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十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十篇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58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1

关键词“80后”辅导员心理压力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80后”辅导员也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然而,“80后”辅导员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将会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工作、个人等一系列压力,若不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久而久之,则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80后”辅导员压力成因,研究如何行之有效地解决“80后”辅导员的一系列压力,帮助“80后”辅导员缓解压力、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80后”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成因

(1)社会认可度低,职业地位低使辅导员产生心理失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高校历来以教学为主,各项优惠政策都向教学倾斜,没有专职担任教学任务的辅导员,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份闲差,因此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地位较低已成为困扰众多辅导员的现象。近几年,有关教育法规、文件中对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一再肯定和重视,但实际生活中,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依然名不副实,尤其是年轻的“80后”辅导员,更是承受了来自社会的压力,长此以往导致该群体心理压力增大,进而出现心理失衡。

(2)工作繁重琐碎,责任重大,诱发心理疲劳。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既要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又要面对诸如家庭困难学生、心理脆弱的学生、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加之,目前大部分的学生是“95后”,个性比较强,所以更需要辅导员加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事务无小事,事事均需要辅导员认真对待,而且半点不得马虎,也因此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此外,辅导员还需要执行学院和学生处、团委的工作安排,完成组织部、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等部门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因此,辅导员工作繁重琐碎,责任重大,长期保持一种应激的状态,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诱发心理疲劳。

(3)职业安全感低,导致焦虑与烦躁。大部分“80后”辅导员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不长,工作经验不足,加之大部分高校重使用、轻培养或培训不够专业化,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部分“80后”辅导员在工作中感到困惑与迷茫,增大了心理压力;“80后”辅导员即将或已经面临着职称评定的问题,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不像专业课教师有教学、有科研,课题也相对较多,此外,辅导员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工作上,因而没有充裕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80后”辅导员工作任务繁琐,见效周期长,工作成果无法量化,从而使其产生挫败感,晋升难度大,前途迷茫,导致该群体职业安全感低,易焦虑和烦躁。

2“80后”辅导员心理压力过大的不良影响

(1)生理上,严重影响“80后”辅导员的身体健康。长期高负荷疲劳工作,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锻炼,致使很多“80后”辅导员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诸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新陈代谢紊乱等状况。

(2)心理上,“80后”辅导员易产生消极心理。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80后”辅导员产生焦虑、恐慌、烦躁、紧张、易怒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这些消极的心理势必会阻碍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加剧了“80后”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3)行为上,导致“80后”辅导员威信缺失,影响形象。如果过大压力长时间持续,不仅使“80后”辅导员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而且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饮食不规律、睡眠失调、发脾气等行为问题,直接影响辅导员自身的形象和威信,无法达到以身作则的工作要求。

3“80后”辅导员的健康管理

3.1创造良好环境,健全保障机制

高校应重视辅导员工作,因为辅导员工作是高校稳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还应在工作中增加培训的内容和机会,一是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二是注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培训,增强辅导员心理抗压能力和自我排解能力,维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其次,高校应尽可能优化各部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性工作,让辅导员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工作进行研究和改进,同时为辅导员提供课题研究和进修学习的机会,在晋职、奖励等方面也予以适当照顾;切实提高“80后”辅导员的待遇,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健全校内保障机制,提升其职业安全感,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3.2树立正确价值观,努力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80后”辅导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将辅导员这一职业升级为自己的事业,以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为自豪,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增强事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80后”辅导员应努力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心理学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心理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钰琳.“80后”辅导员压力现状及应对方式的思考――以北京某高校为例[J].学园,2015(2):42-43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张加亮(1967-),男,江苏涟水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85-03

一、引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自身的情感、意志、认知特征和个性特点等,对于高职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幸福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对于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相对教师而言,工作中普遍存在“三多三低”问题,即分管的部门和领导多、面对的学生多、要做的事情多,而在学校的地位、学历或职称、待遇相对较低,辅导员岗位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辅导员普遍感受到心理失衡,甚至有“职业倦怠”的现象。综合当前辅导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管理压力大

扩招带来的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持续扩张,使作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型的高职教育,成为相当一部分高考博弈中的“受挫者”甚至“失败者”无可奈何的选择。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灰暗中带着郁闷心情走进校园的,他们往往或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当,依赖心理很强;或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没有动力,对自己的专业、学业不关心;或自身定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或心理发展不平衡,感情脆弱,个性和自尊心强,易产生逆反心理;或就业压力大对前途深感茫然,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明确规划;甚至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状况,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现实生活中不少专职辅导员,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真正花在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每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唯独没有认认真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面对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辅导员常常无所适从,疲于应付,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职业认同感低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从当前现状来看,在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辅导员的工作岗位既无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又无行政人员的政治前途,同时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没有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他们的工作业绩得不到肯定,收入偏低,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辅导员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职业热情,同时,辅导员大多为青年教师,他们还面临着结婚购房、赡养父母等诸多现实问题,繁重的任务,微薄的收入等,使得辅导员对自我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后顾之忧,最终丧失了对职业的热爱和应有的敬业精神,造成了较低的职业认同感[1]。

