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十篇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十篇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50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1

【关键词】声乐艺术教育生态内涵实践路径

从我国现代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看,声乐艺术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艺术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强化学生声乐认知模式、掌握现代声乐表达技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声乐不仅是人们表达内心艺术情感的有效方式,也是观众了解艺术家心声、传递艺术信息的媒介。现代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学生的专业艺术素养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明确中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的内涵,对优化我国现代高校声乐教育体系、提高现代声乐艺术教育质量有着重要帮助,能够促进当代声乐艺术教育者找到正确的实践路径,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我国声乐艺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1]。

一、我国声乐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声乐艺术教育作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构建元素,经过我国几代学者的数十年努力探索,在社会实践领域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教育体系。以师范类大学本科及声乐艺术教育为例,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习声乐主科,进行视听练耳、曲式、和声、钢琴学习,学习西方艺术发展史,还有部分理论课方面的内容。但我国声乐艺术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声乐专业学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知

思想认识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导向,多年来我国学界和高校对声乐专业学科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无论是在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还是在专业学科的科研建设方面,学者和高校均没有认识到声乐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作用。实质上,声乐艺术教育对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声乐艺术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有着积极意义。与国外相比,目前学界对声乐艺术学科建设存在着较大认知差距,导致我国高校声乐艺术教学系统建设并不完善。

(二)高校声乐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弱

教师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导向,也是学生声乐艺术素养形成的指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声乐学习效果,但目前我国各级高校在声乐学科师资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表现在声乐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较弱,普通高校具有的优秀声乐教师人才数量较少。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在其声乐院系担任教学的教师,是培养声乐人才的基础力量,决定着我国声乐艺术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2]。

(三)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各级高校快速扩招以来,各级高校声乐专业招生人数快速上涨,招生标准的降低导致人才素质有所下降。虽然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较强声乐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屈指可数,导致声乐教学整体质量降低。

二、我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具有的生态内涵

(一)生态机制

现代声乐艺术教育的生态机制指师生以及课堂教学环境发展、变化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若以课堂环境作为坐标原点,以学生为中心的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物质条件及师生的互动关系组成了课堂互动生态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影响着课堂生态整体的存在形态,课堂生态整体通过各种方式与课堂生态环境保持一致,二者相互作用关系一致且协调,共同组成了相互依存的课堂互动生态系统。以课堂中的师生存在及互动关系作为参考点,教师与学生形成两大生态群体、教师群体内部个体之间、教师个体与群体之间、教师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且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群体也是如此,两大群体在课堂教学的能动作用下,相互依存并有机联系。而声乐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作用的信息系统,很好满足了课堂教学生态的形成需求,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导向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或是声乐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都需要以课堂生态作为支撑点。

(二)生态特征

现代声乐艺术教育课堂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协调性、平衡性、同位性、渐变性四种基本特征。协调性是声乐艺术课堂师生互动生态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作为课堂互动生态的主客体,学生与教师在课堂的能动性过程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彼此的能动作用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依存的互动生态系统的基本条件作用下相互转化,其存在状态会受到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与制约,平衡或者渐变。主客体共生关系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当一方不能受制于另一方时,二者不能保持动态性的平衡,实现同位渐变。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师生的能动性都可能引起师生互动关系的变化,当外界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相对稳定时,师生保持和谐的互动关系;当系统内部的能动性要素发生改变,或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发生变化时,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将被打破,课堂生态的协调性遭到破坏。依托课堂形成的良好互动系统内部各要素在结构与功能上要保持平衡,并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声乐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三)生态功能

现代声乐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生态功能根据其演变规律可以划分为培养、引导、促进、配置四种功能。一是培养功能:以声乐教育为核心的课堂生态系统以加工、改变、提炼自身进行功能调整,注重教学过程中课堂主客体功能的发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技能增强。二是引导功能:学生接纳和吸收生态理念时,依托课堂师生关系形成的互动系统中的功能因子发生嬗变,师生的互动关系在多维社群关系的作用下形成多元互动的模式,课堂互动生态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合作型转变为共生型,在此过程中,引导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转变。三是促进功能:课堂生态系统是依赖师生声乐信息流传递的环境系统,是师生主客体信息交互的过程,知识被分解成各种信息,学生智力得到有效调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关系下成为相互促进的双方,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四是配置功能:声乐课堂教学使用的方法工具、遵循的教学理念、实施的组织原则不同,师生遵循的班级管理制度、沿用的传统、班级氛围具有明显差异。课堂互动生态的形成,师生成为具有良好组织联系的利益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物质资料、积极要素得到有效调动,系统内部各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良好的课堂互动催生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4]。

三、基于生态教学理念的现代声乐艺术教育实践路径

(一)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高校课堂教学中,很多与现代信息化课堂有关的先进教学理念得到实施。由于各级高校声乐学科建设情况不同,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异,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等现象,阻碍了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提升。在传统声乐艺术教育中,教师作为课堂权威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信息,再通过考试考查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在生态教学理念影响下,应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探究化、合作化学习方法深入声乐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全面释放,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掌握声乐表达技巧,形成良好的声乐实践能力。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技能水平

