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外包的风险十篇财务外包的风险十篇

财务外包的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33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1

【关键词】财务外包;风险;防范

企业财务外包是指企业将自己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些事项或流程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代为操作和执行。成功的企业财务外包可以给企业本身带来很多的竞争优势,但同时它也蕴藏着风险。企业在进行财务外包决策时应准确了解和掌握风险是否存在,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这对企业实现最终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财务外包风险大致体现在发包方和承包方两个大方面。

1.首先从发包方的角度来看,财务外包主要有以下几个风险

1.1签订合同时存在的契约风险

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签订合同是财务外包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步。但是如果企业发包方对合同内容考虑不周全,缺乏完整性和合理性,随之就会产生很多的后续问题。这样的企业战略不仅不能达到财务外包原有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初衷,甚至有拖垮企业的风险。

1.2隐性成本增加的风险

据调查,很多正在中国市场考察的外国发包企业认为,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企业一旦实行外包,就能减少劳动力成本,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劳动力成本其实只是外包成本的一小部分。外包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潜在工作,这些隐形成本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业务移交、专门人才的增加、文化协同到外包协议管理和关系维护等等。随着外包管理越来越复杂,没有被考虑进去的隐性成本往往要占据成本的绝大多数。

1.3发包方财务核心能力削弱风险

财务工作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包括纳税筹划,成本预算,财务管理等工作.某些财务工作如果进行外包,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专注自己的核心工作,在短期内可以扩大自身主营业务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在市场上处于主导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发包方企业本身长时间不处理一些基本财务工作,会逐渐丧失财务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承包方处理的工作可能导致发包方在相关领域内能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未来战略的实施。

2.其次,从承包方的角度来看,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2.1承包方泄露发包方商业秘密的风险

企业在日常会计财务处理过程中会生成大量财务数据信息甚至是商业机密。发包方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需要传递给承包方,虽然外包实施过程中双方会签订保密协议,但如果承包商内部控制不健全,承包方的内部员工中途终止服务所引发的泄密风险就会增大。员工可能私自透露比如发包方人工成本,财务重要数据等一些重要信息,这样导致发包方内部的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被泄露及丢失的风险,而根据保密协议,承包方也要为此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2.2承包方本身导致的信息质量风险

发包方将其财务业务交付给承包方来管理,因而失去了对某些财务流程的控制和监督。发包方与承包方毕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企业,在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等方面会产生不同,从而影响相互之间的配合。此外,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的离岸外包和近岸外包,由于承包方员工本身非语言国家人士,文化和语言表达及运用的差异导致完成的服务质量不合格,甚至有经常被客户投诉的风险。

3.财务流程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3.1签订完整合理的财务外包合同

在制定外包合同时,首先基于承包商的独立性与企业的控制能力,企业与承包商之间必须选择合适的外包方式,建立有利于双方的制衡机制,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平衡收益与风险;其次,由于财务部门设计的行业机密众多,因此签订合同时,除了充分了解承包商的信誉、为保守商业秘密采取的措施基础外,还应就财务信息的保密措施签订详细的约束条款;最后,合同中还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处理该变化的程序,以保证外包业务的健康运行。

3.2合理估计和预算隐性成本,做到真正的降低成本

企业在实施财务外包决策前,管理层一定要先制定经营战略决策,除了劳动力成本以外,应合理估计各种可能发生的隐性成本,如供应商选择、业务移交、内部人力、文化协同到外包协议管理和关系维护等等。在合理估计这部分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劳动力成本才是企业外包以后真正的成本,只有成本预算准确了,以后外包出去的业务才能实现真正降低成本的价值,让企业真正受益。

3.3正确确定财务外包业务的范围,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企业在合理确定财务外包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财务工作哪些可以外包,哪些不可以外包。在外包行业刚兴起之时,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实施财务外包就是把所有的财务工作都外包出去,其实这种想法是欠深思的。财务外包的真正目的是核心业务留给自己做,把本身相对不熟悉且不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达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财务业务流程中,有一些是不能外包的,比如高级财务管理,预算控制以及企业核心财务部分。对于可以外包的财务模块,应该首先制定该模块的风险防范机制。例如纳税申报模块,如果实行外包,就要首先合理制定纳税筹划制度,然后在实施过程当中,随时保持和承包方的沟通和协作,以防止承包方不正确履行纳税制度而导致多交税的行为。

3.4选择合理的承包商,防止机密泄露风险

由于承包方选择不当会导致很多风险,发包方在选择承包商时,应该考虑承包商的综合能力,比如公司规模,能力,员工素质,人力资源等因素。应优先选择具有安全信息控制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承包方,并且建立相应的风险承担、利益共享系统,提高对财务外包的财务管理水平,并及时与外包商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承包商签订信息安全协议来防止机密泄露的风险。 [科]

【参考文献】

[1]杨静.财务外包风险控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7):42-43.

[2]戴福祥,吕利平,石银萍.财务外包风险防范研究[J].财会通讯,2009,(10).

[3]刘中华.会计服务外包业务的风险与对策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6):10-13.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外包风险

一、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

1.外部环境风险

在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期间,财务会计外包工作的实施关系着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实践财务会计外包作业中,仍然存在着外部环境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即由于财务会计外包工作属于新型业务,因此,国际政策、国内政策、法律健全程度尚未达到标准,同时,行业规则仍未健全,因而,在信息安全、合作关系、外包服务质量、服务商等问题协调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科学指导,就此加大了财务会计外包风险。

第二,外包服务商风险,即在外包服务商选择过程中,如若服务商道德品质、信息沟通能力、经营失败风险应对能力等不符合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要求,那么在与外包服务商签署合同后,风险发生概率将随之提升。

第三,外包合同执行风险,即在财务会计外包情景下,如若外包企业工作态度消极或者敷衍了事,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即公司偿债能力、服务水平、负债情况、资金周转、收入来源等一致的基础上,外包企业工作效率和外包合同执行效果将落后于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绩效,最终造成外包合同风险问题。

