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共5篇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共5篇

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4-05-01 00:24:18

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第1篇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新春佳节将至,学生们放假在即。在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是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之一,同时假期也是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等电信网络诈编的高发期。因此,做好学生的反诈防骗工作很重要,请家长朋友们认真落实以下工作:

1、妥善保管好您个人的银行密码、支付密码。密码设置避免使用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人生日等惯用号码,防止被套开;

2、请合理控制子女手机游戏时间,告诉子女网购、游戏产品交易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避免私下交易,不要缴纳押金、手续费、保证金,看到各类兼职赚钱、刷单返利、领取红包、领取手机等信息时,不要相信,更不要联系领取;

3、告诉子女,看到亲朋好友、同学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发送来的借钱信息,一定要当面或电话等可靠途径核实,涉钱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

4、告诉子女,不要轻信客服、快递等名义主动联系的各类退货退款电话,即使信息核对准确也不要轻信,请通过主动和官方客服联系的方式解决各类购物、快递问题;陌生人提到“腾讯会议”、“同屏”“共享屏幕”等字眼请立即中断联系;

5、春节期间,子女通常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压岁红包,建议家长及时接管小朋友大额金钱(包括支付账户),避免发生巨资“打游戏”、“打赏”等情况,重点要培养子女良好的金钱观念。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购买、租用在校学生实名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或通讯账号,用于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还有的不法分子用高回报项目作诱饵,诱使在校学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为电信诈骗窝点提供引流服务,这些学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赚些小钱”,伙同身边同学朋友团伙式作案,最终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参与涉诈违法犯罪的学生,将面临信用惩戒措施,影响个人征信。

最后,祝家长朋友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20xx年xx月xx日

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第2篇

尊敬全体学生家长:

你们好!

为落实《河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月活动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严防学生受骗或参与电信网络诈骗,切实提高学生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张家口市教育局从即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教育月活动,针对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我校温馨提示如下:

一、做到“六不”,学会自护

2、不随意接受陌生网友的邀请和搭讪;

3、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家庭等敏感信息;

4、不随意转账汇款;

5、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收付款二维码等;

二、勇敢报警,寻找帮助

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当遭受到电信诈骗、敲诈等不法侵害时,要学会保存相关证据,并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向家长说明情况,而不是怕家长责骂,把受害事情隐瞒不说,这样既带来了家庭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三方结合,共筑堡垒

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齐抓共管,从思想上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形式,从行动上做到拒绝电信诈骗的诱惑,我们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不玩网络游戏,不在虚假的游戏平台上购买游戏装备;

2.不私自开设手机卡,更不能将自己的手机卡借与他人;

3.不被诈骗分子利用,从事网络犯罪的上下游犯罪活动;

4.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筑起手机网络防火墙;

5.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增强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避免;

6.老师和家长教育学生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慎重提供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7.学生要做到不玩网络游戏,不相信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充值返利诈骗;

8.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做好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禁止向第三方机构提供学生及家长个人信息。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之墙,保护我们的家庭不遭受经济损失,呵护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共建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

狼山中心校

20__年5月

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第3篇

各位家长:

近年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尤其是针对在校学生和家长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大家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我市“两卡”(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严重,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QQ号、微信号等情况也在增多。对此,希望各位家长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xx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在此特别提示:

一、警惕犯罪,不做骗子的帮凶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相继抓获数名出租、出借银行卡、电话卡及社交、支付账户的人员,目前均已依法处理。为避免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请你们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规范使用个人手机卡,不得将个人手机卡转卖、租借给他人使用,特别是诈骗分子。对转卖、租借个人手机卡的失信用户,5年内禁止在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办理新卡。

二是规范使用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冒名开户、购买银行账户,不得将自己的账户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使用,特别是诈骗分子。银行和支付机构对经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开立账户。

三是规范使用QQ、微信等社交账户,不得将个人社交账户转卖、租借给他人使用。对转卖、租借个人社交账户的,将按照实际情况依法进行处理。

上述行为涉嫌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谨慎防骗,不落入骗子“圈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请仔细阅读,并希望您及家人、朋友都能知晓,做好宣传防范:

(一)游戏币、游戏点卡充值,购买皮肤等诈骗:骗子在游戏、QQ、微信群等平台,推广游戏充值优惠等相关广告,并留下联系方式,诱导受害人加好友私聊,之后虚构充值优惠套餐,提供给受害人,要求先付款,成功诱导受害人充值转账后,制作虚假的游戏充值购买界面截图发给受害人,再以安全检测、退还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谎称几分钟后会退还),最终将受害人拉黑。

防骗提醒:游戏充值、购买皮肤等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转账操作的,均为诈骗。大家要养成文明上网习惯,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

