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7:01

幸福感言篇1

幸福是奋斗成功后的喜悦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吃喝拉撒、父母儿女、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单位工作、工资福利、升降荣辱、得失利害等等,这些组成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它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在人们身后。也许是它日复一日的如影随形所致,人们往往对生活本身不太会更多地关注和觉察。因为现在认同“生活”的人并不是太多,而只认同“日子”。人们都把生活当作日子在过。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讲,生活就是过日子,只不过看个人怎么理解“过日子”,和对过日子采取怎样的态度。人总是要为最起码的“生活”而奋斗的。这个奋斗过程的点点滴滴就像热浪中的水汽一样,让你感觉不出它的存在与消失。一旦这点点滴滴的过程转化为人的自然感受,或者说是一种感觉不出来的感受,它就成了“过日子”。由此而言,过日子是不容易的,可再不容易也要一天一天地过。过日子是有深刻内涵的,说深它深不可测,说浅似乎浅显而不极。回顾过去的日子,咸酸苦辣,五味俱全,有甜意、美意的幸福,也有烟火、眼泪、汗水、痛苦、尴尬的伤痛。人总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找寻自己的精神。那点点滴滴、聚少成多的奋斗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日子”中浅浅地品尝着一丝丝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幸福,一种平常得让人感觉不出的幸福。它就像我们日常喝白开水的习惯一样,不知不觉,但少之不可。《金婚》之所以让我们动容,是因为它的主人公经历的一切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同样经历的。50年携手,不仅意味着共同经历时代的风雨,还意味着各自要承担不同的社会、家庭责任,和对未来生活的困惑、痛苦、忍耐和坚持。两个人结婚,犹如两条河流相融为一。河水总是往前流的,时间越长,流得越长。人也一样,相融越久越不会为彼此的结合时间长久而惊讶和感叹。人赞美的总是自己,感叹的总是不足和失落。赞美和感叹都来自于清清淡淡、平平常常的日子。佟先生和文女士吃吃喝喝、欢欢笑笑、打打闹闹。他们的日子就是在动荡、迷惘和喧闹中一天天过去的。50年的风风雨雨确实来得不易。正是因为这样的不易,才换来电视机前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追着看,包括我这个并不钟情于言情剧的莽汉,也在看他们过的日子中品尝着自己生活的滋味。它对幸福的解读,便是人为事业、为生活、为“过日子”而奋斗之后的成功喜悦。

幸福是矛盾争执后的挚爱

不管是出于心理认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人们对于婚姻的年轮,往往有一些习惯性的称谓。比如“纸婚”、“瓷婚”、“金婚”、“钻石婚”等等。所谓“金婚”,就是指结婚50年。在传统文化的范畴里,中国人自古对五十有独到的理解,赋予了这个数字特殊的人文内涵。对人而言,“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人活50岁,就能感知到上天赋予了自己多少福分。一段婚姻维持50年而不变,我们不能不说它是“知天命”之姻缘。它当然如黄金般珍贵,是故名为“金婚”。我们从这些称谓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也折射出维系两个不同个体组成婚姻的艰难。它需要这两个性情、志趣等等都有所不同的个体在生活和日子中经历不同阶段的矛盾斗争和转化,最终达成共同的认知。这个过程当然需要一个最起码的情感支撑,那就是“爱”。

《金婚》剧中描绘了佟和文两个人风风雨雨、吵吵闹闹而又彼此牵挂的50年。吵也罢,闹也罢,哭也罢,笑也罢,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作料。应该说,佟和文一生的日子是幸福的。他们一辈子在吵吵闹闹中度过,历经数次情感和家庭的波折颠扑而不破,最终走向金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人都没有对对方失去基本的情义和责任,没有失去挚爱和亲情,尽管有时连他们自己在生活中也感觉不出情义和责任存在的珍贵。这样的婚姻,也许没有大富大贵,却有真诚的彼此相待。他们性格虽然有很大差异,但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真心爱着对方。这看似一种痛苦的哲学,但它恰恰是因屡次矛盾争执之后,在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中彼此相互宽容接纳而化于无形、无处不在的挚爱,是一种真正的幸福感受。

幸福是苦中的甜、甜中的乐

幸福感言篇2

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每当我看天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再说话每当我说话的时候我却不敢再看天。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幸福感言篇3

开放式的大数据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测量工具的结合,为进一步了解人类心理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传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法和问卷测量,但是这两种方法会因被试了解到研究目的后产生偏差,测量结果并不一定能够代表被试的真实行为和想法。而社交媒体中用户所产生的大数据为心理学特征的测量提供了一个具有生态效度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是个体日常的行为和思想表现,不会受到研究者的影响。个体心理特征主要是通过行为、词语或语言方式体现出来,比如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会更多地表达积极的情感和社会性的话语,而在社交媒体中,主要是通过语言用词来体现个体的性格差异。   

Fern等人通过开放式的语言分析法,利用大数据探索社交媒体中词语使用与个体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相比传统的人格特征研究,Fern等人所收集的数据量更大,共有69792个脸书用户作为被试,这些被试在脸书上的状态词数均超过1000条,总状态数达到2000万条,包含了4.25亿个词语和短语。在社交媒体中,个体经常会使用一些非标准化的拼写方式,这在传统的封闭式语言分析方法中很难识别,但是在该研究中,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开放语言分析法被用来识别包括表情符号、拼写错误、短语和长句等语言表达方式,然后将这些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类。人格特征则是通过一个嵌入在脸书中的大五人格量表所收集,参与者在填写问卷之前要求回答是否同意匿名使用测试成绩进行研究。   