2.企业内部风险

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活动开展过程中内部风险问题的凸显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会计外包服务质量,如,在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践行过程中,工作流程、员工职位发展、职能分配等将随之发生变化,而基于会计等部门工作内容、运作方式等的变革,部分员工将产生不公平心理,且在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时,对财务会计外包工作持有反对态度,最终造成员工抵制风险的产生,限制外包服务水平。此外,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转移过程中对财务会计专业技能、内部知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岗前培训意识,同时,尚未提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平台,继而促就财务会计在不了解会计相关制度和法则的基础上,无法适应财务会计外包运作环境,就此引发了人才危机。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设计原则

在当前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企业内部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问题,影响到了财务会计外包服务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科学性、灵活性、合理性,应注重结合外包风险,制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评价结果,真实反映外包活动中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发生概率。而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应注重遵从科学性原则,即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应确保数据来源、处理方法、指标设置、指标处理等的科学性、标准性,以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活动风险概率,避免由评价结果误差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同时,在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亦应注重遵从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的设计应实现对风险特征的描绘,且因子来自于实际,具备简捷性、易操作性,易计算等特点,就此真实反映风险问题,达到高效性风险评估效果。

(2)评估流程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主要是由外包服务商、员工抵制、外包合同所造成,因而,在财务会计外包风险实践评估过程中应注重设定四个评估环节,其一,是外部环境风险评估。其二,是企业内部风险评估。其三,是外包服务商风险评估。其四,是外包合同风险评估。而在外部环境风险评估期间,为了保障评估结果真实性、可靠性,可将其分为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外包市场环境风险3个因素,就此实现对外部环境风险的真实判断。此外,在企业内部风险评估作业中,为了实现对外包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应在风险评估时,由内部员工抵制、内部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外包服务商依赖程度、服务绩效监督效果等共同决定风险发生概率,对企业内部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控制。同时,在外包服务商风险问题分析过程中,应注重综合服务商选择风险、服务商道德风险、信息沟通风险、服务商经营失败等风险评估结果,最终通过风险信息的真实反映,削弱由财务会计外包风险所造成的经济侵害。

2.评价模型构建

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建构评价模型,而在评价模型建构时,需导入“模糊集合”概念,即站在外部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外包服务商风险、外包合同风险等角度,对有关数据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运算评价结果,且真实反映风险发生概率,即模糊综合评价法需遵从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评价集评估和计算评价对象构建评价矩阵模糊综合评价对象综合评价结果的评价流程,如,当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用R来表示时,那么其因素集X可用X1、X2、X3、X4表示,继而待因素集{X1、X2、X3、X4}确定的基础上应参照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等级评价标准,评估各个风险因素,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方式,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如,在X1外部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由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外包市场环境风险,即二级指标X5、X6、X7对单因素进行评价,且构建评价模型,最终真实反映风险评估结果。但在风险评估结果处理过程中,为了真实反映风险概率,需结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判断风险评估信息,且选定数值最大者,编制风险应对措施,最终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达到高质量财务会计外包状态。

3.案例分析

某房地产企业,成立于2002年,核心业务为房地产出租、房地产销售等,而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共有员工500人,其中,房地产销售人员共356人,而财务工作一直由6名专业财务人员负责,年收入可达到1.2亿元,但由于在财务审核过程中发现,公司内部仍然存在着房地产信息管理混乱、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不健全、纳税申报出错等问题,因此,为了打造经济循环的运作环境,决定将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外包给外部财务公司,且拟定了财务会计活动外包合同。而在财务会计外包活动实践过程中,为了规避外包服务商、企业内部等所引起的风险问题,企业依据自身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特点,使用eRp软件重新规划了内部管理,且针对成本核算流程、财务工作岗位、财务工作职责等进行了界定。同时,该房地产企业内部为了进一步降低外包风险几率,采用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风险评价手段,并在风险评价过程中,为了保证风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由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有关责任人等共同组成10人专家评审机构,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环节进行监管,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评价、计算风险信息,最终经单因素评价信息统计、整理后发现,该企业隶属度最大值处于一般风险水平,因此,在外包服务商选择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于财务会计外包决策实施期间,针对外包需求、外包范围、外包预期收益等进行了明确界定,且在合格服务商选择的基础上,制定外包管理流程,最终在有章可循管理环境中,及时发现企业内部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问题,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三、结论

综上可知,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管理工作关系着企业经济水平,因此,为了保持企业财务资金的循环,满足企业发展条件,应注重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决策实施期间,做好风险评价工作,即确定评价目标、设计各项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评价指标、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就此通过风险评估工作,真实反映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工作现况,同时,对外包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控制,打造良好的业务发展空间,并有效降低由外包风险所引起的经济损害。

参考文献:

[1]王瑾.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防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30(28):156-157.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之下,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质量成为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外包作为一种市场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方式,逐步成为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财务外包对于企业究竟能带来哪些益处,在此过程中有存在哪些风险,本文对此作以下分析和阐述。

一、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益处

(一)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

企业将财务会计外包给专业的财务管理公司,由于财务管理公司致力于从事专业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上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因此与企业自行开展财务管理相比,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主要表现在软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财务会计外包可以降低硬件和软件等成本,企业如果将财务会计外包出去,就可以不再配备所需的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等财务管理工作必备的办公条件,同时也不必为软硬件升级换代支付费用,可以籍此节省一笔费用;另一方面,企业把日常财务会计工作外包出去,将这一部分工作采用契约化的方式转移给财务管理公司,可以相应减少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从而使得人员成本得以降低,而且把固定资产管理、纳税申报、应收账款管理、筹资融资等财务工作交给专业的财务管理公司k理,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及专业化程度,能够减少企业在财务运转上的时间。

(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财务管理公司作为专业的财务管理服务机构,其优势表现在:一是公司具备大量的财务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不乏个人资质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二是财务管理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需要,除了在人员方面投入以外,还会投入大量资金,及时实现财务管理软件、硬件的升级和更新;三是公司长期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客户打交道,专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对国家及地方出台的财务管理新法规、新规定贯彻执行得较好。基于财务管理公司的专业优势,企业可以借财务外包来弥补自身在财务管理人才上的不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在主管部门、税务机关等第三方的认可度,另外还可以通过外包过程,学习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利于提高竞争能力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应该把核心业务的开展及竞争能力提升作为最核心的工作目标来抓,并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到其中。如果不将财务管理等工作外包,企业就无法从这些非核心业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一些管理上不成熟的企业还有可能主次不分,花很大精力去抓财务工作。因此,财务外包对于企业特别是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的企业,一方面帮助其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把企业从非核心业务管理中解脱出来,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集中企业资源来提高竞争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

