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纺织服装教育十篇纺织服装教育十篇

纺织服装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04

纺织服装教育篇1

当前,纺织产业处于一个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加快、技术落差逐渐缩小、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国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配套齐全且衔接紧密。纺织工业的细分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只有融入信息化系统管理,以供应链为核心推动纺织业的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才能保障纺织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纺织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人才,那么纺织服装院校需要培养出适合纺织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所需人才。

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和培养信息人才这一瓶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指委会主任陈桂林带领团队走访了13个省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纺织服装数字化教学研讨会”,成为中国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重要的交流平台。

陈桂林向《服装时报》记者表示:“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谋求纺织服装教育跨越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大力推进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开创“双向”新纪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陈桂林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双向教材”的发展模式。“双向教材”首先兼顾了纸质教材的不可替代优势,又可以兼顾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编写纸质教材,并将纸质教材每个知识点用二维码技术采用微课的形式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使用纸质教材时,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在线的数字化资源库进行学习,实现纸质教材出版与在线数字化教材并举的出版方式。

建网上“云教学”

为了解决在线网络教育、实时互动课堂、个性化学习管理等应用逐步融入学习过程,陈桂林创建了“中国服装教育网”和“中国服装网络学院”,将各种纺织服装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并普及。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新“云课”新模式

纺织服装教育篇2

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主办,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江苏服装产业面临转型、更加重视服装人才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院校的教育家与服装行业的企业家们就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为话题,探讨服装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未来的方向和支撑点。就“面对新形势,传统的服装产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面对挑战、整合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如何根据生产要素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实现产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优势;服装产业集群在新形势下如何寻求一种内生性的发展力量,塑造一种创新变局,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寻求产业链的稳健延伸,提升企业与产业在全球市场下的优势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与会的教育和实业两大领域的各方精英,将汇聚智慧,共同商讨、交流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新合作,使传统的服装产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朝气蓬勃,同时促进纺织教育在优化人才培养、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历史的新超越。实业领域的专家就服装教育“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办好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这两个问题,从“如何提高纺织教育质量,如何提升办学理念和实际运作能力,如何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等多角度,为江苏纺织教育,同时也是为江苏纺织产业的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积极支持行业、企业参与纺织服装教育办学,鼓励和支持相关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合作,不断增强院校对服装行业产业的服务能力,以及行业企业对服装教育的支援力度。

雅鹿・中国服装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雅鹿・中国服装品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将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品牌文化及营销传播创新路径、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推动品牌建设的策略及措施等展开讨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服装品牌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顾山-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高层论坛

“顾山-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高层论坛”,研讨中国内衣产业调整提升步骤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产业转型,管理升级进行有益的探索。

纺织服装教育篇3

项目名称: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潘力、于佐君、陈晓玫、穆芸、王翮、王军、郑辉、付磊、肖剑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基础上,大连工业大学以在高校、政府、行业、社会、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搭建一个特色实践教学平台为目标,通过多学科集合交互支持,开创了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现有高校实践教学瓶颈,实现了实训基地的可控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在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发展、科研与产业结合方面形成了有效的突破,顺应了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大政方针,与多方企业横向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成果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为主体,目前已经建成校内特色实验室、个人工作室、校外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校企联合基地,形成了多阶梯的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在特色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设计产品转化和科学研究的功能,满足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该项目从专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出发,由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同搭建工作室集群式专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行目标化培养,既实现了学生联系企业、认识社会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又保障了实践教学的相对稳定;通过改进教学模式,鼓励多专业之间进行交叉,拓展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室,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战演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从品牌策划、服装设计、采料、生产组织、饰品搭配、整体形象设计、时装摄影、陈列设计、展示推广,到连锁店的管理多环节入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工作,将产品直接导入市场。

同时将实践平台建设与发展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多学科共建拓宽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对接的广度与深度,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依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指导学生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设计研发产品和申请专利,不断发挥创意产业孵化器的作用。通过创新专业平台式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了校内实践基地、企业内部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上的联动,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稳定性和贯穿性以及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引进数字化流程化教学理念、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模拟演练虚拟企业运营环境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该项目不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企业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产品直接与中小企业对接,以市场来衡量教育成果,在推广应用阶段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先后有几十所国内外院校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参观交流和借鉴学习,数家媒体对其项目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报道;该院多次获得育人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设计艺术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目前已经成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际化服装教学与科研中心和服装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项目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成功申请省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教改立项1项,国家重点立项2项,14篇,主办国际论坛3次,参与国际论坛1次,承办社会项目10余项,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获奖50余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项目名称:“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周赳、金子敏、祝成炎、王雪琴、张红霞、鲁佳亮、张爱丹、苏淼、王小丁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其中纺织品设计方向自1979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工、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是实施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经过研究和实践,项目确立了“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课改指导思想;规划并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课程共享资源;紧密联系浙江省优势纺织产业集群,进行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使人才培养与纺织产业发展需求接轨。

