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十篇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十篇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5:05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1

以“点、线、面”为基点展开联想,让这些原本抽象的特定元素具有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具体生活发生联系,以黑白的形式徒手绘画,训练思维、想象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

以点的线化、线的面化,几种元素相互交叉,在形式上灵活处理,使画面产生丰富的黑、白、灰层次感。使画面效果引人入胜,使图案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三角形、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展开联想,学会用几何化的眼光来看待客观世界,充分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用简化概括和提炼夸张的手法加以创作。通过超现实地手法改变材质原有的面貌,创造新奇的图案。

二、大胆对图案展开幻想,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在“词汇”积累足够之后,就开始“造句”了,在前面形象联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图案幻想练习,这一练习在强调自由幻想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力。

1.分解组合造型,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重对图案组成结构的研究,将写生物象做结构分解,使之成为一些简单的元素,然后将分解开的元素有目的的选择,并根据形式美法则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形成略带原物象特征或完全没有原物象特征的新图案。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打破了自然物象的局限,为图案设计方法在新时代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思路,同时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异形同构,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将两种不同的物象综合于一体,创造一种全新的视觉形象,会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生动而且富有幽默感和内涵。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形象全方位、多视角的审视能力和联想能力,以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创造有新意的图案。

3.异变图案,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在两种形体之间,设计一组符合逻辑且非常自然的中间形,这样可以对客观事物的正常现象进行非正常的演变推导,提高图案语言的说服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事物寻找关联的理性分析能力。

4.放弃写实性阴影的概念。

在创作时,必须提醒学生要放弃写实性阴影的概念,寻求新的创意,不能墨守成规,换汤不换药,要寻找好的创意,在视觉上又不破坏整体关系。这就要求学生用专业的眼光看待真实生活中富有可塑性美的元素的存在。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图案设计理论的内涵也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我们要在掌握图案要素的前提下,在形式上重视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图案,同时拥有真正的时代性和国际性。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2

一、求异思维具有辨证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中小学各科教学或多或少有求异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但是不够突出,重视不力,教学方法不得体,历史教学尤其如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教师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客体,具有能动协调的特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制约。教师逆向性创造思维诸要素与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因素成正比例,潜移默化,互为反馈。教师只有大胆地追求并能动地运用求异思维教学,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逆向创造思维起主导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学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实施并发展教育教学的求异思维。值得肯定的是,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它的内涵广博精深,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通过求异思维教学,能发现这种思维具有凝聚、交融、互补和反馈等多种功能,有益于启迪和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求异思维具有互动性

教学过程中双向性求异思维应当同步互动,这种同步互动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求异思维必须与求同思维同步互动。两种思维经过交融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复杂、深奥的问题,采用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的方法,逆推反正,同中求异便能找得最佳答案。二是要求更新历史教学的观念,促使历史教学信息的思维辐射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思维聚合同步互动。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可知性、人文性强,且层次交迭,范围广,而且只有当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辐射与聚合协同互动时才能奏出一曲和谐悦耳的新乐章。三是必须透彻全面理解同步互动的内涵。其涵义是指教师使用求异思维教学与学生自我求异思维的相互感应、积极配合、相互制约、互补反馈,得出与众不同的新思维成果。只有这样,学生在接受求异思维的训练后才能准确地去把握新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教师在增强自身的求异思维功能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求同、求异两方面思维的训练。聚合思维在于求同,发散思维在于求异;运用求同思维,分析便能透彻全面,还便于寻找规律,运用求异思维,分析便会精辟新颖,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求异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3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论述

思维导图具体区别于传统硬性记忆传输模式,其主张结合更加直观手段进行异质化知识创新点以及关联特征展示,结合过往笔记同步记录现象观察,思维导图明显利用更加符合学生理解规则的图形进行知识细节表述,同时加深了个体记忆实力成果。图形展示过程中充斥着特殊知识结构的关键词内涵,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知识重点基础,并且从中勾勒出核心主题,顺势延展出思维脉络发散体系,最终达成放射性思考空间。传统教育空间中,教师在完成课堂设计工作期间,会进行知识结构现场绘制,但是始终避免不了自上而下单一叙述格式,学生思维经过重复模仿演练并形成单向发散端口,与现代多元化知识构筑要求产生冲突。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课程传授过程中借助核心概念表现形式进行思维系统发散。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联合阶段课程重点进行学生理解方式与独立揭示潜能实施有机拓展,显得十分必要。实际上就是鼓励教师适当尊重学生自主性心理特征,能够在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功效。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细节解析

(一)思维导图的核心概念内涵建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课程传授过程中借助核心概念表现形式进行思维系统发散。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联合阶段课程重点进行学生理解方式与独立揭示潜能实施有机拓展,显得十分必要。实际上就是鼓励教师适当尊重学生自主性心理特征,能够在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功效。例如:透过声音产生于传播内涵讲解时,教师可考虑在初始阶段播放相关核心概念课件进行主题开辟,并结合系统解析确定单位课节延展方向,教师核心任务指标在于引领学生个体快速挖掘问题根源,并做好问题核心与关联要素的灵活衔接任务,从中确定课程开展方向。

(二)思维导图绘制计划的明确

思维导图绘制计划主要透过两个步骤延展,首先是计划格式初始拟定,其主要在课程讲解前期展现,主张结合课件核心内容与问题提出形式进行学生思想启发。教师在依照同学制定计划教学之后,可以进行意见搜集,将所有课程遗留问题整理完全并做出系统应对;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从而促进思维导图的重新拟定频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绘制任务过程中,可以及时联合自身知识基础进行系统化梳理,注重配合知识点主次联系特征进行内容科学重组。

(三)实践案例分析———以“光现象”教学为例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人文精神;策略

物理教学人文内涵丰富博大、历史久远,其理论系统的清晰、严谨、良好对称,科学家学习知识、积极探索、执著进取的精神以及勇于突破创新的理念,物理科学的实践应用价值、服务效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呈现出的民主开放性,均显现出其人文内涵精髓。同时,物理学光微粒、波动理论的并存发展,均显现出物理科学的兼容并蓄以及多渠道发展特征。由此证明,物理科学研究内容的丰富性、范畴的广泛性、方式的实践性、实验的生动性,同数学学科、哲学思想的紧密联系性特征,令其基于独特方法促进人文社会的进步与拓展,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工程技术的科学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下面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几种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开展策略。

