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煤矿安全作风十篇煤矿安全作风十篇

煤矿安全作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09

煤矿安全作风篇1

【关键词】矿井通风;作用;安全管理

1引言

在日常的煤矿生产中,安全问题是工作的中心,一通三防工作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同时安全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资源的短缺越来越严重,中国的煤矿事业的开发逐渐加剧,在煤矿的开采中瓦斯爆炸、粉尘、火灾事故时常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严重的制约煤矿业的发展,预防这些危害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完善煤矿的通风技术。为了做好煤矿的安全工作,首先就是要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将通风工作做到位,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通风的重要性,还要了解风机运行的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通风量。在通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为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2矿井通风作用

煤矿通风就是讲空气通入进井下,从而提高煤矿中的氧气含量,并且将煤矿中的有毒气体排出通风。煤矿的生产属于地下工作,它的特点就是工作环境的复杂,在空气流入煤矿中会带入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矿井中的空气成分就会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影响,井下的温度和空气的湿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的环境,所以必须对煤矿进行通风。通风的作用就是为矿井提供新鲜的空气,保证井下工作人员正常的呼吸;排出或冲淡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的气体,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对井下的气候和环境进行调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效的通风,能为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3.1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煤层中有很对的有害的气体,在煤矿的开采的工作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涌出,同时伴随着高温和电火花,很容易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简历一套合理科学,而且安全可靠地煤矿通风系统能有效的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对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煤矿通风能排除工作中涌出瓦斯量的80%―90%,能排除机械和环境热量的60%―70%,对工作面的粉尘排除量也有20%―30%。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在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上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通风系统的构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2合理运用通风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煤矿的开采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体,通风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制定煤矿通风的方式时,要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仔细的勘察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在布置开采区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巷道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系统的有序进行。

现在的煤矿产中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出式一种是压入式。抽风式就是把通风的设施放在出风井的附近,利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链接起来,同时封闭出风口。抽风式就是将煤矿中的气体抽出,因为抽出的空气大多是瓦斯,现在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进行抽风。压入式就是将地面的空气压入井内,将井内的空气气体排出。

现在在煤矿的工作中常采用中央式和对角式的通风方式,中央十的通风井和回井是在井田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处在井田的中央,如果回风井是在边界时,通风的方式就是对角式。混合式则是两种通风方式的综合,在矿业的飞速发展中逐渐的成为主要的通风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通风方式。

3.3做好通风机反风工作,为减灾做出快速反应

为了使风流能按照规定的方向流动,保证在灾害发生的时候仍然能正常的通风或者能及时的调度风流,需要在巷道中加入通风设施,同时还要加强管理,认真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实施通风的措施,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在需要反风时,在十分钟之内及时的改变井下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改变之后,通风量要大于正常通风量的40%.

在改变风流方向的时候常常采用的是轴流式通风机反转反风法、改变叶轮动叶安装角法和地道或专用反风道反风法三种方法。专用反风道反风法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风量的损失较少,只需要对风门进行调整,从而在进风口的附近和车场发生火灾时,大量的有害气体不能进入矿下的工作面。尽管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事实中事故发生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事故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因此需要在施工中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同时也应该制定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时将灾害控制在最小的氛围中,灾难不能避免时还要减少灾害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提高煤矿的抗灾能力。

3.4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

作为通风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通风的安全直接的影响煤矿的安全和旷工的人身安全。在除了认真学习相关的煤矿安全知识外还要了解主要的通风常识,通过日常的检查真正的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

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通风设施定时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的内容要全面,包括检查连接螺栓的牢固性,轴承的温度是否正常,风门的零件是否齐全,油是否需要补充。还要及时的关注水柱表和电压表的工作状态。注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现状况及时的处理,保证通风的正常。在通风系统的维护中,各个部位油脂的使用很关键,它对通风系统的寿命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在使用时要注意适量,注意视同的“质”和“量”。

3.5充实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因为通风系统的构建很复杂,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技术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被使用在通风的系统改造中,并为通风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效果明显。同时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

计算机的可视化程度高,能对通风系统直观的表述,能极大的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在救灾时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决策。因为煤矿的巷道设置,以及煤矿井下的气候不断的改变,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对及时的感应相应的变化,通过处理再将信号传给主控设备,最终经过分析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并作出反应。对一些新的软件,在应用时要对之前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配,实现通风工作的指导,及时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进而使通风工作系统趋向合理。

4总结

安全是和生产效益密不可分的,只有保证安全才能实现生产的效益。煤矿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它的特殊性就要求安全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煤矿事故将频繁发生。煤矿的发生与通风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根据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成侠,陈全.HaZop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1).

煤矿安全作风篇2

从2010年3月起,小河嘴煤矿把安全作风监督机制引入干部作风建设中,为全矿130余名科、队级管理干部建立“安全作风档案”。干部考评,既看工作业绩,更看安全作风,“作风”成为衡量干部好坏的一把标尺。

“将安全作风监督纳入干部选拔、考评机制,从而全面考评干部的工作业绩。我们建干部作风档案的目的,就是要创建一种长效安全作风养成机制,从规范约束干部的工作细节入手,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实现干部由他律到自律,由外在的硬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性,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氛围。”该矿矿长陈小灵在该矿今年第三次安全办公会上表示。

3月12日,小河嘴煤矿“干部安全作风档案”正式在矿安监处建立,对干部的工作表现实施全面的记录。笔者在安监处看到,档案中既有工作中的正面表现,也有个人的负面信息。如“安全作风”一栏,包括下井不准时、缺电话汇报、现场隐患督促整改不及时、安全管理效果差等表现,以及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等,甚至细化到安全记录不规范、下井不及时汇报等,都被记录在案。另外,留矿不在岗、开会不准时、安全学习不作主题发言,也被收录其中。

