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力多元化十篇劳动力多元化十篇

劳动力多元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14

劳动力多元化篇1

1.1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力多元化息息相关。首先,生产技术的发展如工业革命等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需要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到生产工作中,当原有生产能力大幅度飞跃使得原有劳动者群体不能满足需要时,生产者的范围就会扩大。其次,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水平得到提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会对社会问题如歧视等进行讨论和解决,各种歧视问题的解决和平等的推进也是劳动力队伍发展劳动力多元化的原因。

1.2经济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在价格较低或气候独特的地区采购原材料,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建厂进行生产制造,在市场需求巨大或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销售产品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并持有不同资本市场的产品进行投资等。这一系列行为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程度,不仅主动参与到国际市场中的企业会受到各种影响,未参与跨国经营的企业也会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及全球化的影响。

1.3人口老龄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育儿费用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造成了生育率的不断下降,种种原因导致社会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而人口老龄化则带来了劳动力老龄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力的年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年轻人因为深造学业等原因而越来越迟的进入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中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则越来越高,这使劳动力在不同年龄段出现多样化。

1.4价值观的开放与包容

劳动力多元化中还有一种表现是价值观的多元化。所谓价值观多元化就是承认并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意义。这也可以视为价值主体凸显的结果,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个体被巨大的意识形态所笼罩,自身的特征与个性显露不出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真正成为价值的主体,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人们的主体意识便得以充分觉醒,人们从多角度能更加注重自身内在的探索,发现自身的需要定位自己的价值,使不同的价值观出现和碰撞,人们也就更加可以容纳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追求。

2劳动力多元化的利弊

劳动力多元化具有诸多有利之处。首先,从历史进程看劳动力多元化通过劳动力群体的增加提升了劳动生产能力,例如女性进入职场承担工作任务等。其次,不同群体在同一组织内工作可以增加组织的活力,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再者,劳动力多元化使具有不同背景的员工聚集在一个组织内,组织决策具有更丰富的思维和更开阔的视角,能提供创新的思路和见解,决策也会更加具有全面性和创造力。但是劳动力多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员工来自不同的背景可能导致企业内部出现小团体等非正式群体,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不同背景的员工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沟通交往中要注意不同的习惯等,可能会增加沟通的时间和成本。不同群体成员都希望获得公平的对待,但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同,这也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难题。如何处理不同员工的待遇以及使举措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中均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也需要一定的管理技巧。因此劳动多元化既可以为组织带来好的发展,同时也会为组织提出新的难题。所以对劳动力多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3多元化劳动力的管理

3.1劳动力多元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的战略目标指明了其要发展的方向,是其生产经营活动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战略目标方向正确步骤清晰,有利于企业的全力发展和快速崛起,战略目标模糊会使企业没有努力方向而停滞不前,战略错误更会导致企业的衰败。而当一个企业为了其战略目标而采用了多元化的劳动力时,就需要对管理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采用多元化劳动力的企业一般具有国际化的经营业务或有向国际市场进发的战略目标,因此对不同背景的员工进行管理时要使每个员工都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将企业的目标同员工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在与员工进行战略目标的沟通时,应针对不同背景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本地员工如何沟通,与外来员工如何协调等,尽量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并将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层级和每一个体上。

3.2劳动力多元化背景下的招聘与选拔

招聘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落实到实务层面的第一环节,只有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后才有后期的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发展等后续环节。在招聘与选拔中,我们要根据所要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去寻找合适的人才。并且由于企业员工具有多元化背景,因此我们在招聘员工时同样应注意应聘者在人格性格方面的特点符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如包容性、外向性和适应能力等。只有个性特征更符合多元化的氛围才能在组织中更加自在更加有归属感,其能力也能更好的得到发挥,组织忠诚度也会得到提高。

3.3劳动力多元化背景下的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

劳动力多元化篇2

关键词:农民工二元经济结构恶性循环累积

前言

“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

作为经济结构转变的特殊产物,中国农民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推进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完成制度的变迁。然而,“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随着这个群体的不断涌现、能量的不断积聚,由于遭受相对的忽视而爆出来的农民工问题开始拉大经济结构两元之间的鸿沟,挑战制度变迁的极限。

一、文献综述

他们本是二元经济的产物,却不断膨胀,与二元经济周旋;他们本是农民,却不断涌入城市,过渡成另一个身份。对于这一充满生命力的新群体,我们称为“农民工”。农民工以自身的实践,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流动的潜规则。

(一)二元结构孕育的中国农民工问题

发展的局限性就在于不能兼顾。当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变时,农民工的利益被忽视了。于是这一群体自成阶级,努力的改变着经济结构的格局,希冀“一朝更叠转身价”。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民工问题爆发且强势。

1、贫——“伪工人”的身份与劳动报酬严重失衡

农民工不是穷人,但却是贫困的。由于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产业工人,因此农民工工资普遍比城市工人收入低。同时,由于农民工工资的提高跟不上物价水平与生活支出成本的提高,收入差距持续增大的趋势势在必得。

2、挤——农民工的失业与“刘易斯拐点”的假象

当我们意外的发现“‘民工荒’再现了”时,惊呼经济结构转变已抵达“刘易斯拐点”。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重要的环境背景——金融危机对中国“世界工厂”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冲击——造成的暂时性失业。我们也忽略了新一代农民工的迅速崛起:这些生于80年代的农民工,进城的欲望更强烈,数量、规模不容小觑。暂时回流的农民工返城、新生代的农民工增加,农民工拥挤在流动就业的圈子内。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大量农民还未实现充分就业,那么不仅离刘易斯拐点尚有距离,更会阻碍着二元经济向一元化的转变。

3、低——尴尬的素质水平与制度变迁成本提高

相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农民工的素质水平明显要高于留守在农村的。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制度变迁步伐的加快,初级就业人员趋于饱和。农民工在文化和素质上都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城市企业“招工难”与大量农民工“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易见,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增加,制度变迁的成本提高。

4、歪——农民工的边缘化与真空的保障制度

农民工由于缺乏户籍制度以及依附其上的相关制度的接纳,导致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形成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成为游离于城市之外的特殊群体。与二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政策倾向,也无法提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他们奉献劳动,却缺乏身份认同;他们为城市化努力,却无法分得城市利益的一杯羹。农民工出在一种扭曲的社会结构中,不确定性增加。被动的“回流”、难以满足未来人力资源要求的“新生代”、被拖欠的工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再培训等等问题,都对政策的制定、制度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倘若这些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农民工问题不仅阻碍制度变迁,更会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产生不利影响。

(二)恶性循环累积关系的提出

2010年春节,“民工荒”现象出现,引起众多学者与专家对“中国惊现刘易斯拐点”的热议。农民工是否真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由二元走向一元呢?农民工的返乡是否说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了呢?当“农民工”这个群体仅仅是过渡性结构,而没有被禁锢在制度上时,农民工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实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农民工”现象,本来只能说是应急性的权宜之计,却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性安排。