一、激励学生树立辩证唯物思想与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激发自身人文内涵优势,注重人文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在认识了解物质核心规律的基础上,良好地改造以及发展自然。物理课程教学之中务必体现出辩证唯物思想。由内容层面来讲,其科学系统自身、各环节内在联系体现出辩证性。物理学由直接生动的物理实验、全面的分析探究获取数据,并利用思维加工探究物理规律,进一步应用实践作出合理检验,呈现出辩证维护思想认识论。探究物理科学发展史不难看出,哲学在其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核心效用价值。因此,教师实践教学中应持续地探究科学思想源头,明确其同哲学思考的内涵联系,进而令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体现良好的启发性,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意识、探究精神,积极勇敢地开拓进取,实现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应有效地参照物理学史对高中生开展爱国教育,介绍物理学家的奋斗史、爱国事迹,取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其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实现科学发展。

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师应依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步骤的有效安排,并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研究实验结论。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正确应用可为人类社会造福,相反则会令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只有基于人文内涵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能令其利用学习的物理知识有效地解决矛盾,推进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三、创建高中物理人文教育环境,应用物理学史优质教学资源

高中物理教学为创建人文教育环境,应令学生科学应用价值化资源,树立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学环境,可由心理以及生理层面良好地影响学生,令其受到感染与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积极学习物理知识。人文教育还应进行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教师应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诚地对待学生、诚信地帮助学生,肯定学生主体地位,令其做学习的主人,进而提升自信心、自控力。课堂教学应民主、欢乐,令学生快乐轻松地听讲、实践,活跃学习思维。基于物理学史的宝贵财富,应科学开发应用该类教学资源,例如牛顿微粒说、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等,可令学生明确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开放性、持续发展完善特征,进而真正地热爱物理学习,提升科学学习态度以及人文精神。

四、贴近实际,赋予时代特色

高中人文物理教学应贴近实际,契合学生思维特点与认识特征,激发其积极探索的学习热情。自然界包含较多的物理现象,例如雷声滚滚、彩虹现象等,日常生活之中同样遍布着物理知识的应用。例如,游泳浮力、灯丝发光等。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通过人文教育引导,真正地将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教学进程中,贴近社会实际,开阔学生思维与视野。教师应选择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分析研究,掌握物理学原理,夯实学习基础,提升综合学习技能。不应单纯地令学生禁锢于知识城堡内,而应引入开放贴近生活的理念,开展人文教育,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令其获取良好的精神财富,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为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基于高中物理教学人文内涵,科学开展人文教育,这样方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令其积极主动地探究、科学地学习交流,形成严谨治学、认真求实的态度,进而掌握丰富的物理学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5

【关键词】“三创”教育 创造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武汉大学多年来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本,在创造、创新、创业,即所谓“三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形成新世纪创业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的模式。其中,知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为全国“三创教育”的教育试点。

武汉大学提出的“三创”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依托跨学科的实验班或“基地”造就“三创”人才,是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的一大特色。自1992年9月开始,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实验班以来,武汉大学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实验班(又称国家人文科学教育基地,下同)、数理经济实验班、数理金融实验班、世界历史实验班、wto实验班、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国学实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及即将举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验班等,创立多种学科复合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学实验班为例,该班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史学、经学等基本知识,熟悉当今世界人文科学基本走向,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精品课、实践课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管理手段,以鼓励促成学生早成才、快成才、成创业人才。

围绕培养“三创”人才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学习竞赛、科研发明竞赛的“创新学分制”,即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习学术竞赛奖和社会实践成就奖等,经专家评定后可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以此可抵修部分选修课。此措施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积极动脑动手开展发明创造。截止目前,武汉大学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各级各类发明竞赛中已获得多项大奖。

一、“三创教育”之理论内涵

1.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创新意识培养。意识是观念,是精神,是欲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向。

⑵创新思维培养。思维使人理性,理性产生方法,方法产生路径。思维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思维要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思维又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重点在:一是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二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三是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设想。

⑶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是创造之源。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⑷创新情感及人格个性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更主要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活动。以情感意志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活化人的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个性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求新求奇的思想情趣和丰富的人间情怀等。

2.创造教育

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特征,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最深刻、最完整的统一本质,就是人有自由自觉的、千姿百态的、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

20世纪以来,发展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及创造能力受到学者们的格外关注。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在美国诞生;15年后,创造教育学诞生。

⑴创造教育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从根本上说,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实行优化教育,发展人的优秀本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

⑵创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职能。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地认为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或者说,这三大功能点也可以归并到社会生产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两大职能中。

创造教育不是改变了教育的社会职能,而是强化了它的职能,这也是由创造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创造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通过他们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

今日之创造教育,以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它属于高效性的教育。这种高效性与普通人才相比,体现出群体性、多样性、突破性和层出不穷性等特点。

3.创业教育

创造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特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形势日益紧迫的今天,培养能够自主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1989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北京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即后来普遍赞同的“创业教育”。

⑴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所谓“创业教育”,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型的人格精神及其个性得到充分激发和增强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生存与发展本领的培养,促使他们大胆走向社会并改造社会。在现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英文为enterprise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究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显然,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

(2)即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3)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非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公司企业,而是在于强调当下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创造精神培育为宗旨,并通过传授创业知识与技巧,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及其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其人生路径。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在于以人的创造精神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开发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非教学、培训的方式,提高人的创造品质,改进思维技巧,训练人们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创造性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创教育”的理论共性与个性

“三创教育”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1.“三创”教育之共同思想原理

从总体看,“三创”教育遵循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一致的,即都是以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

⑴脑科学。根据科学实验观察,人脑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应当掌握大脑各个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感觉信息输入、运动型活动和营养物质等良好的条件,使大脑的可塑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脑力开发远比使用更重要。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的程度与速度呈正比的。

