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健康概念十篇心理健康概念十篇

心理健康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17

心理健康概念篇1

1.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状况

①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情况。从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计分方法得知,大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得分处于中间水平,自我概念水平一般,标准差值比较大,说明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②大学生自我概念性别差异状况。男女生在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其他维度和整体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女生的自我概念状况明显高于男生。

③大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差异状况。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行动三个维度上有差异,自我概念水平总体情况没有差异。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①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mHt计分方法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占17%,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占77%,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占6%。

②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状况。大学男生和女生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五个维度有显著差异,整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③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状况。大学三个年级只在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其他各个维度和整体水平差异极显著。

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分析

①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分析。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得分,与其在mHt中各因子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可见:自我概念与mHt因子呈负相关,换句话说在70%的量上,自我概念量表诸项目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在病态测量分数上得分越高;所有显示出正常的负相关的相关项都不是显著相关,就是说从总体上来看,拥有较强自我概念除了极个别的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是说在这20%范围内,较高的自我概念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水平几乎是在全部情况下导致了学业焦虑。

②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各维度相关分析。相对于大二和大三,大一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正相关,意味着大一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其学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然而大二和大三阶段学生却表现出更多适应了属于自己的自我概念而对学业焦虑发展出有效的调节机制。③男女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男生自我概念对学习焦虑的影响最为显著。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概念对男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为显著。大学女生社会自我和自我批评对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显著,道德伦理自我和自我满意对心理健康影响较为显著。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研究结论及建议

1.研究结论

①自我概念状况。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总体水平一般,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差异比较显著,因为男女生的自我概念发展规律有所不同,女生的自我概念在小学高年级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男生在初中以后心理发展才会有比较大的进步。不同年级的自我概念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在一定维度上呈现递增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自我概念发展的总体水平应该是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递增,出现这种没有差异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样本容量过小,采集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②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学生占据统计数量的大部分大学生普遍面临比较重的压力,大学三个年级只在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其他各个维度和整体水平差异极显著。

③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相对于大二和大三,大一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由于大一的新生相比其他年级,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学习身上,由于相比其他年级来说其更需要在学校适应和学龄阶段转变适应以及新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班级、新教师的适应在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习的过分关注而导致的学业焦虑也就变得理所当然。随着自我概念的不断成熟,高年级的学生可能认识到学习只是自我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这样学习焦虑的程度才会有所下降。大学阶段,男生成绩动机中所含的竞争性和新奇性等成分高于女生,女生成就动机中的认知成分高于男生,在大学,附属动机对男生的支配作用比女生大。

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男女生在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其他维度和整体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没有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差异显著。

2.改善建议

心理健康概念篇2

关键词:自我概念初中生心理健康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理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家庭望子成龙的压力,使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排解、消除与矫治,这就使得中学生常常表出自卑、孤僻、嫉妒、任性、虚荣、抑郁等不健康心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一个和谐、宽松、良好的客观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及周围的朋友、教师和同学等外在因素,同时也需要自身主观的努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

一、客观方面

首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摆在重要的位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人才观、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能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心理障碍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定期开办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建立起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予未成年人的影响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我们都说“养不教,父之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熏目染、直接、直观的影响。所以老师与家庭的联系就成了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作为教育者,应当不断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以便做出正确引导。只有家长、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文体活动,如组织运动会、拔河比赛、春游等。这类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充实感,避免长期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解除学生焦虑、烦躁、极度紧张等不良心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同学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可通过参加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升国旗仪式、各种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汇演、演讲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主观方面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意志力,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哥德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且能以坚毅达成它。”伟大的理想能使人具有远见,能调动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能激发稳定的内在动力,产生惊人的毅力,充分发挥出人的潜质和才能。如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确定远期与近期的奋斗目标,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搜集名人刻苦成才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自我鞭策。

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培养自信心,发展创造力。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每一节课前,可组织学生开展“我进步了”、“我能行”等为主题的发言活动;在做每一件事后,都大喊一声“我行”、“我真行”,让每一个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充分的自信,完成一天的学习。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后进生,使他们逐步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人。

心理健康概念篇3

关键词:自我概念中国成年人全国常模

分类号:B846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知觉与评价。根据自我概念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模型(Shavelson,Habner,&Stanton,1976),自我概念可分为总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不同领域的具体自我概念。不少研究表明,具体自我概念主要与个体在具体领域的成就、效能感有关(Bandalos,1995:柴瑞琴。吉哲民。2009),而一般自我概念则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姚信,2003)。例如mccul-lough,Huebnet与Laughlin(2000)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能显著预测个体的积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水平;徐海玲的研究(2007)也指出,个体整体自我概念的清晰性与其自尊水平显著正相关,并具有压力缓冲的作用。

