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十篇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十篇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23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1

1.文物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历史文物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此外,许多历史文物是国家对文物所在的地域、水域、海域拥有的铁证。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对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文物工作,有利于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文物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在尚无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阶段,没有文物资料,就没有历史研究可言。我国许多专业学科的历史正是利用了现存的大量文物资料,才得以理顺其演变、发展的历程。今天的科技文化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古代科技和艺术成果至今还在被利用、借鉴和继承,成为发展繁荣现代科技、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文物保护,深入研究文物的科学原理和高超的工艺技术,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科学、文化、艺术发展。其次,文物遗迹遗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文物,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加强文物工作,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和创造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加强文物保护,能使广大群众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艺术鉴赏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保护好历史文物,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历史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我国文物丰富多彩的内涵,亦可供世界其他民族借鉴和鉴赏,在出国展览时,被誉为“文化大使”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甚至许多国家兴起“中国文物热”历久不衰。中国文物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总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大意义,能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展现独特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二、文物保护的要求

1.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坚持“四有”。196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首次提出“四有”工作要求,“四有”就是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1982年11月19日,《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四有”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标志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开始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四有”工作应该从经验走向科学,使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发展。

2.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要求。《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文物保护要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众所周知,文物保护工作牵涉面广,不是文物管理部门一家所能完成的任务,只有由政府牵头,组织文物、公安、城建、工商和文化等部门,齐心协力,才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人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氛围。

3.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关系。要加强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认识,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合理利用与旅游开发的协调统一。要本着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原则,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局部性矛盾,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文化建设以及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对文物实行合理、适度、科学的利用。坚决纠正“重利用,轻保护”的错误观点,坚决打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法人违法等错误行为,把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文物保护工作要求高素质的现代化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物保护的管理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文物保护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有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有计划地组织对外技术交流,选派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提高文物鉴定、修复、古建筑维修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02-02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传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刻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均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许多损毁不堪、濒临失传的优秀文化遗产又得到了新生和传承。

一、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放以后,先后颁布了若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各类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保护。然而,“”期间,我国的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遭受空前浩劫,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恢复正常,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得到了重视。2002年10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公布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和明确的保护依据。在这部法律指导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党和国家再一次强调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人类的瑰宝。基于这样深刻的认识,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及加强领导、法制建设、经费投入、保护工程、规划编制、名城保护、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继修订后《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针对性强,措施到位,前景明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指针。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国家保护为主、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

宣传的目的是提高全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的认识。认识有多高,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有多大。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同时,重视宣传促销,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交流。另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图片、举办宣传栏、悬挂横幅、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等手段,使广大人民了解了《文物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切实提高了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法制观念和自觉意识,人民群众中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著书立说和主动参与景点讲解、主动举报文物案件者越来越多。因此,文物工作者更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宣传教育广大公民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加大保护经费投入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就提出了“五纳入”的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这一规定有力地保障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在投入上也不尽相同)。近年来,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得力于保护经费投入逐年加大这个关键。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确定“统筹规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讲求效率、整体推进”的原则,始终坚持把资金的筹措、落实作为保护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地方专项资金。同时,组织社会各界进行募捐,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保证了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专业人才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长足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人才断档问题很突出,许多业务工作很难开展或者是事半功倍。要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应重视人才的培养,保持专业队伍的稳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现有人才队伍结构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避免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应当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手段、理念、机制,真正做到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约束人、先进的管理手段武装人、超前的管理理念塑造人、竞争的管理机制激励人,积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和引进工作,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强原有职工队伍的专业理论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广开渠道,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引进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史知识丰富、热爱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充实专业队伍,缓解文博单位专业人员缺乏的矛盾。同时,还应推出部分年轻有为、专业素质较强的同志赴外地文博机构进行深造学习,邀请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术交流,这样既丰富了职工的专业知识,又开拓了视野,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促进保护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打下了人才基础,为新时期文物保护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保障。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加大力度,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重视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制度,做好基本建设中抢救性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继续搞好文物资源调查,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开展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调查和民间收藏文物调查,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推进文物保护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文物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二)保护好现有文化资源

