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解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09:27

教学案例解析篇1

问题解决最早源于上世纪的美国,最早是应用在数学课上,它特别强调创造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非常规能力。“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模式,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知识。

二、问题描述

情境导入(现今社会上出现的“月光族”现象)

以网络上流行一种新的称呼―“月光族”(网络流行词汇,是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洗光吃光,身体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根本不在乎钱财(引入课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有直接关系。而消费行为是要受消费心理影响的,下面通过认识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入手,通过探讨和分析,让学生学习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新课教学)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

指导学生看书,简单的了解教材知识体系

幻灯片展示:

情境(一)

放学回家后,小云缠着爸爸给买随身听。

爸爸:不是给你买了mp3吗?

小云:都过时了,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用到了mp5,我也要买。

设置问题:

1、小云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2、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小云的消费心理是一种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这种心理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否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会带来浪费,是不可取的。

(幻灯片展示)从众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

情境(二)“一组明星的奇装异服”图片

设置问题:

1、当今很多明星着装最求个性化,使得很多年轻人也争相追求模仿,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消费心理呢?

2、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但展示个性一定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如果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幻灯片展示)求异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板书)

活动:怎样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还是以刚才的张三买房的例子,分组讨论哪一个人的消费更理智。

教师归纳:很显然的是张三的妻子消费更理智,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必须要考虑自己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既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

(幻灯片展示)(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幻灯片展示)漫画:“今天有酒今天醉”“80后的生活”(房奴,车奴)

设置问题:

1、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他们的消费属于适度消费吗?

2、提倡贷款消费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矛盾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他们都属于不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的“入”既指当前收入,也包括未来预期收入,只要一个人当前的贷款数量不超过自己的偿还能力,他的消费就依然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所以二者不矛盾。

(幻灯片展示)设置问题:

每小组请一位同学谈谈在平常生活中有没有盲目追随流行之风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从个别同学盲目追随流行,导致生活费用出现了紧张,得出了要理性消费的结论。

(幻灯片展示)(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怎样做到理性消费?师生共读课本p21,坚持“三个避免”

(幻灯片展示):情境(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图片

讨论问题:白色垃圾的危害

学生回答(略)

(幻灯片展示)(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什么是绿色消费?有哪些要求?(师生共读课本p22总结)

思考:“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我们还可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并要求全班同学在“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倡议书上签名,把学生探究性活动推向高潮。

(幻灯片展示):情境(五)学生食堂浪费严重现象和西部山村的贫困状况图片

设置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幻灯片展示):(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师归纳:尽管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但是国家还不很发达,还有一些地区和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因此还必须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联系实际,拓宽深入:

(1)“独山县狠抓干部大操大办酒宴治理工作”近来已经很少看见在街上大操大办,鞭炮漫天,甚至导致交通堵塞的现象。(大家热议)

(2)主席和香港富商李嘉诚勤俭节约的故事

(课堂小结)

幻灯片展示课本框架,温故知新。

(课后延伸)

布置每一位同学下去作一个《我身边亲人和朋友的消费观调查报告》,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案例分析

整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这个中心来组织与开展的。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兴趣和积极性。突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机械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接受,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同时,走出课堂让学生接触社会,使“封闭”的课堂单一的教科书内容因为注入社会课堂的新鲜内容而显得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观察、分析、解决的能力。

(一)“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流行的网络语言设问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整和强化兴奋点,从而使学生迅速调整到积极学习状态。

(二)“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三)“问题解决”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教学案例解析篇2

关键词:体育;讲解;案例;分析

笔者多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讲解与行动跟进、创编口诀、多种方式、站位队形、精讲多练和运动规律等六个方面相结合运用,不仅能高效发挥讲解效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技术动作,更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讲解与行动跟进相结合

案例之一:四年级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站立式起跑存在着同手同脚现象。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按讲解和示范要求,跟着教师原地“慢放”模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身躬身,双腿弯曲,前倾,右手在前,左脚在后,两臂垂于两侧,自然放松,动作由慢到快。短短几秒钟时间,就有效地解决了同手同脚起跑这一棘手问题。

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效果大大优于单种感觉器官。从这一角度来看,语言讲解和动作跟进相结合无疑是最节约时间、教学效果提高最快的。这种结合方式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同步活动中,把讲解要领与动作关联无缝对接起来,迅速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动作表象。例如各种姿势的起跑、投掷、徒手操、技巧、单杠、双杠等动作,有的需慢速完成,有的需呈停止或静态姿势,也有的需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动作分别完成等(如头手倒立、双杠分腿骑坐前进等),教师都应尽量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教学方法。

在跑步、武术、广播体操、健美操等动作中,还可以在动作不停止的情况下,按动作节奏特点进行提示讲解。如在做扩胸运动时,前四拍口令为“1-2-3-4”,后四拍为强调动作要求,则改为“加-大-幅-度或用-力-扩-胸”。集体跑步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顽强斗志,提高跑操质量,老师要求学生齐喊“锻炼身体一二一,顽强拼搏一二一,坚持到底一二一”。为了提醒学生做到步调统一,富于节奏感,教师喊口令“左……左……左”或“左……右……左”的同时,重踩左脚给出节拍。当然教师运用这种讲解与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时,要注意讲解字数恰到好处、语速适合,动作跟进有节奏,且与动作进程协调一致。