脑功能的开发从创造学意义上说意味着:挖掘脑功能的生理性潜能;激发脑功能的能动性潜能;提高脑功能的训练性潜能,“三能”齐发,对于提升人的创造潜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⑵心理学。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包括体魄、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影响及培养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每个精神健全的人都有普通创造力,具有伟大创造力的属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力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培养青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分散思维的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②培养青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

③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

④培养青年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⑤培养青年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

⑶教育学。卢梭说,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人的创造性智慧生成依赖于教育,而有效教育又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创教育”思想及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开拓了教育学理论的新研究领域,它所要求的新型知识与课程体系及其实践教学,还特别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2.“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关联性及其区别性

“三创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

⑴“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取得新成绩的一切思想和作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思想和作为,通常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是指“创造的革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创业则多是指创办和开创某种事业,是一种将创造、创新变成产业和现实的活动,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只有“创业”才能把创造和创新的成果发挥实效,落到实处。

可见,创造、创新、创业具有的内在关联性,给予认识主体一种“新”的感觉,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的程度、形态、阶段却不同。创造从一般意义讲的开创,而创新在于再创性,而创业则是将头脑中的思想、创意、想法变成现实中的事业的系统性的过程。创造才能是不完美的,但创造能够孕育前所未有的东西;创新突显“推陈出新”,却常能使己有的创造尽善尽美;而创业则使创造和创新的结果产业化和财富化。从创造、创新到创业,形成一体,成就事业。

⑵“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区别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理解,“三创教育”概念的内涵各要素之间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组关系。

①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不管是原创还是再创,“三创教育”中的创造与创新两个要素最具有价值意义的同质性,因而它们共同处于整个概念的上位。作为“三创教育”,设计科学的知识课程体系和完善教学实践过程是落实创造创新教育的前提,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及达成学生的智慧生成是实现创造创新教育的关键,增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开展“三创教育”的根本。创造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即人类的独具禀赋和创造创新者的出众品格。这正如后现代思想家格里芬所说,从根本上说,人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也依靠自己去获得某些东西。

②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如果说创造、创新教育主要着意于人的精神成人,创业教育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事业成人。

第一,创造创新教育是以新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精神和增进创造创新知识素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二,创业教育则是以通过各种现代知识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各种创业基本知识技能,开发提高学生自主开创伟业的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的教育。

从创造、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造、创新是创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创造、创新教育成效,可以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业绩来检验;创业是创造、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倚仗创造创新教育的扎实根基;创造、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创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造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

综上所述,创造、创新与创业教育,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无法割裂,它们形成一个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的一体化完整关系。

参考文献

[1]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2]马健生.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0,(3).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6

研究传统实物标符借鉴其传统设计思维与方法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实证比对传统实物标符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现况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内涵和象征意义等方面借鉴的必要性。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对传统实物标符借鉴的价值;从艺术传播、生活表现、文化传承、美学价值四个方面讨论对传统实物标符传承的意义。通过研究传统实物标符与标志设计的关系和现状,传承与借鉴其文化内涵、审美规律,丰富设计师的想象空间,拓展标志设计的渠道,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表现方法与活力。

关键词:

传统实物标符传承借鉴价值与意义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如何借鉴传统的设计思维、方法来解决当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实物标符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它不仅给现代设计留下了丰富的形象资料,如精致的图案、纹样,也留下了来源于实践总结的设计思想、原则、规范、创作思路与方法,它们沉淀了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传统。设计塑造了古人的生活,也成为古人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的见证。设计的发展,要以本土丰实的设计传统为基石,这样设计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与创新才能充分地得以发挥,标志设计也不例外。目前很多优秀的标志设计正是借助于传统实物这样的文化内涵和的象征意义的表达来获得设计创新和突破,运用古老的符号形式和现代的表现方法传递着新的观念。

现代设计开放性非常大,不再是闭门造车,只有那些能突破民族界限的被世界广泛认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优秀的。因此,在对实物标符的应用上必须具有足够的开放度和被认知性,设计师一定要能从中抽取出最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符号、纹样,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进行准确的设计表达,便于不同国度、地区的观众进行解码和信息的吸收。

1.传统实物标符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现况

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实物标符的传承,目前还停留在对传统实物标符图形、符号的简单重复与翻版,缺乏对传统实物标符有选择性的继承和扬弃精神,不能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对其进行改造。这样的状况根本不能适合现代设计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求设计师和研究者要不断加强对传统实物标符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合理应用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探索,设计出即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

1.1设计的个性化情怀

在科技信息时代,设计的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设计的民族性和人文特色在多元化发展中却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设计师们在极力寻求代表他们品位的设计元素,和具有特色的图像语言来表达他们的个性。在流行思潮的引领下,人们开始重视设计的个性化和人文风格化,消费者对那些具有创新设计意识并与他们的意念及审美观有碰撞的设计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设计不是设计师能借助技术来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单方过程,而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不断沟通表达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设计师要充分考虑设计作品的受众群体的审美心理,最大可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化、个性化需求。

在科技带来的各种影响下对标志设计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设计师面对开放的多元化世界,要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寻找标志个性化设计的灵感。珍贵的文化古迹、传统的实物符号、独特的民族风俗等,都是进行个性化设计、展现风格的灵感源泉。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大众的视野,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人们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到以往不能了解的许多未知的各种要素,这些对拓宽创造性思路,展现独特的个性风格、设计个性的作品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生活中伴随着周围标识符号的增多,设计者要不断地去适应不同的新领域。当设计逐步走向正轨之后,其设计创新就必须具有个性化。个性化设计是设计者对标志设计的独到见解,设计就可以超越自我,获得自由的表达方式。设计人员通过对设计内容、形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设计的个性,提倡设计风格。无限地展现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怀,使得标志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才更有生命力。如图1、图2所示,标志设计分别应用传统实物标符中的幌子和封泥作为设计元素来表达主题。

