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十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十篇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9:18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1

关键词: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随文练笔

一、什么是随文练笔

阅读教学中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有着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人的形象,还有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匠心独运,都给学生提供了习作模仿的范本。在教育部2016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简称“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中,每个单元的专题写作指导和阅读课文,都设置了随文练笔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随文练笔缺乏规范指导,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究如何使用语文教材进行随文练笔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材中随文练笔的内容安排与编排特点

(一)随文练笔的内容安排

在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中,随文练笔的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二)编排特点

11.出现频率高整册教材共有24篇课文,课后有随文练笔写作训练的课文有10篇(如表1)。由此可知,部编教材非常重视随文练笔。22.形式多样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形式有:模仿句式或课文写法,写句子或片段;通过想象、补充,改写或补写课文;挖掘内容,由此及彼,学习写法等。33.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随文练笔是写作教学的一种形式,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有什么关联呢?叶圣陶先生说:“教好阅读课,就是引导学生逐课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意思。跟着作者走一遍,到自己写作时,也就熟门熟路了。”从表1可见,教材中随文练笔和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呼应,为共同完成单元学习目标服务,构成一个完整的写作系统。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写作的指引,把随文练笔有机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就可以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方便学生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随文练笔的教学处理

部编教材对随文练笔的重视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把随文练笔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

(一)教学前练笔教学前练笔,在比较理解中学习写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课文特点,安排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练笔,是课堂教学导入的一种好方法。如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时,笔者先用课件出示绘本《植树的男人》原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后描述图中内容。笔者给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然后再与文本对话,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自己学习,并展开交流。这样,学生通过比较不仅能尽情地领略牧羊人如何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而且能学到文章独特的写法。又如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描写的方法,笔者在阅读教学之前,常常布置学生写写与课文相关的内容,然后与课文对照,比比高下。在教学课文《猫》和《鸟》时,因为这两种动物都是学生熟悉并且喜欢的小动物,所以笔者布置了“在课外观察猫和鸟的外形、动作、声音,然后写下来”的预习任务。学习课文后,笔者再让学生把之前的习作和课文相比较。这样的随文练笔,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独具匠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阅读教学之前练笔,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能在与课文的对话中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练笔教学过程中练笔,在感同身受中学习写作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练笔的恰当时机,使课堂练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准训练点设计随文练笔。11.读写迁移读写迁移,学会仿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文本特色(结构、语言等)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金色花》一文,笔者这样安排随文练笔训练: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某个事物表达你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有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以“云”为题,这样写道:假如我变成了一朵白云,为了好玩,我要浮在树梢上,笑嘻嘻地在树梢上摇摆、跳舞……当你洗衣服时,我便浮在你的上方为你遮挡阳光,当你纳闷怎么这样阴凉时,却不知道这阴凉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采茶时,我又会浮在你头上,我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正在采摘的茶叶上,和着你的手指跳动;当你黄昏回家做饭时,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给我好吃的。笔者的学生都来自农村,从小阅读较为匮乏,特别不善于抒情和描写,这种在教学过程中的仿写,是他们感同身受的有感而发,使他们在读写结合中提高了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22.丰富内涵丰富内涵,学会补写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留有空白处,利用这些空白处进行随文练笔,有助于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表现人物形象可以从描写人物的外表及内心两方面入手”,接着让学生“找找课文是怎么描写母亲的”。文中没有描写母亲的内心活动,她在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对此,笔者让学生把母亲还没有说完的话补写出来,以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后练笔教学后练笔,在反思体验中学习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并且做出了相应调整。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时,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跟随社会的脚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课程教授。语文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随笔的特点

(一)体裁比较灵活。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随笔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形式,和传统的作文相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且,随笔不会局限于传统的写作模式,不仅能达到观景抒情的目的,而且能实现议论事实的目标。另外,在文章的字数、格式及篇幅的长短方面也没有太高要求,随笔内容也可以引进其他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种形式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思想情感比较自由。

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物,利用语言记录内心的情感,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使随笔变得更生动,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随笔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体现在表达上,而且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为学生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在进行随笔训练时,不仅能够将内心感受充分表达出来,而且能够提升写作水平。所以,随笔训练非常重要。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随笔训练的措施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作文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品德。另外,作文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进行写作时,素材是最基本的材料,如果没有素材,就不能完成初中作文写作,而学生不愿意写作也是因为没有相应素材。所以,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和阅读之间相互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加大阅读力度,从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在以后的随笔训练中收放自如。另外,单单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好的语句或者是词语,要及时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自然》的写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找一些关于自然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上网或者是书籍形式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得心应手,提高写作质量。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随笔训练目标。

