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品质量管理十篇商品质量管理十篇

商品质量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30:32

商品质量管理篇1

一、什么是商品质量

 

当前消费者不只关注商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年限,也逐步的注意商品的文化以及与当前的社会发展是否匹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描述商品质量时不能再简单的认为是内在质量,还需要描述它的外在和市场质量。这都是由于买方市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而逐步形成,各企业间为了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变得激烈。

 

商品的内在质量比如基本的使用功能,我们能使用这个商品的年限,使用期间是否可靠以及使用期间是否安全等,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给于消费者最基本的功能和最基本的安全性。商品的外在质量比如外在的式样和使用的材质质感等,针对的是消费者的审美诉求。而商品的市场质量比如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该商品是否有名以及消费者使用中的售后情况等,针对的是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二、加强商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想得到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信。而企业有信誉的服务和经营,真诚和实在的面对消费者,让消费者体会到好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就是诚信的表现。而且消费者也愿意去消费那些质量和服务都很好的商品,这是当前市场经济的规律。想做好诚信,质量管理就称为了很重要的一点。

 

1、商品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商品形象

 

一个企业的在社会上的信誉以及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与它自身的企业形象是息息相关的,而想获得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很重要也是很基础的一点就是有一个很好的商品质量。想让旗下的品牌成为一个名牌,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质量足够好。在顾客的潜意识里,名牌除了信誉好之外,还要具备很好的质量。因此,很好的质量对商品是很重要的。

 

2、商品质量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形象

 

企业销售到市场上的商品除了要保证最基本的质量之外,安全和环保也是值得考虑的,既不能伤害身体,也不能损坏环境,而这些都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形象的。此外,想提高企业形象,还涉及到形象质量的问题,而想提高形象质量,需要在经营方针和战略上去努力的塑造一个诚信的形象。而消费者对于形象质量的认知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点是,消费者现在不止要求商品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他们也希望商品能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第二点是,消费者现在不止注意狭义的功能质量,也会注意到售后质量,甚至外观质量和性价比的质量等;第三点是,在商品基本的有形的硬性质量之外,消费者也会注意到服务这样的无形质量。而企业也需要不断的跟进和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商品质量和形象。

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

 

1、资源管理

 

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要调用各种资源,而资源管理是让生产高效进行且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分为以下三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人是左右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生产过程是不能脱离人的影响的。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定要加强,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引进和开发,要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利用好人力资源。

 

(2)信息资源管理。在产品生产中,会有多种多样的信息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只是企业内的诸如管理层和工人间的信息,工人和工人的信息,也包括外部的诸如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产品交流的信息。

 

(3)物质资源管理。想搭建一套质量管理系统,有一些物质基础比如数据库和网络等也是必须的,没有它们就无法搭建一套完整的体系。

 

2、管理职责

 

(1)为企业制定质量方针。企业的质量方针指的是,企业在质量体系中的产品等级,代表了企业质量的形象,是产品质量的目标,以及相应管理人员的作业情况。

 

(2)为企业规定质量目标。企业的质量目标指的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是质量方针具体行动步骤的落实。质量目标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标准与消费者满意的一致性,保持企业产品质量改进的持续性以及企业在效益与效率增长上的高效性。

 

(3)为企业确定质量职责和权限。企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指的是,企业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结合质量控制上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力所做的规定。另外,职责和权限配置以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团结合作作为基本原则。

 

3、企业产品实现过程

 

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可以用企业产品的质量环来进行表示。企业产品的质量环指的是,从识别消费者需要到评定消费者需要是否被满足的各阶段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相互作用、相互活动的概念模式。企业产品实现过程的概念模式,包括了消费者意见汇总的过程、产品设计的过程以及产品生产的过程。其存在于企业管理和企业产品的全部过程中。

 

四、如何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

 

1、必须确立全新的质量管理观念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质量管理的加强,在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的同时,还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情况,不断进行质量观念的更新。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除此之外,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动态的质量观念,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的规律,进行质量标准的调整,从而生产出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2、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物质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多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并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律进行转化。现代企业必须做到扎扎实实落实基础管理与基本制度。企业在制定基本制度时,不仅要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目标,同时也要关注到每一个生产环节,要让企业的工作人员真正懂得:制度是维系质量的根本保障,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将执行规章制度作为自觉行动。质量管理制度是对生产活动经验的总结,是体现企业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要求。良好的管理制度既能对工作人员进行行为的制约,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成为为实现企业质量目标而发奋工作的人。

 

企业质量标准是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准则。企业质量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正常发展。由此可见,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决定了质量标准不能一成不变。为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始终能在高起点上运作,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的质量标准不断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并确立最为合适的质量标准。

 

为了体现按劳取酬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应当把质量工效与工资挂钩,从而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把企业利益同自身利益相结合,把自己置身于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充分体现责任、效率与利益。通过实行质量工效与工资挂钩制度,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目标一致、责任同负、风险同担、效益同享的质量共同体。

 

3、树立企业质量文化意识

 

企业的质量文化指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并适应外部的激烈竞争环境,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与质量价值观。建立和发展质量文化需要对如下观念进行转变。质量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需要全员参加;质量管理需要以人为本,管理层的质量观念的转变才是质量文化的关键。只有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文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实行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

