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市场经济构成十篇市场经济构成十篇

市场经济构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50

市场经济构成篇1

关键词:民商法;市场经济;作用

因为在市场经济进行运作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多种经济利益关系,一旦这些利益关系之间产生冲突或者矛盾,就需要使用民商法进行调整,以保证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正常运行。民商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在交易过程之中,对相关人员在经济市场中的权力与义务进行限定,所以民商法能够有效保证在市场经济之中交易的安全,规范经济市场中的各种交易行为,保证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正常的交易流程。整体来说,民商法在促进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国民商法制度的概括

中国民商法相关法规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经济目标和需求方的使用所制定的,民商法建立的初衷就是规范和扩展中国的相关民商活动,由此完成鼓励良性竞争与企业之间进步向上的法律法规。中国民商法在其法律体制当中占据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并且也是中国法律构成中重要一环,所以民商法在国家建设的层面上,对国家相关法律的健全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在市场的交易环节中,最直接的行业规范法则也是民商法,也正是因为民商法的存在,保障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交易双方当事人的交易安全。从律法的角度来说,怎样规划不同执法部门之间的工作细节,主要面对的是调节对象,也就是法律定义下的社会关系。民商法作为我国的重要律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规范这一些市场中交易双方的社会关系。当下,我国的民商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之下,该框架的确立,同时也让民商法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若是不存在市场经济,民商法自然也就不复存在。民商法从世界法律的发展史来说,从古希腊到中国现代,如果没有民商法的相关条款加以约束,会让国家与企业的运行陷入瘫痪。加之当前中国企业的信用部门缺乏相关律法的监督,就更会让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履维艰。所以,民商法的存在,就是为了保卫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成果,并且促使其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并健全相关的企业信用机制。例如,依据企业的业务与产品的特性,相关监管部门需要规定该企业每6个月要修改一次对客户的交易预警和对企业政策进行开展相应的修改工作,企业需要针对高信用的用户延长其预警时间,并将工作的进程变得更加有侧重方向。随着当前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企业的信用水平也会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加强对企业信用水平的监督作用,相关的执法部门可以按照民商法的相关规定,增强对企业信用的管理。并且依照民商法,相关工商部门除了需要增强对企业的监督之外,更需要保障企业的合法权利,对于企业的专利、商标等,工商部门应该及时督促相关企业进行上报,并对企业资质信用良好的企业进行表扬,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

二、市场经济中民商法的构成作用

(一)判定民事案件的法律定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民商法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将民事主体的判定工作放到重要的法律地位,民商法中明确规范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力与所需履行的义务,是我国国民与法人之间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必要的前提,只有规范了民事主体在法律上的相关权利和义务,才可以让这些民事主体充分享受法律所赋予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他们所必须要履行的相关义务。民商法中的相关规范章节,可以有效调动这些民事主体开展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因为这些民事主体之间频繁的交易行为,才使得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史便是最强有力的一个证据,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之间的合法权益没有法律的保障。在施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健全了相关的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权益细则,制定了《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民商法,给予了私营企业和个人之间合法的法律地位,并明确了他们所享有的权益和必须要承担的义务,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正是因为这些民商法的出台,让这些个体私营企业在我国得以飞速发展,并且其市场规模也正不断的增大,运作也逐渐朝着良性化、合理化的轨道迈进。民商法的出台,也让外资企业加入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军之中,它们在中国的民商法之下被赋予了合法的权益与义务,并与国内的私营企业之间展开了良性竞争,更好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依靠认定民事主体赋予相关法人财产所有权

民商法通过认定民事主体,赋予了相关法人的财产所有权,有效保障了我国公民可以自由、独立开展市场经济活动,并且有承担相关责任的能力。公民拥有了财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便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财产,在市场经济当中,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对于市场经济的经营者而言,如果无法处置自己的合法财产,就无法进行相关的市场经济活动。而在民商法当中,也针对这一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相关当事人没有法律规定的注册资金,抑或是资产来源不明,则依法不能开具相关的营业资质的许可证明,并无法从事相关的市场经济行为。不仅是中国,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法规,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唯有按照相关的法律,认定当事人财产的占有和处置的权力,才可以真正保证当事人财产的合法性,不会因为当事人因为非法经济来源或者是争议财产、来源不明的财产而可能导致的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秩序混乱。并且在进行市场经济交易的过程当中,一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是非法占有,相关受害人才能够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例如使用法律手段命令相关人员停止对受害人财产侵害、赔偿损失等。再有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经营者往往都需要面对较为残酷的市场竞争,而优胜劣汰也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若是相关经营者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相关经营者就必须要根据自己所认可的经济实力进行债务偿并负担相关的民事责任,并防止相关责任人员非法转移其个人财产。

(三)民商法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起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会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民商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其关键。在世界上众多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当中,民商法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也都给予了加强,在美国,为了保护相关创作人员的知识产权,特别修订了专利法、著作法等一系列细化法案,以做到切实保护当事人知识产权的目的。而在我国的民商法之中,同样也对我国公民的知识产权给与了保护。这些保护措施的出台,有效地保障了知识权所有人的合法权利,并且加速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

(四)民商法对民商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了规范

保护市场经济秩序,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如果缺少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监管,就会让市场经济陷入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并同时让市场经济陷入瘫痪。所以,施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民商法时都遵循市场经济交易活动当中应该遵守的相应原则。例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交易人双方享受的权力平等,并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公平合理的交易行为,双方必须要遵守诚信原则,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之中进行交易所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在法律的约束下,一旦违背了这些原则,就是违背了相关的法律,当事人不但要受到法律的处罚,更要受到公众舆论的批评。所以,以民商法作为依据,可以有效针对市场交易中的相关细节进行规范,保证在经济市场之下交易的公正、公平、公开。

三、结语

在我国的法律中,民商法位置显著,处于基本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于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立法人员应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在现有民商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改良,保证民商法符合中国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赵万一,赵吟.论商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法学,2012,04:60-73.

市场经济构成篇2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框架研究与分析

一、前言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力巨大,经济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影响各不相同,所以在这场危机中各国经济学家都竞相研究,如何准确把控经济发展的动向和未来。发展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与此同时,经济学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市场的影响很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其经济结构既要迎合市场发展结构,还需准确把控各经济结构的发展关系。本文将在重构经济学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框架,使发展经济学满足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律,为经济市场提供稳定的运营结构。

二、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分析

新结构经济学是指在原有市场理论基础上,迎合经济发展时代背景引出的一种新型市场运营理念,其理论发展依据可以真实反映出现代化市场运营结构特征和各领域产业发展情况。

(二)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特征

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初期,其结构都是不稳定的,受劳动资源、商品储备、物质资本等因素的影响,既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满足各种产业结构快速发展需求,所以新结构经济学应满足以下几点发展特征:

1.宏观指导意义。经济学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述能力非常强,新结构经济学不仅可以从产业发展规模、生产能力、商品经营范围、交易情况、资本密集度等方面体现基础经济定位理念。还能增设多种理念配置,让各产业结构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发展。

2.经济走向突出。任何一个产业的经济发展情况都不仅仅体现在效益上,其商品使用功能、资源需求、市场份额等问题都会影响产业的经济走向。新结构经济将各种领域产业划分为诸多经济体,各经济体的产业基础配置和升级目标大体相同,在发展水平中,其理论指导价值非常突出。

3.定义发展水平。作为根本配置机制,市场对经济定向发展的掌控能力很弱,在市场资源配置日益复杂的经济市场中,只有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拓宽产品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经济创新功能,所以当企业对公共知识、物质、精神消费陷入疲软状态时,新结构经济会重新定义各领域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定一个具有理论依据的市场机制来稳定资源协调管理功能和控制基础设置。

三、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

通过上文论述发展经济学特征可知,实践经验对学术理论的补充作用最强,对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的指导意义最大。本文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发现,重构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化过程,且其基本原理和结构框架对经济理念的引导能力巨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重构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框架。

(一)基本原理

以经济学发展为市场运作起点,经济在任何时间都不会随着学术理论组成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国家赋予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都是构成经济生产元素的重要内容,所以从概念上来讲,重构经济学框架应引入基础设置的发展作用。如现代化建设、制度建设、社会资本体系、价值理论观念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引导经济学演变。不同经济发展内容产生的经济结构不同,在正式交易与非正式交易中,经济学构架可以影响各层级市场的发展特征变化。

(二)框架结构

在现代化建设和制度、法律、文化系统的影响下,经济框架逐渐形成了软、硬两种结构理论,随着市场活动的多途径变化,基础设置对经济学理论的框架影响作用越来越低。产业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风险预测等都可作为经济学框架,企业、组织、个人的生产劳务关系也是由固定金融机构联合构成的。从事产业生产的组织和个人不仅会影响硬性基础设置的动态经济变化情况,还会干扰软性基础设置的经济发展情况,所以对于新结构经济来讲,系统化的经济学理论对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的引导作用并不大,在发展层级市场结构的过程中,动态框架结构会逐渐转化成产业发展关系图,并会围绕各领域产业发展特征呈阶梯式发展模式延伸。发展经济学框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照相似发展理论。在革新理论结构过程中,经济学家通常会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如国家经济发展状态、市场经营环境、经济增长背景等内容都可以突显出一个国家潜在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发展经济学应引入并参照相似发展利润,以他国发展情况为发展依据,大力开展优势产业,尽可能避免因产业发展结构问题引发的经济停滞现象。

