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5:49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1

国内开展公益活动企业的虽然很多,但是公益营销做得好的企业却并不多。相反,一些跨国公司虽然参与的公益活动并不是很广泛,但是公益营销取得的效果却非常好,比如玫琳凯的“反家庭暴力”、雅芳的“乳腺癌活动”等。嘉实传媒集团品牌推广部总监张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公益营销上的差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意识上的原因,或是归结于传统风俗和民族性上的差异,而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在整体上的差距,是综合实力的差距。

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新营销》:与跨国公司深入人心的公益营销相比,本土企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里?

张敏:我觉得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决策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点性的决策过程,个人偏好的色彩很强烈,这种状况不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都存在,即使是在规模非常大的国有企业里,其决策也与决策者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其次,在执行上,本土企业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这是本土企业公益营销的一个现状。所谓缺乏科学性,就是无法与企业的品牌、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相结合;所谓缺乏系统性,就是绝大部分公益营销都是一锤子买卖,不仅没有后期的持续运作,而且在决策过程中就没有考虑战略性和长期性;最后是在意识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一种经营的意识,对公益营销缺乏全面的认识。公益营销的主语是营销,定语是公益,它是用一种公益的方法和公益的内容去做营销。

《新营销》:很多本土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会以个人身份从事一些公益活动,而外界对此的理解是这些企业家个人在积德行善,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敏:我认为这就是企业家个人在积德行善,因为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财产。在这种前提下,他从事什么样的公益活动,都是他的自主行为。像这种捐赠,它不是公益营销,而是一种公益行为。如果说我们把企业家通过一个捐赠行为参与一个公益活动理解为公益营销的话,我觉得从营销的角度说,是不合格的。

因为公益营销不等同于公益活动。营销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即挣得钱越多越好;第二个是企业利润率的最大化,即越是轻松地挣钱越好,也就是所谓的品牌的力量。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盲目的或者没有计划的捐赠行为,是达不到营销效果的,甚至还会产生反面效果。

公益营销的误区

《新营销》:很多本土企业往往是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才大搞公益慈善捐款,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你认为中国企业公益营销的误区还有哪些?

张敏:从根本上说,大部分本土企业主要是混淆了公益活动和公益营销的概念。公益营销和公益活动不是一个概念。国内的很多文章都把公益营销理解为公益活动。有些人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就是我拿10万元做公益活动,拿100万元宣传公益活动,然后得到1000万元的收益。当然,这是人们理解的一种良性的比较优秀的公益营销。但是,这种模式仅仅是公益营销中的一种,它采用我们狭义理解上的公益活动来进行营销,它的内核是通过公益活动形成新闻效应,通过新闻效应扩大公关和广告效果。实际上这是狭义的公益营销。

狭义的公益营销,也就是通过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件形成新闻爆发点,然后进行放大。如果把公益抽掉的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活动营销。

《新营销》:从很多企业实际操作的公益营销案例来看,并非所有的公益营销都是灵丹妙药,有些企业的公益营销做得不到位,反而会引起反感。你认为本土企业在公益营销方面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张敏:最薄弱的地方在于缺乏一种价值观的指导。我觉得公益营销的本质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也就是说,企业从一开始定位自己的企业时,就是一种公益的定位。比如说万科,它的定位就是让所有的人都住上房子,它对企业的理解本身就是公益的,基于这样一个角度去考虑,在营销的过程中才能始终不渝地贯彻公益的内容。但很多本土企业对自己企业的定位就是一个口号,没有具体内容。有很多企业做得很大,但是对自己企业的认识,对员工的认识,对自己服务对象的认识,对自己产品的认识,对自己公关广告活动的认识,却很不够。而蒙牛的公益营销,我觉得就很纯粹,做得也很优秀,因为蒙牛一开始的企业定位,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上牛奶。在这种公益营销价值观的指引下,决策层、执行层以及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就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理念,

“公益”与“利益”的矛盾

《新营销》:公益营销投入的周期比较长,短期内并不能产生明显效果。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希望自己的营销投入能很快地产生良好的回报,这与公益营销的持续性和长期性矛盾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对矛盾?

张敏:公益营销要求回报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公益营销也的确可以产生短期的回报。既然公益营销可以理解为一种事件营销,那么要求短期效果也是正常的。只是,公益营销只是所有营销方式中的一种,在营销这个大领域里,公益营销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企业营销的全部,也不是必然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不应该寄予公益营销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回报。事实上,不论公益营销做得多好,它在企业的营销手段当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因为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企业的广告。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觉悟的提高,以及企业自身要求的提升,公益营销可能会越来越多。因为在一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的力量主要来自客户关系,消费者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认可来认识产品。我们中国的企业之所以品牌力不强、议价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企业的认识不够。

《新营销》: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公益营销?要从哪几个方面和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项目或活动?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2

关键词:宗教慈善公益活动;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4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7)01-00069-04

