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十篇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十篇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8:13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1

一、当前变电站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失对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使得资源遭到浪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都不能对现场进行全面调研,不能及时分析市场环境和周围状况,使得项目出现盲目上马的现象。在设计初期存在的问题会对工程未来建设产生直接影响,使得工程后期运行困难,难以交工。另外,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设备试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就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影响造价控制。

2勘测变电站的地质状况较浅,设计差错较多。

近几年为了满足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却出现了勘测和调研不深入的问题。各地区的电力系统尤其是内部设计单位,这些单位同一时间有时要完成多个设计项目,工作任务量极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漏洞,使得设计质量降低,造成设计成果粗糙的现象。但是为了满足变电站建设需要,这些设计单位不得不照搬设计方案,不能结合周围实际状况,严格按照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导致工程资源遭到大量浪费,不能进行全面的造价控制。

二、国外变电站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具体方式

1建立了科学的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制度。

美国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采取了适当的方式进行变电站造价控制,在设计前期阶段要结合实际需要对比多个设计方案,通过研究和论证评估各个方案的价值,并在这一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技术指标全面考察,最终选择适当的设计方案。在选择方案时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比如对比分析、经济分析以及效果评价等,尽量选择在现有条件下最合理的方案,使得变电站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且投入最小,经济效益最高。美国在建设变电站时特别注重工程的实效性,变电站没有豪华的设计,仅仅是较小的建筑,仅在变电站前进行标注,这种方式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2采用限额设计和动态管理的方式。

与美国不同,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变电站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时选择限额设计方式,首先要确定变电站的具体建设规模、标准以及结构形式等,然后再依据变电站的功能进行设计和概算。进而再依据初步进行的设计和概算对各个专业设计文件进行决策。另外,在管理过程中选择应用计算机动态管理系统,这种系列充分运用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变电站的工程进展状况能够全面管理和监控,使得建设投资能够有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德国的投资控制方式是动态的,能够针对市场变化和各种投资因素来确定工程成本,进行全面的造价控制。

三、优化变电站设计阶段造价的具体方法

1全面调查变电站项目投资前期环境,编制详细的可行性报告,论证项目建议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研究过程中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调查,包括项目建议书、工程设计方案等。通过调查研究再确定具体建设地点,全面论证变电站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为编制可行性报告研究书提高必要准备,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建设地区的能源状况和电力布局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阐述构建变电站的重要意义。在调查过程中要研究优先候选厂址的具体状况,对其周围环境和经济状况等进行全面调研,通过综合的调查和测试选择最适宜的厂址,编制厂址选择安全评价报告。

(2)研究设计工程技术方案。工程技术的选择对于整个变电站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根据变电站选址和相关电力调度的具体状况选择恰当的工艺设计标准。

(3)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供应商。主要包括确定施工设备、列出设备和材料购买清单,确定材料标准。

(4)以及建设实际环境编制选址阶段的相关环境影响报告、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以及职业安全卫生专篇。

(5)列出工程建设以及具体的运行方案,其中包括了工程的管理方式、承包方式、工程量的具体估算、建设进度要求、维修检测制度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编制方法和培训方式等。

(6)估算工程投资,提出具体的资金需求量以及资金筹措方式,全面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从经济角度分析项目可行性,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2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竞争机制,引入勘测设计招投标机制。

在变电站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竞争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各个设计单位的危机意识,使其不断提高自身设计质量,设计出适合的方案。另外,要构建规范公平的设计招投标市场,改变当前设计投标混乱现象,实现公平竞争,选择真正优质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将变电站工程设计工作推向市场,加大工程勘察力度,选择出质量最优、工期最短且投资最省的方案,实现变电站建设效益最大化。

3完善限额设计方案,引进动态管理方式。

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限额设计是极为重要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房还是,通过方案比较和优化设计有效提高项目管理力度,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用有效采取这一种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工作标准化发展,建立资料累计制度;二是材料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市场化发展。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动态管理方式在变电站初期阶段造价控制的应用,有效实现变电站造价控制,提高变电站经济效益。

结语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2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制造资源特别是能源,并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据美国能源部的调查,美国约31%的能量消耗归因于由制造业扮演主要角色的工业活动[1]。相似的情况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已出现。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能量消耗量巨大,能量利用率更低[2],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

加强企业能效评价、提高制造系统能量效率已成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例如,美国能源部专门设立了以提高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能量效率作为首要目标的工业评价中心(industrialassessmentcenters,iaC)。该中心依托美国29所高校,与美国工业部门联手,已在15000多家美国企业中实施了工业能源审计和工业评价建议项目[3]。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人们总认为单台机械设备能量消耗不大,特别是与钢铁、化工等流程领域的设备相比较,能耗相对较小,因而学术界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其研究不够。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影响问题的日益严峻,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对机械制造业能量消耗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认识。以机床为例,多篇文献的分析结果均表明[4]:机床量大面广,能量消耗总量巨大,并且有效能量利用率很低,因而节能潜力很大。不仅如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Gutowski[5]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床能量消耗所带来的Co2等的环境排放也是令人震惊的。

因此,近年来,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如2009年9月,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召开了第26届国际制造会议(internationalmanufacturingconference,imC26),将“能源效率与低碳制造”作为会议主题,提出“为了确保制造业创新与发展,必须准确评价制造过程与系统的能量消耗状况”[6]。2011年8月,第28届imC会议再次强调能量消耗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设有一个能量监控和分析的分会场,专门讨论制造过程的能量消耗评价和改善研究[7]。此外,第18届CiRp生命周期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制造可持续性的全球本土解决方案》中提出,将能效分析作为制造可持续性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8]。2010年10月26日,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了《environmentalevaluationofmachinetools—part1:energy-savingdesignmethodologyformachinetools(iSo14955-1)》的草案,并于2012年4月30日了投票稿;由此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机床的能耗指标将成为机床产品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9]。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研究已经在国际上兴起。但是,现有的研究还比较分散,且由于机械制造系统具有涉及面广和制造过程复杂等特点,因此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对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特点

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包括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消耗过程的分析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能量效率的评价。

机械制造系统是由切削加工、压力加工、铸造、焊接、特种加工、热处理、覆盖层、装配与包装和其他等9类工艺[10]及其相应设备构成的将原材料(含半成品)转变为产品或半成品的输入输出系统。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机械制造系统是由机床(切削加工机床、压力加工机床)、铸造设备等机械设备及其相应的工艺过程为能量消耗主体的制造系统。

机械制造系统能耗主体构成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消耗过程的动态变化性及随机性、机械产品的生命周期能耗特性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相对于化工、冶金等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因此,首先对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复杂特点进行分析。

1.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多能量源特性

机械制造系统涉及多种机械设备,其中加工设备就有九大类,辅助设备也有运输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等多种,每种设备又由多个能量消耗源组成。以普通车床为例,普通车床包括主传动系统、冷却系统、刀架快速移动系统、照明和信号灯系统等。而数控机床就复杂得多,如YD31125CnC6数控滚齿机包括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液压系统、静压系统、冲屑系统、冷却系统等多个能量消耗系统,每个能量消耗系统又由多个能量消耗源组成,见表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多能量源特点意味着能效的深化评价需面向多能量源进行。

表1YD31125CnC6数控滚齿机能量源下载原表

表1YD31125CnC6数控滚齿机能量源

1.2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效率的层次分布特性

机械制造系统是产品生产的复杂载体,跨越产品、车间、任务、制造单元和生产设备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能量消耗都有其基本特征。如设备层能耗是机械制造系统的主体,而车间层除了加工设备消耗能量以外,一些辅助设备也要消耗能量。对于产品能耗而言,则要考虑从原材料准备,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使用到回收处理等所有阶段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能耗。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的层次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因此,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以及能量效率也存在层次分布特性。

图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的层次分布

图1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的层次分布下载原图

1.3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过程及瞬态能量效率的复杂多变性

某一时段内机械制造系统的能量消耗呈现复杂的动态变化特性。仅以其中的机床能量消耗过程为例:图2所示为某机床加工一个简单工件的能量消耗过程,其工序参数见表1。可以看出,机械加工设备的能量消耗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机床启动过程的功率变化;二是不同加工工序能量消耗规律各异;三是每道加工工序的输入功率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机械加工设备能耗过程的动态变化直接造成机械制造系统能耗过程及其瞬态能量效率复杂多变。

1.4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及能效评价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特性

机械产品的能量消耗贯穿于产品从原材料准备到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运输、使用和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如图3所示。机械产品(例如汽车、机床等)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均需能量支撑;同时,机械制造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能量消耗特性大不相同,需要对每个阶段的能量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需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能量消耗和能量效率问题。

2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2.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内容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二是产品能效评价;三是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

2.1.1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

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是对机械制造系统的综合能量消耗效率进行评价,一般以生产企业的整体能耗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成功的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实践是美国iaC的评价体系。iaC的评价内容[3]包括:能量和废弃物成本评价、电能评价、热能评价、能源的原动机评价、冷却系统评价、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评价和废弃物评价等。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的《企业能量平衡通则》和《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为企业进行能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框架体系[12],通过计算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能效水平[13]。

2.1.2产品能效评价

产品能效评价是指对产品的生产和生命周期过程的能量消耗效率进行评价。产品能效评价应面向从原材料准备到零部件制造、产品装配再到产品回收利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产品能量包括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两类,其中,直接能量是指产品制造过程各种加工工艺消耗的能量;间接能量是指加工产品所需物料的内含能[14]。不同地区能源制备过程有所不同,造成能源内含能不同,因此,对产品能效评价有必要考虑全球制造背景下能源内含能对制造过程和原材料选择的影响[15]。