这个过渡性群体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农民工在两个结构元的缝隙中求生存,苦苦挣扎,其引燃的一系列社会效应逐渐走向了一个涉猎范围极广的全局问题。“农民工”现象便在不断循环累积中将矛盾发酵成一股冲击波,吞噬着制度原体。从某种角度看,经济结构的二元化产生了农民工,农民工的增多引发了尚未根除的农民工问题,问题的积压恶化了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差距,如此反复,累积叠加,于是,农民工与二元经济也就形成了一种螺旋累积的恶性关系。因此,如何在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进程中,缓解二元鸿沟与农民工的恶性矛盾是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特殊意义所在。在此,本文并没有否定农民工积极意义的意思,相反,正是想使农民工的价值受到重视。笔者将通过制度推理与数理计量来推理论证这种关系,并对其效应进行分析。

二、中国农民工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关系透视

显然,农民工群体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证明这种关系,将二元对比系数作为二元结构变化的变量,用相关的被解释变量,对二元对比系数回归,从而找出产生恶性循环的内在因素。

(一)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收集

1、变量y

二元对比系数,它是经济结构中两个元的对比程度,从而代表二元经济的转化特点。

2、变量x

本着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角度,由农民工增加而面临的“贫、挤、歪、低”四大后果出发,选取相应的数据作为解释变量,从而折射出这些变量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1)城乡收入比值=x1

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标志,更是农民工问题引起的城乡工农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指标。同时,收入差距也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量和流向。因此,在考虑农民工面临的“贫”问题时,应当首先将城乡收入比纳入因变量中。

(2)农民工数量统计=x2

我国对农民工的统计追踪晚、难度大,没有完备的农民工数据库。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农民工,可以认为剩余劳动力是潜在的农民工,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农民工。因此,选用农村剩余劳动率作为衡量农民工变化率的指标。为了方便计量,笔者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同于农业剩余劳动力。

根据阿瑟•刘易斯定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劳动边际产出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即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劳动力。由此: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要量。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计算,本文在中国社科院、农科院发展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基础上,采用以下方式计算劳动力需求量:

(3)制度变迁=x3

中国经济结构二元性的最初原因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而农民工地位的“歪”则意味着制度变迁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当农民工问题与制度变迁的成本挂钩时,我们可以用制度变迁的数据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进程。

衡量制度变迁的程度时,必须注意到,中国工业化成果就镶嵌在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因此,制度变迁的实质就是经济市场化。这样,纳入本文计量的制度变迁变量表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模式的变革。本文采用金玉国(2001)学者的计量模式计算制度变迁度:

(4)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4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gdp份额与劳动力份额之比)反映着农业所占有劳动力的数目。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吸收剩余劳动的能力和能够供养的农村人口,同时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此外,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从侧面体现了部门间技术的差异、劳动者接受培训、学习、教育等福利待遇的差异,是农民工问题的表现之一。

3、数据收集(用excel计算1978——2008年相关数据)

(二)模型假设与建立

1、模型假设

(1)假设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0,劳动力具有完全供给弹性(w.a.lewis,1954),这样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更准确的衡量农民工的数量。

(2)假设不存在隐性劳动生产力,这样只要是剩余劳动力,都有进入城市的欲望。

将二元对比系数y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统计变量x为解释变量。

2、模型建立

基于本文只需证明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民工问题的对立关系,因此采用线性模型。假设被解释变量y是解释变量x1、x2、x3、x4的线性函数,可表示为多元总体线性回归模型:

(1)

其中,y=二元对比系数;x1=城乡收入比;x2=农村剩余劳动力率;

x3=制度变迁程度;x4=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回归方程

对上述回归模型双方作期望,描述被解释变量y是解释变量x1、x2、x3、x4之间线性关系的方程即为回归方程:

(2)

以式2为回归方程,根据统计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方程回归。可得如下回归表:

可得y=0.2936-0.0513*x11-0.1695*x2+0.00345*x33+0.00267*x4(12.29)(-4.39)(-4.53)(5.02)(1.85)

dw=1.773

根据上述数据,判定数据r^2>0.9,说明解释变量xn对被解释变量y的解释程度较高,总体的线性相关关系较显著;由f=67.665>2.74可知,整个回归方程显著性较强。但是,x4的t值并不明显,对其进行t检验,虑到变量x4对二元相关指数的现实意义,因此置于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得t=1.85>,x4保留,回归方程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具有显著性。

对回归方程进行white异方差检验,得

则即拒绝原假设,则回归模型在white检验下显示,并不存在异方差。

因此,总体方程回归显著、拟合优度较好,不存在自相关与异方差。

(四)回归方程的经济意义

(1)二元经济转化程度由二元对比系数表示,当系数小时,两个结构元的关系恶化;当系数大时,二元差距缩减。

(2)城乡收入比、农民工数量与二元对比系数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当收入对比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时,二元对比系数小,意味着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拉大;反之,收入差距小、农民工少时,二元差距缩小。

(3)制度成本、劳动生产率与二元对比系数呈正向关系。当农民工增多带来制度转变的成本增大时(表现在制度变迁减缓),二元对比系数减小,结构恶化;当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小,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时,二元对比系数同样减小。

由此可知,与农民工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变量,在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时,无一不表现出矛盾、对立的局面。在农民工规模增大的同时,城乡收入拉大、制度变迁的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缓慢,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却愈加深化。

三、恶性循环累积关系的效应分析

民主权利边缘化、劳动权益缺失化、工资增长冻结化、社会制度僵硬化,就是农民工目前面临的最大尴尬。尚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基本需求,又怎能在促进农村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等问题上对农民工要求更多?社会福利的不均衡分配极大的抑制了农民工的发展,成为二元经济转化与农民工关系恶化的导火索,这种明显的恶性循环累计关系产生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对立关系的累积加重二元经济结构

1、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尽管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工资仅仅等同于能养活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但这种廉价工资对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农民来说,是实现增收的最佳渠道,于是农业劳动力不断输送到城市,化身“农民工”。对立关系的循环累积使原来的劳动力市场发生新的分化。在农村,农民劳动者与乡镇企业工人并存;在城市,以农民工为形式的劳动者与城市传统工人劳动者并存。这种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奠定了基础。

2、地域空间发展不平衡

对比缪尔达尔(gunnarmyrdal,1957)的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很容易分析到“恶性循环累积关系”其实就是动态的制度变迁中,“回拨效应”远远超过了“扩散效应”,从而造成了地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加重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

(二)劳动力市场分化的累积诱发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滞后

为了在劳动力市场中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农村中出类拔萃的劳动力忍受着城市里工资低、无合同、无保障的恶劣条件,而留守农村的只是古稀与幼小。这种由于无法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造成的劳动力质量上的差异,形成了城乡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别。

如上图a、b线所示,在城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b为76.4)是传统农业部门(a为3.3)的近25倍。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不仅意味着收入报酬的差距,也意味着呈相对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差异。差异的累积形成工业越发展、农业越落后的局面,为农村经济发展留下隐患。面对如此巨大的生产率之差,只能望“刘易斯拐点”而莫及。倘若相关的教育投资差距的扩大态势不能迅速改观,势必形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收入水平低教育投资水平低下一代就业竞争力低收入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恶性循环效应。

