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篇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篇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08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画图法,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从而很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作者情感,甚至不自觉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

绘画是运用色彩和线条,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是表达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的一种艺术。从表面上看,绘画只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好象与语文教学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仔细考虑,实际上,它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对诗歌与写景散文的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绘画艺术引入课堂,学生反映良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让绘画艺术的阳光洒进诗歌与散文教学的课堂,将两种不同类的艺术形式互相融合,让学生捕捉自然界和社会的可视的美,把它们表现在一个平面上,成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艺术,就能取绘画艺术之长,补文学艺术之短。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实现了课堂结构的优化,并且老师乐教,学生乐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评价、鉴赏及审美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改变了过去老师是“传声筒”、学生是“录音机”的呆板教学局面,这样的创新教学实践,何乐而不为?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告诉我们一个文学现象:凡艺术都是相通的。而诗画的共同点,就在于二者都讲究意境。两相比较,诗的意境抽象一点,画的意境形象一些,如果二者互为补充,岂不更好?既然如此,老师在教学诗歌时,怎么不可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法呢?

利用绘画,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图画。简单的说,教学绘画感较强的诗歌,教师大可不必对每句诗搞“对号入座”。教师只须教会学生阅读,对其不懂的词、句作适当的点拨,要求学生根据每句诗的大意画出图画来,教师再根据图画内容适当提示,学生就很容易把握诗歌内容。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是“旁观者”,而应扮演“指挥者”的角色。

讲杜甫的《绝句》一诗时,借助简笔画,让学生弄清诗人住的草堂的位置。通过学生绘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意,用得既传神又耐人寻味,给人以窗外景物尽收眼底之感,有的同学还把整首诗所描写的画面都用水粉画了下来,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象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透过窗户,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青、白”学生通过自己稚嫩的小手描绘出了明丽的色彩。一边欣赏学生的绘画,一边吟诗,不仅使我们感受到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对诗人描绘的优美意境而陶醉,更激发了学生吟诵诗圣其他诗歌的兴趣和愿望。

巧妙地将图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手脑并用,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笔者认为图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说起插图,大家并不陌生,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有大量精美的插图。(下转2-7版中缝)

(上接7版《绘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将图画巧妙地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图画既可以是现成的教学用图,也可以是学生画的,甚至可以是简笔描绘的。图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导入是新授课的首要环节。将图画运用到导入环节中,可以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如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让学生欣赏争奇斗艳的花朵图片,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朵无疑刺激、吸引学生的眼球,欣赏完毕,学生自然产生疑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情绪受到感染,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

色彩缤纷的图画是学生最喜欢的,它能形象地、直接地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将语文与图画相结合,使文字与色彩互换,生动形象,增强了阅读与写作的乐趣。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观物取象综合绘画综合性绘画教学

我国目前的绘画教学体系大致有两种:一是综合性大学以美术教育专业或绘画系为基础,下设国画、油画、版画等工作室或教研室的教学模式;二是各大专业美术院校按材料划分的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为教学单位。这两种体系中,一类以对绘画语言普遍了解掌握为教学目标,另一类倾向于培养专业人才,如油画家、国画家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就当下历史语境来说,这两种教学模式都陷入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上世纪90年代初,与绘画专业进行细化分科教学的方式不同,许多院校成立了综合绘画系或工作室,探索教育模式多样化,突破界限,拓宽绘画的教学实践。近些年来,是延续专业教学的单纯、细化、深度,还是寻求综合、多元、宽度的教学,尝试实践林风眠中西绘画的教育理论,一直成为美术院校教学模式理念上的问题,且各有说法及实验方式。

造型艺术教育细化的划分有助于深入的教学,并有行之有效、成熟的教学体系可用;而如果打破这种模式,打散各画种的框架,承继综合、多元的绘画教学,思维方式确实可以得到突破,但是却没有现成的教学体系可作为具体实施的参考案例,这从林风眠、吴冠中的绘画理念到美术院校近20年来的具体实践来看,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是综合绘画教学一直受到质疑而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所在。

艺术在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笔墨当随时代”,谈的虽是艺术创新问题,某种意义上,也暗指一个时代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具体的艺术表现与反映,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不但作品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思想与观念,教育也“当随时代”。