根据理论分析和《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课题的要求(梁宝勇,2012),我们曾提出个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四维测量模型,从积极性(个体对自身现状有积极正向的评价)、清晰性(个体对其自身现状有清晰一致、客观准确的认识)、悦纳性(个体对自身现状。特别是自身不足的接纳和认可程度)以及调节性(个体对负面消极评价进行积极调节的人格倾向性)四个维度来评估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据此编制了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研究表明,该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方晓义,袁晓娇。曹洪健,谢庆红,2012)。

然而,由于量表编制过程中的被试均为大学生群体,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成年人被试群体中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有关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普遍水平及分布状况的信息作为参照,目前尚不能有效地解释量表得分结果的意义,也无法准确评估、揭示出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及自我心理健康素质在所属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大大限制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中的实践应用。

综上,本研究将在更为广泛的成年人被试群体中进一步检验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信度、效度,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成年人被试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差异,建立该量表的全国常模,揭示我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普遍水平和分布状况,从而为量表结果的解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更好地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2、常模制定方法

2.1抽样方法

本研究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进行全国样本采集。计划抽取总体样本6000人,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从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六个方面确定理论抽样的人数比例。其中,行政区域按照华北12.7%、东北8.2%、华东29.3%、中南28.1%、西南14.4%、西北7.3%的人口比例进行取样:性别按照男/女1:1的比例进行取样;年龄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在18-69岁的5个年龄段各取样20%:户籍所在地按照城镇/农村1:1的比例取样:受教育程度按照初中62.8%,高中22.7%。大专以上14.5%的比例进行取样:职业按照单位负责人1.1%、专业技术人员5.4%、办事人员3.8%、商业服务业人员12.7%、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60.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6.3%、其他人员(学生、军人)0.3%的比例进行抽样。

2.2实际常模样本

本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进行全国采样工作。2011年10月底至11初陆续收回问卷,共6433份。实际抽样的地区及人数如下:华北地区(752人,11.7%)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北地区(493人,7.7%)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1961人,30.6%)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地区(1733人,26.9%)包括河南、湖北、湖南;西南地区(1049人,16.4%)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地区(444人。6.8%)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其中,男性3233人(50.3%),女性3196人(49.7%),性别栏缺失4人(0.1%);年龄18-29岁1344人(20.9%),30-39岁1306人(20-3%),40-49岁1325人(20.6%),50-59岁1261人(19.6%),60-69岁1158人(18.0%),70岁以上39人(0.6%):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3229人(50.2%),农村3201人(49.7%),户籍栏缺失3人(0.1%);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3505人(54.5%),高中1555人(24.1%),大专以上1366人(21.3%),学历栏缺失7人(0.1%);职业方面,单位负责人139人(2.1%)、专业技术人员749人(11.7%)、办事人员417人(6.5%)、商业服务业人员1005人(15.6%)、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2455人(38.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924人(14.3%)、其他人员(学生、军人)612人(9.4%),职业栏缺失132人(2%)。

2.3测量工具

2.3.1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

该量表由43个项目组成,可分为一般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四个维度。要求被试针对自身情况对每一个项目进行4点评分,1代表“几乎完全不符合”,4代表“几乎完全符合”。各分量表题目分别计算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调节性越高。还可由全部题目计算平均分得到自我概念总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越好,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越高。

在本研究中全国样本的信度检验表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8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0.83之间,分半信度在0.71-0.82之间;采取相同的二阶单因子一阶四因子模型(方晓义等,2012)在全国样本中再次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除受大样本影响X2/df何值未达到要求以外,其他拟合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X2=12175.69,df=775,X2/df=15.71,GFi=0.903,CFi=0.845,RmSea=0.048,说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3.2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省份、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年收入等人口学特征信息。

2.4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和amo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首先在全国成年人样本中再次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概念总分和维度分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多元方差分析,并据此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全国常模。

3、结果

3.1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整体分析

首先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是反映一般自我概念素质负载量(10ading)的指标,而维度均分则是反映相应维度所代表的特质(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的负载量的指标;按照本量表的计分方法,总均分和维度均分都介于1至4之间。图1显示了本研究中6433名调查对象在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总均分上得分的分布情况,其中偏度值为0.19,峰度值为0.20,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表1进一步呈现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及维度均分的平均值、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值95%的置信区间。根据受调查群体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一般自我概念水平按2个标准差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自我概念总均分低于2.23分(m-2SD)的为低自我概念,总均分高于3.55分(m+2SD)的为高自我概念,总均分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水平自我概念。在本次调查中。有122名(1.90%)受调查者自我概念属于低自我概念,有205名(3.19%)受调查者自我概念属于高自我概念。其余被试的自我概念得分均在2.23-3.55之间,属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

