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护理与康复的关系十篇护理与康复的关系十篇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1:59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1

【关键词】深度烧伤;行为干预;康复

深度烧伤后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必然有瘢痕形成。深度烧伤在创面愈合后,瘢痕生长极其迅速,表现为瘢痕增生、挛缩、乃至畸形。不仅改变了外观,还影响了功能,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因此,对烧伤病人实施全面的康复治疗,要使康复治疗落到实处,关键要调动3方面,即护理人员、病人、家属的积极性,三者缺一不可[1]。为提高病人康复期护理能力,有效降低烧伤后遗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笔者对2007-2009年2年间本科共收治的1352例烧伤病人进行了护理行为干预及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7-2009年2年间本科收治的烧伤病人共1352例,年龄7天~88岁,成人989例,其中轻度烧伤395例,中度烧伤311例,重度烧伤232例,特重烧伤51例;12岁以下儿童363例,其中轻度烧伤91例,中度烧伤131例,重度烧伤103例,特重烧伤38例,住院天数4~98天;成人文化程度:中专以上239例,初中、小学文化程度689例,文盲61例。

2护士的行为干预

2.1责任护士在病人住院期间做好康复教育工作康复训练从病人住院时抓起,应该强调康复治疗应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烧伤治疗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康复办法,不仅是康复科医生而且是烧伤、整形外科医生亦应懂得的康复治疗手段。烧伤康复治疗种类很多,不能单凭某一康复手段解决所有问题,烧伤康复需要综合治疗。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早期功能锻炼。患者感到舒适的位置,往往是非功能位,因此烧伤早期应注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位。根据瘢痕挛缩的好发部位,对身体重要部位应注意体位摆放,并对烧伤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如功能体位摆放。鼓励与指导病人及早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如各关节的功能训练,并让家属共同参与配合进行,讲明康复训练的目的与重要性,有预见性的在病人创面愈合后可能遇到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前进行宣教,不断向病人及其家属灌输康复护理知识,让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为恢复功能、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短期康复护理培训责任护士用理论授课、图片讲解、操作指导、示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具体病人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培训,帮助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就日后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预期目标和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为出院病人发一份健康手册,其内容包括初愈皮肤的清洁保护、残余创面的自我护理、饮食的调节、弹力套的正确使用方法、瘢痕增生的自我护理、康复功能训练方法等,让病人和家属了解并掌握。健康手册上有科室、护士长及康复护士的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方便病人及时联系。

2.3康复护士的针对性有效干预本科设一专职康复护士,在病人出院前采集完整的资料,如地址、联系电话、简要病情、康复指导要点等,建立联系档案,与责任护士一起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跟踪指导,做好出院后联系。康复训练在创面愈合后半年内非常重要,康复护士在病人出院后1周内与其取得联系,主动了解情况,对出院后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并给予心理调适与支持,预约复诊,半年内与病人主动联系至少1个月1次,具体作出指导,有效地提高了病人自我康复护理水平。

2.4护士要充分调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烧伤后,无论是在肉体上、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对病人及家庭是一种考验,护士应主动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生活上多关心照顾,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倡导亲情和责任,提供成功社会支持的案例以及正确的社会支持方式、方法。有意识地把多个病人组织在一起,以起到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作用。护士要充分调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好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满足病人物质上与情感上的需要,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价值。

3效果评价

本组1352例病人出院后平均每人与科室主被动进行电话联系10次,平均复诊3次,护士主动联系的15次,病人再次入院整形术59例。本组病人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经过责任护士及康复护士介入干预,能正确处理,及时纠正,顺利进行康复,有效降低了烧伤后遗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达到了提高病人日后生活质量的目的。

