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5:42

市场经济意识篇1

【关键词】契约意识;市场经济;价值取向

一、什么是契约意识

(1)契约意识是最基本的交易观念。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生产力的水平也有了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他们开始用自己吃剩或用剩的东西与别人进行交换,这是最初的交易模式。契约意识在西方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犹太人在神话时代就提出“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将不只是尊重”,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上帝签约的民族,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上帝签订了契约,违反契约就会遭到惩罚,但如果信守约定则会得到上帝给予的幸福,这是契约意识的萌芽。(2)契约意识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式。“人”作为一个自然生物,其本能便是求自保,求生存。当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不能使人们都同时满足时,人的利己天性必然会引起相互斗争或是进行连续不断的战争。这时必须有一个东西来出面协调,那就是契约。人在自私自利的天性下通过理性的思考订立起相互约束的契约,以使一切趋向和平。这是霍布斯在其《利斯坦》中的观点。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契约自由的法治观念和制度逐步取代了以身份定命运的荒谬。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曾在他的《古代法》一书中将此精辟概括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种过渡使人们生活的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二、契约意识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影响

(1)契约意识体现了近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也跃上了新的高度,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都被重视起来,这些都是对契约意识的体现。这种想法同时体现了近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一是对自我个人利益的充分肯定,强调个体独立意识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人们对个人利益持有肯定的态度,也就是说人们承认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只要是通过合法手段得来的利益,那就是合理的,是应当给予尊重的。所以这个想法极大提高了人们投资赚钱的积极性,市场经济也相应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种行动中来。他们通过契约互相约束监督,又在这种契约中得到自己应利益,同时又使市场经济向前发展,可谓收获颇多。二是平等意识。所谓的平等意识既指买卖双方也指合作双方抑或是同行之间。在产生买卖关系时,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我们要产生合作关系,那么我们双方是平等自由的个体,不能以强凌弱,逼签不平等条约。市场经济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要大家都能遵守平等原则,即将会省去很多麻烦。三是公正意识。尤其是合作的双方,大家除了遵循上面所提到的平等的原则外,还要意识到大家都是平等合法、独立的主体。这种公正意识的增强使商品经济更加有序,并促进了其德繁荣增长。四是把法制作为协调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最基本的依赖,而且我们应该形成道德共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是社会关系变得极其复杂,人们到处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或是买方,或是卖方,或是生产者,或是行政者。这种错综复杂就要求必须有一个规范来统领它。这就是契约的最高形式——法律。大家把自己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这个集团,也就是法律机关,然后让他来约束大家的行为。人们在权力受到侵犯或产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长此下去人们也会形成道德共识,形成良好的市场风气。(2)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契约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人们会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做出不合乎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各种假冒伪劣、广告欺诈、合同欺骗等屡见不鲜。国家开始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人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是否受侵犯,或者去学习法律,或者看电视了解现在国家对于消费者赋予的权力,或者去法律事务所咨询有关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进步使市场经济的信用程度大大提高。企业开始重视自己的信用,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企业更是如此。正是这两者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才使经济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人们在契约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

三、面对中国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市场经济意识篇2

1.培养教师“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征决定的。所谓“平等性”,是指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即在课堂教学上要体现教与学的平等、师生地位的平等,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取新知、得到提高、实现发展的均等机会。

(2)这是由“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决定的。所谓“竞争性”就是要强调允许和存在广泛竞争,因为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生命力。

(3)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决定的。所谓“开放性”,就是要强调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主义。

以上三点决定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市场经济”的课堂教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课堂。

2.如何培养教师的“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

(1)由“传道”向“授业”的根本性转变。“传”即教,“道”即知识,“传道”就是侧重强调“传授知识”。而“授”是传授,“业”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授业”就是教师教授给学生学业上的认识和能力。“授业”就是强调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教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学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传道”向“授业”转变,重点教授学生主动猎取新知的过程和方法,教授学生质疑和释疑、探究与创造、合作与竞争、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和技能。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会”向“会教”的转变,学生也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以及“我学会”向“我会学”的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倡导的“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主动性、全面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新特点,才能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由“师本”向“生本”的根本性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所倡导的“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学观。“学生”是人,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资源,只有把活的资源挖掘出来,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其他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等呆板的东西才能“活起来”,最终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由“师本”向“生本”转变,要以学生“想要什么、想求什么、想发展什么”等信号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思维,用平等的教学观、先进的教学理念、开放创新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多给学生主动思考的余地、改正错误的余地、随时巩固的余地、亲身体验的余地,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才能体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新目标。

市场经济意识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图书出版;精品意识;精品战略

图书精品战略就是要通过精品图书的积累,形成图书精品群,由精品群形成名牌图书、品牌出版社效应,形成特色、阵势和规模,由此带动图书整体质量的提高。图书精品战略问题,是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出版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涉及我国未来出版业发展趋势和定向的战略政策,涉及出版社总体发展思路、整体设计规划、全面管理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等宏观问题。

一、精品意识是政治意识

精品图书必须经过市场检验,是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图书。同时,图书选题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一步,图书选题的优劣决定图书质量的好坏,没有优秀的图书选题,就没有精品图书的出版。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1]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了精品图书必须是那些能够正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市场效益较好的优秀图书。精品图书是一种社会精神、先进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使命。因此,强化精品意识要求编辑必须强化政治意识,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政治敏感度,在图书出版中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导向。要时刻注意政治学习,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策划的选题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出版的图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精品图书。

二、精品意识是质量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形成精品和精品群的必要条件。质量意识与精品意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高质量作保证,也就无精品可言。质量意识要求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对确定选题、物色作者、编辑加工、校对等各个环节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选题,要选择质量最优的;作者,要选择在某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稿件,要是作者最得意的精华之作。在编辑加工和校对中更要认真细致,坚持“三审三校”制度,把差错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实践证明,质量差的图书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没有质量意识的提高就没有精品图书的出版,实施精品图书带动战略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精品意识是品牌意识

