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篇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篇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7:43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1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性质;功能;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中国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林业经济问题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的落脚点,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2006年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本专业15名毕业生,除去3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外,另12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就业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国内林业经济管理学术界足够重视,仅有张建国先生等少数学者就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为了引起国内学术界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关注,分析了该学科的性质、功能、理论构架、研究现状等内容,并较为系统地揭示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性质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始于学习苏联,受着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经历了逾50年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阵容逐步形成,大量专着和学术论文得以发表,然而该学科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1.1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

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鉴此,林业生产活动应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中森林经营活动显得更为基础。自德国学者福斯特曼(FauBtmarm)于1849年提出的森林最适轮伐期公式以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将森林经营所具有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税费制度、国际贸易等影响因子纳入其中,关注于森林经营活动最优化问题。自建国初至20世纪末,中国长期奉行木头林业,即一味追求林业的木材产出功能,导致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若以被主流林业经济学家抛弃的木材永续利用理论(tSm。timberSustainablemanagement)而言,中国森林资源不应演变为当前的资源极度匮乏地步。事实表明,中国林业发展与理论支撑脱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林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并未成为名符其实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难以在林业中觅得一职。

1.2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缺乏学科基础

林业经济问题研究一定要贴近林业技术,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SFm,SustainableForestmanagement)成为林业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林业经济问题拓展为涵盖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的复杂经济问题,着眼于寻求林业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3者的共同实现。鉴于交叉学科性质,在分析林业经济问题时,应对影响林业经济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有相应理解。在与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交流中,得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均具有良好的林学或生态学背景,而国内林业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与其相比存在较大迥异,这决定了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水平的差异,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发展。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尤其是林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使得国内林业经济学者难以关注森林经营活动效益最大化这一林业经济最根本问题。

2学科功能分析

设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培育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管理政策优化提供决策服务。因此.该学科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培养专业人才,即教学功能;其二,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即科研功能。

2.1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功能不健全

培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功能。当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林高等院校均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展了本科、硕士生教学工作,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以毕业生数量而言,该学科无疑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如本文引言部分所阐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该学科并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学无以致用,专业人才难以从事所对应行业的专项工作,使得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化之东流,也使得学科的长期发展后继无人。以中国林权改革中涉及大量的林地流转问题为例,国内几乎没有能对林地和活力木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的专业人才,这无疑是教学的失败,也是基本功能不健全的体现。为实现学科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功能,学科建设应与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结合。

2.2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虚化

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与其教学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与产、学、研3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致。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决策支撑功能缺乏实现的空间。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制约下,采伐指标的获得对林业生产者而言,较森林的最优化经营更为关键。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得以实施,使得林业生产者更为关注自有森林如何尽可能多的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以及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政府补助。迄今,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与林业生产活动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这也是该学科教学毕业生难以在林业行业中觅得职位的原由之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科研功能的实现。既有待于科研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学科基于自身性质,逐步实现自我完善。

3学科理论构架分析

多年来,发达国家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不断发展与变化,既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不同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水平面发展变化的。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与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理论构架存在根本差异。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具体运用。作为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立足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经济活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构架于高等数学、经济学和林学等学科理论,并基于此。形成林业发展理论,诸如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协同论、船迹论、林业分工论、森林培育轮、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林业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以林业发展模型而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远比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效率理论更为复杂,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而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将消除传统林业经济模型的缺陷。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学生应掌握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林学等学科基础理论,诸如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经济学的边际理论以及林学的森林生长理论等,方可系统地理解和认识林业经济活动及其本质问题。如本章第2段阐述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当前存在学科基础薄弱等闯题。就该学科学生而言,大多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必备的数学和林学理论基础。

4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既是为具体的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将学科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寻求学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方针政策与林业经济实际严重脱节,3者间关系扭曲。学术研究地位不高,影响不大.缺乏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常常只扮演了解释和附和国家政策的角色。与中国林业实际脱离。

4.1研究对象未定位于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未将中国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森林资源经营问题。以2006年《林业经济》刊物登载的257篇论文为例,其中与林权改革相关的文章共50余篇,与生态工程相关的文章逾50篇,而无与森林资源经营相关的文章。林权改革是中国牟取林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在。也是林业经济研究应关注的命题之一。林权改革促使森林经营权的转变,即既定林地经营主体的变更,及与之相对应的活立木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变。因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林权改革成效,应着眼于林地经营权发生更迭后,原有经营主体和现有经营主体收益的变动。林业生产具有内在规律,即速生丰长林的轮伐期在立地条件极好的情况。需6-8年尚可采伐利用,而一般针叶材轮伐期高达数10年以上。在林权改革后的短时间内,难以对森林经营主体收益变动予以评价。换而言之,现有研究所提出的林权改革成效并不能从根本反应此项政策的优略。然而,对于森林资源经营研究的缺乏,也决定了对于森林经营主体长期收益关注的缺位.进而不难想象对于林权改革绩效的评价必将失去客观性和科学性。

4.2缺乏定量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逻辑严密性最强的学科之一,社会科学研究中思维方法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思维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指研究各阶段使用的具体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其它技术手段或工具。近20年,中国的社会学者使用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文献不断增加,出现了显着的数量化趋势,这是中国社会研究方法科学性增强、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的重要动力与途径。然而,在林业经济管理学领域中。定量分析手段的运用极为匮乏。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等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需要研究人员掌握统计学等数学知识,模型构建等方法的运用则需研究人员既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也掌握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基础理论。定量分析方法韵欠缺与中国该学科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完备的理论构架密切相关,这也使得林业经济学领域与农业经济学及国外林业经济学领域之间的研究水平差距逐步扩大。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2

本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一:经济管理专业探究式学习研究

摘要: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绩,经济管理专业也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是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导致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对此不良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本文就是对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能够有所启示,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成效;应用

引言

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专业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高职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掌握众多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经济管理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探究式学习模式具有的内涵

