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12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1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管理;创新;智慧城管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28-02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视频监控、应用商店等快速普及,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预言:2013年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标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事实上,大数据技术的精髓不在于庞大数据信息的掌握,而在于如何对这些复杂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其现实意义。打个比方,倘若我们把大数据比作一种普通的原材料,那么使这个普通材料增值的关键,就在于加工环节,我们需要通过加工来实现数据的“增值”。大数据热推动着时代的前进,也逐步应用于各大领域,如在农业领域,硅谷有个气候公司,从美国气象局等数据库中获得几十年的天气数据,将各地降雨、气温、土壤状况与历年农作物产量的相关度做成精密图表,预测农场第二年产量,向农户出售个性化保险;在商业领域,阿里公司根据在淘宝网上中小企业的交易状况筛选出财务健康和讲究诚信的企业,对他们发放无须担保的贷款。目前已放贷300多亿元,坏账率仅0.3%。而本文所讨论的即是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与创新,简言之,大数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思维方式的大变革。

一、大数据给我国城市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网络化、精细化是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密切相关。“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管理增添了巨大的能量,但只有把握机遇,破解挑战,方能实现城市管理创新的宏伟蓝图。

大数据为城市管理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以及加工上。首先,在数据收集上,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收获各行业各部门的数据,通过不同的渠道形式撷取数据汇集入庞大的数据库,即便是再大规模的城市管理也能够360度全方位地对城市状态进行监控管理;其次,在数据处理上,大数据技术为繁杂多样的城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使其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发掘处理有效信息,在快速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提供保障。同时,能够灵活地应对城市管理的多变性,而城市应急管理也恰恰是当前城市管理的重点之一。再者,在数据共享上,大数据技术是基于跨平台、跨数据类型、跨数据库的思想发展出来的,大数据思想强调信息数据的共享、部门的协同,这将很好地解决城市管理中行业部门条块分割、数据种类复杂的问题。最后,在数据加工上,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运用相关数据,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将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总体而言,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从政府的决策与服务,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再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实现决策与管理的“智慧化”或“智能化”。

然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体现在大数据运用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四个环节中。首先,在数据收集上,来自物联网和部门信息系统的海量数据日趋繁杂,在数据的信度、效度上需保持谨慎。我们未来要实现对信息附上时空标志,去伪存真,尽可能收集异源甚至异构的数据,多角度去检验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度。其次,在数据存储上,由于城市管理日新月异以及社会巨大的可变性,导致城市管理数据的极速增长,这对数据的存储空间、压缩存储技术、能源消耗、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再次,在数据处理上,城市管理同样面临着技术与人才方面的挑战。我国目前的技术仍未达到独立研发的水平,数据处理技术上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且大数据的创新人才更是稀缺资源。在城市管理模块,兼具城市管理的理论知识的大数据人才则是少之又少。最后,在数据的加工上,最大的挑战是数据分析、处理结果的可视化呈现,也就是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对数据进行“加工增值”的过程。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难以在各行各业中通用,而城市管理方面的可视化成果则更为少见。

目前,由于技术方面尚未成熟以及各个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即使通过数据收集、处理、加工所提取出来的成果难以在城市管理中投入实践全面推广。总体而言,只有当每个环节都突破挑战,才能将大数据技术更好地应用在城市管理当中。

二、初探“智慧城管”的城市管理创新

城市管理演进到今日,面临的各种挑战越来越多,除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还有城市发展所不可逆转的问题:安全隐患、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凸现,水、电及交通等关键的城市系统也已不堪重负。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城市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在iBm公司于2008年11月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后,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目光投向了“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正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举措,由此产生大数据时代城市管理创新之“智慧城管”的新模式。

“智慧城管”是大数据时代的一大产物,其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宽带网络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是个创新城市,它可以利用城市掌握的数据来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掌控,以下是对“智慧城管”模式的创新解构。

(一)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创新

管理理念的更新是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的先导,没有理念的转变,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也将难以实现。“智慧城管”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核心需求,将大数据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管理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如个人信息、法人信息、地理信息、统计信息四大城市基础数据库,以及如基础设施、治安与道路等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全方位的智慧化、精细化的现代城市管理,一改过去更多关注发展而忽略细致步骤,最终导致更多城市管理问题的窘况,从而实现现代城市运作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和谐目标。“智慧城管”通过充分利用空间信息承载应用这一技术手段,以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大幅提升现代化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从独立到互联协同: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往城市管理的独立自主性较强,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多样化特征。在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各职能部门间工作重叠或缺位的现象,这样的管理体制也直接增加了工作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而“智慧城管”模式更提倡各管理主体的网格化管理,强调整合信息与职能,落实岗位责任层级,促进多部门、多环节管理无缝化、高效化、有效化。提倡以政府、企业、居民以及nGo组织的有效互动为核心,尝试构建新型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整合式的互联协同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共享,促进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提高部门间信息传递效率。

(三)大数据运用:管理手段的创新

要实现智慧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推广,这要求我们要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智慧城管”便致力于创新“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管理手段。“智慧城管”充分发挥新型大数据技术的巨大潜力,达到对城市管理更透彻的感应、更深入的智能化以及更全面的互联协同:更透彻的感应指的是通过遍布在城市里的传感器采集实时数据和信息,即时有效的感应和检测影响到城市运作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更深入的智能化是指使用高速分析工具和移动终端设备分析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计算分析城市的实时信息,以便管理单位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并采取适当措施;更全面的互联协同则是将感知工具联结成一个大系统,通过网络和通信系统将采集的数据加工整合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城市管理单位和居民,为管理和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这样的大数据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四)科学决策:管理方法的创新

改革创新我国现有的城市管理方法,从海量微观数据中找出对城市管理有用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体系,对城市管理的科学决策十分重要。“智慧城管”模式为城市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科学的支撑服务,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构建数据和信息多向交流的通道。此外,通过高带宽的固定、移动、无线网络,使城市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实时连接及多方协作进行远程操作,有助于管理主体从全局角度分析并实时解决问题。在信息有效传递下推动城市治理运营的良性循环:主动发现问题――功能自协调――及时处理问题,使政府管理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促进数据向智慧转化、智慧向行动跨越。

智慧城市管理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帮助我们主动实现城市创新式和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我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新阶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共同愿景,更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伟大产物。

参考文献:

[1]杨建武.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12(10):42-46.

[2]邬贺.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4):47-49.

[3]朱亮,周斌,吴超,周吉.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智慧化初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2):154-155.

[4]马琳.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管理创新[J].领导科学,2013(32):23-24.

[5]李德仁.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中国建设信息,2014(3):14-17.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2

一、智慧城市的三大导向

(一)智慧城市的问题导向

不少人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信息化技术驱动的结果,所以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智慧城市的导向也应该是以新技术为导向。事实上,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恰恰不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是因为我们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房价高企、就业困难、教育紧缺、就医困难等所谓的“城市病”。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应是问题导向,即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是为解决城市问题而生的,目的是为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难题。所以,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房管、智慧城管、智慧应急等一系列的智慧城市专项规划建设应运而生。

(二)智慧城市的民生导向

当我们谈到智慧城市,不少学者总结智慧城市的目的包括政绩彰显、经济增长、社会稳定、阳光政府等。在谈到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点时,自然就围绕上述目的展开,并先做具有相对“显示度”的事情,比如建立云计算大楼、建立无线城市、建立数字产业基地等等。诚然,上述做法均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事实上,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能够迅速有所突破有所发展的往往都是选择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应急等。因此,我们在做智慧城市时,如果难以确定发展的阶梯,不妨实事求是地先从民生问题入手,民生问题入手容易成功的关键原因就是民生问题往往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往往容易形成收益点,从而为智慧城市的进一步建设积累资金,并促使良好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充分发挥。

(三)智慧城市的产业导向

当我们与地方政府商讨智慧城市建设的合作计划时,地方政府领导往往会比较关心资金来源问题,也就是说政府没资金或不愿意出资金来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因为害怕智慧城市仅仅是一个新潮的概念而已,害怕智慧城市建设耗资巨大难以为继。事实上,这些担心的主要原因就是还不了解智慧城市过程中自然会衍生出一系列智慧产业,这些智慧产业具有“造血”功能,会对城市的自生发展和自组织建设提供资金池,更会产业发展的杠杆效应和乘数效应。因此,我们在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应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导向,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打造的是一系列智慧产业、智慧项目和现金流,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一概念而无谓的投资,或者只开花不结果。

