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产品设计十篇美术产品设计十篇

美术产品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48

美术产品设计篇1

【关键词】民间美术;产品设计;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运用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85―01

产品设计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材料、经济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产物。它主要协调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人机功能和人文美学品质的要求。包括人机工程、外观造型设计等,并负责选择技术种类,协调产品内部各技术单元、产品与自然环境,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间的关系。[1]而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或作为副业生产,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达了他们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2]他们把这些意识形态通过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色彩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象征及色彩寓意,这些象征寓意便构成了民间美术的传统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把这些民间美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恰当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可以从另一角度提高其人文美学品质并丰富其外观造型设计,从而使产品设计走向一条集改良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开发设计之路。这也必将会为产品设计创造出一个新兴的市场,使传统与发展相结合,不固守也不丢弃,别出心裁地既发扬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同时又为产品设计注入了鲜活地新生命力。

一、民间美术的分类及其传统文化内涵

1.民间美术的分类

关于民间美术,其实各国都有,且种类繁多,每一种都带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也传承着更为伟大的国民精神和艺术启蒙,是一个国家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单是我国的民间美术种类便已繁多到使许多美术理论家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各持己见。如李锦璐、邓福星、王朝文、左汉中先生分别在自己的研究论著中有着不同的分类。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左汉中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分类。他将民间美术分为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和综合造型三大类。平面造型主要包括年画、剪纸、刺绣、织锦、印染花布、民间绘画等,立体造型主要包括泥塑、竹木雕、石雕砖刻、陶瓷、布制品、面塑等,综合造型主要包括风筝、皮影、灯彩、活动玩具、游艺活动等。这也正说明了对民间美术的分类很难有一个非常精确的界定,有的品种交叉于两类造型之间,如风筝,在山东潍坊一带是纸扎艺术与木版年画的结合体;皮影是雕刻与绘画的结合体;面具和一些泥、木玩具则是雕塑与彩绘艺术的结合体。[1]

2.民间美术的传统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的传统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色彩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同时,这些造型和色彩不断地为人们所传承并成为民间美术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首先,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上比较注重对形象符号的刻画,如鸡和羊的刻画表达了吉祥如意的内涵,金鱼的刻画代表了金玉满堂,蝙蝠的刻画表达了福自天来的思想内涵,竹子和花瓶的刻画则表达了祝报平安的吉祥寓意,莲子的刻画表达了人们连生贵子的美好愿望,等等。色彩上则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性,如民间美术色彩中常用的黑、白、红、黄、青,不仅使画面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丰富且具有视觉欢,还表达了中国传统五行中的五色观。[3]

二、民间美术与产品设计的创新结合

1.产品设计的多方需求

首先,作为一个新兴的产品,无论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还是提高大众审美,都应建立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并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必须要以实用功能为主,要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再次,产品的制作工艺要简单而环保,且质量过关。只有这样,才能诞生一项成功的产品设计。

由此可见,新兴的产品市场庞大但要求甚高,无论是社会发展与个人需求,都离不开创新与进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达到大众的认可。这时候,产品设计就显示出了它难以轻易被人们满足的特点。因此,民间美术如今便适时的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创作来源,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1)产品造型设计的民族风格

民间美术造型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赋予产品造型设计以民族风格。产品设计注重外形感受,而在民间美术中,有着一种独特的,复古的美感,这种独特属于国家在千百年来保存并流传着的特定的美感,在产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民间美术的装饰方式,可以使其更加饱满的情感,吸引和打动消费者,是一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超现代的具有民族风的产品设计思想。如借鉴传统的造型(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和形状)并将其进行再设计,把再设计出来的造型与产品设计的技术相结合,则可将民间美术给人在视觉感受上的震撼力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从而夺得大众的喜爱与关注。

(2)产品色彩设计的民族风格

作为视觉表现力的色彩配置,民间美术上鲜明而又自然的色彩是能瞬间抓住人眼球的利器。这种能代表产品的独特的标杆色彩,首先给人以独特的可以区分的视觉印象,使人们对于新型产品产生一个比较鲜明的、首要的、独特的视觉留影,从而惦念着不愿轻易放弃拥有的权利,于是便会为产品的未来发展提供不可逆的好影响。此外,产品美观的外形和良好的包装一直是产品设计不可忽略的问题,民间美术的色彩多样化更加提高了产品的欣赏美学价值,这是一种长期的,首要的产品生产任务。

2.新兴产品的市场发展

一项好的产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或者社会认知度,而把民间美术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融合了传统与创新,那必将扩大出一个独立的消费市场,并能使新型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认知,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此外,民间美术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为产品设计在开拓民族市场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会使产品设计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与更加广泛人群的关注。而这时的产品设计则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它要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思维与运作格式,集复古与创新于一体,将设计与市场密切结合,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

产品设计反映了每个时代的经济、技术与文化,而现代的产品设计从来就不缺乏创造与发展,但是却很难将传统的民间美术融合其中,创造出国民喜闻乐见的,具有国家特色的产品。尽管目前有很多人都在尝试着重拾传统民间美术,且也付诸了行动,但是,所涉及的领域还太狭窄,笔者呼吁社会及相关同好,定要将民间美术这标新立异的国粹发扬光大。因两者结合共同发展能让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更加注意到民间文化的兴衰,增加人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民间美术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也能使两者同时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是具有开创性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产品设计”

