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考古探索发现十篇考古探索发现十篇

考古探索发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15

考古探索发现篇1

考古档案的管理特点

1 考古档案是考古工作的伴随物。考古档案资料是指在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资料,是文化遗存和文物的附属档案,是进行考古学和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也是文化遗产的有效组成部分。这一特点说明,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应保持项目成套,并与相关文物一并保存。

2 考古档案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考古档案的形成始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而后在收藏、鉴定、修复、流动等过程中都将不断产生新的档案,直到该文物“寿终正寝”为止。这一特点说明,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只能采取跟踪追加的方式进行。

考古档案的归档范围

1 考古发掘文件,包括对发掘地点、时间、方式、方法、发掘人、发掘过程等的记录。

2 考古工作文件,包括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合同、协议、发票、初步鉴定文书等。

3 工作方案、经费预算表,考古协议书、要求考古的申请及批复、考古完毕通知书、工作日记、探方记录、各类登记表格、各类图纸、照片、录像、专家论证材料、发掘报告或简报等。

4 各类与考古业务有关的文件,包括对工作计划、工作记录与总结、研究成果报告等文件。

考古档案的管理要求

考古档案的形成是深入了解考古工作及挖掘文物内涵的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研究工作。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归档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了解相关考古工作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的过程,要求业务人员和档案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1 考古档案资料的收集。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要求我们抓好源头,以确保考古档案的收集不繁杂也无遗漏。在考古工作之前,对资料进行规范统一要求,如记录本的规范统一、图纸规格的统一、摄录像及照片的统一等都应有科学规范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为规范管理提供保证。考古遗存所包含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但并非每个发掘者对这些信息都能认知,只有发掘者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进行记录。考古发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尽量全面地收集资料。目前方兴未艾的科技考古正在大大地丰富考古学者的学术视野,在考古发掘中,专业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完善应用自然科学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努力进行新的探索,使获取的信息资料更加丰富,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翔实的信息。

2 考古档案资料的整理。由于考古报告是发掘者发掘水平及研究水平的集中体现,仓促的时间要求对有着大量发掘任务的发掘者来说,势必会造成编写报告质量的下降,不能尽显发掘者的真实水平。尽管有困难,但也应及早安排报告的编写,制定专门的整理计划,责任到人,绝不能无限期拖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免物是人非,为考古事业带来人为的损失。当然最好是发掘、整理、编写三个环节同步进行,这样可以增强考古报告的时效性。应坚决避免只发掘,不整理的现象,只有报告的完成,文物及原始材料移交有关资料管理部门后才能算是考古工作的真正结束。对于历史积压报告,应制订专门措施,对确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进行资料整理的,应由发掘单位与发掘者协商,另行安排其他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不因人废事,以保证发掘报告的出版。针对报告的编写可专门签订协约,在署名等问题上使发掘者的发掘成果得以体现。

3 考古档案资料的检索。检索系统可有两种模式:一种以地域为线索(如地市),专题项目以项目为线,另一种是以时代为线索,按“分散制作、集中归档”的原则建档。为便于考古档案的管理和检索,考古档案应编制分类案卷目录和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有条件的应当利用计算机建立机读目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其在考古学资料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好的前提条件。图像信息的数字化便于考古图像信息的后期处理,有利于重要遗迹、遗物图像信息的及时回馈;文字资料的数字化便于快速检索、远距离传输、资料共享以及高密度存储。因而,其在考古资料的管理应用上前景十分广阔。

4 考古档案资料的移交。考古结束后,资料的移交(或备份)是十分必要的。为充分尊重考古界流行的知识产权问题,应制定相应制度:备份资料在正式报告未发表之前,一般应不提供借阅(除经单位领导及发掘者允许外)。对于近期无编写发掘报告计划的发掘工地,发掘结束后也可将全部资料移交资料管理部门保管,等发掘报告编写计划制定后再从资料管理部门借阅,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资料管理之法。

在考古工作之前,对应移交的考古资料提出规范化要求十分必要,接收资料的规范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制定严格的考古档案移交制度,使考古发掘材料(即照片、摄像、绘图、年度发掘报告)等文字材料,按年度及时移交到档案室,由档案员经过整理、鉴定、归档。资料的规范性也应体现在新接收刻录光盘或数字文本上,如有的数码照片无明确的探方号、墓号或器物号等,这会给以后的查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新增刻录光盘或数字文本的规范要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资料移交时,档案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接收资料,不合要求的,档案员有权退回发掘者重新整理完善后再行接收。

为避免档案移交拖欠现象,除建立严格的档案移交制度外,应把考古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督促各部门及时将考古发掘材料和勘探材料移交到档案室。

如何对考古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管哩,使其更加有效地发挥利用,除加强瞄案资料的获取,整理,移交等到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外,还应做到:

首先,要提高对考古档案资料重要性的认识,考古档案是出土文物的附属档案,因而对其重视程度应上升到与文物同等重要的程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考古发掘单位要成立专门的考古档案管理部门,专人管理,这也是考古档案资料规范管理的基础。同时,考古档案应根据考古发掘及后续工作等不同需要,编制重要考古发掘报告等汇编资料,积极主动地为考古工作服务。

考古探索发现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教育模式;阶段

   中国古典舞,是舞蹈家综合历史文献与现存的传统舞蹈,经过二者的融合之后再现的所谓古代典范的舞蹈。中国古典舞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既有其历史性,更有其风格性。中国古典舞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其教育体制,为时代培养舞蹈人才。

   1中国古典舞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发展史[1]。

   1.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50-60年代

   这个时期的中国古典舞在发展史上属于一个断代阶段。新中国成立时,由于各方面的政治因素,舞蹈工作者进行的舞蹈已经没有纯正意义上的古典舞了。因此后来欧阳予倩先生提出了中国古典舞要向戏曲舞蹈学习,建立中国古典舞体系的指导方针。

   要想将中国古典舞持续发展,舞蹈工作者必须全面的了解戏曲发展史、作品选和舞台表演理念,灵活运用戏曲艺术的建构模式与运作机制。

   中国传统历史舞蹈,在唐宋以后,逐渐形成了歌、舞、剧综合的表达艺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使人们深刻体会到古典舞蹈的技巧的传统特点,另外中国古典舞在长期和戏曲相结合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研究民族古典舞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第二个阶段80年代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是身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经过了前一个阶段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在这一阶段,中国古典舞的前辈们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探索,并在探索的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整理除了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材。

   这次探索的主要成就是改变了传统认识上从动作和套路上表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而是通过身体韵律用身体表达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审美精神,力图建立中国古典舞身体表达的文化观。也是因为身韵的出现让古典舞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有了自己要发展的路。

