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可靠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9:34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1

关键词:医院医疗器械保养管理

本文以下将我国目前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同时,将大型医疗器械的有效保养、管理措施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提高整体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水平。

一、试析我国目前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管理现状

(一)分析医疗器械所具备的特质

第一,能够适应于医院工作环境。由于医疗器械所应用的环境会受到强烈的电磁波干扰,以及环境的湿气也会影响医疗设备的使用性能,因此,这些影响因素成为了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医疗器械的影响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诊断、治疗等工作,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潜在各种危险因素,与此同时,这些影响因素还严重影响了这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周期,给医院整体利益造成亏损,所以,品质优良的医疗器械能够适应医院工作环境,则会大大降低其保养、管理等方面工作量。

第二,能够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由于医疗器械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器械应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不仅能够保障诊断患者病情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保障医院诊治效率。

(二)分析关于把握医疗器械管理的工作细节内容

第一,加强提高相关技术人员对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意识。首先,在购置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做市场调查、熟悉与确定医疗器械设备的型号以及售后服务等,其次,在购买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时候需要选择信誉较好的公司,以保障该医疗器械设备的售后服务,同时还能够相关配件的供应。

第二,做好医疗器械设备安装招标工作,要注意招标过程中的标书的相关明确要求,同时,要求各厂家提供设备的有关电路图以及维修技术等材料信息。

二、关于大型医疗器械的有效保养、管理措施分析

(一)加强医疗器械相关资料管理工作

由于医疗器械有关资料是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且对医疗设备档案的质量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做好医疗器械相关资料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医疗设备档案工作质量。另外,由于目前医疗设备相关资料管理制度存在着缺陷,以至于很多医院单位认为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以至于医疗器械设备的有关资料严重缺失,如果一旦医疗器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则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继而影响了相关应用医疗器械的医疗工作。通过加强医疗器械相关资料管理工作实践后,医疗器械设备的档案管理工工作得到了重视,从而保障了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了其利用率以及完好率,使得相关医疗诊断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诊断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二)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力度

为了保障患者疾病诊断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则需要不断的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力度,从大局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理念,同时,不断更新医疗器械设备,以降低患者诊治风险率,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率,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力度工作以外,还需要对此管理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进而加大医疗器械管理力度,使得医院整体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三)真正落实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内容

首先,建立完善、健全的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以保障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其次,优化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并且做好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工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保障其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从而降低医院单位医疗成本费用,为医院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三,在应用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疾病诊断工作的时候,需要按照其操作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正确操作,从而保障医疗器械使用周期;第四,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当医疗器械出现故障问题的时候,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维修,能够有效保障医疗器械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医疗诊断工作的可靠性。

(四)加强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

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则需要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责任心,使得相关医务人员全面掌握医疗器械的操作程序,从而有效延长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制定医疗器械设备的相关考核制度,以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为医院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五)完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体制

首先,在医疗器械出厂前严格对其进行把关;其次,建立大型医疗器械设备质量反馈信息体制,并且完善相关统计信息资料,从而使得大型医疗器械设备质量得到保障,从而为医院单位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

本文将目前医疗器械的应用情况以及所具备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同时,将大型医疗器械的管理以及保障工作内容进行了综合阐述。大型医疗器械对于相关医务人员诊断工作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型医疗器械管理与保养工作对医疗诊断活动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雪梅,李睿,丁国武.合理配置和利用大型医疗设备资源,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基于对甘肃省的调查分析[a].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9.

[2]肖穗春,李双明,林碧君,谢镜添,梁穗谷.影响我院电子病案发展的因素和对策[a].第一届亚太地区国际病案信息管理学术会议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4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2

【论文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疗仪器设备已经成为医院的生命线,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靠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外,还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降低成本,使医疗设备更有效地为临床诊断服务,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医疗器械人员的服务宗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认为怎样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可以设想,如果医疗设备经常坏,完好率很低,精度不可靠,结果可信度差,无法提供科学的数据,就会影响诊断、治疗。由此看来,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医疗器械的检查,属于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是设备维修的主要形式。

2.1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2.3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