3.2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F(5,6418)=4.74,p

3.3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进行分析。参照大多临床研究对被试进行年龄组划分(尹义臣,张素平。陈卓铭。2009),将18-35岁被试划为青年组,36-59岁划为中年组,60岁及其以上划为老年组。以不同年龄段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显著,F(10,12844)=27.32,p

3.4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以城镇/农村户籍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F(5,6419)=23.58,p

3.5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差异进行分析。将民族重新编码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以民族种类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F(5,6422)=0.47,p=0.796。因而不必建立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常模。

3.6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差异

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行分析。以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显著,F(10,12830)=15.33,p

3.7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差异

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研究》中对我国中等收入者的划分标准,个人年收入在3.4万元-10万元范围内的属于中等收入者。本研究将被试按收入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个人年收入在3.4万元以下为低收入群体,介于3.4万元-10万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群体,10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群体。以个人收入等级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个人收入差异显著。F(10,12376)=10.04,p

4、讨论

根据全国范围内分层抽样调查的结果,本研究在6433名成年人被试群体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四维模型。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表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工具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成年人样本中进行施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段、户籍、民族、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的被试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民族上自我概念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人口学特征均与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有关。

性别方面,本研究发现男性的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得分都显著高于女性,该结论能有效地对成年人心理症状方面研究的性别差异结果提供支持,如王极盛,韦筱青与丁新华(2006)的调查发现女性在SCL-90的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和躯体化等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前人自我概念方面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针对学生样本展开,并未在自我概念性别差异上达成一致结论。如marsh,parada与ayotte(2004)对中学生群体的研究指出,女生在身体、数学、情绪稳定、自尊等方面的自我概念低于男生,在言语、同性别交往等方面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孔祥军(2006)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则表明无论是在自我概念总分还是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方面,女生的自我概念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可见,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还可能随个体年龄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

年龄段方面,青年组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该结果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年龄间存在弱相关,随年龄增长自我概念清晰性增高(Campbell,trapnell,Heine,Katz,&Lehman,1996)。但同时,本研究发现青年人在自我概念悦纳性上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尽管前人对外在症状表现的研究多显示青年人比中年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差(morzanti,nehrke,Hulicka,&Cataldo,1988;陈翠玲,唐丹,王大华,陈章明,2009),但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中的悦纳性维度更强调对自身不足的接纳,与中老年群体相比,青年人的可塑性更强,可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可能对自身当前的不足接纳程度更高。

户籍方面,城镇人口在自我概念总均分和各维度均分上均显著高于农村人口。该结果与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论一致(孔祥军,2006;卢勤。2009)。研究者指出,这可能与城镇与农村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城市父母更多给予子女温暖理解,对个体自我概念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农村父母更多表现出拒绝否认,对子女自我概念发展有负向作用(卢勤,2009);自尊自信方面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自尊形成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张文新,林崇德,1998)。

受教育程度方面,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自我概念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则越高。这可能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对自我有更为积极准确的认识,也拥有更多的资源,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接纳与调整。从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果来看,学历对自我概念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窦温暖,2008)。研究结论的差异可能主要源于研究对象学历范围跨度的差异。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被试学历至少在大学本科以上,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而本研究中普通成年人群体的学历跨度包括从初中到大学这一更大的范围,能更好的反映出受教育程度与个体自我概念水平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概念篇4

关键词:健康;概念;解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5-0618-03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谁都想活得健康、潇洒,度过幸福而短暂的一生。对个人来讲,健康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生命长短,而且直接影响在生命的全过程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人类的健康状况或国民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人类、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昌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健康的概念也几度更新。在竞争日益激化的今天,人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健康的内涵,是谋求健康和评价健康的基础。

1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

1.1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主要围绕着如何抵抗疾病这一核心,先后出现了依赖巫医、医疗治病、求长生之道和预防疾病等多种形式。远古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正确解释疾病的实质,只能用“上天和神灵的力量或惩罚”来认识疾病。把人类的健康与并不存在的鬼神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唯心的不科学的健康观。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医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健康是可以把握、不依赖于天命的。并逐渐形成了健康就是能正常工作或没有疾病的机械唯物论的健康观[1]。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对疾病的原因有了一定了解,形成了健康就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健康观。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通过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等途径来达到预防疾病、长生不老的做法,这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的极度需求程度。

18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疾病就是健康受损,在形式上形成了健康的循坏定义,只反映了健康的负向作用,是健康的消极定义。这类定义既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只是借助健康的对立面――疾病来证明健康。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健康、谋求健康和评价健康实际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健康和疾病以及亚健康都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的不同的质态。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这种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健康的发展。

