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的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12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1

关键词:抽象艺术;陶瓷绘画;美术设计

前言

作用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绘画艺术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同时在新时代环境下,现代化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有效发展,通过在陶瓷美术设计的有效应用,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设计灵感,增强陶瓷艺术所具内涵的丰富性,大力促进陶瓷艺术的良好、高效发展,抽象陶瓷艺术也提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使艺术家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发挥了陶瓷艺术家的巨大潜能。

1现代抽象艺术及其特征

1.1抽象的概念

抽象这个词拉丁文为abstractio,它的原意是排除、抽出。在中国文字历史上,有意、象、意象和超象的词义和抽象最接近。意可以解释为意境、意思、意念、意想等,象是“两仪生四象”、“大象无形“的象,意象是物象、表象、心象和语象合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和抽象相比,“超象”一词,超越物象、形象而非具象,可能比抽象更加贴切于“抽象”。具象是抽象的反义词,写实绘画、人像摄影和纪录片等一系列艺术创作语言,这都可以被归位具象的范畴,他们用一切详尽的、复杂的、直接的方式去呈现作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绘画对象从宗教转移到人本身,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精心的雕刻出带有人的真实情感的表现语言。画布上的每个人的神情、动作和穿着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制。相反来说,抽象就是对原有事情的提炼、总结和改造。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呈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些简单的图案、符号、色彩等艺术要素都能够表达出不同于写实的设计美感。

1.2现代抽象艺术的内涵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1.3特征

通过对诸多抽象艺术相关作品的有效观察,可以看出在现代抽象艺术创作过程中,在对艺术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并不会在意是不是已经脱离事实,通常只重视对情绪或者是韵律的有效传达,以给予观赏者有效启发。所以现代抽象艺术所具备的特征包括:独创性、纯粹性、追求新、欣赏性等。在抽象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会对客观想象、现实状态进行直接描绘,而是运用色彩、线条等进行勾勒,找不到逻辑方面的关联,但能够给予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产生深刻思考。

2现代抽象艺术的作用

2.1形式方面的作用

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艺术形态方面投入更多关注,以给予观赏者良好的视觉感受。而现代抽象艺术能够对陶瓷美术设计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通过抽象展现手法可以使观赏者产生不同感受,这就需要设计者能够在实际设计中注重对抽象事物的有效思考,并由艺术角度开展深入分析,通过多样化的绘画形式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设计的韵律感、情感以节奏感,还能够凸显设计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形象,为作品的成功设计提供可靠保障。由具体设计中可以看出,陶瓷艺术所具备的美感既会受到绘画形象的有效影响,还重视对观赏者心理的充分考虑。在新时代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审美能力、意识发生了明显转变,并且个体审美有着相应差异。所以在实际的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使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出多样化的艺术效果,让观赏者获得多样的视觉享受。

2.2点、线、面方面的作用

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点、线、面是最基本的元素组成部分,其中,“点”是构成整幅画面最简单的元素,可与“线”“面”充分结合,以形成各种形态各异的美感;其次,“线”在陶瓷艺术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是陶瓷绘画中重要的视觉表现元素,其不受线条宽度、长度及弧度的限制,画师可自由发挥。最后,“面”代表着空间,具有多样性,其中较小的“面”给予人一种精致感,大的“面”给予人一种广阔感;而虚面则给人一种虚无缥缈感,实面则给予人一种坚韧有力感。因此,画师可灵活结合点、线、面进行艺术创作,以展现不同形式的美感。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点有利于对视觉元素的有效发挥,看似简单,可所代表的意义非常广泛;线作为对点的延伸,可以将点作为起始,向着任意方向不断发展,是陶瓷美术设计中较为常用的元素。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所以想要体现怎样的感觉,就需要设计人员对线条自身所具备的艺术特征开展深入分析。同时通过对线条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平面的有效切割,对结构的有效重组;面作为空间的有效代表,其形态十分多样化,包括规则化平面以及不规则化平面。规则化平面能够使人产生约束感,不规则化平面会使人产生不断变化的感觉。同时面具备大小区别,小面即表示浓缩就是精华,大面能够给人以宽广浩渺的感受。此外,面还分为虚与实,虚面有着以虚无感的感觉,而实面能够体现出无穷的力量。

2.3色彩方面的作用

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色彩的恰当、合理应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所具备的视觉效果得到有效强化,这样才能够使作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但在对色彩进行应用时,也不是所有效果都能够得到展现,因为其作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不同色彩能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注重对色彩的有效了解与分析。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色彩分为单色以及搭配色应用。其中单色色彩有冷暖、明暗区别,通过对色彩的明确应用,可以加深色彩自身所具备的感染力。所以色彩自身拥有的差异性可以为色彩搭配奠定良好基础,而抽象艺术设计更加重视对色彩协调搭配的充分突显。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还需要对烧制后色彩变化给予充分考虑,以实现对色彩的合理搭配,显著提升设计效果。色彩是陶瓷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件陶瓷工艺品是否能达到视觉效果与形体造型的整体统一,将直接决定这一瓷器的艺术价值。因此,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是对陶瓷艺术画师的最基本要求。例如,陶瓷制品与一般画作不同,其需经过烧制工艺打造而成,因此在烧制后存在较大的色差。因此陶瓷工艺画师需分析釉上、釉下时颜色的差别,掌握陶瓷制品烧制后的色彩变化规律,确保釉下颜色与心中设想的一致。由此可见,陶瓷工艺画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掌握色彩的属性与规律,将色彩合理搭配,从而充分展示作品的艺术感,提高作品自身的色彩鉴赏力。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2