[2]张燕中国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学位论文2004-01-23

[3]王飚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理论月刊期刊2006-03-22

美术产品设计篇2

一、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相通之处

(一)产品设计思想的同向性。

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活动,针对的物质都是产品。工业设计比工艺美术针对的范围要更广阔一些。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等。其中还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工艺设计囊括了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所有设计类型。工艺美术针对的产品是其中的类型,也是能够独立成为一体的类型。工艺美术运用了艺术化的手段,而工业设计也是运用设计的手段进行产品创新。

(二)设计工艺与艺术性的融合。

工业设计针对的是不同的产品,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从机械设备到普通的日用品,都属于工业设计的类别。在现代经济中,工业设计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例如摄影、色彩学等。工业设计涉及产品的本身,也涉及产品本身带来的影响。工业设计在现代物质的发展中,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工艺美术能够在艺术性上与工业设计有本质的联系,能够给予工业设计更加现实的需求。

(三)多种资源的集中整合。

工业设计要求对资源有明确的使用要求,而工艺美术能够把资源更好地进行融合。工业设计中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资源,不同的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这就要求设计的总体过程,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多种资源整合后,产品就会出现特殊的变化,就会把产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实现工业产品和工艺美术设计的优质结合。

二、工艺美术对工业设计的促进作用

(一)工艺美术把工业设计变得更加丰富。

工艺美术是艺术性的创作,运用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工业设计中,需要把硬性的物质变得软化些,这就需要艺术性的加工。工艺美术具有的技术特点,能够成功将工业设计变得更加具有人文理念,以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加深工业设计对于产品本身的质量提升。工艺美术对于工业设计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工业设计转变传统方式的体验,也是工业设计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二)工业设计以工艺美术为技术升级标准。

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工业设计决定了工业产品的类型和性能。工业设计注重产品的使用性和规范性。工艺美术如果成为工业设计的技术标准,那么,工业设计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例如工艺美术美化的工业产品的外形,工艺美术将丰富的色彩设计应用在产品外观上,工艺美术将心理需求思想应用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等。工艺美术是工业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良好应用,是工业设计发挥技术优势与设计优势的体现。

(三)工艺美术延展了工业设计的理念。

工业设计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批量生产就会发生设计形态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而现代人喜欢的产品则是具有个性化要求的,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必须要建立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工业设计理论创新是最为重要的尝试,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无法实现本质性的改变。工艺美术的优势就是在理念上有更加细致的要求,能够给予工业设计更加全面的技术帮助,工艺美术的优势将会在工业设计上逐步延展。工艺美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升级,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方法,更新传统的工艺,使工艺美术在产品设计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工艺美术对于新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展示出工艺美术对工业设计的优势互补。

三、结语

美术产品设计篇3

1.有效提升传统民间美术应用价值,使商品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品外包装对于商品的销售有着很大的影响。某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同类产品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要注重产品外表包装设计。如果产品包装设计能结合传统民间美术设计元素,那么,该商品的销售前景将比其他同类商品销售前景更广阔。在商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巧妙的将民间美术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不仅能大大提高商品的档次,还能使商品富有民族个性,增添其人文内涵。因此,在同类商品中,包装设计融入民间美术设计元素的商品,与包装设计没有融入民间美术设计元素商品相比较,融入民间美术设计元素的商品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把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还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民间美术应用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最能体现大众美学的特征,反映质朴的、大众化的审美理念。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历史文化价值极其丰富。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积累下来的艺术成果。通过传统民间美术,我们能够看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传统民间美术,也能够发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传统民间美术将劳动人民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表现的淋漓尽致。

2.能够增添商品的民族感,对商品的流通、销售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的日益增多,包装设计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包装设计缺乏人情味,缺乏多样性与民族本土性。一些包装设计盲目仿效国外包装设计,其设计理念和审美价值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同。包装设计缺乏公众审美价值,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包装设计不仅反映一个产品的外在价值,还反映一种文化走向。因此,如果产品包装设计能结合传统民间美术设计元素,那么,该商品的销售前景将比其他同类商品销售前景更广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蕴涵了本民族的精神素质,最能体现大众美学的特征,反映质朴的、大众化的审美理念。在发现生活的审美价值方面,民间劳动者审美情感极其丰富,因此,民间劳动者对商品有着特殊的敏感性,所以,将民间艺术的审美元素融入商品包装的设计元素中,不仅可以提升传统民间艺术使用价值,更能够增添商品的民族感。对商品的流通、销售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价值。同时,通过民间美术的注入,可以使产品包装具有更多传统文化审美特征,使包装设计传递更多民族文化信息。