品牌图书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具有形成传世之作的根本品质,是图书精品意识的集中体现。出版社图书的品牌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重大的出版战略问题。在当代中国出版业中,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图书出版业的中心问题。品牌出版社是出版品牌图书的重要条件,品牌图书是形成品牌出版社的基础,只有更多的精品图书和品牌图书传世,才能形成和铸造出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因此,要把培育品牌图书的工作贯穿到从确定作者到写、编,以至成书的全过程。在积累品牌图书中,强化出版品牌图书的策划意识,制定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和目标,反对浮躁和急功近利,以使从整体上推动品牌出版社的形成。品牌图书要创新,要有意识地分析出版社的优势所在,摒弃面面俱到的传统观念。将出书范围定位于专一市场,集中优势力量做好某一类或几个门类的选题,强化自己的出版特色,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知名品牌出版社,多策划出版品牌图书、品牌图书群,从而推动图书精品战略的顺利实施。

四、精品意识是市场意识

图书出版工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图书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图书市场也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图书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具有“卖点”,不仅取决于它的思想能否反映时代呼声,展现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取决于该书的选题策划能否依据市场规律办事,是否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作为图书出版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对科学理论的渴望和对知识技术的期盼为目标,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出版适销对路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精品图书,努力实现图书出版的市场扩张和效益扩张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五、精品意识是形象意识

精品是出版社的形象产品、无形资产,是图书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也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新的出版形势下,作为注意力资源的出版形象已成为出版经营中的一种重要资源。良好的出版形象是保持出版社特色、出版精品图书的精神支柱,是出版社繁荣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中重要的、不可或缺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出版形象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出版社一旦树立了良好形象,就可以赢得广大作者和读者的信任和支持,就能够拥有一批高层次的作者。经常出版一些高质量、高层次的精品图书,也就会拥有一大批稳定的、可以持续开发的读者资源,从而形成图书出版的良性循环。良好的出版形象是一种特殊的凝结剂,具有深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够充分调动出版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好地释放和发挥蕴藏的出版潜能,大大提高精品图书出版的工作效率。因此,出版社应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准确的形象定位、有效的形象策划和传导,进而通过优势的扩大、形象的完美、无形资源的增加、知名度的提高,推动图书精品战略的实施和出版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这里还应强调指出,在注重精品意识是实施图书出版精品战略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强化通过建立精品图书的生成机制和实施图书精品战略,出版大批量的精品图书,形成不同层次系列的精品图书群,将图书出版工作带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的意识,以便在图书市场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应从五个方面思考对策:

1.抓好图书选题开发工作。这正如新闻出版界人士邓本章指出的:“成功的选题策划是优质高效图书出版的前提。在选题策划上能否棋高一着,是衡量一个出版社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出版社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2]

2.抓好品牌出版和品牌建设。出版品牌是出版竞争的产物。对此,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指出:“正如其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靠优质品牌取胜一样,出版社在找到市场定位之后,主要以出版品牌来显示和巩固自己的出版特色。”[3]从这一角度说,抓好品牌出版和建设,必须以高质量的图书赢得读者、赢得市场。

3.抓好重点图书的组织和出版。重点图书的出版不仅反映一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而且反映一个出版社的风格和特色,对于提高出版社的声誉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把策划重点图书选题视为选题策划工作的重要任务。

4.全面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市场的竞争最终就是图书整体质量上的竞争。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图书的政治质量、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质量和印刷质量的检查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带动整个精品图书的生产,全面提高图书出版的整体质量水平。

5.建立科学有效的出版运行体系。在图书出版运行过程中,必须努力改变传统出版体系中以工作性质划分部门为基础的单向运作流程。因此,新闻出版界人士邓本章指出:“要建立一种动态出版运作机制,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激励、制约等环节的新的运行机制。把出版行为中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对象、出版策略和出版途径、人力资本、时间分配、资本运作和效益预测纳入整个精品图书出版过程中。”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三卷,1993.145.

市场经济意识篇4

一、“经济素质”的提出

“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而“素质”通常指的是人的内在的品质与特性。通常人们把经济素质与企业的经营水平联系在一起加以认识,往往指企业的运营能力和赢利能力。199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中心举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研讨会,首次将经济素质引申到人的内在品质特性这一层面上加以理解。会上一致认为“从市场经济内在运行规律上看,其客观必然性是促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讲究效益,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创新观念、公正观念的形成。而人们这些观念的形成又反过来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1]这便是我国学界对“经济素质”的最初阐释。由此可见经济素质的提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属于人的一种新型发展指标,是对人的素质结构的一大丰富与补充。经济素质的实质是经济活动的人格化,笔者认为一个人的经济素质高,主要指其对经济现象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抓住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并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经济素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和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当今大学的素质教育正是以追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努力使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界从基本素质出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结构的认识有“三素质”说[2-4]、“四素质”说[5-6]、“五素质”说[7-8],甚至“九素质”说[9]。这些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结构的不同见解,均忽视了对大学生经济素质的关注与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该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其内涵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侧重。中共十四大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全体人民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常不断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中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已初步形成。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因此,向大学生普及经济科学,提高大学生经济科学水平,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大学生全面发展应具有时代性,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素质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制约,也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社会各种领域都充斥着竞争与挑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毕业之后必将踏入社会,迎接社会的挑战,同时也将参与到市场竞争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面对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素质教育必然离不开对当代大学生经济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行者更应该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了解一些宏观及微观经济政策与现象,具备一定的经济意识,能够从事一些基本的经济活动,努力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市场化的推动者”。可以说,经济素质既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丰富与完善。