关键词:抽象艺术装潢设计视觉影像

抽象艺术的形式技巧及形而上学的审美观念,对当前装潢、平面设计都具有较多的借鉴之处,抽象艺术的应用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客观需求相关。抽象艺术作为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融人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外的抽象艺术开阔了我国艺术设计工作者的眼界。但在汲取外来艺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其为我国设计服务。

一、抽象艺术概述

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一是从自然现象出发,以简单、机械化的方式来抽取其中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最终形成概括性、简单性极强的表现要素,代表人物为康定斯基;二是脱于自然界物象的几何构成,代表人物为蒙德里安。在经过详细分析后可以得出,两种类型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主不拘泥于特定的自然物象,注重形式感等。在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中,抽象绘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20世纪前半叶的欧美,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抽象艺术创作家从欧洲来到美国。这其中包括著名的德国艺术家阿伯斯。其在抽象艺术设计领域造诣极高,使现代艺术的观念为更多人所知。

20世纪70-80年代间。抽象艺术融入到我国的绘画界和设计界,自改革开放后,对形式美的概念有了更多的认知。内容决定形式的论断有了更多的扩充.这都为抽象艺术融人中国社会作了铺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抽象艺术作为实用的艺术设计被广泛应用于装潢设计中,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我国特有的设计风格,形成了适合中国人需要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二、抽象艺术对装潢设计的视觉影响分析

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东方绘画既有现实生活的美。也具有广阔大气自然的美。在绘画中更加注重图案和线条的陈设。装潢设计虽然和绘画有较大不同之处,但抽象艺术中的设计思维理念也可以应用到装潢设计中。并发挥较强的设计作用。如何更好地突出设计产品,那就需要以合适产品的包装对产品的外在进行诠释,包装设计能进一步刺激人们探究产品的欲望。在装潢设计中应用抽象艺术广阔的思维方式,将现实主义精神概括融入于设计理念,不仅会彰显出装潢设计的巨大魅力,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抽象艺术应用于装潢设计中。是将抽象画的装饰作用和线条美感应用于产品包装装潢的设计之中。这是源于艺术的生活美。同样也是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艺术素材。经过不同形式的加工与再创造后加以表现的一种形式。抽象艺术对装潢设计的视觉影响表现为:给人们呈现出一种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回味无穷的设计美感。这是对人们审美的另一种提升,同时也超乎一般的审美境界。

新时期国内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新的设计学将人们带入到新的时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填补了人们视觉艺术需求的空白。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虽然没有在绘画艺术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应用在现代设计学中却发挥了抽象艺术的美学价值。将人们的生活引领到新的境界。在当前艺术领域,商品与艺术品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显,在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中,新颖的设计形式使产品更加具有时代特色。而这一特色则是一些美学家所不能企及的。将商品自身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结合,是当前众多艺术学家、美学家、经济学家以及科学家所关注的事情,商品的发展和它的装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的价值。抽象艺术中的图形是通过简单的点、线、面等形式组成视觉图像,这种看似简单的抽象艺术形象,实则是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联想是一种极具创新且有效的表现方法,它能传递艺术家内心所想的任何效果,使装潢设计上升到新的境界。但值得注意的是,抽象艺术虽不能准确地传递艺术家所定位的信息。但却以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美。

三、立体派的装潢设计视觉影响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艺术表现形态。而这些形态均来源于自然本身和人类智慧的再创造。画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来寻找生活中的视觉映像,但这些观察对象并不能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因此,他们在现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抽象性的创造论。以客观实在的物体为模型,将自己想象中的形态或物象以可视的方法加以描绘。并与工艺造型相结合。但是立体派艺术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艺术界和受众的认可,其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其发展受到局限。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现代艺术的发展,抽象绘画与光效结合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审美艺术表现手法。应用到产品设计及装潢设计中,体现了较强的艺术感召力。将抽象绘画与光效结合在装潢设计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视觉效果。说起立体派绘画,则让人联想到著名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其代表作品为油画《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公认是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立体派作品的特点是将物体的各个面都呈现在一个平面上.即将正常视觉看不见的侧面和背面翻转。将三维空间的画面归结为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用曲线和直线的构成和堆积,形成极具趣味和情调的风格。立体派创作风格并不是从一个视点来看事物。而是从不同的视点将观察和理解的事物呈现在画面中,表现出时间的连续性,抽象绘画风格不仅要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知,还要靠理性的创作方法和敏捷的思维。毕加索的作品中将实物与艺术构思相结合,成为后来的波普艺术,而波普艺术的发展很快成为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将产品与装潢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产品更具魅力。