1.2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实物标符应用综述

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具体的图形将特定的事物内涵和精神理念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当人们在看到具体的图形符号时,就会产生系列的联想,达到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产生的这些情感在企业形象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一个标志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其企业与产品的认知度和归属感。而现代设计艺术领域在新思潮、新技术、新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下,大众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设计作品越来越偏离民族传统,加之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对传统文化艺术没有选择性地借用,导致民族艺术工艺发展的停滞甚至断层。因此,加强对民族艺术的继承与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传统实物标符的造型艺术继承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一般不注重“写实”而重视“传神”,在意境上追求自由奔放,作品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近年来,将传统实物标符元素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中,备受设计师们青睐。传统实物标符虽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具备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它如同中国的汉字一样经过漫长演变,加之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具备现代标志的所有功能特征。同时传统实物标符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因此,传统实物标符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其造型艺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审美特征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使其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更为深入、广泛,开创出适应当今潮流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对传统文化借鉴的必要性

传统实物标符作为民族文化产物,只有以古中华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造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内涵的现代标识作品,才能推动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而发展起来的标志设计,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国家、民族、地域等特征。目前,我国设计界对如何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开拓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与思路,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实践,探寻者们在各自的作品中有意加入或强化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这些作品不但体现出现代标志设计的观念与时尚,而且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传统文化是设计文化内涵的根基,不能孤立去对待,需要多角度地去审视,在设计研究中应立足于传统,结合国际、国内新观念、新技术探索出一条大众认同与肯定的途径,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立足于不败之地。

3.对统实物标符借鉴的价值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人文历史因素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与艺术内涵。中国的艺术思想是动态的、有规律、连续立体的,受大自然中的山川万物影响具有虚无、飘渺、空灵、天人合一的独特审美观。中国虽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可是在设计艺术表达上却凌驾于“单纯模仿自然”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中国的艺术独树一帜。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观念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形态上,与中国传统视觉造型元素还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属于中国图腾艺术的实物标符与现代设计更存在某种契合点,符合现代标志设计理念。传统实物标符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梦幻、脱俗、庄重、浑厚的境界,那种以小见大、以点概面的效果,和祟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广袤意境,给现代设计以无限的参照和启示。

4.对传统实物标符借鉴的意义

4.1艺术传播的意义

艺术传播一定要借助相关的载体、媒介和传播形式,把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清晰明了地传达给受众的一个过程。作为一项特殊的、重要的传播过程,它是创作者灵感迸发的过程,是自觉性和非自觉性、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

以往从作品到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设计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二十世纪末至今,科技的高度发展给艺术设计活动提供了巨大的舞台,艺术作品通过新的传播方式,能够快捷、迅速无误地传达信息。这对目前的设计艺术作品活动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能快速、全方位地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把创造者及艺术设计作品内在价值充分地流传下来。

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虚拟场景设计不仅帮助我们重新感受传统实物标符产生的环境、政治体制等历史背景,而且还使我们体会到真实物体,使其特征、质感、材料更一目了然。在视觉上不但看到其色彩、纹样、大小,在触觉上还能真正地感受它的质地、分量与制作工艺与手段,而且能使接受者对于传统实物标符的审美、表现形式、创作途径、意图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4.2生活表现的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传统实物标符有着与其同样的悠久历史,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它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总是有新的观念、思想、工艺的注入,这里我们从两方面进行认识:―方面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地去发明创造,促进社会进步,改变人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这种活动必将为传统实物标符的创造提供重要的保障。另―方面,人类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承载精神与性格特征,一定反映出本民族在特定时期的精神文化特征与内涵。象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等。这些精神文化的需求既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又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生活的景象。对传统实物标符文化艺术特征的传承,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去感受、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便于抓住本质,提炼出符合现代设计需求的图形、色彩及对事物表现的方法与手段。

4.3文化传承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等,还表现为科学和技术的创作方式、对自然环境的控制,个人对美与和谐的感受以及对世界上各实物的认同感和对世界的幻想。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动机和创作力,文化是时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对本土文化的继承显得尤为重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能充分弘扬本族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传统实物标符的文化意义在于,通过不同的图像符号、色彩应用、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段与方法,对现实生活及未来的反映与憧憬。

这里的民族艺术特色,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就内容而言,它要求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能代表民族的精神、心理、性格、情感以及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等;从形式方面来说,它要求用民族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民族的审美情趣,使作品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爱的中国风格和气韵。如图3,作品用展开的书卷与玉璧实物结合体现书画会中的作品古朴高贵的特质。

其实,在实践中展现其艺术的民族特色,不是简单地照搬传统的艺术形式,必须是立足于民族生活的现实土壤环境中,体验和把握其精神、情感、审美意识与理想,才能对其文化内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创造新图像符号的可能。由于文化艺术特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因此,对其传承不能割断它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联系。依据这一点,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设计作品,无疑必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从中批判地吸收有益的成分,以“古为今用”为方针,弃其糟粕,吸取精华,进行推陈出新的创作与改造,才能发扬民族艺术之花。

4.4美学价值的意义

人人都喜欢美的东西,但每个人对美拥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人们用美的事物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用美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人的美感由知觉、理解、想象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组成。美与美感是社会历史形态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设计,是一种具有高度审美的文化,包含了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积淀,设计出于人类发现和创造有意义的秩序之基本需要,是有目的、有文化背景的,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够赋予任何一个符号以最为深远的意义体系,这种创造美的方式手段,为其他设计信息的传达与交流重建一种清晰的秩序。

对实物标符美学价值的分析与了解,是对实物标符形成的社会形态、生产技术、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的分析与了解,反映这一时期人们对造型艺术的创造力及对美和生活的认识,也体现了在此条件下形成的观念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设计的独特视角。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能帮助我们来创造一种与我们时代不断变化的认识和事物相关的空间结构关系,为我们提供思考和感受事物的新方法,使现代设计在表现形式的探索中获得可借鉴与发展的条件与依据。

5.结论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01-02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1]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目标。

