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5:56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

1.正确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

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有着基本的素养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品质,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能够任劳任怨,成功完成本职工作。并且相关企业在进行人才选用的时候,会对应聘者的实践经验有所要求,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企业会比较青睐。不仅如此,相关旅游企业还要求所选用的人才具有谦虚的态度,能够礼貌待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进行工作内容任务的表达,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另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功底。正确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关注学生这些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只有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开展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学生的基本素养培养才能得到保障,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就业才有保障。

2.正确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要成为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必须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借助于专业知识技能开展工作。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餐饮、酒店、客房管理服务、导游服务等,相关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备较为完善的职业技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实现成功就业,成功发展,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具有加强的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具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能够成功应付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具有加强的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合作开展好旅游服务工作。并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要高,在工作中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做宰客行为。目前,很多的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学历高低,更多地看中的是人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情况。只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才能真正受到企业的欢迎。而目前,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人才培养职业能力不高的问题。学校把传授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是有缺陷的,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是存在问题的。新形势下,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升,学校必须要能够制定正确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通过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实现不断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对策

1.明确学生综合素养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学校而言,要办一流的教育,培养优质的人才,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并且要不断完善管理环节,做到管理先进,不断优化办学条件,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而言,要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必须要能够面向社会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养高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就必须要能够明确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目标。要能够认真分析学生的就业市场情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引领,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培养综合素养强的高技能人才。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要能够以社会需要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创新。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积极把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化发展的课程内容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去,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有效就业,有效创业提供保障。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要能够合理设置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内容,能够实现课堂理论教育与课下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课程设置要根据行业情况进行设置,重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做大量的社会调研工作,能够全面掌握社会的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情况,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岗位群情况,能够依托职业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需求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要能够基于岗位技能情况,合理设置旅游管理模块化的教育内容,能够构建起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不断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优质的课程内容,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

3.创新教育内容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内容创新的过程中,要能够以职业性和实用性为原则进行内容的创新设置。学校要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研究相关教学改革的理论方法,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整理,结合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不断地补充一些新的教育内容。要能够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工作。学校要能够认识到行业专家的重要性,能够组织一些行业专家和本校专业教师联合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内容的创新工作,能够编写出实用性强的,符合行业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材体系,不断提升教材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性和针对性,保障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内容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要认真分析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能够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建设中,积极增加实践教育内容,能够增加实践课程教学的学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要加大实践教育投入,能够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室。另外,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结合,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为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提供支持。

4.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学校要能够针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安排情况,针对不同课程内容设置情况,不断丰富考核评价方法。对于实践操作性强的旅游管理课程科目内容,要能够采用现场实践展示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素养进考察。对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兼有的课程内容,可以采用笔试加现场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笔试与现场考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素养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要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效地考核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养,以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能够实现不断的发展。另外,对于考证课程,可以采用专业技能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这种考核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调动学生的竞赛积极性。

5.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要培养高素养的应用性旅游管理人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必须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道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是显著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高素养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才有保障,同时这种人才培养也能够为企业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力度,能够通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所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是行业急需的人才。要能够成立由行业技术专家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团队,指导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指导团队的作用,促进高素养旅游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2

一、高校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包含了“应用型”和‘‘创新”两个概念。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旅游应用型人才就是指根据市场需求,把已有的规律、知识、技术转化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任务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人才类型。而对创新人才,学术界主要是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诠释的,即具有更宽、专、交的旅游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应用旅游知识进行技术上、服务上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才,并能够把发明创造的旅游技术、服务引入到旅游业界,为旅游经济产生效益的人才。由此,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可以界定为: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职业实践能力,既能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更能以此为基石,进行旅游技术上、服务上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评估方式等,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都能意识到旅游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能意识到随着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支柱产业的同时,对所需求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省、深思的问题。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据wto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业正处于持续、快速增长时期,旅游业发展情况详见表一。

表一2008~2013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与此同时,为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旅游产品也日趋丰富多样,除了持续发展的传统观光旅游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体验旅游、工业旅游等专项旅游、特色旅游层出不穷。这些无不说明了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旅游业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中央、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旅游服务的需求正逐步增74长。我国旅游教育也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完善而异军突起。各大专院校依托地理、外语、历史、经济、工商管理等专业,相继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或成立旅游系(学院),形成了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培养体系,其中,又以本科培养的人才为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近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发展情况见表二。

在审视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两者间有关人才需求和培养方面的矛盾亦日趋凸显。一方面,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还要具有相应的管理与应变能力。而另一方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往往缺乏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而且业界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期望和贡献评价不高,这种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导致了旅游行业专向人才和中高级人才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

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多年来一直采用一套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根本无法与时俱进、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大都采用我国教育体制实行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多而全,却缺乏深度和特色。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之间存在偏差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而人才培养方案则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人才的培养。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基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和旅游专业的特色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服务技能、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却受到学校对各专业每学期开设的课程数量、学分数、学时数等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无法针对专业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即便是设置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