四、超现实主义的装潢设计视觉影响

在抽象艺术中,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是超乎于常规思路之上的。超现实主义所创作的作品与现实中存在的物象严重不符。这种极为夸张的表现手法。在表现方式上却是极为直白的。这种直白的表现形式将艺术内涵直接传达给受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既夸张又简单,只需要夸张的图片点缀、少许文字便可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真实表达出来。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其优势在于目的明确,虽然过于怪诞和刺激人的感官,这种表现手法多被现代商业摄影所应用。

颜色是抽象艺术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为装潢设计所服务,不同颜色所传递的情感、信息是极为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受色彩来联想到抽象意味。通过不同颜色的相互搭配组合成不同的抽象元素。给人们带来不一般的视觉体验,这是通过抽象意味的联想而达到的,颜色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形成的,如:紫色代表高贵,蓝色代表冷静忧郁,红色代表热情似火。装潢设计师准确掌握颜色的各自特征。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和自身创作经验。将各自的特点加以提炼,按照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设计,合理搭配颜色,最终形成抽象的颜色,达到颜色所赋予人们的抽象美感和意境。作为抽象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和蒙德里的作品创作理论是将一条水平线和一条直线连接起来,从而产生近乎于戏剧的设计。康定斯基和蒙德里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来源于自身。是艺术作品形式自身的表达。对于装潢设计来说,一些产品并不需要形象来说明内容,如医学产品、化学产品以及光学作品等。抽象情绪通过兴奋与镇定反映出来。这种色彩与形式的结合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同样也会传达出产品的具体内容,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功能,因为人们并不需要了解画面中所蕴含的模糊表现形式。但这种表现形式也具有其特殊的功能。

作为抽象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蒙德里安为抽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以窗式方格发展了阿尔巴斯的艺术,以几何抽象探究出了矛盾的空间,甚至以点、线、面与光线和物象的错综结合。产生一种捉摸不定且不稳定的波动现象。这种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旦产生,在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中便可为广泛接受,并加以应用,可以说,这种抽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装潢设计视觉艺术的发展。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3

抽象并非简单的色块和看不懂的图形样式的拼接。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概括抽象理念在封面设计中的特征。一种是如果在书籍封面版式中构成画面的元素较少,那么设计师就要确保封面设计的精炼和概括,这样将会产生很深刻的意味。另一种则是元素非常丰富,而且融合抽象理念,会使得画面多而不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笔者认为,抽象理念在封面中通常最注重的是色彩的对比性:通常设计儿童书籍封面,要针对幼儿娇嫩、单纯、可爱等特点,增强色彩的纯度,尽量减弱对比度,强调柔和的感觉;设计女性书籍封面的时候,设计者要依据女性的特征,挑选性感、温柔、妩媚、典雅的色彩,强调奢华与柔美的艺术感受;体育封面设计,强调刺激、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给读者一种力量感;艺术类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就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有深度,切忌轻浮、媚俗,这是因为这类读者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对抽象艺术独到的理解;科普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可以强调神秘感,注重冷色调幽暗的感觉;时装杂志封面设计的色彩要新潮,富有个性;专业性学术杂志封面设计的色彩要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不宜强调高纯度的色相对比,色彩应尽可能简单。在当今书海中,抽象封面设计的色彩处理得体尤为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抽象版式的色彩的运用要考虑内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

二、抽象版式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表现

书籍封面设计中抽象版式的设计之美体现在:第一,在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中,主题的内容和艺术形式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若主题内容是封面的文字,艺术形式就是与文字之间相互呼应的底图纹样,书籍封面设计主题内容对艺术形式起着制约的作用,主题内容是设计的基础,而设计形式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反作用于主题形式。在封面设计中,艺术形式与设计主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设计作品才算是一个优秀的封面设计作品。因此,在抽象版式中设计表现形式也应当符合主题的要求,经过有组织的梳理、高度概括,表现为变形与写意的形态结构,这样在形与神相互作用下获得抽象美感,再加上版面的文字组合,从而构成抽象版式。设计要求创新,设计者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封面设计作品具有美感与生命力。

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抽象版式是一个具有很强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也是一个新语言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具有发展性,还具有创造性。但是不管怎样,只有设计出新颖的封面设计作品出来,才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促进消费。人性化是设计的关键,在整个封面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时刻考虑到人的存在,这才是创作设计之本,抽象版式是为了突出主题,从而提高设计的审美视觉效果,以达到舒坦、自然、从容的效果。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种形势之下,笔者认为抽象版式设计更加符合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因此封面设计中的抽象版式正是当代环境中的设计之美的体现。

三、抽象版式与封面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4

文章基于社会科学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理论平台,从艺术设计中“抽象”与“具象”相互关系的角度,展开对艺术设计学研究分类和方法的讨论;着重探讨艺术设计学中用定性研究方法与“抽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艺术设计;抽象继承;定性研究