宗教是慈善之母。五大宗教教义教规各不相同,但在教育引导信众投身社会公益慈善这一点上是共同的。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鼓励和规范宗教慈善行为。五年来,常州市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意见》精神,积极开展宗教公益慈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课题组通过查台账、看现场、听汇报、表格填报、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五年来全市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分析问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推动宗教界更好地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一、常州市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基本情况

全市宗教界现有养老(安养)院7处。其中,佛教6处(常州市武进区大慈安养院、常州市武进区三圣寺临济慈善功德安养院、常州市武进区永宁寺莲居安养院、常州市武进区大林寺居士念佛堂、常州市天宁区南城寺净修养老院、常州市新北区万佛寺弘法托老所);道教1处(白龙观养老院)。共有床位1186张,入住老人274位;3处收费(常州市武进区大慈安养院、常州市武进区三圣寺临济慈善功德安养院、常州市武进区永宁寺莲居安养院),其他4处免费。常州市武进区永宁寺莲居安养院向民政部门申领了登记证书,其他6处尚未登记。现设有慈善组织3个:常州宝林慈善基金会,2013年7月创立,原始基金300万元,募集资金354万余元,使用资金近330万元;常州天宁禅寺慈善基金会,2015年9月创立,原始基金200万元,募集资金12万,使用资金7万;常州金坛区龙山慈善基金会,2016年6月创立,原始基金300万元,募集资金14万元,使用资金26万元。

二、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课题组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95份。其中,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主要负责人116份,宗教教职人员356份,信教群众223份。统计数据如下:认为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非常重要的574人,占82.6%;比较重要的120人,占17.3%。对所在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公益慈善活动很满意的516人,占74.2%;比较满意的174人,占25%。认为社会各界对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持欢迎态度的664人,占95.5%;持无所谓态度的30人,占4.3%。认为慈善公益事业是需要统筹策划、精心部署、科学管理的649人,占93.4%;认为遇到事情就捐钱捐物、尽力而为即可的46人,占6.6%。认为宗教团体应发挥主人翁精神和协同自律作用的673人,占96.8%;认为只是配角、敲边鼓的22人,占3%。认为不得在慈善公益活动中传播宗教的397人,占57.1%;认为可以传播宗教的249人,占35.8%;认为必须传播宗教的23人,占3.3%;认为绝对禁止传播宗教的26人,占3.7%。认为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意义重大的521人,占74.97%;比较有意义的143人,占20.57%;成效一般的25人,占3.6%;流于形式的6人,占0.86%。认为宗教界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同时存在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活动不规范、人才匮乏等问题的273人,占39.3%。在八项慈善公益活动中,感觉单位(个人)在灾害救助方面投入最多的463人,占66.6%;在扶贫帮困方面投入最多的136人,占19.7%;在扶助残疾人方面投入最多的44人,占6.3%;在捐资助学方面投入最多的19人,占2.7%。

三、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

对调查的相关数据、表格及问卷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五年来常州市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充分认识宗教慈善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活动情况是满意的。逾99%的人认为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逾90%的人对所在宗教团体、宗教场所慈善公益活动开展情况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逾95%的人认为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意义重大、比较有意义;逾九成五的人觉得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受到社会各界欢迎。

(二)准确把握宗教慈善公益活动的本质,宗教团体的主体责任是明确的。逾93%的人认为,宗教慈善公益是一项需要统筹策划、精心部署、科学管理的工作;近九成七的人认为宗教团体应发挥主人翁精神和协同自律作用。

(三)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对自然灾害救助是敏感的。2015年11月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扶贫工作新思路后,宗教界在2016年的“扶贫助困”资金增幅达74%;2013年“宗教慈善周”主题为“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当年宗教界“扶助残疾人”资金为五年之最;2016年盐城阜宁6・23风灾发生后,宗教界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捐款45万余元,有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还自发组织前往灾区慰问。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3

公益旅游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就是1971年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校友们组织的公益游,兴盛于20世纪90年,在欧洲得到迅猛发展。随后逐步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对于公益旅游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最早提出公益旅游概念的是国外学者wearing(2003),他认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是为了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做志愿者活动和度假。markRogers(2007)则指出公益旅游就是旅游者在参观旅行的同时对目的地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公益旅游者是为了寻求有意义的旅游,并且希望能够带给目的地社区和居民一些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单纯的休闲。目前对公益旅游的定义主要立足于旅游者的行善或利他主义的动机。

一、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对公益旅游的最早研究出现于1996年,当时国内学者研究领域主要是公益旅游的产生、概念及特点、类型、开展公益旅游的意义、发展公益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实践方面最早的公益游活动是2004年广州的一个公益旅游组织??---“多背一公斤”网站。该组织是以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进行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为主题。随后在2007年上海假期旅游社将传统某地五日游与当地小学的孩子们互相交流相结合,形成国内第一条公益旅游线路。2013年贵州省安顺市举办了“凤凰网公益自驾行――关爱留守儿童”研讨会。