二、讲解与教学口诀相结合

案例之二:在排球垫球教学中,一位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述了垫球的动作要领,然后又进行了动作示范,但是学生还是“不开窍”,练习时“顾头不顾腚”。而一位老教师,用了“插、夹、抬、蹬、提、送”6个字,则高度概括了垫球要领,学生印象深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热情。

分析:照本宣科动作要领,既拗口又难以记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策略就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目标,对动作概念进行高度概括,创编教学口诀,提高语言的感染力。教学口诀一般按字数多少可以创编成单字、双字、四字、五字、七字等五种类型(表1)。

教学口诀具有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简洁精炼、琅琅上口的特点,将原本复杂的描述简单化了,拗口的要领口语化了,容易让学生抓住技术的关键之处,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三、讲解与多种方式相结合

案例之三: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教学腾空后收腹动作,教师先讲解了动作要领与注意点,然后亲自示范。尽管教师示范动作正确,要领讲解清晰,而且还重复讲解和示范,但学生就是做不出正确的收腹动作。

分析: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这种动作仅靠语言描述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动作技术,即使配以教师动作示范也难以展示要旨。因此,就需灵活运用各种讲解的形式,如结合挂图、图片、图示、多媒体等直观性媒体或结合教学模型讲解;或根据教学进程需要,进行全面讲述、片段讲解、集中讲解、示意提醒和个别辅导等。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促使其快速掌握技术要领。此外,教师可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制定特定信号:不同的笛声、哨音长短、鸣哨次数、手势变换、专门语言等,来进一步强化讲解的效果。还可以采用对比讲解,即就动作相互对应的两个或多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比较其差异、正误、优劣等,再通过动脑思考对比,学生自然会印象深刻,明确动作结构特点。

四、讲解与站位队形相结合

案例之四:前抛实心球教学时,教师一直站在圆心中央进行讲解示范。面对教师、距离较近一些的学生能专心听讲,看清动作示范,而处于教师背面稍远的学生,既听不清楚讲解,也看不到完整示范,一脸茫然,不知所云。甚至因为教师不能看到背后学生,部分学生便乘机“窃窃私语”“开小差”“扮鬼脸”的玩闹起来。

分析:各种队形都各有利弊。圆形队形有利于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但教师站在圆心讲解时,背后学生就处于视听觉的死角。所以圆圈队形讲解时,教师应站在圆弧线上或跨前一两步处讲解,而不能只固定于圆心中央讲解。讲解的位置和方向以全体或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看得见、听得清为原则。尽可能做到背风、避光、避干扰,时刻注意学生的队形、师生空间距离,避开声音嘈杂和其他干扰,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一般四列横队应站在距离第一排3米左右和队伍中间位置处,而纵队不宜进行讲解。总之,讲解与站立对形相结合时应注意点面关系。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时,个别讲解为主;典型问题可采用集体讲解的方法进行纠正。对个别自控能力差或不容易遵守组织纪律学生,讲解时教师除可用身体语言暗示,尽量不影响其他学生的练习,可允许其站到队尾、排头或较为显眼的位置。

五、讲解与精讲多练相结合

案例之五:在前滚翻教学中,教师采用情镜教学,先是用优美的文字语言、跌宕起伏的语言描述了森林里小动物的热闹场面,然后分别介绍小动物喜欢玩的游戏,并创设了险情,小动物们被一只凶恶的大老虎困在一小土坡上……于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勇敢组、团结组、守纪组、合作组,鼓励大家团结一致,为了摆脱险境,需要学习应急技能——前滚翻。这时学生早已跃跃欲试,急于模仿练习,可教师依旧绘声绘色地描绘情境,孩子们只能服从“师道尊严”守规守距地站着聆听,时间之长,情境创设之拖沓,反而束缚了学生。还有一些教师如同上文化课一样,一张口就滔滔不绝讲解不停歇,重点不明,难点不顾,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了学生的练习时间,更容易引发学练的厌恶情绪。

分析: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该开门见山。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动作的结构、顺序、规格只有通过身体体验才能建立。然而,有些教师对此理解不够,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无效讲解的现象,江苏海安邵建生老师按原因将其分成六类(表2)。

有一些教师把教学全部的时间都给了学生,以学生的练习体验来代替讲解。或者讲解时不着边际象征性地讲一讲,放任学生随意练习,这样做既忽视了讲解的作用,又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精讲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相反,精讲的目的是为了节省讲解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多练,所以精讲需要讲到点子上,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亲自体会动作要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讲解精炼,重点突出。

六、讲解与运动规律相结合

案例之六: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完整示范动作后,就一连串讲解助跑、起跳、摆臂、过杆和落地动作等环节动作要领,事无细巨,一一详加细说,生怕漏失其中环节。由于初次学习,过多的要领讲解与注意点要求让学生在练习时顾此失彼。发现学生错误后,又不加选择,不分主次,一口气指出了很多错误。教师“善意”的提醒后,学生更显得唯唯诺诺。