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认真挖掘、整理本地的文化资源,摸清家底,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化保护系统和平台。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统筹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长效传承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四)加强中华古籍保护与出版

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文化典籍编篡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完善《国家古籍名录》,完成清史篡修任务,推进《中华医藏》和新版古籍基本丛书出版,编篡《中华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系统整理散失海外的中华古籍珍本。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开展古籍修复工作。

(五)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3

4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考察文物工作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文物咨政育人、传承文明、普及知识、丰富生活的作用,切实加强文物的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李长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市长陪同下,先后来到西周燕都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圆明园遗址公园、雍和宫、恭王府等地,就加强文物的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进行调研,对北京市委市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李长春指出,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鉴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文物的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要从对国家、历史和后人负责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文物的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把文物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发掘、管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推动文物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文物事业发展。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对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既保护好文物,又利用好文物,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通过利用促进保护。要加强科学研究,努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和修缮文物,研究古明创造和工艺成果,开发和重制各类文物和古建筑材料,再现古代技术和工艺过程,把文物保护和利用提高到新水平。要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发展文物事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重视培养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利用文物的专门人才,熟悉和掌握古代科技知识和传统工艺的专门人才,精于文物修复和保护的高技能人才。北京要在人才培养上走在前面,面向全国,服务全国。要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法加强管理。要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增强保护利用意识,营造有利于文物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的良好氛围。

李长春强调,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专业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文物展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引进现代展陈理念,注重创意设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物展陈方式,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古代文明的魅力。要把文物的保护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据4月29日《人民日报》)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文物保护;历史文物;旅游开发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保护文物,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关心的问题,然而,现代群众性旅游活动的兴起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增添了新的难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任务非常艰巨,而我国的旅游业也步入了史上发展的最快时期,因此,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物资源成为最好的旅游资源之一。因此,通过有效的对这些文物资源进行开发,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候补到文物保护经费里,又能够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从而极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但是,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尤其是在文物古迹附近开办宾馆、饭店等,都影响了文物保护的原有环境。其次,个别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文物的破坏。在开发旅游资源和文物保护并进的时候,因为操作人员对文物保护意识的薄弱,缺乏文物保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或者由于保护的手段不当,使得文物保护时候手到破坏;此外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相关部门进行了破坏性的旅游资源开发,严重的影响了文物保护的质量。那么、如何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和谐发展,合理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互依托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

首先,文物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旅游业认识到文化古迹等在旅游中的意义后,为了能够有效的吸引游客,会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以更好的将文物呈现在游客眼前,从而提升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再生性资源,当受到破坏以后,很难进行恢复,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旅游吸引力,影响旅游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文物资源的旅游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需要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

其次,由于我国文物古迹众多,但是国家投入的文物保护资金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远远不够的,很多文物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维修与保护,陷入了毁灭的境地。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得缺失。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再次,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文化遗产直接想观众开放,提高了人们对文物等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人们在得到文化熏陶、艺术欣赏的同时,使得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

(二)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充分利用它、保护它,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为吸引众多的游客,旅游界必然会注重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应。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新问题。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生动鲜活地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熟悉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使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认真遵守我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做好体制厚茧,坚决杜绝把文物保护工作划归到非管理部门,把所有文物纳入文物保护部门管理之下。全力做好文物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的危机感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感,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法》的严肃性和文物保护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自觉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做好客流量的控制工作,避免旅游资源的超负荷运转,确定好最佳容量,降低旅游接待给文物保护带来的困难。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文物作为民族文化的凝聚载体,为我国的旅游业提供了多彩的资源。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开发研究,能够有效的提升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实效性。实施文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文物的特有作用,实现历史文物的各种价值。历史文物在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加强研究和利用,是实现文物保护的中要途径。历史文物作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一方面能够吸引游客,另一方面能够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够通过文物本身的价值,进行教育宣传。这样既保护了文物,有实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使得文物保护事业与旅游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物遗迹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守的原则,文物事业和旅游事业两者不可偏废、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办法,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要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体。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行。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5

