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14

人才培养策略篇1

我国家具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互联网、市场需求变化和原材料供应链革新的冲击下,家具专业人才面临原创设计能力不足、用户研究能力薄弱、设计方案转化率低、缺乏品牌管理意识和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形势下的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转型升级;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前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益发明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家具行业人才的教育模式也要转型升级,根据社会需要来适时调整培养思路、教学内容和师资结构,制订新的教学计划。

一、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形势

(一)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是世界家具生产和出口的大国[1],但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家具产业优势体现在低端产品上,高端产品的竞争力整体较弱。缺乏对异域文化特征、现代生活形态和技术发展潮流的足够认知,缺乏原创设计能力和核心技术,原材料供应企业的经营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是主要原因。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中心,打造健康的上游供应链,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加快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提升我国家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生产能力提高

近年来,家具产业的先进制造程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出现,落后的产能逐渐被淘汰。为满足消费者对家居环境的个性化需求,全屋定制家具和互联网家装企业应运而生[2]。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市场占有率。通过转型升级,一些定制家具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成功在资本市场融资,投入资金建设更先进的生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发展速度继续加快,成为家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三)研发投入增强

由于技术人才缺失,开发新产品资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和供应链管理困难等因素,许多家具企业只注重销售和产能建设,产品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1],恶性竞争行为时常出现,利润率不断下降。为了避开红海竞争,部分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原创设计的投入,转变研发外包模式,建立了自身的产品创新设计体系。同时,为避免小规模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风险,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在一些家具产业集群地得到倡导,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四)品牌意识增强

品牌是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根本,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然而,我国的品牌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诚信意识较弱等问题比较明显,作为传统制造业的家具行业情况尤其突出。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国内许多家具企业在没有关税限制,熟悉本土消费文化,人力成本较低和销售渠道完善等情况下,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进口产品竞争仍处于劣势。一些有远见的家具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的力量,由制造向创造、由产品向品牌转变,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二、家具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家具专业教育主要开展于林业院校中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国外家具专业常设置于建筑设计学科下的模式不同,多数国内院校的家具专业与建筑专业关联度较低。其教育模式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课程基本以木材学为基础,艺术课程与工科课程并行,教学内容较多但系统性欠缺,且更新速度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3-4]。

(一)未能及时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

在我国家具产业中,定制家具行业率先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能、提高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是关键问题。与实木家具相比,板式家具更适合标准化生产,人造板为加工原料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也因此成为关键技术问题。为了适应智能制造的要求,技术人员开发各种比较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并投入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高校的相关课程和教材罕见,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欠缺逻辑思维和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先进制造技术缺少求知欲,普遍缺乏工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视野,发展局限性非常大。

(二)未能及时面对电商时代的挑战

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家具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对产品设计思路提出新的要求。首先,电商平台积累的用户大数据,对产品设计创新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过去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研究方式逐渐被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产品设计思路更加理性化。其次,电商模式强调产品设计必须适应仓储、物流和安装服务,尽可能减少成本的产生。在包装上,产品部件的造型和结构设计应有利于缩小包装体积,提高运输效率;在安装上,产品的组装方式应该简单易懂,消费者无需依赖专业安装工人的帮助。这要求设计师具有互联网思维,拥有扎实的用户研究和产品经理知识,拥有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家具人才培养工作并没有相应举措。

(三)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

消费的多元化要求家具产品种类更多,更新换代的节奏更快,市场变化也在加快。例如,2000年以来,板式家具市场越来越大,而造型同质化严重、雕刻工艺繁琐的传统实木家具市场逐渐萎缩。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万物互联”的趋势使得家具与消费电子、电器和机械等产品的边界逐渐被打破。在智能家居大趋势下,家具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颠覆人们传统认识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传统家具专业,在木材的认识和运用上具有优势,但随着国家对原木供应的限制和进口木材的成本上升,除了皮革、铁艺、玻璃和藤竹等材料的使用增加之外,木塑、纸塑、石塑和碳金等新材料也开始应用。增加新材料研究和应用课程,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高创造性是必要的。其次,学生对产品品质控制的理解仅限于产品设计和质量检测,对供应链管理没有深刻认识,导致在实际研发工作中脱离企业的经营能力范围。再者,学生对商业化设计的理解肤浅,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训练,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把握能力,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欠佳[5]。

(四)原创设计能力和品牌管理意识不足

品牌的增值作用对利润率普遍较低的家具行业非常重要。在企业经营中,产品研发项目启动之时,原创设计和品牌建设是重要环节。而家具人才的实际培养中,一方面,原创设计训练导向多为概念设计,与脱离实际生产条件和市场竞争需求,设计方案转化可能性非常低;另一方面,缺乏品牌管理意识,产品设计定位模糊,或者与品牌定位不相符,不能适应企业的产品系列化开发工作,对产品创新贡献率很低。或者通过国外品牌产品的抄袭,实现形式上的模仿,没有形成稳定的产品设计思想和理论,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竞价、产品生命周期过短和用户口碑差等问题,致使企业研发成本高企不下,无法建立有价值的品牌或者使品牌价值受损。可见,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步伐与产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态势不匹配,原创设计、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一体化能力人才的培养机制还未完善[6-7]。

