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对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6:40

清明节对联篇1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翠竹标亮节;

红梅颂高风。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杏村沽酒;

柳苑飞花。

桐花吐艳;

榆火分新。

桃花作粥;

荠菜悬灯。

芳名垂青史;

勋业昭国光。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淘井黄州俗;

分烟汉殿春。

先烈功垂千古;

英名留传万年。

英雄万民尊敬;

烈士百世流芳。

清明节对联篇2

【清明节对联带横批】

关于清明节的对联——五字联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关于清明节的对联——七字联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山清水秀风光好;

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关于清明节的对联——多字联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归。

姓在名在人不在;思亲相亲不见亲。

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芳名耿千秋。

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

继往开来追壮志;光前裕后慰英灵。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国运昌隆,英雄胆壮;金瓯无恙,烈士心安。

到处探幽,午桥最胜;逢时行乐,卯饮亦佳。

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

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冷节传榆火;前村闹杏花。

扫墓犹循旧规;游园可觅芳丛。

悯介推而禁火;怅崔护之题门。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息雨传知。

杨柳旌旗春*晓;海棠时节曙光新。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广市卖饧,箫声吹暖;前村禁火,雨意催晴。

清明节对联篇3

【清明节对联】

秀野踏青晨行早;

芳草拾翠暮忘归。

姓在名在人不在;

思亲相亲不见亲。

英雄功绩昭百世;

烈士芳名耿千秋。

每思祖国金汤固;

常忆英雄铁甲寒。

继往开来追壮志;

光前裕后慰英灵。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国运昌隆,英雄胆壮;

金瓯无恙,烈士心安。

到处探幽,午桥最胜;

逢时行乐,卯饮亦佳。

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

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

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

玉梅含孝意金柳动哀情

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

门外奠云聚堂中悼念多

户听凄风冷楼空苦雨寒

芳名垂千古丹心照汗青

苍松长耸翠古柏永垂青

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

陇上留芳迹堂前仰遗容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半世传嘉风

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

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

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

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清明节对联篇4

【清明节关于墓碑对联大全】

碑联不同于铭文,字数不能过多,赞语应当与墓地规模、社会影响相对应,朴实,真诚。同时,词性、平仄、对应都要合乎联律。建议使用:

德泽后辈

炳耀千秋

注意:在立碑的背面,两行竖刻,要德泽后人在左;

在墓穴平面上,两行横刻,要德泽后人在上。

上联:龙舞九天助人为乐德永在

下联:鹤游仙境福第遗泽炳长存

注:请说明需要多少字为好。

一、杨氏起源诗(作者杨俊文)

游行各地会宗亲,举笔联诗表故情,

氏起弘农于陕县,姓生杨树有焦成。

辞金堂训千秋赞,清白传家万古称,

祖籍江西我族大,身居黔地子孙兴,

聊呈谱序为宗旨,后嗣保留作本根。

二、杨豪为如黔始祖所作碑文

1、明义公碑文:

明义老祖始入黔,湖广杨氏写续篇,

寻根不忘双水井,问本犹记大麻园。

清白家风泽后嗣,忠孝礼训继前贤,

睦族共树先灵传,长翠青山越万年。

(因吉期未到,尚未立碑)

2、杨母张氏碑文:

一族同仰此青峦,滴翠葱茏四围宽,

黔西张氏千秋史,杨门共祖半壁山,

而今高冢添铭述,当年慈爱护家川,

日月双悬垂万古,乾坤常伴老人安。

——入黔八代孙绊香(俊文)题

三、家族口传对联(祖辈流传)

清明节对联篇5

【清明节的对联】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山清水秀风光好;

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清明节缅怀先烈挽联和诗句大全

2.2016清明节简介及清明节对联

3.清明节缅怀故人对联集锦

4.2016年清明节缅怀烈士的对联

5.猴年清明节对联大全

6.2016年清明节碑文对联

7.关于清明节缅怀先烈挽联

8.清明节缅怀烈士的对联锦集

清明节对联篇6

【经典的中秋节趣味对联】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称为三秋之半。上联据此“望文生义”,以为所谓“中秋”者,即是说此日拥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联“明月十分圆”前贯“算来”二字,将人仰头仔细察看月亮的行为,还有颇为奥妙的心绪,全写了出来。富于才情,于此可见。此联颇为流行。与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也都写得清新可读。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桂树齐香。

