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时事政治论文十篇大学时事政治论文十篇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9:01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1

关键词:网络微叙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维度

在网络“微时代”语境下,网络微叙事平台的兴起为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方式、新视角和新理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仅仅被动地认识、接受和应对,而应该主动思考、出谋策划,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微叙事方式,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策略。

一、网络微叙事的概念及其特点

叙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叙述和故事,或者说“讲什么”和“如何讲”,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事件”[1]p2。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将“叙事”概括为三种含义:“第一是指讲述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即叙事话语;第二是指叙事话语中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故事);第三是指某人讲述某事的行为。”[2]p11叙事原本是文学的一种样式,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主要元素和手法。20世纪中后期以降,叙事研究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80年代中后期,美国人格教育学派将叙事研究应用到价值领域,并开发了系列与道德叙事相匹配的课程教学资源,达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洛朗・理查森认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又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3]p9。之所以,叙事不仅指讲故事,叙事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传递过程。叙事作为一种久远弥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教育的内隐价值,促使教育过程中各要素发生交互作用,在无形之中完成价值观的传递,叙事所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价值传递方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思路。

“叙述伴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从钻木取火的远古时代对神话故事的讲述,到有文字记载以来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的编撰、解释,以及电影表达、舞台再现、网络讲述,都是最宽泛意义上的叙述”[1]p2。当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传播快速、信息交互便捷的网络微文化时代。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微博、微信、BBS、QQ空间等成为大学生进行文化思想传播、知识学习与话语交流的重要手段,并将大学生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网络微叙事平台随之应运而生,人们逐渐体会到网络微叙事是一种亲切、随和、灵活、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究竟何为网络微叙事?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明确概念。在吸取“叙事”及“道德叙事”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网络微叙事定义为:指叙事主体通过网络空间,借助文字、图像、表情、视频等再现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网络微叙事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样态,更标志着日常生活样态的转型。网络微叙事具有超时空性、便捷性、渗透性、世俗化和平等化等特点,它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生活的情节和情趣,而是用自由真实的情感、便捷平等的对话呼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然而,其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等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网络微叙事研究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件进行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与方法的一种研究方式,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解与阐释。

二、依托网络微叙事平台,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微阵地”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微叙事平台突破了传统的时空束缚,每个大学生都是信息传播的发起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既受他人的影响,又影响他人。微叙事平台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提供“微阵地”。

(一)综合运用“微载体”,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域。

相对于传统的宏大叙事模式而言,网络微叙事平台具有微型化、个性化、即时性、便捷性、多边性等特质,其符合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信息习惯与生活习性,能满足大学生群体思想多元化和追求个性化的需求现状,深受大学生群体的追捧,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有效平台。在网络微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可以依托微叙事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局限,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博客、BBS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即时信息平台,进行深入探讨,及时答疑解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性、立体感和生活气息。同时,通过网络“微载体”进行议题设置,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共同参与研讨,引导学生理性对待、辩证思考、全面理解,实现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使网络微叙事平台发展成为大学生明辨“正”“负”能量的“微阵地”。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微载体”,拓展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场域。

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几乎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校园网、BBS论坛、校园微博、辅导员博客、学校微信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拓展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一些学校还专门建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如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南开大学德“觉悟网站”、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党建之窗”、南京大学德“网上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华中科技大学的“党校在线”、河北大学的“红色战线”、重庆邮电大学德“红岩网校”等。在这些平台中,基本都设有红色艺术、经典重读、焦点话题(时事评论)、网上讨论区、两课之窗、党建专题等栏目。学生通过浏览网站的文字、视频、图片、FLaSH动画等,较轻松地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也可以在自由讨论区和同学、老师之间进行自由讨论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校园网、校园微博、红色网站等网络平台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在网站创新、主题栏目、内容更新、技术维护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红色网站存在功能比较单一、内容更新过慢、技术维护滞后等问题,造成其对某些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的现状。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网络微叙述平台的建设,弥补网络微叙事平台的不足,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影响力。首先,要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练网络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具有网络监控防御能力、检测预警能力和覆盖孵化能力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其次,网站内容建设要注重趣味性和生动性,要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布局,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经典的影视剧作、重大时政新闻放到网上,进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再次,要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及时性优势,让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沟通,使之成为师生的网上精神乐园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总之,网络“微载体”是将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场域。

(二)建设网络“微文化”,塑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

网络“微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信息表现形式,已成为校园文化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习惯等。网络“微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紧密相连,网络“微文化”生态中既有丰富并融入到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又有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琐碎、平实的“小众文化”。网络文化观念的碰撞、相互依存及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变革,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很大冲击。因此,构建高校网络“微文化”是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怎样创建良好的网络“微文化”,成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首先,要利用网络“微文化”简洁明快、操作简便、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综合运用网络文化媒介,占领思想文化新阵地,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微文化”工作的核心内容。其次,要加强专题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开辟国内热点问题、国际动态、历史回顾、校园生活等网络讨论栏目,并组成专家进行深度分析与评论,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的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再次,运用充分发挥网络视频的叙事功能,让大学生在自觉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正如丁锦宏所指出:“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描述世界的模式,不管是记忆性的,还是虚构的故事,都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它们把我们同他人联系起来,同历史联系起来,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人物甚至对生活的建议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使我们在道德上产生共鸣,促进我们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4]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通过筛选具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视频,借助网络对故事(包括寓言、神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有效化解大学生自我价值与主流意识形态间的冲突,帮助大学生消化、吸收、接纳、理解社会主流文化,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觉悟的提高。

(三)关注“微话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人在语言中得到了相互理解的可能性。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对于人类来说,世界就是存在于那里的世界……但世界的这种存在都是通过语言被把握的。”[5]p10语言创造了人类拥有世界的可能性,话语也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在网络虚拟社会系统中,网络流行语是新时代的特殊语言。网络流行语日益盛行并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正从“网上”走入“网下”,从小众走向大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任务就在于,在一定的语境下如何描述以及能在什么程度上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6]。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在网络流行语的喧嚣声中受到质疑与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被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挤占,使得对社会认识尚浅的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出现迷茫,进而影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某些网络流行语的背后也具有一定的正确价值,而且其语言具有时尚幽默、创造性、生活化、内容新潮、形式新颖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青睐,更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例如“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等流行话语隐含着正能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呈现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描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微叙事平台更新话语表达形式,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微旋律”。首先,将网络流行语的语言风格引入微叙事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中,改变其抽象化、命令化的话语传统,消解教育者的话语霸权。网络媒介的兴起冲破了话语霸权的坚固藩篱,开创了一个话语权日益平等、言说方式日益多元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这一潮流,利用网络流行语的积极作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争取话语权。其次,要理性的对待网络流行语,汲取网络流行语中的积极因素,从中获取新话语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对当前流行的、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和初级阶段国情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精选,将具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警示性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归纳,进一步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再次,要关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化,以此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析时代的动向,掌握话语创新规律,创造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网络微叙事话语,提高其实效性。如,多创造一些类似“糖衣炮弹”、“三座大山”、“不要四面出击”、“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生动形象、易于传播的话语。

(四)引导网络“微舆论”,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旋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网络“微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根据当前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有目的、有步骤地将主流价值观输送给受教育者,唱响主旋律。网络舆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学术界对于“网络舆论”还没有统一定义。谭伟认为:“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7]海量信息容易导致信息“泛滥成灾”,网络舆论的观点如果与意识形态主旋律的方向一致,网络舆论就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开展;反之,就会削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成效,对意识形态主旋律形成冲击。因此,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网络舆论引导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不具备硬约束力。网络舆论引导要发挥作用: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要实现从“灌输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着力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机制。第二,要实行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创建一支精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将舆情引导和价值引导有机结合。第三,要实行网上引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现代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灵活运用“疏、导、堵”等方式,以平等身份交流,增强网上正面声音,保证网上信息的导向和质量。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与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网络微叙事交流不同于正式场合的课堂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鲜、时尚、个性化学习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微叙事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为了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塑造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总之,在“微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必须正视现实,主动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坚持将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春风化雨式的网络微叙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补充,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微叙事平台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热奈特.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博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丁锦宏.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译者序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教学艺术;着力点