 

总之,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主题,代表了企业的生命与形象。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到新水平,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生存、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商品质量管理篇2

关键词:原材料;质量控制;管理模式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砼是建筑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商品砼以其快速高效、安全卫生、节约空间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受到建筑商和施工人员的垂青。商品砼用量增加企业生产商品砼成本也随之增加,如何做到在有限的企业成本下,将商品砼质量再度提高,这不仅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时刻保持优势还关系到建筑物牢固性和广大人民的居住安全问题。只有在良好质量的建筑物里工作学习才能提高人们的的安全系数和幸福指数,所以分析研究商品砼的质量和管理就显得意义非凡。

一、科学管控原材料放置管理和配比使用

商品砼主要原料是砂、水泥、石块、水,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比例的外加剂。首先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商品砼成品的质量和商品砼强度等级。商品砼企业应当建立专业原材料放置区域,是各种原材料独立分散放置,避免原材料混淆所导致的误用和混用。企业还需建立化验分析实验室,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化验分析,运用科学实验得出的精准数据,分析其各项指标数据以及含量,确保选购的原材料是优质和安全的,进而保证了成品砼的质量。其次实验室工作人员按照科学数据合理调配原材料数量配比,已达到商品砼成品质量效能的稳定性。市场上常见的原材料市场价格以及对商品砼强度影响如下表:

表1常见的原材料市场价格以及对商品砼强度

二、合理处理商品砼制作程序方法

众所周知商品砼制作有众多工序,市场上大品牌的水泥,高质量的砂土、石头对于生产商品砼的企业来说可谓人人皆知,那么如何让商品砼质量赢在每一道看似简单的工序上呢?这需要企业专业工作人员就原材料比例、原材料放入顺序、水注入时间、粉煤灰投放量、矿渣微分加入比例、送货路程、送货时间等等因素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寻求最合理的掺合料加入比例和合理的货物运输路线,已达到增强商品砼质量,减少运输掉落塌方等损失,以此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施工现场商品砼浇筑注意事项

图1商品砼施工现场正确方式

商品砼在施工现场使用中,应该留意在合理排列管道线路的前提下,调控好商品砼土泵最佳工作使用功率以及用电电压等各项数据,检查好设备牢固程度,脚手架科学安放角度等注意事项。还需要施工现场设专职工作人员,协调运送商品砼车辆停车位置以及所需用品调度,进而确定准确的商品砼灌注地点,确保商品砼在最佳凝固时间点来完成浇筑的连续性,已达到最好的建筑效果,提高建筑物的建筑品质和使用寿命。商品砼施工现场正确方式使用如上图。

四、高效完善企业管理模式

(一)人员管理方面

从公司招聘环节开始,严格选用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企业商品砼研发团队,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实验室配备全套化验所需的试验器具,方便实验人员顺利完成实验也增加实验数据准确性。运输司机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运输驾驶证,确保道路安全运输,尽可能减少因恶劣天气和路况等因素造成的运输难题。企业管理层也应该加强商品砼属性以及特性的学习研究,掌握商品砼的自然属性和特点特征,以便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规划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路线。

(二)企业培训方面

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商品砼知识培训学习,了解最新的商品砼品类、商品砼质量讯息、最新的砼制作设备、原材料价格以及竞争对手营销策略和方法。这对于企业提高商品砼质量的控制和制定销售方案有深远影响。

(三)定期的市场调研

现代市场上建筑行业等快速发展,对商品砼需求量巨大,从事商品砼的企业良莠不齐,企业要想创立自主品牌创造销售佳绩,必须要抓住目标客户需求点,以客户关心的商品砼品质为发展导向,立足客户、服务客户并以此来研发客户满意的商品砼产品。满足客户的产品才能使企业增加销售额、扩大企业收益,这样才能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客户利益的最大化,达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四)稳固的原材料供货商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论述原材料的重要性,那么企业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应该首先考察其品牌特点,该品牌产品是否有国家相关机构认可,资质证书是否健全。生产商品砼的企业可以派专业的产品调研人员到原材料基地实地考察,观察原材料品质和品相,从众多供应商中选择最优的长期合作企业。长期合作可以确保原材料品质稳定,是确保商品砼成品品质的重要保障。

结语:

商品砼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商品砼质量的好坏关系不仅关系到生产企业的销售量和施工企业的使用情况,还涉及到千家万户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商品砼质量的把控应该从原料着手,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不能掉以轻心,直到商品砼完成建筑灌注。严格把好质量关还需要凭借科学的管理手段,从员工到企业管理者,落实到生产企业的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王传t,廖俊慧.浅析商品砼的质量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03).