该项目根据现代纺织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了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针对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纺织品创新设计人才,提出以“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思想来指导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规划设置、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既掌握纺织工程技术知识又具有纺织艺术设计能力,在纺织品创新设计方面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联系实际的创新设计能力。

进而在“艺工结合、创新致用”思想指导下,构建起以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CaD、素织物设计和花织物设计等4门主干课程为主的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4门主干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并作为核心模块与通识教育模块、纺织工程技术模块、纺织艺术设计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4个支撑模块构成整个课程结构;形成“1+1+2”的部级、省级、校级3级精品课程体系,培育其中2门为全英文授课,2门为精品网络课程;建立起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和立体化课程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既满足学生超越教室的学习,又能服务于地方纺织企业。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实践“积极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倡课堂Qa环节、以问题/任务驱动、团队合作、超越课堂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参与专业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起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团队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由4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建立了科研促进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服务社会获得优益的社会声誉。

此外,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了浙江省财政“数码纺织品设计实验室”,中央支持地方专项资金资助的“纺织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纺织工程实验室”;紧密联系区域纺织产业集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5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教师,引入校企联合授课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该项目在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已开始成功试点;基于网络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紧密联系浙江纺织行业,将企业现实的专业问题引入到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堂作业中来,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良好的科研氛围,不仅促进了纺织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更拓宽了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渠道。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共出版教材5本,其中2本部委级以上规划教材,1本专著为纺织高等教育教材和浙江省重点教材,1本为全英文专著教材,另主编4本新教材已列入“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建设计划;主持各类相关项目47项,其中部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8项,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在国内外一级核心刊物6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篇,获得专利22项,发明专利授权8项。

纺织品设计方向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其中,“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计划获省级二等奖2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获国家银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越隆杯”中国纺织品设计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0多项;学生主持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其他项目5项;学生参与19篇,参与的专利授权56项,在创新实践中获得优异成绩。

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名称: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邹奉元、王利君、丁笑君、张颖、王敏、吕、邵一兵

该项目一改过去立足传统制造业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为驱动,通过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能适应产业全球化、了解最新科技、把握国际趋势、具备创业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即创新、创意、创业复合型服装人才的最终目标;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文化创意、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国际化程度不够,学生知识能力单一、视野狭窄等现实问题。

为了培育服装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创业素质,实现服装人才的多元发展,该项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在掌握服装基本工艺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实践、创意设计、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五大模块的教学训练,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平台。

(1)专业课程建设

项目注重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的优化匹配,构建了系统性、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了教学内容。

通过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对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进行了合理分配,在学科交叉的同时体现了服装专业优势;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it)合作办学,系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每年聘请Fit专家教授服装专业课程,选派教师赴Fit进修;核心课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学习资源库,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置了模拟企业的专业课程,构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虚拟服装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技术、管理、商贸等流程的模拟操作;通过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引进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学资源建设

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建设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使二者能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作用。通过教学团队式、多校合作式和校企联动式,优化教材编写,加强了教材建设和辐射。

(3)实验实践教学

项目构建了具有学科特点及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共开出3个层次各有侧重的实验项目269个。实施“3+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即3年在校集中学习,1年企业深入实践,配备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紧扣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依托浙江支柱产业,“政、产、学、研、用”多元联动,协调创新,通过建设优质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及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召开专题讲座或参与教学等手段,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新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具体如下。

(1)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模块课程体系,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部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公开出版包括国家及部委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共36本,并编写了18本教学讲义;开展了教改项目126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发表教改论文27篇。

(2)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业内普遍认可和好评,专业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频频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以及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凸现,一次就业率接近100%,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家和设计师,创立了上百个服装品牌,近60%~70%的杭派女装品牌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担任首席设计师。

(3)借力于浙江省和长三角的产业背景,与企业联合建立了11个研发中心,为省内和长三角的服装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的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杭州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全省服装企业提供了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设备共享、技能实训等服务,提高了企业效益,成果显著。

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沈满洪、喻擎苍、李茂松、施鹏、叶秉良、顾越桦、潜睿睿

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自主自觉发挥纺织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新、跨学院交叉培养优势的同时,围绕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校、导师、研究生三大主体,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可能存在的培养过程监督不力、责任主体缺位、学术失范等三大问题,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通过教育引导法、监督制衡法和制度创新法,探索构建了以培养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333”型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了在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教育引导法

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培养监督第一责任人,构建新型导学关系,充分发挥导师监督教育作用。督导工作“督”和“导”结合,注重与学校、学院、师生的沟通和引导。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确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意识;评选优良学风团队、学术之星,设立“师德师风奖”,树立和宣传典型,加强正面引导。

