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调研课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4:00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1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选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86-02

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南昌航空大学十年前就在大学生中开设一门“环境保护”公选课,累计选修的学生二千多人,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参与意识,并且通过他们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对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认识,同时有助于今后工作中解决所碰到的环境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课时少,学生基础差异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一个老师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全部内容,教学效果不佳。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运用了“化整为零、精英组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环境保护”的内涵与公选课的性质

“环境保护”的内涵就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使自然界可以稳定持续的发展,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句话概括:尽最大可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等等。本课程的内容较多,但学校规定公选课只有20学时;选课的学生来自文、理、工、经济等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较大差别,基础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公选课与专业课差别为:专业课较深较专业,与真正的研究要点、方向密切结合;公选课则比较宽泛,可以定位为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素养,而无须过分强调专业性、研究性。从这两方面考虑,在教学中,应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在于知识本身的背景、概念、结构,发展,讲座性质的,带科普介绍性质的。

二、传统教学方法弊端

环境保护涉及面极广,它包含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治理,还包括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一般环保专家研究领域仅局限于环境保护的某一领域。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或引起学生共鸣。目前授课教材有《环境学导论》、《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基础》等多种,但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专业的学生,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这样课程的教学资料收集带来了较大难度,也难于得到学生好评。许多学生为了得到该课程的学分,产生为拿学分而选的思想,迟到、旷课、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化整为零、精英组合”教学模式

鉴于“环境保护”公选课范围广、内容多,一位老师的知识背景难以应付该课程的知识的方方面面,更没有精力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事宜;为提高教学质量,减小教师的工作负担,本课程授课改用“化整为零、精英组合”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与受教育学生的背景,将“环境保护”课程的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改为系列讲座形式,讲座的主题与各章内容相吻合,系列讲座的主讲教师分派我校环境工程各研究方向的科研、教学精英承担;要求授课教师的研究与教学背景与该章节主题方向相同或接近,做到“各尽其能”。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师的教学要激发学生“乐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人研究,讲授中善于引趣,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疲劳率小于传统讲授。运用传统讲授的课上,学生的疲劳率为19.8%,课下为63.9%;善于引趣的讲授,学生课上疲劳率为9.9%,课下为37.3%。因每位老师只负责讲授一个与自己的科研、教学相关的主题,教师对教学内容熟练,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课程的内涵与趣味性。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把面铺得太宽。公选课学时较少,应注意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要选取环境保护各领域的知识时,介绍他们的主要现象与根源。但也不能只讲点不讲面,否则学生得到的可能是支离破碎、零乱无序的知识。在讲点的过程中,要注意面的总结、概括,即对每一个领域的环境概况,有一个总的分析、介绍,力求在较短的学时里,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其次,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该门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的环境保护原理知识。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系,环境保护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在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地介绍了各领域一些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典型特例对环境的影响等等。这样的介绍,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身边的行动对环境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而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生动化,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组织和实施环节上作出调整、改革。必要时可以开展一些音像教学活动,诸如一些著名环保事件背景状况、事故后果等,都可通过音像教学进行,这样更直观、形象和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本着关注学习者兴趣、个性和主动性的现代教育原则,结合课程特点,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学规律、更富有成效。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发展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由于课堂讨论改变了课堂讲授法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通道输入知识信息的格局,变为多通道的知识信息传递和交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术思想的交流。

五、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学效果

通过“环境保护”公选课教学的研究,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到课率有原来的不足30%上升到目前的80%以上,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由原来的70分上升到90分以上。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之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颂,陈士明.《环境保护概论》公选课教学实践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38-142.

[2]苏玉萍、陈庆华、林佳.“环境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79(3):153-155.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2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3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环境教育课程设计

当前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我国,某些地方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环境污染总体并没有得到遏制,形势依然非常严峻[1]。