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创作的手段,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这都对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人们观看方式的变化带来对于图像的热衷,从创作到审美已经转化为一种多样化互动的形态;同时,绘画美学意义上的认知也正受到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挑战。这些现实的文化特征都对当下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过去,传统的绘画学科从划分到教学,追求相对精确、深入——油画专业的学生在西画领域进行更精细、更专业的创作,培养成为油画家;国画专业的学生在山水、花鸟、人物的范围下系统学习,培养成为国画家……而今现实的状况是,当下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更多是在以“跨界”的方式来运用各类艺术语言,以此丰富创作的造型元素。就画种本身而言,油画专业的学生未必今后从事油画创作,国画专业的学生也未必就坚守“笔墨”,并非每一个个体都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可变的艺术手段。对教学而言,在大学完成其自身专业的系统学习,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做好准备当然是重要的,但是,颇显单一的语言训练,往往会导致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局限性,于是,反复被提出与论证的“综合教学”,也就是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先辈提倡主张的“综合性”的教育,虽然在各大院校教学实践的探索效果并不太明显,但是这种模式主张博大,付诸的实践多了一层文化比较的研究性质,更具有艺术史角度的文化意义。

事实上,20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家已经在改变单一的语言方式,如毕加索大量运用着油画、版画、雕塑等语言手法。西方美术院校的绘画教学也已经融入到视觉艺术的大范畴之中。法国高等美术学院的绘画教学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度,在一个大的绘画工作室框架下实施作品的制作,其材料语言的限制已经没有。

百年来,关于中西文化的话题从没有停止过,在绘画方面,就是油画与国画的问题,无非“中”“西”“中西调和”三个群体,有不断的细化、分类教学,也有不时强调综合、全面的尝试;而综合性绘画是在“中西绘画融和”方面能够以贯通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笔者以为,综合性教学上效果并不显著,是因为其问题是多方面的。

在教学理念上,中西绘画各自有着不同的造型理念与手法体系,这是各自语言的优势。在基础教学时,难免会忽略对传统艺术语言及经典的研讨深度,而对综合绘画的教学要求会更高、更全面,有两种或几种绘画语言均要求有较为系统的学习,并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其次,中西绘画最直接的区别在于材料不同,因此陷入一个“材料”的潜意识——对材料的关注远远超出对绘画的理解,最终导致综合绘画演变成单纯的综合材料,绘画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脱落,不能在造型层面上形成一种绘画语言。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说明综合性绘画的宗旨并非简单地跨画种组合,而是在融合中西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力求艺术语言的多样化。不过,如今综合绘画的实验教学正在远离这个宗旨的情境,不知不觉中演化成现在颇受关注的“新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系”的草创。结果是,综合绘画教学如强调艺术语言的深入研究,则有更细化的工作室教学在前;如强调材料与多元性质的探讨,则有更新的实验艺术的教学探索,综合绘画的教学自然就被置于尴尬的位置。

因此,回到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原点再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中西绘画,都是在艺术家与对象世界中呈现人与自然的视觉关系。概括而言,即“观物取象”,从而“立象以尽意”。综合绘画的教学也不例外。

“观物取象”告诉人们“观物”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艺术创作中认识论的基本规律,而“取象”的手法属于方法论。至于中西绘画,具体选择哪种语言手段来“立象以尽意”才是紧要的,只是综合绘画的教学往往被外在的形式所束缚,忽略了这个美学要义,甚至从某种意义而言,“综合绘画”只是一个课程称呼。

历史地看,我们可以重新去解读吴冠中“美术自助餐”①的设想。笔者认为,不管是分科的教学方式,还是“综合绘画”或者“实验艺术”的教学模式,都打破了把学生归于各门类“从一而终”的固定教学,学生根据自身所需,在系统的教学纲要基础上,选择要研习和补充的各类语言,可以随时调整、随时汲取,无论是油画、国画、版画等,还是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文史哲知识。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架构,才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探讨却难以破解的问题所在。

注释:

①即开设中西各种传统课程,学分制,自由选修.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3

[关键词]英语绘本绘本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6-035

绘本实际上属于一种文学作品,讲述的故事具有连续性的情节,并通过图画与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画呈现出的价值具有独立的特殊性,但并不单纯呈现文字蕴含的意义。一本优秀的绘本能够将美术、教育、文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一、英语绘本在学生阅读教学中应具有的优势

1.情景交融,图文并茂

作者很多时候会将自己的理念融合在英语绘本当中,借助于图画对文字解释。以《theGivingtree》为例,作者使用的黑色线条非常的简洁,用黑色、白色与短句相配合,读者便可以从中体验到树默默无声流淌而出的一种温暖与细腻的感情。文中对“andthetreewashappy”反复提及,传达出的情感含义持续多样,使学生怀着不一样的语调进行表达,利用图画、感情、语句之间的结合在头脑中完成画面的构建。

2.举一反三,词真意切

从绘本的编排方式来看,大部分采用十分容易上口具有韵脚的句子,这样就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文章与图画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而更加真切地表现或有趣或滑稽的故事。以《SillySally》为例,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即“Danceajigwithasillypig.playleapfrogwithasillydog.”,十分生动地传达出了非常滑稽的画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旋律,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轻而易举被调动起来了。

二、学生英语绘本的使用

1.如何选择绘本

(1)具体学习对象。

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选择的绘本应以短小简洁、图多字少,具有紧凑的情节,词句结构、语法难度不大的为宜。以elfabet为例,利用将可爱精灵和字母表的完美结合,采用暖色线条对内容进行勾勒,在思维与时空上,使字母与故事之间能够产生联系,把分散的字母形象立体化。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绘本是对学生课余阅读的另一种拓展与补充,因此,选择原版绘本比较合适。但必须把握的是,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原版句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一定的编辑,以常用词替换生词,统一时态等。教师对学生需要注意适时做好引导,英文绘本的使用一定要紧密与教材配合,这样才会为英语阅读教学最终的学习效果提供保证。

(2)具体学习目标。

英语绘本的内容生动形象,图画文字间具有很强的紧密性,这使得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英语,有了兴趣这个前提,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充分锻炼学生的读、说、听、写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英语绘本所具有的作用与《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相关要求十分吻合,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这个基础,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有趣的英语活动展开教学。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

(1)抓住主线,把握整体。

第一,引导学生对绘本的封面仔细观察,借助于对封面的理解进一步就绘本的内容展开联想。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为例,大致了解了绘本的故事主题,即是兔妈妈与兔宝宝关于爱的内容。第二,观察绘本的扉页,进行内容联想,与图片表达的内容相联系,把握它们之间行为方面存在的一种微妙的差异。或由教师向学生读绘本的对话,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对内容有所把握,另一方面又能够对故事表达的真情实感有更深刻地体验。

(2)结合语境,细心品味。

在学生阅读完绘本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绘本中语句表达的时态、图画品味,或从中寻找反复句式。以theveryhungrycaterpillar为例,因为整篇文章使用的都是过去式,对相应时态的学习十分吻合。丰富多彩的图画为学生提供了视觉享受。在学习完全文以后,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把学到的时态与生动形象的画面相融合。

(3)文以增闻,图以说话。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4

一、散文课与色彩课结合

中学语文课中许多优美的散文都是用文字书写的图画,极具绘画性。如《不朽的失眠》、《荷塘月色》、《白杨礼赞》、《夏之绝句》等,它们有形有色有特征。在讲授这些篇目时,我先画好一些示范性色彩画,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把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直观形象的画面相结合,再配上轻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面理解文章。然后结合美术的色彩课同上,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掌握文章写景状物方面的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彩笔(水粉、水彩、油画棒)描绘文中的美物美景,使之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笔画其景,进入美的理想境界。