今天的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开得很好。单霁翔同志介绍了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开展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参加会议的各部委都非常重视和积极支持文物保护、普查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领导小组的成立是很有必要的,为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这次会也很有必要,大大的充实了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内容、目标、工作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请领导小组办公室很好地吸收这些意见,纳入普查的工作方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好祖国的文化遗产,对于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维护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展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普查,就无法掌握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现状,无从开展保护,所以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开展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展文物普查是全面了解国情国力的重要途径。当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开展文物普查,是国家获取重大国情国力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普查才能够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文物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了解文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发挥文物自身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文物普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和国家的重要资源。不可再生是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特性,文化遗产如果遭受破坏就很难恢复,所以要加强保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遗产的内容不断丰富发展,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文化空间、老字号等都已列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生态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文物消失的速度加快,文物保护的紧迫性更加突出。而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大规模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有些干部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二是过去一些没有认识到的宝贵资源现在逐步凸显其重要性,应当及时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普查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贯彻落实上述要求的重要工作。

(三)开展文物普查是加快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文物保护事业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所限,包括观念、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漏查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区由于条件所限还没有开展普查。这20多年间,在大规模基本建设、城乡建设和文物调查中新发现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另有许多文物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遭到损毁甚至消失,前两次文物普查成果已不能准确反映文物现存的实际状况。文物底数不清、保护状况不清,已成为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开展文物普查,不仅可以掌握第一手文物数据和资料,摸清文物家底,为科学制定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普查,还可以深入宣传文物保护事业和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提高广大干部和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培养和锻炼文物保护队伍。

总之,文物普查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确保这次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要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真实了解全国文物现状,准确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为正确制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翔实、全面的基础数据;掌握各类文物当前和一个时期以来保存的情况,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服务依据;为文物工作者和各类科研人员提供准确资料,帮助他们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和研究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保护,支持文物事业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借鉴国际同行有益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国际地位。

二、切实做好文物普查关键环节的工作

第三次文物普查任务十分艰巨,普查对象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刚才,单霁翔同志对这次普查工作的安排作了具体的说明,我着重就做好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强调几点。

(一)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普查标准规范。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确定普查技术标准、规范,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文物普查涉及各个方面,只有文物部门的参与是不够的。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工作方案,才能指导各级政府、各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有了标准规范,全国文物普查才能有统一的根据,否则就会参差不齐。因此,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原有工作的基础、试点情况,以及今天会议的精神,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七月前制定一个完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或者计划,在征求各部门和领导小组成员的意见后下发各地。工作方案应当包括普查的意义、重要性、目标、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需要掌握的一些问题,让各部门都能了解此项工作,做到步调一致,有所依据。此外,要制定文物普查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文物的定义、类别、等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可登记可不登记的,先进行登记,再作鉴别,以便于文物的保护管理。普查标准规范要出合订本发给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能动性和水平,使大家既能提出修改意见,又有利于了解文物普查全局。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普查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各地各部门要选调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机构。分层分批地组织普查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使他们准确掌握普查工作的技术、规范和工作要求。普查培训要有标准,对普查人员要有规范的要求,实行持证上岗,颁发专门的普查资格证书。

(三)充分运用新技术,提高普查的效率和水平。这次普查工作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利用各部门和各地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料信息,先将国土、建设、交通、水利、宗教、测绘等部门和有关文物的资料整合起来。规范相关的技术指标,精心设计和建立统一的数字不可移动文物技术平台,提高文物普查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为实现文物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设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网站,搭建面向公众的网络平台,宣传文物普查工作,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注意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

(四)加强政策研究,形成制度性、政策性成果。普查工作不仅是要新发现更多的不可移动文物,而且要全面调查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现状和变迁,获取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各个方面大量重要的基础数据信息。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数据信息,我们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和掌握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推进文物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的整体水平。

(五)落实普查经费,提高资金效率。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这次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财政部非常支持文物普查工作,落实有关资金,并将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一定支持。普查办公室要指导各地用好普查资金,将普查的专项经费真正用于文物普查项目。各部门涉及的普查工作主要从本部门的经费中适当安排,特殊项目由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呼吁。各级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各级普查机构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落实文物普查资金,并纳入普查工作计划。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文物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单霁翔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重大事项先和孙部长、项秘书长汇报。普查工作主要由普查办公室负责实施,可以经常召开会议,协调相关事宜,建立简报制度。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责任重大,要高度重视此次文物普查,成立普查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国务院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地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深化对文物普查政策、制度的研究。