三、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坚持优势核心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创于1959年,目前是广东省唯一可以为家具与木材加工行业培养本硕博三个层次人才的教学单位。2004年至2016年,针对广东地区庞大的家具专业人才需求,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划分“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以木材研究与应用为主,以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为辅,设立木材学、木材干燥学、木材加工工艺学和人造板工艺学等木材基础课,平行设置了素描、色彩、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家具设计等主干课程,同时开设软体家具、金属家具和竹藤家具等选修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精于木材加工技术、具有艺术素养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8]。注重教学体系建设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木材学、木材干燥学、木材加工工艺、家具设计和模型制作,把木材加工、木材商品学、产品设计与三维实物模型制作紧密联系起来,不仅锻炼学生自主设计、动手进行机械操作完成作品等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产品从材料到成品过程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木材学等一系列课程为教学优势核心的策略,培养学生深入钻研木材性能和应用的基础能力,体现“专精尖”的培养思路。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和新材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变革要素,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和销售经营中的o2o模式成为潮流,家具专业教育需要能瞄准目标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前瞻创新能力、洞察用户需求和理解全新商业模式,能适应产品设计、品牌管理和营销等多岗位的综合性新型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在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的办学基础上,开设了木材科学与工程(索菲亚班),以特色班的形式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家具专业人才,增设了家具智能制造、家具新材料、研发管理、以及精益生产和精准营销等课程,并更新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虚拟现实、3D打印和智能设计等知识。同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大幅度增加了实训课程的数量和学时,并适时开展了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广东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围绕上游原材料开发与下游生产应用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包括长江学者、教授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一批。目前全学科共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和讲师9人,80%拥有博士学历,并形成了木塑复合材料、木材学、木材加工工艺,以及家具设计等科研团队。重视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在教学上,严格地执行青年教师的帮扶制度,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学工作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科研上加强内外学术交流,帮助每位教师夯实科研的基本业务能力,还强化了知识产权获取与运用和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职能。建立大量教学实习基地,引进社会师资力量,聘任了一批企业家、工程师和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以各种形式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

(四)加强校企合作机制

倡导高校和企业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与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家具专业人才培训模式,通过“工作室”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的实际研发项目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咨询服务、工作坊和长中短期培训班,主要进行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品牌推广、互联网营销到售后服务各环节的一体化全要素能力训练,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对本行业的认识程度,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在科研合作方面,校企双方通过共建产学研合作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来加强科研合作与技术交流。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龙头企业申报的广东省家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得政府部门认定,旨在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努力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家具产业工程技术研发高地,产学研各方一起开展联合攻关,克服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同时组织教师和学生组成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从发展战略咨询、技术攻关、产品设计到终端形象设计等全方位科技服务,与知名企业共同组织家具设计大赛、探讨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设计的思路,在帮助企业的企业提高研发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高校在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上必须顺势而为,正确面对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和措施,尤其保持对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对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和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大胆开展教学改革,才能保持教学的先进性,为学科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与时俱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智慧,徐伟,牛广霞.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行业的现状与科技需求[J].木材工业,2009(2):23-26.

[2]唐兴荣.“互联网+”时代家具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改革[J].家具.2016(02):62-24+75

[3]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146-147.

[4]胡孙跃,余肖红,李延军.家具设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9):46-47

[5]甘庆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与途径[J].设计.2015(06):143-144

[6]林晓蔚.基于角色模型的家具设计教学探究[J].设计.2013(02):212-213

[7]于再君.“产学研用”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龙岩学院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3(05):85-88

人才培养策略篇2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人才培养策略篇3

摘要:田径后备人才是保障我国田径发展的根基,田径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我国田径水平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田径后备人才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赵永刚,男(1984-),学历:本科,吉林省通榆县业余体校。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206-01

1.前言

后备人才是否充足决定着项目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国家体育局局长袁伟民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讲道:“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1]田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俗话说“得田径者得天下”,但是田径项目在我国一直都是重大比赛的软肋,所以我国田径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就要有强大的后备人才做后盾。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2]

2.田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突出

2.1社会保障制约田径后备人才培养

社会保障一直是困扰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员,严重影响了田径后备人才的发展。运动队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制度有待于完善。现役运动员因运动或者比赛而引发的伤残等问题,退役后都得不到经济补偿。退役后的运动员安置问题,基本生活保障都令人担忧,致使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体育。

2.2学、训矛盾冲突,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发展

“我国体育后备队伍规模不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与教育在体制上脱节,学习与运动在目标上冲突。”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完成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少年运动员竞赛制度不健全,教练员为了最快的出成绩,致使运动员早期专项化、成人化,过早进行大强度、超负荷的训练,而忽略了人体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敏感期的基础训练,这样不仅造成田径运动员伤病率过高,而且造成了运动员在学习和训练时间出现偏差。运动水平提高了,学习成绩就自然降低了,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这样不仅给运动员升学造成了压力,即便是不升学,到了更高一级的专业队,甚至是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水平低,对后期训练的接受能力也造成影响。这种学训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长。