二、诗歌课与写意国画结合

有言道,诗为心声,诗为情生,诗情画意。诗歌的主题、意境、景物、意象、情感、象征性、直露或含蓄的手法等恰好都是绘画的材料或表现方法。教学生学习诗歌时,在熟读成诵、感悟领会主题思想和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画去表现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同题写意国画,是一种妙趣横生的方法。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等脍炙人口的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都是极入画的。古诗词更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画一画张继的《枫桥夜泊》,绘一绘白居易的《琵琶行》,画一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一幅坡气魄雄浑的千古绝唱《赤壁怀古》,无不快哉、美哉、妙哉!最后,可以将好的作品在教室里展览,供大家品评、观赏;有较大缺点的作品也可以选一些让学生们评议,找出其不足所在,分析其不足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们牢记了诗句,还锻炼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更激起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学生们将收获更大、兴趣更添,诗歌的写意与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相得益彰、完美结合。

三、说明文与速写、素描结合

速写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美术教师常布置学生课外画几幅速写素描作业,学生常为找描画的对象为难,不知画什么好。说明文《荔枝图序》,可以把荔枝的树干、叶片、花果、壳核等画出来;《食物从何处来》,可以让学生把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结构用白描的形式画出来。这样,原本抽象的事理说明文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秃鹰之死》的内容和环境保护有关系,可作为宣传招贴画的题材,让学生描画。

在学习课文和绘画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原来较枯燥的说明文也与绘画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说明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到内、从内到外,抓住事物的特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线条)准确简练等等,都与绘画的基本要领相似,可达一通百通之效。

四、小说课与插图肖像画结合

语文教材中的《祝福》、《项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孔乙己》、《变色龙》等小说都有精彩的人物描写、典型的人物刻画、生动的情节叙述。在引导学生掌握小说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创作人物肖像,根据环境背景和中心情节给小说配插图,既能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又可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戏剧课与设计课结合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语文课中的《白毛女》、《泰坦尼克》、《威尼斯商人》等名剧都是戏剧文学中的典范作品。在教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学习欣赏剧本、观看演出的基础上,以戏剧广告为例,可教学生根据节选的剧情结合学过的美术设计课中的舞台美术设计为戏剧设计广告,或进行服装、道具、灯光、场景等舞美设计,让学生接触幻灯片的绘制等,还可以排练演出,形成戏剧的立体教学,学生将受益匪浅。

六、文言文与连环画结合

中学生最讨厌文言文,最喜欢卡通连环画。把二者结合起来授课,在学生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句式、分析文章写法的同时,选择一些故事性强、情节相对集中完整的篇目,如《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卖炭翁》、《陈涉世家》等,进行卡通连环画创作教学,自编文字脚本,绘制卡通连环画,让学生口、眼、耳、手、心齐动,以驱除厌学文言文的情绪,调动学生喜欢卡通连环画的积极性,可达到极佳的效果.

七、绘画与日记结合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5

关键词:绘本;观察绘画;抓住空白;想象力

绘本,也叫图画书,但不是一般的插图书,它是有着精美外表、表现力很强、想象空间也很大的图文书。绘本图文并茂,图画色彩明丽、夸张;文字通俗易懂、有趣,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沟通情感的最好媒介,也是一种能与孩子互动而制造快乐的好书籍。因此,习作教学要巧用绘本,挖掘绘本中的想象之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种想象用在写话和习作中。

一、观察绘画,展开想象

图画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中色彩鲜艳的图画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许多著名作家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图画里却往往还蕴藏着其他故事的人物。因此,在以借用绘本为材料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想象“画外”。特别是对绘本中教师人为捕捉到的一些画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指导并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充实写话习作的能力。

如曾获得国际安徒生童话大奖的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所创作的绘本《我爸爸》,这是一本文字简单、图画夸张、深受孩子喜欢的一本歌颂父爱的图画书。教者在教学这个绘本故事的时候,教师抓住其中的第二页绘本画面,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说说在这个画面中除了写爸爸赶走大野狼的情景,在图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说:“老师,我还看到了这个画面上,门外的一棵大树背后,躲藏着三只小猪。”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看到了大树下躲藏着小红帽。”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问:“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只小猪和大野狼的故事吗?小红帽和大野狼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能看着这个画面展开想象,讲一讲三只小猪和大野狼、小红帽和大野狼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话题刚说完,孩子们就纷纷举手说开了。有的学生还边讲边配上了动作,讲得入情入境。课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象所编的故事写一个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这样挖掘绘画中隐藏的图画,展开想象编写的童话故事新颖、有趣,学生也乐学、爱写。