[基金项目]2019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设计与应用”(2019-GX-449)

[作者简介]陶达(1986—),男,四川南充人,硕士,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065-02[收稿日期]2020-03-30

一、用话语魅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形象性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形象性,就是要充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话语魅力。对于增强话语魅力,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是基础,透彻把握内容的理论逻辑是核心,运用接地气话语体系是关键。

1.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从吃透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既要贯通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放眼世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学识,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自身的特点,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合理选择研究领域,潜心研究,成为思想政治理論课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理论上要将内容分析透彻,并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思维和视野更加开阔[1]。

2.透彻把握理论逻辑。一方面,要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逻辑,要透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逻辑,要将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将课程的体系与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结合起来,将教学规律、学生学习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站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角度,以宏大的历史观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以深邃的视角观大势、谋全局。

3.运用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清楚三个问题:“我们有什么?学生期待什么?我们怎么给?”只有弄清楚这三个问题,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运用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就是解决知识怎么给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学术化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话语体系向学生转化,尽量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以接地气和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给学生讲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接地气、更加有灵气。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设计相对独特的话语体系,增强课堂的幽默性、风趣性、时尚性。

二、用感染魅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情感性

1.把故事讲得生动。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典型的案例,适当地将一些理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致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课堂讲的故事,一是政治性强是第一要务,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二是故事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回答好广大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三是多讲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让学生感到故事“有用”“管用”,能解决大学生的心头疑惑,有助于其成长成才,而不是哗众取宠、吸引眼球[2]。

2.把理论讲得易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越讲越深奥,要深入浅出,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准确地讲清楚党的思想理论、党的主张、党的要求,讲清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力量和学术魅力,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这些理论讲得通俗易懂,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对前沿问题和复杂问题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如何讲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受益这是关键。所以,需要不断挖掘其内涵,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清晰化。

3.把道理讲得有趣。就是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这里的“有意思”就是“有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感知真理的力量[4]。“有意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所在,要将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这是增强课堂效果的关键。要让课堂有趣,就是要善于瞄准学生思想的困惑,用学生喜爱的话语体系,用鲜活的案例故事,充分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典型事例、国外优秀文化经典小故事等,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善于将典型的案例讲得生动有趣,将课本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进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同时,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有取有舍、突出重点,在遵循教学基本规范的基础上,鼓励每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用人格魅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1.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道德情操是教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的塑造者,要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用言行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终身学习、追求进步;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敬业爱生、心系学生;要自觉坚守伦理底线、见贤思齐、景行行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事政治作用不足对策

高中政治与时事政治,两者互通有无,联系密切。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讲授高中政治的过程中,既要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又要抓住时政特点加以运用。同时,时事政治的运用并不是生搬硬套,要讲究方式方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时事政治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本文将结合两者的关系展开论述。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1扩充高中政治教材知识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材比较重视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一旦编订之后,就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与连续性,即使每一次修订之后,也仅仅是增加了一些图片、更新了一些案例,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高中政治课程考试中,所呈现出的背景材料几乎都是新近的时事政治以及相关术语,而这些时事政治、术语在高中政治课程教材中却完全没有,如果高中政治教师不在课堂上对时事政治相关内容进行补充,高中生根本无法应对课程考试。

2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高中政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考察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是培养学生可以运用理论知识,以时事政治为载体,分析、解读材料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如何教会学生答题并力争将答题的知识点模式化,而较少涉及时事政治教育。而这种教学模式,导致高中政治成为学生负担,枯燥而乏味。将时事政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的探索与思考时事政治政治事件,促进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提高与扩展。

3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课题,教学模式采取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模式,老师讲的很精彩、很累,学生听的无趣,结果就是教师的孤芳自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这种教学模式势必成为师生间的鸿沟,无疑是低效的。发觉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这种新型教学理论产生的就是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而将时事政治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就可以让教师走出说教怪圈,将课堂还给学生,解放教师,上升到引导归纳总结的高度,让教师与学生在智慧碰撞的舞台上共同进步,共同转变师生角色。

二、高中政治课堂中时事政治教学的现状

1社会热点选材不恰当

当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在选择社会热点时没有仔细甄别,加以分析,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就容易忽视不同事件之间微妙的联系,选出的新闻既不贴近课本知识,又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造成学生不感兴趣,不愿去了解的现象。

2对时事热点的关注过于形式化

高中政治教师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授课本知识,通常仅用课前或课后一两分钟的时间把时事新闻一带而过,教学随意性强,对学生没有说服力。另外,教师往往会忽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在整堂政治课中所起的贯穿作用,不能合理利用这些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对于时事新闻的评价不够客观

某些政治教师在对时事新闻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意图对事件本身的错误认识而带给学生错误的信息,导致学生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再者,由于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不愿将时间浪费在时事政治的教育上,只是在高考前的最后冲刺时挑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时事事件,强迫学生记忆。

三、时事政治与课堂政治的搭配与互补

1以政治课本为主,以时事政治为辅

现如今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理解能力比较弱,但是他们对于重大事情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却比较强。同时时政的内容与教材理论之间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首先,时政资源是课本内容的具体体现,它的全部内容都是来源于课本基本理论知识;其次,课本中抽象、空洞的内容要通过时事政治一个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成为政治课堂融洽的“伴侣”。把时事政治引进政治课堂,不仅解决了学生们学习知识难点的困境,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避免了学生们课下死记硬背难题。

2时事政治的引导下开展新课教学

如何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时事政治的引导下开展新课教学不失为一项最有效的途径。在时事政治引导下开展新课教学,首先需要寻找相应材料,只有相宜的时事材料,才能为课堂教学设计良好的开局,比如在学习立志做祖国需要的人才时,列举吴文俊和袁隆平院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事实,我们国家提倡“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依靠科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以此来激励学生立大志,树宏愿,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未来相结合,为国家的荣誉和建设贡献力量。

3多样性时事政治素材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素材来源是广泛的,但时事政治素材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从承载素材材料上来说,包括声音、图像、文字、以及由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资料,从具体内容上讲,可以是文字、图片、漫画、音乐、相声小品、视频声像等,单就时政问题而言,不仅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民生教育等细问题,还包括国内政治和国际时政等大问题。所以说,时事素材具有很多来源途径,它可以丰富学生们的阅历,增加学生的课本以外的知识。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将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为课堂教学营造丰富的认知环境,唯有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游庆红.刍议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1(07)

[2]袁忠典.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01)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4

文学与政治互相渗透,构成了生态学的协同演进关系。文学通过叙事的方式对政治合法性进行原初建构。文学经由文化政治为精英和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提供了剧本,而国家权力对文学的介入的主要策略是对文学的经典化过程的干预。但是,文学“元叙事”对言说的质疑,又构成了对意识形态的解神秘化。

【关键词】文学与政治/叙事/经典化/拟剧/政治文化/政治无意识

应该从“账面”与真实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我们先来从“账面”的关系说起。长期以来,文学和政治是“熟悉的陌生人”,都自以为对对方知根知底,但实际上误解重重。文学家往往把政治当作运用权利对自己进行压制的怪兽(利维坦),忘记了文学与政治的种种玄妙的渊源关系。政治家又往往拒斥文学的复杂性,总想把文学简化为工具(传声筒),或者变为建构自身的砖瓦,或者作为解构他人的弓弩。文学家和政治家实际上在进行一种“平行游戏”(注:平行游戏指儿童游戏时靠得很近,但并不一起游戏,每个儿童的游戏都互相独立。见[美]詹姆斯·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页。)。

但是,在实践中,二者的关系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政治不是文学的简单目的,文学也不总是处于被钳制的地位。文学促进了政治的多向度发展,政治的发展也为文学的多样性提供了空间。在“符号秩序”的生产和流通中,文学与政治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各自都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套用福柯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说:

在文学中,有什么不是对罗马的赞扬?