2.3运动员选材的科学化程度较低

教练员在选材方面以经验选材为主,未重视科学选材的重要性;训练目标以比赛名次。成绩与教练员的利益和荣誉相关使得教练员更加追求优胜和名次,而忽视青少年运动员全面系统的培养,出现拔苗助长。教练员一般不用生理和生化指标检测,使训练缺少量化依据导致训练过程的盲目性缺乏相应的措施;科研能力薄弱,只有省运动学校具备训练单位的科研机构。[3]

2.4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观念开始改变,运动员特别是运动员家长对退役以后就业发展非常看重。就业问题关系到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问题,过去运动员退役后由国家包办,向各行业推荐能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运动员退役后还得不到应有的生活保障。由于运动员在役期间,加上运动员专业训练的同时忽视了文化课学习,所以现在很多退役的优秀运动员都找不到就业的出路,体育人才的退役安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调查显示64.3%家庭不愿意子女进体校,怕耽误学习,更耐人寻味的是体育家庭也不因为职业关系,反而更不愿意子女从事训练的家庭竟占70%以上。所以这种模式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

3.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走“体教结合”道路,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冲突

“体教结合”是一种新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体育人才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处理好体育与教育的关系,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明确体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义务共尽、资源共享、成果共有、优势互补”。我们要突破原有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束缚,积极

开创后备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和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要逐步建立起新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机制来推动和促进“体教结合”,才是从根本上保障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3.2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省体育局和有条件的训练单位必须建立田径运动选材系统,以促进提高田径运动选材的成功率.尽快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运动员及家长、运动员所属单位及教练员有必要签订社会保障协议,在运动员培养训练的全过程中,双方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妥善处理好运动员训练、学习、退役后的安置、就业、伤残保证等问题,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解决后顾之忧,以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3.3建立科学完善后备选材机制,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材率

科学的选材是提高运动员成材率的基础,科研力量是提高科学选材的杠杆。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创新则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因此,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田径水平的重要环节。各有关机构和领导部门,建立田径技术研究小组,有计划地组织各级教练员进行短期培训和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选材评价标准,重视心理选材把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作为选材标准。提高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材率,以切实推动和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4.小结

运动员选材、社会保障、学、训矛盾冲突和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制约我国田径水平发展,为此,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体教结合”模式,并且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练员科研能力,做好选材工作,保障选材成功率。这对推动我国田径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宋丽华,魏军.吉林省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3.

[2]盖国富,戚鹏宇,李海波.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109.

[3]宋丽华.吉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贵州体育科技,2008,16.

参考文献:

[1]宋丽华,魏军.吉林省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3.

[2]盖国富,戚鹏宇等.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109.

人才培养策略篇4

关键词:流通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68-02

加快培养流通业应用型人才,推进现代流通业发展,有利于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深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流通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流通业人才学历总体状况偏低。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的数据,在以行业划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批发和零售业中大专学历的比例为6.7.%,本科为2.3%,在所有20个行业中位居倒数第八;在以职业划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商业服务人员的大专学历比例为5.9%,本科为2.%,仅仅高于农林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以受教育程度划分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中,商业服务人员的大专学历比例为17.6%,本科为11.3%,仅仅高于农林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流通技术信息化的新形势,全面提高现代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成为发展流通产业的紧迫而严峻的任务。

此外,缺乏流通业人才资源的战略规划,缺乏对流通业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有力支持,流通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教育和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流通企业人才内部培训相对滞后,执业资格认证模式尚未普及,学历教育的培养方式与实战结合不够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流通业应用型人才的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流通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制定流通业应用型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为适应商贸流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内,应该对流通业应用型人才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从流通业全面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出发,制定流通业应用型人才战略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和主要措施,对流通业人才资源的宏观布局、层次结构和素质要求进行系统规划。应审慎平衡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流通业人才需求的近期目标和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二是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好流通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的关系。力争实现流通业人才总量同流通业发展目标相适应,流通业人才结构同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在制定流通业应用型人才资源发展规划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流通人才培养市场的监管。首先是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公平竞争。强化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制化建设,完善并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监管机制,确保人才培训服务市场竞争公开、公平、公正,保障商贸流通领域人才资源高效、有序、合理地配置。其次是严厉打击市场欺诈行为,保护培训学员的合法权益。对于有些人才培训服务机构培训资质不合格、高收费乱收费、欺诈培训学员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资质低下的培训机构要严格取缔。

完善流通业人才的评价认证体系是制定流通业应用型人才资源发展规划必须考虑的。应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应该改进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除了现行统一办法之外,应该放宽年龄、资历、身份等限制,并且逐步推广流通业企业在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考核办法,推行工作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应当在大专院校、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学历培养和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积极推进以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型技能训练。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流通人才培训体系

1.学历教育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强化学历教育。一是要面对实际、面向未来发展需求,梳理目前高校的专业和院系设置情况,力争多开设流通类专业和院系。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有保障的前提下,引进教学和科研人才,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为流通业人才培养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二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流通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加大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招生规模。三是明确并强化高校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实际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与其他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并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开展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流通业工作,能够从事企业生产运营与综合管理的、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四是明确分工和侧重点,对高职教育合理定位。高职教育要与大学学历教育区分开来,应更加强调基层操作层次的实用人才。要培养面向流通企业生产运营第一线的技师、服务员等基层熟练和高层次员工,力争使优秀高职毕业生毕业即成为技术能手和操作骨干。

