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骨折后康复护理十篇骨折后康复护理十篇

骨折后康复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51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1

资料与方法

1994年4月~2006年4月收治Colles骨折96例,男41例,女55例;右68例,左28例;年龄21~82岁,平均56岁。按照Frykman分类:Ⅰ22例,Ⅱ39例,Ⅲ9例,Ⅳ10例,Ⅴ10例,Ⅵ2例,Ⅶ3例,Ⅷ1例;其中7例合并舟月分离。

方法:对无移位骨折,采用功能位石膏固定。对有移位骨折,采用手法整复。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前,即手掌朝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引患者手掌及拇指,使腕部尺偏,然后再使腕关节掌屈,同时向掌侧及尺侧推压骨折远端,保持腕关节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整复时均未采用麻醉,73例于伤后24小时内整复,23例于伤后3~6天内整复。整复后采用腕背桡侧石膏托固定。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专科护理:所有病人于石膏固定后嘱其抬高患肢,次日来门诊观察血运、手部感觉及皮肤温度。如手部肿胀严重,松解绷带,抬高患肢,待手部肿胀消退后,缠紧绷带,嘱其继续抬高患肢。3天后疼痛明显缓解,开始帮助患者活动肩肘关节及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每日至少活动1~2次,逐渐增加。一方面防止关节僵硬,另一方面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拆石膏后拍片复查,位置满意即戴前臂吊带,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锻炼腕关节。起初次数不宜过多,1周后再次拍片复查,位置满意,继续锻炼。对于严重粉碎骨折,或合并舟月分离者,因为固定时间较长,腕关节功能在拆除固定后严重受限,可配合蜡疗等,

进行功能锻炼。

结果

96例病人均于功能锻炼1周后通过拍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对其进行随访,23例于半年后失去随访,73例随访时间6~78个月,平均33个月。

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1例发生手指及腕关节僵硬,7例患肢前臂肌肉有较明显的萎缩,未见Sudeoks骨萎缩发生及腕关节不稳。1例于拆除石膏后1周再次摔伤,骨折部位出现疼痛,拍片未见骨折移位。14例于伤后半年内每逢阴雨天,腕关节出现不适或疼痛,于半年后消失。17例腕关节活动较健侧差,但不影响功能。握力75例与健侧大致相同,21例较健侧减弱,1年后与健侧大致相同。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Colles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因该部位属松质骨,骨折后愈合快,很少有不愈合报道。然而由于固定时间过长或者护理不当,带来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相当大的痛苦。因此对Colles骨折外固定期限,各家主张不一,Vantrappen主张外固定3周,Smaill主张固定4周。Frykman主张无移位骨折者外固定不多于2~3周,而粉碎骨折外固定12周。也有人提出对无舟月分离及无严重粉碎的骨折只固定2周,无需更换石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因此,固定后和早期拆除固定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Colles骨折通常只固定腕关节,然后进行前臂吊带。患者往往以为整个患臂不能活动。老年人因为关节本身比较僵硬,加上固定或不活动,一般2周后间关节、肘关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时间过长将会带来永久性的僵直,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远远超出了骨折本身。有的患者出现Sudeok's骨萎缩,手部疼痛,手指及腕关节僵硬,皮肤薄、红、骨质疏松,主动活动明显受限。同时肢体活动量的减少也加重了骨质疏松的发展[2],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重视Colles骨折后的护理与康复治疗。

本组病人并发症少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固定时间短,护理得当。我们观察到,对于老年患者即使复位不满意,只要早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满意,就能弥补上述不足。

参考文献

1南国新,侯纪寿.缩短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3)(增刊):236.

2KaastadtS,Reikeraso,narumS,etal.effectofintensitivetrainingonlowerlegstructuralstrength:aninvivostudyinovariectomizedrats.ScandJmedSci.Sports,1997,7(4):220-225.

万名乡医培训项目启动

5月22日,中央统战部、卫生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启动实施“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拟投入项目基金3000万元,用1年至2年时间,使中西部地区10个省(自治区)96个县的11000名乡村医生获得临床实用技能培训的机会。

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暖工程”创建于1995年,是一项扶助贫困群体的民心工程。此次接受香港著名爱国人士、企业家李兆基先生捐赠,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是“温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由卫生部负责指导、组织卫生系统所属医疗机构开展,通过不少于60天的临床实用技能培训,使受训乡村医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培训的科目包括内科(含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急救和精神/心理观察及咨询性辅导,其中精神/心理观察及咨询性辅导是必选科目,资助标准为40元/(人・日)。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2

(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0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分两组:实验组50例,术后即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术后行常规主动功能锻炼。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疗效均满意,Cpm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Cpm的应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关键词】Cpm;髌骨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2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71-01髌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有移位的髌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以往只强调手术方法的改进,不注重康复护理,因而有许多患者由于担心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而不敢早期活动,导致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1]。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0例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髌骨骨折100例,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6-75岁,平均45岁;横骨折56例,粉碎骨折44例。1.2护理方法:实验组50例,术后即应用Cpm关节器进行被动运动,期间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术后行主动功能锻炼。并做好相关护理。①康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1)髌骨推挤按摩:术后轻柔地推挤按摩髌骨,每4h一次,以防止髌骨粘连。(2)股四头肌主动锻炼:麻醉过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行患肢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趾屈背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且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健侧肢体可自主活动,以舒适为宜。(3)直腿抬高练习与弯腿练习: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用力伸直膝关节,并使踝关节背屈,用力抬高患肢,即屈髋超过80。时鼓励患者自行稳定肢体员10s左右,然后放平患肢。嘱患者坐起,首先可在床上进行,两手置于膝关节两侧,协助膝关节缓慢屈伸,逐渐增加强度。适应后再嘱患者坐在床边,小腿凭借重力作用垂到床下,达到90。然后将健肢放在患肢前方,患肢向后压,即可增加屈膝角度。适应后可扶床下蹲、站起等活动。(4)院外锻炼指导:患者出院前向其讲明主动及被动活动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