(三)城乡收入差距的累积导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恶性循环累积关系下,平均劳动生产率的自由流动受到阻碍,反映在收入差异上,形成城市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农村。以恩格尔系数看,农村地区的消费仅为城市消费的1/4,根源正是农民的收入过低。城乡消费水平的失衡,占人口较多的农村消费能力疲软,内需难以启动;而绝大多数农民束缚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从事技术水平和商品化程度都较低的农业,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都无法升级,农村城市化发展受限。

在城市,由于城市化后的聚集效应开始弱化,尽管工业化率已经很高,但产业结构调整受阻,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虚弱。同时,由于体制问题,农民工只能依赖临时工作生存,无法纳入城市化的衡量体系,导致农民工“虚城市化”现象。于是,虽然农民工一直在为工业化奋斗,但“无奈回流”与“艰难再就业”依然发生。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工业化脱节,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结构转变受限。

(四)制度变迁成本的累积催生“三农问题”

诚然,向市场经济转变,实现工业化发展,享受现代化的物质生活,这是制度变迁带来的可观收入;但由于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而产生了事后效应,这也就是制度变迁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当成本大于收入时,恶性循环累积关系应时而生,伴随而来的是“三农”问题的爆发——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非本文重点,不作讨论)。现在的小农不再像以前,过着封闭的自己自足的农耕日子,他们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来解决家庭支出的压力,他们面临的不是生存问题,不是利润问题,而是社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支出问题。而农村现有的资源并不能满足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需求,那么,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福利的缺失也就成为农民工耿耿于怀的心结。正如学者所说,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立分割所造成的复杂、痛苦的问题,却往往由已经为工业化原始积累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三农”来承担,并随工业化的加剧愈演愈烈。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农民工与二元经济的恶性循环累积关系为成本,当后来者在享受体制变迁的收入——国家工业化的物质生活——时,不得不为催生的“三农”问题略显尴尬。因为一方面当中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经济成就被人口平均时,就得排入所有国家队尾,弄得“强国梦”似乎永远是梦;另一方面,这个基本体制矛盾至今难以解决,约70%的农村人口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社会不能进入现代社会经济,又弄得人们即使再怎么想按照完全市场化的西方的制度改变自己,也只落了个“东施效颦”的痛苦病根。

四、结语

农村劳动力候鸟式的流动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色产物,是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的体现。然而,这个没有制度陪伴成长的婴孩,通过与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恶性累积,向传统发起了挑战。在剩余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制度变迁以及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等四个指标上对农民工问题所带来的恶性关系进行量化计量及分析,这一恶性循环关系累积的结果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复杂化、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滞后化、制度变迁高成本化。

农民工问题,既能在无限膨胀后聚敛强大的社会效应,加剧二元鸿沟的矛盾,也能在渐进积累中瓦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端,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简而言之,子能弑母,亦能侍母。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做到以农民工为核心,以农民、农业、农村为立足点,只有以这样的“三点一心”为源,才能解决农民工问题,走出农民工与二元经济结构的恶性循环累积关系,从而完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陈丰,“当前农民工“虚城市化”现象的制度解读”,《统计与决策》第(3)期,2009

[2]邓大才,《城乡经济——武汉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frompoorareastopoorpeople:china’sevolvingpovertyreductionagenda,theworldbank,2009

[4]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聚焦三农:中国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深度解析》,新华出版社,2008

[6]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7]刘丽,任保平.“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进程的实证分析及其转化政策”,中共长春市委党报2005;2

[8]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2010年http://theory.people.com.cn.

[9]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孙立平.“耐用消费品时代与‘新二元结构’”,2010年http://www.china.com.cn.

[11]孙立平.“断裂的社会与农民工流动”,中国农民工-中国网,2010

[12]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杨思远.“要重视对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教学与研究》2005;11

[14]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5]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6]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999

劳动力多元化篇3

1995年,全村劳动力总数863人,(劳动力指18岁-60岁从业人员,下同),其中:男423人,女440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程度618人,初中文化215人,高中文化10人,全村从事农业、果林生产555人(其中从事水果场承包21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150人,长期外出从事其他行业158人。2003年全村劳动力总数911人,其中男453人,女458人,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531人,初中文化358人,高中文化21人,全村从事农业、果林生产424人(其中从事果场承包8人)在村从事手工加工业78人,农忙在家从事农业,农闲外出打工128人,长期外出打工从事其他行业218人。农村30岁以上的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未能掌握从事工业生产必要的技术或技能,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又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农民原来的收入都比较高,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①95年18-30岁的长期外出人员中,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有一部分人员回村从事手工加工业。②2003年31-50岁,在家人员比较多,他们受家庭和农活的约束,又没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大面积转移,只能依靠技能的提高和本地企业的吸纳。)

二、农民收入情况

1995年,全村农民柑桔产量2万担,平均销售单价120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0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100元,柑桔总盈利200万元。全村农民龙眼产量0.2万担,平均销售单价350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0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330元,龙眼总盈利66万元。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外出承包果林场等盈利73万元,外出从事其他行业收入154万元,全村农民纯收入493万元万元,人均3024.5元。2003年,全村农民柑桔产量增加到2.2万担,平均销售单价45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2元(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23元,柑桔总盈利50.6万元。全村农民龙眼产量0.15万担,平均销售单价50元/担,每担生产成本22元/担(不含人工成本)每担盈利28元,龙眼总盈利4万元。粮食作物、蔬菜、畜牧业等盈利55.2万元,外出劳工(含小商贩)等从事其它行业收入235.8万元,全村农民纯收入345.6万元,人均2021元。由于##村主要农作物只有三种,没有相应的农作物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品种单一,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农民收入受市场价格变动大。加上农产品技术含量低,未能规模化经营,生产成本偏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出现增产不增收。此外,交通设施落后,也制约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生态型企业的入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村农民收入来源情况单位:万元(①农闲时外出打工人员,因流动性比较大,其收入未能统计。②其它产业指外出劳工从事各行业的收入。)

三、劳动力转移动因

##村农业属粗放型,农村品结构单一,质量不够精细,技术含量不高,难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加上加入wto后,关税下降,农业保护垒壁逐步消失,国外农产品(如进口优质水果)冲击市场,国内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保鲜措施不足,未能形成农副产品产业链,导致销售时间短,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出现亏本,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迫使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为提高收入找出路。1995年外出劳务人员占总劳力的18.3%,劳务收入占劳动力总收入31.2%;2003年外出劳务人员占总劳动力的30.8%,劳力收入占劳动力总收入的68%,高于全省36.2%的平均水平。(外出劳工人员不含在家从事手工业人员,收入也不含在家从事手工业人员的收入)

四、发展思路

面对##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生产的双重目标,发展社会事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任务。我们认为,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做好农村闲置劳动力的调查工作,了解他们的年龄、爱好、文化程度、就业意向,工薪要求等;其次要摸清我区产业工人的需求情况,做好企业和农村劳动力之间的桥梁作用,尽量培训河市工业区所需的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在今后一至两年内在当地就业,(能减少住宿费用、伙食费用,又能关照到家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形成劳动力转移和企业稳定员工的双赢局面。