(一)财务管理公司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风险

从企业的角度,所选择财务管理公司在能力和职业道德上都对其构成了一定风险。首先,财务管理公司的能力能否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提供的财务管理服务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财务管理公司虽然长期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服务,但是每个企业所具有的不可能只是一些在管理上的共性问题,还会有不少作为个体存在的个性问题和需求,所以财务管理公司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其专业能力胜任的关键;其次,财务管理公司所承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包含大量商业机密,虽然我国法律法规中对商业秘密有相关规定,双方在契约中也可以约定泄密责任,但由于企业向财务管理公司提供相关财务资料在契约中本身作为一种义务出现,加之对泄密行为取证难度很大,所以财务管理公司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在财务管理上对财务管理公司形成依赖的风险

不可否认,企业将财务外包,作为专业机构的财务管理公司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补齐企业在这方面的短板,但是,企业如果把财务所有工作都外包,从长远情况来看,会弱化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不利于企业中长期的财务规划和决策,并且无法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所需的财务支撑。如果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对财务管理公司形成了依赖,可能会出现两个方面的不利后果,一是财务管理公司本身作为经营性企业,其自身运行也受到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制约,也可能出现经营危机甚至倒闭,如果企业对其依赖性强,就会形成连带风险;二是财务管理公司同时对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在时间和精力上既不可能像企业内部职能机构一样专注,也不可能像企业内部职能机构一样熟悉企业情况,所以所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据此决策可能蒙受损失。

(三)合同履行风险

即使在相关法律的监管之下,企业与财务管理公司签订的合同,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全履行,在一些极端情况还可能出现合同无法履行、财务管理失控。这一风险的产生,既可能是财务管理公司的能力原因,也可能是双方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导致所持立场不一致,还可能是企业与财务管理公司在具体工作中的对接问题等,总之,企业必须正视财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对这一过程可能给企业管理造成的冲击作一些必要准备。

三、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选择合格的财务管理公司

对于准备采取外包方式来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企业来说,选择好财务管理公司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公司的时候,重点从专业能力、社会信誉、服务经验、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选择财力管理机构时不能只看价格,不看质量,应该坚持质量信誉第一,价格其次的原则。必要时,企业可以通过调研自身情况,具体提出相关服务要求,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和确定财务管理公司。

(二)合理确定财务外包范围

由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商业间谍无孔不入,而企业财务涉及到众多商业机密,所以有必要在财务外包时通过限定相应服务范围来防范商业秘密被泄露或盗取。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情况来看,大多数是把财务处理、财务报告编制及分析等业务外包,对于财务的一些基础和关键的控制环节仍由企业自己掌握,并不是把所有工作都外包出去。这种做法值得我企业借鉴。企业在财务外包时要对准备包出去的工作进行详细分析,找准风险点后再进行筛选,确定外包的财务工作范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包出去的只是记账。

(三)签订好财务外包合同

由于我国市场主体的信誉体系还在建立健全之中,为了保护企业在财务外包过程的权益,必须在合同中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财务外包范围、价格、期限、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与责任、违约责任等等。特别是对于企业针对自身情况,对财务外包服务有一些特殊要求的,更应该在合同中约定清楚。

(四)与财务管理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

在财务外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保持与财务管理公司的合作关系非常重要。企业既然选择了财务外包,就应该把担负这一项工作的财务管理公司视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工作中加强与其沟通,帮助其了解熟悉企业的情况,以便为企业提供合适的管理建议,最终实现双赢。

四、结束语

由于能够节约成本,并且在短期内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财务外包已经成榱说鼻捌笠灯毡椴捎玫囊恢种匾手段。在财务外包的过程中,企业要通过从质量信誉来考核财务管理公司,合理确定外包范围,签订好管理合同,与其保持密切合作等手段,来降低财务外包风险。

参考文献:

[1]蔺雪娜.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4(26):10-10.

[2]徐煜.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防范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33-33.

[3]潘洋.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21):45-46.

[4那娜,张莹.试论企业财务会计效率提升策略[J].品牌(下半月),2015(09):101-101.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财务会计外包是指企业与承包商签订协议,将一部分财务会计职能交给承包商来完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愈演愈烈,很多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关键领域,而对非关键领域则采用外包服务形式。财务会计外包对企业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风险。文章将探讨分析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

财务会计外包对企业运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进而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高,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但不能否定的是,财务会计外包也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包保障风险。财务会计外包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障,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约束。但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难以有效规范和引导财务会计外包各项工作,加大外包业务风险。例如,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企业不能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外包业务,缺乏科学的外包管理方式和外包后期安排,容易导致外包市场混乱,影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外包选择风险。外包服务商的社会影响力、信誉度、整体实力存在巨大差异,一些企业在选择服务商时,忽视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可能选择实力较差,影响力小的服务商,制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外包质量风险。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制度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外包商资信力较差,往往只图获取短期利益,专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技能缺乏,社会影响力和信誉度低,缺乏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创新精神不足。甚至难以满足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各项工作需要,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高。

(四)外包安全风险。外包过程中缺乏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泄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或者外包商道德素质偏低,未能对发包方的资料严格保密,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外包商将财务会计信息泄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让竞争对手获取不当利益。

(五)外包退出风险。外包过程中过分依赖承包商,盲目相信承包商的能力,将企业员工、内部财务会计信息等全部交给承包商,增大外包风险,导致对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或者一些承包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在获取劳动报酬之后未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认真完成财务会计管理各项工作。