(四)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教学占主要部分且一些内容相近的专业课程仍在反复开设,而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却开得很少,有些学校甚至还存在因人(教师的情况)设课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单纯讲授理论,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旅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由于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尚没有建立专业实验室或模拟操作实验室,也很少提供学生到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相关旅游企业实习和训练。对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理论型、知识型知识偏多,而实践型、应用型的知识却偏少,管理知识缺乏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没有明显的竞争力,与旅游行业所期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也因许多学生脱离旅游行业造成了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五)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认知不清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中,一部分是因为调剂而不是个人意愿进入到本专业学习的,再加之一些有关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负面新闻报道等因素的影响,使这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存在消极、抵触情绪,对所学习的专业丝毫没有兴趣,总在寻找转专业的机会;另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一开始仅是停留在导游、旅行社工作就是吃喝玩乐这样一个肤浅的层次,随着一段时间专业课程的学习,才真正意识到旅游行业的特点、工作性质、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等问题,认为该专业涵盖范围广博、基础不牢固、缺乏实践经验。经历过一线实习环节之后,体验了旅游行业基层工作的艰辛,大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足,认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不满意薪酬待遇的学生最终选择了放弃。

(六)旅游师资队伍薄弱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旅游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中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旅游高等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旅游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滞后。如前所述,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依托地理、历史、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发展起来的,其大部分师资都出身于这些专业,这些‘‘半路出家”或“转行”而来教师,既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教育,也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岗前培训,教学中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今从事旅游教学的师资已有所改进,旅游专业出身的教师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但高校现行的用人制度是一味追求教师的高学历,重学历、重科研、轻教学、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教师无法胜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旅游教育。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有部分高校让那些从未有过导游工作经历、根本不具有导游服务技能的专业教师考导游证,以此提高其“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有部分高校,不切实际,在没有师资、学生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双语教学,并将此作为其专业特色,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四、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序幕正式拉开。发展到现在,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已经历了36个春秋。回顾这30多年的旅游高等教育,在看到旅游教育为旅游业输送大量人才,推动旅游业快速成长的欣喜之余,也不得不为现今旅游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而深感焦虑。大学生对专业认可度的持续走低,旅游行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率偏低,旅游企业本科学生的频繁流动、跳槽,旅游专业教师数量相对减少或职称、学历相对偏低、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降低等种种迹象都表明高校旅游专业本科教育正逐渐走向萎缩。调查显示:无论是排名前10位的著名大学,还是最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8所高等院校,以及后来开设旅游专业的众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专业萎缩的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的矛盾。6(p1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一些学者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旅游管理应按照管理类学科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旅游创新人才(林刚,1998),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周霄、马勇、刘名俭,2007),旅游管理专业‘‘三位—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刘芬、盛正发,2008),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翁鸣鸣,2010),借鉴德国应用大学模块化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张涛,2012),中外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王天佑、李丽红、田雅娟,2013)等,都试图解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这其中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一)树立创新思维教育的理念

高校旅游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和发展,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应紧随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的新理念,以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既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又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以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应用型创新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旅游业需求的外向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时刻关注旅游业及其相关企业的发展动向、人才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针对旅游业人才强调专业技能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在设计培养方案时,除旅游法律法规、旅游资源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等专业理论课程的开设外,还应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且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满足旅游行业所需要的既有理论水平又熟悉实践过程、既能真抓实干又能开拓创新的人才需求。另外,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应充分考虑旅游76专业的特殊性,协调好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比例,尽可能加大实训课程的课时量,强化技能性训练力度,使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够适应一线岗位的工作需求。

(四)准确定位,分层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层次的。学者许为民、张国昌从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工作类型三个维度出发,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等四个层次。这种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分类堪称典型代表且较符合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现状。据此,可将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四个层次:旅游操作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技能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旅游理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生教育)。作为以培养旅游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应以创新为指导思想,整合资源,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旅游行业基本理论学习的同时,使其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以便今后参与旅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的管理与决策、中小型旅游项目与产品设计、服务的更新与完善等创新活动。这类人才属于创新人才层次中的中等层次,一般从事的旅游岗位为旅游各大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是我国旅游业的中坚力量之一。

(五)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设置体系

在课程设计体系中,国外的旅游高等院校以

“应用性”为突出特点,在强调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基础理论牢固性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设置时也体现出广泛、精深、动态的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较多。7(p78)我国的高校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课程设置体系分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部分。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将原来的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同时还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增设‘‘旅游线路设计’“会展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等实践性、运用性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教育模式,加强教室、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建设。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应开设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服务礼仪、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实践课程;其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旅行社、酒店、景区让学生走出课堂,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再次,利用校内实训室,采用‘‘教室演示+学生操作+第二课堂”三位一体的形式,全过程、多轮次模拟、仿真和全真的进行实训。此外,还可通过导游风采大赛、导游演讲比赛、旅游知识竞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导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专业认可度和创新能力

通过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进一步了解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指导学生熟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还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参加大学生科研初步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加强旅游师资建设,实现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的转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体制由原来的定向型、封闭式逐步向多元化、开放性培养体制转型,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变革,也是教师教育机构经历的改革。多年的旅游教学实践表明,为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必须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首先,可将现有的部分专业教师输送到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培训;其次,鼓励或派遣一些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使其深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完善和充实。再次,不定期地聘请旅游企业资深人士和学术领域的专家到校进行定点培训。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3

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也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在中高职衔接上的创新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如何明确的分工,如何科学的衔接,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的一体化。我们认为,分工是基础,衔接是关键,一体化是应该达到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工不清楚甚至不分工的情况,衔接缺乏有机性乃至简单化。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分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叠等。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制定,缺乏充分有效沟通、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1.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开办有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但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到底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二者如何实现目标的互补而非重复,并不是特别清晰。如高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中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型人才”,高职的“高素质”到底高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目标的区分不够明确,直接导致后面的衔接出现问题。