以状态总词数大于1000和至少完成一个方而人格测试为标准,该研究筛选出69792个被试。数据分析包括三个步骤:特征提取、相关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特征提取即通过开放式的语言分析将词语和短语从句子中分离出来,然后那些被1%的人群所使用的词语和短语被作为高频用语进行统计。之后相关分析用于分析高频词语和短语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而大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分析可视化,可视化的相关关系更适合人类思维理解方式。研究将100个与特定人格特征最相关的词语和短语整合成词云形式,词语和短语越大,表示与特定人格特征相关性越强,说明人格特征主要是通过这种词语和词组表现出来。比如在高神经质人格特征中,包括抑郁、孤独和自杀;而在高尽责性人格词云中,则是工作、成功和繁忙。  

通过识别与个体人格特征相关的主要词语和短语,该研究探索了社交媒体中大五人格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表明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日常语言表达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观察个体在社交媒体中发表状态中常用的词语和短语,可以预测个体的人格特征。

(二)幸福感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幸福感也是积极心理学长期关注的主题。但是现有的关于幸福感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幸福感的测量均采取自我回顾式报告,自我回顾式报告造成的记忆偏差目前还无法完全克服等。人和环境系统的互动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影响,既往研究出于实操层而考虑,没有把外部环境因素广泛纳入到研究中去。而社交网站中用户衍生的海量个人状态数据为幸福感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大数据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代表着抽取数据是个体的实时幸福状态;二是可以将个体的实时幸福状态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比如实时的天气状态,从而可以预测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幸福感言篇4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探索出如下的一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幸福感指数。

一、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幸福的概念

学生的幸福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的快乐看作是幸福,可一旦快乐成为生活的目的,我们就会陷入为学生找乐的尴尬境地,迁就他们不合理的需求,从而无法引导学生去担当生活的严峻,无法启迪学生去反思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早期愉快教育的失败无疑就是个教训。事实上,幸福理应涵盖完整的生活意义,是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状态,是精神获得卓越发展的美善生活的实践,快乐只是幸福所应有的一种情感表现。现实的教学环境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单纯追求简单地快乐,喜欢游戏,喜欢影像资料,喜欢音乐……然而语文教学是个庞大的工程,光靠单纯的影像资料不足以完成教学任务,游戏时信息量就会减少,音乐可以适当应用,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从而制约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明白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语言是语文的根本。语文课堂的语言品位不可少,学生平日的语言积累不可少。学生只有建立了明确的概念,知道语文课该学些什么,就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坐标了,幸福生活的指数自然就会有所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力,造就良好心态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在超越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对个体进行回眸关照,从而形成了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同情、宽容、关怀、体认、接纳、珍爱等生命情感,而这种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朝气蓬勃,这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幸福之基础,也好似幸福之源泉。注重实施情感教育,学生理解父母、老师的辛苦,感受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打造授课的艺术性,感受教师魅力

一般初中生每天只有一节语文课,除了这一节语文课之外,基本就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习语文了。从这里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影响有多么大,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积累,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上好每一节语文实践课,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找到学习语文的方法,不要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反正都能考那么点分数,还不如把时间花在理科上见效快”这样的意识。

四、训练学生的鉴赏力,享受艺术之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不能仅满足传授知识,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不仅限于“识记”或“理解”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阅读一般文学作品,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评析能力。”因此文学作品教学要按课程标准要求,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包括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正确地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态度及对作品做出初步评价的能力。

幸福感言篇5

中国有一句老话:性格即命运,即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虽然我们不能说“决定”,但至少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同样道理,个性与幸福也应该有着某种关联。笔者以为,一个人的个性与得到幸福的付出是成正比例的。譬如一个个性十分好强的人,处处都想当赢家,这样的人难以轻易获得幸福感。因为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要求与别人不同,甚至要高得多,所以他们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千百倍的努力,或者说是代价。其实生存与生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一个人连生存都变成了一种危机,那么幸福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人生万事都得依赖健康的体魄,一个人如果隔三差五,大小病不断,许多理想都不能去付诸实践,这样的人整天生活在生不如死的痛苦中,有何幸福可言?

“清贫而听着风声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一位诗人的名言。记得有一则故事:一个乞丐在广场上晒太阳,一个富翁走过去,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乞丐回答说:“请别挡住我的阳光!”这位乞丐的话容易让人想起诗人的名言。人生追求与幸福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富翁觉得冬天空闲时能在暖国的沙滩上晒晒太阳,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但是他为这一来之不易的幸福付出了一生的努力。相反,当地的一个渔夫酒醉饭饱之后,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富翁所谓的幸福,只是他自己并不觉得。个中因由,我们可以用上述公式中p所包含的内容来诠释。之所以出现这一迥异的幸福感觉,是因为富翁与渔夫对人生价值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富翁未成富翁前认为人生在世,能有几回搏,于是他努力打拼,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别人眼里,他也许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他是那么富有;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自己过得并不幸福,整天忙着赚钱,已经忽视了四季的变换。于是能在沙滩上晒晒太阳,对他来说已成为一种奢求。渔夫则是乐天安命,说得不客气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他不去想大海的那边是什么,也就懒得去思考“人生应该追求什么”这一自我真正的人生价值。