2.各领域产业发展关系。目前,我国公有、非公有经济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关系上,但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恶化,各领域产业的发展关系发生了改变,低碳经济、节能产业的发展,让经济结构框架的变化能力更具导向性和预判性,针对这些经济发展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协调软、硬基础设置的方式提高各领域产业和谐发展的关联性。

3.技术、产品的创新优势。新兴产业必须要具备多种市场竞争优势,如使用价值、发展价值和创新价值等,这些价值观念可以增进潜力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关系,帮助经济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能力。在资源和执行能力的限制下,大部分企业纷纷舍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任务,纷纷走向了粗狂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在经济结构主义上来讲非但不科学,还容易造成发展经济学框架结构紊乱和无序变化。

4.经济结构补偿。与传统结构主义比较,新结构经济学可有效促进发达产业市场优势的良性推广,税收政策、福利产业、保护补贴等结构补偿措施可以在时间上、经济资本量上给予经济市场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但是如果仅靠单方面的提供经济结构补偿,其重构出来的发展经济学框架并不足以展现真实的经济市场运营构架,所以还应从开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发挥潜在经济功能的基础上,拓宽经济结构补偿的发展道路。

三、新结构经济学对重构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与作用

本文对经济发展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后,逐渐认识到如果要想创建一个具有持续性、发现性、重构功能的经济学结构框架,必须在发展经济学中引入新结构经济学的相关理念,其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突破固有研究方法

新结构经济学能够为发展经济学奠定具有高度科学功能的研究方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理论上具有明显不同,所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新结构经济学能帮助发展经济学为经济市场提供必要的产业发展指导,资源配置中心作用和资源配置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各发展产业的结构完整性和理论时效性。成本较高的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产业的自生能力,让产业在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信息补偿功能,并有效降低产业经济发展的成本费用。

(二)提升政策影响力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并不大,如果国家政府需要通过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设置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话,则经济的增长需要付出多种类型的经营资本。所以发挥投资短期效应,为未来经济铺设发展道路,有效补充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利益诱导问题,可以促进政府获得强劲的经济增长、良好的贸易表现。如果政府对产业保护补贴的自生能力严重缺乏,则发展经济学结构的层级产业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关系,且这种关系对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会逐渐加大。

(三)稳定经济贸易结构

发展经济学对于外贸市场结构主义的研究效益很强,在经济融合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体制的带动下,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可以增加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的融合性。随着西方跨国企业利用现代化产业抢占我国经济市场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发展结构已逐渐无法摆脱这种依附陷阱。所以针对重构后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建议中国经济市场应优先考虑进口替代战略,让现代化产业先在封闭的、受保护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在满足其他发展要求的情况下,再通过拓宽国外市场的方式,提高中国现代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经营发展份额。

四、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结构经济学以及重构发展经济学进行系统论述之后可知,从多元化发展视角上分析,经济学理论的完整度和完整性对现实经济市场各领域产业运营结构的影响与作用非常大。虽然复杂的市场环境给经济学理论重构框架带来诸多干扰因素,但是却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产业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内生差异性。所以,在主增长理论的支撑下,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还会逐渐向重构后的发展经济学框架中延伸,并且其影响意义会逐渐加大。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2,13(08):119-124.

[2]李实,苏剑.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新框架[R].北京日报,2012,14(08):110-124.

[3]余永定.发展经济学的重构——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J].经济学(季刊),2013,14(12):110-124.

[4]韦森.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路——评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J].经济资料译丛,2013,14(23):112-124.

[5]光.市场主导与政府诱导——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J].时代经济,2012,13(24):119-123.

[6]姬超,彦伟.新结构经济学为经济发展开出正确药方了吗?——一个主体分析和过程视角的考察[J].经济与管理,2013,14(36):190-198.

[7]里昕.产业升级与政府作用: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2(04):109-115.

[8]顾鑫,杨旭,李俊.政府主导型发展的是是非非之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评论之一[J].读书,2013,12(14):109-113.

市场经济构成篇3

关键词: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结构性救济;行为性救济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4004605

一、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概述

在讨论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效率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为什么会产生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经营者集中救济所要达到的目标又是什么?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介绍。

(一)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原理及含义

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进行规制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是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理论,即SCp理论[1]。根据哈佛学派的观点,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而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果,也就是市场绩效、市场结构、市场行为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促进因果关系。如果市场结构优化,充满竞争性,市场主体会在追求更高利润的动力之下,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成品质量,提升市场绩效;如果市场结构过度集中(1),那么市场主体总是倾向于提高产品价格,设置市场进入壁垒,谋取超额垄断利润,阻碍技术的研发和进步,进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资源配置与优化背离,市场绩效下降。

经营者集中影响的是市场的结构变化,当市场上发生经营者集中时,市场上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数量就减少了,同时集中形成的经营者成为新的竞争者,由于集聚了合并各方的实力,通常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一方面是市场上的竞争者减少,一方面出现了新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市场的竞争结构发生变化。从市场行为绩效三者的关系而言,过度的经营者集中会引起市场绩效的下降,当衡量市场结构的指标达到一定的数值,引起市场结构变化的经营者集中就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

另一方面,经营者集中也有提升市场绩效、优化市场结构从而促进竞争和社会利益的作用。根据企业成本理论,企业合并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使企业的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的单位产品上,相关交易费用的减少,通常意味着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更低的市场价格、更优化的购买选择,这是一种向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靠近的趋势,具有更高的市场绩效[2]。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经营者集中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有时企业的并购能够优化现有市场竞争机构,比如当经营者的集中能够打破目前市场上既存的大企业垄断局面,形成与之相抗衡的竞争力量,优化市场结构,就能促进竞争。另外,企业合并除了具有经济意义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比如被并购的企业濒临破产时,并购可以实现重组并保障就业,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并购是有益于社会利益的,或者并购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并购也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2)。

当一项经营者集中既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又具有更高效率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或社会利益时,并且相比较而言,集中的有益效果大于排除或限制竞争的不利效果时,就可以允许其集中[3],我国垄断法就对此做了相应的规定(3)。同时,为了将经营者集中对竞争的不利影响消除或限制到最小,就需要对将会或可能将会受到损害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进行救济,在允许实施经营集中的同时附加一定的限制性条件,这就是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4)。

广义的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还包括禁止经营者集中,因为当其他救济措施都无法减少或消除经营者集中给竞争带来的危害时,那么对竞争最好的救济就是禁止了,本文讨论的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指的是在允许经营者集中的情况下对竞争机制采取的救济措施。笔者认为,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主要是在对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中,反垄断当局所采取的,旨在减少或消除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竞争不利影响的救济措施,实质上是对将会受到或可能将会受到损害的竞争秩序的救济。

(二)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基本分类

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与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同,经营者集中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结构影响市场竞争,根据救济措施是改变市场机构,还是合并方行为的不同,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可以分为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这是由经营者集中制度本身决定的,这也是学界普遍认可的基本分类。《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第十一条将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分为结构性措施、行为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其中综合性措施是结构性措施与行为性措施的结合(5),因此,具有分析意义的还是基本的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

结构性救济措施,是指可以影响市场结构的救济方式,主要是指剥离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部分业务、部分资产,或者要求其转让部分股权[4]。有时候也将这种救济措施直接称为“资产剥离”或“剥离承诺”[5],主要是通过剥离集中经营者的业务或资产,出售给第三人,力图促使第三人通过获得剥离资产或剥离业务后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新的竞争主体,可以与集中之后的经营者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消除或减少集中后的经营者排除、限制竞争所带来的结果。

行为性救济措施,是指规制经营者的竞争行为来达到对竞争的救济,通常是要求经营者集中后不得采取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或者其他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力图将经营者集中对竞争的不利影响限制到最小,主要有防火墙条款、公平交易条款、透明度条款及其他类型的行为性条款。有时候剥离资产是不可能的,或者对竞争的救济不宜采取剥离措施,还有就是相关市场没有适合的买主,或者虽然采取剥离资产的救济措施,但也不能完全消除集中对竞争的损害,需要采取行为性救济措施作为补充,还有一些结构性救济措施本身即具有一定的行为性,通常就会采取行为性救济措施。

二、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的效率探析

效率一词多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中,通常是指在现实有限的资源中得到的最大产出。随着法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兴起,效率被引入法学界,其实质是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法律制度问题[6]。法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学科,对于其所涉及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所得出的论证结论也会有差异[7]。以下笔者试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的效率探析[8]45-49。

(一)从理论角度的效率选择

当一项经营者集中所能够带来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并存时,采取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后,集中后的市场效率大于集中前的市场效率,反垄断执法机构会作出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批准决定,这时我们可以说救济措施是有效率的。我们对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效率的探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根据哈佛学派的SCp理论,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市场主体采取不同的市场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要达到最优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为根本的动力就是具备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结构性救济措施,就是一种改变市场竞争结构的救济措施。经营者集中所引起的竞争关注,主要就是经营者集中后改变了原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为了弥补由于合并而导致的竞争主体缺失,结构性救济措施通过资产剥离等措施,削弱集中后的市场主体控制市场的能力,甚至运用剥离资产新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主体,力图使得集中后市场仍然具有足够的竞争主体,整个市场仍然处于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状态。按照SCp理论,这种救济方式因为改善市场结构,使市场具有保持竞争的基本因素,是一种根本性的救济措施。竞争是内生于市场的效率来源,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自由主义的观点,充分竞争就可以达到市场均衡,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若这种“造血式”的救济措施得以实现,在理论和逻辑上,完美地实现了对经营者集中所引起的竞争关注的救济。