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先养成随笔训练的习惯,而随笔训练是需要训练目标的,教师在制定随笔训练目标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随笔训练目标。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的写作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制定随笔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爱,养成发掘爱的习惯,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样学生在写这篇作文时,就会才思泉涌,不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现象。制定良好的随笔训练目标,可以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写作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随笔训练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制定随笔训练目标,将写作训练和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展示出学生的真实个性,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提高写作质量的同时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志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98.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优势;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47

一、随笔训练的优势

1.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字面上分析,随笔的意义在于自由、随性,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来进行情感的宣泄,同时,不需要受到文体、字数、格式的限制,学生可以任由个人的思绪随意驰骋。与传统的作文写作相比,随笔的选材非常宽泛,教师通过这种随笔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2.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素材对于作文写作而言十分重要,即兴的随笔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记载下生活中的琐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可以通过随笔表达个人的观后感,它可以是对某部电影、某篇文章、某首歌曲的感悟,也可以是对社会时事的看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发现写作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逐渐地被写作所吸引,这些对于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

3.弥补作文教学的不足。作文写作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的比例较大,且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作文写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随笔训练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会从常规性素材中提取讯息,这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有效策略

1.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实践表明,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某项活动中,个人的办事效率也会超出预期所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营造较好的随笔写作氛围,利用自习时间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小型的游戏或讨论会,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就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或者是开展精品阅读分享,将自己认为较为优秀的文章与同学一起品评,然后将其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语文随笔训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一起成长。

2.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要想提高随笔训练的效率,需给予学生尊重,在随笔训练中允许其彰显个性。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讯息也非常繁杂,部分初中生对于文体创新、网络词汇的应用意识也会逐渐增大,此时,教师必须避免“一刀切”的批判式教学,允许学生创新。

3.逐步完善随笔训练模式

虽然随笔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也要逐步地加以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各个阶段的安排。首先,重视基础性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未知的事物,让学生认知到文学世界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选取部分较为有趣的书籍资料与学生分享,学生也可自发地将自己的小书库与同学分享,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明确随笔训练的频率及数量。随笔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随性发挥的背景下,学生也要遵守训练的原则及要求。第三,以多元化的训练方向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每个星期设置不同的背景来要求学生进行随性写作,立意、文体、字数不限,学生也可主动提出个人想要写作的主题,营造较为和谐的训练氛围。第四,重视后期的分享与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来实现,在看到别人的写作亮点之后,学生也会得到启发,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分享,教师可适当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信和兴趣。

4.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

要想使随笔写作更具有效性,需要在完善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笔者认为,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需要遵循下述步骤:首先,对素材进行整理。要求学生对已经归集的《随笔作文本》当中的随笔素材以定期的方式进行整理。可采取分类整理的方法,一个月整理一次,编上序号之后将其归纳进预设的专题当中。其次,课例评点。定期开展作文指导课,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有待进步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大力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写作,以此提升写作的真实性。最后,作品发表。教师需对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使原来优秀作文更加优秀。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教师将学生优秀作文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或合作杂志社。如果学生的作文被杂志社等平台采用,势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及喜悦,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善自我,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水平。

三、总结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识文断字能力,在生活中灵活加以运用,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写作能力的培养阻力较大。与常规性训练不同,随笔训练更加自由,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写作中的压力,在人性化的训练背景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出现较大的转变。因此,需要在相关的教学工作中灵活地加以运用,通过随性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菊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J].学园,2014(22).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有趣性;课外阅读;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2-0032-01

随笔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之一,普遍在学生写作前期进行。因为该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由性,学生能够开阔思维组织语言,但在写作过程中需掌握一定的技巧,对所表达的内容做好前后排序,对故事大纲有着明确思路。教师在教学时也需着重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来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使学生能够尽早掌握写作技巧。