2.非学历教育

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和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一是大力支持各种有资质的机构开办中短期培训班,倡导培训主体多元化。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对各自领域非常熟悉,应尽可能多举办中短期的培训班,缺什么,补什么。行业协会可以与政府机构合作,开展业内的岗位资格认证培训班,迅速补充实际运作中的短缺人才。社会机构也可根据自身所长和企业要求,定点定向为行业和企业在职员工开展中短期职业技术类培训。二是提倡非学历教育内容多元化。各种类型的中短期培训班,应根据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补充企业工作所需知识的同时,增加像外语、计算机、国际贸易等新知识、新背景。

(三)整合产学研资源培养各级各类流通应用型人才

应从企业实际出发,采用差异化的途径培养流通业应用型中高层管理人才。对于中小型流通企业,由于培训资金实力有限,中高层人才培训以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为主。建议多参加社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的中短期培训班,多参加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内部交流会。对于大型流通企业来说,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较强,但是中高层管理人才数量比较多,培训课程和内容比较复杂,建议将中高层人才分类培训。可以分类分批送入高等院校的流通类专业培训班,开展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全脱产培训;可以与国外同行同业机构和培训机构合作,出国深造培训;可以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或行业领袖级企业家定期来公司安排讲座授课;信息条件和资源允许的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国内网上远程授课来安排培训。

应以企业内训、业务外包的途径开展基层一线员工的教育培训。内训机构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目标,制定企业年度、季度和月度培训计划。安排设计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课程,并且通过培训把企业总体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双赢。对于一些中小型流通企业,还可以根据其培训目标、培训成本比较,将内部员工的人才培训外包给企业外部机构。

(四)创新流通业人才培养模式

1.在教学内容方面

首先是强化对流通业人才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鼓励受训人员突破传统的的商贸流通观念和管理方法的限制和束缚,按照市场与业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探求和实验,勇于创新。其次是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流通类专业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课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教学总课时的1/3。第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实践条件。鼓励开展实验和情景模拟教学,比如建立证券投资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超市零售实训室等教学实训基地。

2.在师资队伍方面

应加强对现行教师队伍的实践培训,增加流通业教师的实战背景。国外的大学教授许多具备在大公司任职的经历,进入高校后这种从商的背景就是宝贵的教学财富,也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鼓励教师以专家顾问的角色与企业挂钩,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使教师在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最先进的理论以教育培养学生。应优化师资队伍,引进政府和企业家在师资中所占比例。吸纳政府部门的专家型官员,大型流通企业的中高层负责人,以及咨询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实战型高水平讲师队伍。

3.教材方面

除了使用现行国内外优秀教材外,按不同职业分类,可以由产学研多方专家编写实用培训类专门教材,比如贴近企业发展的需要的美容美发店管理教材、网吧管理实用教材等等。还可以根据流通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发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岗位认证类教材、职业培训案例教材。

(五)关注流通业人才国际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性的大型流通企业不断涌入国内市场,跨国零售业巨头如家乐福、沃尔玛均在我国开业经营,不断开疆拓土,使得国内流通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初步形成了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区域化的态势。流通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拥有一大批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熟悉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战略思维、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首先,整合现有高校资源,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实现流通业人才应用型培养的国际化。美国、西欧等世界发达国家知名高校培养流通业人才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经验丰富,效果显著。高校应在对商贸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进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中外联合办学,积极引进国外教师,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材、教学方法和管理政策,学习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标准和培养规范,借鉴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提出一套适合商贸流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接受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共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中外联合办学、国际合作也能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强化自身实力。

其次,选拔优秀高层管理人才出国培训或到国外名牌大学深造。每年在流通业内部,针对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行业,选拔一批年龄适中,有培养潜力的优秀的流通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境外考察、研修,提升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最后,积极开展地方商会和零售企业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经验交流、相互学习,也是提升商贸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商贸流通企业应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进程。

人才培养策略篇5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区别于本科和普通专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制定出符合高职人才教育的培养方案就成了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较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直是借鉴本科或普通专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至高职教育未能充分体现出其教育优势。本文将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策略作出相应的探讨。

1中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高校的入学率从1979年的4.8%到2015年的80%,说明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其中以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为主。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以四川为例,文科200分,理科180分的最低录取线。此分数表明高职学生大多偏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中为难情绪较大,专研精神不够。因此制定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方法的方案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2中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策略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让学生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教育培养策略。

工学结合即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可以“做中学”,这样可以避免高职学生“理论知识无用论”的思想。这时对学生的培养要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提出培养方案,以专题学习、任务学习为主,学生技能学习中学习理论,理论学习后加强对技术的理解,这样的“学中做、做中学”可同时获取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工作经验,在学校中即可掌握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学会工作”。

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可以师资共享、订单培养等多种合作方式。首先企业可以派技术专家到校培训,其次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基地,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工作”。这样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本专业的职业世界,认清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专业的特性及其对就业者的要求。