行为性救济措施,是在原有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可能被集中的经营者破坏的情况下,通过规制经营者的行为而试图让市场秩序重新达到竞争状态的救济措施,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输血式”的救济。即根据SCp理论阐述的“结构――行为――绩效”三者的关系,在导致市场绩效下降的市场结构状态下,即使人为地加入促进竞争的因素,如规制市场主体的相关行为让市场保持竞争,实际上,市场绩效仍然是下降的。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经营者通过集中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利益,获取超额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而对其行为的规制则是与其理性相悖的,但是因为这种规制是强制性的,经营者又不得不接受行为的规制,这样,在行为与理性不符的情况之下,行为性救济措施对市场效率的恢复就大打折扣了。

因此,在理论上,结构性救济措施比之于行为性救济措施更能恢复市场竞争,从而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

(二)从实施角度的效率选择

就一项制度本身而言,制度自身的效率就是指人们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做出了某些行为[9],制度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制度的设计目标。当制度的设定与人们的行为在博弈中达到了动态均衡,就会降低法律实施的成本,提高法律的效率,反之,就会降低法律的效率。

法律效率=法律的社会目标/法律作用的结果(6)

因此,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实施效率,可以从制度的目标和作用的结果来探析。

结构性救济措施,如前所述,是要让集中的经营者“自残”、自我削弱的救济措施。结构性救济实施的过程,其实就是反垄断执法机构与经营者动态博弈的过程。

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经营者在博弈过程中的选择是“自卫”,即在剥离业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卫自己的实力不被削弱,比如剥离的业务和资产,并不是经营者的核心业务和资产,或者经营者在剥离过程中转移核心价值资源,或者尽力降低剥离他资产和业务的主体的竞争力量,使其完成剥离后不具备与自己竞争的力量。

而在博弈过程中,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选择是监督。监督主要由监督受托人、剥离受托人来实施,而根据相关规定监督受托人、剥离受托人是由剥离义务人即经营者委托的,经营者确立剥离业务买方人选,完成资产剥离程序(7)。这一监督制度的设计,几乎没有给经营者的“自卫”措施设置任何实质性阻碍。由于企业的资产和业务经营控制权掌握在经营者手中,包括剥离资产的完整性、购买者的适当性、过渡期的管理等相关问题在内的资产剥离程序如何具体操作,才能最为有效地削弱集中后经营者的竞争力,重建集中后新的竞争主体,达到对竞争机制的救济,经营者是最为清楚的。但实施这样符合资产剥离制度目标的资产剥离与经营者自身的自利理性相悖,经营者会选择“自卫”性措施。作为执法机关的对策措施――监督措施中的监督受托人、剥离受托人却均是由经营者委托的,他们与经营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受托人对委托人的利益维护倾向,在资产剥离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倾向于维护委托人即经营者的利益;并且,剥离资产的购买人是由经营者确立的,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经营者选取的剥离资产购买人与剥离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非常微弱[10],这必然会影响资产剥离之后重建竞争主体的竞争力。如此,反垄断执法机构无法通过监督受托人、剥离受托人来制衡经营者的“自卫”剥离,在二者博弈过程中,显然反垄断执法机构处于劣势,而反垄断执法机构所代表的结构性救济措施的社会目标,即削弱集中经营者的市场优势地位,救济市场竞争秩序,就会远远小于结构性救济措施作用的结果,结构性救济措施的效率也就降低了。

行为性救济措施,不从经营者内部的资产剥离着手,而规制集中经营者在集中后外在的市场行为,不滥用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力图人为地通过外在力量使市场保持竞争。当经营者具有了可以影响、甚至控制市场的力量时,根据经营者的逐利天性,经营者通常会选择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以获取超额利润。

在经营者与反垄断执法机构博弈过程中,经营者的选择仍然是捍卫自身利益,不同于在结构性救济措施中的“自卫”,在行为性救济措施中,经营者是积极地扩张自己的利益范围,通过合并之后增强的市场力量追逐超额利润,即使这种行为是损害市场竞争机制的。

但是,在行为性救济措施中,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监督程序发生了变化。由于行为性救济措施作用的对象是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具有外在性,更有利于监管。此时的监督主体除了反垄断执法机构外,还有广大的、与经营者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第三方市场主体,而非受经营者委托的“监督受托人、剥离受托人”。如此,在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实施的博弈过程中,反垄断执法机构与第三方市场主体就可以与集中的经营者形成制衡作用,促成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实施。从长期来看,可以通过行为性救济作用的结果实现救济市场竞争的社会目标,达到相对的均衡,从而大大提高行为性救济措施的效率。

因此,我们可以说,从制度的实施角度而言,也即就救济措施本身的效率而言,行为性救济措施比机构性救济措施更有效率。也正是如此,虽然从逻辑上出发,结构性救济措施具有彻底恢复竞争、而且不需要付出长期的监督成本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行为性救济措实施得更广泛,目前我国商务部附条件批准的23件经营者集中案件中,仅有4件是单纯适用结构性救济措施的(8)。

三、结语

与学者的研究相比较而言,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在反垄断实务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的效率争议也一直存在,并且至今尚无定论[8]45-49。在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制度中,对结构性救济措施和行为性救济措施的效率分析,是必不可缺的步骤。结构性救济措施由于其与救济措施制度本身的设计逻辑相契合,从而在制度设计上能够较为圆满地达到救济目的,但是在实践运用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制度的设计目标与实施目标总是存在一定的偏离,行为性救济措施通常更能达到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制度目标,更有效率。因此,在救济措施的实践中,还是应当实行以行为性救济措施为主、以结构性救济措施为辅的经营者集中救济策略。

注释:

(1)市场结构的衡量主要有两个指标,即市场集中度和市场进入障碍。

(2)参考2006年的商务部《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第五十四条(现在已经修改,该条不再适用,此处只做参考使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并购,并购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审查豁免:

(一)可以改善市场公平竞争条件的;

(二)重组亏损企业并保障就业的;

(三)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

(四)可以改善环境的。

(3)《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

(4)《反垄断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此处的限制性条件就是经营者集中的救济措施。

(5)《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第十一条在审查过程中,为消除或减少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可以提出对集中交易方案进行调整的限制性条件。

根据经营者集中交易具体情况,限制性条件可以包括如下种类:

(一)剥离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部分资产或业务等结构性条件;

(二)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开放其网络或平台等基础设施、许可关键技术(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或其他知识产权)、终止排他性协议等行为性条件;

(三)结构性条件和行为性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性条件。

(6)胡卫星.“论法律效率”,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第99页,与原文有些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律作用的结果,考了实施因素。

(7)《关于实施经营者集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暂行规定》第四条剥离义务人应当根据审查决定的要求委托监督受托人,并在受托剥离阶段委托剥离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是指受剥离义务人委托,负责对业务剥离进行全程监督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剥离受托人是指在受托剥离阶段,受剥离义务人委托,负责找到适当的买方并达成出售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8)截止2014年6月4日,商务部附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共计23件。其中,行为性救济措施14件,综合性救济措施5件。

参考文献:

[1]盛杰民,叶卫平.反垄断法价值理论的重构――以竞争价值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5,(1):108.

[2][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m].第5版.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3-289.

[3]王晓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的评析[J].法学杂志,2008,(1):6.

[4]王晓晔.反垄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84.

[5]韩立余.经营者集中救济制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0.

[6]韩慧.法律制度的效率价值追求[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14.

[7]聂德宗.对法律制度功能与效率的经济学阐释[J].学习与探索,1996,(4):16-22.

[8]应品广.我国建立反垄断效率抗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1):45-49.