环境意识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感受、思维及情感等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2]。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3],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环境意识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环保行为,还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的环保行为[4]。目前尽管针对大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也有不少研究[5],但绝大部分集中在环境保护常识的认知和环境意识与行为的通识教育,缺乏环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本文从环境教育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影响入手,对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探讨,从而为完善大学环境教育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和环境意识两大部分。根据多数相关研究采用的方法,把环境意识分解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三个维度。环境意识首先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认知,而认知主要来源于知识,因此环境意识的第一维度是环境知识。意识也是一种心理,包括感受、思维及情感等,都可以用态度来表示,因此环境意识的第二维度是环境态度。而态度的最好反映是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显,因此很多学者把环境行为作为环境意识的第三维度[6]。本研究一方面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考虑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反复筛选设计出具体问题。其中环境知识共9个问题;环境态度测量采用nep量表,对五个维度自然平衡、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例外主义、生态环境危机和增长极限共设计了15个问题;环境行为则根据大学生环保活动参与情况设计了5个问题。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选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调查对象涉及独墅湖校区中所有学院(包括医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院、传媒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院、艺术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共9个学院)的全体在校学生。由于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综合类大学,且涉及多个专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数据可信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当前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0.56%。调查样本兼顾了高年级和低年级、男生和女生、文科和理工科的平衡。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环境教育对大学生环境知识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过环保课程培训的大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没有受到培训的大学生群体。在9道题目中,接受过环保课程培训的大学生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为61.11%,没有受过培训的大学生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为68.96%。没有受过培训的大学生在任何一题的回答正确率都没有显著高于受过培训的大学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题项(例如“废弃的纸巾和厕所纸是不可回收的”)的回答正确率明显偏低,说明对垃圾回收问题、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做法不少大学生还存在严重的错误认识。

表1环境教育对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回答正确率)单位:%

注:***p<0.001;**p<0.01;*p<0.05;+p<0.1,ns.不显著。

(二)环境教育对大学生环境参与的影响

接受过环保课程教育的大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自觉程度高于未受过教育的大学生,接受过环保课程教育的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2.77,而未受过教育的平均得分为2.58。并且虽然“谈论环保问题”和“购买商品时考虑其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两题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各项题目接受过环保教育的大学生的得分都高于未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受过环保教育的大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自觉程度高于未受过教育的群体。

表2环境教育对环保活动参与的影响

注:***p<0.001;**p<0.01;*p<0.05;+p<0.1,ns.不显著。

(三)环境教育对大学生环境态度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环保课程教育的大学生环境关心量表平均得分为57.86,而未受过教育的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58.66,两者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接受环保教育和培训对于大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及价值观的形成,并没有直到显著的影响作用,间接反映出环保教育是一个持久、缓慢的过程。虽然环保教育传授大学生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及环境运动方面的基本常识,但在大学生深层次的环境自觉意识的培养、对自然深切的情感关怀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素养培育方面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大学生环境知识的总体水平较高,但对环境保护常识性问题的了解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2.大学生对环保社会活动参与意愿比较强烈,高校应该拓宽环保活动的覆盖面,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3.环境教育在大学生的环境态度培养方面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今后要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对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建议

1.课堂教学与调查实践相结合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一定环境关心的意识,因此有兴趣选修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但是如果课程变成长时间的理论说教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时,许多学生的兴趣又陷入低谷。根据课程的设计理念,环境教育课程的实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以环境正义为基本理念的环境意识视角的培养。要培养环境意识视角,就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讲授之后,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理论,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将概念操作化成调查题目,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理论和概念的知识理解,而且可以增强环保研究和参与的动手能力。

2.课堂教学与时事分析相结合

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当前发生了什么环境风险,或将要发生什么风险,而需要掌握环境保护理论以理解不同社会群体是如何定义环境风险及做出怎样的反应。环境保护理论一直是环境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课程学习中,许多学生只是靠机械记忆去记住理论的内容,一旦考试过后,所学理论也随之淡忘。根据课程设计的建构主义理念,课堂教学与时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关注环境新闻寻找典型案例,运用所学的理论,针对新闻中环境事件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既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又将学生置身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讨论中,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教学与影视观赏相结合

学生课外阅读经典著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和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等经典著作。但是从课堂观察来看,尽管教师大力推荐,但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高。因此一开始就摆出大量经典著作并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让学生被厚重的书本吓倒。今天的大学生成长生活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影视教材具有直观生动性和鲜明时代性等特点,很容易为学生接受。将课堂教学与影视观赏相结合,选择优秀的科普电影影片引导学生观赏和思考环境问题,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章怀.中国环境污染总体未得到遏制.http://省略/ny/news/2010/01-28/2096671.shtml,2010-01-28.