3中国高职教育的培养手段

3.1规范性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所以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教育发展中必将注意的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是进行人才培养的执行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一直贯穿于高职教育中,具体体现于:分析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各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学习方法、开发技巧等等。然后分析整合相关领域,完成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总的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将专业的实际工作,通过分阶段的学习,按照教学规律每学期每学年分阶段分任务的完成该专业完整框架的构件。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在企业实习的方式,达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的教学实现。

3.2科学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体系中,需要三类人才: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以传统高等教育为主的高校教育中一直以来是中理论、轻实践。在高职发展的初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补充。所以在高职教育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更加贴近市场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要,即教学过程将和企业生产、市场服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含了收集资料、选择资料、整理资料,将这些资料消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规划和决策,并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使用自己收集的知识。除此以为,还有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不一样,十分重视同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应与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将这种合作看作是自身发展的潜在力量,企业也需要员工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让企业进驻高职院校,并和高职院校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学校定期选派优秀老师到企业接收培训或讲课,互相促进提高,提高办学效果。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企业工作。

3.3可行性

大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如传统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职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由于高职办学年限较短,专职教师较少,具有高级职称有教学经验的更少。因此制定适合高职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是指导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标准。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要突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培养方案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必须以“学会做”。我国高职院校自己建设实习工厂和实习基地难度较大,但却可以做到校企合作。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通过企业见习、实习进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让企业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让企业学习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目标。

教育信息化也应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因此,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适应传统教育,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4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下,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教学促进"订单"培养和专业建设,极发挥培训功能,开展在岗职工培训、创业和再就业培训,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麦秋,王绍良,贺召平.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的对接分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04).

[2]彭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4]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作者简介:

李玮女1981年2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讲师硕士四川644003研究方向:通信与测控技术、光纤通信技术、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策略篇6

【关键词】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除了优秀的科学家、设计师,还需要大量优秀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壮大,从大的策略来讲,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实力和产业发展大局,从小的方面来讲,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稳定和在激烈竞争中的胜负。国家已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各个企业也应从实际出发,创建适合企业情况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现有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一直非常重视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2003年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更是把技能人才发展上升为了兴企强国的国家战略。在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下,各企业也结合自身情况,构建了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培训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但从目前现状来看,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企业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领导不注重内部技能人才培养,认为只要员工的技能能把现在的本职工作干走就足够了,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在技能水平的提升上;部分员工安于现状,没有认识到个人技能水平的提升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薪酬提升的潜在作用而不愿意付出努力去提高。这两方面的认识不足,容易导致整个企业学习氛围差、员工技能水平踏步不前,企业适应力和竞争力差。

2.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和配套制度

多数企业的技能人才管理部门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组织的技能等级考试或按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组织相应培训。对企业需要怎样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标准以及如何培养技能人才、提升现有员工技能水平等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对技能人才的管理和现有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缺乏统一规划及相应的配套制度,导致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目标不明确,员工职业生涯通道不畅,严重阻碍了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3.现有培训体系、评价体系不健全

多数企业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培训体系。培训资金缺乏、师资不到位、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后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技能提升的目的。同时评价体系不健全,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无明确规定。培训体系、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员工提升岗位技能无积极性或无有效途径。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方面,缺乏科学的薪酬体系,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偏低。在企业内部,同类别的岗位,技能水平高的员工与技能水平低的员工薪酬无太大差异;不同类别的岗位中,即使是岗位技能很出色的业务骨干其薪酬收入与低级别的管理人员,甚至某些岗位的辅助人员相比,薪酬都还低一些。另一方面,缺乏如荣誉激励、福利待遇等物质和精神激励的综合保障机制。

二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1.营造“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加强对企业各级领导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转换观念,充分认识到技能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思想根子上破除“重理论轻实践、重专家轻技师、重仕途轻工匠”的陈旧观念,让他们真正重视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政府部门近几年来不断营造“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企业应积极投身这一氛围的营造活动中去。从参与的角度,一是应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组织和开展的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二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技能咨询、技能论坛活动;三是鼓励和推荐普通工作岗位上技术拔尖的青年技能人才参加各类技术能手评比活动。从组织的角度,企业内部也要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能手评比等活动,搭建让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同时,企业内部还可通过主题宣传、有奖征文、技能人才优秀事迹宣展等形式强化宣传,营造重视技能人才、重视提升岗位技能的氛围。

2.构建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技能人才管理体系

企业须设置专业部门或专人负责技能人才管理工作,但技能人才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只靠这个部门或人员来执行,要构建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技能人才管理体系,建立领导“挂帅”、管理部门、用人部门共同推进的联动机制,让用人部门也要积极重视和投身技能人才的管理活动中来。要建立健全技能水平与岗位准入相衔接、用人部门整体技能水平与部门考核相衔接、职业个人技能水平与个人收入待遇相衔接的技能人才管理体系,把技能人才的培养责任落实到用人部门,把对技能水平的要求具体到岗位,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制订目标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技能人才需求和培训计划、技能人才岗位分级标准等一系列计划标准。