由以上各活动可以看出:我国的公益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历程较短;理论基础非常薄弱,我国的公益旅游发展是畸形的发展,理论与实践不协调。

二、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发展状况分析――以广州为例

(一)广州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相关情况分析

1、广州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分析

公益旅游在大学生当中知名度特别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在于大学生对此关注度不高以外,相关单位对公益旅游的宣传不到位应该是主要原因。据相关调查表明,知道公益旅游的学生只有40%,而对公益旅游十分了解的就更少,只有5%。除此之外电视网络是公益旅游的主要信息来源。

2、广州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态度分析

在进行相关调查时,很多学生都主动积极的参与。由此可知大多数人想对公益旅游进行了解,很多学生对公益旅游都持积极认可态度。他们认为:参加公益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还可以通过对相关民俗地区传统文化和环境的保护,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广州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参与方式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乐意参加的公益旅游项目的分析,不仅可以有针对的设计公益旅游产品,开展公益旅游活动,还可以开发潜在的客源市场。调查发现:保护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重大节事活动的志愿者、乡村支教、捐赠书籍等是大学生的主要参加公益旅游的项目。

(二)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发展的阻碍因素

1、信息渠道的不畅通

从对大学生公益旅游认知度调查发现,公益旅游的主要宣传渠道是电视与网络。学校的教育宣传功能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目前有关公益旅游的网站与新闻极为有限。

2、政府保护机制不完善

不管是一个机构的运营,还是一项产品的发行,政府的作用不可估量,政府为市场的良好运营提供保障。公益旅游的开展同样也需要政府的保障。但目前政府对此的保护机制不完善。

3、相关单位运营机制不完善

旅行社在开发公益旅游产品时没有结合公益旅游的特殊性来开发。旅行社由于可图的利润较少,因此给予公益旅游者的优惠政策也不多,旅行社没有对公益旅游进行很好的宣传,大众对公益旅游的了解受限。

4、公益旅游项目选择性较少

当前我国的公益旅游项目较少,主要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动植物的方式为主。而大学生可加入多数都是乡村支教、活动志愿者等,学生的选择性不大。

(三)促进公益旅游在大学生中发展的几点建议

1、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建立相关网站是重点。其次,学校旅游专业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此外,可以开发新渠道比如利用公交移动电视宣传公益旅游产品。

2、完善保护机制,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可以设立政策支持或专项资金来鼓励并保障公益旅游的发展。

3、改善运营体制,提高企业创收

通过开展公益旅游,旅游企业形象也得以提高。企业不仅要设计好旅游线路,还要提供良好的运营体制,这主要表现在:提供乐于奉献的服务人员;企业专门制定一则条例去规范公益旅游的开展等等。

4、创新旅游项目,增加学生选择

针对大学生公益旅游,可以设计一些能够传达他们的爱国情怀、展现他们风采的项目,比如民俗节庆活动志愿者、故址遗迹文化的捍卫者、乡村教育志愿者等。

三、实证研究――河源千名大学生公益游宣传活动

(一)河源市千名大学生公益游概况

河源市千名大学生公益游活动是由河源市旅游局发起,广州市12所高校的千名大学生进行的公益旅游。本次公益旅游活动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景区,主要有广东省首批古村落代表林寨古村、城市与工业旅游、河源地标性景区万绿湖风景区、苏家围、佗城古镇。除了参观相关景区以外,学生还可以关注“河源公益游”微博或者参加DV大赛来记录此次活动的感受。

(二)千名大学生公益游的目的

此次活动在2013年河源市第十届客家文化旅游节即将到来之际举办的,这不仅对河源客家文化进行的宣传,更重要的目的是倡导一种更文明的旅行方式。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游,可以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大学生,通过贡献专业知识、智慧的方式,实现公益旅游扶贫的目的。

(三)千名大学生公益游对广州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河源市举办的广州千名高校大学生的公益旅游活动,是一场由政府主办的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学生成为河源旅游文化的传播人。这次活动对公益的影响体现在:

1、此次大学生公益旅游规模之大,对公益旅游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河源市旅游局联合广州高校、环保部门等各方力量一同举办此次活动,这对其他城市开展公益旅游起到了表率作用。

河源市这次举办的公益游活动,为公益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促进的公益旅游的发展。

(四)大学生通过此次活动得到的认识

参加此次千名大学生公益游之后,大学生们接受了问卷调查。从调查内容可以知道,大学生们对河源市的旅游景点及旅游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愿意今后参加类似活动。

四、总结

作为一种兼具公益属性和旅游属性的特殊旅游活动类型,公益旅游展现的是一种净化体验,公益旅游不仅扩展了旅游者的眼界,重塑旅游者自身形象,还改变了旅游社区和当地居民的现状。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4