2、积极研究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措施。目前##村共有水田600左右亩,每户平均1亩左右水田地,许多青壮年不愿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生产成本太高,同时也制约劳动力的转移。若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能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把短期闲置劳动力转化为长期闲置,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也可先进行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土地集约经营的压力)。

3、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共有山地4000左右亩,年产柑桔2.2万担,龙眼0.15万担,占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但这些产品质量不高,精细不够,有的上市时间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今后要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指导,积极争取扶持政策,种植速生丰产林、野山辣、反季节蔬菜等农作物和水果高接改良,分散市场风险,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水源保持能力。

4、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村水源严重贫乏,现有的两个小五型水库存在渗透现象,每年2万元的村财收入是难以解决水库的维修问题,今后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解决水库问题。

5、##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生态环境优美,村级公路面窄,弯度大,严重制约农产品的外销,生态开发企业的入驻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天250人的学生和大量村民面临交通安全的威胁,要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拓宽完善现有的4公里公路。

五、意见和建议

要改变##村的现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前提,乡村公路、农业设施建设是基础,大力引进各类企业,增加人气商机是关键,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订单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1、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取消歧视性政策,避免出现类似干部下乡“补贴”,农民进城“收费”,农村三级办学,城市包干办学的现象。其次,要大力发展工业小区,壮大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阵地,对吸纳和培训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要给予扶持和奖励。再次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出台针对入城农民工的经济适用房(或解困房)政策,把城镇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转化为常住人口。(购房农民必须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流用和集约化经营,低价转让农村旧房,有利于农村的整体规划和旧村改造)

2、做好相关服务,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力度,排除成年人学习劳动技能的心理障碍。其次,要充分发挥村、镇、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就业岗位信息和劳动力情况信息,强化沟通协调,加速劳动力的转移。再次要做好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利用敬德职业学校,选择好就业方向,采用校企联办的方式,积极培养农村初中毕业生,使他们具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要针对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企业用工的需求,采取镇村组织,劳动部门协调,企业培训,政府扶持的方式,做到边学边用,培养实用型劳动者。

3、根据实际,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版权所有发涉及到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经营等,是解决我区农业生产水平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市场风险大的有力措施,是解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的重要方法,鉴于我区的现状,在符合区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将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放在山地开发,选择一至两个较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水利设施,山地给水灌溉,果树高接改良,产品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指导,实行多种经营分散市场风险,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扶持生态性开发企业,努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劳动力多元化篇4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劳动关系;运用;评价

《劳动关系》是为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基本理论、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运行以及劳动关系矛盾的处理等内容,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叉学科,应用性是其主要特点。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凸显其应用性特点,而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培养劳动关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劳动关系》课程中的应用。

一、多元化教学法简介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方法选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多元化教学法是对单一的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的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多元化教学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要求下,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多个教学主体参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在多种教学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综合方法。

课堂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手段,直接影响到高等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能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列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多元化教学法在《劳动关系》课程中的应用

多元化教学客观上要求教师对知识融会贯通,掌握较多教学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课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主讲教师有必要根据课程特点和课时安排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以程延园主编的《劳动关系》(2011年版)教材为例,将《劳动关系》课程主要内容划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课时各占一半。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制度和劳动关系主体等内容。在理论部分着重以课堂讲授的方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部分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内容。在《劳动关系》教学设计中,关于劳动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内容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掌握。为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与研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尽可能挑选能反映我国现实问题的、最前沿的、最具代表性的真实素材。例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工同酬问题、女性权益保障问题、加班费问题、工会职责问题等。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在班容量允许的情况下,把学生分成3—5个小组,对案例结论持不同意见的,可以相互辩论。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做出点评和总结。情景模拟主要用于劳动争议处理和三方协商机制等内容的教学中。比如:模拟因劳动合同履行而发生了纠纷,可以让学生充当当事人、调解员、仲裁员、法官等角色,充分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判断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考试方式也不再以死记硬背为主。

三、教学效果评价

在《劳动关系》课程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后,为了考察它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教活动。学生评教主要是针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4届共168位授课学生进行了学生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学生认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8%的学生赞成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而且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讲授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比较深刻。通过多年的从教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最明显的优势是激发了所有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几乎存在10%~15%的学生上课不听讲。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学相关知识,对于没有养成自学习惯的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不明显。

四、多元化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限制因素

多元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

(一)政策导向

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使得大部分教学一线的老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比如内蒙古财经大学对专业教师发论文有奖励政策,根据论文所刊登期刊的级别不同,每篇论文的奖金在2000元~8000元,主持课题有科研经费。在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评审条件中,也把科研放在了头等位置,而对教学的要求仅仅是完成工作量而已。

(二)教学行为惰性

多元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教师,多元化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了解其实践运用。但在现实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教学内容陈旧、对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缺乏了解,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更是知之甚少。而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品,早已习惯了“满堂灌”的被动教学方法,而多元化教学要求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面临学生诸如“不愿自学”、“懒于思考”等惰性表现。这种教学中存在的惰性严重影响了多元化教学的开展。

(三)学校的硬性规定

学校的硬性规定使得多元化考核学生的方式较难实施。传统教学认为只有通过正式的期中期末考试,才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好方式,而且试卷题型必须按照学校统一的模板要求,比如必须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每种题型的分值不能超出一定的比例,出题教师还得付标准答案。这种统一硬性呆板的要求,对于以专题调查、专题分析等这类开放型发散式、无标准答案的考核方式无法进行,这无疑阻碍了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四)课时的限制

在课堂中进行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无疑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在课时一定的条件下,会给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关系学》目前是34课时,在有限的课时约束条件下,对于案例谈论和情景模拟只能有选择地进行。

五、总结

多元化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倡导方向。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不该是教师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部和人社部应改革目前高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出台鼓励政策,学校教务处改变传统的硬性要求,为多元化教学提供宽松的条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学生加快适应多元化教学方法。只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才有更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曦等.大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4)

[2]丁芝华.影响教学改革的大学生惰性学习心理刍议[J].广西教育,2009(9)

[3]杨建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对比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劳动力多元化篇5

一、真抓实干,20**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年,全县劳动保障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株洲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强化服务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1、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认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0**年,我们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六补二贷一扶持”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全面释放了政策促进就业的杠杆效应。全年共投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898.71万元,累计办理《再就业优惠证》8284人份,完成年审5115人份,累计有1345人次享受了证照、税费减免460.1万元。同时,围绕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8639人,有716人取得了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全面改制,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全县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私营个体、股份、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服务业成为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主导行业。去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44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61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700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就业做到出现一户、援助一户。