3.构建层次分明、注重实效的培养培训机制

企业应调动多方力量,构建员工技能培训平台,根据岗位的区分,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对于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岗位,鼓励员工参加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鉴定),提升个人技能等级;对于社会化培训已较为成熟的通用岗位,可引入社会化培训;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其他岗位,做好师资、教材、培训方案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善自身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层次上,可建立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的培训层次;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新员工岗前培训、师带徒、开展劳动竞赛、与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选送技能人才深造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岗位技能。

人才培养策略篇7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民族复兴的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一、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品质。二是具有丰富知识。创新型人才须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精通自己的专业,又要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并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三是具有敏锐洞察力。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和顿悟,能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四是具有实践作风。创新的过程是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必须具有严谨而求实的工作作风,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新实践。

二、制约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素

大学作为高级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当前影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理念僵化。

僵化、陈旧的教育理念是阻碍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重视学生智育发展,疏于对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将教育过程变成了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单一的智力培养过程[1]。另外,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多校相同,多年不变,不能紧随社会的需要而改变。

2.教学方法单一。

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现行的教学方式方法侧重于知识传授,方式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评价制度不科学。

现行的对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都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以分数高低论水平的评价体系下,学生只能死板地读书,个人兴趣爱好无法施展,思维方式禁锢,视野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同时,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的终极性评价,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教师只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创新素质及能力较少关心。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各种评估也影响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挥。不同类型的高校用一个统一指标来评估,失去了各学校各专业应有的个性和特色。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甚至会使创造性受到压抑或遭到扼杀。

4.教师队伍创新力不足。

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状况如何与大学教师的素质有直接关系。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是创新型人才。目前,很多高校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授学生,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亟待提高,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与途径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以政策为引导,以制度为保障。要从教学环节、评价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联合实施,有效途径如下。

1.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培养大纲。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轻视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新形势下,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创新素质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大纲,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相适应。在课程内涵上增加创新内容,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要倡导研究型学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角色从以教授为主逐渐转化为以指导为主。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制订个性培养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我校通过压缩课内课时,增设了6周4个学分的“个性教育系列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发挥自身特长。

2.加强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创造力。

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理论教学进行的辅助实验或者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这些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增加更多的实践项目,如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师课题及各类学科竞赛等。

(1)设立开放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详细的实验讲义,学生只要按老师的要求正确操作即可。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理论课程中的知识点,并验证相关理论。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实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题目的要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实验内容及要求应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因为没有具体实验讲义,学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实验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实验参数等,由此得到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写出实验报告[2]。这种创造性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学科创新竞赛。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锻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潜力和创新意识。我校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校内制图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我校每年仅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投入就在100万元以上。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3)推行导师制。

在本科生中推广导师制,让品行好、素质高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让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通过走出学校,走进企业,亲身感受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在高水平的科研探索中,学生可获得较前沿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学会新方法、新思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科研能力得到训练。我校自2006年起推出了大学生个人成长导师制,每位导师从大一开始带3至5名学生。在个人成长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走出初入大学的惶恐与迷惘,踏上了成长的“快车道”。

(4)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验室与实验基地是实验教学的基础保障,没有足够和配套的实验软硬件,就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要求,更谈不上开设开放性实验。同时加强服务意识,实验室应随时为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满足师生实验和创新的需求。目前我校全天候对学生开放的实验室已经达80多个。另外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学校可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科研合作,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基地。

3.改革考试方式,建立多样化考评体系。

我国大学的很多教育模式一直在延续着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用一次单一试卷考试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做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制度,必须从考试内容、方式、标准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多样化的考试模式,实现考核目标从主要反映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程度向综合反映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转变,从学生的个性差异中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对于“两课”考试,采用由“试卷考试+社会实践+个人修养”三部分组成的考核模式,各部分依据433的比例综合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理论知识,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如对于工科课程,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考核模式,重点考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对“工程制图”课程采用了由“试卷考试+动手操作+作品设计”等多方面组成的综评方式。通过对机械零部件的拆装实验及草图绘制,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综合所学制图知识,设计一个小产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有些课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答辩等综合方式考查。

4.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拥有具有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创新理念。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用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具备宽广的知识。只有具有丰富知识和方法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当今新知识、新技术爆炸的时代,学科交叉、知识更新速度快,要求教师既紧跟学科专业前沿,又很好地将多方面知识融合。三是具备开拓的教研能力。教学活动是一项极富创新性的劳动,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会深刻影响其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将更加关注学生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精神和灵活应变能力。当创新意识固化为教师的素质结构时,它就会以创新型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引进高层次的教师人才。提高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增加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教师比例,提升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基础。第二,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有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师素质。以教育心理学、教学法为重点,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管理等内容开展基本素质培训。第三,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知识面。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新知识、新技术讲座,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使教师及时掌握教研发展新动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第四,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由学术造诣深厚的教师组建成科研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校教师群体,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3]。

另外在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以政策引导教师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评价教师水平的高低,往往以高学历、高职称及教师发表ei、SCi等论文的数量、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些评价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这往往又会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教学及创新方面的培养。为此,高校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评价体系,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收获教学实践成果

目前,我校学生基于个人志趣组建的社团多达170多个,每年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赛事的学生近万人次。2009年以来,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夺得金牌20多枚,成为全国高校航模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诸多部级大赛的一等奖,也纷纷花落河北科技大学。由艺术学院学生设计的作品两次摘取年度“红点至尊奖”和“红点奖”;纺织学院学生获第16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第一名,2009、2011年荣获全球模特比赛中国区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更新,得益于个性化教育的成果。我校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开辟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历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132-133.