专门负责全矿干部安全作风档案管理的矿安监处副处长廖传义介绍,到今年8月,已为全矿136名科室管理岗和区队副队长以上干部每人建立了一份安全作风档案。

干部安全作风档案建立初期,该矿党委书记张光宇曾这样评价干部安全作风档案:“抓安全管理首先就要从队伍安全作风抓起,而干部安全作风又是首当其冲,建立干部安全作风档案就是要形成安全生产管理双向监督机制,给干部戴上安全‘紧箍咒’。”

依据干部安全作风档案中的归档材料,特别是对照其整改措施,定期对干部安全作风进行跟踪了解,并将其整改情况及时归入个人的安全作风档案。如今在小河嘴煤矿,干部提拔、评先评优的第一关,就是先查“干部安全作风档案”。如果安全作风上有问题,那么政工部门可以一票否决,明确提出:这样的干部必须缓用或停用。

同时,根据领导干部作风档案情况,该矿由政工部每季度及时对安全作风表现差的个人通过诫勉谈话等形式进行提醒,强化对干部安全作风的监督,促进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要把安全作风档案记载的情况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对拟提拔和调整的干部必须查阅其安全作风档案,并将安全作风表现情况纳入任前档案审核内容中,切实把好“作风关”,真正把深入一线找问题、俯下身子抓落实的干部,特别是那些不打折扣完成“急、难、险、重”安全工作任务的干部用起来,向那些“庸、懒、散”的干部“亮剑”,该降职的降职,该换岗的换岗。

全方位的安全作风监督措施,使干部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这种制度让违规者吃到苦头,也让安全作风严谨踏实的干部尝到了甜头。”该矿采煤三队杨鹏程深有感触。由于工作努力,并亲自多次深入现场解决了包括综采支架串液、死架等影响现场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今年7月,35岁的杨鹏程由采煤二队安全副队长被直接提拔为采煤三队队长。

煤矿安全作风篇3

按照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6类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重点式监察“回头看”等四项工作的函》的通知要求,现做如下汇报:

一、安全体检

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全面查找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和隐患问题,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体检”要求,我矿在3月份和5月份先后两次组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自检自改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瓦斯防治、冲击地压、水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安全体检,通过对井下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和图纸报表等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排查,共计排查隐患问题18条,形成了“两清单一报告”,18条隐患问题现均已整改完毕。

二、减少井下作业人数,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1.钢联煤矿最大单班入井人数为175人,其中采煤工作面1个,单班作业13人;掘进工作面11个,每个工作面5人,单班共计55人以内。

2. 按照《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龙煤双矿【2019】36号)文件要求,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效率,引导和推动煤矿企业加强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简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从源头上防控群死群伤事故风险。结合钢联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有《钢联煤矿单班入井限员分配方案》,并制定有相应的考核方案,钢联煤矿生产能力为90万吨每年,根据文件要求,单班最大入井人数不得大于180人,我矿实际八点班入井平均人数为296人,超出规定116人,经矿相关领导研究决定,将八点班116人调整到四点班和零点班入井,其中调整到四点班入井58人(综合采煤队14人、机电设备安装公司8人、综合掘进队12人、生产辅助14人、方圆公司10人),调整到零点班入井58人(综合采煤队10人、综合掘进队18人、生产辅助18人、方圆公司12人),调整后我矿八点班、四点班、零点班入井人数均在180人以内,其中采煤工作面单班入井人数在13人以内,掘进工作单班入井人数在5人以内,在全部采掘工作面悬挂了限员牌板,人员数量符合《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龙煤双矿【2019】36号)文件规定。

钢联煤矿目前使用KJ150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KJF82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同时在需要精确定位的位置布置KGe41矿用射频定位器,入井人员全员发放标识卡,利用入井人员矿灯上安装的随身携带的人员标识卡向人员接收分站发射iD信号,井下设31个人员定位分站,分别在各石门、工作面进、出口均有接收器,实现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及日常管理等功能,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正常。

3.钢联煤矿于2005年5月开始筹建,2013年9月末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90.6年。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主要灾害类型为煤层自燃与煤尘爆炸。矿井总入井人数832人。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集中大巷,分区石门开拓方式。现生产水平为-450水平。现有3个采区,其中生产采区2个,开拓采区1个;生产采区为南一采区、北一采区、开拓采区为北二采区;有1个采煤队组,11个掘进队组,采掘机械化程度100%。

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

钢联煤矿制定有《钢联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龙煤双一矿发〔2018〕130号)文件,成立了以矿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系统副矿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为成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通过事前预控(风险分级管控).事中监控(隐患排查)和事后处理(隐患治理),形成了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促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显好转。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我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连续三年进行全员培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形成风险清单,绘制风险四色图,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在风险较大的作业(如巷道贯通、采掘过断层、过地质勘探孔、防灭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等)等风险源进行辨识并订制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重大风险。

按照国家、省、集团公司及标准化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及专项辨识评估,辨识结果全部应用于指导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制定下发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矿长为第一管控负责人,分管副矿长为分管负责人,施工单位为管控责任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按照制度规定,矿长每月组织“月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与管控效果检查分析”、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分管负责人每旬对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检查分析”,并形成会议纪要。矿领导跟班入井跟踪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立即组织整改。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所有作业人员、下井人员都要参加班前会,一个都不能落下;二是每一个人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一定要安排清楚,所有人都要知道;三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好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四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通过开展矿每月组织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各系统按每周一采煤系统、每周二掘进系统、每周三机运系统、每周四通风系统、每周五地面和地测系统的顺序组织开展循环事故隐患排查,职能科室区队每天检查,班组每班排查,岗位人员随时自检自查,形成了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分级管理,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现场监督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或整改有困难的,按照“五落实”原则限期整改,划分整改责任、制定措施、明确资金来源和整改时限、并制定应急预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双鸭山分公司煤矿安全隐患界定标准及处罚办法进行管理。

