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03

审美与教育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爱心;创造力;心理调控力

一、爱心的培养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入进去,但美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因为,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人在审美中,将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最主要的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对象。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

审美与伦理都讲爱,这两种爱有重叠的地方,美一般以善为前提,因此审美的爱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反过来亦然。这叫作以美成善,以善成美。美育与德育在这里,实际是互为手段的。审美的爱与伦理的爱也有不统一的地方,这主要是审美比较注重形式美,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将事物的内容存而不论,只欣赏它的形式,这样,它与善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尤其是欣赏自然美。一般伦理是不管自然的,然而在审美活动中,自然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这时,善就不是美的前提了。审美讲的爱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伦理讲的爱。伦理有它的合理性,审美也有它的合理性,它们都是现实的存在。

就对人的爱心培养来看,伦理与审美都有它的作用,由于爱在审美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比伦理的爱广泛,比功利的爱深刻。因此,它对人类爱心的培养也就显得不同一般。可以说,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审美心理是很丰富的,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感知、理解、联想不是审美活动特有的,真正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

正因为审美的心理特点是想象,所以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作家、艺术家是最具审美力的人,这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艺术最重要的品格是创造,它来不得半点重复。任何称得上艺术的作品都是“这一个”。正是因为艺术是独创性的工作,所以康德将它派属为天才。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

智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知识教育,二是能力培养,能力中主要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育通过培养人的想象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不少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或者说审美最富有想象性。

三、审美超越与心理调控力的培养

审美的超越有多层意义,就它对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物质功利的超越。审美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它对于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一定的心理距离就是超越。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其实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这不同的角度中就有个对事物与自己功利关系的态度问题。提出“心理距离”说的布洛举了一个例子:海上遇雾,从功利的角度看,它耽误了行程,心情只能是很糟糕的,但是如若换成审美的眼光,则大不一样。以审美的眼光来看海上的大雾,首先不要考虑它对行程有何妨碍,只把它当作风景来欣赏。这样,人们就会感到那海上的大雾其实是很美的,心情就不是糟糕的而是愉快的了。这种将功利用括号括起来,存而不论,换种眼光(审美的眼光)去看问题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调控。

2.对主客对立关系的超越。主客两分,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强调主客两分是西方的重要传统。这种哲学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也有局限性。这就是它相对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统一,群体或个体与对象的统一。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种哲学――主客两合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叫“天人合一”。主客两合的哲学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审美与教育篇2

关键词:语文审美素质培养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赵州桥》一课,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让学生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以及中心词语"精美的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各种龙的图案,来品体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其中"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相互缠绕"等神形兼备的描写以及"吐、抵、游"等动词的准确运用更是赋予这些石雕龙鲜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态,大有一触即活之势。无限情态尽在眼前之感。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创造智慧,继而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通过形象逼真的录像,把钱塘江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急切探知课文内容,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

三、引导学生赞赏高尚品质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剖析是实施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例如:《舍身炸岸堡》中,在危急关头,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时的刚毅的神态、果断的动作、坚毅的目光、激昂的话语无不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亲人离别时那真诚,依恋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别时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呼唤。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五、训练学生表达美

审美与教育篇3

主旋律电影通常是通过再现历史现实来激发人类情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兴能力。主旋律电影不同于其他影片的一大特点即在于其更加客观而真实地重述历史和现实。2009年,中国生产出一大批以建国60周年为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其中以《建国大业》最受瞩目。影片真实地讲述了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和召开,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2011年的主旋律影片《建党伟业》,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影片以、、陈独秀、蔡和森、、等最早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拍摄的影片《辛亥革命》主要讲述了从1911年初到1912年初,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革命事件。中国的革命党人在结束2800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付出,赢来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这些主旋律影片,使我们认识到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了解到老一辈革命者们百折不挠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主旋律电影通过描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激发人们的情感,提高审美感兴能力。审美感兴能力并非简单的认知能力,而是通过表象去感悟生命意义、体味其中真谛的能力。《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三部影片,不仅仅使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新中国建国、建党和实现民主共和的历史,也从中深刻认识到前辈们为了心中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这些主旋律影片的特殊身份使其更加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兴能力。