二、巧借文字,拓宽想象

绘本中的文字是作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经过精雕细琢而成的,它的语言简练、通俗易懂,给孩子很大的想象空间。清人余学成说:“学文之事,可授者规矩方圆,不可授者,心营意造。”有的绘本有特定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又是学生喜闻乐见,读起来简单明了的句子,针对这样的绘本,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故事的情节进行感受、表达。然后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的句式拓宽想象的空间,写一写自己生活中的绘本。

例如: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所创作的绘本《逃家小兔》一书,这本书整篇故事情节都是采用“如果你……我就要……”这样的句式,通过兔妈妈和小兔之间的假设对话来体现母爱的伟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说说学完了这本绘本自己想变成什么,把自己的想法画在小卡片上,请一个小朋友当兔妈妈、一位小朋友做兔宝宝,进行接龙式的语言游戏,如:“如果我是小兔,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小鸟,我就变成……”游戏完成后,我让学生按照课堂上同学们接龙的句式写成一段通顺的话,学生写的内容丰富多彩。事实证明,绘本的精彩之处在于处处都能激发孩子想象的空间,教师抓住了绘本的语言特色,那么学生又何愁会无话可说呢?

三、抓住空白,延伸想象

绘本习作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已经成为习作教学富有趣味的补充。有很多绘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故事没有结尾,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留下一片空白,让我们随意挥洒。针对这类绘本,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绘本中的“图”和“文”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特点进行整体阅读。要引导学生从图中进行观察,从文中进行体会,这样的阅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延伸学生的想象空间。

例如绘本《彩虹色的花》一文,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上鲜艳的画面,用声情并茂的语气朗读故事。抓住结尾的空白,让学生想象来年新长出来的彩虹色的花又会碰见谁?她又有什么魔力?她是如何帮助别人的?让学生延伸绘本的想象空间编写一本自己的绘本,并且要配上精彩的画面。这样的训练虽然加大了难度,但是因为教学时有教师充分的铺垫,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还是颇具特色。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6

一、绘画的激趣作用

在这里绘画不是专业美术教学,只求“写意”,不在“写实”。寥寥数笔,画龙点睛,教师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一挥而就。绘画的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它在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增强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文到画现,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漫画、速写、板书为切入口,将课文所涉及的事物形态、结构等简单扼要地在黑板上绘制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会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教师可以结合例题,画出分月饼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图形,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由学生为文章配置插图用绘画展示对文章内容的认识,那将激发学生的最高热情。同时绘画在英语课堂上提供了形象性、直观性和情境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热情高涨,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绘画的导入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绘画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就会化繁为简、形简意赅、用笔精炼而不拖泥带水。只有抓住绘画这一突出特点,教师才能创设最佳情境,从而实现成功导学。

例如在学习写景散文《三月的原野》时,课前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手里的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那将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英语课堂上在学习新单词时教师可边画边教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实现成功导学。教学与绘画的结合使课堂的导入更加贴切自然,更具有表现力。在进行《eatvegetables》教学时,cabbage、peas、onions三个单词就可以利用蜡笔画和单词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简洁直观,印象深刻。

三、绘画中化难为易的作用

画图板书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文章内容及语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

在科学《撬棍的作用》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省力的原理,就可以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以画图的形式展示,学生就能够清晰地认识撬棍在生活中应用的原理,将抽象的道理直观化,化难为易。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7