早期功能锻炼时责任护士应在旁指导,对训练中不成功的动作要耐心纠正。对患者每次的锻炼及细微进步都给予肯定,以增加患者信心。有些患者由于担心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而不敢活动或活动少,应采取真诚、耐心负责的态度,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进行锻炼。对于疼痛难忍者,可给患者应用止痛药并耐心鼓励、同情理解患者,同时取得支持,也可适当减少锻炼次数及强度。注意锻炼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时间由短到长,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只能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切忌被动粗暴的锻炼、按摩。整个功能锻炼过程中要防止患者跌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②Cpm应用及护理:术后将患侧肢体放在Cpm机上,绑好固定带,起始角度为30。,1min~2min完成1个屈伸运动,每日递增5。~10。,每天两次,每次活动的时间90~120min。在Cpm锻炼间歇期行股四头肌收缩,直接抬高锻炼及膝关节运动。Cpm使用时间为lo~14d。使用Cpm机注意事项:(1)将患肢置于下肢关节康复器上,必须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因外旋压迫腓总神经。由专人负责指导,观察患者的锻炼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装置,应用时间、次数应严格按医嘱执行。持续被动活动早期活动度不宜太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以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2)主动训练与被动锻炼相结合:在Cpm机使用间隙期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先按摩患肢10-20min,使肌肉放松,然后嘱患者行膝关节的屈伸治疗,每次锻炼时间以感到疲劳为度。(3)记录Cpm活动的时间与活动范围,评估患者的合作与活动的效果,评估记录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注意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末端的血循环的情况,注重患者的主诉,及时与医生沟通。适当调整好Cpm的活动角度范围。(4)Cpm的健康宣教:通过详细的说明及应用图解让患者明白Cpm活动的原理,打消患者因害怕骨折的移位而不愿进行活动的心理。③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术后康复过程。病人返回病房后告诉患者手术顺利,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早期锻炼时,告知患者术后3天伤口疼痛会比较剧烈,后期疼痛会逐渐减轻,如疼痛难以忍受,医生会给以药物减轻疼痛;伤口疼痛会直接影响膝关节的术后功能锻炼,因此要鼓励患者正确对待术后疼痛问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患者出院前,应告知坚持锻炼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消除活动会导致切口裂开、骨折移位、出血等问题的不良心理。2结果3个月随访时,对膝关节活动状况进行评定,分为四级:优:患肢关节活动在正常范围;良:正常范围的50%以上;差:正常范围的20%~50%;强直:正常范围的20%以下。两组膝关节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优良率分别为98%和94%,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p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3

关键词:下肢骨折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91-02

2005年9月-2007年11月我院骨科同一组医生收治的单侧下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系统的床上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训练,疗效较对照组显著。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单侧下肢骨折患者,均为本院骨科同一组医生收治,均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其中股骨骨折49例,胫腓骨骨折60例,髌骨骨折11例;男74例,女46例,15-70岁,平均年龄32.9岁。

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下肢骨折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5-70岁;③手术方法采取切开内固定或复位后石膏外固定;④单侧骨折。

3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神经损伤;②采取金属外固定支架固定者;③下肢关节置换手术;④合并心、肺、肾、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慢性骨质疏松、慢性感染病灶。

4方法

4.1实验组。实验组于骨折固定术后24小时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做床上康复操。床上康复操步骤:康复训练前先进行患肢的局部热敷、按摩,使肌肉放松。先做健肢训练,再做患肢。

4.1.1脚趾运动。做脚趾屈伸动作,以患者能达到的最大角度,重复20~30次。

4.1.2踝泵运动。做踝关节屈、伸和环绕动作,并于背伸极限位置保持数秒,重复10~20次。

4.1.3小腿静肌力收缩。下肢伸直,小腿有节律运动性或静力性收缩或放松,每次持续6分钟,收缩和放松时间的比值在1∶2左右,重复10~20次。

4.1.4髌骨运动。以拇指和食指(一般人用右手)固定髌骨两侧并向左右旋转推动髌骨,重复20~30次。

4.1.5膝关节运动。托住骨折部位,膝关节下放一软枕,使其处于屈曲状态,度数为30°~40°,以膝关节为重点,使患者小腿抬高床面,做伸膝训练,保持5~10秒后再缓慢放下,重复10~30次。若不能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由护士协助进行被动屈伸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屈伸角度逐渐加大,一周后达到90°。

4.1.6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将手放于膝下方,膝部下压,保持5~10秒,然后逐渐放松,重复10~30次,随着患者的病情好转和疼痛的减轻,逐渐增加角度进行练习。

4.1.7髋关节运动。抬高下肢,做髋关节向上、外、下、环绕运动,重复5次左右。

以上训练于患者术后24即开始,每日二次。从健侧肢体开始过渡到患侧肢体,患肢从远端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渐进性的进行患肢非损伤关节和肌肉的锻炼。患者不能主动活动的,由护士协助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训练时,应固定患肢骨折部位,动作缓慢,幅度从小开始,活动到痛点为止,根据病人恢复情况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重复次数。下肢骨折为了稳定,常常固定膝关节,所以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要求患者在不负重、避免使骨折端承受较大的应力、不对膝关节使用暴力的情况下进行。有石膏托的患者训练时可取下石膏托,训练后再将石膏托安装上。训练中避免引起患者疼痛,以及肉不疲劳为宜。

4.2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则按常规在肢体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做局部肌肉和关节的训练。

两组患者于手术当日、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其下肢膝关节活动度、膝屈伸肌力、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下床时间。

5结果

5.1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后1周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1月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

5.2两组患者膝屈伸肌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屈伸肌力在手术当日、术后1周无差异,术后2周实验组患者膝屈伸肌力较对照组平均增加1级,术后1月实验组患者膝屈伸肌力较对照组平均增加2级。

5.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验组无手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2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

5.4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实验组患者下床时间平均为术后14天,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平均为术后21天。

6讨论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临床上常遇到骨折对位愈合很好,而伤肢功能恢复不良,甚至遗留残疾,给患者造成痛苦[1]。但骨折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牢固愈合,而同样重要的是早期、全面地恢复肢体的功能。由肢体制动造成的肌肉废用性萎缩一般是可逆的,可经过训练而复原,越早介入恢复越快。国外研究证明,关节功能低下仅1~2个月的时间即可发生废用综合症,超过6个月进行功能锻炼则收效甚微[2]。所以早期康复对预防制动发生的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早期康复的基本方法是运动疗法。而护士工作承担着重要的康复任务。有研究指出病人只有约4%的清醒时间是接受治疗的,而护士24小时都在病房中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是与病人互动最多的专业人员。近年许多的研究已指出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3,4],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病人的整体康复具有正向的影响。