   1.3当代时期

   这个阶段中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已经接近完善,它完全从戏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拥有着自己风格特色、审美取向及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的独立舞种,在世界舞坛上也逐渐开始展露身影,为世界观众所接受。

   2中国古典舞的独特因素—身韵[2]

   中国古典舞最初发展的时候,不得不向西方芭蕾借鉴材料,但是随着古典舞的教学、创作、舞台实践、理论研究的发展,这种结合方式逐渐阻碍了中国古典舞自身地发展,经过老一辈的舞蹈家对中国古典舞的不断探索,中国古典舞开始走出中国古典戏曲中,创建出了身韵课,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带出了戏曲与芭蕾结合[3]的困境中。以下介绍“身韵”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起到了的作用

   2.1功能性训练[4]

   不同的表演艺术所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在训练的功能上也存在不同的要求,舞蹈室一种用肢体艺术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它的训练功能不仅要体现在基本素质能力上,还要包含语言表达的能力训练。身体韵律的训练是以风格训练为目的,体现在能力、风格、语言这三方面。身韵训练中的动作核心要素有提、沉、冲、靠、含、腆、移、横拧、旁提等,降低了演员在表演时容易产生的身体僵硬、紧张的问题。

   2.2舞蹈语汇功能

   语言功能对于舞蹈艺术的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编舞者通过动作的舞蹈语汇形成不同舞蹈种类风格。中国古典舞的现状是课堂教学与舞台创作完全脱钩,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舞蹈。

   身韵教学法对解决这个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如今舞台上出现的优秀的剧目作品,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地与身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从身韵课程运用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以后,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言就不在单是模仿戏曲的路线,而是逐渐增加自己的舞蹈语汇,组织出了更具典范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表现力。身韵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古典传统的精神与样式,它还渗透着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及情感表现地指向。

   3当代中国古典舞教育和当代审美标准

   当今中国的古典舞教育体系和当代的审美标准面临着各种各样地挑战和机遇。它在考虑到形成特有的民族性、舞蹈性和当代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满足时代的主题和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能否与世界文化相依伴,成为世界舞蹈之园中的奇葩。

   优秀的舞蹈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的审美要求,每部舞蹈都向我们展示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特征,在古典舞采用了身韵后,利用身韵将古典舞所需要的剧情表达出来,使新编制的舞蹈意境及成就远远高于未使用身韵的舞蹈。

   例如有些舞蹈,道具都是扇子,但使用的技术成分和审美取向不同,表达的形式也就不同,如在舞蹈《春江花月夜》中,扇子只是装饰作用。而在舞蹈《扇舞丹青》中,舞者所持的扇子是运用各种舞扇技法,将扇子融入与舞蹈当中,它结合速度、重力和空间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相互融合,营造出不同的舞蹈效果与感受。

   审美一般是历史的产物的一种表达,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同时,人们对审美的鉴赏力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舞蹈工作者在发展中国古典舞时,也要脚踏实地的向前发展,要在民族审美原则的基础上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编排出让群众接受的当代中国古典舞作品,为舞蹈事业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增添中华民族的智慧光彩!

   结论

   中国古典舞的探索道路并不平坦,它是在几代人的辛苦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与业绩,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教育的观念和任务。今天,我们仍要思考中国古典舞未来的发展,中国古典舞是积累了中国几千年的舞蹈精髓,它不同于西方的芭蕾、现代舞,我们在进行古典舞教育的时候应该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这项舞蹈内涵。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紧紧地抓住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色和审美标准,课堂上编排的动作要体现中国古典舞特色的组合、短句,做到课堂与舞蹈的完美连接,只有这样,将学生培养成站立在世界舞坛上的舞者。

   参考文献: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着.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于平着.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考古探索发现篇3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先民们创造的中华文明尤如一朵奇葩,在世界古代文明百花园中怒放。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且我国古代文明尤其是其早期,又是在基本上没有外来文明的强烈影响,在自身的基础上,独立产生、发展起来的。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探讨其背景、契机及其演进规律,不仅对于复原我国古代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探讨世界文明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外学术界,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或宣扬中华文明外来说,或贬低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和成就,或对我国夏代及其以前的历史传说的真实性抱着极端怀疑的态度,否认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认为我国的历史只能从商代开始计算。基于这种情况,通过对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复原我国古代文明产生、发展的历史,展现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纠正对我国文明史存在的各种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从龙山时代(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至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王权和国家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僚体制、工艺技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等各方面,都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开展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有益于深化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历程的认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一般是把黄帝、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开化的肇始,国内外华人也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文献中对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载非常简略,目前,尚难以将其视为信史。开展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的研究,从考古学上探索黄帝、炎帝时期至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所具备的条件

目前,开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已经具备了条件。

1、中国考古学诞生至今已七十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夏商周时期的都城、居住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的发现及大规模发掘,使我们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及其文明的发展脉络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东北及西北地区发现的龙山时代的大量遗迹和遗物,使我们对夏王朝成立之前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探讨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过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目前正在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李铁映同志和宋健同志的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在科技部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在参加工程的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和各方面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下,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使夏商周王朝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开辟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探索古代文明的新途径,为开展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进入结题阶段,即将正式公布成果。我们认为,应当在断代工程的基础上,在“十·五”计划期间,设立国家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

更加广泛地吸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系统地、深入地、全面地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背景、过程和机制以及在我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转贴于

三、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的初步构想

(一)、开展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应坚持的基本方针

1998年年底,李铁映同志在夏商周断代工程汇报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断代工程的几个突出特点,即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学者专家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参加工程的科研人员实行老中青三结合。这几点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重要进展的主要原因。在即将开始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工程中,应该坚持上述基本方针和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日新月异,多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已成为今后科研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在面向二十一世纪,开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时,不应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局限于运用考古材料结合少量文献中的古史传说进行研究,而是应当自觉而积极地促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结合,共同承担起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的任务。应当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学科的优势,用尽可能全面、先进、多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料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进行研究。

总而言之,在工程中,应坚持多学科、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方针,充分发挥各学科老中青科学家的作用,团结协作,联合攻关。

(二)、关于在工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关于在工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点,可重点从环境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家庭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入手。具体来说,除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应在古代文明起源研究工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之外,还应吸收文化人类学、艺术史、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天文学、医学史、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树木年轮及碳素测年学、冶金史、铸造工艺学、化学成分分析、航空和遥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到工程中来。