二、传统民间美术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1.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品流通的加速,人们对物品的包装设计越来越关注。尤其是那些贵重的、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包装设计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因此,将民间艺术的审美元素灵活又巧妙地融入商品包装的设计元素中,对于加快商品的流通和销售,提升商品内涵和底蕴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传统民间美术造型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这些传统民间美术造型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以其非同凡响的审美能力以及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和向往幸福生活的心愿。诸如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牙骨雕、编织,还有典型的传统民间美术各种民间剪纸以及民间年画中的“五谷丰收”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憧憬。传统民间美术造型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间美术造型观念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早在人类原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传统民间美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传统民间美术造型日益成熟。时至今日,传统美术造型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渐渐地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元素中,融入传统民间美术造型观念,不仅能提高包装设计水平,还能促使我国包装设计更加艺术化,早日与国际化包装设计接轨。二是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意蕴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我国民间美术造型独具特色,多彩多姿,内容极其丰富,具有极高的审美意蕴。这种审美意蕴,不仅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更体现着一种不屈不挠、对美好生活真诚向往与追求的精神内涵。因此,在现代包装设计元素中,融入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意蕴,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文化价值。

2.民间美术工艺品以及传统色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民间美术工艺品造型质朴、颜色多种多样,将这些民间美术工艺品造型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可以充分表达产品的区域特性和个性特点。这对树立产品的品牌效应,具有极高的促进价值。例如,我国民间美术工艺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泥塑艺术这方面的作用与效果就比较明显。还有,号称我国艺术精髓的陶瓷艺术,如果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巧妙地融入陶瓷艺术的经典花纹,不仅能够更加完美的体现产品的个性特征,还能提升产品的审美情趣,促进产品赢得更多的用户。另外,民间美术进行纹样装饰时,往往比较重视形于色的巧妙结合。“以色伏形”是其常应用的一种手段。民间美术的传统色主要有红、蓝、绿、黑、白等,其中,常被人们所采用的颜色应属于红、蓝、绿这三种颜色。三种颜彩鲜艳、对比强烈,艺术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在现代包装设计元素中,融入民间美术传统色会起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只要有涉及喜庆或者节日的产品,往往都习惯于应用大红色这一颜色,红色不仅可以凸显喜悦、热情,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结语

美术产品设计篇4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美术产品设计篇5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形式美;模糊评价法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

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

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

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④①: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美术产品设计篇6

1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产品形态的关系

产品形态是产品造型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是设计师向受众传达思想和理念的物化,更是产品文化、身份的精神象征,是赢得受众心理共鸣的设计语意表现形式[2]。形态是产品造型的总体“品行”,即“外形”与“神态”的综合体。一个优秀、成功的产品形态,美的外形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还需有一个与之相匹配、蕴涵其中的“精神势态”,即“形神兼备”。这种精神将来自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它通过产品形态的设计语意生生不息地进行传承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产品形态,在本能设计层次上是以具体、清晰的符号元素出现。但这种符号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肤浅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出发,借助传统元素形态,寻求最切合的符号语言以及现代的构成手法和科学技术,对传统和现代兼收并蓄,吐故纳新,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分解、变革、拓展,再与形态设计有机融合,进而达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共存融合。由此,在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中,设计师只有充分考虑不同时期的审美伦理,找出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加以传承,才能形成具有传统艺术多姿多彩文化精神的中国现代产品形态设计风格[3]。

2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撷英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类繁多,博大精深,主要涵盖工艺美术、中国画、民间木偶、古老的热贡、皮影戏、麦杆画、中国刺绣、剪纸、中国结、风筝和民歌等门类。

2.1工艺美术

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4]。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它反映着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物质与文化的生产水平,其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中华民族祖先使用自然物“磨光”和“钻孔”等行为,不仅成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标志,更是设计能力和审美思维的开端。优美的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灿烂的“青铜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工艺美术新纪元的到来,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玉器代表了世界治玉用玉的最早水平,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木雕座屏”以其雕刻精细而被视为罕见的艺术珍品,从陶到瓷的创造成为世界文明飞跃的一个重大标志,中国古代的织造、缬染、刺绣和服饰工艺更是技艺精妙绝伦[5]。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不但保持了原有品种的完整性,也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而变革创新,既继承了其绝技与特艺,又注重科学研究,创新出丰富而具有时代审美气息的新品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设计深厚的内涵思想、无穷的造型特色、鲜明的装饰风格和赋情寓意的手法,及一种美的升华形态孕育了中国现代产品形态的设计语意,并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2.2中国传统绘画

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风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把人与自然、绘画与意境视为一个整体,抒发着超越时空的情怀。它的思想传达方式与设计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6]。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指传统中国画,它在世界艺术领域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绘画造型所用的线犹如流动的音符,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鲜明特色,“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的设色要领,重彩和勾金给色彩带来了极强的装饰性,“墨即是色”道出了传统绘画对色彩认识和使用的玄机,各式皴法表现出对物象肌理的再认识与再创造。中国画把丰富的客观事物浓缩到用艺术手段所塑造的典型形象之中,通过联想和经验、感知和认识使受众获得美的特征和情趣,它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审美关系,将物质的对象与主观心理相融通,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命和形象的载体。中国绘画与中国的设计艺术总是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与互动的关系,共同创造了一个反映民族特征、传统品质与深厚文化内涵的完整艺术体系。拥有6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见图1,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可谓国宝“京”粹。它造型各异,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制作讲究,分瓶、碗、盘、尊、兽、罐、仿古制品等系列,是鉴赏收藏、馈赠友人、家居装饰品味较高的工艺品,更是中国绘画与中国的设计艺术完美结合。