商品质量管理篇3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技术质量管理是搅拌站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保证搅拌站产品出厂质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管理,同时也是站点立足市场的根本。

1、现状分析

1.1、高层管理者对混凝土质量的认知程度

由于筹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门槛低,大多数搅拌站的投资人或高层管理者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

1.2、专业人才的缺乏

商品混凝土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各个地区对混凝土企业的技术人员要求不同,针对混凝土企业质量控制的核心部门试验室的人员配备也不同。目前有好多混凝土企业就连这最低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满足。试验室主任兼职挂靠现象较多,有的试验员没干两年,就被新成立的混凝土企业挖走做其中还包括试验室主任;有的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从来不做试配,配合比可能从别的公司抄袭或是从上一家企业带过来,甚至一套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能用好几年。由于缺乏试验数据的积累和对本公司原材料的必要了解,面对原材料、天气、温度和工程特点的变化,试验室主任无法对施工配合比做出相应的调整,更谈不上合理的产品质量管理了。试验室主任都是这样,更何况其他试验员和参与产品质量管理的其他人员了。

1.3、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薄弱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多数混凝土企业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试验室的事情,跟他们关系不大。在实际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和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如,长时间未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而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材料员将材料入错库、调度开错任务单、操作员输错配合比、驾驶员送错工地等等,都是一点小小的疏忽,但对混凝土企业来说就可能是一场严重的灾难,有的可能因此而关门。所以,加强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要远比事后检验有效和有意义的多。

1.4、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混乱

混凝土的施工与浇筑,一般均由施工单位来完成,按说和混凝土生产企业关系不大,殊不知,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加强指导与协调,可能会引起很多质量纠纷。因为混凝土只是半成品,需要施工单位合理的浇筑、振捣与养护才能成为我们看到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多数施工单位存在转包分包现象,到实际混凝土的施工,都是由不懂技术的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来完成的。加上现在处于大建设时期,各地都存在不同的用工荒,使得现场管理混乱。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加水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有时混凝土罐车到现场先加水再施工,否则就退货;由于养护不当,混凝土过早的发生碳化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2、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措施

2.1、合同签订阶段

合同的签订要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一切合同的签订首先必须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此条件下,还要了解客户的需要和愿望,明确施工场地的环境条件、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的可行性。完成合同签订之后,应及时递交给有关部门作为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2.2、原材料的采购

进入搅拌站待加工的所有原材料都要从具有经营许可证和合格证的厂家购买,质检人员要对进厂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筛选,禁止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流入搅拌站,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水泥要挑选经过质量体系认证的水泥生产厂家,必须选用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厂时要进行抽样检查,生产混凝土前还要按批测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同时定期检查混凝土的稳定性和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购买的砂石材料品质好,一般来说,大粒径的砂石材料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但是购买成本比较大,因此可以适当降低水泥和外加剂的用量,降低总的生产成本。一般砂石材料经过目测合格后可以进厂,进厂后需要测定砂子和碎石的粒度、泥质含量、堆积密度和压碎程度等指标。通常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需要使用饮用水进行搅拌处理,此外,还要定期分批量检验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确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外加剂和矿物掺合剂的生产厂家也必须是经过质量体系认定的厂家,每批货物进厂时也都要进行仔细的质量监测检测。混凝土生产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外加剂、矿物掺合剂和水泥三者的适应性问题。这就需要对每批进厂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一般来说,混凝土生产商应尽量跟固定的原料生产商进行合作,减少适应性检测的程序和时间,提高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3、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的确定需要通过试配得到,对技术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试配前,要了解水泥、外加剂和砂石材料的有关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大致确定出水灰比例。然后进行逐个试配,当实验所得的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时就说明配比完成了。配比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实践验证,确保商品混凝土能在实际中应用。此外,还需要对得到的混凝土产品进行定期检查。

2.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质量管理一方面依靠健全的制度,明确规定各部门、各岗位对混凝土质量的责任,理顺关系,分清职责,强调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对于新建厂站,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因建站时间短准备不充分,没有进行管理制度与标准化宣贯后的考核,厂站技术科仅按照公司标准化管理手册对人员要求,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使得各岗位职责不明确,过程管控存在漏洞。新建厂站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部门联动,过分依赖技术科对质量的管理。

2.5、全面落实执行力度

执行必须要得到站领导班子的认同重视,从厂站管理全局出发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站领导牵头组织质量管理工作,将管理要求与要点分解到各个部门,进行责任划分并落实。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技术部门更需要发挥督导职能,加强反馈与沟通协调,定期将质量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在工作例会上总结,树立榜样,同时要突出反面典型带来的损失,从而获得员工的认同。

2.6、加强试验部门的重视,做好试验室配合比的试配工作

试配工作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需要质量技术负责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知识经验的积淀。不是单纯的达到工作性,达到质量要求就算是试配完成了。其实不然,试配不仅仅要达到以上两点要求,还要进行各种优化,比对,分析,最终达到数据重现性频率高,经济效益明显,工作中性能稳定,这才称其为试配完成。

2.7、加强对外加剂的检测管理

在商品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外加剂可以很好地改变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凝固效果。目前,仍不断地对外加剂的功能,以及品种进行开发,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商,应该及时掌握各种外加剂的配比以及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减水剂时,需要注意外界环境气温的变化对减水剂的影响;同时,坍落度也受到环境温度的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夏季,一天当中温差变化相对较大,所以要密切观察商品混凝土出口坍落度在温度影响下的改变状况。坍落度温度变化大时,可采取适当加大减水剂的用量,以便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结束语

搅拌站内产出的混凝土是半成品,其还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正式投入工程使用。但是搅拌站内混凝土生产的过程是混凝土成品生产过程的关键,关系着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注重搅拌站内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明确企业的管理理念,同时要使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益红,张磊,张凯峰,秦志勇,段菲彬,范天奇.新建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4,12:70-73.