声乐专业师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信息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声乐课堂效果。作为课堂互动生态系统主体的师生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能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优势发挥出来,促进课堂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使师生互动取得良好效果。相反,如果师生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课堂生态系统便无法与课堂环境进行有效交互,教师面向学生的声乐教学不能有效传达,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断降低。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可以通过科学培训和有效引导两种方式进行。针对教师与学生进行相关信息技术及知识的培训,重点强调教师对相关信息操作技能的掌握,要促进教师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并针对教师的培训模式有计划地改进,开发出适用不同学习者的新的教学方法;面向学生进行信息化操作与培训的重点内容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有效获取信息资源,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监督评价方式评判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信息技能。将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声乐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打造互动生态课堂

在现代声乐艺术教育中,互动生态课堂是师生在动态教学环境不断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动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课堂互动生态系统的功能,打造互动课堂,使课堂教学形态立体化呈现出来。首先,教师应发挥系统功能优势,构建智能网络教学平台,为声乐专业学生配备智能设备,全面利用移动网络及智能系统,以促进课堂互动生态系统的功能完全发挥。其次,应全面构建主动型、共建型、和谐共生的师生互动环节,使师生之间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要重视教室物理环境的塑造,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良好的环境支撑,教师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借助智能网络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把握,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互动优势,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信息传递,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2

一、课程简介

《艺术设计基础》是一门多维度融合设计美学与技术的艺术基础课,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目前这门课的授课对象是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共150人。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老师教学累,学生学习难”的现象,现在通过QQ群、QQ群课堂、微信群等多种即时通讯工具让这门课的教学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方式而愈加趋于灵活多变,也能让教师及时分享网上现有的优质艺术类视频资源,结合学生们自身优势及特点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艺术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整合课程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创作水平与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授课教师在借助im等通讯工具分享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将最新设计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们能了解第一手的设计资讯,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素养,并注重结合当下市场需求与本专业教学现状,整合国内外相关优质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及拓展他们的设计能力。

本次线上教学共有19数字媒体技术1班,19数字媒体技术2班,19数字媒体技术师范1班,19数字媒体技术师范2班四个班的学生共计150人参与本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线上教学方案的准备

1.利用QQ群课堂等即时通讯平台,营造新型教学环境

此次课程教师主要采用QQ群的群课堂功能进行授课,同时结合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型渠道,实行多元化项目教学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群课堂中,授课教师主要通过对学生“分享ppt+语音直播”的教学形式为主,通过QQ群课堂的功能,让学生能清楚听到教师声音,清晰看到教师所展示的教学图片内容与文字信息,与授课教师进行语音或者文字信息的实时互动。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学ppt的质量就显得重要了。  

授课教师提升了原有教学ppt的设计,基于QQ群课堂的功能特性对ppt图片排版、图片内容、字号大小、文字行距及字间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并结合最新设计资讯、名家设计案例对教学展示内容进行更新。授课过程中既让同学们接触到创意新颖的设计信息,也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提高上课兴趣。

2.倡导互动式学习新方式,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

《艺术设计基础》部分采用以师生共同开展项目研究的互动式教学,在讨论环节中倡导项目组成员间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授课教师将传统《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集约型知识点进行分解,将同学们感兴趣的动画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更加丰富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意项目,增强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针对性,让大课堂进一步优化为小课堂,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

在互动学习环节中也融入年轻人感兴趣、易着手、有共鸣的设计选题让学生们展开热烈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初步设计思路进行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设计感想和创作理念,形成高效的、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

3.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创造力

基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网上资源丰富的情况,授课教师按照分类,精心整理出各大应用平台的学习资讯,将慕课、Bilibili等平台优质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教学进度及课程需要逐步地、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也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向学生推荐艺术价值高、观看效果好的经典纪录片、文化类综艺节目、线上设计展,充实学生们在家学习的闲暇时光,如《国家宝藏》、《从莫奈到马蒂斯》、《百年包豪斯》等。真正让网络学习资源成为《艺术设计基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

授课教师也注意及时对学生观看艺术作品的反馈效果做出积极回应和有效指导,用QQ群的聊天等功能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反馈授课效果,对于极个别学生网络问题等突发情况能迅速作出反应,适时最快调整。在轻松愉悦、师生互动良好的线上授课氛围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较大程度地激发,由单一地被动接受,沉闷地不敢发言到如今的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主动自由发言,学生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创作作品质量一次比一次提高。

三、实际效果

1.QQ群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良好

QQ群课堂的ppt显示效果较好,相比传统大课堂的投影效果受投影仪质量、教室光线、师生距离等诸多因素影响,QQ群课堂的ppt公放功能更易于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晰看到授课内容,效果如下图:

QQ群课堂右侧的即时交流功能也易于师生互动,形成积极良好的授课氛围。这种即时沟通的形式也有利于平时较为羞怯的学生大胆发言,也更适合当今00后们的社交工具使用习惯。

2.QQ群功能全面,受学生欢迎

QQ群功能强大,能满足教学所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多用“群接龙”的形式进行签到统计,授课教师积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动向进行及时跟进,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意愿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多采用QQ群“投票”的功能,“群文件”功能用于学生作品归档,教师上传学习资料,在QQ群聊天窗口中,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课后作业的上传情况。

3.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四、总结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课堂;调控艺术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20-01

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并对教学节奏、程序和突发事件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变数,教师对课堂调控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艺术。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调控艺术的特征与功能

