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7:58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1

一、压缩粮食购、销指标。压缩和调整粮食购销指标是节约渡荒的重要举措。1960年8月22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大办粮食和管好人民生活的指示》,要求本着“节约渡荒、口粮标准从低,其他消费标准也要从低”,“贯彻多购一点,少销一点”,城乡人民都要“少吃一点”、“少用一点”和“坚决压缩不合理的销售”的精神,做好1960年至1961年度的粮食购销工作,并通过如下措施实现压缩粮食购销指标和节约渡荒的目的。一是生产队吃粮、用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计划消费,节约粮食,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的方针。缺粮队要过好穷日子,余粮队也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不论余粮队、自足队和缺粮队,吃用粮食的时候都应当在留粮标准的基础上打个折扣,留有余地、争取主动。口粮留量全年每人每日平均1斤的按9两消费,9两的按8两消费,8两的按7两消费,7两的按6两消费。并应根据忙闲有别做出分段用粮的计划,严格按计划消费,坚决防止前松后紧的现象。二是加强粮食管理,实行口粮以人定量,指标到户、粮食到堂,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制度。三是严格控制城市粮食销量。从1960年起三年内城市口粮的供应标准不能提高,不合理的还要坚决压下来;动员机关干部、城市居民、职工、学生认真节粮;动员一批工业基建部门的合同工、临时工和干部、职工家属回乡参加生产;遣返盲流;所有用粮单位必须核实人口和工种,堵塞虚报冒领粮食的漏洞;城市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等都要利用宅旁隙地种植瓜菜,实行粮菜混吃;其他各项用粮也必须适当压缩,尽可能采用代食品,节约粮食。四是在购销政策上规定,口粮留粮标准是:余粮队一般地区按340斤,山区320斤,张家口及承德坝上地区360斤;余粮队国家统购余粮部门的95%,自足队(口粮在260至340斤)国家不购不供,口粮不足260斤的为缺粮队,由国家供应到260斤。在饲料留粮方面,骡马每头全年留500斤,驴牛每头300至360斤,猪(仅限于集体饲养)80至100斤。在农业税征收上,余粮队先征后购,征收部分全部交纳粮食,自足队和缺粮队征款不征粮,也可交棉花、油料、烟、麻等经济作物,以免扩大缺粮面。1961年5月22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做好夏收战胜夏荒的紧急指示》,就粮食购销问题强调指出:粮食购销包干,要与队干部和群众充分协商,愿意按正常年景包死者,可以包死,不愿包死者,也可以不包死。包死的一般增产不增购,一般减产不减购,大灾减购,特灾救济,特大丰收,协商增购。不包死者,增产增购,减产减购。要求严格控制粮食销量,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从六月份起一般每人每月节约一至三斤,定量较高者多节省,定量较低者少节省。这样,1960年至1961年度全省计划征购粮食52至56亿斤,比1959年实际征购67亿斤减少11至15亿斤;销售49亿斤,比1959年实际销售65亿斤减少16亿斤。

二、降低生活用粮指标(低指标)。在农村用粮方面,1960年7月25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调整农村人民口粮消费标准的通知》,规定:余粮队征购后口粮标准达不到原定90斤的,只要留到75斤,国家统购粮食就不再往回退了,这类队的吃粮标准,实际降到每人每天8两(以90天计算);自给队征购后口粮标准达不到原定70斤的,只要留足65斤,征购的粮食也不往回退了,这类队的吃粮标准,实际降到每人每天7两(以90天计算),仍达不到7两时,不足部分由国家补足7两;缺粮队的供应标准,严格掌握在每人每天不得超过7两的标准,要先吃自己的,后吃国家的,什么时候缺,什么时候供应。在城市用粮方面,196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城市粮食统销和降低城市口粮标准的指示》,要求城市人民的口粮定量标准,从现在起,每人每月平均降低2斤左右;压缩城市人口下农村;查人口、查工种、查定量,严格粮食管理制度,做到一人一份粮,人、粮相符,坚决堵塞一切虚报冒领、浪费粮食的漏洞,杜绝轻劳力吃重劳力粮,低标准吃高标准的现象以及贪污、盗窃、损耗等现象,取消黑人黑户粮食供应,削减各种不必要的补助粮;对各伙食单位实行严格的粮食供应包干制度。为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1960年11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批转了《河北省粮食厅党组关于整顿城市粮食统销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在全省开展以“三查”(查人数、查工种、查定量)、“三反”(反虚报冒领、反贪污盗窃、反浪费糟蹋粮食)整顿粮食统销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整顿运动;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促进生产,节约渡荒,消费从低的精神,把全省非农业人口的定量总水平在8月份每人平均实销31.65斤(成品粮)的基础上,压缩到全省平均29斤左右的水平上;从12月起,分别对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实行定额包干供应粮食的办法,不经批准不得额外增加指标。同时,还规定了城镇各类非农业人口的分级定量标准,即特重体力平均50斤,一般重体力平均37斤,轻体力第一级31斤、第二级29斤、第三级27斤,平均29斤,脑力劳动者平均26斤,大、中学生26至31斤,平均29斤。

三、大抓粮食调拨。在粮食匮乏、库存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各地粮食日供日销的被动局面成为常态,粮食的调拨能否及时到位以解燃眉之急,直接关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关乎“节约渡荒”的成败。为改变这一局面,争取主动,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委着力进行了大抓粮食调拨调运的工作。1960年4月下旬,中共河北省委召开各市粮食局长会议,着重研究第二季度省内粮食调拨计划和调运工作,成立了以省委第一书记林铁挂帅的运粮指挥部,决定在一个月内由省下拨到食堂粮食10.3亿斤,生产队拨交食堂粮食10.7亿斤,社员交食堂粮食5.1亿斤,共26.16亿斤。12月23日,中共河北省委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调运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调出市由书记挂帅,把粮食调运工作当成一项紧急任务,抓狠抓紧,大搞群众运动,突击完成粮食调运任务。为加强粮食调运,1960年河北省粮食厅还成立了专业粮食运输汽车队,为此中央粮食部还支援了河北200辆专用卡车。这样,从1960年12月份到1961年2月份,全省完成中央负责调入和返还的夏粮5亿斤,省内各市间粮食调拨任务2.36亿斤,各市县、社间集运调剂粮食20亿斤左右,共调拨粮食约27亿斤,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粮食供应和困难局面的缓和。特别是1961年2月后的半年中,粮食调拨和供应更加困难,一度出现了先挖后补,随调随吃,以日计量的局面。另外,据中共沧州地委在1961年9月25日主送河北省委、华北局、内务部、粮食部党组《关于生产救灾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内称:“为了抢救灾民,中央和省及时拨发给粮食2200万斤,我们又从本地调剂715万斤,组织140部汽车,1800多辆大车,15000多辆小车,日夜向灾区抢运。对一些特别危险的灾村,采取了调运供应成品粮、运送熟食等临时措施。这样,从1960年到1962年,在全国粮食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央向河北调入粮食1.5亿公斤,帮助河北人民渡过了严重困难。

四、大力压缩社会购买力。全省县以上企业职工必须在1958年底实有人数基础上,减少50至55万人,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冻结,只许减少,不许增加;坚决削减公用开支,压缩集团购买力,一切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从1959年6月份起停发各单位3个月至6个月的行政经费,器具购置一律停止;没有用完的福利费、工会费和奖金一律予以冻结;大力开展城乡储蓄,严格控制货币投放;农贷一律不增加,适当收回到期的农贷赊销款,今后一律不准进行商品赊销和发放预付贷款,违者必究;加强信贷资金与流动资金管理,凡没有列入计划的贷款和超计划要求的贷款,一律不得批准支付;彻底清查仓库,尽快地把清出的物资投入到生产和市场上去;对某些市场供应紧张的商品,采取凭票证定量、限量供应的办法;大力组织非商品性的货币回笼,把修理、缝纫、洗染、饮食、理发、摄影等服务性行业认真加以恢复和充实。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2

第一条为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下同)在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规范和加强农发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收购资金贷款管理,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是指农发行依据国家政策规定,提供给粮食加工企业(简称借款人,下同)自主购进(含收购和调入)粮食,因其自有资金不足所需要的收购资金贷款。

第三条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应坚持“政策导向,严格准人;控制风险,择优扶持;全面监控,按期收回”的原则。

第二章贷款对象、用途和条件

第四条贷款对象。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的对象包括:经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府确认的以粮食为主要加工原料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市级政府确认的地方粮食加工骨干企业。

第五条贷款用途和种类。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专门用于借款人依据市场状况自主购进粮食原料的资金需要。贷款种类分为以下几种:

(一)为解决借款人直接从粮食收购市场收购粮食而发放的粮食收购贷款;

(二)为解决借款人从异地购人或国外进口粮食而发放的粮食调销贷款;

(三)为解决借款人与粮食生产者签订粮食收购合同(或定单)需要预付定金而发放的粮食合同收购贷款。

第六条贷款条件。借款人申请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除具备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粮食收购、加工和经营资格;

(二)在农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粮食收购资金存款专户,并接受农发行的信贷监督;

(三)按农发行关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其信用等级达到a级(含a级)以上;

(四)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下,具有规定比例的自有资金参与粮食购销经营,具体标准由省级分行确定;

(五)近两年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无经营亏损。

第三章贷款期限、利率及方式

第七条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粮食加工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农发行的资金供应能力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最长不超过1年。

第八条贷款展期。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应在贷款到期10个工作日前向开户行书面申请贷款展期,并提出展期理由、期限和还款计划。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借款合同确定的贷款期限。担保贷款申请展期的,应由保证人、抵押人、或出质人出具同意担保展期的书面证明。已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由上级行审批的贷款,开户行办理贷款展期后,应报贷款审批行备案,备案要说明展期理由、展期期限、展期人及展期贷款的风险情况等。对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展期理由不充分的贷款,开户行不得办理贷款展期,贷款从到期次日起,按照合同约定加收逾期贷款利息。