2.能够现场处理的隐患,检查人员盯在现场处理:危及安全生产的,检查人员责成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或施工人员)立即停工(或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不能现场立即处理的,安全信息中心负责登记.分类.建立隐患台帐.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上报安全隐患信息进行分级处理。重大隐患由安全矿长负责向分公司汇报,并有汇报记录。

3.安全隐患需要矿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由领导小组负责下发安全隐患处理指令,一式三份,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各一份。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处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单位负责隐患处理,监管部门负责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处理完后,施工单位负责向安全信息中心汇报,监督部门确认隐患处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隐患注销。隐患达到注销条件前,仍按隐患进行管理,直到整改销号为止。到期没有完成的安全隐患仍纳入闭环管理,直到整改销号为止。安检科负责分析隐患到期没有完成原因,对照制度进行处罚,并将到期没有完成原因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领导挂牌督办制度,并建立督办台账。

煤矿安全作风篇4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评价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

0引言

煤矿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管控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将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通三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火灾、瓦斯和煤尘三种,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必须要全面的分析出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并根据各项因素制定好相应的管控措施。

1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简介

1.1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是建立在通风基础之上,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对煤矿中二氧化碳、瓦斯的测定,以及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每层的爆炸性和自燃发生率的统计,这些因素与煤矿工作人员的开采工作进度以及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煤矿通风的安全评价工作而言,数据的准确性是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安全评价的数据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各项因素,评价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煤矿的规格来制定不同的测量点,对测量点的风速和风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确定好风速对矿井有害气体的影响。除了测量风速之外,由于空气密度变化也会在矿井中形成自然风,而这种自然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井的通风情况,因此,除了测量矿井的风速和风量以外,还要对矿井中的空气密度进行测量,计算出矿井中的风压变化情况,做出更加科学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1.2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作用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全面的反映出煤矿的空气变化情况,计算出有害气体的散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煤矿通风安全检查还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进行可观评价,如果有害气体的释放不正常,那么就可以及时的采取必要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危害,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不仅可以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环境污染的扩散。

2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煤矿工作人员在其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对任何安全措施实施的主体也是煤矿工作人员,据数据统计,有30%左右煤矿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煤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未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所导致,由于目前我国矿工大多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意识有限,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培训,除了提高矿工的工作技能以外,还要提高矿工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以及安全责任意识。因此,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重要因素。

2.2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物质因素

除了人为因素外,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物质因素,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大多存在设施不完备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私开的小煤矿,安全因素更加严峻,由于设备因素的影响,煤矿中的危险因素就难以得到控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慢慢的释放出一些甲烷、一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些有毒气体的浓度,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好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的实施检测站点,对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气体进行及时的监测,严格的把握好有害气体数据监测的准确性,正确全面的放映出矿井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并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安全设施,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工作可以得到安全的运转。

3结语

对于煤矿的生产而言,安全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保证煤矿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生产,必须要了解矿井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系统,对煤矿中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实施的检测,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煤矿生产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保证煤矿生产可以沿着科学、安全的道路前行。

参考文献:

[1]薛效珉.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煤矿,2008(11).

煤矿安全作风篇5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68

矿井通风安全性是关乎矿工人身安全以及采矿业发展的关键,所以确保矿井通风安全是当前采矿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保证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通风系统才能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通风,保证煤矿矿井下通风良好,相应的粉尘和瓦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煤矿生产作业得以安全的、高效的进行[1]。而通过对我国近些年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不到位,容易受到通风设施因素、通风网络的因素、通风系统因素等影响,致使通风安全控制不佳,相应的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难以保证,这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对此,应当注意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确保其能够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相关方面予以有效控制,如通风设施、通风网络等,确保通风系统良好运行。

1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就意味着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而通过对以往煤矿矿井之中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通风系统本身就置于危险性较高的环境之中,并且长期高速作业,一旦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通风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诱发安全事故,直接威胁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而加强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控制,可以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予以了解,如若通风系统运行不佳,将对其予以调节、控制,及时处理故障隐患,相应的由通风系统诱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能够保障井下员工的生命安全、保证煤矿生产顺利进行[2]。从这一方面来说,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至关重要。

2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的因素

的确,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控制,可以大大降低由通风系统诱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障井下员工的生命安全、保证煤矿生产顺利进行。但前提是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不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切实有效的实施。而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效果不佳。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是诸多因素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致使其应用效果不佳。

2.1通风设施因素

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必然要有各种各样的通风设备的支持,即临时性以及永久性的风桥、风窗、风门及风墙等。出于保证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考虑,一定要保证所应用的通风设施质量达标,并且合理的布置通风设施。但是,在某些煤矿生产单位并没有做好通风设施的布置或者使用陈旧的通风设施,致使通风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相应的,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不高。

2.2通风网络的因素

通风网络主要就是指空气流过的井巷和通风的构筑物组成的一个矿井通风系统通常情况下,是按照通风巷道位置在通风网络当中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将通风巷道分成串联巷道、并联巷道及角联巷道。这充分说明了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取决于通风网络。出于保证通风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考虑,合理布置通风网络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某些煤矿单位煤矿生产中煤矿矿井下通风网络布置不合理,因通风网络比较复杂,在布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进而降低其稳定性,如此势必会影响风流的流动方向及风量大小,致使其难以满足通风安全的要求,相应的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给井下煤矿生产作业带来危险。