(2)监督制衡法

建立导师和学生、督导和师生、学校和督导、学校及师生之间激励相容机制,实现有效互动。形成导师和研究生相互制约机制,导师和研究生实行双向选择,允许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转导师,执行导师资格认证和退出制度。督导组直接参加关键培养环节,开展学科质量评价和培养质量分析。学校重视督导成果的应用,实行学位论文盲审和学术不端检测。

(3)制度创新法

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共制定制度30项,如导师遴选制、导师资助制、学位论文盲审制、对学术不端行为人实施评奖评优和学位授予一票否决制等,形成了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注重研究生培养监管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的有机结合,消除制度摩擦,提高培养质量。

项目最终构建了以质量监控为主线的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将学术督导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主要环节;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监督体系,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导师在学术指导与质量监督中的核心作用;以学术规范为核心的学风教育监控体系,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学术导向性、立体互动性、匹配相容性等3方面的创新。

(1)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各层次设计中均坚持以学术创新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建立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导师指导监督体系和学风教育监控体系。

(2)建立了学校培养环节督导、导师培养指导监督、学生自我教育防范等3个层次以及社会育人环境营造为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并实施了以培养过程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互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3)形成了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这些制度与机制相互匹配、渗透融合,形成了培养质量的监督保障合力。同时,注重发挥各微观主体及构成要素的创新积极性,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督导与师生、学校与督导、学校与师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激励相容,形成了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本成果已在浙江理工大学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受益研究生超过5000人。学校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培养管理过程中的严格监控,建立了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让研究生守住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突显了创新成果的峰值,并已辐射到省内外高校。

同时,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大幅提升,平均达95%以上;毕业生直接到纺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产品研发保持较高比例;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部分已成为纺织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高校的学术骨干。

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人:汪建华、刘常威、江灏、周衡书、凌毅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纺织行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较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针对现有纺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无疑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为了适应现代纺织企业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湖南工程学院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纺织企业,进行了量身度制的人力资源再造,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构建为企业培养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过程中,项目先后为湖南东信集团、津市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处、德永佳集团等企业和单位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这种量体裁衣的培训模式,为纺织企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纺织工程专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基于“实践育人”的理念,按照“三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要求,大力开拓和联合社会、行业、企业力量共同进行专业教育,构建校企合作基地群,并在此上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开展专业教育,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获得扎实的工程训练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了适合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在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课内广泛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之相结合,课外积极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研究的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

在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上,纺织工程专业已与湖南东信集团、湖南华升雪松有限公司、广东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起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将部分理论教学和大量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进行,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有认识实习、项目设计、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每年暑假,学校都安排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带薪实习,实现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增强。

在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上,基于纺织行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现状,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明确提出培养适应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并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工程伦理学概论、工程经济等课程,使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不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而且还具有扎实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

纺织服装教育篇4

关键词: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示范辐射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创的高职专业,以培养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的,具有较强的新型纺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检修能力的高技能人才。2000年成为“院级试点专业”,2003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列入“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几年建设,特色专业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专业设置的前瞻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现代高新科技向纺织工业的导人.世界纺织产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纺纱、织造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纺织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保证质量稳定性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和贸易国,但从竞争力上分析,我们不是纺织强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十分明显。从技术装备水平看.目前世界织机无梭化的平均水平已达50%以上,而我国尚不到30%;自动络筒机世界水平已达90%-100%,而我国只有20%。从技术应用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先进的纺织技术装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与之相应的新型纺织设备机电安装、维护、检修、管理技术的人才却大量缺乏,常常出现用一流的设备,生产二流乃至三流的产品现象,设备应有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设备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南通是我国著名的纺织老基地,也是全国十二个纺织品出口基地和十个服装出口基地之一。纺织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到四分之一.其经济效益处于全国纺织同行业前列,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面对世界纺织技术发展形势和市场发展需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江苏大生集团为代表的南通纺织工业自我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大力引进国外机电一体化新设备,一部分骨干企业的设备与技术已达到国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先进水平。南通市制定的纺织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也提出用高新技术和成熟技术大力提高棉纺织行业装备水平.加快“三无一精”产品的配套,以实现纺织产品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南通市由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转变的步伐。

国家的产业政策、南通纺织发展规划、迅速增加的新型纺织设备对机电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现实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为我院重点建设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着立足本省,面向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1996年9月,我校在十多年中专纺织机械、纺织电气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投资二百余万元.引进世界先进无梭织机,依托行业,改造传统专业,率先在全国开办高职新型纺织机电技术;车业,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首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均被省内外大中型纺织集团争先录用。日本东丽(南通)公司、日本帝人(南通)公司、香港福汇(江阴)集团、江苏阳光集团、江苏联发集团等知名企业每年都来我院招聘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肯定,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100%,05届毕业生供需比达1:4,在社会享有较高声誉。经过几年的辛勤建设,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已成为学生报考、企业争先录用的热门专业,已被公认为省内及长三角地区纺织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首选学校。