商品质量管理篇4

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其价格的低廉,更在于在此价格上的产品的质量的高低,物美价廉的商品才更具有竞争力。本文从现今商品混凝土生产中质量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更多的实例,对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问题分析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使得建筑建设工期大大的缩短,但是虽然工期缩短却依旧需要保证其质量的达标。质量的不达标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极具危害性。所以从源头上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混凝土离析混凝土离析是指混凝土由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后,由于许多的原因使得混凝土出现粗骨料上浮、各组分互相分离、稠度变稀的现象,此种问题我们称之为离析。危害:泵送时会造成拥堵甚至爆管使得泵产生损害,当其被泵送至模板中时,会造成上部多出现一些岩浆层而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麻面、蜂窝以及空洞等使得结构产生层分离,而这一些质量缺陷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得其质量下降,用于建筑施工时性能下降。b、泵送性差当混凝土中混杂大的杂质时,使泵造成拥堵,使得泵可能会被杂质堵死造成损坏。危害:泵损坏以及大的杂质会使整体浇筑时无法保证其受力的均匀,容易出现木桶效应,强度无法达到要求,使得用户使用的时候质量出现强度问题,造成人身的伤害和社会的损失。

二、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

1)、推行新的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建设方针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亟需从生产工艺上寻求突破使得质量问题得以解决,本文对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首先是从源头混凝土的制造工艺进行优化使其获得更好的质量。

1、原材料的控制a、水泥控制水泥的控制即是当确定了一种建筑方案时,根据具体的建筑以及具体的城市环境选择水泥的具体标号、品种,使得在工艺上更能贴合实际的环境。使得在设计的时候就将一些未来存在的问题考虑到,从源头上解决,不将其带入实际浇筑中,这样就去除了危险。b、砂料控制砂料的控制即为选择性能更好的砂料,比如说选择细骨料砂,在选择的时候需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合理控制其两项的比例可以有效地提高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并不是越少越好,需要在取用的时候查取相关手册。c、石子控制石子的控制在于其石子的选择,当选择为粗骨料石子时,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石子的直径需要严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整体的细度都降低使得在使用浇筑时强度质量得以提高。粒径越小使得整体的可靠性更强,使得质量得以提高。d、水的控制水的控制说来简单,但却也不能随便什么水都可以用于浇筑,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都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应着重控制。对于水尽可能的选用杂质比较少的,尽可能不因为水的添加而使混凝土系统添加新的杂质,并且尽可能的不使其内部因为水的添加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商用混凝土的质量。e、外加剂的控制对于外加剂的控制需要更加的严格,好的外加剂会使得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提高而不加控制的外加剂的添加会破坏混凝土本身的优良特质而带来一些质量问题,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其外加剂的添加。外加剂需要查找相关手册,也需要具体的咨询相关人员,尽可能的将添加剂的配比制定出来,使得在添加的时候可以更加精准也更加的量化,以求得更好的质量。好的外加剂会使混凝土产生好的性能,为保证获得好的质量,需要在原有的外加剂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外加剂。新的外加剂的添加会使得新的混凝土产生更好的性能,具有更好的质量。

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好的配合比不仅仅可以减少用料更可以用最少的原材料获取最好的性能与质量。所以当得知设计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工程特点之后需要再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应让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再审查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当配合比确定了以后,需要工作人员根据配合比配置混凝土,在此过程需要严格的把关,需要给工作人员们配备专用的配置用具,使得严格把控配置比,使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提高。

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一般人看来,搅拌过程非常的简单,但是不合规则的搅拌使得许多的原材料无法充分互相混合均匀造成了许多的质量问题。所以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搅拌也需要控制,搅拌机应该配备水表,使得水的用量是一个可控制并且是一个确定的值,并且对于其他的添加物也需要控制其用料的标准使得所有一切都是计算准确值而不是凭经验的模糊值。

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考察当地的气候与环境,也需要仔细的研究其所浇筑的产品的具体参数,制定合理的浇筑流程,使得浇筑更加的规范化与严谨化,并且在具体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模拟,根据模拟所产生的问题具体再进行具体的修正,可以在没有实体化之前就发现中间产生的问题,从源头节约了成本。在进行浇筑时,浇筑流程需要提前给工作人员培训,使得其加料搅拌以及其他的操作更加的统一化,更加的科学化和严谨化,使得所有工作人员浇筑的产品拥有互换性,可以互相的转化,使得浇筑的成品受力大致一样,使浇筑过程质量可以得到控制。

2)、建立完全的规范的机制

为了使混凝土浇筑工作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更好的完善企业现有的制度以达到标准化的目的。工作机制对下属基层的指导也需要规范化,程序化,使得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健全的、拥有科学性并且严谨的机制。完善的体制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提高,而且严格控制的混凝土质量也会得以保障。工作人员也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更加的规范化,在混凝土掺加外加剂以及搅拌过程更加的精细与量化。同时,工作人员应熟悉此过程,使得不因工作人员的质量层次不齐使得工程中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也为生产节省了时间并且也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三、结语