三、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为应对财务会计外包所带来的风险,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根据外包风险类型,结合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实际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财务会计意识。实施外包前,企业必须对自身财务会计管理各项工作有全面了解,明确自己的优势,掌握自身的不足。通常季节性企业、新建企业、分支庞大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适合外包业务,这样可以减轻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二)培养正确的财务会计外包理念。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财务会计外包理念,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入手,充分认识财务会计外包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注重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综合技能,能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实际工作需要,做出正确选择,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外包商。

(三)选择恰当的外包服务商。在选择外包商时,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综合考虑服务商的工作人员素质、服务商综合实力、信誉度、社会影响力等,选择综合实力强的服务商。从而更好开展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降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成本,减少费用支出,提高外包服务水平,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健全外包合同各项规定。选择外包服务商之后,要做好合同拟定工作,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有效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各项规定,平衡风险和收益,并签订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保密条款,维护企业正当利益。同时还要对外包期间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规定,加强协商和沟通,制定预控和应对措施,提高外包服务商的工作水平,明确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好为企业发展运行提供服务,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五)重视外包信息安全管理。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泄漏,必然影响企业发展和运行。因此,在外包服务时必须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考查外包企业的忠实度,签订保密条款,一旦发生信息泄露,要根据合同条款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更好约束外包服务商各项工作,促进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六)提高企业自身财务工作水平。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促进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各项制度,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促进他们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另外还要加强内部控制,重视监督管理工作,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高,有效预防外包风险发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总之,财务会计外包有利于企业实现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包所带来的风险,应该从制度、工作人员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灵活应对和处理外包所带来的风险,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蔺雪娜.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4(9)中,154-155

[2]关守华.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分析及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269

[3]程超.浅谈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风险与应对措施[J].财务会计,2012(10)下,37-38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外包风险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政策的实施虽然使企业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进程中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在这种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如果外包企业不能对实施外包所可能遇到的风险很好的进行识别和规避,那么就会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实施外包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企业财务会计在实施外包是就一定要对外包所带来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更好的将外包的目的体现出来。

一、企业财务会计外包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高回报低成本已经成为了企业所最求的目标,那么企业将财务会计进行外包就成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在企业财务会计外包下,其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在经营中的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财务的质量。在我国的企业之中中小型的企业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些企业在财务部门上的建立都不够完善,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置财务部门,那么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在未来道路上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与此同时,财务会计外包可以使企业重新回顾业务的流程,这样就使企业的经营模式在改变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契机,对企业业务规模的缩减和组织结构的精简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的参与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去。而企业将财务会计交给专门的服务商来处理,这样就是企业的财务更具透明性,对企业财务信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所面临的风险

1.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所面临的外部风险

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所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有政策法律环境风险、外包市场环境风险和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是非常大的,同时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从宏观层面上来影响企业在财务会计活动上的开展,而这种系统性的风险企业是难以将其控制的。在这些外部环境风险之中,其张松法律政策风险是指国内和国际上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以及财务会计外包活动在监督上的一些规定和变化程度,这些都会对企业财务会计外包的决策和实施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财务发展健全程度来说,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引导政策依旧不是十分的完善,而财务会计外包作为一项新型的业务,在行业上的规则还是十分缺乏的,它的实施很大程度上都是参照国内外一些大企业的实例来进行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没有实例参照的问题就需要企业自行探索也解决,这无疑是加大了企业在财务会计外包上所面临的风险。外包市场环境是指国内外才财务会计外包上的服务需求情况、外包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外包服务机构下此行业的发展情况。现如今,我国的外包业务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仅市场的竞争机制还不是十分规范,在服务的方式、水平和价格上的评价与监督交易规则也没有成型,那么一旦出现外包服务上诚信不足的情况,对外包服务上的监督和责任追究问题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宏观经济环境所指的是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从国际环境来讲,那么在全球运作的公司面对国际金融的秩序和产业链结构的变化所面临的风险是无法预计的;从国内的环境来说,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行业服务的标准和经济上所实施的政策都会给企业在财务会计外包上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所面临的内部风险

企业的内部环境背景给企业在财务会计外包活动上的实施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影响。面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看外包工作者对外包这一活动的意识和技能是否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在企业实施财务外包这一活动时,企业的活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还需要对内部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就表示这需要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新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部分工作者的利益,同时部分工作者还会面临着失去工作的问题。目前在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联合的情况下,如果外包服务着的活动一旦出现辩护,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外包毕竟是一项新的组织变化活动,企业之所以选择财务会计外包这一活动,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的创新和改革,但是在企业实施这一活动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改革就需要外包服务上作出相应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依赖外包服务上是否愿意统一革新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外包服务上在某种程度上回成为企业在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阻力。而在企业签订外包合同时,这一活动就是一项长期的政策,而企业要想终止合同其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可预计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会计外包活动的实施使企业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迎接着挑战。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要想在实施财务会计外包这一活动时将风险规避就需要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以此来达到有效预防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风险的目的,节约企业在经营上的成本,这对企业外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霞.以财务与会计外包推动企业价值的提升[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2):78.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6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会计外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企业的财务会计外包政策实施,能够使企业得到一定优势,但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中也承担较大的风险,这种机遇和风险并存的环境下,若不能对外包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与合理规避,将无法实现制造企业的财务会计外包政策,因此,在实施外包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并评估相应风险,从而能够规避风险,体现出外包目的。

一、会计外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企业最新目标为:低成本,高回报,因此财务会计就必然会进行外包,企业财务会计的外包,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财务质量。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制度上不完善,而且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内部的财务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1]。因此该部分采取外包政策将有利于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企业业务规模缩减,精简组织结构,并使其加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把财务会计交由专门服务商进行处理,可提高企业财务的透明度,提高企业财务的信用。

二、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

1.财务会计承包商的职业道德风险

在企业的角度,承包商的职业道德水平较为重要,若外包财务的服务商较为优秀,会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取得经济效益,但若外包商的水平较差,则会导致企业失去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企业在进行外包商的选择上,存在较大风险,而外包商的职业道德在服务质量和外包商的信誉水平上有主要体现[2]。因为服务商和企业经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若其职业道德较差,有财会信息泄漏的风险。