课堂调控艺术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而存在的,课堂调控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所以,课堂教学调控艺术的特征有:一是情境性。课堂调控艺术的运用就是按课堂教学的情境变化而采用不同类型的调控艺术的。二是生成性。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进行,课堂情境、教学内容、环节、事件和学生学习活动情况随时出现变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结果,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调控艺术去引导课堂的正向发展。三是互动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互活动过程,教师的调控艺术是通过对学生上课的实际反应而运用。没有互动,教师的调控艺术就仅仅表现为单向的自我调控。

课堂调控艺术最能突出地表现教师教学机智水平的高低。课堂调控艺术对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持教学秩序。第二,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按学生的反应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第四,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调控艺术的种类

1.教师自我调控艺术

(1)教学节奏调控艺术。教学节奏调控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学生的课堂反应,有意识地调整和改变教学方式和速度,使教学过程显得动静皆宜,有规律感。它主要包括了教学速度的快慢、教学内容的详略以及对学生要求的张弛等。教学速度的快慢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在进度上及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的详略则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实际水平,在讲授时调整教学内容教授时间;对学生要求的张弛则是依据学生课堂反应以及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来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又不至于感受到过大的压力或完全没有压力。教学节奏调控艺术要体现张弛有度、难易适中、快慢交替。

(2)教学程序调控艺术。课堂教学程序一般是导入――讲授――结课。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都有一定规律性,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根据预定的教学程序进行的,但由于教学对象是人这一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的顺序受制于教材内容的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按实际情况改变教案的实施步骤调整教学程序。调整教学程序的艺术表现为在亮点处升华、在质疑处深入、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导向、在错误处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的程序因生成性资源的出现而回流、螺旋或跳跃。

(3)教学方法调控艺术。教学方法调控艺术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按不同的教学需求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和途径。客观对象的新异性和多样性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当教师发现预设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或课堂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时,教师应根据需要采用更加适合当前课堂状况的教学方法,以使教学顺利而有效地完成。

2.教师调控课堂艺术

(1)课堂气氛调控艺术。课堂气氛调控艺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教学顺利进行所创设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氛围。课堂气氛调控艺术表现在适时利用幽默来调节课堂气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教学幽默,能使学生处于活跃状态,集中注意力。课堂气氛调控可以运用教法调控、兴趣调控、语言调控、情绪调控、反馈调控、机智调控等。

(2)角色调控艺术。角色调控艺术就是要让学生当主角,鼓励学生当主体。教师进行角色调控艺术时,要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3)突发事件调控艺术。突发事件调控艺术是指教师对于课堂上的预料之外发生的事情进行调控的艺术。突发事件调控艺术可采用冷处理、因势利导、将错就错、幽默化解等方式来调控。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课堂调控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1.师生地位要平等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活动的过程,要求师生是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师生关系要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要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二者的关系才有可能和谐民主,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2.注意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信息,也要注意自身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信息反馈。

3.教师必须进行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但同时也是教学预案的实施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预设课堂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艺术课堂气氛教学方式课堂导入反思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04

近年来,初中物理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思维要求,成为让许多学生备感压力的一门初中学科。学生在初中时期需要学习的科目本来就多,而且物理这门功课更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理科思维的锻炼和积累。面对复杂的教学形势,如果教师再单纯地采取依赖书本、口耳相传这一种教学模式的话,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时刻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好初中物理这门功课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总之,教师不仅仅需要给学生传授必要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教会学生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升教学艺术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也体现在很多教学要素上,本文拟从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艺术、成功进行课堂导入的教学艺术、课后进行积极反思的教学艺术、合理布置家庭作业的教学艺术这四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艺术的改善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研究。

一、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艺术

课堂气氛奠定了课堂始终的基调。不同的课堂气氛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往往可以更好地发挥潜力、提升能力。每个人都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或者工作,这也是人之常情。同样地,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更能时刻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学好物理知识。但是凝重压抑的课堂气氛,只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让学生感到窒息和恐惧,学生不仅不能学好一节课的精华所在,更糟糕的是,学生还有可能渐渐厌倦初中物理这门课程,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物理知识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偏文科的科目,教学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感,对于思辨的要求很高。那么,初中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建立和谐美好的物理学习气氛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加强师生交流,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平等沟通,让学生逐渐信任自己、进而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建立信心和感情。总之,教师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致力于建立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尽最大可能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物理成绩和能力。

二、成功进行课堂导入的教学艺术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初中物理学习本来就时间短、压力大,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是一种浪费宝贵课堂时间的表现,还不如直接教学。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经过新课改的锻炼,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保证一节课吸引学生眼球,打开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好的初中物理课堂导入,可以适当弥补物理知识的枯燥性,引我们的学生进入学习内容中,令学生欲罢不能。初中时期的学生,身心都在剧烈的发展时期,对新鲜事物倍感好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非常依赖教师,正是建立创造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时期。那么,教师究竟如何利用初中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到巧妙地课堂导入呢?举个例子来讲,初中时期,物理课中关于力的有关知识是必须要重点学习的。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将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故事讲给学生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还从另一个侧面告诫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的道理。学生被趣味盎然的故事吸引,自然就会时刻紧随教师的脚步,以积极的学习状态进入这次的物理课程学习之中。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哪些与本课的重难点联系紧密等等许多因素都是教师要提前充分考虑的。