1.2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出现尽管人们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事与人违,疾病往往悄悄缠身,使人感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和人生旅途的艰难,有的人因此而英年早逝,有的成了长期“专职”病患者,给家庭、社会增加负担。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越来越宽,新病、奇病、时代病、富贵病不断袭来。人们在与疾病不断抗争中,慢慢地认识到健康不单纯是肉体无痛无病,还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健康的内涵不断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生理健康(一维)发展到生理、心理健康(二维)又发展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三维)。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了四维健康新概念,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2]。

四维健康新概念是wHo对全球21世纪医学发展动向的展望和概括,要求当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必须向生物-心理-社会新模式改革发展,要求由单纯治疗疾病的curemedicine变为预防、保健、养生、治疗、康复相结合的caremedicine,要求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无药物治疗相结合,与环境自然和谐发展,与科学和社会协调协同可持续系统化发展。四维健康新投稿日期:2005-08-26作者简介:曾承志(1966-),男,湖南新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概念同时也为体育科学在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空间,指明了方向。

2健康新概念的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最新概念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有其道理及科学根据的。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屡犯贪污行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症而折寿。善良的品格、淡白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正,凡事为别人着想,这样便无烦恼,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继1990年提出健康新概念后,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健康"应具备的标准。它们包括: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3]。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影响健康的四个主要因素有:①环境。包括由于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生物作用下致病的生物因素;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各种物理条件,如气温、湿度、气压、噪音、振动、辐射等超过限度时影响人体健康的物理因素;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导致中毒的化学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②生活习惯。包括饮食、风俗习惯、不良嗜好、交通事故、体育锻炼、精神紧张等。③卫生医疗条件,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④遗传因素。⑤教育程度和道德修养水平。

最新的健康概念包含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其实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状况,而道德健康则取决于自身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因此,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康,由治身病发展到注重治心病、治社会病、治道德缺损病。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工作繁重、风险多、压力大,人们烦恼丛生,旧烦恼刚刚消除,新烦恼又产生,无论高官还是平民,无论富者还是贫者,无论在岗还是下岗,差不多都有大大小小的烦恼,许多疾病包括身病心病、社会病、道德病大多由烦恼伴随而生。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为什么烦恼反而越来越多。这就告诉我们人的贪欲并不因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减少,精神滑坡导致道德缺损是现代病的重要根源。因此,预防疾病单单注意衣食住行和加强个人卫生、体育锻炼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看来首先要从完善道德做起,治愈道德缺损症是健康之本。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他必然是心理健康者,心理健康心地善良、心态安定就能与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就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又不会随波逐流。道德完善、社会安定、心理健康必然净化自然环境,促进生理健康,达到“仁者寿”的目的。

3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补充

3.1新概念忽视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的“四维”健康观念虽然较为全面和合理,但是忽视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是在不断求得统一中而维持着人的生命和健康,从而循着生命规律而发展。人体必需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与四时气候求得统一而维持生命[4]。因此,要想保持健康,首先要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在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大气、土壤和食物等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存在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生活饮用水、居住环境、饮食、生产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和健康密不可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各类环境污染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这其中不仅包括化学、噪声等方面的污染还包括电波、微波、辐射方面的污染。例如“手机综合症”,手机对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机在人生理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其产生的电子雾对人身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的自己使用手机或接触手机使用者会有恶心、头痛、疲劳无力等症状。因此,要保护环境,减少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的发生。

3.2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体育锻炼可缓解心理障碍,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研究者推测:充满活力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内有益化学物质的分泌,比如“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以使人心情振奋、精神愉悦。体育锻炼还能改进对自我形象的把握;得到团体其他成员的帮助;分散对日常忧虑担心的过分关注;提升对所遇问题处理的自信心。所有这些作用都有利于情绪的改善。

《哈佛心理健康通讯》在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体育锻炼对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慢性的心理障碍有很好的帮助。哈佛大学教授米勒举例说:经过3个月的严格体育锻炼程序后,参加锻炼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与接受标准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其他患者效果相似。即使对中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参加体育锻炼多的同学抑郁症状相对较少。虽然目前还没有明了体育锻炼有益于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具体作用细节,但是很多研究都证实了锻炼的良好作用,而且丝毫没有不利的影响。其他研究也发现:锻炼可以改善诸如惊恐障碍、心理创伤和其他焦虑性心理问题。

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交往的情景,因为它包含有等级观念、流行时尚、服装潮流、法律精神、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商业关系等许多社会交往中常见的要素,它就像一个“价值容器"盛载着社会上主要的、流行的价值观念[5]。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对体育的政策,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化过程起很大影响,尤其是体育课教学,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外,还教授学生掌握有用的社会知识和陶冶其个性,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行。参加体育活动能满足人的交往需要,并使人的性格得到改善等要点。体育活动的角色扮演和规则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法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有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水平。

因此,必须采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推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倡导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心并举,西医、中医、心理医以及运动医学一起上,各自扬长避短,互相取长补短。