2.3通风系统因素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在具体进行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作业需要严格执行“一通三防”工作,也就是遵循讲求实际、尊重科学、严格管理里、注重实效的原则来落实此项工作。但是,因为在煤矿矿井下生产作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之处,知识“一通三防”工作未能切实有效的落实,相应的通风系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致使矿井下煤矿生产作业不安全。

3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靠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出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领域发展。为了改变我国煤矿行业现状,促进煤矿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应当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煤矿行业中来,尤其是在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方面,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构建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相关信息收集和处理,及时发现通风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以便相关安全控制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处理通风系统,从而保证通风系统安全运行。

3.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

考虑到当前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不利于有效支持煤矿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在强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之际,还要注意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如积极引用先进的通风技术、合理控制通风技术应用等,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使之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来运行,为使矿井下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结束语

对我国近些年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不到位,容易受到通风设施因素、通风网络的因素、通风系y因素等影响,致使通风安全控制不佳,相应的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难以保证,这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要想切实有效的控制通风设施、通风网络的、通风系统等因素对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应当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即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等,确保通风系统更加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作风篇6

【关键词】煤矿;优化;通风系统

良好的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有利于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矿井的生产经济效益。因此,应通过全面分析煤矿的通风系统相关因素,精确的计算和科学的选择之后,再确定合理的通风系统,以增强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减少通风阻力。

1浅析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与通风的分类

煤矿矿井生产系统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地面上的新鲜空气通过通风系统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矿井内,矿井内的有害气体也经通风系统排出,以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煤矿矿井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保障煤矿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全面分析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相关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其稳定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分析了通风系统的构成以及风流的分类。

1.1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

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主要由扇风机和通风网路两个部分构成。地面的新鲜空气由风片口进入矿井输入到井内的各个用风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经由回风井排出矿井的一系列路线就叫做矿井的通风系统。

1.2煤矿矿井风流的分类

合理的设置和选择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首先应了解其风流的分类,矿机的风流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主要是指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参与而产生的风,在整个矿机内自然流动的通风方式。由于自然通风的风压小,风速和风向都不稳定,所以在矿机内应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机械通风主要是指利用扇风机产生的非自然风,在整个矿机内稳定流动的通风方式。在煤矿矿井内,自然风与非自然风并存,时刻影响着矿井内的通风工作,所以,应合理的管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2分析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特点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矿井内各场所和巷道的温度、湿度和风压都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主要是依靠机械通风的动力,使地面新鲜的空气输入到矿井内的各场所和地点,维持矿井内适宜操作的温度与湿度,以保证矿井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简而言之,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的特点就是简单实用,通风设备安全可靠,风流风压稳定。

3探析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3.1煤矿矿井的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

在矿井内,对角式通风和分区对角式通风的通风方式比较稳定和安全,主要运用于高瓦斯矿井和煤层易自燃的矿井。在矿井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先采用中央式通风,等中风稳定后,再采用并口式通风,以增强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提高其稳定性。在我国大多数的矿井,采用的是压入式通风方法,这种通风方法的费用低廉,效果好,抗灾能力较强,但是速度比较慢,所以,在瓦斯矿井采用的则是抽出式的通风方法,这种通风方法能迅速的抽出矿井内混有瓦斯的空气,但是其费用高。

3.2煤矿矿井内采区通风系统的结构设置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最关键的部分是矿井采区的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应防止其漏风,保持矿井内风流稳定,采区通风系统的结构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增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保障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

3.3煤矿矿井科学的通风网络结构

为了保证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设置合格的通风网络系统。矿井内的通风网格结构应简单容易操作,网孔数量和风流阻力应小,其位置应科学合理,防止出现矿井采区或两个工作场所之间的角联网络的现象,妨碍矿井内风流的稳定性,影响矿井内的安全通风,不利于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3.4煤矿矿井智能瓦斯巡检系统

瓦斯矿井较一般的矿井的危险度应高很多,为了加强瓦斯矿井的安全管理,智能型瓦斯巡查系统已经被部分的煤炭企业使用,它能智能设置瓦斯的安全检查工作,把检查的相关参数如矿井下的检查点、时间和内容传输到便携式读码器内并储存下来,智能瓦斯巡检系统的使用,增强了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4从应急角度提升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几点建议

煤矿矿井中有些安全事故是难以避免的,无论矿井的通风系统多么合理和稳定,都无法应付所有的安全事故。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矿井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矿井的通风系统及相应设施也出现了不少的变化,所以在设置矿井通风系统的时候,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及时解决安全事故。在保证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还应建设一套设备较完善的煤矿安全事故救灾应急系统,以满足煤矿安全事故处理的需要。煤矿矿井的通风设备应在安全事故发生的10分钟以内,完成其反风的安全功能,反风的控制设备应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反风后的风压不能大于反风前的40%,应对矿井中通风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5结语

总之,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决定着矿井抗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矿井通风系统的通风方式和方法,一般在通风系统的结构设置,通风网络结构设置和智能瓦斯巡检系统的使用都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煤矿企业,为切实提高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矿井通风系统应具备简单实用,通风设备可靠,阻力分布合理的特点,在矿井的设计阶段和矿井的使用阶段,应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满足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裴绍宇.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1.