商品质量管理篇5

关键词: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6-0001-03

一、概述

从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开始,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家用电器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家用电器市场日渐繁荣。家用电器主要是指在家庭环境以及类似场所使用的各种电子器具。实用性的家用电器(如吸尘器、洗衣机、空调等)延长了人类的手臂,承担了繁琐的家务劳动,为人类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一些娱乐性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收音机、录音机等)则能起到娱乐身心,开阔眼界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

活动。

正是由于家用电器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健康最直接相关的电子器具,因此家电的质量是每一个家电生产企业和供应商都应该严格要求和把握的。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如何做好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家电产品质量。

二、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

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能够为家电生产企业节约成本。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纵深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供应链理论”认为现代生产的模式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由此,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之间结成了一个链状模式。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经不单是生产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还需将供应商纳入管理范围。企业只有与供应商结为经济合作伙伴,进行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标。例如,全球著名企业戴尔的供应链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而是一个双赢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二者共同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通过企业与供应商的有机整合,一方面最大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降低了成本。

其次,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受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供应商的内部组织一团乱,其提供的材料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可以说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生产量巨大的现实生产中,我们更需要对供应链管理的加强,除了必要的质量检验之外,更应该推行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2009年,新飞电器公司董事长在出席“新飞2009年供应商峰会”时曾经说过,“在质量问题上,新飞绝不妥协也绝不让步”,“质量是新飞在家电市场上的立足之本,是新飞生存的基石,谁要是在质量上出问题,就是放弃了与新飞合作的机会。”由此可见,做好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后,加强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对于供应商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更有利于其提高经营水平,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生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双赢的利益伙伴关系,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需要的是稳定、诚信、高效、质优的供应商,供应链的管理原则一般是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只要供应商能长时间的确保提供优质产品,建立起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是生产企业的初衷和愿望。由此,供应商建立起更完备的制度,更规范的操作是有利于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良好途径。

三、家电行业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的方法

首先是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选择。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是要慎重的,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四个方面进行考核:(1)有无长期合作意愿;(2)内部组织是否完善;(3)供应能否做到长期和稳定;(4)有无生产潜力以配合企业的发展。在考核供应商时,还要看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这直接关系到其工作人员是否能按照质量体系一丝不苟的工作,也直接影响到其采购的效率与质量。对于供应商企业的财务制度和状况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财务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能否按时交货,以及能否正常履约。世界500强英格索兰集团旗下的trane空调生产事业部在供应商考核方面就有着独到的经验。他们对供应商的审核是依据公司全球供应商的过程审核要求进行的,其中审核指标共12项,分别为:公司组织结构,设施装备,质量管理组织图,采购材料控制,过程控制,最终检查,包装,不合格物料,沟通/文件控制和工作运转,测量设备控制,寿命及可靠性测试和设计控制。此外,可以应用供应商管理及评估在线管理系统进行考核。

其次,化对采购产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进货质量控制。采购产品质量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评价合格的供应商中采购原材料。按照严格把好入厂质量关。签订采购合同时要严谨,合同/采购信息中必须明确所采购物资质量的特性要求、验收标准,确保物资采购质量。采购产品的进厂验收要严格把关,验收人员要明确相关的验收标准、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技能,根据采购产品特性的不同通过检验、试验、外观检查、核对说明书等方法进行检验。对需检验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应对采购产品/原材料供货质量进行统计,对采购产品/原材料质量管理/控制进行定期分析。

再次,让供应商更多地参与到产品设计与生产中来。让核心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一方面可以让供应商了解产品的质量要求,从供应链的起点就开始控制关键零配件的质量,而且还可能为设计者提出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产品质量的良好建议。此外,企业还有必要对供应商进行相关培训,一方面是使供应商对产品的设计意图和开发目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达成一致的产品目标。企业方也可以通过供应商了解顾客的需求,从而开发出更有市场的产品。

最后,运用六西格玛进行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是以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为主线,以数据和数理统计技术为基础,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零缺陷和卓越质量为追求,以科学的工作程序为模式,以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企业战略工具。目前,由于行业基本的产品动态,供应商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能耗的不断增加以及价格的不断下跌。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随着技术的改变而提高效率。这也对自身变化较小的生产流程再次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六西格玛的目标。六西格玛采用的减少变化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运用六西格玛进行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一是可以通过系统智能化缩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1)把人工流程转变为自动化的信息流程;(2)通过采购交期预警,把采购流程的事后补救工作转化为事前的规划和控制;(3)减少流程长度,由系统代替采购人员通知申购部门领用物料,减少采购人员工作量。二是增强信息系统决策功能,加强供应链的合作和管理:(1)通过采购订单执行报表提供决策数据;(2)通过关键供应商门户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3)通过采购频次统计报表,按eoQ下单,降低订单成本;(4)通过供应商的交货异常分析报告提高交货处理效率和信息沟通。

四、结语

家电行业之所以要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其目标是要实现这样一种状态: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以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共同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互惠互赢;更多地进行信息交流,互相沟通,成为伙伴。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与合作,只要各个企业不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的,共同培养合法、有序的竞争环境,整个行业必将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和壮大,各个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便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淼.供应商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商品质量管理篇6