[2]暖,王霞斐,何祥.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刍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9,(3):65-67.

[3]陶文娣,王会,王瑾芳.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30-133.

[4]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4

绣品文化背景下的环保教育

三星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教育界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把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建立对环境的正确价值观,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及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实施本课题研究是开展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我校地处全国家纺绣品名镇-海门市三星镇。这里个私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这里95%以上的家庭从事绣品加工与经营,形成了独特的绣品大市场。但随着家纺绣品产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

大气污染:绣品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机动车也急剧增加。然而,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却严重污染了大气;一些绣品加工户随意焚烧绣品边角料,污染空气;大量私企的出现,烟囱林立,排放的废烟、废气也污染大气;特别是多家印染企业排放的污水气味更给大气造成了污染……

水质污染:随着绣品产业的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大量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特别是绣品垃圾倒入河中,污染水源;一些印染企业偷排污水严重污染水源;一些私企为了扩大经营面积或为图交通方便,随意填埋河沟,造成水流不畅,从而水质变坏……

土壤污染:飘散的包装袋造成严重"白色污染";抛弃的绣品边角料造成新的"彩色污染";焚烧的化纤品残渣使土壤板结僵硬等……

诸如此类的绣品垃圾污染直接危害着本地人们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唤起本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1、开展环保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专们人才,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三星本地人才,他们当中大多数的学生将来在三星这块土地上生息、发展。这些人才必须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要求:把我们的接班人培养成具有现代意识的人,而环保意识是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保教育是培养本地合格人才的需要,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2、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全国环境宣传行动纲要》中提到:“要根据大、中、小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环境教育过程特别注重向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关心他人利益教育,全社会协作治理污染的协作精神教育,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这些教育恰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在进行环保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因此.环境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环境教育与科学探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小学科学课中,存在许多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环境意识或环保意识的题材。发掘绿色教育中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小课题,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有关的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通过环境教育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环境教育可以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中指出:“中小学要利用活动课教学时间,组织好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竞赛和征文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大队活动,使环保宣传和少先队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共同关心人类,热爱生活的观念。

环境教育是本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本地经济是否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的大问题,也关系到教育是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并具有现代意识人才的问题,开展环境宣教势在必行,进行环境教育意义深远。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研究对象: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们选取全校三~六学生作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必要的时候把研究对象扩展全体学生及村小学生。

2、研究设计:

本课题实施与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相配合,采用行动研究法,采取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策略,以结合现行教材与《绣品文化校本课程》进行课堂渗透环保教育及社区考察研究、宣传为主,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是:现状调查分析、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学习、明确研究目标——实施行动计划、积累搜集资料——组织研讨交流、阶段总结调整——后期测试分析、完成总结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的目标是从学科的知识和特点出发,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并探索出一条在小学阶段以科学探究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小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1、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让学生形成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所谓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关于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能掌握有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

,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二是懂得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能正确理解“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

三是懂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当代和后代的严重危害,对我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2、不断提高学生的环境觉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一是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一种人人有关、人人有责、义不容辞的社会公德。

二是具有为维护良好环境而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具有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在自己活动范围内宣传和推动保护工作。

四是具有与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勇气,对环境违法行为敢于进行制止或检举、控告。

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5

1.认识白色污染与生活的关系,树立防止白色污染的环保意识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袋一类的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化学老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塑料的成分,认识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探讨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一是减少使用塑料袋;二是循环利用塑料袋;三是使用布袋、篮子等取代塑料袋进行购物,树立防止白色污染的环保意识。

2.认识沼气的形成原理,树立节能的环保意识

沼气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用来照明、做饭,沼气的利用不仅体现了循环利用秸秆、粪便的节约意识,也体现了使用洁净能源的意识。因此,在讲到沼气时,应详细讲解沼气的形成原理、对生活的影响、利用价值,从而让初中生树立“节能”的环保意识,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变废为宝,走一条低花费、高效能、节约型、环保型的环保之路。

3.通过学习新能源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使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的意识

使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人类探究新的生存方式的重要手段,是走向环保社会的重要一步。因此,在讲到大气污染时,渗透能量转换和新能源知识,应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新能源,在将来树立开发新能源的远大理想,积极探索新型能源,开创一条低污染、高效能、循环利用的环保之道。