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三大误区

(一)误以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巨型信息系统

一些做数字城市的专家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就是数字的升级,如果说数字城市的本质是虚拟化和信息化,那么智慧城市就是随着新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催生的数字城市的高级化阶段。这样的认识,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新加坡智慧城市的建设就经历了“电脑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但仅仅将智慧城市看做是数字城市的高级阶段,就会产生智慧城市就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的巨型信息系统的错误结论。需要明确的是,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巨型信息系统,巨型公共信息平台(是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工程建设的必选项)仅仅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方面,它是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一个信息平台。智慧城市建设中除了基于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外,还需要在智慧城市产业支撑、投融资规划、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智慧城市运维等方面做足功课。

(二)误以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项目系列组合

由于受地方政府(甲方)的各种要求的压迫,一些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专家、企业家等不断更改自己心中理想的智慧城市框架,尤其是为了迎合地方政府产业体系打造、项目落地的“现实需要”,不少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借助智慧城市概念,制定除了一系列的落地项目组合,这些项目组合的本质就是迎合地方政府所提出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就业提升、税收增加、政绩彰显等要求,而这些项目的本质可能与智慧城市并无太大关系,仅仅是将一些项目的前面冠以“智慧”二字而已。事实上,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项目,也不仅是一系列项目的组合,顶层设计中细化的项目仅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载体,除了做好智慧城市相关的产业项目外还要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智慧政务建设、做好全民参与引导和助推工作等。

(三)误以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概念炒作空架

不少学者和地方政府谈到智慧城市时都草率地做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一个新概念炒作的论断,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一系列概念炒作的空架子。甚至一些企业家为了迎合地方政府获取项目,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附庸,成为一些地方借助智慧城市概念获取一些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帮凶”,根本没有把智慧城市当做一项崭新的事业来做,更遑论从设计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意、应用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实操性来进行系统性精准谋划。事实上,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不仅是概念的创新,它带来的生产和生活理念与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它带来的是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人性、社会管理更加精细、产业体系更加优化、生活方式更加精致、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政府治理更加阳光、社会参与更加公平、伦理道德更加正义的全新空间政治经济形态和幸福生活状态。

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七步法”

根据相关国家政策、规划、标准和行动指南,结合现有理论梳理和实地调研情况,我们总结出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七步法”。

第一步,需求分析。该步骤主要从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现状、问题和突破点等方面展开分析。其中在现状分析部分,需要调研的单位主要包括住建局、工信局、发改局、公安局、环保局、交通局、卫生局、社保局、旅游局、统计局、计生局、科技局等委办局,需要做的重点分析包括现实及未来工作需求分析、产业支撑分析、民生分析(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金融创新、信息化(尤其信息化与产业融合)现状等。

第二步,产业支撑体系规划。该步骤主要从产业基础、产业趋势和产业问题分析入手,从智慧产业、智慧社会和智慧政府融合的角度来谋划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产业的发展体系、发展步骤和关键环节。

第三步,搭建公共空间信息平台。该步骤是数字城市基础上的推进,主要基于云计算、物联网、新GiS、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新型公共空间信息平台,这个过程中各个委办局的信息化协同是关键,数据仓库、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是重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主要解决传感器问题,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云计算(iaaS、paaS、SaaS、DaaS)主要解决的海量数据计算和调用问题;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涉及电信网、移动终端,其功能主要是数据传输、数据接收、数据再处理和再应用;大数据技术主要解决数据挖掘,即解决数据知识化的问题,目的是助力智慧城市时代的管理精细化和生活精致化;新GiS主要包括云GiS、空间信息云、移动GiS、智慧GiS、嵌入GiS,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海量数据的空间化、计量化、可视化和应用化。

第四步,投融资规划。该步骤主要解决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智慧城市投融资现状、投融资突破、投融资模式、投融资渠道、投融资实施等。其中,投融资模式部分包括工程项目、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收益模式、政策对接等。

第五步,运营维护规划。该步骤主要应对的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问题,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运营模式、运营战略、运营组织、运营效益、运营风险和支撑体系。

第六步,保障措施制定。该步骤主要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后勤性”工作,主要涉及地方智慧城市政策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控制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和运维保障。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3

根据《湖南湘江新区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湖南湘江新区2021年城乡规划编制计划》的相关要求,围绕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定位和规划发展需求,结合“交通强国”、“新基建”国家指导政策,有必要构建交通设施管理精细化、交通治理精准化、出行服务品质化以及具备新城特色的智慧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区域交通运行安全和效率、用户出行体验和管理效率,将梅溪湖国际新城打造成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智慧交通示范科技创新城。为更好地开展本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设计任务书,具体内容如下:

二、编制依据

(一)《湖南湘江新区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三)《住建部工信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通知》

(四)《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创建要求》

(五)《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六)《长沙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8-2035)》(在编)

(七)《长沙市2050战略规划》

(八)《长沙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

(九)《长沙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十四五”专项规划》

(十)《湘江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十一)《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十二)《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东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十三)《长沙高新区枫林路以南片(含智慧产业城)控制性详性规划》

(十四)规划范围内其他相关已编规划、研究成果以及交通年报数据

(十五)规划范围相关道路施工图及城市交通现状调查数据等资料

(十六)湘江新区核心区智慧交通专项任务书

三、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对湘江新区核心区交通进行统筹分析、研究,重点研究梅溪湖国际新城、枫林路以南片(智慧产业城)区域,面积约为38km2。

规划范围: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二期(东南片),面积约为28km2。

规划年限:2021年作为规划基年,规划期限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四、编制内容和深度

(一)形势研判

结合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态势,分析梅溪湖片区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需求、发展思路。

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技术发展解读

开展交通强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交通、交通信息化等相关的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实施方案的解读,开展大数据、智能网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智慧交通融合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类似案例分析,总结其优缺点、行业壁垒,以及智慧交通发展战略、建设思路、有关政策支持等内容。

2、梅溪湖片区交通情况分析

开展梅溪湖国际新城交通运行现状调研,梳理分析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共交通、停车、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内容,总结存在的问题。

梳理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软硬件设施、智慧交通发展现状情况,从规划到实施、管控运营模式全方位梳理动态交通运行、静态交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矛盾,总结片区智慧交通的控制要素,并提出片区智慧交通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3、智慧交通发展思路和目标

在传统“重建设,轻运营”项目规划建设思路下,现有智慧交通系统缺少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难以提供高品质的社会服务和产品应用。本次规划须以保障项目未来运营服务质量为前提,以运营思路引导项目前期规划建设,形成“规划-建设-运营-评估”闭环式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二)具体方案内容

1、规划分析

梳理相关上位规划,考虑片区交通需运行实际需求,确定片区智慧交通规划定位,研究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需求,确定智慧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架构。

2、明确功能定位及对象

研究片区智慧交通在路网及停车中的功能、作用、服务对象。

3、片区智慧交通系统设计

根据智慧交通基础建设的需求以及智慧交通系统的服务领域,将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分解为(1)区域智慧交通需求分析;(2)智慧交通总体框架设计;(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4)交通视频监视系统设计;(5)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设计;(6)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设计;(7)交通信息及服务系统设计;(8)、交通标识标牌系统设计;(9)智慧公交系统设计;(10)智慧停车及诱导系统设计、(11)数据传输及通信系统设计、(12)交通信息平台设计等相关系统设计。

4、建设标准与规模

研究分析目前国内领先并且成熟的技术路线,最终选定适合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交通的各个子系统选型和技术路线,提出近期、中期、远期建设计划(2021年-2025年按时序详细铺排具体建设内容),提出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及建设形式。

5、运营及维护

充分考虑智慧交通系统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信息互通性,提出各系统运营维护方案、相关政策支持以及体制管理建议。并提供可实施的运营方案,涵盖建设、运营主体,运营模式,资金保障等内容。

6、投资匡算

对片区智慧交通实施方案进行投资匡算,评估对应的交通效益。

7、智慧交通规划管控措施及建议

(1)提出片区智慧交通详细规划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后续资金保障与管理、健全智慧交通培训制度、健全新型技术研发应用保障机制等,有序推动智慧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2)提出行业指导政策建议,对标全国先进,突出片区特色,推动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完善,建立、健全本地智慧交通标准规范,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开放监控、管理、服务等核心关键数据,建立数据互通共享机制。(3)提出智慧交通规划条件核发、方案审批等规划环节管控措施建议,确保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规划深度

规划文本的编制深度达到详细规划深度,指导具体项目方案设计。

五、规划编制要求

(一)规划提交成果

规划成果必须符合本任务书的规定,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本次规划研究成果应提交: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图集、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文本应当表述规划结论,内容明确简练,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说明书应当对规划文本做出详细解释,并需要详细阐述研究过程以及规划结论的推导依据。图集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清晰、准确,与规划文本内容相符。