4讨论

由于以往医护人员没意识到烧伤康复的重要性,对康复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视,做不到位,病人及其家属缺乏相关医学知识与康复技能,对预后缺乏预见性,因此认识不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而导致对康复期自我护理的不重视,相关医学知识与技能方法欠缺,而且病人在进行自我康复护理时,会遇到很多专业方面的具体问题,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解答和指导,但这一点却因种种客观原因而无法得到满足,加之康复过程痛苦艰辛,必须持之以恒,而大部分病人耐受力差,缺乏恒心和毅力,又惧怕疼痛,因而康复训练做不到位,甚至放弃,尤其在大面积烧伤、毁容以及青少年病人中,往往出现较重的心理情绪障碍,极易导致焦虑抑郁症,产生忧郁心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睦,家人对病人缺乏尊重爱护、关心照顾和支持,配合病人康复训练不当,都极大影响病人的康复护理水平,造成康复护理的失败,导致烧伤后遗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加重。作为烧伤科专科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视提高病人康复护理能力为己任,认识到做好在住院期间康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将此项工作从病房延续到社区和家庭,进行护士行为介入干预,以达到有效降低烧伤后遗症发生和严重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护士人员追求的最终目标。让病人尽快回归家庭,为恢复工作、走向社会、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2

关键词:社区康复护理特点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2-02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问题重视度的提高,以及传统医学模式的变革,病人的康复护理工作已经由专门的医疗机构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当中,护理工作向居民社区推广也是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再加上国内人口结构正趋于老龄化,推进社区康复护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是当前普通民众的迫切要求。

1社区康复护理及其特点

所谓的社区康复护理,是社区康复计划的康复策略之一,指的是病者、伤者、残者在社区康复的过程中,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的指导下,社区内部的护理人员以全面康复为目标,针对相关人员开展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康复指导,督促他们科学地进行自觉康复训练,逐渐减轻伤痛所带来的痛苦,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以求最大程度实现病人及伤者的康复。

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包括因意外损伤或急性、慢性病所导致的生理、心理障碍者,还有因老龄而导致的机体功能,以及先天性发育不良等等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人群。针对不同的人群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其对家庭、社会的参与性。当然,由于此类人群病情各异,而且又有各自的家庭,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因此,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分散性、指导性以及复杂性;但同时,相对于专业的医院护理工作,社区康复护理具有费用少,效益高的特点,对于病患家属而言更加省心省力,成本也更低。

2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内服务对象的健康情况不同,康复需求不同,决定了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首先,对于刚刚痊愈后出院回家的对象,需要对其开展康复期宣传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高龄老人、产后妇女等等,要对其开展日常行为、个人卫生、休闲运动、康复期饮食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帮助他们开展康复期自身护理,并且引导他们远离不良习惯,还应定期联系其家属,争取服务对象家属的配合。

其次,对于慢性疾病对象,社区康复护理护士需要单人联系一部分康复对象所在家庭,对其康复对象进行专门的定时打针、喂药、翻身、褥疮等护理,另外如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定时监测血压并指导服药、乳腺癌术后做肢体活动指导等等,可根据情况轮流进行护理。

再次,向服务对象家属普及诸如口腔护理、为行为不便的患者开展肢体被动运动、身体清理等等技巧性要求不高的知识,吸引家属参与服务对象的康复工作,与社区护理人中相配合,帮助服务对象更快恢复健康。

最后,对于病情相对复杂而且有复发可能、但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长期住院类康复对象,护理人员应当为其建立特殊护理档案,与社区康复机构的医师等工作人员每天定时检查,如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且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动,为有效治疗作好准备。

3社区康复护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在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为伤者、病者服务。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做好服务区域和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查工作。先对社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调查,了解服务对象的生存条件;然后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文化层次、家庭生活水平、卫生理疗要求建立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社区服务对象健康档案,选择设置与所在社区相适合的康复护理项目,必要时可与所服务对象签订护理合同。

其次,在社区内广泛进行康复护理宣传工作。树立社区康复护理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是社区康复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社区卫生人员应当全力动员社区领导、民政工作人员、志愿社团等等力量,通过宣传栏、社区广播、以及免费发放易懂易读的社区康复护理手册等等手段,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对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科学认识,进而将康复护理工作真正送到患者面前,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康复护理,帮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社会专业医疗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加快大型专业医院的床位周转速度。

再次,创立专门的社区康复护理中心,并配有2~3名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以及一定数量的护士。中心护理可由医院调派2~3名,其它人员可由社区内退休护理人员或者通过护理考核的人中选用,当然中心人员无需常驻,只要中心有需要时再具体联系即可,这样在保证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减轻护理中心的费用负担。医护人员虽然无需长驻,但康复中心必须设立24h全天服务电话,安排有人全天侯当值,以便即时接收护理人员以及服务对象家属的咨询,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如果有条件,可另外开设社区居民咨询热线,由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护师专门负责,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解答社区居民开展日常护理技巧、普通康复常、以及意外伤病的紧急处理等方面问题。