二、主旋律电影与审美情感的培养

当今这个时代,是情感淡漠的年代。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技术,给人们带来巨大财富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灵魂的虚空与情感的缺失。对审美情感的培养在当下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审美情感并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意志与欲望,也不只满足于艺术带给我们的刺激与享受。审美情感是艺术所赋予的一种形式化的情感。正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而这种情感就是审美情感。以当代电影的发展速度和受众来说,其是最有助于培养审美情感的一门艺术。电影可以将被人们遗忘的、美好的事物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虚空灵魂的填补。不同于其他电影,主旋律电影主要培养的是人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结。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大都表现了祖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为了解放与和平而英勇战斗的民族英雄形象,这些影片所具有的审美教育意义是其他影片所无法比拟的。影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展现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用封建王朝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来激发我们树立远大理想、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建党伟业》通过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让我们更加热爱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共的领导下。《建国大业》重温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事件,使我们了解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激发我们更加浓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三部影片也对英雄主义作了最好的阐释。《辛亥革命》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也让我们了解到英雄人物的生活细节与情感,拉近了英雄与我们的距离,用现代人的艺术观诠释了英雄主义。《建党伟业》一改主旋律影片大量使用战争场面的传统,而是抒发汹涌澎湃的英雄之气。末世枭雄袁世凯,有勇有情蔡锷,孤胆英雄,少年才俊,英雄之气充斥整部影片,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震撼与鼓舞。《建国大业》导演韩三平称《建国大业》是一部“英雄史诗”类电影。影片中尽数“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智慧、情怀与理想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主旋律电影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就是能够使我们观影中所产生的爱国热情和英雄崇拜升腾为观影后内心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结,在这个情感淡漠的年代,找回最最浓烈的审美情感。

三、主旋律电影提升审美教育功能的新举措

当下的主旋律电影较之传统的主旋律电影有了很大的改观,传统的主旋律电影政治导向性过强,题材的选择面过窄,人物刻画过于模式化,使得大众产生一种排斥和拒绝的心理。当下的主旋律电影更注重时代特征和受众的心理,从各个方面寻找突破点,以求得到更多的受众和更好的发挥审美教育功能。

(一)审美取向的转变

主旋律不再等同于说教。过去的主旋律电影过于说教和宣传,使影片的内容和形式都显得过于模式化,导致一些年轻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产生反感,其审美教育意义也因其过于浓烈的政治性而逐渐削减。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打破了主旋律电影刻板的模式,题材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大众的审美兴趣,减少政治说教意味,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2009年,我们迎来了主旋律电影审美教育的春天,大批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不断涌现。揭秘内幕的《天安门》、幽默沉重的《斗牛》、悬疑刺激的《风声》等多元化的电影题材,既丰富了银幕、提高了票房,又娱乐了大众,扭转着人们对主旋律电影几乎已经根深蒂固的认识。主旋律电影对历史和现实的展示更加人性化。传统的主旋律电影给人的印象总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和高、大、全的人物形象,是宣传国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和说教的工具,缺乏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当下主旋律电影一改往昔的概念化和说教化,更加生动感人且贴近生活。影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都避免了使用大篇幅战争场面的描写,利用更多的文戏,理性而平静地把历史展示给观众;对影片中的英雄形象作了细节化的处理,他们不再是传统主旋律影片中的“神”,而是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是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民众的一分子。主旋律电影审美取向的转变也改变了人们对主旋律影片冷漠的态度,使主旋律影片更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大众审美心理。

(二)商业娱乐元素的注入

大众的审美兴趣决定着其对电影题材的选择,而审美兴趣又源于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当社会处于动荡变革的历史时期时,受众更希望了解的是社会事实和重大事件。但在当今社会稳定的和平年代里,受众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关注和热情正在减少。那么在和平年代里,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该如何点燃受众的求知热情呢?主旋律电影要想得到大众的接受与喜爱,就必须符合时代特征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当下,娱乐性较强的商业电影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电影类型,因为商业电影更接近现代生活,贴近受众心理,且更具流行性。任何艺术形式都只有得到大众的认可,才能够实现其艺术价值。主旋律电影也开始通过商业娱乐元素的注入来激发受众审美兴趣。商业片中经常使用的“人性化”“调侃”“反讽”等多种表现手法开始出现在主旋律电影中。艺术性、教育性再加上商业性,令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获得了喜人的票房成绩。