2、着力加强就业管理和服务。积极搭建职介工作平台,组织开展“化工园区失地农民现场招聘会”等活动,顺利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20**年,我们启动了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年参保人数达到2.9万多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分别比2007年新增3501人、1624人、1574人、1040人、6026人。全年共筹集五项社会保险基金16098.4万元,其中向上级争资4822.4万元,直接征缴、争资两项共超额完成任务4948.4万元,有力地减轻了县财政的兜底负担。20**年共支付五项社会保险金13745.3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金5868.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496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2532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95万元,生育保险金12.6万元,工伤保险金126.5万元,失业保险金147.8万元。各项社保待遇均按政策落实到位,五项社会保险运行平稳。

3、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带动就业。立足长远发展,狠抓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国企改革方面的职工安置政策,协助政府改制办妥善处理企业改制中涉及的劳动保障问题,切实维护分流安置职工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全县没有发生因劳动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不稳定事件。同时,我们全面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劳动合同管理得到加强,20**年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1.5万份。在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和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全年共查处劳动用工、劳资纠纷等案件68起,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资104万元,清退企业私自收取押金1.2万元,依法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45起,兑现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费用240多万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95人次,书面答复73人次,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二)社保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

1、20**年,我们启动了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年参保人数达到2.9万多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分别比2007年新增3501人、1624人、1574人、1040人、6026人。全年共筹集五项社会保险基金16098.4万元,其中向上级争资4822.4万元,直接征缴、争资两项共超额完成任务4948.4万元,有力地减轻了县财政的兜底负担。20**年共支付五项社会保险金13745.3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金5868.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496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2532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95万元,生育保险金12.6万元,工伤保险金126.5万元,失业保险金147.8万元。各项社保待遇均按政策落实到位,五项社会保险运行平稳。

2、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工作。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不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截止目前,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人,占目标任务***人的**%,其中新增扩面**人,占目标任务**人的**%;征收失业保险费**万元,占目标任务***万元的***%;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次,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万元。

3、强力推动工伤保险工作。在煤炭、建筑、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强制推行了工伤保险。截止目前,全县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人,其中,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万元,占全年基金征缴任务**万元的***%。

4、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作难中求进。采取灵活多样的征收方式,强化医疗、生育保险的扩面、征收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人,占全年目标任务***人的***%。其中,新增扩面***人,占全年目标任务***人的***%;已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万元(含清欠),占市上下达征收任务***万元的***%。全县累计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到***人,其中,新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人,征收入库生育保险基金**万元,占全年基金征缴任务**万元的**%。

(三)劳动保障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1、大力推进“四法”贯彻实施。配合社会保险扩面行动,大力宣传“四法”等法律法规。截止目前,对全县**多家用人单位分行业、分批次开展了《劳动合同法》专题培训,发放《劳动合同法》等培训资料**余份,督促鉴证劳动合同**人,鉴证率达**%;开展“送法下乡”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人次。

2、切实加强、维稳工作。负责处理市、县长热线**件,件**件,办结率达**%;受理农民工举报投诉**件,为民工追讨工资***万元,成功化解矛盾**余起,成功调解群访事件*起,对全县*家企业发出了《限改指令书》。

3、依法开展劳动仲裁工作。依法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件,现已全部结案;受理工伤性质认定**人,受理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鉴定**起。

二、认清形势,明确今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年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城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调整和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等方面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2009年,我县将继续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双试点”的契机,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目标,逐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紧紧围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大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开拓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调整就业结构,积极争取省上资金和筹集县内社会保险基金,引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努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转移,增加劳务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窗口为载体,以全新的思维开展工作,努力创建一流的形象、创一流的业绩,创一流的服务。

2、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宣传力度,使企业和职工知法守法。通过上街设立宣传点,深入企业、社区、乡镇等多种形式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全社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风气。

3、充分发挥劳动监察的作用,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充分保障劳动者和企业的利益。

4、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将社会保险覆盖到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今年的重点和突破口是民营企业,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把依法参保与企业关爱员工、吸纳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发展,依法经营联系起来,形成民营企业参保热潮。

5、进一步加强基金的征收、清欠工作,针对部分参保单位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的现状,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和基金稽核的作用,督促企业按规定缴费和补缴。

6、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和社会保险稽核在扩面、征缴中的作用。对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严格依法进行处罚。

7、进一步强化劳务基地建设。做大做好“品牌”建设,按照“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资源储备、技能培训、劳务信息、就业服务、维权救助等体系建设。强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对外劳务协作关系,巩固和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和联系,同时将“回引工程”作为劳务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8、进一步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续接、转移的简便办法。即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要方便广大农民工办事,真正体现高效便民,要多思考,多出好点子,把惠民行动落到实处。

9、进一步探索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解决办法。要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于创新,敢于探索,大胆进取,多想办法,力争在不违背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多为人民群众做是实事、办好事。

10、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和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不断丰富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实际困难,依托社区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1、巩固和发展就业基地。以全县现就业社区为基础,继续拓展就业社区;以现有福利企业和城乡创业为基础,扩展服务型企业;发掘和发展农村深加工项目,增加就业的吸纳能力。

12、探索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两大医保体系的接轨。为方便参保职工、居民看病就医、拿药,将完善服务体系,具体就是逐部将条件成熟的乡镇卫生院纳入定点医院范围。

13、继续做好新型农保工作。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主要抓好村组干部、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失地农民、农村专业大户、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等重点人群率先参保,逐步向有经济条件且有参保愿望的农民扩展,不断扩大农保覆盖范围。

针对以上问题,立足我县实际,2009年全县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加大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人有所事;加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面力度,确保各项社保待遇全面落实,努力做到老有所养、失有所保、病有所医、伤有所治;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三、强化措施,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劳动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非同一般。我们要坚定信心,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1、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继续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帮扶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对象积极开发公益岗位,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的指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强部门联动,深挖和整合参保资源,围绕重点人员主动出击,促进扩面征收。强化清欠工作目标责任制,分片包干,逗硬考核,打好清欠“攻坚战”。

3、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依法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和调解制度,依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平台,逐步在乡镇、街道建立区域性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网络,更好地发挥调解在化解劳动纠纷方面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4、继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变上访为下查,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切实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花大力气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努力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力多元化篇6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传统雇佣方式下,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和僵硬死板的用工规则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破企业劳动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采用更加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雇佣方式,因此,自我雇佣、劳务派遣、服务外包等非典型雇佣方式应运而生。现实生活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再采用单一的雇佣方式,而是将传统雇佣方式和非典型雇佣方式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多元化雇佣方式。多元化雇佣决定了企业内部员工多样的工作方式和企业多样的雇佣关系,为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趋于丰富化、多样化。近年来,多元化雇佣方式在企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多元化雇佣方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多元化雇佣方式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传统雇佣方式的有益补充,它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因此对多元化雇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企业从过去单一的雇佣方式转变到现在的多元化雇佣方式,这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方式的转变,如何提出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的驱动因素分析

