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巡察工作总结综述3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4:07

五年巡察工作总结综述第1篇

五年来,资阳市委学习借鉴中央、省委巡视工作经验做法,重点聚焦政治巡察和全覆盖要求,鲜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三个聚焦”作为监督重点,把建立上下联动监督网作为关键举措,认真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巡察工作的“纲”和“魂”,质效并举深化政治巡察。

打出巡察监督“组合拳”,做到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系统联动与板块轮动相结合,创新开展提级交叉巡察及专项巡察,全面推行巡察进度周报告、巡察报告问题底稿、边巡边改“两书”等机制,创新探索媒体协助巡察、专项巡察集中反馈意见等做法,提升巡察质效。

截至今年10月,市本级累计开展13轮巡察,常规巡察市级部门单位78个,覆盖率达100%;提级交叉巡察县(区)乡镇、部门12个;“三大专项”巡察涉及单位53个,巡察“回头看”10个,回访督查2次33个单位。3个县(区)全面完成198个部门单位、89个乡镇(街道)的巡察。市县两级累计发现问题5088个、线索1595件,立案386件、处分348人,清退违规发放津补贴和报销经费万元,巡察利剑震慑作用持续彰显。

五年巡察工作总结综述第2篇

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监督体系

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探索建立巡视巡察不同阶段工作反馈和重要信息沟通、重要工作和问题线索共同研判、巡视巡察发现问题合力查办等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巡视带巡察、巡察助巡视”联动格局。强化对县(市)区指导督导。建立健全市县巡察工作方案前置审核把关机制,制定村级党组织巡察指导意见,围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粮食安全、供销系统等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坚持市委统筹、上下协同,专题专巡、同类同巡,集中发力,形成震慑。对10个县(市)区宣传部、_部、政法委等“常委”部门开展“提级+交叉”巡察,有效破解同级监督难、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

构建贯通融合监督体系。探索建立“1+x”工作机制,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巡察监督为引领,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实现任务统筹部署、人员统筹调配、信息统筹对接、整改统筹衔接。制定出台市委巡察机构与市纪委监委协作配合实施办法,实现日常沟通情况常态化、巡前通报情况常态化、重要问题会商常态化、整改专题会商常态化。建立巡察与组织、宣传、财政、审计、信访等8个部门联动配合机制,明晰监督职责、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初步构建起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规范有序、运行有效的监督体系。

市委巡察工作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深化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更加有效地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履职尽责,在服务保障新时代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上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五年巡察工作总结综述第3篇

“市委第十轮巡察对市总工会、市自然资源局、市扶贫办、市卫健委、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政治巡察,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445个、领导干部问题线索21件,其中财经类问题20个,涉及金额9200余万元。”这是我市首次采取“巡察+审计”新模式所取得的巡察成效。在开展巡察时由审计部门派出审计组一同进驻被巡察单位,共享互通巡察、审计发现的问题,实现信息无缝对接、监督有效贯通,取得了“一巡两报告”“1+1>2”的效果。

我市不断创新巡察方式,探索形成了“巡审同步”监督、上下联动巡察、“提级+交叉”巡察新模式,有效发挥了巡察“利剑”作用。实行上下联动巡察,监督推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市县巡察机构拧成“一股绳”,统一工作方案,开展了1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1轮扶贫领域巡察整改督查、1轮专项巡察“回头看”,发现问题1912个,移交问题线索558件。纪检监察机关根据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23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3人,组织处理21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

为破解县(区)熟人社会巡察监督难题,我市实行“提级+交叉”巡察,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伞破网”。我市对县(区)政法委、公安、法院开展了3轮“提级+交叉”巡察,派出巡察组25个,发现问题730个,移交问题线索111件。纪检监察机关根据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4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4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3人。

紧盯整改推动标本兼治

巡察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我市高度重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强化成果运用推动标本兼治。五年来,巡察推动完善制度1704个,挽回经济损失约亿元,巡察震慑作用进一步彰显。

“对长期挂账问题,我们清理归还了一批贷款;对因把关不严致使某药材公司虚报种植面积套取财政补贴1442万元问题,已追回资金1100万元……”今年初,市委第二巡察组对乐安工业园区开展提级巡察“回头看”时,听取了该园区巡察整改汇报。开展“回头看”是确保巡察整改到位的“必备课”。

五年来,市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巡察整改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带队参加巡察反馈,增强巡察反馈的严肃性、权威性,压实了整改主体责任。市委巡察机构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持续跟进、破立并举,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扛起整改主体责任,既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又建立“长久立”的机制。我市对历次巡察发现问题整改进行了“大起底”,推动职能部门集中清理“长期借款、长期挂账”亿元、整治“吃空饷”2740人、查处违规医保资金1166万元。市财政局针对巡察反馈的乡镇套取耕地地力补贴等专项资金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整治,追缴收回资金470万元,规范了资金分配管理;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针对巡察反馈的营商环境不优问题,深化了“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改群众办事“多头跑、多次跑”为“最多跑一次”……

“巡察整改能不能过关,依靠事实来说话。”市纪委市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主任介绍,巡察整改结果要求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监督检查室主任、巡察组组长“四方签字”审核把关,有力地推动了被巡察单位抓好整改工作。(抚州市纪委市监委杨荣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