2.1.3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

机械设备和工艺能耗是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主体,其能量消耗过程及能效评价也最为复杂,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是对设备运行过程的能量分布和能量利用率以及加工工艺的有效产出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一般认为,机械加工设备能耗分为固定能耗和可变能耗[16-18];有效能量占设备总能量的比重可能会较低,如图4所示。而且,不同的加工参数和刀具路径会影响机械加工过程的能量消耗[19-22],不同加工工艺的能耗特性呈现不同态势[23]。

对机械设备和工艺进行能效评价时,能量数据的获取是关键。常用的数据获取方法是在线监测[24-25]。虽然在理论研究中,可以通过加工实验得到能耗分析所需数据,但是往往一台设备的能量构成分析就需要基于十几组甚至几十组实验,这在工程应用上缺乏可行性。数据获取困难成为阻碍企业有效实施能效评估的主要障碍之一[26]。

2.2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效率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机械制造系统的能量效率评价指标包括瞬时能量效率指标和过程能量效率指标。

2.2.1瞬时能量效率指标

瞬时能量效率是指机械制造系统在某一时刻的有效能量变化率与输入能量变化率的比值。对于主要消耗电能的机械制造系统,其瞬时能量效率为有效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例如,对于金属切削机床,有效能量一般理解为直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能量,其瞬时能量效率为

式中,pc(t)为切削功率;pt(t)为总输入功率。

2.2.2过程能量效率指标

机械制造系统过程能量效率是指某个制造过程或某个时间段的有效能量或有效产出与输入能量的关系。可见,过程能量效率指标包括有效能量和有效产出两种定义法。

(1)有效能量定义法。

机械制造系统过程能量效率的有效能量定义是指某个制造过程或某个时间段的有效能量与系统消耗能量的比值。例如,一个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的能量效率e可定义为工件加工过程的有效能量和消耗总能量的比值[23],即

式中,e为能量效率;ec为有效能量;et为系统消耗能量;t为系统运行时间。

(2)有效产出定义法。

过程能量效率的有效产出定义又称“比能”定义。比能(specificenergyconsumption,SeC)RSeC是系统消耗能量与系统有效产出的比值,即

式中,ei为输入能量;eo为输出能量;oe为有效产出,包括有效经济、物质产出量(如材料切除体积、产品个数等)。

3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指标完整体系的建立。

机械制造系统是产品生产的复杂载体,跨越产品、车间、任务、制造单元和生产设备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能量消耗都有其基本特征。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评价也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分为产品层、车间层、任务层、制造单元层和设备层;每个层次都有其能效指标或指标体系。而且,考虑到制造过程能量消耗的不确定性,对其能效评价要符合过程特性,即,既要分析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状态,又要评价其能量消耗过程。进一步讲,针对过程能量效率评价,结合有效能量指标和比能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机械制造系统的能效。

(2)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指标的计算需要基于大量基础数据,特别是各种工艺和各种设备及其各种状态的能耗基础数据,这就需要建立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基于大量实验,包括各种设备在各种加工条件下的空载实验和加工实验,工作量巨大。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将为能量效率的深度评价和生产设备的节能性运行、工艺路线节能性优化、工艺参数节能性优化等节能措施分析奠定基础。

(3)机械产品和制造任务能量消耗的定额化。

通过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评价,建立各种制造任务的能量消耗定额,可为企业高效节能生产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政府和行业制定能耗定额标准、强化节能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所谓能量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能源的数量标准。科学的能量消耗定额能够反映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客观规律,是能源利用率考核和提高的依据。由前文所述机械制造系统能量消耗的四大特点可知,机械产品和制造任务的能量消耗定额问题特别复杂,尚有待深入研究。

(4)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的标准化。

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过程的标准化包括能量消耗边界划分的标准化和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的标准化。边界划分对能量效率分析影响很大,同一制造任务,由于分析边界不一样,计算出来的能量消耗量会有数量级的区别。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典型产品和加工工艺的能量消耗量参考数据,但是对边界的划分不统一,给工业企业应用带来不便。此外,一套标准的能效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有助于能效评价推广,方便广大企业开展能效自我评价和优化。

(5)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和提升的信息化支持平台的开发。

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和节能优化运行涉及信息量大,模型、过程和方法复杂,因此,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平台的底层模块应包括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中间层模块应包括各种应用模块,如能效评价支持系统、生产设备的节能性运行方法及支持系统、工艺路线节能性优化方法、工艺参数节能性优化方法及支持系统等;顶层模块应有交互式的友好操作界面,能够支持各种具体应用。

4结论

(1)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具有能量消耗的多能量源特性、能量消耗状态及能量效率的层次分布特性、能量消耗过程及瞬态能量效率的复杂多变性、能量消耗及能效评价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特性四大特点。

(2)机械制造系统能效评价现状。从研究内容看,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机械制造系统总体能效评价,二是产品能效评价,三是机械设备和工艺能效评价;从能效指标看,可以归结为瞬时能量效率指标和过程能量效率指标两个方面。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工业化流通业动态关系

引言

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动态优化和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工业能够创造价值,但是没有与其配套的流通业,其所创造的价值也无法实现。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因此广义上属于服务业的范畴,能够起到分流劳动力、活跃市场的作用,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表面上看,流通业和工业之间呈现一种消长关系,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将导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应该逐步增加,其增加幅度要大于整个第三产业的增加幅度。但是我国近几十年来改革发展的情况却表明,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工轻流的政策导致工业和流通业发展不够协调,呈现动态性失衡所致。同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也表明,我国的流通业发展大大滞后。

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工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重工业产能也呈现出结构性、地区性过剩,而流通业发展程度却相对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流通业发展程度,促进工业化和流通业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成为目前一个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业发展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研究现状

由于流通业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演化之中,因此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其给出一个比较圆满的明确定义。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本文认为,流通业指第三产业中与工业制造业环节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前后向配套环节,比如产品的研发、原材料配送、产品销售、产品配送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一些对流通业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提出了一些相关理论。但是就整个研究进展来看,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我国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流通业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具体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流通业与制造业困境。因此,本文将结合上文给出的流通业的定义,从本文所理解的流通业范畴对工业化与流通业的动态效应、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业的动态关系

(一)流通业快速发展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

根据库兹涅茨理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并且第三产业上升幅度在工业化中后期会快于第二产业。而经济发展程度超越工业化时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之后,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工业化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而后工业化则是产业结构稳态过程。在工业化阶段,流通业作为加工制造业的主导和配套环节存在,加工制造业的扩张相应地也要求流通业扩张,以满足加工制造业的需求。因此,在服务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流通业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就是一种必然。因此,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流通业与其配套发展、共同发展、同步发展、协调发展。

(二)流通业发展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和升级

根据本文对流通业的定义,流通业是第三产业中与加工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前后向主导和配套环节,诸如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配送、产品配送、产品售后服务等环节。因此,流通业对工业化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工业作为生产环节,其产品的价值不能自我实现,必须通过流通业的渠道转移、输出才能实现。流通业在帮助工业实现其价值的同时,也因所提供的服务而创造着价值,这部分创造的价值如果投入工业之中,又能起到乘数加速的作用,使得工业化进一步扩张。具体来说,没有流通业中的各个环节,比如研发设计、物流配送、营销、售后服务等,工业产品就无法生产、无法存储、无法配送、无法销售、无法维护,因而不能抵达消费者手中或者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其价值也无法实现。流通业作为工业化的管道和桥梁,联通了生产和消费环节,连通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环节。此外,工业化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服务投入,而流通业通过运作,能够提供工业所需的技术、服务以及部分资金,这就为工业的发展注入了血液,实现工业产值的放大。流通业自身的发展,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渠道,提高工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化的升级。因此,理论上,从二者的动态关系方面来讲,流通业的发展能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和升级。我国流通业发展程度不够高,客观上对工业化发展进程产生了不利影响,就能很好地表明这一点。

(三)工业化中的流通效应

除了分析流通业与工业化相互促进这一基本关系之外,还应关注流通业对工业化的具体效应。因为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分析这一点就成为研究具有现实政策意义的客观要求。流通效应,本文给出了一个前提,是特指工业化过程中,流通业所显示出来的对工业化的促进效应和与工业化的协同效应及其动态演化。在工业化所处的不同阶段,流通效应分别具有不同的侧重含义。目前学术界将流通效应分解为三个子效应:价值实现效应、价值增值效应和价值优化效应。

1.价值实现效应是流通业最基本功能的体现。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价值实现效应居三种效应之首,但是增长速度较低。在工业化中期,价值实现效应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增速提高,并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保持了其次要效应的位置。可见,价值实现效应始终是贯穿整个工业化时期的基本效应。

2.价值增值效应是流通环节自身价值的自我实现。如前文所述,流通环节不仅帮助工业实现其价值,同时通过自身的服务活动,创造新价值。具体而言,在工业化前期,价值增值效应居于次要效应的地位;在工业化中期,跃居主要效应的地位;但是在工业化后期,其地位降低,变成主要效应和次要效应的从属效应。

3.价值优化效应主要体现在整合资源配置、优化服务结构所获得的价值提升上。就其在三种效应中的地位而言,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居于从属地位,但是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跃居主要地位。

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业现状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截至2010年底,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6.8%,第三产业为43.1%。虽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第二产业,但是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发展质量和程度都不高。具体来说,第二产业中建筑业所占比重过高,占第二产业的14%左右,工业发展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三高一低”特征明显;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工业分布地域失衡严重等。

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提高,但是发展质量不高,因此也影响到流通业发展,比如房地产所占比重略高,2010年已经达到1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重过低,2010年仅占第三产业产值的11%,并且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具体而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流通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流通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参与主体规模偏小且整体服务质量偏低

虽然我国流通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流通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业内参与主体也就是流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因此经营效率较低。此外,流通业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小而分散,不利于综合利用基础设施。这一点在批发零售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我国流通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公众的监督制约、缺乏有效率的竞争,因此流通业服务质量长期偏低。