分析:动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对讲解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泛化阶段,外界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强烈兴奋而发生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分化抑制未建立,条件反射建立不稳定。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讲解语言应该体现在“少”而“精”,而不必过多强调动作细节。上述案例中学生初学跨越式跳高,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动作太多,又过多关注于细节教学,违背了这个阶段的学习规律,降低了课堂质量。因此,讲解时教师应遵循动作形成规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分清重难点。运用讲解法应结合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各阶段具体要求(表3)。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讲解应充分结合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运动能力、课型及教学目标等实际情况,讲解力求简单明了、形象生动,嘴巴一张口,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的欲望。这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邵伟德,武超,李启迪.体育教师的运动技术讲解技能与发展[J].体育教学,2012(7).

教学案例解析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案例分析

儿童诗以饱满的儿童情感、儿童式的丰富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吸引并感染着学生。在九月第一周的“和一年级说再见”的主题诗会中有一首诗《我比去年更快乐》,就以它独特的意境把学生们带回了那充满酸甜苦辣的一年级……

一、童诗唤醒了美好的童心

可能有人会说“每个孩子都有童心”,可是,我们能大声地说每个孩子都保有一颗完整的童心吗?在这个网络盛行,缺少真心交流,孩子们不停奔波在各种兴趣班的时代,他们很迷惘,他们甚至不知道“我这样是否算幸福,我的爸爸妈妈爱我吗”,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付出爱。

【片段回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里面的朋友说“我比去年更快乐”,是什么让她比去年更快乐呢?让我们一起在诗歌中寻找答案吧!

师:读了诗歌,你发现了是什么让她比去年更快乐吗?

生:我知道,我知道,他长大了。

生:她比一年级有进步。

师:哦,去年她上一年级,那今年呢?

生:二年级,二年级,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二年级!

解析:儿童诗中那天真独特的语言,会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这诗写的就是“我”。于是,从一首诗中就幻化出了无数个小小的“我”。最起码,写的也肯定是我们中的谁,于是学习兴趣被激起。

二、童诗唤起学生读诗的热情

【片段回放】

师:一年级她快乐吗?

生:快乐,因为她上小学了。

师:上小学很期待很兴奋。今年呢?

生:也快乐。

师:两种快乐一样吗?

生:不,今年我比去年更快乐!

师:“更快乐”是因为你长大了,你有进步了,你得表扬了,你感到很(快乐、高兴、激动、自豪),这种快乐里有着自豪。好,请带着这两种不一样的快乐读诗歌,读出“更快乐”!

(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读)

(师点评,对朗诵技巧做一定指点)

解析:有感情的朗诵应该是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的,只有引发了他们的切身感受,他们才会愿读,并希望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时朗诵技巧就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了。

三、童诗引领了学生的诗意人生

【片段回放】

师:还记得你们一年级时是怎么样的吗?(课件出示孩子们一年级的照片,并出示语言提示框。)

去年我,

今年我,

我比去年更快乐。

(让学生们用上语言提示谈谈自己的快乐)

师:生活中肯定还有许多我不知道可是只有你知道的快乐!像这样,把它写下来吧!然后让我们比比,谁更快乐!

(生写诗)……

师:(把孩子写的小诗贴在展示栏上)让我们一起激动地、自豪地从自己的诗中去读出我们的各种快乐吧!

(生齐读诗人的诗并在后面加上自己的诗)

教学案例解析篇4

一、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必要性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笔者同时找五个有经验的物理教师编制同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结果,五个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差异非常大,可以说各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从归因角度看,造成五位教师教学目标编制的差异可能与平时教师备课时对目标编制重视不够,而且对课程标准研究不足,没有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有关.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对学习水平目标的具体化表述,但从一线物理教师的实际情况看,现在大多数配套教材的教参或教学辅导用书中所列举的物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有复杂化、学术化的倾向,让一线的物理教师记不住,写不准,也用不起来.究其原因,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表述比较宽泛,对于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理解与把握缺乏能力,在备课时,对于“教学目标”栏目的编制或填写,多数教师都是复制和照搬教材上或评价手册上的现成的教学目标,而很少思考教学目标编制与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到底有多少关联.所以,倡导一线物理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简化行动”,即烦琐泛化的三维目标通过分解成更为具体、简化的目标,让教师见了就容易记住,知道教学要求把握到什么程度,并能方便快速写出来.同时,分解后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看了也能清晰地知道每节课到底要掌握哪些具体的学习内容.在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地分解和细化“内容标准”与“科学探究”目标,实施“为目标而教”的教学改革,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保证教师常态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并且具有教学的高效益.

二、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的方法

1.教学目标陈述的一般方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条件,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好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晰表达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通常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引起学生在行为上产生实际变化,而不是教师应该怎样做,做什么.综合各类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般内容标准和科学探究涉及五类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通识性目标和能力指标.