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得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独立阅读以及独立完成写作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内容,但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这一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教师并不会将结论直接的告知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在探究的道路上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且懂得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为学生日后的经济管理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承担着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身份,当学生在探究学习道路走入误区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在探究学习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2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2.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一定的尊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可以被称之为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良和优化,满足现阶段教育的实际需求。主体性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人员,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给予充分的尊重。积极的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引导,能够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方法。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对于主体性教学没有明确性的认知,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过于落后,教学中仍是沿用传统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担任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人员,导致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呈现。

2.2忽视学生亲身实践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专业,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味的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创建自己所认为的高效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长时间作用下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消减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课堂,教师通常会将很多的结论直接性的告知学生,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也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具有的潜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亲身实践,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众多知识转变为自身的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对此采取了忽略的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2.3教学评价不够合理

教学评价不够合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多次强调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课程,若是仅仅应用一张试卷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如果只是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么学生只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会逐渐的减弱。很多学生往往很努力,他们对于经济管理有着属于自身的看法,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很好,但是在试卷考试过程中却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一张试卷将学生以往付出的所有努力给予了否定,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需要创建合理的、科学的,适用于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价,从而保障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1]。

3探究式学习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也需要讲究策略,主要为以下几点。

3.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自身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的角色,不能刻意的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情况、学习兴趣等众多方面,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翻阅书籍等方式,加强对案例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与学生一同进行角色扮演,与学生一同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

3.2要突出学生自学

突出学生自学是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高职教师对此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学习计划,并且依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高职院校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分配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刚刚接触探究式学习模式,在脑海中并没有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教师对于为其分配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逐渐适应探究式学习模式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缩减。若是课堂教学内容过多,教师怕完不成自身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对一些并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整理,将其制作成为教学课件,并且在班级的腾讯聊天群,或者是教师的微博平台进行,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模式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同时保证自身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实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对于具有浓厚学习热情,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学习态度懒散,不能完成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的学生,需要给予一定的批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试卷考试成绩,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的努力程度等众多方面,多方面的进行教学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2]。

4结语

经济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但是对其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但是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促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使得探究性学习模式具有的优势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全面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袁晨.工科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建议[J].职业时空.2012(10):124

[2]华蕾.刍议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1(14):248

本科经济毕业论文范文二: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着重对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经济管理;有效策略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如何能够在新时期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经济必须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构建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体系,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在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当前,我国致力于对新农村的大力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融入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1]。首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另外,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也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农村市场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市场经济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市场有一个全面、精准的认识,能够随时掌握市场动向,进而做出科学的规划,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1健全农村网络信息体系

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实现,首先要有必要的网路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配备,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体系,从县级到乡镇再到各个村庄,都要将网络信息系统构建充分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落后的、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信息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保证网络信息系统能够覆盖到整个区域[2]。另外,信息化系统建设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能够适合大部分农民使用的信息化服务,使农民能够从中获取相关的农业技术。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对于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普及互联网,使人们能够接受网络教育,鼓励农民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则可以先普及电话网与电视网等。

2.2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人才培养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将专业信息人才的培养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首先,政府要提升信息人才培养意识,并进行宣传,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作用,然后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培养平台,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可以举办一些信息技术培训班、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鼓励人们参与学习与培训,掌握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

2.3完善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信息类型也复杂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信息不实、无效信息的现象。因此,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健全农村信息管理制度,根据农村的发展实际,对信息采集、信息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有效性。可以在信息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信息,对于有突出表现的信息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这不仅能够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而且能使信息建设更加完善、可靠。另外,要不断拓宽信息渠道,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为农民提供真正实用的经济信息,增强对市场的认识,使信息化建设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3结语

目前,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强大力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立足于农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其能够实现长远、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尹惠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2):41-42.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3

一、企业经济师的相关理论定义

1.经济师的概念。经济师是企业多项经济活动的负责人,他的工作职责在于策划经济活动、分析并判断经济风险。经济师是经济活动的最高负责人,直接受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所管辖,经济活动的策划、实行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都是由经济师直接负责的。所以经济师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2.经济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标准。经济师不应该满足现有的学识,应该多去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经济师为了更好的开展经济活动,应与时代接轨,思想观念应与时俱进。经济师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当前国家经济调控的相关政策、人力资源知识、营销学知识等。经济师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在实践中锻炼相关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经济师应有预防意识,全面的看待经济活动,及时准确的看待是否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能防微杜渐,避免后续环节出现问题,如若问题出现,经济师也能权衡局势及时的解决问题。经济师应该随时注意企业内部员工的团结凝聚力,使员工能积极的团结到自己周围;经济师在企业外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公关能力。经济师是企业的脸面也是企业其他员工的榜样,有良好口碑的经济师会让企业具有良好口碑,使得消费者信任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师还应该具有全局意识,经济师受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管理的同时,也参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参与管理经济活动的策划、监督、调整等方面。所以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经济师的具体职责,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经济师的监督。同时经济师进行经济活动策划、实行以及后期检查时,需要从经济活动的所有方面出发,兼顾到各个方面,落实经济活动各项工作,确保经济活动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二、经济师的工作职务定位

1.经济师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参谋人员。企业的日常活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活动以及工程技术这三个方面,三个方面都有各自的参谋人员进行管理,然而生产经营活动的参谋人员是企业的经济师,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其特殊性是财务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参谋人员所涉及不到的。所以经济师这参谋人员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能正常开展的关键人物。

2.经济师是企业的管理计划人员。因为企业是由多个部门所组成的,具有人员众多、部门繁杂等特点。经济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并且需要注意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管理方式运用恰当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日常工作的开展,并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备随意变动的特性,这给相应的职务人员会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相关人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问题出现能及时进行解决。经济师也需要对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行献策献计,权衡大局,尤其需要注意对经济活动的规划设计。