【关键词】公益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主要形式。大学生公益活动是大学生表达关怀与爱心的积极行动,它是直接服务于基层社会的无偿义务劳动,它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具有利他、无偿、义务的活动形式,往往能够实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一、公益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作用

(一)公益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体从思想认知到现实行动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行为。一般来说,责任意识是社会责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基本的生活空间是校园,即使是当今信息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大多是间接的、肤浅的,多数情况下只看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而很少去思考和分析出现问题的社会根源,更不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他们只有批判的权力而没有改造的责任。责任意识由外到内的转化需要一个桥梁,这个由此达彼的桥梁非公益活动莫属,因为公益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走出书本课堂、抛开利益、接触社会、增强亲身感受和体验、调整思想偏颇、深化认识的良好机会。

(二)公益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来源于个体的良知和对利益的需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强大的感染性。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通过开展关注弱势群体、法制宣传、保护环境、义务支教等系列公益活动,使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情感不断深化。而这种情感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责任主体给予他人关怀的一种心理倾向。

(三)公益活动强化大学生责任行动的辐射作用

责任行动能否成为一个社会人们的常态、习惯和品质,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责任行动既可以辐射到自身也可以辐射到他人。责任行动辐射到其他人,是指责任行动对他人的示范作用(榜样力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一个人说得好,也许能打动别人一时,但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就谈不上影响力。所以,一个人的责任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能起到很强的辐射作用。

二、依托公益活动,创新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实践平台

(一)拓宽公益活动的有效领域

以公益活动为基础创新大学生责任感的实践途经,必须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环节,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有效领域,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内容。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要创新活动思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社区公益活动是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的领域,它的优势在于领域宽、时限少、体验多,收获大,它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基层,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因此,高校应结合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利用社区这一领域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

(二)加强公益活动的特色品牌项目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托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品牌项目的建设,其中也包括公益活动的品牌项目建设。公益活动作为一个品牌推向广大学生,推向社会,这个过程也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社会责任担当文化氛围形成的影响力是任何说教都难以替代的。其中,一是促进责任自觉,在公益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增强大学生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公益活动,学生自觉自愿地选择和参与是关键和基础。公益服务活动源于心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二是培养责任技能,在公益活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适应社会的创造力。公益活动的成败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提供的服务品质。品质的优劣既决定了社会的认同,也决定了学生自我的认同,因此,承担这一社会责任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

(三)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协同作用

社会责任感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全面支持系统,创造良好实践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学校要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创建以学校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高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社区、村镇为平台,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向社会延伸。社区是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村镇基层组织要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出具体规划安排。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学校、家庭的联系、沟通和协作,保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形成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同时,还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公益活动,扩大影响力,为大学生公益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积极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进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而社会公益活动正是激发和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我们只要把握好社会公益活动的实质,才能够使公益活动成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平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洁.社会公益服务视阈下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及其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5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心理健康意识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0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了解外界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媒体是一种传播信息最迅速的媒介。在媒体传播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广告传播。而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引起重视。

1公益广告的影响和作用

公益是有关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事业主要是非政府、不把利益最大化当做主要目标的社会事业。二十多年以来发展了新型的公益事业――公益广告。从最初的单纯喊标语口号,直到今天的富有本身主题内涵、强调传播效果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活动正在逐步形成气候、产生规模,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益广告已经成为公益宣传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公益广告的创作首先要立足人性,关注社会、人生和未来,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命运。要用最平实的创意表现方式结合整个人类的生存主题,小切入、深挖掘,力求用简洁的画面和朴实的语言达到一种隽永回味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公益广告所注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同时名人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公益广告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说服力。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受公益广告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现如今的公益广告主要分为四项:健康类,安全类,环保类、情感类。如: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公民自己的合法权利;艾滋病的防范及对疾病患者的尊重;消防知识的普及;保护环境和为子孙造福;感受亲人的温暖;领悟华夏兄弟姐妹的情深意浓等。13年春节期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回家过年。感动了无数观众,同时在春节之际为无数的父母和游子带去了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一句:我们一辈子都在回家的路上。在感动的同时也表达了父母的期盼和游子归家的急切心情。在2008年不平凡的一年中,一系列突发性事件和重大事件相继发生,公益广告在突发性事件和重大热点事件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和发展潜力。不同的公益广告表达着同一主题:心系灾区。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对灾区人们的悲痛,更让每一个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能够真诚的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奥运会被看做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公益广告通过各大电视台媒体传播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这些蕴含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新世纪的创新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和谐与安宁,中国人民的友爱与善良。这是公益广告的力量,公益广告是与大众心灵沟通的一种媒介。

公益广告,不单纯的是一种电视媒体的广告节目,同时也成为影响大众认识和熟悉某种事物的源泉。公益广告作为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兼具着通俗性和艺术性。在非营利型的传播下,倡导的是一种观念和理念。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的同时能够激励大众获有某种意识和肩负某种责任。