康复护理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护理预防方法、评定和处理(协助治疗、训练的护理措施)的学科[5]。然而在临床上尚未得到深入。目前对下肢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方法的文献报道虽然很多,但较为零散,训练开始的时持续时间、部位、方法、角度说法不一,未形成系统规范的方法,使临床护士难于借鉴。本研究设计的床上康复操以病人的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从健侧开始到患侧,患肢从远端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进行早期、全面、系统的功能运动训练,有效预防了制动对肢体功能的影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适合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卧床进行的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技术。心理护理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6]。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我们还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配合康复训练,达到更好的康复护理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其患肢运动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此套床上康复操的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并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制定不同的方案,达到整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闫金玉,杨骊华.下肢骨折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1997,12(1):25

[2]吴萍.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8):107-108

[3]张晶,梁瑛琳.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81

[4]田银珠.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现代康复,2000,4(7):1098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4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时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手术治疗仍然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成功固然重要,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会增加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72例进行康复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其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60~83岁,平均(71.4±10.3)岁。致伤原因:交通车祸伤23例,跌倒伤49例。以上患者中,合并高血压23例,2型糖尿病患者1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7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30例,经颈骨折型23例,基底型19例。以上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5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1例。

1.2康复护理方法

1.2.1心理康复护理对于老年人来说,都希望自己健康百岁。当发生股骨颈骨折时,老年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负担,会因为不能行走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再者,患者可能不适应病房环境,加上疼痛,患者的睡眠受到很大影响,有的患者担心会给家人带来经济负担,急躁、危机感、焦虑这些不良情绪就会大大加强。根据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耐心指导,耐心讲解手术及术后的相关知识,态度要和蔼热情,能够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可以让成功手术的病例现身说法,消除老年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患者需要,取得患者主动配合,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预防并发症预防褥疮:可在患者的骨骼隆起处按摩,擦拭酒精,促进此处的血液循环。根据情况,可使用充气床垫,有利于减少软组织受压而影响血压循环,对褥疮起到预防作用。预防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在住院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提高肺活量,帮助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拍背部,可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给予雾化吸入等措施便于痰液排出。防止血栓形成:对于老年人来说,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抗血小板药等药物。防止泌尿系感染: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在2000ml以上。预防便秘:此类患者卧床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患者容易发生便秘,护理人员可指定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排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给予缓泻药物。嘱咐患者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

1.2.3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患者术后1d,采用低斜坡卧位,在护理人员帮助下逐渐增加患者斜坡卧位的高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患肢的股四头肌以及臀大肌做舒缩活动,可采用收缩10s,而后放松的模式,可反复练习,一般每组做20次,每天做4组。嘱咐患者利用双上肢牵拉床上的吊环,利用健侧下肢做支撑,抬高臀部,在护理人员帮助下,保持骨盆平衡,一般臀部抬高床面约20cm左右,此锻炼每组做10次,每天做3组。在术后的第2到第7天之间,继续协助患者做股四头肌、臀大肌的舒缩活动和臀部抬高锻炼。同时对健侧肢体也要进行锻炼,主要是主动锻炼。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髌骨推移锻炼,患者取仰卧位,推动髌骨,是髌骨在上下左右等方位运动,每组做20次,每天做4组。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让患者进行屈髋、屈膝等锻炼,在进行屈髋屈膝等运动时,关节活动范围要从小到大,禁止内收和内旋等动作。对于患者屈膝锻炼要从15°开始,每天锻炼可增加5°。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患者的外展运动,可在患者的两腿之间方一个枕头,主动做夹腿动作,持续10s,每组做20次,每天做4组。对患者进行侧卧位患肢的外展运动,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把患者的患肢和身体同时转为侧卧位,也在两腿之间放一个枕头,禁止进行内收内旋动作,每组做20次,每天做3组。在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在床上完成自己能做的活动,争取能够自理,比如梳洗、换衣服、进饮食等动作。

1.2.4术后离床的康复锻炼在术后的第二周,根据患者屈髋、屈膝动作完成情况,可搀扶患者进行离床锻炼,对于下床方法,可根据以下顺序进行,患者先移动到健侧床边,然后健侧下肢现离开床并脚着地,而后扶双拐站起离床。患者要上床时,可让患肢先上床,动作和以上顺序正好相反。在离床活动的第1天,可站在床旁站立,站立时间为10min左右,或者根据患者情况,做轮椅离床活动,每次15min,每天做3次,在锻炼过程中,逐渐让患者拄着双拐开始地面行走,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步行时间和距离可逐渐增加,但是每次步行时间不要超过20min,在患者离床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要在床边守候,防止意外发生。

1.2.5出院指导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防止过重。嘱咐患者要戒烟戒酒,提高机体免疫力,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计划,在患者家属的督促下执行。在术后的第2个月,患者避免在床上盘腿而坐,避免髋关节发生外展、外旋。患者可坐在床沿,双脚可踩在脚蹬上,利用双臂把上身撑起,而后抬起臀部。同时要对患肢做主动锻炼。术后第3个月在仰卧位下进行患肢内收外展练习,坐位下行股四头肌抗阻练习。还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练习,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结果

本组72例患者治愈出院,没有患者发生褥疮,静脉血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评定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优为54例,良14例,差4例(患者偶有疼痛,给予镇痛药缓解),优良率为94.4%。

3讨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来说,其治疗目的是让患者尽早离床活动,预防因为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伴随疾病[1,2]。手术成功固然重要,但是术后康复护理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康复护理和指导有利于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复,特别是功能锻炼方面,锻炼内容更具体更详细[3,4]。在本文中,通过心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术后离床的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康复护理和指导,72例患者治愈出院,没有患者发生褥疮,静脉血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优为54例,良14例,优良率为94.4%。说明康复护理有利于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此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何俐,廖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现代医学,2006,34(5):354-355.