在文学中,有什么不是对革命的召唤或恐惧?(注:福柯指出:“权利问题不可能再与奴役、解脱和解放的问题分开。佩特拉尔格曾思考:“在历史中有什么不是对罗马的颂扬”那么我们思考:“在历史中,有什么不是对革命的召唤或恐惧?”见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文学与政治互相渗透,互相缠绕,互相影响,构成了生态学的协同演进关系。

一 叙事——文学对政治合法性的建构方式

利奥塔把科学与其他各种知识都归结为叙事:“科学希望它的陈述是真理,但是它没有将其真理的合法性诉诸它自身。”(注:转引自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政治也是如此。而叙事的功能恰恰在于提供了人类所有知识的原初合法性。利奥塔说:

叙事(如神话、传奇或寓言)讲述了某些英雄的故事,这些英雄的业绩直接赋予故事发生时的社会机构以合法性,而间接地牵涉到现存社会的机构的合法性。“叙事”通过故事的讲述提出了一些评价事物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人们能够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注:Lyotard,Jean-Francis,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translatedbyGeoffBennington&Brianmassumi.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p.xxiii.转引自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文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叙事形式,例如利奥塔在上文中列举的神话、传奇或寓言都属于今天知识类型划分中的文学的范畴,因此,叙事的功能可以看作文学对政治合法性的建构中所起的“上行作用”。

一切政治家所“耿耿于怀”的,总是大众对其政权是否有认同情感。人心向背,是一切国家、政府和统治秩序的存亡之本。“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老,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记正义》卷三十七)。礼乐“同民心”方可出政刑之“治道”。

中国有“盛世修史”之说,而修史就是通过对以往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进行叙事,建立政治合法性的工程之一。根据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叙事决不是完全客观的记述,它是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历史重新编织的过程,它是通过讲述的权力试图建立新的秩序的重要途经。在中国,《史记》以来的历史著作的编纂表明,修史甚至已经成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文学也加入了这种大合唱。洪子诚指出:50年代开始,就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出现。……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是这些小说的主要目的。(注: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107页。)

洪子诚教授在复述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中有关“革命历史小说”的观点时说:“他指出,我们在过去评论文革时,认为权力往往压抑真相,创造弥天大谎,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事情可能要复杂得多。‘权力’并不害怕、回避‘真实’,而是非常需要‘真实’这种东西;收集、控制‘全部真实’,然后加以分配、流通、消费和‘再生产’。当代叙述的秘密不在于凭借‘弥天大谎’,而在于界定‘真实’的标准,对‘真实’的组织编排,以及分配享受‘真实’的等级。”(注: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1页。)之所以把历史与小说这两种现代知识论中完全不同的类型混为一谈,根本的原因不仅在于真实更在于政治的合法性,因为,小说一般是以虚构为特征的,推导到“真实”还需要一些迂回曲折的勾连。当政治转换为叙事的时候,它就会弥散为在人们的信仰和观念、行为与习惯中的“流动的秩序”,变得亲近而温和甚至优美起来。

所以,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三家巷》、《红岩》等长篇小说,已经发生的中国当代史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景象。

二 拟剧理论——文学与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成为一种视角和方法,起源于阿尔蒙德(Gabrielalmond)和维尔博(SidneyVerba)1963年发表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人民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一书。根据阿尔蒙德的观点,该书使用的政治文化概念“强调政治知识和政治技巧,以及对于政治物和政治过程——对于整个政治制度、对作为参与者的自我、对政党和选举、科层机构等等——的感情和价值取向”(注:theCivicCultureRevisited,eds.Gabriela.almondandSidneyVerba,Little,BrownandCompany,Boston/toronto,1980,p.27.转引自童世骏:《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第52期。)。

实际上,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注:[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徐江敏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经典和整个文学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包括)这个“剧场”提供剧本。设计剧情发展,规定人物台词和动作。而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经典和文学就是人们政治行为和态度的剧本。

那么在政治和其他社会过程中人们(包括政治精英和普通公民)所依据的剧本是什么?是周围人们的行为“示范文本”(不成文的习惯、惯例)和各种成文文本(包括法律条文、文学经典等)。而由于行为文本的零散性、流动性,人们在其中往往无法直接观察和体会政治行为的规则,因此,才有《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实际上,这副对联道明了“剧本”(学问、文章)与“演出”(世事、人情)的对应关系或者“互文性”,不仅仅是什么“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贾宝玉采取了“去政治化”策略,似乎学问和文章是永远不会与仕途经济纠缠的,但这种策略的恰恰反衬了政治的神秘化。

据《宋史·赵普传》记载,北宋著名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胤)说:“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此即后世“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历(注:罗贯中:《宋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第三折《倘秀才》:“卿(赵普)道是用论语治朝迁有方,却原来只半部运山河在掌。”)。显然,赵普是把《论语》当成了战争和治理的手册,虽有夸张,但其言仍然不谬。

因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剧本。而这种典籍所培育出的政治文化生产了两种相辅相成的意识,一是君王意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国家”。二是臣民意识,事君如事父,分享“天下”的“幻相”,“做稳奴隶”。二者之间又构成了“合谋”的关系,天下于是“其乐融融”。

所以,政治上的角色也是“做成”的,而不是天成的。政治学里的精英和公民这两个词正好可以合并为哲学里的“主体”范畴,而且分解了它的两个义项,一个是积极的,一个是消极的。现代社会里,公民首先是作为法律上的“权利主体”来定义的,主体表明了自由的主观意志,主体做出行为。但是,这种所谓的“权利”本位论遮蔽了另一个真实,主体同时也是一个服从者,是被决定的。后现论一般认为要成为主体,就必须要成为各种制度(政治制度、科学话语)的服从者。文学中有两个词分别指涉主体和臣民——性格和命运。每个人的实际境遇都是性格和命运互相作用互相生成的结果。没有纯粹的性格悲剧,也没有纯粹的命运悲剧。好的作品总是深刻地反映了两者的纠葛。

现代政治中核心的角色是公民。它在很大程度上也由文学生产的。文学通过“描写”现代政治与社会的场景,在这种场景里人物的行为模式,积淀出许多惯例,提供新的公民角色认同,同时纪录和改编了政治过程潜在的“演出脚本”。文学的新类别——小说与新时代的公民几乎是伴生而来的:“美国批评家南希·阿姆斯特朗(nancyarmstrong)认为18世纪的小说和行为指南创造了‘现代的个人’,这个个人首先是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现代人的属性和价值都是从感情和个人的品质中生成的。……到后来才扩展到男人。阿姆斯特朗认为这个概念是通过小说和别的捍卫情感和个人价值的话语得以发展和拓宽的。如今这个关于(主体的)属性的概念通过电影、电视和各种话语得以延续。这些电影电视和话语的设计和情节都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一个男人或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注: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文学使《人权宣言》中的抽象设想成了具体生动的形象。

所以文学是培养精英(政治精英的亚文化来源于更高的教育程度,也即更多的文化文本)和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土壤,是政治文化再生产的主要场所。

转贴于

三 政治对文学的介入——文学的经典化过程

政治权力对文学的政策除了极端的文字狱和绝对的放任外,主要的策略是对文学的经典化过程的介入。“介入”一词完全是中性的。政治扶持主流文学的发展。而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为政治的多向度发展提供了空间,文学的多样性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文学与政治构成了生态学的协同演进关系。