2.3.1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

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仪器维修也要做成本效益核算,医疗器械设备品种多、品牌多,促使医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维修工作能力,否则就影响医院诊治。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医院领导要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或到学校等脱产学习,或上岗培训、技术交流、自学等在职学习。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2.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目前生产厂商或商的售后服务是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主体,他们占据着掌握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只要医院肯支付钱,他们就能提供高效和较好的维修服务。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如对中大型高档设备、急救类、治疗类以买厂家的保修服务为主,对中档、医院可替换的仪器,以专业维修公司承包或散修为主等。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3

【关键词】口腔四手操作护理

四手操作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护士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材料和药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四手操作护理的最高标准是医护之间不需要言语沟通而完成配合。

1医、护、患的体位及动作

护士接待病人就诊后,嘱病人坐到综合治疗椅上,调至仰卧位,头部位置舒适,全身放松。当医师的头部和眼睛正确向前倾斜时,病人口腔部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颌平面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颌平面与医生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脊柱畸形病人,肩下可垫小垫以支撑头肩。女性病人应将长发束起,避免散开滑落到扶靠手边缘污染器械并妨碍医生工作,对于儿童和老年体弱者,护士应协助其处于舒适体位。术者、助手及设备与病人间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四个活动区用时钟的字码表示。

1.1术者区:7~12点间,一般为11点处。术者在右下方后牙区工作时,多选用7~9点位置,在前牙区工作时,多选用12点工作位。术者区也是病人到达和离开椅位的通道。

1.2静态区:12~2点间,此处可放活动柜。

1.3助手区:2~4点间,助手通常保持在3点的位置。

1.4传递区:4~7点间,最靠近病人口腔部位,是医生和护士传递材料和器械的区域,是安放牙科设备最适宜的位置。

2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2.1器械的传递:传递时要求时间准确、位置恰当、传递无误。器械传递方法有:握笔式直接传递法,掌一拇指握式传递法,掌式握式传递法。最常用的方法为握笔式直接传递法,既医生用拇指和食指以握笔方式接过器械,护士以左手握持器械的非工作末端传递器械。医生从病人口中拿出器械时,护士左手保持在传递区,准备接过已用完的器械,正确的接过器械的部位是在非工作端。传递过程中应注意:

2.1.1禁止在病人头部传递器械,以保持病的治疗安全。

2.1.2传递器械要准确无误,防止器械污染。

2.1.3器械的传递尽可能靠近病人口腔。

2.2器械的交换:器械交换法有双手器械交换法、平行器械交换法和旋转器械交换法。常用的方法位平行器械交换法,即护士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递送消毒好器械,以无名指和小指接过使用后的器械。在器械交换过程中应注意:

2.2.1护士应提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程序,准确、及时交换医生所需要器械。当医生治疗结束后,将器械离开病人口腔2cm左右时,护士应及时准备交换下一步治疗所需要器械。

2.2.2器械交换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以保持器械交换顺利,无污染,无碰撞。

2.2.3器械的交换应平行进行。尤其对锐利器械要格外注意,防止损伤病人面部。

3四手操作中要求护士做到

3.1操作前:

3.1.1保持治疗区域的整洁,将常用的器械、物品按规定摆放整齐。随时准备接待病人。

3.1.2护士应以高度责任心和同情感,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病人进入诊疗室后,护士应辅助病人处于舒适体位,调节适合光源,指导口腔含漱,为病人为好胸巾,以减少诊疗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止病人衣物污染。

3.2操作中:

3.2.1护士必须熟悉本专业知识及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并熟悉、掌握各种临床疾病治疗过程的每一步骤,具有丰富的四手操作技术的理论,以娴熟的技能主动配合、参与治疗,真正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地为病人服务。

3.2.2协助医生拉开病人口角,以保持手术区域视野清晰,注意正确使用吸引器,以防止损伤软组织。

3.2.3要了解医生合理的工作程序,做好器械、材料、药品的准备工作,将已准备好的器械、材料迅速、平稳、准确地传递到医生手中。材料的调拌质地要合乎要求,量适中,保证治疗的正确实施及达到最佳的诊疗辅助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护士默契配合,始终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即使用以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操作位。