(二)加强协调配合。文物普查涉及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既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又要相互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文物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各有关部门可单独或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向所在系统布置文物普查工作,涉及文物比较多的部门都应发文。财政和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保障。统计部门要协助做好普查数据资料的管理和工作。测绘、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协助提供已有的数据资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学生实习和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普查工作。各类文物使用单位要按照文物法的要求,积极配合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做好普查工作。

(三)加强宣传动员。文物普查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和专业人员都要提高认识,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使全社会了解文物普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文物普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文物的重要性、保护知识、普查知识、政策法规的广泛宣传。不仅宣传文物普查,而且要宣传文物保护甚至文化重要性。要抓住契机,把相关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文物和文化价值的动员和教育,使大家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宣传计划,通过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组织访谈、专家对话、知识竞赛和网络传播等形式,开展全面的宣传活动,要深入人心,造成声势,形成高潮。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6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间”。按照这一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有关的文化空间。

二、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出之后,社会各界纷纷把注意力投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过程中地方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在全球化面前,地方的人们开始认识、理解本土文化,并且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所谓“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这种文化的自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直接推动力。

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配合社会各界为打造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球重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开始把民族文化的保护纳入重要工作的范畴。相继出台有关法规、办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并对如何建立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做了重要阐述。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我国全面启动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形成普查报告、保护项目清单,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等。

在做好资源普查工作的同时,我国也注重从法律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保障措施及法律责任非常有利。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整体队伍不健全,专业类人才紧缺

我国各级文化部门大多数尚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的设置落后于工作的开展。原有的专业人才队伍或老化,或流失,到目前为止已荡然无存,现有人员岗位不定、业务不专、质量难以保证。

(二)经费资金不足,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经费资金不足是长期制约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更是极度匮缺,使该项工作启动难、开展难、深入难。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意识在群众心目中越来越强,没有一定的经济力量做支撑,群众难以配合工作。

(三)认识不充分,缺乏力度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一、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西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猛烈的冲击,西部地区的文化生态随之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许多依靠行为或者口授才能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大量消失,许多有文化价值、历史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和实物被毁弃或者流失到境外,大量的传统技艺濒临灭亡。同时在我国西部地区,过度开发、随意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也在继续的发生着。可见,加强保护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二、世界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历史沿革

(一)文化的定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

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种类繁多,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曾经给予文化各种各样的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狭义的定义,另外一种就是广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就是指将所有道德、信仰、风俗、法律、艺术及人类所接受并掌握的才能的复合体;[1]广义的定义则指的是与自然相对应,人类创造的及加工的一切产物。其实就狭义的文化而言,其范围也是难以确定的,因为在内涵和外延上往往存在着歧义的。[2]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学者在讨论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时,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术语也不尽相同,有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为与国际保持一致性,学术界便普遍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第二条明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被各团体、各群体、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类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技能及其相关的实物、工具、文化场所和工艺品,其中包括:社会风尚、表演艺术、节庆、礼仪、口头表述和传说、作为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手工艺技能、有关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

(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各国国内立法和区域性国际条约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南美洲、非洲等地的国家首先提出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对于域外人士、机构使用他国及地区民间文学艺术赚钱但有不给当地人民报酬以及不正当利用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要求制定特殊的制度予以限制。到了6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述这些国家和地区陆续通过了国内立法与区域性国际条约来加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及公有资源在国家立法或者国家条约中被明确的予以保护。其中典型的法律文件有《阿拉伯著作权公约》、《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班吉协定》。

(三)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活动

1990年10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在其中专门规定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同时明确了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原则。1997年5月,《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保护条例》问世,明确了命名中国工艺美术珍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认定等规定。1998年,全国人大起草了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保护法》,在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精神的基础上,于2004年将该草案改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02年以来,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程,对濒临灭绝的重要民间文化艺术采取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

