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十篇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十篇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05:06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1

【关键词】公民宪法意识薄弱成因培育

【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

公民宪法意识是一国公民对宪法现象的认知、评价、意志等方面意识形式的总称。公民的宪法认知是公民对于宪法理论、宪法实践的理解,是公民其他方面宪法意识的基础条件。公民的宪法评价,是公民在其宪法认知的基础上,按照宪法理论标准或者道德标准,对不同的宪法现象之间通过比较之后获得的肯定性、否定性评价。公民的宪法意志,是公民具有相应目的的宪法意识,宪法意志是公民宪法行为最为直接的思想源泉。公民宪法意识包含权利保护、权力制约的意识和公民对宪法本身的认知。

培育公民宪法意识,是推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切实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切实强化了法治建设,公民宪法意识在较大程度上获得了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还存在许多薄弱的地方,主要是公民的宪法权威意识尚未牢固树立,公民的宪法信仰明显缺失,宪法主体并未不折不扣地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行为准则。同时,公民尚未形成正确的权利意识,对宪法的功能作用认识错位,并未正确地认识到宪法是用来约束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大法。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培育公民宪法意识,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和亟待加以切实解决的重大历史命题。在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公民的宪法意识无疑就是十分重要的“软件”,公民的宪法意识只有在法治的土壤之中才能茁壮成长,有力地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依然较为薄弱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依然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依然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

公民对宪法的认识有待提高。“公民的宪法认识是公民宪法意识的最直接体现”。①公民对宪法认识的同时还构成了公民宪法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提高对宪法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提高宪法意识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宪法受到了更多群体的关注,公民对宪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知之不多到认识深刻的过程,宪法在目前已经较为普遍地走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据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接受调查对象中有76%以上认为民法和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而只有10%的受调查对象认为宪法和人民生活最密切。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宪法是根本大法,但是却缺乏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宪法缺乏信任感。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公民对宪法的认识亟待提高。

公民的宪法理念有待提升。“宪法理念是宪法意识的高级形式”。②公民的宪法理念集中反映了公民对本国宪法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能够集中体现宪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公民有着正确的宪法理念还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反之,如果公民尚未形成普遍的正确的宪法意识,那么就表明社会的文明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当前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公民的宪法意识还有待提升,公民对宪法的功用、宪法的地位认识不到位,对民主、法律依然缺乏信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法制建设的顺利推进,我国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是,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尚未普遍成为我国公民的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价值理念,“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可能会发生动摇,比如在不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下盲目、任意选举等,使选举的民主性受到了极大弱化。

公民的权利意识有待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否进步就是通过公民是否具有权利意识而决定的,公民的权利意识构成了宪法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修订的《宪法》中增加了人权保障方面的内容,将人权保护提高到了宪法保障的层次。党的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做出了重要安排部署,最近制定、修订的法律法规也高度重视公民人权保障问题,国家更加重视人权保障,公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步提高。即便如此,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草民”传统观念尚未完全根除,不少公民遇到自身权利需要救济时还未能理性地通过法律渠道维权,而是“不信法”,选择的方式维权,甚至极少数民众通过“以暴制暴”等非理性方式维权,这些问题的存在均表明当前公民自觉维权、依法维权、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权利意识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公民对宪法事件的态度有待转变。所谓宪法事件,也就是和宪法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热点事件,各种宪法事件中实际上包含了宪法的价值与理念,对公民宪法意识产生重大影响。公民有什么样的宪法意识,就会有相应的对待宪法事件的态度,因此,公民对待宪法事件的态度能够反过来体现公民的宪法意识、反映公民宪法意识的发展程度。

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薄弱的原因

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受传统观念制约。包括公民宪法意识在内的所有人类意识,均必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和西方国家相区别的文明,即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服从”和“人治”而非“反抗”和“法治”是十分鲜明的特征,此种传统的“人治”和强调“服从”的观念对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在“人治”的影响下,必然形成“义务本位”、“权力至上”的传统文化,数千年的中国专制统治也充分地说明了这点,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强势”影响下,高举“民主”、“科学”的精神和旗帜也就障碍重重、阻力极大,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也就注定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受经济基础制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宪法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自然必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而言,经济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权利意识和权利本身,人类社会正是在商品生产、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早期的权利萌芽的。随着人类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摆脱了种族、血缘和身份门第等方面的束缚而争取自我权利,休息权、劳动权等更加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的自由思想成为人们宪法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完全确立了市场经济地位,提升公民宪法意识的经济基础更加夯实。但是,我国依然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中的许多滞后因素依然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带来十分明显的制约。

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受政治基础制约。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在具备相应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还需将商品经济中产生的自由原则、平等原则等转化成为政治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是说,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还受到政治基础的制约。很显然,当前我国公民意识中还未真正形成民主、平等、自由等不可动摇的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推动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为今后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但是,领导干部干预思想的现象依然在短期内难以杜绝,“宪法无用”论在部分群体中依然大有市场,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依然受到政治基础的严重制约。

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受宪法实施效果制约。宪法实施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民宪法意识能否有效提升。当前,经过顺应形势进行不断修订之后,我国宪法文本日趋健全完善,但是宪法文本上的具体条文在实践中并未完全获得贯彻执行,即宪法的实施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007年,韩大元对公民宪法意识进行了调查,有超过一半的群众认为我国的宪法实施效果比较差。当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宪法的实施效果获得了逐步提升,但是进一步提升宪法实施效果的空间依然较大。不少人认为宪法的条文规定是用来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的,而对宪法自身的权威性强调不够、未引起足够重视,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宪法权威的牢固树立。由于目前我国尚未设立和执行违宪审查(审判)机制,一旦现实生活中产生违宪行为,却难以通过司法审查审判的程序予以惩戒,导致宪法自身权威无法通过司法途径予以切实维护,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宪法实施效果,进而制约了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培育路径