一、我国商业药品质量验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药品的分类不够规范。国家药事管理部门明文规定,药品在命名时要严格遵守“一药一名一方”的基本原则,但是在现在的生产应用过程中,根本没有做到这一原则,存在着很多相同名称不同标准的药品。如《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收载的参芪片与《卫生部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三删收载的参芪片,具有相同的名称,而在使用标准上却有很大不同。诸如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药品的检验带来了麻烦。

2.药品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员是任何一项生产施工的主导,同样,药品生产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对药品的生产质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药品管理法》中明确的规定:药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或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这样的规定并没有被完全落实。从基层的生产人员来说.这些员工大多不具备药品生产的相关知识。对于加强质量控制的意识也比较淡薄,他们大多数本着“做好本职,不出差错即可”的观念。没有认识到药品质量的重要程度。缺乏责任心,缺少对药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大多数缺少管理的能力。首先是缺少依法管理的意识,管理马虎松懈的问题大大存在。这就使得药品质量安全隐患出现。再次管理者本身的专业知识也不到位,当问题发生时他们往往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看来,药品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3.药品生产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药品质量的验收和检验工作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药品生产的监督。但目前我国药品质量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首先是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够健全。法律上没有对如分发、采购、保管等岗位的人员作出具体的要求,这就使得不具有相关知识或者专业水平不达标的人从事了有关药品生产的行业,其次就是法律上也没有对药品贮存的硬性条件进行细化药品生产的监督机制不完善还表现在药品生产的监督人员对于药品质量的监督不够重视,使监督检查不到位。他们因为想减少繁琐的工作,而对药品质量的检查不严格,或者与一些药品生产商“合作”,以谋求双方最大的利益。这类想象的出现是我国药品质量监督不够透明化。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二、解决质量验收管理问题的措施

1.对药品的分类进行规范。针对药品分类不规范的问题,应要求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对Rx与otC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依据有关规定操作进行细致分类,防止相同名称的药品具有不同使用标准和相同组成及使用标准的药品具有不同名称的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品检验工作上的麻烦。

2.提升药品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都说人员是药品生产的主导,另外我国的药品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针对此两点,全面提升药品生产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缺少专业知识的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i。在培训!时应该注意,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如药库管理人员严格控制药品库的质量,提高对药品的养护等。在培训其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对于药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另外,也可以采取定期考核的方法来督促员工加大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管理者来说,首先在管理者的聘用与选择上就应该加大标准。确保管理者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又具有较好的管理组织能力,能做到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工作中要正确处理药品质量管理问题,依法管理、以标治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药品质量調队伍的素质,确保百姓用药安全,从根本上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不容忽视的还有,要对从药人员进行药事法律法规的教育,从药人员必须拥有国家药品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3.完善监督机制。对于药品质量的验收和管理工作而言,监督和检验是最后也重要的环节。完善监督机制,最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其标准一一法律规定。现阶段,药品质量验收和管理的的标准就是建立完善的监理制度,从药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其中包括药品的验收、购进、入库、出库、储存、发出以及使用等。除此之外,药品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必须立法并完善法律,做到依法管理,有法可依。要将有关药品质量控制的法律标准细化,落实到具体生产中,还要制定《执业药师法》,以此来对执业药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另外也要对玩忽职守造成后果的从药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加大惩治力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除了完善法律标准之外,要想更好地完善监督机制,那必须要使监督人员认识到监督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其增强责任意识,对负责监督的人员进行公平的选择,保障其专业素质。这些都对完善监督机制有一定的帮助,进而做好药品的验收和管理工作。

商品质量管理篇7

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形成顾客满意的必要因素,因此较好的质量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质量管理

是公司品牌的保护伞,严抓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品牌美誉度;加强质量管理也是维护人们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的必要措施。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

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

商品质量管理篇8

一、大型商场超市商品经营的主要形式

企业经营最终的目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因经营商的经营思路的不同,其经营方式也体现的灵活多样,目前大型商场超市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经营方式:

1、自主经营:即对所经营的商品自主经营,统一进货,统一管理。这种情况在商场超市内所占比例较小,主要适用于经营高档烟酒、高档手表等。

2、租赁经营:即在商场内实行场地出租经营,承租方单独办理相关合法证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情况在商场超市内所占比例为5%-20%不等。

3、带有租赁性质的各种经营模式:即有联营、品牌经销(购销)、代销等几种经营形式。这种情况在商场超市内所占比例为80%以上,有的达到95%以上。

二、大型商场超市商品质量管理的现状

从以上三种类型的经营方式中我们不难看出,自主经营是经营者自主经营,统一进货,统一管理,自担风险。因此商品进货管理相对严格规范,进销存账目清晰,商品质量相对有保障;租赁经营的经营者,单独办理相关合法证照,在大型商场超市验室统一管理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各类民事责任。商场、超市与承租方的关系,主要是依据双方签订租赁合同,收取租金、物业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对不符合商场、超市要求的行为进行督促等,对承租方经营商品的质量很少过问或不过问,更谈不上商品质量把关问题,商品质量的好坏由承租方自己负责;带有租赁性质的各种经营方式中,商场、超市与供应商签订联营、经销、购销、代销等各种形式的合同、协议,约定供应商提供商品的品种、质量、双方的合作方式、结算方式及权利义务关系等,商场、超市在签合同时,对供应商要求较高,从其资格、实力、商品品牌、质量等进行严格考察,符合要求并提供相关材料后,才能签订合同。而在日常经营中商场、超市通过统一收款,对商品的销售额进行了把关,也就是说对商场超市的经济利益进行了安全把关。同时只对经营品牌商品的外观标示进行管理,忽视了平时对商品实际的批次进货情况和内在质量的把关。