在现代企业制度变迁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多元化的雇佣方式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下面从劳动力市场、员工和企业三个角度对企业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制度变革和劳动力供求状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劳动者进行统一分配,劳动者一旦进入某个行业将会很少流动,也不存在被解雇的风险。同时国家对户籍制度进行严格管理,限制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一时期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传统雇佣方式,与员工签订长期契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劳动力配置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不再主导劳动力的去向,劳动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由择业,同时户籍制度的放开使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成为可能。这一时期企业适应时代潮流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增加企业雇佣的弹性。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有限的工作岗位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加之每年都有上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得整个劳动力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以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多元化雇佣顺应了时展的要求,为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可能。

(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劳动力的素质显著提高,劳动力的结构日益多元化。在校大学生为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可能倾向于选择各类兼职工作;高龄就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希望从事咨询服务等简单工作;高学历和高技能的知识型人员拥有独特的专业技能,他们不局限于固定工作,反而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适应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就业需求,企业需要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过去人们在选择工作时尤其偏爱长期固定的工作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雇佣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雇佣双方已经不再将相互的信任与忠诚视为一种隐性规则,而更倾向于将相互之间的关系看做一种交易性的契约关系。这种观念的变化影响到企业提供长期性或稳定性工作的意愿,也影响到劳动者对工作方式的选择,从而为企业多元化雇佣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的成本压力和人才弹性化配置的需要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各个层面对管理运营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成为企业改革的首要目标。通过多元化雇佣方式来降低成本比降薪、裁员这些敏感激烈的方法要有效得多。企业采取多元化雇佣方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员弹性化配置的需要。第一,人才配置弹性化符合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需要;第二,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雇佣找到自身发展所需的特殊专业人才;第三,企业可以在雇佣过程中对员工进行观察考核,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三、企业多元化雇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控制的难度增加

多元化雇佣使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形成了不同的类别和等级序列,从而增加了对员工工作管理和绩效考评的难度。对传统雇员来说,他们愿意竭尽全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也相信他们并尽可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雇佣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契约,企业的管理控制工作容易开展。而非典型雇佣人员往往被企业定位为边缘员工,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的弹性化使企业与非典型雇员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并且组织没有对非典型雇员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绩效考评标准,从而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以劳务派遣为例,派遣员工、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三角关系,用工单位“用人不招人”,派遣机构“招人不用人”,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

(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

在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的企业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身份差异,同工不同酬。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动用工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企业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同样的工作,企业更愿意交给传统雇员去完成,并且给予传统雇员的工资薪金、福利待遇都要远远高于非典型雇员。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当Q1/i1

(三)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与传统雇员相比,非典型雇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非典型雇佣方式使员工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变化自由流动。也正因如此,企业出于投入产出的考虑,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持谨慎态度。一方面,企业担心频繁的员工流动会带走重要的商业机密;另一方面,企业担心自己培养的员工日后会为竞争对手所用。所以大部分企业采用“临阵磨枪”和“边干边学”的培训方式,很少让员工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而员工也只是一味地重复已有的技能,不会发掘自身的潜力。这种方式极易造成非典型雇员被过度使用和加速折旧。(四)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企业在采用多元化雇佣方式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缺少对员工企业文化的教育。企业只有在新员工入职时会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工作,但这种培训仅限于浅层次的公司发展史,目的在于帮助员工了解公司,很难使企业文化融入员工实际工作中。此外,多元化雇佣使不同类型的员工之间的冲突加剧,更加难以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四、企业多元化雇佣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规范合理的用人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明确不同雇佣方式的适用范围。对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应尽量交给传统雇员去完成,因为传统雇员与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契约关系,对企业的业务比较了解。对于可替代性强、重复性高的工作,则交给非典型雇员完成。通过合理分工达到人职匹配,促进企业发展。其次,企业还要做好员工的招聘工作。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严格的招聘流程,筛选出最符合招聘要求的员工。最后,企业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非典型雇佣员工无法直接纳入传统员工绩效评估体系,开发非典型雇员的绩效评估方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必要课题,考虑到传统工作监督的昂贵成本,绩效评估采纳量化工作指标将更为切实可行。

(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尽量淡化身份差异,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尽管员工分工不同,但是无一例外都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减少员工之间的隔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第二,同工同酬。非典型雇员和传统雇员由于身份差异,在福利待遇、工资薪酬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极易引起非典型雇员的不满。企业应该消除这种差异,重新建立绩效衡量标准,做到同工同酬。第三,为员工利益着想。根据公平理论可知员工往往会把自己的付出收益与自己过去或者他人进行比较,进而采取积极或消极的工作行为,企业应该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刺激积极行为的产生。

(三)建立员工职业发展绿色通道

在现代企业用工制度下,很多企业针对传统雇员形成了了规范的职业发展路径,而非典型雇员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没有一套标准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因此,企业应逐步完善非典型雇员的职业生涯相关制度。首先,企业要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差异化管理。不同的就业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企业要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管理,比如对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以提高知识技能和积累经验为重点,使之感受到职业能力的成长。其次,企业应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员工的培训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员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最后,企业要建立非典型雇员的转正制度。通过阶段性的工作考核,将优秀的非典型雇员转为企业固定员工,激励其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劳动力多元化篇7

(一)全县农业人口基本情况:

1、从年龄结构看,我县农村劳动力目前处于中壮年时期

在全县16万人中,属于农村劳动力范围的共有万人。其中20岁以下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0岁至35岁有人,占%;35岁至50岁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0岁以上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可以看出,我县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岁—岁,处于时期。

2、从性别结构看,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女性有人,男性有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

3、从文化结构看,我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县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的%,%,%,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二分之一以上。

4、从就业渠道来看

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县外)务工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在本县从事农业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从事第二产业的有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从事服务业的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

(二)我县农民人均收入的现状及构成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元增加到2000年的元,年均增加%,2005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元,年均增加元,年增长率为%,增速。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构成中种植业收入占%,养殖业收入占%,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收入占%,商饮服务业收入占%,劳务输出收入占%。在农民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占%,非农产业收入占%。

二、全县工业发展情况

1、工业发展规模,三次产业比例

去年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亿元,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实现税金3108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三次产业比由2000年的45.65:26.53:27.82调整为2005年的37.06:36.43:26.51。

2、工业行业分类、轻重工业情况

我县的工业分三大产业,一是水电载能产业,二是矿产建材产业,三是农特产品加工业。

3、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对县财政的贡献等。

三、我县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情况

(一)直接吸收农民工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

2005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共吸收就业人员人,中小企业共吸收就业人员人,有效的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以我县的建诚木业来看,该厂常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其所在的银定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该厂打工,每年可取得80-100万元的劳务收入。

(二)农业产业化带动种养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县规模较大、带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家,带动农户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①茶叶产业:我县现有茶园6.5万亩,全县1.9万户茶农户平拥有茶园2.7亩。茶叶平均年产量达900吨,茶农每年茶叶收入已达800万元,人平收入也有250元。

②木材加工业:主要有建诚木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带动农户户,每户增收元。

③养殖业:如果大禹pic公司达到10万头规模后,可带动养殖户上千户,户平按100头计算,可以增加收入9万元左右,利润8000-10000万/户,按每户4人计算,可人均增收2000-2500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