3.2.4随时进行卫生宣教,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发现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处理。

3.3操作后:

3.3.1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和保养,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3.3.2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预约下次复诊时间。清理用物,常规消毒,归还原处。若是一次性口腔检查盘、注射器,需依据一次性卫生材料处理原则进行焚烧或回收处理。对其他口腔专科所用器械,按物品性质进行分类、消毒、灭菌处理,严禁污染的医疗用品重新使用或流向社会。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4

关键词:医疗器械 器械检查 器械维护

中图分类号:tH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D09-074-02

1 引言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医疗仪器设备,尤其是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进口仪器设备不断引进并运用到医院,使我国医疗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同时也不断加速着各级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医疗器械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康复保健以及医学研究必备的工具,其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在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复杂程度高,维修和维护的难度系数大,这给医疗设备维修和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本文就如何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进行探讨。

2 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的维护、维修质量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必须高度加以重视。现在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在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医疗器械维修、维护方面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试想如果医院的医疗器械经常出故障,准确度低、精度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工作是医院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医院必须引起重视,加大对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的力度。

3 如何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

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主要在于:日常的储存、安装:平时的维护、检查、保养以及出现故障时的维修,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加强医疗器械的储存、安装与维护

为保障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从医疗器械储存和安装起医院就应重视。医院各使用单位,必须按照所购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备好相应的存放库房,在安装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安装,安装的场地必须符合医疗器械的性能要求,保障医疗器械能正常运行。对于特殊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如放射性医疗设备等。医院预留的面积和储存条件应与医疗器械存放的面积和条件相符。医院的医疗器械库应进行分区,分为验收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各区配有明显的标志。在存放医疗器械时应分类存放,贴上清晰明确的标签。同时,医疗器械库内外的卫生必须做好,环境立求清洁,必须达到医疗器械的存放卫生标准。在医疗器械库里对于过期、失效或报废的医疗器械应设好专门的存放区,不得混在可以正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很多医疗器械对于光、尘、温度、潮湿程度等都有特定的要求,为保障医疗器械的功能不受影响,医院在储存的时候医疗器械库应当有防尘、避光、防潮、防污染、温度、湿度调节等调节设施。医疗器械库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他们应按医疗器械的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设计检验、计量等精密一起应按照规定进行核准、维护。对于在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必须加强检修和维护,以便确保医疗器械能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对于长时间使用已经出现故障或将报废的医疗器械应及时停止使用。

3.2 加强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医疗器械除了在储存、安装上应引起重视外,平时对医疗器械的检查,也应该加以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主要有: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日常维修管理等。

(1)医疗器械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设备保养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动作,经常定期的日常检查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日常检查一股安排使用人员进行检查。细致的日常检查保养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日常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常见的内容:保持仪器表面清洁: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仪器设备是否做好防尘处理等等,这些在日常检查中应做好记录,如遇需要检修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2)医疗器械定期检查

医疗器械的定期检查是一种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检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等情况,定期检查有助于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潜在的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定期检查一般由维修人员定期进行检查。为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设备使用人员应配合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除尘和清洁,并对运转部位进行定期,及时跟换易损部件等。

3.3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是一件比较烦琐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对维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设立专门的维修机构。

(1)各医院应针对医疗器械的检查和维修应建立专职的维修组。维修组的成员不仅需要懂技术,更应懂得管理,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医院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和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除了组织专业专职的维修组外,各医院还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毕竟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维修难度大,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完成全部检查和维修任务的,因此医院成立兼职的队伍,联手承担。这样既充实了维修队伍,保障了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在专业维修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同时节约维修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医院还应不断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脱产学习、上岗培训、技术交流等。学习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

其次,建立健全维修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顺利进行还必须有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维修体制和维修规章制度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维修行业的立法,制定完备、系统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的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存在维修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服务。

(2)积极营造有利于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发展的多元化的外部环境。加大维修行业的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目前维修面相对单一的现状。