3.经济师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因为经济师不仅在专业素养还是实践技能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他们掌握着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新时代的时代观念,能操作新型科技设备,这些都使得经济师能够带领企业顺应时展的潮流。同时也就意味着经济师身上的担子会很重,必须时时注意国内外的经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等。经济师除开外界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经济活动的试验。

4.经济师是企业优秀的带头人员。经济师的职责在于系统的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企业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危机,这时需要经济师的运筹帷幄来帮助企业挽回经济利益。所以经济师具有一定的“英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企业的形象。

三、经济师的工作职业特点

1.经济师具备全局意识。经济师本身具有很高的管理地位,所以经济师必须具备全局综合意识。经济师进行经济活动的规划时,必须从全局出发进行把握,注意成本的降低,科学技术的引进,确保计划的实行现实性。实行经济活动计划时,也需要顾全大局。

2.经济师具有一定的发展意识。经济师除开需要对自身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之外还需要了解其他竞争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分析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学习其他企业相应的管理经验。从其他企业经济活动的案例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经济师需要积极的挖掘和培养人才。经济师具备发展意识,可以帮助经济师在进行经济活动管理时顾及到企业的长远利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3.经济师具有极强的把关性。企业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管理者进行策略的决断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经济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决断。经济师需要帮助管理层进行企业运作的把关,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师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经济师不仅需要确保经济活动管理工作的到位,仍需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尽献自己的一份力。现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激烈残酷的,经济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引进高科技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经验,加大对企业自身改革的力度,旨在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5.经济师具有较强的决策坚定性。经济师不仅需要辅助最高管理者进行企业经济的管理,也需要执行相关的决策。执行企业决策时如果牵涉到企业发展的问题,经济师必须权衡局势从大局出发,帮助企业解决任何困难。

四、经济师职业的相关需求要点

1.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经济师着眼于企业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兼顾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时刻提醒自己把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优良的作风,抵制经济诱惑,一心一意的服务企业、建设企业。

2.不断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经济师需要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经济活动计划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的成本与效益这两个因素,计划制定之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经济师必须学习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经济师需要注意对企业经营成果的统计,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有效;经济师必须提升预算方面的理论水平,能准确进行成本的预算;经济师必须掌握合同方面的理论知识,确保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

3.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管理水平。经济师需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技能的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时刻保持全局意识,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管理的首位。

五、结语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4

1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含义

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是按城市发展的本身规律和社会条件灵活地做出反映,采用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对城市发展进行组织、指挥、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而城市又是科学发展的中心,随着城市客观经济过程的千变万化,人们必须对变化着的客观规律做出灵活地反映,研究和认识这些规律,所以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就是以现代化科学成果为依托,并通过科学管理工作,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想要二者有迅速的变化就必须学会掌握科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规律,如何将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决定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关键问题。怎样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这里提出几个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2城市如何尽快应用科研成果问题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发明到生产转化的速度越来越迅速,但是大多数科研机构都是独立工作,没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独自科研的现象不太适应当今现代化管理体制。应当促进科研、生产与技术同步发展,注重城市的科研发展综合体,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增加科研人员与优秀学者的相互联系,从本质上提高科学创造能力,为城市科学管理添砖加瓦,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科学生产综合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新的科学管理形式,在重大复杂的问题面前,多家联手解决,有效地将不同的专业学科进行结合,加强各个岗位学科的人员接触,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艰难的挑战任务。

3关于建立一支适应科学化要求的城市经济管理人员

实现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关键因素是建立一支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队伍。以往我们往往急功近利,再加之管理人员的错误判断,在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道路上我们走了不少的弯路,建立一支顺应科学管理的优秀人才队伍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现状就是管理人员的数量与素质基础薄弱,加强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构成十分重要,要保证城市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现代化、水平专业化、年龄年轻化、思想革命化。要实现这种构成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上面直接考核任命,二是进行民主选举公开招聘。当今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选举已经越来越受到追捧,这样公民才能更充分地实现自身权利,也从本质上实现了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城市发展的方向及速度与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息息相关,所以要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

4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方法

4.1总体管理法

总体管理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要综合多种学科,并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去实现。想要实现总体管理必须建立系统的观点,建立系统的观点就要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关联的组合体。将此种方法延伸到全球,就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4.2比较管理法

比较管理法就是根据多个城市的不同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途径和方法,通过讨论与筛选抉择出最佳的方法加以实施,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比较管理法不仅可以对本国城市的管理方法进行对比,更可以将世界各城市的优秀管理方法进行对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取长补短灵活掌握。比较管理法不受国界的限制,是城市对外开放与对内管理的科学方法。

4.3动态管理法

动态管理法其实就是在经济发展动态变化中对城市进行管理,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生产、生活等多元系统的有机整体,城市的有序运转离不开动态管理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的现在,动态管理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标志。

4.4定量管理法

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数学管理法,要想充分运用数学化管理方法的内涵,必须熟知经济管理实践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数学角度来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结合体,经济活动中质的容一般都以量的形式表现,质与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表现形式。反过来讲,任何经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不同数量关系反映出经济管理活动中内在特征,例如城市建设中,企业经营的好坏,要看这个企业的实际生产产值、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的优秀成果,还有屋子的损耗、成本的浪费以及收入资金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等。任何城市的发展变化都可以从这个城市经济活动管理的发展趋势中体现出来,所以说城市经济管理活动离不开经济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城市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对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数据的收集、管理以及应用。在以往的城市经济活动管理中,决策者往往由于个人错误的判断而造成经济管理活动出现不小的损失。只有将城市经济管理进行科学化,才能将城市经济管理活动从定性分析中转到定量计算上来。在城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运用数学方法,无论在城市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管理方面,还是在企业内的组织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它逐步形成一套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数学方法体系,在这个方法体系中,又产生了数量统计法、经济计量学法、投入产出法等,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各有特长、互相补充,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必将推动城市经济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5结语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5