(三)、考古学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中的地位

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的研究,其重点应当放在文献记载的五帝时期至秦王朝的建立。所涉及的年代范围主要是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21年。其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时代应作为考察的重点。由于该时代仅有少量古史传说可供参考,因此,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考察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基本上要靠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夏商时期虽有文献记载,但大多极其简略,研究当时的社会及其文明发展状况也同样主要依靠考古发掘资料。另外,很多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应用有赖于考古学提供资料和标本,一些测定和分析结果也需要结合田野考古的发掘资料才能予以正确的阐释。因此,在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起源研究中,考古学将成为多学科交叉的中心,考古学将当在这一工程中发挥主导利用。

(四)、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的课题设置

开展中国古代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并非仅仅追朔古代文明要素的起源过程,而是将研究重点放在探索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背景、契机、途径、过程及其特点。课题的设置和实施,应依据着这一方针进行。具体课题似可如下设置:

4、五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已相关文献记载为线索,考证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地域,考察该区域、该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及社会发展状况,研究该文化与周边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5、汉字的起源、发展与古代文明的关系。系统搜集商代之前各地区的文字及各种陶文的符号资料,研究它们同商代甲骨文的关系。探讨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文字所发挥的作用。

6、环境变迁与文明的演进。研究龙山时代至夏商周时期的人地关系,探讨此时期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文明演进的关系。

7、农业、畜牧业的起源、发展与文明起源的关系。研究稻作和粟作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8、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研究制陶、琢玉、髹漆、冶铜、冶铁、纺织等各种手工业技术的产生、发展及生产组织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9、城市的起源、发展与文明的演进。研究史前聚落形态的变化、城市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三代都城布局的变化等,进而探讨其与文明起源的关系。

10、战争与文明起源、王权形成的关系。研究史前及夏商周时期战争对于王权的强化及其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11、宗教信仰的起源、发及其与文明起源的关系。研究史前至春秋战国时期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和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变化及其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系。

12、各地的文化交流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关系。研究史前至夏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贡纳、馈赠、赐予、婚嫁、迁徙等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文明因素的汇聚、传播与发展的关系。

13、中原三代王朝及其文化与周边方国及其文化的关系。探索我国古代文明形成过程中,中原地区的夏商周王朝与周边方国及其文化的关系、夏商周三代文明与区域文明之间的碰撞、融合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14、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找出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进而探索各地区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特点、模式及其形成原因,从而达到探求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目的。

考古探索发现篇4

论文摘要:本文对美术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做了一些研究。从学习兴趣、文化表现、情景学习以及问题探索四个方面做了相关解读。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叙述,探索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丰富并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使美术教育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开发价值。

面对高中美术新课程,美术教师也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做一名适合时展的美术教师呢?笔者认为,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侧重到自然、生活、社会中去,加强美术活动的综合性、探索性,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几年来,笔者在探索高中美术新课程环境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归纳几点,以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

一、培养学生热爱环境

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模式及低碳社会状态更是要求人们关注环境,关注生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结合世界水日、地球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媒材、形式、技能,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创意。启发学生用画笔披露地球长期以来遭受各种磨难:泉水枯竭、树木乱伐、土地沙漠化、污水流入河流、碧水蓝天遭受污染,表达拯救地球的呼声。

组织学生将日常的废弃物资源回收再造型,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挂历,进行撕纸拼贴;挂历纸的色彩、明暗和撕纸效果,产生特殊韵味。情境的创设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瞬间的灵感成为创作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主题的招贴画的教学,介绍了招贴画的形式、作用以及设计要求。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主题的招贴画,使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招贴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设计出有创意、有特点的环保招贴画。学生在欣赏优秀招贴画的同时,学会关注保护水资源、加强绿化、防治污染等重要问题,使他们在学习中懂得爱护自然环境,在创造中发现环境的美。

我们还开展了以游戏为切入点的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来培养涂色能力和色彩感悟能力,让同学们在故事情节的带动下给各种美术作品上填上了各种颜色。如果有机会的情况下,会带领学生去大自然里切身体会,不仅让单调的涂色活动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实质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

二、表现古都历史文化

西安,十三朝古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具有现代开放精神。美术教学应结合西安历史文化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激发学生的爱护和建设美丽西安的美好愿望。西安有著名的古城墙。在美术课上,先向学生介绍城墙的由来,然后让学生去画古城墙,大家都为古城墙而感到骄傲。春天的城河水清如许,可以问花访柳;夏日的城河绿荫如盖,可以消暑纳凉;秋季的城墙天高云淡,可以心乘纸鸢去瞰南山;冬天的城墙银装披挂,可以踏雪赏梅滚雪团。美的东西是没有疆界的。学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古城墙的热爱之情。

三、加强写生文化情境学习

我曾组织学生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雁塔美术街”、“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变为多种资源利用的大课堂。

情境一: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学生了解碑林博物馆,被博物馆中浩瀚的藏品,卓越的书法和艺术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打动。

情境二:雁塔美术街,代表着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激情而躁动,个性而张扬。东边是大雁塔,西边是西安美术学院。大雁塔是东边最高的建筑,是古城西安的一个象征,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西安美术学院也是西边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是现代西安的一颗元素,是当代文化艺术的象牙塔。隔着2300米的雁塔西路一条街,古今艺术遥遥相望,是否可以用雕塑穿越历史的长河,跨越时空的界限。学生通过美术街了解了艺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加强学生美术活动的探索性

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就是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与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与物,经过合适的选择和处理,就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

用定位观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看”是人认识世界的途径。而在美术活动和探索性主题活动中,观察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学生可以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以及它的变化。然后可以通过再现事物、装饰、添画、想象等手段来达到表现事物的目的,而这些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又可以用来作为记录观察事物的表现手段。在有些活动中,单一的观察比较偏面,不容易达到观察目的,这时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达成。因为每个学生的视点是不同的,他们的观察点势必也不同,如果几个学生共同观察一样事物,容易使观察发现更细微、更深入、更有效,这样就出现了以观察定位的合作记录形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引导学生整合地获取经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理解和创造的同时,也让我深刻地领悟到美术活动与探索性主题活动的有机整合,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自主学习。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去探索知识,探索中又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的乐趣。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性思维。问题是启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活动或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作为创造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一般由两种思维形式组成,即发散(求异、扩散)思维和集中(求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但不是唯一成分,创造活动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统一的结果。

问题探寻一:西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

我组织学生参加了新城区少年宫在兴庆公园实地写生活动。学生欣赏着环湖曲岸,垂柳绿荫,眺望倒影于波光粼粼中。走在兴庆湖边,驻足桥畔,凭栏远望,水天一色。在柳岸河堤上一笔一笔的描绘,寻找着一道流动的美丽画卷。

问题探寻二:西安有很多古建筑,结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如何让学生体验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当我带着学生走进钟鼓楼,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边看、边画,他们被周围壮观的建筑和美丽得景色所吸引,这一课充满愉悦和快乐。由于学生亲身体验,描绘出不少好的绘画作品。

问题探寻三:如何观察、写生建筑?