三、课后进行积极反思的教学艺术

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下课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就结束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课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延续,是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机。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善于进行自我反省和课下反思的教师,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师的教学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进行反省是非常必要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不足。比如说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当,教学手段欠缺,教学时间上的把握不完美等等。因此,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有规律地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反省,而反思的内容可以是在教学上可以适当采取哪些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等等。总之,课后反思是必须的,是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四、合理布置家庭作业的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5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学习的过程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潜移默化是自然学习,它需要有一种舒畅、宽松的学习环境。它把原有的本族语语言技能转化为英语技能,把英语的输入转化为吸收,再转化为输出。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生已形成的学习技能迁移到英语学习中,要尽一切努力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的陌生感,化机械性的被动学习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素质起始阶段相同的班级,在同一个备课组集体备课下,不同的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设计方法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相同。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实践证明凡是上课注重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师,教学效果一定高于其他教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教师怎样利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来传授英语知识、发展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广度、深度以及效率,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所探讨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艺术化

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发展方向。他们不感兴趣那些抽象、乏味的,而有意于新颖、直观的东西。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娱乐、学习为一体。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枯燥的词汇、语法、句型进行艺术加工,对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把枯燥、乏味的材料变为生动有趣的,把抽象的变为直观的,把“死的”变为“活的”,这样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例如单词的记忆,可以运用实物、图示、肢体语言和激励教学法:Good,better,best/neverletitrest/tillgoodisbetter/andbetterisbest,学生经常说,明显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于句子的理解,我融德育教育于教学中,如一般现在时中疑问句中的助动词do我称之为学生熟知的“雷锋”,因为它做好事不留名,凡要改疑问句时我就提醒学生要请“雷锋”来帮忙。而学生容易错的第三人称单数实义动词的变化,把加“-s/-es”称为“攀高枝”,它紧粘着第一个动词。如:Hedoeshishomeworkeverynight.

Doeshedohishomeworkeverynight?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记住,并且分清楚了两“do”的不同。用成语“寄人篱下”来描述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主句用将来时,从句用现在时。还有对文章篇章段落的理解和文章的写作,只要老师有心,坚持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这些知识都能找到很好的处理方法,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死记硬背。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能更好的促使学生这一发展。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易情感冲动,意志较弱。教师稍有不慎往往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教师教得再好,总有不如意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如何处理和教育,这就需要课堂教学管理的艺术。面对不同心态、层次的学生,教师还要有教好的课堂提问艺术。倾注情感、心灵沟通;学有所帮、督促进步;优化课堂,提高成效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艺术化

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渗透德育、美育的艺术,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极力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寓教于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素质,如备课和上课,讲和练、语言和书法、姿态和动作、风度和神韵、绘画、唱歌、表演等。课堂教学艺术正综合体现了这些基本功。

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艺术就是创造。艺术性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英语和学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创造意识,使一般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创造活动,使苦化为乐,紧张变为轻松。这样,动机、兴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就会自然得到开发,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师生关系也会因此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并反过来给教学有力的推动。例如初中学生比较喜欢动画、歌曲和游戏,我们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尽量照顾到这些因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课前播放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画等创设语言情景;组织一些竞猜比赛等行之有效的游戏活动。语法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绘画、舞蹈、表演等手段使其形象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自我实现的感觉;通过事物、情景、唱歌等教学词汇;利用创设的情景教学句型,进行交际活动等等。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就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品质、故事内涵、故事延伸,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及作者的态度等展开讨论,给学生提供机会表达各自的观点,而开展的各种交际活动。

三、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英语教材编排的不断完善使用,更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化

牛津教材中出现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显然只靠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学生去机械练习是完全行不通的,而是要教师在实际运用中灵活把握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把平面的、静止的课文材料,尽量多层面、多角度地将其动态化、有序化,也就是课堂教学艺术化。如教师如何以单元话题为主线,穿插本单元的词汇、任务、阅读及语法,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并做到及时反馈,口、笔头并举,从而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教师如何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等进行迁移。这些本身就是艺术,是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艺术和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即课堂教学要艺术化。

四、“高效课堂”教学下的教学改革,更需要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化

教学改革后的课堂充满民主的氛围,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学生大胆、自信、坚强、好学,人格全面。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怀着怀疑和质疑的精神,积极去自我建构与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6

在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艺术教师人才缺乏、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保证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艺术教育人才缺乏,学校艺术教学面临教师人数少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很多学校选择削减课时量,对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艺术类课程设置随意。理工类院校在艺术课程设置上除个别院校个别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外,大多数学校都将其作为选修课。有的高校开设的门类较少,主要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艺术类课程在设置上也有随意性,按教师设课,有什么专业的教师,就设什么课。在教学上缺少研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在艺术教育机构方面,有的理工类院校还没有成立艺术教研室,艺术类专业教师缺乏,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较低,在艺术教育研究方面非常薄弱。另外,很多学校没有为艺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艺术教育的设备也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添置。师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足。