本规划提供最终成果为《梅溪湖国际新城智慧交通详细规划》成果,纸质报告各10份,光盘刻录电子文档1份。

(二)编制时间安排

本规划计划实施周期为2021年7月15日-2021年11月14日。

序号

工作阶段

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

1

启动阶段

项目启动及实地调研,完成现状调研资料收集、问题与需求分析、规划目标、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工作

7月15日—8月5日

2

初稿编制阶段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与框架体系

8月8日—8月12日

3

规划设计(初稿)编制及汇报

8月16日—9月30日

4

补充调研

10月1日—10月10日

5

征求意见阶段

规划设计(征求意见稿)编制

10月12日—10月20日

6

征求并收集各相关单位意见

10月21日—10月25日

7

专家评审阶段

规划设计(送审稿)编制

10月26日—11月4日

8

项目专家评审会

11月5日—11月11日

9

规划设计(终稿)编制并提交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4

杭州智慧城管,是“智慧杭州”建设的组成要素,同时也是浙江省首批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是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城管”的升级版,旨在通过智能设备自动感知、吸引全民参与等手段,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提高问题发现及时度、实现问题识别智能化,力求实现全面、快速发现问题;通过对队伍作业、事件处置、设施运行等核心要素进行全面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对城市管理的统一指挥和调度;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预测,实现长效治理的管理效益;同时面向市民服务做到数据开放、服务引导,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顶层设计拉开城市管理智慧化序幕

杭州市以“数字城管”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契机,针对城市管理面临的瓶颈,制定出台《杭州市智慧城管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5)》和《杭州市“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为开启智慧城管建设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

为保证项目有序推进,杭州市进一步完善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立案结案规范》等标准规范,形成了涵盖人员数据管理、事件数据管理、设备数据管理、流程数据管理等元数据管理标准和包括系统接口标准与规范在内的智慧标准体系,涉及智慧城管的管理、服务、运作、数据、技术等众多方面。

机制体制创新助推项目深化建设

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杭州市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举办智慧城管沙龙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营造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共建,从而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力量、企业的互动融合。同时,杭州市积极探索新的政企合作方式,2014年5月,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就智慧城管项目与浙江华通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云服务购买协议,积极探索云服务资源、迁移服务以及原设备合理处置等云服务外包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加快智慧应用步伐,共建美丽杭州

贴心城管实现精细化服务与管理。目前,杭州数字城管系统日均上报信息6000余件,实现第一时间和100%处置问题。2014年4月,定位于“便民、利民、服务百姓”的杭州智慧城管公共服务平台――贴心城管app正式上线,以“我来爆料”等应用来推动与市民的深度互动进而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民化,以“找找车位”、“找找公厕”等应用实现一揽子社会服务功能,以“城管动态”、“每日一题”等应用实现政策宣传功能。截至7月底,注册用户已达15774人,市民通过该平台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累计2464件,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并且为市民提供诸如找车位、找公厕、修车、补鞋等生活服务请求40余万次,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和城市管理。目前,项目组正进一步研发满足市民各类需求的升级版本,将容纳积分、停车补缴查询、车辆违停查询、行政审批查询等更多的便民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服务与管理。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5

一是始终注重科学理论指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早在2006年,南京市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构想,同时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的路径、理念、方法和实践进程。2007年“重洽会”期间,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高层论坛,论坛邀请了一批国际顶级专家,分别做了《发展智慧产业、打造软件名城》、《构建国际化的智慧产业生态区》、《谋划智慧城市发展、促进智慧产业创新》、《智慧产业发展与知识安全工程》等演讲。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0年11月16日,市委联合南京大学等举办了“智慧南京高峰论坛”,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会就智慧城市发表演讲,论坛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和“智慧南京”建设发展的构想和路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论坛上指出,“智慧南京”既是实现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文绿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是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智慧南京”发展模式,是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阶段,必须抢抓机遇、摆上日程和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它是南京利用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长期文化积累、城市进步的结果,还是顺应新潮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这之后,市政府又召开了若干场智慧城市的专题论坛,市政府领导及有关专家就智慧南京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建议。

二是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南京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把它放在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市长季建业多次明确要求,要深化细化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智慧南京建设就是要推动城市的信息化应用。在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智慧南京的架构。季建业市长指出,要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事务建设。智慧政务就是政府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智慧商务,也属于智慧南京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考虑得不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出来。智慧事务,就是指与城市有关的管理体系,包括医疗、城管、环保等。政务商务事务加起来就覆盖了整个社会。政府的管理通过政务来运行;城市的商业运行,包括其他一些新的公司,都要通过商务平台运行;事务就是有关对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些东西,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东西。还要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之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要求不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市场应用,着力破解“信息孤岛”现象,构建统一规划、集约投入、集成发展、资源共享、高度整合、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发展转型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规划也是按照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编制的,提出了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即以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政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始终注重示范工程先行。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无完备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当前智慧南京建设必须要有先导型示范工程的引领,抓住其关键环节,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围绕城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来确定应优先实施的项目。从而使百姓尽受到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捷。南京把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三大重点项目(简称“两卡一中心”)的建设确定为现阶段“智慧南京”的目标和雏形,即以车辆智能卡为物联网建设的突破口,以市民卡为行业应用整合的载体,以政务数据中心为城市级智能管控中心,试图先行构建一个能够代表智慧城市核心特征的微缩模型和智慧南京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智慧南京的标识,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始终注重民生项目优先。

南京始终把关乎民生的项目作为智慧南京重点推进的工程和抓手,把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是智慧南京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目的是使市民感受到智慧南京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意志主导变成市民自觉的行动。

五是始终注重突破传统思维。

南京一直充分认识和牢固树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更高阶段的科学理念。2011年4月7日,市委杨卫泽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人民幸福生活城市,五年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杨卫泽书记进一步指出,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面融入现代化理念。要真正把低碳、绿色和智慧不是作为口号,而是从基础设施、城市营运和管理等方面真正融入、体现出来。这充分体现南京市主要领导对智慧城市的科学认识。

“人文绿都”是南京的城市定位,“智慧南京”理应引领南京的智慧人文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复兴。深厚悠长的人文底蕴、高素质的城市市民、创新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是智慧南京的灵魂、丰富的科教资源是智慧南京的财富。

南京将智慧人文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把提高城市市民的素质,造就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作为智慧南京的灵魂。南京城市人文底蕴厚重,既是优势,也可能是桎梏;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如果充分利用就能变成智慧城市建设的财富,如果用不好,就有可能丧失已有的优势。南京正在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等资源优势,为构建智慧南京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以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大学科技园、动漫创意园等园区为依托,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引得进、育得精、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同时,通过有效举措,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营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树立南京特有的智慧人文的良好形象。智慧城市努力挖掘和利用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梳理现实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智慧南京的文化含量,把创新、创业、创造等现代城市市民精神与智慧城市加以整合,突出大文化、大智慧,丰富智慧南京的内涵。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6

吴中太湖新城秉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的开发理念,坚持好上加好的精细规划、慎之又慎的开发建设。交通、供热、环卫、电信、水系、共同管沟……太湖新城仅各类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就有十多个。今年7月,吴中太湖新城进一步编制了启动区外20平方公里控规及25.4平方公里整体概念方案,从而实现规划全覆盖。

吴中太湖新城具有前瞻性的高水平规划建设,决定了未来新城的格局和气度。放眼10平方公里的启动区,热火朝天的楼宇建筑工地并不多。但视线往下,道路延伸、驳岸绿化、地下空间建设、地下管网铺设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成为吴中太湖新城开发的先导工程。不久的未来,吴中太湖新城将为苏州人描绘一幅激动人心的蓝图:中央商贸区与天鹅湾相互连接,形成“城在湖上,湖在城里”的城市景观;每个街区路口,都点缀着开放式的小游园,把苏州园林移植于太湖畔;用200米宽的绿化带消融太湖大堤与城市景观的高度落差;沿湖没有住宅,全部是公共用地,让大片绿地成为城市阳台……

山水是吴中的最大特色,生态是太湖新城的最好品牌,吴中太湖新城将坚持“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思路,重点打造“绿色”和“生态”这两张名片,凭借自然区位优势,打造一个富有江南园林城市内涵的舒适、便捷、现代化的滨湖山水宜居新城。

去年底,吴中太湖新城委托省住建厅及清华大学团队开展绿色生态专项规划编制,包括低碳生态、能源、绿色交通、水资源、可再生资源、固体废弃物、绿建设计及绿色施工等8各方面。仅仅半年后,吴中太湖新城就顺利通过“省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考核。8月份又被国家住建部推荐为全国唯一的一家单位参与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同时,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的最终评审,标志着苏州吴中太湖新城绿色生态和智慧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树立高端品质,吴中太湖新城舍得下“本钱”做长远文章。正在进行基坑开挖的中央商贸区地下空间,结合地铁建设,通过降低能耗实现能源管控的精细化和可持续,并运用与集采光系统、通风系统及能源方案等领域的绿建技术,打造国内地下空间综合体开发的绿色建筑标杆。

这个地下空间,不仅是太湖新城绿色建筑的样板,更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中央商贸区地下“共同管沟”集中收纳水、电、气及通信电缆等管网,避免重复开挖的“拉链路”。通过对地下管道进行电子标识从而实现精确定位管理,即使某段管线出了问题,系统可以及时定位,甚至能显示该管道的埋深、管径、压力、铺设日期等,方便检修。

今年1月初,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委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始规划研究,“大手笔”设计了智慧太湖新城总体规划,囊括了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10项专项规划以及1项总体规划。其中,《智慧太湖新城总体规划》8月初通过住建部专家终审,吴中太湖新城由此成为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

“一年成势、三年成形”。短短一年多时间,吴中太湖新城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绿色和智慧将成为吴中太湖新城最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7

《经济》: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的改革发展,打造生态、低碳的智慧城市?