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铅笔、水彩、钢笔淡彩等不同工具形式,表现学校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鼓励学生平时观察学校有哪些边画?从不同角度欣赏:如不同的位置(学校大门的不同角度),不同的季节(树木的枯荣,四季的变化),不同的时间(早晨与黄昏),不同的侧面(社会、人文等)。

总之,探索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可以丰富和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使美术教育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考古探索发现篇5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是区分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为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向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说来,农业革命主要包括栽培作物的产生和驯化动物的起源。系统探索家畜的起源,对于了解家畜发展史、揭示家畜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家猪SusScrofaDomesticus缘自野猪的驯化。目前,野猪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的欧洲野猪,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的亚洲野猪。相比之下,家猪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家猪与野猪在形态和习性上的差别明显,家猪的下颌骨、头骨和泪骨较短,犬齿退化,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它们一般白天活动,黑夜休息,性情也颇为温顺。人们不禁要问,凶猛的野猪是如何驯化为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家猪呢?家猪起源于何时、何地?系单一起源,抑或多个起源呢?诸如此类,皆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以求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业已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然而,诸如驯化之初,鉴别家猪和野猪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茫然无绪。本文在评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上述关键问题,尝试提出新的思路,希望能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动物考古学的证据

考古学诞生以来,发掘成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为探索家畜起源提供了颇为翔实的实物资料。当前,探索家畜起源主要借助于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判断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是否为家畜,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1、基于骨骼形态学的判断,即通过观察和测量,比较骨骼、牙齿的尺寸、形状等特征信息,以区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2、考古遗址中某些动物经过了古代人类有意识的处理,可认为属于家养动物。3、把动物的年龄结构及骨骼形态上的反常现象与考古学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判断。

据报道,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发现于安那托利亚东南部的Cayonu遗址土耳其之亚洲部分,其年代约距今9000年。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家猪,一般认为是距今约8000年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这一认识的根据如下:即1、该遗址窖穴中发现有完整猪骨,在其上面堆积着小米;2、绝大多数猪的年龄介于1-2岁间;3、猪上下臼齿的测量数据,与新石器后期遗址出土猪的数据相近;4、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表明,猪以C4类植物为主要食物,表明与饲养相关。

关于新石器时代家猪饲养的前提条件,袁靖先生认为有以下三条:1、传统狩猎获得的肉食已显不足,需要寻求新的肉食资源;2、居住环境周围存在着一定量的野猪,容易获得驯化对象;3、农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为家猪饲养提供了足够的饲料。由此可见,出土了许多猪骨的广西甑皮岩遗址距今约10000年,因不满足上述条件,故不能认为是家猪的发源地。与此同时,有关专家正在积极探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出土猪骨,不久应有明确结论。

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研究家猪起源的另一重要途径。分子生物学理论指出,长期的进化道路上,生物的Dna分子既保持着基本稳定的遗传,又容忍偶然变异的产生。显然,Dna分子的遗传稳定性,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连续性;而Dna的变异,又使得子代与亲代出现差异,导致了物种的进化。研究表明:突变导致的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与时间的累积成正比,即时间越长,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越大。这种变化的速率是恒定的,两种生物分离的时间越长,其分子的差异则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分子钟”(molecularclock。这样,若探明现存物种Dna的核苷酸序列,便可望估计它们共同祖先的分离时间,即其物种的起源。由于动物体内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简写为mtDna具有母系遗传、变异速率快、拷贝数目多的特点,故常将其作为研究物种系统进化的首选。

watanabe等首先利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简称RFLp分析了家猪包括亚洲猪和欧洲猪、日本野猪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发现亚洲猪和欧洲猪存在着很大的遗传差异,表明两者应有独立的起源。Huang等对29个中国地方猪种、1个欧洲猪种以及野猪的mtDna也进行了RFLp分析,除证实了watanabe的研究成果之外,还发现中国野猪与中国家猪更为接近,暗示着中国地方猪可能只有一个单一起源。Giuffra等测定了来自欧洲和亚洲野猪、家猪中mtDna细胞色素b的全编码序列、mtDna控制区的440碱基序列和三个核基因碱基序列,经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一些家猪的mtDna序列与欧洲野猪密切相关,而另外一些则与亚洲野猪密切相关,表明家猪应分别缘自欧洲和亚洲野猪的驯化。之后,蒋思文等对中国9个品种的140头猪的线粒体控制区440bp和细胞色素b基因798bp的作了系统发育分析,而Kijas等对中国梅山猪、瑞典长白猪以及两个欧洲野猪的mtDna作了近全序列分析,其结果均证实了欧洲家猪和亚洲家猪分别起源于亚洲野猪和欧洲野猪,即现代家猪有着两个母系起源。

此外,各学者还利用“分子钟”理论估算了家猪的起源时间。Huang等首先根据哺乳类动物mtDna每百万年2%的进化速率,估算出欧洲家猪和中国家猪可能在280000年前来自同一祖先。Giuffra等则认为两者分离的时间大约为500000年前。Jiang等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地方猪种和欧洲野猪的mtDna序列变异发生在413000-875000年前,亚洲野猪的变异发生在7000-15600年以前,即亚洲家猪的驯化发生在7000-15600年前。Kijas等估计亚洲家猪与欧洲家猪的分离时间为90000年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利用分子生物学推断出家猪的起源时间绝大多数远早于考古实物资料,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各项研究估算家猪起源时间的显著差异,与分子标记及核苷酸序列的不同选择密切相关。

中国国土辽阔,养猪历史悠久,各地气候和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形成了众多的中国猪种。研究指出,若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外形、生态特点来考虑,中国家猪可以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等六大类型。至于中国家猪的起源问题,兰宏等利用RFLp技术,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家猪和野猪的mtDna,发现西南地区的家猪与当地野猪极为相近。而常青等对华东地区家猪和野猪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polymophismDna,简称RapD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江苏地区家猪的品种或类群内,变异幅度相对较小,群体的遗传趋异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而华东地区的家猪和野猪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之后,Huang等和Jiang等的研究成果,均证实中国猪种的遗传资源缺乏,其暗示着中国家猪的单一起源,而各地猪种的不同表型应为人工长期选择的结果。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i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使人们可望通过古代猪骨Dna的分析,更直接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进化。2002年,watanobe等根据mtDna控制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复原了日本冲绳岛考古遗址出土猪骨的Dna,并对其与现代野猪、琉球群岛、日本岛、亚洲大陆等地家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古代猪系东亚家猪血统,与琉球群岛的本地野猪相关;清水贝丘(shellmidden)遗址弥生-和平时代,Yayoi-Heianperiod出土的猪,出现一个独特核苷酸的插入现象,表明其与琉球群岛的现代野猪有所不同,反映了在弥生-和平时代早期或更早一些时候,亚洲大陆的家猪已被引入到冲绳岛。综上所述,不难预见,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古代Dna技术,探索家畜起源及发展的工作必将日益增多。转贴于