二、专业设置在省内外兄弟院校中的影响

悠久的办学历史、先进的实训设施、良好的师资条件、“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系办好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有力保证。2003年12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成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受到同类纺织院校瞩目。2003年以来,特色专业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高职教育理论,明确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课题组走出去,请教大中型纺织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和一线的技术人员,认真听取意见;请行业专家进来,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虚心接受指导.讨论研究“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岗位群如下:

在纺织企业从事面向传统纺织设备的技术改造、面向新型纺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

在纺织企业从事面向新型纺织设备及工艺的管理;

在纺织企业配合工艺技术人员从事纺织工艺的实施;

在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

在其他机电类相关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调试、维修、技术改造与管理。

培养的人才要适应以上所列岗位群,应具有必要的机械、电气、纺织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经过必要的课程讲授和专门的实践训练,掌握新型纺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维修等基本技能。

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引起兄弟院校关注,近年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兄弟院校先后来我院参观学习,并相继开设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现有近十所省内外高职院校开办了此专业,为现代纺织工业适时培养机电一体化实用人才,、

三、依托特色专业建设,成立了南通市纺织品与服装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纺织机电技术应用服务中心,主动服务子地方经济建设

2004年8月,经南通市科技局批准.我院成立了南通市纺织品与服装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纺织机电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本着立足市区,幅射六县,服务行业的宗旨,依靠院内外一切力量,为我市纺织工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年多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人才为主体,以“产:学研”为纽带.以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主线,以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横、纵向项目为突破,以技术创新为最终目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优势力量,拓宽渠道.开拓思路,积极与纺织企业、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知名纺织院校合作,培养、提高纺织机电技术服务水平,竭诚为企业服务,扩大了平台影响和知名度.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为通棉二厂、华润大生有限公司、联发集团、东源公司培训机电技术人员一百九十多人,为社会开展CaD培训一千多人次,“新型机织小样机研制”课题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年6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鉴定,获国家专利一项,并交付南通金祥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批量生产,同时被列入江苏省教育厅科技产业化项目。

四、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组建“大生”班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特点,着力构建“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和纺织相关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纺织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大生”班的模式就是校企结合、进行“订单式”培养的有益尝试,在纺织行业及省内外高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江苏大生集团公司由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5年创办,是国家大型企业,全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企业”,近几年来,已投入五亿多元技改资金引进当今最先进的纺织机电—体化全套设备,迫切需要一批纺织机电一体化应用人才以适应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升。2005年6月.江苏大生集团公司与我院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书,组建了“大生班”。由大生集团公司为2004级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33名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并提供第三年实习费用。

“大生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企业的硬件资源,充分发挥了学校人才和企业设备优势,是校企结合的有效途径。从根本工:解决了本专业学生实习难、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使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就有工作,能够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实现了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质量高。

五、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了系教学改革和其他专业的建设。

几年来,学院为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先后投资四百多万元,建成了开口凸轮箱拆装、气动自动化、pLC、单片机、变频及伺服控制、新型纺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实训室,并建有江苏大生集团、通棉二厂、南通色织二厂等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保证.为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相近专业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实训设备新、种类多、技术档次高,在省内高校中居于领先水平。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系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促进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的建设和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创新工程、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唯改革才能创新,唯创新才显特色,我们希望以特色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以特色专业为抓手带动系部专业整体发展,我们也期望获得各方面的更多指导.学习兄弟院校更多成功的经验,努力办出纺织高职教育的品牌和特色,为长三角制造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纺织服装教育篇5

[关键词]纺织服装;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4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50-03

高职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围绕地方经济需求展开。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支柱行业和民生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纺织服装生产是常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常州市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主动出击、科学规划及前瞻布局,重新思考人才培养工作,全力为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和社会服务。

1常州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常州纺织服装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10年常州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有1000余家,工业总产值6673亿元,销售收入65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43.5亿元,利润总额达2564亿元,对常州市的经济贡献率达14%左右。纺织服装产品中,常州的牛仔布产量约占全国的20%;灯芯绒产量约占全国的28%;呢绒产量约占全国5%;服装年产量2.5亿件,其中80%出口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如黑牡丹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牛仔布生产与出口企业;晨风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真丝服装出口生产基地,年出口额居江苏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首位。2008―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常州市共有10家企业榜上有名。2008年,湖塘纺织、金坛服装分别作为江苏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一,集群内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82个和794个,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74.30亿元和1160亿元,分别排名常州市重点产业集群第五、第六名。