对于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知识与技能”维度,如:“能根据电路实物图识别出对应的电路符号图”,“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

生成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因而也称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这种方式指向主要强调“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如:“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描述自己对改变光路的感受”,“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为例,体会和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意义”.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是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方式指向结果开放的课程目标,如:“说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制作简单的声音发声器件”.

通识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内隐性、规范性.如:“表现出科学探究意识和一定人文精神”,“形成水资源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能力指标的陈述方式,描述的是一种能力,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如:“提高分析与论证能力.”

2.内容标准的常见分解策略

学者朱伟强认为,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常见分解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四种.

一是替代策略:通常是“一换一”的形式,将原内容标准a通过另一种清晰的目标B形式进行表述.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目标进行替代: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二是拆解策略:通常是“一拆多”,就是一个内容标准表述过于笼统,将其拆分成几个目标进行描述.比如:“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这一条内容标准,可以进行拆解和具体化,比如:知道质量是物体还有物质的多少.知道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所含有的物质也不相同.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还有其他常用单位吨、克、毫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1克等于1000毫克,1吨等于1000千克.知道生活中常见物品鸡蛋、苹果的质量大约是多大.知道质量测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了解生活中还有电子称等其他测量质量的工具.

三是联结与聚焦策略.采取“多对一”,就是将几个教学目标根据其内在的学科逻辑关系,进行聚焦,整合,形成一个总目标.这种课程目标的拆解策略一般在单元复习课或阶段性复习课中经常用到.如:“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联结和聚焦,形成“分析斜坡停车问题”这一教学目标.

3.内容标准的分解方法与基本步骤

朱伟强指出,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目标分解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判断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判断一条课程标准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找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一般关键词拓展与剖析要合乎学科逻辑,避免过度分解和拓展.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标准,行为动词为“说明”,核心概念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从整个内容条目看,“说明”和“其他形式的能”是这一内容标准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解或剖析核心概念.通常可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等方式.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标准中的核心概念是“其他形式的能”.从物理概念来讲,相对于“机械能”而言的“其他形式的能”有“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若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的方式,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征,“其他形式的能”对初中八年级学生而言大致可分为“声能”“光能”“动能”“弹性势能”等四类.

第三步,分解或剖析行为动词.可采用词汇意义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一般描述的教学行为表现的动词要合理、具体、明确、可直接观察和测量.行为动词剖析方式,若采用词汇意义展开.比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是这条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物理课程标准》附录中提供了知识技能目标、体验性要求的目标行为动词的水平含义与解释.比如:若针对“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采取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说明”是这条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喜欢采取口语表达、书面描述、绘制图表、动手制作等“说明与解释”的方式.若采用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将“说明”可以扩展为“通过言语说明”“画出图表说明”“制作模型说明”“实验演示说明”等.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与行为表现程度.结合学情、校情、资源等条件确定目标分解,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目标能够清晰地对应于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通常行为条件分解要合理、必要,没有多余,而行为程度的分解则要合理、明确,能为课时内的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估依据.

第五步,写出教学目标.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教学目标.

三、典型案例评析

1.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20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中内容标准的条目1.

2.教材内容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粒子与宇宙》内容主题第一节“看不见的粒子”。

3.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该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表述的结构:四种表述结构中的第一种,即采取了行为表现,具体变现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的表述结构.

本条目中的关键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为动词是“知道”,二是表述的目标行为条件,反映了学习程度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4.核心概念的扩展策略

核心概念的分解是采取了“拆解”的策略.

5.行为动词的扩展或剖析

行为动词是“知道”.从行为动词的类型看,属于“知识”的类别,其行为水平属于“了解”水平.具体要求是:学生能够再认识或回忆原子和分子的相关经验,能辨认生活中有关分子、原子的事实,会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与分子的模型,具体说出原子、分子模型的特征.

6.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程度与结果是:学生要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具体指,学生要认识到物质结构是可分的.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工具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工具.能够知道分子和原子是微小颗粒,尺度的大小约10-10m数量级.不同的物质可以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金属是由原子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可以由更小的微粒组成.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结构模型.

7.分解后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石墨在白纸上书写文字,酒精与水试管混合实验操作,能认识到物质间是有间隙的.通过归纳和推理,能够提出分子模型.

(2)通过分子模型的建立,认识到物质是有结构的.通过文字说明,学生能认识到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能了解到金属是由原子组成.

(3)通过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和物理学史的介绍,学生能了解到认识微观世界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

(4)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5)通过分组讨论和阅读材料,学生能够用物理的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的模型特点.并能识别原子、分子的模型示意图.

【点评】以上案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目标的分解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分解,分解的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等关键词的分解没有采取列表的方式.从目标的评价看,分解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测量性,行为程度表述也比较到位,但是行为条件的分解没有独立分解,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案例2(作者: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丁加旗)

1.内容标准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选自《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19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属性”中内容标准的条目2.

2.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陈述方式是“结果性目标”.表述的结构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动词是“认识”和“测量”.核心概念是“质量”.

3.核心概念的扩展剖析

4.行为动词的扩展剖析

5.行为条件的确定

6.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7.分解后的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联系其他物质属性和实例初步认识质量概念.结合生活体验感受1kg质量的大小,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并能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

(4)通过对质量估算的讨论,以及对其他小组测量结果的评价,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良好的协作精神.