21世纪的高校艺术教育不仅应保持原有的文化特征,还应融合德育和文化因素,以此来赋予它一个崭新的教育内涵。大学艺术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说教和课堂上生硬的书本知识来完成,它的外延就是通过社会先进的精神文明,采取有机的、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来充盈艺术教育的内核。新时期理工类院校的艺术教育研究,应紧扣时代主题,结合学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可持续性的艺术教育,提升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1.建立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予以保证。理工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应按照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符合理工类院校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案,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基本要求、实施途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这样从制度上为艺术教育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保证,使理工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建立一套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艺术课程的课时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当合理安排,要把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保证艺术教育教学效益是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校要坚持以课堂教学推进课外活动,以课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促进艺术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开展。3.加强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知。艺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师生双方加强对艺术教育及其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对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同时在艺术教学中不能过于重视技能学习,要均衡对艺术知识、学习方法与艺术技能的教学。学生也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加强自我学习观念,努力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4.从各方面加大投入艺术教育这一第二课堂。理工类院校应从领导到各部门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开设艺术教育相关的B学分课程和任选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高层次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将其作为第二课堂并做好长期的教学计划。艺术永恒的真谛在于无限的创造,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将人的理念与现实物质高度融合,希望高校在艺术实践的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新时代的理论为动力,以创新思维为其精髓,展现现代艺术的审美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注重人格的完善,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总之,理工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发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把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艺术教研室为主体,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学生文化活动为基地,各类第二课堂艺术实践活动为辅助的艺术教育格局,做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7

【关键词】艺术性教学思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

任课教师普遍关心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致力于教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讲课的效果究竟怎样才算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至少要做到“学生要听”,使学生感到“比自己看书强,有收获”,逐步提高到让学生越来越觉得“有启发,有味道,收获不少”。一堂成功的讲课,听课者的感觉往往不是“要我听”,而是“我要听”,好像没听到这堂课会觉得“非常遗憾”。我国有一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取其意改之为“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天书”,若能使听课者有此感觉,这堂课就是高质量的了。

诚然,各门课程本身特点不同,要把课讲好,方法各异,并没有统一的格式。然而,凡是成功的课,又有着一定的共性。简而言之是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讲课的吸引力,首先来自内容的科学性,各门课程都是通过某一部分具体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智能的。而且,从小学到大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越来越高深,因而缺乏或离开了科学性,口才再好,语言再美,即使有“吸引力”,充其量也只是短暂的效果而已,根本的吸引力首先要靠“言之有物”,靠“科学的魅力”。在教学上,历来有个恰当的比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学内容随之不断更新,我们常会感到迫切需要进修,否则自己的知识达不到“一桶水”,就会“自我感觉不良”。

长期以来,在高校中存在着一种“在大学讲课只要科学性没有错误就可以了,教学方法无所谓”的想法,或者认为教学方法是可有可无的“次等”问题。其实,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与教学艺术的优劣是成正比的。这里联系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主要从教学思路、语言艺术和板书艺术三个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思路――精益求精

有些课之所以上得很吸引人,固然是因为它有味道,有“科学的魅力”。这个味道和魅力,不仅仅是内容的本身,同时,还有一条经得起推敲的、吸引人的教学思路。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说,可以向说唱、相声演员学习,用一两句话就把人吸引住;赞成借鉴戏剧等文艺作品,诸如采用倒叙法,先把一个尖锐的结果提出来,使人产生悬念。讲课也可以这样,特别是在开始或转折之处,善于提出矛盾,形成悬念以引起浓厚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设计的要求很多,诸如要紧扣教学大纲,要符合逻辑学、心理学规律,要尽可能准确、恰到好处地提出矛盾,然后一步步展开,并分析和解决矛盾等等。以下主要讨论两点:一是要适应多数,二是要精益求精。

在同一班级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思路设计要在既定的大纲条件下尽量适应多数,兼顾“两头”,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听得懂,有味道”,课的内容和用词都力求避免过深而乏味,同时,也使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讲得深,有味道”,没有过浅的乏味感,达到以同样内容和语言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的目的。诚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精益求精”,指的是思路设计往往需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第一稿虽然“大局已定”,但其发展和转折之处是否达到最佳,常颇费斟酌。一般来说,讲稿的草拟不宜过于仓促,最好留出足够的修改时间。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是讲课的大忌。

二、语言艺术――精彩有趣

在讲台上,教师除了精神要振作饱满外,语言要抑扬顿挫,绝不要令人昏昏欲睡。这个抑扬顿挫,一定要“自然”,一旦有所勉强做作,就意味着“思路”乱了。

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在教学语言的修养上往往也有较高的标准,既要在科学性上准确无误,又应具有语言文字修养上的个人特色。往往能够“精彩之处多一字太多,少一字太少”,说明用词应恰到好处。

课堂语言还应注意“反馈调节”和“兴奋节奏”两个方面。“反馈调节”,指的是教师宜时时留心观察学生的表情,要在学生脸上“扫描”。当然,一般大的“反馈调节”已做于课前,课上要做的则是“小调或微调”,使语言和思路更具有亲切感、自然感,以提高学生的当堂吸收率。“转换兴奋中心”是提高脑力劳动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举出生动有趣的实例,以引起幽默感或故意“咬文嚼字”引起轻松感。当然,通俗不是庸俗,轻松不是轻浮,要注意和课堂严肃性相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教育性、愉悦性、趣味性、含蓄性、启迪性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板书艺术――精巧合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和教师都青睐于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有多媒体教学“省劲”、不用板书等理由,甚至有的教师把课本数码照相直接投影到屏幕上就算多媒体教学了。其实,我认为这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好的板书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

板书,从静态的角度讲,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提炼。它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功能。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在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板书的科学性,是指板书要服从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并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在板书设计上,文字图表的设计要精巧,布局要合理;一块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能使学生赏心悦目,而且能起到良好的传授知识的示范作用。精心设计的板书,且能及时而恰当地加以应用,辅之以规范美观的字体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总之,教师教学效果如何,不但与科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思路、语言艺术和板书艺术有关,而且还和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对本门学科的热爱乃至实行身教的自觉性有关。许多教师之所以会受到学生的爱戴,除了其知识扎实和讲课生动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精神素质,诸如充沛的感情、坚强的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通过每一节课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质量、教学艺术精益求精、无尽追求负责的精神和事业心从各方面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房美琴.浅谈艺术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1(6).