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见》,就如何深化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地方上,一些地方立法机构就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立法保护,如《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贵州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等。

三、检察权运行下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一)明确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宗旨。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同步出现了为什么要保护和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而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了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出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将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作为保护的努力方向,这一消极保护方向造成了被动保护困境的出现。[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从其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想要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和合作,其保护的宗旨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它的做法是通过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使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保护队伍中来,汇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并运用现代知识提供的现代先进手段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保护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问题研究时,我们必须要明确保护与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指导思想,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追求让一些已经过时了的文化不至于消灭,更不是对那些有使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阻止现代人们对它的利用。正好相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是为了更好使其能够发展、并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好的、更积极的去利用它。这样才能使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于世界文化形态多样性的行列中,使其有效的服务于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

(二)国内立法同国际保护相接轨

从国际社会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制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制中,一些国际条约和区域性条约在其中起到了推澜助波的作用。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表达、民间文学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术语的出现及交替使用就和制定这些条约紧密相连。

1985年以来,我国相继加入了《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等国际公约。在保护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问题研究时,我们应当加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合作与交流,寻找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点,在国内立法上保持与国际保护相接轨,并获得世界范围的承认和支持。

(三)制定私法和公法相结合的法律保护体系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发展历程,我们认识到知识产权法从保护私权的角度无法全面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制定保护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制度应当是一套私法与公法相结合,无形资产与有形财产综合调整的法律体系。这样才更加适合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操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

1.充分利用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私法层面上加强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我国《著作权法》的授权上加快推进西部地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的制定步伐。对一些尚未达到却又比较接近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技术角度上适当的修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2.制定保护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本法,并在该法中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管部门系县级以上的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在其职责权限范围内有义务采用各种行政手段协助文化行政部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比如可以从认定、研究、保存、宣传以及专家咨询等方面确定要求。

3.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风景名胜保护区保护条例》、《人权保护法》、《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形成一套综合的、立体的,而且是私法和公法相结合的法律保护体系。使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扬、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注释:

[1]曾磊.文化现象与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p111。

[2]曾磊.文化现象与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p111—112。

[3]孔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p39。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J].人民日报,2013,第3期。

[2]雷全.少数民族文化利益保护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9。

[3]张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王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立法模式的思索[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其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具有浓厚的活态流变特点。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传统体育竞技和医药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2011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一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的传统民间技艺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更甚者,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政府在发展规划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上力度不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相对偏低。二是时代不断在进步,传统的经济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日益改变,许多原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习俗逐渐退出社会生活,加之人民群众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所需的群众基础日益薄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较之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难度更大,一旦消失,即不可再生。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不仅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而且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尤显严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搞好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创造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是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介途径广泛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知识宣传,加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保护。

(二)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要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比重,促进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三)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9

一、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特大型工程,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本建设项目。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分别于2002年12月27日和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即将迎来建设高峰。根据计划,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在2007、2010年建成通水。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穿越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涉及文物点多面广,价值重大,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水利设计单位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尊重文物部门的意见,在规划设计中避开了多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常山郡故城、山阳城等。尽管如此,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仍涉及到文物点近800处,其中包括燕长城、武当山遇真宫、北朝墓群、下寺楚墓、古运河等许多著名文化遗产。

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物保护工作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于抢救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是国家依法行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伟大实践,也是我们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宣传和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重要机遇。第三,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而进行的大规模、多学科、高层次的文物抢救会战,既是对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总体水平的检验,也是我们向公众全面展示文物考古事业辉煌成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这次文物抢救会战必将大大促进我们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南水北调工程因其规模宏大为世人所瞩目,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因其意义重大而备受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总书记、总理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都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问题作出过重要批示。9月,全国政协张思卿副主席率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

为了做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去年5月,国家文物局会同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编制文物保护专题报告等前期工作。今年初,工程涉及的7省市文物部门全部完成分省文物保护专题报告并提交给汇总单位。8月,负责前期工作的水利部门组织对中线文物保护专题报告进行了专家论证,目前还在进一步讨论修改。据了解,东线文物保护专题报告的汇总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将于近期组织专家论证。目前,国家文物局正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调,抓紧完成文物保护专题报告的汇总、论证、修改和审批工作。