通过强化宪法教育提升公民的宪法意识。我国自2014年起已经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治中国建设。2014年12月4日,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民众开展了广泛的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由人大任命的许多国家工作人员面向宪法宣誓。可以说,“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开展,对普及宪法理念、宣传宪法、让宪法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应继续有声有色地开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同时定期、不定期开展一系列面向全体公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宪法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公民宪法意识。要将宪法教育纳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予以安排布置,让公务员群体认清其行使的一切权力均源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才是真履职的意识。同时,切实加强农民群体、青少年群体的宪法教育,针对农民、青少年两个不同群体的自身特点开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宪法教育活动。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夯实宪法意识的经济基础。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仪”,只有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才会更加合理地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先进的生产力是提升公民宪法意识的经济基础、动力源泉,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规律在经济基础和公民宪法意识之间关系的表现。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夯实公民宪法意识的经济基础,也就是不断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挥宪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当前需要进一步对现有的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完善,通过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和深广度促进公民意识的提升,逐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中,能够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人们对自己拥有所有权的财产可独享支配权,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每一个人在社会、市场中有着更为独立的地位,这有利于对“权力本位”的不利于提升宪法意识的传统观念产生冲击,容易破除“宗法”社会下产生的等级观念,催生公民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平等观念。

通过推进政治文明提供宪法意识的政治保障。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对提升公民宪法意识极端重要,但是并不能据此便忽视政治文明建设对公民宪法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因为政治文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两者发展之间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两者具有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鲜明特征。因而,在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等同的情形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培育公民宪法意识,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效果密切相关,只有深入扎实推进政治文明、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为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推行的集权模式始终对政治制度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这些弊端如果不加以剔除必将影响我国政治文明进程的推进,必将对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带来极大阻碍。当前,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按照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深化行政权、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强化权力监督和制约,通过推进政治文明为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通过加强法律文化建设营造宪法意识的文化氛围。文化对法律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如何,和宪法意识的培育密切关联,多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法律文化有利于培育、提升公民的宪法意识。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我国古代的法律文化穿越了千年的时间,这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法律文化中不乏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借鉴的精华,同时也充满了我们应该完全摒弃的糟粕,而正是这些法律文化中的糟粕对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现代法治理念的培育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因而,我们在着力培育公民宪法意识的过程中,必须将多元、理性文化的塑造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引起高度重视,吸收和充分借鉴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与此同时一定要祛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宪法意识、现代法治意识不相适应的糟粕,将法律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安排部署,让中华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现代法治的奇光异彩,通过加强法律文化建设营造宪法意识的文化氛围。

通过健全完善宪法制度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宪法的实施离不开制度体系的保障,公民宪法意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宪法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决定的,健全和完善的宪法监督制度、宪法实施制度有利于宪法权威的树立、公民宪法意识的提高。目前我国有着明确的宪法监督机构,即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但是因为尚未建立违宪行为审查机制,现实中的违宪行为未受追究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宪法的权威,影响了公民宪法意识的培育。当前,我国应通过健全完善宪法制度以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提升公民宪法意识。在具体工作中,由专门机构对违宪行为进行审查,对违宪行为的内容界定、违宪行为的审查机制、违宪行为的责任承担等作出明确规定。“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武器”③,视具体情形试点宪法司法化,即在司法判决中引用宪法条文、公民可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宪法权利,能够让宪法作为“法律武器”的获得更加充分的实现、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④。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注释】

①韩大元,秦强:“社会转型中的公民宪法意识及其变迁”,《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苗连营:《公民法律素质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③卓泽渊:《法治中国―学习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第121页。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2

法律意识淡薄、法盲、犯罪率高、青少年犯罪率更高、法治教育、必修课程。

二、内容提要

现阶段我国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率更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公民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而导致不守法。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很多公民是法盲,这令人十分担忧。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必须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犯罪率。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把法治教育纳入中学必修课程。

三、选题背景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健全的法制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和法制健全。许多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和他们有健全的法制建设分不开的。一切社会事务都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一个国家构建全面和谐社会的前提。要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要构建社会和谐家园,就要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就要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要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就要加强全民的法治学习。而加强全民法治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法治教育纳入中学必修课程。

四、选题原由

现阶段,我国每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从1978年开始,刑事立案率以每年10件~12件/10万人的速度持续递增,到1981年达到这一期间的峰巅,其立案率(89.4件/10万人)已趋近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的数值(93.02件/10万人),并且是1951年至1981年这一期间的最高峰。从1988年起刑事立案率持续大幅度上升,到1991年达到最高值,这期间每年的增长幅度分别是:23.29件/10万人(1987年~1988年)、104.08件/10万人(1988年~1989年)、19.41件/10万人(1989年~1990年)、8.81件/10万人(1990年~1991年)。其中1988年至1989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这主要是过去各地都存在刑事案件立案统计不实的问题,1989年各级公安机关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同时,1989年的刑事案件也确实增加了,据一些地方调查,实际发案数1989年比1988年大约上升30%—40%。

从作案成员上来讲,青少年作案人数占整个刑事犯罪作案人数的比率,并不与刑事立案率呈同步走向,而是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在这些年中,尽管刑事立案率在总体上呈下降走势,并在某些年份有着不规则的增与减,但是作案成员中的青少年比率,除1982年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年份均呈稳定的递增走向,其中1985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比上一年增加了8.12%)。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违法者进入成年后都继续实施犯罪,但是许多犯罪的成年人是在他们作为青少年违法团伙的成员时获得犯罪的“价值”与训练的。在某种程度上,青少年罪犯是成年人罪犯的后备军。青少年犯罪的增长不仅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而且也预示着未来的犯罪率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后,犯罪率趋于增长、波动,尤其是近10年(从1988年起)犯罪率大幅度增长,并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这还不包括大量的犯罪“黑数”。显然,这种增长的幅度以及犯罪率的绝对值已创中国内地1949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当代中国社会犯罪率的明显增长,这是一个需要深刻解析的社会现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在目前对我国罪犯调查中发现,成人罪犯中有40%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法行为;青少年罪犯中有80%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法行为。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仍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把法治教育纳入中学必修课程,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欲想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必先让公民学法、知法、懂法,让法律意识深入民心。让公民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触犯法律,构成犯罪,后果严重。这样,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的细则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宣传及尊重。法律的真正作用不是用来制裁罪犯,而是用来防范犯罪。立法是为了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犯罪率,让我们的国家有一个长治久安、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3

【关键词】刑法;公众认同

在公众的心目中刑法总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高高在上不可触犯,但是越是存在这种态度,越不利于刑法的实施。刑法的制定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单方面制定,并具有外在强制性,但是刑法的理论与实践要想顺利进行还要考虑到公众的认同感,刑法中涉及到的判决结论或理论解释要考虑公众作为一般国民的接受程度,是否符合国民的规范意识。刑法也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同,刑法的规范才能有效的实施,这样刑法的存在才达到了应有的存在意义。