[2]魏玲.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7):130-131.

人才培养策略篇8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目前该课程已成为各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以某高校为例,开设会计基础课程的情由上表可见,该校七分之一的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基础课程,且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程的比例大于选修课程比例,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开课学期也普遍较早。基础会计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揭示了会计学的概貌,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完善高校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将来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课程专业性、理论性较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内容抽象艰涩、枯燥空洞,他们学习态度普遍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所学知识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何关联,学习以通过获得学分而应付了事。任课教师大多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对基础会计知识略知一二,在教材、课件、大纲一样的情况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化版,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主专业的不同特色以及各专业的需要有的放矢。在教学方法上更无创新,在非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学时较少的情况下,光讲授书本枯燥知识,忽视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课堂讨论、启发式,致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为初来学校的年轻教师,非会计专业该课程的授课成为教师上岗的“练兵场”。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策略设计

在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思想的指导下,如何使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主专业学习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并运用会计信息对生活、工作进行创新性决策和控制,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创新

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会计人员,而是通过“懂会计”为其主专业服务,教会他们看懂财务信息,并能够对财务信息包含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用,让他们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理解财务信息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的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培养他们进行生产、营销、投资等决策与判断的能力。因此,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讲授会计基础课程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通晓会计但偏向其主专业的“通才”[1]。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内容创新

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其教育理念应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会计要素和报表分析为核心,加深和强化理论基础知识,不应过于强调会计核算,而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侧重于会计管理职能[2]。采用“分专业”的教学模式,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了解建筑业企业的特点及工程成本的项目核算,通过往年的财务报表审核投标单位资质,以助其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与开发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关注销售业务指标分析、了解增值税发票在商品交易中的使用、出差人员差旅费报销、应收账款的确定等;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补充工商税务知识、增强对财务状况分析的能力等;金融统计专业的学生利用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在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教材的情况下,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增补和章节顺序的变换。首先从会计报表的实例分析开始,说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逐一介绍每个科目账户,推出账户结构和登记方法,分析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到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2]。鼓励专业教师加强针对性教材的撰写,坚持有用性原则。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教材应注重如何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坚持形象性,强调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教材应以企业实际案例为主导构建教材内容,尽量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甚至是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会计知识[1]。

(三)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

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知识的初学者来说,主讲教师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理解枯燥无味的会计基础知识,了解简单的实务。毫无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教不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1.结合专业特点,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契合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在一些工商管理类高校得以广泛运用,并已列入各高校的教改计划。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内对会计案例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以某大学工程管理、统计学两个非会计专业5个班共计14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6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直观生动,他们对案例教学更有需求和更易接受。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用恰当的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案例化,案例贯穿会计理论教学中,用案例形式展示会计知识。通过案例的讨论与分析及报告的撰写,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教师教学也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结合非会计专业特点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如在账簿内页上试着编写分录,在增值税发票上进行填写练习;可以参观或亲身体验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到与专业相关的会计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参观,了解并理解生活工作中的实际会计,从而加深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四)创新人才培养与考试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策略篇9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财务人才培养策略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只有做好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井然有序的发展,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新时期,加强企业的财务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针对此予以简单的探讨。

一、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人才需求

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在财务管理及计算中广泛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已经逐渐的被计算机等先进的财务计算工具所取代,各个财务应用软件的普及,使得财务核算工作中,很多财务人员已经不清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手工核算方式,这种财务管理手段的进步也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完备财务计算知识,还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财务计算软件,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电子化发展,其会计管理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变革,最初只是使用简单的财务核算分析系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复杂功能的eRp理念下的财务管理系统,这种财务管理方式,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管是记录形式还是工作内容都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现代财务管理系统中,已经将传统的财务管理及财务会计进行了有效的统一,从整体上来讲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真实的反应,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也不再进行非常细致的划分,而是按照企业的经营状况,划分于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并且新时期的财务管理系统,其管理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管理中,而是向企业的管理层及经营层进行扩展,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的职责不再是简单的进行财务信息的记录与处理,而是要参与到企业的策划、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中,这就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及知识结构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时期的财务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对企业的资金交易记录进行核算与管理,而是要能够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环境,掌握现代化的各种财务管理方法及工具,在传统的核算理论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而对于不能进行现代化信息财务管理的财务人员来说,是不能很好的胜任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必将在新时期的企业发展进程中被淘汰。

二、新时期企业财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对于财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财务管理人才,要想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对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及工具进行学习,并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这对于财务人才来说是具有较大难度的,而企业为了财务人才早日实现这种转变,以便于在企业的发展中做出贡献,会积极的组织财务人才的培养,但是很多财务人才培养机构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来进行新时期财务人才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的。