在文物保护专题报告完成审批之前,为有效缓解文物保护与工程建设工期的矛盾,5月,国家文物局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审定了45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5000万元的年度概算,目前投资计划已经分别下达给4个项目法人单位。此前,国家文物局在报请财政部同意后,从局自有事业经费中垫支900万元用于部分省市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截止到目前,先期开展的考古项目进展顺利,湖北郧县辽瓦店子、河南南阳平高台、荥阳薛村、鹤壁刘庄、河北唐县北放水等遗址都获得了重要发现。

从总体上讲,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目前进展基本顺利,前期工作滞后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但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开工,而文物保护专题报告仍在汇总审批过程中,文物保护与工程建设工期的矛盾十分突出,留给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时间已极为有限。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的工作量和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国家文物局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决定召开全国支援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动员大会,参照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的模式,调集全国力量进行会战,以保证按时间、高质量地做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三、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从今天起,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正式全面开始了。下面,我对今后的工作谈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紧工作

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我们这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面积大、地域广、战线长、文物门类多、保护方法复杂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沿线7省市的文物局要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有深刻的认识,要高度重视,把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今后几年的主要任务,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及项目法人单位的沟通,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度,抓紧安排文物保护工作的计划,以开放的胸怀组织省内外专业队伍开展文物抢救工作。国家文物局也将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

全国所有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和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都应该把支援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这次文物抢救会战当作培养锻炼队伍、提高研究和管理水平,拓展工作渠道,扩大合作交流的重要机遇。有关单位应该统一调配人力、物力,集中精兵强将,主动承担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项目,扎扎实实地完成好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

(二)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加强管理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沿线7省市要认真总结开展基本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次工作的实际,运用新的管理理念、新的运作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思路。几年来,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摸索出很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对做好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湖北省文物部门将在会上介绍三峡文物抢救工作的管理经验,供大家学习、交流。

目前,河南省文物局已经借鉴三峡经验,并且根据省内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机构和制度,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其他各省市文物局都要依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严格的管理办法,在项目安排和工作检查、验收,资料建档,报告出版及经费拨付、使用等各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使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一开始就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同时要参照经济领域的管理模式,实施项目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工程结算审计制等,圆满完成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任务。

(三)树立课题意识,坚持质量第一,提高工作水平

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树立课题意识,围绕研究课题开展工作,才能提高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科的发展。三峡工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工作中目标明确,发掘、整理、研究有机结合,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我们应该认真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区,需要解决的学术课题很多。参加大会的科研单位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10所高等院校以及各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可以说集中了全国的考古研究力量,为我们做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明天的人类文化遗产,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文化工程。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充分尊重专家意见,提前规划,对所工作区域的重要学术课题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仓促上阵。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横向联合,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行深层次的课题攻关,广泛开展专题和综合课题研究。与此同时,要狠抓田野工作质量。质量就是生命,考古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好坏,事关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得失与成败。各考古研究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本着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代考古学发展的特点,坚持质量第一,规规矩矩地做好田野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完成发掘面积,而要以获取最大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目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

为了高起点、高水平地完成文物保护任务,各省还要注意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人员培训,这样既锻炼了队伍、又培养了人才,从而也促进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总体水平的提高。

会上先生们将对如何加强学术课题意识和提高工作的质量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并贯彻于实践。

(四)加强防范,消除隐患,做好工地安全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各省市一定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安全问题。这包括2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工地人身安全,一方面是文物安全。7省市文物部门应该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制定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管理,确保文物安全。建议把工地的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之一,体现在与各单位的委托合同中,并随时加以检查;对重要出土文物,可考虑集中到有条件的地方临时保管。

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领队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考古发掘工地在创造条件对观众开放,进行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种隐患,确保工作人员和文物安全,坚决避免发生工地安全责任事故。在丹江口库区开展工作,条件复杂、艰苦,难度很大,工地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文物安全的专项检查。