幸福感言篇6

关键词:幸福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一、学生缺乏幸福感的现状与成因

(一)家庭教育缺位使青少年“身在福中不知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福清哥”经过奋斗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一代人大多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兄弟姐妹众多,童年时参加过劳动,品尝过生活的艰辛。致富之后,他们再也不愿意自己的“独苗苗”重复当年的辛酸。特别是,许多“福清哥”远涉重洋,出国打拼,留下众多的“留守孩”,呈现出“隔代教育”这一怪异现象。家庭亲情的缺失使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关爱,幸福感从何谈起?在多次家长会上,我都大声疾呼:年轻的家长们,别挣了票子,扔了孩子啊!然呼者忡忡,应者寥寥。

(二)学校教育的错位使青少年缺少幸福感

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在现阶段,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还难以得到根本改变,这种压力直接转嫁到青少年身上。虽然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但众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依旧偏重于学习成绩,分数依旧是命根,也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幸福教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便到了周末、寒暑假,众多的补习班、特长班蜂拥而起,孩子们也一天不得放松。处在这样压力环境之下的青少年又能有多少幸福感?

(三)网络媒体误导造成青少年幸福观扭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因素,那就是人心浮躁,追名逐利。连新闻媒体也一味追捧观众口味,电视台刮起选秀风,相亲节目创收视率新高。在节目中,一些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幸福感的粗俗告白,对成长之中、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幸福观将直接造成误导。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在为人们生活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成为诱发事故、滋生犯罪的温床。缺乏家庭亲情的留守孩更是将网络游戏当作精神寄托,有些还因迷恋网络而去敲诈、抢劫走上犯罪道路,直接造成了青少年的不幸。

综上所述,还孩子们的幸福童年,既是当前教育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代社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对策思考

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就在眼前,需要我们挖掘资源、探索提升、实践体验,经过多年研究,我们终于参破了幸福密码――“12345”。一二三四五,我们找幸福。

“1”坚持“一个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

“2”抓住两个关键:(1)关注学生幸福,培养幸福感;(2)关注教师幸福,提升精神生命。

“3”把握终极目标:(1)人人幸福;(2)家家幸福;(3)社会幸福。

“4”形成四种合力:(1)以教师为主导;(2)以学生为主体;(3)家校积极配合;(4)社会广泛参与。

“5”实施幸福教育的“五种途径”:(1)构建幸福校园;(2)彰显幸福文化;(3)打造幸福课堂;(4)成就幸福教师;(5)培养幸福学生。

(一)幸福校园:以人为本、和谐温馨

1.创设环境,营造幸福家园

以校安工程为契机,在校园环境创设中融入幸福文化元素。面向东方的半环形大楼,象征海纳百川的胸怀。教学楼一楼国学经典走廊《弟子规》《唐诗宋词》等,引导学生亲近经典、感受经典。各班级门口的墙壁上统一装饰精心选择的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时时刻刻与文化相伴,与书籍为友。这些“会说话的墙壁”,营造优美的读书生态,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丰富思想,提升精神,获得幸福感。

2.和衷共济,创建和谐教师群体

和谐的校园才是幸福的校园。校长作为幸福校园的引领者,要以深邃的目光、先进的理念、宽阔的胸怀,影响师生达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对干部管理以人为本,宽严相济,只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行政班子在工作中求大同,存小异,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在激情创业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

虽说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充分讨论出台了《教职工管理条例》,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在执行过程中刚柔相济,既讲原则,又讲人文。同时通过教代会、家委会、年段组长会、新教师会、学生代表会等多种渠道倾听各种声音,呈现令人欣慰的人文环境。在我们的倡导之下,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情同手足,如“三八妇女节”,男教师为女教师包饺子,做勤务员。又如游老师家遇不幸,长期患病的丈夫突然去世,全体教师伸出温暖之手,抚平心灵创伤,解决实际困难。老师们说:在这里很开心,很有幸福感。

4.凝心聚气,憧憬幸福未来

我校“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和谐规划未来”,以“五年规划三步走”为发展战略,构建一个教职员工普遍认同的发展愿景。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将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融合一起,树立起主人翁的态度,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憧憬美好前景,奔向幸福未来。

(二)幸福文化:清新雅致、书香飘溢

1.学千年儒家文化,做当代幸福少年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巴黎宣言》中曾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我们开展“学千年文化,做幸福少年”活动,在国学传承中感受幸福。举办读书节,学习《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中国古代24孝子故事》等。开展“六个一”活动,让学生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访一访、查一查、写一写,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了解孔子生平、办学思想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开展感恩活动、“一周护蛋体验”等,让儒家“仁义礼自信”文化精髓感染、熏陶、净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中感受到幸福。

2.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

通过让师生读书养气,丰厚底蕴,创建书香校园,构建幸福校园文化。2010年,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又整体规划和建构了校本教材――《古诗文经典选读本》,我们科学选择内容,分层设定诵读目标:低年级“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从易到难,从少到多”;高年级侧重“大量诵读,读入语境,感受情境”。通过举行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在美妙经典的穿梭中体验幸福。