落者自落,开者自开,物有常则,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宋代诗人石延年(曼卿)对以下联,可谓天衣无缝。释道皆以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为其有“情”,至如无情之物,自不会衰老,是以李贺所撰之句,深于理义,欲对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对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为“月”乃有情之物,若无情必无或圆或缺之态。对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此联蕴含哲理:“楼”虽“高”,犹有飞过之物;“池”虽“小”,却能送来美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这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风”“月”之对,“满地”与“一亭”之对,“花阴”与“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稳。“弄”与“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韵味无穷。宋人张先,人称“张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显得原本无情之物活泼不已。下联“窥”字,将月色形容成羞涩少女,分外可爱。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此联暗用比喻,译释如下:湖映远山,鱼戏其中,似在山中穿梭;秋至雁飞,鸣声入耳,举头观之,雁群排序屡变,似作书于长天之上。语词优美,设喻巧妙,视野开阔,皆此联之长处。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上联意境凄迷,几近残厉,正与秦少游名句“杜鹃声里夕阳暮”同。下联着色稍变,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对工稳,用辞美赡,然而意境终究显得幽冷,令人心魂怅然。

轮影渐移花树下;

清明节对联篇7

【有意思的中秋节对联精选】

月夕;

霜容。

献镜;

饮羹。

巫山丝竹;

翰苑金莲。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楼。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

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

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

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

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

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

神州春*画图新。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笙歌曲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

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一曲霓裳传玉笛;

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

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

银汉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

月临天宇玉乾坤。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

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

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

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中秋对联趣谈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清明节对联篇8

【关键词】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魏锦等报道[1]在Ra患者中老年发病者占19.5%。目前治疗Ra的药物以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和慢作用药物(DmaRDs)为主,也采用多种慢作用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但该类药物均有一定的副反应。为了探索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的用药方案,笔者采用甲氨蝶呤和正清风痛宁联合治疗eRa,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自1999年6月-2005年6月间就诊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2]。8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0~79岁,病程2个月~13年。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59~77岁,男女之比3:5,病程3个月~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湖南正清制药厂生产)40mg,每日3次;mtX10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SSZ0.5~1.0g,每日2次,mtX用量、用法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分4、12、24周3个时间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包括晨僵时间,关节痛或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功能。晨僵时间分级标准:0级:无晨僵;1级:晨僵时间在1h以内;2级:晨僵时间为1~2h;3级:晨僵时间在2h以上。关节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关节不活动时无疼痛,关节活动时有轻度疼痛;2级:关节不活动时有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3级:疼痛剧烈,关节活动因疼痛而明显受限。压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压迫时患者诉疼痛;2级:压迫时患者不仅诉疼痛,而且有畏惧的表情和缩回关节;3级:患者拒绝医生作压痛检查。关节肿胀分级标准:0级:无肿胀;1级:关节肿胀未超过关节附近的骨性标记;2级:关节肿胀,肿胀处与骨性标记相平;3级:关节高度肿胀,肿胀处高于关节附近的骨性标记。

1.3.2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一般指标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测定;并摄双手X线平片。记录治疗过程中所有药物不良反应。

1.3.3疗效判断标准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不到30%;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30%~50%(含30%);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50%~75%(含50%);明显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75%(含75%)。总有效率=(改善+进步+明显进步)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其中治疗组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97.5%,显效率52.5%(21/40);对照组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95.0%,其中显效率47.5%(19/40);治疗12周、24周后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似(p>0.05);但治疗组于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82.5%(33/40)和显效率45.0%(18/40)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402(5.0)5(12.5)14(35.0)19(47.5)95.0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详见表2。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eSR、RF、pLt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24周后与对照组同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表2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注:*p<0.01,**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0.0%),主要表现为皮疹、上腹不适和轻度转氨酶升高,经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25.0%),其中胃肠反应4例(40.0%),表现为恶心、厌食、呕吐及腹胀;贫血、白细胞减少2例(20.0%);转氨酶升高3例(30.0%);皮疹1例(10.0%);其中1例白细胞减少患者停用mtX。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Ra是一种常见的以累及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迁延反复可造成关节侵蚀性、破坏性改变,最终关节畸形和强直,功能丧失。Ra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年龄本身不是使用任何抗风湿药物的禁忌证,但由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组织反应和内稳定机制的改变,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改变;老年人还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常见,因此eRa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相对较多,应引起临床注意。mtX和SSZ的早期联合应用有效率达60%左右[3],但这类药物起效时间较慢,一般在治疗3个月以后方能见效,且毒副反应较明显,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Ra在活动期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的程度加重,受累关节皮温升高,晨僵、全身乏力、畏风明显,舌红苔黄腻或燥,中医辨证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热毒侵蚀关节筋骨。青风藤在缓解关节症状,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病情缓解等方面均与mtX、SSZ、氯喹有协同作用[4]。并且缩短了起效时间,一般1周后即可起效,减少了mtX、SSZ的毒副反应。正清风痛宁是从中药清风藤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青藤碱(Sinomenine,sino),具有祛风通络止痛,抗炎、免疫抑制及调节等作用。本文用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eRa效果肯定,总有效率97.5%,具有同mtX+SSZ治疗eRa相似的治疗效果,在治疗6周后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mtX+SSZ组,表明正清风痛宁起效快,能够快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国内有报道认为正清风痛宁对Ra骨破坏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5]。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eRa与mtX+SSZ联合治疗eRa比较,同样可以降低活动性炎性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没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能够耐受。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和正清风痛宁联合使用对活动性eR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快,抗炎止痛作用强,毒副作用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eRa较理想的方案,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魏锦,袁国华,黄慈波,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3例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27-29.