第九条贷款利率。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相关利率。已办理展期的贷款,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贷款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执行新的期限档次利率。

第十条贷款方式。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一般采用担保贷款方式。对信用状况良好、贷款风险较低,或者落实了相应的贷款风险防范措施的借款人,可以采取信用贷款方式。

第四章贷款程序

第十一条建立信贷关系。农发行和粮食加工企业应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建立信贷关系。粮食加工企业初次向农发行相关营业机构提出借款意向后,农发行相关营业机构应按照《贷款通则》有关规定,对借款人的贷款资格进行初步认定,对其是否具有农发行贷款资格提出意见和建议,经二级分行审查后,报省级分行进行确认。省级分行要及时将确认结果通知呈报行。对经确认具备农发行收购资金贷款资格的粮食加工企业,由所在地农发行营业机构(简称开户行,下同)对其办理基本存款账户或收购资金存款专户开户手续,并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对已经与农发行建立了信贷关系的粮食加工企业,省级分行应掌握其必要的基础资料,并每半年一次报总行备案。备案内容包括企业的仓储能力、加工能力、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行、信用等级、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等情况。

第十二条对与农发行建立了信贷关系的粮食加工企业,办理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应依次经过贷款申请、贷款受理及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使用和收回等程序。

第十三条贷款申请。借款人申请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时,应按规定填写农发行统一制定的《借款申请书》,开户行应对借款申请人填写《借款申请书》给予必要的指导。借款申请书要重点写明借款的用途、拟借金额、期限、还款方式及来源等。借款人要向开户行提供其已经在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使用和偿还情况、近期财务统计相关报表以及与表明借款申请人风险承受能力方面的情况和资料。开户行需要借款申请人提供上述详细内容并作必要的证明和解释的,应要求借款申请人另附借款申请报告。

第十四条贷款受理与调查。开户行收到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后,应审查借款申请人是否符合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对象范围,以及所申请贷款使用意向是否符合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的用途规定,并根据审查情况及时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对同意受理的借款申请,应及时确定贷款调查人。贷款调查人应首先审核借款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其具备贷款条件的各项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对资料不完整或存在疑义的,应要求借款申请人补充或说明。并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调查:

(一)借款申请人法人代表及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诚信情况、主要投资者的资信情况、关联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借款申请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情况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对其确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及其变化情况;

(三)借款申请人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四)借款申请人所有参与粮食原材料收购的资金总量和来源;

(五)借款申请人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六)借款申请人本笔借款计划购进粮食的货源、价格、质量、结算方式等情况,有无粮食采购合同,本笔借款所带来的预期经济效益,以及借款人对粮食价格变化的风险承受能力;

(七)借款申请人的粮食收购和经营对解决当地农民“卖粮难”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对政府调控当地粮食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如何;

(八)申请保证担保贷款的,调查保证人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担保资格,是否具备相应的担保能力;申请抵(质)押担保贷款的,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变现价值及实现抵(质)押权的可行性。调查人员要写出贷款调查报告,对上述重点调查内容作出具体说明和客观分析判断,并对是否贷款、贷款金额、期限、用途、利率、贷款方式、还款来源与方式等提出明确意见,指出借款人存在的影响贷款风险的现实及潜在因素,提出相关避险措施。贷款调查报告连同调查资料一并递交贷款审查人进行审查。贷款调查人员应对贷款资料和有关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贷款审查。贷款审查一般由开户行信贷部负责人负责。对按规定由上级行审批的贷款,审批行以下分支行要履行贷款审查职责。贷款审查人应对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和贷款调查人的调查意见进行审查,并对调查人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申请人与贷款调查人提交的有关原始资料和调查材料是否真实、完整;

(二)调查报告对贷款的合规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认定意见是否准确;

(三)调查报告提出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等意见是否符合有关贷款管理规定;

(四)调查报告的取值和测算参数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五)贷款的风险认定是否准确、避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贷款审查应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包括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用途、利率等,并及时提交贷款审批人。

第十六条贷款审批。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审批权限由省级分行确定,省级分行可对所辖分支机构授予一定的审批权限。贷款审批人由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担任,承担贷款审批决策的责任。各分支行成立贷款评审委员会(小组),负责对贷款合规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审核。贷款审批人收到贷款审批委员会(小组)的审查资料及意见后,应在授权的范围内决定是否贷款、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利率、方式及批次等。

第十七条贷款发放和使用。

(一)签订《借款合同》。对批准发放的贷款,开户行要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使用总行统一制定的文本。提供担保的,还应同时签订担保合同。其中,需要登记的,应依法办理有关登记手续;用于质押的动产和权利凭证还应及时交付开户行保管。凡本办法有关规定在《借款合同》文本有关条款未提及或不一致的,签订《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应按照本办法规定予以补充约定或变更有关条款。

(二)填写《借款借据》。开户行要根据《借款合同》填写《借款借据》。对同一借款人一次性审批、分批次发放的贷款,应分批次签订《借款合同》,填写《借款借据》。

(三)贷款使用。借款人要按照本办法规定和借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八条贷款的收回。开户行应按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督促借款人归还贷款。贷款到期10个工作日之前,开户行应通知借款人筹措资金,按期归还贷款。贷款到期或虽未到期,但借款人自愿提前归还贷款或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贷款管理有关规定可以提前收回的,开户行应及时从回笼货款或其它资金中收回。

第五章贷款使用监督

第十九条贷款发放后,开户行应加强贷款使用的监督,确保贷款符合规定用途并按期收回。

第二十条贷款发放环节的监督。农发行对粮食加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使用实行报账制。

(一)借款人应根据拟购进的粮食数量和价格,结合自有资金和其他借款额度,向开户行提出用款计划。

(二)借款人参与粮食收购、调入的资金使用顺序应按照“先自有资金和其他借款,后农发行贷款”的原则。

(三)借款人在粮食收购初期,开户行首先要核查借款人粮食购进和资金支出凭证,并与借款人参与粮食收购的自有资金和其他借款核对,经核对与购进粮食价值相符后,再按收购进度向借款人支取后续收购资金贷款。对借款人的自有资金全部用于农发行贷款风险保证金,风险保证金已按规定存人农发行有关账户,并且没有其他借款参与粮食收购的,开户行可根据借款人的用款计划,按粮食购进进度,向借款人支付收购资金。开户行发放的贷款必须与借款人实际购入粮食的价值保持一致。

(四)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调入粮食,并且调出方是在农发行开户的企业,借款人的结算货款原则上实行转账结算。

第二十一条贷款占用环节的监督。借款人用于购买粮食原材料的货币资金、预付账款、合理结算期的应收账款、粮食原材料和库存的在产品、产成品、各类副产品所消耗的粮食原材料价值,在剔除用于购买粮食原材料的自有资金和其他借款后,应与农发行贷款相匹配。

(一)粮食原材料库存的监督。开户行要将借款人所有资金形成的粮食库存全部纳入农发行信贷监管范围,并掌握借款人粮食加工进度和原材料的加工转化率,监督借款人所消耗的粮食原材料与产出的产成品保持对应。

(二)产成品及副产品销售的监督。开户行应定期掌握借款人产成品及副产品的库存、销售变化情况;借款人应定期向开户行通报产成品及副产品的出库销售情况,对大宗产品销售应接受开户行的跟踪监督。

(三)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监督。开户行应定期检查借款人的货币资金、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等变化情况,对影响收购资金安全的各种异常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十二条货款回笼环节的监督。

(一)对借款人在农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主要使用农发行借款从事粮食原材料收购的,开户行应要求借款人的销售货款全部回笼到农发行账户。对未能全部回笼到农发行账户的销售货款,借款人要定期向开户行报告回笼到其他金融机构销售货款的情况。

(二)对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使用农发行借款占其全部用于粮食原材料收购流动资金比例较小的,开户行应要求借款人定期内有一定量的销售货款回笼到农发行账户,回笼到农发行账户的销售货款与借款人定期内全部回笼货款的比例,应不低于农发行贷款占其他所有金融机构用于粮食原材料收购流动资金贷款的比例。

(三)在农发行贷款到期前30天内,借款人回笼到农发行账户的销售货款,应不低于到期应收贷款。当月销售货款较少的,借款人应及时追加存款,保证到期贷款按期收回。

在距贷款到期日30天前,回笼货款除按规定收取利息外,按照合同约定,可由借款人周转使用或经借款人同意由开户行收回贷款。

第二十三条实行台账管理制度。开户行要将粮食收购资金贷款从贷款的发放环节开始,经过粮食收购、储存、产成品的销售,直至销售货款的回笼,全部纳入信贷管理台账进行监测和反映。

(一)定期登记信贷管理台账。除对借款人发放贷款和收回贷款及时登记台账外,开户行还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定期对企业的库存和资金情况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及时登记台账。定期核查周期由省级分行自行确定,每月至少一次。

(二)开户行要按借款人实际收购粮食原材料的数量、价值登记台账;对以粮食初级产品(含面粉、大米等)为主要原材料的,应按照有关标准(出粉率、出米率等),将粮食初级产品折算成原粮登记数量,按借款人的原材料采购价登记价值;库存产成品及各类副产品折算成实际消耗的粮食原材料的数量和价值登记。

(三)开户行应根据信贷管理实际需要建立必要的辅助台账,定期登记原材料、产成品及各类副产品的名称、数量、价值、库存地点等的变化情况。

第二十四条借款人经营情况的监督。开户行应定期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和现金流量等的变化情况;

(二)借款入主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价格、市场占有率、有效需求、竞争对手,以及近期销售合同的签订和履约情况等;

(三)是否出现贷款抵押品价值下降、农发行对抵押是否出现失去控制或抵押无效的情况;

(四)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对借款人的影响;