三、当代大学生经济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一要立足时代背景。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大学生的经济素质结构也一样,必须依据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节。时下,“我们正由计划经济型的素质向市场经济型的素质转变,对于我们来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10]。在以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必须立足市场经济的客观现实,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吸纳市场经济对人的经济素质的品质需求,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竞争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公平民主意识以及效率意识等。二要明确角色定位。经济运行既包括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涉及到普通公民的简单经济行为。对当代大学生经济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还必须依据大学生群体这一角色本身加以定位。大学生的主要身份依然是一名求学者,尚未能由学习者角色向职业者角色进行完全转化,即还不具备从事复杂经济活动的条件。所以,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经济素质,应侧重于其对基础经济知识的认知、对市场经济意识的领悟以及对简单经济活动能力的掌握。三要知意行相结合。“素质”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素质是指知识、意识以及行为能力的统一。狭义的素质则“通常被视为与知识、能力相并列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11],专指人的各种属性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经济素质状况,本研究在设计大学生经济素质指标体系时采用了广义的素质定义,将经济素质分为知识、意识以及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2?当代大学生经济素质指标体系大学生经济素质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面很广,既包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认知,也包含微观经济活动能力的体现(见图1)。结合时代特征及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属性,从层次上将其划分为宏观经济素质和微观经济素质。经济素质宏观经济素质宏观经济政策与指标的认知(知)市场供求走向的分析判断能力(意)微观经济素质微观经济现象的认知(知)微观经济意识(意)简单经济活动能力(行)图1当代大学生经济素质指标体系一是宏观经济素质。宏观经济素质是指公民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分析、把握和认知能力。[12]5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离不开宏观经济大背景,可以说,人们一切经济活动都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指标体系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公民经济活动的方向盘与指南针,任何经济行为不能逾越这一大前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当代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理应认真研究国家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对其内容有所了解和认知。此外,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应对国家宏观经济指标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这些经济指标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动态,如GDp总量、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业率、进出口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大学生对这些宏观经济指标有所了解,有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总的走向。其次,对市场供求走向也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由于商品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市场运行也随之处于变动之中。人们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经营与决策,对市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可以使自身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活动,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以大学生创业为例,对很多大学生而言,创业过多地停留在激情上,真正实施成功的很少。大部分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对市场走向、供求关系分析不全面、不严谨,仅从单方面评价创业项目。因此,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以及基本的预测市场变化的分析能力。二是微观经济素质。对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指标的认知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参与到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之中。因此,当代大学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微观经济素质。微观经济素质就是指“人们对微观经济现象的认知、所具备的经济意识和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12]6。对微观经济现象的认知包括对市场中供求、价格、生产要素、货币、消费等诸多微观经济活动及元素的了解。当代大学生要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要素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了,还包括信息和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大学毕业生凭借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完全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同时也有能力参与生产的分配,付出知识,获取所得。微观经济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周围所存在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看法或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人们是否具备能够准确捕捉商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心理倾向。人的行为是其意识的直接反映,具备较高的经济意识,可以使人从深层次去认识事物的内在价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它转变成现实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主体将不可避免地直接面向市场。人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充分丰富和提升自身市场经济意识。就大学生而言,必须具备善于观察、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市场经济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愈加复杂,市场情况愈加模糊不清,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各种能力加以应对。受传统重智教育思想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把大学生从事一些基本的市场经济活动视为不学无术,重利轻知。而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要立足于专业知识学习,也不具备从事复杂经济活动的平台与条件,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应该参与一些简单的经济活动。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存在严重缺乏投资理财能力、不熟悉市场竞争规则、法律意识淡薄、对市场分析判断能力有限等问题。然而这些都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所以,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由学习者向职业者的身份转换,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理财能力,并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利用假期等闲暇时间从事一些简单的经济活动,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经济活动能力。

市场经济意识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农村人口的经济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与时代变化相适应的现代特征,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

一、农村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逐步形成 

1、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步提高

农村经济改革确立了农民在生产经营上的自主地位。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摒弃了传统的依赖心理,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激活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部分农民自觉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做出生产经营决策的意识正逐 渐增强,主动的调整自己的产业,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

2、市场意识加强,经营观念多样化

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农村经济领域,党的富民政策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市场行情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于是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再满足于吃穿不愁的生活目标,对土地的依恋心理减弱,开始在对商品经济自我适应中不断更新观念,同传统的小农意识告别。采取多种多样的生产经济形式,日益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纷纷走出家门办商业、搞工业。就连一些脱不开身的家庭主妇也忙里偷闲抓起了副业,像饲养家畜家禽、种植庭院作物。

3、求富心理急切,开放、进取精神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连年丰收,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出。为了谋求相应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也为了分享都市社会的现代文明,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土又离乡”涌入城市,形成一股股难以遏止的“民工潮”。少数农民甚至把视野扩大到了国外,产生了大有发展前途的农村外向型经济。商品经济下的竞争造就了农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使他们敢冒风险闯市场,敢闯禁区,敢于接受新事物。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农民的心理上引起了极大震荡,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开始摆脱朦胧状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开始走向市场,寻求自我发展。”①

二、农村贫困人口传统经济心理素质的表现

   在新世纪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良传统经济心理的枷锁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民经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些不良的传统经济心理在农村贫困人口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1、以粮为本,粗放经营

农村贫困人口眼界狭窄,安土重迁。他们以粮为本,排斥他业,即“以食为天,以粮为本”的思想难以改变,明明当地具备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优势,却死抱着“粮”字不放;而且是单个生产,独自经营,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只能是零星粗放,质次量少,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

2、商品意识淡薄,不重视科技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依赖于自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产品,而是自给自足。这样的话,普遍的农村贫困人口认为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就能从事农业生产,即重经验,轻技术的心理比较普遍,商品意识淡薄。这样就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对经济信息做出反应,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对家庭经营制度和经营方法进行改善,因此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效益不高。

3、竞争意识不足

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是具有墨守陈规,缺乏独立性、创新性,封闭保守,不敢竞争的性格特征。他们具有浓重的消极无为的心理,对现状极易满足,得过且过,好逸恶劳,与世无争,“等、靠、要”是他们贫困心态的真实写照。一是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二是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这些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节奏缓慢、懒散,没有时间、效益观念。

三、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成因分析

1、 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取代了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国家利用指令性计划剥夺了农民的经营权,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有计划规定,农民丧失了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逆市场化的结果阻止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我国农村封闭和停滞了长达20年之久。我国农村长期的“逆市场化”运行,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素质中的如竞争市场、勇于冒险、民主、法治观念等现代心理素质的培育。虽然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尤其是贫困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有限,因此,农村贫困人口商品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足,保守封闭,依恋土地等心理素质就很难改变。

2、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充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压抑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对公民自由流动和职业选择权利确认,城市对流动者的行政控制放松,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至今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吸收离土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②,这样的话,如果农村人口盲目进城,工作无法保障,所以农村中的没进过城的贫困人口就比较容易“眼界狭窄,安土重迁”,产生趋同守旧,不愿“冒险”,不敢竞争的心理。