2.财务会计丢失专业技能的风险

部分学者认为,财务会计的外包虽然能带来短期的竞争优势,但企业却会丢失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创新。在中小企业中,与大企业相比,财务会计较弱,会制约企业的良好发展,实行财务会计外包策略会节约会计成本,并准确得到财务会计的专业分析,有利于企业发展。从短期角度看,企业会失去自身财务会计的管理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会增加对外包商的依赖性。

3.失控风险

当企业签订会计外包的协议后,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合同不能体现的现象,而很多财务外包的服务款项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完整实施,会增加收益和分配的不确定性,在市场机制和法律监管下,企业依然可能出现外包业务的无法控制性,会影响企业财务会计的良好管理,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风险防范措施

1.选择良好的外包服务商

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的外包时,要充分了解外包的服务商,一定要选择技能专业、服务水平较高,信誉良好的服务商,并对服务商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进行调查[3]。同时还要对以下因素充分考虑,(1)检查服务商的共组能力和质量,看其是否能够正确处理企业存在的问题。(2)财务会计的外包成本,采用外包措施的主要目的为减少支出,因此对于服务条件差异较小的服务商,要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家。(3)还要对服务商进行经验上的考虑,服务商负责的企业越多,就会有更多经验,其质量水平也会较高,从而降低外包风险。

2.增加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

制造企业在进行会计外包前,要清楚认知自身的财务会计情况和整体情况,知道自己的优势,因为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外包,对于新建企业、季节性企业和分支庞大的企业等就比较适合财务会计的外包服务。新建企业进行会计外包有利于其对核心业务专注研究,分支庞大的企业进行财务外包,能够相互练习各分支部分的财务会计,避免各分支部分出现造价等情况,增加财务资源的运用率。

3.制定合理的外包合同

企业在决定进行财务会计的外包,并选择服务商后就要制定合理的外包合同,保证服务商和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制定合同时,要根据企业的控制率和服务商的独立性,选择双方都合适的外包方法,有利于建立双方制衡的机制,平衡收益和风险。而且财务会计的部门还会涉及较多的行业机密,因此双方要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同时企业要对外包期间容易出现的变化,执行良好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业务得到正常运行。

四、结束语

制造企业在经济全球发展的同时,竞争压力较大,要想促使核心业务得到不断发展,就要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进行财务会计的外包就是一个良好措施,但其也具有一定风险,因此要选择良好的外包服务商,增加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制定合理的外包合同,合理规避风险,保证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翠湖,宋小川.美国、印度会计外包的实现方式与我国会计外包的发展态势[J].现代商业.2013,27(16):135-136.

[2]生艳梅,徐禄帆,张延军.我国企业财务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3,26(17):144-145..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预算管理;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开放的、有人的主观行为参与的经济系统,所以,引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或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企业系统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系统内部主观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对大量企业经营情况的实地调查表明,当前,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引致企业财务风险,较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变化、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技术环境变革的不确定等,内部因素主要源于较低的企业资金管理决策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现代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财务管理要求企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认识和把握风险。将风险与财务问题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财务风险,它构成经济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财务风险是贯穿现代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表现在:

第一,财务风险是一种可度量的可能性。即它以认知风险为前提,如果对风险无法加以度量,就不能真正认识、驾驭并转移和分散风险,从而也就不能降低和减少风险的损失。换言之,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之前,能预先知道所有可能的后果及各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能认知并测度风险。若用概率来描述,则体现为结果的概率分布特征。

第二,财务风险是与风险报酬(收益)直接相通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风险同收益有替代效应。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变异程度及其概率。这是科学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有以下三种。

1 投资风险

企业的投资按照投向可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按照投资形式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按照投资期限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

2 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和实际筹资效果的不确定,导致企业行为无法达到预计效果的风险。从筹资方式来说,有债务筹资和股票筹资之分。

3 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风险就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存量现金不能够满足企业当时的支出需求,而产生的阻碍企业正常运行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然变化,重大政策调整,各种自然灾害或其它突发性风险事件发生,企业可能因为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困境,当企业出现现金流风险时,企业并非资不抵债,也不一定与经营亏损相关,只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量分布与债务到期结构分布不均衡等原因暂时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三、产生财务风险的成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我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5 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1 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策略

第一,风险规避,即企业在进行风险决策时或在实施风险方案过程中,对超出企业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第二,风险降低,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

第三,风险分担,即企业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借助

他人的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第四,风险承受,即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减轻损失的策略。

企业应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①要对单位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重点是对单位的经营性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组织体系、机构设置、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情况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单位所处的外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进行调查。

②根据调查结果,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单位内部结构,通常包括:行政领导体系,包括行政领导的设置,各个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构成要素体系,包括人、财、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的所属系统;经营体系,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系统;管理体系,包括会计、统计、审计、电子信息和网络监控等系统。

④根据划分的各个所属控制系统确定系统运行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同时制定每一关键环节控制要点的有效控制方法和操作规范,特别关注高风险环节风险控制点的控制,防止产生财务风险。

④针对具体业务与事项实施相应的控制。具体业务事项的控制一般涵盖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通常包括对采购、生产、销售、预算、担保、合同协议、业务外包、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投资融资、货币资金、存货、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控制,要特别关注重要业务事项的控制,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

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对不相容岗位实行分离控制、相互牵制。对财务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如担保、对外投资)制定专项业务操作流程,并对相应岗位进行特殊培训;对重要的担保业务、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并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测,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

对内部控制执行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适时进行修订完善,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2)实行预算管理

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财务目标)的偏离程度。财务预算是财务目标的细化,财务预算作为企业预算的一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定立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也为生产经营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尺度。企业整体是一个责任中心,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都是各自独立的责任中心。这些责任中心被要求完成特定的职责(目标、任务),也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以便对该责任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向下层层分解细化、下达预算目标任务和赋予权力,将预算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然后实施预算的事前、事中控制,一旦发生偏差,及时分析问题,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纠正偏差,从而达到预算目标。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工期长、一次性、影响因素多,使得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如果风险应对不当,施工企业将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甚至于破产倒闭。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安全质量风险、施工管理风险、环境保护风险等,本文着重介绍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多种表述,这里讨论的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预料之外的大额支出增加或者收入减少,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困难。