艺术设计学或设计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较为新兴的学科,其研究的方法有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艺术设计学,其主要核心是为人服务,为满足人的需求需要,而人的需求则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对于艺术设计学中物质的追求实质涉及了自然科学的内容,而其中的对精神的追求则涉及了对社会人文科学的内容。因而艺术设计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学科涉及了大量社会科学甚至与自然科学的领域。并且,从艺术设计学的发展的来看,它从“大艺术”中脱离出来,最开始被称之为“小艺术”,因而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以我国目前招收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来看,选择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依然要考绘画,通常为素描、色彩、速写,因而对于艺术设计学的研究通常沿用研究艺术的方式。同时,艺术设计又受到建筑学的影响,因而有带有自然科学,特别是工学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因而,对于艺术设计的研究者而言有一个普遍的疑惑,到底应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式进行艺术设计学的研究。

一、艺术设计中的研究分类

艺术设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抽象”,一类为“具象”。“抽象”这个概念最早在五六十年代有冯友兰先生在哲学上提到,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传承的问题。近年,吴良镛先生也在建筑学中提出了“抽象继承”,他认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在建筑传统中: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再用到当前的设计创作中去。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众所周知,现代西方艺术与设计无论是理论与实践,都领先与中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事西方艺术和设计有“抽象”成分的支撑。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可以说以康德的先验唯心哲学为基础,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如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有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作为基础,法国超现实主义绘画,有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理论做为基础等。而反观中国的当代设计与艺术则无此些“抽象”为依托。因而,冯友兰和吴良镛的抽象继承理论实际是为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向传统哲学、美学、造物理念学习而正名,同时也有把艺术设计学的研究概括为“抽象”与“具象”二类的倾向。从他们对“抽象”的理解,“抽象”应是指所有非物质的精神层面,与“具象”相对,如佛教思想属于“抽象”,而基于佛教思想下而建立的佛塔则是“具象”。而把哲学上的抽象继承和建筑学上的抽象继承运用到艺术设计上,指的就是设计理念的继承,“抽象”就是对于艺术设计中精神性、艺术性而言,而“具象”则指艺术设计中的物质性、技术性而言。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定量更多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因而,定量研究较适合于艺术设计学中科学、技术、物质层面的问题。以中国古建筑群紫禁城的研究为例,通过具体的测量可以测出各个宫殿的具体尺寸,如太和殿与中和殿的不同建筑样式的差异、尾兽的差异、总长宽高的差异等,进而得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样式甚至设计的方法。而定性研究则是与定量研究相对的一种研究方式。根据李立新在《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中对艺术设计学研究方法的分析:艺术设计学中的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以实地体验或实物文献分析为研究起点,通过对设计活动和现象的长期、整体的分析来解释设计现象和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说,定性研究能解决的是无法用数字准确衡量的事物,如对人的情感、幻想、精神层面的追求等,而这恰恰是艺术设计学专业必须要面对的,即艺术设计学中的艺术成分。如太和殿与中和殿为什么会有建筑样式的差异、尾兽的差异、总长宽高的差异,是基于什么思想或理念形成的这些差异,是审美,是皇权象征还是这个古典哲学思想的要求?这些都无法通过定量分析来得出结论,只能是以定量分析作为基础,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说,对于艺术设计学而言,定性研究则应偏向艺术设计中“抽象”的部分,即研究艺术设计中的精神性、艺术性。而定量研究则应偏向艺术设计的“具象”部分,即用于研究艺术设计中物质性、技术性。

三、结语

根据上述的分析,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二类,即具象研究和抽象研究。具象研究偏向自然科学,而抽象研究偏向人文科学。根据这二大类,可分别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即用定性研究方法究研究艺术设计学中的“抽象”部分,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艺术设计学中的“具象”部分。但二者并不是相互隔绝,“分类进行”只是为了更便于艺术设计学的研究。

作者:樊强强覃庆贵单位:东北大学

参考文献: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5

西方现代抽象绘画包括了许多流派、许多风格,其中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画派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抽象主义艺术的理论,主要艺术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艺术不是客观自然的摹仿,而是内在精神的表现;其二,艺术表现应是抽象的,而具象的图像有碍于精神的表现。

瓦西里・康定斯基(Kandinskywassily,1866~1944)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早年在莫斯科学习法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创立“青骑士”团体和跃动的纯抽象风格,曾任教于包豪斯设计学院,有《论艺术中的精神》、《回忆录》及《点、线、面》等著作出版,对发展现代艺术起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把艺术活动看做是纯粹精神领域的事情。他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一文中说:“灵魂与肉体密切相联”,它通过各种感觉的媒介产生印象,被感受的东西能唤起和振奋感情。在康定斯基看来,艺术与自然是两个独立的“王国”,各有不同的原则和目标。艺术应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一件艺术品的成功与失败,最终取决于其“艺术的”及“审美的”价值,而不取决于它是否与外在世界相似。