3、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我国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但是“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③生产力水平低,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难以获得新的信息,见到更多的世面。他们的思考缺乏更高、更宽的参照体系,思想处于高度的自我封闭状态。思维空间只能是自家、本村、本乡。而且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处于自给自足或自给不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人们所享有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贫困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出依赖盲从、消极被动、畏惧保守等心理特征。

四、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996年国家决定,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到2001年,“我国已经改革23年,但据有关方面计算,现在市场化率还只有60%左右,农村则更低。”④现在就有的农村来说,市场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有的方面基本没有变,如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上,市场化率还很低。这与我国的各种政策体制有关,农村贫困人口的非现代性心理素质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要不断的提高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掌握技术,而且要求人们发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变革、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开拓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要树立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竞争意识、大局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等,而农村贫困人口自身存在的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农村贫困人口不能完成从传统心理素质到现代心理素质的转变,将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贫困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的养成提供条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所享受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所以我们要想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传统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的转变,离不开经济的物质铺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首当其冲,为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对农村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其在经济上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已发挥到极限,另一方面还难以使农民摆脱小农意识、地域。”⑤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主体规模弱小、分散和平均化,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市场交易成本高;主体微观结构趋同,自然色彩比较浓,产业分工不发达,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形成特色和优势,更不能在一定范围内左右市场、抢占制高点;主体活动空间狭窄,不能充分接纳外来新技术、新信息,不能以产业细胞的身份溶入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的运行轨道;主体之间缺乏关联与合作,不能更多、更大范围地组织成新的市场主体;主体科技素质低等,影响着农村市场经的发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改革被远远地甩在了城市市场经济的后面。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发展畜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水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产加销一体的高效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问题;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实现。如: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在农村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①杨文生,龚祖文.新世纪要求农民具有哪些心理素质[J].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02(6):15.

②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20.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

市场经济意识篇6

论文关键词:经济自由;善的经济;政府角色;有限政府

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最具独创性的经济学家。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哈耶克基于自己对经济哲学独特的理论构建关注于经济自由与经济正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干预经济可能对经济自由和经济正义造成的创伤保持深深的警惕。197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鉴于他在经济学界成为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试图初步阐述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并对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何种角色以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作经济伦理方面上的探讨。

一、经济自由:目的与手段

首先,经济自由具有重要工具性意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哈耶克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中阐明,市场经济自生自发秩序的有效达成倚赖于基于自由之上的个人主义的全方位支撑。自由的最重要工具性意义,在于它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伟大的推动作用。哈耶克认为,“自由不是一种自然状态,而是一种文明的造物,但它亦非缘出于设计。各种自由制度,如同自由所造就的其他事物一般,并不是因为人们在先已预见到这些制度所可能产生的益处以后方进行建构。但是,一旦自由的益处为人们所认识,他们就会开始完善和拓展自由的领域。”根据哈耶克的观点,这种“自由的领域”的拓展,尤其涉指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要持续发展,市场秩序就必须具备拓展的条件。市场扩展秩序应当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扩展秩序必须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人为设计的;其二,市场扩展秩序必须又能力不断扩展自身。”如果具备这两个基本要素,那么这个市场必定是自由的市场,赖于其上的经济则必然是自由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次,哈耶克认为,自由就是目的,就是善和美德。哈耶克赋予经济自由以至尊的地位。他认为,自由本身是一种价值,我们追求自由不是为了别的善,而是为了自由本身。因此我们不能以善代替自由,自由也并不意味着善。我们也许是自由的,但同时也许是痛苦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切行为都是善的,或者一切恶行都不存在。“所谓自由,亦可以意指有饥饿的自由。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虽凑合的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的确要比享有各种保障且过着较舒适生活的应征士兵更自由。”基于此理解并本着对经济自由的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哈耶克对释放市场经济巨大经济能量的个人主义进行了缜密而精巧的论证。哈耶克仔细和严肃地区分了两种个人主义,阐明了真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认为要“把人作为人的视角来尊重个人”。在其《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一书中,哈耶克的兴奋点一直聚集于经济自由主义。在哈耶克看来,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自由与真个人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真个人主义是一种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种既反对整体主义方法论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原子论个人主义的阐释性的非化约论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再次,经济自由之所以对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在于知识的各种特性。哈耶克运用独特的知识视角透视市场经济现象。哈耶克指出经济学“第一问题”不是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及其协调问题,而是知识分工及其协调问题。哈耶克认为,在一个有关事实的知识由众多个人分散掌握的系统中,价格能帮助不同的个人协调他们所采取的彼此独立的行动。换言之,如果我们想理解价格体系的真正作用,我们就必须把价格体系视作一种交流信息或沟通知识的机制。由于知识的传递和运用是要付出成本的,因此就价格体系而言,最具重要意义的一个事实便是它的运转所须依凭的知识很符合效率原则。这就是说,涉人这个体系之中的个人只需要知道很少的信息便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随着人类自然知识的增长,会不断开拓出无知的新领域,而知识的增长使得人类创造的文明也日趋复杂,这相应的为我们认识周围世界设置了新的障碍。“人类表现出智力的提高,更主要原因不是个人私有知识的增加,而是收集各种不同的分散信息的方式,这反过来又产生了秩序并提高了生产力。”哈耶克认为,只有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系统才能自动把无数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技能和自发产生的相互作用及时准确地集中起来并起到传递知识和扩散信息的作用。因此,哈耶克强调合理的经济秩序应给所有的经济要素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发行动的自由。这是哈耶克经济自由观的知识论基础。

最后,哈耶克认为,由于市场经济建立在人类不完全理性基础之上,人类思维具有理性不及的特性,这就要求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充分的自由。“最大化过程对信息的完备性需求远远超出了人类心智的限度,在此意义上,个人理性始终是有限的,相互影响的结果往往超出了个人的预期,也使得价格杠杆时而失灵?”同时他敏锐地看到,如果不破除社会学和经济学上的唯理论,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并深人人心。他把自己的真个人主义与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个人主义作了一番鲜明的对照:“一种观点认为,一般说来,理性在人类事物中起着相当小的作用;也就是说,个人理性是有限的,并且是不完备的。另一种观点假定每个人都是完全均等的拥有理性,并且人类取得的成就都直接是个人理性控制的结果。”