市场经济构成篇4

特变电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昌吉

[摘要]经济增长的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金融结构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金融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种表现,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影响金融结构的调整升级,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为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政策制定以及金融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借鉴。

[

关键词]金融结构;经济增长;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金融业在整个经济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金融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越是发达的经济体其国家的金融结构越是合理,因此国内外也有众多学者致力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探究。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进行合理的金融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理论及研究

1.1哈罗德一多玛模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金融结构的定义。金融结构就是指某经济体中组成金融系统的各成分的比例,包括市场、产业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国外在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起步较早,哈罗德和多玛共同建立了哈罗德一多玛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哈罗德一多玛等式即:g=s/k,在该等式中资本产出率等于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的商,即资本产出率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经济体的整体储蓄率提高时代表其资本量充足,投资率也就会相应升高,投资资本的增多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

1.2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国外的金融结构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更是形成的诸多的分支。Smith(1958)做出了金融结构的定义,他认为金融结构就是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品等与经济体的其他基本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Demirguc(2011)及他的团队通过对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及经济发展速度的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近些年来有专家将金融结构分为银行主导型的以及市场主导型两大类,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Levine(2013)通过调研发现当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两种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趋于相同。

1.3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国内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李志华(2007)通过对1992年实行市场化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及产品的分析,发现金融市场的改革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徐静(2012)着重分析了近些年来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并研究了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王磊(2014)对以往的金融结构的定义进行了完善,他认为金融市场的各个组成成分包括产业结构、政策结构等等都属于金融结构的范畴,并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对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研究重点等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也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

2.1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

通过对多个国家的自上世纪80年代起的经济增长数据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数据的分析比较发现对于不同的经济体其促进作用也有所不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银行规模以及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加速其经济增长的速度,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对于某些国家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对于某些发达国家来说,股票及银行的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流动性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该经济体的发展。例如本世纪初期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股票市值回升但总体经济并未得到明显的增长。从这个层面来说金融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经济体发展程度,市场成分组成,国情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2.2中国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需要认清的是,我国仍然是属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结构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原本封闭的国内经济环境,也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自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实行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更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银行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及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企业融资的进行,企业的发展进而又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容易受到金融风暴的波及,而且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晚发展程度低,还没办法完全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金融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我国金融结构存在资产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银行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资产拥有率高,影响较大,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受到大型银行的牵制也很难得到发展。与银行的高市场占有率相悖的是其低下的效率,我国银行的发展还仅仅停留在储蓄借贷等基础业务的层面,金融衍生品以及中间业务等的研究深度不够,不能促进金融市场的升级,也未能起到金融效率提高以及资本优化配置的带头作用,这也使得其未能发挥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常促进作用。针对此我国急需做出金融结构的调整,注重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扶持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调整升级,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拓,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金融结构的调整改善建议

3.1调整现有金融结构,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目前我国仍然是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这种结构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进行转型升级。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程度加深,不断涌现出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而仅仅通过银行信贷远远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融资需要,因此就需要进行金融机构的创新。国家需要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鼓励一些民间新型的金融机构的发展,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进而推动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对于现有的商业银行的调整,全面推进其市场化进程,政府需要“放手”,尽可能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不断进行自身的优化,促进自身经营水平的提高,不受政府限制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这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之举。

3.2平衡区域金融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优于西部,城镇优于农村,这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就要进行金融发展的平衡。针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国家需要注重对西部的扶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西部金融市场的发展,采取相应的资金或是人才扶持。同时采取东部带动西部发展的策略,从东部调优秀的金融业人才到西部进行发展或者是东部提供资金推动西部金融业的发展。针对城乡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首先政府需要从政策上鼓励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批专项经费进行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于此同时注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创建,鼓励农村人发展农村金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农民的金融意识,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金融知识的培训等。

3.3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就需要进行金融市场的监管,这对于充分发挥金融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进行相关的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得监管有法可依同时也提升对市场参与者的约束力。相关的执法或者行政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的机构或者个人要进行相应的惩处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也有利于提升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同时对于市场的监管不是由单个的政府部门负责的,这就需要充分协调各个部门间的工作,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除此之外监管制度及法律法规也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对于无法适应当前国情的制度要及时地进行更改或者删除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的发展,另外监管部门也需要保持自身的纯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只有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注重金融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资本利用率,才能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构成篇5

【关键词】金融结构经济结构市场化导向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金融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金融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现存的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存在形式、分布、相对规模、相互关系及配合的状态。一般而言,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利率结构被用来集中反映国家的金融结构状况,更确切的说,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租赁等金融机构的组织状况、现金、支票、股票、汇票以及证券等金融工具使用范围及其在金融交易中所占比重,金融商品价格的构成状况,金融业务活动等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形式与状态影响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

二、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发展息息相关,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从微观金融运作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实体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企业市场化、产权多元化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活力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的是,金融体系方面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我国金融结构在转型期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看,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性,金融结构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发展,致使很多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具体地说,金融体制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匹配性,金融所有制结构与实体经济所有制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规模与实体经济企业规模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利差收益与实体经济企业资金购买力不匹配等构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存在某些共同特性,但金融结构在一国发展的个性化空间也十分关键,就我国而言,金融结构具有银行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双重特征。其中,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多干预与控制,政府在各个层面保持着对金融体系的垄断性控制,以金融资产价格控制、信贷配给机制等方式进行政策性干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特征使得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占有比率较低,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目前为止,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机构内部结构却并不合理,银行业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垄断性地位依然存在,而其他例如信托、租赁业等发展及其缓慢,金融机构内部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整个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在参与者结构、种类结构、融资方式结构方面都存在不平衡问题。

三、金融结构优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体系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航产业,以其强大的引导与促进功能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处在转型期的我国金融结构优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坚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条件性功用,与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将金融结构调整与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结合起来,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结构优化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提升金融市场的占有份额,增强金融体系的创新能力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构建合理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结构优化与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一国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切勿只关注金融结构的深度。

四、金融结构优化的具体策略建议

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规定了银行业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垄断性地位,金融业过度依赖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金融结构失衡问题十分严重。因此,以构建相对均衡、分散化的金融结构作为基础,大力扶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同时,中央银行要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激发利率对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对金融机构中的内部结构性矛盾也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安排,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体系中高度集中的银行主导型特征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当前要实现对金融机构内部的相对均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中小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性,并将国有大型银行的市场占有份额限定在一定的区间内,如国家财政政策提升对债券市场的扶持力度,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缓慢,难以实现对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有效分散,提升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以金融创新为内在动力,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优化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要注意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五、小结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构建与适应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均衡的金融结构,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骁毅.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03).

[2]巴曙松,吴博,刘睿.金融结构、风险结构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J].新金融,2013(05).

市场经济构成篇6

长久以来,关于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一直在人们的讨论之中,直到2001年其独立的地位才最终确定。但是经济法的理论体系还没有成熟,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成果,规范市场行为,保障经济运行,建立一套完备科学的经济法体系是研究经济法的当务之急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此,笔者针对我国当下的经济法体系研究作出如下分析:

一、我国现有的经济法体系研究成果

(一)传统的经济法体系研究成果

1.北京大学杨紫烜教授所提出来的国家协调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本文由收集整理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①杨紫烜教授提出来的国家协调论主要是立足于“管理”这个角度来构建经济法体系。按照他的观点,经济法体系主要由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以及社会保障法构成。在这里,除本身就带有公法“管理性”色彩的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市场管理法这一部分它涵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和特别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由此可见,杨教授在关注“市场规制”这一部分时也有“宏观调控”的倾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将他的观点总结为“国家协调论”了。

2.西南政法大学李昌麟教授提出的需要国家干预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客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②李昌麟教授的经济法体系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首先是经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市场主体规制法律制度,在这里市场主体规制法律制度不仅包括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还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其次是市场秩序规制法律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律制度。最后一部分是社会分配调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各种劳动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除此之外还将财政法、预算法、税法囊括其中。

3.人民大学史际春教授提出来的管理协调论或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一个部门法。③史际春教授所提出来的经济法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首先同样是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主体。其次就分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他的观点是典型的二分法,即严格区分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以此为基石构建经济法体系。

4.中南大学漆多俊教授提出的国家调节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④漆多俊教授所提出来的经济法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除总论部分外,将经济法规则分为: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国家宏观调控法。其中国家投资经营法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法、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国有企业改革法。按照所有制的不同,将具有国有属性的企业规制法从市场规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中单列出来,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法体系。

(二)全新的经济法体系研究成果

相对于上述经济法体系,湖北大学邹爱华教授抛弃了传统的将经济法体系一分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的观点,以“国家调控市场的具体规则”为分析框架提出了如下全新的经济法体系:

第一编:总论,包括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体系;经济法的本质、价值和地位;第二编:国家调控市场主体法,包括市场主体设立法;市场主体消灭法;第三编:国家调控市场主体准入法,包括金融市场准入法;专卖专营市场准入法;外贸准入法。第四编:国家调控市场行为法,包括市场主体的积极义务和市场主体的消极义务,简单地说就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第五编,国家调控市场结构法,包括国家调整市场主体结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的规则。第六编:国家调控市场主体经营成果分配法包括国家形成收入的规则国家收入支出的规则、国家收入储备的规则。

二、传统经济法体系研究成果评析

从整体上来看,上述四种传统理论都把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看成是构建经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当把他们的观点摆在一起时就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各个学者根据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角度,对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领域划分全然不一样。比如,价格法在国家协调论、需要国家干预论和国家调节论中属于宏观调控法,而在管理协调论中属于市场规制法;对外贸易法在国家协调论和管理协调论中属于宏观调控法,而在需要国家干预论中属于市场规制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在国家协调论、需要国家干预论和管理协调论中属于宏观调控法,而在国家调节论中不属于宏观调控法。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整个经济法体系逻辑存在很强的可变动性和主观性。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不断增加的新的类型的市场主体、市场行为。这个时候难免就会产生很多关于这些新出现的法律规范是归属宏观调控还是市场规制的争论,当这些争论最终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时,就会影响法律到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从社会实际层面来看,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宏观调控法可以起到市场规制的作用市场规制法可以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比如我们熟知的税法,按传统经济法体系的观点,它属于宏观调控法。但是它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主体的自主决策和行为方式起到市场规制的作用。而产品质量法本属于市场规制法,但它里面存在的国家标准又很明显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再比如市场规制中的反垄断法,它就可以利用其中的合并审查标准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上述四种理论虽然从外部结构上看是逻辑清晰合理全面的,但是从内部结构上看则是体系庞杂.其内容虽包罗万象但是却缺乏有机联系甚至于彼此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令人难以信服。