(三)工业发展带动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通讯、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工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例如,我县的武安电站建设,共吸收民工人,仅墩上乡本地农民在电站工地务工的就有人,劳务收入达到万元。

(五)工业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

我县工业已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缴纳税金万元,占到财政收入的%。工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就可以增加政府的直接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民持续增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总量小,吸收的就业人员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经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但从我县的现状看,我县工业企业吸收的就业人员共人,仅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工业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使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增长缓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

我县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竞争力不强,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品牌率多、精品名牌少,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利益机制,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镇化进程缓慢,人口不能在城镇聚集,一方面工业发展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作补充,另一方面使第三产业不能健康发展,劳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困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本地。

(四)农产品价格过低,甚至低于成本。例如茶叶、蚕茧价格有时甚至低于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工工资,这就形成一方面是政府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是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没有得到实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产品价格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还是一种粗放型生产,生产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二是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价格压得太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收购初级农产品。三是是农产品成本加速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从目前的形势看,由于农用物质、农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农产品的成本也呈现在不断上涨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甚至有些农产品的价格还在下跌,这样使农业的纯收益减少,表现出农产品价过低。

(五)劳动者素质不高。是从当前的形势要求看,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是偏低,与市场经济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素质、生产经营管理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找不到高素质的工人,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就业困难,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困难。

五、对策及建议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我们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来抓。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产品系列加工,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提高加工产品的含金量。目前我县农产品粗加工产品较多,档次低,附加值不高,这不仅耗费资源,而且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不多。因此,必须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深加工和精加工上下功夫,广泛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大胆创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开发名优特新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要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大户,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集团),走出一条“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结构调整积极的带动力量。对广大农户来说,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入的最为现实的工作抓手。

(二)发展工业园区,促进农村城镇化。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有力地推动城镇化建设,有力地壮大镇域经济。同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载体。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发展工业园区与小城镇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搞好园区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注重产业特色,引导企业合理聚集,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

劳动力多元化篇8

一、农民收入现状

2003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4239元,自2001年首次超过广东后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五位,低于上海市的6654元、北京市的5752元、浙江省的5389元和天津市的4566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农民收入在较低基数下高速增长之后出现增幅聚然减缓的局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八五”至“九五”初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59元提高到1996年3029元,累计增加2070元,年递增21.1%(未剔除物价因素,下同);第二阶段为1997年到2000年收入增幅快速回落时期。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速逐年下滑:1997年3270元、增长7.9%,1998年3377元、增长3.3%,1999年3495元、增长3.5%,2000年3595元、增长2.9%;第三阶段为跨入新世纪后增幅逐步回升阶段。在“三农”问题得到进一步重视、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措施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我省农民收入增幅,2001起逐渐回升。2001年人均纯收入3785元、比上年增长5.3%,2002年3996元、增长5.6%,2003年4239元、增长6.1%。

二、农民收入结构

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39元中,工资性收入首次过半,人均2189元,占51.6%;家庭经营性纯收入1794元,占42.3%;财产性收入94元,占2.2%;转移性收入162元,占3.9%。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形态构成可分为现金纯收入和实物纯收入,2003年我省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3790元,比上年增长12.5%,在纯收中的比重由上年的84.3%上升到89.4%;人均实物纯收入449元,比上年增长28.3%,在纯收中的比重相应由上年的15.7%下降到10.6%。

工资性收入中,从本地各类经济组织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1145元,占52.3%(其中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报酬收入人均967元,占工资性收入44.2%);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人均737元,占33.7%;从本地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307元,占14.0%。

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中,第一产业人均1177元,占65.6%;第二产业人均256元,占14.3%;第三产业人均361元,占20.1%。

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发展农村经济政策,突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大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措施,农民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一、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成效逐步显现

随着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推进,江苏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成效逐步显现。从2001年开始扭转了2000年的下降局面,2003年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3604.3亿元,增长25.1%,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5425.4亿元,增长25.1%;实现利税总额1099.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30.0%;乡镇工业继续保持利税总额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的良好发展态势。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继续恢复和扩大。我省农民从农村各类企业中得到的收入较大幅度回升,其中2001年人均收入833元,比上年增加93.2元、增长12.6%;2002年人均收入893元,增加60元、增长7.2%;2003年人均收入969元,增加76元、增长8.5%。农民纯收入中来自于本地企业的报酬收入占22.9%,比2000年提高2.3个百分

点。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各地劳务输出实行"南北挂钩,城乡统筹,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战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善信息网络、技能培训、劳动市场、政策保障、组织协调等"五大体系",积极开辟建筑、装璜、流通、服务业、外出承包农副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境外打工等多种渠道,农村劳务输出人数增多、收入提高。2003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达1380万人,比上年增加109万人,增长8.6%,其中劳务输出(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的人员)达629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72万人,增长13.0%,外出打工劳务输出人数增多、加上社会各界在清欠民工工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农民劳务收入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2001年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人均527.3元,比上年增加50.8元,增长10.7%;2002年人均627元,增加近100元,增长18.9%;2003年人均737元,增加110元,增长17.5%。劳务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3.3%上升至2003年的17.4%,增加4.1个百分点。2003年农民收入增加额中有45%以上是由劳务收入贡献的。

三、农业结构调整,二、三产业增收稳定家庭经营收入

我省人多地少,农业生产资源紧缺,农业生产经营在其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下,第一产业经营收入“不升反降”,致使“家庭经营性收入”徘徊不前,2003年农民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经营性收入在2002年下降4%的情况下又下降了3.3%。农民第一产业纯收入自1997年以来的7年中就有6年呈负增长(2000年略有增长),绝对数也跌至目前人均1177元的最低点,比1997年低约300元。

依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增收的弥补,家庭经营收入得以保持稳定。2002年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人均收入580元,比上年增加62元,增长12%;2003年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人均收入617元,增加37元,增长6.4%。2003年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256元,增加17元、增长7.3%,其中的工业和建筑业增幅均超过7%。第三产业收入人均361元,增加20元、增长5.9%,其中交通运输、批零贸易和餐饮业收入人均247元,增加9元、增长3.7%;社会服务业收入64元,增加10元、增长18.0%。个私营企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个私企业较为活跃,个私企业业主收入的较高增长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财产性收入较大幅度增长

改革、权益保护、城乡统筹发展带给农民的实惠增多。2003年,由于各地深化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加强了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难以及时足额兑现的情况有所改善,我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出现较大幅度增加。2003年我省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94元,增加32元、增长52%。从构成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项目看: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37元,增加10元、增长37%;农民出租房屋、固定资产等财产取得的租金收入人均18元,增加3元、增长20%;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人均8元,增加3元、增长60%;转让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和出售往年结存农产品差价收益及其他收入人均31元,增长50%。

五、从再分配中得到的收入明显增多

在按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大力办好“五件实事”的同时,各地还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低收入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扶持力度,直接增加了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加上农村常住人口中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提高,农民从再分配中得到的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多。