3中国现代产品形态的审美传承

3.1民族文化精神的审美传承

民族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7]。民族风格高度稳定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包括认知审美,成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神。现代产品的形态设计强调要体现产品的设计观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期背景下的设计师在感性设计过程中都具有先入为主的文化观念,民族文化精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性认知和思考的标准,它在设计全球化趋势下渗透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群体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把人与自然、艺术与意境视为一体,充满着与宇宙运动一脉相承的律动和神韵,抒发了超越时空的文化情怀,传播着宏大的民族文化精神。体现“天人合一”文化精神作品见图2,作品表现出造型之巧、俏、绝、雅的艺术特色。“巧”即为人之灵气、创意大胆、构思奇巧、加工技艺精巧、巧夺天工;“俏”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造型材料天然俏色、纹理及质感,表现出逸趣天然的精神品质;“绝”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一件高度融合了中国“天人合一”文化精神的形态设计作品。

3.2工艺美术品格和民族元素的审美传承

民族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它表现在创造物中则形成共同的风格和心态。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是包括现代产品形态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源泉,设计民族品格的形成与文学、艺术及建筑的民族风格密切相关,它们都是民族精神、传统、审美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真实反映。现代产品形态设计批判地吸收了中国工艺美术和传统绘画中民族元素的美感,体现着深深的民族审美情愫和无穷的文化信息,以博大精深的审美法度、独特的形式美感、高超的技艺展示于世界[8]。因此,集精神、境界、风格和技艺于一体的中国工艺美术和传统的民俗元素已成为提升现代产品形态设计的文化内涵,传承技艺经验、开阔想象思维和设计创新的灵魂和活力,而现代产品形态设计更是成为在科学与技术的实践中反映人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族元素产品见图3,是一款具有浓郁的中国地域文化元素的产品形态设计实例,作品在视觉元素的设计上恰到好处地应用了我国的民族元素,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力。

3.3设计伦理的审美传承

基于传统设计伦理的作用与影响,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不仅要对审美客体进行理智的分析与判断,而且偏重于主观领悟和直觉把握,成为与审美客体进行感情交流的体验者。中国人的审美强调“意”,所谓“意”就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素质、审美对象的象征,相仿于模糊的中国美学原则,它类同于中国哲学中的“无”,不是没有,而是不好定义的意思。中国人认同的美是无法完全用比例、尺度之类的美学原则来概括,是需要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在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中,不能完全照搬常规工艺美术的美学原则,应从设计个体的内在感受和心理体验入手进行设计,沿袭设计伦理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性,才能找到设计伦理传承之实质。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中,重视自然和朴素相得益彰的人机界面情感设计,重视产品与使用者的心灵沟通,力求达到产品与使用者能够情景交融,则成为设计伦理审美传承的最好诠释,它将在设计创新时以唤起使用者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心灵共鸣,使设计更贴近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使设计作品和谐统一,充满人性化和情感性。

3.4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传承

设计的品位是其品质、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的一个总和。真正的优秀设计不但要具备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社会生产条件,还要有鲜明的本土文化与艺术审美精髓。具有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要立足于产品的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功能美和时代美,从本土传统文化的积淀中挖掘民族美的元素,并加以发扬光大,了解、传承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构成现代产品形态设计具有美感的客观内容。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涉及到设计对象审美价值的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9]。设计对象具有了审美价值,它才有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才能展示出伟大的中华人文精神。由此可见,现代产品形态设计要建立起审美传承的良好机制就要从审美的本质出发,抓住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根本点,探究设计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品位的审美传承要义,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元素相融合,从当代我国民众的审美心理特性和审美精神中寻找最佳的传承点。第一届“为坐而设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见图4,作品传承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元素,在形态意义的确立、造型材料及工艺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诸方面构思巧妙,既美观又节省空间,是传承鲜明中国品位的优秀设计作品案例。

美术产品设计篇7

关键词:装置艺术;产品设计;设计原则

现代产品功能已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所以人们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产品功能以外,还十分关注产品的本质设计等。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现代产品设计师经常将研究重点落在装置艺术上,人们的满意度也将逐渐提升。

1装置艺术概述

所谓的“装置艺术”,实际上就是实物作为艺术表现媒介的现代艺术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装置艺术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趣味化。在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渐提升,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装置艺术的趣味化特征逐渐凸现出来,如《弱》这部艺术作品中就带有这样的特点。第二,大众化。以往的艺术多数都无法被大众理解,而装置艺术则打破了这一常规,从大众审美角度入手,让艺术作品带有大众化特征。第三,非物质化。装置艺术将所有现成品当作原材料,不受艺术门类制约,在新媒体出现以后,非物质化被融入装置艺术中,有效拉近了装置艺术品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2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原则