煤矿安全作风篇7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99-01

长期以来,人们在从事煤矿作业中,缺乏安全意识,思想松懈,没有把煤矿通风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根据相关统计,由煤矿通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率逐年上升,加之人们对煤矿安全管理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为通风安全工作埋下了隐患。

1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误区

在管理中,很多工作人员认为煤矿通风管理只是局部管理,重视对通风单个局部的防范,安装了多种通风防范设备,但是由于在实际中并没有加强监管和使用,导致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加上设备日久未修、陈旧漏风,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日常的管理只确保了局部的通风管理,对于用风量大的地方满足其要求,而忽略了最低巷道的风速,有些小煤矿为了节约成本,日常作业中依靠自然风,这样就更加无法保证通风安全。当前煤矿市场前景发展良好,很多关闭的开采区又重新开采,在原有陈旧的系统上简单恢复之后就开始作业,员工认为有风流动就好,对于风的来源并不清楚,往往会造成回风流路线,严重威胁煤矿安全。

2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

2.1煤矿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人在煤矿生产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煤矿生产的执行者,人们的技术、素质、意识及管理对策对于煤矿生产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培训,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经验,对于煤矿生产意义重大。培养员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把安全生产和管理放在首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重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能够认识到生产中的钱和物的管理问题,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作为煤矿企业,要引导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作为领导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员工进行测评考核,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让员工有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开采的安全顺利进行,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健康权作为煤矿工作的指导思想及行动指南。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还包括加强人员的安全操作能力,安全管理实际上是与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是人们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需要人们具备强大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应有的防范技能。

2.2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影响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在开采中的地理地质结构、气候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在煤矿的开采中,开采得越深,煤矿地表温度就升得越快越高,而矿井下空气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甲烷量增多,会导致矿井发生爆炸事故的几率变高。因此在煤矿深度开采中,通风问题至关重要,而且深层次的地形不利于解决煤矿的通风,地质结构太过复杂,给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管理带来很大障碍,潜在的管理风险增加。另外,深层次的风向对于煤矿深层来说不易检测,当风向不稳定时,煤矿的通风设计容易出现偏差,对通风系统造成很大影响。

2.3物质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影响

矿井地下结构复杂,气体、各种物质之间可能随时发生转换,例如各种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转换。矿井地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很大,特别是气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更为频繁。矿井内部的主要空气成分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氮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当矿井的氮气含量增高,极易引发人员缺氧中毒。井下还存在另外一些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甲烷、硫化氢等,特别是甲烷容易引起矿井爆炸,二氧化硫等与水相溶会形成酸性物质,容易导致人们的呼吸系统感染中毒。煤矿如果没有完善的通风设备,很容易造成爆炸和人员中毒,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作为,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学问,主要由风机、通风网两部分构成,包括了煤矿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法、通风网络结构、通风构筑物等,不同的部分组成了矿井的通风有机同一系统,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各个环节要设计准确,保证部件协调配合。整体来说,煤矿的通风系统很复杂,若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具体事情灵活设计,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个通风系统。此外,还要重视矿井的监控仪器是否有破损,以免器械陈旧造成漏风或者数据错误从而引发事故。

3煤矿安全通风防范措施

3.1加强煤矿的通风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煤矿作业安全,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通风系统,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首先,矿井领导部门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从思想上高度统一,加强人员的监管,保证通风可靠、管理落实到位。作为员工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杜绝懒散情绪。其次,制定严格的工作章程,保证工作人员生产有章可循,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掌握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煤矿企业要制定安全规范,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训,加强员工处理灾难的能力。重视人才培养,煤矿的开采需要很强的技术,因此,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栽培,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3.2加强通风安全控制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多种专业和学科,管理起来比较复杂,安全管理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和漏洞,否则很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要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按照规范进行生产,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优化人员结构配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安全控制制度,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

3.3建立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是给作业地点供应新鲜空气,因此,通风系统要根据进回风井这样的布置方式、主扇的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进行设置。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中央式、对角式、中央对角混合式;按主扇的工作方式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压轴混合式。要根据不同的矿井地形设计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参考文献

[1]高俊奇.试析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煤矿安全作风篇8

关键词: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煤矿开采;主观因素;客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tD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2-0119-02

煤矿开采行业因其具有工作任务重、开采过程复杂、工作风险性高等特点,而被列入到我国高危工作的行列之中。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与煤矿开采过程中通风不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的通风不良很容易形成瓦斯爆炸事故或煤尘中毒事故,其对于煤矿企业和国家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对于煤矿开采工人所造成的创伤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做好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在本文中仅针对众多因素当中的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进行论述。

1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是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倘若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煤矿事故,那无论是对于开采人员,还是煤矿企业,甚至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无比巨大且不可挽回的。另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气体,不仅会形成酸雨对地球产生危害,更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这些气体对自然环境的侵害,在客观层面上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控制,是保障人们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手段。

2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2.1客观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

煤矿通风情况的好坏与矿井所在地的客观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煤矿所在地环境情况的好坏,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客观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矿井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深入,矿井内的地底温度、绝对应力以及瓦斯压力变得越来越高,使得煤矿开采人员在矿井下的安全威胁逐渐增大;(2)因煤矿开采工作的深入,导致地底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煤层与氧气接触,进而就可能形成煤层自燃的情况,同时也加大了煤尘爆炸的可能性;(3)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地加大,进而增加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情况,高瓦斯突出情况也相应的增多。

2.2主观人为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是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为控制不善或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煤矿企业内部因素,其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煤矿安全管理负责人对通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配置不协调等,对于事故采取“只总结,不吸取”的态度;(2)部分矿井过渡追求经济利益,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思想,安排专业技术不足的工作人员进行通风管理工作,容易造成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等情况;(3)由于煤矿开采工作繁重,部分煤矿为了提高煤矿产量,采取以吨煤计算工资的情况或采取超产提成的不恰当激励机制,使得煤矿开采人员为了追求高薪资,而不按生产制度进行工作或出现超负荷作业等情况;(4)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下井采矿人员的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另一部分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部分矿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超通风能力生产或矿井内的有效风量不足以及外部漏风量不符合规定等情况,而造成的煤矿通风能力不足;(2)部分矿井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不够,所使用的机电设备不全,机电设备带病工作等情况频频出现,从而引起的煤矿通风能力不足;(3)部分矿井内所布置的通风网络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够完善,通风设备位置不合理等情况,从而导致的通风流量不稳定的情况;(4)部分矿井内的防尘设施不够完善,再加上缺少良好的通风系统,容易造成煤尘爆炸。