【点评】以上案例目标分解的总体步骤完成,采取列表的方式,呈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以及关键词的分解与拓展.其中目标的行为条件与行为表现程度清晰,便于目标的测量.

三、教学目标分解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不仅是提高物理常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物理教师目标意识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做好《物理课程标准》中任何一条“内容标准”或“科学探究”内容的目标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且应为大多数学生能达成的.

二是要在充分解读“物理课程标准”本身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标准的内涵.内容标准的分解不是简单地将目标进行拆解和细分,需要关注同一学习阶段不同领域目标间的横向联系,也要分析同一领域目标不同学习阶段间的纵向衔接.

三是要适当地兼顾全国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的“考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教学案例解析篇5

一、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陈述的一般方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条件,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好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晰表达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通常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引起学生在行为上产生实际变化,而不是教师应该怎样做,做什么。评价教学是否成功,其直接依据应该是学生收获了什么,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什么,其具体的进步怎么样,而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任务。教学目标的设定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是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次数、空间等数量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行为程度是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是对学生物理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综合各类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般内容标准和科学探究涉及五类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通识性目标和能力目标。

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知识与技能”维度,如:“能根据电路实物图识别出对应的电路符号图”,“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

生成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因而也称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这种方式指向难以或无需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如:“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描述自己对改变光路的感受。”“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为例,体会和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意义。”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是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方式指向结果开放的课程目标,如:“说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制作简单的声音发生器件。”

通识性目标的陈述方式,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内隐性、规范性。这种方式可适用于多个课程领域,如:“表现出科学探究意识和一定人文精神”、“形成水资源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能力指标的陈述方式,描述的是一种能力,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比如:“提高分析与论证能力。”

二、物理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分解策略

教师进行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和科学探究(水平或学段目标)的分解,目的是界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设计教学评价内容提供依据。

学者朱伟强认为,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常见的分解策略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替代策略。通常是“一换一”的形式,将原内容标准a通过另一种清晰的目标B形式进行表述。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目标进行替代: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二是拆解策略。通常是“一拆多”,就是把一个内容标准表述过于笼统的,拆分成几个目标进行描述。比如:“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一条内容标准,可以进行拆解和具体化,比如:知道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知道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所含有的物质也不相同;知道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还有其他常用单位吨、克、毫克;知道1千克等于100克,1克等于10毫克,1吨等于1000千克;知道生活中常见物品鸡蛋、苹果的质量大约是多大;知道质量测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了解生活中还有电子称等其他测量质量的工具。

三是联结与聚焦策略。采取“多对一”,就是将几个教学目标根据其内在的学科逻辑关系,进行聚焦、整合,形成一个总目标。这种课程目标的拆解策略一般在单元复习课或阶段性复习课中用到。如“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联结、聚焦,形成“分析斜坡停车问题”这一教学目标。

三、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分解方法与基本步骤

学者朱伟强认为,分解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目标的方法,就是分析一条内容标准目标的表述结构中是否具备了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若有,则依据前述课程目标内容分解的一般策略,或替代、或拆解、或聚焦、联结,对其进一步扩展或剖析;若无,则须结合具体情境界定、补足,以形成课堂层面的教学目标。由于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存在不同陈述方式,因此内容标准目标的分解思路不尽相同。比如:结果性目标一般采用教学目标四要素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性目标一般分解成:认知、动作技能、行为表现(过程)、成果。表现性目标一般分解成:认知、动作技能、行为表现(任务)、成果。通识性目标一般采用简单枚举法,列举各种用于间接推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行为表现(通常表现或最优表现)。能力指标分解成:认知、技能、情意态度、行为表现、成果。

朱伟强指出,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目标分解,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判断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判断一条课程标准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找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一般关键词拓展与剖析要合乎学科逻辑,分解所得细化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应保持对应,避免过度分解和拓展。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标准,行为动词为“说明”,核心概念是“其他形式的能”。从整个内容条目看,“说明”和“其他形式的能”是这一内容标准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解或剖析核心概念。通常可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等方式。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标准中的核心概念是“其他形式的能”。从物理概念来讲,相对于“机械能”而言的“其他形式的能”有“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若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的方式,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征,“其他形式的能”对初中八年级学生而言大致可分为“声能”、“光能”、“动能”、“弹性势能”等四类。

第三步,分解或剖析行为动词。可采用词汇意义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一般描述教学行为表现的动词要合理、具体、明确、可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是这条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物理课程标准》附录中提供了知识技能目标、体验性要求的目标行为动词的水平含义与解释。根据《物理课程标准》“附录”中行为动词界定,“理解”的水平含义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知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若采用词汇意义展开的方式,可将它拓展为“区别、说明、解释、估计、分类、计算”等。再比如:若针对“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采取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说明”是这条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喜欢采取口语表达、书面描述、绘制图表、动手制作等“说明与解释”的方式。因此“说明”可以扩展为“通过言语说明”、“画出图表说明”、“制作模型说明”、“实验演示说明”等。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与行为表现程度。结合学情、校情、资源等条件确定目标分解,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目标能够清晰地对应于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通常行为条件分解要合理、必要,没有多余,有利于指导学习活动的设计。而行为程度的分解则要合理、明确,能为课时内的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估依据。