(1)“晨读经典”――书声琅琅,在书香中打开崭新的一天。

(2)“午间阅读”――积少成多,在书香中与大师进行对话。

(3)“课前一吟”――读而常吟,在书香中释放纯真的情怀。

(4)“古诗天地”――徜徉沃野,在书香中走入经典的殿堂。

(5)“子午书简”――培养情趣,在书香中呼吸学养的芬芳。

(6)“读书交流”――思维碰撞,在书香中催生萌发的智慧。

(7)“读书笔记”――读书留痕,在书香中感悟语言的内涵。

(8)“图书推荐”――资源共享,在书香中品味经典的美好。

(9)“亲子共读”――促进亲情,在书香中追寻幸福的教育。

(10)“诵读比赛”――语言流淌,在书香中演绎经典的深博。

(11)“书画展示”――墨韵挥洒,在书香中寻找多彩的童年。

(12)“节日读经诵典”――读诗会文,在书香中传承中华文化。

3.在校园文化体系建构之中培育幸福观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只有某一方面的长处),我们提倡多一份特长就多一份获得幸福能力。组建学生兴趣小组、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达人秀、文艺演出等活动,展示学生个性和特长。创建校史展览室,创作校歌、校训(独特、有内涵),形成学校精神,从而产生向心力、凝聚力,提升学校软实力,增强幸福能力。

(三)幸福课堂:主动学习、快乐成长

1.改变学生角色,成为幸福的小主人

用真情,用关爱,用欣赏构建“幸福课堂”。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面参与、全员参与,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自主的幸福、成功的幸福和发展的幸福。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发展,充分培养学习个性和创造性,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在参与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慢慢成长。

2.改变教师角色,成为幸福的引路人

教师是幸福课堂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寓爱于教,寓情于教,营造出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要尊重、民主、平等、宽容、关怀,尽全力为学生搭建好各种平台,让他们尽情舒展英姿,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可喜成果!教师的教学激情、积极评价、温和语言、和颜悦色,有效促进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在与教师融洽的关系中,获得满足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与幸福。

3.实施三个解放,推进幸福课堂

构建“幸福课堂”要做到三个解放: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充分说起来;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充分想起来。还必须进一步做到: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权利,还给学生自主。通过还他们空间和权利,铺平通往“幸福课堂”的幸福之路。

(四)幸福教师:敬业乐教、多才多艺

只有幸福教师,才会有幸福学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属于最基本层次,而精神层面的需求处于最高境界。我校努力满足各个层面的需要,精心打造幸福教师。

1.阳光工资的实施,为广大教师奠定了幸福物质基础

2.大力开展教工文体活动,丰富文化艺术生活,为教师带来第二层面的满足

3.推动教师阅读,增强幸福感

只有教师率先阅读,才能够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乐园。我校组织教师聆听了于丹的《论语》讲座,定期举行教师“读书沙龙”,大家围绕所读之书,畅所欲言,形成深度会谈,交流了思想,催生了智慧,教师读书会已成为了我校的常规性活动。全体教师以书养气,以书润德,以书励志,以书长才。一份份感悟情真意切,一缕缕书香耐人回味。阅读已成为全体教师的生活习惯,一种生命状态,充盈着教师心灵,滋润着精神生命。

4.专业提升,增加幸福指数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来源,有了专业提升,教师才能享受事业,进而才能享受生命。学校强调教师的内涵发展,通过课题研究、青蓝工程、名师演绎、外派学习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时空,展现教师的风采,拓展老师的眼界和思维,练就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5.宁静致远,常怀知足与感恩

星云大师说过: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我时常以阿根廷《生活月刊》的一则文章来与老师共享,在比较比之中感受幸福。

知足与感恩

如果今天你是健康的而没有生病,那么你比熬不过本周的100万人幸运。

如果你从未体会过战争的危险、监狱的孤独、严刑的残酷、饥饿的痛苦,那么你比全世界5亿人幸福。

如果你能安然前往教堂而未被跟踪、绑架、拷打或者暗杀,那么你比全球3亿人自由。

如果你衣食无忧、居有定所,那么你的生活水平高于全世界75%的人。

如果你银行中有储蓄、钱包里有钞票、存钱罐里有零钱,那么你是整个世界中8%的生活优越的人。

如果你的父母健在、家庭和睦,那么你很不寻常。

如果你面带微笑,对所有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你是幸福的,因为多数人能够这么做却没有这么做。

如果你能阅读这篇短文,那么你比全球20亿文盲幸运。

事实证明,让老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教育才能成为一种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幸福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张扬。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领悟到:潜心育人校园可成净土,忘我工作时时能在天堂。

(五)幸福学生:尚德崇文、活泼健康

1.健康乃幸福之前提

钟南山说过:健身如三餐,每日不可少。我校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们的口号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倡导师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从春到冬,四季长跑,领导带头,师生共同参与。长期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师生体质,培养开朗性格,为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助人乃幸福快乐之本

我校德育工作能把握契机,抓住那些真实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事件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如,我校原四〈一〉中队陈××同学是校舞蹈队员,拥有幸福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出国途中遭遇车祸,摔成瘫痪。祸不单行,为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小嘉美又被电梯砸碎颈椎而生命垂危,只能用呼吸机维持生命。一连串重击使家庭陷入绝境。消息传到校园,牵动着全体师生的心。校领导、班主任与学生代表到医院探望,又组织了感人肺腑的“献爱心”主题活动,在“爱的奉献”的动人旋律中,全体师生自愿伸出温暖之手,66822元爱心捐款汇成一股爱的暖流。“爱”这个神圣的字眼已经成为全体师生、家长的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体验到了爱,懂得了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人这个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做人道理。六一活动中再把陈××请回现场,再次掀起“幸福体验”的高潮。大家说,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

