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业美术设计十篇商业美术设计十篇

商业美术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05

商业美术设计篇1

关键词:商业美术;设计教学;教育改革

随着商业美术设计在商品生产、流通和营销上的应用,通过充分应用各种手段实现了美术以及工艺美术等设计手段的使用,有效实现了艺术的创作和创新的设计,同时根据美术作品的设计实现了艺术的展现,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极大提高。美术设计专业是由传统美术和工艺美术转型而来,从而具备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初步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商业美术设计的发展应基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而商业美术专业应建立持续创新和改革的教育模式。

一、提高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形成有特色的美术设计专业

1、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随着经济发展对美术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逐步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商业美术设计专业应对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进一步优化。首先应确定教学课程的结构,从而为专业人才和综合发展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美术设计专业的公共和基础理论上,应开设与美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人文以及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并且在讲课之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课堂的延伸教育,如讲座、素质教育拓展等。其次还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还应优化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对传统课程的优化整合实现了教学课程与学生培养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课程体系。美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应从国际艺术设计教学中吸取经验,从而建立创新的美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

2、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特色的设置

要培养出优秀且突出的商业美术设计人才,必须构建自身的专业特色,而商业美术专业特色的设定应根据具体地区的情形进行设计,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要、产业特色、产业背景进行对美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进行确定,结合本校美术设计专业开设优势,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美术设计专业,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程度的优势。商业美术专业特色设计的优势将成为毕业生的一大竞争优势,从而对商业美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二、优化商业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商业美术的教学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因此,其教学和培养目标必须明确,通过对贴近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的明确,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基础之上,实现对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培养,并通过专业的学习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相联系,从而构建具有创新力和发展实力的商业美术的设计人才。

2、优化商业美术的教学实施方案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应根据本校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制定优化的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对其他院校教学实施的成功经验的获取和调整制定了适应本校商业美术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建立灵活的商业美术的教学。还可通过对社会各方面意见以及毕业生感受的征集实现对本专业教学的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制定长期而宏观的商业美术设计教学实施规划,为实际的教学提供依据。

3、建立创新的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创新的教学,从而能切实保障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的承担能力。设计专业应建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种设计教育的考验实现了对学生设计观念、设计行为以及设计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和有效提高。各类院校的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相应教学和培养的普遍技能教育较为相似,但在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上大为不同。设计专业的设置和对学生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生在设计中易出现照搬照抄的现象,模仿的痕迹明显,缺乏创新的意识。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并不能提升为自身的创新能力。由于社会对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急功近利,从而造成了大量类似专业的出现,模仿痕迹较重,并且难以形成自身的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过程中,专业教师应综合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风格,通过内容丰富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4、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基础。商业美术设计教学应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上实现对商业美术教学的改革。例如商业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在未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之前只能打印成a4小样。然而海报、工艺广告的设计难以看出实际的效果,由此影响了学生设计的发挥。在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后,学生在海报设计完成后可通过多种形式对设计出来的作品进行实际的展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美术设计作品的经验和信心。对商业广告设计的把握是商业美术设计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难以从品面的稿件中得出深刻的体会,通过计算机教学系统中的相关软件能直观呈现相关的作品,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为学生的课外扩展和经验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实现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

商业美术设计的教学一体化设计的专业理论与教学一体化设计应从系统的专业课程讲解出发,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现场教学为辅的系统专业教学体系。

首先,应在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通过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分解,实现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设计开发的有机结合,从而能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专业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理论,具体的学习中可通过考核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应用情形进行考察,在考核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其次,还应确立明确的设计项目的课题,通过设计课题与实际设计项目的结合,在基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扩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商业美术的设计教学还应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综合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研究的能力,通过对企业的设计需求以及设计现状的调研,充分了解到市场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能力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的差距,从而能有针对地提高自身能力。在调研完成后应提高设计项目的调查报告和调查总结,从而也能对商业美术设计的教学提供调整和改善的基础。

最后,在学生对相应的企业进行调查后独立完成商业美术作品的设计。在商业美术作品设计的初步阶段,应通过启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大量设计创意的草图联系实现学生潜在创造能力的挖掘,从而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作品完成后,应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从而由理论进入到实践。在商业美术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教学中,使用考核的形式对学生的设计和表现予以评价,使学生在各种评价中得到切实中肯的意见以实现较快的进步。

总之,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建立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对自身教学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切实培养适合市场以及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鸣.商业美术设计教学探新[J].硅谷,2008,(15).

[2]陈希.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3]关俊良,刘国生,陈希.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3,(08).

[4]王伟,王兆明.高职商业美术设计人才培养策应[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

商业美术设计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商业美术设计篇3

1马家窑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也逐渐从功能的需求转向情感的需求,愈来愈注重商品的审美愉悦性。通过对马家窑彩陶审美特征的了解,有助于设计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商品包装审美价值的表现。马家窑彩陶的美不是简单的彩陶器物美、线条的装饰美。在这些形式美感的后面隐藏着原始先民丰富的思想、观念、想象以及情感。同时,那些精美的舞蹈纹以及绚丽的旋涡纹带给现代人无限的意境美,将其创新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更能增添现代包装特有的审美意蕴。1.1包装设计中的审美意境现代包装设计的最高装饰境界就是“意境”的营造。何谓“意”,意即意境,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和有情趣的自然景色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一切艺术的生命和灵魂。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境的塑造来表现商品的独特审美价值以及特有的内涵。包装设计的审美意境主要通过包装容器的造型设计以及包装上的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符号来体现。具有一定意境的商品包装可以充分展现商品的艺术气质。意境是至高的艺术形态表现,包装设计中的意境表现不仅是表面的视觉语言的塑造,更多的是传递中国独有的文化气韵。通过某种意境的塑造使消费正产生美好的心理联想,从而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冲动,促进商品的销售。