2.1美学原则

在产品设计中,要融入装置艺术,首先应坚持美学原则。这里所指的美与审美不同,这里的美是存在的代表,而审美则是活动,带有共性与个性特征。[1]为做好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应加强与消费者意愿的联系,避免出现设计失去本质的情况。对于装置艺术来说,它的美并非仅限于视觉上,还带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应注意视觉美与韵味美,增强产品的美学性。

2.2社会原则

任何产品被设计出来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要做好产品设计,一定要加强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过于迁就市场,防止让消费者产生贪婪心理。为做好装置艺术产品设计,应注重考虑社会性,妥善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设计中。这也是全面体现社会性,凸显产品艺术价值的有效方式。

2.3人文原则

产品设计应注重体现人文性,这样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现代人在选择产品时,不再单纯地注重实用性,同时还关注精神需求。所以,在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应将人文性融入其中,以便让产品显得更加现代化与时尚化,这也是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重要举措。

3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方法

3.1植入文化,注重观念的体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各行各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见面交谈的机会逐渐减少。总的来说,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交流。所以,为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在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应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将交流融入产品中。对于设计师来说,产品就是设计师与用户交流的载体。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中应了解消费者渴望的交流内容,并将其融入产品中。例如,有些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着迷,所以,在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应将精髓内容融入其中,避免形式化的套用。这样一来,设计师自然能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消费者也愿意购买这样的产品。同样,在融入装置艺术的产品设计中,还要加强与现代艺术手法的联系,如德国青蛙设计公司的产品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占领广阔的销售市场,主要是由于该公司的设计工作者对各个地区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将哲学观念融入产品设计中,这样一来便使该公司的产品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例如,由该公司生产的儿童鼠标器,就是采用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市场销量极好。可见,将文化融入装置艺术产品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3.2做好多重环境设计

装置艺术产品设计对环境设计的需求较高,所以,在实际设计中有必要将空间与环境展示作为重点。装置艺术品并不像普通产品那样具有展示性,它是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为增强现代产品的设计能力,在设计装置艺术产品的过程中,应注重装置艺术动态性的考虑,即做好多重环境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能力与应用能力。在设计装置艺术产品的过程中,首先应分析产品的使用状态,确保在不同状态下获得不同的效果,以便让人进入不一样的环境中。为保证产品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地方,在实际设计中应注重体现审美功能性。例如,在设计咖啡具时,应保证咖啡具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即在不利用咖啡具时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装饰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同样,在设计果盘时要注重多重环境设计,如有些果盘在设计时以芭蕾舞舞蹈演员为原型,在装水果时,可以给人带来新鲜、干净之感,在闲置时,则可以让人产生一种高端之感,吸引人的眼球。此外,有些设计人员还将装置艺术融入牙签盒设计中。以往的牙签盒都是圆型或S型,而融入装置艺术的牙签盒以人的牙齿为原型,这样的设计不仅向消费者展示了牙齿的构造,还给人带来了新鲜感。总的来说,装置艺术产品设计的多重环境实现,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3.3注重消费者参与

被设计出来的产品最终要用于销售,这也是产品生产企业获利的来源,但如果产品缺少了人本主义思想,也没有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产品被设计出来以后也无法被销售出去。同样,对于装置艺术来说,要获得消费市场,就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好让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例如,现代出现了很多的DiY产品,这样的产品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由于其将消费者要素考虑其中,能给消费者带来美的感受。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功能,更多的是追求消费体验。所以,如果装置艺术产品设计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消费者也会感到被认可,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4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关注产品功能。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设计中应融入装置艺术,注重传统文化设计,营造多重环境建设,注重消费者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作者:张明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美术产品设计篇8

关键词:工艺美术;艺术营造;独特性;当代性

工艺美术是人们经济生活和艺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环境和人类认知的反映,它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规律特征。

一、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分析

田自秉先生曾经对于“工艺美术”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指出:“重视工艺思维,是现代工艺美术创造方式变化的需要。”[1]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工艺美术”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张道一先生访问日本之后对于如何在发展中处理好现代工业设计、传统工艺美术和民间艺术三者关系的探讨。[2]李砚祖先生在他的《装饰之道》中,对于工艺进行了再发现,指出从工艺美术到工艺文化的概念。[3]杭间先生认为:“‘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不是截然分开的东西,而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中国设计的两个过程。”[4]一大批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学者,对于“工艺美术”这个概念也进行大量的讨论。如今,我们对于工艺美术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同时,把工艺美术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进行开设,这些无疑都是对于我们传统的设计造物观念理解的升华,使得我们在现代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中,找到了具有自己传统的设计之路。工艺美术是中国特有的设计形式,它既有现代设计的理念又有中国特殊的设计特征。我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就,而且种类庞大。早在5000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工艺美术的杰作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石、丝织品,宋瓷,明式家具等等。现代的各种陶瓷器皿、玻璃器皿、竹藤的编制物品,还有各种装饰画、商品的包装等等,这些都是工艺美术的范畴。工艺美术无论是哪种分类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拥有社会功能,都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出现。它既有生活上的实用特征,又有生活上的精神需求。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在于通过自己的艺术形象去唤起人们对于美的感悟,对于工作的热爱,同时能激发人们的思想和情绪,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使得普通的产品变得更加美观,用艺术的匠心来美化物品,可以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得人们能感受的“物”的存在。“工艺美术”所创造的产品是悄无声息改变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中国的传统“造物”观念也形影不离,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二、中国工艺美术独特性的表现形式