一、刑法的公众认同具有必要性

1、刑法的顺利实施需要公众的认同

刑法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同时处罚着人们不符合刑法规定的行为,一部得到公众认同的刑法,能产生防止犯罪的效果,能使一般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公众对刑法理论的认同也影响着刑法对犯罪的定义。刑法在做出条文性规定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的现实,考虑到公众的普遍价值观和规范意识的认同感。因为只有公众的认同,刑法条文才会得到更好的贯彻和实施,依据刑法做出的处罚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刑法要想得到更好的实施,并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赢得公众的自觉认同是很必要的。

2、刑法具体规范和制度的设定需要公众的认同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民俗风情也根深蒂固,有些民风和刑法的规定上会有部分不是很契合,我国刑法在订立相关条文时就要参考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世界范围内吵得沸沸扬扬的死刑,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死刑制度,但是在我国死刑制度依然存在,但是国家法律仍然迟迟不能将废除死刑付诸立法,其原因就是公众认同方面的顾虑。“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在我国自古流传,虽然现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很大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浓厚,处理事情趋于理性化,但是对于那些极端的犯罪分子的残忍性,人们觉得只有通过死刑的惩罚才能得到公平和正义感,才能够慰藉死者。正是公众的认同感影响着我国的死刑制度没有废除。其他的规范和制度也同样需要公众的认同才能得以设定。

二、刑法的公众认同对我国刑法实践的影响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战略,在我国的刑法实践中,公众的认同问题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刑法规范中某些具体规定有所欠缺,有些条文在对待不同身份的人员的罪后态度上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经济犯罪,对普通公众实施的盗窃,对罪状而言没有任何情况下可以减、免相应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是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网开一面的做法却存在,依据这样的法律条文来处理问题,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对公众是一种不尊重,公众自然不会完全赞同。

三、加强公众对刑法的认识,提升公众的认同感

1、转变公众的刑法观念

在我国,公众往往把刑法看成国家管理民众,镇压犯罪的一种强制性工具,因为依靠国家强制力进行实施,所以总会给公众无形中一种压力,使公众对刑法敬而远之。但是何不转变一下思维,刑法不仅仅是国家治理社会的一种工具,更是保障人民安全的一种法律手段,刑法实施的如何关切到每一个民众的利益,其终极目的更好地保护人民的权利,刑法将公众看做是保障和服务的对象,公众对刑法的认同是刑法更好的服务公众的一种内在的动力,公众要提升自己对于刑法的认同感。

2、在立法的科学性上进行提升,最大限度的争取公众认同

法治社会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同样每一部法律都要具有科学性,刑法更是如此。首先一部科学的刑法必须契合公众的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只有满足大多数人的主流价值观,才能够体现刑法对民众的法益保护机能;其次,在立法是立法者的素质要建立在对整个现实社会具有深刻的了解的基础上,在这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证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正确性,最大限度的赢得人们对规范的信赖,提升公众对刑法的认同。

3、强化法制队伍的建设,提升公众认同的信心

作为普通民众虽然在整个法治社会的大环境下生存,但是并不直接的接触法律条文,多数民众对法的印象来自于对执法者的印象,从而抽象出法律的形象。因为刑法本身就是抽象的行为规范,需要执行者的操作才能具有具体性,尤其在我国,公众的法的素养不是很高,很多人潜意识里就将刑法的直接执行者们当成了刑法。在司法中常常出现的不专业、不公正的现象影响公众对法的认同。所以要加强法制队伍的建设,树立良好的法的形象,提升公众的认同感。

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刑法符合公众认同,不等于判决可以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公众的刑法认同也不必然与舆论调查中多数人的意见画等号。如何既实现刑法公正,又符合公众的认同感,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兴良.换个角度看刑法[n].检察日报,2012-07-12.

[2]翁小平,万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公众认同[n].检察日报,2009-4-16.

[3]蔡军.刑法解释的价值基准及其形成路径分析――基于公众参与理念下公众认同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2(3).

[4]袁林.司法民主视野下公众的刑法解释权――从方舟子学术打假遇袭案谈起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1(2).

[5]宋伟卫.实现刑事司法与公众认同契合的路径分析考[J].河北法学,2011(9).

[6]俞小海.刑法解释的客观性及其实现路径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4

关键词:生态学;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必须找准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从这些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加以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和作用的科学。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平共处的和谐状态[1],只有整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社会中的个体才能稳定发展。警民关系也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警察与民众是最主要的主体要素,还有媒体等参与主体,这些主体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着互动作用。因此本文尝试以生态学理论的视角解读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二、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

(一)民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民警素质的高低对社会治安起到直接作用,且会直接影响着和谐关系的建立。部分民警缺乏公仆心和责任感,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服务意识相对薄弱;还有部分民警工作作风较差,办事效率较低,形成执法不公、不严、不规范的局面,严重损害了民警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警察的公信力也因此大大降低,最终出现警民关系差的局面。

(二)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存在不实报道

新闻媒体喜欢报道民警相关的讯息,个别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报道与实际不相符的新闻,有时会丑化民警形象、扭曲民警思想、对不实的结果妄加判论、对公安机关的内部消息无限炒作,此种情况大大影响了民众对警察的正确判断,造成人民对警察的不信任和排斥,从而影响着警民关系的正常化、密切化。

(三)群众诉求与警察执法能力之间有差距

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随着人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升,对警察的执法力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部分警察自身执法能力较弱,严重影响着民众对警察的看法和态度,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最终影响着警民的和谐关系。

三、如何构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和谐警民关系

(一)提升民警法律意识,切实提升执法质量

依照生态学理论的解释,公安民警作为参与主体,有个体主观能动性,政策法律作为外部环境要素,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公安机关在日常执法时必须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若政策法律做不到完善完整,必然会导致部分执法者在执行过程中偷钻法律漏洞。同时公安机关还应设法提升警察的整体素质和办事能力,推进公平执法、规范执法,杜绝徇私枉法的现象出现,从而提升民警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地位以及信服力,做到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和谐警民关系为目的[2]。