2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与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就是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升级,就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经济角色转移过程(poon,2004)。但无论从哪个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都包括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为了解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现状,我们对辖内100户纺织服装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样本企业中,31.4%为中型企业,686%为小型企业。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核心内容是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查时既注重填写问卷取得的一些结构数据,又总结了现场访谈的主要内容,调研形成的主要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2.1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在推进常州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市场风险过大、融资能力不足、缺乏高端人才、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等。常州纺织服装业实现转型升级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表1所示:

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不佳或企业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选择转型升级。在是否进行转型升级的考量中,市场风险过大是企业考虑最多的因素(63.2%),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使多数企业采取观望态度,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欲望,对转型升级更为审慎。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二大因素是企业家精神缺乏(558%),其潜在的不确定性极大增加了企业风险,使企业难以承受。第三大因素是缺乏高端人才(504%),尽管有些企业有较为强烈的转型升级愿望,但高端人才的缺乏,使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撑。此外,企业也普遍认为缺乏进入新产业的资金(46.7%)、没有掌握关键技术(22.1%)、企业员工素质偏低(206%)、产业政策限制(98%)、技术门槛过高(90%)、市场准入限制(72%)、绿色环保壁垒(5.3%),以及跨国公司在技术、资本、市场方面的垄断地位(57%)等都是制约其推动转型升级的制约性因素。

2.2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势必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向,带来对人才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的新要求,从而相应地改变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面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产业及其产品结构升级的压力,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以被调查的100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纺织服装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及其特征(见图1)。另外,从被调查的100家(中、小型)企业专业人才的学历现状及需求结构(见表2),可以看出,在现有专业人才中,中等专业学历人员(中专/技校)比重较大,高学历人员比重较小,相比同类型需求人才比例,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程度较大;多数纺织服装产业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但是纺织行业技术含量要高于服装产业,甚至部分纺织行业已被列为高技术行业),企业对中等学历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大,表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程度却最大。同时,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还与企业规模相关,大企业注重与企业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端人才培养与投资,规模偏小的企业较为需求一线生产与管理及开拓市场的专业人才。

从调研结果来看,常州纺织服装转型升级后的产业特征表现为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开始从“技能时代”向“高技能时代”转变,对初、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表现为金字塔形,需要大量能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看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而目前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要求相比,高职院校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3.1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产业升级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在当前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中,显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走向多元化。而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还定位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背离了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时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不了解,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区域经济的导向性。

3.2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背离

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期人才的实际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专业结构存在着专业大类发展规模不平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类专业设置比例较低、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等问题。尤其是对传统的专业布局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做出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趋同,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出现过剩,而有的领域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以致出现“用工荒”。

3.3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缺乏升级换代

由于办学基础及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按照传统的缺乏市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的是相对陈旧的固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陈旧并缺乏弹性,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升级计划,缺乏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仍旧沿袭中职和技术学校的基本模式,或机械地仿效普通高校的教学体例,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同高新产业相结合的教学和实训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从客观上造成人才培养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4基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着劳动力的需求结构,而且也对劳动力的类型、规格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应深入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4.1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培养目标上引领

高职院校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与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结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定位好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层次。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规格呈现出以下特征:

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产业升级变化的现场服务与管理能力。面对常州纺织服装产业以地域、产业集群为特点,强调其专业和岗位的专业性,需要在目标定位上明确培养适应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不断提升的,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4.2紧贴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情况来设置,而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必将使很多原有技术领域、职业、岗位消失了,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涌现了,这就造成常州纺织服装企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就必须适时进行相应调整。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所属要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结构相吻合。要做好高职专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熟悉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科学地预测人才需求情况。为此,高职院校要定期研究地方发展规划,尤其是产业集群规划,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去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调研发展趋势,加强与政府、人才市场、企业的联系,通过一定的机制及时、灵敏地觉察到人才市场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妥善地调整好高职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必须坚持三新原则,即新产业、新领域、新技术,随着经济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为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4.3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上引领

高职院校根据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教材创新上要发挥引领作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安排,要分析高技术岗位群和一般技术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然后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具有的知识结构。构建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在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着重加强与纺织服装产业链、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等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使课程开发体现高新技术发展的主流。

44营造多元化、高层次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完善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注册入学方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完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多元发展,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协调发展。推进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衔接,做好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对于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研究制定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办法,做好招生工作的衔接。

45与区域产业界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

高职院校应密切与区域产业界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承担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等横向项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还能将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第一手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能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可消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和研究时,能随时整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游文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2):41-45.

[2]付春生.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55.

[3]王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6-27.