政治介入文学的目标为什么选择经典呢?因为经典是文学的“关键种”,对整个“文学群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的涨落演替决定着文学群落的涨落演替。经典既是阅读和教育的中心也是作家和大众学习模仿的源泉和典范,同时,经典还有跨文学的泛文化功能:

经典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式。(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9页。)

因此,经典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这个“剧场”提供剧本,编写情节,指派人物角色,设计台词和动作。

佛克马、蚁布思在《文学研究与参与》中讨论西方经典的重要性时指出:文学经典在中世纪的重要性来源于它统治着整个的教育。除了学校之外,只有其他两种社会机构被授予了权力:教会和政府。或者如恩斯特·罗伯特·古提斯的简要的概述:“存在着学校的文学传统、政府的司法传统和教会的宗教传统:这些是中世纪的三个世界性权力机构:教育权、帝权、神权。”(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0、125、126页。)

而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四书五经”来展开的。

因此,文学与政治之间事实上是通过“成规”连接起来的:成规是行为之中或行为与信仰之中的规律性,它们是任意的,但却使自己永存,因为它们符合某些共同的利益。过去人们对它们的遵奉,使得他们将来也会遵奉它,因为它给予了一个人继续遵奉下去的理由;但存在着可以选用的另外的某种本可以取而代之的规律性,而且一旦开始了就会以同样的方式使自己永存。(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0、125、126页。)

施密特指出:“一个社会中规定在某种情况下采取某种行动的一条成规必须是社会成员中共同预设了的一种知识,因此:对于采取这种举动存在着一个先例或者协议;由于这个先例,该社会中的所有成员期待他人采取此种举动;由于这一期待,所有社会成员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将会采取这种举动”(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0、125、126页。)

所以,成规也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介入文学实际上就是建立和修订社会“成规”的行为推进公众(读者)对社会规范的认识、认同和理解。遗憾的是,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似乎法律的规范才能影响社会的成规。

经典生成后它的边界仍然是流动的,即经典本身还有演替的过程。而政治往往是经典演替的环境因子和目标。例如,德国在1859年对席勒和歌德的经典化,二战期间的苏联对伟大的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注: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45页。)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产生了经典构成的新的样式。与经典的原生过程和涨落不同,因为那的确是一场革命,几乎所有的传统经典都被当成了“四旧”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去经典化),新的经典在革命的加速器中生产着,真正的“断裂”出现了。整个过程我称之为“再经典化”。但是,就文革而言,决不应该看成政治对文学的胜利,那实际上是一个荒漠化时期,政治尤其是政治中的民主和自由都受到了践踏。首先是政治的退行性演替,接着引起了文学的退行性演替,结果是政治与文学的“双败”。

文革结束后,被“去经典化”的许多作品又重新被发掘出来进行“再经典化”,起因仍然是政治本身的转变,而当“生活政治”兴起的时候,沈从文、钱钟书、周作人、张爱玲等人的作品又成了出土文物,经典的结构又重新回到多元化的格局。

四 文学对政治的祛魅

文学对政治的解构,与其一般地理解为对某种政治派别或者政治主张的否定或反对,毋宁在于将政治无意识文本化,使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终于文学对政治的祛魅,拆穿政治仪式的神秘性。杰姆逊(又译詹明信)指出:“历史不是一份文本,不是一种叙事,也不是主符码或其他符码,不过作为一个不出场的原因,除了在文本的形式中对我们却是不可及的,我们要对它即真实本身进行研究,只有先通过它在政治无意识中的文本化和叙事化。”(注: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12页。)政治的文本化导致了政治与审美构成了错综回环的关系。

杰姆逊从“文本意识形态”归纳出了一般的“政治无意识”,指向三种不同层次的语境,提供给人以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框架。即1.直接的社会历史层面;2.更大的阶级间的互动关系;3.生产方式。(注: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12页。)

因此,在政治过程中乃至文学中,政治的合法性能够以“温和的方式”施展符号暴力权力(注:[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在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26页。)。同时也正是文学在自我解构中渗透了对政治的解构。在文学的实践和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元叙事(meta-narrative)理论特别值得关注。文学中的所谓元叙事不同于利奥塔所谓的元叙事,即“把所有的证明规则整合成一个总体性证明”的陈述。利奥塔已经指出了这种元叙事的不可能性,并且将它转换为“去合法化”(delegitimation)问题(注:[英]詹姆斯·威廉姆斯:《利奥塔》,姚大志 赵雄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47页。)。文学中的元叙事是关于叙事的叙事理论,它揭露了言说的“我”与行动的“我”分裂的事实,质疑言说的权威性和真理性。文学的元叙事因而也构成了对文本意识形态的解神秘化过程,或者说是对政治的解码。政治的美学风格主要是崇高,优美兼之。而文学的元叙事使文学总是呈现出反讽的风格,充满对语词与言说的质疑,充满对语言所指称的世界的质疑。甚至“作者”也走进小说指指点点。这样,文学作为精神圈里的不同“群落”又的确和政治发生竞争和“争辩”的关系。

目前,我们应该把文学所有的错综性和复杂性都看成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机制和社会实践。……不论什么正统思想、什么信仰什么价值观,文学都可以编排出各种不同的、怪异荒诞的故事来嘲笑它,以模仿的方式戏弄它。文学一直有通过虚构而超越前人所想所写的东西的可能性。从萨德侯爵那些描绘出一个行为产生于欲望不受任何约束的社会里会发生什么的小说到萨尔门·拉什迪的《撒旦诗篇》,那些诗作因为在讥讽和戏谑模仿的语境中使用了神圣的名字和主题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论任何看似合乎情理的东西,文学都可以使其变得荒谬不堪,都可以超越它,都可以用一种向其合理性和适当性提出质疑的方式改变它。(注: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阿多诺甚至认为:“艺术作品的伟大性,单单在于这一事实中:它们向意识形态掩饰之物发出声音。它们的成功超越了伪意识,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注:阿多诺:《文学笔记》Vol.i,39,转引自[加拿大]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陈永国、汪民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77页。)

利奥塔思考了文学的否定性,它的一个来源是:“在后现代状况下,优先性被赋予了崇高的情感,而崇高的情感同语句所表达出来的描述是连在一起的,这也就是同事件相连的情感。这种情感把行动的冲动和任何行动都不会是正确的行动这种情感聚合在一起。”(注:[英]詹姆斯·威廉姆斯:《利奥塔》,姚大志 赵雄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第146—147、147页)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证明迥异(deferend),也就是说,证明一般的事件与我们关于这些事件的表述和理解之间存在着绝对的差异。”结果产生了“不可公度的语言游戏和风格(genres)。”(注:[英]詹姆斯·威廉姆斯:《利奥塔》,姚大志 赵雄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第146—147、147页)

历史上,柏拉图非诗,孔子删诗都是极具“远见”的,他们参透诗(歌)与(政)治之间的张力。

文学家和批评家们往往强调文学的“自足性”或者“超越性”神话,这里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新写实主义流派(按文学生态学的术语可以称之为文学群落),通常批评家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流派的政治意味。

吉登斯在传统左派的“解放政治”中,添加上他所称的“生活政治”,即将统一的社会认同瓦解为分散的个体化的生活政治。“解放政治”关注的是权利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意图建立正义、平等、民主的社会秩序。“生活政治”更加关注每个人“自我”的整体性(personhood)、个体性(inpiduality),呼吁重新关注道德和存在的问题。“生活政治”是一种更为宽容的政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注:[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七章“生活政治的兴起”;[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第2章。)这不正与陈晓明对新写实主义特征的指认相符吗?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暗示两者的一致性,而是说明“没有经典的那种强调和暗示”的新写实主义仍然不能逃脱与某种政治理念或明或暗、或远或近的关系。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生时事政治实践