三、全新的研究成果评析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法体系研究成果笔者更加倾向于新的经济法体系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以国家调控市场的规则理论建立经济法体系有其必要性

1.它可以有效克服以上四种传统理论的不妥之处

从外部结构上看,邹爱华教授的上述理论涵盖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开始和结束全过程,使得经济法所调整的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与此有联系的各类经济关系形成全方位多环节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从内部结构上看,整个总论分论部分协调一致、前后呼应,且各个部分之间不存在相互叠加重复的矛盾构,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分析框架。从稳定性和变通性来看,由于邹教授建立经济法体系的理论是贯穿整个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因而,无论是将来的经济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这套理论也足以开放发展,吐故纳新。从现行性和超前性来看,这套经济法体系由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构成,并且结合了国内国外诸多经济因素,既衔接了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又借鉴了国际先进经济法法治经验制度,兼具先行性和超前性。

2.它可以更好地区分经济法与民商法

以国家调控市场的规则理论构建经济法体系使得国家作为经济法永恒的一个主体处于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超然地位。它发挥着指导、监督、调控的作用。这样,无论是赋予或收回市场主体资格,使其取得或丧失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还是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国家都充当着裁判者的角色,显然这就使经济法和民商法的区分更加容易。

(二)以国家调控市场的规则理论建立经济法体系具有可行性

1.从现有基础理论来看

1992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法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提出了以下五种经济法理论:(1)国家协调论;(2)国家干预论;(3)国家调节论;(4)经济管理经济法论;(5)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经济法论。分析以上五个论点,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无论哪种经济法基础理论,其核心都离不开国家干预或者说是国家宏观调控。因而以国家调控市场的规则理论来建立经济法体系有其广泛稳定的理论基础。

2.从经济法调整对象来看

就目前而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学界众说纷纭,杨紫烜等学者认为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几种。而刘大洪、吕忠梅等学者则将其概括为市场规制关系和国家宏观调控关系。但是,无论它们怎么划分,都无可避免地陷入界限混乱的状态。可是,我们注意到,在讨论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之前,学者们却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这个特定经济关系发生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因而,从经济法调整对象或者说调整的经济关系来看,以国家调控市场的规则理论建立经济法体系有其可行性。

3.从经济法的基本属性来看

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核心问题就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组织和管理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国家在经济法主体结构中的地位,就像是行政法中行政主体一样,是个核心常量。所以,我们将国家这一主体从经济法中独立出来,依照它对市场主体的存在、进入、退出、行为、成果分配等过程的规制为线索建立经济法体系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市场经济构成篇7

关键词:市场开放;产权结构;市场结构;产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40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78-03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当从产业的层面回顾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各个产业所经历的不同的兴衰变迁的图景。虽然影响这些产业发展路径的因素千头万绪、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错综复杂,然而对这些因素进行梳理和提炼,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三股力量始终主导着中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命运,即制度转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由不发达走向发达)以及伴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过程的市场开放(由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经济)。这三股力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在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1]。

经济转轨的本质就是依靠民营化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转变。因此,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制度因素,是企业的所有制。中国正由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经济,市场开放度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绩效。国内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制度转型和经济发展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市场开放角度对产业绩效进行研究的成果却较少,本文是这方面的一个探索。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工业产业层面数据的计量分析,将开放度与所有权变量一起内生化,形成“市场开放、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综合检验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及市场开放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并比较它们的相对重要性。

二、文献综述

不同学者对产业绩效内涵的界定不同,一般认为,产业绩效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共同作用产生的经济效果。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汲取了马歇尔、张伯伦和琼・罗宾逊等人关于规模经济、竞争与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即SCp分析范式。他们以SCp为分析框架,研究特定市场中企业之间垄断与竞争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行为、组织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变化,创立了产业组织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施蒂格勒和德塞姆茨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理论分析动态化以及恢复新古典主义价格机制的中心地位等方面对SCp框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论证了结构、行为、绩效三个因素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使SCp框架由单向分析演化成双向分析的范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产业规制和公共政策等外生变量,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组织的分析体系。

然而,从我国已有的产业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来看,许多行业的研究并不支持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我国彩电业排名前10位的企业,其市场占有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经营绩效却一直呈下降趋势。市场结构的集中并没有导致利润水平的提高(夏大慰,1999)[2]。因为对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些因素并不足以解释产业市场绩效的差异。所有权的变化和产业组织变化之间存在彼此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解释中国产业组织绩效时,建立在完善市场体制基础上的SCp范式必须加以修正。

根据“任何一个结构性变量的加入都应该有助于解释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贝恩,1968),在分析转型中的中国产业绩效时,将所有权变量内生化,形成SSCp的分析框架将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从中国的相关文献来看,许多学者都对制度环境和市场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国内学者马建堂(1993)较早指出,影响企业行为的深层次因素是所有制内部结构,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金锫(1999)则建立一个将制度作为外生变量的SCp分析框架。谭劲松等(2004)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企业产权安排、政企关系、治理机制和企业效率的关系,指出产权清晰虽不能必然带来企业效率的提高,却是企业长期效率提高的前提[3]。唐要家(2005)通过检验竞争、所有权对中国工业经济效率的联合影响,建立了分析转型经济产业组织的SSCp分析框架,得出充分的竞争和有效的所有权结构的结合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是有改进意义的[4]。因此,将产权和市场竞争结合起来共同研究,成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产业绩效问题的必然选择,这也成为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新的发展领域和研究热点[5]。

实际上,产业绩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已经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也由封闭转向开放,市场开放对中国工业产业绩效的影响又该如何?如果市场开放度对中国工业产业绩效的影响是显著的,那么,在决定产业绩效的诸多因素,哪个因素又将起主导作用?目前,从这个角度对产业绩效进行研究的成果还很少,这两个问题就成为本文分析的核心问题。本文的实证分析将综合考虑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及开放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并给出实证检验。

三、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无法采用企业水平的数据进行产业绩效的估计,而是采用了产业水平的数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贸易年鉴提供了全部的三位数产业分类的工业产业水平的截面数据(2004年),作为我们进行实证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

根据分析,工业产业绩效的基本方程是:y=f(struc,state,open,μ),y:产业绩效,struc:市场竞争性,state国有产权的比重,open:市场开放度,μ是随机误差项。

产业绩效研究产生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即选取的度量指标不同,主要有财务指标和市场势力指标。以贝恩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使用财务指标;而勒纳等学者则倾向于市场势力指标。考虑数据收集的诸多困难,本文使用财务指标中的净资产利润率衡量我国工业产业绩效。

反映市场竞争性的最好指标是市场结构指标,通常比较精确的是赫芬达尔指数,勒纳指数等,但由于中国改革开发以来,只在个别年份提供了行业企业数据,无法获得衡量市场集中的完整数据,因此本文选择企业平均规模作为反映市场竞争性的指标。

本文选择了各个产业国有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作为代表国有制在该产业中的结构变量,从而能够发现不同产业的产权结构对于该产业的利润率具有怎样的影响。

引入市场开放度指标是本文关键的一点。中国正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开放度必然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产业绩效。外商资本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开放程度,本文选择利用外资率作为反映市场开放度的指标。

μ为随机干扰项,它是所有可能影响y但又未包括在回归模型中的被忽略变量的。

有关变量的定义、单位如下表所示。

2.模型的假设、构建及估计方法

我们分析的目标重点是试图发现不同的因素对于产业绩效具有怎样的影响效果。本文的基本假说是: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和市场开放度共同决定产业绩效。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的待估一元回归方程:

3.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和数据,本文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得回归方程结果为:y=-95.61-5.77*struc-0.15*state-0.26*open+μ,R2=0.34,F=5.99通过统计检验,struc、state、open的参数估计均为显著,该模型拟合一般。

该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处于市场开放下的转型时期背景下,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和市场开放度都是影响产业绩效的重要因素。第一,市场集中度和产业绩效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稳定的与理论预期一致的符号;第二,度量产权因素的国有产值比重与产业绩效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制度因素在产业绩效决定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市场开放度的指标与产业绩效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理论预期的符号相左,反映了以利用外资率为指标来衡量的市场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产业绩效起阻碍作用。

前两点的结论并不令人意外,国内外也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给出了证明,并具有相同的结论。国有股权对于绩效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性。国有所有权垄断带来低效率的原因既有国有所有权本身的激励性缺陷,也有特有的市场结构特征[7]。因此,民营化仍然有着提升绩效的大量空间,这是目前改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三点的结论却似乎与传统的观念相悖。根据传统的观点,推进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产业绩效的提高。而本文实证结果恰恰相反。究其原因,可能有几点:1、目前我们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如产权不清、法律不健全等,助长了外商投资企业的伤害性经营行为;2、没有根据国内发展的需要利用外资,外资与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内外资政策脱节等;3、盲目引资,没有重视自身产业发展体系、配套协作能力的建设……由此可见,吸收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代价影响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下面确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和市场开放度对产业绩效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首先,从统计显著性看,state和open的统计显著性都远远低于struc的统计显著性。但仅仅比较统计显著性还不够,还要看经济显著性,即比较struc、state和open的标准化系数的大小,其分别为:0.755、-0.536和-0.361,0.755>-0.536>-0.361。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比较均表明,从中国工业产业的情况来看,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和市场开放度这三个因素在影响产业绩效时的重要性中,市场结构最强,产权结构其次,开放度再次之。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采用中国经济贸易年鉴中的全部三位数产业分类的工业产业2004年的截面数据,对产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在基于市场开放下的转型时期,就中国工业产业而言,市场结构、产权与市场开放度都是影响产业的重要因素,其中,市场结构更为重要,且与产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权、市场开放度则与市场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本文分析的基本政策含义在于:中国正处于市场开放下的转型时期,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中国应继续强化竞争和深化所有权改革,对于仍然还存在的许多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产权需要退出,以便减少其产生的消极效应,增加私有产权的积极效应。在外资引用方面,应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国内产能明显供大于求、出现盲目投资的部分行业,并加强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指导,促进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外商投资政策和立法也需具有前瞻性。

参考文献:

[1]贺俊,毛科君.市场开放、组织变迁与产业绩效[J].经济评论,2002,(6).