二、英语绘本阅读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所谓绘本,既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是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叙述故事的一类图书。绘本主要强调的是运用图画来展现故事情节,文字只在其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将英语教学知识制作成绘本对学前儿童进行教学,是几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大量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在学前儿童中实施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能够很好的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对儿童的听、说等英语语言技能都是极为有益的。首先,我们都知道一门语言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都必须将这门语言的词汇、语音以及语法结构的语言形式做到融汇贯通。英语是国际上最为普遍的交际用语之一,对语言的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从以上所说的语言三要素上来进行整体性的学习。英语绘本能够为学前儿童提供学习英语知识所必须的应用教学实例,学前儿童在阅读英语绘本的时候可以学习到怎样来完整的表达英语句子,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为今后语言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其次,学前儿童由于年龄教小,往往心性未定,处于不太识字的尴尬状态,因此利用“读图”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教学是最为合适的,英语绘本中的图画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对于英语语言进行准确的理解,结合大量的英语词汇,能够很好的增进学前儿童对于英语语句结构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生动形象的英文绘本,再加上听力训练,以听促说,是提高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最后,用英文制作的优秀绘本都有寓意深藏在其中,这些优秀绘本所展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意境都是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设定的,因此这些有趣的图画内容对于提高儿童的课堂参与度是非常有帮助的。学前儿童在进行英文绘本阅读教学时,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周围环境以及世界的认知,而这种开拓视野的认知才是真正滋养生命的知识。

三、英文绘本教材的选择在市场上英文绘本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优秀的绘本教材往往有着精美的图画以及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正是喜欢看图听故事的年龄,因此选择优秀的英文绘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师在选择英文绘本时需要注意绘本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想要挑选出优秀的英文绘本成为英语课堂中有效的辅助教材,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书店、图书馆等)搜集优秀的英文绘本,并且与之相关的其他教学形式(如幻灯片、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的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2]。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需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来辨别其中的优劣,从大量的资料中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对英文绘本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出一个专门的英文绘本资料库。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选择英文绘本时必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如下所述:(一)绘本内容的选择在英文绘本阅读教学中,关于如何选择良好的图画作品作为其主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绘本内容中对于图画作品的选择需要基于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认知特点出发进行选择。教师在选择英文绘本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不能模拟学龄儿童的教育方法,应当要选择那些短小精悍、重复性强且语言精练的英文图画作品来作为英文绘本的选择标准,以此为标准选择出来的英文绘本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第二,英文绘本在选择时需要以儿童现有的英语发展水平来作为依据。教师在对英文绘本进行选择时,需要着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尽量选择离发展区最为接近的英文绘本,也就是说,英语教师选择既不能选择太简单的英语绘本,也不能选择难度较大的英文绘本,而是要难度适中。如果图画内容太难,儿童则很难看懂其中的内容,容易产生畏惧感;图画内容太简单,那么儿童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会感觉很无聊。第三,教师要针对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话题进行选择。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因此想要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需要根据儿童的知识背景以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学前儿童的英语水平是极为有限的,他们是不能够依靠自我来完成对英语句子的理解的,为了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教师就需要选择那些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来展开教学,例如学生喜爱的玩具、颜色、动画、服装等等。只有选择那些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英文绘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二)绘本色彩的选择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家认为:儿童大多都喜欢色彩鲜艳明亮的事物,特别是色彩差别较大的。有数据表明:一些儿童对于鲜亮颜色的喜欢程度一直会持续整个儿童阶段。色彩的喜爱是能够吸引儿童关注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时更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图画色彩鲜明,对比度较高的绘本图册,以达到吸引儿童注意的目的。(三)绘本的选择要结合幼儿园教学的目标在学前儿童中开展英语绘本教学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幼儿园中有关的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来选择合适的教学题材,目的是为了给儿童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奠定基础,并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绘画日记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写话“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渴望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想说会说的话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课标中的这段话为我们指导低年级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在执教低年级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我利用新课程教材的特点,采取绘画日记的形式,对写话训练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绘画日记就是运用绘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所发生或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的经历感受;它是一种提高学生绘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绘画造型能力的有效方式。孩子从小养成画“绘画日记”的习惯,既可积累创作素材、锻炼绘画能力、又可使孩子逐渐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下面具体谈一谈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尽情地画,自由地写

我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孩子尽情地画自己感兴趣的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如:根据时令特点,春天,组织学生去寻找眼中的春天。夏天,游园,组织学生观察湖光山色,引导学生把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贯注在绘画日记之中。秋天,观察郊外丰收的景象。冬天,观察第一场雪,感受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每项活动前抛出创作范围,活动中抓住机会指导观察方法,学生由物可说话,绘画,由绘画可写话。

二、搭建阶梯,在积累模仿中学会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话教学要向整个语文教学开放,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