4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

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健康环境的建立。因此从事社区护理事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高水准的康复护理技巧,而且还要求其知识面广泛,有一定的心理疏导水平、教育学常识、营养学知识等等,从维护社区居民健康的角度出发,做到热情为康复对象服务,对社区内的康复对象实施科学护理,不断增强康复对象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工作,以便尽快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5结束语

目前,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但由于社区康复护理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经验还不够全面,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及社区康复护理机构自身的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以便将社区康复护理工作推向科学化可持续发轨道展,为广大康复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苏元英,杨丽莎,覃桂玲,王叶玲.亚健康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13):60-63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3

1康复锻炼对骨科病人健康恢复的重要性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2]。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3]。护士是医师治疗后病人恢复阶段的指导者,也是负责人,最了解病人康复锻炼情况,可以直接评估病人的康复锻炼程度,并按医嘱执行各项康复锻炼活动,并依据临床经验直接采取健康、适当的康复锻炼措施,让病人及早快速的恢复骨骼机能。因此,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人致残率。而不恰当、不及时的康复锻炼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导致病人的肢体功能障碍,使病人蒙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今后的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骨科护理中的康复锻炼的发展状况不均衡,医院的等级差别明显,三级医院的骨科康复锻炼护理发展较好,医院及科室能够定期组织讲座,每年选送护理人员进修,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技能。但是,三级以下医院的骨科护理就存在不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等等,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4]。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医师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从而加强与医师之间的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康复锻炼工作[5]。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理人员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促进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3.4双向引入,提高素质

我国的护士平均年龄较低,平均护理工作时间较短,与美国护士平均工作年限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所致。高年资的护士可以积蓄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刚走出校门,刚走上岗位的新护士所无法直接获取的。因此,我国的骨科医疗护理专业应从人才引入和人才留住双向入手,引入高学历、高技能的新生人才,留住高年资深护士,并为高年资深护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双向引入,提高素质,让高年资护理人员有进取心,又让新生人才有方向感,对于提高康复护理专业质量必将发挥较强的作用。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4

【关键词】专科责任护士;烧伤患者;健康教育

1方法

1.1建立有效环境沟通基础,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对待病人主动热情关心体贴取得病人和家属高度信任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护患沟通。在交流沟通中要遵守个体化原则,根据病人适应能力,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善于抓住与病人交流契机,不一定要有固定时间,地点与病人正式交流,治疗护理时健康教育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病人入院后,护士即展开对病人及等家属全方位健康教育,介绍医院环境,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检查治疗目的方法。手术前后注意事项:饮食营养、锻炼与休息、康复指导、预防保健、出院指导的相关知识、讲解烧伤疾病转归及治疗措施,鼓励正确对待自己疾病,度过心理危机,避免因负性情绪因素导致患者抑郁及对疾病治疗不配合,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态度,告知家属应关心体贴患者,并给予安慰,开导鼓励与支持。切忌在患者面前表现厌烦、冷淡、更不能在患者面前诉说劳累,讨论病情等。

1.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健康教育计划:休克期后应告知家属在饮食与营养上与医院配合,做好营养膳食准备工作,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创面修复期护士在指导帮助患者认识到康复训练相关知识重要性,积极开展相关康复训练,并指导患者床上肢体功能位放置被动活动关节,防止疤痕增生,并对该期患者健康教育进行重点评估。

1.4恢复期患者应相互交流,信息反馈,有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激发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情绪,早日以健康心态进入社会,在探视条件下,鼓励患者与家属沟通与交流,让患者时刻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也利于家属及时了解患者心理负担,对健康教育知识点了解是否完善,也可以改善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而产生抵抗情绪

1.5建立回访制度,延伸健康教育护理服务:对于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病人病情及家属情况,使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得到关心和帮助。

2护理人员

专科负责护理具备护士及以上技术职称,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良好护患关系,良好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熟练掌握烧伤专科知识护理人员。

2.1职责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以上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烧伤疾病知识了解,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建立健康行为方式。

2.2按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2.3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规定的健康教育项目,记录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估表。