2.中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重叠比较多

我们知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几近一样,教学内容几乎雷同。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旅行社行业,对应旅行社中的导游、计调和销售岗位,中职和高职基本上都开设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营销、计调实务等课程。当然,课程名称上中职、高职可以一样,关键是同样的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形成递进和互补,把不同层次的技能安排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分别实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旅游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衔接,缺乏递进性,没有层次感。

3.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机衔接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加上旅游服务行业的行业特性,使得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才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均是旅行社行业、所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也是一样的,如导游、销售、计调助理等。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如何使已具有一定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中职学生通过衔接的高职教育,提升其旅游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乃至创新创业能力,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源,即使招收中职生源,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培养方案衔接。

4.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从校内实训项目上看,中职期间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到高职后同样又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且实训内容大同小异。从校外企业实习来看,时间安排上,中职学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同样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岗位上,中职学生实习岗位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高职学生实习岗位同样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从实训实习环节看,中职和高职也未能形成很好的衔接。

三、旅游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衔接重点

1.招生与培养政策的衔接

探索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制度上的衔接。高职院校要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同时,在高职院校招生方面,探索专门面向定点中职学校的对口招生。另外,建立统一的课程学分管理机制和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和转换机制[4]。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衔接

中职学校大多只培养学生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能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5]。因此,要研究如何在制定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时能够衔接,并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团队对接,如何推动旅游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教学过程与教材的衔接

推行高职与中职学校联合举办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研讨活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3+2”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教学内容设计。另外,中、高职院校教师联合开发编写专门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课程教材,也能更好促进教学内容的配套衔接,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叠。

四、促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隶属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归属于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如很多省市的旅游职业学校、旅游职业学院隶属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很多地方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隶属于劳动部门,业务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应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都划归入教育部门管理,以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以及中高职对接。

2.构建一体化团队共同制定各段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构建是关键,校校合作,一体化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才能既可分得开,又能衔得住,这就要求对口的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院校专业团队首先要“一体化”,特别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联合作战”,避免“单打独斗”。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且具有一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但高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少特色和个性,针对中职毕业生的三二对接人才培养方案更是尚在探索之中。通过联合研讨,也能更好地解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问题,有利于中高职各自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通过中高职院校专业团队的共同研讨,中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训方式,高职段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与实习方式,只有清晰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通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这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综合技能,而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简单提升。

3.注重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上的有机衔接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

旅游业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促使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紧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快速增长,培养了众多的旅游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坚持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与企业、行业合作,以旅游企业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有针对性的为旅游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进而提高办学能力的唯一出路。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及培养手段。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规范、技能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要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注重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到相应的企业认真进行岗位能力的调研,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明确岗位能力需求。通过能力本位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实用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有力措施,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够合理新乡学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应用型和地方性的办学特色。(2)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一、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过于侧重理论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大学课堂,一般都比较偏重于学科的理论性。目前课程设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课时则相对较少。第二、课程的设置稍有重复,部分课程的设置上或者内容上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如《中国旅游地理》与《河南旅游》。

2、“双能型”教师缺少,队伍建设滞后实践能力较强老师较少,偏理论课程老师较多,存在着教多,做少情况。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

3、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不完善

因为旅游业是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较大的产业,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旅游地理》、《餐饮管理与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和《电子商务》等课程,由于经费、场地、的原因,基本采用的多为理论教学为主。新乡学院也未能配备相应的实习实训实验室,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较多,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的状态。

4、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我院与企业合作模式多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基本形式,但是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合作没有全面展开。

三、新乡学院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根据新乡学院的办学定位,按照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特点,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性、应用性、地方性的优秀旅游管理人员。第二、优化课程设置(1)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课程设置与考取证书的时间相配合配合导游考试的时间,把《导游实务》,《旅游文学》都安排在第二学期,分别加强指导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导游词写作能力,实现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英语课程的开设: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两个学期的《旅游英语》课程,而第四、第五学期的时候,可以开设成实践类课程,如《情景对话模拟》,《酒店外宾服务》或者《外语导游讲解》等课程,多练习学生在外语方面开口说话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现有非双师型教师必须到企业顶岗锻炼,顶岗锻炼期间待遇不受影响,通过在职教师“兼职、挂职”锻炼,“实践进修”等方式,以丰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努力建设“双师型”(理论与实践结合)、“三师型”师资队伍。安排教师参加大规模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联系,进行课题申报,项目结合提升教师的理论学术水平。

3、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考试也摒弃原有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实行n+2的过程考核机制。在n+2考核模式中,2代表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和课堂笔记(占总成绩的10%),n指的是一学期内除了2之外的考核次数。n的内容可以是单元测验、章节小结、课堂讨论、课外创新活动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或专业特点,选择形式多样的考核内容。

4、加快实习实训实验室建设一是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对接区域优势资源。为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提供了一定条件。二是实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00%“应用选题、真题真做”,即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必须明确为具体到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间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三是通过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企业的方式,共同组建既面向社会经营的公司,又面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

5、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主动对接优秀校友、地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多种形式,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具有实质价值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旅游公司等企业的联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探索股份制合作办学新机制,力求走出一条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全新道路。探索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共同经营的校企合作尝试,在学校支持下,挖掘校内资源,创建校内实体。通过这些实体,让学生得到真实环境的锻炼与发展,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方共赢的局面。

通过构建“理论―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只有能够把所学到理论知识经过实践转变成技能,从而增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培养成为企业“用的上、留得住、受欢迎”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汉章.《中职旅游做学一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申报书(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D].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2013.