一、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政党

1.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1965年,他发表了论文《企业的新设计》,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形态。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个组织,在其中,大家都以突破自己的能力为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2]学习型组织是以学习为基础,通过确立“共同愿景”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激发组织内部所有个体的学习潜能与热情,改善所有个体的“心智模式”,形成系统的、动态的思维方式。把“适应型的学习”与“创造型的学习”结合起来,把个人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既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又有助于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有利于拓展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视野,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具体环节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党作为一种党建模式,是指将“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理论运用于党的组织建设中,在内部树立起新的学习理念和机制,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局面。学习型政党具有现代政党所具有的特征以外,它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容。(1)组织学习具备自觉、全面、创新的特点。学习要具有自觉性,要凸显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责任。组织成员要不断补充新知,努力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学习要具有全面性,不仅是人员的全面学习,还要知识的全面学习。政党中的每个成员及政党周围的成员都必须自觉主动地学习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各级领导尤其要注重学习,带头学习。学习要具有创新性,学习为创新奠定基础。变革需要创新为依托,创新要以学习为基础。整个组织要形成一种注重进取、学习与创新的价值取向,不断激发政党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的激情。(2)组织管理具备树立共同目标、组织结构高效、管理民主法制的特点。党组织树立的共同目标,是从每个人目标内心汇聚而成的,能激发党员形成主动学习、创造工作的愿望和动力。学习型政党依托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形成扁平化的结构。减少了纵向联系的距离,更加贴近基层党员和群众,可以正确快速了解民意,更好的贯彻党的政策。党组织管理中,家长式的上下关系,使得“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3],这是一个政党内部出现不正之风的来源。管理的民主与法制,保证了基层情况向上层的真实反映,使得决策更为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加强民主参与、民主自由的讨论,运用集体智慧为政党发展出谋划策。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在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突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先进性。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不断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自身执政能力。

1.带有阶级性质的政治集团。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它是围绕着阶级的共同利益并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而产生的,政党开展政治活动、进行政治斗争都是代表着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并扮演着组织者和指挥者的角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具体到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任何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当前,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3.以科学的学习理念为基础。当今世界在迅速发展变化,一个政党要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4]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实践学习,拓展传统学习内涵,具备全党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推进开放学习、创新学习、互动学习,用科学的新学习方式,营造出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良学风,激发党内自觉学习的动力。用学习进行自我完善,将学习成为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实现党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断提升政党的学习能力。

4.以健全的学习机制为保障。一个人的学习可以靠个人的自觉;但一个组织的学习,则必须建立促使成员积极学习的有效机制。各地的党校、高校等理论学习阵地,可以保证大规模的党员干部正常的理论培训。利用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调研等等各项制度,建立起促进学习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创新机制。这一系列机制可以促进和保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发展,也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和激发创造活力,激励党员不断自我超越,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5.以提高自身执政力为目标。在现代民主国家,任何合法政党都会与国家政权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执政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虽然不存在和别的政党相互竞争轮流执政的问题,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大力推进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通过学习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思想指导。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真正把提高执政能力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征

1.科学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工作;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如列宁所说,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使它获得了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学习要适应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接轨的本质要求,就要运用网络化学习、团队集体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发挥单位学习时间内最大效用。

2.学习性特征。学习是学习型政党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仅具有学习型的党员,也有学习型的党组织。列宁曾说:“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努力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其根本要求,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学习和实践中拓宽视野,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马克思主义学习方式需要实践、实践、再实践,同时也就需要对实践认识、认识、再认识。通过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才能更好地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领导能力、工作的方法和政策措施。

3.先进性特征。就共产党的先进性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先进性决定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也依据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基本内涵在于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在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学习型政党的角度看,以立足世界的眼光,不断的、广泛的学习各种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知识,让整个组织的头脑保持了高度的先进性。

4.创新性特征。新时代不断出现新问题,而新的问题需要用新的方法来认识,用新的办法来解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而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其强大的生命力取决于本身具有的科学性,而又在于其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党员树立了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和方向,为党组织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学习体系,这都促使我们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理论,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富有创新精神”的特点。

综上所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体制为保障,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以求不断创新;不断增强党组织自身应变各种环境的变化的能力,保证党的先进性,以达到提高执政能力的目标。只有真正领悟其理论内涵,才能真正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使我们党成为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拓展;升华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6(S)-0050-3

物理教学中的拓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实践,是打开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必然途径。

“拓展”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并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索,使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构建知识网络,积极开创知识的新内涵,从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

1“拓展”教学的目标

1.1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扩充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1.2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上学习能力为前提,确立以“自主探究,知识拓展”为中心。

2“拓展”教学的四个方面

2.1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教学中运用联想想象法和发散思维、扩展思维的方式,可使教学中心由点及面,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拓展,增强教学的广度。

2.2学生视野的拓展

通过拓展资料,学生可以读到不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浮力》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古今中外关于浮力的资料来引导学生进入浮力的世界,思考浮力的实质,研究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浮力现象,学生易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信息,充分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同时,课堂上联想丰富的发言和讨论,易于学生从交流中受到启迪,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2.3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拓展

认真进行拓展阅读,无疑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把学生带入一个知识的新天地。教学中的探究讨论、质疑问难,利于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发现知识的新内涵和新规律。

2.4学生思维的拓展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促使学生自己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深入探究,大胆质疑,使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而比较法、联想想象法及多角度思维、发散思维、换位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则会更好地促使学生活跃思维、拓展思维和培养能力:

3“拓展”教学的原则

3.1主体性原则

“拓展”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究和拓展活动。全部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主体性是“拓展”教学的根本原则。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为本、以学生“拓展”活动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表现出来。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要引导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和拓展阅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参与学习重点、难点的设计,并使之在研究讨论中逐步落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2和谐性原则

“拓展”教学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气氛和谐、融洽。教师以亲切、自然、和蔼的神态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利于形成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3质疑性原则

质疑是创新人格特征的外在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起始和发端,有质疑才会有创新。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用质疑的心理、挑剔的眼光,向课本挑战,向名家权威挑战;敢于别出心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

3.4开放性原原则

基于“拓展”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拓展迁移的本质属性,拓展式教学要形成开放性格局,增强教学的活力。教学内容注重开放性,适当补充课外资料,使内容向课外开放。

3.5全面性原则

鉴于“拓展”教学以学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主体性特点,“拓展”教学必须面向全体,注重全体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