2大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意识

心理健康是当今中国人实现心理和谐与幸福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与日俱增的问题。大多数人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每年有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即每10万中国人中每年有22人轻生,估计还有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心理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可能导致心理防线骤然崩塌,使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出现与他人异常的言行举止,更有甚者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国家高度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改善民生就必须正确、及时的解决人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应该让人民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这就必须普及和落实人民的心理健康意识。

意识是在物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人所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人的意识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谓心理意识,是人们对心理因素和心理状况的觉察和认识。它通常指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将人看成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有机整体,承认心理因素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行为遵循心理规律,更好地改造学习。

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任务。现今社会,大多关注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年龄段人的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在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的时,也应该关心中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中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中年人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作、家庭和不良生活习惯。多数的人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会选择逃避。由于对心理健康意识的肤浅认识导致对心理问题有偏见、歧视心理问题患者、不敢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这些观念都是有待改正的。所以培养成人心理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媒体对心理健康意识的宣传途径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6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2018年3月—6月,吉林医药学院医学类专业学生随机发放的调查问卷,问卷经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回收率95.67%;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95.50%。所有数据由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各年级学生构成为:大一86人(31.16%)、大二94人(34.06%)、大三51人(18.48%)、大四26人(9.42%)、大五19人(6.84%);性别构成男生167人(61.59%),女生109人(37.41%)。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活动的参与情况、志愿活动参与目的、志愿活动与公益创业的认识、参与公益创业的期望等方面。并结合问卷调查开展了相关的座谈。结果显示,大二、大三学生参加健康志愿活动的次数较多,大四、大五学生参与次数少;性别上女生参与次数略多于男生。参与健康志愿活动动机方面大一、大二从众心理的学生比例较高,大三以上的学生基本上以实践为主要目的;男生从众心理高于女生。医学生对于公益创业的了解程度上,普遍处于“了解”状态。在公益创业期望值上,多数医学生认为公益创业盈利小或没有盈利,且随着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对公益创业的盈利期望越小。在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座谈。梳理后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大一新生对健康志愿活动了解较少,加之尚未开展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对大学生活不熟悉,因此不敢参与;而大二大三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学习了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参与健康志愿活动较积极。二是多数学生认为愿意参加疾病预防宣传、健康科普的志愿者活动。三是对于公益创业多数同学,仅仅停留在通过媒体了解到相关信息,感觉深入了解公益创业的途径少、公益创业的教育几乎没有。四是多数同学认为公益创业很难经营,困难很大。

2讨论

2.1积极开展公益创业教育

当前,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高校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而公益创业作为其中的一个新分支相对发展滞后。2009年,公益创业在国内出现,学术界对公益创业的内涵等界定尚不明确。加之大部分创业教师本身对于公益创业了解和研究不深入,虽然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创业课程,但与公益创业或公益创业教育相关的授课内容很少或是基本没有[6],因此积极开展公益创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建设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校内课程建设体系。一是做好课程整体设计,将公益创业与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医学技能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以及创业训练有机结合;二是加大相关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引入国内外较成熟的公益创业教材和课程资源;三是强化公益创业师资力量培养,充分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机制,将创业教师及部分思政教师排到国内医学公益组织进行学习,同时邀请社会公益创业行业专家到校讲座等。

2.2系统性的组织和宣传健康公益活动

对于医学院校,开展健康公益活动十分常见,但均存在杂乱现象,各部门具有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健康公益活动。例如: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附属医院各科室有自行的各种“疾病日”健康教育活动,各学院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某些医学研究室也有医学科普活动等等。做健康公益活动时往往局限于小范围内,很难做到校内外多方参与,志愿者数量、活动规模、经费支持和社会影响力往往效果不佳。因此,系统性地组织和宣传健康公益活动很有必要。一是建议校内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此领域工作;二是亟须学生公益创业来承接以上工作,通过商业模式将医学院校的健康公益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和特色化。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7

广西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广西降低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养老保险减负12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xx年推出多项社会保险红利,降低相关费率为企业减负服务经济稳增长。仅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项,就为企业减负12.1亿元。

据介绍,根据相关安排,自治区人社厅制定了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的有关政策,对于区域内所有企业,单位缴费比例全部由20%降至19%;对于执行阶段性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至14%的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和降至16%的其他园区企业,取消了要求企业全员参保且没有历史拖欠的条件限制,让更多的企业享受自治区优惠政策。享受企业降费比例至14%的产业园区也由原来的29家增至36家。

广西人社部门统计,截至20xx年12月底,广西已有1108家园区企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降费至16%,有4543家园区企业享受降费至14%,其他企业降费至19%,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企业减负12.1亿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全部都降低了费率。

广西养老保险实施细则:资源养老保险刷脸认证4月20日,资源县梅溪镇戈洞坪村村民闫峻国一大早来到镇劳保所,进行20xx年度养老保险金的资格认证。今年的资格认证只需把脸往工作人员手机前一刷就可以了,整个认证过程只需几秒钟。