1.时代性

工艺美术的产品,它不只是生活的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它达到了艺术品的要求。它具有现代“设计”所需要的设计制作程序和过程,运用各种材料、工艺,以及创意思维,把它变为物质存在。所以,工艺美术既要表现自己的时代特征,还要运用工艺美术产品的材料以及工艺特征表现它的技术美和装饰美,尽量发挥它特有的时代属性特征。充分利用工艺美术本身的设计特征,表现它的时代感。工艺美术作为中国的“设计”,要符合现代大工业环境下的生产制作技术,利用科学技术以及设计上的各种因素。我们当代的工艺美术从选题、构思、设计、到制作产品,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工艺美术不能只是形式美学的设计,它是为大众服务的产品,应该具有实用性特征。工艺美术要符合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这些科学性的技术活动变为工艺美术发展的条件。纵观当代整个“设计”的发展,工艺美术的发展一直是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创新而不断的发展的。我国古代有了青铜技术的发明,才有了各种青铜器工艺品;现代有了塑料材料的发明,才有各种塑料的工艺美术设计作品。同时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技术以及材料的发明都可以辅助工艺美术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框架里,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2.适度性

传统的美术是体现空间、体积和色彩关系。而工艺美术则是立体与平面的关系,通过它的设计、形式、比例、结构、色彩等,将整体特征、结构、形式等众多内容处理得当,把它变为富有感染力的设计作品。同时艺术中的变化统一、对比、比例、节奏、对称等形式法则,都可以运用到现代工艺美术之中。当然,这些法则,不能在一件作品之中全部使用,每种形式法则的运用都是要适度的。如陶瓷器皿的设计,主要运用的就是比例、外形等形式法则。在染织产品之中则需要另外一些法则。一件好的工艺美术作品它不是装饰了众多的花纹,使用了各种技术就是美的。与一般的美术相比较,工艺美术在完成美术所需要的法则的同时,加入了“设计”一词,它可以充分地使用现代设计所产生的各种技术原则和设计法则进行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但是,这绝不是说要进行“量”的累加,在更深的层次上,我们已经进行“质”的提升。

3.地域性

工艺美术作为特殊的艺术门类,它应该是独自存在的,而不是在现代设计的内容之内。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广大的疆域其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就会有自己的造物,有自己的工艺美术,因而自然地形成和构建了与其他地区工艺美术不同的地域性特殊。[5]这种地域的特征自然地表现在其自身的工艺产品之中。由于资讯的传播更加迅速,设计的理念方式得到更广范围、更快速度的传播。这使得现在的各种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现代设计更加强调产品差异性的体现。工艺美术产品作为地方特有的产品形式,从产品的原料到产品的加工方法都是地域代代相传的结果。这种传承工艺的结果就是,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差别性。差异性正是迎合了现代设计的时代需求,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使得现代社会更加关注地域文化。而地域的工艺美术产品正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因此,社会的发展促使了工艺美术在这个时代有了用武之地。

4.实用性

工艺美术的作品应该是民生的,早期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来源于包豪斯设计学校,它的目的就是为大众设计。这点与我们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相似,我们的工艺美术作品是要让人民可以接受的,在经济上是可以负担的,能够买得起的。早期的工艺美术产品都是产生在匠人手中,使用在广大人民生活中。工艺美术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将工艺美术变成高不可攀的高档艺术作品。作为工艺美术,它的特征之一就是实用性。这是这个门类艺术叫做“工艺美术”的重要原因。脱离了实用,去做艺术,这就违背了工艺美术的初衷。当代的传统民族化设计,要做的是通过工艺美术把传统文化深入到平常生活。实用,则是普及工艺美术产品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中国工艺美术独特的当代性