新教材的内容和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写话可以和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充分地整合起来。教材中有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式识字课文,语言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可以说,现有的语文教材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天然大花园。平时,我鼓励孩子在这个“大花园”里做只勤劳的小蜜蜂,多朗读,多背诵,把最美最香的花粉采下来,储藏在小脑袋中。同时,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加工,修改,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学完了《柳树醒了》一课,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春天,写春天的植物,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春雨给小草洗澡了,小草啊,绿了。”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春风给大树按摩了,大树啊,长高了。”

三、我抒我心,在生活实践中活化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话教学要努力实现生活化,挖掘生活中的资源,让写出来的话富有生命和活力。春天,桃红柳绿,夏天,绿意葱葱,秋天,枫叶火红,冬天,白雪皑皑――分明的四季是生活;灵动的植物、调皮的动物、快乐的人们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丰富的语言表达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孩子的思维、喜怒哀乐都来源于生活,积累于生活。绘画日记就是通过孩子手中的画笔和铅笔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当孩子们能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广泛“采蜜”,那么,创作出来的绘画日记一定生动、有趣、活泼、惹人喜爱。到了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机勃勃、变化多端的大自然,带领孩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想像,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装进自己内容丰富的绘画日记中,让他们的语言表达日趋成熟。有的同学这样写道:

2月15日星期三晴

今天,外婆给我买来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小兔长着白白的绒毛,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我可喜欢它啦!给她起了个名字叫“白雪公主”。吃饭了,我夹了一只鸡腿给它吃,小兔看见鸡腿逃走了,它大概知道我在和它开玩笑吧!

四、反思

在大量的绘画日记作业中,孩子们从最简单的拼音组词开始,到写一句简单的话,逐渐到连句成段。至一年级结束,大部分的孩子能用一段连贯的话来表达一幅图的意思。平时,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在悄然无声中积累了语言。只要是碰到看图写话,他们得心应手,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写出来的短文能紧扣图意又不失想像。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9

一、以画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前提,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则是在课初几分钟内,紧扣教学内容,根据教的重难点,选准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上课时,常常用有关绘画创建“轻松、活跃、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关注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以画绘文、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字词教学中,运用绘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岭”“峰”的区别,高而尖的山顶叫峰,顶部不十分突出的山(大都顶上有路可通行)或相连的山脉是"岭",在语言的基础上辅以绘画,鲜明生动。再如:教《三峡》时,开始时的识字环节,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带“山”旁的字,有:峡、嶂岩、巘、峻。其中“峡”两山夹着的水道,“嶂”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陡),“巘”大山上的小山(形容山极高)。教师运用绘画比较说明,学生理解记忆印象深刻。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绘画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学生要想把课文内容用绘画的形式准确无误地画出来,就必须钻研课文内容,化被动为主动,把自己的理解、想象画出来,把自己的认识、感悟画出来。在绘画中动脑又动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春》第一课时结束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旨有了整体的认识后,我布置的作业是:从文章描绘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中,任选一幅绘出春之美。有的学生在春草图中用孩子深呼吸时陶醉的神情暗含了风中的甜味,还在云图中补出了杏儿、李儿,表现了文中想象的内容……第二课时以赏图为文,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让文字和图有机的融为一体。以文绘画只须表意正确无误即可,无需在绘画技巧方面过分追求,使用起来简便易行,学生喜欢。学生以文绘画,可增加审美体验,提高背诵能力。

三、以画解诗,能增加学生对意境的体悟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味语言,理解意境是教学中的难点。绘画是突破难点的一种手段。苏轼曾评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的共通性也使得欣赏的步骤可以互相调换。学生阅读时先从文字获取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像,再把头脑中的像画下来,使想象的东西清晰起来,后用语言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例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十课《使至塞上》(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在预习时让学生给本联画一幅插图。学生在绘画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美,如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再让学生根据图画融入想象改写成散文,形成二度创作。在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又疏通文意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以画解诗,欣赏丰富补充图画作品。有一位学生读诗赏图后这样描述道:眼前只剩下金灿灿的黄沙,漫漫无边,使人感到十分的荒凉。走着走着,猛然间看到一股炊烟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白色的烟柱直冲云霄,是那样的醒目。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它是村落的炊烟?还是报警的烽烟?远处的黄河蜿蜒曲折,奔流不息,河水泛着点点碎金。夕阳如血,又大又圆,静静地挂在西方的天空。时间不走了,空间凝固了,我被深深的陶醉了。虽然图画可用多媒体展示,但有时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经过一段时间,待学生熟练体会过程后,可只想不画,但要训练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表述出来,不妨把这个过程叫“想图说话”。