郑明媚:智慧城市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比较符合现阶段的发展诉求,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二是中国的it行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市场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都排名第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再进一步去探讨如何用智能化手段,互联网的服务、应用,来提升、管理城市,进行城市治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城市治理方面有所提升。我国的人口基数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大的,未来将有2亿―3亿人进城,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考验。如何把这种考验变成我们的优势,就需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现在说的“互联网+”就是一种城镇管理的新模式。

如何让大数据为城市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同时,由市场完成主导工作。提到城镇化,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但是在目前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激发市场的活力,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为老百姓提供服务,让居民与企业形成互动,通过大数据将居民的诉求集中起来,分析后得出引导性结论,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此良性循环,形成互动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可以使我们很多的应用、服务更加精细化,之前我们提到的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更多的是在讲理念,而“互联网+”及智能化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一个app能将政府、企业、居民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很多的理念变为现实。

具体来说,现在提倡的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就是对生态智慧城市的深化。在深化的过程中,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平台,让市民参与到建设中来,形成互动,随时随地捕捉、采集城市的绿化、管理、治安等具体信息,向政府反馈,为政府更精细化地管理城市提供支撑。

《经济》:目前我国正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阶段,在您看来,应如何正确地借鉴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防止走入发展误区?

郑明媚:早在2000年中国就开始进行信息化、数字城市的布局,尤其在信息化及互联网方面,中国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2009年,iBm提出“智慧的地球”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城市,其中响应最强烈的也是中国。但是在开始的几年里,大家都比较徘徊、迷茫,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厂商也参与进来,提供服务,导致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变成了以企业为主导,直到现在才开始慢慢回归理性,与当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经验学习方面,理念可以学习的,但是方式无法借鉴,所以不能单纯地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因为国情不同,政策背景、奖励机制、社会情况以及城市的发展阶段也不同,规划和目标也会有所差异。

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智慧城市建设都必须以人为本。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国城市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建设前期由政府引导,搭建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未来,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产城融合。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8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武汉市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更是武汉市适应社会矛盾历史性变化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为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执法水平、服务水平,助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三五”规划各项指标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基本达到预期水平,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环境品质实现大幅提升。以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发扬“绣花精神”、“工匠精神”,整体推进户外广告、景观亮化、井盖、管线、箱杆规范整治,综合提升背街小巷、老旧社区、铁路沿线市容环境,强力推进“拆违飓风行动”、渣土运输、施工噪声、违法占道控管,城市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功能品质大幅提升,为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功举办军运会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二)“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做实做强。坚持“四位一体”、整体联动,城市综合管理统筹调度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责任体系不断拓展延伸,“大城管”考评机制实现检查全覆盖,考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推行“精致环卫”,实行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考核,环卫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实施“厕所革命”,强化公厕建设布局,公厕管理维护水平明显提升。

(四)垃圾处理能力保持全国前列。优化调整全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施布局,建成“5焚烧、2协同、2填埋、4生物”垃圾处理利用新格局,弥补建筑垃圾处理短板,建成弃土消纳场9个,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筑垃圾消纳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景观亮化彰显城市新风貌。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加强城市景观顶层设计,全面建成了点、线、面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多维立体、运行安全有序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彰显了城市美丽天际线,极大提升了夜间城市形象,“长江灯光秀”夜景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名片。

(六)法治城管体系更加完备。制订修订相关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7项,创新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制定权力清单,明确城管执法边界,推进管理职责下放和执法队伍下沉。探索创新城管司法协作、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七)桥梁燃气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实行每月专家会审制、“双桥长制”,加快实施桥梁维修加固、独柱墩结构加固、智慧桥梁系统建设,全市城市桥梁安全运行。建立完善市、区、街三级燃气监管体系,建立管道气、液化气、加气站三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置率100%。

(八)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应用步伐加快。完成智慧城管一期建设,推进城管核心业务智慧监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燃气、桥隧、户外广告、景观照明、餐饮油烟、执法监督、智慧停车等业务监管平台,强化标准规范、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三大保障体系,全市城市管理智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

(九)城管执法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新式制服和标识更新;创新执法管理方式,推行集约式执法、非现场执法模式,实行执法办案平台监管,强化“五要”、“五不要”执法要求,城管执法效能、队伍形象大幅提升。

(十)社会共治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路长、楼道长、店长“三长制”,发动市民利用城管“随手拍”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拓展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效应,开展“百万市民接力城管、百万粉丝参与城管、百万大学生走近城管”等活动,不断扩大城市管理工作社会参与度、覆盖面,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规划指标

属性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1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2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督办落实率(%)

预期性

≥90

100

3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预期性

80

≥80

建立更加规范的城管执法体系

4

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5

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

约束性

100

100

6

城管违法案件及时查处率(%)

预期性

100

100

建立更加统一的城乡环境管理体系

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主城区

约束性

100

100

新城区

约束性

90

98

8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预期性

≥90

调整

9

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

预期性

100

100

10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11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率(%)

预期性

100

100

12

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主城区

预期性

100

100

新城区

预期性

≥80

>80

13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预期性

90

94.6

14

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

预期性

60

60

15

环卫作业市场化率(%)

预期性

60

53

16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率(%)

预期性

30

≥85

17

长江、汉江漂浮垃圾收运处理率(%)

预期性

60

60

建立更加有力的市政监管体系

18

快速路和主次干路道路完好率(%)

预期性

≥95

调整

19

桥梁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率(%)

约束性

100

100

20

燃气安全应急处置率(%)

约束性

100

100

21

背街小巷道路完好率(%)

预期性

≥90

调整

建立更加靓丽的景观体系

22

景观灯光核心展示区建设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23

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

预期性

90

90

建立更加高效的智慧城管体系

24

智慧城管“互联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25

城市管理市民投诉处置满意率(%)

预期性

≥80

81.2

建立更加完备的城管法规体系

26

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项)

预期性

≥5

≥5

建立更加系统的城管标准体系

27

制定出台行业管理标准规范(项)

预期性

≥8

≥21

建立更加开放的社会共治体系

28

城市管理共治互动平台建设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二、发展环境

(一)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城市管理工作明确方向。多次提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重要指示为今后五年武汉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二)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管理工作带来机遇。十四五时期,武汉市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高效服务社会民生、促进资源融合与业务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下,城市管理工作将面临理念提升、标准提升、管理手段提升、设施设备提升等新机遇,同时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效能提升、工作作风改进等新挑战。

(三)城市管理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我市城市管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覆盖网格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处置不及时,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智慧城管体系建设与应用有待加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环卫作业标准不高,市场化改革推进较慢,市容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尚未全面落实,还存在管理盲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整体质量不高;超大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存在短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还不健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存在选址难、推进慢等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武汉市城市管理工作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强化“全周期管理”意识,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搭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城管指挥体系;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基础的公共参与机制,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创新,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原则。坚持城市管理发展与市民需求相适应,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健全人性化管理机制,提供完善、高效、便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市容环境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实现和谐发展。

(二)依法治理、提升效能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法治体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资源,健全智能化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执法效能,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原则。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功能完善区域和环境薄弱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管执法、公共服务向薄弱区域、农村地区延伸,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实现各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四)政府主导、共管共治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分级负责与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管理网络。建立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把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实现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末,形成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整洁、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城管执法效能、公共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一)城市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增强综合统筹协调能力,“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完善精细化、长效化环卫作业机制,形成环境卫生管理“武汉标准”;着力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武汉模式”。

(二)综合执法能力居全国前列。城管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创新,城管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升,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打造城管执法“武汉形象”。