4.通过对H2o的深入学习,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学习化学时,当讲到水的成分时,应渗透水的相关知识,比如水的重要性,地球上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一是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二是可以防止水污染。

5.正确认识拼车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一部分,因此,在讲到大气的成分时,化学老师一定要详细讲解汽车尾气的成分,以及这些有害成分对空气的影响。进而认识大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生存的关系,并结合相关视频进行熏陶教育。最后,提出拼车这一环保措施,引导学生认识拼车的重要性,不仅节约花费,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6.结合实验教学,加深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更直观,更现实,更生动,其效果更显著。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结合起来,研讨实际生活中的保护环境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经常要向学生介绍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这时附带讲授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可以使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预防方法。在具体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制取化学物质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掌握污染物回收知识。如铜和热硫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存在,能得到明显的结果即可。如用硫化亚铁和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未排出的气体要用碱液吸收。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统一处理,一定要指定处倾倒或回收,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放,尽量避免有毒气体和液体泄露乱淌。

7.实施假期课题调研,提高环保意识

课外活?邮强翁媒萄У难由旌筒钩洌?在假期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假期里,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既可以补充课堂上教学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不足,又使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寒暑假前,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去教学,参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地,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以及尚有哪些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假期开动脑筋,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自己的研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1)确立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时,着手从身边细小的方面考虑,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选取一些紧贴日常生活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像“贵港水泥厂的污染物处理问题研究”“东湖水质检验与分析”、“关于‘凤凰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调查”等等。

(2)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有了充分的研究计划和准备之后,同学们就深入学校、家庭、车站、菜场、社区等,发放调查表,收集反馈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实地测量,采集标本,调查取样,采访群众,倾听呼声,充分收集研究材料。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6

一、课题组的组建及开题情况

(一)、根据实验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实验之初我们组建了本课题成员组。

1、课题领导组:

组长:*

组员:*

2、课题研究组:

组长:*

组员:*

3、课题顾问组:

组员:*

(二)、开题情况

本实验于20*年2月18日在本校阶梯课室召开,有上级顾问领导,学校行政人员,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各相关学科教师参加的开题动员大会。会上主要由课题研究组长谢文庚老师作开题报告,报告主要讲了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步骤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要求等相关问题。此外,顾问组成员还对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题开展实验研究、研讨的有关情况。

在开题动员大会后,课题成员根据预定的方案,组织少先队三级辅导员,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始对实验进行了研究、研讨活动。

20*年3月制定了辅导员学习方案,进行培训,制定实验计划。组织辅导员实验,针对少先队员环保意识、创新意识探究。

20*年4月对教师、高年级学生及低、中年级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与创新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20*年5月调查实验中队及对照中队队员综合环保知识、创新情况前测。

20*年6月组织了少先队员到社区调查污染情况,整理、分析收集的材料,查找文献,挖掘环境遭受破坏的根源。

在这一环节研究中我们坚持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与分析法,并形成调查报告。

20*年7月-9月开展了“社区我当家”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把学校所在的下枫山街作为服务对象,建立成“红领巾示范街”。队员们充分利用假期在示范街宣传城镇文明公约,种植、管理花草树木,开展“三讲活动”(即讲卫生、讲秩序、讲绿化)。

20*年10月至12月份开展了“没有垃圾的城市”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各实验中队走上街头清除白色垃圾,动员父母亲一袋多用,以减少“白色垃圾”污染,使队员明白,从小不做“污染之事”。通过活动,涌现一些感人事迹,如王明同学坚持一年在墨江边拾拣一次性筷子,队员外出活动都自觉准备一只垃圾袋——使队员知道世界少了一个污染源,就多了一份文明的力量。

20*年1-3月份开展了“我给书记出主意”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首先与环保局、城建局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队员们带各街头测量声音强度,到江河测量水的成分、散发环保宣传单、参与消除白色垃圾等;全校还举行了“携手创文明,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少先队主题队会,通过讲、演、唱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在此基础上队员们给县委书记写信、进言谈自己对我县环保工作的建议。

20*年4月份举行了少先队员环保知识、实施能力培训。首先,我们带领少先队员参观了砖厂、自来水厂,而且让队员到环保监测站做实验,收集环保科普知识,让他们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和信息。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其后,各中队辅导员对队员们进行环保知识、实践能力培训。如: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垃圾处理器的设计,无公害产品的设计,海水淡化器的设计,环保电器的畅想等。