(二)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维护民警形象声誉

在警民关系生态系统中,新闻媒介作为一种参与主体发挥着自己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必须努力引导新闻媒介,使其在系统中发挥良性促进作用。首先,媒体应大力宣传公安机关的职能和责任,积极宣传警察的正面新闻,使人民大众正确了解警察的职责和性质。其次,以多种形式进行法制教育,大力提升人民的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做到知法守法,并能主动全面协助警察办案,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再次,做到警务报道的时效性,使人民真正了解警察的生活和具体工作,遏制歪曲事实、蛊惑人心的新闻出现。

(三)警民加强沟通交流,赢得群众信任支持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生态学理论可以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在警民关系生态系统中,警察和民众作为重要主体要素,只有他们互动正常、关系和谐,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转。因此两者必须保证关系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目前,警察和人民之间存在较多的误会,因此两者之间通过多种方式多进行沟通交流是必要的,是两者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生存的基础,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3]。

四、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构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和谐警民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需要人民群众、公安机关以及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完成,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以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邵祖峰,李玉琴.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和谐警民关系建构探析[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1):6-11.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5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川宪法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上的宪法,指人们对宪法的产生、本质、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对宪法的要求和态度以及各种行为合宪性评价的思想及观点。它不仅是提高公民自身法律素质的根本,也是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基础,更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人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这更彭显了新时期加强公民宪法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内涵也不外乎民主与法制两个层面。其中民主层面包括基本权利惫识、主人翁意识、契约意识、监督意识;法制层面包括宪法至上观念和诉讼意识。

1基本权利意识是宪法意识的核心内容

基本权利意识指公民对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的观点、看法及态度的总称。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存权、人身人格权,政治权利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权利。这些权利涵盖作为一国公民理应享有权利的方方面面。生存权、人身人格权是人之为人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权利,是作为一个自然机体和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它不仅是公民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的根本前提,更是公民宪法地位的直接体现。政治权利是核心权利。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人的社会性凸显于公民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理性地参与政治活动之中。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是保障公民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实现政治权利的基石。2(X抖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国家根本大法中,使“人权”由政治概念提升为法律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公民权利保障的原则规定,夯实了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基础。由此可见,在追求民主与法治的当代中国,公民是否具备基本权利意识,不仅是衡量自身是否具备进人社会的标尺,也是体现国家民主化程度与人权状况的标志。缺少这些基本权利意识,公民只能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很难真正地融人社会,而国家权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民主法治的文明国家也只能是徒有其表。在实际生活中,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享有的某些权利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够实际享有,那么,培育公民基本权利意识,引导公民努力争取自身权利由法定向实有的转化,切实保障自身权利不受非法侵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加强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教育,引导公民合法享有自身权利,最首要的是加强公民平等观念的培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不仅首肯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而且强调公民在权利行使过程中的平等。公民的平等观一方面包含着所有公民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义务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在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以及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或惩罚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态度中。换言之,培育平等观念就是要引导公民怀有正义感,勇于反歧视、反特权,才会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2主人翁意识是宪法意识的本位性体现

主人翁意识是公民的一种与国家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的感觉,体现于公民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当家做主人的态度上。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牢固树立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当代中国,公民不仅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管理国家事务,而且能够通过各种群众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基层民主、群众自治等形式管理基层社会事务,更为直接的是,公民可以依照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十七大提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作为一国公民,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说来,公民应该认识到在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的同时也是在促成国家政治意志的形成。公民履行纳税义务,其实质在于通过缴纳税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公民提供更多的权利和保障。由此可见,只有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公民,才能认识到国家安危、社会和谐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而在内心深处自觉肩负起保护国家、维护国家尊严的神圣职贵,担当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加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教育,促使每个公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学习、掌握、运用宪法这一总章程,使其能够认识并努力争取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各项民利,在学以致用中不断提升主人翁意识。新时期,我国宪法把新阶层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政治协商会议中新阶层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建言献策彭显了他们的主人翁态度,这无疑有利于我国公民主人翁意识的提升,也有益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推进。

3契约意识是宪法意识的价值使然性体现

所谓契约,即是相关主体实现彼此间权利的交换。契约意识是公民通过契约方式来保障个人权利、限制国家权力的宪法精神,它是宪法意识的价值使然性体现。考察宪法产生的最初原因,我们得出这一结论:宪法是人民对政府的契约,其目的在于授予政府权力、约束政府权力的滥用,最终保障公民的权利。那么,宪法作为由人民就如何组成国家政权、保障自身权利而缔结的法律,公民必受制于政府和法律,而政府和法律也要受制于宪法。换言之,公民依据宪法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国家机关通过宪法规定的职权范围以及行使职权的方式和程序来行使权力。除此之外,还包含着政府要为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排除妨碍,提供各种保障和救济措施等内容。由此可见,缺少契约意识,宪法的基本原则就无法得以体现和贯彻。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契约意识能够外延出公民的自治精神,它是公民保持独立人格所必不可少的。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除了反映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以外,公民个人之间、组织之间都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契约的方式来约定彼此间的社会关系。因而懂得用契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要求,与他人和谐相处,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4监督意识是宪法意识的重要内容

监督意识是公民对于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是否合宪而进行审查的看法和态度。现代社会的法治归根到底就是公民能够通过宪法的途径监督政府的各项行为,尤其是国家行使权力的合宪性和合法性,从而有效地保障自身权利。公民监督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民在宪法监督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系着国家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始终忠实地代表民意。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时缺少公民的有效监督,一方面极易出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脱离群众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极易滋长作风。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同时人民对它享有监督的权利,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归属于人民,权力的实际运转也置于公民的有效控制之下。公民可以通过批评、建议、检举等方式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取缔违宪法规,追究违宪责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和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监督机制与公民的监督意识犹如燕雀之双翼、舟车之两轮,因此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公民的监督意识教育,使之与完备的国家机制并肩同行,更好地保证国家权力行使的合法合宪性。