3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措施

3.1对客观环境因素的充分掌握

为了有效降低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必须要对矿井所在地的客观环境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对矿井内部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对矿井内通风系统的管理,根据实际环境情况,来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矿井内具有足够的风量。与此同时,要针对矿井所在地客观环境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力度,建立起控制通风系统、瓦斯、煤尘的相关程序,加大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监督力度,并采取一定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另外要加强对矿井内机电设备的管理,保证矿井的通风在任何时候都能具有实际作用。

3.2对主观人为因素的有效控制

首先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内部因素的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纠正错误的生产思想,提高对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法人代表的责任,加大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引进力度;(2)建立完整的通风安全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对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搞好基础工作,降低事故发生几率;(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的重视,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采取轮休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员工在进行煤矿开采时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4)搞好企业内部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系统知识拆分成多个单点知识,使安全知识能够真正地深入到员工的心里,每个月都要进行安全技术规范考核,切实提高员工对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进行控制,其主要内容就是严格按照煤矿开采制度进行开采作业,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无法正常工作的机电设备进行淘汰,及时地采买新的机电设备和防尘设备,从物质基础上有效地对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煤矿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通风安全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对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探索,根据对矿井客观环境的掌握,不断地提高和更新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内容,通过对现代化矿井通风管理方法的有效利用,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在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煤矿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长足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效珉.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2012,(12):151-152.

[2]程健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预警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3]欧阳博文.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4]赵书田.黑龙江省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分析与重大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预防对策[J].煤炭技术,2002,(10):1-5.

[5]袁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mVS·miS)的开发与设计[J].煤,2000,(1):35-37.

煤矿安全作风篇9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作用

一、引言

在煤炭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工作的中心,一通三防工作成为其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资源短缺现象的越来越严峻,中国煤矿事业的开发也日益加剧,因而由于对速度的过高追求导致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粉尘、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等灾难性后果市场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煤炭开采行业的顺利发展,预防不幸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完善煤矿的通风技术。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将通风工作扎实做好,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通风的重要性,还要了解风机运行的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通风量。在通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为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二、矿井通风作用

煤矿通风就是讲空气通入进井下,从而提高煤矿中的氧气含量,并且将煤矿中的有毒气体排出通风。煤矿的生产属于地下工作,它的特点就是工作环境的复杂,在空气流入煤矿中会带入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矿井中的空气成分就会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影响,井下的温度和空气的湿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的环境,所以必须对煤矿进行通风。通风的作用就是为矿井提供新鲜的空气,保证井下工作人员正常的呼吸;排出或冲淡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的气体,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对井下的气候和环境进行调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效的通风,能为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一)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煤层中有很对的有害的气体,在煤矿的开采的工作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涌出,同时伴随着高温和电火花,很容易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简历一套合理科学,而且安全可靠地煤矿通风系统能有效的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对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煤矿通风能排除工作中涌出瓦斯量的80%―90%,能排除机械和环境热量的60%―70%,对工作面的粉尘排除量也有20%―30%。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在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上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通风系统的构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二)合理运用通风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煤矿的开采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体,通风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制定煤矿通风的方式时,要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仔细的勘察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在布置开采区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巷道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系统的有序进行。现在的煤矿产中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出式一种是压入式。抽风式就是把通风的设施放在出风井的附近,利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链接起来,同时封闭出风口。抽风式就是将煤矿中的气体抽出,因为抽出的空气大多是瓦斯,现在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进行抽风。压入式就是将地面的空气压入井内,将井内的空气气体排出。现在在煤矿的工作中常采用中央式和对角式的通风方式,中央十的通风井和回井是在井田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处在井田的中央,如果回风井是在边界时,通风的方式就是对角式。混合式则是两种通风方式的综合,在矿业的飞速发展中逐渐的成为主要的通风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通风方式。

(三)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

作为通风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通风的安全直接的影响煤矿的安全和旷工的人身安全。在除了认真学习相关的煤矿安全知识外还要了解主要的通风常识,通过日常的检查真正的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通风设施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检查内容要做到全面,包括连接螺栓是否牢固、风门的零件是否齐全、轴承温度是否正常以及油是否需要补充等等,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水压表与电压表的工作状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才可能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充实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因为通风系统的构建很复杂,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技术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被使用在通风的系统改造中,并为通风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效果明显。同时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计算机的可视化程度高,能对通风系统直观的表述,能极大的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在救灾时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决策。因为煤矿的巷道设置,以及煤矿井下的气候不断的改变,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对及时的感应相应的变化,通过处理再将信号传给主控设备,最终经过分析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并作出反应。对一些新的软件,在应用时要对之前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配,实现通风工作的指导,及时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进而使通风工作系统趋向合理。

四、总结

生产效益与安全问题紧密相连,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是获得高效生产效益的前提与保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矿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煤矿生产行业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不得不将安全视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煤矿事故将频繁发生。煤矿的发生与通风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根据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成侠,陈全.HaZop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煤矿安全作风篇10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瓦斯事故多发是制约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20*年2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七项措施,综合治理煤矿瓦斯灾害。今年5月,张德江副总理深入内蒙古、山西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强调瓦斯治理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关键,并对瓦斯治理的投入、矿井“一通三防”、瓦斯抽采利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推动了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目前,全国所有高瓦斯矿井和92.5%的低瓦斯矿已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20*年全国瓦斯抽采量达44亿立方米(其中国有重点煤矿30.58亿立方米)。20*年、2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17%和25%。今年上半年,全国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3%和48.3%,其中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3.9%和56.3%,没有发生特大事故。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年的3.08下降到20*年的1.485,今年1月至6月又降到1.05。