2.4病区对护士和责任组长负责每月2次病区工休座谈会的贾康康教育,分别记录在“工休座谈会”记录本上。

3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实行三项质控

责任护士自查,护士长每周不定期抽查,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根据三级质控结果及患者出院前填写意见表及电话回访情况,对责任护士每月综合成绩考评1次不合格者与护士工作绩效成绩挂钩。根据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意见表“信息反馈”专科责任护士比常规教育方式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提高。

4体会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康教育是医学发展迫切需要,我国绝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有关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培训,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方法,病人有权利享受这种护理服务,不重视健康教育业会导致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只有重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保证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权利,提高护患关系,根据不同患者自身条件,采取一对一为主的个体化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全面系统,质控检查结果也表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比较好,利于建立指导,合作或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有限时间内较好掌握健康知识。促进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5

关键词:整体护理;脑中风;康复治疗

1、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护理观点与护理方式,它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最佳护理,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注意满足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整体要求。

人在生命过程的各阶段特点是在生、老、病、死时都有着不同的护理需求,因此,护理应服务于人类生命的全过程,针对人体所处的生命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照顾与健康指导,特别对于脑偏瘫病人,护士不仅要注意疾病的痊愈,还要关心他的康复、自理,从而达到个人健康的最佳水平。人生活在社会中是个体,人生病会影响到他的家人波及到社会,护理应该逐步从个人延伸到家庭或社会,达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整体护理是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护理随着健康定义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综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发展的产物,整体护理的实施,为护理领域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具体表现在:

1.1充实和改变了护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整体护理在注重疾病护理的同时,更注重对人的研究、护理中充实了许多关于人的心理、社会、行为、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1.2拓宽了护理服务的范围,改变了护士传统形象

实施整体护理,护士不仅关心病人生理方面的问题还要照顾心理、社会问题。因此服务范围由单纯的疾病护理拓宽到了以“人”为中心的对身、心、社会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护理。

1.3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践中,护士不再仅是医生的助手,同时还与医生一道相互合作,相互补充。

形成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服务核心是病人在思想、行为、感受都受到护士的重视,加强了护患关系。

1.4提出了新的护理管理观

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管理者也有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一切管理方法均为增进,恢复病人健康为目的。

1.5改变了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

整体护理实施,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护理能力,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沟通能力技巧等等。

2、脑中风康复护理

中风的危险因子:可控危险因子;不可控危险因子

高血压

年龄

抽烟

性别

高血脂症

种族

糖尿病

病史

心肚病

脑部血流量灌注,正常50毫公升/100公克脑组织/分钟,维持最低量:20毫升/100公克脑组织/分钟,导致细胞死亡:<10毫升/100公克脑组织/分钟,在治疗中,护士观察到病人为缺氧性脑中风,导致神经症状出现,在治疗前3小时,可以静脉注射组织血浆素原促进素血栓溶解剂(美1996)

作为护士主要是观察脑中风患者常见的障碍

例: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占75%—80%

运动失调占50%

视觉空间认知障碍占36%

同侧偏盲占26%

失语占30%

构音障碍占48%

认知障碍占31%

大小便失禁占28%

吞咽困难占13%

心理情绪障碍占10%

智能障碍占32%

中风的分类:a梗塞占85%;脑血栓、脑栓塞

B出血占15%;脑内出血、蛛网膜下出血,静脉畸型破裂、静脉瘤破裂

脑中风康复的目的、目标

目的:预防脑中风再发生,预防合并症发生,训练患肢活动功能,重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身心功能恢复,重建心理、社会功能,重建职业能力相关症状处理。

目标:

危险期:护理照顾、减少合并症,确立卧位,维持关节活动。

康复期:增加活动能力,重建日常生活文化能力,重建心理支持职业能力。

护士对待脑中风患者,重点是预防压疮的发生,80%中风患者骶尾部、足跟部会发生压疮,护士一定要注意,观察要点,护理要点,指导要点。

表1norton评分

通过上面的评分,给整体护理病人带来方便

24—25分—有风险

19—23分—中等风险

14—18分—较高风险

9—13分—很高风险

脑中风康复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种康复治疗,也取决于治疗以外的20多个小时的康复护理及整体护理。