一、随笔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随笔训练,顾名思义,它是一个自由的训练过程,主要以有感而发为主,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逐步训练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作文是一个具有命题的写作过程,写作范围被命题圈在了一定的范围中,学生在写作中过于纠结命题,缺乏自身情感的表达,空话较多,形式也变成了一个固有的模板,学生失去了自由。随笔训练则与此恰恰相反,学生写作过程自由,不受束缚,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情感,使写作过程充满了趣味,其创造力也随之出现。随笔训练不受题材与字数的限制,考验学生日常对文字词汇的积累、对语句段落的安排,因此在写作时,学生需掌握一定的技巧,并能够自主思考。这一过程避免了学生以往盲目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此训练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与改正问题,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二、开展随笔训练的有效措施

1.突出训练题材的有趣性

相较于严肃的教学氛围,初中生更倾向于活跃、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比以往增强许多,也更热衷于接受新知识。对此,教师在开展随笔训练时,需增强训练内容的趣味性,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内容。在训练方式上,教师可在每堂课教学后安排学生进行随笔训练,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教学完冰心的《荷叶母亲》这篇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描写,讲解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落,该段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等。该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注重趣味性教学时,还可将教学方向延伸至生活领域,让学生根据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及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话题创作,如电视剧、吃饭、看书、娱乐等均可作为写作内容,学生可自由发挥完成写作,进一步增强对事物的想象力,增加写作的乐趣。

2.定期开展课外阅读

写作是基于一定的阅读基础的,随笔训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并能够从中累积词汇,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初中随笔训练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来自语文课本,这对学生的随笔训练造成了阻碍。对此,教师在教学时,需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阅读范围,从阅读中累积新的词汇与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并⑺学知识内化。另外,阅读课外书籍还能调动学生对随笔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写作缺陷推荐课外小说,引导学生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在写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在写作不同事物如生活事物、自然风景、友情、战争类故事等时需注意哪些情感的渲染,这些均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随笔能力,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3.融入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课后评价

一、完善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模式

据笔者统计分析,在微课网、华东师大慕课中心、九龙微课学习中心三个资源平台中,有一部分初中语文微课程极度不规范,除时间上符合标准外,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编排毫无逻辑,教学主线混乱。换句话说,这些不足以称为语文微课程。

目前,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已经建立了不同的微课程设计模式,但这种模式几乎都是建立在全部学科基础上,没有从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建设语文微课程设计模式。因此,笔者尝试在已有研究者的基础上,完善初中语文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从初中语文微课程设模式来看,语文微n程的设计总体分为三个部分:前期分析、微课程要素设计、评价反馈。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再在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并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辅助工具以及学习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施,分析学习效果,并做出相应的反思,再将教师反思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总结分析后,再次应用到新一轮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整个微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

这个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为设计的理念基础。在前期分析部分,强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掌握学习者学习特点和学情状况,力图在前期分析中,准确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教学。中期的课程要素设计,强调对微课程设计者即教师的专业要求。“微课程只是一种载体、一种技术,本身不会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是技术背后教师的专业素养。”初中语文在知识量上的要求不多。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中期的要素设计,除了教学目标、学习策略、知识点的分析和讲授,还设置了反思环节。教师通过对课程的反思、对问题的反思,在情感上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评价反馈,有教师教学反思,学习情况分析,也有相关学习资源的拓展。

二、完善课后评价和反馈

通对微课网、华东师大慕课中心、九龙微课学习中心这三个微课程资源平台中教材同步型、知识考点型、拓展提高型三种类型的初中语文微课程的分析,笔者发现这三个平台和每种类型的微课程,它的课后评价和学情反馈都形同虚设。微课程页面中大多有“随堂练习”和“反馈”栏,但是“随堂练习”中全都没有练习题,“反馈”栏中也没有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情况反馈和经验分享。

据笔者研究统计,目前的初中语文微课程,绝大多数是以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点是语文“工具性”的一个表现。鉴于微课程的特殊性,即它完全依托于网络平台,没有师生间、生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检验,微课程的课后评价和学情反馈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一个课程完整性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

微课程资源平台需强化初中语文微课程的学习自测功能。初中语文知识点繁多而复杂,课后的“随堂练习”成为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阵地。随堂练习的练习题范围可以很广,可以是诗歌默写的检查、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考点的例题练习、重点词句的诵记等,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课程内容的总结、课外资料的查阅等。只有通过学习的自测,学习者才能发现自己课程学习的不足和缺点,学习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微课程资源平台需强化教师的指导功能。学生的学习自测,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和知识的局限,测试必然会出现种种困难,因此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随堂练习”的答案,可以同步也可以异步呈现。对相关知识点或答案设置链接,方便学习者进行拓展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异步或同步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反馈,这样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从而增强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初中语文微课程平衡发展