[2]夏大慰.我国彩电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财经研究,1999,(8).

[3]谭劲松.产权安排、治理机制、政企关系与企业效率――以“科龙”和“美的”为例[J].管理世界,2004,(2).

[4]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3.)

[5]郑海燕,刘险峰.浅析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理论的由来与变迁[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2).

[6]王继平,李文傅.基于产权分析的中国机械产业绩效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5,(2).

市场经济构成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伦理困境功利化社会法制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交往打破了地域、国别的界限,交流日益频繁,民众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独立、民主、权利意识增强,颠覆了民众传统的思想认知,但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选择正吞噬着主流意识。这类伦理导向挑战着社会主义平等分配的经济伦理观,民众倾向于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满足、自我权利享有,使得社会主义自建立伊始基于集体道德的伦理观受到威胁,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市场改革必然的后果。

深入分析市场经济下的伦理困境,能发现当前市场经济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伦理困境引起诸多负面的影响,但还处于相对缓和、可控的范围,这就为当前理性地采取危机管理,有效消解伦理困境赢得了空间和时间,也为正视当前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种种不合伦理现象及其解决提供了经验。因此,将制度、法律、道德等有机结合,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克服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实现社会伦理观的改善,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育。总之,市场经济伦理须扎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从中汲取营养,才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伦理困境的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遭遇到一系列的困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伦理体系正逐步形成,但是却不完备。在新旧经济伦理相互交替的间隙中形成了道德“真空”,许多不道德观念乘虚而入,致使经济伦理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市场经济生活中,见利忘义,以利衡量个人成败的现象普遍。“利润最大化”成为市场经济生活中个体伦理取向的直接标准。由于现实的市场伦理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法制化进程受利益的驱动,导致道德失范普遍。诸如市场买卖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非法销售;部分企业或个人销售商品过程中搭售商品、掺假卖假;部分垄断行业欺行霸市、违背诚信原则等。虽然政府有关部门严格管理,但这类行为仍屡禁不止,原因在于个体行为动机与其利益追求直接相关,“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正是这些价值选择取向,使得民众在市场经济伦理构建过程中选择了堕落和颓废。

其次,在社会生活中,民众行为功利化趋势明显,情感淡化。利益至上致使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受到吹捧,民众更为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忽视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诉求,人际交往过程中信守“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人际关系冷漠,失去真感情甚至冷漠麻木、甚而见死不救的事也较为常见。这都是市场经济伦理建构过程的错误导向深入社会生活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再次,在精神文化享有上,市场经济伦理不良取向依然极大地影响着民众文化追求。功利化的价值选择致使文化追求也呈现功利化取向。以教育行业为例,初等教育更多以考上大学为直接目的,而非培养有品格、道德的未来建设者,高等教育则存在学风不正、考风不正、学术造假等受到市场伦理功利化影响的不良行为,甚而吹捧读书无用论等荒谬的价值选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过往未被视为商品的精神文化产品也被“推向”了市场,成为可以买卖的东西。而在这一精神文化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中,普遍不关心精神产品所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而以赢利为目的,致使庸俗、低级文化垃圾泛滥,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精神污染”。在功利化社会里,民众追求消极的、悲观的价值观,社会集体道德水平下降,个人道德却表现出异常的影响力。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部分有良知的人提出了道德“沙漠化”的观点,试图唤醒民众的认知。

最后,在政治生活中也受到市场伦理的严重侵蚀,腐败问题严重。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被引入政治生活领域,公权力和政治道德被明码标价,诸如失火急需救人时,还要讨论付多少钱才肯救人的怪象。当市场经济伦理的不良思想渗透公权力中时,必然出现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现象。这些现象使党、政府形象受到损害,对社会道德的完善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市场经济伦理困境原因分析

对当前市场经济伦理体系建构状况的担忧,常以“道德滑坡”、“价值失落”来形容。究其根源,市场经济伦理何以会同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形成相背离的趋势呢?

首先,市场经济发展自身的缺陷是经济伦理产生不良影响的根本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消极影响。当前在市场经济内的多因素推动下,“民众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得以发展,……作为商品经济发展更高形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正常运作的主要动力就是源于人们对于个人利益的关注和追求”。同时,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认同私人利益差别,并将竞争与功利原则视为其主要原则,“以等价交换为基础的价值规律是它统摄与调节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则与尺度。这些无不诱使人们的价值观由义向利倾斜,导致社会风气毒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个人极端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这些观念促使民众过多关注个体利益,忽视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市场经济伦理建构陷入混乱。而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导致各种伦理观选择呈现竞争态势,自主性增强诱发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倾向,致使市场经济环境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宏观调控难调,损害集体利益等不良后果,整个社会成为弱肉强食的利益场。

其次,价值选择多元化是市场经济伦理困境出现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的深入,伴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使得民众能在不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之间抉择。民众在物化的社会中,生存的需要,物质崇拜改变了价值选择,利益成为最符合个人理性原则的目标。在多元化价值选择过程中,民众对高尚精神文化表现异常的冷淡,精神家园的回归遥遥无期,“各种思潮的冲击,部分人失去了价值选择上的方向感,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是非不辨,美丑不分”。这是市场经济伦理建构过程面临的大挑战,良好的市场经济伦理必须合乎良性发展的原则,即能推动民众对物质和精神的共同追求,而非对利益诉求畸形的崇拜。

再次,传统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冲突是市场伦理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儒家思想伦理导向以“仁”、“孝”、“忠”、“义”为其根本原则,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体利益之上。然而市场经济下,民众的物质欲望被彻底解放,甚而部分人希望采用各种方式来满足利益诉求。而且,当前的教育对知识教育的重视超越了对道德引导,一切以功利化的结果为衡量标准,素质教育前景堪忧。“重智轻德”使德育边缘化,加速了经济伦理的畸形发展。同时,传统的父权道德、人伦依附等也加速了不平等原则的主流化,这些都不利于市场经济伦理正常发展。

最后,法制化进程滞后是市场经济伦理困境产生的现实原因。当前社会处于新旧交替和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敏感时期,民众在强调尊重个体权利、利益的同时,认同个体与社会利益的天然联系。随着科技进步,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诸如偷窥隐私、黑客盗取商业机密等,法律却未及时予以阻隔,使得市场经济伦理难以从某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标准出发,建构合乎正义的伦理体系。

市场经济伦理困境化解对策

“当一个国家从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时,经济发展的过程就达到一个转折关头,在此关头会出现各种诱惑。如果该国抵制住了这种诱惑,它就会实现发展;否则它只会繁荣一时”。因此,加强经济伦理体系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把传统积淀的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伦理原则清除,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念。这是解决经济伦理困境直接的形式,具体来讲,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并不高,商品供应量还难以满足社会成员的所有要求,因此须继续发展市场经济。只有民众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才可推动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享有,才可提高人的精神、品格素养。使民众具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品格,才可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竞争、开放心理,“进而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唯有如此,方可推动市场经济伦理建构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可推动经济伦理的完善。

(二)健全市场经济监管机制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民众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失去生命力的旧的市场监管制度必须退出市场领域。但是,适应市场经济伦理观构建的新制度并未能及时建立,这就为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负面因素的扩散提供了机遇,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滋长渗透到市场经济伦理建构的过程中。因此,市场经济自身才是经济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源,因此必须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才可实现“治本”。

首先,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获取利益机制。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的现象,使很多市场主体的利益受损,因此要求政府建构规范化的利益获取机制,使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严格遵循公平、合理、合法的市场监管制度,对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严肃惩罚,为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创造环境。对于不遵守市场监管机制的个体行为必须运用监管机制强制遵守。

其次,建构诚信社会机制。建立诚信社会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只有政府、社会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建构诚信机制,才会促进经济伦理体系的完善。因此,就必须建构以道德为引导,产权自主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机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达到这样的社会效果,即民众“检查自己的信用报告就像检查汽车有没有油那样重要,没有人在急需赶到某个地方时因车没有油而困在路边,同样,也没有人希望在自己需要信用贷款时遭到拒绝。我们就是要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形成这样的局面”。只要社会切实建成诚信机制,市场经济伦理体系才会呈现正面效应,给市场发展赋予正能量。