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时事教育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国家早已明确地颁布在课程标准中,也是会考、高考必考查的内容。而让学生明辨是非,不至于在纷乱的外界环境中迷失自我,这是时事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时时事教学是师生锻炼的场所,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条重要渠道,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政治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然而当前中学政治教学或受制于升学模式,或因缘于照本宣科的陈旧教法,对时事课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未能充分发挥时事政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上的作用。本文将结合自己几年教学的体会,从时政教学的必要性、具体做法和作用进行分析。

一、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1.学科性质决定。思想政治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政治考题多以时事材料为依托,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对能力的要求比较特殊,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

2.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应该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我省推行的高中政治新课改后,新的课程主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时事政治所涉及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关心时事有利于开辟第二课堂,如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教育等。

3.高中学生身心和品德发展的需要。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他们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增强。用什么样的方法调动他们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较好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各种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政治教师的困惑所在。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政治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时事政治中所蕴涵的层出不穷的有关信息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养成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尝试

思想政治课为时事教育提供载体,时事教育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又基于以上三点,为了搞活政治课教学,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渗透时事教育,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

1.养成学习时事的良好习惯。我要求有条件的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征订《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人民日报》、《时事》杂志等,办好班报新闻栏目,课前2—3分钟新闻评述(主要由学生讲)。每两周举行一次时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时事的学习成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把时事融入课堂。具体做法有:(1)利用时政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最新时事和社会新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2)在授课过程中,用新的事实材料取代教材中过时的旧事例(教材中的事例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和存在滞后性的缺陷)增强现实感和新鲜感,从横向上扩展教材的广度,使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点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教材上的政治理论观点分析时事中的热点、难点,使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纷繁复杂的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3.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只是以传播课本知识为己任,而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引进课外知识的教学。时事热点、焦点虽是课外内容,但作为政治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讲解,而举办时事专题讲座就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这种把学生学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教学,使学生对国策的关注、对社会的关心进一步深入。

4.改变学习模式:由被动变主动。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要去挖掘,不能完全靠老师,而主要靠学生,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加强高中时事政治教学的意义

1.时事政治教学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时事政治教学使学习内容具有了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的内容及问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带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社会上去寻找。面对选择的问题,即每一重大时事内容除包含政治、经济、文化,还有法制、哲学等,内容的综合由此带来教与学方法的综合,因此学生必须具有综合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2.时事政治教学使学习成果具有了创造性与多样性。通过活动创设,使学生有了充分发挥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在活动中学生们进行了或实践了多角度思考、小论文、综合论述题等多种形式的探索,他们总是想着要怎么样和别人有所不同,有所创新,其学习成果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巩固和提高,而是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

3.时事政治教学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政治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现在的高考命题,纯粹的时政选择题没有了,都是以国内、外重大时政或社会热点问题的材料为背景设题,答案多与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核心主干知识紧密相扣,理解程度要求高。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在时事学习中把握热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揭示知识理论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寻求变异的能力,使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丽.试论时事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08.

[2]陶锦秀.将时事教育融入政治教学[n].江苏教育报.2009.

[3]周成军.时事教学之我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实施素材运用策略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36

时事政治素材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事政治素材的运用也具有两面性,如果运用不恰当,将直接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时事政治素材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处理时事政治素材与教材素材

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事政治素材资料都来源了教材之外,有的教师认为这些素材不但符合政治课“与时俱进”的特征,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实在的意义,学生对这种素材的兴趣往往又大于来源于教材上的材料。

课堂授课中,对于教材素材和时事政治素材的的选用必须符合教学实践需要,既不能将照本宣科,照搬教材素材,也不能将时事政治素材彻底代替教材中的材料,将教科书中的材料完全抛弃。

事实上,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解读教科书既不是将教科书视为静态的、必须遵循的根本,也不是完全撇开教科书另行其事,因而,如何适度调整优化运用教科书中的素材,就成为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关键。教材中的材料虽没有时事政治素材那样具有新鲜感,但是教科书的素材毕竟是专业人员经过潜心研究精心编制的专门材料,业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经过重新编排,对其中的案例素材也已作了较大更新,使之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也与当前的社会形势较为接近。因此,使用时事政治素材决不能抛弃教材素材。

二、正确选择、运用时事政治素材

(一)要注重时事政治素材的准确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运用素材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有的教师随意地运用素材,没有准备性地运用素材也是常见的。表述不清的素材、针对性不强的素材、甚至于包含错误内容的素材,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素材的可信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我们不难想象,学生面对一个时政素材时,连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不准确,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可能会说,我的老师怎么这么粗心,他们也可能会说,老师也不过如此──“不学无术”。我们也不难想象,当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个时政素材时,师生分析、讨论、总结,最终结果却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到一个十分别扭的结论,甚至还会出现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时,大家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因此,这可谓是时事政治素材运用之大忌。

(二)时政事例运用要精当有效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只摆时政事例、不讲理论的倾向,将时事政治素材与教学内容相隔裂,因为学生听事例比听理论兴趣浓一些。事例运用过多、过滥,教育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最后只接受了一些零碎的时政“片断”,形不成一个整体统一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不到位,对知识点更是一知半解,使教育始终停留在低层次上。

2014年10月20日――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复习政治生活时,我引导学生分别从中国政府、人大、法院、检察院、公民几个角度来探讨应如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来分析当前热点问题。

(三)要注重时事政治素材内容新颖

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运用的时事政治素材必须求新,只有新事例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运用的时事政治素材都是一些老掉牙的,令学生听了感到没劲甚至厌烦的。尤其是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沿着同一条主线不断演化,国内外时政局势日新月异,运用的时事政治素材过于陈旧,就引不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更起不到了解时政热点的作用。

2015年时中国农历羊年,网传羊年出生的孩子将来很可能生意做不大,当官升不了,民间流传“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的说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哲理来评析这一说法,由于这一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四)要关注利用时事热点

时事政治素材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极强的时效性,有的教师非常关注时事政治,总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时政大事,但是大部分时间这些时事都与正在学习的教学内容无关。因而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分析,造成对时政热点只关注没利用。

有的教师则仅仅把时政热点当作是课前的一个补充,或者是课前讨论引入新课的话题,忽视了时事在整个政治课堂中的穿针引线作用,丢失了时事政治素材的引导和补充作用。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教学中我适时补充了《报告》中的新提法。如“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立国之道,惟在富民”“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互联网+模式”等等,让学生及时掌握国家大致方针,不断更新知识。

(五)要注重时事政治素材的科学性

有的教师怕学生分析能力差,所以在政治教育中只敢讲正面事例不敢举反面典型,也有的为了迎合学生,讲大道理吞吞吐吐,讲小道消息眉飞色舞。这种片面性危害很大,它阻碍了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

(六)要丰富时事政治素材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一提到素材料,大家想到的最多的便是事例、案例,其实时事政治素材运用中的素材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从素材的载体上讲,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声音材料、以及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多媒体材料。从具体内容上讲,可以是文字、图片、漫画、音乐、相声小品、视频声像等,单就时政问题而言,可以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细问题,也可以是国内时政或国际政治等大问题。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只用了文字这一种载体,事例这一种形式,人为地缩小了教学资源的范围,造成时事政治素材在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只是更新了教学材料,与普通素材差别无几,不利于时事政治素材的充分运用,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7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59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世界的未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工作的全面改革创新、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作用日益突出,我国青年大学生了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渠道多样、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国际政治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政治环境中不同思想文化相互交融、交流、交锋,使不同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政治行为方式,关乎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关乎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国际政治观,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推进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国际政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11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界定