尽管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我们通过历史的梳理会发现,近代以来的工艺美术是在外来文化强势入侵之下开始发生了转变。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与现代化之间有矛盾吗?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向现代化的趋势靠拢其实是一种现代设计全球化的现象。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还是会继续发展,这种向现代化靠拢的趋势也是会存在的。李伯重先生认为:“在工艺美术发展到清代后期的时候,其实江南地区的轻工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条件,与近代早期的英国相比,要更加突出。”[6]然而,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上来看,中国的工艺美术的水平发展的潜力,不比当时的欧洲差。我们以前把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认为是“保守”“封闭”“家庭式作坊”等等因素,因为这个原因,也使得我们的工艺美术在工业革命以后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其实在1949年以后,我们所谓的家庭式的作坊几乎没有了,更多的是在国家引导下的现代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张道一先生对于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的看法有着深入的理解,指出:“这是由四个矛盾所掩盖的,一是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二是工艺技术加工的水平;三是经济和生产信息的灵通性;四是生产管理体制的先进性。”[7]这些矛盾虽然不是工艺美术自身的矛盾,但是它制约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认识更应该寻找学科以外的客观原因。所谓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沉淀下的设计精华,这种精华性的东西是一种质朴的精神,是在设计之中巧有用心的态度,更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必须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发展必将在现代后工业时代的大环境之下进行,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还属于较为薄弱的阶段,要进行深入研究沉淀,找出工艺美术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化的设计之中。其次,工艺美术的特殊性也要与现代高科技、高信息化的新型艺术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脱离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特点,是把现代化的技术特征融入到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之中,使得它成为工艺美术独特性的一方面。总之,独特性与现代化之间它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直贯穿于现代化之中,这种独特性是要依附于现代化的普遍价值观。对于中国现代的工艺美术独特性的认识,我们一直在不断摸索和发展。工艺美术之所以在现代的设计浪潮之中能生存下来,说明了它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它始终是满足各种人群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只有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之中才有意义。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中国的工艺美术探索仍然在发展途中,它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模式,中国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是一种不断摸索的过程。现代化始终是这个时代的大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与学习外来现代设计文化的关系,使中国的工艺美术的独特性始终建立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注释:

[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编:《装饰艺术文萃》,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13页。

[2]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里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3]李砚祖:《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4]杭间:《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装饰》2009年第12期。

[5]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1期。

[6]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90页。

美术产品设计篇9

关键词:科学美学艺术技术历史经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随着有了新的转变。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同样带来了新的设计产品,而新的作品必然是吸收,消化了历史上经典的设计作品的。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工业设计的基础——科学技术,它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从而为设计师们提供展示艺术与美的舞台,使艺术与美学更好的为科学技术,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服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设计家查尔斯·依姆斯的早期实验作品就脱颖而出,也印证了新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艺术效果。1940年查尔斯·依姆斯与另一位年轻的建筑师艾诺·沙利宁一道设计了一种称之为“胎式椅”的椅子提供了一种大的杯状壳形造型,试图产生一种生理上的舒适感,在壳形中,坐着可以盘脚,也可以伸腿,当然,其中就用胶合技术,因此,技术实现了艺术的表达。1946年依姆斯以多胶合夹板热压成型生产模压胶合板椅eamesChairsLCwandDCw,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经济实用,轻便化、大众化、关注新材料、新技术使其成为当代设计最早的典型,这种椅子一直生产到1957年,1994年再次投放到市场上[图1.图2.],1999年被时间杂志评选为“百年最佳设计”。1948年,批量生产浇注塑料椅eamesFiberglassChairs,以玻璃纤维固定成网状,以聚酯浇注而成,网状结构在HarryBertoia(1915-1978)设计的钻石椅子上得到完美体现。

正如1904年保尔·苏利约《理性的美》,在理论上提出美与实用应该吻合,理性美的形式是功能(科学性)表达:“只有在工业产品、一部机器、一种用具、一件工具里才找得到一件物品与其目的的完全而严格地适合的某些例子”、“机器是我们艺术的一种奇妙产品,人们始终没有对它的美给予正确的评价。一台机车、一辆汽车、一艘轮船,直到飞行器,这是人的天才在发展。在唯美主义者们蔑视的这堆沉重的大块、自然力的明显成就里,与大师的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相比有着同样的思想、智慧、合目的性,一言以蔽之即真正的艺术。”1.

广义的工业设计现代社会中工业设计的所有内容,我们通常理解的是狭义的工业设计,指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它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因此,工业设计具有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特点,与工程技术、人机工学、美学、心理学、市场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产品又是由材料、结构、科技、工艺和形式构成的,它又和产品的使用对象、使用方式、与环境关系处理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产品设计是各种相关属性的综合实现。

在此,艺术与设计也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外形设计不是影响产品设计的前三位因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观念更为重要,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图3],但不同的设计门类对艺术与技术的要求各有侧重点,相对而言,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的技术性高于艺术性。”2.

工业设计的长远意义在于对人工事物应当如何存在的深层思考,并协调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的关系,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融合全球文化和地方文化、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

“产品设计“赋予物质性开工与秩序”不仅遵循人的形式审美的原则,而且还必须具备准确反映产品内在品质与特征的设计符号学“语言”意义。正是后者规定并赋予了前者发设计方向与内容,使“形式与秩序”不再是随心所欲的形式与秩序。如电视机,其物质性的“形式与秩序”不是随心所欲状态下的如熊猫、如植物、如花朵般的形式,而必须与电视的声、像传播功能特征相关联,在满足审美的同时要依附于科学性的体现。”3.19世纪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观念,其本质是艺术设计中的图案的概念,其内容基本上是对产品表面进行平面与立体的装饰。通过平面与立体的纹样与花样装饰,创造出产品的形式美感。而现代设计的本质是整合产品的多种构成要素,使之全方位地满足人对产品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审美需求)。也就是把公众的消费需求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结合,综合社会、文化、生理、心理、经济、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各个要素来求解设计目标,力求使得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可能,而且更加舒适、快乐,更有价值,即为科学与美学,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现。