(五)能够影响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重大改变的其他情况。开户行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及时反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贷款风险。检查报告及相关资料要存人贷款档案。检查人对检查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对借款人实行派驻信贷员制度。开户行要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派驻信贷员(组),实行专人监管。派驻信贷人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金融服务和全面监督,参与企业有关粮食收购资金运用的重大决策,对粮食原材料和产成品购销活动进行适时监控和监督借款人与贷款相关的有效资产的处置行为。

第二十六条对借款人违反本办法和借款合同约定的,开户行应当按规定给予相应的信贷制裁。

第二十七条农发行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办法,视情节轻重及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大小给予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制定和解释。

第二十九条油脂加工企业申请贷款用于自主购进油脂原料的,比照此办法进行。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3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规范粮食调控贷款操作,加强粮食调控贷款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粮食调控业务,是指在国家粮食储备业务以外,企业从事政府委托的粮食政策性购销业务。

第三条粮食调控贷款是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下同)为支持企业开展粮食调控业务而发放的收购资金贷款。

第四条粮食调控贷款发放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谁出政策、谁拿补贴、谁承担贷款风险;

(二)购贷销还全程监控封闭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农发行营业机构办理的企业经营粮食调控业务过程中的粮食收购和粮食调销贷款业务。

第二章贷款对象、用途和条件

第六条凡通过招标或指定等方式接受政府委托承担粮食调控业务的企业,均属于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对象简称借款人,下同。

第七条粮食调控贷款专门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委托借款人直接从收购市场进行保护性粮食收购的收购资金需要;

(二)政府为掌握粮源,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委托借款人按政策规定直接从收购市场收购粮食的收购资金需要;

(三)政府为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委托借款人从国内市场调入或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收购资金需要;

(四)政府为完成退耕还林补助粮、救灾粮、军粮供应等特定的政策性任务,委托借款人收购或调入粮食的收购资金需要;

(五)政府委托借款人承担其他粮食政策性调控任务的收购资金需要。

第八条借款人申请粮食调控贷款,除应具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委托借款人收购或调入粮食的文件和相关的调控粮食购销计划,并落实购进粮食的贷款利息、企业相关费用及销售价差补贴资金来源,或相应的贷款风险弥补资金来源

(二)借款人已承借的粮食调控贷款的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到位,或落实了补贴资金的到位计划及相关措施。

第三章贷款期限、利率及方式

第九条粮食调控贷款期限,原则上根据政府调控粮食购销计划或文件规定和借款人调控粮食经营周期,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为一年。

第十条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的贷款应在贷款到期10个工作日之前,向开户行书面申请贷款展期并提出展期理由、期限和还款计划。开户行应及时对借款人的展期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一次或多次办理展期,每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借款合同确定的贷款期限。

(一)粮食尚未销售但仍在政府调控规定的期限内;

(二)粮食已经销售、但销售货款在正常结算期内尚未回笼;

(三)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到位,贷款的风险补偿措施有效落实。

由上级行审批的贷款,开户行办理贷款展期后,应报贷款审批行备案,备案要说明展期理由、展期期限、展期人及展期贷款的风险情况等。

对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不符合展期条件、以及贷款到期而所形成的库存粮食已超期、陈化的贷款,开户行不得办理展期,从贷款到期次日起纳入逾期贷款管理。

第十一条粮食调控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包括展期后累计期限达到一年以上)的,执行一年期贷款利率。贷款逾期或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使用的贷款,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第十二条粮食调控贷款一般采用信用贷款方式。

第四章贷款程序

第十三条办理粮食调控贷款应依次经过贷款申请、贷款受理及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使用的监督和收回等程序。

第十四条贷款申请。借款申请人申请粮食调控贷款时,应填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借款申请书》(简称《借款申请书》,下同),开户行应对借款申请人填写《借款申请书》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说明。开户行需要借款申请人提供内容较多的,借款申请人应另附申请报告。除此之外,借款申请人还应向开户行提供能反映和表明借款原因的有关资料,具体包括:

(一)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下达的政府调控粮食购进计划和贷款利息、相关费用、销售差价补贴资金来源书面承诺或政府对贷款风险弥补保证的文件

(二)借款人拟订的粮食购进资金需求计划,包括粮食购进数量、价格、粮源安排和购粮进度安排等;

(三)开户行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初次向农发行申请借款的,还应按规定进行农发行贷款资格认定。

第十五条贷款受理与调查。开户行收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后,应审查借款申请人是否符合粮食调控贷款对象范围、所申请贷款使用意向是否符合粮食调控贷款用途的规定,并根据审查情况及时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对同意受理的贷款申请,应及时确定贷款调查人进行贷前调查。

贷款调查人应首先审核借款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具备贷款条件的各项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对资料不完整或存在疑义的应要求借款申请人补充或说明,并重点调查以下内容

(一)借款人拟购进粮食品质、数量、价格等是否与政府实施粮食调控相关政策相符,粮源是否可靠;

(二)各项补贴的政策是否明确,补贴的期限,以及补贴资金来源或贷款风险弥补资金来源是否落实;

(三)借款人申请的借款额度是否合理;

(四)政府对已承诺的借款人以前购进的调控粮食的各项补贴是否按时、足额到位,或是否落实了补贴资金的到位计划及相关措施。

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应对调查情况形成书面意见,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明确提出能否贷款以及贷款种类、金额、期限、利率和方式等方面的意见,连同相关附件递交贷款审查人。贷款调查人应对借款申请人的证明材料和调查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贷款审查。贷款审查一般由开户行信贷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按规定由上级行审批的贷款,审批行以下分支行要履行贷款审查职责。贷款审查人应重点审查是否落实了贷款的各项补贴政策,以及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和贷款调查人的意见,并对调查人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负责。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申请人与贷款调查人提交的有关原始资料和调查材料是否完整;

(二)调查人对贷款的合规性、安全性的调查认定意见是否准确;

(三)调查人提出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等意见是否符合有关贷款管理规定。

审查人对审查情况要提交书面审查意见明确提出贷款与否以及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和方式等意见,提交贷款审批人。

第十七条贷款审批。粮食调控贷款的审批权限由省级分行确定。对借款人执行中央或省级政府确定的粮食调控政策、计划所申请的贷款,可由县级支行或省级分行规定的营业机构审批;对借款人执行省级以下政府制定的粮食调控政策、计划所申请的贷款,原则上由二级分行以上机构(含二级分行)审批。贷款审批人由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担任,承担贷款审批决策的责任。各级行设立贷款评审委员会(小组),负责对贷款合规性和安全性的审核,贷款审批人收到贷款审查人或评审委员会(小组)的审查资料及意见后应在授权的范围内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款期限、利率、方式及批次等。

第十八条贷款发放和使用。

(一)签订《借款合同》。对批准发放的贷款开户行应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使用总行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

凡本办法有关规定在《借款合同》文本各条款未提及或不一致的签订《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应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补充约定或更改有关条款。

(二)填写《借款借据》。根据《借款合同》填写《借款借据》。

对同一借款人一次性审批、分批次发放的贷款,应分批次签订《借款合同》和填写《借款借据》。

(三)贷款使用。借款人要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使用贷款,开户行及信贷人员按照本办法第五章规定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贷款的收回。开户行应于贷款到期10个工作日之前,通知借款人归还贷款。贷款虽未到期,但形成的粮食已销售,开户行应及时从销售回笼货款及差价补贴款中收回相应的贷款。

第五章信贷监督

第二十条贷款发放后,开户行应对借款人政府调控粮食的购进、储存、销售、资金回笼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信贷监督,并专设台账反映和登记。借款人应对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实行分开管理。

第二十一条资金支取的监督。借款人应按粮食实际购进进度支取收购资金,开户行及信贷人员应对借款人的支取资金活动进行逐笔审核监督。

第二十二条粮食购进的信贷监督。粮食调控贷款的使用实行报账制,开户行应根据粮食购进进度分批次发放贷款,并定期核实粮食购进数量及货款支付金额。以收购方式购进粮食的,收购开始前可发放一定金额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以调入方式购进粮食的,货款结算原则上通过银行转账进行。购进活动结束后,开户行应及时收回节余贷款,并对所放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第二十三条粮食存储的信贷监督。开户行应按照商品粮油库存监管的有关规定,落实查库制度,确保银企账实相符。原则上借款人应对政府调控粮食实行专仓保管。

第二十四条粮食销售的信贷监督。政府调控粮食实行出库报告制,借款人应当在粮食销售出库前,向开户行报告粮食销售的依据、价格、数量、结算方式等情况。开户行依据政府调控粮食销售政策评价借款人销售的合规性,销售价款与价差补贴之和不应低于粮食占用贷款,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对违反规定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销售,应予制止。粮食销售出库时,开户行应依据有关政策监督出库,并及时调整贷款占用形态。

第二十五条货款回笼的信贷监督。政府调控粮食销售货款及补贴资金应按时、全额回笼开户行。资金回笼归行后,开户行应及时从回笼货款及差价补贴中足额收回销售粮食所占贷款,从利息补贴中足额收回应收利息。

第二十六条补贴资金到位情况的监督。各级行应对各项补贴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未按时到位的补贴资金要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拨补到位。

第二十七条借款人违反本办法和《借款合同》约定的,开户行应当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信贷制裁。

第二十八条农发行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办法,应当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政府油脂调控贷款的管理,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以储备粮油为调控手段所对应的贷款,执行农发行关于储备粮油贷款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同时适用于农发行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对政府调控粮油贷款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农发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未尽事宜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4

一、清仓查库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进口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存粮,下同)、地方储备粮,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商品粮。以上所称粮食包括大豆,不含食用植物油。具体内容如下:

(一)库存粮食数量检查。重点查清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央直属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的商品粮,要查清粮权归属情况。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账务处理的合规情况,以及不同性质和品种的粮食按规定进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情况。对利用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收购的粮食,要重点检查粮食库存与贷款是否对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三)库存粮食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