3、整体护理用在脑中风治疗中

以中风引起偏瘫患者为例

偏瘫的功能训练,主要是恢复和加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减少肌痉挛,打破异常的痉挛模式,改善肌群协调功能。训练中要求患者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新的医学模式——整体护理为指导观,人要处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平衡状态,互相协调运动,才能有效的康复疾病。人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变化,并作出适当反应的生理状态,可以叫生理平衡,如抗寒;心理平衡如“七情”协调、美感、满足感、乐观感、生理、心理活动的自然生态平衡,如丰富的资源,优美的自然风景,舒适的环境,按规律变化的气候;和谐的人际关系,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可看作社会生态平衡,偏瘫的康复治疗也是一种整体的平衡治疗。

经过两年的时间,到曲靖康复医院(原铁路医院)去访问、调查,十例脑中风病人及家属。

表2十例脑中风病人及家属护理情况

表3康复情况

通过上面的访问、调查、说明、整体护理用在脑中风康复治疗中,确实治疗效果比一般护理好,缩短了治疗时间,受利的是病人;康复护理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种康复治疗,更要取决的是怎样应用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整体的康复,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病情轻重、损伤部位与范围的大小、年龄、合并症、康复治疗的早晚、质量、持续时间,病人参与康复的积极性等等,整体护理就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机体康复、心理康复、社会需求一齐康复,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训练氛围,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参考文献

[1]:刘晨.《精神科护理(修订版)》[m].科学出版社;2010-1-1;

[2]:杜金香王晓燕《医学伦理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0-07-17;

[3]:陈燕《实用社区护士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16

[4]: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6

关键词:恶性肿瘤康复护理心理治疗疼痛控制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2-02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成功和广泛临床应用,使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效率不断提高,不少过去认为不可治的恶性肿瘤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如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以及应用各种生物治疗手段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肿瘤的5年存活率不断提高。尽管如此,由于总的肿瘤发病率上升、治愈率不高,肿瘤治疗进步带来的患者带瘤生存期延长,对于疾病已处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如何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并解决病人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肿瘤康复和护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肿瘤康复与护理的目的

肿瘤康复与护理主要针对那些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早期认识和准确地评估,预防和缓解这些痛,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其目标包括使患者的功能达到或基本达到疾病前水平;去除或减轻晚期患者的并发症,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庭得到最大安慰,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2心理治疗在肿瘤康复与护理中的作用

肿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种医疗干预,需要长期、反复住院治疗,患者对包括躯体、情感、社会和认知功能4个方面存在着负面理解,而且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是肿瘤进展的催化剂,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1,因而支持性心理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种,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心理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和要求,帮助和指导病人分析他所面临的问题,与其讨论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以达到一种宣泄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和病人的接触,如衣着、眼神、姿势、手势和表情等,传递正面信息,逐渐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忧虑情绪,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治疗中应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培养其良好的情绪状态,通过主动与患者之间的交谈,了解他们的烦恼、忧伤、痛苦,充分理解患者;同时让患者了解目前正在进行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治疗是具有针对性的,而且是积极有效的。通过支持、解释、说明、理解和同情来改变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达到减轻痛苦、缓解负面情绪的目的,以利于肿瘤的康复。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鼓励患者主动地与人沟通,派遣烦恼,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自然地融入社会,并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重新找到生命的价值,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

3肿瘤康复与护理中得疼痛控制

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失眠、全身情况恶化或严重干扰肿瘤治疗的实施2。因此,解决疼痛问题是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护士要认真评估并准确肌力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发展规律、可缓解药物和方法,指导患者放松。如:疼痛加剧时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的烦躁、忧虑,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心理痛苦。同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规范化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症专家委员会任务通过比较简单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法即可解除80%肿瘤病人的疼痛。通过规则地应用阿片类药物,同时配合辅助用药,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精神兴奋剂和糖皮质激素,已证明能很好的控制癌痛。应用止痛药物时,应把握好用药时间、剂量和给药方式,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等不适症状,要认真关注、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4肿瘤康复与护理过程中的护患关系问题