20*年5-9月份开展了“废物不废是宝贝”动手促环保活动。学校新建立“环保实验室”。队员们动手实践,将“收旧集废”的物品进行创新加工,变成可利用,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等。一方面使孩子走进环保科学之中,另一方面并进行手工艺品义卖,扶助贫困儿童等活动。

20*年10月对学校开展学校环境调查。在这个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对学校的生态自然环境进行了调查,还对学校人文精神环境也进行了详尽的了解。

20*年11至2009年1月份开展“学校环境我设计”活动的第一阶段设计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队员们集思广益,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全方位的环境进行了设计,并以图文形式上送到校长室,由学校行政人员根据学校实际进行择优录用,形成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方案。

2009年2月至今开展了“学校环境我设计”活动的第二阶段实施环节。我们利用春季,在设计环节的方案中在校园内进行绿化、美化实施工作。队员的作品变为现实,培养其成就感。

三、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培养了环保意识,促进少先队员的养成教育。

在实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让队员有了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在校园乱攀乱摘,不向公共场所乱扔乱吐的“不破坏意识”,随着“社区我当家”活动的开展,学校组建了“护绿小队”、“城镇环境监督小队”,让队员们也养成了“自主捍卫意识”;通过“没有垃圾的城市”活动的开展培养了队员们“消除污染”的意识。

(二)、在“玩”中学,学中“玩”,练本领,长才干。

在实验中,队员们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队员们的自理、自护、自学、自强、自律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我校转变教育思想,确立队员的主体地位,培养队员的主体精神,促进队员身心全面发展的成果显示。

(三)、环境教育扬起了素质教育风帆,赢得了家长支持。

在实验中,根据儿童特点,我们开设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如队员野外活动,提高了他们观察、记录、测量和实验的技能。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养成爱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着,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家长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开展课题研究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值得讨论问题:

一是辅导力量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广大家长的积极性,挖掘他们中间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其孩子的素质教育服务,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7

关键词:人与环境;研讨式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40-02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日益发达,规模空前扩大,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却使自然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编写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以小说的形式预言农药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在书中,蕾切尔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并向人类提出警示,使人们明白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这本书强烈震撼了广大社会民众,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人和环境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将其活动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环境要具有容纳并消除活动产物的能力,因此人类离开特定的环境则无法生存和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物,输送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1]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努力寻求和解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到环境利益,以求得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人与环境》课程的重要性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环境及其相关专业,涉及水资源处理与供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等,帮助学生从专业技术层面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的途径来认识当下的环境问题。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人与环境》课程的设置不仅面向环境专业学生,更是以非环境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从本专业的角度,向他们普及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当前热点环境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等,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的认识环境问题。然而,由于这部分学生并没有专业基础知识,如何能够将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课程联系起来,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近三年的教学中,我们对《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三、《人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探究

1.优选教学内容。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和环境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关系。《人与环境》这门课程重点探讨人与环境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问题,除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之外,更应该重视对当下热点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淡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海洋污染、臭氧层空洞、土壤荒漠化、化学污染等成为目前较为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本课程的内容基于以上热点问题,展开教学,向学生全面介绍相关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目前的应对措施以及我国乃至全世界对该问题的长远计划,使得学生更加具体、形象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重视教育相长。作为一门选修课,选修《人与环境》课程的学生来自同专业。近三年来,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来自医学、土木建筑学、统计学、会计学、护理专业等不同专业,这些学生本身并不具备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体系,如何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将教与学有机联系起来,并且互为补充,实现教育相长是我们教师要考虑的问题。考虑到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性,并且课时有限,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开放的、研讨式的课程体系更能够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贯通。开课时,在简单介绍当前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统计后,在后续的课堂上按照选定的内容做专题介绍。同时为进一步增加课堂互动性,可安排学生自助选题,在课后查阅文献,制作幻灯片,并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提问和探究。每个专题由2~3名学生介绍其查阅的相关进展,每次上课用1/4多的时间,用于学生ppt讲演。一方面在ppt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疑问,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讲解和提问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其口头表达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日后的论文答辩乃至工作应聘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两年多的探究,这种人人参加的课程建设和授课方法,已得到学生的遍及认可和喜欢,并且环绕课程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拓宽了课程内容,起到十分积极而正面的效果。