[2]黄月明.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2).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09-01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教学艺术依教学性质,可分为课堂教学艺术和非课堂教学艺术。这里我们只讲课堂教学艺术。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教学艺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进行艺术表现和科学再现的优化教学,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在这里需要遵循其科学性和艺术性,又要求教师通过灵活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对教学进行优化处理,且教学的过程充满个性和创造性,使其别具风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形象性。教师借助语言、表情、体态、技巧、图像、音响等方式来表现和传播教学内容的思想感情,变枯燥的、抽象的教学内容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刺激、震撼、滋润、陶冶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情理性。教师的态度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建立在科学再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的,也是需要师生关系融洽方可的,无论是教还是学,对待客观事物的情感都是理智的。

3、审美性。教师的审美价值或教学的美主要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教师仪态、语言以及板书等都属于外在美,而内在美主要是指教学的风格、意境等,例如鲜明独创、稳定成熟。只有这两种美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显示出教学魅力或审美价值。

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寓教于乐,最大限度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课堂教学艺术化,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让教师也认识到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锤炼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更新教学观念,把语文课堂营造为艺术的舞台。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课堂导入艺术。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开头好了,自然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否精彩,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在一起讨论分析,达成共识,就是上课开始,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一节成功的课的开场道白,犹如乐器定调。奥地利乐团指挥韦勒说,这个调定得如何,将决定全部演奏的成败。语文课上攫人心魄、富于魅力的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

2、师生交流艺术。课堂艺术其实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艺术。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仰视教师,敬畏老师,无形之中师生之间就产生了一道隔膜。学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创设和谐课堂,与学生进行心理的沟通便显得无为重要。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平等民主参与的一员,放松而轻松地去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3、课堂提问艺术。教师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提问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不同的影响,为了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师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提问机制。具体来说,教师的提问必须是适当的、适时的,切不可整堂课都在提问,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很有压力;也不可以整节课没怎么提问,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专心状态。所以,提问就是一种艺术,教师如何正确地提问呢?举个例子,在教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时,教师可以在读完寓言之后,提问学生:“大家可以从‘掩耳盗铃’这四个字猜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学生便会根据词义来进行猜测,有学生说:“是捂着耳朵,然后偷铃铛。”教师便可以顺势将这个答案与课文结合,看看学生说得对不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得到发散,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4、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就是要用语言来感染学生。语文课堂语言应该是充满激情,能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和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同乐同悲,语言要么高昂,要么激愤,要么低沉,要么沮丧……课堂语言还应该是丰富的,富有文采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再次课堂语言应该是简练的,不能嗦嗦,开宗明义,一针见血,恰到好处。

5、板书设计艺术。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堂课都离不开它。板书就像一个“微型的教案”,把知识很简明、形象和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不仅可以在缩短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快速地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整个框架结构的理解,方便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所以板书的设计要具有明确性、直观性、整体性和实用性,最好是图文并茂,无论是文字或线条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构思板书设计时可以从人和物的关系出发,也可以以文章结构顺序为线索,还可以以时间顺序为依据。但是一定要避免板书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五颜六色的标识,让学生眼花缭乱。

三、结束语

总之,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掌握运用教学科学的基础上,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9

[关键词]Cai多媒体;舞蹈基本功;课件;积件

多媒体课件一直主要用于理论或文化教学课程中,如何将这种课件方式用于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使得实践教学与课件能有机结合是笔者近些年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2013年借助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运动解剖学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实践运用研究》,笔者主要负责图形图像及课件技术方面的主要操作。正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课件在实践教学中能大幅度提高教授理论知识的效率,能清晰地将解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也使笔者进一步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ction,简称Cai)模式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经过40多年的发展,Cai在全球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已经得到了各界认可。舞蹈教学中也已普遍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更多是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记录与回放,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仅停留在舞蹈表面形态观摩、模仿学习的状态。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制作Cai多媒体课件与舞蹈实践课堂教学结合,在舞蹈视频教学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丰富舞蹈教学言传身教的单一教学方式,值得研究与思考。

一、传统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的利与弊

(一)传统舞蹈基本功教学课件利弊分析。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课程是所有舞蹈专业方向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目前,舞蹈基本功训练主要的方式有:中国舞训练、芭蕾舞训练、现代舞训练。传统舞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授。这种教学模式能将身体运动的过程、用力方法、肌肉伸展位置等一些细节直接示范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的动作技术模仿,能直接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然而,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倾向于动作模仿、队形编排,而忽略了或无暇告知学生这些动作技术产生的缘由及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使学生只注重外在的模仿,而不知其产生的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训练过程中的枯燥、艰辛产生厌倦,而发展到舞蹈表演时,他们亦会更多追求动作技术外在形式,而不知该如何体现舞蹈文化内涵。从课堂教学的呈现看,舞蹈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没有课件的,大都是备课教案(如图1),这与其它理论课程有些不同。其它理论课程的教学除了有教案之外,还需将教案编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能够耳朵听课同时还能直观丰富多彩的课件,促进了课堂的生动性与有趣性。