在三年多来的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中,各地、各单位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先进地区和先进单位。会议选择在辽宁召开,就是要现场学习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辽宁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瓦斯治理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产煤地区各级领导普遍重视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把其摆在重要位置来抓。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狠抓落实。省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调度会,协调解决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省、市、县三级政府都成立了煤炭工业管理机构,把煤矿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安徽省制定了《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和瓦斯抽采利用规划,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分解落实下去。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主要产煤省(直辖市),把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纳入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推动了工作落实。

(二)思想认识的逐步深化,为瓦斯治理工作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次会议之前,我们现场观看了一些煤矿瓦斯治理情况,先后召开了5次座谈会,接触了150多位煤矿企业负责人、总工程师和通风处长及国内这一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深感大家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一是增强了瓦斯治理的紧迫感。特别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特大瓦斯事故的煤矿,大家深刻体会到“瓦斯不治、矿无宁日”,把瓦斯治理摆到煤矿企业“生命线”高度,作为“天字第一号”工程来抓。二是增强了治理瓦斯灾害、防范瓦斯事故的信心。大家普遍认识到瓦斯灾害是可知、可治、可防的,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只要工作扎实、管理到位,瓦斯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的。三是对瓦斯的资源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瓦斯既是煤矿的灾害和隐患,也是宝贵的资源,通过治理利用可以变害为宝,成为煤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政策措施的到位,投入力度的加大,为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20*年至20*年,国家每年投入30亿元,带动企业和地方投资641亿元,对重点煤矿进行瓦斯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辽宁省最近三年拨款9.6亿元,带动投资52.4亿元,安排了1138个治理改造项目。安徽省“**”期间安排瓦斯治理利用项目84个,总投资75.3亿元。四川省政府拨出1000万元作为小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引导资金。20*年全国重点监控的45家煤矿企业共提取安全费用104.6亿元,主要用于瓦斯治理。

(四)科技进步的加快,为防范治理瓦斯灾害提供了先进技术和有效手段。科技部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行动”,把煤矿瓦斯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科研计划。相关科研机构围绕煤矿瓦斯治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开发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在压产减人的同时,应用先进技术,走出了一条高瓦斯、冲击地压严重矿井安全生产的新路子。淮南矿业集团发挥设立在本企业的“煤矿瓦斯防治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作用,在改进矿井通风、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大同煤矿集团与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合作,在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设置了手机短信报警功能,随时将矿井瓦斯超限值,自动发送给企业领导和相关人员,加强了对矿井瓦斯的监控。

(五)安全管理的不断加强和改进,使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有了切实保障。凡是瓦斯治理工作成效比较明显的煤矿,都很重视安全管理。“一通三防”现场管理普遍比较严格。淮南矿业集团强化总工程师职责,提高通风安全管理部门的权威,建立强有力的“一通三防”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阳泉煤业集团坚持“严”字当头,瓦斯超限按事故查处。铁法煤业集团认真执行干部下井带班制度,特别是停产检修、反风、工作面安装回撤、巷道贯通等关键环节,集团领导坚持现场指挥,有力保障了安全生产。

(六)监督检查力度加大,使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得到有力推动。20*年以来,我们会同国家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先后组织开展了13次专项督查和联合执法活动。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组织开展了140余次重点监察和专项监察,对所有重特大瓦斯事故都认真分析了原因,依法追究了事故责任。辽宁省采取市县领导、相关部门干部包矿盯守等措施。阜新市各区县每半月组织一次、市里每月组织一次“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山西省晋城市对小煤矿“一通三防”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河南省严肃责任追究,最近三年,仅国有重点煤矿在“一通三防”责任追究方面,就处理矿处级干部20余人、科(队)级干部260余人,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下午,辽宁省、安徽省以及淮南、阳泉等煤矿企业,将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明天,还要组织大家现场参观抚顺、铁法、沈阳三个重点煤矿企业的瓦斯治理工作。会议还印发了50多个单位的经验材料。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把握规律,提升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水平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煤矿职工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重特大瓦斯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年全国煤矿共发生重特大瓦斯事故22起、死亡460人,分别占煤矿同等级事故的78.6%和80.3%。今年上半年,发生瓦斯事故81起,死亡294人,分别占煤矿事故的9.6%和22.5%。

二是“一通三防”工作不落实,瓦斯隐患仍然相当严重。一些煤矿企业“一通三防”欠账尚未全部补还。特别是一些小煤矿,通风系统不可靠,通风安全没保证。去年四季度发生的2起特大瓦斯事故(贵州省纳雍县群力煤矿“11·8”事故,死亡35人;山西省洪洞县瑞之源煤矿“12·5”事故,死亡105人),都是由于通风系统不健全、风量不足、违章作业所造成。

三是监测监控和现场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一些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运转不正常;一些小煤矿虽然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但有的形同虚设。一些煤矿“一通三防”规章制度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小煤矿,井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工人未经培训就下井,现场管理混乱,“三违”现象随时随处可见。

四是抽采抽放仍有较大差距。国有重点煤矿的348处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目前大多数没能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的标准。多数地方的高瓦斯和突出小煤矿尚未开展瓦斯抽采工作。国家扶持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相关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全部落实。