(二)冒充老师收取培训费、资料费等诈骗:骗子会冒充老师混入班级群,发布收费信息及收款二维码,要求学生家长扫码或发红包进行支付,收取费用后会立即退群。

防骗提醒:家长在看到群内有收费信息时,要及时与自己的孩子及班级老师进行联系,核实情况,不要轻易支付。

(三)兼职刷单返利诈骗:骗子许诺在淘宝等软件上刷单后,会返还本金并支付提成,为获取受害人信任会先如数支付数笔小额刷单佣金,之后以“完成更多任务”为由,诱使受害人连续多次刷单或大额刷单,从而诈骗钱财。

防骗提醒:凡是网上遇到兼职扫码刷单返佣金的均是诈骗。

(四)助学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个人信息,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发放学生助学金、奖学金为名,骗取学生及家长的.钱款。

防骗提醒:公职部门提供资助,不会要求学生告知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网银进行操作。

(五)冒充客服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网购客服、物流客服、机场客服等,以购物、购机票不成功,快递损坏等,需退费、重新付款、改签,或进行赔付等理由,让被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或到atm机、或登录其提供的链接网站进行操作,窃取帐户内财产。

防骗提醒:正规商家会直接按照支付渠道退款,不会索要任何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

(六)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信任,进而编造“孩子发生意外急需用钱”“缴学费、补课费”“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防骗提醒:接到陌生电话需谨慎,转账前要多方核实,确认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七)冒充公职人员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公职人员,以“电话欠费、法院传票、涉嫌犯罪账户冻结”等,恐吓被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其提供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供查验账户,或要求登录指定网站查验身份账户真实性等手段,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公职部门办案调查没有任何的安全账户,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QQ、微信或传真等方式发布“警官证”“拘捕令”“通缉令”。

(八)招工类诈骗: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或急于就业、兼职的心理,以招收校园代理或提供勤工俭学就业机会为由,采取先付款后发货或者收取就业押金、办理健康证、培训费等方式实施诈骗。或是声称组织人员出境打工,能赚取高额回报,从而骗取待业毕业生前往缅甸等地从事电诈犯罪,被骗至诈骗窝点的人员,自此失去自由,被迫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或网络赌博等多种犯罪,如不听从安排,会被动用私刑进行惩罚,甚至失去生命。

防骗提醒:兼职、找工作请到正规渠道,上岗前先交钱的都要提高警惕,声称出境打工能获取高额回报的一定是诈骗。

(九)网络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微信、QQ、抖音、快手等,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办理大额信用卡,无息、低息、无抵押贷款等广告,等事主主动与其联系,后冒充贷款平台客服,骗取事主信任,引导受害人在虚假网站进行贷款或办卡操作,再以信息填写错误、流水不够、信誉不够等为由,需收取中介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网上贷款、代办信用卡均是诈骗。

xx市反诈中心提醒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样、不断翻新,凡涉及到要求转账、扫码等问题,请务必慎重核实,如遇不明情况或不慎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96110或110,进行咨询或报警。

20xx年xx月xx日

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第4篇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的基本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邻居,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防诈小措施速递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要泄密

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不要汇款

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学会求助银行电信的专业人员,当面求证;学会识别网页及网上信息真实性,通过正规网上机构操作。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不要遗留

手机里不要保留一些奇怪的信息或者网址,以免骗子利用手机信息进行诈骗或盗取重要密码。

反诈宣传顺口溜

《莫惊喜》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网上汇款需警惕,电话核实莫大意;

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

网络购物便利多,支付流程要仔细;

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圈。

《不理不信》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

中奖退税送便宜,哄你汇钱是目的;

暴利理财和投资,多是骗局莫搭理;

刷卡消费欠话费,细分真伪辨猫腻;

任凭骗术千万变,我自心中有主意;

不理不信不汇款,小心谨慎防万一。

国家反诈中心app

目前,_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各位老师、同学们、家长朋友们,请您积极宣传,让电信网络诈骗在我们身边无机可乘,虽然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但特此提醒大家时刻谨记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远离不良信息。反诈,是一场正义之战,更是一场人民的战争!让我们凝心聚力,从点滴做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创和谐社会!

20__年x月x日

电信网络诈骗训诫书范文第5篇

尊敬的家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大。为切实提高师生及家长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维护广大群众利益。请认真阅读此信,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目前,电信诈骗的作案

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班主任及教师进行诈骗。

冒充消防、武警给受害人打电话,以购买帐篷、床等物品的方式诈骗定金。

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冒充95588或10086等客服短信,利用钓鱼网站以网银升级或兑换积分等方式进行诈骗。

以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账号:,谢谢!”之类短信进行诈骗。

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微信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

开设虚假网站、网上钓鱼诈骗。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网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网址、游戏充值等进行诈骗。

虚构消费退税以“购车/房退税”等进行诈骗。

以虚假资助困难学生,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进行诈骗。

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如利用教育部门推迟开学、开展线上培训为由进行诈骗。

以“献爱心”的形式行骗。通过网络、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冒用红十字会或民政等部门的名义,发送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同情心理进行诈骗。

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故意制造违约”等方式,利用“套路贷”肆意侵占被害人财产。

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及家长朋友:

接到“中奖”、“退税”、“电话欠费”、“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坚信无端的中奖信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加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