从上述的经营方式和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商场、超市虽然在商品质量管理上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其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在商品质量的日常管理自律不到位,从而暴露出商品的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

三、商场超市商品质量管理薄弱环节产生的原因

商场、超市在商品的日常管理上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导致经营的商品质量无法保障,在管理上被动应付,增加了售后处理工作或消费者投诉,使商场、超市的诚信度在一定意义上受到影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在商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重效益轻管理;制度不到位,重大面轻小节;措施不到位,重严进把关轻平时管理的思想。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对经营者、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先严后松。商场、超市在与其第一次合作的经营者、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审查严格,进场门槛很高,证照等各种材料缺少一点都不行。而与老供应商每年续签合同时就相对宽松,不再按照索证索票的要求索要新的商品资料,致使部分老供应商档案材料不全,证照、授权书等过期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对商品首次进场把关严,其次管理松。商场、超市对首次入市的承租方、供应商、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考察,各种材料齐全后,一级一级上报,经三级审批后,才能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对日常的经营就相对放松了商品的质量管理,由供应商负责日常进货,营业员虽然是商场统一管理,但工资是供应商负担,进入超市的商品数量、价格、品种不出错,就没什么问题了;至于专柜购销就更加轻松,商品标示和价签不出错,商场主要把销售额关,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放松了对实际进货渠道、数量及内在质量的把关。

三是对日常商品质量管理脱节,责任不清。为了便于管理和连锁扩张,各商场、超市都专门成立了采购部门,实行统一采购,门店经营的运作模式。统一采购对大型连锁企业来讲,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费用,有利于快速扩张。但同时采购经营的分离,影响了经营人员的积极性,加上采购经营分离后,双方在商品质量方面责任不清,分工不明,造成管理脱节,采购只负责签订合同时把关,经营方面更是以讲求效益为上。

四是对不同模式下的经营管理标准不一。前面提到经营模式有自营、租赁和租赁性质经营三种,模式不同决定了利益主体的不同。因此,在商品质量把关上也标准不一,自营性质经营把关最严格,租赁性质经营把关相对放松,租赁性质经营的对商品质量基本不管。三者虽然对外名称是一个大商场、超市,但由于对商品质量管理标准不一,各类经营主体在商品质量自律把关上也不同,并各类经营主体的诚信合法经营的信誉度也不同,而造成商品质量上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大型商场超市的经营信誉度。

四、几点建议和对策

工商机关应加大对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不断督促企业完善自律制度,大型商场、超市在食品质量管理上要把好“三关”:

一是抓源头,严把采购进货关。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进货检验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超市。审查供货食主体资格;采购食品实行“索证、索票、贴牌”制度;对委托加工的食品,实行贴牌准入;对场外加工和生产基地考察制度,对加工和生产基地达不到要求的拒绝入市;特殊食品进货报告制度。

二是强素质,严把入市食品质量关。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食品质量验收队伍。建立食品质量检测室,提高对食品质量的管理水平。

三是建制度,严把不合格食品退市关。发现损害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食品,坚决实行下架退市。主要有强制退出、协议退出、限期追回和无害化处理等。

同时,针对大型商场超市在商品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问题,笔者认为大型商场超市还应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企业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大型商场超市应牢固树立商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对外应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守法经营,服务消费者的优惠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良好形象;对内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各种经营主体和供应商的教育培训,建立诚实守信制度,不断提高商品质量意识。

第二、加强进场主体合法和合同约束管理。进场主体各种相关证照必须齐全合法,合同管理一视同仁,标准一致,每次签订合同都要索证索票,重新建档,健全完善商品进货把关制度。

第三、商场超市商品质量部门实行建立落实抽检制度管理。商场、超市对已经建立的食品检测室,要充分利用,保持良好运行,每天公示检测品种和结果。定期抽查经营者、供应商的商品质量批次合格报告,对投诉、举报涉及商品质量的进行抽样送检,督促经营者、供应商严格落实商品质量制度。

第四、实行经营者、供应商进货批次报告备案管理。按计划定期向供应商索要进货商品批次检测报告,并实行分类备案管理,特别是重要商品类。

商品质量管理篇9

>>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质量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现状及其人才培养商品质量问题折扣加快由食品安全电子备案向商品质量网络监管发展步伐以制度建设为先导积极构建商品质量监管网络论网络交易平台商品质量监管制度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及运用研究抽样检验标准与商品质量监测加强商品质量监管 确保消费安全浅析国内商品质量低下的原因商品质量风波中美国的责任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分析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浅谈我国网络融资风险管控问题熟食商品品质管控方案等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研究我国乳品质量安全危机对策研究加强农村日用品市场商品质量监管关于北京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立法的几点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李波.消费者对淘宝网商品质量状况认识及监管态度研究[J].标准科学,2015,(11):82-86.

[3]中国消费者协会.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eB/oL].[2016-03-04]..