应全民健身健心的需要用无药物的替代疗法,主要让人学会如何调正心态避免疾病和长期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术,在这里体育和现代心理学传统养生方法都得到用武之地。凡对人类净化心灵疗疾保健有用的技术方法,都应该弘扬,通过实践来自然扬弃,适者不断发展,精益求精,不适者自然淘汰。

3.3身体强壮不等于健康发展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与柔韧素质的确是满足“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健康可以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过分强调身体强壮并非有利于健康。

心理健康概念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老年人;心理养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社会也逐渐进入老龄化。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老龄政策的发展核心,并受政治议程与老龄研究的影响[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老年人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使其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

1积极老龄化的概念

1.1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

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国际社会舆论依次提出了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概念。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认为外在因素只起中性作用甚至于抵消内在老龄化进程的作用,使老年人的各方面功能没有下降或只有很少下降,从而使老年人继续保持中年人的活动和价值观[3]。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产性老龄化”的概念,认为老年人仍然能够从事一些适应性活动,其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参与十分必要[4]。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强调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强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等概念的综合版和升级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积极老龄化”,其观点基于对老年人权利的承认,以及《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从“需求”转为“权利”,老年人不再是社会负担。

1.2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2000年4月在第二届老龄会上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作为政策框架,以《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为指导。其内涵纳入大会“政治宣言”,这是为了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其内涵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其含义更广泛、全面,要认识到健康、照料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老年个体和群体,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和积极性,促进健康,即健康+活力。“积极”是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民事务,而不仅指身体和活动能力或参加体力劳动的能力。退休老年人、甚至患病或残疾老人仍能为其家庭、社区、国家做积极贡献。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老年人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02年举办的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将其写进了《政治宣言》[6]。“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健康”是指人在进入老年期之后,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7]。“参与”是指老年人要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7、8]。“保障”是指从社会公正的角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监管评估保障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经济保障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生活照料需要等[9、10]。

“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老龄观,把战略规划重点从“以需求为基础”(倾向于假定老年人是被动目标)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承认人们在变老时,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机会、待遇平等的权利,以及他们的责任)[11]。

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作用

2.1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意义

2.1.1积极心理学概念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树立起了积极心理学的大旗,扭转了之前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性消极面的研究取向,将心理学引向探索和促进人类实现自我、生活幸福、性格完善、和谐发展的道路,使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充实、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12,13]。积极心理学认为,创造积极的精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才能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创造和积极给予,从而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最终帮助人们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过上更快乐、更健康、更积极、更有价值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体现了心理学的人文关怀[14]。

Kennonm.Sheldon和LauraKing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2.1.2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3积极心理学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作用

面对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指出的“积极老龄化”已成为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15]。“积极老龄化”认可老年人有机会均等参与和处理生活各方面的权利,鼓励和提倡老年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参与社会发展,从而体现老人的自我价值。

3.1积极心理学与老年人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以后机体开始衰老,机体的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逐渐退化,不可避免的出现生理机能的老化,但如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人际关系和谐,善于调适自己的负面情绪,则老化现象会大大降低,并表现出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的积极精神面貌。只有身心健康而长寿的老年人,才能在人生旅途最后阶段――晚年生活中活得开心、给自己生活带来乐趣,真正做到欢度幸福的晚年。

3.2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活动正常范围和标准,以及如何调节心理活动,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等内容。21世纪养生保健的主旋律是心理养生,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明确养生必须先养心,要注重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16]。

积极心理学对于老年人心理养生至关重要,关系到老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养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模型,由积极认知、积极行为、积极情绪三个维度所构成[17]。广泛的普及积极心理学对老年人心理养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积极老龄化的推广普及提供保障。

3.2.1积极心理学可以增进老人心理养生的积极认知意识

心理健康概念篇6

“应激是‘生命伴侣’和健康、疾病之‘双刃剑’,如何正确认识、科学遵循、主动应对,一直是医学科学与健康科技始终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之一。应激医学应该揭去神秘的面纱,从深奥的生物“微观世界”中走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健康医学和大众医学,才能赢得发展与进步。未来,随着健康管理与职业应激研究进一步深入及技术进步,职业健康管理将在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公众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提高以及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自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武留信在全军爱卫会办公室在成都组织全军创建“健康营院”工作研讨会上作了题为《职业应激与职业健康管理》的发言。

这次活动,围绕增强官兵健康素质、提高部队健康水平的总体目标,总结交流全军创建“健康营院”经验成果,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和对策措施,掀起军队爱国卫生工作新热潮。