C3)促进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种类繁多的医疗设备已经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企业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因此各维修企业只有尽快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培养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4)各医院应在制度上加大对维修人员的扶持力度和保障力度,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借以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保障医院诊断工作能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主要是依靠厂商或商的技术支持。目前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主体是生产厂商或商的售后服务,他们拥有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医院也可以签约的方式要求这些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技术支持或维修服务等。

4 结语

各太医院中,大量的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实践证明,医疗器械设备在现代医院中起的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了医院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效率,而且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医院应该高度重视并规范、完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重视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只有这样医院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觅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延祥,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实践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8(12)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5

【关键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2006年出口数量超过5万台。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3、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医疗器械产业向相对垄断性发展。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世界性和生产集中性,使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征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医疗器械制造业为少数大医药企业所垄断,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自80年代以来世界医疗器械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集中度。

三、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

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目前我国在研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已大力推行相应的iSo等各项质量管理规范,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规模偏小,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推广,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2、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例如河北霸州一带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但生产的产品同样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病床及周边产品。多个医疗器械企业重复研制生产同一产品品种会造成医疗器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和物资消耗较高,并且污染严重,同时造成各企业分工不足,成本增加,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造成许多效率低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的严重亏损而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和悲哀的产业内耗局面。

3、医疗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显著地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

4、医疗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50年代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际上50年代和60年代却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够,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及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市场建设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因此,众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于是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新品研发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6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维修  管理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医疗器械设备上得到充分运用,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一名医疗器械技术人员,结合几十年的工作实际经验,认为如何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既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因此,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  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2.1 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维修工作,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可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一般是由使用人员进行。细致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日常保养主要应做到:保持仪器表面清洁;使用前应检查电压、电源或稳压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相应的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水路不通畅的应及时进行冲洗;使用中注意观察仪器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填写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关机后应及时盖好防尘罩;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除做好必要的记录外,要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不得私自拆卸。

        2.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与维修人员一起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定期润滑运转部位,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电路、光路及水路是否正常、通畅;检查大型或精密医疗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 

        2.3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2.3.1 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

        2.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

        3  结语

        通过几年来的维修管理实践证明,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 考 文 献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7

关键词:医疗;仪器维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F763文献标识码:a

1、医疗仪器维修中常见问题分析

1.1、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重视不足

医疗单位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设备引进方面,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重视度不高。不少医疗单位缺乏专门的设备维护保养部门,而将这部分工作交由采购部门兼管,专业性不足。国家未出台相应的操作规定或细则,使得医疗维护保养工作逐渐边缘化,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1.2、专业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匮乏

由于医疗单位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够重视,使得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由于待遇不高,缺少培训及进修的机会、晋升空间限制等问题而转行或跳槽,使得一些优秀的设备仪器维修技术人员逐渐流失,专业团队萎缩。

1.3、因专业技术问题而受限于厂家

一些医疗设备生产厂商将设备零配件更换、设备维修保养作为一项主要盈利方式,出售医疗设备时配备的说明书简单不详,或由于进口问题,说明缺少中文版本,致使设备仪器的维修、调试工作依赖于生产厂家。而由于设备零件未标准化,使得一些易耗损零部件无法从市场上采购,需耗费更多资金从设备生产厂购进,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1.4、医疗设备维护措施存在缺陷

现国内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不一,且都存在一定缺陷。如购买设备厂家的维保服务,能够解决技术性的设备障碍问题,但服务费用高、维修时效受限,增加设备维护投入;若外包给专业服务公司,维修服务费用降低,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不高,且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易辨别;通过地区合作交流,技术上互助互惠,可有效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技术交流水平,但受政策层面限制,短期内无法常态化实行。

2、优化医疗仪器维修处理的措施探讨

2.1、构建完善的医疗仪器购买等措施

首先要提高领导的重视度,医院在购进医疗仪器时,要增强领导对维修人员的建设、医疗仪器的管理重视度。其次,在医疗仪器管理时,应构建完善的仪器采购、验收、存储、使用、销毁等制度,在采购医疗仪器后需要针对设备仪器构建完善的维修、使用档案,使维修人员能够更好的了解仪器使用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仪器的维修处理措施。