自19世纪末,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经济研究的演进。从历史时序梳理,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于1899年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一文,成为了研究现代旅游经济的先河。既而,意大利罗马大学学者马里奥蒂于1927年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的著作,其内容涉及国内旅游状况、旅游统计、旅游接待业以及旅游中心等问题,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旅游经济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尝试。20世纪初至中期、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出现了1935年德国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格里克恩斯发表的《一般经济论》论及了旅游活动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功能与作用,以及论述了社会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国家政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丰富的内容。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于1942年出版了从经济学、社会学这两个方面来系统地研究旅游活动的《一般旅游论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以及现代旅游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旅游经济学进入了成熟阶段。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关联学科理论也逐渐成熟,主要涉及了旅游经济、旅游区域经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旅游投资、旅游政策、目的地建设、客源国理论等九大研究内容,旅游需求和支出问题的研究涉及国际上各种各样的旅游出发地和目的地几个特定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20世纪70-80年代旅游经济的非经济因素影响研究取得较大发展。国内对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已历时30年多年,1982年,王立纲、刘世杰合著出版了《中国旅游经济学》,我国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文件,从宏观政策层面上明确把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发展产业的第一位;同时,在21世纪初到现在,我国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加强,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研究范式上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根据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质疑[1]。刘晓鹰于2008年主编了《旅游经济学》教材,在旅游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框架体系中融入了国民经济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趋势、新观点、新模式,并列举了旅游产业的案例[2],证明了我国学术界在引进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更注重结合我国的旅游经济现状在反复质疑、反思中不断总结特点并改革创新,力求与国际先进理论靠近并自成体系,力求使研究成果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旅游经济学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经过众学者、专家及教学工作者的努力,呈现出了积极发展的局面,而该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但是,社会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如何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一线工作人才需要,在他们进入顶岗实习后,能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能进行专业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目前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必须解决好培养与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棘手的问题。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教研特点及面临问题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研特点分析

旅游经济学学科归属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手段、工具来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产业中经济关系、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及其关系的应用型基础性学科。因此,旅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教学本课程,培养学生尝试以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关系,以这个出发点来辨识旅游经济产业活动的基本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及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内联系与区别,可以在专业的学习中培养经济思维、经济学分析方法,也可以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与工作中,结合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在宏观与微观上把握旅游经济政策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特点、地位与发展趋势。

2.1.1工具性

旅游经济学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体现在研究主体上所分析的专门研究旅游经济产业活动中的各种共性和个性的经济性现象及矛盾,从而从理论上揭示出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规律特点,及其作用发挥的基本要素、结构、功能、范畴和表征形式,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因此,旅游经济学在学理研究上与教研工作中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性与工具性,属于具有产业特质的应用经济学的范畴,该学科的特点与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相一致,是我们应用性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培养定位的需要,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活动需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模型运用能力、范式构建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须针对工具性特征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譬如:通过布置旅游经济专题思考来让学生进行实践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模式的能力、并且在调查分析中学会思考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专题性调查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让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具体案例,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科学习兴趣。

2.1.2综合性

现代旅游经济学是由诸如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上综合、复合而成的一门边缘叉学科[3]。旅游经济学的交叉性与复合性特点体现出了其综合性的特征。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中要求对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性理论有较好的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才能对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才能突出重点。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突出综合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与关联学科相区别的特质的把握,重点通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考察旅游产业活动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避免知识重叠与落入俗套,否则会造成知识重复,重点不突出,构架不清楚,边界很模糊等问题。

2.1.3理论性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泛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性学科,有很强的经济学理论性基础,但又不同于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等的纯理论性学科,而是应用性、基础性、工具性、技能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旅游经济学运用经济学供需关系理论解释旅游经济活动;旅游经济学运用旅游学的旅游活动基本规律阐述产业的经济性;旅游经济学为旅游管理学提供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律、效益,给予旅游管理以基本范畴和管理的内涵,因此,旅游经济学对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在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矛盾运动进行了科学认识。所以,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性在于要求教师在学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需熟练掌握旅游学、旅游管理学相关知识,并运用于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领略到旅游经济学知识的精髓,构建起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架座。

2.2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研问题的认识

首先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研活动中对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畴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因而导致教学上重点定位不准。一是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模糊不清。国内外旅游飞速发展同时带来了旅游经济运行中日益复杂的现象,旅游经济学的一些教材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粗浅层面,缺乏对日益复杂的旅游现象的密切关注。面对这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矛盾,作为新兴专门学科,无法真实、典型和时效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理论尚且停留在管理者围绕旅游经济理论或者实际的旅游经济问题的现实旅游经济活动的问题描述和解释上过于繁杂,缺失理论上的总体梳理。在过去学者及教学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中,对于旅游经济产业的活动现象研究比较关注、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总结、提炼上,而对于相关性的旅游活动中的生态现象、文化现象、历史现象、民俗现象等非经济现象与旅游经济相关协同性上,由于受研究与教学者综合能力的限制、或认识上的不足,缺乏关注,或是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规律性探索上的不够完整、系统。从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特点来看,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旅游经济现象、同时包括非经济现象,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因为旅游活动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复合型边缘学科,诸多旅游经济受到非经济因素影响。表面上,一些非经济现象与经济没关系,但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旅游活动中的生活配套问题、文化休闲问题、文化认同问题、安全环境问题等等,具有社会性质的同时具有经济性质,是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协同与博弈,社会性质的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明显经济因素。其次是对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对象主体问题的认识上,近年来关注的多是以旅游企业作为研究的主体来分析,缺失对研究主体的整体性认识,特别是对多主体的协同,还根本上无法从系统论的角度全面、整体把握,因此,对于研究主体的作用与功能如何发挥,并且各主体的协同与互补如何体现,研究结论非常模糊。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掌握旅游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对于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国际旅游业发展演变动态、培养学生认知意义与他们将从事的实际工作有紧密联系。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经济学教研工作一是通过定义旅游经济要素的概念,引申及实践案例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对接国内外旅游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和国内外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课程研究与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旅游产品的发展和设计奠定基础,从剖析相关理论与案例的角度来整体认识理解旅游产业[4]。但是,由于旅游经济学研究主体的偏颇,导致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重点把握不准确,具体体现在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与现实脱节、灌输模式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认知,忽视学生与教师的旅游经历或旅游感悟。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建构在弗洛姆心理期望理论基础上,释放接受对象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旅游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黑板、粉笔为道具的讲授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传承与应试技巧,缺乏对象性求异与求新思维培养,缺乏接受主体的主动性思辨冲动和想象空间的引导与营造,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方法陈旧和落后。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外在激励,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激励,对于应用性强、工具性的旅游经济学更是致命伤,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内在激励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学科特点,可以满足和激励其接受主体的动力本身[5]。