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风格,他曾经在巴黎停留数月,在那里他接触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和立体派的绘画,这对他日后抽象绘画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启示。在康定斯基早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在绘画中所起的作用,这期间的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到凡高、高更的影子。他认为色彩在绘画构成中占有主要地位,同时色彩与线条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具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表现力,这也许就是康定斯基对“艺术独立性”的理解。而康定斯基认为艺术的独立性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艺术要独立于自然而遵循自己的法则存在,不能拘泥于现实世界。其次,艺术不是理性世界的产物,不能遵循客观的、自然的法则而应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反应,是感性主观的产物。他把包括感情在内的“内在因素”当做决定性因素,而把“外在因素”(作品与形态)只当做借用因素,从而得出“艺术作品的形式是由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的”,他说:“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

康定斯基把绘画里的物象比做音乐里的旋律。认为交响乐里旋律作用是微弱的,重要的是“各个部分的平衡和系统的安排”。在绘画上,图形与色彩是否成为某个物象,也就是说,是否有可辨认的自然物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与色在画面上的组织结构。他认为在画面上一个“点”是基本元素,使空白的画面,“受孕结实”,而画面上一条水平线是冷静的,象准备接受重荷的基地,一个三角形,可以唤起活泼的激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圈接触产生的效果,不亚于米开朗其罗画上的上帝手指接触着亚当的手指。在康定斯基的造型观里,自然物象的形具有内在的音响,画面上的形要能够唤起内在感情,从这种造形观出发,他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造形语言,形成了自己的图形特色。他认为色彩与形组织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图形之间的组织还是色彩之间的组织或者形与色之间组织,对于康定斯基来说都是靠他“内在情感”的杠杆来调节的,一方面他提出画面构图是“构成的”。画面各部分之间要有精密系统的布局,另一方面又指出,在这些表面结构的后面必须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结构”,建筑在纯精神基础上的结构。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沃林格尔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那只好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重点从“深层心理需要”的角度阐述了艺术的抽象倾向与情感的关系,作者自称这本书是“成为理解这个时代一切重要问题的开门咒”。沃林格尔的理论,影响了包括康定斯基在内的很多表现主义画家。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创作出来的。沃林格尔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创造抽象美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其实,从历史上看抽象艺术由来已久,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中都有抽象图形的出现。中国的彩陶、阿拉伯的早期艺术、蛮族美术,尤其是中世纪哥特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广泛运用抽象图形。但是,它们常常主要在装饰领域中,作为一种物质创造的附属部分存在的,同今日抽象艺术家以艺术品的主体来看待抽象语言有着质的差别。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艺术的发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这恐怕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精神境界和物质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关。首先是关于世界的基本构成,从宇宙于元素,恒常的运动、几何的形态。其次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的最本质的存在形态和运动方式。今日的机器、车辆、建筑、家具等等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全部都采取了几何的形态。生活在这样景观中的一代人,已经十分习惯于抽象形态的存在了。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理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他参与了俄国的早期实验艺术运动,他为莫斯科艺术与文化学院起草了教学大纲,1921年,康定斯基因为俄国开始排斥“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艺术而对革命的热情幻灭,因此他离开俄国返回德国,受格罗佩斯的邀请加入了包豪斯学院,受到格罗佩斯的《包豪斯宣言》的极大影响。在包豪斯的教员当中,他是从开始就对这所学院的宗旨和目的了解最为透彻的一位。在这个时期也是康定斯基艺术创作的高潮时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抽象主义画家,他来到包豪斯任教,对于学校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康定斯基认为,“未来的艺术一定是多种媒介的综合,不会再是单一媒体的表现”。从这个观念出发他自然认为所有的技术都应该为设计这个中心服务,他对于统一综合学科和媒介的主张,使他自然成为格罗佩斯的重要合作者,因为他们在观念上具有相似的内容。康定斯基来到包豪斯学院以后,取代了施莱莫的壁画工作室“形式导师”的职务,同时设立了自己独特的基础课程,严格地把设计基础课程建立在科学、理性化的基础之上。在当时的一些美术学校,基础课程基本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没有任何理论支持,也没有理论依据。康定斯基所教授的基础课程对于技术的强调是本质内容,理论的依据和支持则是基础课程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互相协调,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对于形式和色彩的系统研究,并倡导形式与色彩的研究要结合具体设计项目的应用。他主张要求学生设计色彩与形体的“单体”,然后把这种单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从中研究形体、色彩的结合方式和产生的视觉效果。康定斯基对于包豪斯学院基础课程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绘画的分析,二是对形体与色彩的理论的研究,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理论开始,然后逐步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使抽象绘画艺术成为准科学(非具象)运动的最大受益者是设计界。与抽象艺术同时发展、并互相影响的“三大构成”,可以说从包豪斯开始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世界上大多数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例如,研究色彩冷暖与形式的变化关系,对色彩的纯度、色彩的明度、色彩的调和关系、色彩对于人心理影响,他都通过严格的教学方式进行逐步的引导,最后使学生完全掌握色彩与形态的理论,并且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在设计项目上。