武留信在会议上指出:当今,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龄化明显提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飙升,环境污染暴露机会的增多,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以脑力负荷或身心综合负荷为主的现代职业劳动强度与紧张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劳动者(包括军人职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职业应激负荷,进而引起的多种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职业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明显降低了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作业能力,甚至导致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和某些恶性肿瘤)提前或突然发生。因此,通过引入和运用零级预防的理念及前沿技术,深入研究应激及职业应激负荷对职业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应激性疾病发生机制与有效防护措施,探索如何通过职业健康管理来提高劳动者应激自我防护能力与群体职业应激防护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职业与环境健康的研究现状

职业与环境健康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职业有害暴露生物标志物与易感性应用研究,职业与环境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职业与环境健康政策、法规及职业群体健康管理研究等。比如,新近欧洲15个国家组织的“职业应激可觉察风险调查”结果表明,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到职业应激风险调查结果与职业健康政策的制定及成功实施。建议各个国家应该紧密结合本国的实际,充分考虑到职业设置与职业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制定自己国家的职业健康管理规划。

职业与环境健康的研究重点职业与环境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研究,职业应激与环境健康检测,职业与环境风险因素的生物监测,人类职业与环境相关疾病的诊断,人类职业与环境相关疾病的预防。

职业应激与职业健康

职业应激相关概念

职业应激的概念职业应激是指在某种职业环境中客观或认知上的要求与个体适应能力之间失衡时,所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

职业应激的主要应激源职业应激的主要应激源包括工作负荷与职业压力、人际关系与心理状态、职业前途与人生追求、不良工作环境暴露与生物节律改变、社会与家庭因素影响、个体因素与健康素养水平等。

现代职业应激的基本特征主要指应激源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应激负荷的持续性与累积叠加性,应激涉及的群体性与广泛性,应激反应机制的相同性与个体表现的差异性。

职业应激类别及表现

生理应激主要表现为失眠、流泪、疲乏、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容易感染,高血压,心脏病。

情感应激主要表现为愤怒、焦虑、挫折、抑郁、绝望、情绪波动、易怒、冷漠。

精神应激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差、犹豫不决、缺乏创造力、不能精确判断。

行为应激主要表现为行为水准缺乏、不能够遵循时间、产出低、意外事件概率增加、滥用电子邮件、破坏。

社会应激主要表现为很难处理好工作或家庭关系、社会笨拙、有时出现离奇或爆发行为。

职业应激导致的主要健康危害

职业应激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和异常,主要包括慢性疲劳与慢性炎症、生物钟紊乱与睡眠障碍、不良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病、精神心理问题或精神心理疾患、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视听功能下降、神经与内分泌功能疾病、免疫功能障碍与某些恶性肿瘤。持续和长期的职业应激可以给个人及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是导致职业相关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健康管理与职业应激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与职业应激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

健康管理概念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健康管理学概念健康管理学是在健康医学理论指导下,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主要研究健康的概念、内涵与评价标准、健康风险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干预方法与手段、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实施路径,健康信息技术与标准等。

职业健康管理概念职业健康管理是现代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不同职业或作业环境长期露对群体或个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职业应激负荷的检测、监测、评估、干预以及职业应激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护与康复管理问题。

职业应激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及关键环节

心理健康概念篇7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体育运动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休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这一概念即为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限于躯体没有疾病、伤残或不适的状态。这种健康观是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基础上,是以生物学观点看待疾病与健康的问题,未能意识到心理与社会因素是构成健康的关健因素,因此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不少问题,如自卑、焦虑、烦躁缺乏进取心,不能经受挫折,不能适应社会,近几年,报纸、电视、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报道:某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杀害母亲;某小学学生王某因老师批评几句而离家出走,或放弃学业……等,类似这样的事情,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和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泼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1)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独立性;(3)控制情绪,解除紧张;(4)有助于形成友谊;(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优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2、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如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3、人际关系和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支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图1),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自我概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

运动能力吸引的身体身体的抵抗力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的关系)

(图1)

5、消除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中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6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7、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总之,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意义深远。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要为明天造就合格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心理健康概念篇8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theconceptandstandardaboutmentalwellness)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败,伴随烦恼、痛苦的体验,产生自卑感。

?(2)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自己产生心理疾病,并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损害,患上身心疾病。同时,不良情绪的发泄方式必须考虑道德及社会的评价。

?(3)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日怨天尤人,或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交往,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离群索居,对他人不信任,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节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

?(theeffectsofmentalwellnessuponphysicalexercise)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physicalexerciseisusefultointelligence)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降低疲劳感,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physicalexerciseforgoodfeeling)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产生紧张、压抑、忧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降低应激水平,使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增强。麦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者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一些。(1)

更多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文章>>

查看更多>>

?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physicalexerciseforgoodwill)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physicalexercisemakesmeclearer)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例如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包括社会方面的自我概念和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其中,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包括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则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身高和低估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其身体自尊变低,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体概念;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因此,更积极的自尊心,更高水平的身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与高水平的体能状况相关。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physicalexerciseforgoodpublicrelations)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physicalexercisefordecreasementaldisease)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