纺织服装教育篇6

我国是纺织服装第一出口国,纺织服装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年平均从业人员为26.37万人,每年平均有0.71万从业人员退休,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退休岗位两项相加,全国每年平均需增加3.08万纺织服装出口的外贸人才。但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一个模式,缺乏针对纺织产业特性的国际贸易人才培训。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据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应根据各自条件,为我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应用型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

我校属于传统的纺织服装类高校,纺织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纺织业对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我校的强势学科——纺织学科,充分利用我校的纺织资源,在师资队伍、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规划、一三三课堂联动、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在主要流程中凸显了纺织贸易特色,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纺织贸易特色方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业务发展定位,优化了专业资源,实现了教材、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将理论和实际、行业和区域、学校和企业、一课堂和二三课堂、模拟和实战结合起来。下面以我校的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为例,谈一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方向建设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纺织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为纺织业输送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问题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一是紧密结合学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定位,大力推进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师资、课程、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建设,突出服务纺织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特色;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三是构建并实践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保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相比,纺织类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2)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通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类课程中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特色教育中强化素质、提升能力,达到“在通识中夯实基础,在特色中寻求创新”的培养效果,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3)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集群效应。

通过在师资、课程、实验、实训、实践、竞赛、就业、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突出特色方向并在各环节间实现结构性的有机对接,形成专业特色知识集群效应,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修订实施体现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教学计划中增加纺织类产业通识课程,二是将纺织贸易类课程从专业任选课调整到限选课,三是在专业课中增加纺织贸易案例分析,四是设置纺织贸易前沿专题讲座,五是考虑到我国纺织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增加英语课和双语课比例,开设韩语课,鼓励英语论文英文答辩等。

(2)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新建以纺织贸易案例为主的模拟实验室,二是新增纺织外贸类教学软件,三是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货运等原有教学软件中的纺织案例内容,四是增加纺织类课程的实验和实践学,五是新增纺织企业实习基地,六是规定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纺织贸易有关。

(3)第一、二、三课堂体系的一体化。如开展中国纺织进出口贸易的分析研讨会、纺织贸易经济沙龙、纺织贸易辩论赛,纺织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形成立体化大课堂体系。

2、构建与实施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1)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纺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国际贸易实务大赛”、“纺织贸易模拟博览会”等;二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纺织外贸跟单职业技能大赛”等。

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尤其是纺织类科研项目。

(2)课程支撑平台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纺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纺织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纺织企业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3)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纺织服装教育篇7

经过五年的积淀,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已经成为了服装专业大学生心目中实现梦想的天桥,承载着多少专业教师的祈望,点燃了多少行业的希望。

在过去的五年中,直接参与院校省内35所,间接参与院校国内约120余所,国外院校一所,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接赞助纺织服装企业、产业集群和商会48家,间接参与企业超过200家,直接报道媒体近60家,转载媒体150多家,到场观众约65000人次,直接受众人数近2000000!

这一组数字,不禁让我们对这个大学生时装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要打造大学生时装周?大学生时装周的运作机制怎样呢?历届大学生时装周的直接参与有什么感受呢?今年的大学生时装周有什么看点?大学生时装周未来将如何发展?请随我一起,带着这些问题来揭秘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

应运而生

广东是全国重要的服装大省,历年来生产总量、出口总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广东服装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服装设计。根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广东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达到3万多家,以平均每家企业需要5个设计师计算,当前服装行业就需要15万以上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

近年来,广东省内各高校都开始日益重视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每年为广东的服装企业输送几千名的专业人才,为我省服装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各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不过,人才市场空缺仍然巨大,服装教育产业的发展急需扶持和推动。

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运用而生,由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广东纺织教育协会和广州国际轻纺城共同主办,旨在搭建一个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增进院校与院校、院校和企业、院校和行业、中国服装教育界与欧美服装教育界之间的交流、合作,从服装教育开始,整体推动服装设计的进步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放眼全球,我们看到了唯一类似的平台1991年创办于英国的GraduateFashionweek。根据该毕业时装周官方网站的介绍,毕业时装周每年6月份举办,作为展示最好的学士学位毕业生时装设计人才的平台,旨在促进和培育如今青年人中的那些创造性的创新人才,使明天的英国创意产业能积极发挥对英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重大推动作用。

引发共鸣

从2006年的12场活动,到2010年的22场活动,参与院校从最开始的10所,到今天的20所,活动时间从7天延长到了14天,所有参与院校不需要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展演向组委会支付任何费用,组委会为参与院校免费提供了场地、舞台、灯光、音响、宣传以及门票、画册等等公共服务。每年的运作成本之大,不难想象。那么,这些费用从何而来呢?