4“拓展”教学的几种设计

4.1在游戏中拓深思维

中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精心设计的小游戏能够诱发学生深思,自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多角度思维,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如在《重力》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先比比看谁单腿站的时间长,站的好。接着提出身体一侧紧贴墙壁,这侧的脚也紧贴墙,有墙的帮忙,谁能站得更好。学生们跃跃欲试,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竟然一秒种也站不了。有点不服的心理促使学生展开激烈争论,将难以理解的重心问题、重力方向问题和还未研究的平衡问题综合在一起,又在一起边体验边思考,终于明白了,不靠墙,单腿站立可以通过体姿的调整来调整重心,使其落在支撑脚上,而从脚到肩一侧全贴墙上,重心无法落在支撑脚上,通过游戏体验,纵深探讨,使重力知识得到了拓展和升华。

4.2在课外制作中拓展应用

课外制作会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发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大气的压强》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小制作,想办法应用大气压的知识设计一种水杯,只要滴入少许水,就能流出很多水来。这种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对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强现象的分析与应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3在课题研究中拓展升华

设计研究性作业。从课本的内容出发进行设计,让研究体验性作业成为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设计应尽量联系生活,提高研究性和创新性,并在方法上给学生以具体的帮助。如在《蒸发》的教学中,可设计《探讨盆栽花卉中的物理问题》,研究内容要求:(1)探讨如何减慢盆花水分的蒸发,(2)用巧妙的方法给花浇水利用学习的物理知识来分析讨论了有关盆花的减小蒸发和浇水问题,得出了很多有趣又适用的方法。同学们思维活跃,设计出很多好的方案。又如在《自行中的力学问题》设计指导中,笔者和学生讨论同意:划分小组,制定子课题:(1)杠杆问题;(2)压强问题;(3)摩擦问题;

(4)运动问题等。在课题研究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协作精神,完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还提出很多新奇的设想,使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升华。

4.4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拓展延伸

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将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可以拓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如《液体的压强》教学中,调动学生对“深水炸弹”进行研究,从网络资源中主动搜寻自己想要的知识,将物理知识拓伸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军事领域。

物理教学中拓展内容的广阔性,方法与结果的多样性,问题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可研究性,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思想和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9

tRiZ创新方法是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以解决技术矛盾为基本手段,以实现技术系统进化为目标的结构化技术创新方法。为有效解决技术系统中面临的矛盾,tRiZ创始人althsuller及其团队在分析40000份高水平专利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当时领先行业中常用的发明诀窍,即矛盾矩阵和40条发明原理[4-5]。作为tRiZ的核心工具之一,矛盾矩阵和发明原理的应用备受关注。人们将其面临的具体问题抽象成通用技术矛盾之后,查询矛盾矩阵即可找出有效解决当前矛盾的发明原理,将发明原理具体化便得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冲突参数的确定需要很高的分析能力,选取的参数往往存在歧义,而且每条发明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有效应用发明原理并非易事[6]。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经验积累。

文献[6]通过对tRiZ的矛盾矩阵和40条发明原理的深入分析,认为tRiZ发明原理的精髓就是进行某种变换。但已有研究均未直接探讨40条发明原理所包含的核心变换,这就导致它们无法准确剖析各条发明原理涉及的本质变换过程,致使发明原理在操作对象、变换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利用可拓学中的可拓变换方法刻画和分析tRiZ发明原理所包含的关键变换,较之现有研究,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描述发明原理所涉及的变换过程,从而为人们提供实施发明原理的切入点。从形式化的角度分析和研究40条发明原理包含的核心变换,对于推进tRiZ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形式化进程及基于形式化的创新软件开发工作而言也是不无裨益的。该文从可拓变换和基元两个角度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各条发明原理的核心信息,以便为人们寻找实施发明原理的切入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部分发明原理在本质上就是标准的可拓变换,而其他发明原理,则要么是对多种可拓变换的组合,要么是对某种可拓变换的特殊应用。

文献[7]从矛盾分类与研究对象的差异、理论基础的差异、方法体系的差异对tRiZ和可拓学进行了比较,并从解决矛盾问题的哲学思想、物质-场理论与基元理论、创新原理与可拓推理等方面分析了tRiZ与可拓学的内在联系,认为可拓论关于矛盾的分类是抽象的,更具一般性,研究对象是一般意义上的主客观矛盾问题与主观矛盾问题,研究目标是描述事物拓展与创新规律,抽象人类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计算机人工智能水平;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来看,可拓创新方法具有较tRiZ更为宽广和系统化的理论基础;从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上看,可拓创新方法更具一般性、概括性。

综上对比研究可见,可拓创新方法与tRiZ方法是在不同的国度,都经过长期的努力分别发展起来,它们具有互补性。可拓创新方法比tRiZ创新方法更具一般性,不但包括可拓变换方法,还有拓展分析、共轭分析、可拓集合等方法,应用领域更广,适合于解决各领域创新中的矛盾问题。可拓创新方法比tRiZ方法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更多的使用方法和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介绍可拓创新方法的方法体系及其基本特征,并综述其应用研究进展。

1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可拓创新方法特别适合于解决各种类型的创新(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中遇到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可拓学研究者们探索建立了可拓创新方法体系[3],分析了其基本特征。

1.1可拓创新方法体系

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

1.1.1拓展分析方法

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只有把问题所涉及的事物看成可以拓展的,才能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多种途径。为使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形式化、模型化,在此用基元作为描述物、事和关系的形式化工具,建立了表达事物拓展规律的拓展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使人们摆脱习惯领域的束缚,更是利用计算机解决矛盾问题、提高机器智能的重要方法。1)发散分析方法。一个对象有多个特征,一个特征又可以为多个对象所具有,一个量值也可以为同一对象的多个特征所具有或多个对象的同一特征所具有。其要点是从一个基元拓广到一个基元集合。该方法把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散过程形式化,为发散思维的形式化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工具。

2)相关分析方法。任何研究对象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其他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关分析方法是一种把系统中的基元及其相关关系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的方法。相关性是基元间产生传导作用的原因,只有进行充分的相关分析,才不至于在解决矛盾问题的同时,引发新的更严重的矛盾。