3.改进考核方法。目前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试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是单纯知识点的考核并不能满足《人与环境》课程设置的目的。《人与环境》课程更是要考察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且结合对学生科学论文写作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减轻常识点的考核比重,用综述性论文取而代之。比如要求学生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为论题,查阅文献资料,阐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的现状、解决的办法,尤其要求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意见。课程论文形式参照《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的要求,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能够有效的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描述、发展现状和解决办法的概括和凝练,极大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为他们终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授课内容的多元化。鉴于人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并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交叉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必然需要多学科交融。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设有环境及其相关专业,且师资力量充足,引入的相关老师研究方向涉及生态学、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毒理学、安全工程等多个学科,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设置各个专题,由一位老师牵头,各个老师根据自己从事的研究方向选择专题进行授课,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能够了解和熟悉各个专业最新的研究内容和前沿动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为其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多元化思路。

5.调查与专题探究相互合作。课堂讲解、专题论述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水平层面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了解,如果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人与环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则能够极大的激发他们对环境类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安排课后环境保护调查项目,比如以校园及周边区域为调查对象,调研相关的污染状况,了解污染来源,对周边动植物环境的影响,并对此状况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通过造访周边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处理终端,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切身了解城市垃圾的现状、处理方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是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选题,如校园试验废水、教学楼粉笔粉尘、食堂里的一次性塑料袋、宿舍里的废物和废水等,调查这些垃圾产生的原因、相应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通过实地调查活动,一方面能够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添补实习教育的空白,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调查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地考察,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分工协作,有助于其团队合作能力发发展;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的工作人员或是其他同学、老师交流,可以锻炼其沟通的能力。这一系列的体验,不仅使学生体会环境与自身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心中,更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在《人与环境》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总结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逐步形成了开放式的教学体系,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身认识到人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贯彻环保理念,同时通过课堂讲演以及课程论文的训练,显著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研素养。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8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2012Z-009)。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43-01

《环境生态学》是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形势,强化环境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的很多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课程,进行公共选修或必修,把环境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手段。《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对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在高等院校中如何开设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应该讲由于本专业学生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又对环境保护实践缺乏感性的认识,仅依靠板书和大量的语言课程显得抽象和枯燥。另外,从以往多年的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环保技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如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强对环境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能够综合运用其它专业知识的进行环境规划、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增强动手能力的提高,则是《环境生态学》课程应该最为重视的内容。

2.改变学习方式,增加教学资源

针对环境生态学涉及的交叉学科较多(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太多,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所有内容难点的特点,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对教材中出现的学科间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自学能力培养的关系,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工程专业行业网站资源,扩大掌握最新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动态。积极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扩大学习范围。将主要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材料、主讲教师讲课教案、教学讲义、实验指导、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课程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环境生态学》全部课程录像等全部放在《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上。

3.课程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创新及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本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任务领会、计划落实、展示讲解等职业能力,考查任务方案设计、生态调查、生态监测、自主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环境生态评价、生态影响分析、环境生态保护对策等问题解决及报告撰写的能力等,进行环境生态学课程实践环节建设。开展教学计划内的实习实验,包括在实验室进行的结构实验、生产实习、企业参观实习,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记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鼓励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对一些前沿生物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制,增加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际操作能力。选择性的设置一些有关生态调查、生态监测或者生态规划设计的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与技术问题的能力。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有选择的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进行参观学习。

4.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

现有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单一、内容已显陈旧、重点不突出,需要加强教材建设,课题组成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突出工科特色,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编写新的《环境生态学》教材。针对生态学生物学技术发展速度快的特点,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沿,邀请一些著名教授和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介绍环境科学及工程的发展前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前沿技术内容教授,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改变考试内容,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培养,本课程的考试增加了平时成绩,作业、课堂练习、提问、辩论、讨论及其他表现机会都被列入考核范围,提高其在考核学生时所占的比重。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课程组在深入调查其它院校环境生态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现代科技发展对《环境生态学》提出的新任务,结合高等高专学校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和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形势下,紧紧围绕“育人成才”、“质量第一”的办学生命线,在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为搞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李兆华.面向对象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09(4):161-163.