在他看来,个人理性的有限性一方面在于自身结构的局限,个人理性不能超出它自身而理解它自身运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结构的局限,个人理性根植于由其规则构成的社会系统,因而生成和发展它的社会传统构成它认识自身和认识社会生活的另一限度。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指望人的理性是不能充分利用和掌握存在于个体心智之中的零碎知识的,而唯由凭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自生自发的交换秩序,才能使知识分工合作的秩序得以扩展,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市场经济保卫了自由社会进步的活力,使它向着无数人不可预见的新能力开放,向着无法计划的未知事物开放。

二、善的经济: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

哈耶克认为,判断什么样的经济是善的可以根据以下三个维度:(1)个人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受某种人格化的力量所支配,个人的经济行为不受他人的特定意图所引导,也就是说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是自由的。自由既是市场经济自生自发秩序的前提,也是经济的目的。(2)对于市场经济活动的结果,除非是他人在市场自生自发的过程中施以某种强制力量,否则不管是何种结果,都不能认为是不正义的。因而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为确保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性,形式正义(程序正义)才是可取的,结果正义(实质正义)是应该被抛弃的。(3)因此,“纯粹的市场经济假定:第一,作为实施强力和强制的社会机构,政府的目的乃在于维续市场制度的运行;第二,政府不得妨碍市场发挥正常作用;第三,政府还必须保护市场制度以使它免受其他人的侵犯。”他引用自己的老师米塞斯的观点来阐明政府在纯粹市场经济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然而,哈耶克自己也认识到,纯粹的市场经济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扮演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哈耶克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应当在法治原则的框架下进行。他认为,法治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自由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政府为了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目标而干涉经济自由,就危害了整个古典的个人自由权利。经济自由是反对国家万能的“对抗力量”。没有经济自由,就有通往奴役之路的危险。他高度评价了法治的意义,指出:“只有在自由主义时代,法治才能被有意识的加以发展,并且是自由主义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是自由的保障,而且也是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他特别强调“法治和政府的一切行动是否在法律的意义上合法这一问题没什么关系,它们可能很合法,但它们可能不符合法治”。因为,“如果法律规定某一当局或机关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这个机关和当局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合法的——但它的行动肯定不属于法治的范围。”“因此,法治本身就含有限制立法范围的意思”。这就意味着法治本身就含有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市场经济领域,他看到了国家权力的滥用、个人自由受损的最大危险性。基于此,他提出政治要“去中心化”,以期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遏制。

哈耶克主张建立有限政府成立独立部门(inde-pendentsector),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限制以防阻无限政府的产生。由于政府负有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责任,因而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如果政府垄断了维护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强制和暴力的权力,那么它就变成了威胁个人自由的首要因素”。为了减少政府行动所具有的以各种权力为支撑的垄断以及由这种垄断所导致的低效状况造成的严重危害,在商业领域与政府治理领域之间保持有一个第三领域是重要的,这个第三领域就是独立部门。它往往能以更为有效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当下由政府提供的服务。独立部门的建立也就成为限制政府权力的有效措施。对于有限政府来说,由于人们对那些决定人之活动秩序的无限多样的特定事实都处于一种无可变更的无知状态(unalterableignorance),因而政府只能通过要求人们遵守某些独立于特定目的的抽象且否定性的规则(bastractandnegativerules)。政府在维护自生自发的市场经济秩序时借助于这种抽象的否定性的规则是必须的。因为试图“纠正”(这种“纠正”必然涉及到政府实施某种肯定性规则)市场秩序的努力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毁灭,这就凸显了否定性规则之于有限政府承担经济职能的意义。

关于政府的职能,哈耶克认为,自己并不是“最小国家”(minimalstate)理论的支持者。把实施法律与抵御外敌当成政府仅有的两项合法职能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他说:“我们认为在发达社会中,政府应当运用之所享有的经由征税而筹集资金的权力,并由此而为人们提供市场因种种原由而不能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嗍㈣”他不是一个粗浅的主张经济放任自由者,也不仅仅把国家的职能定位在“守夜人”之上。哈耶克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商品都能有市场自发提供。“由于存在排他性问题——即不能以低成本的方式把支付费用的收益者同搭便车者加以区分,某些公共品必须由国家拨款提供。”即使这样,国家也决不应当在此享有垄断权而是要在原则上允许私人参与竞争。他认为,公共服务应当由地方而不是由中央提供,因为这样,那些从某项服务中获取利益的人和为之支付的人之间才能至少保持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平等原则”。他认为,自由主义反对一切特权,反对国家只给少数人不给所有人某些特定利益。这意味着,虽然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应当保障普遍的机会平等,但这种平等不是物质平等。

三、几点评论

诚然,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先天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始终是西方或是资本主义中心论的。他所提出的“大社会”、“开放社会”、“自由社会”是指西方发达国家,而对“小社会”、“小群体”、“封闭社会”等非西方国家充斥着不屑和歧视。(2)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以自由为基础,以效率为价值取向,推崇自生自发的市场秩序带来的市场结果的公平性,是一种资本的逻辑。结果,资本主义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首先,在经济领域,它把所有权置于人权之上,排除了大多数公民对生产的影响,造成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其次,在政治领域,资本篡夺了国家权力,经济权力变成了政治权力,形成了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机制上的“经济暴政”。(3)哈耶克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正义的断然拒绝,漠视了普通民众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追求,是一种冷漠的、人文关怀维度欠缺的经济伦理观。

然而,作为20世纪最具独创性的经济学家,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乏智慧的光芒,对于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第一,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处于赶超阶段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经济效率始终是最重要的发展参数。固然,哈耶克的经济伦理思想反映了资本的逻辑,但这种逻辑有利于维护原初意义上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公正。当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资本效益最大化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

第二,哈耶克对个人权利的推崇,对经济自由价值的肯定,从个人的视角透视经济发展,洞见出了释放市场经济巨大能量的个人自由的目的——手段意义。

第三,哈耶克对否定性自由和否定性规则的认肯,有利于促进个人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和避免政治权力的过度膨胀从而侵入私人领域;有利于释放个体活力、增强社会发展动力、最大限度地开辟个人活动的新空间。