第五步,写出教学目标。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教学目标。

四、典型案例评析

案例1:

某老师将《物理课程标准》“物质”主题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其中一条的内容标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做了如下分解:可以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这一内容标准分解为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能说出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3.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模型。

4.学生能够用图形绘出原子、分子的模型。

5.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了解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点评】以上教学目标的叙述,从目标分解的角度看,没有呈现出分解的步骤,但是有了初步的分解意识,无法判断过程的合理性。从陈述的五条教学目标来看,第1、第2条目标部分内容有重复,第3、第4条教学目标指向的目标领域和学习内容相同,第5条教学目标的主体“让学生”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另外以上教学目标中没有清楚地说明目标行为的条件和行为程度,不利于对目标进行测量。

案例2:

1.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20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中内容标准的条目1。

2.教材内容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粒子与宇宙》内容主题“第一节”看不见的粒子。

3.分析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该条目的陈述方式是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表述的结构:四种表述结构中的第一种,即采取了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的表述结构。

本条目中的关键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为动词是“知道”,二是表述的目标行为条件,反映了学习程度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4.核心概念的扩展策略

核心概念的分解是采取了“拆解”的策略。

5.行为动词的扩展或剖析

行为动词是“知道”。从行为动词的类型看,属于“知识”的类别,其行为水平属于“了解”水平。具体要求是:学生能够再认或回忆原子和分子的相关经验,能辨认生活中有关分子、原子的事实,会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与分子的模型,具体说出原子、分子模型的特征。

6.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程度与结果是:学生要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具体指,学生要认识到物质结构是可分的。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工具可以是电子显微镜等。能够知道分子和原子是微小颗粒,尺度的大小约10~10m数量级。不同物质可以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金属是由原子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可以由更小微粒组成。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结构模型。

7.分解后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石墨在白纸上书写文字,酒精与水试管混合实验操作,能认识到物质间是有间隙的。通过归纳和推理,能够提出分子模型。

(2)通过分子模型的建立,认识到物质是有结构的。通过文字说明,学生能认识到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能了解到金属是由原子组成。

(3)通过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和物理学史的介绍,学生能了解到认识微观世界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

(4)通过阅读材料,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5)通过分组的讨论和阅读材料,学生能够用物理的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的模型特点,并能识别原子、分子的模型示意图。

【点评】以上案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目标的分解基本步骤进行初步分解,分解的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等关键词的分解没有采取列表的方式。从目标的评价看,分解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测量性,行为程度表述也比较到位,但是行为条件的分解没有独立分解,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五、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不仅是提高物理常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物理教师目标意识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目标的分解训练,能够让普通教师精准地叙写课堂教学的目标,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真正地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因此要做好《物理课程标准》中任何一条“内容标准”或“科学探究”内容的目标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且应为大多数学生能达成的。

二是要在充分解读物理课程标准本身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标准的内涵。内容标准的分解不是简单地将目标进行拆解和细分,需要关注同一学习阶段不同领域目标间的横向联系,也要分析同一领域目标不同学习阶段间的纵向衔接。

三是要适当地兼顾全国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的“考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教学案例解析篇6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案例导入所讲内容,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三、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案例解析篇7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案例分析法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经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征。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实用型的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理论基础学习,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繁琐的各个知识点,我们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各种案例辅助教学,但是如何设计案例,如何选择案例,如何分配案例分析时间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经济法课堂教学现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但目前教学形式上普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凸显老师主体的地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着重讲授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原则等,对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法相关的案例却关注较少,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把该课程看做是一门烦躁无味的学科,从而使课堂也显得空洞、呆板,也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经济法课堂上引用案例分析法,且使用大量案例辅助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将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将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在经济法的课程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现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所使用,课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学生在情景教学中也更容易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但如何使用好案例分析法,让该教学方法得到更好的发挥,却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认为就是教材知识点结合案例,然后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案例分析法实际并非如此简单,如,案例如何选择,选择的案例能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选择的案例是否和该专业紧密相关,使用案例分析法的频率、占用教学时间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案例分析时间

案例分析法是经济法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何分配它占用教学时间,这个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过度使用案例,而课堂时间有限,势必会缩减理论教学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经济法各章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济法一门课是需要有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它,学生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讲解案例时,也很难对案例消化、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这一方法,合理分配使用时间。我们以两个学时为例,从引入案例,再到分析案例,和学生互动,最后到解决案例,所用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学时。否则就可能造成教学时间紧张,影响教学计划完成和教学效果。也容易让学生偏离本应掌握的知识,课后只沉浸在一个个故事中,反而起不到案例配合教材的作用,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四)合理使用案例分析法