审美与教育篇4

关键词:美学;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57-01

美学作为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和指导着文艺的发展、文学批评的方向以及人们的文艺创作,影响和指导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美学教育。

一、美学的作用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美学首先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这就决定着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及社会一员的人必将与现实产生种种关系,而人与现实的关系又以需要为前提、为根据。仰韶遗迹中的鹿纹彩陶盆、蛙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无论是盆本身还是盆上的各种纹饰,与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彩陶盆上形态各异的鱼、奔驰的狗、爬行的蜥蜴、拙钝的鸟和蛙以及人面含鱼的形象,既让人清晰的感觉到当时生活的生动、活泼、纯朴、天真,也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崇拜意味,这种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已然脱离了单纯的物质需求,而与人们的宗教艺术需要紧密结合。因而我们在追寻美的足迹的时候要认识到青铜艺术中的严重的命运气氛和神秘的狞厉风格,以及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中荡漾出的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认识我们与美关。物质需要是一种使用关系,体现的是利之美。精神需要又可以分为三种: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这三种需要分别对应着我们对真美善的需要。美学指导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与人生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直接指导着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二、文艺发展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随着美学观在不同社会状况下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反映在文艺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之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会影响文艺的发展。文艺的研究对象既涉及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这是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也涉及有关文艺的问题和观点,这是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美学的研究范围决定着文艺与美学的密切关系,也决定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文艺创作离不开美学观念。艺术以人的心理感受为中介,把掩盖在生活中的美之条件揭示出来和组织起来,这就给了这条件以美之生命。与其说艺术创造美,不如说艺术创造了美的条件。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引起读者的美感,那么这美不是在艺术家的劳动过程中,而是在读者受到感动的时候产生出来的。

艺术成为审美关系就在于艺术就是专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是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还是饕餮狞厉的殷商青铜;无论是儒道互补的先秦理性精神,还是骚赋耀目的楚汉浪漫主义;它们在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趣味、艺术风格的同时感染了当时代的人,也与我们今天的审美爱好相吻合,使我们产生着亲切之感。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本着审美的需求,去体悟文艺的博大精深和美妙深刻。紧扣文艺发展的脉搏,去感受血液涌动的美的律动。

三、美育的要求决定着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美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是形式美育向实质美育的跨越。美育的对象涵盖了我们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以艺术的形式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是我们美育的对象。山川风光,自然形胜是美的源泉。美育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章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祖国山川的壮美,四季自然的风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方方面面有着美。社会之美包含人物之美、人体之美、服饰之美、语言之美、行为之美、社会环境之美、斗争之美、劳动之美等。如果你有能感受美的眼睛和耳朵,那么,美就“客观地”在你的周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环境美、行为美、斗争美、劳动美、服饰美,都有倡导和弘扬。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让我们感受到老北京的胡同之没的特殊文化沧桑,这何尝不是一种环境之美?《诗经》有大量歌颂劳动之美的篇章,这何尝不是人们对劳动的歌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等课文之中语言的智慧和精彩,这何尝不是语言美的展现?

作为自然美、社会美集中体现的艺术美,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因素的主要内容。艺术美覆盖着我们精神生活的始终,艺术美凝聚着人的情感和观点,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反映在许多方面。我们的“审美情感”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形式”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既在形式又不只是形式。就语文教学的特点来看,艺术美包括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美,即文艺作品的内容美,也包括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美,即文艺作品的形式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将美育与语文有机结合,再现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境,让其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进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与教育篇5

[关键词]影视;素质教育;审美教育

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的优秀人才,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各类艺术教育尤其是影视教育。电视机、影碟机、家用摄像机的发展与普及有目共睹,但影视知识的普及教育还远远没有跟上。我国影视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其他学科还显得较薄弱。这种状况早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实施影视教育的力度。影视教育普及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成了培养大学生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进一步塑造完美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工具。

一、影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1 21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影视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影视教育理应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影视教育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影视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影视片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由于影视类课程自身的特点,讲授中分析大量生动形象的影视片段,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真、善、美的相互关系,起到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2 影视教育有利于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