康定斯基之所以能够成为包豪斯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艺术的先驱,还因为他能够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在教学和艺术理论方面为包豪斯设计学院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康定斯基自己为学校编写教材。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在教学方法上他注意学生的自我体验,避免现成技术的传习,注重学生对结构特征的把握,避免摹仿实物,注重学生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的课题,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创立的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的确是对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大贡献。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课程改革上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学习和研究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和他在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独立性,不仅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每一个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这也是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毕加索:《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德・保尔福格特:《20世纪德国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范梦:《世界美术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5.美・奥托.G.奥克威尔克、罗伯特.e斯延森等著.牛宝宏译:《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李惟妙:《康定斯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6

1.传统文化是设计文化生存之本

传统文化抽象与现代设计是交互影响的。传统文化抽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积淀,很多时候表现为含蓄而内敛;现代设计主张个性、创意、时尚,体现出现代人的诸多性格,其代表着勇于实践开拓、敢于冲击的一面。在很多现代设计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提升品位,内在和外显的有机结合是必然的。事实上,传统文化抽象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就艺术而言,它是由人创造的,这里的“人”是不可能离开民族而存在的,特别是离不开本土的文化,即所谓的“民族性”。以“鱼”为例,中西方对鱼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区别,鱼在中国有着美好的象征,当设计中出现鱼时,中国人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个抽象符号所连带的一些特殊意义。而西方由于地域性和文字差异,对鱼所产生的联想是不一样的。没有脱离了“民族性”的设计者,也就使得设计存在“传统性”和“民族性”,设计文化存在于斯,长于斯,自然就像于斯。传统文化的抽象性的传布、流传和系统性的特性决定了其文化的不可逆转性。设计者的思考源泉是统一的,他们拥有同一个本源,其传承过程的漫长特性又让每个节点都可能成为设计者捕获的灵感,从此加以深化和个性主张,完成一件件形态各异但是殊途同归的作品。例如,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和国内其他设计者的设计在文化层面而言,他们拥有同一个本源,即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抽象性:中国特征。由此,发现了一些所谓的逆传统的设计思路,其实只是逆转了形式而在阐述传统的抽象性。在时信通畅的当下,中西方文化没有显现出绝对的冲突;相反,在艺术上普遍认可“艺术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规律。中西艺术的融合使得民族性的传统文化的抽象意义变得更宏大。就设计艺术而言,给受众带来愉悦和共鸣这一条件下,文化抽象变得没有国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去关心发生在国外的思潮,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关注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交流和学习中,文化的抽象性意义作为一种介质在作用着双方,所以也就有了《功夫熊猫》这样的中西合璧作品,还有了“鸟巢”奥运主场馆。现代设计因中国传统文化被国际的认知度而逐渐发挥其能量,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取得立足之地,是需要根植于庞大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才可行的。换言之,现代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才能使设计经得起历史的沉淀,经得起世界的考量。

2.现代设计不可避免地源于传统设计

以非洲艺术为例,大型非洲艺术展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据数据显示,从1990年开始(直到现在),西方国家内部举办的大型非洲艺术展览不下30个,包括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馆和英国的皇家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等都举办过当代非洲艺术大展。非洲艺术不是野蛮、愚昧的偏见,它代表了原生态文化,以反映自然界最原始的状态为特色,这是非洲艺术的魅力所在。深入研究非洲艺术,我们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它们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精神积累,也就是都非常注重题材的象征意义。非洲的文化抽象性符号在某种意义上说比中国体现得更为直接,比如,非洲直白地描绘他们的众神,或者是抽象性的拟人形象,它们作为中介缓和亡灵和生者之间的关联。所以当拟人形象一出现,他们就明白图像的具体象征。这些图像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抽象性一样,具有传布和流传性、系统性。回头看红火的非洲艺术的当下,他们在做些什么。在大型非洲艺术展览中,我们除了发现原生态的艺术外,还看见了借鉴和引进现代先进技术而进行创作的非洲艺术品,他们尊崇原生态,却不抵触新技术,这就是非洲艺术中的现代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的根源在哪里?从非洲艺术例子中,我们发现,技术的先进性是可以比较的,艺术却不存在谁落后的问题。也就是说,懂得弗洛伊德理论的和懂得加缪理论的人不见得可以在艺术上结论谁优谁劣。艺术的未来,即艺术的可发展性是决定选择对错的标准之一。传统文化中的抽象性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人,其系统性也决定了现代设计艺术的未来依然是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所谓的国际化,在某种层面上是督促当代设计艺术家如何去传承、利用、发扬本土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3.现代流行趋势与传统文化的抽象性