可以说,电子影像设备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是舞蹈Cai教学模式的发展雏形,我们使用摄像机录制舞蹈教学视频,并且回放给师生观看,早期的珍贵影像成为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但是这些影像的制作工艺复杂,一旦制作完成就无法更改,无法随时加入教师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领悟要点,理论文字描述较少,现实使用中往往成为记录动作的机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舞蹈基本功课程采用Cai教学模式的意义。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们的舞蹈基本功课程也需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必然会与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相嫁接,它不仅能深化着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开启了人们重新探索舞蹈以及自身的大门,面对广大有提高“素质教育”需求的广大学子及舞蹈爱好者,引进Cai教学环境无疑是我们改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ai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广泛传播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舞蹈教学理论的发展,笔者以《舞蹈解剖学》基本功课为例,将Cai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践课堂中有如下一些变化: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认知与接受能力得到提高。以往对于舞蹈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再配合书籍和解剖图给学生们观看。常存在重点不够突出,讲解枯燥、语言嗦等问题。如果遇上低班学生,他们年龄小,语言理解力不强,大多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效果不明显,甚至忘记了最初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的缘由。而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后,课件中图形化的界面形象、直观地传达舞蹈身体解剖学的具体部位、作用及功能等方面。在讲解过程中再配合学生的身体动作示范,及对知识重点的强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身体动作的用力点、速度及容易损伤等方面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形象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理论知识累积与信息化操作能力。结合多媒体课件,使用3D人体模型可以全方位地研究人体结构,随时变换角度,加强了教师本身理论知识的累积与提升。如果教师对人体解剖结构都不熟悉,又如何能教给学生?因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过程,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而通过学习和制作,使得教师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

3.为舞蹈基本功教学研究提供一手材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在教学中取得了实际效果,也将成为取代传统教案的一个全新的媒介。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身体动作示范结合在一起,为今后的教学研究积累了一手资料,为舞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我们今后研究舞蹈基本功课件积件模型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Cai技术在舞蹈基本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Cai技术在舞蹈实践课堂应用的必要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运动解剖学的相关课程提炼加工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实践过程中应用的软件有powerpoint、photoShop、3Dbody等软件,通过截图,标注等手段突出了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形象地将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需要说明的是,《舞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不是取代教师的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运动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大部分还处于平面阶段,3D技术的应用所占比重比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开发。

1.Cai在舞蹈课程中应用的现状。相对于其他学科,Cai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就显得比较少,而在艺术教育中除了艺术设计的专业是以Cai为主之外,Cai在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中也有部分应用,但是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应用得就比较少,尤其是在实践课堂,基本上还没有Cai教学手段的应用。Cai在舞蹈课堂教学应用比较少的主要缘由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硬件方面的缺失,目前我国的舞蹈实训教室基本上没有配备Cai教学环境,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的就是视频的观看和模仿,没有充分发挥Cai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二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人才的缺乏,当下舞蹈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舞蹈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属于言传身教,而且舞蹈课程主要以训练为主,因此广大舞蹈教师都忽略了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也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相互制约的因素导致了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2.舞蹈基本功教学引进Cai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时展,单一的舞蹈技术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才的发展需要了。舞蹈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文化,这文化既有基础的学科知识了解,更注重文化艺术的修养,提升学生实际素质,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即使是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的课程也需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在提升技能的同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提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必然会与中国舞蹈教育相嫁接。它不仅能深化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开启了人们重新探索舞蹈以及自身的大门,而引进Cai教学环境无疑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Cai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广泛传播舞蹈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舞蹈教学理论的发展,将枯燥、晦涩的理论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模式传送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易懂、易接受。

(二)Cai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1.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著名舞蹈艺术家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曾说道:“中国专业舞蹈的教育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兴起“素质教育”的浪潮,从普通中小学到各地高校相继开设了舞蹈选修课和必修课。“在高校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2]Cai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舞蹈教育的推广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相结合能使学生学得更明白,训练的效率也会更高。Cai教学模式在舞蹈实践课堂中的应用必将打破舞蹈教育“言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2.为舞蹈课程网络化打下基础。目前,舞蹈实践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少,但是当前,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舞蹈亦需要与时俱进。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大力开展地网络课程和舞蹈远程教学模式,而Cai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为大面积普及舞蹈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在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必然会成为舞蹈教育新的增长点。

三、关于启动基于积件思想的舞蹈课程资源库的研究构想

积件(integrable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想作为一种关于Cai发展的系统思路,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不仅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的简单叠加,同时从课件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设的重要观念转变,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系统和教学媒体理论。其主要特点有:1)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2)基元性与可积性;3)开放性,自繁殖性;4)继承性与发展性;5)技术标准规范性;6)易用性、通用性、灵活性、实用性。

目前舞蹈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课件基本上是以不可编辑的视频影像为主,属于高度集成的多媒体课件,是编制者按照其教学思路组织起来的前后连贯的教学课件,课件发行后不可修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和封闭性。但是如果我们建设基于积件思想的舞蹈积件库,制作碎片化的舞蹈课件,今后在使用Cai教学模式时除了可以使用这些传统课件之外,还可以由教师随时进行高效率的编辑、修改、增加、自由组合库内资源。