人脸识别即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拍摄的人脸照片中提取人像特征,建立个人电子信息档案。目前,资源县各乡镇劳保所全面实行了人脸识别认证系统,该县还将组织培训一批村屯级的资格认证员,上门帮助行动不便、信息不通的老人进行资格认证。

广西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20xx年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方案的通知》(保监厅发〔20xx〕18号)相关要求,为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树立保险业良好社会形象,监管及公司深入开展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在3.15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一是加强会议宣导,强化服务理念。在3月活动期间,我司积极响应保协关于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的号召,在公司早会和各宣导会上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仅半个月时间就开展了3场相关内容的宣导会,参与客户人数达372人。通过会议和宣传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公司内部员工对3.15主题活动的重视,了解总公司对天天3.15日日公众日的工作安排对于后期工作的意义。多场会议的宣导也让参与宣导会的客户对自身权益知识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让客户懂得了如何维护自身的保险权益,如何正确的行使自身的保险合法权益。

二是发放教育普及宣传材料。3月10号养老广西分公司配合3.15活动重新对职场装扮,为体现3.15维权意识,通过在柜面悬挂横幅、粘贴投诉流程海报、摆放宣传折页等方式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客户维权理念。客户在柜面办理业务的同时可以抬头就看到宣传,伸手就拿到权益。本次共刊印200份保险消费宣传提示折页,截止目前实际发放了121份,柜面服务人员也通过实际案例向临柜客户宣传保险的重要性、如何购买保险、保险条款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了讲解,让客户懂得了如何维权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三是组织参加保监微课堂保险知识有奖竞赛。分公司客服组织分公司全体员工参加保监会开展的保监微课堂保险知识有奖竞赛,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保险意识,对客户权益保护的了解更为深刻,能更好地结合自身工作参与到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动中。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8

摘要:

助推社区治理,是当前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命题。依据治理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应该从提升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等三个着力点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关键词:

社区教育;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社区归属感;现代公民意识

1989年,自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的说法,“治理”概念在政治、行政、管理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和使用。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并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014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1]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培育多元社区教育主体,支持社区居民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进一步激发城乡社区教育活力。建立社区教育联席会议、社区教育理事会等制度,完善社区教育多元参与协商、合作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因此,深刻认识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乃至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功能,不断深化和拓展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方式和方法,是当前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命题。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社区治理应该要具备社会治理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二是治理过程的民主,各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实现对社区事务的共同管理;三是治理过程的互动,即各个主体的持续互动,而非单一的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的运行;四是各个主体的主动参与。下面,我们将结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中显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探讨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治理的着力点。

一、社区教育要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化水平

(一)组织型公众参与是现代国家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

社区治理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多元主体参与。构成社区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等。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公众的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是影响多元主体社会(社区)共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例如公众对参与治理的权利与责任缺乏必要的了解、掌握参与治理的具体事务的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造成了公众参与对社会(社区)治理的影响力和成效不明显,进而更加降低了公众的参与动机和热情。[2]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公众的参与可以有两种类型:个体型参与和组织型参与。通过社会团体等组织型参与公共事务,是现代国家制度化的公众参与路径。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有效的民主意愿的表达,通常并不是直接向政府提出个体化的利益主张和诉求,而是通过“公共舆论领袖”的间接表达。“当政府面对的是组织化的利益团体时,各种信息在组织内部经过初步的交流、处理和整合,部分无效的信息被过滤,相对简化的、因而也更集中的利益表达,不仅放大了个体利益主张,而且也可避免使决策机构陷入高成本的信息处理和低效率的信息反馈泥沼。通过组织化的社团,将众多个体的利益主张和信息在团体内部进行集中、归纳和提炼,使相同的利益主张被叠加,相反的利益主张得到协调,可以使分散的利益得到更加集中的表达,这意味着组织化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这个过程中,微弱的声音被集中,对抗能力增强。经过提炼和凝聚后的整体利益诉求,将在接下来的利益交涉和博弈过程中更具行动的力量。”[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因此,公众参与能力,一方面要提升公众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教育宣传,全面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二)社区教育是培育和提升公众参与组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

首先,培育社区学习团队,是社区居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社区团队学习,也有人称之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共同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目标。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创建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抓手,社区学习团队的培育,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正经历着从的“单位制”社区模式转向“街居制”社区模式,广大城乡社区随之产生了大量游离于组织之外的个体公众;另外,由于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社会公众的“无组织状态”时间延长。社区学习团队的培育和组建,就是将社区中的个体组织化的过程。其次,社区教育的支持服务,是提升社区学习团队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平台。我们这里所说的社区教育对学习团队的支持服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支持,即社区教育系统中的社区学校、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为社区学习团队提供的场地、设备、信息等服务;二是精神,即社区教育系统中的师资队伍为社区学习团队的发展提供的培训、咨询等服务;三是活动,即社区教育系统为社区学习团队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机会。通过上述三类支持服务,提升社区学习团队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强学习团队的社区责任感,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中坚。