2.2、加强医疗仪器维修管理方法

加强跟踪性维修,当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购进时,在签订购买合同时可确定维修人员,提供仪器必要的零配件数量、供应时间,交付完整的维修技术,并提出免费的维修时间,定时检查性维修。大型核心设备在维修时,应固定检查维修期,以免发生突然性故障,即时维修。维修人员需具备完善精湛的维修技术,随时承担不同的维修工作。常用仪器保养步骤为:保持仪器室及机房的环境清洁,低空气湿度可以用空气除湿剂来维持。由于仪器运转的静电会吸附大量灰尘,因此要定期为机房除尘。保证机房仪器处于恒温环境中,避免低温或温度过高,可以用中央空调保持温度稳定;定期对仪器上的各类按钮、仪表盘、键盘、旋钮进行检查,出现破损、运动不灵活及时检修。对安全接地、床移、固定用的绳索等均要仔细检查,确保使用安全;在检查工作中如发现部件损坏,虽然可以继续使用,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定期调整仪器的各项参数,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偏离正常值,影响使用质量。

2.3、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医院需构建完善的维修人才结构,保证维修人员的稳定性,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培养出专业、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维修队伍,确保医疗仪器能够良好工作。

2.4、完善医疗仪器的规章制度

要制定完善的医疗装备维修管理制度,贯彻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完善维修登记制度,构建医疗仪器的维修记录,详细记录故障原因。与此同时,要做好维修工作的安全防护工作。在维修医疗仪器时,维修人员要做好仪器的防护工作,严格按照医疗维修注意问题,以免影响维修质量,危害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2.5、重视维修中的注意事项

在医疗仪器维修中,需加强维修前的信息收集和准备工作,在维修期间要注意各项问题,严格按照维修顺序拆卸、安装,做好维修后的善后工作,当医疗仪器维修完成后,及时清洁仪器表面,上油,校正仪器,保证仪器能够恢复原工作状态。

2.6、加强互联网使用

互联网远程诊断功能给医疗器械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便捷性,一旦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功能,联系到器械的工程师,第一时间与他们商讨解决对策。同时,通过互联网远程诊断功能,还能与医疗器械的厂家进行直接联系,利用远程诊断技术对故障器械进行诊断,购买必要的元件;网络搜索是很多行业开展工作的重要渠道,在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器械维修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资料、期刊、文献、专著等。可以在工作中通过数据库能直接查找一些具有价值的资料。

3、医疗仪器维修及管理展望

3.1、可靠性工程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标志着设备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治疗指标的性能。因此,无论是个别零部件的损伤,还是整个性能下降到最低限度以下而造成的系统停运,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部分参数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智能预测设备的行为和工作状态,进而分析、评估设备在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程度,从而避免设备意外故障造成的损失。

3.2、先知维修

传统的维修方式基本为:定期维修、事后维修等。而设备的预知维修管理是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为增加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降低设备维修成本,防止设备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整体的维修和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转,确保医院和病人的利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医院诊疗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医疗仪器,随之而来的就是医疗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精心的保养可以降低医疗仪器的故障发生率,专业的维修可以保障医疗仪器的修复率,维修的及时与否是医院内诊疗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系键。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得到特别的重视及发展,以此保证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魏学敏.浅析常见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02:169+171.

[2]刘秀丽.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3,25:87-88.

[3]潘毅.医疗仪器维修中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医疗装备,2014,11:72-73.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8

医院医疗器械的应用与管理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科学化。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关系到医院各项医疗诊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为提升医疗器械管理水平,有必要探讨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发展成为大型管理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管理组织形式,现对医院医疗器械应用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疗器械;计量检测;计算机管理;设计分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科学技术改善和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先进医疗设备,虽然能够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工作效率,但是也会给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尤其是在设备检验中,其操作要求也更为严格。医院医疗设备的种类越多,分布范围越广,计量管理工作任务就会越重,一旦不加以管制,就容易因设备的漏检或者错检导致不良医疗事件出现[1]。在当前的医疗器械计量检验工作中,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应积极与国外先进管理单位交流合作,并适当结合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展管理工作,以保证医疗工作的质量。