5宪法至上观念是宪法意识的根基所在

公民的宪法至上观念是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确保宪法实施的根本保障,是宪法意识的根基所在。公民的宪法意识中缺少宪法至上观念,那么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契约意识、监督意识以及诉讼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社会的总章程,是法中之法,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合法来源,具有神圣不可俊犯的权威。在法治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应该而且必须将宪法视为“上帝”6任何公民均受制于宪法,一切公权力皆来源于宪法的授予,一切组织、利益集团参与民主都必须依照宪法所确认的民主程序和相应的规则。前任中国首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曾经说过,在我国,就主体而言,人民是至高无上的;就权力而言,是至高无上的;就规则而言,宪法是至高无上的,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具体说来,每一个公民不论其个人能力大小、社会地位高低,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绝不可任意行事。考察中西方的法律观,不难得知,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与法律发展史的迥异,西方公民是由尊崇宪法到遵守法律,而我国公民的法律规则是从遵守法律到不违反宪法的过渡,在公民心中普遍存在着“不怕违宪,只怕违法”的思想。此外,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党权大于法权的现象,因而,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公民尤其是各级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宪法至上观念,促使公民从根本上祟宪尚法,守法护法,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6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意识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1.001

theContentofUniversityStudents'ConsciousnessofRuleof

LawintheBackgroundofGoverningaCountrybyLaw

SonGGuangcheng,YUeLei

(nationalpoliceUniversityofChina,Shenyang,Liaoning110035)

abstractatpresent,ourpartyisstronglypushingforwardtogovernacountrybylaw,constructasocialismcountryundertheruleoflaw.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aretheconstructorsandsuccessorsofsocialismbusiness,thepromotionoftheirconsciousnessofruleoflawisnecessaryforcarryingoutthestrategyofgoverningacountrybylaw.

KeywordsGoverningcountrybylaw;universitystudents'consciousnessofruleoflaw

1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概念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对自然社会产生意识反映,也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地产生意识反映。阶级、国家、政权、政府、法律等的产生,必然会带来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意识反映。法治思想就是人们对于以法制国、依法制国等治国模式、理念的观点和态度。虽然法治思想和实践在我国产生、发展、探索了几千年,也为人们期待了几千年。但真正把法治作为治国理念并正在大力实施的只有在我们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这也使人们对法治社会的美好期待,从理想变成可能。每一个群体都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认识法治。就大学生法治意识而言,笔者认为大学生法治意识是大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法治的地位、性质、作用的认识,以及自身在法治国家和社会中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

2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2.1从意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法治意识是先进、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意识属于上层建筑部分,它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独立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人的社会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能指导社会实践前更好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错误的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用于指导社会实践会产生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造成破坏。法治意识从根上说,是一种先进的、正确的意识。大学生法治意识代表着当今社会先进的青年群体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在当今社会亟需大力培育和弘扬。

2.2从意识作用的角度看,大学生法治意识是潜在、巨大的

法治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反作用于法治建设。全体公民具备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法律素养极大提高,法律应用能力不断增强,本身就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意识能够传承,法治意识需要培育。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成为社会主流的法治意识,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能否接序推进、不断发展。

2.3从意识培育的角度看,提升大学生法意识是亟须、迫切的

据相关调研结果反映,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宪法法律权威意识淡薄、权利义务意识不强、平等意识较弱、权力制约意识急需提升、参与法治建设意识差。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其现阶段的法治意识现状还远远不能胜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深刻、全面、系统的法治意识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层次分析

3.1公民意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前提条件

3.1.1公民意识的内涵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所谓公民意识即是人们对自己作为一国公民对自身在国家、社会中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特别是依法享有什么的权利和应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的一种自觉认识,并且根据这种认识能够主动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追求权利和承担责任。大学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如何认知其国家公民地位,如何认知自身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

3.1.2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1)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社会事务管理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未来倚靠的重要力量就是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群体。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可以促进大学生民主价值观念的形成、增强民主政治参与能力,这将对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作用。

(2)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公民意识本身包含着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责任意识,要想成为公民社会的合格公民,必须强化和提高自身素质。从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既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同进步的特征,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角度,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2规则意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核心要素

3.2.1规则与规则意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更确切地说,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规则意识则是人们对于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是否能够认真、自觉地按照规则行事,按照规则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事务的意识。

3.2.2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实反思

(1)生活中,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大学生规则意识不强,直接导致了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多发,甚到有少部分学生触犯法律。有的大学生偷盗、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大学生不遵守住宿的管理规定,晚归、夜不归宿、在宿舍喝酒、、留宿男女朋友,乱拉电源。有的大学生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嘻笑打闹、乱扔垃圾、扔烟头甚至吐痰,甚至损坏公共财物,规则意识严重缺失。

(2)学习中,课堂违纪、考试违纪现象多发。目前阶段,一些大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现了花钱雇人上课的事件,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有的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说话、玩手机、听音乐、吃东西、睡觉。尤其是近年来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相对来说,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违反规则的现象急剧攀升,特别是遵守考试纪律的规则意识更为薄弱,考试作弊较为普遍,考试作弊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3)交往中,片面强调功利,忽视为人处事之道。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越来越现实化、物质化,片面注重做事能力的培养,认为把学习成绩提高了,就会实现人生目标,与人交往中,功利化倾向特别明显,现用现交、唯利是图等现象比较突出,经常出现不守诚信、不相互尊重、不考虑他人感受、不为他人着想、不遵守交往规则等行为。

3.3意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最高层次

3.3.1意识

学者从意识的角度分析,认为“公民的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蕴含着公民对的认识和理解运用,体现着人们对于的认可度和认同感。”包括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人权意识等方面。意识把宪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运用,使宪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根本大法的指导作用,达到社会有序、健康运行的目的。概括起来,意识是人们对宪法的态度,所持的看法、观点以及认同感和归属感。意识直接促使遵循宪法的精神进行社会生活,进行人际交往、处理相关事物,使宪法在人们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落实实施,推动建设良性循环。

3.3.2大学生意识存在的误区

我们分别从大学生意识所包含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民主意识、人权意识来分析大学生的意识。

(1)学生的民主意识存在不良倾向。一些大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对民主的理解过于理想化,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严重脱离我国目前经济文化现状和发展水平,往往把我国民主与西主民主做形式上的简单对比,有时会表现出轻率和不稳定、急躁冒进、盲目偏激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民主意识较强,重视权利,追求自由;另一方面,纪律和法制观念薄弱,不了解自己的民利,我行我素,反对任何约束,对自由和纪律,民主和法制的关系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

(2)大学生的人权意识不够健康。一些大学生在人权意识上仍面临一个现实矛盾,在人权价值取向稳固确立的同时,人权知识却严重缺乏,有一些在大学生地人权的理解是非常模糊和笼统。他们作为权利的主体意识不够清晰,对权利的认知也不稳定。一是对渴望获得人权与自身所具备的人权知识存在矛盾。大学生十分渴望获得社会尊重和关注,渴望获得人权,渴望平等权利的实现。但是,很多大学生却不清楚自己作为受教育者和国家公民应该和实际享有哪些权利和哪些自由,不能比较准确地认知自己的权利。二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不匹配。有的大学生过于强调权利和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应承担的责任,有的大学生盲目追求个人自由,甚至企图摆脱基本社会规范的各种束缚。他们重视关于自身的一切权利,却不愿意履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等的义务,甚至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这种权利义务的失衡往往导致一些大学生个人主义急剧膨胀,没有社会责任感,把义务当成负担,对大学生正确、健康的权利意识的形成造成极大的障碍和影响。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L14DSZ062

参考文献

[1]何宁丽.法治意识现状之初探[D].郑州:郑州大学,2015.