二、社区教育要着力于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一)高度的社区归属感会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

归属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体现着人类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归属感越强,个体与团体的关系越紧密。社区是一种居民团体,社区归属感体现的是居民对其居住区域的居民团体的情感关系程度。社区归属感的构成,根据强弱程度,从低到高,一般可以解析为四个层次:首先是社区认同感,这是归属感产生的基础,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对其居住社区的身份、地域等的认同。其次是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感,主要包括对社区内的有形物体(例如自然环境、建筑物)以及归属的心理情感基础(例如社区愿景、社区文化等)的喜爱和依恋。第三是对社区事务的关心,表现了社区归属感对居民行为的影响。社区内影响居民对社区认知和喜爱情感的各种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关心和投入行为。最高层次就是社区责任感,这也是社区归属感产生的积极影响,社区责任感会促进社区居民个体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同伴和社区发展做贡献。可见,社区归属感影响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社区归属感越高,居民社区参与程度也越高。

(二)社区文化教育是培育社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影响社区居民归属感强弱程度的因素较多,其中,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状况(居民之间的融洽度、信任度、居民与社区的关联度等)、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包括生活设施和社会文化生活两个方面)、以及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社区文化,是培育社区归属感的精神基础。社区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传承社区文化、建构社区归属感的有效方式。高宛芝和杨婷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教育参与和社区学习活动开展,与社区居民归属感存在正相关。高宛芝的研究更加具体地表明:社区学习活动促进了居民对社区居民身份和文化氛围的认同;社区学习活动本身是一项有益于社区人际交往的过程,参与社区学习活动,加深了居民之间的信任和互助关系,促进了邻里和谐,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依恋感;社区学习增强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社区责任感,如学习活动过程,促进居民个体的社会网络的连接、互动和支持,从而催化社区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从心理到行动上,提高了其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参与。[5]同样,马月兰的研究,则从国际经验的角度表明:社区教育和学习活动,促进社区精神的形成与巩固,推动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推进社区发展。美国通过社区学院推行社区文化教育,“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满足了他们生活、文化、娱乐各方面的需求,向弱势群体(如失业人员、分裂家庭的孩子、移民等)提供的服务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困境,社区学院促成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等,这些有助于人民回归社区,有助于社区形成一种互助、合作的氛围,这种互助、合作的氛围不仅可以帮助所在的社区,‘还可以帮助国家实现自我更新’”[6]。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单一主体类型的“单位制”社区模式日趋瓦解,“街居制”社区模式快速增长。后一社区的人口构成,具有异质性高、流动性强的特点,对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提出了更大和更紧迫的挑战。因此,社区教育系统,更要发挥其特有的文化建设功能,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学习活动,为居民创造人际交往的平台,密切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吸引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和投入,增进居民对社区的归属程度,推进社区自治。

三、社区教育要着力于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

(一)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必备条件

公民意识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公民”概念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现代公民意识,指的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下,公民对自身在法律上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的认识,是其在参与公共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自我认识。对公民意识的构成,学界虽未达成一致认识,但对其要素的主要构成,基本没有歧义: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其中,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力与责任意识,是公民参与意识的逻辑前提。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如多元主体互动不足,行政化倾向浓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程序不规范、不理性;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率不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比较狭窄(以组织文娱活动、调解邻里关系、维护业益等为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治理等方面作用并不突出[7])等,追根究底,都与参与主体的现代公民意识薄弱有关。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强化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

(二)社区教育要结合社区治理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从能力形成水平来看,由低到高,由对有关公民知识的认知与了解;现代公民应具态度、意志及能力的心理认同和内化;公民意识的外显与践行等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关心和参与国家与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公民意识外显的关键,是衡量现代公民意识程度的重要指标。现代公民意识的要素构成,在社区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在社区层面,就会指向个体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体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社区参与意识、遵守社区公德的意识等。因此,社区教育要从横向的公民意识构成要素,和纵向的公民意识能力水平逐步提高两个向度上来构建社区公民意识培育体系。首先,社区教育要依托社区文化传统、特色培育居民的社区主体意识。通过社区教育,挖掘社区传统和特色,弘扬和传承社区精神,传播社区社会公德,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深入了解,目的在于培育和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喜爱、依恋,进而为培育社区成员的权力与义务意识、社区参与意识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采用参观、宣讲、散发单张、节日体验等形式,通俗易懂地向社区居民传递信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精神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其次,社区教育要依托社区学习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自我学习和良性互动。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基于长期生活生产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区群体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学习文化活动,既是社区文化传统、社会公德的活载体,也是社区文化繁衍传承的大平台。此外,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学习文化活动,能够促进社区成员群体意识的形成和更新,提高社区的认同感,增进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投入。最后,社区教育要依托社区公共事务的开展培育和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现代公民意识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动机,与社区居民的自身利益获得和发展紧密相关。当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强,参与动机和参与率就会高。另外,有效的参与效果也会激发和维持居民的参与动机和热情。因此,此类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具体的社区公共事务为载体,让社区居民通过在真实情景中的体验,边参与边学习,将公民参与的态度、情感内化与参与能力的践行整合为一个过程,促进其参与意识的提升。社区层面,公民能够参与的社区公共事务范围较广,且直接关系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拓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等。社区教育要紧紧围绕社区居民关心的相关热点问题,通过听证会、研讨会、民意调查、意见书等形式,培育和提升居民的社区治理参与意识和水平。当然,上述着力点的实施,会给街居社区学校(教学点)带来很大的工作挑战,例如场地、设备、专业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社区学校还需要创新机制,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尤其是整合高职院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创新社区治理。整合的可能、内容和路径,则是我们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伊青.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治理不容忽视的载体[J].成才与就业,2014,(10):4-9.