原来,大学生时装周一开始就被定位为“公益性活动”,主办单位投入义务人力、财力不求回报,广州国际轻纺城为此投入了500万元的运作基金:同时,该活动也得到了求才若渴的服装企业、面料企业以及产业集群政府的踊跃支持,沙溪镇政府、大沥镇政府、广州市白云区服装商会、名瑞、以纯、天意、丝丽、新丝路、威丝曼、兔仔唛、明宝纺织、纤纬纺织、金玺绸业、联盛纺织、皇利达纺织、能胜纺织、海量纺织、冰岩布业、华隆纺织、润祥丝绸、三禾纺织、东京纺织、兰精纺织、钜馥纺织、时尚芭莎等等均先后多次支持过该活动。在支持教育的同时,这些单位也获得了人才,获得了客户,获得了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

除了资金,大学生时装周的档次和质量怎么保证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翻开历年的《大学生时装周精品汇编册》,一个个为业内人士所熟悉的响铛铛的名字跃然眼前:李欣、李当岐、张肇达、刘洋、蔡民强、毛继鸿、杨棋彬、计文波、房莹、武学凯、马伟明、李小燕、区志航……正是这样一群当前国内最权威的名师,每年都在为大学生时装周指导、把关,为服装教育和服装专业学生提出代表了行业趋势、市场需求、艺术专研等领域的专业建议和意见。每年,总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守候到大学生时装周总决赛的最后一刻,他们在这里等待的是千里马的诞生,等待的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希望……

精彩一如既往

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网络浏览一下历届参与者的博客,感受一下他们的心声。

一位参与毕业作品展演的网友这样说:“从参加广东大学生时装周毕业作品展演的那刻起,我就对自己说:在有生之年,哪怕只有一个人喜欢我的设计,我都会继续设计下去1因为我真的很爱服装设计!很享受站在台上时观众的掌声!”

一位尚未毕业的服装专业大学生观众这样说:“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时装展,并且是一气坚持看了多场。每次的震撼都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里真的很感慨,不知道毕业的那天我是否也能如此(希望不大),不过我会努力。我要加油!”

在大学生时装周,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有理性的行业发展,经济效益,人才培育,解决就业;我们还能真切的体会到了感性的、发自内心的,青春的脉搏,创意的洋溢,心灵的共鸣,对艺术创作的痴迷……

当行业形势好转,就业已不再成为毕业生们心头之隐忧时,梦想的实现再次成为学子们纯粹的追求。名师、名企、名校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毕业生们的创意也将一如既往的激情与精彩,大赛的奖金也将一如既往的丰厚……

历届的大学生时装周严谨地只为高等院校敞开大门,令许多高职、中职的服装专业院校师生好生向往,而又无能为力。今年,组委会体谅到了他们迫切的心情,终于打开了一条门缝,佛山市南海盐步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们成为了拿到第一张特别通行证的幸运儿……他们将以内衣专业特邀展演的方式,登上梦想的天桥。

关于未来

纺织服装教育篇8

英文名称:JournalofZhejiangtextile&FashionVocationalCollege

主管单位:浙江宁波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宁波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9751

国内刊号:33-1301/Z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纺织服装教育篇9

构建开放交流平台

广州国际轻纺城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其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的眼光提出了“中心、一个窗口”的市场定位,即以建设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全国纺织品物流中心、全国纺织品国际商贸中心、全国纺织品会展中心、纺织品资讯服务中心、纺织品设计与新技术交流中心、纺织行业品牌推广中心、纺织行业人才中心,和全球纺织品“广州价格”窗口来进行定位。

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广州国际轻纺城除每年举办数十场潮流资讯讲座外,还频繁开展国际间的商贸交流活动。

其中,专为服装设计高校学子打造的公益性时尚盛会――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不仅增进了大学院校服装教育之间的交流,加强了院校和企业互动,推动中国服装教育与亚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服装教育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把整个纺织服装上下游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融合了进来,特别是让面料商与院校、服装企业、行业协会产生互动,给这些面料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空间。

完善服务体系

服务是广州国际轻纺城的核心,以客为尊一直是轻纺城的服务经营理念。在充分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轻纺城为场内商户提供了如法律、金融、物流等多层次的客户服务,并积极与政府、行业协会、商贸机构紧密合作,定期为商户举办各种贸促活动、行业活动、专业培训,提供国际信息支持,指导商家研发产品。

另外,广州国际轻纺城还充分发挥广交会及各大纺织展会的作用,与广交会同期举行“轻纺城广交会客商接待活动”,为商家牵线搭桥,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每年轻纺城举办各类展会、讲座、学术交流、专场会等超过100场次。

良好的企业运营离不开高效的团队管理。广州国际轻纺城在组织架构方面不断完善管理运营团队,还在项目运营的各个领域与国际知名顾问公司合作,以此来不断提升轻纺城运营管理的国际化水平,轻纺城管理层更是非常重视长远规划,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审视未来行业变化。

把握时代脉搏

当前,广州国际轻纺城面临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他们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迎来了一系列的发展命题,行业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中国民营经济更是首当其冲。为此,广州国际轻纺城带领商户积极转型升级,在品牌建设、内部管理、质量把控、营销渠道等方面不断加大和完善管理,使得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商户的销量不降反升,抗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只要有需求就不存在困扰。广州国际轻纺城认为,专业市场作为中间流通领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到时刻把握时代脉搏。

对于广州国际轻纺城而言,它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一种行业使命,更在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不仅仅在于搭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贸平台,更为中国专业市场流通领域的发展开创了一条道路,指引着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

对话

taweekly:2013年以来,广州国际轻纺城在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广州国际轻纺城:企业的深度管理和细节管理。

taweekly:服务是广州国际轻纺城的核心。您认为,服务水平的高低该由哪些指标衡量?