3.参与“校政”,做幸福的“小主人”

我校每学期都召开“小主人论坛”,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与校长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为学校工作建言献策,并参与管理。如“校长,你能不能给我们多点微笑”“老师也要接受卫生评比”等建议得到采纳,推动了校园民主化进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拓展了一个绿色和谐的幸福空间。

幸福感言篇7

在我国教育界,早已对教育与幸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由于幸福问题的复杂性,许多学者认为幸福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2]因而,在论述时或者直接使用“幸福”一词,而不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3]或者混淆了“幸福”“幸福感”“幸福观”三个不同的概念,在行文中出现不断替换、混用的现象;[4]即使有学者对幸福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也大多把幸福作为一种主观的体验。[5]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感和幸福观?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

要想厘清三者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幸福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问题,那么,何为价值呢?“所谓价值,是特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即“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6]有主体的参与,是否就说明价值是主观的?客体即使存在,但是由于主体没有对它的“需要”,就没有了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既然体现的是主客体的关系,那么是否会因为客体暂时或者满足不了主体的“需要”,或者主体没有意识到对它的“需要”,这种满足的关系就不存在了?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很想打电子游戏,而不愿意学习知识,此时,似乎对学生而言只有打电子游戏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那么,我们能否就此得出学习知识对主体而言是没有价值的结论呢?相信大家都会给予否定的回答。这是因为其把主体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想要”等同了,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不同于想要,它是主体自身客观存在的状况”,“人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其客观的形态和实质。它是不是被人自己意识到,变成‘想要’或通过‘想要’表达出来,是另一回事”。[7]如学习知识能够满足主体认知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会因为主体的“想要”与否而失去其价值。

清楚了客观“需要”与主观“想要”的区别与联系,就能够理解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价值也应该是客观的,因为人们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虽然具体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社会制约性,是客观的,不是想要不想要的问题。那么,作为价值问题之一的幸福也必定具有客观性,只不过价值倾向于客体,而幸福更倾向于主体,但这并不等于说幸福是主观的,主体与主观也是两个要加以区分的概念。因而,可以说,幸福是人们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客观状态。弄清了幸福的内涵,也就很容易厘清幸福感、幸福观的具体含义了:幸福感是人们对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客观状态的体验,即对幸福的体验;幸福观是对幸福问题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既然人们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客观的,幸福也是客观的,那么面对同样的需要的满足,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呢?这又主要是由于人们幸福观的不同而致。幸福观应该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属于人生价值观的内容。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幸福观,而幸福观又对幸福感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幸福观和幸福感又是不断变化的,这是由于人们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并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需要的层次不同,就会影响幸福观和幸福感;幸福观反过来又会对人们的需要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幸福感。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当人们的一定需要得到满足后,本应产生的幸福感却没有出现的情况,这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层次变化影响了人们的幸福观,继而影响了幸福感的结果。[8]有时又会出现虽然其最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仍然有幸福感的情况,这也主要是由于在一定幸福观的指导下,人们的需要可以跳跃式地发展变化,而并非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不间断递进的过程。

厘清了幸福、幸福感、幸福观三者以及客观需要与主观想要的关系,我们就能很容易看清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由于一些研究者从根本上混淆了幸福与幸福感这两个概念,把幸福当做主观的体验,从而把“需要”当做主观的“想要”,进而出现了一种对学生主观“想要”的过度关注[9]:教学设计、课程设置都要求学生参与、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甚至发展成学生永远是对的、教学中没有批评,只有表扬的极端现象。我们的教学当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内容应参照学生现有的实际状况来设置。但是,学生的需要并不等于是学生随心所欲地“想要”。学生的需要指的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自身或外界对其发展的期待。那种把学生的“需要”等同于“想要”的观点其实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学生作为生理上还未发育成熟的人,作为儿童和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其心理具有非社会性,活动具有独特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从个人到社会化的过程。而维果茨基通过大量严密的、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了“儿童思维发展过程真正的运动不是从个人到社会化的,而是从社会性的到个人的”。[10]此种观点看似十分不可思议,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其一,儿童一生下来便处在社会之中,社会的影响对其而言无所不在。入学前,儿童就早已在社会环境中生活了多年,其思维方式必定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并体现出社会性特征;其二,人的身心发展,尤其在学校中,作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以语言和言语为媒介进行的,而言语和语言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创造了各种符号,而符号又反过来创造了人。这本身就说明当代的人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符号,或者说一个完全社会化了的环境中。由此看来,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具备了社会化的特征,其思维也已经具备了社会性的特点。因而,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不能把学生仅仅看做是一个与社会对立的个体,不仅要考虑学生个体的“想要”是否与其“需要”相一致,更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实际上,这种以学生的“想要”作为教学依据的行为,本质上是要“以阻力最小的路线为目标,以儿童的弱点为目标,而不是以他们的长处为目标”。[11]之所以这种观点会为一部分教师和研究人员所接受和推崇,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担负学生成长的责任。当然,学生的“需要”与“想要”并不是必然割裂,甚至对立的。但是,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不足,使得他们对未来的具体生活目标并不明确,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要朝什么方向发展,这便是学生的理想总是瞬息变化的原因所在。他们的“想要”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时的兴致,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我们的教学显然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这些一时性起的“想要”来进行安排,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相反,还会起到延迟甚至阻碍的作用。维果茨基正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并认为:“传统的教育学正是以儿童的这种现有的发展水平为依据的教学,它定向于儿童思维已经成熟的特征,定向于儿童能够独立做到的一切。然而,这只能是教学的最低界限。”[12]这种以儿童的“想要”为教学依据的观点,其实就是以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这个“最低界限”为依据来进行教学的,这也正是维果茨基所批判的“传统教育学”的弊端之一。