[2]

更多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文章>>

2010年教育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组2010—2011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音美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九年级组教学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概念篇9

关键词聋生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3.084

theRelationshiponSelf-conceptandSubjective

well-beingofDeafandDumbStudents

Lina

(Dali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3)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onshipofDeafanddumbstudents,self-conceptandsubjectivewell-being.methods:indexofwell-beingandtSCSwereperformedin79deafanddumbstudents.Results:(1)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studyresultbetweendeafanddumbstudents'self-moralsethicsandself-acts.(2)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ingradesbetweendeafanddumbstudents'worryingofhealth,deafanddumbstudents'satisfyingandinterestoflifeandcontrollingofemotionandbehavior.(3)Scoresoftheself-conceptofdeafanddumbstudentswere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thesubjectivewell-beingofstudents.

Keywordsdeafanddumbstudents;self-concept;subjectivewell-being

1问题提出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总体评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国家提出创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指出幸福感是人们是否对生活满意、对政府满意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

聋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被忽视,关于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状况调查及与正常学生的比较方面,其它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同时关于聋生的现有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张熙君,张淑芳,2005;田丽丽,范丽恒,2006),笔者认为,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取样和聋哑儿童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关。不同的自我概念,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同,进而体验到的幸福感可能也不同。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聋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概念状况及两者的关系,为“和谐社会”背景下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我国特殊教育机制的健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方法

2.1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重庆市区和市郊两所学校抽取了81名聋生为被试,获得有效被试79名,平均年龄为17.68?1.850岁。被试的听力损伤大部分为中、重度损伤,原因主要是先天耳聋或者婴儿期疾病所致。这些被试间采用手语或简单唇语进行交流,少数学生能断续说出简单的字词。

表1被试在各变量上的分布情况

注:在本研究中,学习成绩的划分采用最近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判定,各种水平分别占班级学生总数的10%、20%、40%、20%、10%。在实际施测过程中,班主任老师按照此标准告之学生成绩水平。

2.2测量工具

2.2.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学者林邦杰于1978年修订,共70个题目,涉及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总分、自我批评10个因子。题目采取的是5级记分法,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tSCS使用广泛,具有良好信效度。

2.2.2总体幸福感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国内学者段建华(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量表共25个题目,包括六个因子: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本研究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删去了第24题,共使用24个题目。在本研究中主观幸福感量表的Cronbach%Z=0.78,信度良好。

2.3施测方法

将两个量表编排在同一份问卷上,量表前附有指导语。施测前,由专业人员对班主任老师(手语老师)进行培训。在正式施测过程中时,由班主任老师充当主试,负责向学生解释问卷题目含义及作答方式,保证学生能正确理解问卷内容。专业人员充当助手,发放问卷,同时监督施测过程的有效性。

2.4数据处理

本文所有的数据的都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进行处理,主要适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结果与分析

3.1聋生自我概念总体状况描述

对聋生自我概念状况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聋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在性别、年级、独生与否变量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不同学习成绩的聋生在自我概念量表的道德伦理自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2.622,p

3.2聋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描述

对聋生主观幸福感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聋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独生与否、学习成绩变量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如表3所示,初中聋生对健康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高中学生(F=3.982,p

3.3聋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如表4所示,自我概念各维度除自我批评外,均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以自我概念量表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以主观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式的只有自我概念的总分维度,R2=0.212,F=21.978,p=0.000

4讨论

4.1聋生在自我概念上存在的差异讨论

本研究表明聋生的学习成绩与自我概念之间有密切关系,这与姚计海、屈智勇、井卫英(2001)①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学习成绩水平为“上”的聋生的道德伦理自我水平显著高于处于“中下”水平和“下”水平的学生;“中上”水平的聋生的道德伦理自我水平显著高于学习水平为“下”的学生。

在我国教育背景下,学习成绩一直是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并且,这种指标也已经内化为学生评定自身的标准,聋生也不例外。聋生由于其生理上的不足,可能更加重视学习成绩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的价值感、尊严感和成就感,当学习成绩没有达到自己或者他人的标准时,就会产生“我不是一个好孩子”的想法,对自己的道德评价会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更低。

另一方面,学习成绩水平为“中下”的学生的自我行动水平显著低于学习成绩水平为“上”“中上”和“中”的学生。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很大,这其中包括适宜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坚强的意志力等等。通过这个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导致聋生学习成绩有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把学习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学习主动性较差。

把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在聋生学习过程中提高其主动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学习成绩,同时学生对自我的道德评价会提高,增加对自身的认同感。