人类科学技术史已充分证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水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影视媒体的传播特性有利于教育的大面积普及,影视媒体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可以把课堂搬进家庭。使任何人在有电视信号覆盖的地方都能得到优秀教师讲授的课程,并且能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教育的需要。影视媒体使现代教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使教育贯穿于人的终身。影视媒体有助于学生改变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影视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通过创新性学习,才能面对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新月异的工作和生活,加强影视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直觉、感悟等思维,有利于个性化培养,有助于创设学习情境,因而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 影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输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之一,它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得以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总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而主流影视文化能够通过电影电视等传播工具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使人民群众在接受各种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流影视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二是将其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影视教育是培养审美观的重要工具

1 影视艺术具有美的感染力

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因此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影视作为最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综合艺术,在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和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还能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影视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影视作品的侵蚀。

2 影视艺术具有审美娱乐功能

通过欣赏影视节目,使人们得到休息和娱乐,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看电视已经成为不少人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通过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影视艺术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影视审美过程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内容,它是生理上,心理上得到的愉悦。否认影视的教育功能是不可能的,否认电影的娱乐功能是不明智的,当然娱乐作用不是那种廉价、粗俗的逗笑,更不是低级趣味,我们提倡的是格调高尚的娱乐性。以健康的形式让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赏心悦目,消除疲惫,受到教益,获取美感。

3 影视艺术能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审美与教育篇6

在改造社会和自然的过程中,对美的追求不断的推动着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艺术的世界中对美得追求不仅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艺术本身的价值所在。所以审美教育成为了现代艺术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声乐技能的掌握和培养,也要重视对声乐教学所具备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充分的认识审美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利用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感知力。首先,审美是艺术长存的基础。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审美观念的培养可以让人们能够借助歌词的内容更加明确歌曲的内涵和音乐的内容,弥补高校在校生在声乐表演中知识积累局限于教材,生活阅历相对少的缺点。让学生从整体上学会把握美感的所在,抓住艺术的真正魅力,从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审美观念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进校时就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教育和培养,树立学生自己的声音形象,加深学生对审美的印象,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审美观念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

审美教育可以使声乐表演者产生愉悦的心理,切身感知自己所创作的音乐的美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能够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感知现实社会之外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净化和熏陶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追寻美好的事物。再次,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离不开审美,独特的审美可以使学生彰显个性,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发现艺术。让学生带着美得和善良的眼光看待世界,提高学生的美育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美感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欲望。同时也可以改变只教授技巧的枯燥和单调的声乐课程,以学生的感受为中心,改变教育的观念。在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不能缺少审美教育,尤其是对音乐艺术的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不仅可以熏陶学生的对音乐的感知力、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还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二、如何把审美教育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审美教育有很大的价值,我们可以把审美教育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从发音练习、音乐词曲和舞台表演艺术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同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推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在发音练习中融入审美教育。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是介绍简单的发音技巧是不够的,单单的拥有好的嗓音也是不够的,在系统科学的发声练习中要教会学生让自己的声音具有艺术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靠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体会,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自己的每一个发音当中都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让美好和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想象自己正在呼吸着天地间的精华,吐气如兰,发出的声音犹如精灵般在美丽的天空中跳跃。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同时也能让声音具有艺术魅力,感染更多的人。

审美与教育篇7

“音乐审美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只有通过学校音乐审美教育才能实现,从音乐中去欣赏和体验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

[关键词]

学校音乐审美教育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审美教育是一个又既古老又新鲜的课题,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们就已经在思考这个课题,而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音乐艺术已变成商品走上市场,在学校音乐审美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审美情趣的课题,更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去实践和思考。

一、音乐审美情趣的概述

《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中“音乐审美情趣是指个人在音乐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某些音乐作品、音乐风格的喜好和偏爱”。《美学与美育词典》“音乐审美情趣又称音乐审美趣味,是指人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音乐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态度、兴味和追求,是人审美意识组织部分,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音乐审美漫话》书中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音乐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音乐接受活动和社会实践经验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音乐审美情趣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直接反映出个体的音乐审美兴趣、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意识等。这是一种带有较强情感倾向性的审美评价,与人的世界观、艺术观、文化修养、音乐素质、和社会经历有直接的联系。