总而言之,爱护孩子、让孩子得到幸福不是仅仅满足他们的各种主观的“想要”,让他们感到快乐、具有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把对孩子的爱建立在符合其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地为孩子的幸福着想,也才是爱之大义。

参考文献:

[1]胡江城.从师生关系异化现象看素质教育[J].管理观察,2008,(12).

[2]侯怀银,余海军.教育和幸福的关系――一个亟待重视的教育研究领域[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11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论文集[C].2007,(10).

[3]郝文武.教育与幸福的合理性关系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忠仁.幸福教育的目标:内在尺度对外在境遇的超越[J].教育科学,2007,(2);许锡良.教育能对人的幸福做些什么[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11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论文集[C].2007,(10).

[5]扈中平.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07,(11);孟海峰,朱成科.教育幸福之二重维度解读[J].教育导刊,2008,(10);吴全华.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目的论视角的解析[J].教育研究,2008,(10).秦志学,张笑白.幸福:教育的深层关怀[J].教育科学论坛,2009,(7).

[6][7]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0、229.

[8]孙振东.教育何以促进人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9]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5);谭斌.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建议[J].教育学报,2006,(3).

[10][11]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248.

幸福感言篇8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6-0067-03

一什么是主观幸福感

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目标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1]就幸福的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心理体验,幸福往往与体验或感受相联系,在此意义上的幸福,相应地变现为一种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用到了主观幸福感来定义它的幸福理念,主观幸福观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2]幸福感更多的指的是个体的内在主观感受,只有个体感到了幸福、满足,幸福的教育才得以真正走入到个体心里,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幸福感的“迷失”

1价值观缺失

幸福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然而,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却早已偏离了幸福的轨道。仰望天空的诗意理想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评价一切的标准变得越来越物质化、实际化、功用化,更加追逐那些能为自己带来短暂收益的学科和考试,比如:四六级;考研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自己的专业学习,而对那些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带来长远影响的通识教育却漠不关心。对于很多大一新生而言,在毕业时考上一所名校早已成为全部的梦想,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得到名企的offer就是成功的象征。“幸福”就这样被发生了置换,“幸福价值观”就这样被各种实用主义所替代,而对于幸福的感恩,宽恕,情感,等等,已经越来越来越迷失了。

2精神家园空虚

幸福感和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否,内在信念的坚定与否直接决定着对幸福感的捕捉和感悟。校园应当是最充满理想、奋进和浪漫主义气息的圣地。然而,现在校园里的幸福感却在悄然流失着。功利、浮躁的气息弥漫在校园,遍布校园的“物质病”“攀比病”侵占了学生内心的空间。精神世界里少了对美的向往,对道德的仰望,对自我的完善,对目标的追求,对幸福的领悟。少了精神的寄托,少了内心的安详,就不会真正地面对自己,不会处理当下遇到的困难和情绪。一花一世界,每个生物都有美的存在,每个心灵都有善的火花,发现身边的美丽,重建内心的家园才是真正幸福的_始。

3与人隔绝,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现在的大学生常常标榜成熟,对教师和家长的说教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觉得当今的教育体制陈腐,而且别人不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轻易地敞开心扉,尽管他们也非常渴望得到尊重。他们常常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封锁,囿闭在自我为中心的小天地里,对一切现象都冷眼旁观,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自己自由自在,从自我的角度来判定一切,可以选择一切、拒绝一切、评价一切甚至可以一切。他们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幸福与否。然而,当真正问题来临时,他们却不知该如何面对,变得束手无策。抛弃了责任感的自由,并不会让他们感到真正的自由,反而是更多的迷茫。

4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世界

首先,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了解学生内在的真正渴望,无法把思想根植于人的需求,“空洞说教”走入不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也无法真正从受教育者的前途、利益和幸福的关心上来提高对人的认识。

其次,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与现实脱节。诸如,教材不能与当下现实充分结合,缺少时代感;教育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更新,依旧满足于课堂知识的灌输;教师言传身教的力量无法得到发扬;无法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共通。这种错位与脱节,导致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变得僵硬,使得学生幸福感悄然丧失的同时,教师的幸福感也荡然无存。

最后,教学过程欠缺生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的大量时间投入到网上,投入到游戏当中,是因为他们能从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短暂的快乐,而提到学习和上课,则是满脸的无奈,这是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感觉到快乐,没有产生福乐体验。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学生的自制力不强,认为责骂、批评便可解决,其实这更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反感,改变这些应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寻找原因,让教学手段更加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更加创新,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

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找寻幸福的真正含义,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建构幸福教育的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中获得意义感和幸福感,是教育人性化的最好体现。

(一)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起源于对幸福的感悟和理解,没有对幸福的正确认识,幸福一定也无从谈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丰富内心世界,注入美好的品质,就会离幸福和快乐的脚步更近。