护士在肿瘤康复与护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作为护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加强护患沟通:①护士是维护和谐关系的主体,改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较好地将沟通技巧运用到交流当中,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关键。②突出个性化护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突出患者的个性化,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自、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努力做到因人施护,对症施护,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促进。③创新护理服务项目: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定期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卡、出院注意事项表,内容有爱心嘱咐语,相关疾病的饮食要求,休息原则,主要药物作用、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的方法等。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动态变化和护理要求,及时讲解、示范,避免患者或家属遗忘,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密切护患关系。④坚持科学管理:以规范服务为手段,以沟通为载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摒弃“肿瘤是绝症”的陈旧观念,共同战胜疾病。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恰当的心理治疗、合理和疼痛控制以及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以及进一步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同时,我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现更多更好的能够提高患者康复及护理效果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7

关键词 家庭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患者 康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迁延性、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精神疾患,5年复发率达80%[1],不按照医嘱服药等服药依从性情况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相关[2~3]。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家庭式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并且使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使患者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接受护理,使患者有一个好的精神以及治疗环境。使患者能够通过患者家属与医院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从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护理,杜绝一切不利的因素,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均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分型不限;男女不限;年龄≤50(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医院提供单独的病房,并且家庭成员经过培训可以掌握护理的方法及心理护理的一般措施。更重要的是,患者家属能够协同医院制定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措施,并且因为与患者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因此可以更好地督促患者按照康复措施实施治疗及护理措施。

家庭护理模式方法:①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庭照料者要定期以明确和开放的方式交流和分享信息,要保持密切的关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②护理人员应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有足够的信心进行治疗和护理,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计划的修改,使患者能够进行定期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所需要的康复护理计划,评价修改计划,督促治疗计划的完成,并且注重患者的心理方面的变化及护理。③护理人员要对家属进行普通知识培训,家属已有一些基本知识,再次和家属检查一些家属是否掌握关于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④维持用药护理,通过相关的介绍和培训使患者及陪护家属能够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正确的服药方法及作用。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病例介绍,使其了解持续用药的重要性。另外,要使患者家属妥善保管好药物,防止药物变质。还要注意服药的时间和方法及服药量,避免服药错误的出现,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患者及家属要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⑤心理指导,首先要使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鼓励患者及家属,增加康复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避免常人对精神疾病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护理人员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患者及家属,并且鼓励患者及家属与社会多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120例患者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都提前出院,经济费用降低,两组治疗后,对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进行比较,见表1。

讨 论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8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6)34-0138-04

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rehabilitationand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chronicschizophrenia

wULiyuanLiUwenguangZHanGJinliangwanGYingZHanGSujuan

Departmentofpsychiatry,ZhejiangprovincewenzhouKangningHospital,wenzhou3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therehabilitationand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chronicschizophrenia.methods100patientswithchronicschizophreniainourhospitalfromJune2014tomay2015wereenrolledand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comprehensiveinterventiongroupaccordingtodifferentnursingmethods,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andthecomprehensivenursinggroupwasgivencomprehensivenursingincludingpsychologicalnursing,rehabilitationtraining,familyandsocialsupport.thetwogroupswereobservedfor3months.thenthescoresofthehealthstatus,livingability,socialcompetence,hygiene,careandinterestinipRoSandthescoresofphysicalactivity,physicalfunction,mentalfunctionandsocialfunctioninGQoLi-74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onadmissionanddischarge.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scoresoftreatment,livingability,socialability,capacityofpayingattentiontohealth,careandinterestinipRoSofthecomprehensiv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patientsatdischarge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atadmission(p

另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意志减退、思维异常,长时间不与社会接触,社会适应性下降,因此,同时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可以增加患者与社会接触的次数,使患者重新建立自我照料和社交的兴趣及能力,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环境,提高患者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纠正内向、消沉的个性缺陷,提高心理抗挫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12-15]。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康复训练的理论知识及康复技能,从患者的临床特点出发,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支持、鼓励,才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16]。同时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注意发动社会、家庭共同关爱患者,对患者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改善患者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增强患者的社会和家庭认同感也是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之一[17-20]。另外,要将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贯穿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采用团体授课、角色扮演、集体讨论及宣传栏或宣传手册等各种形式,向患者或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总之,通过以上多方面多形式的综合护理干预,才能有利于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1-23]。干预3个月后,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综合干预组ipRoS中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各项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综合干预组GQoLi-74中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各项u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疾病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其尽早恢复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9-90.

[2]磨丽莉,陈静,周芳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6,11(2):326-327.

[3]王晓枫,韦有芳.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5):422-426.

[4]董素娟,赵金祥.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3):8-10.