[2]余顺慧,程聪.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16,13934.

[3]韩玉杰.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2009(1):147.

[4]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08(2):44-45.

[5]王红新.《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6):135-136.

[6]黄一绥.美国大学”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及其借鉴[J].高等理科教育,2008(4):44-46.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理念;视频教学;课堂交流;结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04-01

一、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现状

(一)不断改善

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教学方式的变化是促进地理教学情况改善的重要条件[1]。同时,对现代各种优势条件的利用,如多媒体与网络的利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了视频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时事热点引入法等教学方式,改善了传统地理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学生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思考问题[2]。这些都是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情况得到改善的体现。

(二)逐渐渗透环保理念

地理选修课是一门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学科,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地理情况有一个更加细致的了解。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生接受地理教学,需要将自己纳入到环境保护之中[3]。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在各国国家地理、乡土地理、时事地理、全球环境地理等方面的介绍过程中均会涉及到环境教育的知识,对高中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列举由于人类不良的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恶化的例子,对学生起到了警醒作用,更好地渗透与传达了环境保护的理念[4]。

(三)环保教育存在不足

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是学生深入学习人与自然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学习地理,认识到人类在自然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影响到自己今后的行为。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涉及到众多的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尽管教师采取了许多途径,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仍然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这说明了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的环境保护理念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渗透。

二、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有环境保护的义务。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可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增加远见卓识,适时适当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帮助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精神。

(二)有助于环境保护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才能够遏制不良趋势,促进环境状况的好转。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习惯,例如少用一次性餐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多使用环保出行方式等,能够呼吁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将环境保护的工作落实。

三、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渗透环境保o理念的途径

(一)视频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大多涉及到的是理论知识,因此死记硬背成为一些学生首选的学习方法。据调查很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学科的教学比较枯燥,觉得难。因此,利用课堂视频的展示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述环境污染的时候提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可以利用视频,通过造成165人丧生,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等数字带来视觉震撼,从而调动起学生对有关地理环境方面的关注,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然后通过分析人类的不合理行为,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进行课堂交流

高中地理与环境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讲授内容过多,因此学生很难融入进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提问,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在讲述环境污染的时候提到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造成165人丧生,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是难以估计,通过这些数据证明环境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调动起学生对有关地理环境方面的关注,明白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到的环境问题,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形成正确人地关系思想,更好地学会保护环境,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合生活

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行为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需要得到纠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日的活动,让环境教育的活动进入社区、进入家庭,来巩固环境保护上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用自己的实际的行动为环境保护正名。高中地理教师带领学生在考察乡土地理的社会实践中,研究这个环境存在着哪些问题,比如空气、水源地、植被覆盖率、野生动物数量等等,在这样的一个学习研究过程中,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并为怎样去保护这个环境,建设更美好的家乡作出贡献。如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二次水的利用,不做有害环境的事情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

(四)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环境教育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环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第一,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上,利用幻灯片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第二,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也要注重学生的层次不同特点,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郝勇,詹秀娣.美国主流地理教材阐释“人地协调观”的特点分析――以《地理:地质学、环境和宇宙》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18(04):65-68.

[2]赖兴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28.

环境保护调研课题篇10

一、“桃花水母的发现与研究”的课题指导

⒈课题的确定及研究过程

在2008年9月2号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中的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在展示腔肠动物时,我结合湖南台报道的衡阳桃花水母的情况和2007年在湖南怀化舞水河发现了桃花水母,着重介绍了淡水腔肠动物――桃花水母的珍贵性和现存的情况。下课后,有一个学生找到我,说最近在小区见过类似的动物,我感到很惊喜,并详细询问她发现的情况,第二天,她便采来了样本,我一看到样本便知道应该是珍贵的桃花水母。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表扬了她善于观察的精神,并引导她们就此开展一项课题研究。这些是桃花水母吗?目前还没有在小区发现的记录,怎样确定这些“小精灵”的身份?这些“小精灵”是怎样来到这个“家”的,如果是桃花水母,我们能做些什么?于是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