(三)公共服务效能居全国前列。智慧城管系统全面建成,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与管理服务持续优化,燃气、桥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主要规划发展指标

序号

规划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1

建成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90

≥98

约束性

2

环卫作业市场化率(%)

53

80

预期性

3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率(%)

100

100

约束性

4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5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85

≥97

约束性

6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7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95

约束性

8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68

≥90

预期性

9

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

60

70

预期性

10

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

90

95

预期性

11

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

100

100

约束性

12

违法占道案件及时查处率(%)

100

100

预期性

13

桥梁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率(%)

100

100

约束性

14

桥梁巡查、检测、智慧桥梁管理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5

燃气安全应急处置率(%)

100

100

约束性

16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率(%)

100

预期性

17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100

100

预期性

18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协调督办落实率(%)

100

100

预期性

19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80

≥90

预期性

20

城市管理类市民投诉件按时办结率(%)

≥96

预期性

注:2020年指标值为“—”的指标为“十四五”规划新增指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聚焦协同高效,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按照以区为主、市区联动、精细高效的原则,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形成指挥调度顺畅、考评监督有力、管理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

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以各社区(村)网格为基础单元,综合运用基层网格治理资源,完善网格员队伍,负责辖区内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置工作。强化快速处置,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期限,推动及时处置,迅速整改。

(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

充分发挥城综委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协调指挥调度能力,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构建市、区整体推进,职能部门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综合治理格局。健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会商研判;建立问题通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到位。

(三)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以文明委、城综委、爱卫会、环委会“四位一体”工作新机制为依托,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职能,整合工作资源,完善部门协作,及时研究解决边界不清、职能交叉或跨区域的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深化规建管一体化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工作顶层设计、事前规范、过程监管,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务实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做到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整体推进。

(四)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

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层级考核,突出区对街的综合考核,夯实市直部门的专业考核,完善对权属单位的考核。完善考核监督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人工检查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严格落实考评机制,确保考核公开、透明、有效。不断优化考核评价巡查频次和范围,优化考评考评内容,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和城市管理短板,

增强考核的导向性、多面性和针对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成绩与绩效目标挂钩,实现部门考核结果互通互用,提高考核权威性。

二、聚焦精细管理,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提高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进“精致环卫”,完善精细化作业模式,实行早晚错峰普扫、定时定点收运、人性化清洗,规范垃圾收运设施管理,建立清洗消杀、管养维护、油饰更新、淘汰升级、执法管控等常态化管理机制,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化作业率保持100%。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行业监管力度,及时协调督办责任单位落实老旧小区、未交付道路、高架匝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减少管理真空。强化环卫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环境卫生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发现机制,逐步形成市、区、街三级执法链条。提高应急作业能力,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重污染天气等突发公共事件下的环境卫生应急保障机制。

(二)增强环卫设施设备配置

实施环卫车辆逐年淘汰更新,适当提高隔音屏清洗车、垃圾桶清洗车等实用新车型比例,整车质量8吨及以下的新购环卫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型,确保全市环卫车辆满足精细作业需要,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更新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淘汰、停用钩臂箱。增设环卫工人作息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增设一批环卫工人作息点。进一步健立完善水域市容环卫设施建设与管理体系,适当增加水面保洁设备的配置。

(三)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构建城乡一体化、处理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常态化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完善和规范“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衔接的收运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垃圾转运站,全面取缔临时露天转运点,全面普及密闭运输车辆。试行垃圾处理农户缴费。推进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建立多维度督导考核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监督和治理,提高行业乡村振兴帮扶水平。

(四)强化垃圾处置运行监管

构建市统筹调度、区监管运营、街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理顺处理费用支付机制,科学制定生活垃圾调配计划,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力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0%。

(五)强化环卫行业基础管理

加快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施环卫作业服务资质审批告知承诺、武汉市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服务合同书示范文本、环卫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等监管措施,形成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环卫管理经费整体投入,提升环卫管理经费标准,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管理经费整体规模较2020年增长20%以上。加强环卫工人保障,落实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并建立与物价和社平工资增幅相适应的增长机制。优化生活垃圾收费管理机制,出台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制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差异化收费模式。

(六)高标准推进公厕建设与管理

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倡导公共厕所和大型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建设“三同时”的原则,按照数量足够、分布合理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300座。进一步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维护水平,实施规范化清洗保洁、消毒杀菌、硬件维护作业,保障无障碍、通风除臭、便民服务等设施功能完备,确保专人负责、服务完善、硬件达标、洁净无味的如厕环境。

三、聚焦功能完善,构建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

着力构建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稳步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全过程管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化发展,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武汉模式”。

(一)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强化宣传发动,开展分类督导,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执法保障,形成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至2025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社区居民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引路,探索不同的分类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分类模式,规划期末,全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260个、示范小区400个、示范村280个。

(二)多措并举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督促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规范合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和配套设施,采取宣传、指导、监督、纠错等方式,提升分类品质。在具备条件的小区逐步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强化投放和收运衔接。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物流衔接,力争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产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覆盖面更广的分类投放激励机制,提升分类绿色账户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三)严格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

明确各类垃圾收运主体和收运模式,配齐分类收运车辆,规范颜色标识,补齐分类收运体系短板。严格实行分类收运,严禁“混装混运”。加强分类收运监管,逐步推行“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完善分类转运系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新建和现有转运站升级改造后,应具备转运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功能。采取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装置、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安装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施等措施,推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和就近处理。

(四)建设高效能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理念,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为重点,以焚烧为主、生化处理为辅、协同补充的垃圾处理格局,建成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新改扩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以及一批含环卫车辆停保、垃圾分拣、大件垃圾破碎等功能的高标准转运站,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水平。

四、聚焦难点攻坚,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水平

按照以区为主,市、区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源头控管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执法查处严格、消纳处置有序”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建筑弃土有序消纳和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标工作,以及装修垃圾全监管、全收集、全申报、全处置工作,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全周期管理模式。

(一)推进建筑弃土消纳场建设

采取山体修复、土地复耕、基坑回填、场地预平整、堤防护坡修复、园林绿化、源头资源化、异地调剂等方式并举进行建筑弃土消纳。在提升现有消纳场受纳能力的同时,适时在汉口、汉阳、武昌三个片区新改扩建2-4个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含异地消纳场)。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建设计划,各区人民政府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协调服务,杜绝区域壁垒现象,畅通跨区过境消纳渠道。

(二)提升建筑弃料处置能力

坚持“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安全处置”和“建筑弃料不出区”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弃料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规范建筑弃料处置,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和治理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3个弃料综合处理厂(含装修垃圾处理)推进建筑弃料与装修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高效规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采取固定加移动、定点加调剂的方式,实现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三)规范装修垃圾处置模式

采取每个小区物业(社区)建密闭式收集点、每个区设集中处置点的方式,推进装修垃圾收运和处置工作。加大对装修垃圾监管执法力度,健全以区为主、任务明晰、流程规范的工作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装修垃圾全申报、全收集、全处置、全监管的治理体系。

(四)严格落实建筑垃圾专项执法督察

以问题为导向,狠抓突出问题,落实“主题执法”,督导各区落实并开展“净车密闭”、“前四后八”车辆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污染路面、车容车貌整治提升等专项执法,深入推进环境卫生执法督察,以执法促管理,以执法促长效,做到精心组织安排,常抓不懈。

五、聚焦规范有序,持续提升城市容貌治理水平

坚持规范、协调、有序原则,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指引,推进市容秩序综合整治,进一步扮靓城市容貌,提升城市形象,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新面貌。

(一)加强广告招牌规划管理

按照《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全市户外广告布局。按照“美观、协调、规范、安全”的原则,持续推进户外广告专项整治从中心城区向新城区延伸,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天上(楼顶)向地下(地铁广告)延伸,提高广告执法办案率、管事率,实现违法广告发现处置率达98%以上、破损广告及时修复率达98%以上。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推进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安全检测,强化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的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完善户外广告综合监管平台。

(二)加强路政监督管理

强化路政统筹调度,推动制定《武汉市城市道路路政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推进占道挖掘计划管理,建成市政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占道挖掘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建立井盖发现处置联动机制,推广“六防”井盖,实施“方改圆”试点,推进智能井盖试点应用,持续推进井盖问题整治和改造提升,每年井盖整治提升不少于1万个。提升架空管线容貌标准,重点整治路口“飞线”,实现重要道路“飞线”清零。开展城市道路沿线箱柜彩绘美化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全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箱柜美化全覆盖。

(三)持续加大拆控违力度

优化查处违法建设智能监管平台,继续落实每周拆违攻坚日制度,每周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每周讲评通报、每月考核排名,基本清除存量违法建设,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建立违法建设联合惩戒机制,探索追缴违法建设当事人强拆费用制度、对不能拆除的违法建设予以没收机制以及将违法建设当事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提高违建成本。深化“无违法建设街道”、“无违法建设社区”创建活动。