在所谓的工业产品设计中,不能只存在单个的科学,单个的美学,艺术及技术,来支撑一个产品设计过程,一个好的设计,它的美学常常是以科学为基础而建立的,并不单纯是一个欣赏品,而是一个产品,是一个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一种产品,因为有科学与美学的共同支撑,产品设计才会更有价值。当然,在设计中,艺术的思维是无限的,而技术却与现实挂钩,是有限的,过分的为产品添加一些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给现有的技术添加额外的难题,这样的艺术是没有意义的,也会大大减弱作为一个产品所要体现的价值,耗工耗时而带来的高价位并不能迎合大众需求,所以在设计中要权衡它们之间的主次,这样的设计才可谓是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课堂笔记:现代主义设计(一)

2.课堂笔记:工业设计的艺术属性(美观)

美术产品设计篇10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实践

所谓设计是在人的审美思维影响下对设计对象的一种艺术化呈现,它首先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它所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能够有效的触动受众的审美感觉,总体来说它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一、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最早的英国工业革命由于人们的工业制造能力大大提升,工业产品的外形与艺术设计之间有了融合的前提条件。一件工业产品,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首先需要实用功能的支撑,这是一件产品的根本属性。因此在最初的工业制造中,实用功能被成为生产和制造的重点。但是随着大批量生产以及竞争程度的日渐加剧,产品之间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再加之,产品的丰富给了消费者审美上的疲劳。因此,如何在实用功能之外突出自己的特色就成为制造商们首先考虑的事情。因此,艺术设计成为工业品华丽的外衣。从艺术设计本身来看,它是自从人类制造工具的那一刻起便产生的。人们制造一件物品的时候不仅对他的实用功能有所诉求,而且还注重它的审美视觉效果,这就是最初的艺术设计。但是由于生产力状况落后的原因,实用功能的往往在古代社会占据主要位置。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由以往的注重实际功能,到现在的实用和审美并重的发展趋势给工业生产和艺术设计注入了新动力。艺术首次正式的走出神圣殿堂,与工业时代的生产制造媾和,同时这也是艺术设计丰富自身,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现代艺术设计是兼具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在内的双重功能定位。

二、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

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它首先具有艺术的继承性,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近大众审美,不断满足大多数人审美需求的一个过程,所有深奥晦涩的艺术形象和理论最终都将成为大众审美中的普通事物,现在我们看似正常普通的审美元素也许在很久以前是难以被古人理解的,例如比基尼。也许现在我们看似难以理解的审美艺术设计在未来会成为最为普通的艺术设计。这就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这说明了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是自身规律的体现,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艺术设计从纯艺术领域脱离出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打破了艺术与现实社会的隔阂,这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从艺术发展来看,这也是一种必然现象。工业生产不但应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还应当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且精神需求在人的需求层次中变得更加重要,这为我们在新的生产和发展条件下已经成为影响和提升工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工业企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战略。

三、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践是创造艺术价值的过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以设计对象的实用价值为基础,将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注入设计对象。使人们在使用一件产品的时候还能满足审美需求。

1.艺术设计应体现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就是指的设计对象的实用功能,这是艺术设计实践的最本质属性,在尤其是现代设计中,工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瓶颈,突破这种瓶颈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赋予工业产品更大的附加价值,就是将产品艺术化,人们在使用这些功能的同时还能欣赏艺术,达到精神愉悦。但是,产品的实用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也是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脱离了实用功能的艺术设计是没有生命的,单纯的艺术品只能摆放在高高的殿堂之上,难以深入大众的生活。因此艺术设计实践中首先应当注重基本功能的体现。

2.艺术设计应体现内涵及情感传达。艺术设计这门交叉学科之所以产生还是因为自身的艺术本质,它所蕴含的审美内涵美是艺术设计的精神属性,毕竟工业生产也是在遭遇瓶颈的情况下求助于艺术设计的,如果艺术设计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精神内涵和审美属性的诉求,那这门学科也不会得到发展,即使发展起来也不会持续很久。因此艺术设计在实践当中还有要保留自己的特色的,那就是对审美的执着追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审美属性对于审美特质的基本诉求。艺术化的呈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艺术设计在充分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实用之美,固然也是人的需求,但是从需求层次划分上看,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实用需求之后,便逐步探询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内涵美是艺术设计更高层次的美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更深刻的领悟,它是设计者和受众的心灵情感交流,这种交流的愉悦感是其他事物难以取代的。

3.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应体现多样性。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决定设计水平和效果的一个方面。以往的工业生产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比较单一,仅仅是在外形和色彩的基本调整,但是这种设计和结合无法满足人们对设计和艺术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审美事物的接受有一个疲劳阶段。当审美疲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探寻艺术内涵新的呈现方式。这就需要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内涵上的提升。而且这些和提升过程也必将成为影响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艺术设计的内容是指设计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人们用具体模式表现抽象内容的过程,这个具体的形式是可以与外物融合的,如工业产品,但是其艺术内涵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艺术设计就是在保持内涵宗旨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郑旭东.“三大构成”课程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03).

[2]靳鸽.河南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数字艺术设计教学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