1当前医院的医疗器械类型和分布情况

我院一共有4117台医疗设备,价值超过3.5亿元,需要采取严格检定的医疗设备有Ct、mRi、DSa、X线机、乳腺机、监护仪、起搏/除颤器心电图机、激光治疗仪、检验设备、血压计、压力表还有验光镜片等,以上设备均应用在临床治疗以及相应的医技科室中。由于设备的种类多样,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为进一步提升计量工作的总有效率,该院设备科正开发并试用医疗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包含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和计量管理两大子系统。

2当前医疗器械计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力度不强,计量器械管理和应用数据不真实,从而导致漏检或错检的情况发生。(2)部分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后期计量检测工作无法与以往数据实行对比分析,不能全面了解器械的磨损程度。(3)大部分医院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版材料记录,不利于高效率的计量检测工作的开展。(4)部分高规格的放射设备和放疗设备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会存在沟通不当,或者申请环节花费时间过长等问题,降低了医疗器械计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5)我国各大医院通行的对医疗设备的计量是每年由上级的计量所或计量机构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这样基本是每年每台仪器只能计量一次,这种方式忽视了设备维修后和特殊情况下的检定工作。医疗仪器由于其使用场合的特殊性(环境,使用对象和操作者的复杂性),故障率通常较高,因此,正常情况故障修复后应该进行计量校准,此外,对超期使用和能基本正常使用但怀疑性能或测量、输出值不准等设备,都可能随时需要计量校准,这时,一年一度的校准是不方便的。也有部分大医院针对部分计量项目,购买极少部分的计量仪器,由于经费和人员因素,所购买计量仪器的计量覆盖范围很小。基于此,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器械计量检测信息工作的管理,完善医疗计量信息管理体系,有必要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展管理工作,以提升计量检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我们所在团队正在研制试用成本不高的多功能计量检测仪器,方便医院维修人员使用一部检测仪完成随时进行多种不同型号仪器的计量工作。

3完善医疗器械计量检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3.1设计物品分布查询系统

为了协助管理人员登记和完善计量资料,可以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设定一个物品分布自动查询系统,让计量工作人员利用这一自动查询功能,更为高效地开展计量工作[2]。首先,通过其录入功能,将计量资料中涉及的物品名称、型号还有编码录入查询系统中;其次,正式开展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关键字词,系统就会自动匹配信息,列出相关物品、出库信息及报废信息等,同时显示器械在各个科室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点,而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系统的提示内容开展核对工作;最后,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检测错误或者漏检的情况,即可针对性地查找和补充,然后再对器械的相关计量资料完成录入。

3.2设计医疗器械计量登记系统

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设计医疗器械计量登记系统,能够帮助更为完整、准确地记录医疗器械的计量资料,并保证其资料保存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录入系统时,需要录入的数据有设备的名称、型号、总量、计量检定单位以及日期等方面;计量工作人员对以上数据进行录入时,应先找到相应的科室,再根据科室中所列出的物品领取清单、转账项目、退库情况以及相关有效信息进行查找,无论是录入工作还是查找工作,均能够及时得到处理[3]。

3.3注重开发和创新计量管理软件

为了进一步完善医院医疗工作管理,不仅需要医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还需要购置完整的医疗器械,以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等情况发生[4]。在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设定中,还应该结合医院管理实际,设计出适宜的计量管理软件,减少手工管理状态下的计量失误情况,通过科学计量管理软件的应用,提升检定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同时,还要安排计量管理团队,对计量管理系统形成系统化管理,日常工作中,将重点放在故障仪器的检定中,如果发现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采取报废处置。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来完善医院医疗器械计量检测工作,能够完善计量工作管理,减少错检或者漏检等情况,进一步提升其计量准确性,同时,不同医院有不同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只有建立起适宜的管理系统,不断创新计量管理软件的设计,才能保证医疗器械计量检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作者:何涌杨伟鸿刘国安单位: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设备科

[参考文献]

[1]张子明.医疗设备信息的科学化管理[J].新疆医学,2016,46(5):596-598.