(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占道管理,坚持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严控、特色街区规范有序,对流动摊贩、出店经营等严格执法。实行共享单车划线停放、超量转移,确保停放规范有序。加强薄弱区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城市进出口路等薄弱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环境脏乱差,提升环卫基础设施水平,确保全时全域干干净净、路见本色,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加大“三乱”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完善园林、油烟、噪声及渣土、治超专项执法保障,进一步规范市容环境秩序。

(五)规范道路停车收费管理

推动《武汉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提升道路停车秩序。

六、聚焦品质提升,提升城市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一)提升景观灯光夜景品质

根据“控制总量,因地制宜,精细管理,确保安全”原则,按照一流标准优化完善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严格控制景观照明总体规模,实施查漏补缺和盲区提升,完善景观灯光夜景层次,提升城市人居品质,确保长江灯光秀优势品牌。

(二)提高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理念,按照标准精细化、监管专业化和运维市场化的要求,梳理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优化全市景观照明电子档案,细化工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流程,强化管理实际效果,确保设施有序运行。完善提升市级景观照明智能监控平台功能,优化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高速高效反馈景观照明设施实时状况,提高实时预警和迅速处理能力,确保网络和设施安全运行。

(三)做好重大节日氛围营造工作

健全完善节日氛围营造工作机制,围绕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活动,利用长江灯光秀、现有其他景观照明设施及墙面大型LeD电子显示屏播放节日主题动感画面,在重点路段、商圈和景区张挂国旗、灯笼等装饰物,营造祥和、喜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聚焦改革创新,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城管法制体系、标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一)完善城管法制体系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修编城市管理执法实用性手册。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程序制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全过程记录、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执法记录仪信息采集工作站使用管理等配套制度,探索推行城管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化,完善法律文书、执法行为、执法办案监督等标准,建立完善的城管执法规范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完善城管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大对区城管部门的执法指导。加强城管普法宣传,加大对市容环境卫生、油烟噪声污染、占绿毁绿、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方面的城管法律法规普及力度,提高市民城管法制意识。

(二)完善城管标准体系

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理念,研究推进环境卫生、燃气管理、城管执法、智慧城管标准建设,形成严谨、规范、精细、长效的城管标准体系。重点围绕环卫作业、垃圾处理、燃气监管、市政设施监管、城管执法、智慧城管等领域,及时组织相关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编制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宣传实施,以标准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三)提升城管执法效能

创新执法模式,继续探索推行综合性集约化执法、“非现场”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进一步拓展城管执法监督平台功能,利用物联网、ai技术、5G,构建智能感知、智能推送、智能核实的城市管理24小时巡查系统,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张图整合分析的执法信息系统,推动城市管理执法由信息化向精细化、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顺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源头监管、业务培训和执法监督等工作,配合建立市、区职能部门与街道综合执法指导协调机制。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塑造”专项行动,规范队伍管理,实施系统培训工程,强化监督考核,加强作风督查,提升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五)优化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四办”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质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好权威、规范、可信、统一的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网上寄送等基础应用系统。抓好环节优化和流程再造,按照“四办”改革总体要求,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继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对标优化,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优化拓宽办理服务方式。

八、聚焦智能高效,全面提升城管科学治理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数治城管,智惠江城”的建设理念,以数字赋能超大城市创新治理为目标,紧密对接我市智慧城市大脑建设,按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求,全面整合城市管理领域信息资源,一体化打造纵横贯通、市区联动的智慧城管业务应用体系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的“数治+智治+共治”智慧城管工作模式。

(一)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全市政务云建设,继续采用购买云服务的方式,做大做强智慧城管云平台,加强云资源集约化整合和集成化管理,形成即需即取、弹性扩展、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支撑环境。以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为契机,推进城市管理基层队、站、所政务外网全接入,实现政务网络全覆盖。充分运用5G技术和全市统一物联网平台,推进桥梁、燃气、环卫、景观亮化等城市管理设施设备物联成网。

(二)完善智慧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建立城市管理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完善数据汇聚和共享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采集、治理、建库与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级数据交换系统,建设业务数据协同平台,按需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的互通共享,加快建成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三)深化智慧城管五大功能中心建设

1.健全城市管理民情民意中心。推动民意云平台与全市“民呼我应”平台深度对接,升级12319呼叫中心,推进城市管理类投诉件智慧化管理,实现话务服务质量智能化监督与审计,投诉件办理流程自动化跟踪和智能化办结,群众投诉热点智能化分析研判,提高民意问题处理效率。积极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深入探索服务管理新模式,优化接诉即办服务流程,努力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整合武汉城管随手拍、垃圾费征收等市民服务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武汉城管网站建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一站汇聚、一网通办。

2.完善城市管理智慧监管中心。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及相应专业监管系统,提高动态监管、精细维护和主动服务能力。升级景观亮化管控平台,提高系统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新建路政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信息化管理、占道挖掘行为的有效监管。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公厕系统,鼓励各区进行智慧化公厕改造。完成智慧桥梁三期建设,实现全市330多座自管城市桥梁健康监测全覆盖,推进桥梁智慧管理系统升级及结构分析提升优化,提升桥梁安全预警与评估的科学性。续建智慧燃气综合监督平台,完成全市约150万只钢瓶标识码制作安装,实现钢瓶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建设武汉市获得用气一网通办管理平台,推进“互联网+供气”服务。

3.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监督中心。顺应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升级执法监督平台,实现对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状态、执法过程、办理结果的全员、全程、全时监管。加强物联网、ai、5G等技术在执法平台的应用,积极探索推行“非现场”执法与督察模式。推进查违控违、建筑垃圾、油烟噪声、户外广告、园林绿化等专项执法系统建设,实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理,提升执法实效。

4.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城管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对日常调度及融雪防冻等突发事件等应急场景下的有效指挥、敏捷调度和高效处置。完善城管指挥体系,强化市、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功能,打通城管市、区、街、队员四级指挥调度业务信息渠道,加强对各区城管部门、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服务单位的统一协调调度,确保信息即时交换、服务即时跟进、问题即时解决。

5.完善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中心。升级智慧城管服务监督平台,推进采集员评分、专项检查等子系统拓展,建成智慧城管综合评价指标库,优化各类评价模型,量化相关考核数据,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按照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一架构,完成市级平台建设,纵向对接国家平台、省级平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夯实智慧城管三大体系

1.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全市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管理及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系统对接、系统安全等信息化基础标准,制定执法装备、环卫、桥梁、燃气等业务信息化规范,推动部分业务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2.筑牢网络安全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工作,开展网络安全监测、态势感知和攻防演练,持续加强智慧城管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健全运行维护体系。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湖运维,开展业务应用系统集约化运维试点,整合城管系统运维资源,加强系统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确保智慧城管各类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九、聚焦安全稳定,持续提升桥梁燃气运行保障水平

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增强新形势下桥梁燃气安全运行、稳定供应与高效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一)持续优化燃气服务与安全监管

1.进一步提升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镇燃气输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型LnG储气库、高压外环线联络线等重点项目,提升全市城市燃气应急调峰和供应输配能力;完善全市天然气统一调控平台,推动全市燃气企业资源整合,配合理顺价格机制,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调度统一、输配有序、保障有力”的燃气安全供应保障体系。

2.不断优化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管理体制,指导企业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燃气企业用户服务标准化进程,规范服务流程,实施企业智慧管理和“互联网+服务”,实现用户报装服务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动态分析,政务服务手续“一网通办”。

3.持续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安全监管责任,推动监管重心进一步下移,建立完善市、区、企业三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充分利用“北斗”、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场站、管网、用户实时监管全覆盖,设施隐患、安全风险早发现,应急处置、抢险救灾高效能。强化燃气领域执法,及时查处市管燃气工程建设、燃气供应市场、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领域违法行为,保障燃气设施安全。

(二)进一步提升桥梁安全管理水平

1.着力提升桥隧安全“体检”水平。对全市城市桥隧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全覆盖,在每年不少于1次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增加重点桥隧的每季度专家会诊,对检测结果定期进行研判评估,并有针对性实施桥隧特殊检测和变形监测;强力推进桥隧在线监测从自管桥梁向行业管理桥梁覆盖,从市级向区级覆盖,实现全市桥隧安全实时受控。

2.强力推进桥隧养护及病患治理。深化桥隧养护服务市场化改革,狠抓日常巡查维修实效,强化日常病害处置及时性,提升日常养护“养早、养勤、养好”的水平,防止“小病拖延成大病”的问题;实施重点隐患桥梁病害的根治改造,完成朱家河大桥、老武黄立交等9座桥隧的维修改造,三环线9座独柱墩桥梁的加固提升,实现全市独柱墩桥梁清零。