1.2马家窑彩陶装饰意境之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马家窑彩陶具有独特的意境之美。其装饰纹饰形式多样,意境悠远。“马家窑类型是以一群自具特征的陶器为代表,并以造型别致、制造精美的彩陶而著称于世,其器形之多样、纹样之繁缉、构图之独特,反映了彩陶艺术的鼎盛风貌。”[2]马家窑彩陶纹样装饰精美,其自由、舒畅、生动、活泼、灵巧,所呈现的意境之美给人一种美好祥和的心理感受。其中最具意境之美的是青海出土的5人一组的舞蹈纹彩陶。整个舞蹈纹彩陶由5人一组构成,一共三组,他们手拉手,仿佛在河边翩翩起舞,又似某种原始巫术的行为。脚底下的四道圈线将彩陶盆上下分割,当水盛装到圈线位置时,奇妙的美景便出现,舞蹈人纹美丽的倒影展现在彩陶盆中,仿佛一幅美丽画卷,其意境优美,让人联想翩翩。另外,马家窑彩陶中美丽的尖底旋纹彩陶甁,其色彩艳丽,旋纹重复形成一幅旖旎的画面,无不体现出原始洒脱的意境之美。

1.3马家窑彩陶在包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体现沃林格在谈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时曾说:“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仿佛是一个图表,在这个图表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绝对艺术意志独特的和固有的东西”,[3]可见装饰艺术的重要性。马家窑彩陶中那些精美的装饰纹样,体现了原始先民独特的装饰艺术境界。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购买商品倾向选择具有一定审美韵味的包装。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马家窑彩陶元素,能够体现出一种祥和、宁静、朴实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是超出民族的。现代包装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审美意境的表现和把握,而审美意境通过直观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展现。在包装设计中,装饰美和意境表现是能呈现给消费者出神入化的视觉感受以及心理享受。通过将马家窑彩陶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可以塑造原始审美意境。而这种独有的马家窑文化意境的渲染不但提升了包装设计的审美价值,增强了商品的文化附加值,最终也促进了商品销售,达到了商品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刺激了商品的商业价值的实现。

2马家窑彩陶装饰纹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价值目前,西方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了对中国的渗透,并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剧烈的冲击。面临这一严峻局面,加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商品流通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马家窑彩陶元素与世界交流与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2.1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价值文化要素构成了现代包装设计的灵魂。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以传统文化为主体,以图形、文字色彩、肌理、包装材料等为载体的艺术学科。在具体的设计中,不管是图形、文字还,色彩以及肌理,设计工作者对这些元素进行设计必须是以文化为内涵的研究和深入应用。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设计中,不能简单的进行传统图形的复制,而应该研究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所蕴含的文化要素。设计工作者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具体的运用中,还要学会不断的创新“对传统承传的意义,不在于把传统僵化地保存,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4]通过对具有五千年历史的马家窑彩陶文化元素的应用更能赋予现代包装设计文化属性。商品的文化价值主要通过商品的包装设计元素的应用来表现。

2.2马家窑彩陶的应用对商品文化内涵的提升马家窑彩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整个彩陶历史中独树一帜。马家窑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而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在这片土地上,还诞生了伟大的诗人李白,以及李渊、李世民父子等众多对中国文化有着影响的历史名人。马家窑彩陶的艺术性能够丰富商品的文化内涵,体现其产品地域风情、历史、制作工艺等。消费者可以通过包装容器的外观、色彩、图形等来了解商品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含义。因此,将马家窑彩陶用作现代地域特色商品包装容器,在展示其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好的传承了马家窑彩陶文化。同时提升了商品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消费者更高的情感需求。

2.3民族性的表现在外来文化日益侵蚀我国大众的思想时,设计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大众民族性思想。马家窑彩陶主要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与中国的黄河文明息息相关,与华夏文明诞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特色。通过马家窑彩陶容器的造型、装饰纹样,可以显示出包装的民族特性。“从民族化包装设计形式上来讲,它是造型仿古和民间自然材质形态组合的体现,力求以鲜明的民族形象特色,展示商品文化特征。因此,民族化包装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展示商品文化的功能。”[5]马家窑作为一种媒介传递给世人的是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包装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向消费者传递的是除了商品的信息外,还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通过包装设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道德伦理、社会意识形态、民俗风尚以及社会文化等。可口可乐公司,为了能够在中国占有更过得市场,在设计时始终注意将产品的包装与中国的民族特征联系起来。将中国古老的司母戊大方鼎来做可口可乐的容器,将西方的和东方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出可口可乐的中国东方的民族特色,传递着中国古老的文明气息。从可口可乐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要符合一个民族的特性,只有这样的包装才能被该消费者所喜爱和接受。

3马家窑彩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商业价值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是商品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但如何追求商品利润最大化,需要通过一系列视觉传达设计手段,通过商品包装审美意境的表现以及商品文化内涵的提升,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采取消费实施的目的,才能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而马家窑彩陶及纹饰所独特的意境以及文化底蕴,可以增加商品包装的附加值。

3.1包装设计的商业价值包装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如何实现商品的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则需要通过相应的视觉传达设计手段。正如前文所论述的,通过赋予商品包装更多的审美意境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商品的商业价值主要通过商品包装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来体现。通过将马家窑彩陶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但可以传承悠远的马家窑文化,同时带给商品巨大商业价值。

3.2马家窑彩陶对商品附加值的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并不是单纯的购买商品本身。同时,购买的是商品的附加价值,而商品的附加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商品包装设计的寓意性。包装设计的寓意性是指“包装设计主要通过包装(包括容器)视觉上的一些要素,给消费者联想,引导他们对包装内产品性质的理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包括附加价值)的认识以及特定文化的亲近感,最终对产品形成购买的愿望”[6]。马家窑彩陶产生在甘肃、青海,具有特定的黄河流域文化特征。通过将马家窑彩陶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黄河流域文化特征,给人一种大气蓬勃的心理感受。

3.3商品包装的收藏价值包装作为商品的特殊标志,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果包装设计的精美,制作工艺优良,创意表现独特,其包装本身就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并且还具有重复使用的价值,因此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马家窑彩陶其丰富的历史底蕴,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彩陶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其本身就极具收藏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马家窑彩陶造型,消费者使用完商品后,还可以收藏商品容器,作为居家装饰之用。

商业美术设计篇4

艺术设计是以艺术作为设计主导,综合了广告学、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一种设计学科,其目的是促进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提高。