(二)流通业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B2B、B2C发展迅猛,但是电商的恶性竞争格局已经影响到对电商依赖程度逐步提高的流通业。此外,流通业中的某些细分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而中国市场上消费者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因此,流通业信息化程度也制约了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对工业企业客户的需求响应质量的提升。

(三)对流通业的重视不够导致积弊甚多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策是工业化,强调物质生产,忽视物质输送,国家对流通业的政策倾斜、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了流通业发展长期滞后,甚至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程度来说,流通业在萎缩,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比例在下降。此外,国家对流通业的发展缺乏明确定位,没有明确导向,也使得流通业许多参与主体盲目上马,形成恶性竞争,严重影响效率。

工业化与流通业的动态优化

(一)提高对流通业的重视,给予政策倾斜

应该认识到,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流通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不可偏废,否则工业化也难以为继。因此,政府应该转变观念,重视流通业。要对流通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程度有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在此基础上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予以倾斜扶持,比如财税政策、法律规制方面的扶持。

(二)打破市场分割,促进全流通市场建立

此处的全流通是指全国统一、没有阻隔的流通业大市场。正如前述,目前流通业市场分割现象严重,长此以往,东西部流通业发展更加不平衡,首先冲击的就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东部的加工制造业无法转移到中西部,东部地区就无法转型升级。因此,要从政府政策上、基础设施建设上着手,打破市场分割,促进东西部流通业整合连通。

(三)促进流通业市场化,优化竞争状况

目前流通业企业规模小、分散、市场化程度低,致使竞争效率不高、服务质量偏低。政府应该引导整合流通业的资源,推动建立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流通业企业,扩大其规模,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并使之市场化,从而能够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率提高,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激励,最终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增加信息技术投入,提高流通业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程度决定着流通业的发展质量,也决定着在未来流通业是否能够有效响应工业化的需求。因此,要规范目前B2B、B2C电商之间的竞争,同时在信息技术上增加投入,使流通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例如增加对电信、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信息化能覆盖到每一家流通业企业。

参考文献:

1.徐从才.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先庆.工业化不同阶段下流通效应的结构性变动及其趋势[J].商业经济文荟,2005(4)

3.李宏.工业化与流通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2)

4.曹丽莉.工业化中后期流通业发展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6(3)

5.宗颖等.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的贡献、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5)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控制措施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constructionprojectcosttheexistenceoftheproblem,andinthelightoftheseproblems,advancessomeeffectivecontrolmeasures.

Keywords:engineeringcostinvestmentdecisionprojectdesignandcontrol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行业中经常出现工程造价的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投资效益。为此,有效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就愈发重要,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控制项目投资,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1.1目前工程造价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建筑行业管理体系上的弊端愈来愈多地显现出来。建筑市场供求关系不均衡,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合理定价。尤其近些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使建筑市场供需局面更加不平衡,使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由于历史原因及我国现状,建筑行业难以形成公平的竞争,所以难以形成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政策,尤其是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和项目立项阶段的管理薄弱。

1.2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首先,企业应从意识上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做项目的投资预测前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如地质状况、环境状况、道路状况、电路状况、所需材料设备的费用等资料。因此,在此阶段应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并保证资料的准确无误、详实可靠。工程造价人员要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做可靠性分析和准确性分析,为合理的经济规划、准确的投资预测做出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其次,市场研究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性一步。市场研究就是要对其拟建项目的市场占有的可能性分析。例如调研国内外市场对拟建项目的需求状况,以及国家在该产业的政策方针,并预测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大量的信息资料和数据统计资料是技术经济人员做好市场研究的前提,也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此外,方案的优化设计也控制项目工程造价的关键一步。根据大量的国内外统计资料,在项目的方案优化设计阶段所能节省的工程造价达到80%左右,因此前期工作在工程造价中最为重要,也是决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因素。在市场调研以后,分析人员应以效益为主,满足生产需要,进行多个优化方案的选择,并作出最佳选择。现在大多数设计人员还严重缺乏经济意识,一味着重技术,轻视经济成本,设计往往偏于保守。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转变意识,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企业经济效益为本,精简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设计更加合理,与技术经济人员密切配合,选择最优方案,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

最后,要做好经济效益就需确定合理的基准参数和评定价格。在国家现行价格体系和税务制度下,计算分析工程项目范围内的费用和效益,分析预测工程项目的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并且认真考察工程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评选价格的选用在财务评价中直接会影响评价质量,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

2项目设计阶段

2.1目前工程造价在项目设计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投资限额的推广尚有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各类建筑企业只重视技术创新,却往往忽视设计人员在制定工程造价上的创新,这些人员不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且还很少得到奖励和表彰,使其上进心和积极心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投资限额的推广也面临着计算方法不利和现行设计费偏低的困境。如果推行限额设计,势必会增加设计人员的劳动量,然而过低的设计费与其投入劳动不相匹配。此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设计人员和单位故意提高工程造价,牟取暴利。控制工程造价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在借助经济手段的同时,也可动用行政手段。

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就是投资控制和技术设计结合不紧密。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虽然职责不同,但应相互结合,不能过于分离。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进行设计,还要在不同阶段向造价人员提供数据资料,供其做出正确的估价或预算。相反,造价人员对现场工程概况了解甚少,在制作工程造价时难以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所以在工作中要把技术和投资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强调技术,忽视投资管理。只有投资控制和技术设计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

2.2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设计阶段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虽然设计费占总工程费用的比例很小,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深远的。建设单位却常忽视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把重点放到项目的实施阶段,这样确实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所以,建设单位应重视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切实推行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建筑中三超现象的出现,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标准设计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缩短工程周期,加快工程进度。

3结束语

企业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以尽量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项目的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能否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有效、合理、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的必要步骤。加大前期工作的投入,重视项目设计阶段,才能形成合理的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石秋芬.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8).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5

关键词:造价控制,决策阶段,控制措施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1)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造价人员需要收集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并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必须做好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技术经济论证。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且可行性研究阶段形成的项目投资估算是确定限额设计总值的重要依据,并影响到设计总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为加强其精确性需要作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

(3)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决策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技术经济人员应该和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2.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决策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建设前期决策不合理。

2.1对工程造价投资决策不够重视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出具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一直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

2.2开展造价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

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投资项目因时间紧迫,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充分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了解、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未摸清的情况下,盲目地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由于相关单位缺乏数据信息,或技术经济人员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信息不灵,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使得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都造成投资估算缺乏可信性。另外还有部分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立项部门顺利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3.投资决策阶段在工程造价中的控制措施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材料的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建设单位作为投资的主体应积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3.1收集资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首先要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做好工程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的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其次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

3.2重视工程造价投资决策并选择最优方案

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建设投资的前提,是确保投资方向正确性的基础。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建设投资,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因此,要重视项目投资决策,在充分研究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能够实现业主投资意图的最经济方案。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的因素一般包括:①首先是建设区位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质量目标,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②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的编制、评估、审批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建设投资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③工艺和设备的评定选用。④融资模式的选择。⑤建设时机的选择。

3.3认真编制投资估算并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投资估算是拟建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为投资决策阶段进一步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工作也相应分为三个阶段。随着决策由浅到深、不断深化,投资估算的准确度逐渐加强。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量细致,并力求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决策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行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建设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此外,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估算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我国使用的估算指标应进行较大改革,实行量价分离,指标中将“量”列全、列细,便于在使用指标时,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量”作必要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估算的准确度。

3.4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最佳决策项目的重要依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决定项目的上与下,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决策阶段必须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

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应遵循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等原则,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1)完成项目相关的市场供需预测,分析拟建规模、厂址、技术方案等内容。

(2)计算项目的投资估算,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综合考虑资金筹措和平衡问题,预测投产后的获利能力、投资清偿能力等经济效益指标。

(3)选出最优的投资方案,并提出结论性意见或建议,作为投资决策的经济论证评价。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eVa业绩评价体系;资本成本;财务指标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一个企业不仅要在产品服务上有竞争力,还需在资本市场上有竞争力,否则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挑战。eVa作为一种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最大的特点就是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突破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固有局限,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然而自20世纪被广泛应用于国外的企业,eVa业绩评价在迈向逐步完善的同时,在eVa是否能提供长期的结果也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国外对eVa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著述颇多,研究方面也较为全面,国内eVa研究起步较晚,还缺乏大量现实例证,学术研究也多局限于理论阶段。

一、eVa业绩评价体系

(一)eVa理论起源

eVa即经济增加值,不同于会计意义上的会计利润,其源于剩余收入。eVa是在剩余收入的基础上,调整其中的收入和成本中的部分项目而得出的。eVa计算过程中使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资金成本源于投资人放弃同风险的其他投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只有当企业的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能够补偿所有的资本成本,投资人股东的财富才会增加。eVa考虑了所有的资金成本,并在调整项目上作出了改进,降低了公司和投资人股东的风险。

(二)eVa计算方法及其特点

1、eVa的计算方法。eVa的计算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减去所有资本成本(CC),其中,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乘以调整后的资本总额(tC)。因此,eVa的计算公式为:eVa=nopat一CC。

2、eVa的特点。(1)当eVa>0时,表明投资者获得了超过资本成本的超额回报,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股东价值增大;(2)当eVa=0时,表明企业管理者只为股东创造出了所需要的最低的风险报酬,即股东资本保值;(3)当eVa<0时,即使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为正值,表明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利润,破坏了股东的利益,eVa越小,表明股东财富被破坏的程度越深。

二、eVa业绩评价体系的优势

(一)eVa考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有的资本成本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本成本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也包括权益成本的使用成本,这在企业经营目标上与股东利益契合,真正保护了股东利益。相对传统业绩评价体系,eVa始终强调资本使用也是需要成本的,评价更为全面。