对上述三个微课程资源平台中初中语文微课程三个类型课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微课程发展不平衡。笔者发现初中语文微课程中,教材同步型微课程最多,知识考点型课程次之,拓展提高型的课程少得可怜。

教材同步型和知识考点型的课程,着重于语文知识点的教授,是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过程,强调的是记忆、理解、应用。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理论,这是“低级思维”。拓展提高型的课程,从课内出发,引申到课外,由一点入手,发展成整体,强调分析、评价、创造、多元思考和学以致用,是属于“高级思维”。但目前真正应该提升和发展的“高级思维”的微课程却没有得到重视。当然,拓展提高型的微课程在知识的细化和课程的设计方面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是推动微课程设计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设计与应用中,应该有意识地平衡好初中语文微课程的三种类型所占比例,将拓展提高型微课程作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辅助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微课程类型的平衡发展,特别是拓展提高型课程的重点发展,是促进初中语文微课程良性发展的关键。

另外就是微课程区域的平衡发展。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国内微课程资源平台的建立重在东部地区。近两年,中部地区加入建设微课程资源平台的队伍,而西部地区还处在滞后阶段。从目前举办的各种“微课大赛”的参赛单位来看,东部地区的参与学校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华东师大慕课中心C20中,绝大部分是东部沿海学校,西部只有成都、兰州、重庆参与。

要促进微课程区域的平衡发展,首先各个区域的教师要增强认可和接受微课程这一新兴的教学形式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微课程设计制作的热情,积极参与每年组织的各种微课大赛,展现区域教学特色。各个区域可以以市教育局或省教育厅为单位,建立微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学习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和微课网,举办“微课大赛”,调动当地一线教师开发和设计微课程的积极性,有规模有组织地整合地区课程资源,形成每个区域的教学资源特色和风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个区域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自行组建云平台,建立各个学科的微课程资源库。

总之,微课程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针对具体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研究少之又少,这个领域还有着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等着我们去研究。笔者期待有更多的人去开展有关初中语文微课程相关的探讨和实验,设计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微课程模式,将微课程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实战中。

【参考文献】

[1]戴清贵.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173.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作文;教学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分析

语文学科是一个相对吸引力较弱的学科,也是初中生容易忽视而不重视的学科。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对于初中生而言,影响还是很大的。初中生的学习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而语文相对我们而言,学好虽然很困难,但是学的一般还是能勉强过得去。而对于数理化这样的学科,由于本身是对精确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只要写错了就无法得分。因此,给学生们一种无形的压力,造成学生们加强了对数理化学科的重视,而忽略了语文的学习,尤其是作文的学习。初中作文分文体,对于不同的文体类型学生们都需要潜心学习。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息维与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语文知识信息内容,倚重字词句的掌握和运用,忽略了课文的写作示范及其训练实践作用,从而也忽略了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效仿性,使作文教学走进了。上次作文总结+好坏倒子念读+布置下次作文+作文注意事项”模式化的死胡同,作文课形同虚设,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当今的知识和信息社会,大众传媒日新月异,中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字词句等语文知识的掌握是易如反掌.而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却是所知甚少。因此,教师在快速完成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应把主要时闻和精力放在有意识对课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模仿和创新的作文训练上,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和语文素质教改的目的。

(一)抓大放小,转换教学内容重点。把平时侧重于字词句教学,转到重视作文随堂训练上来。真正做到变知识传授为写作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语文基础知识转变为写作能力。

(二)合理调配,增加能力训练课时。即按照改革试验观念和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庠缩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时间,增加随堂作文训练教学内容,可根据本课文比较突出的写作方法或技巧,拿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

训练,可以以单项作文训练方式进行,如文章取材的方法(选择真实、典型、生动与主题密切等材料)、立意的技巧(深刻、新颖和巧妙)、情节的设置(曲折、有波澜,引人入胜)、叙述的方法(倒叙、插叙、补叙)或人物描写方法(肖像、行为动作、语言、心理)等等。

(三)说写结合,重在提高综舍素质。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采用提问、复述、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结合随堂作文训练,把训练学生的说与写有机地加以融会贯通,使学生的说与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和随心所欲。