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属于企业中的高级管理工作,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很高,为了保证人才的质量,企业一般会选择受过高等教育,并经过有效的职业认证的人员,但是在我国财务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方式及教材内容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而财务管理本身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就导致高效所培养的财务人才不能很好的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对接,而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补充来源是就是高效毕业生,这对于新时期的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培养,很少开设财务管理实验类的课程,并且所传授的财务管理知识也大多是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国家统一的会计资格认证,也大多是进行理论知识与手工核算技能的考核,这与新时期的财务人才需求是不相符的。

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发展变革,不仅在财务管理方法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就连财务管理观念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现代的财务人才培养中,不仅没有注重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技能的培养,就连传统的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也知识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与社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不相符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企业及财务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三、新时期加强企业财务人才培养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财务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对企业的财务人才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对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内容是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及意义,可以采用epR沙盘作为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的展示财务工作中企业的资金流的运作情况,对于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正确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财务人才培养中的科目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财务管理科目体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科目,这其中包含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重要的内容,这对于财务人才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以及后期的财务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财务人才的培养中,只有让相关的人才熟悉财务规则,才能熟练的开展财务工作,这就需要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及纠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有效训练,对于学生的财务技能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财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学习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标准化的财务软件来进行教学,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财务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各种财务管理软件会不断的更新,只有相关的财务人才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财务管理的发展。

2、加大财会信息化系统实训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在企业的人才需求中,也是需要实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因此在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人才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大财会信息化系统的实训,随着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虽然目前市面上的财务管理软件有很多种,大多都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但是对各种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eRp是目前市场中主流财务管理软件,为了使所培养的财务人才具有较高的财务管理技能,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在财务人才实训培养过程中,尽量选用主流的eRp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实训教学,该软件中包含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功能,这对于学生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财务管理技能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建立起以实验为主的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

既然财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习科目,那么在财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应该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应用技能。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财务知识、财务有关理论、财务核算方法及财务技能,通过对财务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对财务规则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全面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实验教学中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多媒体资料等都需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财务核算原理、财务核算方法、财务核算规则等内容,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中,还需要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以便于培养出全面的财务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在管理内容及管理方式上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本文就对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人才培养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强企业财务人才培养的措施,对于企业财务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荔,崔学军.新时期企业财务分析新思维[J].工业技术经济,2010(7).

人才培养策略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发展;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学凭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教育学相关理论研究工作蓬勃开展,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出现,教育思想不断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突出,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在不断减少,教育学在不断地实现发展,同时人才培养工作也不断实现创新,这些都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学生严重依赖书本,依赖教师的现象发生了改变,学生有了更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途径进行学习的自由和权利。在这种环境下,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课堂以“教”为主的教育思想正在被“不教”所代替,新的教育环境下,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者必须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引导活动,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新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在互联网+时代得以突出,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拥护。

(二)教育学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无论是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还是开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作为研究者应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各种新的教育学研究成果,教育新理论,新认识不断出现,这些都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另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由于互联网的全面应用,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凭着互联网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模式。学生更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现代的学生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获取学习资源,随时随地地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学习活动都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种状况使书本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逐渐降低,而网络的作用逐渐提升。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转而师生之间更多地通过网络进行联系,在互联网+时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得以确立,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远程视频教学等新型的教育模式得以确立。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变化。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凭着单向知识传递优势控制着课堂,也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学多少知识取决于教师教多少东西。学生学习是非常被动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中,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网络云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育模式不断出现。这样,即使不通过教师,学生也可以自主学习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获得学习资源。在这种环境下,师生之间的角色必然发生彻底的变化,教师的课堂的控制者,甚至学生学习行为的控制者的角色不复存在,转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积极转变观念,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一)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度地为学生灌输知识,教师的过度供给行为,导致学生根本无法进行知识的有效吸收及转化应用,导致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能够积极改变传统的过度供给的教育现象,要能够立足学生需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正确学习方法引导下可以利用网络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会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得以培养,这对于现代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促进。

(二)落实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了更多地接受知识和学习相关技能的途径,只要学生想学习,就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搜集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另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一些负面信息也会对学生形成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善用甄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甄别善恶的能力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实现现代人才的创新培养,必须要实现教书育人的并重,必须要落实德育教育工作与思品教育工作,只有实现教书育人的同步发展,才能保障现代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教师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教师的传统课堂的主体地位被网络环境所颠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可供选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被颠覆,教师的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实现创新发展,如果教师墨守陈规,不思转变,必定会被现代教育所抛弃,被学生所抛弃。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要掌握互联网教育引导新技术手段,必须要能够掌握应用网络途径搜集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的技能。教师还必须要能够掌握与学生利用网络实现沟通的方法,需要掌握现代教育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方法,必须要能够利用网络方式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教师必须要做一位发展性的教师,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这样,才能适应互联网+新的教育环境,才能保障现代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总之,在这种新的教育环境下,要实现现代人才的创新培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实现角色的转变。作为学生要积极发挥学习的主动作用。作为教师也需要积极实现创新发展,要能够积极践行现代教育思想,能够落实教书育人的使命,要重视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保障现代创新性人才的有效培养,保障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