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政治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国际政治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国际政治方面的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当今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巨变,经济全球一体化、政治格局多元化、科技信息普及化让世界各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遭遇全球性危机的严峻挑战,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莫测,影响巨大。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影响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素养,对于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而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对国际政治的观点和看法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一般来说,广义的国际政治是指世界各国已经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一切可以归结为政治的事件和关系,泛指任何跨国问题,不再单指国家间政治或政府间政治,而是一种新的“世界政治”(worldpolitics)。狭义的国际政治仅指国家之间的当前的政治、外交关系。而“政治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的政治地位及其相互间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它是人们观察和分析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国际政治观”即为人们对于全球性的政治活动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是滋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具有青年群体普遍特征的关于国际政治稳定的观点、看法和态度。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转型时期,加强教育、引导工作,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观,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国际视野,有利于大学生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只有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政治观,才能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2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特征

1.2.1中国特色性

青年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带有中国特色性。“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我国历史逻辑的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丰富深化外交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推进“一带一路”、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等方面都卓有成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我国的特色大国外交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观察国际政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看法,使得其国际政治观具有中国特色。首先,当代青年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向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认同在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理念的外交战略。其次,在我国外交政策实践中成长的青年大学生在看待国际政治问题时能够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国际问题,在认识和参与国际事件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因此青年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观。最后,青年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在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时把握中国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对比观察国际社会,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观。

1.2.2中华民族性

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具有中华民族性。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性格,这些中华民族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首先,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它承载着中华文明浑厚的历史积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了大学生吸纳国际上不同声音的包容性和不断变革及走向国际化的开放性。其次,独特的民族性格,如中庸、智慧、坚韧、内刚外柔、缺乏独立自由思想等,也体现在当代大学生国际政治观中。如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追求和谐与自我发展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处理对外事务时对“崇和尚合”的追求,即和谐、中和、融合、聚合,既力求凝聚,又注重优势互补,这种被民族性格所渗透的国际政治思想依旧映照在现代人的国际政治观中。最后,中国古代传统的外交思想对当今大学生国际政治观仍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宗藩体制,强调周围国家对中国的保护作用,时至今日,延伸为普遍为人所接受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亲诚惠容”的外交智慧结晶。

1.2.3青年群体性

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具有青年群体性。根据青年群体的特征,大学生国际政治观具有发展性、自主性和可塑性。首先,发展性。人是不断发展着的,青年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正处于由不成熟迈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思想积极自由,受固有的条框束缚较少,对于用各种思想和观点来充实自己有着较高兴趣,随着青年人日后学习和阅历的增加,其国际政治观会进一步发展、稳定、深化。但由于青年大学生是以在校间接知识为主,且大学生自身经验不足,因此对国际政治信息的获取具有间接性、片面性。其次,自主性。这种自主性集中表现为在国际政治领域自主认知、自主选择、自主思维和自主控制等方面。随着青年大学生学习水平和社会经验的增加,他们对于国际事务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立自有的思考方式,也学会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一切事物,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国际事件。最后,可塑性。青年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具有可塑的内在条件和需求。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经验积累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条件接受国际政治观进一步塑造;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其对国际政治有一定的基本认识,所以大学生自身也会下意识塑造自己的国际政治观。

2当代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现状把握

为了深入把握当代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现状,课题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针对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看待国际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以大学生学科背景为切入点,从而总体把握大学生国际政治观差异;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指导思想;调查对象是青年大学生。问卷由21个问项构成,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大学生基本信息相关问项、国际时事相关问项、国际政治观相关问项和国际政治专业教育相关问项。问卷调查通过网上和实地两种方式,网上问卷在全国范围随机发放500份,纸质问卷在河南师范大学随机发放100份问卷,回收600份,有效问卷为593份,回收率达100%,有效回收率为988%,具有统计意义。其中电子版问卷抽取250份,纸质问卷抽取50份,对共计300份随机抽取的问卷进行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青年大学生关于国际政治思想状况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观为指导,但理论成熟度不够

青年大学生能够对国际政治理论有一定了解,能够用国际政治观指导自身发展。据调查,在关于国际政治基本观点的认识上,有783%的同学能够正确区分出国际政治专业的基础理论“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国家以人民利益为重”,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同学确实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国际政治课堂学习或其他途径了解甚至掌握相关理论、观点;另一种是没有理论知识基础,但在不同政治观点中能够正确区分出属于国际政治领域的观点。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政治专业理论素养,这为他们形成自身的国际政治观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有157%的调查对象认为“人权高于,世界具有普遍共同政治道义”,有5%的调查对象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存在中立的价值观念”,有13%的调查对象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越来越趋于一样,谁战胜谁未来不可预测”,这说明一部分人对于国家和人权的关系、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及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内涵区分等方面缺乏理解,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总体来看,大部分青年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出国际政治专业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观为指导,具备一定理论素养。

但对于国际问题认知缺乏,理论成熟度有限。在关于大学生对国际事件了解程度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表示有部分见解,410%的同学表示对感兴趣的国际时事有自己见解,90%的同学表示完全不清楚,仅有433%的同学表示很有见解。可得知,尽管大多数同学对国际时事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多数同学仅仅把关注点放到感兴趣的事件当中,真正做到全面关注、独立分析国际政治的人较少。这种现状不难理解,因为国际政治通常需要相关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国际政治远比国内政治复杂,并且需要相关的知识作为铺垫。而在大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和基础理论水平,也可以明确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关国际知识来做出理性的判断。这说明一部分同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政治的基本学习和了解;高校需要注重拓宽国际政治观的塑造途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际政治理论教育。

2.2充分认识到国际政治的重要性,但认识深度不够

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际政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在关于对国际时事了解是否有必要的调查中,796%的同学认为关注国际时事是很有必要的,这说明,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同学都能意识到关注国际时事的必要性,明确自身发展背景,将对国际时事的关注了解当作未来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并且有意识地在关注国际时事的过程中塑造自身的国际政治观。而对于关注国际政治的动因调查中,关注的同学,387%的同学表示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243%的同学关注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13%的同学是出于专业的需要,这表明关注国际时事的同学大多具有正确的动机,多能着眼于自身未来的发展,这进一步说明高校进行国际政治教育时,大学生可塑性强,并能够保证一定的学习自主性。

但大学生对于国际事件的关注远小于对国内时政的关注,对国际政治理解深度不够。在关于政治关注点的问题中,730%的同学表示对政治的关注点集中在国内热点,而只有270%的同学更关注国际热点。这种现状出于两种原因。首先,由于国内政治、政策的变化和大学生休戚相关,大学生有极大的热情去了解发生的事情,去参与过程,从而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结果。相反,国际事务发生在遥远的地方,而个人行动往往无法改变其结果,因此,大学生对于国际政治的兴趣一般远低于对国内政治的兴趣。其次,由于获取国际事务相比获取国内事务的成本要高,国内事务就在身边,更易于得到相关信息,大学生热情有限,所以,大学生整体对国内事件的关注多于国际事件。这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尽管意识到关注国际事件的重要性,但实际的关注程度不容乐观,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对国际事件的关注不足,必然会影响其国际政治观塑造进程。

2.3获取国际政治信息渠道多样化,但需加强管理

当代大学生获取国际时政的渠道众多。在关于获取国际资讯的途径相关调查中,大学生可通过电脑、电视、手机、报纸杂志、广播、宣传栏、日常交流等众多途径获取国际政治信息,其中通过电脑和手机途径获取信息所占比例高达91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国际政治信息,深化其参与国际政治的意识,增加其对国际政治信息的关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其给青年人带来广博、快捷的信息优势。