音乐作品是存在着优秀与粗劣、通俗与庸俗之分的,人的审美情趣也有高尚健康与庸俗低级之分的。音乐审美趣味的高尚健康与庸俗低级的分界线在于:人们是从音乐中去欣赏与体验人的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还是只把音乐作为一种官能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1]。高尚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并不断逐渐形成的。

综上,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情趣是指个人在音乐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某些音乐作品、音乐风格的喜好和偏爱,它与人的世界观、文化修养、音乐素养有直接联系。审美情趣有高尚健康与庸俗低级之分。高尚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即具有正确的音乐审美判断力,是对音乐作品的真善美、假恶丑具有鉴别能力。庸俗低级的音乐审美情趣,即对音乐的感受停留在感官、娱乐的层面。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概述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概念。广义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审美主体在一切音乐活动中所受到的教育,它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一切音乐审美活动中对人产生的美感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只要通过审美对象(音乐)和审美主体(听众)的直接的交流传递就可完成,但由于缺乏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和有准备的教育措施,使它不得不停留在一种自发性的审美效应体现阶段。狭义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有明确教育目的和计划、由施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并能产生一定预期审美效果的音乐教育活动[2]。本论文所指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狭义的音乐审美教育。

(二)从建国后到目前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状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教育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音乐审美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2年3月,中央人们政府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中、小学、幼儿园的《暂行规程》(草案),《暂行规程》(草案)对各级学校的美育分别提出了要求,其中中学美育的要求是“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的创造力”[3]。

1949年到1956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建设期,这期间的的学校音乐教学注重音乐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从1957年至1966年,我国的教育受“左”的政治运动的冲击,音乐教育的目的只局限于为政治服务,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被淡化了,随后我国的教育秩序更处于混乱之中,好多年学校音乐课都不开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教育进入了新的春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再次强调了美育中教育中的地位;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把美育提到国家计划当中,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第一次为美育、音乐教育正了名,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其重大的影响[4]。1989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总体规划》第三部分“教学”,在“基本要求”中强调学校艺术教育应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5],从《总体规划》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可看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重要性。1994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通知》,“《通知》”更加突出了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2001年,国家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通知,《通知》在教学任务里以“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再次强调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三、学校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学和审美教育学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通过音乐教育才能实现它的功能、任务,而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只有通过学校音乐审美教育才能实现。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音乐是作为具有一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具有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音乐作品从内容和质量上在存在着高尚健康、低级庸俗之分的,前者让人积极向上,陶冶情操,后者使人消沉,影响身心健康。例如目前流行音乐就存在着良莠并存的现象,其中一些格调较低的作品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现状,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纷繁的音乐世界里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增强审美判断力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活动。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是最重要,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才能提高音乐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感知包括了感觉和知觉,音乐感知具体是指学生对音乐的音高、节奏、音色、速度、力度、和声的听辨、感受和理解。人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就是要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人对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是要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的。例如有些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感受不了音乐的美,因此就不喜欢。这是因为他没经过音乐审美教育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进中外经典名曲,从简单到复杂,从通俗到高雅,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逐步达到审美深层次境界,培养高尚音乐审美情趣。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音乐美鉴赏能力是感受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鉴赏能力是和人的音乐素质、文化修养、生活经验密切关系的,这种能力也要靠后天培养,因此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和评价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先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入手,通过欣赏优秀流行歌曲之艺术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通过对流行歌曲歌词、歌曲音乐本体的鉴别,增强学生对流行歌曲的鉴别能力。另外强化高雅音乐的鉴赏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表现能力。

音乐是表现性艺术,音乐美感的传递不仅可以激感而且能唤起参与意识。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进行识谱、、欣赏、唱歌、演奏等技能学习,但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美的表现。

(五)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创造能力。

音乐创造能力,即时把音乐的技能、知识及对音乐的体验以新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音乐审美能力,它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发展发散性思维,而且能使学生形成直觉创造力,通过观察生活,用音乐手段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情感。

音乐是一种艺术美,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开那些枯燥无味的技术操作,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美好的音乐“寓教于乐”,使音乐教育进入审美层次,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333页.