[2]秦兆祥.《导游业务》课程“模块-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3]杨天怡.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高校转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87-03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预示着我国高教领域即将面临重大改革,即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以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现阶段旅游业的需求,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竞争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必须创设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特色化旅游人才。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从2009年到2015年,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招生人数为29人,2010年停招,2011年44人,增长近50%,2012年72人,又增长近70%,2013年109人,但是大一结束有13个学生转专业,2014年招生56人,大二时仅有50人,2015年58人。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时增时减,变化不定,同时又面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的局面,此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有特色、有明显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虽有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人才的培养类型上分别出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等表述。人才培养方案反复修订,但是对目标却没有明确。

(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国内大多数高校基本一致,一般为知识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体系(包括公共实践课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这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这也使得各地区、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几乎一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每学期课程的周学时安排不均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教学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考虑到课程的前置和后续,但是在周学时的安排上却有不合理的现象,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三、四学期周学时可高达29.3和28,而第六、七学期则分别低至14.2和5学时,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理。

(四)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且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到招生人数不稳定及总体人数较少的限制,目前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其中在职称结构方面只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且高级职称为退休后返聘教授,由于年龄和精力的局限,大多也是只关注本职教学工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又面临职称晋升,既无经验又无精力与行业联系,致使对行业最前沿的信息知之甚少。

(五)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缓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现在虽有多间旅游实验室,但是因为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旅游服务模拟实操实习”是在实验室开展,并且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起到实习实训的作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管理实习基地大部分为桂林市的景区和饭店,但是为期一学期的顶岗生产实习只分布在浙江义乌,虽有多家酒店,但是无法体现在地域上的多样化,表现较单一,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六)校企合作模式处于尚不成熟的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和进课堂讲课尚未形成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企业管理。企业方面,未能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明确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以文件为依据,坚持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将此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明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可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就业有职称、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时,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加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更贴近“就业有职称”的培养目标,将全国导游证考试所涉及的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其更加适应现在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样既可以提早取得导游资格证,也可以拓宽知识面,使其就业增加竞争力。

(三)均衡安排各学期的课程周学时。为解决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出现的每学期课程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将要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前置与后续关系依据课时数分配在各个学期(如表2所示),基本实现课程周学时均衡设置,避免出现课程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现象。经过调整后,除前三个学期因为公共必修课比较多,周学时虽显稍高外,其他都相对均衡,如表3所示:

(四)完善师资职称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中师资是关键,目前衡量师资的标准主要有职称,但是随着高校的转型,“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保障。

职称提升方面,为教师职称评定多开辟渠道,通过取得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教师对职称较低的教师多传授职称评审的技巧,多准备材料,为职称评审打好基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完善,通过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其中“外引”包括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内培”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来使旅游管理专业的现有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遴选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挂职训练,教师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产业情况、运作流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投入教学中作为实际训练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也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快速组建出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五)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大学期间学生应通过实习熟悉未来工作流程,因此学生进行校内外的实习至关重要。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应该以模拟实验室为载体,使其能够满足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等。如旅游管理专业除现有的旅游服务模拟实验室外,还应增设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工作相关的实验室。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此类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产、学、研的结合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也可以在基地进行科研合作、培训合作和资源共享,并引导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长达半年的生产实习(后改为生产单位带薪顶岗实习)中,大多为国内企业。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应该增设国际品牌的实习单位,并且这些实习范围应该是旅游比较发达的地方,如杭州、厦门等旅游城市,这样既可以将桂林的旅游特征与实习地相比,又可以学习到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竞争力。

(六)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应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案,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合作模式。

学校方面,采用各种聘用形式,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与课程设置相关联。在对学生实习管理中不能单纯依靠酒店,可以派教师前往不少于1个月的实地指导,条件允许的可以实现教师轮流指导,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实地指导,也可以使教师在生产单位实现挂职锻炼,为实践教学提供基础。

企业方面,在接收实习生来实习时必须清楚学生的角色,他们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实习生,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的潜在价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更要为学生在酒店工作期间提供短期的职业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是重视学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不仅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也为今后的就业起到引导作用。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能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相适应。要善于把现在面临的挑战变成发展的机遇,把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有机地纳入学校及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发展建设中,从而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羊绍全.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的旅游管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2)

[2]李宪平.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9)

[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YJG2013006)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6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重要产业,正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蓬勃发展中的旅游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从学校输送到旅游业,但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传统的办学理念,与市场脱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原因。旅游业是四川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极需要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型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旅游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新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其他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等特点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继续深化探索“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拟构建了适应“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的培养方案。

 

1、针对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块较单一的不足,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采用必修主模式+选修辅模式的方式来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必修主模式即将提升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以满足行业的一般性需求。选修辅模式包括公共选修、专业方向选修、主辅修制实施高层次课程教学等,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就业方向等进行选修,以满足行业对专门型人才的需求。

 

2、分层次设置课程: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从而构建分层次教学课程体系。

 

(1)创意应用型:通过强化与旅游项目策划、景区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相关的教学与实践环节,培养旅游产业急需的创意型应用人才。

 

(2)复合应用型

 

第一类:旅游与酒店专业的复合。引入系列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能够对旅游和酒店企业的相关业务进行了解,并向学生提供了各五星级酒店、酒店管理公司等实习的机会,加强其实践的能力。