但国际政治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也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一些消极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产生误导。在网络传播空间中,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绝对的民主和自由,这使得各方势力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发表言论,进行政治造谣、反政府、等传播活动。长期以来,西方势力利用强大的媒介来推行西方社会所提倡的“民主”“自由”以及“个人主义”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出现意识形态西化、民族认同感弱化、趋于认同无政府主义等错误倾向。我们须知,在信息高度化的现代社会,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但必须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克服互联网对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负面影响。

2.4认同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地位,但理性认知有待提升青年大学生对新时代国家建设充满信心,敢于对政治抒发自己的见解。在关于对国家外交政策看法的问题上,417%的人认同“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外交政策也应强硬起来”的观点,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新时代的社会建设充满信心,敢于对政治抒发自己的见解;381%的同学认同“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观点,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认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政治情感趋于理性,饱含爱国主义情怀;但有202%的同学认为“过于温和,总是在批评谴责”“有时是软弱的表现,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均是建立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国际事务,国家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这说明一些同学对我国外交政策关注过于片面,带有情绪化,缺乏大局意识,不够理性;另外,仅有少数人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这说明绝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社会、政治参与热情较高,对国家政策参与感强,有社会责任感。

2.5大学生国际政治教育不断加强,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高校国际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式与政策”等课程都是各高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均涉及国际政治相关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史、大国关系、大国基本概况等。但在关于高校国际政治课程开设的相关问题中,630%的同学表示知道自己学校开设了国际政治专业相关课程,而370%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大学没有或不清楚有关国际政治的教育课程。无论是出于大学生自身对于国际政治的忽视,还是高校落实相关教育的效率较低,都说明还需进一步完善关于塑造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课程,拓宽塑造渠道。

3国际政治观的教育途径

在明确大学生应塑造的国际政治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国际政治观教育现状后,需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和鼓励实践的方式来塑造青年大学生国际政治观,逐步改善当前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现状的不足。

3.1教育引导

(1)要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国际政治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要在大学深入开展国际政治基础教育工作,开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于国际政治的思想潮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念,培育大学生客观看待并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加其国际政治知识。国际政治观的教育工作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要在大学营造关注国际时事并积极探讨的良好学术氛围,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国际政治的关注度,使之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2)通过开设国际政治相关课程,丰富大学生国际政治理论知识。课堂作为引导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主渠道,一直承担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国际政治理论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讲是比较薄弱的方面,必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国际形势教育。通过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国际关系发展史、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美英德等世界重要国家外交战略等基本国际关系内容的学习,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国际政治观。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尽管“灌输式”教学是必要的,但是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开设主题讨论课等各种交流方式增强国际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中坚力量。

(3)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专题讲座是对国际政治基本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同时形式比课堂教学又更为灵活。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国际政治专题讲座,既可以弥补大学生对国际政治的认知不足,同时又能利用国际热点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

3.2舆论宣传

舆论宣传是培育大学生科学国际政治观的重要渠道,巩固发展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国际政治舆论是培育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重要任务。这里的舆论宣传主要是互联网上的舆论宣传。互联网发展迅猛,正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深刻改变着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尤为重要,必须要把网上的舆论工作和国际政治观引导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首先,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大力创新“一带一路”、亚投行建设等国家外交战略立足点的网络宣传,以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方式来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的舆论强势。其次,发挥国内媒体在传递国际信息时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坚持用事实说话,提高新媒体质量;紧跟国际舆论热点,用正确的表达引导国内舆论;力争在第一时间向青年人传递政府和专家的权威声音。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运行,在关乎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掌握主动权,把握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易受影响、不够成熟特点,合理进行引导,防止外国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分化。

3.3鼓励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塑造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观需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发挥青年外交的优势。在全球化和信息经济的双重背景下,国家未来竞争主要集中于软实力的竞争,而青年正是未来的承载者,青年大学生在对外经贸交流和公共外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塑造大学生国际政治观的同时要鼓励其积极投身到国际政治的实践中,发扬青年人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敢于创新的优势,这一方面可以推动我国青年对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塑造其国际政治观进一步稳定的过程。

参考文献: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8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内容架构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自由流动加强,大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利,而党和国家信息“把关人”的地位相对弱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大学生自身接触的信息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借助新媒体改变教学方式,更应思考的是如何对其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形,保证传递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培养社会主义理性公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维护党和国家在多元信息社会中的权威地位。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主要架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架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新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可借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时代。要了解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挑战,必须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主要架构有清晰明了的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为引导大学生树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整体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4门课程外加形势与政策,4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在引导大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钥匙。马克思借助这把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等思想的钥匙,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分析,进而指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做了整体勾画。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才能理解当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一是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思想部分重点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系统讲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本课程就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祖国统一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做了系统介绍,以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建设和理论创新的最新动态。

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意在让大学生了解国史与国情,理解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与爱国情感。该课程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间段:鸦片战争到前夜,到新中国成立以及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讲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哪些探索;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何种背景下成立,又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对教材内容进行编排时,与一般的历史学教材不同,该教材更加偏重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内容设计,具有鲜明的党性色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涉及到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走好人生路,如何成长为具有坚定信仰、良好道德、遵纪守法、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等问题。所以,本课程在教材设计上主要包括适应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在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阐释中,使大学生明确我国对外的基本原则、立场与政策。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多是根据当前热点事件,分专题讲述,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理国情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有其内在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其他课程的理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展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详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形势与政策并非孤立于上述4门课程之外,换个角度来说,该课程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国内外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外关系中的最新应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之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其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权威性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用教材是在官方主导下修订的,其内容的权威性一方面来自政府权力本身,另一方面要靠内容本身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来获得。现实中政府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常以不实信息隐瞒真相,推卸责任,使大学生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自然会对官方所修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客观性存在疑问。大学生置身于信息海洋,“会本能地注意那些符合于自己的定势和信念的思想见解”,尤其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自主地关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左的信息,又因缺乏对这些信息的理性分析,容易形成“官方信息不可信”的心理预设。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这段历史年代较近,史料丰富,新媒体的发展使大量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信息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中,原本深信不疑大奸大恶的历史人物,不少社交软件推送的文章却在为其正名,网络上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述存在与教材不一致之处,这使一些大学生出现认知失调,少数学生甚至会偏信于不利于党与国家的言论。

其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对现实缺乏阐释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更为凸显。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关注各地出现的热点事件,并且发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多浮于表面,难以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很多大学生寄希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希望能够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得到更为客观深刻的解答。但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大学生更多听到的是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政策照本宣科的解读,一旦涉及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多是避而不谈或只言片语略过。出现这类情形的原因: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一些教师选择避而不谈往往是出于对政治立场的考量;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存在大量“文件语言”,缺乏一个学科应有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不能直接作为分析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缺乏阐释力,并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对此,我们应明确开设本课程更多偏重的是理性思维的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是分析问题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方向,而不是将其苛求为万能的解释工具,涉及具体问题还需要借助专业知识。

其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缺乏吸引力,内容架构单一,难以摆脱以往人们对“政治教育”成见的影响。挟裹于网络洪流中的大学生更喜欢幽默诙谐的网络用语,对正统规范严肃的思政课语言充满排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架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为主线,教材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引用外,还有大量中央文件中的话语,内容略显单一。尽管“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已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要在保持内容体系政治性基础上增加学术性与实用性,绝非易事。让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失去兴趣的不单是乏味的语言,刻板的内容,还有对思政课的成见。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对“政治”一词的理解存在偏见,认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就是意识形态的争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意识形态教育,意在进行思想控制。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全方位调动大学生的各种感官,使高校思政课堂更为立体,却难以改变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见。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所带来的开放信息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点不应仅仅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更应指导公民合法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促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破困之策

新媒体重塑了时下的信息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困境的同时,也为其在新的政治社会条件下实现突破创新提供了机遇。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挑战是信息多元化,这削弱了党与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要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力不从心的局面,不能只做形式的调整,而是要把关注点转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上,真正增加这门课程的吸引力与阐释力。根据前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困境的分析,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种对策。