存在问题

无疑,家猪起源的研究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众所周知,野猪经驯化演变为家猪,其过程极其缓慢。而在驯化初期,家猪和野猪间,形态上几乎没有差别,甚至完全没有差别。欲鉴别这一时期的家猪和野猪,主要依赖于形态学研究的动物考古学显得无能为力。即便利用古代Dna技术,原则上也同样难显其能。这一点是最令人困惑的。此外,就目前而言,分子生物学的工作还主要集中在mtDna方面。而mtDna是一个单位点的分子标记,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揭示父系血统对后代基因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已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思考

袁靖先生认为,人类获取肉食的模式,按时间先后可分为三种,即依赖型、初级开发型和开发型。早期,渔猎是肉食的主要来源,肉食的丰富程度与获取的难易,完全受环境资源的制约,这种获取肉食的模式称为依赖型。之后,除渔猎外,人们学会了某些动物的驯化,开拓了获取肉食的新资源。此时,肉食资源还主要以渔猎为主,原始畜牧业仍然居于辅助地位。这种模式被称为初级开发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渔猎的比例逐渐下降,人们的肉食来源发生了质的飞跃,即肉类的大部分来源于某种驯化家畜,周围环境野生动物已下降成为肉食的次要来源,人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开发型。显而易见,家猪的起源应当发生在初级开发型阶段,即驯化的开始阶段。

price认为,所谓驯化,就是经过不同世代的变异积累和环境诱发产生的发育变异之后,一大群动物逐步适应人类需求和封闭环境的过程。Bruford等的驯化定义为:改变动物或植物的遗传特征,使之更符合人类需求的过程。Diamond则认为,野生动物的驯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固定的食物来源;2、生长相当迅速;3、在封闭环境中繁殖;4、性格柔顺;5、不易惊慌等。以上学者的意见,可将家畜的驯化条件归纳如下:1、动物在人类的干预下经过世代的积累;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其食物主要来自人类的供给。显然,如何采用科学方法判断这两个条件是否形成,当是探索家畜起源的关键所在。具体说来,有如下四种方法:

1、食性分析。相对而言,家猪的栖息环境较为狭窄,其食物的来源也十分稳定,并与饲养者的食物基本一致。因此,若以考古遗址出土猪骨为对象,分析它们的稳定同位素C、n和微量元素,了解它们的食性及其变化,并与先民们的食谱相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为家猪的起源提供重要的信息。

2、古代Dna研究。驯化初期,交通极为不便,文化交流颇为困难,猪只能近交繁殖。这样,利用RapD、微卫星等多位点分子标记,可望捋清古代猪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探明它们的世代和谱系关系。无疑,若发现有三代关系,即可推断猪已驯化。

考古探索发现篇6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必须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经典,使文言文的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文言文中爱国主义情愫,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从屈原的《离骚》开始,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我们古代文化历史始终。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同样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铮铮铁骨忠义两全的左忠毅公,捐躯殉国的史可法,“流血以倡国,以死酬圣主”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幸福”的林觉民,他们的事迹光照千秋,学生可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挖掘文言文中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古代文学作品蕴涵着许多美育因素,有大量反映自然美的诗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腾王阁的美景,成为世代吟唱的名句。姚鼐的“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写出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通过学习吟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三、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凡成功人士,大都有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战国时代孟子的“舍生取义”曾激励了多少代志士仁人,为正义而斗争。《五人墓碑记》也说“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习古代优美的词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表达力

古诗文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的表意精确,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具有非凡的想象,“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炼字的典范,十分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哲理于其中;庄子的《逍遥游》、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非凡的想象力更令人惊叹。经常学习吟咏这些优美的句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五、学习古人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探索能力

古人注重实践,注重探索。宋代大文豪坡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石钟山记》里反对“事不目见耳闻”就“臆断其有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提倡既要注重实践,又要注重探索和思考,要“求思深而无不在也”。我们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古人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思考和探索能力。

六、学习古人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

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从小就立下了大志,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家喻户晓,屈原为探求真理“上下求索”,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王羲之为练一手好字而染黑了墨池,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而尝遍百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写成《红楼梦》……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做人的态度,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考古探索发现篇7

美丽而玄妙的夜空,充满着神奇传说。莹如结晶,洁白胜雪,夜的花朵绽开蓓蕾,盛放蔓延,布满天际,群星争辉,展现星空艺苑风采。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浮想联翩,多少人为之向往入迷。凯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都是对宇宙的探索,又都是艺术的想象。远古的建筑、雕塑等美术作品有许多是对星空探索的表现,从有人类以来,我们对星空的探究就没有停止过,艺术和科学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美丽的星空是艺术和科学共同的母体。而汉画像石中对星空的表现又是这探索旅程中值得纪念的一站。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主要用于墓室、石祠、石阙等墓葬建筑,石棺、石函等墓内载体的建造和装饰,产生于西汉中期,兴盛于东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有:反映权贵豪富阶层的豪华生活、乐舞百戏,反映汉代人民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的神话传说、神仙、祥瑞、辟邪、历史故事、天文图像,以及生产劳动等。汉画像石是在对生死和天神的敬畏中,对生后安详幸福的期望中进行创作。而画像石中的天文图像部分反映了汉代人对科学的探求和思考。

远古的人们对日月星辰的认识非常有限,但又想做出解释,于是不断地探索其中的奥秘,想象和幻想使人类展开了艺术的翅膀,他们认为“宇宙之始,诸神制定天地之守护神为二:太阳和月亮平分日夜,令整个天界认识时间的规律”。太阳和月亮两个发光体分享天空,确实关系密切,画像石中的“日月同辉”,“日月相望”,即日月同时出现的情况,表现日月出没、昼夜周而复始的现象。

汉画像石墓的结构布局中是要用天空的。它的布局通常是墓门上刻有青龙、白虎等四灵的铺首衔环,或文武门吏;门的后面刻辟邪等图案;居中心位置的前室或主室壁画,多为反映墓主人生活的景象;后室或侧室壁上刻庖厨、农作物等,后壁上刻西王母、东王公神话故事;室顶刻天象图,象征天空。祥瑞图案分刻各处。汉画像石中的反映星空的图像,不只是简单的迷信灵魂不死希望长享富贵之意,包含着汉代人对宇宙星空的科学探索,如,《金乌、北斗星》《日月同辉、彗星》图,可以说对北斗星和彗星的认识是较为准确的。画像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从前面代各种艺术中孕育而生的,同时受到汉代壁画、帛画、石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对表现内容的探索上,如,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的形象,内容就有反映日月的,与画像石及其相似。