[2]程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护理学杂志,2008,23(8):19-20.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5

【关键词】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康复护理;髌骨

髌骨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伤后除了及时有效的外科治疗,正确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院于2007年4月—2008年5月共收治髌骨骨折2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15~63岁,平均41.6岁。其中粉碎性骨折17例,横行骨折10例,均为单发性。急诊手术10例,择期手术17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经过功能锻炼,绝大部分病人肌力达4~5级,关节活动度达80°~100°,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平均达125°,恢复了无痛和理想的关节活动度。1年后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2例,1例为车祸伤,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1例为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后治愈。

2护理

2.2术前护理通过宣教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疼痛,对术后恢复充满信心。预防感冒等对手术及术后恢复不利的因素,对择期手术患者加强床上排便的训练。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肿胀一般从术后2h开始至36h达到高峰,所以需要患者持续抬高患肢,膝下垫一软枕,高于心脏水平15°,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1]。石膏固定:钢丝内固定者石膏固定3周,如果患者能严格遵守医嘱,配合好,可不做石膏外固定,将患肢置于伸直垫高制动。丝线内固定和髌骨切除者用石膏固定4周。一般术后2天均有轻度发热,不超过38℃,可采取多饮水,必要时用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拭大血管处等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2]。

2.2.2疼痛护理髌骨骨折术后多数均有膝关节的肿胀疼痛。需要区分是术后切口疼痛还是敷料包扎过紧引起的疼痛。若术后切口疼痛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剂;如果是术后肿胀导致绷带包扎过紧的疼痛,给予止痛剂往往疗效不好,应该松解绷带,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很多患者松解绷带后疼痛迅速缓解,也不需要用止痛药。术后疼痛一般以第1天最明显,第2天开始逐渐缓解[3]。

2.2.3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伤情,分阶段进行。术后l周内,局部组织创伤未愈合,患肢肿胀疼痛,可应用超短波、红外线、低中频电疗等物理方法以利消肿。术后第2天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先在护士的指导下练习健侧,然后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练习患侧。(1)卧位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仰卧位,两腿伸直,适当抬高,保持3~5s,再慢慢放下,反复练习,一般500次/d。(2)坐位练习股四头肌的方法:患侧小腿绷沙袋练习(重量为1.5~2kg)。开始练习时先协助托起患侧小腿,然后移开双手,嘱患者保持患腿抬高3~5s,再轻轻放下。一般为每小时5min。根据情况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术后2~4周,拆除石膏托,骨痂已逐步生成,骨折较稳定。可指导病人利用肢体重力加强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度。病人坐床边,小腿下垂,做膝屈伸活动,循序渐进,以主动屈伸为主,辅以适当被动活动。加重肌肉的按摩,并逐步在踝部上悬重,用指推活髌法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术后4周开始负重锻炼,粉碎性骨折可在4~6周后进行。可加强肌力锻炼,增加关节稳定性,例如扶物站立,扶持床边下蹲与起立,扶双拐负重行走,或上下楼梯。下地时以健侧足尖托住术侧足跟,以臀部为轴心,转向床边下地。病人双手使用拐杖,双拐与健肢成三角形。站立时用手腕的力量支撑向前行走。术后第4周患肢负重占身体重量的50%(前足踏地),第6周占身体重量的100%,此时术肢仍需用单拐。第7周可弃拐行走。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可适当推迟负重时间[4]。进行功能锻炼要根据病人年龄、体质及前一段功能练习的效果,进行评估计划,逐渐增加练习强度幅度并密切观察防止摔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

3讨论

髌骨为人体最大的籽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的作用,尤其对膝关节伸直的最后15°~30°范围更为重要。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应贯彻解剖复位、加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原则,以尽快恢复关节面平整,减少髌股关节炎的发生。髌骨骨折术后早期行髌骨推移和按摩,能促使肿胀消退,预防关节粘连和避免肌肉纤维化。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消肿,避免肌肉萎缩,为膝关节的屈伸和下床活动打好基础。对于髌骨切除者,股四头肌的锻炼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及处理,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并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氏缓.创伤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30-132.

2卢淑琴.髌骨骨折护理要点.中国骨伤,1994,7(6):20.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三柱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78例,固定术后对其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22d,所有病例都复位满意。经24~60周的随访,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术后恢复优良率达91%。结论:三柱固定是一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新固定概念,固定术后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了最大限度快速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固定;术后护理;康复指导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83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附属普爱医院骨科病房

周蓓: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包括Schatzker的V、Vi型的关节内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其导致的粉碎性骨折使得对骨折的分型比较困难,又容易引起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其处理充满了挑战[1]。传统多采用前外侧和前内侧手术入路,然而这种技术有时不适用于多平面关节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累及后侧柱的多平面骨折,因骨折部位难以暴露复位固定,导致临床并发症增加而影响疗效。朱奕等[2]提出了“三柱”理论模型来定义胫骨平台骨折,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3例,其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78例,应用三柱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系统规范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并随访24~60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19~77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8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伤l例。闭合性骨折73例,开放性骨折5例。基于常规X线片和Ct影像,所有骨折根据“三柱骨折”的概念分类,意味着在胫骨近端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至少发现一片分离的骨块(Schatzker分型V型和Vi型)。合并伤:上肢骨折2例,股骨骨折5例,半月板损伤25例,交叉韧带损伤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伤后行急诊手术5例,5例患者由于伤势严重在住院2周后才接受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在1周后接受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法初步处理包括石膏固定、远端骨的骨牵引或在术前外固定支架固定,根据X线片和Ct结果除了按Schatzker分型外,所有骨折也使用一种“三柱”概念进行分型[3],从俯面观上看,将胫骨平台划分为三个区域,定义为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根据三柱分型法制定治疗计划,进行三柱固定[4],所有患者均由相同手术小组在实施全身麻醉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若累及后柱损伤,即使用倒L型后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患者手术中处于漂浮体位,首先患者取俯卧位,使用倒L型后侧入路处理后柱骨折。当需要实行胫骨平台的前外侧入路手术时患者改为半侧卧位,患肢小腿旋转以利于手术部位的暴露。48例患者使用联合入路,30例患者仅采用后侧入路或前侧入路。