4.2聋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的差异讨论

不同年级的聋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种媛(200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其研究结果指出,年级因素在生活满意总体及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②初中聋生对健康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高中学生。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由此带来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的变化是生命中的一个困难阶段,学生必须在变化中适应。初中学生感受最直接的莫过于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生理的变化使他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也使他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长相,关心身体的健康。初中阶段的聋生同样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期,并且由于身体的残疾,他们在对自我身体的适应及认同过程中可能引起更大的情绪起伏。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身体发展趋于平稳,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迅速增加,大都能走出低谷,到达高中阶段,对健康的担心程度会有所下降。但是,初中正常学生与聋生在对健康的担心程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4.3对聋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聋生自我概念的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上对健康的担心维度均无显著相关,尤其是聋生对自身生理状况的评价并没有引起聋生对自身健康的过分担心。笔者认为,聋生并没有因为其身体残疾影响其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和对健康的担心程度。

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聋生对自身生理状况的评价在个体主观幸福感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它只能引起个体暂时的松弛或紧张,以致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体验。笔者认为,聋生对“聋哑”的认识还是比较积极的。这个研究结果与刘旺(2005)的结果是一致的,其研究结果也认为听障中学生并没有因为生理上的残障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③

聋生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与自我概念上的大部分维度(除生理自我和自我批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笔者认为,在提高聋生主观幸福感时,除了教育他们对自己形成客观、积极的评价外,还要注意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已有研究指出,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和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也与其对客观生活质量的评价紧密相关。我们需要教授聋生维持与家人、社会成员良好关系的技能,同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应对挫折环境等。

聋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只与其自我概念上个体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我们认为,环境是通过心理对主观幸福感发生影响的,单纯地外部环境不会影响聋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挫折环境,而不是环境有多恶劣。

5结论

(1)不同学习成绩的聋生在自我概念的道德伦理自我维度及自我行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的聋生在对健康的担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聋生自我概念总分能显著预测其主观幸福感。

注释

①姚计海,屈智勇,井卫英.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57-64.

心理健康概念篇10

关键词:健康理念;体育教学;初中学生;作用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及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结合初中生体质现状下降的现状,通过调查、访谈和实际教学,笔者认为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重技能、轻健康理念的现状。这种沿袭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已阻碍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项目标的实现,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生长发育。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内容、方法的探索,而对健康理念在维持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不多。本研究在意识能动性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健康理念与健康水平、体育教学与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健康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发展,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本目标。

1.健康理念的基本内涵

对于健康的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描述。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曾就对“健康”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即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圆满状态,以及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该定义不仅丰富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同时也预示着人类健康的维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就健康的内涵来说,生理上的圆满是基础,但不是唯一维持健康的因素。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有一部分初中生是属于亚健康人群,那么如何看待初中生亚健康群体,这样一个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学生群又该如何摆脱亚健康状态而走进健康的行列,其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健康理念不同于健康的概念:第一,健康的概念是σ桓龈鞣矫娑纪旰玫娜说淖刺描述,有其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属于客观范畴;而健康理念则是一个人对健康概念的认识,这其中包含对健康标准的灵活运用及自身对健康状态向往和追求的程度,多属于主观范畴。第二,健康的概念和一个人实际的健康状态并无必然联系,即熟记和理解健康的概念并不一定能获得健康的结果;而健康理念一旦形成,就必然会推动个体去追求或实施健康的行为,并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就有可能极力避免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获得健康的增进是必然的。

2.健康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体育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健康理念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离开了“健康第一”,其他一切锻炼都是伪科学,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但如何真正地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去,并保证学生健康地锻炼、学习,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充电”。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性别、年龄、运动能力、健康状态等各项指标,进行分组、分层,遵循学生运动时机能变化和运动技能掌握的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特别值得需要考虑的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前做好预案,教学中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帮助等方法,使每一位学生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量,保证教学目标在健康、安全、科学的锻炼中实现。近几年,一到秋冬季节,全国大范围的地区就会出现雾霾天气,体育老师必须科学地认识它,并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及时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安排好教学内容、运动量,若雾霾严重,要果断地暂停大课间活动、体育课等一切室外的活动,确保学生健康地运动、运动的健康。

(2)健康理念对于学生而言,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水平的根本保证。学生要不断地学习科学的练习方法,并把学到的健康理念指导自身或是他人,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挑战自我的运动能力,在锻炼过程中,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同样要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在锻炼中获得关于运动对于健康促进的各种作用以及合理、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方法,进而在理论的基础上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理念思想也深入师生的心里,并被有效地落实到日常的教与学中。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健康理念促使体育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保证了教学目标在健康、安全、快乐中实现。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理念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大脑里,大脑里储存了大量有效的健康理念,使其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结合自身的锻炼,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从而切实有效地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梅新,侯建国.体质与健康关系的文化哲学思考[J]农垦医学,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