 

第二类:旅游行业中的复合。设置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拟定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而学生可以在三个专业方向中交叉选修适合自己专长和就业的课程,由此达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目标。

 

第三类:文理渗透,跨行业复合型。如旅游地产方向,其核心课程为:旅游地产概论、旅游地产策划与营运、旅游地产政策与法规、旅游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城市旅游学、度假区开发与管理等课程。

 

(3)技能应用型

 

其课程设置突出对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加实践课学时数,要求所有课程必须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指导方案。实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数占到该课程总教学学时数的70%以上。

 

3、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为了让人才培养更加的系统化,为了更能反映行业的需求变化,为了更好的做到培养的人才不要与行业脱节,拟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新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

 

(1)全面听取其他院校专家的意见

 

(2)积极采纳行业人士的建议

 

(3)认真听取实习学生的反馈

 

(4)旅游管理系教学团队的走访、探讨

 

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将行业专家引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来,让培养的人才真正是企业所需求的,并能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

 

二、课堂教学改革建设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案例讨论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项目式)教学法、翻转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加大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以老师为主,老师唱主角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的角色。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能力培养,实施分层次能力培养目标,即公共技术基础能力、职业基础技能和专业上岗技能三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实施“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

 

(1)加强实训室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现有实验室的建设,提升硬件,引进更多的实用的软件以此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没有相关软件可以使用的则应该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其次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实用的、行业需求的实验室的建设。

 

(2)完善并继续引进企业进驻校园

 

对现有的进驻校园的企业继续加强合作,提供好的合作平台,也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校内实践基地。在不断累积经验的同时积极地尽可能多的引进其他旅游相关行业进驻校园,这对加强应用型学生的培养百利而无一害。

 

2、“校外”——创新实践中心

 

(1)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积极的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并建立有效的校企、校地合作模式。如果能与多家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将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2)响应创新创业的号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新实践中心。可采用“虚拟公司”运营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立足旅游产业热门领域,提供旅游规划、景区管理、会展管理、旅行社管理等服务,其目标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规范,实现同旅游业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

 

(3)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换生、带薪实习、留学等形式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行业最前沿情况的机会,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卢杰(196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产业;陶嘉(1986-),女,江西南昌人,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化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重点课题“面向创新的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XJG-11-13-2),主持人:卢杰。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49-04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首先明晰旅游业本质属性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技能,转变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创新,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高层次旅游人才支持,这是解决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必由之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三个:结构方式观点、目标方式观点、综合观点(见表1)。其中目标方式观点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_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它以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自身特点为基础;人才培养规格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教育过程实施要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保证培养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科学的与之进行相匹配[2]。

鉴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按照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式,以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健全的管理方式和评估体系具体实施的总和[3]。它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第二,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教育过程;第三,贯穿于此过程建立的管理和评估体系;第四,匹配于目标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

二、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单一

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大多地方旅游院校所采用,这样就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丢失。在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为标准的培养体系里,贯穿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学习,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尽管有些地方院校在培养层次上达到本科水平,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相比,许多地方院校的培养定位还不清楚。许多地方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有很多误区,甚至常年使用同一种教学计划和课程,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采用我国最常用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量”单一模式,虽然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更完整,但没有深度和特点[4]。

(二)学校培养难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呈现出的一些新趋势,除了观光、乡村、红色、生态等传统旅游外,新的旅游业态也日新月异,如会展旅游、户外休闲、商务旅游等,对以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餐饮管理为核心的旅游本科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诸如全球在线预订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等,导致旅游生态急剧变化,这些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现场观摩+岗位实习”培养模式所不能应对的。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和旅游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旅游管理也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才能;此外,旅游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行业所需的经验和能力,难以满足行业要求,这也导致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期望和贡献度评价较低,地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许多地方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专业理论课程的挤占,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而不能根据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科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5]。专业课程理论类的较多,实践教学课程不受重视;致使实践教学环节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低层次的技能操作,更少有针对性设置学生实习、就业技能课程,课程设置和人才类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专业课程中的旅游学、酒店管理课程太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四)实训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由于历史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法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有专业实践类的实训中心。一些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地方院校还是低端的技能操作培训。例如,在学校建立几间模拟房间或餐厅,只教学生模拟铺床或摆台等,这样较低水平的培养方式和不系统的实训室条件,不仅达不到实训的效果,而且还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旅游管理只是一些僵化的程序式操作,与员工的管理行为和人际交往无关。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基地也是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训教学不能深入,往往是浅尝辄止。如今旅游行业的技术和设备更新速度快,行业岗位的技能更新也快,为应对行业的这种变化,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的条件亟待更新换代,提升该专业应用实践技能的教学水平,以适应行业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五)“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既要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水平,还应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地方高校大多是新建的学院,专业发展的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水平较低,相关学科如历史、文化、管理的老师较多,没有旅游行业经历和经验,缺乏实用技能、重学科理论,轻专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当前高校的用人制度对教师的科研、学历比较看重,轻视教学、实践课是常见的现象,使大部分教师无法胜任具有应用型,技能型为特点的旅游教学。地方院校旅游“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这在双师型教师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低水平的教师队伍,难以胜任当前旅游实践教学的重任。而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人才,在高校用人制度的束缚下又很难进入高校,无法解决编制问题,这是地方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六)学生自身缺乏对旅游专业的深刻认知