(二)eVa所反映出的公司经营状况更具真实性

由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影响,部分企业一定程度都会通过操纵企业利润状况来达到保障企业利益的目的,但以此目的而得出的企业利润状况不具有真实性。eVa通过对会计数据和调整项目的计算整合,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基于会计稳健性原则下产生的会计数据失真现象,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也遏制了企业管理人员的投机和操纵利润的行为。除此以外,eVa业绩评价体系注重商誉等无形资产,这有助于企业克服不良短期行为。

三、eVa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状况

(一)国外的应用情况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国外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eVa指标上,美国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西门子、高盛、可口可乐公司、等相继采用了eVa业绩评价体系。其中可口可乐公司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引入了eVa体系,并在引入后连续六年创造了年均增长率27%的eVa增长速度,使股票市值增长了2倍。eVa在投资领域也被高盛公司等投行广泛应用,成为选取有投资价值股票的重要标准。①

(二)国内的应用情况

2001年,SternStrwart公司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正式宣告进入中国,向中国介绍了在国外应用广泛的eVa业绩评价体系。很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相继成为其客户,并开始在业绩评价中使用eVa指标,例如宝钢集团、中国建设银行等。北京思创值公司会定期全国上市公司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eVa值。由相关数据可以看出,eVa在国内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正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局限性

eVa业绩评价体系也并非是完美的,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eVa是存量指标,它不能被用来表示企业经营价值的增加部分的多少,只能用来表示是否存在经营效益。eVa更偏重于提供一个短期和结论性倾向的结果,而不能真正解释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产生资本增值的原因。

四、总结

本文总结了eVa业绩评价体系的优势和局限。作为在国外受到广泛应用的业绩评价体系,在中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作为一个指标,eVa必须与其他指标相结合,才能共同发挥作用。相比其他,eVa由于对资本成本的重新考量,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一种管理思想。它对于资本成本和股东利益的调整,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与股东利益一致,这使得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与企业目标产生一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注释:

①郑宇.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2,(7):17-19.

参考文献:

[1]汤谷良,戴天婧.中央企业eVa评价制度实施效果的理论解释[J].会计研究,2015,09:35-43+96.

[2]陈运桂,谢晓燕.引入企业风险评价的eVa业绩考核指标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50-51.

[3]梁上坤.eVa考核实施与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J].经济学报,2016,01:1-24.

[4]徐婉y.eVa理论对财务管理目标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6,06:102-104.

[5]胡丽娜,薛阳.基于eVa的整体营销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03:1-9.

[6]李德生.央企eVa考核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2015,14:11-12.

[7]陆桂贤.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eVa模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2:104-109.

[8]张先治,李琦.基于eVa的业绩评价对央企过度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05:119-128.

[9]袁晓玲,李政大,白天元.eVa考核与国有资本调整的制度冲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1:70-76.

[10]卢闯,杜菲,佟岩,汤谷良.导入eVa考核中央企业的公平性及其改进[J].中国工业经济,2010,06:96-105.

[11]沈维涛,叶晓铭.eVa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11:47-57.

[12]卢方.浅析eVa业绩评价体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69.

[13]韩海芹.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市场,2012,(01):30-31.

[14]张燕.基于eVa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研究[J].企业导报,2012,(14):36.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7

1.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突破与实践特征——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

2.中国企业成本管理趋势研究——基于文献数据的实证分析

3.宏观公益性医疗改革探索与微观医疗服务机构应对举措——基于公立医院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

4.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量表开发与验证

5.应计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吗

6.组织环境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影响研究——基于中铁二局的案例分析

7.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知识库构建研究

8.基于环境经营的排污成本管理研究

9.价值链成本管理为基础的跨组织资源整合:一个实地研究

10.生态文明、大数据与财务成本管理创新——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4学术年会综述

11.我国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2.从KD纸业公司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

13.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方法研究

14.基于研发项目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15.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创新——许继电气与宝钢的成本管理实践与启示

16.基于价值星系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一个企业间的战略视角

17.成本管理系统解析:实务发展、制度变迁和学术研究

18.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19.我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及应用分析

20.国外电网成本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电网企业的启示

21.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22.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3.供应链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与理论结构

24.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5.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

26.房地产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以龙信房产公司为例

27.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8.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29.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30.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基于价值链分析的装配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研究——以星玛电梯为例

32.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33.我国与美国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比较及启示

34.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35.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研究综述

36.中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与发展

37.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38.全面实施标准成本,实现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

39.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

40.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探索——兼论作业成本法

41.成本管理的概念扩展与创新实践

42.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模式在我国汽车企业的运用及优化

43.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研究综述

4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45.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46.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47.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48.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模式构建 

49.从事后核算到过程控制的医院全成本管理研究

50.医院成本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51.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52.试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53.1949-2009年中国企业成本管理发展历史考察

54.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 

55.浅谈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56.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57.成本管理新理念:价值链成本管理

58.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59.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以及成本控制研究

60.战略成本管理在营销过程应用的探索

61.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探讨

62.Bim技术应用于总承包成本管理的优势分析

63.房地产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研究

64.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价值链分析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融合

65.成本管理理论新进展及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66.论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67.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运用探析

68.宝钢精益成本管理应用案例研究

69.基于现代精益成本管理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70.精益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71.精益会计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研究综述及展望

72.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73.eRp环境下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

74.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框架研究

75.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76.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77.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现状个案调查

78.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79.构建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理论框架

80.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81.中国成本管理体系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82.挣值法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83.电网企业深化成本管理的举措研究 

84.我国高校应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85.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模式

86.战略导向的物流成本管理影响因素与实施

87.我国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以邯钢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为例

88.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89.精益生产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90.关于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模型的研究

91.关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

92.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研究

93.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94.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95.浅谈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

96.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7.钢铁企业集团成本管理系统集成架构及应用研究

98.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8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现状的研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从1982年左右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对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也引起了会计界的重视。198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天民教授所编的《管理会计学参考资料》一书,辑入了介绍我国第四砂轮厂、山西机器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等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章。之后,《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国内权威的会计刊物,经常刊登一些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或经验介绍。及至1995年,暨南大学成立管理会计课题组,就我国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应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发表了该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管理会计不论在教学,还是在理论研究或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校教学大多停留在翻译介绍,管理会计理论队伍单薄、缺乏组织,重技术方法研究忽视基本理论探讨,教学内容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重复,管理会计推广应用成效不大。为此《会计研究》杂志就曾于1997年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题组织过一次有奖征文活动。而《会计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征文,则是在前一轮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相信中国会计学会在这一领域所作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将为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1997年的征文活动中,《会计研究》杂志先后发表了18篇论文,从多种角度研究了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问题,尤其是山东经济学院、杭州商学院、南京大学课题组的专题调查报告,较为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结论是:1.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较前虽有进步,但实务与书本介绍的差距较大,应用现状与实际需要很不适应;2.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有一定相关性;3. 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应用的要求有距离。最后,形成了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的一些共识。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化人们对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关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九州大学西村明教授1999年初发表于台湾《管理会计》杂志“亚洲的经济成长与管理会计”一文。该文主要以日本管理会计实务为背景,先把管理会计发展划分为成形型、传统型、数理信息型、综合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运用的技术方法分别是: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较分析;2.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本量利分析、成本差异分析;3.库存管理模式、线性规划、行为科学、机会成本分析;4.成本企划、成本改善、作业成本制度、运用计划消灭成本差异。文章用相当篇幅分别介绍了除日本外的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的状况,认为:中国的管理会计主要处于成形型管理会计与传统型管理会计阶段。这代表了国外学者对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水平的一种判断,与前面介绍的中国会计界所持的观点基本一致。

以上介绍,虽不足以囊括有关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的全部成果,但大体上能说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难看出,现有的研究主要依据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在实务界应用的程度而得出了有关结论,这种研究固然直观,但明显的不足是偏离了研究目标。据我看来,研究管理会计实务,主要研究管理会计在实务界的应用效果,或者说是要研究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但是,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与管理会计实际发挥作用不是一回事。当技术方法应用流于形式时,实际作用就等于零。因此,已有的有关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很难说正确地反映了管理会计实务现状。

本文试图对我国管理会计作用在总体上作一判断。我们并不否认,在我国一些企业,管理会计确实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况。为此,笔者认为,通过下列指标可为判断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态提供依据。

国有工业企业(一)或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二)有关指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销售利润率

 3.9

 3.0

1.7

 1.3

(一)(%)

总资产报酬

 4.8

 4.5

3.5

 2.8

率(一)(%)

资本收益率

 5.8

 4.1

1.4

 0.5

(一)(%)

每百元固定资产

15.20  14.76

 11.23

 9.89

实现利税(二)

每百元销售收入

10.30  11.10

9.54

 8.88

实现利润(二)

资金利润率

10.33  10.21

8.29

 7.11

(二)(%)

产值利税率

 9.89

9.61

9.19

 8.20

(二)(%)

工业增加值率

32.35  28.63

 28.11

25.51

(二)(%)

企业亏损额

 638.86 772.46  1198.55

1431.34

(二)(亿元)

国有企业亏损

 479.4  624.5

 802.1

 1127

1420.9

额(亿元)

实现利润

660.2  705.6

 630.5

 368.5

 295.7

(一)(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经济年鉴》(1997)

由上述指标不难看出,我国企业这几年经营状况不佳,而且呈恶化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会计作用不力应该是原因之一。因此,就企业经营效果而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这种判断,比单纯从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层面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现状所得出的结论,似乎更有说服力。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管理会计的实效,已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重大迫切而非常现实的课题。