2术后护理

2.1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2.1.1生命体征的观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术后24h持续床边心电监护和低流量吸氧,对各项体征细致观察,真实记录,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术后如有体温升高,要警惕感染的可能,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2.1.2患肢的的观察与护理患肢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但严禁肢体外旋;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因联合入路在小腿上有两个切口,后侧入路的切口在小腿下侧,敷料压在腿下,容易被忽视,所以要特别注意,若渗液、渗血较多时,应立即更换敷料;严密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肿胀程度等情况,并与健侧比较,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2.1.3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若放置引流管者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特别是联合切口有2个引流管时,应在引流管上贴上标签,并注意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和折叠。认真观察引出液的颜色和量,并分别做好记录,若术后4h内引出液总量超过600ml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2.1.4疼痛的观察与护理观察疼痛的性质,以判断患者是切口疼痛还是肿胀引起的疼痛,复杂胫骨平台因创伤程度重、手术复杂、切口大且有两处,术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冰袋持续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引起的疼痛,对于肿胀后石膏过紧者还应将石膏切开松解,持续麻醉泵和睡前使用双氯芬酸钠塞肛可以减轻切口的疼痛。

2.2心理护理患者积极的态度对其康复至关重要,手术回病房后,管床护士应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以解除其顾虑,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护士还要细致观察、耐心讲解,并对其进行示范指导,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当患者能配合时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肢功能的康复。

2.3饮食护理术后6h内禁食水,24h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豆、奶及过甜类食品,防止胀气,以后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其进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钙、低盐易消化食物,如乳类、蛋类、蔬菜、水果等,并嘱其多喝水,可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防止便秘,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每天盐摄入量应不超过2g,糖尿病患者应关注并控制其总摄入量。

2.4康复指导

2.4.1康复方案遵循尽早、安全、有效的原则尽早原则:术前进行康复指导,发放康复知识宣传册;术后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的训练。安全原则:早期需要佩戴膝关节铰链支具,循序渐进地增加关节活动度,在进行关节活动时注意严格控制肿胀,必要时使用冰敷。有效原则:术后应该有系统的康复评定以判断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关节活动度的获取与维持、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是康复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要点。

2.4.2具体康复方案术后清醒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泵运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1周患肢石膏托固定、抬高,若切口愈合良好无渗血渗液,1周后佩戴膝关节铰链支具固定,小腿下方垫枕抬高患肢;在院期间Cpm每天行关节活动度训练,0°~45°范围内,术后每周增加10°,出院后继续在膝关节铰链支具的固定下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4周到达90度[6]。术后4~6周,继续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及关节活动训练;复诊时指导患者在助行器下站立,转移,不负重。术后8~12周,拍片复查,如果骨折线周围已形成较多骨痂,即可少许负重,但患者下地活动还是需借助助行器[7]。术后12~16周,逐步增加负重,慢慢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特别要注意走路的步态尽量自然,尤其是站立相。

2.5出院指导(1)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院康复训练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告知其继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但必须遵循早活动晚负重原则。(2)告知佩戴膝关节支具固定的时间和注意事项。(3)告知复查时间,并嘱患者要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能完全负重。

3结果

78例患者住院15~31d,平均22d。所有患者都复位满意,3例患者术后切口渗液,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经24~60周的随访,术后12~16周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用Rasmussen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优38例,良33例,可7例。

4讨论

恢复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我科采用三柱固定的技术对多平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那些涉及后侧柱的骨折加强后侧柱固定,结合一种新的手术体位(漂浮体位)的后侧入路和前外侧联合入路以代替经典的双侧(内侧和外侧)入路来处理这种骨折可以给予骨折充分暴露,良好的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是康复的基础,但良好的手术效果更离不开科学有效地护理。护士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心理和饮食护理,并在正确的康复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每例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训练,为术后尽早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达到了最大限度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贵林,荣国威,吴新宝.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0,20(4):219-221.

[2]朱奕,罗从风,杨光,等.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3):254-259.

[3]张巍,罗从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新趋势[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4):217-220.

[4]罗宝风,林丽芳.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52-53.

[5]黄云英,金先跃,梁剑敏.关节镜及C臂X线机双向监测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145-4147.

[6]孙科儿,王海燕.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动静平衡康复训练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2):81-82.

[7]许红璐,陈燕,杨秀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10,13(2):145-146.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7

1资料与方法

1.1评估方法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背部功能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术后抑郁水平,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评价患者术后胸腰背部疼痛情况。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SpSS,美国)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8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两组均无断棒、断钉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实验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为14.96±3.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6±5.21(p<0.05);实验组的SDS评分为42.24±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17±3.38(p<0.05);实验组的胸腰背痛VaS评分为1.18±0.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1±1.75(p<0.05),详见表1。术后3个月随访时oswestry各维度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在疼痛、生活自理、走路、坐、站、睡眠和社会生活方面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胸腰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日趋成熟,但手术仍导致较多的软组织损伤,即“骨折病”,同时骨折后路固定融合节段也较长[1],所以,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有其特殊要求。据报道,有高达20%~30%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腰痛[2],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及日常活动能力,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缺乏严格、有效的指导是其重要原因[3]。国内研究[4]发现,术后胸腰椎伸、屈肌群是影响胸腰椎稳定的主要因素,胸腰背肌肌力与手术预后呈正相关。患者术后因缺乏相关知识,常忽视胸腰椎术后的康复锻炼,导致胸腰背肌肌蛋白合成的减少,椎旁肌肌力恢复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总的临床效果[5]。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8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满意度;骨折愈合优良率;个体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49-02