第一,明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与功能,这是突破当前困境的前提。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使命,即该课程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公民的培养,还要承担网络公民的培养。新媒体赋予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新方式,改变了公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此,我们应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仅作为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其真正的定位与功能应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成功运转,需要高素质民众的积极参与,“而要真正达致这种质素高、范围广的民众参与,首先需要培育健康的公民意识,即普通民众既愿意也有能力以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到公共政治生活之中。”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加速,小事件很容易被激化成公众事件,通过近期南海仲裁事件后网民不理智的言论与行为可知,民众的理性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以合法的途径借助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生活,克服网络民粹主义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侵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保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各种不利信息与言论,维护党和国家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性。一方面,在丰富史料的基础上,还原历史真相,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党已走过95年的光辉岁月,历经波折,终成伟业,但出于多方面考虑,对其发展史上的一些事情讳莫如深,简单地盖棺论定,这反而激起了人们对其进行探讨的兴趣,比如。只有客观面对历史,对伤疤不捂不盖,还原党有血有肉的形象,才会更容易获得当代大学生的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客观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勇于面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变向民众“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用很大篇幅讲述功绩,却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简单带过,容易让大学生对所取得成绩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大学生虽然生活在校园中,但他们的所见与所闻却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展现,是一幅成就与问题交错存在的画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防止以偏概全,积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爱国化为实际的行动,而不流落为空洞的口号。

第三,建立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架构,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平衡协调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适度减少教材中文件语言的使用,丰富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的,内容架构相对单一,不能向大学生提供充分、多元和平衡的信息。而新媒体带来的开放信息环境,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得大学生对“读”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设立开放的内容架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适当借鉴国外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答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充实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不能因这些理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便将其拒之门外。“学术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基本生存方式”,这并非是要弱化这门课程的政治性,而是要通过周密的逻辑思考,严谨的学理论证克服人们长期以来对政治教育形成的偏见,以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充斥于教材中的文件语言很难说服人,且缺乏思想魅力,难以对现实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尽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纷繁复杂,但真知灼见难觅,科学的理论不会孤立于现实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唯有扎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才能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

参考文献

[1]李淮芝,林书兵.新媒体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金初高译.宣传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阎小骏.当代政治学十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9

一、课前时事汇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使教育赢在起跑线、赢在课堂、赢在实践的前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将具有时效性、生活味的时事教学渗透到学生们的课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探究,并在课前做小组汇报,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并在班级范围内展开热点讨论。

教学高中政治《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政府职能这个话题较为陌生,缺乏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在教学前,笔者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难题。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了近期各国人民密切关注的热点时事――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并以此为主题,抛砖引玉提出疑问:从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在此次事件的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在你看来,政府应该具备怎样的职能?随后,笔者引导学生以日常政治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小组探究,收集、分析材料,并在下节课前做小组汇报。通过时事分析与汇报的形式,将新授知识融入其中,引起学生对于新授知识与时事热点的关注,帮助学生理解、感知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们的政治素养。

二、辅助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高中政治较之其他课程,具有理论抽象、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学科特征,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为吃力,运用起来较为生疏。而时事政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话题感与立体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自觉关注与思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热点进行知识迁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将时事政治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理论知识的分析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教学高中政治《感受文化影响》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他们对于文化影响这一话题已经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深化这种感受,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教学导入环节中,以近来备受高中学生追捧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作为辅助案例,用多媒体课件与同学们分享了《来自星星的你》对时下高中生穿衣打扮、说话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学生最为关注的时事话题,激发他们主动加入课堂、积极探讨话题的愿望,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文化影响的感受更加具体、更加深入,并启发学生将这种兴趣与感受迁移到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充当练习背景,活化政治理论知识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模块分明,理论性较强,笔者以为,仅凭理论知识的呈现、疏导与分析是无法将抽象化的知识立体化,将概念化的知识形象化,所以教学应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而适当的练习、宽松而多元的实践。为了提高练习质量,丰富练习内容,笔者常常以时事为引子,充当背景材料,为练习问题蓄势铺垫,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一探到底的好奇心与挑战欲,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时事政治论文篇10

1.时事政治材料的选取缺乏科学性

首先是由于教师看报纸杂志较少,所以接触的新知识较少,一个时事政治材料反复讲,时间久了,自然与现实相差甚远,收不到好的效果。其次,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讲一些较高深的东西或与当今社会现状相差甚远的陈年往事,既没有效果,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再次,备课不充分,课前准备不足,因此在运用实例时明显存在不足,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最后,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获取信息的媒介增多,但也因此,虚假或过分夸大信息内容比比皆是,这就造成了学生获取信息不准确,影响了教学。

2.时事政治材料处理不当

时事政治,必然注重“时事”二字,因此时事政治教育存在时效性,时事政治材料的处理相当重要。在现今的时事政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教师由于对教材或时事政治把握不够全面和深刻,选择的时事政治材料可能与所讲知识点无关,即便讲得再精彩也无济于事。其次,虽然引用的时事政治材料很多,但与考试重点、难点无关,只注重外在形式,象征性地引用时事政治,却不注重内在内容。最后,讲述的时事政治材料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探索欲。

3.对待时事政治的观念错误

由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教师的理念就是考高分为首任,因此平时对时事政治几乎不闻不问,打算在高考前猛攻。通过历年高考时事政治考题来讲述哪些是重点难点,学生只是临时死记硬背,但并没有完全理解,认识上还存在诸多偏差,没有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推进时事政治与政治教育相融合

1.教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事政治

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不仅仅是能够完美地理解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与教材教授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用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坚持通过互联网、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等媒介搜集时事政治材料,并及时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首先需要深厚的知识体系做基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

2.学生要养成课前读新闻的习惯

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前几分钟轮流读报纸,并在朗读结束后一一点评,学生读完并点评完后,教师做总结。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时事政治的学习与记忆也不再是枯燥的事,反而变得非常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意思与语言表达能力,也从能从根本上起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作用。

3.开展时事政治案例讨论会

在一个课时讲授完毕后,教师可选择一个比较接近所讲知识点的时事政治材料,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用所学知识来讨论。一个案例中一般包含了很多政治学知识,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这些东西,大家各抒己见,而后互相交流,更快地提高自己,这种学习形式也更便于记忆。从案例讨论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气氛从沉闷到活跃,有效性必然更高。

三、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融合的意义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上,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思想政治教学因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限制,一直比较枯燥乏味,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就更加重要。现在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渴望探索新事物的求知欲也强。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是激起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一是时事政治本身的趣味性所决定的,二是时事政治与政治理论相结合时碰撞出的火花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渴望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2.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时事政治反映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实质意义。思想政治课是长期以来总结的正确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虽具有权威性,但毕竟社会不断在发展,书本上的理论必然存在滞后性的缺陷。只有把时事政治与书本教学相融合,才能更好地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的学习归根结底是让学生今后为社会更好地发展做贡献,而发展离不开实践,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才是活的理论,只有融入实践中去,才能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来分析实践。另外,时事政治的具体化、灵活性也使学生学起来更简单。

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时事政治包含了国内外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学好了时事政治也就是了解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要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时事政治主要以人物或事件的形式出现,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学生由这一事件引发诸多思考。在了解各个时事政治案例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开始掌握很多知识,在分析完案例以后,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学会了方法,这将有利于以后处理类似的事情,大大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文化底蕴。

4.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一直以来,传统的政治教学都是“填鸭式”教学,即老师只管讲,无论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一次性接受。政治课堂相较于其他课堂而言,本身就比较枯燥,再加上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更反感。而时事政治的引入,将会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事件”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引导他们思考、解答,从而使政治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势必会提高课堂有效性。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