选择合适、准确的案例是前提,合理运用案例分析法才是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如何运用该教学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适用型、实践性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老师应把课堂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诠释和讲解,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其次,导入课前选择好的案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主动回答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着重提醒学生回答时要结合实际生活。如在学到《公司法》章节时,为了区别公司类型和合伙企业一知识点,可以假设学生大学毕业后如果要进行创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如资金多少,行业的风险等方面如何正确选择公司类型。学生在解决这类案例时,就会把自己将来创业的情境融入到案例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老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回答,重新把案例和教材中知识点结合,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两方面对该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课堂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理解教学知识点,另一方面着重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学生。

(五)选择案例到实践案例

教学案例解析篇8

案例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形式.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理应遵循和按照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案例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讲解指导的活动,又包含学生探知分析的活动.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自活动,又有深刻密切的联系和包容.但通过大量观摩课堂案例教学发现,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探析”二者之间的活动过程进行割离,未能将“讲”与“探”有效融合、渗透,影响案例教学效能.因此,案例教学应生动体现课堂教学的显著特性,将互动交流特性在案例教学中予以有效体现,把教师对问题内容的讲解,解析方法的点拨,以及学生解题活动的指导等活动,融入整个案例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让教师的主导特性有效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达到教学共进的目标.如在“已知函数f(x)=|log2(x+1)|,满足f(m)=f(n),m<n.试比较m+n与0的大小”解题策略的讲解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提出:“通过学习探究,你能归纳总结得出该案例的解题方法.”此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自行组织开展学习小组间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讨论活动,高中生纷纷结合探知、解析案例的过程及体会,指出:“由f(m)=f(n),化简可以得到mn+m+n=0,根据函数的定义域性质可以知道,m,n∈(-1,0]或m,n∈[0,+∞).由于x∈(-1,0]时,f(x)是减函数;x∈[0,+∞)时,f(x)为增函数.由此确定f(m)≠f(n),从而得到m+n>0.”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归纳活动,针对解析过程所应用的数学知识点内容及解题思路,指出:“在该类型的问题案例解答中,要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二、案例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培养要义

案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或阶段,需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高中阶段与其他教学阶段一样,其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及学习品质等方面,始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唯一追寻.案例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习对象感知案例、解析案例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学习对象借助案例教学这一平台,其数学学习技能得到深刻的锻炼和有效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将案例教学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载体,还要将案例教学作为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提升的有效“平台”,提供高中生自主探知案例、合作探析案例、归纳解析策略等活动时机,同时切实做好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点拨工作,实现高中生在数学案例的探究实践活动中,数学学习技能的有效锻炼和提升.问题:已知有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1≤x+y≤4y+2≥|2x-3≥|,如果a>0时,在(x,y)所在的平面区域内,求函数z=y-a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学生分析:该案例是关于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先画出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图,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条件,画出可行域,通过观察图像内容,可以发现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就直线z=y-ax的斜率a>2时和直线z=y-ax的斜率-1<a≤2时,直线平移的点的坐标情况,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教师指导:该案例是关于不等式的线性规划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线性规划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小组讨论得出解题策略:正确地画出不等式的线性规划可行区域,准确深刻认知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三、案例教学要渗透高考政策的数学考查要求

教学案例解析篇9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案例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国外案例教学法运用比较成功的是哈佛商学院,从而使得案例教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另外,由于海外学者对案例教学法的介绍与推广,国内的案例教学发展也非常迅速,如法学、工商管理学等专业的多门课程已经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并且得到广泛运用与推广,同时部分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对案例教学法教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并没有形成气候,致使案例教学在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再者,就财经院校的特点而言,高等数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对财经院校学生来说,数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直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它还要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教师经常对学生强调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只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和运算的技巧性,往往忽视基本思想的阐述及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会感到抽象难懂,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将数学的基本思想与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到数学改革的重点上来,高等数学才能变“枯燥”为“有趣”,变“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应用”。如果教师在授课中能够举出一些典型案例应用于处理各种生活、经济和管理等实际问题。一定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授课效果的有效方法。

2 案例教学的实施

与传统教学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了教学的两个“主角”,并且二者是互动的,它既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即以教师为主,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引入来进一步阐述、分析有关理论,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运作能力。另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精选出来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必要前提,而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正确分析,积极讨论和课后的经验总结与评价则是案例教学的重点。只有完成好这三个阶段的工作,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

(1)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布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数学实验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一方面,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使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另一方面,既要清楚案例教学解决什么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问题所表现的能力。教师应尽早布置教学案例,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分析案例,查阅相关资料,通过阅读分析, 明确给定条件,找出主要问题及所选用的数学软件,最后形成一个简要的分析提纲,以备小组和班级讨论用。