流行趋势与传统始终是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现代设计者会大胆地假设很多种设计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流行”之后,文化趋势又回复传统;当然这里所说的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铁律,它也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更新和进步的。以传统的中国国画为例,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后,我们已经吸收了大量外来的优秀文化,丰富了国画的本体,同时还多了阐述表现方式的现代审美观。即使是一成不变的京剧“脸谱”,在京剧的相关技术上也是进行了很大的努力,声光电、多媒体的运用等,新技术运用于舞台。由此我们发现,传统和流行其实并不矛盾和冲突,只要不是生硬地拼接,有了敏锐的感知能力,古老的传统可以流行起来。相对于传统文化的抽象性而言,流行趋势是一种探索,是前哨,它为我们感知未来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可以使自身从容地适应和发展。例如,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传统造型将其“符号化”,也就是典型的抽象性运用。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在于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形符号的背后蕴藏着的深层的象征意义。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观念的外化”。从并非统一的国际化眼光来看现代的流行趋势,我们不难发现,各国、各民族始终没有违背传统文化、风格而特异流行。比如德国设计始终坚持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特征;美国设计风格是轻松、乐观、自由;法国的设计面貌是豪华、奢侈、非大众、非民主的;丹麦的设计则坚持冷静、严肃、绝对功能化的时尚风格。由此也可以确定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抽象性设计在国际环境中,需要坚持的是一种风格下的个性化展现。越来越多的时尚设计师或者是潮流设计师在积极创新和实践的同时,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世界民族文化,运用本土文化传统的抽象性来表达艺术主题,丰富现代设计艺术的多元化和古今、内外的文化融合。这也是当代设计艺术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主题。

二、从来没有走远的现代设计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7

分析文化遗产与环境艺术设计来源于www.

1抽象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整体,就拿室内设计来说,从空间布局到室内装饰品的选择,任何细微之处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那么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给予观众广大的想象空间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抽象美之说,如:中国的戏曲就是抽象美的典范,从舞台的这边到那边就是两个天地,只是一个手势就可以让人联想到现实广阔的场景,观众从抽象的表达中感知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如何展现抽象美呢,如:通过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穿插、因借来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苏州园林一样借助景与景、景与空间之间的各种形式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的巧夺天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扬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人合一”,它强调了人类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要实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正符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创新,在审美上可以追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天成”之美、“闲适恬淡”之美、“简单大方”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物质性继承,一个是精神性继承。首先,物质性继承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形式的继承,比如说,中国很多的仿古建筑就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继承,在现代建筑中加上一些传统的表现,如在屋顶的设计上,在室内装饰上糅合进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进去,让人感受到中国的古典美。但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单纯的物质性继承是无法实现发展和创新的,要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性继承。其次,精神性继承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的深层次探讨,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审美习惯、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达到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说,在室内设计中,以人性化为基本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适度而含蓄,从空间布局到装饰品的选择上给人营造出平静淡雅的舒适空间。在一些材料上将中国古典元素杂糅进去,形成中国古典的抽象美和似是而非的无限美感。

2.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形态的表现,更为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的展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照搬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文化运用现代思维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既要考虑到空间组合,又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审美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时代性元素,提供了人性化的理念等,这些都将不断促进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8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整体,就拿室内设计来说,从空间布局到室内装饰品的选择,任何细微之处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那么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给予观众广大的想象空间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抽象美之说,如:中国的戏曲就是抽象美的典范,从舞台的这边到那边就是两个天地,只是一个手势就可以让人联想到现实广阔的场景,观众从抽象的表达中感知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如何展现抽象美呢,如:通过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穿插、因借来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苏州园林一样借助景与景、景与空间之间的各种形式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的巧夺天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扬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人合一”,它强调了人类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要实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正符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创新,在审美上可以追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天成”之美、“闲适恬淡”之美、“简单大方”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物质性继承,一个是精神性继承。首先,物质性继承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形式的继承,比如说,中国很多的仿古建筑就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继承,在现代建筑中加上一些传统的表现,如在屋顶的设计上,在室内装饰上糅合进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进去,让人感受到中国的古典美。但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单纯的物质性继承是无法实现发展和创新的,要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性继承。其次,精神性继承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的深层次探讨,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审美习惯、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达到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说,在室内设计中,以人性化为基本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适度而含蓄,从空间布局到装饰品的选择上给人营造出平静淡雅的舒适空间。在一些材料上将中国古典元素杂糅进去,形成中国古典的抽象美和似是而非的无限美感。

   2.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形态的表现,更为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的展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照搬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文化运用现代思维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既要考虑到空间组合,又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审美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时代性元素,提供了人性化的理念等,这些都将不断促进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思维模式;思维方法;综合运用 

 

一、艺术设计思维的概念 

艺术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在艺术设计的创意过程中,通过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并对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创造活动和创新思维过程。 

思维是指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的间接、概括反映,是人类自觉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思考能力和思维的形式,并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在长期的思维活动中促进了语言、认识的发展。从世界文化发展历史来看,创造性思维是造物活动过程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形式与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所以才有了璀璨的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 

艺术设计的思维“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①。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富有哲理性、象征性以及关联性的手段使作品产生丰富的联想性与审美性,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赋予审美的体验。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不仅表现为对设计本身的创新,还表现在设计师对自己固有设计观念及能力的认识与突破,它是主观与客观的两个层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信息传播与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随着网络资讯及设计软件的功能开发,世界经济的同步化进程日益加快。要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设计师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不断地研究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设计意识和设计水平,了解最前沿的设计资讯,掌握最先进的设计软件,开阔视野和思路,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在最活跃的状态。 

 