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篇10

一、绘本阅读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1.绘本阅读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听、说、读、写的课程目标,综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主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特征。阅读绘本的过程正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特征。

小学低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一切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学生在与绘本直接对话的过程中,除了被连续不断的图画吸引外,自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便是一个问题生成的过程。在指导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开展绘本阅读,但就绘本阅读本身来说,有学生自读、同伴阅读、小组阅读、师生共读等等。以绘本为依托的拓展延伸活动也多种多样,如复述故事、改编故事、续写故事、表演绘本剧等等。在这丰富多彩的绘本活动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元智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会培养起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会生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2.绘本阅读对小学低段语文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概念界定不清、特征把握不准确、操作困难等诸多原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否落到实处,乃至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而绘本阅读恰恰能够改善这种状况,绘本阅读可以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课程资源,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将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有活力。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绘本就是一种通过图画与文字的相互配合来讲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听或读故事的过程中,由于有直观形象的图画的提示,孩子们的想象力会飞得更远飞得更高,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孩子们通过他们独特的观察方式,可以发现大人们发现不了的小细节,这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听故事着了迷的时候,就会将自己当做绘本中的主人公,随着主人公的经历或喜或悲,有时候他们迫切地想要把这个角色表演出来以表示其深深认同感。读完故事以后,孩子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与人交流。

从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绘本阅读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听读说写能力的培养、观察与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表达交流的愿望是孩子们自动自发的。由此可见,绘本阅读将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有活力。

二、绘本阅读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创设情境演读绘本。情境表演历来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儿童绘本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边读边演,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获得真切的阅读体验。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拓展延伸绘本阅读活动,在表演中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成立了“毛毛虫”绘本剧团,排练了一个个经典绘本获得了一致好评,也促进了学生对绘本的二度理解和诠释。如老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与学生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老师扮演温柔慈爱的兔子妈妈,学生则扮演活拨可爱的小兔子,在演读对话中,孩子们自然地走进故事,感受到兔妈妈和小兔子之间温暖的爱意。又如在阅读《大灰狼娶新娘》时,老师用ppt出示坐轿子、系红纲、盖红头巾等结婚的画面,老师做大灰狼新郎,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新娘,老师帮新娘盖上红头巾后,就用故事里的语言说:“新娘新娘,请伸出你的手来给我看看”,“新娘”伸出脚,“新郎”说:“_,你的脚耻甲好尖呀!”接着“新郎”让“新娘”伸出尾巴、手臂、牙齿和头,最后发现“新娘”也是一只大灰狼时表演结束。在绘声绘色的演读中也使绘本故事立体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2.借助图画写绘故事。儿童绘本是文字和图画的完美融合,文字和图画紧密配合共同呈现出精彩的故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却处于绘画语言的“黄金关键期”,可以让孩子模仿绘本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写话训练,会写的字就用字写,不会写的字或难以表达意思的就用图画语言来表示。这样不仅为孩子们的写话练习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也降低了写话训练的难度。以绘画语言为梯,写绘结合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尽情抒发,有效地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个优秀的写绘作品就诞生了。写绘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进儿童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以儿童的绘画语言、文字语言为媒介窥见孩子的心理、情感,理解儿童的行为。

3.创设良好的绘本阅读环境。环境会对人的思想、行为不知不觉地产生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读书热情易激发但不稳定,为了让学生持久认真地阅读绘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可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下工夫,比如在教室的墙上张贴儿章绘本的宣传画以及读书的名言名句,在教室开辟一个安静的“绘本阅读角”定期投放一定数量的儿童绘本。另外还可以转换教学的地点(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内)使绘本教学的空间更广阔,如校园里的草地上、花坛边,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