三、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殛任务

素质教育改革试验中,中学语文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落在两点上:说和写,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和最后任务。

(一)语文是人们变流的工具。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语言更好地交流思想和情感,随心所欲地用语言表选出所想和所感。

(二)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说而且会写。即通过对课文中典型范例的学习、模仿和创新的作文训练。对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文字表达的需要,能随心所欲地运用书面语言、选择恰切的文体,加以形象生动地表述。

中学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素养和能力,这是保证提高中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又为提供帮助和支持,是保证其能说会写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的作文教学改革,做到学以致用,使语文知识通过写作训练实践切实转化为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有效突破初中作文教学困境的思路

作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认真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基础,创造性地突破

当前面临的教学困境,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出好文章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笔者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关心天下大事,通过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搜索信息等途径,方便快捷地获取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资料,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等等,通过这样的信息渠道,搜集到生活中学生所不曾直接感知到的内容,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变化、异常现象,深入细致地观察,在长期的积累之中提高素材容量;另外,笔者还借助于学校以及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专题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之中增加素材积累。如重阳节前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慰问老人,在文明城市创建时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小广告清除活动等等,让学生在这些亲自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中增加感知积累。

(二)紧密结合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技巧指导。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

一对孪生姐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抛开仅仅就阅读教阅读的理念,要将阅

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技巧训练,如文章的框架结构、选词用句、选材摆布等等,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学习

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技巧,并且通过课后续写、原文仿写等手段,让学生将阅读教学中所学内容有机融合并运用到作文写作之中,让阅读教学成为写作训练的前站,让作文写作成为深化和巩固阅读教学成效的延伸。许多有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谈及作文教学经验的时候,都将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重要的方面,从教材范文之中获取写作技巧,也是提升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结语: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存在的诸多不足,应当深入思考,及时优化改进,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写作技巧,以及整合作文教学资源等方面综合入手,全面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成。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7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听力教学尤为重要。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近年来,由于交际教学法的传播,听力教学得以推广和普及,英语教学中对听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广大师生都意识到“聋哑英语”的不适用性,因此,听力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然而,并非随着认识的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就随之提高。每个英语语言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由于英语听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薄弱的原因

(一)语音知识不足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更是听力的灵魂。语音知识不扎实是导致听力困难的直接原因。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是练好听力的基础,教师在听力课开始之初就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是听懂单词的基础。

(二)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不足

听力技巧的掌握是以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为基础的。一定的词汇量和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首要条件。听力是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听力的效果,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学生的语法基础知识不牢固也是影响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受不同的语法结构的影响,反应不及时,从而造成理解上出现困难。教师应该鼓励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尽快掌握必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三)教学硬件及软件缺乏

记得刚刚被分配到这所农村中学来的时候。发到我手中的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还有一个灰蒙蒙的连外壳盖都丢了的录音机,笔者试了下,还有很多杂音。更别说多媒体教学仪器和语音室了。这些都是硬件方面的不足。而软件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技能培训方面的机会极少,长期下来使得教师素质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和英语教学新要求,使得有些英语教师课堂上只注重语法知识传授,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

(四)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母语的干扰

比如在西方国家当别人夸你,如:Youareveryclever!应该回答thankyou!而中国人则经常认为该如此谦虚的回答idon'tthinkso!这就与英美国家文化相冲突了。语言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要想提高英语听力的学生也一定得了解一些英美国家的语言习惯及文化背景。

二、提高学生听力的办法

(一)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利用外辅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城里孩子很小就接触人类文明,相比而言。农村孩子就没有这样好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鲜的教辅工具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记得之前在城里每次带学生去多媒体上课时他们才十分的激动和兴奋。笔者第一次给初一小孩上听力课时,他们看见我手上的录音机时居然都特别兴奋,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后来笔者就想出一个更好的激励办法。

听力课表现出色的学生每次五人一组去笔者的房间通过电脑听一次带有视频的有趣小故事,这对于他们中有些从未摸过电脑的学生来说兴奋不已,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然我建议政府能够拨款为乡村中学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感受先进的教辅设备给他们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让令他们头疼的听力教学成为一种放松和享受,让“要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二)加强课外阅读和课堂活动,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有关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的短文,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失分。笔者鼓励学生订购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趣闻杂刊,为检查学生是否认真阅读此刊物,每天上课前用五分钟安排一组学生上来用英文对话,把他们所看到的趣闻和文化一起与同学们分享,这样既培养他们阅读刊物的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口语,学生很期待笔者的课,在课堂上“自娱自乐”,受益匪浅。