[5]康美,范生红,王倩.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5):49-50.

[6]江华,张素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5):1155-1156.

[7]崔中兰,王继文.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43-44.

[8]刘香凤.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04-105.

[9]张莉.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4):42-43.

[10]冯锦妹.综合护理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9-10.

[11]邢锋,鲁青芳.社区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79-80.

[12]武爽,王诚,王东升,等.系统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328-330.

[13]于青,翟金刚,赵靖平,等.综合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2年随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40-1341.

[14]徐晓华,朱永鑫,付新.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194-195.

[15]潘巧淑.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233-1234.

[16]王晓枫,韦有芳.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5):422-423.

[17]孙福玲.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2):131-132.

[18]孙凤环,赵明忠.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0-21.

[19]杨玲,李茹,郭平.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0-91.

[20]秦培云.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7):866-867.

[21]刘振英.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430-1431.

[22]刘静.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3(3):209-210.

[23]刘俐芬,王向林,许金龙.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21):1923-1925.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9

【关键词】康复护理;康复护士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为达到躯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的目的,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的除基础护理以外的功能促进护理。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和重返社会[1]。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对康复护理的研究着重在骨科、神经科、心脏、老年病等临床专科患者康复的工作中。

1基本情况

我院康复医学科从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聘请的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35岁1人,平均年龄26.8岁;工龄5年及5年以下9人,6~10年3人,11~20年2人,>20年1人,平均工龄6年;学历:本科2人,大专5人,中专8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8人。所有人员均无接受正规的康复护理课程教育,无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其中仅3名护理人员曾外出进修学习。

2康复护理存在的问题

2.1康复护士基础医疗水平偏低15名护理人员中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居多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

2.2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15名护理人员均未接受系统的康复知识培训,对康复医学认识不深,存在着康复护理知识少,技能缺等问题,完全胜任和承担康复护理工作十分困难。

2.3临床其他科室的护士对康复护理理解认识不深康复护士面对外界的不解及自身信心不足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

3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康复医疗是一个新的医学领域,康复对象是各种功能残障者,因此,对从事康复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基础医学水平,还要学会康复护理的技术与技巧。

3.1共同点

3.1.1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首先应完成生活护理和有关基础医疗措施,即完成基础护理的内容。

3.1.2执行医嘱准确执行康复医嘱,这是完成康复医疗计划的保证。

3.1.3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残疾的动态变化以及康复医疗的效果,并及时向康复医生反映真实情况。

3.2区别点

3.2.1护理对象康复医疗主要对象是残疾者和慢性患者,他们存在着各种动能障碍,给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并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多方面服务,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论其残疾程度如何,均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歧视或厌恶。

3.2.2护理目的康复护理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的进展,减轻残疾的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走向社会。

3.2.3护理内容:除一般护理内容之外,尚有:

3.2.3.1观察患者的残疾情况以及康复训练过程中残疾程度的变化,认真做好记录,向有关人员报告。康复训练是综合性的,如药物、理疗、针灸、运动、按摩或推拿等。护士要与各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洞察和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

3.2.3.2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如偏瘫患者应预防挛缩畸形的发生[2]。因为挛缩可阻碍康复计划的进展。在护理时,要矫正患者姿势,亦可利用力学辅助器等。

3.2.3.3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技术人员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性质和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3]。使训练在病房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让患者随时随地恢复功能,受到更大的裨益。

3.2.3.4训练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患者自己参与到活动中,并在其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更完善、更理想地达到护理目标。康复护理的原则是在病情允许条件下,训练患者进行自理,即“自我护理”。对残疾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的宣传,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以便适应新生活,重返社会[4]。

3.2.3.5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有其特殊、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会产生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同情患者,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不允许有任何讥笑和讽刺的言行[5]。

4建议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康复护理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对康复护士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怎样培训优秀的康复护士是我们今后需要探索的课题。首先看看康复护士培训四要素[6]:

4.1专业培训是重点

康复护理是一门新的护理专业,康复护理源于一般护理但无论从护理对象、内容、方式都具有它的专业特点,如康复护理对象是因疾病和损伤而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者,护理的内容多为患者的功能恢复,护理方式主要是“自护方式”。加强专业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康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请康复专家来讲学授课;组织康复护士去外院参观学习及交流;鼓励和组织康复护士有计划的进行理论及技术学习;工作中遇到典型病例及时进行案例分析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使康复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得到提高,以适应康复护理专业的需要和满足患者需求。