胫腓骨骨折属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其发生率约占骨折总发生率的13.7%[1]。然而,胫腓骨特殊的解剖结构(如肌肉等软组织覆盖少、中下段供血差等),无疑增加了其术后康复难度。如何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中,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11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纳入标准:具有明确外伤史,经X线诊断为胫腓骨骨折;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小腿严重软组织损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肾肝功能异常及心功能不全者。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20-64岁,平均(39.95±5.49)岁;受伤原因:44例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5例重物压砸。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19-61岁,平均(39.41±5.63)岁;受伤原因:42例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压砸。两组患者受伤原因、年龄分布及性别构成情况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即健康教育、疼痛护理、药物护理、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加行个体化护理,具体包括下述几点内容。(1)个体化心理护理。胫腓骨骨折患者经历了暴力侵犯、工伤事故、车祸等不良事件,且术后多伴随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极易引起悲观、抑郁、焦虑情绪。护士应与患者亲切交谈,以缓解其紧张感及陌生感;讲解成功康复病例,以帮助患者树立自我康复信心;说明情绪与康复之间的关系,根据患者理解能力向其介绍1-2种自我情绪管理方法,若患者理解能力较强,可指导患者通过冥想疗法、肌肉放松疗法进行情绪管理,若患者理解能力较差,可指导患者采用注意力转移疗法、深呼吸等进行情绪管理。(2)个体化饮食护理。护士应充分尊重患者饮食习惯,与患者一同制定科学化、个体化饮食计划。术后1-2周饮食宜清淡,鼓励患者摄入蛋类、蔬菜、豆制品、鱼汤等食物;术后3-4周饮食宜营养丰富,鼓励患者摄入动物肝脏、田七煲鸡等食物[2]。(3)个体化功能锻炼。术后功能锻炼应遵循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早锻炼及晚负重的原则。术后1d,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长收缩,此外,还应被动活动患者髌骨。术后2-3d,进行连续关节被动运动(Cpm)。术后1-2周,鼓励患者进行床上不负重患侧踝关节、膝关节、足关节、髋关节运动。术后3-5周,在原有锻炼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扶床活动(患侧下蹲、踢腿、屈膝、屈髋等)。术后6周,可进行部分负重练习。护士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合理制定功能锻炼的活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且不感疲惫为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满意度情况(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评价表测评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90-100分代表满意,70-89分代表较为满意,小于70分代表不满意)及骨折愈合优良率(优:愈合良好,未见感染,膝关节、踝关节及日常活动不受限,无疼痛、步态正常;良:愈合良好,未见感染,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但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正常值的80%,踝关节活动度大于正常值的75%,偶见疼痛、步态正常、日常活动轻微受限;中差:未达到以上标准[1])。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两组满意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以(%)表示,应用χ2检验,p

2结果

1.5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32例、24例、2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9例、31例、8例;观察组满意度为96.55%(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50/58)(χ2=3.940,p=0.047)。

2.2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83%(优34例、良21例、中差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优29例、良19例、中差10例)(χ2=4.245,p=0.039)。

3讨论

胫腓骨骨折为骨科多发病、常见病。手术是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的重要保障[3]。

本研究结果提示,接受个体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6.55%、94.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82.76%(p

综上,个体化护理可促进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性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科.微创稳定系统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4:1-28.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9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股骨骨折;深静脉血栓

[中D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6(a)-0166-04

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onpreventingtheapplicationofthefemurfracturesofpostoperativedeepveinthrombosis

wULingling1CHenJin1ZHanGmuchun1CHenFang2DenGeryi3CHenYuting1LiXiaoyan4

1.thethirdDepartmentofBoneSurgery,Centralpeople'sHospitalofZhanjiang,Guangdongprovince,Zhanjiang524001,China;2.BoneDiseaseDiagnosisandtreatmentCenter,Centralpeople'sHospitalofZhanjiang,Guangdongprovince,Zhanjiang524001,China;3.theSecondDepartmentofBoneSurgery,Centralpeople'sHospitalofZhanjiang,Guangdongprovince,Zhanjiang524001,China;4.operatingRoom,Centralpeople'sHospitalofZhanjiang,Guangdongprovince,Zhanjiang524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applicationof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onpreventingthedeepveinthrombosisafterfemoralfractureoperation.methodsFrommay2014tomay2016,90caseswithfemoralfracturetreatedinCentralpeople'sHospitalofZhanjiangwereselected.allthepatients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with45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toroutinenursingonly,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to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allthepatientsweretreatedforonemonth.thepostoperativedeepveinthrombosisrate,lengthofhospitalstay,hospitalexpenses,postoperativepainscore,thenursingsatisfactionandfunctionalindependenceevaluationquestionnaire(Fim)scores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postoperativedeepveinthrombosisrate,thehospitalizationexpenseandpostoperativepainscore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ehospitalizationtim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horter,andthenursingsatisfactionofobservationgroupwashigher,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p<0.05).theFimscoresoftwogroupsat2weeks,1,3monthsaftersurgerywerehigherthanthosebeforesurgery,andtheincreaseofaboveindexofobservationgroupwasmoreremarkable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tthesametime(p<0.05).Conclusionthe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caneffectivelypreventtheformationofpostoperativedeepveinthrombosisafterfemoralfracturesoperation,andcanshortenthehealingtime,improvenursingsatisfaction,promotetheprognosis.

[Keywords]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Femoralfractures;Deepveinthrombosis

深静脉血栓作为骨科患者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好发股骨骨折术后,若未能及时有效对深静脉血栓进行处理,易合并出现严重的肺栓塞、脑栓塞甚至是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加强对股骨骨折术后的预防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常规护理仅能满足股骨骨折术后的基本需求,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效果较差[2]。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全方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将促进疾病康复作为重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均在我院行X线或Ct检查后确诊,术前查B超无血栓,术后1周左右复查,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能够与医护人员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哺乳期及妊娠期者、智力低下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47.2±2.5)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49.3±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试验通过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保持室内外卫生、监测与记录生命体征及指标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如下:①在护理前对护理人员进行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培训,查缺补漏,对存在缺陷的护理对策给予改进,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考核[3]。②针对股骨骨折患者制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性化护理对策,并向患者及家属提前介绍,共同商讨并做出合理的修改。③护理人员于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给予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包括股骨骨折相关知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可通过使用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手册给予指导,并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4]。④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内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肌肉的舒缩运动,定期改变,同时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背伸跖曲运动,每日20~30min,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的收缩放松练习等。2周内指导患者练习坐位以及屈膝练习,根据骨折的情况控制屈膝的角度,不应超过90度。3~4周内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利用助行器站立,逐渐训练行走。住院期间,根据患者需求给予使用下肢静脉泵以及足底静脉泵,每日2次,每次30min[5]。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强调有效止痛以及多模式止痛的概念,向患者讲解与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并给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及视频转移注意力,减少病房内不必要人员的走动,必要时给予止痛药或镇痛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g、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①采用彩色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评价。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6],方法为在一张纸上划上10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分,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疼痛做标记,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项目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体感舒适度等,得分在80分以上评为非常满意,60~80分作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④采用Fim[7]对患者术后2周,术后1、3个月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两个方面,运动功能包括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走,认知功能包括交流、社会认知,满分为126分,运动功能评分91分,认知功能评分35分,得分越高说明独立性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术后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手术前后Fim评分对比