商业性设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独立且非边缘的设计学科。商业性的设计以平面广告为主,有报纸、杂志、路牌等;而现在的广播、电视、pop广告、车身广告、电影软片广告也属于一种时空性的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社会大众认知感是首位因素,即产品的核心。与消费者的倾向点对应的,常常是“商业性设计的核心”,即找到了商业性设计的表现方法,商业性设计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从本质来看,艺术设计与商业性设计虽然有相当不同的地方――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其目的都是传达,对象是读者,组成设计的内容也依然是文字、图形、装饰――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只不过商业性设计在功能上分得更详细一点,目的更明确一点。具体来说,艺术设计和商业性设计可以包括广告、包装、标志、字体、印刷、摄影等内容的设计,而对于企业形象的设计往往是从标志设计开始的,也就是说,商业性设计是对社会消费体的导引,也是对客户产品促销的责任,商业性设计中的图像设计是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展开的活动。作为商业性设计的基本点之一是平面设计,这就形成了商业性设计的表现手段。

1.艺术设计和商业性设计的联系

艺术设计中的构成从精神传达上有象征、寓意、借代等不同的表现;从视觉审美上有平衡、对比、流畅等技巧的应用;从制作表现上有对材料、工具、媒体等广泛的理解。商业性设计中的构成从精神传达上也有象征、寓意、借代等不同表现;从视觉审美上也有平衡、对比、流畅等技巧的应用。

(1)精神传达

设计是一种精神传达,即利用图形的特殊性来昭示消费者的心理欲望,于是就有了象征、寓意、借代等特点。象征就是其中之一的存在。文化象征所达到的是力所能及的结果,纯粹是精神的极致。艺术创造中的象征可以抚今吟古,也可以追古惜今,其在精神上的张扬可以得到艺术的畅意。

在商业性设计中的象征是一种对消费者的具体范围的认识,即召唤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比如“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与“我要喝娃哈哈”是一种各自的表现对象,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类特定人群的精神象征。

寓意是指精神疑聚的内在本质,艺术设计中的寓意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所指。它在设计中将一种物性的具体传达精神抽象,在视错觉的设计中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寓意的联想,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超越。寓意的存在是视觉传达设计对消费者的精神导引,这在标志设计中尤为明显。

(2)视觉审美

视觉本身有一种生理习惯的差异,这是人的视力在脑海中所折射的变化而获得的图像特征。长期会有记忆的忘却,短期的却有视觉的误差,因此在艺术设计和商业性设计中都追求平衡、对比、流畅的阅读价值,通过有限的图像设计,获得无尽的设计空间的魅力,提升消费者的视觉审美,设计出符合人的视觉要求的图像。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与商业性设计的联系。

2.处理好艺术设计与商业性设计的关系

艺术设计属于前置艺术,它是一种固有的区域行为艺术,它需要一个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的背景衬托说明。为了使艺术设计重新成为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有必要把艺术设计看作是人类更普遍的活动――为生活的一切方面创造出可见的、形式中的明显和最成功的结果和事例,于是它出现了另一种艺术形态,即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属于一种后置现代艺术,它是艺术设计的细分化和目的化,更强调实用性。也就是说,艺术设计通过商业性设计来完成其艺术行为。

但是,艺术设计与商业性设计在完成设计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误区。设计活动中有时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这是设计文化的正常现象。由于社会潮流的制约性所致,如经济利益、功利心理等,以及设计家的个人文化素质的局限,导致思维中常常出现盲点,形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当局者迷是因为具体的利害原因,使人无法挣脱现实的限制,而进入思维的怪圈;旁观者清是本身无利害矛盾,进退自如,心性放松,看待事物便相对清楚。同时,设计师和社会公众对设计作品的认知,也常常出现理解上的分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这与设计活动中的误区还有区别。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的一座杰出的建筑设计,但是在1956年开始征集设计方案时,丹麦建筑设计师乌特松的设计方案,开始是被评委们扔进了废纸篓中,后来的美国建筑设计师伊洛・沙尔兰慧眼独具,力挽狂澜,从废纸堆中拣回了这个方案。但是在以后的施工进程中,澳大利亚政府和建筑设计界意见不统一,歌剧院的施工多次遭到否定、争执,以至停工,主持建筑的乌特松被迫离去。停工了很长时间以后,才由澳大利亚的建筑师继续施工,因此改变了许多原先的内部设计方案,最终成为了现在看到的建筑样式。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在艺术设计转换为商业性设计的过程中,改变和修正是经常发生的,问题在于设计人员由于社会和个人因素而制约了设计思维,导致了商业性设计的设计误区,常常对商业性设计产生负面影响。一般来说,设计误区的原因是某些设计人员的主观表现,以及客户对设计的误解和限制,只有处理好了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为商业性设计提供良好的艺术设计基础。

因此,把艺术设计和商业性设计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实现其多种价值,服务社会。艺术设计的职责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艺术设计的基础上提高商业性设计要素的含金量。艺术设计通过商业性设计进入市场和社会才是成功的,经济市场是艺术设计和商业性设计的首要载体。只有艺术设计通过商业性设计来表现它的价值,商业性设计才可以通过艺术设计去表现它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赵农.设计概论[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00.

[2]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37.

商业美术设计篇5

人们说资源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②,其概念界定主要源于对资源天然属性的认知。现在看来,资源早已不再局限于自然遗传之物,在英语中“资源”除了指自然的、矿产的、农业的事物之外,还包括在一定情形下“可给与提供帮助、支持和安慰的事物”,同时还有“才智;机敏;创造精神”的含义③。可见“资源”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广义性。美术资源一如资源的基本特性,除自然遗传、文化遗传、当代艺术显性建构外,文化脉络、行业行为、人力人才,以及所有美术相关信息都可谓资源。在具有资源研讨价值的艺术活动中,有关绘画、雕塑等“纯艺术”方面被关注度极高,此处从略。作为“纯艺术”,历来与商业的联系是若即若离,尽管也不乏与商业密不可分的事例,但不能否认它“非直接商业行为”的基本状态。不同于“纯艺术”的是,现代商业美术从一开始就与商业紧密相关,它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所以谈商业美术,尤其是在资源意识下谈商业美术,离开它的商业性恐怕就不恰当了。