[2]胡仙芝.公众参与制度化: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J].人民论坛,2014(7):46-47.

[3]胡仙芝.公众参与制度化是我国社会治理法制化的必由之路[J].理论研究,2015(6):7-13.

[4]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2(3):47-50.

[5]高宛芝.社区学习活动与社区归属感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马月兰.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9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开展好“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镇领导高度重视,于3月18日组织召开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会议。会议从宣传材料准备、宣传地点选择、宣传时间和宣传形式等方面对“3.15”期间“金融消费权益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通过开展“权利·责任·风险—倡导理性投资、自享收益、自担风险”的活动,协助金融消费者依法维权,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

二、集中宣传,做大声势

组织信用社做好网点主阵地宣传。通过LeD显示频,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倡导理性投资、自享收益、自担风险"等"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主题,并公布咨询投诉电话。设置"3.15"宣传专区,设立了"3.15"金融消费者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咨询台、在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电话。宣教人员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向过往群众进行现场知识辅导,向消费者普及信息披露、营销禁止、格式条款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知识,解答客户的疑问,强化消费者风险意识,引导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权益,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并广泛听取、收集客户意见建议。

“3.15”宣传活动让消费者了解了赋予金融消费者的各种权利、金融机构应该履行的责任;了解了我镇投诉受理渠道,有效强化了消费者风险意识和依法、理性维权意识,同时也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品质。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此次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消费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消费活动,然而保护消费者的措施相对薄弱,导致了部分群众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在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

(二)金融业信息安全宣传不够到位

金融业信息安全的宣传。金融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金融信息安全的保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镇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认识。

四、相关建议及下一步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持续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升全镇群众的维权意识,引导强化风险意识,以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广大干群的教育培训,树立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从自身价值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高度认识和关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让消费者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落实到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中去,进一步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实现全镇全方位的管理机制。结合各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认真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类人员中开展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专项自查。自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法合规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等方面。通过自查,使全行内部权限管理规范,责任落实明确,有效降低金融信息被盗的风险,确保金融信息不泄露、不滥用。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10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开展好“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镇领导高度重视,于3月18日组织召开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工作会议。会议从宣传材料准备、宣传地点选择、宣传时间和宣传形式等方面对“3.15”期间“金融消费权益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通过开展“权利·责任·风险—倡导理性投资、自享收益、自担风险”的活动,协助金融消费者依法维权,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

二、集中宣传,做大声势

组织信用社做好网点主阵地宣传。通过LeD显示频,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倡导理性投资、自享收益、自担风险"等"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主题,并公布咨询投诉电话。设置"3.15"宣传专区,设立了"3.15"金融消费者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咨询台、在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电话。宣教人员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向过往群众进行现场知识辅导,向消费者普及信息披露、营销禁止、格式条款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知识,解答客户的疑问,强化消费者风险意识,引导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权益,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并广泛听取、收集客户意见建议。

“3.15”宣传活动让消费者了解了赋予金融消费者的各种权利、金融机构应该履行的责任;了解了我镇投诉受理渠道,有效强化了消费者风险意识和依法、理性维权意识,同时也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品质。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此次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消费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消费活动,然而保护消费者的措施相对薄弱,导致了部分群众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在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

(二)金融业信息安全宣传不够到位

金融业信息安全的宣传。金融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金融信息安全的保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镇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完整的认识。

四、相关建议及下一步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持续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升全镇群众的维权意识,引导强化风险意识,以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广大干群的教育培训,树立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从自身价值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高度认识和关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让消费者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落实到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中去,进一步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实现全镇全方位的管理机制。结合各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认真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类人员中开展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专项自查。自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法合规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等方面。通过自查,使全行内部权限管理规范,责任落实明确,有效降低金融信息被盗的风险,确保金融信息不泄露、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