鉴于地方旅游院校招生的实际状况,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不是个人第一志愿进入本专业学习,而是出于无奈调剂进来,又加上一些来自社会和学生父母对服务业认知缺乏而对服务理念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使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专业学习兴趣,带着负面情绪和压力,总想着找机会转专业;其他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旅游就是吃喝玩乐这样一个浅层次的水平,随着一段时间专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意识到旅游管理专业范围广泛,涉及旅游资源规划、策划、开发和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特点和性质,感觉到,自己基础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尤其是经历过一线实训环节后,体验到基层旅游业工作的不易,认为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满意薪水的学生最终放弃了继续从事此行业,造成这一行较难留住人才。

三、创新地方院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30多年来,旅游高等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也为旅游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度焦虑的问题。例如旅游企业中本科生跳槽频繁,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较低,旅游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减少,职称、学历相对较低等等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逐渐萎缩。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的技能和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6]。

(一)明确地方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要以突出应用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专注于服务地方旅游。要把传统本科教育人才学历培养和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相结合,即实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科学的平台,培养适合当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人才,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水平。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即突出应用型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可解决当地面向应用的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能力缺乏,训练方法的不足,方法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兼具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也可以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标准,同时满足当地旅游业要求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实施“2+2”教学模式适应旅游市场变化

所谓“2+2”教学模式,即学生用两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强化学习,再用两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大三时到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还是从业人员的角色。每个学生轮流到旅行社、酒店和景点进行实践,每4个月进行一次轮岗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可以确保每个学生在旅游企业有四个主要的岗位锻炼机会。大四时学生在同一个实习单位进行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通过工作轮换,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和同一企业在不同的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学校正常理论教学时间,也延长了行业实训时间,使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的“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下得去、上手快、干得好”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制定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强调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在设计课程时,除了开设旅游专业理论课之外,学校还应通过与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既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求一定的实践经验、努力工作的态度和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需要。这样,就可以把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的目标和标准相结合,重新构建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相应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即文化理论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大幅度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增加专业知识和实训课程,与此同时,在学生开始进行实习前,大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复习以前所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这种课程模式,使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大量的实践技能的学习,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里说的“三位”即教室-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设诸如旅游服务礼仪、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调查和预测等实践类课程;其次,通过学校自身的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建立诸如旅行社、导游、策划、英语导游、茶艺等仿真实训室,满足学生校内仿真实训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各类有关旅游行i的全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应当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积极与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实现校企双赢,一起完成人才培训工作。总之,尽量满足学生各种实习和职业选择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使用,知识和能力相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在现有教师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教师和内部培训,实现师资结构的调整。第二,充分使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专业教师分批送到旅游公司锻炼或训练,训练成为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可以承担一定的实际任务,让教师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第三,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参加全国性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专业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第四,扩大“双师”素质教师来源,邀请旅游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精英、优秀的人士进行讲座或培训,实现零距离对接。第五,规范兼职教师任职的标准,不断完善兼职教师招聘制度,邀请在旅游企业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们举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实现校园教学和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六)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在学生进校时,除了常规的思想教育,学校还应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学生制定好相应的大学学习规划,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就业信息状况,以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例引导、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热爱,从而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积极参加教的科研课题,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2):8-9.

[2]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2012(9):68-70.

[3]梁明义.职业教育知识实用手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4]夏应芬,方益群.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学园,2012(9):6-7.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8

一、旅游管理课程课外作业现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真的了解学生吗?那么让我们先试着走近学生,听听学生的心声吧!

“读职校后,我们的闲暇时间很多,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很少,我们一会儿就做完了,只有要期末考试的时候会有很多专业课的复习题,那段时间可真难受,得背好多题呢。”这是一位二年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与我们交谈的内容,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职旅游专业课外作业存在以下状况即课外作业量少且偏理论化,缺乏实践指导性的课外作业,学生很难从课外作业中得到专业性的实操。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重视课外作业的改进,重视课外作业的内容、重视课外作业的形式,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从学生的个性化的培养,打造特色为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学生的个性化魅力的培养和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和工作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职学校打造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必要途径。中职学校应当从公共课程和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走自己的特色,重复应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系统性的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走差异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让他们顺利走向人才市场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这是我国教育都要共同培养目标,也是在教育体系中的难点。在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创业思想和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一个方面是创新能力的现实化,创业能力又将创新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引方向。在课程的设置中还需要增设国际旅游相关的课程,大力的开展国际旅游管理的新的理念和发展动态,这会为学生开拓新的视野和目标,对学生日后的工作目标提供新的思维。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开展一些学术报告,让业内一些有名的专家和企业家来为学生介绍旅游新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创造新和积极性。

正确的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学生今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中,会遇到旅游者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解决和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那样的工作场景,教会学生如何站在旅游工作者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老师预设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和富有创造性去理解专业知识,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却不知研讨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案例的内在问题,并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教师再根据各个小组问题解决方法点评其优点和缺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的质量对案例教学本身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典的、高水平的案例能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达到对某个问题举一反三的目的。这就需要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课余化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删选、整理、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融入到真实、代表性的和富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景中。