从这个基点出发观察有关湖南的商业美术资源状态和建设,我看尚有如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是商业美术的学科资源问题。商业美术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迟缓,如果将20世纪50年代起始的设计学科教育算作正式起点的话,直至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的2000年左右在全国才开始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原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湖南最早建立和实施艺术设计教育的学校。目前,新媒体艺术、影视广告、动漫等新兴专业的出现,使得原来以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为商业美术的行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商业美术的学科资源内涵正在不断充实。其二是商业文化资源问题。如前所述,商业美术是商业活动的直接参与方,在商业美术上缺乏商业文化意识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以“纯艺术”的思维介入商业行为。就个体行为来说,具有“纯艺术”家个性的商业美术家或许不会是一个什么问题,但作为群体的行为就会产生商业的失范和失序。在湖南的近代历史上没有形成所谓的晋商、徽商、浙商的商业文化,湖南邵东人的经商可谓特例,可惜没有形成一定的商业文化影响力。晚清兴起的“湘军”成为一个文化的傍主,形成了湖南独特的尚武文化,这对商业美术而言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可以借以形成其独有的本土个性,但同时也表明在商业文化资源上的无根可寻和无章可循,也就只好取它山之石了。顺便提及的是,在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商业美术教育上,商业文化的教育几呈空白状态,这是令人遗憾的。其三是行业协会资源问题。就理想的行业协会来说,一方面它应该是一个行业重要的信息和人才资源集散中心;另一方面它又应该是一个行业的服务中心。在中国,目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美术协会组织,大多都是零星的商业美术支系机构,在湖南,湖南设计艺术家协会事实上负载着商业美术的部分职能。然而,中国一部分行业协会事实上的官办性质,导致行政式的协会构建机制和利益区块瓜分式的运作方式,常常使得这样的组织形同虚设,这就根本不符合商业文化规则,是资源的流失。其四是商业美术教育资源问题。关于教育资源我想谈两点:第一,商业美术教育的师资来源及其标准。近年来我们的师资来源一方面缺乏透明度和对权力的制衡机制,致使部分高水平的人才望门兴叹;另一方面对于商业美术这样一个对实践能力要求颇高的行业,在引进师资时常常没有专业的准入门槛,致使一些从书本到书本只会纸上谈兵的先生不断出现在高校的课堂。第二,社会对学位与能力关系的畸形认知,一些如动画等本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学科在高校极度扩张,致使学科资源分配的失衡。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湖南现有美术资源质和量的评估。质和量的研究分属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方法,通过专业研究我们可以掌握真实的资源质量数据,以便做出科学评估。而在相关资源的评估上我们有必要建立起一个没有利益关联的、一个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的体系,这关乎湖南美术资源的公平分配,更关乎湖南美术事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与注释:

1.拙文《湖南美术资源的分类及其构成特点》和《湖南美术资源的历史源流及其现实价值》,分别发表于《艺海》2011年第10期、第1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152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商业美术设计篇6

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从属于城市的整体设计,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统一。不应只限于改造商业街,或创建一个商业街景观。采用精致的景观建筑设计,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景观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要采用风格统一、和谐的设计。与此同时,要充分运用公共造型语言,突出贵阳南明河商业街景观设计的特点,打造景观特色。

1.立体设计理念的表达

在以往的景观设计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平面布局形式,完成后的效果较难把握。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基于公共艺术造型语言,注重真实的现场感表达,不仅使用图纸的形式来确定设计中的景观效果,同时完善了景观空间图纸,依据真实的现场情景表达出景观空间效果。不仅是单调的图纸的表达,还可从商业景观设计中得到丰富的空间体验。在基于公共艺术造型语言下的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和视觉经验上来组织景观空间。这样的空间尺度设计,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感受,让受众能够感受到空间的距离并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

2.空间的合理运用

商业街是城市道路的一种特殊形式,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线性空间的一部分,不仅要考虑街道本身,还要考虑道路周围的街道环境。因为商业街处于城市的开放空间中,商业街也是城市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人流量非常大,因此在设计时要对空间的运用加以充分考虑。线性街道空间吸引力是很低的,因街道空间有限,除了满足一般民众的行走需要外,还要设计各种街道设施、休息设施,这使得原本布局狭小的空间变得更加紧张。在各种情况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迫使我们考虑商业街以外的相连的横向街道空间的利用,这将扩大原来单一的线性空间,形成了一个网络状的街道空间。

3.绿色设计概念的体现

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保护生态。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体现绿色设计的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城市景观的建设,但也给城市景观留下了很多遗憾。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环境中,让人们远离了自然居住环境。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更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在无空气污染的蓝天下生活。因此,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使用自然元素来弥补结构上的缺陷,让公共艺术造型语言的表达增加人性化的色彩。同时在设计中,也要突出绿色环保概念。

二、以贵阳南明河商业街景观设计为主的设计造型

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观赏性和艺术性,注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现代人对景观的艺术品位越来越高,景观功能也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良好的景观设计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优化生态空间的同时,带给人们精神和身体审美的愉悦享受。《吊牌》标志的景观设计中,突出了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特点。采用吊牌标志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和谐的色彩与南明河商业街的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由于人们的创造是要结合功能的实现和美观的目的统一一体的形式表达,因此,任何个人形式的美学意义,都有自己的意义。这些点、线、面要素的表达形式,通过要素的组合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意思。但并不是说,创建一种形式,只要能表达出一定的意思来即是成功的设计。《咖啡杯》公共座椅的设计中,展现了形态美,同时表达了感情的寄托。将情感、概念、触摸简单的模式语言表达出来,让观者能在这种艺术特色中体会到一种情感。人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欣赏美时会产生一些情绪记忆,产生美好的生活图像或艺术形象。《咖啡杯》公共座椅与民众的经验和情绪记忆产生一个链接,会引发人们的联想。这种形式的表达,让景观有不同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同时更容易引起广泛意义上的美好感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运用了《葵花籽》公共座椅的造型设计,让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通过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把握,让人们理解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的规划设计。遵循理解、尊重人的景观设计原则,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只有找到景观的合理设计并采用合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基于公共艺术造型表达的《葵花籽》公共座椅,试图满足人们情感的需求,实现人们价值观的回归。《葵花籽》公共座椅的商业街景观设计不仅限于服务当代人,还依据长期发展的原则,以尊重自然为出发点,结合现代设计理论与公共艺术表达方法,进行了商业街景观的设计。