[2]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08第64页

[3]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第77页

审美与教育篇8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审美意识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中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扩建,学生人数和师资力量都在不断扩大,使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中职院校来讲,它们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不断将学生的特点和美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便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生无论是在基础上,还是在自制力上都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中职学生无法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长此以往,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学习容量,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中职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主观、生动、形象的影像,给学生以听觉以及视觉上的刺激,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我们都知道,那些纤夫的面部表情各不相同,在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播放一首与此情形相同的歌曲《黄河号子》,让学生在听觉以及视觉双重环境下,感受那些纤夫的辛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相应的审美同情。学生有了以上感受为基础,教师再对作品做出相应的剖析,使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这样和谐、愉悦的美术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良好的互动,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中职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二、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中职教育来讲,它和高中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中职教育过程中,逃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所以,很多学生即使不喜欢文化课程,但是他们可能对专业课很感兴趣,所以,他们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那么,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就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将他们的优势都充分展现出来。随着审美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已有美术知识基础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不仅吸引了中职学生的目光,还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审美意识。我们都知道,多数中职学生都属于好动分子,无法长时间坐在教室里,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美术教师可以将他们带出教室,走进一些景区或者是公园写生,如此一来,学生的观察对象由静止的一幅作品,转变为眼前一览无余的景观,进而提高了中职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以及对事物观察的敏锐度。与此同时,在进行室外写生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所描绘的景物中寻找事物的美,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美术技巧来表达内心的美感。

三、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美术评价,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文化课都比较差,由于在初中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经常被老师批评,很少听到有关赞美和表扬的话,长此以往,在中职学生的心里就会出现一种得过且过的想法,对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也会由此丧失。美术课程是中职学生展现自我、重新塑建学习信心的大平台。对于同一副作品来讲,欣赏的学生不同,所得出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美术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第一印象做出相应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的角度多种多样,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讲解,还可以从作品的意境进行相应的说明,有了以上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赏析。对于教师来讲,无论是分析还是赏析作品,其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然后针对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相应的表扬和肯定。例如,在欣赏《奔马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观察,然后再用几句简单概况的话来描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知。在这样开放的教学环境下,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科学有效地带动了学生的思维。对于教师来讲,无论学生给出什么样的见解,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教师应当给予表扬和肯定。教师在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的基础上,再介绍画家创造此作品的历史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画家绘画的意图,从而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作品、分析作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普遍被人们所重视,大力发展和倡导审美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实际,在新的美术教学理念下,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审美与教育篇9

一、幼儿民间美术教育内容的开发

民间美术是一种审美创造,是积淀了一定历史文化和人类审美意识的符号,是劳动人民对美的感知与创造。但是,有很多民间艺术代表了成人的生活和审美取向,体现了成人的思维和情趣。因此,对民间美术内容的选择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开发民间美术教育内容时,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本园、本地的实情出发,从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教师的经验、教育资源的状况出发,突出儿童生活经验与发展的需要,始终将有趣、有益、生活化作为选择内容和设计活动的重要指针。为此,我们在众多民间美术的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对材料进行收集、筛选、改编、创编后,转化为适合幼儿的、为幼儿所接受的富有情趣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如剪纸、扎染、版画、印染画等;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如泥塑、脸谱、青花瓷等;本地区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如闽南古厝、惠安女服饰等;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民间美术教育内容,如风筝、花灯等。

二、幼儿民间美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在充分传承和利用民间美术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注重综合化、特色化、多样化的特点,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融合各种活泼多样的教育手段,将民间美术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与民间艺术的和谐感悟、互动体验中充分感受和体验民间美术的多元化特点。

1.民间美术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

(1)开展专门的民间美术欣赏活动。民间美术作品在形式上追求构图饱满对称,造型意象完整,色彩鲜艳明快,在视觉上讲究造型与色彩搭配的美感,体现着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因其缤纷的色彩、生动的造型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设计开展专门的艺术欣赏活动,将大量的实物、图片展示给幼儿,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各种各样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好看”和“美丽”,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及魅力。如中班教师选择了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风筝作为欣赏的内容,风筝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风筝,可以让幼儿感知民间作品色彩、造型的美,了解对比色的装饰性、图案的对称性等特点。