重视教学实践的作用。培养专业性、应用性人才一直都是中职教育主要目标,因此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中职教育应当时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同时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必须结合专业性理论,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和理论知识脱轨,必须做到和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认识实践、模拟实践和专业实践这三个方面。认识实践主要是通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来让学生对旅游行业和今后的旅游管理工作有了感性的了解,这样他们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考察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甚至去酒店兼职增加阅历。模拟实践是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导游模拟实验室、模拟餐厅等,配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能提高实习的效率,避免老师和学生在校企之间来回奔波。专业实践就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去真实的场景中工作,目前专业实践的内容包括酒店实习、景区实习和旅游社实习,通过这3个方面实习内容系统性的掌握旅游管理的要领。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市场驱动;江苏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125-02

一、背景分析

实施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是目前江苏省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一大重点工程。高职院校紧盯“品牌”这一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扶需”提升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通过“扶特”培育和强化高职院校特色优势,通过“扶强”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使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有根基、立得住。另外,在江苏省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例如,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促使国际化旅游需求的骤增;科技在旅游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促生了智慧旅游的方兴未艾;大众化的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自由行等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也促使江苏省旅游业呈现出与以往迥然相异的特征。而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势必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品牌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只有融入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最终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反哺行业的发展。

二、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

从旅游管理国内外办学特点来看,专业的“立地性”已经成为一大特色,通过和地方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相结合,突出专业的社会贡献度;对接“国际化”要求,把实训和行业标准引入到课程体系和内容,实现完成课堂教学和实习就业的无缝对接。校企合作上,从顶岗实习管理到实训基地建设,从教学内容深化到实践环节细究,均体现了旅游管理“学做行知”一体的办学模式,学生的旅游认知度和岗位胜任度在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不断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旅游管理专业在管理体制上有待进一步创新,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品牌化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有待明确和完善

比如出台《关于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来指导和保障校企合作的开展,出台《紧密型合作标志型企业管理办法》和《企业制学院管理办法》以保障企业在经费筹措、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方面提供优惠。

(二)教师培养方案需要制度化和标准化

在教师培养方面,缺少《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兼职教师岗位津贴制度》等制度性文件,无法有效推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缺少《顶岗实习基地考核奖励办法》《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补偿办法》等,不能有效激励和推动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

(三)课程设置对区域经济新业态跟进不够

只有依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宏观经济需求来设置专业,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业态也在不断涌现,如智慧旅游、国际商务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相比行业发展,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四)专业的国际化视域有待拓展

目前专业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主要以“实习项目”为主,缺少在师资、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交流。中外合作办学主要以安排学生赴海外实习、研修为主,缺少和办学点之间在学生上的互换双向交流。

(五)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专业教师参与的横向课题多停留在本省范围内,且课题延展性较弱。国内外专业标杆学校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这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品牌化建设的途径

(一)设定品牌化建设的目标

通过努力,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力争建设成为教育理念上“三化鲜明”(国际化、本土化、科技化),师资队伍上“三百完备”(100%双师、硕士以上学历、旅游行业管理及国内外研修经历),人才培养上“三型凸显”(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旅游管理类人才),课程改革上“三层递进”(构建通识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培养路径上“三元并立”(中高职衔接,高职教育,高职本科衔接三元培养路径科学),校企合作上“三共一体”(共同开发人才培训方案、共同教学、共同评价),实训实习基地“三点齐全”(三个重点:一个校园,一个实习基地,一个专业联盟)行业特点鲜明,标杆作用显著的省内杰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秀品牌专业。

(二)探索专业品牌化建设的路径

具体而言,教育理念上的“三化鲜明”指国际化、本土化、科技化理念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专业教育国际视野,专业建设能够契合和引领地域性旅游产业发展,专业教育教学中网络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师资队伍上的“三百完备”指本专业教师100%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0%具有旅游行业管理及国内外研修经历,从教学能力、行业实践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上的“三型凸显”是指本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是具有高超的旅游管理类工作技能,且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上的“三层递进”是指体现人文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旅游行业通用技能的平台课程和以职业特定技能习得为重点的专业核心课程,层层递进,多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路径上的“三元并立”是指针对中高职衔接学生(如对口单招、中高职3+3入学)、普通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及高职、本科衔接学生(如3+2入学)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路径,达成共性和个性并存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上的“三共一体”是指与行业共同开发人才培训方案、共同教学、共同开展课程评价,使得“教”“学”“做”“评”“用”全面与旅游行业需求接轨。实训实习基地的“三点齐全”是指打造三个重点:其一,将校园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营造整体旅游实习、实训氛围;其二,打造一座高水平旅游管理类实训基地;其三,与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合作,建成专业联盟,共同建设实习、实训点,实现资源共享。

(三)创新专业品牌化建设的方案措施

1.明确教育理念目标:国际化、本土化、科技化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拓宽专业教师国际化视野,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增加学院与国际院校间的合作。深入开展本专业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料库建设,建设成果覆盖本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实现“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创学生展示平台,构建多渠道教学平台。投入建立智慧应用系统,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

2.优化师资队伍目标:实现本专业教师100%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0%具有旅游行业管理及国内外研修经历。实行校企“双带头人”制“双骨干教师”制和“双兼职”制,培养“局长型教师”“经理型教师”,实现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100%。提升教师入职门槛,鼓励教师报考行业证书。秉承“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工作态度,完善教学人才“梯级培养机制”,增加人才储备量。

3.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旅游管理类人才。完成“课证融合”的建设方案。实施差异化学训交替式的教学方案,即班级之间进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学期交替的教学模式。

4.创新课程改革目标:构建通识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完成核心课程改革,核心课程服务行业企业,确立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鼓励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举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兼职教师教学示范课”活动,评选学院“十佳兼职教师”。