(四)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08年度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轮换计划下达是否规范,轮换的品种、数量、时间与计划是否一致,轮入粮食的生产年限和质量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串换品种、变更轮换库点和数量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

(五)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07年和2008年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保管费和轮换费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代储企业,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保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委托收购库点。

(六)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检查。全面核查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的情况,并选择5家在我市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

二、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查库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县(市、区)要按照鲁政办发〔2009〕9号文件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所有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库存进行检查。各县(市、区)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要科学组织协调,落实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清仓查库工作的质量和进度。中储粮直属库及其分支机构要积极配合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一)职责分工。市查库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地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制定本地区粮食库存普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将本地区具体承储库点的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下达到县(市、区)、直属企业。四是汇总本地区的粮食库存普查结果,并向省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报告。五是协助国务院和省政府工作组开展复查、抽查工作。六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和省政府工作组对重大案件的核查。县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省、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辖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组织和督导辖区内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全部企业开展粮食库存自查。三是审核、汇总企业自查结果,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报告。四是协助各级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普查、复查、抽查和案件核查等工作。

(二)直属企业清仓查库的组织。按照在地原则,由地方各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辖区内中央和省、市直属企业不同性质粮食库存进行检查。从中央企业直属库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库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从市直企业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企业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

(三)清仓查库信息资料的整合。中储粮*直属库负责向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市辖区内2009年3月末分县(市、区),分实际承储库点的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直属企业库存商品粮统计报表,各类政策性粮食管理的文件制度和规范,以及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

中储粮乐陵直属库负责向乐陵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辖区内2009年3月末分实际承储库点的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直属企业库存商品粮统计报表,各类政策性粮食管理的文件制度和规范,以及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乐陵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上报的有关资料确认核实后(查库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齐河国家粮食储备库(齐河县城区东首)、山东省军粮储备库(齐河县城区舟桥处南边)、山东鲁北国家粮食储备库(禹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山东龙门国家粮食储备库(平原县经济开发东区)、山东良友储备粮承储有限公司临邑直属库负责向所辖县(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辖区内2009年3月末分实际库点的省级储备粮和省属企业库存商品粮统计报表,各类政策性粮食管理的文件制度和规范,以及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所辖县(市、区)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上报的有关资料确认核实后(查库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粮食局负责向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地方储备粮和商品粮具体到实际承储库点的统计报表,以及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各级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向同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具体到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明细和台账资料(分品种、分性质)。

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述资料进行整合、分解,在县级普查开始前下达至各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市、区)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分库点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库存异常变化的库点,应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整合后的分库点统计报表资料,及时抄报全省粮食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检查时点和方式

(一)检查时点。以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结报日为检查时点。

(二)检查方式。本次清仓查库按县级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市政府全面普查,省政府重点复查和国务院抽查工作组随机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

县级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是整个清仓查库的基础环节,对提高清仓查库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县级政府要精心组织部署,按照全国清仓查库的统一要求,督促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切实做好自查工作。企业在完成自查的同时,要为下一步市级普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抽查做好充分准备。

市级普查是确保清仓查库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此,市政府将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本地区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库存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普查,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

省级复查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和暗查等多种方式,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的工作质量进行复核。

市级普查、省级复查采取综合交叉的检查方式,对参与检查的人员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在辖区内择优选调和安排。从县(市、区)抽调参加市级普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县(市、区)的普查工作,从各市抽调参加省级复查的人员不参与对本市的复查工作。

国务院抽查工作组抽查,在省级复查的基础上采取不事先打招呼、随机选点的方式进行。

四、清仓查库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市政府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2009年3月10日前,各县(市、区)均要成立相应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并将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等情况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2.制定和下发清仓查库实施方案。各县(市、区)要根据鲁政办发〔2009〕9号文件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逐级细化制定和下发本辖区内清仓查库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3.动员和培训。2009年3月中旬前,参加省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检查人员培训。3月25日前,各县(市)政府要完成清仓查库工作的动员和部署。4.其他准备。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被查企业,应按照本实施方案和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具体方案要求,备齐相关文件、账务和报表资料,提前准备工作底稿,对不规则货位进行形态整理,备齐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的衡器、容重器、水分测定仪、温度计等必要的检查工具。对个别存粮数量较少、粮堆形状难以规范的货位需要采用称重法检查粮食数量的库点,各县(市、区)要提前配置好移动式散粮自动秤。

(二)自查阶段。

2009年4月5日前,县级政府要督促和指导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认真自查,完成情况汇总,并上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查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认真填写各类工作底稿和汇总表格,准备与检查当日粮食库存实际情况一致的货位平面图、货位明细表,以及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统计报表、会计报表、辅助账表、原始凭证等账务资料,合同、运单、发票等反映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凭证,粮食测温、测湿、熏蒸等作业记录,为后续普查、复查、抽查做好准备。

(三)普查阶段。

2009年4月6日—4月20日,市政府按照综合交叉的原则组织对全市粮食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普查。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检查及粮食库存典型调查,结合各县(市、区)自查工作一并开展。典型调查可选择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2家库存规模较大的企业。普查期间要保留完整的工作底稿、原始记录等资料。普查结果汇总上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复查阶段。

2009年4月21日—4月30日,省级人民政府重点复查。复查比例为纳入检查范围粮食库存总量的20%-30%,质量复查的抽样代表数量为被复查企业所承储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的25%左右。

(五)抽查阶段。

2009年5月10日开始,国务院有关部门随机抽查。

(六)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和整改阶段。

各级要在全面检查粮食库存的基础上,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逐级汇总检查结果,编制相关报表和检查工作报告。各级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库存检查结果层层把关,数据汇总中发现有错统、漏统、重复统计、虚报库存数量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检查认定的账实差数要做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由主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企业限时报送整改结果,有关资料存档备案,并在检查报告中如实反映,视问题成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问责。6月15日前,市、县级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办理完毕所接收的与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举报案件,并向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核查报告。

五、清仓查库工作要求

(一)逐级落实责任。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是国务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必须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检查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粮食库存清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全责。要建立和完善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地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要逐级在清仓查库工作报告及相关报表上签字。各级清仓查库工作组负责人都要在检查报告上签字,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要严格工作底稿制度,各环节检查的原始记录必须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并妥善保存、留底备查,不得擅自篡改、损毁。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或妨碍清仓查库工作,造成检查结果失实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保证质量和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本实施方案和《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周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和步骤,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检查方法,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所有检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三)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各类企业要积极配合清仓查库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

(四)增强清仓查库透明度和公信力。各级领导小组要强化对清仓查库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各地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仓查库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向社会公布粮食库存检查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和工作要求,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防止负面炒作,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安定民心。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并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严明纪律清正廉洁。各级各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对检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严明工作纪律。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参加可能影响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不得吃请、受礼,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六)加强保密工作。国家粮食库存的数量和布局属于国家秘密事项,对检查过程中涉及的中央、省政策性粮食库存及全市粮食库存的数量、布局要严格保密。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制定清仓查库保密措施,配备必要硬件设施,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新闻宣传等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七)清仓查库的经费保障。要本着勤俭节约、提高效率的原则,安排落实本次清仓查库工作经费。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对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如实申报。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由省级财政核实后专项列支。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将清仓查库费用转嫁给被查企业和单位。有关清仓查库经费的安排、拨付和管理等事项,财政厅将另行规定。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5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调研报告一

xx县粮食局纪检组是xx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粮食局的常住机构,其工作性质是监督执纪。近年来xx县粮食局纪检组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区、市、县有关党纪政纪的上级精神,紧紧围绕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理清执纪工作思路和优化执纪方式,使纪律的高压线贯串粮食工作中并发挥作用,做到纪在法前、纪比法严在全县粮食工作中落地生根。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约谈机制,让干部职工在纪律红线之外止步。在每年的纪检监察工作计划中,把纪检约谈机制作为纪检的首要工作来安排抓好抓实,对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及早处理。进一步形成在局班子之间、党员干部职工之间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

2.在粮食局的纪检监察工作上,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做到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较变为错误。

3.在粮食纪检监察工作中加速转变办案思维旧态,从紧盯违法转变侧重违纪,对全县粮食经营的全流程进行监督,全县县级储粮全部实行网上竞卖,项目工程按照工程招标程序投标竞选施工单位。使粮食工作按照不违纪的流程走,达到用纪律管住大多数的目的,粮食局近年来没有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案例发生。

4.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教育活动,开展抓好粮食局的纪检监察工作。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开展了本系统三公经费的清理、多占住房的清理、超标使用办公用房的清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这一系列的清理工作中,共清退5套违规多占住房,目前已完成清退工作的有3套,有2套正在办理清退手续;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县粮食局三公经费逐年下降,清退2013年违规发放的中秋月饼费3200元。结合反四风的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本系统内的思想大交流、思想大讨论,进行非常彻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深刻的思想剖析,真真正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让大多数党员干部对纪律心存畏戒,逐步形成了作风向好态势转变,执行力得到很大提升。

5.做到常抓不懈,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一是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六五普法、领导上常课、公务员学习等平台,注重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在全局上下营造出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政治氛围。二是突出重点。针对纪律教育重领导干部轻普通党员的状况,将教育重点放在局机关股室和二层机构的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上,使教育不落死角,不定期开展上党课、开座谈会,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等,拓展党员干部接受纪律教育的渠道,实现纪律教育全覆盖,达到让纪律成为每名党员干部心中带电的高压线。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粮食流通工作的纪检监察,由于涉及粮食经营各环节,在纪检工作人员来说,就必须涉及到粮食工作方方面面,有财务、统计、保管、质检、粮食加工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监督检查工作对粮食监管不能面面具到,在工作程序上这也是粮食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意见和建议

根据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执纪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粮食业务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纪检工作中的执纪能力。

