁干扰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各种机电设备的机壳与及接地各种回路之间始终存在着地位差,而电位差的存在,就会在不同的频率上产生不同的电磁干扰,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将其消除,才能确保机电设备之间运行的安全。

2.4静电电磁引起的干扰

静电现象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但是当静电负荷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在合适的线路下就会形成放电的情况,而静电放电的能量较大且频率较高,因而其同样是电磁干扰,极有可能对电气设备的敏感元件带来伤害,而对设备性能的发挥带来影响。

2.5电缆设计和敷设带来的电磁干扰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电缆设计和敷设也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而电缆的设计和辐射又是整个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所在。在设计和敷设过程中,电磁耦合实际就是一种干扰,而电磁耦合又分为传导性、高频性和辐射性的耦合。而电缆的导线之间相互平行,加上走线距离较远,若电气设备难以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则主要是电缆原因,所以在设计和敷设建筑物的电缆时,就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带来的干扰降到最低[2]。

3.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如何应对电磁污染的对策

3.1应对电磁辐射的对策

为了确保电磁辐射得到有效的防护,就应结合实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对其带来的电磁干扰进行屏蔽。在屏蔽过程中,主要以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为主,在静电屏蔽过程中,就是预防静电与恒定磁场之间互相的影响。而在电磁屏蔽中,则为了预防交变电场、磁场、电磁场三者之间互相的影响,应针对辐射源产生的间断性,必须科学的设计屏蔽壳体,同时还应屏蔽建筑物中各电气设备与电力系统之间的电磁辐射。具体的做法就是利用屏蔽电缆延伸屏蔽体,确保屏蔽电缆与屏蔽体之间完整的封闭,并将电缆屏蔽层叠新线进行完整的覆盖,达到屏蔽电磁辐射的目的。

3.2应对地回路干扰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应对地回路带来的电磁干扰,首先应为整个建筑电气系统建立公共零点为基准面,并利用高频干扰电压为其提供电阻较低的通路,从而达到稳定系统的目的,使其安全、高效的工作;其次,为了确保系统屏蔽时具有较强的电磁屏蔽质量,从而更好地抵制电磁的干扰,就应在确保金属设备接地正常的基础上,将其与零线进行连接;最后,为了预防雷击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带来威胁,就必须将整个建筑的用电设备以及建筑物自身与大地相互连接,从而引雷电电流进入大地,在应对干扰的同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此外,由于现代建筑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因而其通信系统和通信设施也会相应的复杂,针对其形成的电力回路,设计人员应将信号接地,在接地过程中,主要有单点式、多点式、悬浮式和混合式,在实际接地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以确保接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电位差引起电磁干扰的应对对策

电位差引起电磁干扰的抑制以搭接技术的应用为主,主要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的抑制电磁干扰,同时还能预防雷电放电危害,预防设备因运行时间过长而积累更多的静电电荷,达到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以及消除静电放电带来的困扰。搭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选取搭接技术,一般可以采取永久性搭接与半永久性的搭接技术。二者的不同点就在于前者通过不同的焊接工艺使其固定,而后者则是采取螺栓和夹具等确保其既能紧密连接,同时也能及时的拆除,为维修和测试带来便利,但连接时的可靠性没有前者高。

3.4静电电磁干扰的应对对策

静电电磁干扰的应对,主要以选择防静电装置为初步性手段,并在进行设计时增设相应的抗干扰装置,尤其是外壳的设计和电缆保护系统的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搭接设计,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3.5电缆设计和敷设带来电磁干扰的应对对策

由于电缆辐射时的电感性耦合主要是磁耦合,所以应使线间距尽量大,线长度尽量短,尽量避免平行走线以及尽量减小电流回路所围成的面积使互感尽量小。扰导线环与干扰导线环的相互设置应尽量使干扰磁场切割的磁力线最少,因而所耦合的干扰信号能量也最小,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3]。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建筑电气设计特点,为了降低电磁干扰给我们带来的污染,作为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加强电磁兼容问题处理的必要性,充分意识到电磁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并针对电磁污染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对电磁干扰的屏蔽和降低,在确保整个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同时,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电磁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实现建筑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宜.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J].现代电子技术,2006,15: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