[4]李波,温德成.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问题发生机理及监管研究述评[J].财贸研究,2013,(02):20-28.

[5]刘欣欣.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12:25-30.

[6]张黎夫.科技时代的伦理(责任伦理)之困惑[J].湖北社会科学,2004,(03):47-50.

[7]高富平.政府与平台经营者在网络经营行为规制中的责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02):29-34.

[8]黄梦婷,阮丽华.传统企业在电商转型中企业文化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06):57-59.

[9]陈美蓉,刘晓红.电子商务个人信用评价分析[J].决策参考,2015,(07):38-40.

[10]权薇,张琦,李大圣.网络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抽查检验机制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02):96-97.

作者简介:

商品质量管理篇10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以下简称监测),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计划地组织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和法定检验机构,开展的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进行抽样检测、质量判定,公布商品质量信息,指导消费,并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的商品质量监督检查活动。

第三条监测包括定向监测和不定向监测。

定向监测是指按计划对选定的商品定期进行监测。不定向监测是指根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状况和消费者申诉举报情况,适时确定具体商品进行监测。

第四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国范围内的监测工作。

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范围内的监测工作。

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在本辖区范围内组织实施监测工作。

第五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委托承担检测任务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承检单位)必须依法设立,具备与检测商品质量工作相适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

第六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实施的监测,所需经费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实施的监测,所需经费按照地方政府规定列支。

第七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开展监测时,被监测的经营者(以下简称被监测人)不得拒绝。

第二章监测的范围及判定

第八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下列场所的商品进行监测:

(一)各类商品交易场所;

(二)提供商品的各类服务消费场所;

(三)商品物流服务场所。

第九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重点监测下列商品:

(一)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

(二)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商品;

(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品;

(四)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

(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需要监测的其他商品。

第十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商品质量监测中,判定商品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三)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第十一条监测的商品质量判定依据是被检商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商品包装明示的企业标准或者质量承诺。

当商品包装明示采用的企业标准或者质量承诺中的安全、卫生等指标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质量判定依据。除强制性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之外的指标,可以将商品包装明示采用的标准或者质量承诺作为质量判定依据。

没有相应强制性标准、商品包装明示的企业标准和质量承诺的,以相应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质量判定依据。

第三章监测程序

第十二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状况,制订监测计划。监测计划应当包括监测的场所、监测的商品品种、时间安排、承检单位、经费预算等内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制定全国范围内的监测计划;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制订辖区范围内的监测计划。

经批准组织实施监测工作的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测计划应当报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根据监测计划,组织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具体实施监测工作。

承检单位应当根据承担的检测任务制订检测实施方案。

第十四条被监测人以及相关组织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监测工作,如实提供被监测商品的相关票证帐簿、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等信息。

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被监测人提供的信息应当记录在案,并由被监测人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监测所需样品由承检单位抽样人员会同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按照规定抽取。

抽取的样品应当场封样,并由抽样人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被监测人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监测所需检验用样品,按被监测人进货价格购买。

检验不进行破坏性测试且对样品质量不造成实质影响的,经被监测人同意,可以由被监测人无偿提供。

监测所需备份样品由被监测人无偿提供。

无偿提供的样品,检测合格的,退回被监测人;检测不合格的,由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监测所需备份样品可以由承检单位带回,也可以封存于被监测人处保管;被监测人不得私自拆封、调换、毁损样品。

第十八条承检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检测工作规范和检测实施方案开展检测工作。

检测结束后,承检单位应当及时将检测结果报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同时通知样品标称的生产企业。

第十九条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检测结果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被监测人,并对不合格商品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条被监测人或者标称生产企业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检测结果确认书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书面复检申请。

逾期未提出申请的,视为承认检测结果。

被监测人私自拆封、调换或者毁损备份样品的,视为放弃复检。

第二十一条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到复检申请后,经审查,认为有必要复检的,应当及时通知承检单位和复检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复检应当对原样品或者备份样品进行检验。

复检工作原则上由原承检单位承担。复检结果与初次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原承检单位承担。

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另行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进行复检。

第四章监测信息的利用和处理

第二十三条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监测数据,按照规定公布监测信息,并对监测信息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负责。

有关食品质量的监测信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印发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暂行管理办法》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实施的监测的信息应当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上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经批准组织实施监测工作的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公布监测信息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信息上报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核后上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第二十五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地方上报的监测信息和有关部门公布的商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汇总,并在指定的网络和媒体上通报。

第二十六条对经监测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被监测人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对已经销售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费者退换商品;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应当及时追回。

第二十七条有关经营者应当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布的监测公示信息,主动停止销售不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的商品,并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二十八条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或者通报的监测信息和监督检查信息,对市场上的相关商品组织清查,对销售的不合格商品依法进行处理。

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监测中发现的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商品质量案件线索,应当及时通报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有关执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对监测中反映出具有普遍性的商品质量问题,或者商品质量问题严重的,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此类商品质量的监管,可以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召开质量分析会,通报监测结果,解决质量问题。

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汇总监测数据,动态分析监测信息,并适时消费提示,指导消费。

第三十条被监测人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监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监测信息未经组织实施监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或者透露。

监测结果及有关数据不得用作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