我们探讨画像石中的日月神话图像,不仅是为了了解这些神话在汉代的原貌,更重要的从这些神话中可以窥见古天文学的发展进程,怎样从不科学逐步到科学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跟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远古的祖先沐浴在阳光下,久而久之,对太阳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在探索、思考和想象中,关于太阳的远古神话就产生了。画像石《羲和主日、常羲主月》表现的是神话传说,也是天空的象征,同时,又有天地阴阳协合之意。传说在夏朝有一个负责观察天象、测定历法的天文官,名叫羲和。后来被神化了,成为商民族奉祀的上帝――帝俊的三个妻子中的一个。她生了十个太阳儿子,常常在东南海外的“甘渊”,用泉水给十个儿子洗澡。能生出太阳儿子的人,必定是神,神岂能与人同形,于是半人半龙的形象就创造了出来。这种对天地自然现象的探索,在汉代表现为泛神崇拜,画像石中的五方天地、社神、稷神、日神(羲和)、月神(常羲)、雷神、风师、雨伯、河伯、各种吉瑞的天文星象等。

《日月合璧》这是古人观察到的“日食”在画像石上的表现。图中下右为苍龙星座;下左为毕宿,内刻玉兔;上右为阳乌,一金乌背负日轮飞行,上左为日月合璧,图中一金乌背负一日轮,日轮内刻一象征月亮的蟾蜍,表示日月重叠发生了日食现象。

《日月同辉》画像石中常有一边是背负日轮的阳乌,一边是月轮中刻有蟾蜍,即日月同时出现的图像,这叫“日月同辉”或“日月相望”,表现日月出没,昼夜周而复始的现象,个别的与彗星一同出现。

即使在画像石上刻上了“日月同辉”仍嫌不够,于是在墓室中还要镶嵌“日月石”,日月石也叫太阳石和月亮石。吴兰在陕北汉画像考古中有记录。“七五年延家岔汉墓中发现一块月亮石是镶嵌在通向后室的横额上中部,另一块太阳石镶嵌在顶心石部位”

画像石的表现特点便于反映天空星象的图像。画像石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构图一般是平列诸物象,这样就能较好地表现“日月”题材的形象。如《金乌、北斗星》《日月同辉、彗星》等画像石,可以在一块石头上将他们对天象的认识完整地刻画出来,简洁而明了。汉画像石艺术地表现出了人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可以说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的艺术化表达。这种艺术化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在画像石中又是及其写实的,它在反映神话传说,应用形象思维的同时,也应用了逻辑思维,科学地认识日、月的存在,探究日食、月蚀、月食、彗星等天文现象。并不是完全把想象放在第一位,“商丘画像石中有多块伏羲女娲捧日捧月图,其中日轮月轮在石面上突起很高,几成半球形,加之打磨光洁。真有皓月当空、如日中天之感,在所有石刻当中异常突出。”可见其在视觉感受上追求真实的感觉。汉画像石中这种反映神仙思想和科学精神同时存在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去发现、挖掘和探索。

考古探索发现篇8

[关键词]《木乃伊3:龙帝之墓》;中西方文化元素;西方眼光;探险叙述

一、前言

影片《木乃伊3:龙帝之墓》(themummy:tomboftheDragonemperor)讲述的是2000多年前,残暴虐杀的始皇帝――龙帝遭到女巫紫苑的诅咒,和其兵将一起被变成了兵马俑,封印于地下宫殿中,到了现代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英国青年考古冒险家亚历克斯来到中国,在华中北部进行考古挖掘,冲劲十足的亚历克斯找到了隐秘千年的龙帝墓葬,同时,他的父母,如今隐居于英国牛津郡过着平静生活的奥康纳夫妇,冒险家里克和妻子伊芙琳,接到了一次新的“任务”――冒战乱之险护送一颗叫“香格里拉之眼”的珍贵文物到中国上海博物馆。结果,这颗宝石发挥传说中的魔力,拘蚜饲年龙帝,恢复了他的神力,并且试图与反动军队重振皇威,以暴政统治世人。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正邪大战随即开始。结果以龙帝一方失败告终。

该影片充满东方景观。一方面,从其叙述背景不仅安排在中国,并且融入了许多中国本土文化、历史、民族等方面因素的角度来看,该片的创作代表了西方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从其中夹杂的西方文化因素来考察,又可以读解该片欲表达中西方文化融合与交流的愿望。也有不少观众批评影片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反映“失真”,这是偏于强调叙述的自我话语的反应,缺乏民族文化国际化的视野。作为一部跨文化的商业电影,该影片在背景取材、道具制作、动作设计、灯光焰火等等方面也是成功制造了看点的,加上中西方文化的交糅,整个叙事有一定的互动话语效果。

然而,根据影片的创作视角、叙事主体、叙事客体的定位及关系考察,可以发现这实为一场杂糅中西文化的西方语境叙事。本文就是重点讨论其中的它者话语效果,提供一个赏析该片的视角,以期丰富辨别与鉴赏西方话语对中国叙述的方法。

二、影片中的中西文化元素

在电影的文化表述系统里,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性、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作为一部跨文化的影片,本片必定借助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符号来营造某种特定氛围。由于讲述的对象是中国,因此,发掘具有中国本土性的“文化资本’是该片一个必要的叙事策略,诸如中国的黄色皮肤、功夫、汉语、古代服饰、古代建筑、地域风貌、民俗仪式、君臣礼仪、宫廷刑法等等电影文化视点均有体现。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地球上的中国版图,用繁体字标着战国七雄“R、楚、燕、n、w、魏、秦”,然后缩放闪出的“中”字样。这不仅是用中国文化里的语言外在表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这些方块字的文化内在表述也让人读出了古代中国在世界和历史上的存在。片尾配以庄严音乐而出现的中国书法“、战争、荣誉、胜利、勇气、战士、永恒不朽、军队”等等字眼,也让人感到中国文化的辉煌。

中国的始皇帝收诸侯、统一中国后,修建了瞩世文明的长城。画面上呈现的长城图景以一条逶迤俯地的龙蛇之状为视角,加强人们对龙的传人的联想。而中国的皇帝即称为龙帝(emperorofDragon)。然后,故事交代了龙帝为了长生不老,招来术士和仙姑,运用古代炼丹术的阴阳五行,追寻古书中的中国智慧,以修炼长生之道。这又为后来出现的“香格里拉之眼”,即“永恒之眼”作了铺垫。据传说,这件宝物可以“指引人类得到不老泉的永恒生命”。影片中,龙帝就是靠着它的力量苏醒。