此外,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同志们,这几年在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上,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仍然存在着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细致的问题,存在着执法不严的问题,以及个别人乱用权力的问题,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都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有效治理煤矿瓦斯灾害,防范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是煤矿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总书记在20*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打好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小煤矿两个攻坚战。总理在20*年、20*年和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张德江副总理在太原座谈会上要求我们,务必继续抓好煤矿瓦斯治理,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加强通风和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管理,巩固和扩大瓦斯治理攻坚战成果。国务院下达的《安全生产“**”规划》,提出要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力度,使重特大瓦斯事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我们对下一步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提出以下思路和要求: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为目标,继续发挥全国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紧紧依靠各地党委政府,依靠相关部门,依靠煤矿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抓住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察,把瓦斯治理攻坚战推向新的阶段。到201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瓦斯事故起数要比20*年再下降20%。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是煤矿瓦斯治理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我们对瓦斯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治理防范瓦斯灾害的基本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循、认真贯彻落实。

——通风是治理瓦斯的基础,矿井和采掘工作面必须建立可靠稳定的通风系统。瓦斯客观存在于煤炭采掘生产过程中。矿井通风系统可靠稳定,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瓦斯不聚积、不超限,就不会发生瓦斯事故。因此必须把矿井和采掘工作面通风,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通风可靠”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系统合理”,就是要求矿井和工作面必须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然发火严重矿井的采区等,要设专用回风巷,特别是严禁无风作业、微风作业和串联通风作业。“设施完好”,就是风机、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井上下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通风巷道保证有足够的断面并保证不失修。“风量充足”,就是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规程》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风流稳定”,就是要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局扇通风要符合《规程》的要求,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保持连续均衡供风。

——抽采抽放是防范瓦斯事故的治本之策,必须努力实现抽采达标。瓦斯治理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通过抽采抽放,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从根本上治理防范瓦斯灾害。因此要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提高抽采率和利用率。

“抽采达标”的基本要求是: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多措并举”,即地面抽采与地下抽采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矿制宜,把矿井(采区)投产前的预抽采、采动层抽采、边开采边抽采、老空区抽采等措施结合起来,全面加强瓦斯抽采抽放。“应抽尽抽”,即凡是应当抽采的煤层,都必须进行抽采,把煤层中的瓦斯最大限度地抽采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抽采平衡”,就是要求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布局相协调、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效果达标”,就是通过抽采,使吨煤瓦斯含量、煤层的瓦斯压力、矿井和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前的瓦斯含量,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的标准。

——监测监控是防范瓦斯事故的有效手段,必须做到监控有效。监测监控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掌握井下瓦斯含量和瓦斯浓度,在瓦斯超限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杜绝事故。

“监控有效”的基本要求是: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装备齐全”,就是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要求,系统运作不间断、不漏报。“数据准确”,就是瓦斯传感器必须按期调校,其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要准确,监控中心能适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断电可靠”,就是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迫使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处置迅速”,就是要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管理是瓦斯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的保障,必须做到管理到位。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不到位,再完善的系统、再先进的装备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管理到位”的基本要求是: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责任明确”,就是要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煤矿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下至作业现场的每个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制度完善”,就是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并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使管理工作常抓常新,科学有效。“执行有力”,就是要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坚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落实岗位责任,实现群防群治。“监督严格”,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煤矿各级干部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加大监管监察力度,确保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指示指令在各类煤矿得到切实认真的贯彻落实。

上述四个环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和基本要求。一定要并重并举,共同抓好。

三、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抓紧抓实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煤矿安全生产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按照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的要求,把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出新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张德江副总理指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关键。产煤地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措施,全力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搞好瓦斯治理规划,明确本地区、本单位“**”后三年瓦斯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两个主体责任,把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内容。要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要求,完善机构、理顺关系,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切实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和指导。

(二)始终抓好大型煤矿、重点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涉难百人以上的瓦斯事故,几乎全部发生在大型国有煤矿。国有重点煤矿的负责同志,要提高思想认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工作进展顺利,越是安全生产周期延长,越要牢牢绷紧治理瓦斯、防范重特大事故这根弦。要理清工作思路,抓紧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体系。要加大安全费用的提取和投入力度,加快矿井通风、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系统的配套完善和升级改造。要提高企业技术负责人、通风安全部门的地位,增强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的权威性。要发挥重点煤矿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主动联合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做好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要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在瓦斯治理利用方面走在全行业的前列。

(三)巩固小煤矿整顿关闭成果,切实加强小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目前小煤矿仍然是煤矿安全的“重灾区”。深化对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加强对小煤矿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提高门槛,严格准入,严把煤矿新建项目审批关,坚决防止小煤矿前关后建、边关边建。要打击非法、淘汰落后,对无证开采、证照不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要坚决予以关闭,并严防死灰复燃,落实“**”后三年小煤矿关闭计划,确保到2010年全国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之内,产量控制在7亿吨。要大力推进资源整合,通过整合提高小煤矿的产量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要鼓励引导国有煤矿通过兼并、收购、控股、托管等形式,对小煤矿进行改造,通过改造提升小煤矿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小煤矿的监管,强化基础工作。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和方法,抓紧构建小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尤其是矿井通风系统要稳定可靠,监测监控系统要能够正常运行;要有通风安全工作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有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要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要有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经费保证,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做到专款专用。

(四)依靠技术进步,落实经济政策,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的支撑和依托。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煤科总院、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瓦斯治理利用方面的科技优势,建立健全国家、地方和重点企业三级安全生产科研网络。要加快重大基础课题的科研攻关。抓紧实施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瓦斯防治科研项目,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组织专家对瓦斯灾害严重煤矿进行技术“会诊”,研究开发适应各类煤矿特点的治理技术和装备。要搞好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抓紧对瓦斯抽采利用10个示范项目进行总结推广。通过政策扶持、多方推动,建设一批“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县”。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各产煤省都要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地方性优惠政策。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关于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讨论稿)》,这次会议上提交大家讨论,在征求大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将尽快下发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