3)蕴含分析方法。蕴含分析方法是利用对象间的蕴含性,研究对象间的传递关系的有效方法。当某些对象间具有相关关系时,其变换间具有蕴含关系。如果对象间形成相关树,则其变换间必形成蕴含树。这是对对象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相关性的一种形式化、定量化分析。

4)可扩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可分解、可扩缩,两个以上对象可组合的性质称为可扩性。可扩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某对象组合、分解或扩缩的各种可能性。从创造学的角度,组合、分解、扩缩都是创造。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路。

1.1.2共轭分析方法

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都离不开对事物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会得到不同的创新方案。在可拓学中,建立了从物质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对立性(统称为共轭性)4个方面分析物的方法,称为共轭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物元和关系元作为形式化工具,可以对物的“虚部、实部与虚实中介部”、“软部、硬部与软硬中介部”、“潜部、显部与潜显中介部”、“负部、正部与负正中介部”进行形式化分析,通过对物的各共轭部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的分析,可以得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多种策略。共轭分析方法为人们全面分析物的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某些解决矛盾问题的奇谋妙计的源泉。共轭分析方法立足于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思想。

1.1.3可拓变换方法

可拓变换是创新的工具和手段。在对变换的研究中,既要讨论其变换的形式,也要讨论变换的主体,变换的方法、工具、时间和地点,即需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变换的形式和内涵;既要研究直接的变换,也要研究间接的传导变换;既要研究数量的变换,也要研究特征的变换和对象本身的变换;基于研究对象间的相关性,还必须研究传导变换的形式、内涵和传导效应。从变换的方式考虑,可拓变换方法包括基本可拓变换方法、变换的运算方法、变换的复合方法和传导变换方法。从变换的对象考虑,可拓变换方法包括论域的变换方法、关联准则的变换方法和论域中的元素的变换方法。如果变换的对象是物,根据物的共轭分析,可拓变换方法还包括共轭部的变换和共轭部的传导变换,称为共轭变换方法。对可拓变换方法的研究,结合关联函数的建立方法,为把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形式化、定量化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

1.1.4可拓集合方法

可拓集合方法是从动态的、转化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识别和聚类的方法。可拓集合是以可拓变换和关联函数为基础的集合。针对不同的可拓变换,可拓集合有不同的可拓域和稳定域,就有不同的分类、识别和聚类形式,它形式化、定量化地揭示了矛盾问题的转化过程和转化结果,使分类、识别、聚类具有动态性和可转化性,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实际情况。

1.1.5优度评价方法

优度评价方法是综合多种衡量条件对某一对象、方案、策略等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实用方法。优度评价方法用关联函数来计算各衡量条件符合要求的程度,由于关联函数的值可正可负,因此这样建立的优度可以反映一个对象利弊的程度,使得评价更符合实际。优度评价方法包括一级优度评价和多级优度评价。一级优度评价方法中,衡量指标不分级;多级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衡量指标很多的情形,首先要对衡量指标进行分级,再对各级衡量指标赋予权重,从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综合评价。

1.1.6可拓创意生成方法

创意的产生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遵循“菱形思维模式”,即“先发散,后收敛”的模式。对于其发散的过程,一般人认为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似乎没有规律可循。实际上,在进行了恰当的问题界定之后,利用拓展分析、共轭分析和可拓变换,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甚至借助计算机形成多种创意思路。这是发散过程的一种非常可行的形式化方法,对创意的产生有极大的帮助[8]。

对创意生成的研究,目前重点研究了解决不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和解决对立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提出了创意生成的“三部曲”,即“拓展-变换-评价”,可以告诉人们创意从何而来、如何获得以及如何确定满意可行的创意[9]。可拓创意生成方法首先用可拓学中的基元形式化体系把问题用规范的形式表达,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拓展、变换和评价,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完成,可操作性强。

1.2可拓创新方法体系的基本特征

可拓创新方法体系是在可拓学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产生和形成的,其基本特征如下。

1)形式化、模型化特征。为了使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创新,为了让计算机帮助人们生成创新方案,可拓创新方法采用形式化语言表达事、物、关系和问题,建立问题的可拓模型,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以及临界状态,表达生成策略的过程和奇谋妙计。它是用符号方式反映研究对象内在关系的模型,因而是一种抽象模型。

2)可拓展、可收敛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对象都是可拓展的,拓展出来的对象又是可收敛的,这是可拓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特征,它符合人类解决矛盾问题的“发散收敛”的思维模式,称为菱形思维模式。多级菱形思维模式表达了“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过程。由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以它将可以作为研究思维过程,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形式化工具。

3)可转换、可传导特征。可拓创新方法可用于研究事物的质与量的可变性、“是”与“非”的可转化性,不仅研究直接变换和变换的形式化,而且研究变换的传导作用。用形式化、定量化的工具研究化不相容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化对立问题为共存问题的创意生成,以及传导矛盾问题求解,是可拓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特征。

4)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可拓创新方法体系中的共轭分析方法,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系统观和整体论的思想,也结合了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基元概念体现了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利用全征基元又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事物;在可拓集合中,用关联函数值的变化表达了量变与质变的过程,而对论域的变换又体现了从整体的角度处理矛盾问题的思想。因此,该体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

2可拓创新方法应用研究情况

经过多年的研究,可拓创新方法已逐步成熟,目前已在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科学与智能科学领域、经济与管理领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已在机械、建筑、日用品等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承接了相关的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省市基金项目及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著,取得多项著作权和专利。

2.1论著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375家期刊发表了关于可拓学的论文,作者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00多家;仅2008年和2009年,有关可拓学的国内期刊论文共发表679篇;有关可拓学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257篇。这些论文中,约90%是可拓创新方法在各领域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在机械产品智能化设计、建筑设计、产品创新概念设计、智能控制、智能检测、管理等众多领域的应用[10-20]。详见可拓学网站http:∥web.gdut.edu.cn/~extenics/的“学科成果”栏目。研究者已将可拓创新方法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矛盾问题处理与创新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已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30多部相关专著,如文献[3]、[8]、[21-32]等。