(2)开展深入的民间美术主题系列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民间美术,我们还以不同的民间美术内容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主题系列活动,幼儿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一些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作者生活、思想和创作意图以及有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对民间美术的“美”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如在引导幼儿欣赏娴静淡雅、造型美观、色彩协调的惠安女服饰时,我们先利用课件让幼儿了解惠安女的劳动生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惠安女服饰的特点,了解其服饰与劳动的关系,从中感受惠安女的勤劳质朴、吃苦耐劳的特质,增进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加深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

(3)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区域活动。在民间美术教育上,仅仅使幼儿感受和理解民间美术还是不够的,应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之落实到实践上。为此,我们在各班开辟特色活动区域,创设了模拟性、开放性的“刺绣坊”“小染房”“剪纸屋”“陶艺馆”“木偶馆”等民间美术特色手工坊,投放多种民间美术创作工具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让幼儿可以就地取材,用纸片、泥巴、面团、染料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在剪纸屋,我们既布置了剪纸艺术精品展,又绘制了可供幼儿参考的流程图,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创作剪纸作品,如我们将剪纸图案事先刻在塑料板上,引导幼儿通过拓印等方法创作剪纸作品。

(4)开展中国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在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挖掘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我们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民俗节日都会组织相关的节庆活动,营造鲜明的节日氛围,通过集中展示、文艺表演、创造比赛、作品展览、现场制作表演等活动,把节日民俗活动与民间艺术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节日气氛中,亲身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

2.实施民间美术教育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关注教育环境的熏陶。在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中,应注重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民间艺术美的学习环境。我们利用多渠道收集各种民间艺术作品的照片、图片、实物等,如风筝、刺绣、憨态可掬的布老虎、小泥人、面人作品、木版年画、剪纸、戏曲人物图片等,布置了一个个富有浓郁气息的民俗环境;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教育目标,与幼儿共同创设幼儿喜爱的民间艺术墙,墙上有幼儿利用废旧物制作的木偶、利用糯米团捏成的动物造型、小竹筐制作的中国龙、幼儿的剪纸“十二生肖”、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的提线木偶戏的表演场景等。这些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让环境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

(2)重视开展实践创作活动。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人们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在审美教育活动中,不能停留在纸上谈“美”,嘴上讲“美”,而是要紧密结合艺术实践活动,着重幼儿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在实践中表现民间美术对提升幼儿创造美的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动。幼儿丰富的创造力和不拘一格的思维使得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符合幼儿天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幼儿进行“剪一剪”“画一画”“染一染”“捏一捏”等各种充满趣味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幼儿对民间美术的理解与感情。

审美与教育篇10

一、探索与创作。上好每节艺术课,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对任课老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为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相当丰富的艺术门类。它更多关注人的精神境界,应当说美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教材。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美的熏陶,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去教学。

第一,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社会的关系。美术是一种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即美术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的,但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是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第二,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创作。美术是表现和激发学生创造才能的最佳方式之一。美术活动最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第三,联系社会:找出美术与社会的结合点,运用恰当的方式和技法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

第四,结合实际,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相同的题材。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由于美术教育具有人文性质,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需要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或跨越美术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第五,协调合作。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都绝非某个单独个体努力的结果。美术课上有选择地适当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绘画、设计、装饰物等作业,可以使个体与个体在积极的合作与交流中反省,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协作、谦让、文明的合作意识。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彼此积极支持和信任,主动沟通和交流,圆满完成集体学习的任务。学生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打动着彼此的心灵,表达着彼此的情感和人文追求。

第六,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游戏”是人的天性,是人最自由的状态之一。游戏教学具有愉悦性、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而且其生动活泼的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游戏式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游戏形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而流于形式,降低了美术课程的学科性。此外,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尽可能地一起活动、平等交流。

二、审美与辩证。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能通过美术教育了解艺术的价值,重视艺术作品和文化,提升生活素养。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文化与内蕴。校外美术教育力求使每一个学生了解每种艺术的发展脉络及其风格流派。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提高鉴赏能力,尊重科学与人格,扩展艺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