然而,由于舞蹈教学课件的缺乏,制作舞蹈教学课件的人才较少,要想持续不断地发展舞蹈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提高舞蹈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最终建设一个基于积件思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舞蹈教学资源库。笔者有以下一些构想:

1、建构舞蹈积件素材库。舞蹈积件库是整个资源库的核心,研究如何让舞蹈教学资源碎片化,以便于使用者积累和自由组合。另外,构建积件库需要普遍提高舞蹈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课件制作能力,因此,还需加强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经常组织培训与进修学习。

2、搭建积件组合平台。有了积件库作为支撑,如何方便地将库内资源组合成为一堂课还需要搭建一个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的积件组合平台,以方便教师们的组织教学内容,丰富舞蹈教学的内涵。

3、制定积件使用管理规则。为了促进积件库内容的积累,设立一定的资源库准入门槛,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则可以防止使用者只拿取不增添的坏习惯。良好的使用管理规则不仅可以有效统计出积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价值,还能提高教师们制作积件素材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结语

通过将Cai多媒体课件放入舞蹈基本功训练过程的研究,笔者认为,把理论知识带入实践课堂是我们舞蹈基本功课堂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而多媒体教学环境(Cai)应该在舞蹈实训课堂成为标准配备,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是舞蹈授课教师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探索舞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打下一定基础。在当前网络教育大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产生巨大需求的背景下,推动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交叉结合必将成为我们舞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责任编辑:刘小红)

注释:

①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②周雅俐.发挥舞蹈艺术魅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J].剧作家,2008(05):130

参考文献:

[1]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04)、1998(01)

[2]于淼淼.中国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及分析研究[D/oL].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8)

[3]罗冬梅、刘桂华、董荣药.《运动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J].体育科学研究,2003(03)

[4]陈新.运动解剖学Cai课件图像素材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5]高红娜.舞蹈理论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oL].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

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篇10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10-02

数学教学艺术是受制于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个人才华。它的实质是:数学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数学教学中的结晶,它不同于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和教学技艺,而是教学经验、教学技能和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学教学艺术不是深奥莫测和虚幻缥渺的东西,而是人类教学史上优秀遗产的“积淀”,是数学教师长期积累、努力探索、积极创造出的宝贵财富。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好坏,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否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能否用活教材,利用三尺讲台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出利于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氛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否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能否得到发展。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我们数学老师就要具备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就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艺术。正如卢梭语:“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初中数学教学要达到一个高度,我们数学老师该如何讲究教学艺术呢?

一、教学语言艺术

数学教学语言要求严谨清晰、精练准确。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流露密不可分。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形象、严谨。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如果不准确,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和误解,所以教师要用学科术语进行授课,不能用生僻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等。语言要规范就是要做到,不能引入太多的题外话冲淡教学内容,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学语言要形象体现在语言的通俗易懂,要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老师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语言不仅要有声有义,还要处理好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等丰富多变的特点。生动、活泼、绘声绘色的语言,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能有效地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诙谐幽默的语言有趣而意味深长,具有神奇的诱惑力,教师若能在讲课中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心智,激发兴趣的作用,幽默产生的时刻,也正是人得情绪处于坦然开放的时刻,每当我们开怀大笑之后,常会感到精神振奋,教学的气氛也往往随之达到高潮。例如,一堂关于“三角形”的课,老师作开场白说;“我的法力大无边,要测山高不上山,不进敌阵测距离,能不过河测河宽”,学生肃然,老师接着说:“数学方法是我法,法宝就是正、余弦。”学生大笑。这时,老师将几道关于三角形的习题配上有趣的测量内容让学生计算,学生情绪高涨。所以,风趣的语言能使抽象、复杂、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板书设计艺术

板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利用黑板、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媒体以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借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通过板书,教师可以把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视觉空间里,简明扼要、步步叠加地展示出来,从而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如果板书设计排列得井井有条,前呼后应,且富有连贯性,就会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板书设计,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板书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美的原则,应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最佳氛围。因此,教师要用凝练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应力求做到文字、图画端正美观,结构要新颖,文字要清晰,图标要准确,绘图要正确、美观;同时,板书中也可用特殊符号和适量的彩色粉笔点缀。这样做,往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结语艺术

讲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漂亮的结尾则是锦上添花,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一个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的反映。一般来说,常用方法有几种:一是练习式结束。即将一节课的知识点全部融合在几个练习中去,让学生在规定的最后几分钟完成,以达到巩固,熟练掌握和应用当堂课所学知识的目的。二是总结性结束。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新授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也可引导学生来做而教师帮助他们修正和补充。这样,学生可以系统地、完整地了解一堂课所学的新知识,同样达到巩固和加深对知识印象的作用。三是启发式结束。根据学生当时的心理特征和特定的授课内容,创设一种宽松的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课堂所学知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讲完一个定理或一个运用法则之后。四是悬念式结束。当一堂课要结束时,教师做一次有趣的示范或提出一个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却又不热学生解答,给他们留下一个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上下一节课创造条件,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内容和形式有紧密联系的上下两节课。这些方法旨在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总结规律,使学生对全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获得明确清晰的印象;二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对有关内容的联想和思考,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把课堂总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给学生留下一个能激发兴趣的悬念,使一堂课的开始引人入胜,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总之,教学艺术是指师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一切条件,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特征。教学艺术包括了组织艺术、讲解艺术、板书艺术,表现、观察、启发、答题、鼓励、控制、协调等方面艺术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