5.革新培养路径目标:开辟中高职衔接、高职教育、高职本科衔接的培养路径。构建“2+0.5+0.5”的学程分段、“就业、升学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应用研发能力以提升校企互哺的社会服务能力,为省内外、中西部地区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并免费提供省内外专业教师来校作访问学者的机会。

6.坚持校企合作目标: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训方案、共同教学、共同评价。定期召开“校企专家专业指导会议”,成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编撰课程教材,完善校企合作课堂授课模式。课程成绩评定时实施第三方评价主体的介入,制定新的考核标准,把行业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融入平时的校内考核。

7.更新实训实习目标:组建一个校园,一个实习基地,一个专业联盟。依托4a级景区的规划标准,完善校园基础建设并优化配套设施。规划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校企共同体”实习基地。切实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系统。成立旅游管理专业联盟,形成联盟资源共享,联盟内资源共享平台,制定定期交流制度,拓展联盟院校间的校际合作范围。

总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品牌化建设需要宏观的规划。品牌专业建设应该是一个长久的、科学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品牌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应该是一个分阶段、分步骤的程序。专业建设规划是专业建设方向和目标的根本行动准则。因此,专业建设规划书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品牌化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莹雪.基于4H培养目标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1):120-122.

[2]苗耀华,李男.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73-77.

[3]葛丽芳.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320-321.

[4]胡章鸿,李芸罗,朝霞.江苏高职重点专业群建设的四维分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4,(09):55-57.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在2011年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1月,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储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解答,以促进智慧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被称为中国旅游业的二次创业,旅游教育的发展遇到良好机遇,亟待进入到调整、深化、改革和提高的发展阶段,为了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复合人才,满足行业对旅游建设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顺应时代,构建创新型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升级与改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专业深层建设。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1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设置问题

近年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存在专业设置不全面、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层次定位模糊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模糊,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符合旅游企业需求,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普遍偏低。

1.2课程设置

“缺乏特色”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表现在授课思路和本科生对其认识偏差较大。在课程内容中缺乏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目的模糊;由于没有相关的基准文件,没有将培养目标应用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课思路不清晰,可说是目的模糊的延伸,理论知识更新速度慢,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课程少等;不细分专业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专业方向模糊也使得本专业优势难以体现;尤其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几乎不为本科生所知,师生间的交流、参与较少,这些均是旅游系本科生专业建设的“软肋”。此诟病几乎为院校老师所认同。

2智慧旅游课程思路

智慧旅游课程思路以“实用、高效、前瞻”为原则,采用理论+实践体验式互动教学模式,从实践项目案例入手讲解知识点,穿插大量典型应用案例,一对一答题解疑,将先进的技术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1)围绕创新创业内涵要求进行。针对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定层次化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在相关专业中的具体应用,提升学生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习和实践能力。(2)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使学生熟悉互联网+模式下的核心课程,提升复合能力。(3)针对实际问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实践活动脱节和教育模式以及评价体系不成熟等问题,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积极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与资源,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等,实施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探索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及课程体系架构。(4)立足于校内创新中心、科技园等机构,积极开展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5)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政策制度不完善,以师资队伍岗位工程培训为切入点,面向创新创业,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师资队伍培训、发展、提高等制度,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

3智慧旅游课程提升与内容建设

3.1整合专业核心课程组,逐步更新专业课程内容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增加互联网+相关内容,充实并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使其适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旅行社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旅行社电子商务、在线旅游的生态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流程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广告应用等内容。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旅游景区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旅游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模式、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网站结构等内容。在饭店管理总论课程中添加饭店电子商务、饭店电子旅游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餐饮电子商务、餐饮电子旅游产品概述等内容。在旅游策划与规划课程中,添加智慧旅游创新与策划综述、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介绍、智慧旅游建设规划与设计案例等内容。在会展管理课程中添加旅游商品电子商务、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运营、旅游电子产品中间商概述、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模式、旅游产品网上中间商电子商务网站结构等内容。在旅游营销学课程中添加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及工具与方法、网络营销之电商网站综合运营实战(网络营销之网站数据分析案例分享、营销型网站的建设、网络营销管理)网络营销之常用工具和营销案例分析、公共营销体系中的旅游目的地社交网络传播、基于社交网络的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等内容。

3.2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课程

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加入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化讲座等课程,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等课程。在旅游信息管理课程中添加智慧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及典型应用、旅游大数据介绍及典型应用、移动互联网+旅游app、地理信息系统及典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典型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典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内容。在电子商务运营实务课程中添加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实务、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营平台、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构成、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功能与特点、旅游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网络银行)、旅游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优势、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组成、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与交易过程。

3.3与企业开拓协同创新型课程

建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于学校创新中心、科技园,汇聚校内外优秀师资开展互联网+教学与创新研究。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情况下,逐渐改变旧课体系直至更新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改造与升级;针对素质和能力差异比较大的学生,面向创新创业,提出分层次培养的方式方法,突出实用、高效、前瞻”为原则,将先进的技术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发实践性组合课程。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建设、教学案例建设,信息技术核心实践课程建设等,同时与企业业务部门配合,完善课程开发、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4结语

总之,科学制定并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本专业紧跟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孙丽坤,盖玉妍等.旅游管理专业“做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模式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6):1-3.

[2]魏九峰.智慧旅游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2016(1):148-149.

[3]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北京:国家旅游局,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