二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及成因

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

(一)外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风险

外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或者业主原因给施工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包括投标时低价中标,合同条款签订不严谨,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动,经营中的决策失误,工程分包管理的漏洞,竣工决算的不及时,国家政策的变化等。

1 市场和政策风险

施工市场的好坏往往与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当周边环境经济萧条,市场疲软,投资不足,施工项目亏损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尤其在目前的通货膨胀情况下,材料和劳力的价格上涨,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项目盈利能力下降。另外,国家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的变化、会计准则的修订等对施工企业的经营、资金筹集等都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带来财务风险。

2 投标风险

目前由于很多项目投资不足或资金来源尚未完全明确就先期开工建设,业主在招标时就通过苛刻的合同条款或者暗中协定,把施工企业大额垫资作为中标的条件。另外,业主还往往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以质量保证金和工期保证金的名义预交资金,一般不少于合同造价的10%。无论是垫支还是预交保证金,都会增加施工企业的资金成本,并且产生资金无法到期收回的风险。此外,目前施工市场基本实行低价中标法,为了能揽到工程,施工企业投标时竞相压价,最终只能以微利或者成本价(有的报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承包工程。工程报价过低,造成施工企业合理利益的流失,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财务风险。

3 合同风险

施工合同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业主强势的地位,或者施工企业市场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订立时可能会在工程结算方式、工程款项的支付、工程变更、违约等责任条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合同今后的履行埋下了地雷,使施工企业不能利用合同条款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产生损失,给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未得到业主“指令”或未经业主工程师同意,擅自变更施工设计,即使是合理的,施工单位也可能遭受业主的反索赔。

4 工程款回收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八条规定“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即时拨付工程款项”。但是有的建设单位因种种原因故意不履行合同条款,不支付工程预付款,想法推迟或减少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完工后长期不决算拖欠工程款,工程款的拖欠导致施工企业不能及时结算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的价款。而发生这种情况时,分包商和材料商根本不会顾及建设单位是否拖欠,而是一纸诉状将施工企业推上被告席。结果就是施工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工程没赚钱,反而要从企业里拿钱替建设单位赔付工程款。

5 工程分包风险

施工企业承包大型工程,必然要分包一些项目。施工企业要逐个项目审批分包的必要性,并且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分包合同的严密性,分包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分包工程款的支付方式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工程分包存在的风险,会给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带来财务风险。

(二)内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风险

内部环境引起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分配、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应收工程结算款等给财务工作带来的直接风险。

1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的一些因素造成的风险,如重大投资失误、关键诉讼失败、企业重大管理决策的调整等都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尤其在施工项目的经营中,由于决策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或存在安全、质量问题,都会带来财务风险,使项目不能达到预期利润及利润率。

2 会计核算风险

如果施工项目收入成本确认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就会造成收入与成本不配比、利润不实;如果项目对实施前期、中期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及时入账,加上合同报价低的影响,就会导致项目后期出现较大潜亏;如果项目在无业主方签认的情况下,预估入账,也可能形成潜亏;如果项目成本核算不规范、计入成本的分包工程价款依据不足……所有这些会计核算的方法,都会给财务工作带来直接的财务风险。

3 内控风险

如果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投资核算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等残缺不全或徒有虚名,尤其是资金管理制度中分包工程预付款和债权债务等的规定不合理,就不能对经营活动中的业务起到指导作用,造成实际执行中的困难,产生财务风险。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9

市场的瞬变性与不可预见性,使风险成为客观存在。如果不能卓有成效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施工项目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财务风险是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水电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受内外部环境的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还有一些相关的直接和间接风险,比如投标风险、合同风险、经营风险、分包风险、市场风险、竣工决算风险、会计核算风险、内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组成。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要求水电施工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采取积极的财务风险对策,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防范财务危机,使企业创利增收。

一、水电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种类和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是因为风险的存在所导致的企业损失,而风险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它是由客观实际和人的主观判断形成的,所以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预期的心理财务风险而并不一定实际发生。财务风险是通过客观事实和主观的判断认为该经济活动存在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而发生的潜在财务风险。当然,风险主要强调可能带来的损失,但是风险不仅可以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也可以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

水电施工企业的财务营运的安全程度,首先取决于整体的现金流量状况。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营运状态,着眼点就是研究考察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彼此在时间、数量及其结构上的协调对称程度。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调节、组织、控制资金运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它表现为目前、将来的费用成本升高或收益减少。由于财务活动是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收回、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各活动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风险,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和其总体观念出发,并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

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剔除自然灾害因素,水电施工项目从开始中标立项到工程完工做竣工决算整个过程面临以下主要风险:

1、水电施工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

水电施工项目外部环境存在的一些因素,比如投标时低价中标,合同条款签订不严谨,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动,经营中的决策失误,工程分包管理的漏洞,竣工决算的不及时,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给财务工作带来财务风险。

(1)投标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第十八条“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即时拨付工程款项”,而目前除财政性投入的工程外,多数工程在招标文件中,有的付款方式含糊,而在询标中(无招标办人员在场时)或在事前或事后暗中协定,强令施工企业带资(俗称垫资),垫资与否是中标不中标的条件,垫资数值之大,令人吃惊。另外建筑市场通行的所谓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须交纳保证金,一般不少于合同造价的10%,有的注明其中质量保证金5%、工期保证金5%,行之已久。无论是垫支还是预交保证金,都会给水电施工项目带来财务资金风险;尤其是投标时报价如果低于市场价的话,更会给水电施工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难度,会给项目的经营带来无法预计的财务风险。

(2)合同风险

水电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的依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合同订立阶段与合同履行过程中会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合同不规范不严谨、发包人不具备合法主体资格、合同条款不严密、合同变更不及时……都会形成合同风险,会给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带来财务风险。

(3)市场风险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在经济高涨时期,市场购销两旺,施工项目效益普遍提高;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市场疲软,施工项目亏损面就会扩大。在施工项目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使水电工程蒙受损失。尤其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物价上涨,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材料价格上涨,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项目盈利能力下降。另外市场中,由于汇率波动、银行利率的调整也会给水电施工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的一些因素造成的风险,如重大投资失误、关键诉讼失败、企业重大管理决策的调整等都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尤其在施工项目的经营中,由于决策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或存在安全、质量问题,都会带来财务风险,使项目不能达到预期利润及利润率。