3.有力实施桥隧安全保护。发挥物防技防措施,强化桥隧安全保护区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桥下堆土、开挖、打桩等违法行为,全面打击各类危害桥梁的行为;强化“双桥长制”桥隧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组建应急专业队伍,提升桥隧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超重超载车辆管控治理,统筹、协调各区开展跨江城市桥隧安全保护区危害桥隧安全行为的执法工作。

4.高品质实施桥隧环境整治。编制城市桥梁桥下空间使用规划,合理利用桥下空间资源,规范桥下空间使用,提升桥下空间环境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桥梁外立面涂装美化,形成轮廓清晰、美观靓丽的整体效果;整治桥梁栏杆、防撞墙、隔音屏等桥隧附属设施,提升桥隧整体环境品质。

十、聚焦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管社会参与水平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有效推动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形成“大城众管”格局。

(一)推进“门前三包”管理

全面推行“门前三包三长制”,实行全区域道路“路长”实名制,建立问题上报、分派、整改、回复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置。建立“门前三包”信息平台和沿街商铺数据库,试点将“门前三包”与文明单位评选、诚信体系、零散税收等事项相挂钩,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执法与惩戒行动。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紧贴形势、围绕中心、紧扣重点,高水平策划城管新闻主题宣传,全面展示城管工作成效,营造正面、积极的城管工作舆论氛围。拓展新媒体宣传阵地,做强做实城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宣传平台,增强城管新媒体影响力。开设电视宣传专栏节目,做好城管访谈工作,讲好武汉城管故事;加强与市民互动,营造全民城管氛围。加强城管宣传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新闻敏锐性和宣传潜力的骨干力量。

(三)积极发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

坚持开门决策、科学决策,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前,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城管战线周末大扫除活动,带动广大市民参与清洁家园活动。鼓励市民利用城管“随手拍”手机小程序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扩大市民参与度,提高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城市管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强化项目支撑,保障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规划衔接

落实《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城市管理相关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并建立多部门协调协作机制,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全面落实。

二、建设规划项目库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规划项目分解及推进机制,建立规划项目库,按年度制定建设项目及重点任务计划。

三、积极落实项目资金

加大引进社会资本力度,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非经营性项目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环卫管理、垃圾分类、行业安全监管、智能监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以及改革生活垃圾处置费机制。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格做好审计工作,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分年度逐步实施项目资金,并将项目资金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为各区“十四五”规划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四、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跟踪、督促规划项目的推进进度,掌握规划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的年度进展情况。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进一步促进规划任务的推进与落实。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和产业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拉动和催化智慧技术和智能产业的发展。在智慧产业中,很多内容就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将直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养和发展。

在国内,尤其是近两年,“智慧城市”理念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呈星火燎原之势: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东营、南京、无锡、昆山、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佛山、成都、武汉、长沙、南昌、西安、昆明、廊坊……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到战略层次。以上海市为例,“十二五”期间,上海将率先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这也是进一步延伸世博后续效应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研制的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_GRapH,创新团队围绕珠三角“智慧城镇”建设,以住建部“智慧城镇”示范试点建设为切入点,通过1年建设集成“超大数据实时三维城市呈现平台”、“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应急预案设计与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城镇管理的指挥呈现中心和公共安全调度中心,形成示范,并逐步向其他城市延伸和拓展。

二、研究前景

(一)研究性质

智慧技术是指将计算机、信息网络和人工智慧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形成机器“智慧”的综合技术,智慧城市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大规模普适应用。本项研究属于现代服务业中的科技服务业,为智慧城市数据呈现应用提供快捷的、方便易用的统一的框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研究的经济、社会效益

虚拟现实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智慧城市更是崭新的领域,但是却是有迫切发展需求的一个产业。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已有成功经验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促进规划园区内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其经济、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1.经济效益

①实施后3年内,主营业务的业务量预计可以分别达到1000万、2000万和3000万;

②5年内,创业团队承载企业的年市场份额预期可达1亿元人民币规模以上。

2.社会效益

①掌握智慧城镇建设整改解决方案,可以促进区域内业镇转型升级和幸福城镇的建设;

②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能带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并培育新兴产业,拉动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

③通过智慧城镇建设示范,利于抢占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制高点,并向全国推广。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

国内外对构建虚拟“智慧城镇”环境都有巨大的需求,但都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智慧城镇”发展所走过的道路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是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是政府、企业上下游、相互之间借助网络实现互通互联;第四阶段是网络社会、网络社区、“智慧城镇”的形成。目前,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完成第一到第四阶段的基本任务。

美国,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60000人社区。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因此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市民的需求。iBm还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一个计划:在美国爱荷华州的小城迪比克开展一个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让政府和市民能够测量、检测和调整他们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打造更加节能、智能化的城市。2010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对外公布了未来10年美国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将目前的宽带网速度提高25倍,到2020年以前,让1亿户美国家庭互联网传输的平均速度从现在的每秒4兆提高到每秒100兆。而此前的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也曾耗资2000—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建成美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强国。

日本,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了“U-Japan”,旨在推进日本iCt建设,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和相关产业,并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上网的环境。2009年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推出至2015年的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该战略是日本继“e-Japan”、“u-Japan”之后提出的更新版本的国家信息化战略,其要点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战略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包括设置“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核心领域,激活产业和地域的活性并培育新产业,以及整顿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创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i-japan”战略有一个核心内容——“国民个人电子文件箱”。其目的是让国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资支付等各种手续,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使国民享受到一站式的电子政务服务。这一项目要求在2013年完成。日本政府已认识到,目前已进入到将各种信息和业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云计算”时代。政府希望,通过执行“i-Japan”战略,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要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镇”起步较晚,从国内“智慧城镇”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状况主要呈现为:通讯基础设施的进展速度比较快,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进展比较缓慢,且水平参差不齐,政府、企业互联互通刚刚起步,企业信息间的互联互通更需发展和提高。鉴于“智慧城镇”的建设存在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国外一些企业对国内市场不能构成强大的冲击,而我们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学习国外在此方面的长处,改善我们国家在“智慧城镇”发展的不足。

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

“智慧城镇”相关系列软件平台面向城市导航、规划、应急等应用系统的具体需求,围绕大规模、多源密集型城市可视化数据的融合、分析与交互式呈现等方面的系列关键技术,主要由三个子平台构成:“超大数据实时三维城市呈现平台”、“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应急预案设计与展示平台”。各子平台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4.1超大数据实时三维城市呈现平台

超大数据实时三维城市呈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以逼真的三维效果为亮点,对城市进行三维浏览功能。该平台建立在高精度的三维场景上,承载海量数据,并且要求较高的运行效率。通过该平台可以完成“三维快速与精细建模”、“实时三维渲染”、“交互式用户操作”等功能。平台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超大数据实时三维城市呈现平台框架图

(1)三维快速与精细建模

随着国内城市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各地基础地理数字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备,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可以采用shape数据自动建模及人工建模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进行快速精细的建模。

(2)实时三维渲染

由于平台建设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数据,原始地理数据量非常大。再加上整个城市上万栋3D建筑,三维系统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为保证虚拟场景绘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需要较大程度地提高场景的绘制效率,主要的渲染优化算法包括可见性剔除方法(VisibilityCulling)、层次细节方法(LevelofDetail,LoD)、点面混合绘制算法等。

(3)交互式用户操作

与传统的城市宣传视频相比,三维城市呈现平台最大的优势之一即是具备良好交互性,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城市全貌。

4.2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

城市规划是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用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智慧城镇”平台的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三维展示方式,充分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将城市规划方案以三维的、动态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可以非常直观、透明的站在整个城市的角度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客观比较,降低了原有规划方案与整个城市相融合时出现的狭隘性。该平台由“规划方案展示与分析”、“六线规划展示”“地下管网分析与管理”等功能组成。

(1)规划方案展示与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可以对已有的城市规划方案进行三维展示,对城市建筑、园林绿化、道路桥梁、商业区、高新区、居民区、高校区等各种区块进行实时分层显示和管理,从不同角度观察城市规划的布局和结构,从而对城市的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对比。

图2规划方案展示于分析对比图

(2)“六线”规划

“六线”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城市规划中的“六线”是指通信紫线、道路红线、轨道交通橙线、河道蓝线、绿化绿线、电力黑线。“六线”规划内容应在总体规划和已有定线的基础上,系统的确定线位、规模及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为“六线”规划提供了一系列基于三维平台的工具,包括距离测量、面积计算、矢量图层导入等。