广州国际轻纺城:服务水平的高低不是自己说了算,而应该是由市场中的客户、采购商的满意度衡量。我们长期与顾问咨询公司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及国际视野,适时调整我们的服务方向和服务质量。

taweekly:2014年,广州国际轻纺城将有哪些重点活动?

广州国际轻纺城:2014年重点活动主要集中在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提升和贸促平台的持续创新两大领域

taweekly:最近关注的行业事件或话题是什么?

广州国际轻纺城:国际市场增长缓慢,内外棉价差过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

taweekly:对外交流考察活动往往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防范形式主义?

广州国际轻纺城:如果我们组织对外交流考察活动的话,那一定是应广大客户的要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组织对他们有帮助的活动。

taweekly:您认为,大体量中低档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在未来会消失吗?

广州国际轻纺城:任何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业态必将面临转型。

taweekly:广州国际轻纺城非常重视长远规划,对于战略决策,如何将风险降至最低?

广州国际轻纺城:所有决策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做到有据可依,避免风险。

纺织服装教育篇10

“纺织原料”展区在简要介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纺织原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在纺织原料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以及在海藻酸系列功能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构树纤维等新原料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果与应用情况。巨大的纤维轮显示,纺织产品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超越“衣被天下”的民生领域,扩大到航空、航天、水利、农业、交通、医疗等众多领域,因此,纺织研究也在打破原有的学科和行业界限,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大势所趋。正是基于此,武汉科技学院以纺织特色整合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各学科,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特色鲜明的6大学科群。即纺织工程与材料学科群、环境与化学化工学科群、机电信息学科群、理学基础学科群、人文艺术学科群、管理学科群,各学科群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纺纱技术”展区首先分析了环锭纺、自由端纺纱等常规纺纱技术及其不足,详细介绍了武汉科技学院徐卫林教授主持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四大创新、四大突破,并通过与环锭纺技术的对比,凸显了嵌入纺技术的先进性。这项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盛赞为“对传统纺纱技术一次革命性突破”的技术,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该展区还展示了武汉科技学院自主研发的柔洁纺技术、无pVa上浆技术等原创性纺纱、浆纱技术,彰显出学校在该领域中突出的研究能力。

技术纺织品及功能纺织品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是我国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武汉科技学院开发的花式纱线产品、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功能纺织品、环境友好阻燃、免烫及卫生整理纺织品、单向导湿纺织面料、防水透湿织物、再生塑料基剑麻增强复合建筑模板、秸秆纤维、防血吸虫病感染防护服、避蚊纺织品等多种功能性高附加值纺织新产品,分别具有保健医疗、防护、军用、环保、服用等功能,为培育和扩大内需、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该校主持的“苎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项目,研究开发育种、栽培技术、收割、脱胶、纺织印染加工、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一条龙产业核心技术与现代化装备,构建生态产业链,以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苎麻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还牵头组建了“中国苎麻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从农业到纺织业,从生产过程到生态环境保护,从研究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苎麻产业技术体系。

在纺织产业链中,染整技术是对纺织品进行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的重要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纺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它需要大量使用化学助剂,所以它也是制污和排污大户。简明高效、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再生循环是印染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武汉科技学院在纺织印染清洁生产,纺织品染整加工新工艺、新助剂的研究开发,功能性纺织品助剂的研究与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及回用这个行业重大技术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曾庆福教授发明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获得了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以无形资产入股创立了项目产业化基地,并应用于棉印染、蜡染、针织、毛巾、苎麻、制线等20多家印染企业。

武汉科技学院连续10年稳居中国时装院校专业排行榜第一名,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在“服装设计与工程”展区,展示了学校在高级时装设计、制服设计、舞台服装设计、染织纤维艺术、服装数字化等几个领域的重点成果。其中,用服装CaD技术、三维立体测量等数字化技术对服装进行处理,以及通过网络浏览服装试穿效果的三维服装虚拟试穿系统等,都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成果,将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提供巨大支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装备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装备制造国之一。纺织装备是纺织工业的基础。武汉科技学院在针织服装机械、纺纱加捻机械、现代缝绣机械、纺织器材表面处理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