(5)工程分包风险

如果工程分包合同不严密,合同双方无签字、盖章、无合同签订日期,就会存在法律漏洞;如果项目签订的分包合同均为单价开口合同,没有工程量的约定,就不利于分包成本控制;如果分包单位没有资质,就会存在法律纠纷风险;如果项目存在超付分包工程款,就会影响项目的资金运转;如果项目分包管理制度不完善、分包合同签订在前审批在后,分包管理就有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存在工程分包风险,都会给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带来财务风险。

(6)竣工决算风险

工程竣工收尾遗留问题一直都很难解决,遗留事项一般包括——索赔收入不能及时确定;部分分包工程未办理决算手续;施工现场使用的废旧材料、报废设备等尚未处置;工程虽已竣工验收,但是向建设单位移交的各种技术资料,发生的后期成本,包括工资、办公费用、计提的各项管理费用难以预计;应收工程款、质量保证金等能否按期收回尚未确定;管理该项目的经理工作已调到别处……这些遗留事项使得工程项目竣工的收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盈亏和资金回收,给项目整体效益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7)政策风险

国家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的变化,会计准则的修订等对水电施工的经营、资金筹集等都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带来财务风险。

2、水电施工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

在水电施工项目的整个财务工作中,风险始终贯穿整个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财务的资金运动包括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分配;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应收工程结算款给财务工作带来的直接风险。

(1)筹资风险

目前,水电施工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负债过高,违背了风险报酬原理,这样做的结果使债权人要追加风险溢酬,导致项目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投资者也因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借款筹资的财务风险大大提高,进而项目将靠负债支撑,易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

如果长期投资管理力度不强,投资就无效益,表现为经营不善或资不抵债,就会形成损失,造成长期挂账,如清理不及时,将引发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本运营风险

主要体现资金回收方面。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二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转换过程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紧密关联。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水电施工的项目中经常存在实现的销售收入与办理的银行承兑汇票总量差额较大,主要反映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支付的风险上,从而使资金不能回收,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水电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在企业效益得到保证、资金周转正常、调度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提高企业声誉,调动投资者积极性,从而给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利润分配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收益确认的风险,这是指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不当,有可能少计成本多计收益,使企业提前纳税,所确定的可分配利润也偏高。如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按照现行的历史会计模式就必然存在虚减成本、虚增收益的问题。其二,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如果施工项目正处于资金紧缺时期,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派,且金额过大,就必然会大大减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从而带来财务风险。

(5)会计核算风险

如果施工项目收入成本确认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就会造成收入与成本不配比、利润不实;如果项目对实施前期、中期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及时入账,加上合同报价低的影响,就会导致项目后期出现较大潜亏;如果项目在无业主方签认的情况下,预估入账,也可能形成潜亏;如果项目成本核算不规范、计入成本的分包工程价款依据不足,会计凭证无附件,没有工程管理部门签字的工程量及单价的预结算单……所有这些会计核算的方法,都会给财务工作带来直接的财务风险。

(6)内控风险

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投资核算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如果残缺不全或徒有虚名;尤其是资金管理制度中分包工程预付款和债权债务等的规定不合理,就不能对经营活动中的业务起到指导作用,造成实际执行中的困难,产生财务风险。

(7)应收账款风险

施工企业应收、未收工程款达几百万、上千万的不在少数,几乎是施工企业的癌症。一方面是业主拖欠,把资金挪用或者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结算资金;另一方面是水电施工企业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催收力度不强,表现为应收账款居高临下,且存在多年挂账的现象,极易形成债权损失,形成应收账款风险。

二、水电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举措

针对水电施工项目中引发的财务风险,必须在项目的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要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因素引发的财务风险,加强风险防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在财务工作中尤其要加强合同、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分配、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1、必须在水电施工项目的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

在施工项目中可以相应地建立一个职能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四个过程。在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时,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支持;在进行风险衡量时,可充分利用会计的评价方法、评价技术,以增强风险识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过程中,管理会计通过自身的防范体系和控制手段,化解和减小风险损失;在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强化风险的业绩评价体系;在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时,可利用会计管理和参与风险决策的职能,为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发挥重要作用。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研究风险的管理办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一般来讲,可采取降低风险法、分散风险法、转移风险法、缓冲风险法、规避风险法等。

2、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水电施工项目财务预警系统,对发现并及时解决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应付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建立市场风险监测系统:主要对投标的报价,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施工项目适用税收政策等的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行业的财务状况分析、施工项目目标变化的分析,进行风险防范。

第二,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监测系统:主要对项目的合同管理、经营管理、分包工程管理、竣工决算管理等进行监测,对可能引起施工项目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进行长期监控。

第三,建立财务工作内部风险监测系统:对施工项目的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分配、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等进行适时监视,具体体现在:现金流量监测、获利能力监测、应收账款监测、资产运营能力监测、存货监测、负债能力监测、成本费用监测、产值收入监测等。根据施工项目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预警警报,采取相应的措施。

3、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项目要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项目,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施工项目而言,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尤其是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其中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施工项目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4、在财务工作中要加强财务风险控制,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针对水电施工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因素引发的财务风险,要加强财务风险控制,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保证企业最大收益。在财务工作中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尤其要加强合同、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分配、会计核算、内控、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1)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在谈判、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合同风险,把防范合同风险,形成机制,强化职能,加强预警,精心运作,使合同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避免因合同条款、合同陷阱造成风险。防范合同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认真分析合同条款,合同条款中有没有潜在风险,有没有对自己不利的提法和约束性条件,对变更、索赔条款是否公平合理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对方阐明自己的观点,力争修改合同章程;二是要注意对方转嫁的风险,对风险的界定有超前意识,充分考虑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出风险应承担的责任。

(2)加强筹资风险管理

首先,要将筹资规模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债台高筑,使负债与施工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相适应;其次,使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匀,长、中、短期债务搭配合理,防止还债高峰的过早到来和集中到来。此外,还要使资金成本理想化,确保盈利。