[2]徐庆,袁佰通,赵荣华,等.信息化平台医疗健康管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6,37(5):606-609.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9

首先,经营企业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对医疗器械的储存、运输、使用和维修等安全环节责任到人,重重监督,处处落实,杜绝医疗器械在使用前产生的安全隐患。其次,企业要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召回制度,建立经营企业、医院和患者三方联系,使不良事件能及时反馈到企业,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进行一定调节,适应患者的需求。再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可以联合众多经营企业,设立“风险管理绿十字”标志,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出现不良事件时能快速反应,有效建立危机应急机制的企业进行表彰,形成同行业内部的自律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竞争环境。结合以上三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要把风险管理上升到制度层面,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提高预警防御能力,风险处理能力,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维护患者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创新市场营销策略

1.加强战略联盟合作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盟,联盟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相互合作,共担风险。战略联盟反映了一种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型竞争观念,它以一种合作的态度来对待竞争者。我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应对市场冲击的能力比较薄弱,如果两家以上规模以及经营理念相似的医疗器械结成战略联盟,建立互信、互助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就会不断提高各自的市场竞争力。

2.发展“体验式营销”以“顾客感知理论”为基础的体验式营销,被誉为21世纪营销手段中最有力的秘密武器。服务经济走向体验经济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做好体验营销,才是抓住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关键。体验营销不止体现在促销阶段,让消费者感受产品和服务,而是让消费者在感情上、体力上、智力上、情绪上的一种体验,形成一种真实的感觉和认知,从而建立购买的认知度。医疗器械市场也不例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医改政策的实施等众多因素,使得普通百姓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家庭医疗器械的需求迅猛增加。伴随基层医改政策的普及,以乡镇、县城为代表的基层农民对医疗器械也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如何利用体验营销,紧跟市场,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取胜关键。企业可以通过让消费者体验产品的使用,感知产品设计的细节与人性化,形成购买认知;另一方面,经营企业要加强售后服务,与零售药店通力合作,加强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另外,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和论坛,搭建与消费者大的沟通桥梁,形成消费者的忠诚度。

3.品牌策略品牌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产生品牌积累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品牌资产可以为企业和顾客提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之外的价值。医疗器械分为家用型和专业医用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两种类型产品的品牌策略侧重点并不尽相同。一个好的家用型医疗器械品牌需要具备五个特征:合理的成本和价格、方便的服务、确切的疗效、良好的声誉和可靠的质量。尤其是价格和服务,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在定价和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必须以消费者为诉求,做到易购、易修、易换、易学、易用,再加上好的活动策划,使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比如欧姆龙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家用型血压计的首选品牌,其产品品牌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确切可靠的质量以及大众容易接受的价格。而专业医用型医疗器械相对价格较高,使用周期较长,确保使用质量,保障售后服务是形成品牌的关键。由此看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抓住所经营产品的特点,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提升质量,加强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增强对消费者的体验冲击力,从而形成品牌,稳步占领市场。

三、结束语

医疗器械可靠性篇10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器械数量与质量增加的同时,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显现。作为一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多年,对这方面的问题深有感触,认为怎样使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既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现代的诊疗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医院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使器械的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医疗器械设备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服务手段,它的好坏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形象与声誉,也影响着医务人员情绪及行为。由此看来,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

2、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的对策与方法

医疗器械设备是医院资产的核心部分,中小型医院设备总值则几千万元人民币,大型医院超过亿元人民币。必须加强对医院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

1.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

1.1管理制度滞后

尽管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却成了医院管理的盲区,多数医院管理制度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准入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还有在中小医院,维修部门在这里很容易被忽视,多数医院没有详尽的维修工作制度,维修人员分工不明确,他们什么都得修。也就是说维修人员什么器械都得会修,什么都不能精修。

1.2维修手段落后

尽管随意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是陈旧的。其原因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有更大的设人,因为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是显著的,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同时据有关资料,在中小医院,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大多为中等以下学历,未受过高等教育,技能单一、知识面窄、技术水平提高慢,这也是制约中小医院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因素。