幸福感言篇9

 

工作方案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的安排和打算,工作中都需要制定工作方案。方案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方案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方案,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国际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主题“感悟幸福,发现幸福,晒出幸福”,在校园中开展“国际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围绕“自信乐观、给予分享、爱心绽放、感恩宽容”四个要求,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学生们了解幸福的真谛,品味各种幸福的滋味,强化学生发现幸福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加强自身的幸福感,懂得分享和传承幸福的方法,让幸福之风吹进家庭、吹进校园,为我校创建“幸福校园”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主题:

感悟幸福,发现幸福,晒出幸福;

三、组织机构

组长:张聚成、汪厚健

副组长:王娟、杨伊、徐波

组员:张娟、王丹

四、活动时间:3月1日—3月28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发现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乐观我要自信我要努力

具体要求:幸福是一种能力,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平凡幸福,让人生更丰富,生命更灿烂!

活动1:画——幸福海报

幸福是一些好小好小的事情。

把这些好小好小的事,仔细地聚集在一起,才会发现,这些美丽的幸福,无处不在。

搜罗起这些小小的平凡幸福,做成一枚一枚的“标本”,藏在记忆的储物架上,在每一个想要幸福的时刻,去回味它们。

活动方法:初一年级组织各班制作幸福手抄报,收集评选后进行展览。

活动2:上——幸福课堂

初一各班开展《感受幸福》的幸福主题课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第二阶段:创造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分享我要奉献我要超越

具体要求:懂得快乐分享,无私奉献;给予别人越多,你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做到胸怀广阔。

活动3:说——幸福故事

有的人幸福可以长达一生,有的人却只有一瞬。

你想拥有怎样的幸福?请说出你的`幸福故事跟我们分享。

活动方法:初二年级撰写自己的幸福故事,字数500-800字

在初二年级开展“幸福”主题班会,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各班学生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上交优秀幸福故事3篇。

每班推荐1名学生在校园广播站《心语心声》栏目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

第三阶段:传递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沟通我要关爱我要给予

具体要求:敞开心扉去沟通,学会感受温暖的关爱,感受真诚的赞美;学会关心身边的同学,孝敬父母长辈,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

活动4:做——传递幸福

在初一各班安排布置“幸福天使”的活动,通过让每一位同学成为“幸福天使”,培养同学们传递幸福的能力,在生活中关心和温暖他人,给别人带去幸福的同时,给自己带去幸福。

活动5:拍——幸福瞬间

幸福的瞬间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它是那么得不经意,让人那么没有感觉。

幸福无时无刻都在,我们抓住幸福的瞬间,每一次回味,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幸福的瞬间,一定要让它长留,不让它轻易流逝R22;R22;

活动方法:安排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寒假期间,找寻自己眼中的幸福,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自己身边家庭生活或学校生活中有趣的场景和画面,展示出个人童年的幸福和独特魅力。

各班推荐上交20张照片参加校级“美丽中国梦”摄影作品展示活动。

第四阶段:感悟幸福

幸福宣言:我要感恩我要宽容我要成长

具体要求:懂得对生活说感恩,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

活动5:演——幸福生活

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主题班队会,结合生活实际,表演幸福生活,可以用歌曲、相声、小品等多元信息表达幸福,把幸福演出来、唱出来。

活动6:妇女节“幸福日”活动

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利用妇女节传统的黑板报、主题班会的活动,深入幸福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以“爱妈妈,爱老师;与爱同行,共享幸福;”为主题,初一、初二各班开展黑板报、主题班会活动。

使学生们学会感恩母亲的爱心、感恩母亲的劳动、感恩母亲的教诲,在感受老师无私关爱、深深情意的同时,也表达所有学生对母亲的无限敬爱之情,使妈妈们感受到自己的幸福。

“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主题“感悟幸福,发现幸福,晒出幸福”,在校园中开展“幸福日”主题系列活动。

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学生们了解幸福的真谛,品味各种幸福的滋味,强化学生发现幸福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加强自身的幸福感,懂得分享和传承幸福的方法,让幸福之风吹进校园,为我校创建“幸福校园”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主题:

发现幸福,感悟幸福,晒出幸福;

三、组织机构

组长:秦加军

副组长:杨玉梅、陆玲

组员:禹荣、李东阳、马楠、崔莹、许璐玭、乔椿慧

四、活动时间:3月16日—3月17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发现幸福

活动1:画——幸福海报

幸福是一些好小好小的事情。

把这些好小好小的事,仔细地聚集在一起,才会发现,这些美丽的幸福,无处不在。

搜罗起这些小小的平凡幸福,做成一枚一枚的“标本”,藏在记忆的储物架上,在每一个想要幸福的时刻,去回味它们。

活动方法:组织各班制作幸福手抄报,收集评选后进行展览。

活动2:上——幸福课堂

开展《感受幸福》的幸福主题课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二)感悟幸福

活动3:说——幸福故事

有的人幸福可以长达一生,有的人却只有一瞬。

你想拥有怎样的幸福?请说出你的幸福故事跟我们分享。

推荐1名学生在校园广播站《心语心声》栏目向全校师生讲述自己的幸福故事。

活动4:演——幸福生活

开展主题班队会,结合生活实际,表演幸福生活,可以用歌曲、相声、小品等多元信息表达幸福,把幸福演出来、唱出来。

(三)晒出幸福

活动5:拍——晒出幸福

使同学们拍出生活中幸福的照片,全班交流分享。

水西沟中学

20XX年3月10日

国际幸福日活动方案【3】

什么是国际幸福日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internationalDayofHappiness)。