如何确定这些“小精灵”的身份?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初步认定应该是珍贵的桃花水母,为了确定它们的真实身份,我启发并协助他们先后带上样本去请教环保局和水产局专家,最后我为他们请来了怀化学院生物学向教授,来到现场鉴定与指导。专家一致认定这就是被誉为“水中熊猫”的桃花水母。电视台报道后,很多人来到小区想一睹水母的容颜并采集,很多小学生来抓水母,那么该如何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呢?目前还没有在同一个地方两次发现桃花水母的报道。这些“小精灵”明年还能否在这里出现?保护桃花水母就成了他们的一项使命,于是他们成立了保护小组,并联系了小区的门卫加入保护的行列,阻止人们来水池抓水母,同时保护这里的水生环境。能否让这些桃花水母有一个新的家?学生发现学校的南校区和这里的环境也差不多,是否可以将一些迁移到南校区的水池?于是学生将10多只桃花水母搬到了新的家园,希望它们能在这里“安家落户”。桃花水母为什么能在能这一水池中生长?我引导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学生对水池内的环境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他们采集水样请怀化学院生物学向教授进行科学的测定,另一方面在学校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究,如用显微镜测定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测定水中的pH值、水体重金属的测定,同时调查居民了解水池环境状况。桃花水母还有哪些习性呢?他们在保护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每天记录气温,测定水温,观察和桃花水母早中晚的活动状况,在家中进行小实验探究光、水温对水母的影响,水温与水母的脉冲关系等。最后我引导学生完成了实验报告。

⒉课题的研究收获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他们了解了桃花水母的特点和习性,明白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知道什么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将近一个月的观察,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坚持,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会了对照实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的探究精神,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树立了团队协作精神。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如何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开设科技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解决三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小组的组建,二是指导学生确定课题,三是教师对学生研究过程中的指导。

(1)活动小组的组建。我们成立活动小组,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让学生自行组织,然后上报老师。学生每学期自主选择参与一个课题,教师对学生开学选定的课题进行统计,并将表格打印张贴在教室,及时督促提醒学生开展研究;因为学生课题与生物教学进度有关,教师清楚学生小组的课题研究项目,能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课题,并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汇报、展示。每学期末,对学生的研究性成果,如小论文、小制作、学生制作的网页、课题进行评比,对做得比较好的,由学校领导在开学典礼上发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学有榜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课题的确定。按照“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生物学科,从生物学科走向生活”的理念,结合教学任务从教材中和教学中让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的、有价值的信息为研究线索寻找课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我们的生物学科中隐藏着大量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题材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食品安全及营养问题、环保问题、健康问题等都是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生活问题。初中生物学的课程标准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们围绕这一思想来开发。如7年级上生物中重点内容是学会开展探究性实验,掌握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师生结合生物课程标准和7年级上册的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如结合“种子的萌发”,师生共同开发了“制作种子萌发的过程标本”“种子萌发自身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实验装置的改进”等课题,学生从用黄豆、绿豆种子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到发豆芽菜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又开展“市场上花生芽的出售情况调查及花生芽的培育”“豆芽苗菜的培育”;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开展好实验,学校专门将一块长满灌木的丛林开辟成了一个生物园地,同学们将其命名为“开心农场”,师生利用这一“开心农场”开展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如栽种不同的蔬菜与花卉、为了解决蔬菜的肥料问题,同学们尝试了“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不同影响”,为了做到培育绿色有机蔬菜,同学们开展“自制有机肥”的研究。围绕“植物贴画”主题,同学们尝试了“用植物种子、果皮作画”“制作叶脉书签”“落花落叶不是无情物、用作贴画、书签更传情”等。学生不但制作了小的书签,还大胆地与室内装饰联系起来,制作了室内装饰画,倡导绿色装修。学生制作了大量的贴画、书签等进行义卖,学生的作品受到了热捧,他们将义卖所得的善款共742元全部交给了怀化市教师基金会捐助怀化贫困山区的同学。还开展了“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植物学具的制作”“参观怀化学院植物标本室”等多个课题活动,在学习植物的类群时,学生尝试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坚持用相机拍摄校园植物不同时期的照片,制作怀铁二中校园电子植物志,开发了“怀化铁二中校园电子植物之志”等课题。结合生物学科开展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教师对学生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生物学科教师首先要有相当扎实的专业生物知识与生物实验技能,特别是社会热点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生物基础知识、生物史及生物展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