二、艺术设计思维的特点 

1.艺术设计思维的源泉来自于对事物的认识与观察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动物、植物、自然景物都有各自富有美感的形态,但万物又有各自独特的属性和外在形态,即使同一种物体,也可能有不同的面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具体能力之间存在着差别,会造成思维结果的差异。对于从事艺术设计创意工作的人而言,深刻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情感交流和审美性,从对事物的观察中寻找灵感,发现蕴藏在普通形式下的细节与美感,捕捉转瞬即逝的知觉闪现,及时总结、归纳、提炼自然中的素材,是寻找创意灵感的源泉。 

2.艺术设计思维来自于设计师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我们从文字的演变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中国的汉字还是西方文字,都是从原始巫术、舞蹈、绘画中逐步归纳、概括而来的,都经历了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炼过程。正是人类这种不断总结经验的能力,才能使知识得到延续和传承,才有了今天灿烂的文化与丰富的世界。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善于学习,从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从经验积累中摸索事物的规律,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开拓自己的思路,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观察判断的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宽泛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设计思路,创作出更富有传达效果和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3.艺术设计思维来自于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与交融 

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如果只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其他知识的扩展与积累,那么设计艺术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了多种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设计师要注重在多学科、多层次知识的交叉中汲取灵感,把艺术、科学、生活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从多种角度拓展思维模式,作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设计思维的理解与感悟,这样才能及时把握现代设计思维的发展方向。 

 

三、艺术设计思维的类型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思维方式。‘形象’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与现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②所谓形象思维主要是用直观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形象有“表象”和“艺术形象”两层意思。表象是自然状态所形成的外部形态,如形状、色彩、质感、肌理等,而艺术形象则是在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之后形成的新形象。艺术设计的形象思维不是简单地观察和再现事物,而是将观察的事物进行选择、整理、思考和重新组合,是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高级思维方式,是一个从自然形象、艺术意向到艺术形象的提炼过程。 

2.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又称抽象逻辑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把直观所得到的东西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概念、定理、原理等,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变化过程。 

抽象思维可以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方式称作经验思维。理论思维则是根据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思维,它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特征,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与结果,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本到质的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中的推理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到一般结论、概念、原理的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原理概念到个别结论的方法。艺术设计中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因素,是个别现象与一般规律的统一,人们在对个别现象的个性归纳中发现其共性特征,形成概念和理论,再借助演绎的方法进行新的创造,产生新的设计形式。 

3.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作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途径去展开思考的方法,是从同一来源出发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③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思维过程中进行大胆的设想,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使思维活动向多方向扩展,从而获得新的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够在思维过程中为设计师提供更多新思路、新创意、新的解决方案和途径,为设计提供更加宽泛的设计灵感。 

抽象艺术的设计篇10

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意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介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是意象思维。

(1)服装造型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对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的具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始终结合着具体生动的形象,但是本身离不开想象。服装造型设计构思的艺术想象,是指根据设计主题,从现实可能性出发,对各种形象或经验进行重新创造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和材料来进行,这种专门的艺术表达工具才能使艺术形象的塑造过程顺利进行。其中,艺术语言是指艺术家借以表现自己的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和造型表现手法的总和。在我们充分掌握材料性能、结构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服装造型语言,按照形式美规律和造型布局等手段,强化服装功能,在达到服装实用目的的同时,塑造完整而富于变化的和极具艺术生命力的形象。总之,形象思维过程是从印象到意象再到形象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选取具体的感性材料,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塑造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2)服装造型的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人们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艺术创作和服装设计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反映事物的外在特征,只有同时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并且能将多种思维交织并用、优化组合,才能创造出既有深度意境又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的优秀设计作品,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一个好的设计师。点、线、面、体的造型规律,其实就是一种抽象的方法,这是对出现在服装中的物质形态的一个高度的、抽象的概括,便于研究,方便设计。

(3)服装造型的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是指设计者模拟意境形态的一种方法。服装中的意象思维,侧重“意境”,以意境的表达为主旨,把“意”和“神”作为造型的主导,去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会意”在前,“成形”在后,造型物源于生活、妙超自然,从而达到情与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的境界。

(4)服装造型的灵感思维

何谓“灵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灵感实际上是潜思维,它无非是潜在意识的表现。潜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本能、欲望和经验,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所以我们所理解的灵感就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创造性的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以及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产生的兴奋的具有智力跃进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灵感是创造者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涨时所处的心理状态。灵感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谁备作为基础的,决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要在平时善于观察和发现,它是长期观察、积累、思考和善于发现的结果。然后,在着手设计时,设计师对自己的创作内容要抱有强烈的攻坚欲望,时刻保持饱满的创造情绪,自觉地、有意识地、集中精力进行长时间的研究思考。只有使思想达到高度饱和的受激发状态,才有可能在头脑中产生下意识的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活动。当具备以上所说的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谁备的时候,还要能围绕主题,有目的地思考和专心创作。对于我们在涉足其他领域的时候,对于可能会对本专业设计产生设计借鉴的内容要随时记录整理,做个有心人,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捕捉灵感,丰富设计。总之,这四种思维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