决议说,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具有现实意义,在公共政策目标中对此予以承认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目的

在全校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师生了解幸福的真谛,品味各种幸福的滋味,让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幸福的教育,为我校创建“幸福校园”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主题

传递幸福体验幸福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日(第x个国际幸福日)

(一)上午:8时05分至12时

(二)下午:14时20分至17时

四、活动地点

(一)上午-校内:学校主干道、篮球场、羽毛球场

(二)下午-校外:滨水公园赵博生烈士纪念馆

五、活动保障

(一)领导小组组长:校长

(二)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

(三)各处室职责及责任人:

1、总务处:校园设施优化修缮;搭建主干道主席台;提供活动所需电、彩旗、桌椅等硬件设备。

2、工会、团委、妇委会、各年级:慰问家庭收入较低的教工;上午组织师生个人在校内拍福照、下午组织班级在公园拍“全家福”;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活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地调度,全面巡视督促各班级活动的组织落实,确保活动的畅通有序。

3、办公室:负责联络、接待、引领各级领导、爱心人士和家长代表来校参加活动;组织好来宾和师生留言;安排活动考勤;问候全校教工。

4、政教处:划分各项活动场地;组织好下午的“体验幸福”活动。

5、安稳办:向生活区居民通告活动期间校园暂时全封闭管理时限。

维持活动秩序,确保校内外各项活动安全。

6、电教处:负责音响及活动背景音乐;LeD会标;精选“幸福”主题视听课视频。

7、教务处:组织向全校学生赠书;组织校园幸福书画展。

8、教研处:组织向全校教工赠书。

9、少工委:组织捐资助学仪式。

10、文化宣传小组:拟定活动方案;制作校园宣传横幅、“感谢函”纪念牌以及“拍福照”背景板;向全校师生及家庭发祝福短信;邀请县委宣传部、电视台、教育局等单位来校宣传并提供音频和文字资料;组织对各项活动全景式的摄影摄像和报道工作。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传递幸福(校内)

活动1.享幸福举行“以爱育爱,用心筑心”捐资助学仪式

具体要求:8点05分捐助仪式开始;主干道安排爱心人士、教工、受助学生和家长就坐;初一(5)班和初一(14)班为参加活动班级。

活动2.捧幸福给全校师生赠书

具体要求:9点整赠书活动开始;向教工赠书的地点安排在捐赠仪式主会场;向学生赠书的地点安排在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时间安排为初一(高一)年级第二节课、初二(高二)年级第三节课、初三(高三)年级第四节课。

活动3.拍幸福——身在“福”中拍福照

具体要求:领完书的班级由班主任带领有序拍福照,如果时间不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拍照,班级可以自带相机。

活动4.晒幸福举办校园幸福书画展

具体要求:师生晒出书画作品,在校园内分享幸福感。

活动5.播幸福组织一堂“幸福”主题视听课

具体要求:在大课间时间,全校各班组织观看电教处精选的以“幸福”为主题的视频。

活动6.传幸福组织初三(高三)师生交流幸福

具体要求:上午第四节课,初三(高三)年级各备课组在主干道上摆摊设点,师生就学习问题进行探讨,共享交流的幸福。

(二)第二阶段:体验幸福(校外)

活动1.幸福游

具体要求:14点20分学生到班级集合,班主任布置安全以及注意事项,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随行,初一年级先到滨水公园停留进行活动,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继续前往赵博生纪念馆进行活动,然后两个年级交叉进行活动;16点30分校外活动结束,全体师生集队归校。

活动2.幸福乐

具体要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自带相机在各个活动区域组织班级学生拍“全家福”;召开“拥抱春天、体验幸福”的主题班会,展现班级的幸福快乐。

七、活动要求

1、活动期间,各部门要高度负责,密切配合,确保活动安全圆满。

幸福感言篇10

幸福是什么?是平凡生活中突中大奖的幸运,是天天不愁吃穿玩乐,是多年的梦想终获得成功,是身边拥有年轻貌丽的红颜知己,是在人生灾难中的重生,是仕途上升官发财…….,感觉似乎都有,感觉它是那么的遥远又那么临近,是那么短暂难遇又那么平凡和无缘相识,感觉自己天天在渴望着它,却无法理解它,甚至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如风,如日月光辉,如飘摇的梦境,靠近自己却不知去体会,远离自己却不知道去挽留。

让我们自由理解一下幸福。

幸福是一种传说,有人说让我幸福,可是他没有做到,而且还在我困难的时候离我而去,幸福不是金钱的多少,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你认为幸福你就幸福的感觉。

其实幸福更象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期望,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但很多人却永远也得不到幸福,是他(她)真的不曾拥有吗?错。上苍对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公平的,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罢了。

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精神麻醉,是一种让人神往却让人无法看清的幽灵,是一种让忍总在渴望、思念的人生目标,是一种无法言语、不能说清的天机秘密。幸福对于渴望得到的人来说是异彩纷呈的。

幸福是在困难面前有人和你一起笑,在开心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渡过,在伤心的时候有人陪伴着你!幸福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孤单、寂寞!当面临失去亲人痛苦时,爱人紧紧地握着你的手,这就是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