两组术前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Fim评分均升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骨折多由于直接且强大的暴力伤所致,较为常见的诱发原因包括汽车撞击、重物砸伤、机械损伤以及高处坠落等,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股骨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明显的下肢活动受限情况,同时伴有骨折部位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等症状,甚至还可出现扭曲或成角畸形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股骨为人体全身最大的骨头,在发生骨折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大出血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目前临床工作中多选择手术作为治疗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且在采取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给予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另外,加之骨折本身会伴随机械性损伤以及感染性损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血栓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管中的凝结情况,加之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对肢体的活动进行限制,使血流减慢,从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不论是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均需要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通过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从而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骨折术后一类最为常见的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血栓脱落即可造成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有重要的意义[8]。以往临床工作实施的常规护理仅可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9]。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理念,将患者以及早期康复作为关注重点,是未来护理学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骨折本身为患者带来心理变化,包括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的康复,快速康复护理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帮助沟通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患者面对疾病恢复及治愈的信心[10]。通过加强对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定时的更换,促进静脉回流,期间适当的进行多种运动,促进增强肌肉强度,避免对肺功能以及组织的氧化能力造成损伤,有利于血液循环[11-12]。另外,疼痛作为骨折术后不可避免的一类问题,不仅对下肢肌肉的恢复造成影响,同时可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加强疼痛护理,减轻患者身体方面的不适感,提高康复质量[13-14]。

护理理念的更新作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位,与手术治疗的关系密不可分,若未能及时给予妥善有效的护理,除了可引起术后深静脉血栓外,还可造成肺栓塞以及脑栓塞等重大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不小的威胁[15-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术后疼痛评分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避免了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节省了医疗资源,更易被患者所接受认可,护理满意度更高[17-18]。另外,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Fim评分均升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快速康复护理不仅扩大了科学护理的范围,缓解患者身心方面的压力,同时可发挥一系列协同作用辅助提高了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价值[19-20]。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帮助患者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包括禁烟禁酒,保持情绪方面的稳定,多进食水果蔬菜以保证排便通畅等,避免过度用力使得栓子脱落等,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预后。由于本次试验样本量有限,未能进行长期随访,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深入研究以制订与完善股骨骨折术后的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崇武,毛建水,叶积飞,等.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J].中国药业,2012,21(7):80-81.

[2]陈东峰,白波,卢伟杰,等.骨水泥激活兔血小板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1(1):52-53.

[3]李荃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323-324.

[4]刘建,都定元,向小勇.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5):437-438.

[5]吴智钢,王臻,郭征,等.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3):480-482.

[6]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做参考(VaS)[J].疼痛学杂志,1994,2(4):153-154.

[7]王新,曲镭,戴红.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特性及临床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7,19(4):239-240.

[8]王天红,李映桃,程澄,等.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32例临床特征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7):340-341.

[9]梁群英,梁建萍,何红燕,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163-1164.

[10]程文俊,王俊文,任义军,等.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6):480-483.

[11]LevitanB,YuanZ,turpieaG,etal.Benefit-riskassessmentofrivaroxa-banversusenoxaparinforthepreven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aftertotalhiporkneearthroplasty[J].VascHealthRiskmanag,2014,10(2):157-159.

[12]敏兰,向福胜.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0):133-136.

[13]黄菊,谢立红,祁方遒,等.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822-1823.

[14]李冬春,王勇.消栓饮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4):41-42.

[15]李军,侯凯,田维华,等.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456-457.

[16]沈玉兰,徐梅,耿息风.早期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检形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228-1229.

[17]俞军英,谭颖微.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09-111.

[18]陈永香.循证护理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909-910.

[19]吴满荣,温杏良,董丽娟,等.快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护理研究,2014,28(12):4277-4278.

骨折后康复护理篇10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肘关节骨折;骨折愈合;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

肘关节的结构非常复杂,存在较多的重叠骨质,也正是因此,肘关节骨折的发病率在全身骨关节骨折发病率中是最高的[1-2]。由于肘关节的结构非常复杂,因此骨折愈合中稍有不当就可能造成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对于复杂肘关节骨折,治疗难度大,且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预后差[3]。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师认为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4]。本院对79例肘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有效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158例患者为2014年