4.2功能康复是目的

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恢复某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当然也不可忽视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康复。心理康复非常重要,不少残病者因伤残缺陷而产生悲观失望和轻生念头,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护士在工作中要关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发生原因,从而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家庭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康复教育计划。要反复认真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康复知识和训练计划以及措施和预期效果等,使患者逐步打消顾虑振奋精神,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康复护士更重要的是辅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日常生活的简单训练做起如:梳头、洗脸、穿衣。这些看似简单但十分重要的训练必须由康复护士手把手一遍遍反复多次进行。训练中要准确把握尺度,不包办替代,不放任自流。

4.3基础护理是依托

需要接受康复护理的人多数是伤残者,大多需卧床或活动受限制,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中许多人在院期间需要依靠护士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生活照料部分,还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康复患者要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发生坠床、烫伤,这些均需要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如果我们不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就谈不上患者康复,所以基础护理是康复护理的依托和保障。

4.4健康教育是方向

把康复护理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把康复护理的技能传授给患者及家属,这是我们做好康复护理的方向和宗旨。康复护士有责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康复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宣教能力,有较丰富的知识,专业技术娴熟。要着重培训康复护士的交流技巧,要通过交流让患者信任护士,使护士较准确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要定期进行宣教教会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尤其要讲述和教会其自护知识和技术,使患者出院后能继续训练,加快机体功能恢复,从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士面对的都是功能障碍者,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较为脆弱。作为健康的守护者,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得技术,还应有健康的体魄、整洁的仪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言语修养。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唤起患者乐观饱满的情绪,增加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美好语言不但能使患者听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的亲切语言,有利于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

康复护理的前景是光明的,前进的道路还有待我们所有护理工作者共同努力铺设。

参考文献

[1]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2]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3]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4]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护理与康复的关系篇10

1.1对象:整群抽取我市2所三甲医院共74名康复医学科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59岁,平均(33±10)岁。1.2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74份,回收7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应用工作内容问卷评估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应用监控心理状况量表评估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工作内容问卷(JCQ)应用李健博士修订的中文版(C-JCQ),共22个项目,由工作要求、自主程度、社会支持3个维度组成,被试根据工作情况,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分数从非常不同意(1分)至非常同意(4分)。职业紧张3个维度代表意义:工作要求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本学习专业技能方面感到的压力越高;自主程度分为技术自主与决策自主,得分越高,表示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自主性越大;社会支持包括领导支持与同事支持,表示护士在遇到工作应激后得到的心理支持水平。该量表被广泛用于工作场所职业紧张的测量[3]。本次调查该量表的Cronbach′sα=0.81。简明心理健康状况(Kessler10psychologicaldistressscale,K10)应用周成超修订的中文版K10量表。共10个题目,被试根据自身情况,选出所列症状出现的频率,1为几乎没有,5为所有时间。按照总分将心理健康水平分4个等级:10~19分(1级),20~24分(2级),25~29分(3级),30~50分(4级)。1级、2级为心理健康良好;3级、4级为心理健康不良。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4]。本次调查该量表的Cronbach′sα=0.88。1.3统计学处理:应用epidata6.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整理,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应用平均数及百分数进行描述性分析,对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健康不良组护士与良好组护士的职业紧张分数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医学科护士心理健康总体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康复医学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分数平均为(22±7)分,共有22名护士分数超过25分,即存在心理健康不良,占总数的30%,见表1。2.2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士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不良呈相关性(p<0.01),其中工作要求与心理健康显著呈正相关(p<0.01),自主程度、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p<0.01),说明工作压力越大、工作自主性越低、社会支持越少,心理健康越差。其中领导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最大(r=-0.56,p<0.01)。见表2。本研究按照心理健康等级,将护士分成心理健康良好组(心理健康等级1级、2级)和心理健康不良组(心理健康等级3级、4级),将这2组护士的职业紧张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良组的护士除技术自主外,职业紧张得分显著高于良好组,说明心理健康不良的护士相对心理健康良好的护士体验较多的工作要求,但较少的自主程度与社会支持,职业紧张度大。见表3。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