2.应积极参与到粮食经济工作中的各环节活动中,在实际业务环节中学习实践知识,提高执纪水平。

3.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开办有关粮食业务执纪的培训,增强粮食执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粮食事业的健康保驾护航。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调研报告二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对四种形态着墨颇多,前后共8次提及,但总要求只有一个各级党组织特别是纪委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践好四种形态,纪委要把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把监督执纪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进一步深化对四种形态的认识

四种形态看似平实,却含义深远,体现了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它通过层层设防,把全面从严体现在破纪之初直至立案审查之后的全过程,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管厚爱。

道理如此明确,但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此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最有市场的便是反腐拐点论。这种论调宣称,四种形态的实践,预示着反腐拐点来临,意味着反腐转向、节奏放缓、力度减弱。

还有干部把四种形态视为挡箭牌,认为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就是要用批评教育代替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让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就是要用党纪轻处分代替重处分,用纪律处分代替移送司法。山东一位纪检干部反映,有的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后还感到委屈,就是这种认识在作怪。

这些论调反映出一些人对四种形态理解不到位,实质是错判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低估了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

在六次全会上就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提出两个没有变: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王岐山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变。

这无疑给了那些仍然执迷不悟、怀有错误思想认识的人一个有力的回击。中央纪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会对当前形势任务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践好四种形态的认识。特别要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仅仅是开了个头,任重而道远。实践好四种形态,纪委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执纪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必须踩着不变的步伐,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

树立与四种形态相适应的政绩观

实际上,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的并非只有党委和党员干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纪检干部能否认清四种形态的内涵,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绩观,对于能否实践好四种形态尤为重要。

全会报告对各级纪委转变工作理念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从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到执纪审查、调查谈话、审理报告,都要坚持纪在法前,把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王岐山同志在全会报告里指出,以法代纪的思维定势尚未根本转变,其中就包括一些纪检干部仍然坚持错误的政绩观。一些省(区、市)纪委书记说,他们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发现,仍有纪检干部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抱着只要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的错误认识不放。

用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不能以审查大案要案数量论英雄。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姚增科认为,实践好四种形态,纪检机关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抓大抓要,又抓早抓小,从重点盯违法转向全面盯违纪,从重点盯极极少数转向综合运用四种形态。

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认为,必须发挥考评对纪检干部实践四种形态的导向作用。通过调整优化纪检监察工作成果指标体系,把开展谈话函询、处理一般违纪问题、为干部澄清事实等体现抓早抓小实际成效的工作成果纳入考核范围。

实际工作中,已有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河南郑州金水区、江西乐平、浙江海盐等地及时调整考核体系,加大对党员干部轻微问题线索早发现、早处置的考核力度,倒逼纪检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日常监督执纪上,形成与四种形态相适应的考核机制。

把四种形态做深做细做实

围绕四种形态,去年以来,各级纪检机关在执纪方式上进行了探索。比如,扩大谈话、函询、诫勉范围,让有反映的干部讲清问题,认识错误,及时改正;在执纪审查中充分发挥理想信念和政策的感化教育作用,让审查对象学习党章,对照入党志愿书,深刻反思、认识错误;印发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忏悔录或案例剖析,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等。从目前取得的效果看,一些实践探索有待细化、完善。

单就谈话来说,如何让谈话真正发挥实效,是很多纪检干部面临的难题。据一些基层纪检干部反映,有的干部把组织的苦口婆心当成厌烦的唠唠叨叨,谈完话后依然我行我素,变得皮实有的地方谈话针对性不强,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和不留情面的担当,容易使谈话流于形式;有的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使违纪的同志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解开心里的疙瘩有的地方党组织不想谈、不愿谈,便推给纪委去谈。

谈话没有发挥实效,既有谈话对象个人的原因,也暴露出一些纪检干部在这方面存在的短板。一些地方纪委书记告诉记者,有的纪检干部在抓早抓小特别是在及时发现和处理一般性违纪问题上,往往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与当前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的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

工作越细致就越深入,越深入就越有成效。实践好四种形态,各级纪检机关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要求,克服能力不足、担当不够的问题,把四种形态做深做细做实。

做深做细做实,就要健全制度,完善程序。仍以谈话为例,谁来谈、跟谁谈,谈什么、怎么谈,谈之前做什么、谈完后怎么做,谈话预期效果是什么、谈后实际效果如何这些细致具体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必须固化为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谈话的威慑性和教育性。在这方面,有些地方进行的探索经验可以借鉴。广东省纪委印发《关于开展谈话提醒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的通知》,对运用四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作出制度化规定。福建省纪委出台廉政谈话提醒六项制度实施办法,对组织实施部门,谈话对象和情形,谈话方式、内容、程序、要求等,逐一作出明确规定。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6

一、清仓查库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存放在我省辖区内的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进口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存粮,下同)、地方储备粮,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商品粮。以上所称粮食包括大豆,不含食用植物油。具体内容如下:

(一)库存粮食数量检查

重点查清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等中央直属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的商品粮,要查清粮权归属情况。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

重点检查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账务处理的合规情况,以及不同性质和品种的粮食按规定进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情况。对利用农发行贷款收购的粮食,要重点检查粮食库存与贷款是否对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三)库存粮食质量检查

重点检查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其中,地方储备成品粮只检查质量合格率。

(四)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20xx年度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轮换计划下达是否规范,轮换的品种、数量、时间与计划是否一致,轮入粮食的生产年限和质量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串换品种、变更轮换库点和数量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

(五)成品粮库存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地方储备成品粮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六)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20xx年和20xx年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保管费和轮换费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代储企业,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保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委托收购库点。

(七)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每个设区市选择3-5家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

二、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一)全省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级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在省粮食局设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清仓查库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省粮食局主管领导兼任,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组成。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专家组、案件核查组、新闻宣传组、工作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省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全省清仓查库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二是根据《20xx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清仓查库

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全省参加企业自查、市级普查及省级复查的工作人员进行清仓查库业务培训。四是派出复查工作组,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粮食库存及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复查。五是协助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抽查。六是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清仓查库工作情况和结果。七是汇集全省至具体承储库点的20xx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资料,按市、县行政区域分解并逐级下达。八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对重大案件进行核查。九是协助其他省做好异地储粮检查工作。

(二)各地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20xx〕118号文件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所有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库存进行全面检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都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同级发展改革、粮食、监察、财政、农业、审计、质监、统计、农发行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各部门和单位要科学组织协调,落实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清仓查库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市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地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制定本地区粮食库存普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将省分解下达的本地区具体到承储库点的20xx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数据下达到县。四是汇总本地区的粮食库存普查结果,并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报告。五是协助国务院和省级工作组开展复查、抽查工作。六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和省级工作组对重大案件的核查。

县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省、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辖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组织和督导辖区内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全部企业开展粮食库存自查。三是审核、汇总企业自查结果,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报告。四是协助各级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普查、复查、抽查和案件核查等工作。

(三)直属企业清仓查库的组织

按照在地原则,由市、县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本辖区内中央和省、市直属企业进行检查。从中央企业直属库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库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从省直和市直企业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企业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

(四)清仓查库信息资料的整合

中储粮北京分公司负责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河北省辖区内20xx年3月末分市、县,分实际承储库点的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直属企业库存商品粮统计报表,各类政策性粮食管理的文件制度和规范,以及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省粮食局负责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xx年3月末地方储备粮和商品粮具体到实际承储库点的统计报表,以及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省农业发展银行负责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xx年3月末具体到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明细和台账资料(分品种、分性质)。

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述资料进行整合、分解,在市级普查开始前逐级下达至市、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此作为粮食库存清查的依据。各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分库点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库存异常变化的地区和库点,应列为重点检查对象。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整合后的分库点统计报表资料,及时抄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三、检查时点和方式;

(一)检查时点

以20xx年3月末粮

食库存统计结报日为检查时点。

(二)检查方式

本次清仓查库按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市级人民政府全面普查,省级人民政府重点复查和国务院抽查工作组随机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是整个清仓查库的基础环节,对提高清仓查库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县级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部署,按照清仓查库的统一要求,督促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切实做好自查工作。企业在完成自查的同时,要为下一步市级普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抽查做好充分准备。

市级普查是确保清仓查库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市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本地区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库存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普查,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

省级复查由省人民政府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和暗查等多种方式,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的工作质量进行复核。省级复查要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深入检查,并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工作质量情况和检查结果作出评估。

普查、复查均采取省内综合交叉的检查方式,对参与检查的人员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在辖区内择优选调和安排。从县(市、区)抽调参加市级普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县(市、区)的普查工作,从市抽调参加省级复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市的复查工作。

自查、普查、复查的具体检查方法,按照《20xx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执行,另文下发。

四、清仓查库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20xx年2月底前,各市、县人民政府都要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并将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等情况报送上一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机构备案。3.动员和培训。20xx年2月中旬前,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业务骨干和师资参加全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的培训。20xx年3月中旬前,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全省参加省级复查、市级普查和督导企业进行自查的全体检查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内容以本实施方案、《20xx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为主。20xx年3月下旬,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完成清仓查库工作的动员和部署。

4.其它准备。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被查企业,应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市、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具体方案要求,备齐相关文件、账务和报表资料,提前准备工作底稿,对不规则货位进行形态整理,备齐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的计量和质量等检查工具。考虑到个别存粮数量较少、粮堆形状难以规范的货位需要采用称重法检查粮食数量,各市应根据清查工作需要,提前配置少量移动式散粮自动秤。

(二)自查阶段

4月5日前,县级人民政府要督促和指导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认真自查,完成情况汇总,并上报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因统计、账务等资料汇总分解任务重的,自查阶段可延至4月10日完成。被查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认真填写各类工作底稿和汇总表格,准备与检查当日粮食库存实际情况一致的货位平面图、货位明细表

,以及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统计报表、会计报表、辅助账表、原始凭证等账务资料,合同、运单、发票等反映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凭证,粮食测温、测湿、熏蒸等作业记录,为后续普查、复查、抽查做好准备。