(三)谆谆诱导与激励,增强学生学好英语听力的意识

一些对英语听力相当不感兴趣的学生告诉笔者听力很难,在试卷中又只占20分,自己随便听听也可以拿几分,与其在那上面耗费时间,还不如多做点其他的题目。于是笔者给他们仔细分析初中听力所占比分逐年增长的事例,而高中英语中听力更是占了30分,还有增长趋势,大学听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四)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

使听力训练个性化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习惯于将听到的一切都翻译成汉语,人为地增强了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英译汉,然后再到汉译英的环节,从而跟不上速度,提不高效率。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减少心译过程,使学生把听到的或自己表达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听力效果的主要一环,同时要教育学生不要把一切都翻译成母语。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时展;要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为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时展要求进行探讨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学要拓展学生的视野

从英语教学的本质来看,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即是外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即是更好的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由此,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师要能够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进行英语教学。一方面要注意整合我们的教材,同时,也要能够依靠各种途径对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结合英语教学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够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读死书,死读书”。

二、注重沟通与交流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沟通与交流的艺术。初中英语教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生写作、阅读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学生运用英语作为载体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的深入到英语内涵的学习,则必须注重英语教学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之中,初中学生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习得英语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之中将英语基本知识转化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样才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三、培养英语思维

从目前我国初中学生英语教学过程来看,亟待培养英语思维。由于初中学生对于英语语法、英语词汇、英语常用语等把握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在此阶段采用多元化的英语教育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思维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可行性。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而不是将英语翻译成中文后才能够理解,是英语学习所要达到较高境界。初中英语教学要以此为目标,经过长期的英语教学,积极的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9

一、初中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现状

1、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对学生学习语言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时代的改变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现如今学生的语文教材大都是新课标版。由新课标中“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来看,虽有要求,却不见实效。学校没有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而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跟着传统的教学步骤,失去了新课标改革的意义,忽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形而上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法掌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语言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知识的吸收程度也没有得到提高,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学生、家长和老师不重视

其一,学生自身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任性,对学习的态度过于懒散,尤其是汉语言应用的学习,对语言的应用一点也不重视,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随波逐流。在语文的汉字书写上不按规格写字练字,错别字突出。在文章的写作上像流水账一样了无生趣,语言表意不明。这些都是语言应用能力极差的重要表现。其二,家长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无法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很好的把握,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使得学生对自己放任自流。就算有时家长会稍稍注意一下学生的学习状况,但也不能提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的语言应用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其三,教师教学方面近年来各大院校的教师力量都偏向年轻化,对于刚刚任教的教师来说,缺乏教学经验不说,还不能改变教学策略,还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生硬死板,学生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另外,教师的引导方式只适合大众的学生,对于个别学生来说根本就不实用,所以造成了严重的等级差异。

二、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在促进学生独立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扶上马”,并为学生牵蹬引缰,为他们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送一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2、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的最基本目标是教授给学生最基本的语言文字,使其具备基本的读写听说能力,初中语文的所有教材也都是围绕这一基本目标来编写的。教材中所选用的不论是现代的白话文,还是古代的文言文,都是为了推广我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和运用。然而,毕竟在现代社会中,文言文在社会交际和交流中使用较少,所以,现代的白话文承担起了较多的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责任。与文言文相比,现代白话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较少会遇到学习和理解障碍,也更加易于接受,现当代文学作品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教材中所选文章也都是语文知识运用方面的代表作。这些较为现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现代语言词汇,了解更多的现代汉语语法应用方式,而且文章的不同形式和体裁,也能够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养成文体意识。教师在讲解现代文的课文时,教学方法要与文言文有所区别,不能单单强调知识的教授,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进行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初中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该文章在描写父亲时用了一系列词语,因此,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索,利用替换和比较等方式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准性,并在完成文章的学习任务后,用词语描绘自己身边的一位同学,在这种较为灵活的学习和训练中掌握词汇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交流能力,从而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语文素养较高的知识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谈青松.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0(48)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篇10