2003年我省农民转移性收入人均162元,增加19元、增长13.0%,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金、退休金等收入人均64元,增加7元、增长12.2%;来自扶贫救灾、保险赔偿、报销医疗费、工伤一次性补助和领取抚恤救济金等收入人均54元,增加5元、增长10.0%;城市亲友赠送和非常住人口赡养费等收入人均44元,增加7元、增长19.0%。

农民增收目标展望

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确定的我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00元,按照实现时间2010年测算,每年平均应增加500多元,年递增率要达到9.5%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若各种政策措施能保持较大力度和延续性,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完全可能的。

一、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提高农民收入奠定基础

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即经济增长快,意味着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增多、收入增加的同时,各方面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增多,刺激农产品市场价格提高,相应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我省农民收入增速虽低于GDp增速,但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没有改变。正是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条件下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才使近几年我省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收入增长速度的回升。

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沿江、沿陇海线开发战略的实施,苏中、苏北地区农村经济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苏中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必将有一个大的飞跃;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苏北各项措施的到位,苏北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化的步伐,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在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上大有作为。这些都将有助于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农村低收入户和纯农户方面看,随着社会各方面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以及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收入应该有更快的增长。按目前农村人口减少的趋势,如果到2010年全省乡村人口为4800万左右(农业统计口径),将20%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由1500元提高到目前苏北地区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的水平(与目前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收入水平相当),年均增长13%左右,则全省农民人均可增收400多元。

2、非农产业的加速发展将为农民增收拓展更大的空间

目前我省工业化又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历史机遇。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将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直接增加农村劳动力务工机会和工资性收入;二是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提高,使农民获得超额收益;三是工业化必然推动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进程,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建筑业作为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致富农民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转移大量劳动力,目前吸纳了约270万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二是给农民直接增加了收入,按一个建筑工人年纯收入10000元计算,则可为全省农民人均带来530元左右的收入。这也是近年我省农民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劳务收入得以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在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周期内,随着我省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跨越,建筑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致富农民的作用还会进一步扩大。

3、民营经济日益壮大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载体

目前,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我省最活跃的经济组织类型。2002年民营经济中私营个体经济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8.3%,已成为带动我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持续的通货紧缩大环境下,民间投资对我省经济的较快增长做出特殊贡献。在国有、集体经济持续减员、下岗人员增多的情况下,民营经济成为提供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我省乡镇企业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有所恢复,就是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结果。随着各级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贯彻“六放”方针,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今后我省民营经济必将取得更快发展,成为农民收入加速提高的重要载体。

4、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将继续有所增加

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虽已具规模,但总体水平和输出层次仍然比较低,地区之间也很不平衡。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产业加速发展的情况下,今后我省农村劳动力仍有转移的余地。目前全省农村2600多万劳动力中,在当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然占近一半。全省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各不相同,其中苏州、无锡、常州等市以就地转移为主,并且转移劳动力比较充分;苏中地区以外出和就地转移相结合,尚有一定的转移潜力;苏北地区以外出转移为主,尚有较大的转移潜力。同时,随着民工最低工资制度、月薪制度的推行和工资标准的提高、清欠力度的加大,外出劳务收入将相应增加。

5、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仍存在恢复增长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省农民来自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的收入虽逐年下降,但随着各方面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在目前低水平基础上存在恢复增长的可能性。为了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我省支持农业的力度正呈现加大趋势。一是积极引导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促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二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现代营销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五是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外向化和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六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直接投入,如在全省范围内对种植水稻的农户进行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实行水稻良种补贴,对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等新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等。通过这些政策驱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三力合一”的作用,相信我省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将在逐步恢复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

6、减负促进农民增收还有一定潜力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来,我省农民负担有较大幅度下降,目前的实际税费支出人均还有80元,减免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费在我国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省正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减免农业税费。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可以增加欠发达地区和纯农户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起到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此外,教育、医疗收费等方面隐性负担的减轻也有助于农民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扩大生产投入、促进农民增收。版权所有

劳动力多元化篇9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

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61.51%;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1%,女劳动力占47.9%;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71.8%,女劳动力406人,占28.2%;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75.6%,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91.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8.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18.76%;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81.24%。曾经参加培训的235人,占22.4%,未曾参加培训的815人,占77.6%。

从转移去向看:京津地区207人,占19.71%;长江三角洲地区207人,占19.71%;珠江三角洲地区147人,占14%;省内东部地区294人,占28%,其它地区195人,占18.57%。

从转移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类看:男777人,占74%,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577人,占74.3%,在36—60岁之间的200人,占25.7%;女273人,占26%,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207人,占75.8%,在36—50岁之间的,占24.2%。小学文化107人,占10.2%;初中文化856人,占81.5%,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87人,占8.3%。

从职业、工种及收入分类情况看:建筑工229人,占21.8%,月收入1100元左右;电汽焊工54人,占5.1%,月收入1200元左右;电子231人,占22%,月收入1050元左右;服装31人,占3%,月收入860元左右;汽车驾驶26人,占2.5%,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安22人,占2.1%,月收入850元左右;铁路施工7人,占0.7%,月收入1160元左右;缝纫25人,占2.4%,月收入750元左右;食品加工42人,占4%,月收入760元左右,机械(车工钳工)14人,占1.3%,月收入1100元左右;其它369人,占35.1%,平均月收入800元左右。

二、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xx县农村外出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外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省内东部等地区,其它地区不到20%。

3、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xx县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4、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5、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自改革之初,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住。

劳动力多元化篇10

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是最高法院2016年提出的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的一种探索,是各级工会调裁诉联动处理劳动争议机制的新元素。其基本做法是,由法院提供场地,工会委派特约律师进驻,为劳动关系双方提供自愿、免费的调解服务,调解协议由法院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这种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不仅具有时间短、效力强、费用低、公平自愿等优点,而且工会可以将提供法律帮扶和人民调解两种职能有效结合起来,既提升了工会的影响力,又增加了工会调解的公信力和强制力。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为了给职工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各级工会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从强化源头参与到提供法律援助,从注重诉前工会调解到介入劳动争议仲裁、审理全过程,从委派特约律师主持诉讼调解到参与劳动法律全过程监督,取得了不少成绩。各级工会化解劳动争议的路径越来越宽泛,方式越来越多样,角色越来越“靓丽”。各级工会在化解劳动争议方面的主动作为,不仅彰显了“职工娘家人”的温暖,而且也为健全矛盾多元化化解机制提供了工会“脚本”,刻上了工会烙印。

当下,诙关系领域既存在一些老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欠薪事件仍频发,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尽管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数减少了,但人均被拖欠工资的数额增加了,亟待有新的破解思路;随着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拓展,一些用人单位转嫁职业病防治、社会保险法律义务的现象不断发生,在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各级工会面临新任务;在“互联网+”深度介入劳动关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及时、动态帮助职工维权,给各级工会提出了新挑战……

化解劳动争议,工会责无旁贷。面对纷繁复杂的劳动关系和诸多的劳动纠纷,工会组织顺应职工的法律需求,紧跟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拓展工会维权的新路径,在深化工会改革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必要且必须。工会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强不强,对职工的支持力度大不大,结果符不符合职工意愿,某种程度上也是工会法律工作成效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