(五)把握大局,实事求是,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涉及多文化区域、多学科门类,是一项文物保护的系统工程,是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伟大行动,需要科学的宣传与报道。近年来国内外新闻媒体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广泛报道了南水北调工程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进展。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考古会战的大幕已经拉开。各有关部门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宣传工作。7省市文物部门和承担项目的单位应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沟通,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全面、客观、科学地报道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要加强正面报道,避免不负责任的炒作,使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成为展现我国政府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强决心、展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宣传文物保护成绩的大舞台。

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困境;应对措施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居住方式以及生存方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人们在一定意义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少一定的意识,进而导致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面临着较大的危险,而在具体保护中,法律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责任。本文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困境及应对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面临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总体上看在取得成就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受到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的广泛关注,但是非物质文化自身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近些年来,对于韩国来说已经开始向中国展开争夺中华文化的措施,例如: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所发明的,同时还有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等等。在这个事件中不难看出在整体上以韩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夺显示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文化遗产保护中法律形式也存在着不足。在一些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中,大多数都是以原则性为规定的,在具体的法律中可操作性较差。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些拥有较高法律效率的保护制度,然而在一些地方法律性法规中与较高的法律效率原则不一致,甚至存在着冲突的局面,这样的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着的困境

(一)在传承人中面临着的困境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性环节。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继承人能够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具体保护传承人中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人中具有一定的确定性,而且是很好确定的,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这样的形式对于传承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困境。在当前我国发展形式中,针对传承人并没有确切的法定标准,这样的情况进而导致在传承人中比较随意,还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这样的情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在传承渠道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但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进而对人们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与传统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感,相比之下更具有吸引力。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传承人虽被政府定位确定,但是因在传承渠道中存在着困境,最终导致在传承人没有尽到自身的义务同时也没有享受到权利。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中,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注重在开发中的程序,而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改良以及包装等,进而导致遗产传承失去了自身的历史价值。

(三)没有处理好政府干预以及传承之间的关系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作为政府应该积极行动,但是在实际保护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丧失了一定的传承动力,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帮助。在另一方面,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政府干预较多的局面形成,进而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自身的传承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改变了自身的面貌。

(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众缺少一定的保护意识

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进行积极的宣传,但是政府在大力宣传过程中,民众自身法律意识还较为淡薄。据不完全统计,对于大学生来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太多的了解,而在一些普通民众中对非物质文化了解更是微乎其微,甚至还有一些民众没有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情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针对这样的困境提出的解决措施

(一)在传承人中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一种无形财产,从性质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群的一种成果,同时也是文化圈中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明确传承人的认定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具体确定传承人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具有一定个性的工艺,针对传承人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文件进而确定传承人。同时对于一些群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确定传承人中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权威性的人物确定为传承人,但是在这些人群中应该给予资金上的帮助。而对于一些很难确定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不确定为鞒腥恕t谥泄一些特殊节日中,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可以利用实施的法定假日进而强化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

(二)利用法律手段进而确定传承人的义务以及相关的权利

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确定在传承渠道上更加畅通,在传承方式上较为合理,在整体上应该积极利用法律手段进而确定传承人的义务。针对一些具有价值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上应该给予一定的法律保护,在当前情况中看,在传承渠道上导致不畅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在资金上的问题。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能给传承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进而导致在传承人生活质量较低,这样的情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构不成一定的吸引力。因此,针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给予一定的保护,在总体上以法律形式进而保障传承人的经济利益,同时政府部门在资金上还应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经济收入。除此之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人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还应有一定的义务,传承人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价值内涵,不能因经济利益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自身的价值,否则应该承担起相关的法律责任。

(三)在政府干预以及民间传承中应该给予法律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应该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作为立法者在实际立法中,在大体上应该明确政府行为,进而保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政府干预与传承能够适度。对于政府在非物质遗产中具有较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利用法律手段与以及相应的经济手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引导以及调解,并不是利用行政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直接的干预。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立法者在实际制定法律过程中,针对政府以及民间中自然传承的关系加以调节。

(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增强一定的法律保护意识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应该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具体包括领导层以及普通民众等都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国家领导层中来讲应该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中的国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而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加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律法规宣传。从普通民众角度讲,应该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培养自身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不仅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也能增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

[2]费安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0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