提高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实效,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比如,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功案例,以达到迅速普及之效。但应用管理会计往往来自企业自身需要,若企业无此动力而强行推行某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只能流于形式。这方面,我们过去推行现代管理十八法、企业管理达标升级、满负荷工作法等,已有深刻的教训。又如,通过培训,强化企业经理与会计的管理会计知识,使之自觉地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但是,管理会计方法是中性的,利用得好能加强经营管理;利用得不好,会误导经营决策(例如不恰当地使用数量分析),反而带来更大的经营失误。当然,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推动管理会计实务的作用。但过去的实践表明,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总之,在我国解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既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研究上,也不能满足于成功案例的推广,更不是通过知识普及就能奏效的,而应从基本理念上为提高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理出一条清晰的工作思路。

正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实,人们要么探讨一些所谓的基本理论,给人以隔靴抓痒的感觉;要么介绍一些所谓前沿,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及”;要么罗列一些具体问题,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改进建议,只能供人“一次性消费”;要么沉溺于数量分析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了几个“貌若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这些虽然也是我国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但仅满足于这些方面而远离如何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实效这一现实课题,结果必然使管理会计研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若不改弦易辙,不认真地面对中国企业现实这一问题,那么,其发展恐怕是不能持久的。

二、提高中国管理会计实效的基本途径

管理会计必须融合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管理会计与发展至今所表现出的一种规律。在中国,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正如《创造永恒》一书作者所言:“综观那些有远见的公司的历史,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和首要目标。”(注:[美]杰克。费茨、恩兹《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8—59页。)企业利润增长和股东财富的扩大,只是市场考核企业的记分卡。企业要想在这张记分卡上获得高分,必须始终不懈地提高自身价值。按现代观点,企业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人力资产的价值,具体是指职员安全与发展需要满足而作出最佳工作;2.生产价值,表现为质量、服务和生产率的高水平;3.财务价值,通过销售、支出、市场份额、股东权益、股票价格等表现。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自然会得到财务价值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价值测量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管理会计。具体过程如下:

由此可见,企业实现价值,离不开管理会计的价值计量。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则有赖于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价值观念深入全体职员之心。为此,必须培植企业文化。反观我国企业,之所以管理会计应用乏力,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管理会计应用来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过去我们也研究过文化与管理及其会计的关系,不过这种研究仅停留于一般文化层次上,对理解会计发展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有一定帮助,但无助于解决中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这一现实问题。按西方权威定义,企业文化包括三种类型:正式文化,通过规章制度体现,告诉人们正确和错误,是与否的行为标准;非正式文化,职员之间互相模仿学习的现象,对职员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技术文化,来自于经营技术和方法,通过人们的解释和理性分析发挥导向作用。无疑,管理会计在这里塑造的文化,是指一种技术文化,通过这种技术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导非正式文化,转变最终形成追求企业价值最大的正式文化。概言之,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必定会培养企业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尽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但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上,而管理会计必须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实现双重满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营造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若一个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力,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当然,若一个企业领导想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二)成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

管理会计必须在塑造现代企业文化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这是管理会计的一种发展战略。一旦企业具备了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文化系统,那么,管理会计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呢?

美国尼古拉斯。伊姆派拉多和奥林。哈拉里,1994年出了一本颇有影响的书-《越过曲线》,其中告诉经理们,世界正变得和他们过去熟悉并赖以生存的世界完全不同。对此,经理们有三种选择:1.躲藏起来直至退休;2.培养新的技能和新的态度;3.退出不干。他们要求经理作第二种选择,从过去工作指导者变成变化的促进者,实现职能的再塑造。这种职能再塑造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策略、企业文化的彻底更新,其集中表现就是由过去单纯地追求财务价值,变成崇尚并实践平衡人的价值和财务价值。按现代的观点,获得很多同时充满人道的企业才会有发展前景。实现这一点,必须注重管理会计的作用。而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平衡记分卡,恰在这一方面有效地满足了企业发展的这种内在需要。作为测算公司业绩的最新形式,平衡记分卡充分肯定人的能力、学问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是业绩指标的重要内容。平衡记分卡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效地建立起企业信任,包括企业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管理层次之间、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现代企业的一大标志是,人和信息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智力资本的有效应用。(注:西方管理界有这样一条公式:价值=信息×行为动机×技能×资本,信息为价值创造的首要因素。)对此,ce公司的杰克。韦尔奇有过这样的感慨,任何想在90年代以及此后获得成功的公司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每一个职工能投入其全部的才智。如果你不是时刻考虑着要使每个人都更有价值,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注:[美]杰克。费茨、恩兹《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37页。)平衡记分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管理会计业绩衡量仅满足于货币计量的不足,把除财务之外的顾客、内部因素和革新与学习,这些对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因素,纳入了业绩评估系统内,每个方面都提出了设想,比如,财务方面,应向股东表明什么?内部经营过程,发展哪些业务才能使股东和客户满意?学习与成长,我们如何改变和提高能力?客户方面,需要什么?每一个评估项下都明确目标、评估内容、指标、计划四点,形成了企业完整的发展战略。这种平衡记分卡,企业各管理层次和部门都要编制,从而形成上下配合、左右协调的经营战略和行动体系,把会计与财务、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与外界保持动态适应,最终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企业财务价值。我们认为,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对于我国管理会计发挥经营管理中枢神经作用,极具启发价值。

退一步讲,即使平衡记分卡目前尚难在我国企业中普遍推行,那么,扎扎实实地实行全面预算制度,同样可以使管理会计成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这里,预算的起点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基础是准确可靠的市场与内部预测;过程必须全员参与,大家算帐,既算自己的目标,也要算他人的目标,以保证责任指标的公平;内容必须包括项目预算、业务预算、分级归口的责任预算和行动预算;时间分为年度、季度、月度预算。同时,要把预算与日常的核算、考评、奖惩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紧密结合。这样,预算编制、执行、考评、奖惩过程也是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过程,起到十分明显的沟通企业内外的作用,同时能塑造全员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由此,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只是动态反映,将主要发挥着引导作用。

(三)正确认识两种s曲线

现代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强劲发展,主要取决于新技术的成功开发。技术变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技术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连续性,这决定着企业必须快速变化,否则就将被淘汰。现代企业只有正确地把握了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发展权限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连续性,才能生存下来并快速发展,管理会计在这一领域恰能大显身手。目前,我国企业之所以不重视管理会计,一则企业对技术变化敏感性不强,二则我国管理会计对技术发展趋势缺乏正确把握的本领。在这方面,世界一些著名公司的发展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ibm公司1993年49.7 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主要就在于忽视微机技术的兴起,而死抱390 大型机技术(曾给ibm带来70%的投资回报,每年利润40亿美元)的缘故。而一开始作为芬兰一家纸浆和纸张生产商的诺基亚,尽管80年代在电视机生产上遭惨败,但由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新一代数字技术蜂窝式电话,后成为欧洲第一,在美国仅次于摩托罗拉,世界排名第12位的远程通信设备制造商,其关键在于找准了袖珍型移动电话这一技术。由此可见,企业发展若不能正确地把握技术变化趋势,则必然前景不妙。这决定了现代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当作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

按西方流行的s曲线理论,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如下:

按这样的s曲线,新技术b首批产品支付的费用特别大,但改进老技术a并不需要很多的费用,于是许多企业热衷于改进老技术,而不愿意开发新技术。因此在技术a 上投入大量资金往往会使企业感到有可靠的报酬。但在技术b上投资存在双重风险,一是从现行业务上转走了资源,从而影响现行业务;二是转移的资源使用效益不得而知。麦金西公司(mckinsey&co.)的理查德。n.福斯特提醒企业:投资在技术b 上的投资回报通常是技术a上投资回报的5倍,例如药品,研究与开发(r&d)基金10%投入到技术b,但在增加利润中占了50%的份额。不过一般企业都会把80%的努力及资金投入技术a. 管理会计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画出企业的s曲线,改变企业因循守旧的经营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企业价值流的正确设计。

管理会计对s曲线的正确描述,通常借助于企业核心能力与战略价值流规划。所谓核心能力,是企业能用于许多产品、具有关键性技术或技能的能力,实质上是企业创新能力,即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或模仿的技能,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而战略价值值流,是企业对核心能力的开发投资流程,包括战略素质的确定与再建,战略素质的塑造和整合,以及关键价值流的维护和改造。管理会计所能做的,是将核心能力、战略关键价值流与技术 s曲线相结合,为经理作出正确的r&d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就具体方法而言,管理会计对企业现有的或正开发的产品或技术、运用价值转移分析方法,认识各产品、技术价值流入期、价值稳定期和价值流出期的特点及进程,这种认识随着技术发展趋势和顾客偏好变化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能为企业正确、及时地指明战略素质、关键价值流和战略价值流,便于作出恰当的r&d决策。管理会计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经营者熟悉顾客偏好,了解富于竞争力的经营策略,知道外部环境剧烈变动在其他行业和本行业引发的价值转移,从而更清楚、更恰当地察觉出自己所处环境中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而作出明智的经营决策。

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各个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和消费偏好研究并不重视,有些企业根本无力关心这些,经营管理随心所欲。其次,对企业价值流缺乏正确分析,现有的会计核算尚无法提供这方面的正确数据,不少会计人员并不熟悉核心能力和关键、战略价值流分析方法。再次,企业r&d的积极性不高。据有关资料,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总体为3.37%,国有企业为2.87%,集体企业3.71%,股份制企业4.1%,外商投资企业4.82%,私营企业7.43 %;东部企业3.63%,中部企业3.23%,西部企业2.99%。与发达国家企业10%左右的比例相差很大,若考虑销售规模的差异,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更显不足。(注:《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第126页。[德]布朗(braum)《创新之战》,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1页。)中国企业技术开发积极性不高,就国有企业而言,与1993年财务制度改革有直接关系。按新的财务制度,原来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3%)计提企业技术开发费的做法被取消,企业技术开发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制度,但这几年执行效果表明,这一制度目标远未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企业创新与企业评价标准和领导作用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冲突。首先,以“利润”为评价企业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企业必然格外关注当期利润,任何减少当期利润的费用包括技术开发费,企业必定会能少开就少开,最好不开支。其次,企业领导任期制。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利润,指望经理们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业绩而可能提高继任者业绩的制度是很不现实的。因此,中国企业技术开发,尚需政府在制度上提出硬性要求(比如,规定必须按销售收入或生产价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技术开发费),并建立严格财务约束机制,以确保中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管理会计也就有了促进企业r&d的作用空间。