1.3缺乏定期维修与忽视管理

实践证明,常用的医疗器械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维修和定期保养,且不时有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那么它们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同时繁重的医疗工作使护理人员忽视了医疗器械的管理。在医院,由于病员多护理人员少的矛盾长期存在,致使护士上班后只顾于应付繁重的护理工作,而无暇顾及其它。即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器械管理中的不足,也因怕影响更重要的工作而不去及时纠正。交班时又忘记嘱咐接班护士,导致这些不足缺乏有效地管理。

医疗器械设备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服务手段,它的好坏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形象与声誉,也影响着医务人员情绪及行为。因此.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不能理解为一般性的修修补补,维修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全心全意为医疗工作服务的思想品德。为此我们认为.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应把握如下原则:(1)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文化素养;(2)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3)建立并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及相应运作规则。

2.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的对策与方法

医疗器械设备是医院资产的核心部分,中小型医院设备总值则几千万元人民币,大型医院超过亿元人民币。必须加强对医院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

2.1制定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准入制度,引入正确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保养制度,做好维修人员的分工,划分责任,大型器械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日常的保养维修。同时管理制度应包括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责任制、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设施管理、事故责任细则、维修设备档案管理、报废赔偿制度、人员考核及培训、维修经费保障管理等。必须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主管领导的工作职责应包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严格管理,使其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接听报修电话时做好电话记录,如报修设备、时间、病区、维修质量和工作量,这些也是发放奖金的依据,同时有利于领导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更为临床科室提供了方便,他们不需要考虑请谁来修理等这样的事情,只需打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再次建立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准入制度,引入正确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保养制度,做好维修人员的分工,划分责任,大型器械要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日常的保养维修。同时管理制度应包括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责任制、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设施管理、事故责任细则、维修设备档案管理、报废赔偿制度、人员考核及培训、维修经费保障管理等。必须加强对医院维修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主管领导的工作职责应包括: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机构开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严格管理,使其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地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接听报修电话时做好电话记录,如报修设备、时间、病区、维修质量和工作量,这些也是发放奖金的依据,同时有利于领导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更为临床科室提供了方便.

2.2实行科学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和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的状态库,这对设备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其方法是,收集整理现有资料分类存档,维修技术人员也应搜集资料存档,如:(1)检测仪器,(2)修理工具;(3)储存备件(4)经费使用;(5)维修记录,(6)故障分析;(7)维修计划;(8)维修信息等。所以,应当收集整理现有资料进行分类存档。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微机系统,并组织计算机联网,扩大信息容量,满足维修管理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讲,医疗器械配件供应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这与仪器、零件不断更新有关,靠厂家供应有困难,维修站过了保修期维修费用昂贵。那么实现医疗器械维修备件储备社会化是必要的。。

2.2.1设立必要的维修机构

(1)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建立维修组,人是第一因素,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懂管理的人,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承担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二是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

(2)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由于医疗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分散,如果只依靠少数的专职人员是难以承担这些任务的,因此组织各科室的使用人员在不妨碍原工作的前提下,联手承担。这样就充实了维修队伍,优点是利用自己的维修队伍投资少、见效快,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仪器维修也要做成本效益核算,医疗器械设备品种多、品牌多,促使医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维修工作能力,否则就影响医院诊治。笔者认为对中低档、医院使用量大、可替换多的设备,医院院领导要鼓励工程人员自修或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维修能力的目的。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医院领导要重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不断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或到学校等脱产学习,或上岗培训、技术交流、自学等在职学习。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医院领导还应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营造适合维修人员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而提供组织保障。

2.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目前生产厂商或商的售后服务是各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主体,他们占据着掌握技术、配件和专用维修工具、维修经验等优势,只要医院肯支付钱,他们就能提供高效和较好的维修服务。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如对中大型高档设备、急救类、治疗类以买厂家的保修服务为主,对中档、医院可替换的仪器,以专业维修公司承包或散修为主等。

3、结语

通过几年来的维修管理实践证明,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只有规范和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维修人员的素质及维修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才能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谢松城,徐伟伟.医疗设备管理与技术规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o4.

[2]毕光迎,李国胜.如何搞好医院设备管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1:108~111.

[3]钱治淮,贾彦,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与效益评估,中国医院管理,2ooo,9(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