关键词:随笔;写作教学;实践;反思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瓶颈与难点。尽管对这一问题不乏各种研究,但如何将作文教学系统化、有效化且使之具有实际可行的操作性仍是一件毫无头绪之事。不管是教师“下水”作文的示范还是所谓高考满分作文的激励或者是阶梯式、模块化的写作设计,对学生来说除了起初的新鲜、惊羡艳慕或个别的模仿,很难坚持下去将其内化为长期的行为。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高中作文教学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境?没有别的,是因循守旧的作文教学观将之“异化”的后果。实际上,对高考满分作文的过度渲染,对考场作文“评分标准”的不当解读,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作文速成教材,这三者共同荼毒了作文的本质,使得高中作文教学杂乱无序。

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弊端,使学生面对写作时不再“抓耳挠腮”“深恶痛绝”“避之唯恐不及”?笔者给出的对策是:随笔。

一、随笔是什么

随笔本是散文创作的一种形式,笔者所指则是与考场大作文相对的一种写作训练。

随笔与考场作文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样式:随笔的题材体裁字数均是自由的;作文则是各类考卷中的压轴大戏,虽然“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最大限度地让考生“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但终究有“不少于800字”的限定,且往往是“依据所给材料、话题”。

随笔写作与考场作文相比,长在表现形式的灵活自由,可以写人记事、议论抒情;内容多元,可以是观察所得、读书感悟、生活体验;篇幅可长可短,随时记录有感而发;随笔写作不求“高大全”,强调自由个性、鲜活真实。

总而言之,随笔就是要让学生自由表达,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变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使之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手段与途径。

二、为什么选择随笔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重于应试,强调作文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学生这一写作主体的内心感受。我们一厢情愿地传授“起承转合”“凤头猪肚豹尾”“首尾照应”“点题”等技术技巧,学生则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更糟糕的是,囿于这种写作技巧的规定或程式,学生作文有意无意地变成了一种“新八股”。这实在是与作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大相径庭的。

实际上,作文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写”,敢写,愿意写,在写作中感到快乐,而不是在某些标准的限制下告诉他们应该去获取多少分数。为什么学生畏惧作文?为什么我们在大谈特谈“如何写”的同时学生依旧满脸的惶惑与无奈?如何打消学生不愿写、怕写不好的忧虑?如何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关键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贴着内心写、贴着语言写。而灵活自由的随笔正是突破传统写作窠臼、抒发学生性灵的极佳途径。“我手写我口”,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所以,随笔写作并非“小儿科”“不正规”“可有可无”;相反,若能定准随笔的地位,认清随笔的作用,就会让高中写作教学别开生面,另有洞天。因为,随笔不是“随便随意”,放任自流,无的放矢;而是在“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终极目标指引下“随性随心”,有感而发,是学生写作自由度的最大发挥。

三、随笔写作教学的实践

随笔写作教学不是杂乱无章、随意而为,而是步骤明确、循序渐进的。既然是教学,所以必定是有目标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练笔的结合。以下是笔者进行随笔写作教学的实践,概述出来,以供参考。

1.明确地位,鼓励创作

这是随笔写作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要引导学生区别随笔与作文的异同,使其明确随笔写作的重要地位。这个环节放在高一新生入学时进行,一般得两个课时完成。

笔者通常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尽情“控诉”“发泄”,让其表达对作文最真实的看法,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有没有解决的办法”“你愿意写作怎样的文章”“你认为的好文章是怎样的”等问题,使学生对写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二课时则明确随笔的概念和特点,积极鼓励他们在随笔写作中随心所欲自由表达。高一新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会对自己和教师产生全新的憧憬,在这种积极的心理期待下鼓励他们冲破传统作文的窠臼,大胆表露心灵、表现自我,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作毕竟是一件指向内心的愉悦之事。能感受到自己是写作的主人,能在自愿、自由、自适的环境中自主写作,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环节其实就是“拨乱反正”,意在打消学生对写作的种种顾虑,创设一种自由开放的写作情境与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这一环节是随笔写作教学的主体,课时不限,以对学生写作特点及不足的认识为依据,按需而为。经历了教师的鼓励和全新写作观念的熏陶,学生自然会踊跃创作。但自由不是漫无目的,随笔也不是简单地“随便写写”,需要以真情实感和个性化创造化为旨归。为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分成几个步骤进行:

(1)促原动力。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写作的过程是激发思维、召唤情感的过程。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会写作的,因为他们都有表达自我的需要。此时,可用一课时来呈现一些“大家”的小文章或教师之前积累的优秀随笔习作,告诉他们只要有亮点,无论是结构、内容、语言表达还是情感抒发方面的,都能成为好文章。面对这些看似简单又别有特色的小文章,学生肯定会眼前一亮;再加上文学社采用、校报展示、期刊录用的“诱惑”,学生大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而这恰是教师所乐见其成的。

(2)有选择权。每学期初先给出一批题目(话题)供学生选择,每周交一次,不限篇数,学生自由写作,也可写自己的题目(话题)。个体的生命体验是不同的,适合a生的题目(话题)不一定适合B生写;有学生可能礼拜二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但礼拜五却文思泉涌,倚马千言。选择的自由促进了写作的自由,使学生真正能因兴趣而写、有感触而写,写自己想说的话。

(3)找活源头。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拓宽视野放手去写。所谓“留心处处皆文章”,使写作真正成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需要”。教师可结合阅读课或开设专题鉴赏课,尽可能多地提供不同作家的多样式文本,在丰富写作素材的同时使学生逐渐发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与风格。

3.反馈对话,彰显个性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随笔写作教学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个性,让语言张扬个性的风采。当然,这种个性化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远非学生“自说自话”就可以形成,而需要教师的随时点拨不断强化。

每一次认真的随笔,学生都期望得到反馈,教师也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使学生的写作日臻佳境。这样,教师除了要对随笔进行结构、内容、表达、情感方面的点拨,提出修改意见并要求学生修改外,更关键的是要能在历次随笔的批阅中,观察发现学生的写作亮点和倾向,逐渐引导强化并使之成为某生特有的个性化。

(1)感知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已有随笔的基础上,每两礼拜将两个班的佳作形成文字稿,花一课时进行生生、师生、生本交流。在不断的反馈对话中,呈现多样的语言风格――形象优美、奔放热烈、朴实土气、幽默调侃、哲理思辨、典雅文静、华贵大气、沉郁厚重、含蓄内敛、古朴自然、老道辛辣、灵动飘逸、宁静明丽、伤感流连、深邃坚定、冷峻庄重……在这种情境与氛围中,学生自然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语言风格。

(2)锤炼个性化的语言。这种锤炼在初期可以是对名家名篇的模仿,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对语言的个性化创造(独特的遣词造句,如动词、色彩、各种修辞、新颖意象等;突出的细节描写,如环境、肖像、心理等),更要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语言,最终形成独具风格的“我”。

这一步最考验师生的耐心,更是整个随笔写作教学的最核心环节。

4.收获成果,异彩纷呈

经历了以上三个环节后,在师生的共同坚持与合作之下,富有个性化特色的优秀习作数量已颇为可观(两个半学期,笔者积累的本届学生优秀随笔已超过100篇);而在同一个随笔本子中,学生亦会明显感受到自己写作能力的进步,使其越来越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按照形式的不同,笔者借助三种途径将随笔佳作予以展示:

(1)平时交流。即在每周的随笔批阅后,通过反馈与修改,挑选几篇代表性的习作打印或ppt呈现,以鉴赏课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点评赏析,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2)报刊发表。利用墨犁文学社、浒中校报、慈溪日报等平台,推荐发表,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汇集成册。以学年为单位,按照专题(已归结的专题有“开卷有益”“诗画家园”“感悟生命”“美的瞬间”“多情似侬”“说明天地”“作文就是生活”等),将随笔佳作编印成班刊或个人文集。

四、反思

实施随笔写作教学以来,学生的写作热情被彻底激发,作文能力稳步提升,美文佳作源源不断,这在以前大作文训练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学生写得自由而认真,教师批得轻松而愉悦。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不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随笔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擅长考场作文。虽然随笔与考场作文从来都不是“两张皮”,而是天然合一的,但随笔写作与考场作文的关联度到底几何?如何更好地将二者融合贯通?这些问题亦是值得深刻思考的。

作文教学千头百绪,但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它不是高头讲章式的理论,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花架子,也许只是朴实无华、随意灵性的随笔。我们提倡随笔写作教学并非想进行理论概念上的创新,而只是寻找适合学生写作的一种方式,力图使作文教学行之有效,让学生对写作不再那么隔膜、那么拒绝。或许,我们的实践并不是那么规范合理,但是我们愿意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去探索、追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