[2]何卫.法治与法治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7(4).

[3]肖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大学生法冶意培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4]蔡卫忠.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5]王甲成,张淼.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8).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7

最近,我通过了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对学习《公务员法》有如下的认识。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将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公务员法内容有了重大改进,其规定: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或者命令。但同时也规定,当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时,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命令的意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务员拒绝服从错误命令和决定的权利,公务员法既为公务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准绳,也切实保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为公务员进行自我保护提供了一把利剑,较好的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精神。

一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公务员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了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应该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招聘。这是第一次把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写入法律,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一个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如何,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事关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要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除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以外,坚持标准,严格条件,把好公务员入口关,是保证未来公务员高素质的关键所在。公务员法的出台,为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增强了政府部门用人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部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另外,以往公务员主要依靠职务晋升为主的晋升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待遇,现在设立了职务与职级并重的“双梯制”晋升制度。开拓了公务员晋升的新渠道。公务员即使得不到职务上的提升,也可以通过职级的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待遇,从而拓宽了公务员晋升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军万马挤官道”的状况与“官本位”思想。公务员法也确立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职务晋升制度中的法律地位,以法律推动职务晋升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杜绝了暗箱操作,创造了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时通过人事任免权的合理划分,制约了一把手或少数人的绝对权力,并通过建立责任机制来解决人事任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现象。

二是公务员依法行政,促进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务员法规范和约束了公务员本身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社会形象。任何行政行为均须由公务员来具体实施和操作,因此,公务员法是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公务员的言行,这是政府依法行政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法制要件。公务员法相对于《暂行条例》的规定,不仅在公务员晋升级、职位、工资待遇、福利等一系列权利规定方面更加明确化与具体化,而且公务员法强化了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相对明确和细化了政纪约束。公务员法将“引咎辞职”制度确立为一款重要法条。这就是说,过去20多年间断断续续尝试过的、在去年逐步推开的“行政问责”制度在公务员法中升级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引入是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获取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有重要的意义。公务员法建立的灵活的职位聘用制度,对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与辅助性的岗位,公务员法规定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社会上直接招聘相关人员。这样把聘任制作为公务员任用的补充形式,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8

一、基层公务员法治思维现状 

基层公务员是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面对法律他们享有平等的同时,又是权力的执行者,应对法治有着深刻认识,对法律存敬畏之心。但是由于部分领导干部自身法律修养不足,头脑中仍存在人治、官本位、权威意识等违背法治的思想观念,在践行法治的过程中,忽略了法治话语体系的学习和使用,以及行为模式的转变,阻碍了构建法治政府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人治意识根深蒂固 

尽管依法治国早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主流意识,但如今,仍然有部分公务员缺乏法治思维,将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把法治作为一种宣传口号,将法律作为维护治理的工具。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甚至是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种家长制作风,人治意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法治思维的形成,其根源在于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越权和放纵违法成本较低。 

(二)学法愿望不强烈 

现如今,部分基层公务员学法动力不足,将大量精力倾注在本职工作上,存在着只要本职工作不出错就万事大吉的想法,骨子里不想学法,又如何能形成法治意识伴随其身呢?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体系庞大覆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法律知识的丰盈反倒让部分基层公务员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学什么才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实际帮助,或者只研究对自己工作有利的相关法律条款,从内心来讲,是想学习如何在工作中规避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 

(三)用法能力不足 

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讲,能否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直接关系到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但是当前部分基层公务员用法能力明显不足。一是不作为。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部分基层公务员对权力机关的监督不以为然,不愿接受人大机关的监督;有的公务员对司法监督能躲则躲,遇到行政诉讼既不出庭也不执行;有的公务员对职能交叉的监管行为不管不问。二是乱作为。同样是职能交叉的监管事项,对部门有利的就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多头执法;有的缺乏程序公正观念,肆意干扰司法机关依法办案。三是乱决策。表现为决策机制不健全,过程缺乏民主公开透明,责任主体不清,存在“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一言堂”等情况,造成决策过程中政府与公民“政令出而人不和“的局面。 

二、提升基层公务员法治思维的路径研究 

基层公务员法治思维的培养决定了依法治国的进程,法治思维的培育已成为当前重大现实任务,这是一个常态化动态化的过程,必须依靠持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简历培育法治思维的长效机制,落实各项规定,使法治思维顺理成章,使法治方式成为行政自然选择。 

(一)完善相关立法,推动良法善治 

一是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发展需求。全国人大应承担主导立法的工作,尽量减少部门主导立法,避免产生“法出多门”的情况。制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关于领导干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巩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二是制定基层法治政府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法治思维。各区县政府应统筹安排,在规划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让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步入到正常有序的道路上来。三是要有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质性立法工作,建立公开程序以及第三方意见征求机制,比如在立法过程中邀请法律院校、律师事务所的专家进行法律论证;扩宽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吸取民意,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激发内在动力,坚定法治自信 

一是加强自身法律知识学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特别是加强对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履行自身职能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二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培训实效。以《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为重点,同时结合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及行业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其首选工作理念。在培训方面,应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司法部门以及高校等法律专家学者的作用,对基础法律知识进行宣传讲解,探究法律精神,只有当领导干部掌握了法律知识“大数据”,才能在制定决策、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时候灵活运用法律知识。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领导干部的法治视野,将法律原则、规则、精神融会贯通。 