(三)普查阶段

4月20日前,由市级人民政府按综合交叉的原则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确保不留死角。普查范围应严格与省分解下达的分库点粮食库存统计资料的口径一致。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检查及粮食库存典型调查,结合各市普查工作一并开展。典型调查可选择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5家库存规模较大的企业。普查期间要保留完整的工作底稿、原始记录等资料。

(四)复查阶段(五)抽查阶段(六)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和整改阶段

各地要在全面检查粮食库存的基础上,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逐级汇总检查结果,编制相关报表和检查工作报告。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库存检查结果层层把关,数据汇总中发现有错统、漏统、重复统计、虚报库存数量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检查认定的账实差数要做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由主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企业限时报送整改结果,有关资料存档备案,并在检查报告中如实反映,视问题成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问责。

5月10日前,各市人民政府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清仓查库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汇总报表。总结报告包括县级组织企业自查和市级组织普查情况、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检查及粮食库存典型调查等情况。

5月底前,市、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办理完毕所接收的与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举报案件,并向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核查报告。

5月30日前,省人民政府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清仓查库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汇总报表。省级总结报告包括市级普查工作汇总情况和省级复查工作情况。6月15日前,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完毕所接收的与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举报案件,并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核查报告。

五、清仓查库工作要求;

(一)逐级落实责任

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是国务院

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必须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检查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清仓查库结果的准确性负全责。要建立和完善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企业法人代表、地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都要逐级在清仓查库工作报告及相关报表上签字。各级清仓查库工作组负责人都要在检查报告上签字,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要严格工作底稿制度,各环节检查的原始记录必须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并妥善保存、留底备查,不得擅自篡改、损毁。发现有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妨碍清仓查库工作,造成检查结果失实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保证质量和进度(三)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

各类企业要积极配合清仓查库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

(四)增强清仓查库透明度和公信力

各级领导小组要强化对清仓查库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各地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仓查库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向社会公布粮食库存检查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和工作要求,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防止负面炒作,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安定民心。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并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严明纪律清正廉洁

各地区、各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对检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严明工作纪律。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准参加可能影响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不得吃请、受礼,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六)加强保密工作

国家粮食库存的数量和布局属于国家秘密事项,对检查过程中涉及的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及省级粮食库存的数量、布局要严格保密。各地要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制定清仓查库保密措施,配备必要硬件设施,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新闻宣传等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六、清仓查库的经费保障

各地应本着勤俭节约、提高效率的原则,安排落实本次清仓查库工作经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对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如实申报。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由省级财政核实后专项列支,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将清仓查库费用转嫁给被查企业。有关清仓查库经费的安排、拨付和管理等事项,由省财政部门另行规定。

七、清仓查库文件资料的保存

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形成的大量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xxx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xxx办发电〔2020〕xx号)要求,全面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在全县教育体育系统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倡行文明用餐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把制止餐饮浪费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充分认识节约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在全县教育体育系统形成勤俭节约、健康饮食的“舌尖”文明新风尚和“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

(一)让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问题,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日又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提出明确要求。全县教育体育系统要切实提高制止餐饮浪费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把反对餐饮浪费、节约粮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要充分认识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将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绷紧节约粮食这根弦、确保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争做抵制浪费、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健康餐饮、文明生活的倡导者,传承美德、弘扬新风的推动者。

(二)让“文明用餐”“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成为时代新风。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事关国运民生和长治久安,要切实加强师生教育和学校食堂管理,把落实餐饮节约的各项措施贯穿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教育师生带头践行文明、健康、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和落实“文明餐桌”行动,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不剩饭、不剩菜,养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好习惯,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形成节俭节约的新风尚,让“文明用餐”“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师生的一种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三、组织机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育体育局营养餐管理办公室,由张红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国金、张勇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主要措施

(一)坚决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

1.全县教育体育系统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州县厉行节约及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国内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公务活动用餐应按照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及快捷、健康、节约的要求,积极推行简餐,以家常菜为主。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确定用餐形式,提倡实行自助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植物制作的菜肴,县内公务接待一律不上酒,不提供香烟,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严格控制陪餐人数。

2.全县教育体育系统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州县公务活动用餐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公务活动用餐开支应当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用餐标准、差旅、会议、培训管理相关标准。公务活动用餐费支付应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采用公务卡或银行转账方式结算。严禁设立“小金库”,严禁局机关向学校、个人转嫁公务活动用餐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公务接待费用。公务接待活动要加强审批管理,控制经费总额,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注重实际效益,杜绝奢侈浪费。

(二)着力推进学校食堂节约用餐

1.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应切实抓好食堂节约用餐工作,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平衡。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实行自助用餐。建立食堂用餐人员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做餐、配餐。要在就餐区域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适量取餐。安排专人负责食堂巡视检查,对浪费行为给予批评教育。

2.研究建立学校食堂反对餐饮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对存在严重浪费行为的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指导推动学校加快建立健全食堂节约用餐制度,鼓励学校与内部食堂签订节约食品责任书。

(三)完善师生评价体系

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纳入师德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师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内容。

(四)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强化对食品浪费现象的监督。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家长带头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监护人责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监督机制。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加强爱惜粮食教育和宣传,在学生中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作为全县学校当前和今后德育教育的重点,向全县师生发出倡议书,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品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各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电子屏、公告栏、黑板报、橱窗等多种途径开展节粮教育宣传,在食堂张贴温馨提示语,以及发放倡议书等活动,营造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浓厚氛围,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节约粮食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

2.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勤俭节约习惯。在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光盘行动”和“文明餐桌”行动,教育学生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形成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浓厚氛围。通过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劳动体验教育,让学生深刻体验劳动艰辛和食物来之不易。利用每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制作爱粮节粮宣传资料,做好“节约一粒粮”宣传。开展“节约型学校”建设,组织反对餐饮浪费的志愿行动和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如:手抄报、征文等),增强爱惜粮食的自觉性。

五、实施步骤

(一)学习部署阶段(2020年11月9日至15日)

1.认真学关于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省、州、县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教育实际,制订工作方案。

2.向全县师生发出倡议书,制订工作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1月16日至29日)

1.各学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党支部大会、班会、团队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关于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大意义,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具体方案并抓好落实,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存在的浪费问题,使学校成为全社会节俭的榜样。

3.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组织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体验劳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题教育活动。

4.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把落实餐饮节约的各项措施贯穿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

(三)自查自纠阶段(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

1.各学校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出台相关制度、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使“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

2.组织开展互查、抽查、联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问题突出的学校提出通报批评。

(四)巩固提升阶段(长期坚持)

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和成果,树立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在学校开展评选节约标兵、节约卫士等,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新风尚。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要以爱惜粮食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宣传教育,把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作为学校德育教育重点。

(二)大力发动,形成特色

要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亮点,加大向社会宣传。

(三)久久为功,务求实效

珍惜粮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学校要创新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品德和习惯,上好俭以养德的人生必修课,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共同推动文明校园建设。

各学校工作实施的经验和成果,以汇报形式纸质版加盖公章与电子版一并于2020年12月11日前报教育体育局营养餐管理办公室。

2020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自查报告(供参考)

为坚持厉行节约,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X市场监督管理局履职尽责,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

一、如何落实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把制止餐饮浪费与市场监管部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对餐饮单位倡导节俭行为的监督,强化对餐饮消费者的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

二、取得成效

结合文明城镇创建、食品安全检查,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一)开展2020年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量化分级评定标准。

符合量化分级评定要求的389家,量化分级率100%;评定为a级的39家,a级比例10.02%;评定为B级的213家,B级比例55%,评定为C级的137家,C级比例35.2%。

(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行业自律。

以“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广将“五化”管理模式,不断打造先进管理模式餐饮单位,现已培养先进管理模式(4D)餐饮单位5家,“五化”管理模式示范街1条。

(三)强餐饮单位检查力度,扩大禁止餐饮浪费宣传力度。

陆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食品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陆续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10桌以上集体用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隔离点食堂、职工食堂等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26人次,检查餐饮单位1968家次,发放《XX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1000余份,制作《文明餐桌桌签》200余个;

举办大中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集中约谈2次,参加人员达300人次;举办大中型餐饮单位“禁止浪费

光盘行动”推进会1次,参加人员达50人次;开展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培训暨禁止餐饮浪费培训1次,约谈3次。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认真落实社会责任,建立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引导和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发展可选套餐,提供小份菜、半份菜。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文明用餐引导、倡导‘光盘行动’等举措,消费者文明用餐意识有所提高,但餐桌上的浪费依然存在。通过结合日常检查及走访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一)好面子、讲排场。

消费者请客的时候,生怕菜点少了显得自己不够客气和热情,于是请客时不顾实际地多点菜,加剧了餐饮业的浪费现象。

(二)钱袋子鼓了,节约意识少了。

现在老百姓钱袋子鼓了,但节约意识没并有随收入增长而提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餐饮消费理念。

(三)宣传引导,强制手段不足。

餐饮浪费教育引导不够,餐厅缺乏对顾客浪费行为的有效约束手段,只能靠顾客自觉,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不仅仅需要餐饮单位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今后打算

(一)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社会责任。

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认真做好制止浪费的细化工作,建立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

(二)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品种。

积极引导和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发展特色餐饮、快餐、早餐、团餐、送餐等大众化餐饮,提供标准化菜品,方便消费者自主调味,发展可选套餐,提供小份菜、半份菜。

(三)继续推进“光盘行动”。

倡导餐饮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积极推行师生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的良好餐饮行为,力求吃光喝尽不剩饭。

(四)提倡餐饮单位提供免费打包等服务。

积极倡导文明点餐,鼓励顾客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免费提供餐盒或食品袋。并对节约用餐的顾客进行鼓励性价格优惠或发放优惠券。