影片中还有对中国甲骨文、线装书、风水罗盘等典型文化符号的再现,表现了中国古文明的历史源远而精深。还有,那些表现威严肃穆的秦陵与兵马俑、广袤的沙漠、传说中的香格里拉、迤逦雄伟的雪山、雪人、灯红酒绿的老上海,以及中国春节时的红灯笼、红条幅,爆竹、戏曲和杂技等场景,均为中国的地域风貌和民俗民风,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镜像”。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是属于世界化传播民族文化资本的策略。

然而,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由西方人所作,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西方文化元素。如西方女巫的工作室、规模庞大的女巫图书馆,这些是西方叙述中魔法师做实验、查经据典时通常出现的地点。始皇帝变成三头喷火龙,这是一只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龙,旧上海西方化了的教堂、夜总会、酒吧、舞厅、餐厅等,是当时在华西方人出没的场所。冒险家里克等西方人的枪法和他妻子伊芙琳的击剑术的展现,可与中国功夫相对应,等等。另外,加上女巫紫苑口中念着颇似外语的中国古代咒语、亚历克斯在秦陵考古现场说的洋味十足的汉语,以及后来紫苑的女儿小玲与上述几个西方人交流时对英语的领悟和运用等因素,可以看出中西合璧、跨文化交流的倾向。

三、影片的西方探险创作视角和主体

视角,也称聚焦,是文艺作品创作中极为重要的叙事技巧。叙述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所采用的叙述角度即是视角。在叙事文学中,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是一种最本质的关系,它不仅对叙述效果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还有助于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创作主体是叙述故事和掌握叙述过程的人。从叙事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判断叙述主体是谁的主要标准由叙述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语气、风格手法和时代背景等因素组成。因此,在分析创作主体时,并不需要考虑作者其人,而关键是从叙事作品里体现出来的叙述主体所形成的特点是否能够符合叙事文本的内容。

对于《木乃伊3:龙帝之墓》影视文本的读解,也可以通过其中的几条叙事视角线索,探究出它们一同进入文本,并整体性地控制一个关于探险的叙述,终而汇集成为该影片的创作主体,即西方探险者兼言说者。

其一,影片一开始就用画外音解说的方式把叙述者的身份定为西方女人伊芙琳,而她的讲述其实又是她写的又一本新书,身为冒险家的伊芙琳在隐退的平静生活里,为了寻求刺激,靠写探险小说来记录和回味自己的战斗经历。通过她在书友会上发言和所贴的发表广告,我们看出此刻她已经完成《木乃伊归来》(themummyReturns)的写作,而且很成功地把她自己融入书中的人物。受到读者们的喜爱。当读者询问她如今的生活是否与战时生活同样精彩时,她带着对往昔眷恋和对未来憧憬的神情和语调说“但愿如此。”如今她正在冥思苦想关于下一个或神秘、或好战、或神奇的木乃伊系列探险小说的写作,而且口念台词、手挥长剑、上蹿下跳地捕捉写作灵感,热切地享受着刺激的灵感给自己带来的鼓舞,这就为之后她与丈夫接受去东方中国冒险的任务作了铺垫。

其二,伊芙琳的丈夫里克在隐退的生活里也是闲不住的,他热衷于户外活动。且乐于挑战、富有征服欲。他在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河里钓鱼,因用渔竿钓不到鱼而恼怒地动用枪支把河里的鱼打死,然后作为战利品带回家做晚餐。他每次从外边回来,都要摸一摸那套曾经穿去冒险的特工服,可以看出他是那么留恋以前的战斗,他对妻子的探险事业和探险小说很是支持、赞赏,不管是在冒险中还是在写作里,两人都会不分现实与虚幻地合作和鼓励,平日他在家里时是那么寡欲不欢,跟谁都没有心思交流,连儿子都跟他疏远了,只有靠沉浸在诸如《户外活动》(outdoorLife)那样的书来填补平静生活的空虚,至于妻子的美貌,也只有其在探险中被挖出的宝物旁边时被他猛然发现,如影片中妻子站在龙帝的铜车马旁,此刻,龙威与美艳相衬,丈夫发出了“我好久没这么看你了”的感叹,因此,可以断定,当他接到去中国执行冒险的新任务时的“好奇”询问,实际上就是欣然答应的程序了,而当前来说服的官员用“此刻中国是个危险的地方”的激将法时。他的冒险和征服的欲望被点燃了。

其三,与奥康纳夫妇接受新挑战的同一条叙述线索,是承袭了他们(西方人)喜好探险、征服欲浓、名誉心强等性格的儿子亚历克斯正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考古和探索工程。他指点历史文献,分析图解,叱咤指挥,勇闯地墓机关,机灵好战,终因找出被封印的龙帝而功成名就。

另外,还有一条线就是亚历克斯的舅舅约翰逊已经在旧上海开了一家夜总会。而作为当时世界六大都会之一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外交、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中心。喜欢刺激和挑战的西方人到旧上海投机、娱乐,并称之为冒险家的乐园。约翰逊舅舅陪同康纳尔一家,亲眼目睹和经历了这场由西方人引导的、对抗中国腐朽帝王复活的惊险刺激的正邪大战。他的视角是旁观的、参与的,从中得到犹如探险游戏的猎奇和娱乐的满足感。并且还不忘投机地偷捡了宝物“香格里拉之眼”逃往下一个冒险之地。

以上几个叙述视角和线索,可以归纳出影片的整体叙述主体是西方人及其眼光。中国的龙帝之墓是他们探索生涯中的一站,其间的战争是他们冒险经历的一部分,它为他们的生活增添刺激和浪漫,也为他们的言说丰富了写作素材。

四、西方眼光下的东方叙述客体

既然这是一个西方人到中国考古探索、执行危险的特工任务、参与冒险刺激游戏的新书素材。那么影片中的叙述客体就是受控于西方人视野和言说下的东方中国。中国成为西方人探索和叙述对象的缘由,已由上一部分的分析作了说明,而对于这个对象在西方主体面前是个什么样的客体,还可以通过考察西方眼光里的中国形象,即中国客体化,加以论证。

首先,西方人在影片中不仅是叙述和叙述参与者,并且呈现一派主动性姿态:亚历克斯和他的教授到中国考古,是探索与发现中国的专家,里克和伊芙琳负责护送“香格里拉之眼”到中国,一来可以物归原主并促成中西友好,二来可以通过帮助在现代战争期间的中国保全这颗宝石来拯救世界,成为送福音的使者。