上述三个问题不解决,管理会计任何制度及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都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综合记分卡》,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美]詹姆斯。迈天《大转变》、《生存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997年出版。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9

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角度看,尤为需要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是中国会计理论界的当务之急。本文既不准备抽象地议论管理会计的一些理论问题,也不试图具体研究中国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立足我国经济现实,从企业战略层面探讨如何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现状的研究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从1982年左右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对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也引起了会计界的重视。198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天民教授所编的《管理会计学参考资料》一书,辑入了介绍我国第四砂轮厂、山西机器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等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章。之后,《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国内权威的会计刊物,经常刊登一些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或经验介绍。及至1995年,暨南大学成立管理会计课题组,就我国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应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发表了该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管理会计不论在教学,还是在理论研究或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校教学大多停留在翻译介绍,管理会计理论队伍单薄、缺乏组织,重技术方法研究忽视基本理论探讨,教学内容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重复,管理会计推广应用成效不大。为此《会计研究》杂志就曾于1997年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题组织过一次有奖征文活动。而《会计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征文,则是在前一轮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相信中国会计学会在这一领域所作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将为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1997年的征文活动中,《会计研究》杂志先后发表了18篇论文,从多种角度研究了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问题,尤其是山东经济学院、杭州商学院、南京大学课题组的专题调查报告,较为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结论是:1、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较前虽有进步,但实务与书本介绍的差距较大,应用现状与实际需要很不适应;2、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有一定相关性;3、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应用的要求有距离。最后,形成了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的一些共识。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化人们对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关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九州大学西村明教授1999年初发表于台湾《管理会计》杂志“亚洲的经济成长与管理会计”一文。该文主要以日本管理会计实务为背景,先把管理会计发展划分为成形型、传统型、数理信息型、综合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运用的技术方法分别是: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较分析;2、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本量利分析、成本差异分析;3、库存管理模式、线性规划、行为科学、机会成本分析;4、成本企划、成本改善、作业成本制度、运用计划消灭成本差异。文章用相当篇幅分别介绍了除日本外的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的状况,认为:中国的管理会计主要处于成形型管理会计与传统型管理会计阶段。这代表了国外学者对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水平的一种判断,与前面介绍的中国会计界所持的观点基本一致。以上介绍,虽不足以囊括有关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的全部成果,但大体上能说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难看出,现有的研究主要依据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在实务界应用的程度而得出了有关结论,这种研究固然直观,但明显的不足是偏离了研究目标。据我看来,研究管理会计实务,主要研究管理会计在实务界的应用效果,或者说是要研究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但是,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与管理会计实际发挥作用不是一回事。当技术方法应用流于形式时,实际作用就等于零。因此,已有的有关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很难说正确地反映了管理会计实务现状。本文试图对我国管理会计作用在总体上作一判断。我们并不否认,在我国一些企业,管理会计确实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况。为此,笔者认为,通过下列指标可为判断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态提供依据。(参看《财务与会计》2000年第3期第20页)由上述指标不难看出,我国企业这几年经营状况不佳,而且呈恶化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会计作用不力应该是原因之一。因此,就企业经营效果而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这种判断,比单纯从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层面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现状所得出的结论,似乎更有说服力。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管理会计的实效,已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重大迫切而非常现实的课题。提高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实效,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比如,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功案例,以达到迅速普及之效。但应用管理会计往往来自企业自身需要,若企业无此动力而强行推行某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只能流于形式。这方面,我们过去推行现代管理十八法、企业管理达标升级、满负荷工作法等,已有深刻的教训。又如,通过培训,强化企业经理与会计的管理会计知识,使之自觉地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但是,管理会计方法是中性的,利用得好能加强经营管理;利用得不好,会误导经营决策(例如不恰当地使用数量分析),反而带来更大的经营失误。当然,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推动管理会计实务的作用。但过去的实践表明,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总之,在我国解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既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研究上,也不能满足于成功案例的推广,更不是通过知识普及就能奏效的,而应从基本理念上为提高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理出一条清晰的工作思路。正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实,人们要么探讨一些所谓的基本理论,给人以隔靴抓痒的感觉;要么介绍一些所谓前沿,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及”;要么罗列一些具体问题,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改进建议,只能供人“一次性消费”;要么沉溺于数量分析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了几个“貌若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这些虽然也是我国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但仅满足于这些方面而远离如何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实效这一现实课题,结果必然使管理会计研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若不改弦易辙,不认真地面对中国企业现实这一问题,那么,其发展恐怕是不能持久的。