(五)破除集中用餐浪费陋习。

针对婚宴、生日宴、年夜饭等集中用餐消费相互攀比、浪费严重的现象,提倡勤俭办席,节约用餐。

(六)加强网络餐饮监管。

鼓励美团、饿了么等订餐平台规范商户订餐设置,合理设置菜品及菜量,为消费者按需配餐、按量点餐提供便利,引导消费者节约点餐、杜绝浪费。

(七)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的积极作用。

督促餐饮行业协会加大对餐饮浪费行为的规范,完善烹饪量化标准,以标准引领节约消费观念的转变。制定制止餐饮浪费的行业公约,开展餐饮行业制止餐饮浪费承诺活动。

(八)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加大对餐饮单位的抽查检查力度,督促餐饮单位厉行节约,对餐饮浪费严重的餐饮单位要进行批评教育、约谈处理等。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8

__县面积3196平方公里,人口17.8万,位于__西北部,__河上游,与__、__、__、__、__两省五县交界,由于__水电站的建设,__县为__移民大县之一。主要生产稻谷、玉米、大豆、红薯、油茶、油菜籽等粮油作物。全县粮食总产量约6.66万吨。

在粮食安全工作中,__县粮食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完善了宏观调控,加强监督检查,全县粮食工作呈现良好局面,近年来,县粮食部门严格执行政策,在地方粮食储备、社会粮食流通与调控、水库移民粮食供应、政策性粮油保供、粮食应急加工等方面,创出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获全市粮食目标管理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

经调查统计(见附表1略),全县粮食仓储总量6550吨,其中建于六十年代以前的有4253吨;建于九十年代的有2000吨;新建的有297吨。完好仓容2297吨、基本能使用2450吨、损坏1803吨,不能有效保证我县____(密)吨储备粮的储备仓容。

从调查来看,所有粮食仓库设施全部属于国有独资,社会企业和个人建设粮食仓储为零。由于,我县的粮食仓储设施大多属于六、七十年代所建,绝大部分的仓库老化、漏气严重,无法保障县粮食储备安全,严重影响了__水电站3万失地移民的粮食需求安全。

1、加快__县粮食储备中心库项目工程建设。

根据__区(__政发〔2011〕54号)文件精神,各县市区要以“县级中心粮食储备为支撑、基层收纳库为基础的粮食仓储体系,建成一批集粮食储备、加工、交易、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园区,进一步增强我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区粮食安全”。__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召开了专门会议,作出加快__县储备粮中心库建设项目工程的确定,规划新建粮食仓储设施项目1个,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占地50亩,容量1万吨。内设粮食储备、军供服务、粮食应急加工等功能区。

目前,项目推进有新进展:一是落实项目地块:经国土、住建、粮食、环保、林业、工业园区、消防、林朵林场等部门核定后,选址在县工业园区的食品园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地的外业工作和土地报批工作,并取得了用地批文。二是资金投入加大,县人民政府拨给粮食储备中心库土地征用相关费用398.5746万元,土地使用费申报经费87.1万元。共投入资金485.6746万元;三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获取项目立项批复;县人民政府落实中心库用地决定(会议纪要);环评工作完成文本编写和报送工作,进入环保审批环节;项目用地林地报审正在进行;项目可研报告正在完善资料中。

2.实施乡镇粮食收纳库建设和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项目。

一是落实向阳移民集镇粮食储存仓库(收纳库)的建设项目资金,启动向阳粮食仓房建设项目。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9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家战略储备的必需物资,在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储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建设,给承储中储粮的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确保质量良好是是贯彻落实《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需从中央储备粮的质量体系建立,粮食的入库、整理、储存及轮换出库等质量管理抓起,做好中央储备粮的质量控制工作。

 

一、完善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项原始记录及质量检验报告等,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档案。

(2)化验室工作的日常管理

为了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要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对设施设备、化学试剂、标准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及对扦样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的内部审核。以保证其结果准确性,尤其是在人员变动、标准更新及仪器设备更新后,多做试验,以确保检验数据可信度。切实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3)检验人员、保管员的培训

根据新的检测方法,新的仪器设备不断的更新知识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思想意识、化验室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标准、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和检验基础知识由浅人深。

 

二、收购入库环节的管理

在粮食收购之前,质检人员要做好当年将收获粮食的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为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详实、准确的粮食质量情况报告,为粮食收购质价政策的制定和政府的决策及粮食收购的执行单位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同时,要做好收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粮食收购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标准和粮食收购质价政策,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重点要抓好扦样、检质、卸粮、过筛清杂四个环节及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检工作。扦样,实行“双人扦样”制度,一人扦样,一个监督,关键是扦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所扦取粮食质量的真实情况,扦样员对所扦取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检质,要严格“密码检验”程序操作,实行“三次质检,一次否决”制度;卸粮、过筛除杂,要落实专人看管,明确责任,严格按规程作业,确保质量达到要求。同时,落实粮食收购入库各环节粮食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各环节业务流转程序和手续制度,保证原始记录的齐全、真实,发生不符合、出现问题有争议时,能够量值溯源,有据可查。以确保入库粮食质量合格,为仓储管理打好基础。

 

三、整理过程的注意事项

粮食在收购入库后要经过必要的整理,粮食质量指标达到储存要求后,方可进入到固定仓房内储存。整理过程重点主要体现在对收购的粮食进行烘晒、过筛除杂及搬倒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降低粮食水分、杂质,减少玉米破碎和稻谷谷外糙米的增加,控制粮食自动分级都必须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这一环节应注意烘干前潮粮按照等级及水分段严格进行堆放,进行有序烘干。采取低温干燥方法烘干、降低破碎和延缓烘后脂肪酸值升高。以及避免烘后粮食水分超差,造成夹生粮;烘后粮食水分的控制上要略高于标准规定水分的0.2-0.3%。

 

过筛除杂要根据粮食的基础状况,选择相应的清选设备,严格按规程操作,及时清理筛底,保证筛理后的粮食质量和筛选的数量,发挥筛选设备的使用效率。在搬倒作业过程中,尽量使用带速低的机械,合理安排搬倒流程,减少提升次数,减小落差,安装缓冲装臵等避免粮食破碎的增加。在入仓作业时,根据不同仓型,选择相应作业方式减少粮食自动分级现象。圆筒仓入粮,每入粮200吨左右要暂停,人工平整攉粮后再继续入仓;平房仓要经常移动输送机,多点入粮或输送机前加活动式分流板来减少自动分级。 

 

在作业中,特别要注意电子测温电缆的固定,避免发生飘移现象,通风笼的连接一定要紧密,防止漏粮。入仓结束后,要及时平整粮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是粮食质量以及各点粮温等情况,完善粮食入仓原始记录,还要布放检温探子,设臵扦样点、挡鼠板、防虫防雀设施等,有条件的采用机械通风均衡粮温,均衡水分来保证粮食储存期间的质量安全。

 

此环节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克服临时思想和饶幸心理,要有保证粮食安全度夏,长期储存的准备。

四、储藏过程的把握要点

粮食在储存期间,要求检验人员在粮食储藏期间对粮食品质进行跟踪检验。第一,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规范要求,坚持每半年检测一次品质。按照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指标,全面准确的记录与检测脂肪酸值、面筋吸水量、油脂过氧化值、酸价及品尝评分值等项目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和判断该品种粮是否宜存,提出科学的指导轮换的依据,同时每月进行水分化验,为保管员提供粮食水分变化情况。第二,储粮中对虫害、霉菌的检查要做到“勤”和“细”。按照规范要求检查粮情。在季节转换时期和风雨雪天增加进仓检查次数,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前做好清仓消毒和防护工作,杜绝虫霉、结露等问题发生。第三,要积极探索实施“绿色储粮”工程。在季节转换时,做好“四个适时”工作,同时做好膜下环流通风等新技术应用,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和防止脂肪酸值升高过快现象发生,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少熏蒸、免熏蒸,降低药剂在粮食中残留,最大限度避免化学药剂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与此同时,防止因发热、霉变、虫害造成储粮品质下降。只有这样才能随时掌握粮情,防止储备粮品质劣变。避免因储粮事故发生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确保中央储备粮在储存期间绝对安全。

 

五、轮换出库过程的管理

要对需要出库的粮食,以仓或货位为单位进行综合扦样检验,开据检验报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作为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和分析粮食损溢的依据。合理安排工人作业,避免发生出库粮食质量发生突变的情况。要重视出库作业现场的管理和货物运输阶段的管理。利用喷洒药剂,布防虫线等方式防止虫害感染。要搞好货位垫和粮垛苫盖,防止地坪返潮和雨淋。对用于装粮包装物要认真检查清理。确保无污染、无虫害。按照《粮食运输管理规则》的规定,对粮食运输车(船)进行检查,杜绝粮食在出库运输环节发生质量事故。

节约粮食的调查报告篇10

贵州省不是我的家乡,但来贵州第二年发现的一组中国名酒茅台酒的数据,让我产生了与山西省家乡同等重量的记忆。这是我如此投入讲述被掩埋真相的原因。

五年中,断断续续地发现、积累,―组数据变成一系列数据。这组数据的起点是,1959、1960、1961三年,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饥饿的年代,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吨。

按照茅台酒粮酒生产5:1的比例计算,即生产1斤酒,耗费粮食5斤,2079吨茅台酒,耗去原粮约1.04万吨。

茅台酒的产地为仁怀县,当时有20万左右农民,年人均统计数字上的分配粮食为300斤左右。如果把生产茅台酒的粮食用来救济,每个人可平均分得100斤左右。换言之,2079吨茅台酒约等于20万人3个月的口粮,再配些野菜、树皮之类,估计熬过最危险的春荒没有什么问题,能够把更多的人从饥饿、死亡的沼泽里拉出来。然而,历史里没有假设。

一连串的问号

在1959年-1961年,仁怀县还有下列公开统计数字值得关注:

1、人口。1959年仁怀全县死亡6263人,其中“疾病”死亡6130人,占死亡总数的97.8%。1961年全县人口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22.55‰。死亡率为31.39‰。

2、粮食。国家征购:1959年仁怀粮食总产为14403万斤,实际征收折原粮7055万斤;1960年粮食总产量为11663万斤,实际征收折原粮5506万斤。农民口粮:1959年、1960年的仁怀农民人均口粮分别为350斤和334斤(包含种子、饲料30斤)。

从上可见,两年中国家征购占总产原粮的比例均超出50%,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征收相当数量的粮食作为正税、附加税。留给农民的口粮,刨除种子、饲料外,包括杂粮在内理论统计上人均每天0.8斤左右,老人、幼童消耗量可能更少,按照这个数据,可能还基本能够维持最低的生存底线。但疑点在于,一、干部任用制度只需对上级负责,至于农民口粮问题,显然上级难以核查,真实性存在质疑;第二,农村一律实行公共食堂制度,农民过去几年留存的粮食以及炊具、餐具一律收缴,而不合理的统一安排普遍造成粮食的浪费、贪污,故多数农村出现“刚开始吃干的,后来吃稀的,最后食堂没有任何食物,家里也没有”的情况。

另外,1959年,仁怀也有局部发生了旱、雨灾害,但粮食总产量至少比1953年高。其中稻谷产量比1962年至1964年还高,其余的小麦、玉米、高梁、杂粮等都不是历史上最低的产量。可见,自然灾害不会成为农民缺少粮食的主要原因。

也许有人会质疑:茅台酒是窖藏生产,入库窖藏时间为4年以上。按照这个逻辑,1959年-1961年生产出的酒,应该是1955年-1957年先行生产出来放在窖中的,没占用饥饿年月的粮食。

那么,饥荒蔓延全国的1959年-1961年茅台酒厂是否使用了当年的粮食?查阅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比前述理论计算的耗粮量还多:这三年实际用粮1.13万吨,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麦1175万斤。

线索到了这里,一连串的疑问,自然产生。一是,这些粮食来源何处?二是,当时仁怀农民的生活状况究竟怎样?三是,全中国缺粮的年月,为什么茅台酒厂能有多余粮食生产奢侈性消费品?四是,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主动慈善救济民间的自觉?五是,这些酒,哪里去了?六是,茅台的后来人,是否给饥饿受难、甚至死于饥饿的人们道歉了?

茅台酒原料告急的代价

以1960年为例。1960年,是现代历史上国人口粮最为奇缺的年份。茅台酒原料也“告急”,厂领导向上级呼吁,贵州从全省各地调集原粮支援。各地调粮数据为:遵义地区11万斤、毕节地区29万斤、铜仁地区107/斤、黔东南地区12万斤、贵阳市7万斤、湄潭县1万斤、习水县10万斤、桐梓县107/斤、正安县1万斤、赤水县4万斤、务川县1万斤、息烽县1万斤、仁怀县加万斤,共计117万斤。这样还不够,中央粮食部又从四川省江津县调来70万斤,才保证当年生产出912吨茅台酒。饥荒年代的这个单年生产记录,直到改革开放、“中国重新出发”的1978年才被超过。

上述调出粮食的地区饥饿情况如下:被紧急调粮10万斤的贵州铜仁,1960年属于全国旱区之一,1961年再度成为全国15个旱区之一。该地区思南县这三年里人口减少5.1万人。而且,铜仁下辖的沿河、德江、石阡及铜仁县,均在1959年的12月中旬,就已经向省里紧急报告出现浮肿和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分别调出10万斤粮食的桐梓、习水两县,其中,桐梓截至1960年年底人口负增长121.32‰,全县人口在1959至1960年一年间减少41734人。习水县,这三年减少人口42624人,死绝499户以上。

调出29万斤粮食的毕节地区毕节县,三年减少人口53990人。

与仁怀相邻的金沙县(毕节地区下辖),1961年1月10日县委报告,“非正常死亡”505万人。在饥荒结束后,金沙县另有遗孤3191人需要安排,1万余人患“三病”(小儿营养不良、妇女子宫脱垂、水肿等)。

从上可以看出,调粮表现越好的地方,通常饥饿死亡、人口减少的数据也就越大。从官方统计来看,上述中死亡最骖烈的地区,是遵义地区的湄潭县。这个县1959年11月开展名义为“反瞒产”、实际为高征购的运动,到1960年4共共死亡122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20%左右。死绝户2938户,离家逃荒4737人,孤儿4735。同一时期,在抢粮运动中被打死1324人,关押死亡200余人,打伤致残175人。

曾经的秋收希望

那么,调出20万斤粮食的仁怀情况如何?

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仁怀的饥饿,爆发在1959年的“端午”至“重阳”之间的7月份。当地文件记载:截至1959年7月16日,仁怀有各种病人8384名,其中浮肿5335人,占总人口1.49%。最严重的三元、大同生产队害浮肿的为9%和9.8%。其中,大同如果加上其他病种,人数达到27.7%。调查者在调查途中,亲眼看到4个青壮年在回家途中昏倒死去。

仁怀干部杨代绪撰文回忆:这个时候,公共食堂制依然存在,下锅的粮食却越来越少。从干饭到稀饭,由稀饭到清粥。但还不准对上说在饿饭,更不能说饿死人的话。

10月17日,仁怀县向农民发出“计划和节约用粮公开信”,信中号召:“忙时多吃,闲时少吃,菜粮混吃。”12月1日,县卫生科报告:回龙、喜头、学孔等地11名农民有一个多月没吃粮食,水肿不消而死亡。

1959年年底,当年的茅台酒产量为820吨,

比“”之初的1958年高出197吨,是1953年产量的10倍以上。同年,国家投资茅台酒厂120万元搞扩建。

伴着农民“闲时少吃”和国营茅台酒厂放开肚子“耗粮”,仁怀的“农民”与“非农民”在两个天地中,一起进入1960年。

杨代绪说:这个时候可以讲饿死了人的话了,但灾难铺天盖地一般来了,人人都只想用什么办法填饱肚子。一农民在家中把高岭土刚揉成团,正准备下锅烤吃,恰好被一干部碰上,干部担心吞下这个东西,引起肠道堵塞,加快死亡,就随手扔进粪坑。结果,干部走后,饥饿农民又从粪坑里把它掏出清洗后煮食。

杨代绪列出当年农民的“代食品”清单的名字还有:枇杷树皮、干胡豆叶、于藤叶、芭蕉头、棉花籽油、娃儿肠、酒糟、玉米芯、梧桐树皮、干牛皮等。

然而,6月29日,县里决定,今年夏粮丰收,外调150万公斤、茅台原料250万公斤。400万公斤的粮食即将从饥饿的仁怀农民视野中消失了。

到了12月27日,县里领导又指示安排,茅酒原料从1960年年底到1961年6月需要360万斤,饲料用粮60万斤。农民们也许没有想到,秋收带来的不是新的希望,而是死亡率的惊人上升速度。

茅台为何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民间如此饥饿,茅台酒为什么还在继续生产、并且产量还在?原因,一时难以说清。茅台酒厂集体署名的“纪念周林逝世一周年”一文,有如下一个细节,也许可以从中看到某些关联性。

1989年秋天,《茅台酒厂志》的工作人员进京请老首长周林(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写序时,78岁的周林向酒厂来人问道:“1958年,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有天晚饭后,我同散步,主席叫我回去把茅台酒搞成年产万吨,要保证质量的事,你们写了没有?”集体署名的文章接下来写道:“关心茅台酒厂的事,当然要写,要名垂青史。”

中国最高领导人1958年让周林把茅台酒年产搞上1万吨的情景,在箴元的文章中也两次提到。箴元著有《周林传略》,叙述“上万吨”这个事情的理由是,“茅台酒产量太少,供不应求”。

1959年,周林指示茅台酒厂说:“要保证茅台酒的生产,既要抓钢铁生产,又要抓茅台酒生产”,“对于你们(茅台酒厂)来说,钢铁是元帅,茅台酒是皇上”。

在散步时偶然一句话的指引下,各级政府积极调粮支持酒厂“献礼工程”,使1959年、1960年茅台酒的产量分别达到820吨、912吨,真正实现了产量的。

牲畜的伙食标准

系列数据中,有一组数据非常重要。查阅仁怀县1959年-1961年城镇粮食销售统计发现:这三年该县茅台以外的其他制酒企业用粮达到2242万斤;此外,该县各种饲料用粮271万斤,这些饲料的供应范围为:企事业单位运输的马、牛和马厂、牛园,商业部门待运宰及在途畜禽,科研部门搞试验或配养的良种禽畜,为国家提供禽畜的国营和集体场站。

当时,对这些畜禽们的粮食供应标准为:拉车的运输马,每头每日为5斤;驮物资的马每日4斤;牛每日3斤;百斤以上存栏肥猪每日1斤,百斤以下存栏小猪每日半斤;鸡鸭每日每只2两,奶牛每头5斤。另外,1960年、1961年,饲料总量分别压缩一半。其主要原因是,生猪存栏数量大体比上年减少了一半。

结语

被越来越深入的调查所震惊,我不会再感慨“难以置信”,在所有制上属于国家供应的牲畜享受着比农民优越得多的特权,也无须再质疑那些肥美的奶牛存在的意义。谁制订了这个酒足、畜饱、民饥的计划?谁的心肠能有这样冰冷?

由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使粮食生产不发生变化,权利关系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严重的社会饥饿。另外,还有一点,这么大的饥荒为什么没有一点预兆?言论自由、信息公开以及活跃的反对派,本来是饥荒来临前的早期社会报警系统。令人无奈的是那时的言论、信息,在中国处于管制状态。活跃的反对派,早在前两年的反右运动中就成了“落水狗”。这个时期饥饿的农民根本无权消费自己生产的粮食,也没有人支援、呼吁或关注他们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