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线性空间的布局,充分考虑景观的固有特点,使其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通过商业街的空间曲折和动态演化的序列表达,以产生优美的节奏感,取得良好的表现效果。让人们在享受风景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景观的水平变化,并引导人们对景观加以关注。基于公共艺术造型语言的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贵阳南明河商业街的景观设计采用唇膏和手提袋的设计,体现了较好的景观序列的变化节奏,景观的表现不再单调,而是更加丰富和充满乐趣。由于不同的城市都有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了地方文化的元素。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文化特色显著,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表达,突出地方特色,让人们在商业街的独特风格中充分感受城市魅力,在保持地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营造较好的商业环境,从而形成商业街景观的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吸引力,设计出独特的景观。

三、结语

商业美术设计篇7

中国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背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其产生及发展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影响,以及本民族商业发展的推动。早期的现代设计以商业设计为主。下面我们简要了解一下中国现代设计最初发展时期的一些问题。20世纪处,资本主义在扩张全球市场的过程中,民族国家意识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两者形成了既对抗又协同合作的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全球性的扩张,要突破地区与民族的束缚,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获取资本和利润,要想使产品真正推向全球不同地区的土壤上,并且生根开花,他们就必须要寻求地方化的策略,从而为其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利润。由此决定了与之相关的商业美术设计极为重视中国的风俗习惯、审美趣味和地方文化形式,其中“月份牌”就是受这种思想观念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表现。“月份牌”本质上是由商品经济和消费市场建构起的一个文化产物,它构成了一个奇特的文化空间,在矛盾与对抗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及文化想象力。“月份牌”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独特的商业形式。资本主义强国把它遵循的思想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和它的逻辑思维、经济、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东西都强加于其它国家,改变了很多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产业状况,使这些国家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都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对其它国家的经济掠夺,使其它国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资本主义也在中国进行了殖民扩张。中国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原有的经济形态及商业美术设计模式。中国早期的美术设计也在资本主义全球性的扩张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更新。中国当时的美术家们不断接受资本主义的商业美术思想,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广告意识来创作“月份牌”,并在市场活动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商业美术家们在创作“月份牌”时已不再照原有的思路设计,开始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商业经济规律。这对以后的商业美术设计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并且美术设计也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了。

二、资本主义的侵入对早期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客观上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本土工业和现代设计的成长。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才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获取的利益回报远远要大于他们的投资额度。早期的中国,工业水平不高,并且缺乏独立,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殖民扩张使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越来越慢,从而加重了中国当时经济的落后。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中国早期美术设计及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美术设计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非常有限,只能成为以西方为中心的次级生发的结构产物。并且中国的早期现代设计即使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受制于资本主义的主导作用,也使中国当时的美术设计存在众多的问题和困境。因此,虽然表面上看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扩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事实上它却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始终没能促进中国的经济及美术设计的积极发展。在手工时代,每一种人都或多或少地控制着他们所创造产品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想到完成一件产品或艺术品,是一个人的想象与技巧的产物。

但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机械化大生产带来了劳动分工,生产过程变得复杂,不能再期望单个人负责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为例,它的商业化程度远远高于工业化程度,由此形成了相对而言的过度商业化和工业化不足的局面。这成了中国现代设计和经济发展的障碍,一方面出现了大批的商业美术人才,但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的设计人才匮乏。民族日用品生产如搪瓷、玻璃、热水瓶、金币等的生产,其产品造型和包装设计都由外籍技师来完成。参与的中国人,多为仿制能力较强的技师[1]。中国人几乎没有自己的设计作品,全部都是参照国外的设计。如“天橱味精”的蓝、白、金三色的包装设计则取自于日本的“味之素”。其他,如“龙虎仁丹”的包装设计和日本“胡子仁丹”,“三星牙膏”与美国“科尔开兹”的早期包装,“蝶霜”与法国“三花牌”的包装设计等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缺乏本土工业化作为基础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商业社会,导致了中国现代设计在诞生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现代设计存在着商业化严重和工业化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早期的现代美术设计有很多不足之处,当时的设计只是单纯的设计,并没有参与到整个商品生产中去。也没有自始至终地贯穿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乃至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去,只是盲目地服从商品销售和市场的需要。

外国资本主义的公司与中国的企业为争夺市场而展开的“广告大战”导致大多数厂商只是一味重视广告的推销作用并不注重以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市场观念。这样也相应地影响了广告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及思想意识。尽管上海广告行业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广告及商业美术人才,但为数并不多,多数广告从业者以糊口为计,在推销自己的产品中不择手段,到处游说以招徕广告,以致不少企业在门口悬牌,拒绝接见广告招徕人员。因此,过度的商业化模式既扼制了本土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了商业化的不稳定因素,其结果并不利于本土商业美术的发展,尤其是过度的商业化模式致使商业美术设计表失了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文化意识。追求表面的奢华,追求享乐,是浮躁时代人们的普遍心理。上海当时几乎可以和国际大都市媲美,被称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东方的巴黎”。上海南京路上的百货商店里布满了琳琅满目的高级商品。意大利的丝袜、俄国的裘皮、英国的呢绒、美国的电器等无所不有[1]。欧美刚一上市的商品很快都能在上海见到。在上海每个人都炫耀自已买来的洋货,这就产生了“消费早熟”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消费能力与本国的生产力是相互脱节的。“消费早熟”与洋货倾销相互滋长,而消费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社会贫困状况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些已成为当时上海畸形商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表面繁华的时尚之都终究遮不住中国社会的满目疮痍。

三、结语

综上,中国早期现代设计虽陷入这样那样的困境,但其最终目的在于造就社会新人,造就有完整人格的现代人。美术知识分子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设计不仅仅为了商品的更好销售而去做设计,也不仅仅是为了和本国的工业生产相适应,更重要的是要开创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及价值的现代设计。20世纪初叶的中国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不仅市场被垄断,更严重的是国民之精神也被控制与奴役着。为改变这种现状,在“新文化运动”之初,蔡元培就大力呼吁美育建设,将现代设计作为整个美育计划的一部分希籍此培养出有完整人格的现代美术设计人才。