市场经济意识篇7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此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仅历史学科独立设置了经济史模块(必修Ⅱ),而且思想政治学科也设置了经济生活(必修1)和经济学常识(选修2)两个模块。由此产生一个独特现象,即相当一部分内容两门学科均有涉及,但论述角度却不同。本文拟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为例,对两门学科教材就同一知识的处理情况作初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高中历史教学建议,且作引玉之砖。

执教高中历史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必须理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第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有何利与弊;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的意义。

一、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处理的比较分析

(一)对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处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何为市场经济、市场如何对资源进行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等知识要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中第三个学习内容“历史性的跨越”子目(第57页)的正文叙述为:“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对本问题的上述知识要点,教材的正文接下来均没有叙述,而且也未设置相关的“知识链接”或“资料卡片”。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生活》(必修1),在“市场配置资源”框题(第79页)的正文写道:“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题(第82―83页)的正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三大特征,每一特征独立成段,有适当分析,并结合现实分别在三个方框内或以文字,或以统计图,或以图片等形式,与正文相印证,浑然一体。

(二)对问题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有何利与弊”的处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在相关的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对本问题的知识要点均未叙述,也无相关的“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对此专设“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框题(第79―82页)进行系统叙述。其中第一目“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交待其建立的历史背景,并概括了它的基本特点。第二目“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就其历史上的作用,结合统计数据和图片作了三点归纳。第三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从所有制、经营管理、分配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特别是所举的经营管理方面条块分割弊端的典型实例,非常鲜活生动。

(三)对问题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的处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包含建立的过程、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等知识要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相关史实的叙述,在该专题第二个学习内容“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子目内(第53页),提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该专题第三个学习内容“历史性的跨越”子目内(第56―57页),提到了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内(第57页),提到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等。前后五大历史事件叙述分散,而且对每件大事在该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产生的作用表述不够明确,历史进程的脉络既粗略又欠明晰。关于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内(第57页)写道:“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可见,对确立的主要表现表述不准确,归纳欠全面,并且对每一方面的表现又未作进一步的阐释。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在专题五设两个框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第83―86页)和“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第87―90页)集中叙述,建立过程涉及七大历史事件:①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③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④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发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重要讲话,有力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⑤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⑦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至于十五大,连同十六大、十七大,教材均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事件(会议),在本专题另设一个框题叙述。可见,该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的历史进程叙述环环相扣,脉络清晰,而且增加了写入宪法的相关知识点,避免了该部分内容的“党史”之嫌。

关于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在框题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子目中(第87页)指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这三大环节,加快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紧接着教材又将上述三个环节各设一子目展开阐释。“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子目(第87―88页)正文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指出:“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正文之后又以“名词点击”的形式,就“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内容、基本特征作了辅助说明。“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子目(第88―89页),正文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加快;随着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正文之后又以“名词点击”的形式,辅助说明市场体系的构成。“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子目(第89页),正文第一部分按时序陈述相关史事,“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转变了计划管理体制,把一般加工业的建设项目逐步推向市场,实现了投资渠道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分别于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使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国初步建立起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权从各级政府部门中的剥离。”在此基础上,正文第二部分指出:“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可见,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梳理较为全面,而且有事实,有分析,逻辑感染力强。

(四)对问题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的意义”的处理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意义涉及理论、经济两个层面。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在本专题第三个学习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第57页)正文最后写道:“2007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1978年增长了近十四倍,超过德国,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显然,只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的事实作了概要陈述,而对其重大的意义未作任何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关于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在专题五的框题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内,专设一个子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第85―86页)分析,指出“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将二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经济层面的重大意义,教材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分析,但在框题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子目(第91―93页)中,从“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这为我们从经济层面分析其重大意义提供了三个视角。

二、对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的教学建议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学在前,高中历史必修Ⅱ模块教学在后,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更后。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必修Ⅱ模块教学时,要尽可能“借力”思想政治课,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通过恰当的形式适时引导,激活学生对《经济生活》相关概念业已形成的潜在记忆,浅化、近化历史,降低教学难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论认知水平。如第一个问题中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等知识,即可按此施教。

其二,应就近充分利用《经济学常识》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对历史必修Ⅱ教材中某些未写但又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适时适度的补充。这样既可为历史新知的教学搭建必要的“脚手架”,又可为今后思想政治课相关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一举两得。如第二个问题中有关“传统计划经济”的系列知识,第四个问题涉及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等内容的教学,就可采用此法。

其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不足往往影响相关认知加工的水平。故历史教学可借助思想政治科教材内容,充实相关史实。如此,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学生扩大认识视野与分析角度,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如第三个问题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以及确立的主要表现等内容的教学,运用此法效果较好。

其四,可借鉴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经济史问题的基本素质,提升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有效解决经济史问题的能力。如第四个问题中经济层面的重大意义的分析,可采用这种方式。

市场经济意识篇8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使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这种新文化是以公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和宽容意识为核心的新的公民文化,这对当代的民族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民族精神要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并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体现主体意识,肯定权利意识,同时也要强调责任和义务;要培养理性和宽容的民族精神,建立现代文明社会。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今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以全球化、现代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要求中国公民改变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自在和封闭的文化模式,改变经验主义的、自然主义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用一种全新的自觉的文化塑造一种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自由自觉、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生存方式。这种新的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公民意识的普遍化为核心的新“公民文化”,并通过中国特色“公民文化”建设重构民族精神。面对这种新的变化,不但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发扬光大,而且要将时代性与民族性有机结合。在当前这个开放、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引进和培育某些精神因素,重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一致、相适应的民族精神,才能更有利于我们民族以健全、有力的精神面貌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中国社会转型与民族精神重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上述最突出的变化莫过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文化的复兴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因为现代化建设不是单纯“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必须靠人去创造,现代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的现代化以及组织管理的各种规范和制度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人具备了现代化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从事现代化的实践。现代化不可能从天而降,更不可能由别人恩赐,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奋斗和拼搏,这就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文明、规范、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应考虑他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要求市场主体具有文明、规范、守法的经营行为。现代市场主体必须既具备经济人的品性又具备社会人、文化人的品性。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面临着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个人价值追求和社会价值追求,局部的近期的价值追求和全局的长远的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不同的精神会使人们作出不同的处置和选择。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也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只有认真研究这种要求,才能建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一致、相适应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从根本上否定了血缘、门弟、权力之间的差别,在等价交换中,使人的自由品格在竞争中得到强化,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多元化的经济形态,这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多元经济活动主体要自主自由地谋求利益最大化,就必然要有一个共同依循的竞赛准则—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制约下,市场主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和自由,法治才能代替人治。总之,随着市场经济在一个社会中逐步发展、成熟,从以开放、交往的社会化性质为起点,到经济人格的独立,到平等的交往关系,到自由活动空间,到对公正中介角色的欲求,到社会参与政治,最后到法治代替人治,使得市场经济中所内蕴的平等、自由、契约精神也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精神,成为强调主体性、相关利益原则的新的民族精神产生的驱动力。