2.2承接项目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可拓学的研究项目50项,涉及信息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地球科学部、生命科学部等,研究者们将可拓创新方法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同时也发展了可拓创新方法。如清华大学李健的“产品和工艺设计协同问题求解研究与实现(1996)”,广东工业大学蔡文的“可拓营销方法(1999)”,浙江工程学院李仁旺的“基于可拓学的CpC产品开发过程族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2002)”,浙江大学徐保根的“基于可拓工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策略集生成方法研究(2002)”,中国科学院杨国为的“基于物元动态系统分析的智能化模型化概念设计研究(2003)”,浙江工业大学赵燕伟的“基于可拓逻辑的产品族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2005)”,哈尔滨工业大学邹广天的“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研究(2006)”,广东工业大学杨春燕的“获取变化知识的可拓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2006)”,东北大学于亚新的“面向案例的跨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2007)”,武汉大学胡宝清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可拓模糊量化方法研究(20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兴森的“数据挖掘获取的知识的智能化管理研究(2008)”,南昌大学邓群钊的“循环农业模式可拓生成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大连理工大学徐凌的“基于SD-eBC及可拓分析的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研究(20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卢荣德的“霍山石斛光声智能检测及其光合过程最适化控制(200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张玲玲的“领域知识驱动的深层知识发现研究(20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体春的“面向大型复杂产品概念设计的知识可拓重用关键技术的研究(2010)”,华南理工大学靳学舟的“基于可拓petri网络的复杂动态城市公交调度建模及仿真(2011)”等。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可拓创新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另外,研究者还承接了相关的863项目(如青岛大学杨国为教授承接的“鞋类产品和谐智能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系统研究”)、多项各省市基金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等。

2.3取得的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情况

可拓创新方法是形式化定量化研究各领域创新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处理的有效方法,这恰是可拓创新方法可以软件化的前提。随着可拓逻辑研究的进行,自2005年召开第一次可拓软件研制研讨会至今,已有多领域的可拓软件面世,如可拓策略生成系统软件、可拓数据挖掘软件、可拓设计软件等。另外,随着可拓控制、可拓检测等研究的开展,很多学者也开始应用可拓创新方法研究硬件产品的开发,也获得不少相关专利。在可拓软件研制研讨会上演示过的部分可拓软件如表1。据不完全统计,已获得的软件著作权情况如表2,已获得(或已申请)的专利情况如表3。

创新思维开拓性特征的内涵篇10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创新思维

现代纤维艺术,无论在材料还是观念的创新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纤维材料、工艺流程的更新以及艺术理念的前卫化,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也正是在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艺术家拓展了纤维艺术的创新领域,将更多的观念和手段运用到作品创作当中。

一、思维的创新

艺术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纤维艺术的多方位创意思维方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形式:

1.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思维在创意设计中通常是时断时续出现的,有利于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处理。现代纤维艺术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但是非逻辑思维更适合进行艺术创新,它可以分为转移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因而它注重感性能力的开发,而感性能力的开发正是创意性思维的关键所在。非逻辑思维方法是现代纤维艺术家们运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总是从形象到概念或概念到形象的广阔空间中进行选择、加工,运用塑造、重置、并置、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思维创造活动,进行艺术创作。只有克服了思维的惰性、突破了思维的定势,具有能动性、敏锐性、求异性和独创性才能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当中获得独特的灵感,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2.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意思维的典型方法,又叫求异性思维,辐射性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从标新立异出发,充分发挥探索和想象的力量,用推测、想象、假设等思维的方式向多个方向拓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某种纤维艺术立体形态造型方法的解决途径,可以有悬吊、支架、纤维热定型或化学定型等方法;某一编织作品的材料选择,从纤维的类型上就有天然的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的粘胶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原脂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从纤维的线型上有纱、线、绳、带等。收敛性思维又称为聚合性思维、集中思维,是从已有的大量信息中搜寻、寻求和推出正确答案和最优秀方案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在发散思维所产生的多种方案、设想途径中收敛性思维所起到的是一种汇总和遴选的作用。

3.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横断性思维,它具有同时性、横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分析事物,探寻不同的答案或研究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特点的思维过程。如现代纤维艺术种的许多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受到同时代其他艺术思潮的影响,纤维艺术家们从综合材料绘画、装置艺术、现代建筑等中不断获取创作的灵感。许多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其创意、材料使用和制作设计都是横向涉及多个领域,并将这些领域中的最新成果成功地运用在自己的创新之中。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事物的产生、发展为线索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或称为单一的垂直思维。通过比较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能够较为科学、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如果在纤维艺术的制作方式的运用上,你不去了解、总结过去那种制作方式的成功经验,吸取别人的长处,就很难获得高度的提升。

二、表现方式的创新

在纤维艺术的创意过程中,创意表现方式的选择和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决定创意成功与否的关键,它要求我们突破传统观念,以全新的手法来传达创意信息,还要从观赏者的视觉与心理角度入手,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创新的表现方式包括以下五种:

1.主题的表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主题进行诠释和发挥,如何将主题的文化内涵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材料特点、制作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纤维艺术家西德霍•塔纳卡的《焦土》就是使用大量的纤维碎片和烧焦的棉线编结而成,突出表达了人类的发展给生态和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纤维与自然、自然界的循环发展关系这类环保的主题。

2.解构与重组。传统审美趣味往往只重视事物的完美性,然而有时破坏也是一种创造的途径。自然的风化、秋天的落叶、色彩的蜕变以至原子裂变等,都是一种完整美转化为残缺美的造化过程。若有意识地将完整、单一的自然形态加以破坏、分解,使原有形态不再是自然形,不再具有原来的形态意义,再根据需要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并产生新的形式美感和新的意境表达,这种方法常被称为解构重组。分离和重组后元素的对比组合具有跳跃性的动性,其形态能带给观赏者比原自然形态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3.异质同构。异质同构是超现实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共性合二为一,这种结合并不是表面的将两个元素并存、合并,而是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表现形态,并展示出新的创意价值。这种表现手法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向观赏者展示其强烈的感染力。运用异质同构的手法,常常可构建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形态,或者是矛盾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