三、结论

分析得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大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发展目新月异。因而,基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改作出以下三方面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3.1准确把握教研理论范畴

对于课程理论定位上不能将旅游经济学定位为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简单相加[6]。在给合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再结合地域性特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特色课程研究内容。并且要结合旅游经济活动展示旅游经济的世界性动态、快速反馈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跟踪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热点。

3.2厘清教研主体定位

构建旅游经济学研究主体的多中心、多主体协作机制,将学者、专家、旅游参与者、旅游从业人员等多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功能。构建教研过程式教师、培训对象、学习多主体参与式协作机制。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区域规划专业建设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在理论上的探求的积极性,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3.3不断革新教研范式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6

「关键词经济法、发展权、分配权、安全权、公平

一、探讨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意义

1、范畴的含义

“范畴”一词有两种用法:一是指类型、范围;一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后者是个哲学名词,中外哲学家们对此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每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范畴。如哲学中的矛盾、现象和本质、必然和自由,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成本、利润;化学中的分解、化合;等等。可以说,范畴作为一门学科的细胞,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并且决定着这门学科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前景。

2、经济法学应当形成自己特有的基本范畴

经济法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经济法学。新兴的经济法学实践性强,应用而广,然而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短,理论上显得有些不足,这是不奇怪的。但这种状况不能充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笔者曾经提出,建立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应当具备两个条件,或者说需要设立两个支撑点:其一,经济法要形成自己一整套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以显示出它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其二,经济法的特定概念和原理,除了分别表现于数以十计的经济法律、数以百计的经济法规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应有一部基本经济法集中加以体现,使人们认识到经济法的确是一个整体。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的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应是一系列特定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有机组合,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几十部经济法律、几百个经济法规的总称。实现这项目标,有赖于完备的经济立法和高度的法学理论概括。

探讨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即基本概念),正是创建科学的经济法的基础工作,属于经济法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迄今为止,中外法学上尚未完全突破这一难题。本文所作的工作,也只能算是初步探讨而已。

二、探讨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途径

1、经济法学范畴群的构成

经济法学的范畴,首先应属于一般法学,其次属于部门法学,同时也兼具有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规范的某些属性。

经济法学的范畴,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可否概括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协调(宏观平衡和微观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发展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揭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375页。)其次是分配权。这里所用的“分配”一词应是广义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律在巩固分配关系方面的影响和它们由此对生产发生的作用,要专门加以确定。”(注: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1页。 )西方学者最早提出的经济法概念也是作为分配法的同义语出现的。(注:“分配法或经济法”,见[法]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再次是安全权。 这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经济安全(既有动态的关系,又有静态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经济法的宗旨和任务。对于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有人强调权力,有人强调利益。我们认为,发展、公平、安全,既反映权力,又反映利益,是权力和利益的统一。围绕着发展、公平、安全,还会产生其他许多范畴,从而形成经济法学的范畴群。

经济法学的范畴,有些是对应的或对称的,如管理与协调、干预与参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准人与市场禁入、垄断与竞争等等;有些是单独使用的,如经营者、消费者、发展规划、定价权、经济监督等等。上述对应的或对称的范畴亦可单独使用,某些单独的也可对应使用。

经济法学的范畴,分别表现于经济法的对象、原则、主体、行为、责任等具体内容之中。

经济法学的范畴,一部分要从经济法的实在形态中提炼出来,另一部分可从其他学科领域借用过来,经济扬弃、磨合,形成一体。作为发展中的经济法学,不排除运用某些公法、私法混合的范畴。

2、构建经济法学范畴群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1)经济学的范畴对经济法学的影响

经济法学研究经济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经济与法的关系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大量的经济学范畴,如计划、预算、价格、成本、企业、竞争等,必然被运用到经济法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法学的角度去考察,例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研究经济法问题,应当从经济到法律,再从法律到经济,而不是从法律到法律、从法学概念到法学概念。经济法是经济与法律的有机结合,不好说是几分经济、几分法律。近几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法和经济学”(学科,课程,教科书),既是经济学界也是法学介发展较快的一个新领域。西方有识之士正确指出:“经济学科和法律学科分离,是与两者的内容不相协调的。不论是制定经济法,还是实施经济法,都应该有一些法学家小组和经济学家小组密切合作,共同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经济法出力。”(注:见[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页。)

(2)行政管理学与经济法学的密切关系

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机关如何依法管理国家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以及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中,对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就是依法(发展计划法、预算法、税法、金融法、审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对外贸易法等等)管理国民经济,由此产生了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经济法学、行政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共同使用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国家经济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我们不妨简称之为经济管理职权,也有人认为可称之为经济权力、经济职权)。

如果说,经济法学从经济学中借用经济收益、交易成本一类基本范畴的话,那么它人行政管理学中则借用行政权力、公共管理一类基本范畴。

(3)法学一般范畴和民法学、 行政法学等相邻学科的若干范畴在经济法学中的应用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法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法学的基本范畴有:权利、义务、责任,等等。法学又分为许多具体学科,如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各门法学分支学科都会形成反映本学科特点的一些基本范畴,同时也可能交叉使用若干共同的范畴。不能认为,各门法学分支学科中的概念绝对不能相通。如果这样,那就无异于否认了法学一般范畴和原理对各门具体法学学科的指导性意义。这实际上涉及到法学资源如何共享的问题。