(三)建构与市场经济适应的新经济伦理体系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伦理规范体系。市场伦理规范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领域内的伦理体系的发展。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规范准则,梁启超说:“公德之目的在于利群”,“公德盛者其群必盛,公德衰者其群必衰”。社会公德是目前最需要建立和完善的道德规范,直接影响到经济伦理体系的导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友爱和谐将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也为市场提供私人道德取向有重要的作用。而职业道德和物质生产、文化教育及科学研究等联系密切,历来都为伦理体系的主体部分,反映社会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发展的趋势。道德风气如何,关系着市场伦理体系所吸收营养是否合乎公平、正义,因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等为核心的职业伦理体系建设。总的来看,这三者都关乎着市场经济伦理能否具有正确的取向,能否建构积极的伦理体系。

其次,要强化伦理体系的引导、教育作用。“教育以育人为先,育人以育德为先”,加强伦理体系的引导教育就显得迫切。伦理教育着力于培养民众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增强人的道德意识,从而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加强经济伦理观教育,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道德水准,是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重要环节。从长远看,对未成年人的伦理引导决定了民族现在和未来的道德水平。因此伦理教育要以集体主义道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伦理规范对青年的潜移默化作用,加强青少年伦理观教育,培育有正确的荣辱观、公平观、和谐观的未来建设者。

再次,要加强市场管理者道德示范教育。市场管理者包括政府相关人员和市场自发组织的管理人员,这部分人的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市场经济伦理的走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者,民之表也”。强化管理者道德模范的示范意义,鼓励其发扬“从我做起”,严以律己,以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和带领其他人。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能引导市场伦理向公平、公正的伦理转向,使得市场伦经济伦理的建构符合正义社会秩序的要求。

最后,要培育道德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消除市场经济下的负面因素影响,单靠伦理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培育道德的社会环境,才可抵制堕落思想的侵蚀。其一,强化社会政策引导作用,坚持物质享有和精神家园建设并举原则,“一方面要搞市场经济,要增加收入,要赚钱,要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搞拜金主义,使我们的后代变成精神空虚,思想腐朽的人”。其二,加强舆论监督。社会舆论对民众的行为有极大影响,多宣传伦理规范对个体自律的引导作用。面对当前市场伦理困境的情况,舆论界多揭露恶的行为,多扬善的举动,这是舆论工具应当担当的社会责任。对不符合正确经济伦理规范的行为,如拜金主义、假冒伪劣、欺行霸市、权钱交易要揭露。而对于符合经济伦理原则的行为要宣传,通过舆论工具的宣传引导,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伦理导向,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良善的经济伦理观念的完善。

(四)完善社会相关制度建设

对市场领域内经济伦理的形成,相关制度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相关社会制度的好坏对人的经济伦理信念的形成能产生示范效应。因此,经济伦理的构建还应重视相关制度建设。

首先,加强相关市场经营的政治体制改革力度。推进与市场相关政治体制的改革,实现经济民主,加大市场领域内反腐力度,遏制腐败,建构和谐、民主、文明、公平的市场;要加强市场领域相关执行权力的监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社会主义的公权力都源于人民,必须鼓励为民众服务的牺牲精神,推动市场内互利原则的引导,确保市场领域内的公平和正义。当市场公平和正义被破坏,经济伦理就会陷入尴尬,就会错误的引导市场的经营行为;当公平和正义被维护,经济伦理就会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因此,经济伦理的构建依赖于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秩序,完善市场相关政治制度也就成为必须的前提。

其次,经济伦理建设与法制化进程相结合。经济伦理建构必须和法制化进程紧密结合,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有机整合。因法律规范是经济伦理实践的最低限度。法律和经济伦理原则的最大不同在于伦理原则的非强制性,是自律原则,所以市场生活中伦理实践需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撑,否则它就是脆弱的。因此,把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适性经济伦理原则上升为法律,用法律制约民众的行为,从而使民众都能按照伦理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产生普遍的、正面的社会效果,这是建构市场经济伦理体系不可缺少的要素。

总的来看,市场经济伦理目前遭遇到的困境是阻碍市场正常发展的巨大阻力,要改变这一形势,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加强对市场经济伦理原则的规范和引导,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

结论

从对当前市场经济伦理建构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对解决这些困境所作的反思等来看,要解决市场伦理的完善所要实现的目标,其主要的难点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公众的“义利观”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这就导致义与利的关系无法得到合理的协调,并以此为基础协调公众合理、合法追求自身的应得利益。其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应是全社会共同努力才可实现的目标,但是当前社会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公众更多关注自身的利益诉求,并不会特别关心社会整体福利的推进,以至于一种个人主义的功利化取向被多数人认同,这使得合理、健康的市场伦理观的建构遭遇到民众心理上不自觉的抵制,因此,建构合理的市场伦理观过程就必然受到不良道德取向的制约。其三,社会、政治生活的实用倾向使得公众道德势利化,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以金钱、权力为标准推动个人道德的退化,在政治生活中贪腐、奢靡现象使得民众对公权力的公信度产生了怀疑,因而,公众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也随之降低,这进一步恶化了市场伦理建构的大环境。从这些难点来分析,当前的市场伦理体系的建构要摆脱负面因素的影响,惟有在制度的约束下,整个社会以积极的态度祛除不良的社会价值、道德取向,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教育领域等各方面努力消除所遭遇的困境,才能最终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实现市场伦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

2.武经纬,方盛.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与理论困惑[m].人民出版社,1978

3.张鹏程,王雅文.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滑坡现象与本质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4.任蓓.中国当前道德危机的成因与消解对策分析[J].学术探究,2008(11)

5.毕天云.经济社会学视角中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陈杰,刘彦朝,周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再探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侯居茌,魏建丽.社会公德缺失因素分析及对策[J].理论纵横,2006(9)

市场经济构成篇9

[关键词]市场;市场结构;社会网络;场域

[Doi]10.13939/ki.zgsc.2017.02.023

1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流经济学很早就意识到离开制度分析,西方经济学难以担当起解释中国现实的重任。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有大量的重要著作和论文对应用社会学的方法开展市场过程的研究进行了界定。社会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什么是市场?国家建构和市场建构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弗雷格斯坦,2008)如何对人和不确定的环境进行管理以创造市场的稳定性等。

弗雷格斯坦提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和持续的推动作用;治理各种交易的有效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缺少基本的政治制衡力量来确保经济增长的收益不被那些既掌控着政府又控制着企业的人所汲取。”(弗雷格斯坦,2008)如果弗雷格斯坦的论断是正确的,那么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进改革开放释放市场力量的政策范式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是否说明我国有一种内生的文化模式或制衡力量在支撑着市场的稳定性的达成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呢?我国市场内部的行动者用以创造和稳定他们居于其中的方式是什么?市场场域中的社会结构又是如何创建并实现稳定的?这些问题需要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关系、权利、意义作为解释的核心要素对市场提出一种替代经济学的社会学理论解释。

弗雷格斯坦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组织制度学派主张用政治――文化的分析方法把深入挖掘出的区域市场的政治文化特征运用到对市场理论的分析中去,他认为:“那些致力于创建市场社会的国家各不相同的经历表明,通向发展的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我们现有的发展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实际路径之间存在着某种张力。这种张力恰恰有助于我们识别不同国家之间在社会和政治发展过程方面所表现的异同之处……通往经济发展的道路不止一条……在应对中国问题时那些由中国发明创造出来的文化模式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系统地挖掘整理。”(弗雷格斯坦,2008)

由此,本文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比社会网络和制度两种分析方法,对如何研究我国的市场过程展开探讨。笔者主张运用弗雷格斯坦以场域为分析单位的制度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我国市场的社会结构特征并解析了有关我国市场结构的四个基本命题。

2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市场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怀特认为市场是“生产者自我再生产的角色结构”(white,1981:517)。怀特指出,只有当行动者在其行动中考虑到彼此的时候,稳定的生产市场才成为可能(white,1981)。格兰诺维特扩展了怀特的这个观点,认为所有的经济互动都集中在社会关系之中,及他所说的“市场的嵌入性”(Granovetter,1985)。

弗雷格斯坦认为市场是一种场域,它不仅依赖于在位者的权力,而且依赖于社会中更为一般的使在位者的权力得以保持的规则。市场场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某一特定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即供求平衡)往往会置市场中所有的企业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这是因为,价格机制促使所有企业以低于其他企业的价格出售物品和服务,这就对企业财务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市场的社会结构从根本上说是权力系统,凭借这一权力系统,在位(支配)企业采取策略和方法实现自身稳定,并再生产出他们相对于挑战(受控)企业的地位。

弗雷格斯坦关于市场和市场结构的论述与怀特的“稳定的市场可以被形容为‘自我再生产的角色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在位企业和挑战企业持续的再生产出他们的位置”(white,1981)的论述基本一致,在怀特关于市场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了市场场域概念使得市场作为一个建构过程的观点更加突出。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场域的建立并不依赖于在位者的权力,区别于怀特的稳定的市场可以被形容为“自我再生产的角色结构”,中国的市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政府生产出的位置结构”。市场场域的再生产是场域中各结构位置的再生产而不是位于市场中的各行动者(在位者和挑战者)自身的再生产。

3我国市场的结构

3.1关于市场制度社会建构的两种分析模式

在涉及探讨市场制度问题时,社会学界并非只是在玩有关市场概念的游戏,每个学派都致力于建立关于市场的有潜力的社会学命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市场制度的建构问题成为社会学研究市鑫侍獾暮诵穆厶庵一。社会学界最具典型性的研究模式,分别是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式和以弗雷格斯坦为代表的制度分析模式。