其次,与此行对应的叙述客体――中国呈现出一副被动姿态。根据有关性别的社会构建方面的理论,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常常认为男性特征具有主动性(表现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辨的),而女性具有被动性的特征(表现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附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因此,从文化的社会性别角度考察,该影片中处于主动方的西方表现的是阳性、男性文化。而作为客体的中国被女性化了。她是古老而神秘的,被埋藏在千年大漠之下,等待西方探索者来发现、来唤醒,其邪恶力量是威武而腐朽的、最终被摧毁的男性帝王权力,而正义力量是以东方女性为代表的,充满了受人认可的积极女性气质――智慧、奇特、配合、美丽、善良等。两千多年来,她们一直默默地固守帝墓,直到西方人的探索,她们才得以亮身于世。反过来说,要不是西方人的“造访”,她们的古老的才华和美德也就会一直掩藏下去。影片中的紫苑和女儿小玲在西方人面前多处于协助、配合的地位,甚至在战斗到最后,她们干脆就把击败龙帝的武器和秘籍交与西方拯救者去承接和发挥。

考古探索发现篇9

【关键词】科教纪录片;题材深度挖掘;表达方式创新

《探索・发现》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后推出的第一批科教电视节目,于2001年7月9日正式开播。14年来,《探索・发现》一直遵循“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的宗旨,共制作播出纪录片3000余集,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类记录片栏目”[1]。

一、深度挖掘题材

《探索・发现》题材类型主要分为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两大类,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故事,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细节与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凸显民族特色

《探索・发现》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展现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我国渊源的民族特色。如在2014年端午节期间,在各大频道栏目激烈争夺电视市场的时候,《探索・发现》播出人物专题纪录片《屈原》,从容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让观众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能享受一份蕴含着浓厚历史的文化大餐。这一节目的安排,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策划意识,也极好地迎合了观众的文化审美需求,既亲和又不失风雅。在2015年,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节目推出了《历史不容忘却》、《丧钟为谁而鸣》、《红色记忆・大别山深处》、《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等一些列纪录片,讲述中国的抗战岁月故事。

2、广罗世界文化

在立足本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发现》节目还注重放眼全世界,树立全球意识。2002年,节目推出了长达128集的《极地跨越》。这是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合作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电视活动,摄制组驾驶6辆越野车,历时8个月,从南极出发,自南向北,穿越整个美洲大陆,途径19个国家,到达北极终点。且此系列节目采取了半同步方式播出,让观众第一时间跟随创作者的脚步,探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次系列电视活动,帮助“中国人走世界,中国人看世界,中国人说世界”,让中国人在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创新的思维去看待世界、了解世界。同时在享受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带来欢愉的同时,体会纪录片制作者的探索精神与行动魄力。

3、节目系列化编排

《探索・发现》的节目大多以系列节目的形式播出。2015年,《探索・发现》共播出370期节目,其中系列节目340期,占全年播出节目量的92%。最短的系列节目仅有2集。5月份播出的系列纪录片《手艺》第五季达到23集,《考古探奇》、《2015考古进行时》系列节目全年穿插播出。系列节目主要以考古发现、历史揭秘为题材内容,每集叙事完整且相对独立,集与集之间以时空顺序或逻辑关系进行衔接,从而形成完整的系列节目。这样的制作方式,可以帮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节目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形成完整且有序的科学知识框架。此外,节目的系列化制作,提高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为节目本身收视率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创新叙事手法

《探索・发现》主要向观众传递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类的科学知识,与其同类的纪录片相比,《探索・发现》更注重内容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摒除单一、枯燥的陈述式讲授,而是通过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故事化的手法,将知识以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传递出去。

1、设置悬念

不难发现,在《探索・发现》的众多期节目中,多采用悬念式的开头。悬念的设置,不仅是衡量故事精彩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引起观众好奇、提高节目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在15年12月24日播出的《古越谜踪》的开头,制作者就为观众制造了悬念:“自景区成立以后,原本不多的山民早已搬迁到了山外,大山深处静寂已久,怎么突然会有人在这里施工呢?更奇怪的是,正在忙碌的这伙人看到身穿制服的山林队员,竟然一哄而散,连放在一旁的物品都顾不上收拾。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城市近旁,景区之内的高山之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引起了观众的好奇,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也暗示着接下来的故事将充满戏剧性冲突,整期节目也将由此展开。

《探索・发现》节目中,运用设置悬念、发展悬念、揭晓悬念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通过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将观众带到一个即将要探索的神秘领域。

2、运用故事化“符号”

纪录片的故事化,“在创作内容和表达上,强调时间中的情节因素,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过去对社会生活的自然主义的刻板记录,而是通过人来见证重要事件,并且在题材选择和表达上都偏向于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为了使讲述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探索・发现》栏目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化“符号”,对所述故事的场景、细节进行刻画描绘。

在《探索・发现》中经常会运用“情景再现”对已经过去且无法再现的场景进行复原呈现,其意义在于为观众提供一种“真实感”,多采用扮演、搬演或者资料呈现等方式来实现。搬演和扮演注重对时间场景的重现和人物的刻画,如在《风追司马》人物系列纪录片中,通过人物的扮演和场景的搬演,将司马迁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却在中年遭受酷刑的传奇一生极具表现力地展现给观众。在此系列片中,还穿插了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的场景再现,让这些尘封的历史画面跃然于屏幕之上,这不仅是对人物生活时代的生动描绘,更是视听语言的丰富呈现,让节目传递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3、音效配合

纪录片的纪实原则,要求了它要重视运用现场同期声,而这并不排斥在影片中穿插必要的音响音效,增强渲染的气氛,迎合表达的主题。在《千年书法》系列纪录片中,节目创作者主要选用民乐作为背景乐。民乐与系列节目所要表现的主题“书法”相配合,具有中华古典文化的艺术韵味,这可以使观众很快地融入到书法的历史画卷中。而片头伴随着墨点在水中晕开的雄浑有力的节奏鼓点,更是让观众联想到中华书法所蕴含的韧劲与飘逸。

三、结语

文化工业迅速发展,大众文化已逐渐取代所谓的一些精英文化和边缘文化,一直被成为“阳春白雪”的纪录片也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才能在如今的电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探索・发现》在题材的选择、叙事手法的创新上的成功实践,无疑给中国科教纪录片的创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冷冶夫.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J].传媒,2002,(07)

[2]徐明.论新世纪教育电视的发展趋势与传播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9)

考古探索发现篇10

一、找到古诗教学的切入点,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我们。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流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古诗教学中,学生是发现者与探索者

课程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

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