(三)建立驱动机制,重塑法治信仰 

一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立法形式设计科学合理的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让领导干部意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慎用而不是滥用。同时,要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机制,让权力运行暴露在阳光之下。二是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晋升机制。第一,实行分级考核,将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进行分类,按照组织结构,将基层单位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分别进行考核,相同职级的公务员集中一起考核,上级考下级,一级考一级;第二,考核内容体现职位特点。不同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能、职位特点以及工作业务要求,制定详细的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创新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成绩与年终考核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共同构成基层公务员年度考核成绩。第四,健全考核结果反馈机制。考核结果应与公务员升、降、奖、惩等相关利益紧密相连,能有效发挥激励竞争的作用,保证基层执法队伍旺盛活力。 

(四)营造法治环境,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群体在区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二是针对重要行业和领域开展经济犯罪案件、黑恶势力案件专项打击行动,不仅可以提升司法的权威性及公信力,还能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J].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9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由此可见,报告中将“社会公德”放在了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首位,是针对我国目前道德建设的关键问题所作的准确判断,对于与公民素质建设紧密相连的法制教育而言,有着重要启示。应该说,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成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公民在私人领域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婚姻法》、《侵权法》等私法规则获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社会公德建设则显得有些滞后。社会体制转轨要求国家在政治层面,在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必须进一步探索同民生问题相呼应的民主法治实现形式。作为回应,国家在多个层面加大了民主法治建设力度。但是,公众参与民主活动的积极性与实践能力、对于法治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表明公民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诉求。当前要求公民面向国家时,除了彰显作为权利享有者的主体性,更应当注重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成为参与公共生活、服从法律权威,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和有责任的现代公民。所以,法制教育事实上应该同时承担起培养公民社会责任的任务,需要服务于我国社会建设中培养“社会公德”的目标。鉴于此,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民主与法制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全民学法、知法、懂法、执法、遵纪守法、公德与私德并重的局面,同时也承担其必要的法律义务,即规范层面的法律修养。与此不同,法学教育所针对的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以从事法律事务为本,承担着定纷止争、实现社会公平的责任,因此对他们有较高的职业伦理要求,所以法学教育所要塑造的法律修养必须是更高层次上的,即以人文关怀精神为支撑、以批判思维为基础,以追求法律终极价值为目的的法律修养。

教学内容:规范与原理

目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教学内容上必然有不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法学教育与法制教育二者没有任何的共同点。无论是法制教育还是法学教育,都是强调权利与义务高度统一的教育。正如上文所分析,现阶段重点在于塑造公民的社会公德的法制教育以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培养为目标,但这并不等于单纯强调“义务”的教育。仅仅关注法制教育中“义务”的一面,更多地出于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目标的需要,强调人民群众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却忽视“权利”教育的法制教育,容易忽视广大社会成员现实的需求,这种做法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抵触,降低它的实效性。个人成为公民,就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个人没有正当权利,也不可能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公民教育首先要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学会维护和捍卫公民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同时履行公民义务,成为健全的个人公民。法律本身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一个健全的民主社会,公民不能只重视权利而忽视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应片面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而无视公民应有的权利。当前法制教育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观的教育,它在要求公民对所在国家的社会制度、法律、道德形成认同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个人的权利,以其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协调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政府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法制教育本身不能仅仅成为强调“义务”的教育,而必须是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教育。

具体到教学内容上,法制教育因为其本质上希望培育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因此,教学很大程度上就以国家现有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告诉学生“法律是什么样的”。而法学教育以追求法律终极的公平正义为目标,培养的是一批能够在不同的利益之间做平衡、实现社会正义的专业人员,因此教学除了以现有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深邃的法学理论也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这是批判性思维和公平正义理念得以建立的基础,也就说法学教育除了告诉学生“法律是什么样”,还为学生打开一幅法律的应然景象,即“法律有可能是什么样的”。虽然法制教育主要以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并不等于对于法律背后的原理毫无涉及。法制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树立守法意识,实现法律对国民品格和道德的教育作用。但是,要让公民守法的前提是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守法”,所以法制教育除了涉及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也应该向学生展示法律背后的理论支撑,但法制教育的理论教育与法学教育的理论教育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强调批判性理论教育,即“寻找和传递让现有法律可以变得更完美的理论”,但法制教育则是证成性的理论教育,即“传递现有法律为何合理的理论”。以宪法为例,在法制教育中除了要向学生讲述我国现行宪法结构及其涵盖内容外,还应该从法律起源角度阐释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最高性和正当性所在,从而让学生对宪法权威进而对法律的最高性有所了解,而法学教育并不能止步于此,法学教育还应该从权利理论和宪法解释理论进一步探索宪法完善的可能和如何适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教学方法:诉诸现实和情感

法学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将来要以法律为职业选择的人群,从其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到整个的专业训练,再到将来执业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对象对于法律本身是有一种信仰的,守法对他们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自我约束。但是,法制教育的对象是普通公民,如何能够确保他们能够接受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制度,除了上文提到的以法学原理的讲述作为支撑,如何能够让普通的个体自觉地服从法律的权威,重视法治建设的目标,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这是法制教育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但是事实上,逻各斯(此处的意义更接近谈论、言语)虽然似乎能够影响和鼓励心胸开阔的青年,是那些生性道德优越、热爱正确行为的青年获得一种对于德行的意识,它却无力使多数人去追求高尚和善。因为,多数人都只知恐惧而不顾及荣誉,他们不去做坏事不是出于耻辱,而是因为惧怕惩罚。”[1](p312)所以要树立守法意识,对于法律后果的强调必不可少,例如法律概念中对于法律特征之一的“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的强调就是这个理论的最好体现。但事实上,法律是限制和约束,这是法律的应有之义,但不是法律的全部,法制教育更加偏重素质教育,在法制教育的教学中,应该力图将不同的部门法立法意图和制度原理和个体的生活联系起来,与法学教育注重理性分析、逻辑推理不同,法制教育应该遵从叙事伦理的路径,通过贴近个人经历的具体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的陈述,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让其形成一种自我内心约束。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篇10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7―0161―02

“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也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实际生活中,“互联网+”在金融与商贸领域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尤其是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银行以及零售、电子商务等方面。“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求职带来便捷的同时,一些法律层面出现的纠纷也随之而来。当大学生面对法律纠纷的时候,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更少有同学知道如何预防法律纠纷。法治的理念和法治的精神相对缺乏。