经济法学可以引用、参考民法、行政法等相邻学科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并对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赋予新的含义或解释,但不应简单照搬或机械套用。如有些场合可用“经营者”一词概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不必将“企业法人”改为“经济法人”。又如可称“纳税人”为“义务主体”,而不必称为“受控主体”或“管理受体”。某些材料将“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具体内容简单套用到“经济法律关系”的阐述中,无法把真正的意思表达清楚。

(4)从经济法律、法规中提炼出反映经济法特点的法律术语

抽象的法律概念往往存在于实在的法律形态之中。既然经济法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取材于丰富的经济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什么能以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为基础概括出一个整体意义上或实践意义上的经济法,关键在于它们在法律形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检讨起来,这项理论提炼工作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的法律部门、法学分支学科相比,经济法、经济法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而我们的研究工作不必局限于现有的经济立法,还须有一定的前瞻性。比如,在世纪之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现代企业制度、知识经济等崭新的、敏感的社会经济问题,必将对经济法、经济法学发生深刻的影响。

三、经济法学若干基本范畴分析

1、关于经济法的对象

民法调整民事关系,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特定”在哪里?就在于国家因素影响-管理和协调。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国民经济运行关系”或者“经济管理与经济协调关系”可否作为表现经济法对象的范畴?对这一事关经济法的基本格局的理论前提,尚需详加论证。

西方国家用“国家干预经济关系”来表述经济法的对象是贴切的,国家因素与市场经济、政府与私人资本、公法与私法,的确是一种外在的影响关系。在中国经济法律(如《价格法》)中,“干预”一词往往作狭义的理解。1993年11月4 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997年9月12 日中共十五大的报告再次指出:“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1992年7月23 日国务院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第五章“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中明确规定:“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因此,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和行为统称为“干预”,似乎不很确切。称“管理和协调”是否会更全面一些?若只说“协调”,似乎又觉得国家作用的分量提得不够。西方的经济法是从右边走过来的,放得太开了,不得不管;中国的经济法是从左边走过来的,管得太多了,不得不放。当代世界,没有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与之相适应,单靠纯粹的私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加上综合的调整方法,造就了崭新的经济法。

2、关于经济法的原则

经济法的目的是谋求国民经济的发展(包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平衡,谋求国家经济(包含金融)的安全。经济法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就是国民经济发展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平衡法、国家经济安全法。为实现此种眼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的目标,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兼顾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因此,“发展权”、“可持续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经济安全”、“宏观调控”、“经济民主”。等等可否作为反映经济法原则的范畴?与传统民法相比,经济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社会本位观、社会公共性。

关于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的现实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注:见199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所以,“经济安全”应作为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以往有关经济法的著作中对此重视不够。

社会主义经济法与资本主义经济法相比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西德1967年出台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提供了一个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控制的松散的法律框架”。(注:见张精华:《德国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该法关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平衡、对付经济危机的措施等等规定,包含了发展、公平、安全三项指导思想,值得借鉴。

3、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法规制下的国民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具体可包括:

(1)国民经济管理者。 国家管理经济直接出面的是各级政府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还有负责审批计划,预算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投资者。政府、法人及其他组织, 公民个人均可依法投资于企业、公司,成为股东。《公司法》上称之为“投资主体”。

(3)经营者。主要组织形式为企业、公司、还有个人。企业、 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必须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努力。《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外贸易法》、《价格法》等将从事生产、经营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统称之为“经营者”。投资者与经营者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开。

(4)用户、消费者。这是与经营者相对称的主体。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了这两个名称。

(5)劳动者。 这也是与经营者相对称的主体-经济组织内部主体。

(6)其他主体。如: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中介机构,行业性自律组织等。其中,有的可归入经营者之列,有的属于官方或半官方管理机构。

以上主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活动主体。假如我们不是简单沿用民法学中的公民、法人、合伙和行政法学中的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等主体名称的话,那么,“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社会性团体(非政府经济管理组织)”、“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等可否作为表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畴呢?应该说,这几个概念反映的角色定位在经济实践中还是明确的。

4、关于经济权利义务

在一定经济体制下,上述主体分别参加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义务。由于主体参与不同的关系、居于不同的地位,其权利义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管理关系中的经济管理权,在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文里采用过职权、职能、职责、权力、权限等术语,它们都包含着权和责两个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另一类是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在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文里采用过权利、权益、经营自主权、义务、责任等术语,这类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往往是对应的。如是这样,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可否分别用“经济管理职权”(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市场活动主体)来表示?有人觉得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概念含糊不清,其实还是清楚的。经济法关于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表述方法,既不等同于行政法,又不等同于民法。

曾经听到一种议论:经济法是管政府的,还是管企业的?我们认为,政府和企业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两大基本主体。经济法确立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保障(或说维护、促进)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有效实施经济行政管理;经济法确立企业的法律地位,规范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保障(或说维护)企业的经营权,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而使之避免滥用自主权。这里,我们试图把“控权说”和“平衡说”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实际生活正应如此-国家(政府)享有的是公权力,企业享有的是社会自治权力;既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又要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考虑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关键在于正确安排政府、企业以及作为中介的市场之间的关系。《1992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指出:“所谓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概念很广泛,包含政治、社会体制及其整体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成员-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和金融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令人瞩目。”(注:转引自左中海主编:《日本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前言”第5—6页。)这段话颇有启发意义。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关系的最佳定位,明确政府的经济权力是什么和政府应当做什么、企业的经济权利是什么和企业应当做什么,这是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5、关于经济法律行为

经济法律行为是指经济法规制下各类主体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按主体划分,有国家(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在国家(政府)行为中,有参与行为与管理行为;在国家(政府)管理行为中,有宏观调控行为与市场规制行为;在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有管理监督行为与接受管理监督行为。以下作些具体分析:

(1)市场竞争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要求投资者、 经营者按照市场导向,以公开的方式、合法的手段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政府要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在这个领域,民法与经济法可以发生交叉,但政府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适度干预经济生活则已超出民法行为。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的,这又是经济法与传统行政法的一个区别。故而经济法具有社会性与市场性双重要素。

(2)国家参与行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要参与国民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国家就更为突出。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导,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财富中占最大比重(尽管可能降低这种比重)。在中国,国有资产的运用分为三块:一是非经营性资产,如行政等公共开支,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二是经营性资产的大部分,用于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资源稀缺的或自然垄断经营产业、企业和重要的公用事业;三是经营性资产的小部分,用于一般商业性的投资、参股。国有资产的形成、运用和管理,国家(政府)作为投资者、服务者参与国民经济活动,体现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特点,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均具有两重性:发挥经济性功能与政策性功能,适用民法与经济法。传统观点仅仅把国家参与看作是特殊的民事行为,那只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3)国家管理行为。又可细分为:第一,宏观调控行为。 国家通过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政策、价格总水平控制等,对民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求得总量平衡,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经济、金融安全。宏观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如前所述,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强调宏观调控,是经济法的突出特点和重要任务,传统民法、行政法未能涉及这一领域。

第二,市场管理行为,或称市场规制行为。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物价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在这些方面政府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市场管理主要是直接干预,但不能超越行政权力直接干预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市场准入(登记,发放许可证、执照、合格证等),像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即应属于市场禁入之列。应当注意,不要把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都看作是宏观调控。

经济法律、法规中使用的一个概念是经济监督,如审计监督。它属于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呢,有时两个因素都有,但它往往既不同于宏观调控,又不同于直接管理。可以认为,经济监督属于经济管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经济法中常用“监督管理”一词,实际上管理者与监督者有时为同一主体,有时为不同主体。

(4)涉外经济行为。积极发展对外开放, 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趋势,随着国民待遇的逐步实施,国内经济活动与涉外经济活动的规则亦将逐渐走向统一;上述市场竞争、国家参与、国家管理三种基本行为,都会涉及到对外经济问题。然而,涉外经济关系总会带有某些特殊性,如利用外资、发展外贸、管理外汇等,不能完全套用国内经济关系的规则。因而,涉外经济活动仍可单列为一种行为。

以上三种一般或基本经济法律行为和一种特殊经济法律行为,用哪些范畴来表示呢?“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国家干预与国家参与”、“宏观调控”、“市场准入”、“经济监督”、“国民待遇”等,是否能够表达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关系?经济法律行为是一种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对这个高度抽象的概念,我们的研究工作是要把它具体化,由静态的规范法学走向动态的行为法学。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7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经济学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2.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实践。项目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项目开发的成败也就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随着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专业化分工愈加精细,以及涉及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和管理层越来越复杂,投资者必然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三、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8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统计、经贸等学科,而在每一学科的具体教学中统计学都是学生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信息获取、显示、描述,以及综合分析的专业学科。目前,国内经济管理专业在统计学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和问题,多数教师往往把统计学课程单纯地看作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热衷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繁琐公式的推导严重忽略了统计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削弱了学生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流于空洞、枯燥、乏味,进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偏离了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不理想。要扭转目前统计学的教学现状,教师要认真的对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反思,并且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摆脱和改变现阶段的统计学教学“困境”。

1.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中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行业、各领域在管理工作中对于统计学的重视,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在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已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为推动统计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讨论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统计的概念时,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统计?“统计”一词有几种涵义?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什么说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个体?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统计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层层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述自己的看法,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各种意见及其分歧,为学生梳理出了解答问题的不同路径,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帮助其得出自己的结论。

1.2对比分析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对比教学方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含义进行直接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内存关系,然后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列的计算时,通过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三点不同,即:是否具有可加性、与时间的长短有无关系、是否是连续登记取得,以此作为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基本判断方法。

1.3总体框架结构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名词、概念,框架结构法的应用通过框图将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然后逐层展开加以剖析,提纲挈领地板书框图中名词的特点与作用,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采用这样直观清晰、凝练简洁的框图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4实践式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讨论和实践总结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事件,设计一套调查方案,通过调查方案、调查方法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统计调查的内容,通过对搜集来的材料的整理让学生加深了统计分组、组中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2.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途径

2.1注重现代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先进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加强对于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科技的发展为统计学的教学和应用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统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公式、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生动,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将图表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也节省了板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图表、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形式传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合理编排讲课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有主有次,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与“学”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局限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加之所学的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往往在实际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统计教学的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考虑其专业特点,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及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培养具备一定统计理论知识、技能,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3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背景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统计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理论、方法,解决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应用背景组织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善于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概念公式的掌握,强调理解和应用,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9

一、案例教学法对于经济管理教学的意义

由于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法不同于传统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具有较高的趣味性,真实性。因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的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案例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往往比其他教学方法的趣味性都要高,因而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案例的兴趣乃至激发学生对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学习热情。由于案例教学过程中,免不了让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情景再现,公开辩论等方式来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而这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本身也能充分地调动课堂积极性,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的再现,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较为认真和主动地参与到对案例的剖析和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中来。学生要想很好地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就必须把自己放进案例中,假定自己是案例中的主人公,如此才能较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而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充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对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在经济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上文中,已经具体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意义,而由于案例的种类驳杂,重点不一,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因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对案例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经济管理案例,而每个案例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以及中心思想又是有区别的,因此,要想在经济管理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首先必须选择适合经济管理学科特点以及能够呼应经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的案例。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就要选取典型性的案例,与需要阐明的基础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案例,而要考察学生对于经济关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帮助学生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就要选取较为复杂的,难度稍高的案例。总之,对案例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成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想实现在经济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解决案例的选择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案例,为了使学生在对案例中提出的问的解决过程中,不至于偏离学习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发生较大的偏差,教师需要再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向学生阐明本阶段或者本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3、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否充分的调动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引导,而不能剥夺学生自主解决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在经济管理课堂上,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积极地参与的学习中来。