8月-2016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肘关节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纳入标准:(1)符合肘关节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3)均为闭合性骨折。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者;(2)合并肿瘤、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存在意识障碍、交流障碍者。此研究方案获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符合标准的158例患者按照随机法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79例患者,男49例,女30例,年龄17~53岁,平均(38.7±6.5)岁,其中肱骨远端骨折53例,桡骨小头骨折8例,尺骨鹰嘴骨折18例。对照组79例患者中,男53例,女26例,年龄19~55岁,平均(39.5±6.6)岁,其中肱骨远端骨折50例,桡骨小头骨折10例,尺骨鹰嘴骨折19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并发症处理、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从术前开始给患者灌输康复护理干预的内涵,将康复锻炼渗透到围术期,主要措施:(1)心理康复护理。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立刻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安慰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术后认真接受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会恢复如初,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前让患者认识到术后康复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意义,并详细介绍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必要性、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其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耐心给患者说明术后康复治疗师会根据其骨折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锻炼计划,只要循序渐进地接受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就会慢慢恢复,减轻患者的急于求成等心理。在术后,卧床休养期间护理人员给患者简单介绍康复锻炼方案,用轻柔、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减轻不良情绪,并主动配合康复锻炼。(2)中药熏洗。由本院中药房负责煎药,每剂包装成2包,每包200mL,护理人员煎好的药液取2包以及3g冰片放置到熏蒸容器中,加入800~1000mL的水,然后旋紧容器盖子上的螺母,接通电源,并将压力调节到最高,药液煮沸后调节到中低压力,让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平放于床上,进行中药熏蒸,熏蒸的部位距离熏蒸口大约为30cm,2次/d,30min/次。(3)关节推拿手法。在熏蒸结束后立即给予患者关节松动推拿,对于桡尺关节的推拿,让患者取坐位或是仰卧位,将前臂旋后,肘关节弯曲,护理人员的一手内侧绕于患者前臂固定尺骨,另一手则环绕桡骨头部,将桡骨头向背侧推拉,接着以同样的手法进行桡骨远端的推拿,3~5min/次。在肱桡关节松动上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护理人员一手固定患者的肱骨,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桡骨远端并使其向远端牵拉,尽量伸直肘关节并旋后,握住桡骨背侧,用手指向掌侧推,接着护士的一手大鱼际部扣合患者的患肢手大鱼际部,另外一手则固定患者尺骨、肱骨近端,施力于大鱼际部,向桡骨长轴推,3~5min/次。(4)被庸δ芏土丁J鹾6~8h即可开始被动锻炼,护理人员给患者进行相关部位的按摩,预防肘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肿胀等现象。术后24h,使用上肢持续被动活动仪来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首先从0~30°角进行训练,1h/次,2次/d,接着根据肘关节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加大训练角度。训练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伤口疼痛、出血等情况,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结合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康复锻炼方案进行调整。术后1~3d进行患肢前臂的等长收缩训练,护理人员全程监督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15个/次,2次/d。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手指关节、腕关节、患侧肩关节的宫内运动。术后4~6d,开展肘部的宫内锻炼,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其耐受力,从而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范围,每次康复训练完后,对患者的训练关节进行15~20min的冰敷。术后7~9d,给患者进行肘部的屈伸运动,每天进行一组屈伸运动,运动结束后进行15~20min的冰敷。(5)主动运动。一般主动运动在术后10~14d,当肘关节进行被动屈伸可达90°后,开始进行主动运动,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前臂旋转锻炼,在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全程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主动运动,保持动作的轻柔、缓慢,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术后5~6周,开始肌肉收缩训练,并适当进行日常生活训练。术后7~12周,开展抗阻力训练,以小负荷和渐进式牵拉来促进关节功能的改善。骨痂形成后可进行强牵拉运动,增加关节屈伸、旋转的角度,增加抗阻力和肌肉牵拉的力度,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使用mayo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包括疼痛、活动范围、稳定性和活动能力这四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好,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于出院前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成20个条目,采用1~5分记分制,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指标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1.31)周,明显比对照组(14.35±1.43)周更短(t=10.129,p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肘内翻、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

2.3两组肘关节功能对比术前,两组疼痛、活动范围、稳定性和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4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6.6)分,比对照组的(90.2±6.3)分更高(p

3讨论

上肢骨折在治疗方法上一般采用内固定、外固定、石膏、夹板等方法治疗,要对上肢大范围进行制动,且制动的时间较长,这就可能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粘连、软组织萎缩等现象,进而导致术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到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5-6]。对于肘关节骨折患者,在术后采取康复锻炼,进行尺桡关节的旋前、旋后运动,肱桡、肱尺关节的屈伸、伸直运动,能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7]。体外实验指出:人在伸长和施加轴向负荷时,大约有40%的负荷会集中于肱尺关节。加强术后的康复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康复护理干预是指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功能康复的护理活动。一般而言,康复方案制定和开展得越早越有利于相关功能的恢复[8-10]。而在康复护理中,必须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促使其主动配合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康复锻炼的效果。在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上,其是手术治疗的延续,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11],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肘关节是协调肩关节、前臂以及腕关节活动的一个复合关节,其解剖结构非常复杂[12],在出现骨折后,关节软骨遭受损伤,关节内出现粘连现象,关节囊以及周围软组织出现瘢痕情况等,进而出现关节挛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康复[13]。因此,必须早期介入到患者的康复锻炼中,笔者认为,康复锻炼需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展,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开展心理的康复护理,让患者在术前认识到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后,肘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大力鼓励患者,设身处地的为其考虑,多讲解治疗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促使其主动配合康复锻炼。

中药熏蒸是一种中医学的外治法,对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采取中药熏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软化瘢痕和粘连,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关节推拿手法是一种被动训练方法,是通过对肘关节进行牵拉、牵引、滑动、摆动等实现关节内粘连的松解,肌肉、关节韧带以及皮下组织的牵伸,促进滑液在关节腔内的扩散和浸润,促进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组织的粘连和挛缩,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患者的康复[14]。而在推拿中,手法非常有限,且每次的时间短,因而效果有限,护理人员循序渐进地进行被动运动,直到关节功能可以接受主动运动后,根据康复锻炼方案开展主动运动,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主动运动,如在术后5~6周开始进行肌肉收缩训练,进行适当的生活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随着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逐步开展抗阻力训练,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现象的发生,也促进肌腹、肌腱滑动,预防粘连,使得骨折断端间的靠近,促进骨折的愈合[15-16]。而在每次运动后给予患者15~20min的冰敷能预防出血、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继发性关节肿胀[17],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中是可行的,有助于改善愈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而护理人员要将康复护理理念渗透到护理全程中,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展心理的康复护理,并制定个体化的、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方案,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春平.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51-52.

[2]肖静.实施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4):230.

[3]吴静,万晓华,叶建龙,等.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8):286.

[4]冯瑞萍,刘桂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锻炼在肘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6,28(6):76-77.

[5]吴丽梅,陈红卫.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4):89-92.

[6]谢伟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预后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52-154.

[7]吕秀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71-73.

[8]李S芹.组合式康复护理在促进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156-3158.

[9]苏玉雪,郑婷,朱研霖,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37(8):2079-2080.

[10]贺艳霞,王盈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儿童骨折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1,8(31):33-34.

[11]刘晨红,高强.早期运动康复对肘关节骨折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800-3802.

[12]李涛,周谋望,侯树勋,等.肘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模式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4):261-266.

[13]曹晶晶,唐金树,周谋望,等.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3):194-198.

[14]冯崴,代永静,路桂军,等.臂丛神经置管在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2,19(11):69-70.

[15]李秀芳,郭英俊,王丽萍,等.早期功能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8):1151-1153.

[16]冷忠诚,郑先成,霍同玲,等.儿童肘部软组织改变在肘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