(3)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一是要界定投资决策的权限,使投资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根据施工项目发展目标与方向,确定投资方向,力争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利润。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4)加强资本运营风险管理

企业要从资金来源结构和运用结构及施工项目信用三个方面来把握。把握资金来源结构,就是要使项目有足量的资金供应量,以满足项目资金周转的需要。把握资金的运用结构,就是要使项目资金合理地分布在水电施工企业的全过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项目资金以最短的时间实现周转。把握项目信用,就是项目要重合同守信用,使施工项目保持良好的信誉形象,为再筹资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以便当自有资金不足时,及时筹资实现资金的正常周转。

(5)加强收益分配风险管理

关键在于水电施工项目能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不能过分强调利益,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忽视施工项目的长远利益而影响资金储备。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收益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收益是投资者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一定要在分配收益上处理好二者的矛盾。

(6)加强会计核算风险管理

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一定要认真及时、严格把关,要有程序控制,因其关系着企业的成本核算、资金管理、报表的报出等。程序控制是指企业所有业务和财务活动都必须按既定程序办理,具体可表现为授权控制和预算控制。

(7)加强内控风险管理

开展内外部审计工作,能有效推动项目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和规范经营行为,把项目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针对预付账款中预付分包工程款存在的风险,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分析和评价项目对工程预付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情况,并提出合理有用的建议。在执行债权债务审计程序过程中,针对债权回收存在的风险,检查债权确认和清理的资料,确保债权真实、回收及时。在执行财务收支审计程序中,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检查成本管理情况;通过对成本管理体系的审计,评价项目对成本风险因素的识别是否到位,应对措施是否合理有效。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的审计程序中,结合项目的经营特点,检查项目是否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分析其中风险,完善项目内控制度。

(8)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财务外包的风险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传播;传播途径;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一、引言

作为经济学中的一种风险现象,财务风险已经在理论上和现实世界中为人们广泛接受。企业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看,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看,企业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实质上讲,它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即企业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的大小与企业融资数额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

财务风险在企业融资中产生,这种风险累积形成风险流。当风险超过了某个风险阈值,它们就会依赖于某个载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来传播、扩散到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导致实际所得和预期目标有差异而造成亏损。它不仅涉及到财务风险的内部传播,而且还包括企业之间的外部财务风险传播。

二、财务风险传播的相关概念

1.风险源。财务风险源是指影响企业财务正常运营的不确定因素,存在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之中。风险源的作用是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的变化来反映的,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内部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则是通过由于在与财务相关的职能部门在不同领域所做的不确定的决策制定的不确定性来反应出来的。

2.风险流。为了更形象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传播机制,不妨将财务风险看成一种特殊的经济能量。这种能量存在于风险源中,随着事件的突发而从风险源中得以爆发和释放,然后依附在载体上并传播到企业财务运营时的各个环节和职能部门中。风险能量与各职能部门结合产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形成不同性质的财务风险和风险特征。

3.风险载体。在财务风险传播过程中,风险流存在于初始的风险中。随着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风险流将会依附于有形或无形资产传递到一系列职能部门和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承载风险流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是风险传播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即称之为企业财务传播的风险载体。在实际情形中,由于财务活动大多以资本运作为中心,因此风险载体主要包含资金、原材料和信息这三类。

4.风险阈值。财务风险阈值是指某个特殊时期的资金点,在该时期内企业财务风险的现存状态由量变引起质变,这个阈值也是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财务风险。当形成各种财务风险的风险源的整体程度达到某个阈值,企业将不能阻止和处理这种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传播途径

1.企业内部的传播途径

企业内部的传播途径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传输的路线和方式。一般地,企业财务风险传播途径分别由财务供应链、业务流程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形成。

1.1与财务供应链一致

在企业财务活动中,资金是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起始点,其主要内容包括:融资、投资和利润分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筹集资金的效率低下甚至融资失败。投资风险指的是在投资中由于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收益风险或者甚至是本金的损失。利润分配指的是企业净利润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既要确保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又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融资和投资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投资,这又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分配,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就形成了企业财务内容的循环。在该循环中,根据企业本年度生产和运营所需要的资金总额,依此决定所需筹集资金的数额。风险起源于融资阶段,随着企业财务内容的循环途径来传播。

1.2与企业财务活动的循环一致

企业财务活动是按照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会计、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的路线来循环运行下去的。财务预算是对公司未来财务活动的科学估计和推算,是基于财务工程的历史数据、对实际需求和条件的考虑而估算的财务结果,这些都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元素。

财务决策的制定是对被称为短期财务决策的财务项目和政策进行抉择的过程。财务决策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全局财务计划,因此财务决策的制定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

财务计划是在生产、市场、原材料供应、劳资、设备维护、技术等诸多部门的基础上制定的,其目的在于建立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确保生产和商业活动按计划实施,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

财务控制使用特殊的方法、措施和规程来控制和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其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实现公司政策和目的;第二,能够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阻止资产的损失;第三,能够确保商业信息和财务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财务会计方法是进行连续、系统和完整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控时运用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账户设置、复式登记簿、货币估值、成本计算、证明填写、预定登记、财产清单和会计报表。

财务分析是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它通过一系列专业技术和方法,基于会计数据、会计报告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对过去和现在的融资、投资、利润率等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估。

在整个企业财务活动形成的循环中,要求财务人员确保灵活的财务预测、科学的财务决策、精确的财务计划、有效的财务控制、真实的财务记录和有效的财务分析。

2.企业外部的传输途径

如果将某个企业看作一个核心点,其上游企业供应原材料,下游企业采购产品,彼此之间形成一个附加的价值链。当该企业遭遇财务风险时,它将会以不同程度影响上游和下游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风险通过价值链的路径来传播。与此同时,公司还需要同诸如产品、竞争者、政府部门及其它一些利益相关者等开展一些附属业务,它们彼此之间形成利益链。在这个利益链中,当某个环节遭受财务风险时,那么它也将同时波及到其它利益相关者。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风险将通过利益链的途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赵春菲,王统林.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86种方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王英平.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