二、提高中国管理会计实效的基本途径管理会计必须融合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管理会计与发展至今所表现出的一种规律。在中国,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可从三个方面人手。(一)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正如《创造永恒》一书作者所言:“综观那些有远见的公司的历史,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和首要目标。”①企业利润增长和股东财富的扩大,只是市场考核企业的记分卡。企业要想在这张记分卡上获得高分,必须始终不懈地提高自身价值。按现代观点,企业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人力资产的价值,具体是指职员安全与发展需要满足而作出最佳工作;2、生产价值,表现为质量、服务和生产率的高水平;3、财务价值,通过销售、支出、市场份额、股东权益、股票价格等表现。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自然会得到财务价值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价值测量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管理会计。具体过程如下:(参看《财务与会计》2000年第3期第22页)由此可见,企业实现价值,离不开管理会计的价值计量。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则有赖于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价值观念深入全体职员之心。为此,必须培植企业文化。反观我国企业,之所以管理会计应用乏力,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管理会计应用来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过去我们也研究过文化与管理及其会计的关系,不过这种研究仅停留于一般文化层次上,对理解会计发展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有一定帮助,但无助于解决中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这一现实问题。按西方权威定义,企业文化包括三种类型:正式文化,通过规章制度体现,告诉人们正确和错误,是与否的行为标准;非正式文化,职员之间互相模仿学习的现象,对职员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技术文化,来自于经营技术和方法,通过人们的解释和理性分析发挥导向作用。无疑,管理会计在这里塑造的文化,是指一种技术文化,通过这种技术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导非正式文化,转变最终形成追求企业价值最大的正式文化。概言之,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必定会培养企业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尽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但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上,而管理会计必须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实现双重满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营造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若一个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力,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当然,若一个企业领导想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二)成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管理会计必须在塑造现代企业文化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这是管理会计的一种发展战略。一旦企业具备了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文化系统,那么,管理会计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呢?美国尼古拉斯。伊姆派拉多和奥林。哈拉里,1994年出了一本颇有影响的书——《越过曲线》,其中告诉经理们,世界正变得和他们过去熟悉并赖以生存的世界完全不同。对此,经理们有三种选择:1、躲藏起来直至退休;2、培养新的技能和新的态度;3、退出不干。他们要求经理作第二种选择,从过去工作指导者变成变化的促进者,实现职能的再塑造。这种职能再塑造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策略、企业文化的彻底更新,其集中表现就是由过去单纯地追求财务价值,变成崇尚并实践平衡人的价值和财务价值。按现代的观点,获得很多同时充满人道的企业才会有发展前景。实现这一点,必须注重管理会计的作用。而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平衡记分卡,恰在这一方面有效地满足了企业发展的这种内在需要。作为测算公司业绩的最新形式,平衡记分卡充分肯定人的能力、学问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是业绩指标的重要内容。平衡记分卡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效地建立起企业信任,包括企业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管理层次之间、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现代企业的一大标志是,人和信息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智力资本的有效应用。②对此,Ce公司的杰克。韦尔奇有过这样的感慨,任何想在90年代以及此后获得成功的公司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每一个职工能投入其全部的才智。如果你不是时刻考虑着要使每个人都更有价值,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广平衡记分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管理会计业绩衡量仅满足于货币计量的不足,把除财务之外的顾客、内部因素和革新与学习,这些对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因素,纳入了业绩评估系统内,每个方面都提出了设想,比如,财务方面,应向股东表明什么?内部经营过程,发展哪些业务才能使股东和客户满意?学习与成长,我们如何改变和提高能力?客户方面,需要什么?每一个评估项下都明确目标、评估内容、指标、计划四点,形成了企业完整的发展战略。这种平衡记分卡,企业各管理层次和部门都要编制,从而形成上下配合、左右协调的经营战略和行动体系,把会计与财务、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与外界保持动态适应,最终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企业财务价值。我们认为,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对于我国管理会计发挥经营管理中枢神经作用,极具启发价值。退一步讲,即使平衡记分卡目前尚难在我国企业中普遍推行,那么,扎扎实实地实行全面预算制度,同样可以使管理会计成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这里,预算的起点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基础是准确可靠的市场与内部预测;过程必须全员参与,大家算帐,既算自己的目标,也要算他人的目标,以保证责任指标的公平;内容必须包括项目预算、业务预算、分级归口的责任预算和行动预算;时间分为年度、季度、月度预算。同时,要把预算与日常的核算、考评、奖惩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紧密结合。这样,预算编制、执行、考评、奖惩过程也是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过程,起到十分明显的沟通企业内外的作用,同时能塑造全员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由此,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只是动态反映,将主要发挥着引导作用。(三)正确认识两种S曲线现代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强劲发展,主要取决于新技术的成功开发。技术变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技术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连续性,这决定着企业必须快速变化,否则就将被淘汰。现代企业只有正确地把握了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发展权限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连续性,才能生存下来并快速发展,管理会计在这一领域恰能大显身手。目前,我国企业之所以不重视管理会计,一则企业对技术变化敏感性不强,二则我国管理会计对技术发展趋势缺乏正确把握的本领。在这方面,世界一些著名公司的发展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iBm公司1993年49.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主要就在于忽视微机技术的兴起,而死抱390大型机技术(曾给iBm带来70%的投资回报,每年利润40亿美元)的缘故。而一开始作为芬兰一家纸浆和纸张生产商的诺基亚,尽管80年代在电视机生产上遭惨败,但由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新一代数字技术蜂窝式电话,后成为欧洲第一,在美国仅次于摩托罗拉,世界排名第12位的远程通信设备制造商,其关键在于找准了袖珍型移动电话这一技术。由此可见,企业发展若不能正确地把握技术变化趋势,则必然前景不妙。这决定了现代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当作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按西方流行的S曲线理论,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如下:按这样的S曲线,新技术B首批产品支付的费用特别大,但改进老技术a并不需要很多的费用,于是许多企业热衷于改进老技术,而不愿意开发新技术。因此在技术a上投入大量资金往往会使企业感到有可靠的报酬。但在技术B上投资存在双重风险,一是从现行业务上转走了资源,从而影响现行业务;二是转移的资源使用效益不得而知。麦金西公司(mckinsey&Co.)的理查德。n.福斯特提醒企业:投资在技术B上的投资回报通常是技术a上投资回报的5倍,例如药品,研究与开发(R&D)基金10%投入到技术B,但在增加利润中占了50%的份额。不过一般企业都会把80%的努力及资金投入技术地管理会计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画出企业的S曲线,改变企业因循守旧的经营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企业价值流的正确设计。管理会计对S曲线的正确描述,通常借助于企业核心能力与战略价值流规划。所谓核心能力,是企业能用于许多产品、具有关键性技术或技能的能力,实质上是企业创新能力,即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或模仿的技能,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而战略价值值流,是企业对核心能力的开发投资流程,包括战略素质的确定与再建,战略素质的塑造和整合,以及关键价值流的维护和改造。管理会计所能做的,是将核心能力、战略关键价值流与技术S曲线相结合,为经理作出正确的R&D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就具体方法而言,管理会计对企业现有的或正开发的产品或技术、运用价值转移分析方法,认识各产品、技术价值流入期、价值稳定期和价值流出期的特点及进程,这种认识随着技术发展趋势和顾客偏好变化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能为企业正确、及时地指明战略素质、关键价值流和战略价值流,便于作出恰当的R&D决策。管理会计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经营者熟悉顾客偏好,了解富于竞争力的经营策略,知道外部环境剧烈变动在其他行业和本行业引发的价值转移,从而更清楚、更恰当地察觉出自己所处环境中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而作出明智的经营决策。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各个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和消费偏好研究并不重视,有些企业根本无力关心这些,经营管理随心所欲。其次,对企业价值流缺乏正确分析,现有的会计核算尚无法提供这方面的正确数据,不少会计人员并不熟悉核心能力和关键、战略价值流分析方法。再次,企业R&D的积极性不高。据有关资料,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总体为3.37%,国有企业为2.87%,集体企业3.71%,股份制企业4.1%,外商投资企业4.82%,私营企业7.43%;东部企业3.63%,中部企业3.23%,西部企业2.99%。与发达国家企业10%左右的比例相差很大,若考虑销售规模的差异,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更显不足。④中国企业技术开发积极性不高,就国有企业而言,与1993年财务制度改革有直接关系。按新的财务制度,原来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3%)计提企业技术开发费的做法被取消,企业技术开发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制度,但这几年执行效果表明,这一制度目标远未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企业创新与企业评价标准和领导作用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冲突。首先,以“利润”为评价企业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企业必然格外关注当期利润,任何减少当期利润的费用包括技术开发费,企业必定会能少开就少开,最好不开支。其次,企业领导任期制。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利润,指望经理们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业绩而可能提高继任者业绩的制度是很不现实的。因此,中国企业技术开发,尚需政府在制度上提出硬性要求(比如,规定必须按销售收入或生产价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技术开发资),并建立严格财务约束机制,以确保中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管理会计也就有了促进企业R&D的作用空间。上述三个问题不解决,管理会计任何制度及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都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注释:①[美]杰克。费茨、思兹《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8—59页。②西方管理界有这样一条公式:价值=信息×行为动机×技能×资本,信息为价值创造的首要因素。③[美]杰克。费茨、恩兹《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37页。④《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第126页。[德]布朗(Braum)《创新之战》,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1页。参考文献:1、[美]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综合记分卡》,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2、[美]詹姆斯。迈天《大转变》、《生存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997年出版。3、[美]阿德里安。J.斯莱沃茨基《价值转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4、[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丹尼尔。J.琼斯《精益思想》,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

国外工程造价研究现状篇10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现状的研究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从1982年左右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对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也引起了会计界的重视。198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天民教授所编的《管理会计学资料》一书,辑入了介绍我国第四砂轮厂、山西机器厂、南京第二机床厂等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章。之后,《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国内权威的会计刊物,经常刊登一些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效果较好的典型案例或经验介绍。及至1995年,暨南大学成立管理会计课题组,就我国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应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发表了该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管理会计不论在教学,还是在理论研究或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校教学大多停留在翻译介绍,管理会计理论队伍单薄、缺乏组织,重技术方法研究忽视基本理论探讨,教学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重复,管理会计推广应用成效不大。为此《会计研究》杂志就曾于1997年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题组织过一次有奖征文活动。而《会计研究》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征文,则是在前一轮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相信中国会计学会在这一领域所作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将为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1997年的征文活动中,《会计研究》杂志先后发表了18篇论文,从多种角度研究了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问题,尤其是山东经济学院、杭州商学院、南京大学课题组的专题调查报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结论是:1.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较前虽有进步,但实务与书本介绍的差距较大,应用现状与实际需要很不适应;2.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有一定相关性;3.会计人员素质与管理会计应用的要求有距离。最后,形成了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的一些共识。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化人们对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有关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九州大学西村明教授1999年初发表于《管理会计》杂志“亚洲的经济成长与管理会计”一文。该文主要以日本管理会计实务为背景,先把管理会计发展划分为成形型、传统型、数理信息型、综合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运用的技术方法分别是: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较分析;2.标准成本、预算控制、本量利分析、成本差异分析;3.库存管理模式、线性规划、行为、机会成本分析;4.成本企划、成本改善、作业成本制度、运用计划消灭成本差异。文章用相当篇幅分别介绍了除日本外的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的状况,认为:中国的管理会计主要处于成形型管理会计与传统型管理会计阶段。这代表了国外学者对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水平的一种判断,与前面介绍的中国会计界所持的观点基本一致。

以上介绍,虽不足以囊括有关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研究的全部成果,但大体上能说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难看出,现有的研究主要依据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在实务界应用的程度而得出了有关结论,这种研究固然直观,但明显的不足是偏离了研究目标。据我看来,研究管理会计实务,主要研究管理会计在实务界的应用效果,或者说是要研究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但是,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应用,与管理会计实际发挥作用不是一回事。当技术方法应用流于形式时,实际作用就等于零。因此,已有的有关管理会计实务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很难说正确地反映了管理会计实务现状。

本文试图对我国管理会计作用在总体上作一判断。我们并不否认,在我国一些企业,管理会计确实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况。为此,笔者认为,通过下列指标可为判断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态提供依据。

国有企业(一)或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二)有关指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销售利润率

3.9

3.0

1.7

1.3

(一)(%)

总资产报酬

4.8

4.5

3.5

2.8

率(一)(%)

资本收益率

5.8

4.1

1.4

0.5

(一)(%)

每百元固定资产

15.20 14.76

11.23

9.89

实现利税(二)

每百元销售收入

10.30 11.10

9.54

8.88

实现利润(二)

资金利润率

10.33 10.21

8.29

7.11

(二)(%)

产值利税率

9.89

9.61

9.19

8.20

(二)(%)

工业增加值率

32.35 28.63

28.11

25.51

(二)(%)

企业亏损额

638.86 772.46 1198.55

1431.34

(二)(亿元)

国有企业亏损

479.4 624.5

802.1

1127

1420.9

额(亿元)

实现利润

660.2 705.6

630.5

368.5

295.7

(一)(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经济年鉴》(1997)

由上述指标不难看出,我国企业这几年经营状况不佳,而且呈恶化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会计作用不力应该是原因之一。因此,就企业经营效果而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作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这种判断,比单纯从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层面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实务现状所得出的结论,似乎更有说服力。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管理会计的实效,已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重大迫切而非常现实的课题。

提高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实效,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比如,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功案例,以达到迅速普及之效。但应用管理会计往往来自企业自身需要,若企业无此动力而强行推行某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只能流于形式。这方面,我们过去推行管理十八法、企业管理达标升级、满负荷工作法等,已有深刻的教训。又如,通过培训,强化企业经理与会计的管理会计知识,使之自觉地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但是,管理会计方法是中性的,利用得好能加强经营管理;利用得不好,会误导经营决策(例如不恰当地使用数量分析),反而带来更大的经营失误。当然,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推动管理会计实务的作用。但过去的实践表明,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总之,在我国解决管理会计应用问题,既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研究上,也不能满足于成功案例的推广,更不是通过知识普及就能奏效的,而应从基本理念上为提高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理出一条清晰的工作思路。