商业美术设计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美中比较

一、前言

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据有关统计,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45000亿,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25000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200万人,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900万人。未来5年,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在经营中尝试或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以上。

中国目前有超过300所本科高校和超过700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前景形成反差的是,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对口就业率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与此相比,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开展较早的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成熟,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因此,本文将从培养层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对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试图从中得到借鉴,为我国今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简介

1.美国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较早。在1998年,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就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硕士学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主任michaelshamos教授说:“如果要经营网上商务,就需要了解许多商务知识;同时还需要懂得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否则,你可能需要雇用太多的技术人员,你自己则无法制定明智的采购计划,对建立网络一无所知,为别人所左右。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应比哈佛的mba更有价值,原因在于既懂技术又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匮乏”。

目前典型的提供深入电子商务教育的学校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等。但美国大学一般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多是作为独立的课程,或者选择在有关课程中根据需要添加相应内容以达到传授电子商务知识的目的。比如,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纽约大学都设有独立的电子商务主修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是将电子商务的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

2.中国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尝试期,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伴随着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者的不断研究,通过在各校以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也有少数学校在本科高年级开设电子商务方向或电子商务班(以至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方向)等。在规范期,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底和2001年初分两批批准了13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发展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从2002年开始又批准了第三批、第四批等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其中一些高校开设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电子商务研究方向。

三、美中两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培养层次的比较

根据harlan等人(2001)对aacsb附属的77个商学院的调查分析,美国大学提供4种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分别是理学硕士、理学学士、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电子商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从其搜集的教学计划样本来看,mba阶段的样本数量占到了40%,其次是理学硕士阶段,两者的数量占到了总体样本的70%;在课程设置上,非技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大概为2:1。

由此可见,在教学层次上,美国的电子商务教育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并以mba教育为重点。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因为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宽口径特点必须要建设在宽泛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选择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本科4年,有助于学生搭建扎实的理论知识框架。

2.专业设置的比较 

 

 

电子商务是由多门基础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方向上,国内外高校一般都有着不同的侧重。

从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查到的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普遍开展电子商务教育。另外,有很多小专业一般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辅修电子商务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类、信息管理类等。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多是依托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教学资源而开设的,其培养方向和院系的专业特点有明显的关联性。比如有计算机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则含有大量的计算机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规划、开发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授予的是工学学位;有经管背景的院系,其培养计划中含有大量的经管类课程,重点培养的是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或管理学学位,由此形成了电子商务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偏技术和偏经管。从科类结构看,两个国家对电子商务所属的科类基本认同,都是在经济类、管理类和计算机技术类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课程。

3.课程设置的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各大高校各具特点。例如: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对经济管理和技术课程采取并重的态度,力图使毕业生能成为未来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人、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人员。其专业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商务模式,具体涉及电子化市场研究、电子目录、网站管理、自动化撮合、电子商务安全支付、分布式交易处理、定单执行、客户满意度、数据挖掘与分析。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与技术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涉及网络、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web设备、人机接口设计;另一方面成功地引入电子商务不仅需要了解其成本和效益,而且需要懂得商业重组、适应管理(集成传统系统与internet前端)、供应链结构、电子化商业中的会计与审计、仲裁职能、作为交换媒体的资金性质、快速商业反应、电子商务法律、政策及规则。

华盛顿州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发、使用和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来帮助组织在intemet上从事商业活动。”课程设置中技术类核心课程包括:网络商务编程、数据库管理、通信、电子商务概论;商务类核心课程包括: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传统与电子环境中的营销、数字企业的财务管理、网络法律。专业选修课(任选两门):网络营销、网络伦理、电子商务中的服务业、电子商务的企业家精神、国际电子商务、数字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不断出现的技术、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整个课程设置以商务为主,强调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训练;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商务中的作用与地位;课程设置中的专业选修课则充分体现了商务与技术的融合,表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华盛顿州立大学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中与人有关的课程至少有两门:消费者行为、沟通研究或人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了解客户。

 我国学者马刚等的调查发现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形成了经济、技术、管理三种取向,开设的核心理论课程分别如下:

经济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法。

技术取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管理学概论、经济学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引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站设计与建设、网络营销、中间件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运筹学引论、电子商务法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管理取向: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法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网络经济学、企业电子商务管理。 

 

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都体现了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特点,课程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学科。但是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层次、作用、地位缺乏内在逻辑性。许多院校仅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缺乏系统的有机融合。另外,课程设置中关于能够反映信息社会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较少,反映出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侧重不够。

 

 

纵观三种取向的理论课程设置,可看出其培养方向模糊。虽然界定了取向,但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并不能清晰地确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目标。显然,培养适合各个行业的通才,并不适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和实用需求。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多增设一些与特定行业相关密切的课程。当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置多个就业方向,这些就业方向最好能够与已经确定的取向吻合,这样有利于课程的设置。

三种取向的实验课程设置多局限于针对特定课程的验证型和认知型实验,设置了很少针对跨专业乃至跨学科的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实验。

4.师资力量

美国高校大多是在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侧重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师专业特色浓厚,对某些课程的研究非常深入。比如,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讲授网络营销等课程。另外,美国高校经常聘请一些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在申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时,并没有足够数量的、达到一定教学水平的和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是从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而讲授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根本无法胜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因教师缺乏,只能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开什么样的课,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内容不合理。

2.定位要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的多面手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了电子商务专业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宽口径特点,很容易造成院校在培养该类学生的过程中只做了多种学科知识的一种表面堆砌,无法深入对电子商务的内在规律展开研究,技术与能力的培养没有层次性和方向性。因此,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层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与美国相比,中国总体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从本科阶段的三种教育层次来看:研究型院校侧重科研人才的培养,教学型与研究型院校侧重高级应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型院校侧重应用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这三种层次的人才互相不能取代,也不可或缺,他们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合理梯队和人才的多样化。因此,高校应该在对自身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培养的层次问题。另外,从电子商务的培养方向来看,可以分为经管类和技术类,或细分为经济类(网络贸易与营销)、管理类(erp、scm、crm)和技术类(商务网站的规划、开发与维护)。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统一的共性课程,也要有突出自身人才培养层次、方向的特色课程,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具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师资培训