二、公民文化的内涵及特质

    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 ),亦即公民政治文化,是由美国政治学家g. a.阿尔蒙德于1956年最先提出。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公民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文化。以参与文化为主,兼有顺从型、地域型文化的政治文化,是稳定的民主制度的前提。香港学者余振华教授概括说:“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人与输出,尤其是输人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意识铺垫与风格基础。其实质体现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们在宪法和法律的框约下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人,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是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概言之,公民文化的特点在于,公民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宽容意识。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文化有何特质呢?

    (1)健全的法制。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当家作主,通过法定程序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而法制的内涵则是依照体现公民意志、反映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公民文化蕴含着平等,法制则把平等转化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并通过具体的制度使之易于操作;公民文化意味着自由,法制则把自由加以昭示,又通过义务和责任把自由与秩序统一起来;公民文化昭示着契约精神,法制则正是这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形式。

    (2)民本思想。在公民文化中,民本思想之民是指公民,民本思想是公民文化的主体。现代民本思想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确立了公民之间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界定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一种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伦理。民本思想强调公民人人平等、人格独立。任何公民无论在社会关系还是在政治关系中都不存在依附关系,他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怀疑的权利,有理性判断的能力,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民本思想强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使得社会生活法律化、制度化。

    (3)科学的价值观。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并在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条件下,追求真理和自由;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下的义利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义利观,即利己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相统一的新型义利观;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政治参与是作为独立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的个体的参与。

三、构建与公民文化相统一的民族精神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培育的公民文化,更使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法制意识和监督意识强化,政治认同感和宽容意识催生,这也对当代的民族精神重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精神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更新的思想和文化体系,它必须面对新的时代、新的现实、新的文化形成新的内容。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意识,是由个体的独创性活动推动的。它的价值目标指向始终是使社会与个人达到和谐统一。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发达,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也必然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状态。人们在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开放世界中重新发现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意义与价值,开始调整并确立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价值坐标,逐步形成了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新时代公民文化,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民族精神。

    (1)当代民族精神要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并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其中爱国主义是基础,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但今天我们需要的爱国主义是公民文化所倡导的理性的爱国主义而非狭隘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源于对所处地域和血缘关系的本能留恋,而缺少客观的理性的分析。主要表现为:对本民族过度不实的颂扬和祟拜,而对其他民族进行不实的贬低和丑化;以维护民族利益为由,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之上,或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拒绝接受其他民族先进东西,盲目排外等等。对于当代爱国主义者来说,必须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努力吸收借鉴世界文化。只有大胆地吸收借鉴,才能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充满活力。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机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优化我国资源配置,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某些国家凭借他们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行经济霸权主义,危及我们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同时理性的爱国主义还要求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既要吸取当今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发挥民族自身发展的特殊要求;此外,理性的爱国主义还要求我们不受外界干扰,一心一意搞好经济建设,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当今世界是一个讲究实力的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因此,当代的民族精神应构建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人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自己的发展目标。在爱国主义旗帜下,要继续对公民进行传统教育,使人们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秀美山川,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要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人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增强世界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充分认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充分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和平共处的重要意义。

    (2)当代民族精神必须体现自主意识,肯定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民族主体的自主性,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存在的文化前提。从市场经济看,其基本前提就是主体的平等独立性。在经济全球化与开放环境中的民族,必须具有主体的自主精神。个人既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又有负责的义务观念。自尊,自强的个体意识强化起来,激发起平等的社会参与感。一个民族具有了这种自觉的自主意识,落后就会转化为先进,贫穷就会转化为富裕,反过来,又增强了个体的道德责任感。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和增加,中华民族要在开放中求生存,谋发展,适应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就一定要正确认识民族的自我价值,增强自主意识,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当代社会,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丧失自我的民族终将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当代民族精神肯定人们权利意识增长的积极意义。这种积极意义表现为人们日益觉悟到应该追求一个更公正、更理想的社会环境。在一个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环境中,责任只是某些人承担的重负,权利或幸福只是某些人独享的特权。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意义上,利益是检验市场经济成果的尺度。市场经济呼唤着市场主体、独立法人的出现和存在,否则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具有作为道德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在强调尊重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同时,也推崇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主体:求利不损人,利义兼顾,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强调指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优先和首要性,也要看到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正当性,肯定按劳分配的道德价值,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协调结合起来,这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既有享受社会己经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又有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公民只有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才能显示出自身的生存价值和人格尊严。

市场经济意识篇9

一、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假设具有方法论意义

(一)市场经济是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

人具有什么本性以及怎样根据人的本性制定经济政策、法律及进行管理是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管理理论的重要的起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形成,即所谓“经济人”的观点,它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经济人假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二是人有完全理性,总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三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法律体制完备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能产生利他,越追求自己的利益越能给社会创造财富。“经济人及其利己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经济“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的前提。如果市场主体不是经济人,政府经济调节的政策就会失灵,市场传达给他的各种信息就会充耳不闻,经济就不能发展,也不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道德信用机制。市场经济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经济人假设是以理论抽象方式来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人的本质特性的,为人们提供了制定经济政策、建立法律、道德信用体系等健康经济秩序的出发点和方法论。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它以经济人假设为起点,它因利益而有活力,因活力而有动力,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可以运用经济政策引导人们的利己心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积累财富;从经济人假设出发,经济政策可以更无懈可击,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可以使法律和道德体系更完备,扼制私利和利己主义的泛滥。从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看,遵循了这个规律改革就会成功,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用人和分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两大杠杆,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围绕这两个杠杆进行的,实质上是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一方面改革政策要能满足员工的利益要求,激发员工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让员工感到有奔头;一方面制定的政策要完备,不能漏洞百出,出现钻政策空子,富了和尚穷了庙或偏离政治方向的现象。上述这两个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是法治经济、道德信用经济。没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经济的高速增长只能是暂时的。