新经济社会学关于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有四个共性特征:一是都寻求对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的替代经济学的社会学阐释;二是都认为市场本身是一种社会结构;三是都认为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是能动的建构过程;四是社会学有关市场的核心议题是市场稳定化问题。

3.2我国市场结构的四个基本命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有的社会学家把这个转型期描述为生产市场的过程。笔者认为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我国的市场结构必须首先遵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对于市场问题分析的共性特征:把市场本身视为一种社会结构;市场是一个建构的社会过程;对于市场的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市场如何实现稳定的研究,即生产市场与市场的再生产如何使市场自身实现稳定。

^别于怀特的稳定的市场可以被形容为“自我再生产的角色结构”,笔者认为中国的市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政府生产出的位置结构”。中国政府在市场的创建过程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建构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场域的生成是建构在社会网络关系基础之上的,由于行动者在一系列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的不同,生成了市场场域中的在位者和挑战者。市场场域的再生产是场域中各结构位置的再生产而不是位于市场中的各行动者(在位者和挑战者)自身的再生产。笔者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命题作为研究我国市场的结构的框架。

第一,中国政府在市场的创建过程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对法律、产权及其他交易规则进行保护,对公路、学校、基础设施等公共秩序和公共物品进行持续的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公共秩序,维持了市场的稳定性。

第二,从外部来看,各级政府持有或控制的企业客观上形成了竞争,这些竞争使得某个地区或者某一层级的政府控制市场和进行寻租变得十分困难;从内部来看,政府有一套严密的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制衡了核心权力的寻租行为,保障了市场的稳定性。

第三,在市场生成的过程中,市场场域中的在位企业和挑战企业形成竞争。在位的企业要么由政府直接所有,要么由与官员有密切关系的人员持有,在位企业和挑战企业的竞争使市场场域形成,由于场域中的行动者的结构位置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市场的稳定性得以达成。

第四,在中国,市场场域的建立并不依赖于在位者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四类规则――产权、交易规则、治理结构和控制观。行动者之间的合约履行主要依靠于地方性网络关系,其次依靠于以上四类规则,四类规则的实施同样是以地方性网络关系为基础的。

正是这样的市场结构保证了我国市场场域中的在位者和挑战者互动并使互动的稳定性得以达成,当然,这些研究命题还需要日后大量经济社会学者通过经验资料加以论证才能真正丰富社会学关于我国市场问题的讨论,以期获得对我国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问题的本土阐释。

参考文献:

[1]尼尔・弗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m].甄志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市场经济构成篇10

关键词:结构变迁非均衡性金融创新

在中国金融市场扩张规模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市场发展中的结构非均衡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尽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初期,金融市场数量扩张先于结构优化,但当数量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结构优化就成为市场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能继续依赖数量扩张和加快速度的路径,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结构优化为重点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非均衡性: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跨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大大加快了中国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的步伐。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变迁过程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从融资结构变迁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呈现“三主导型”特征,既银行主导型、政府信用主导型和长期主导型。一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实际上由企业的融资结构决定。如果企业主要采用债权融资,那么金融市场必然以企业债券市场和银行贷款市场为主导,而如果企业更多地选择股权资本,则金融市场就会以股票市场为主。

首先,从近几年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变迁来看(见表1),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融资比重高达80%以上且在逐年上升(2004年金融宏观调控略有下降)。

合理的?笔者认为,金融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应该表现在金融功能的日益完善与金融效率的日趋提高。因此,金融功能的完善程度与金融效率的高低程度可以作为评估金融市场结构合理性的一个定性标准。具体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判断:

一、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发展不仅体现在金融市场规模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与之相适应,经济发展也不是一般的经济增长,更是结构的优化。这种结构优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金融市场机制的传导来实现的。金融市场机制在联系资金的供求,联系储蓄与投资的同时,也沟通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笔者认为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是否优化可以作为判断金融市场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和投资的长期失衡,主要表现在投资率持续走高,消费率不断下降。从1994年以来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5%以上,2004年高达52%。中国为什么出现投资和消费的失衡呢?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融资结构“三主导型”特征所造成的。因为“三主导型”金融市场的资金大量流向银行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和国债,而长期贷款和国债资金主要是支持投资项目的,这就导致了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和投资的长期失衡。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向结构不利于增加就业,导致失业率进一步上升。据统计,2000至2004年以来全国新增信贷中的2/3贷给了国有企业。而自1995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一直是负值。特别是在本轮的经济增长中,我国所有的资源包括银行系统、中央和地方财政系统的资源还不断集中向国有企业注资,即大量的资金流向了一个总体上没有就业增长的部门,而大量吸收就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却面临融资困境。

二、从金融稳定性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首先,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较高,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一般水平为4:6,而我国2004年为1.7:8.3,而且间接融资具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以短期资金为主,会蕴藏着潜在的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外援融资比例较高,并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会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会由银行和政府承担,造成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大量增加和各级政府财政负担的不断加重,孕育着非常大的金融风险。同时,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不仅因资本重组率过低难以支撑信贷的超量扩张,而且大量中长期贷款实际变相成为企业资本金,增大了银行系统的贷款风险。其次,衡量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另外一个常用指标是m2/GDp。一般而言,当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m2/GDp比率就会下降,直接融资的比率会相对上升,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2004年底我国的m2/GDp比率为1.85,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从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看,这一指标过高,往往蕴藏着较为严重的金融不稳定因素。这一指标的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而且信贷资产的运用效率趋于下降。同时,因为直接融资发展滞后,使得现有的间接融资中,大中型企业和中长期基建项目贷款比重高,贷款集中度高容易形成不良资产,不利于金融风险防范。最后,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债券市值不足股票市值的30%,债券品种结构不合理,国家财政债券比重高,企业债券比重低,市政建设债券几乎空白。企业债券在行政审批制度下又集中于少数大型企业,中型企业难以发债筹资,于是体制外融资方式层出不穷,非法集资问题严重,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

三、从资金的配置效率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在银行主导型、政府信用主导型和长期主导型的金融市场体系中,金融资源的垄断性不仅会导致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过深也会使得市场的运作机制弱化。突出表现:一是缺乏合理的投融资渠道,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这就造成一方面是目前我国超过13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缺乏直接投资渠道,投资者无法根据不同风险偏好自由选择投资对象;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根据市场资金与产品供求变化,选择有利融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并及时调整生产规模与结构。二是当前资金向国有企业集中的现象,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近年来,大量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债转股、技改贴息以及上市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流向经济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而高科技、高效率的中小民营企业资金却严重供给不足,最终导致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三是资金在金融市场上不能自由流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是三个分割的市场,资金不畅通、价格不统一。

由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并不优化,还存在许多结构性缺陷,

三、金融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的路径选择

结构性缺陷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由于缺乏一个审慎的规划,多年来“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加剧了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经济学中的“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必须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笔者认为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金融市场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来“削长边补短边”。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金融制度创新优化市场结构。按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发展规律,市场是制度安排的基础和孵化器,有什么样的市场构造和市场文化,需要什么样的制度设计、监管布局和制度安排,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遵循市场结构和状况来配置制度资源,因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与市场预期带有很强的正相关联,从而制度资源也能够对市场预期产生激励共容效益,市场内生的责任约束机制、市场与社会的纠错预警和识别机制、市场基础建设和服务机制及资信、信用的规范、配置机制,都能够有效地规避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风险。因此,制度创新的最基本任务是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公允的环境,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孵化并培育市场向更高阶层发展,而不是制度设计一个高层次的制度环境,让市场跟着这一体系运转。因为市场需要一个吸收的时间和机会,制度搭建的平台,最终需要市场的配套体系的完善和润色,而这脱离不了市场的认知的时间过程,因而制度移植需要支付市场的跨越成本。

(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优化市场结构。一方面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发展场外交易。鉴于中国目前金融创新经验不足,我国衍生市场的发展首先要从运用金融工程的系统分析方法创新金融工具,发展场外交易开始。另一方面,适时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开发场内交易。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的衍生产品所需要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也不可能同时具备和成熟。因此,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应科学地安排顺序,时机成熟的先行推出。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远期、期货、互换、期权五种最基础的交易中,应当先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另外,我国近年商品期货市场经过规范正日趋成熟,期货交易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加之衍生金融交易的试点都采用了期货交易,因此可以把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作为先期发展的重点。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国债规模的扩大,应尽快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我国当前股市波动甚烈,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有关,有关方面正在研究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发展股指期货可以让投资者运用对冲手段,以降低股市风险,刺激股票交易。何时推出国债和股指期货,应该根据基础市场发育和宏观监管水平来决定,尤其应该坚持立法先行的原则。

(三)通过金融主体创新优化市场结构。首先,优先培育包括存贷款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定期存单转让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内容的货币市场;加快培育资本市场,优化结构,在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尤需大力培育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在上述原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发展利率、汇率和股指等金融衍生市场。在发展场内交易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其次,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真正建立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机制;再次,大力支持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稳步推进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规范和完善民间信用;最后,积极发展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证券公司兼并和资产重组,形成中国的投资银行业。

参考文献

1、Levine,Ross,andSaraZervos,1998,“Stockmarkets,Banks,andeconomicGrowth”,americaneconomicReview,88(3,June)

2、Harris,RichardD·F·,1997,“StockmarketsandDevelopment:aRe-assessment”,europeaneconomicReview,41(1,Janu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