5.教学模式的比较

美国的电子商务教学形式多样化,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麻省理工开设的电子商务营销课程,设置了项目研究、带薪实习、课余实践等环节;斯坦福大学的网络营销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因特网服务或产品;哈佛大学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同时美国的高校一般都设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对电子商务领域的定价策略、法律问题、在线消费行为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则被要求对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上,美国高校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产品开发、营销、管理和战略制定为基础,通过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结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等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制定新的竞争方式与企业战略的能力。

中国的电子商务教育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实习的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12%左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内电子商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在制定电子商务培养方案时仍然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渠道不畅通,导致输出的电子商务人才较难适应社会需求。 

四、总结和建议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在培养层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借鉴和学习美国开展电子商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具体来说,有如下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

人才的培养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五种机构、三种类型:五种机构分别是专业电子商务公司、it网络公司、企业的信息服务部门、咨询服务公司和专业网络营销服务公司;人才类型主要集中在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

此外,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地域存在关联,随信息化的进程发展而动态变化。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特别要掌握就业所辐射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情况,针对该区域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侧重某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更具竞争优势。

针对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派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界的电子商务专家兼任该学科某门课程的教师,这些处在电子商务实践第一线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商务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掌握着电子商务最前沿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落后于时展,也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不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4.改进教学模式

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学。因此,不论哪种层次的培养都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实行开放式的校企结合的教学与实践模式。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电子商务的探索期和尝试期,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都不够成熟,急需专业方面的相关指导和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抓住机会,联合企业,一方面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挖掘研究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使知识转化成产能;另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创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上级部门也应该为高校和企业的联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促进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资源有效共享的良好局面。

5.纳入非学历认证教育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升从业能力。与高校教育相比,非学历认证教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企业在择人的时候也比较重视这些证书。典型的认证考试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推行的“电子商务师”系列认证、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下设的电子商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学院推出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系列认证、ibm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师认证等。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层次和方向,选择性地将这些认证考试纳入培养计划,采取选修的形式或者1+x(学历证+职业资格认证)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培训或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培训,进行职业定向,提高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harlanl,kathyh.e-businesseducationataacsb-affiliatedbusinessschools:asurveyofprogramsandcurricula[j].journalofeducationforbusiness,200l(7):328-331.

[2]subhashdurlabhji,marcellinerfusilier.fermentinbusinesseducation:e-commercemaster’sprograms[j].journalofeducationforbusiness,2002(3):169-176.

[3]毕凌燕,牟小勇.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6):243-244.

[4]李枫林,刘滔,徐静.中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8):73-75.

[5]李琪,彭丽芳.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0,29(1):189-191.

[7]马刚,苗慧勇,张英英.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a].李洪心、李琪主编.电子商务教育、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第七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大会论文集[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76-284.

[8]王学东、李丛伟、王丹.中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6(10):59-62.

商业美术设计篇9

当你在平安夜约会时经过吴中路的欧丽洛雅,你也许不知道自己刚好与半个艺术圈的人擦肩而过。

这个红星美凯龙旗下最高端的家居商场,在平安夜摇身一变成为沪上最具艺术价值的博览中心,并启动了一场狂欢到凌晨的“器度?甘世代”开幕式。

艺术商场3.0时代

这是一场聚集了艺术圈半壁江山的平安夜艺术大趴!现身红星美凯龙“器度?甘世代”现场的嘉宾有:著名艺术家钱铃戈、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董事长车建新、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北京画院副院长,器度展策展人吴洪亮、德国慕尼黑市市长吾德夫妇等。这份长长的名单上有蜚声国际的著名艺术家、有《卧虎藏龙》配乐演奏家、有著名摄影家、学者、慕尼黑市长夫妇,还有醉心艺术的商界大佬。

这场名为“器度?甘世代”的艺术家居大展到底有何魅力,竟能召唤出半个艺术圈?

因为这场艺术大展还手握一份更为华丽的艺术家名单: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杰出摄影艺术家罗杰・拜伦、美猴王设计师张光宇、中国雕塑界代表人物蔡志松、雕塑元老王少军、“少女奶奶”陆蓉之和当代艺术家邬建安等。

毫不夸张地说,“器度?甘世代”几乎涵盖了上世纪到当代最负盛名的国内外重要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这些大师手作首次集体出现在红星美凯龙欧丽洛雅环球博览中心,题材囊括绘画、雕塑、互动体验装置、沉浸式话剧、音乐表演等多种打破形式界限、跨界共生的作品,即日起拉开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公开展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艺术化”是很多线下商场的转型之路之一。

其实最开始,商场先是引入一些艺术美陈营造美感,但两者本质上还是相互割裂的,这被看作是艺术商场的1.0时代;后来,大家开始在商业空间内呈现艺术,比如商场长期提供一些艺术展区,举办艺术活动等,这是艺术商场的2.0时代,例如K11商场等;那么,红星美凯龙拉开的器度大展,实际上是在艺术空间内呈现商业,这是一次大胆而领先的尝试和探索,也预示着艺术商场3.0时代的开启。

颠覆!首次把家居商场变成艺术展馆

这场彻底颠覆了大众对家具和家居卖场的传统概念的总策划人,是家居界龙头红星美凯龙的董事长车建新。“家居的深处是艺术。”这是车建新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常年现身米兰设计周、醉心于家居审美的商界清流,红星美凯龙的名字对于设计圈、艺术圈的人来说亦不陌生。事实上,此次在上海开幕的“器度?甘世代”艺术家居大展已经是“器度”系列大展的第二站。“器度”系列大展首次展览于去年11月就已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惊艳现世,并成为了当年圈内有口皆碑的话题事件。

“器度”以系列展览探索家居之“器”与艺术之“道”的关系,是一个全球化视野下的公共艺术事件。同时“器度”也不仅是一系列讨论艺术和家具的展览,更是一个“以器载度”的开放式体验平台,以这个平台为纽带,链接起日常生活、艺术情怀、家居理念等价值体系,能容纳品质居住、跨界出新、审美教育、形态探索等多方面丰富的内涵。

如果说“器度”首次展览更侧重于阐发现代思维下的诗意栖居诉求,那么“器度?甘世代”则更侧重于探索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生长形态。更耐人寻味的是,策展方并不是简单地将展出地点从专业美术馆移到高端家居商场,而是将家居商场完完全全地变成艺术场馆,这在国内也是首例。