教学案例解析篇10

“案例教学方法”又称“案例学习方法”,是指以文字、音像为媒介,将客观真实的企业实况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与讨论,并寻求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模式。相对以理论与公式演绎推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财务管理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方法更具有优势。1.财务管理是一门较为复杂、以培养学生解决企业管理中实际存在的财务问题为目标的课程。财务管理所涉及理论范围较广,且多为复杂抽象的财务理论,具有一定深度。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是先阐明概念和理论,再用实际的例子和问题进行解释和验证。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对理论的阐述和解释,并不能通过简单的例子使学生完全掌握财务理论的应用前提和限制条件。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站在公司财务人员的特定位置去观察和思考。目前,我国各层次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所使用的基本都是西方财务管理教材,即公司理财。而财务管理双语教学更是选用英文翻译版或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授课。由于我国与西方在金融市场、企业经营、政治法律等财务管理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西方财务管理教材中的理论通常无法解释我国实际情景。因此,在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通过引入国内外案例,使学生理解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西方财务管理中各种制度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财务管理环境中如何设定财务管理目标,怎样在制度约束中何如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最大化。这些对于加强学生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理解,避免“死读书,读死书”将起到重要作用。2.在《财务管理学》双语授课中引入案例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选取的案例多为真实存在的事例,较好地保持了财务管理问题的客观性,为学生展示了企业财务实务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各方案的可行性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结果。这些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和最新发生的事件,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二、《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案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已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越多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已经认识到案例的重要作用。但是案例方法大多在财务管理学中文授课时被使用,而在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引入案例的较少,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授课教师对“案例”理解有误。尽管在越来越多的授课教师认识到案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很多教师对什么是“案例”的理解却是不准确的。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用一些现实的例子解释某一抽象的财务理论;或者为了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的实际发生的事件或新闻。这些教师们认为这就是案例教学方法,实则不然,这只能叫“举例说明”,而非“案例教学”。2.教学案例选择不当。在《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中案例法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选择的恰当与否。没有好的案例,案例教学法便无法发挥其优势。好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我国现有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同时,好的案例应该和教学目标和内容相一致,能够从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现阶段,由于我国《财务管理》双语教学开展较晚,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不长,经验不足。适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且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特征和时代特色的案例较少,大多数是借鉴西方案例,使得案例教学脱离了实际。3.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案例教学是否能发挥最佳教学效果,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也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基本采用的是“教师解释某一财务理论--教师介绍相关案例--教师对案例进行评价和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大多数时间只能被动的通过教学的讲授和分析来对案例进行理解,教师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理解教学案例,也没有给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的机会。部分同学即使对案例的理解和评价与教师分析的存在差异,也不敢提出。长此以往,实施案例教学无法培养学生能力,使案例教学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4.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不足。在案例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则不能在解释清楚财务理论的同时,将理论与现实案例相融合,组织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路。在我国各层次高校中,同时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财务管理》授课教师非常稀缺,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教学工作,没有在企业实践的经验。因此在分析案例时,以理论分析为主,无法通过对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最终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5.综合成绩中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评分机制不科学。目前,我国《财务管理》课程考核评分方式主要有两种,且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一种方式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各占综合成绩的一定比重。期末考试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的记忆和掌握,大多数教师在选择题目时会以计算为主,很少会涉及到案例分析与评价。而平时成绩中,也主要以考勤和作业为主。因此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培养出的学生其知识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考核方式,另外一种相对灵活。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某一财务理论,选择与该理论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评分依据;或者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完成个人或小组分析报告。这种考核方法看似先进,实则不然。现在网络上资料非常丰富,学生存在心里惰性,在搜集完资料后往往不加以分析,直接摘抄。

三、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双语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1.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1.1案例选择。教师在选择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时,应选择“好”案例。“好”案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一,案例应与财务理论相契合。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相应章节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能力为基础,选择能体现财务理论的恰当案例。其二,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及针对性。案例不仅仅要涉及到学生应掌握的重点财务理论和知识,还应该包括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案例选择时,教师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最好可以选择纵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和时代变化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好”的案例应该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即针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目标。有些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案例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的复杂情境与决策过程中,学会怎样通过不断的理解、思考、归纳、总结,最终摸索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1.2提出的问题。完成案例编写之后,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前根据案例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拟定要求学生分析与讨论的问题,即思考题。案例思考题贵精不贵多,应该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给其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的问题,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外,授课教师应根据财务理论及案例学习目标,设定评分标准,并根据在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搜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2.案例教学的课堂应用。案例教学的课堂应用应包括几个步骤:首先,学生应对案例进行反复精读,根据案情及思考问题,温习相关财务理论及相关资料;第二步,由授课教师或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分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阶段,完全应由学生进行组内任务分工,组员间的协调和沟通,教师并不加以干涉,只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帮助。其次,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各组观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共同讨论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小组陈述及课堂讨论环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方案实施所需要的条件并对该方案可能实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在该环节中,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批评,而是通过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自己不断地完善方案,寻找更好的方法。这一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及课堂讨论结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应包括相关财务理论、备选方案、方案执行环境及所需条件、相关数据、可能实现的结果等内容弄。3.教师评分与学生反馈。科学的考核评分机制是财务管理双语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案例分析和讨论应该在综合成绩中占有较高比例。为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讨论的积极性,避免“搭便车”现象,授课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案例讨论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结合各组分析报告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作者:理诗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媛.财务管理双语案例教学经验分享[J].财会月刊,2012,(21):87-89.

[2]唐建新,宋迎春.财务管理本科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研究[J].财会月刊,2009,(3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