图3城市“六线”规划图

(3)地下管网分析与管理

城市规划设计辅助平台的地下管线模块是一个基于三维环境的辅助管线GiS系统,主要是将泵站、下水道、煤气、电力、电信、上水、排水系统、街道等信息源,在基础地形图上按特定符号、线型、分区、注记等分层显示出来;对相应的设施信息源,提供信息查询、浏览、统计、分析等功能;根据管理业务的要求,定期或随时输出设施统计报告、设施分布图、设施分析结果图。可在掘路执照审批、管线单位施工配合、道路管线紧急抢修等各项业务管理中,提供详实、现势的地下管线管位三维分布图,在辅助设施管理方面,形成直观的辅助决策资料,来提高区域市政设施行业管理和运行水平。

图4地下管网分析与管理图

4.3应急预案设计与展示平台

应急预案设计与展示平台将传统的二维应急管理发展到三维平台上,把目标区域进行三维仿真,使其具有真实坐标和地形,同时接入应急资源、危险源等实体三维模型,并将其放置在三维地图上的相关地理位置,更好的实现实时监控和紧急调度。

(1)应急资源管理

应急资源是应急平台的基础,加强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是开展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合理优化的应急资源配置对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急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是用于综合、集中、数字化的管理各种专题资源的所在位置、状态与分布情况等信息,并为预案制作、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持。

图5应急资源调度

(2)应急预案管理

预案定制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预案平台,用户通过增加时间节点,指定该时间点(时间段)参与的对象与参与元素,设定完毕后在三维场景里进行反复推演,直到达到合适效果后,再根据系统的最终结果,生成实际的预案脚本,用于后续演习指导。同时,用户还能对已存档的预案进行回放查看,对在编预案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增删,对所有预案进行查询检索。

图6应急图标库图7应急预案定制

(3)协同标会

协同标绘模块可使地域上分离的各个不同部门之间同时以同一角度查看同一三维场景中的同一位置,对事态的发展有同一认识。同时应急各部门在交流过程中,直接在三维地图上标绘,下达指挥命令,实现实时监控和紧急调度。

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xx书记对XX区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紧扣江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目标,强化规划引领、智慧赋能、绿色发展、建管并重,以做靓城市名片、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路网、完善公共配套、精细城市管理、提升空间品质、筑牢生态防线、优化营商环境等8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率先推进XX区城市能级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总体思路和“年年有变化、五年新跨越、十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科学制定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目标任务,着力构建“总体实施方案+行业指标体系+实施项目库+实施保障措施”的工作体系,突出重点工作,注重功能提升,加大补短板力度,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在影响力、承载力、保障力、吸引力、数字力、服务力、持久力、软实力等8方面的提升。

——2021年,重点滚动推进一批在建实施项目,健全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工作保障措施、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到“十四五”末,6张名片靓点初步呈现,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进步,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公共配套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全市“示范区”。

——到2035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地位更加凸显、支撑更加有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为全市实现“两高”目标提供示范、作出贡献。

三、主要任务

(一)精心雕琢城市名片,扩大城市能级的影响力

一是高品质打造长嘉汇大景区的文旅新名片,建设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坚持聚焦高质量、国际化、前沿化发展,围绕城市“主轴”定位和“百年工程”要求,提升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金融能级,全面推进长嘉汇大景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水空间。

二是高标准打造广阳岛风景眼的生态新名片,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构建“一带一廊两屏”绿色生态格局,立足重庆东部生态城核心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广阳岛协调管控区、“两江四岸”拓展区等四大战略支点,全力推动广阳岛江北片区26.79平方公里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围绕林相改造、森林抚育、水体修复等重点环节,巩固发展“四山保护”提升成果。

三是大手笔打造寸滩国际新城的产业新名片,建设产城功能联动区。推动寸滩港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果园港转移,按照“一港三区”总体规划,围绕我市将寸滩国际新城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城市形态展示新高地、对外开放新窗口的总体定位,牵头功能联动区16.85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结合园区转型增效,紧扣产业迭代升级及战略转型,引进总部企业、头部企业、产学研一体化高端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着力打造创新科技引领的智慧湾区和产城融合的生态示范区。

四是全方位打造中心都市区的消费新名片,建设观音桥商贸极核区。瞄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的发展定位,推动形成“一核两轴四片”的观音桥城市空间格局,即形成1.5平方公里国际消费旅游极核,到2035年,观音桥商圈面积由3平方公里拓展至6.8平方公里,保持社零总额、销售总额、新型生活性服务业总额全市商圈排名第一,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

五是高质量打造高端科技智创的智慧新名片,建设玉带南桥智慧港湾。建设国家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园,按照“一园多区”进行规划布局,根据规划建设进度,分期实施推进,力争“十四五”率先建成成渝地区数字化创新发展先导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生态示范区、大数据智能化典型应用聚集区。

六是精细化打造承载美好生活的宜居新名片,建设五宝生态小镇。充分利用五宝片区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践行“两山论”,走实“两化路”,优化发展布局,按照“一轴两带四区六组团”的发展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小组团大分散城市布局,打造高品质生活承载地。

(二)优化完善交通体系,提升城市能级承载力

一是努力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从抓线路落地,抓站城融合入手,重点深化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研究,促进人口、产业、资金等资源向轨道交通场站集聚。

二是全力构建路网完善的组团城区,抓好市级主骨架通道建设、区级市政道路建设,逐步缓解交通堵点,提升公交站点覆盖率。

三是着力打造山城特色的慢行街区,按照串“文脉、商圈、绿地、民宅”的思路,以轨道出口到公交站点的换乘需求和居民小区至轨道站点十分钟步行为目标,搭建我区山城步道主骨架,构建江北步道体系。

(三)改善延伸公共配套,添加城市能级保障力

一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升我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标准和服务能力;升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可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推动机构养老品牌化运营;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功能,全力打造“1+20+n”的书香江北“悦读空间”,改造升级区文化艺术中心服务效能;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是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配套性。强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街镇级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社区级市民健身房覆盖率不低于50%;合理规划公园布局,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5%。提升公园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

(四)着力提升空间品质,提高城市能级吸引力

一是优化完善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以内涵式集约发展为要求,进一步优化城市存量用地,在XX区现行控规10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基础上,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约4.9平方公里。

二是大力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以“一个核心区、三大公园、两段湾区”为建设重点,完成高家花园大桥至塔子山公园约18公里的沿江岸线治理提升,提升面积约8平方公里。

三是有序实施老旧街区城市更新。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四个主要方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四是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脉记忆。大力实施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完成区级以上文物全覆盖修缮,让江北有根有魂有魅力。

(五)统筹建设“智慧名城”,激活城市能级数字力

一是智慧城市全面统筹。坚持“八个统筹”,力争到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二是信息设施全区连接。5G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达100%,“双千兆”在车联网、智能制造、远程诊疗等重点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三是数据资源全域赋能。以政务数字化为前提,数据入湖为基础,通过数据主题联接并提供服务,建成全市领先的数字政府标杆。

四是城市治理全网覆盖。坚持“一网统管”,构建全区风险防控一张图,重点公共区域视频联网率、生态环保领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100%。

五是数字经济全面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区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六是智慧生活全民共享。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开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试验场模式,构建数字现实共生体。

(六)持续加强精细管理,提高城市能级服务力

一是全面深化大城三管。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以智慧化提领贯穿“大城三管”,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完成“泛感知、智应用、大数据、网格化、精细化、云共享”六大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区综合城市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全面建成“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二是着力提升物业管理。建立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打造物业管理优质品牌,力争到2025年,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上市2家,住宅小区自治组织覆盖率达到50%,物业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三是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成果,深化“五社联动”协同治理;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实现“区—街镇—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覆盖。

(七)坚持推进生态建设,实现城市能级持久力

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积极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机制,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合力。

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指标同向发力。抓饮用水源地管控,抓空气质量,控制工业污染,抓危废管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实现碳达峰。

三是坚持清水绿岸保护久久为功。狠抓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补齐管网建设短板,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8%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率保持100%。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025年建成区海绵化设施覆盖率不低于40%。

(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城市能级软实力

一是营造便利快捷的市场环境。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水电气接入服务,提升融资便利度,规范政府采购,推动招标投标开放公平等方面营造便利快捷的市场环境。

二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立足线上“一网通办”,立足线下“只进一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智能ai审批”、智能引导、数字政务地图等“渝快办”平台优化提升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提升监管执法水平,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创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住房城乡建委,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宜和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建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创新实践举措,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探索有效举措;建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调度机制、重大项目矛盾隐患排查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区级各相关部门、各街镇、各重点片区工作机构是责任范围内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细化实施方案、行业指标和重点项目库,确保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