什么是法治?英国思想家洛克说: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许可。法治,是给公民以最充分的自由,是给政府以尽可能小的权力。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公民的权利必须保护,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制,与此背离的就不是法治社会。十后,国家将“法治”写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提升全体国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因此,大学生们急需提升个人的法治精神,用法治的思维来解决“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一些新问题。

一、重视与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表明,国家层面上法律法规的制定固然重要,但衡量一个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确是普通百姓的尊法、守法、用法。大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需不断培养个人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权力、权利的确认、界定和保障,对权力、权利的规范、约束,对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制约。

近些年,“复旦投毒案”、“北大才子弑母案”、“川师大男生砍杀室友”等校园暴力恶性伤害事件频频发生,这些案件的发生也反映了当今中国部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薄弱和健全人格的缺失,学习成绩与法治精神完全不对等。大学生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群体法治精神的高低折射着整体国民法治素养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无论从个体自身还是社会文明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数大学生只是掌握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却忽视了对自身法治精神的培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只有法律知识而忽视法治精神的培养是远远达不到法治社会的需求的。法治精神需要法律知识的保障,也需要法律教育的支持,但是法律教育不同于法治精神的孕育,也无法替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中,亟需改变传统法律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加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的孕育,全面提高大学生个人的法治素养。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1.网络诈骗日益严重。大学生都热衷于在网络电商平台上购物,既便宜又方便、快捷,有些大学生的吃、穿、用几乎都是网购,有些不法电商,给大学生发送钓鱼链接,大学生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把链接点开后,银行卡里的钱就被人盗刷了。还有些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找兼职,尚未弄清具体工作是什么,就被对方以各种理由,骗去了高额的保证金。等大学生醒悟过来时,为时已晚,网络诈骗能够破获并追回钱款的,微乎其微。

2.高科技犯罪现象有所上升。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与各行各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部分高智商的大学生,在巨额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会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充当黑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大学生深陷网络贷款带来的纠纷事件日益增长。大学生涉世未深,不少小额贷款网络平台纷纷打起了他们的主意。不需任何抵押,“人”说服被骗学生只需提供身份证或者学生证即可获得数千甚至数万元的贷款。网络贷款公司放出贷款的利息接近高利贷,一旦不能及时还本付息,将会背上不良信用记录,甚至会面临法律诉讼。贷款资格审查近乎为无,“人”许诺给大学生一些好处费,同时不用他们负担日后的还款。尝到甜头的大学生们为了蝇头小利,还鼓动身边的多名同学办理此类贷款。刚开始,“人”还能如期还款,没过多久“人”露出了狐狸尾巴,卷多名被骗学生套贷出的巨款跑路。这么一来,还款的任务只能落在这些还在求学的学生头上,小额贷款公司岂能善罢甘休,运用各种手段催促学生还款。家境好一点的学生在无奈之下求助父母,较为妥善的解决了此事;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学生无力还款,只能求助警方。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小郑更是用生命给大学生网络贷款敲响了警钟。

4.大学生众筹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尝试创业。在创业初期,因筹集启动资金遇到了瓶颈,很多大学生就通过网络做起了众筹。众筹,是利用团购加预购的形式,发起人和支持者通过共同创建一个平台募集项目资金。众筹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了融资方式,门槛低、成本低,涉及到多个投资领域,是近年来普通民众热衷的重要融资途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对有关法律知识的缺乏,有可能越轨触犯法律,众筹可能会触及刑法,最终导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甚至更严重的集资诈骗罪,近些年人尽皆知的吴英案,就是集资诈骗罪的典型案例。除刑事犯罪风险外,众筹还可能触及刑事与民事法律而犯罪,同时众筹项目本身的法律问题以及知识产权等问题都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5.随意转发、网络骂战情况严重。“互联网+”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交流模式,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有时因为出语不慎引发网络骂战。经常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尚未搞清事实真相,就盲目转发。2014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法和最高检明确诽谤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点击超5千次按情节严重论处,网络辱骂属寻衅滋事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并不知情。

6.随意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现象严重。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阅读方式变成了“碎片化”阅读,传统的写作方式变成了“无纸化”写作,所有的知识获取、成果转化都是依托网络进行的。大学生在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撰写毕业论文时,不是尝试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别人的研究方法,进而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而是到网络上搜索,复制、粘贴他人现成的作品,大段大段的抄袭别人的文章,或者是东拼西凑,直接共享多人的研究成果,剽窃行为特别严重。

6.网络交友不慎,被骗现象严重。新式的社交软件提供了宽广的交友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友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互联网下的沟通方式呈现多元化,QQ视频互动、微博日志撰写、微信语音交流、朋友圈分享等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情感的互融互通,跨越了时空、地域带来的不便。但是网络平台上无任何的辨别方法和鉴别途径,所谓的“朋友”,其真实性值得商榷,有的是借助网络平台骗钱骗色,有的是传销代销,甚至有的是强烈的暴力倾向。许多大学生经验不足,理智大于理性,过分相信“朋友”的身份,轻者上当受骗,重者性命不保。

三、“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1.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之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可以邀请法律界的权威人士来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教育;可以带领大学生到看守所和监狱,与失足青年面对面的交流,听听他们的忏悔声;可以追踪社会热点案件并就此展开讨论,等等。通过课堂内外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2.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形成知法守法的社会风气。“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已经成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全新经济形态。经济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监管体系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资源已达到了全面共享,信息交换趋于互动性、时域性,超越了时空,颠覆了传统,这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网络平台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法律滞后性。一是与互联网相关的许多领域尚未形成明确的法律监管体系;二是我国的立法程序比较繁复,不能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法律规章制定和完善的速度要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让人有可乘之机。如果全社会都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来做,尤其是在校园内能够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处理日常事务,大学生的法治精神自然会逐步提高。

3.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十将“依法治国”战略提到新高度,高校更要积极响应国家意志,通过依法治校,不断提升治理校园的能力。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把法治文化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高校要积极推动法治文化的宣传,优化和创新传统的宣传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邦等关注度高的新媒体,选择社会聚焦度高、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的事件,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传递法治观念,使学生受到新时代法治文化的熏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人争做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既要做好法律知识层面的普及又要做到法治精神层面的提升。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法治建设,不断拓宽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途径,加深他们对法治精神的领悟,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让他们从知法、懂法的工具性层面向学法、用法、守法的公民意识价值取向层面转变。顺势前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价值与路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49-152.

〔2〕吴志攀.“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