在现场可以看到,整个商业空间被艺术品改造,形成一个氛围全新的体验空间,观众进入之后,仿佛置身一个多维度的博物馆。不同的作品形式将剧场、美术馆、家居生活、科技体验等多种场景中的状态重叠,把这些本来都会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却场域区隔的状态重新归于一体,使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感受形态丰富的“好玩”,在“好玩”的过程中重新反思和再定义家居生活的多种可能方式。

观众可以在空间中与作品互动,甚至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最终和艺术家一起,使这次展览在动态的过程中完成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生长。

按照规划,未来依靠红星美凯龙的全国化布局,以上海为起点,“器度?甘世代”将陆续走进全国各地商场,为更多的国人带来家居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大势!消费升级下的家居增量市场

事实上,仅2016短短一年内,红星美凯龙就先后在米兰、上海、北京等多地举办了4场艺术设计主题的大型展览,一个家居企业如此关注艺术、设计领域背后的动机绝非偶然。

就在今年6月的红星美凯龙30周年盛典上,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了“1001战略”,再次将设计提高到企业战略高度。红星美凯龙成为国内首个打破企业仅作为艺术旁观者和赞助人,也是极少数投身艺术领域的家居企业。

除了情怀和企业使命感,对未来消费趋势的清晰洞察是红星美凯龙做出这一抉择的主要原因。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正在引领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新的消费时代已悄然而至。超出功能属性的艺术、设计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将会成为消费升级的核心引擎。“在我看来,设计和艺术是不分家的,有了设计自然不能缺了艺术。”车建新表示。

商业美术设计篇10

陈之佛在1930年出版的《图案法aBC》中介绍了日本、欧洲的图案设计,并明确指出“图案实在含有‘美’和‘实用’两个要素”。③对于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问题,他在1936年发表于《中国美术会季刊》第一卷第三期的《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一文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一、筹设规模较大的工艺美术学校,专门训练最优秀的工艺人才,分发到各学校、工场;或调各学校、工场之有经验者来训练,使全国工艺在整个策划之下得以猛进。二、就各地特产区域筹设各种初级工艺学校,或在已设之职业学校中的工艺科设法改进,或于特产区域筹设工艺子弟补习学校,以增益其学识。三、举行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使互相观摩比较,并奖励出口优良者。四、搜罗国内外优良的工艺美术品,筹设工艺美术陈列馆。”④(二)民间私立教育官方在积极开展新式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民间人士也通过不同方式追求现代新知,以适应商品市场的需求。上海美专是一所“事实上承继了上海地区自清末以来所发展的新美术传统,同时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修改教学内容,并配合画坛的变化适时的吸收新师资,逐步演变成受到民间与官方认可的专业学校。”⑤该校自创办至发展过程中,以大众商业市场的需求为主导展开教学和师资招聘,为商业艺术市场培养了大批美术家。上海美专在办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相当灵活,具有商业价值的布景画、肖像画、插图、广告画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根据商业市场的需求及时修改课程。

除办学来教授艺术设计外,传统的师徒教学还是继续存在。民国时期著名的商业美术家如郑曼陀、杭稚英、谢之光、丁云先、金柏生等,他们在承接月份牌、商标、商品包装等商业美术业务的同时,招收学员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他们自身而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就是一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设有设计部门,招聘画家从事产品和广告设计,如胡伯翔、倪耕野、梁鼎铭、吴志厂、戈湘岚等是英美烟草公司的专职画师。谢之光、周柏生等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画师。杭稚英、金雪尘、金梅生等都曾在商务印书馆的图画间学习。⑥企业内部的设计机构不仅营造了重视设计的氛围,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设计师。他们是在企业中接受虽不正规但贴近生产和市场的实战训练的,所以设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都很强,所以当杭稚英开办“稚英画室”的时候,就已具备丰富的和客户接触、提供客户所需设计方案的经验,从而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设计事务所。

职业教育特色与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一)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从教育类型看,高职教育是职业岗位教育;从培养的人才类型看,是培养面向某一职业或技术岗位群,工作于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培养方式看,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重视技能训练,强调校企合作;从办学体制看,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办学体制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民国时期商业广告教育虽处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萌芽阶段,但仍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官办与私立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从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经验,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方法,它也与德国包豪斯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不谋而合。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设计学科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转变为现实,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这需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就平面设计教学而言,诸如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不断摸索与总结,以期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方法。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1、加强设计产、学的合作从20世纪初始,在“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标语下,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国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与此同时,政府和民间的工商业美术教育与协会的创办,为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及推动国货的销售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由此得到启示,业界与协会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产学合作的生力军。学校需要强化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的指导作用,以便有效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和督促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组织指导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学术界也可以多多邀请这些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参与学校课程内容规划,提供设计产业的现有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桥梁,使学界培育人才为业界适用;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推荐学生到设计企业实习,业界也可提出商业计划由学生参与执行,共创产学合作的价值。另外建议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调查和统计现有可供学校聘任实践教学的师资资料库,提供未来各个学校安排讲座、实习辅导或聘任之用,以共同创造设计的社会价值。即使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方法,也要强调针对性大、仿真性高、模拟性强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

2、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不够了解,导致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教育,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必需,是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必然要求。文化艺术可以滋养人的心灵,而大学特有的文化环境是离开大学后所得不到的。它聚集文化精髓,沉淀人类智慧,给予青年人以心灵的关怀,并能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修正人生追求,丰富生命感悟。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职业人相应的性格。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职业性格,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职业能力不仅提供从事职业的可能性,有文化素质的职业人更是合格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我们强化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基础设计教育及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面对未来国际设计的强烈冲击与市场竞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借此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新秀展现于国际设计的舞台,是高职设计教育的远大目标。这需要学校更加重视基础设计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教师在设计教育中,应把美的观念和技能从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设计,从设计中创造生活,把设计的意识和观念带进生活,使学生的设计活动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艺术。参加各种层次的设计竞赛,各个选手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能力、水平;同时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到自己与其他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主学习是成绩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知识,从各种渠道获取相关创意的信息资料,通过了解、分析之后并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创意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获得竞赛的成绩,肯定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超越性能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