正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实,人们要么探讨一些所谓的基本理论,给人以隔靴抓痒的感觉;要么介绍一些所谓前沿,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及”;要么罗列一些具体问题,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改进建议,只能供人“一次性消费”;要么沉溺于数量分析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了几个“貌若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这些虽然也是我国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但仅满足于这些方面而远离如何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实效这一现实课题,结果必然使管理会计研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若不改弦易辙,不认真地面对中国企业现实这一问题,那么,其发展恐怕是不能持久的。

二、提高中国管理会计实效的基本途径

管理会计必须融合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管理会计与发展至今所表现出的一种。在中国,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正如《创造永恒》一书作者所言:“综观那些有远见的公司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和首要目标。”(注:[美]杰克。费茨、恩兹《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8—59页。)企业利润增长和股东财富的扩大,只是市场考核企业的记分卡。企业要想在这张记分卡上获得高分,必须始终不懈地提高自身价值。按现代观点,企业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人力资产的价值,具体是指职员安全与发展需要满足而作出最佳工作;2.生产价值,表现为质量、服务和生产率的高水平;3.财务价值,通过销售、支出、市场份额、股东权益、股票价格等表现。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会得到财务价值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价值测量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管理会计。具体过程如下:

由此可见,企业实现价值,离不开管理会计的价值计量。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则有赖于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价值观念深入全体职员之心。为此,必须培植企业文化。反观我国企业,之所以管理会计应用乏力,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管理会计应用来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过去我们也过文化与管理及其的关系,不过这种研究仅停留于一般文化层次上,对理解会计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有一定帮助,但无助于解决管理会计这一现实。按西方权威定义,企业文化包括三种类型:正式文化,通过规章制度体现,告诉人们正确和错误,是与否的行为标准;非正式文化,职员之间互相模仿的现象,对职员行为有潜移默化的;技术文化,来自于经营技术和,通过人们的解释和理性发挥导向作用。无疑,管理会计在这里塑造的文化,是指一种技术文化,通过这种技术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导非正式文化,转变最终形成追求企业价值最大的正式文化。概言之,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必定会培养企业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尽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但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上,而管理会计必须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实现双重满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营造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若一个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力,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当然,若一个企业领导想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二)成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

管理会计必须在塑造现代企业文化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这是管理会计的一种发展战略。一旦企业具备了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文化系统,那么,管理会计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呢?

美国尼古拉斯。伊姆派拉多和奥林。哈拉里,1994年出了一本颇有影响的书-《越过曲线》,其中告诉经理们,世界正变得和他们过去熟悉并赖以生存的世界完全不同。对此,经理们有三种选择:1.躲藏起来直至退休;2.培养新的技能和新的态度;3.退出不干。他们要求经理作第二种选择,从过去工作指导者变成变化的促进者,实现职能的再塑造。这种职能再塑造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策略、企业文化的彻底更新,其集中表现就是由过去单纯地追求财务价值,变成崇尚并实践平衡人的价值和财务价值。按现代的观点,获得很多同时充满人道的企业才会有发展前景。实现这一点,必须注重管理会计的作用。而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平衡记分卡,恰在这一方面有效地满足了企业发展的这种内在需要。作为测算公司业绩的最新形式,平衡记分卡充分肯定人的能力、学问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是业绩指标的重要。平衡记分卡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效地建立起企业信任,包括企业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管理层次之间、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现代企业的一大标志是,人和信息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智力资本的有效应用。(注:西方管理界有这样一条公式:价值=信息×行为动机×技能×资本,信息为价值创造的首要因素。)对此,Ce公司的杰克。韦尔奇有过这样的感慨,任何想在90年代以及此后获得成功的公司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每一个职工能投入其全部的才智。如果你不是时刻考虑着要使每个人都更有价值,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注:[美]杰克。费茨、恩兹《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37页。)平衡记分卡,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管理会计业绩衡量仅满足于货币计量的不足,把除财务之外的顾客、内部因素和革新与学习,这些对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因素,纳入了业绩评估系统内,每个方面都提出了设想,比如,财务方面,应向股东表明什么?内部经营过程,发展哪些业务才能使股东和客户满意?学习与成长,我们如何改变和提高能力?客户方面,需要什么?每一个评估项下都明确目标、评估内容、指标、计划四点,形成了企业完整的发展战略。这种平衡记分卡,企业各管理层次和部门都要编制,从而形成上下配合、左右协调的经营战略和行动体系,把会计与财务、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与外界保持动态适应,最终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企业财务价值。我们认为,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对于我国管理会计发挥经营管理中枢神经作用,极具启发价值。

退一步讲,即使平衡记分卡尚难在我国企业中普遍推行,那么,扎扎实实地实行全面预算制度,同样可以使管理会计成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这里,预算的起点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基础是准确可靠的市场与内部预测;过程必须全员参与,大家算帐,既算自己的目标,也要算他人的目标,以保证责任指标的公平;内容必须包括项目预算、业务预算、分级归口的责任预算和行动预算;时间分为年度、季度、月度预算。同时,要把预算与日常的核算、考评、奖惩及机管理紧密结合。这样,预算编制、执行、考评、奖惩过程也是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过程,起到十分明显的沟通企业内外的作用,同时能塑造全员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由此,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只是动态反映,将主要发挥着引导作用。

(三)正确认识两种S曲线

现代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强劲发展,主要取决于新技术的成功开发。技术变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技术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连续性,这决定着企业必须快速变化,否则就将被淘汰。现代企业只有正确地把握了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发展权限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连续性,才能生存下来并快速发展,管理会计在这一领域恰能大显身手。目前,我国企业之所以不重视管理会计,一则企业对技术变化敏感性不强,二则我国管理会计对技术发展趋势缺乏正确把握的本领。在这方面,世界一些著名公司的发展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iBm公司1993年49.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主要就在于忽视微机技术的兴起,而死抱390大型机技术(曾给iBm带来70%的投资回报,每年利润40亿美元)的缘故。而一开始作为芬兰一家纸浆和纸张生产商的诺基亚,尽管80年代在电视机生产上遭惨败,但由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新一代数字技术蜂窝式电话,后成为欧洲第一,在美国仅次于摩托罗拉,世界排名第12位的远程通信设备制造商,其关键在于找准了袖珍型移动电话这一技术。由此可见,企业发展若不能正确地把握技术变化趋势,则必然前景不妙。这决定了现代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当作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

按西方流行的S曲线,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如下:

按这样的S曲线,新技术B首批产品支付的费用特别大,但改进老技术a并不需要很多的费用,于是许多企业热衷于改进老技术,而不愿意开发新技术。因此在技术a上投入大量资金往往会使企业感到有可靠的报酬。但在技术B上投资存在双重风险,一是从现行业务上转走了资源,从而影响现行业务;二是转移的资源使用效益不得而知。麦金西公司(mckinsey&Co.)的理查德。n.福斯特提醒企业:投资在技术B上的投资回报通常是技术a上投资回报的5倍,例如药品,研究与开发(R&D)基金10%投入到技术B,但在增加利润中占了50%的份额。不过一般企业都会把80%的努力及资金投入技术a.管理会计的重要使命就是要画出企业的S曲线,改变企业因循守旧的经营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企业价值流的正确设计。

管理会计对S曲线的正确描述,通常借助于企业核心能力与战略价值流规划。所谓核心能力,是企业能用于许多产品、具有关键性技术或技能的能力,实质上是企业创新能力,即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或模仿的技能,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而战略价值值流,是企业对核心能力的开发投资流程,包括战略素质的确定与再建,战略素质的塑造和整合,以及关键价值流的维护和改造。管理会计所能做的,是将核心能力、战略关键价值流与技术S曲线相结合,为经理作出正确的R&D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就具体方法而言,管理会计对企业现有的或正开发的产品或技术、运用价值转移分析方法,认识各产品、技术价值流入期、价值稳定期和价值流出期的特点及进程,这种认识随着技术发展趋势和顾客偏好变化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能为企业正确、及时地指明战略素质、关键价值流和战略价值流,便于作出恰当的R&D决策。管理会计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经营者熟悉顾客偏好,了解富于竞争力的经营策略,知道外部环境剧烈变动在其他行业和本行业引发的价值转移,从而更清楚、更恰当地察觉出自己所处环境中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而作出明智的经营决策。

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各个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和消费偏好研究并不重视,有些企业根本无力关心这些,经营管理随心所欲。其次,对企业价值流缺乏正确分析,现有的会计核算尚无法提供这方面的正确数据,不少会计人员并不熟悉核心能力和关键、战略价值流分析方法。再次,企业R&D的积极性不高。据有关资料,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总体为3.37%,国有企业为2.87%,集体企业3.71%,股份制企业4.1%,外商投资企业4.82%,私营企业7.43%;东部企业3.63%,中部企业3.23%,西部企业2.99%。与发达国家企业10%左右的比例相差很大,若考虑销售规模的差异,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更显不足。(注:《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第126页。[德]布朗(Braum)《创新之战》,机械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1页。)中国企业技术开发积极性不高,就国有企业而言,与1993年财务制度改革有直接关系。按新的财务制度,原来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3%)计提企业技术开发费的做法被取消,企业技术开发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制度,但这几年执行效果表明,这一制度目标远未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企业创新与企业评价标准和领导作用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冲突。首先,以“利润”为评价企业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企业必然格外关注当期利润,任何减少当期利润的费用包括技术开发费,企业必定会能少开就少开,最好不开支。其次,企业领导任期制。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利润,指望经理们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业绩而可能提高继任者业绩的制度是很不现实的。因此,中国企业技术开发,尚需政府在制度上提出硬性要求(比如,规定必须按销售收入或生产价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技术开发费),并建立严格财务约束机制,以确保中国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管理会计也就有了促进企业R&D的作用空间。

上述三个问题不解决,管理会计任何制度及方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都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1.[美]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综合记分卡》,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美]詹姆斯。迈天《大转变》、《生存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99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