(一)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假设,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缺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裕起来了。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活动方式、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经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往比较适应计划经济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的整合功能急剧下降,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法治观念、道德伦理体系尚未建构起来,给人们传统思想观念和道德以极大冲击。再由于不成熟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出现了不断蔓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化堕落等现象。如视道德为虚无缥缈的东西,无视法律的存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公德淡漠,对公共道德规则熟视无睹,甚至故意破坏,人与人之间冷漠,良知麻木;职业道德丧失,为了私利不择手段,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行贿受贿,不讲信用等等。甚至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同样不讲道德,缺乏信用,上大学贷款可以不还。人们形象地称这些人为有知识没文化。这些负面的影响引起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出现信用危机。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有过去长期极“左”的影响,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誉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使一部分人失去信仰信念,对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反感,不信任任何正面教育;还有我们过去的思想教育是高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多,英雄主义教育多,大众都能做到的伦理道德教育少,中层次教育缺失;再有过去对我国传统文化批判的过多,使几千年形成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以传承,而相反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却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泛滥。如投机取巧,被认为是聪明,老实守规矩被看做是傻子等等。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经济人假设为市场经济的逻辑起点,个人利益得到首肯和鼓励,但是并不等于任由如同潘多拉魔盒开启后的私利泛滥、物欲横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过分强调社会利益而抹煞个人利益,这个社会将日趋僵化;相反,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抹煞社会利益,将又会导致私欲横流。市场经济是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它同时也是法治经济、道德信用经济,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内在的约束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能缺位,还面临着新的课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道德意识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它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很好的理论武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张的作用,达到了宣传鼓动和统一思想、稳定思想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指出:“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体系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这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在抓理论武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同时,要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现代公民意识,即道德意识、法治意识。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方面,应以经济人假设为起点。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深入思考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没有以人的假设为前提,但它潜在的承认人是不完美的,如果假设人是完美的就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了。比如我们提倡无私奉献、大公无私,是因为能做到无私不容易,所以要提倡,对能做到的无私的先进人物理所当然的要鼓励。但是长久以来,我们把这种鼓励当作了客观存在,认为人都是高尚的,党员干部都是无私奉献的。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涌来时,面对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负面表现,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和缺位。思想政治工作以经济人假设为起点,承认人是自私的,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提前防范的作用,不至于面对人们的负面表现手足无措。道德意识、法治意识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它们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决定一个社会的特色和发展取向。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用善恶评价并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像一支看不见的手明智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内在要求;又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行为和活动现象。法律规范是人们协调和处理利益关系的外在强制。法律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道德之上,才能成为良法,才能为公民所遵守。道德对法律有价值评价和导向的作用,道德是对法律的补充,法律对道德有保障作用。法治意识是公民信奉法律、遵从法律、将法律当作至上的权威的一种自觉。因此,仅有完备的法律还不是法治,法治意识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基础。道德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德和法治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育要比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建立困难得多。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承担起这个重任,要为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服务,使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服务。

1.开展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都要落实到价值观上,价值观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等等。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动力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一个人不能没有价值观,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没有带普遍适用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道德规范要把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联系起来。道德规范要特别注意可行性,要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和老百姓思想水平的实际。防止重蹈覆辙把道德标准定得过高,不区分实际情况,大量凡夫俗子不可能达到的标准,但又无力拒绝,表面接受暗里越轨,用道德伪善自己,这样会加重道德的危机。道德规范要人性化,使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和遵守。我国已经出台了《公民道德规范》,各行各业都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

3.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积淀了许多传统美德,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合理的经济伦理,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比如传统文化强调诚信精神、强调节俭美德、强调人和思想等等。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

4.加强教育,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普遍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有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道德规范不等于就能变成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只有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普遍增强,法律和道德规范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的作用。通过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主动出击,热点引导,典型宣传,扶正祛邪,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先进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普遍提高公民的思想素质,为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奠定思想基础。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市场经济意识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学校;德育;挑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迅速发展,在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往来中,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管理体制受到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为市场经济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德育工作。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就是竞争,市场与竞争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影响的关系,有市场必然存在竞争,如果没有竞争,市场也就无意义可言;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是建立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之上的,这种体系包括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文化市场等;③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公平性。正是市场经济的这些性质特点影响,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并亟待解决。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育,也格外重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培养与教育,以最终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1)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并不局限于学校这一个途径,还有其他渠道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像网络、广播、电视以及公共文化等多种渠道,都是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这些信息中,有些对于学生们的德育影响是十分有价值的,同样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这些信息中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们拓宽获取知识资源的途径,但也有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网络游戏,年轻人容易对其产生迷恋心理,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学习,还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这是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所致。

(2)市场经济对教师工作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影响也是双重的,特别体现在行为表现上。从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在思想、道德准则、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传统劳动观念的变化使得教师职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和情绪,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前进目标。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人产生职业自卑心理。

(3)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得交流和沟通更加便利。因而学校德育工作中,很容易就受到外来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渗透与冲击,这必然导致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观念的变化。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行为与教师行为表现的影响,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在每一个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再难立足。

三、解决对策

(1)针对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要采用开放式的教育,使学生能在思想和观念相互碰撞中坚定地形成他们正确的道德信念、理想以及在行为性格上的正确表现。这就需要在学生的辩证思维、鉴别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就市场经济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因为经济因素作为最原始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其最终能够提高认识和规范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建设。

(3)在解决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上,学校首先要积极解决所存在问题,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将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作为重点,其次学校也应从内部方面来滋养和培育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明天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拥有更幸福的生活,那就需要我们能够更快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学校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