2arnettFC,edworthySm,BlochDa,etal.theamericanRheumatismassociation1987revisedcriteriafortheclassificationofrheumatoidarthritis.arthritisRheum,1988,31:315-324.

3wilskeKR.approachestothemanege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rationaleforearlycombinationtherapy.BrJRheumatom,1993,32:24-27.

清明节对联篇9

2、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活动以祭祖和扫墓为主,时间在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时间三天。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因为清明节在春分后15天,是踏青的好时节。

3、清明节的诗句

(1)《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清明节的对联

(1)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2)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3)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4)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5)有胸中韬略无穷;流水夕阳千古恨。

清明节对联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曾把这首诗改成五言绝句,即:“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他说,既然“清明时节雨”,当然“纷纷下”;既说是“行人”,自然已在路上;第三句本就是问句,不必“借问”;至于“遥指杏花村”,也不一定非要是牧童。纪晓岚的改法虽可算作“精炼”,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中原有的美好意境。

还有人采用了另外一种断句方法,将此诗改为词,也别有味道。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人名对联趣话

人名对联,从古至今都很受人们喜爱。旧时关帝庙曾有一联: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对联中巧妙安排了三国时蜀汉四位名人,并说明了他们与关羽的关系,可谓精妙。

借用谐音法,使对联中的词语产生一语双关之效,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此联中的“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音四位古人的姓名,即三国鲁肃、汉将樊哙、宋将狄青和汉相萧何。

相传,唐伯虎曾为一家酒肆题了一幅对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上联中的“贾岛”是唐代诗人,而“假倒”是“假装醉倒”的意思;下联中的“刘伶”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而“留零”是“一点也不剩”的意思。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这同样是一个运用了谐音并嵌入人名的上联,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试着对个下联吧。

《塞下曲》有错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

华罗庚先生曾对此诗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初看之下,这样的疑问不无道理。然而,如果经过认真、科学的考证就会知道,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是没有错的。

塞外的气候是不能用我们平时的天气状况去衡量的,那里气候变化无常,经常会出现阴历八九月和三四月下雪的情况。另一位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也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名句,而此时,正是大雁南飞的时节。这就形成了大地茫茫白雪、天上群雁飞翔的塞外独有的景色。此外,“月黑天高”虽然看不到天上的大雁,但可听到雁鸣,“孤雁两三声,行人不要听”正是古人对夜空飞雁的描写。由此可见,《塞下曲》没有错。

我国古代同堂三文豪

三班:东汉的班彪、班昭、班固

三曹:汉魏的曹操、曹丕、曹植

三张:西晋的张载、张协、张亢

三苏: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

三袁:明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何谓『孺子牛?

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仗工整,广为传诵。你知道其中的“孺子牛”是什么意思吗?

“孺子牛”语出《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的孺子,指的是齐景公的幼子。据史料记载,齐景公非常宠爱他的幼子,一次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幼子当牛骑。幼子不小心从“牛”背上跌落,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折断了,但齐景公丝毫没有生气。

鲁迅先生化用这一典故,摒弃了旧义,赋予了“自己对人民大众无限忠诚”这一新义,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境界。

“斗大”究竟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