4、组织总结

管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篇10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讨式教学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专业结构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在人才质量上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专业人才的要求已不再是仅仅掌握某一专业技术,还要求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宽广型、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学知识应用日趋广泛,以及高等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多的高校非经管类专业开设了“经济学”课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为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经济管理能力和人文修养。因此,讨论当前高校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者所在教学团队自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形式,对河北农业大学非经管类的10个专业600名学生的“经济学”课堂授课、教材选用、学生听课、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走访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专业相关教师,总结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最后为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提出综合性的课程改进建议。

一、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状况调研

(一)学习意愿

调研结果显示,非经管类的本科生大约70%的学生认为开设“经济学”课程很有必要,认为能开拓视野、拓展知识结构和知识面,对将来步入现实经济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20%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意义认识不清,认为非经管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学”不一定有用。10%的学生认为“经济学”课程与本专业没有关系,学不学无所谓。

(二)教材选用

非经管专业本科生“经济学”教学中,一般选用《简明西方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教材,河北农业大学选用了专门针对非经管类本科生编写的《简明西方经济学》教材,该教材侧重于最基础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现实运用。教材基本做到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授课方法

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的课时一般为48学时,在相对较少的课时内讲授的内容过于庞杂。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课下作业为主,缺少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参与度低,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很好调动起来。成绩评定主要是在期末考试时对于“经济学”课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这样的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在考试前两周前搞突击、死记硬背,因此,考核结果不能很好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素养。

(四)教学效果

调研结果显示,90%的非经管类学生由于对于传统经济学知识较为陌生,认为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尽管老师在授课时尽可能结合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简化分析,学生仍旧感觉公式复杂、概念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太多,授课进度稍快,对课程整体理论体系框架难以掌握。

(五)学生们的开课建议

对“经济学”课程开设建议归纳如下:一是强调“经济学”知识对于该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联系该专业就业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尽可能多加入相关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知识的有用性;二是建议在课堂上改变“满堂灌”的讲述方式,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一起互动,鼓励参与式学习;三是建议精简授课内容,尽可能少些公式推导,降低专业性和理论性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材缺乏适用性

在缺乏专门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教材的情况下,目前不少高校的非经管类专业对“经济学”的教学采用了基本上与经管类专业一样的教材[1],任课老师一般选用“经济学”课程中最简单的教材,忽略了传统教材是根据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编写的,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联系的不够紧密,很多章节还穿插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与图形。学生学完“经济学”课程以后,了解了西方国家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却不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这便强化了学生学习无用的想法。而且,传统“经济学”教材中有一些理论公式是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不需要熟悉和掌握的,照本宣科无疑会增加非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会降低。

(二)教学模式单一

对于非经管类大学生,“经济学”课程被认为是纯粹的基础理论和模型的学习,很少主动去了解和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经济学”的教学中,模型和公式所用到的经济术语大多是英文字母,但非经管类学生对于专业英语有抵触心理,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忽视了其内在的经济含义[2],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基于这种情况,师生很难在课堂上互动,偶有案例教学或教师提问也基本是要求学生复读老师讲授的理论内容。大部分任课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其结果就是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

(三)学生的参与度低

“经济学”教学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管理的应用能力。因而,教师如果忽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偏重于概念和理论的解释,就会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形成教学双方都感到困惑的难题。经济学是一门集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比较多。对于非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图形、公式、数学推导部分难以接受,尤其是难以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含义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为此,学生们很难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和现实应用。另外,由于开课的年级较低,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低,尤其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了解较少、理解比较肤浅,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参与度低,也制约着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首先,要明确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对于,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并不是为了让其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以便将来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3],而是为了让他们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以便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的一系列经济现象、明白政府各种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以达到开拓思维、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满足其对社会发展的需要[5]。其次,一定要把“经济学”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社会中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脱离实际工作和生活而学习的经济理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需要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经济学原理与现实经济生活、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的联系,增加相关案例分析。删除那些理论性过强、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等内容,从而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较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需要“教”与“学”的互动。单纯的“教”,不管“教”的多好,顶多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独角戏,学生参与不进来,参与的少,教学主体“学”的不好,教学效果必然提高不上去。只有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好了,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二)精心编写适用教材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应定位于培养

经济学的思维、了解市场经济运行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突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建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培养经营管理的意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商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就业领域。教材的编写应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合理安排“经济学”各层次的教学。首要问题是要打破以往以理论推演为主的教材写作模式,采用在理论简明介绍的基础上侧重实例分析,突出理论运用,强调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经济学范畴的理论解释和实例分析,不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简单归纳,因此,需要加强对经济学知识点的重新组合,主要内容可以设计成包括市场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博弈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理财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的核心知识。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推荐具有代表性、适合学生使用的参考书以及习题集等。教师还要时刻关注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扩展和丰富教育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跟上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相对前沿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丰富教学方法是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求能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热情。建议灵活运用如下教学方法:一是问题教学法,该方法的理念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孕育着创新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经济学直觉的培养”,在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于课堂教学的最后10分钟提问题,其形式有如专家、学者讲座后回答专业人士提问的形式,学生问题多数有见地,也很尖锐。二是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贯穿富有启发性的生活小品和典型案例,尤其是要使用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实际案例。主讲教师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与课程内容、学生专业联系密切且生动活泼的小品和案例,并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并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与现实生活得到有机结合。三是开展对话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前期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权威观点,勇于做出自我判断[6]。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大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规范的表达习惯。四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帮助学生超越课堂传授的局限,鼓励他们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释或答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路剑王印华张晓芳赵君彦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宋振平.高校非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102-103.

[2]王阳.经济学教学问题之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3-125.

[3]李俊慧.经济学的教学发生什么事了[a].范家骧.经济学家茶座(总第四十三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89-93.

[4]林素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