(三)职业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就是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客观需求矛盾和主观认同冲突,表现为客观角色冲突和主观角色冲突两种形式。角色冲突是辅导员面临的最主要的责任冲突。角色冲突的产生以及个体体验到的角色冲突强度,通常取决于角色期望的性质与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是多方面的,对角色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辅导员的角色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逐渐转变成为集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咨询者、知心者、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在辅导员的角色范围内,学生、学校、家长、社会、自己等都对辅导员有不同的角色期望,且这些角色期望难免因各期望者的不同角色而又有不同需求,辅导员在多重的角色冲突中,倍感困惑与迷茫,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带来心理压力。

(四)职业心理倦怠

职业心理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一样,它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职业心理倦怠特征表现为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2]。高职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较繁琐,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包括班级学生管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贫困生资助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这些构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大致内容,长期从事这些单调的工作,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心理。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热情逐渐下降。有些辅导员刚工作时,豪情满怀,干劲十足,但几年后其工作就日趋变得呆板,缺乏活力,形成一种惰性,工作热情降低。二是工作态度逐渐消极冷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使他们的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三是岗位的成就感逐渐降低。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工作成就感,但是,有时现实工作并不让人满意,岗位价值得不到真正的认同,甚至与理想形成巨大反差,这就使他们身心疲惫,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工作成就感随之逐渐降低,产生了职业倦怠。

(五)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弱

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是辅导员面对压力,自我调节,舒缓压力的重要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足是辅导员心理问题严重的又一原因。面对来自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辅导员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辅导员大多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心理健康知识缺乏,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薄弱,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不足,辅导员心理服务机构的空白或不够健全,使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治疗,从而也使辅导员的教育行为出现偏差[3]。

三、提升高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辅导员的种种心理不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必须内外兼修、双管齐下: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修养;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要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优化环境,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一)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不断优化人格结构。辅导员要有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因此,辅导员要自己学习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面对压力和挑战,要积极应对,不能消极回避,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生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自我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那些消极事件,要不断提升心理耐挫能力,优化自我人格品质,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增强自我心理调试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实践锻炼、心理咨询师考证等多种途径系统深入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断提升心理调试能力,改善自我心理环境。通过自我成长训练等理性的认知自我,悦纳自我,有效的调整自我的心态和情绪,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修养,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技能,要建立起一套自我压力预防体系,调整期望目标,不断改善和重建认知,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增强工作效能感使自我积极的投入工作。对于自我一时无法应对的心理问题,还需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自己有效应对心理危机。

(二)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努力改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自我心理成长,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是年轻教师,满怀激情,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学校要为他们的发展提空广阔的空间,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使他们认识到高职院校辅导员大有作为,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接受和热爱这份工作,激发他们的职业激情[4]。高职院校应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条件上提供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要进一步明确他们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素质要求,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心理教育机制、心理咨询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定期检查机制,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条件保障。我院辅导员通过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核培训,丰富了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升他们自我心理调试和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三)强化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认同感。明确辅导员的职业使命,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形成专业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工作的内涵,树立起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职业形象。

(四)提高辅导员各项待遇,不断增强职业认同。一个职业的收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职业的社会声望,职业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往往对自我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职业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他们复杂的工作,面对高职学生的个体现状,很多棘手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他们压力很大,不能一味的强调爱岗奉献,高职院校要根据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从满足人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满足辅导员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增强自我和社会的职业认同。对连续从事辅导员满一定年限的辅导员,要建立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对辅导员的考核系统,确立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并将其量化,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同时要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做到“岗位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既要对这支肩负重任的队伍高进严管,又要对他们宽容理性,精心培育,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使他们真正的有位有为,力争成为辅导员工作的行家里手。

(五)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实施者,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程度不高、流动性较大,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辅导员较少,而新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个性以及活动交往等因素的变数增多,加之社会转型、科技变革、全球化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课题,迫切要求辅导员要有知识、有水平、重研究、重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和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这是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帮助辅导员成长成才,实现职业梦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应注重四个方面:强调辅导员工作的学科性,肯定辅导员工作;抓好岗前学习培训;抓好在职学习培训;抓好离职脱产学习培训[5]。这是提高学历层次、培养和造就学生工作专家的主要途径,学校应根据学生工作专业化的方向,鼓励、引导、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造就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创造条件。

(六)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丰富的应对资源。应对资源是指压力情境中对个体产生积极作用的、较稳定的个体或者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支持功能,能够有效帮助辅导员应对心理危机,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为辅导员的工作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应对资源,不断完善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在复杂的工作中及时学会利用外在的资源帮助自我有效应对危机,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支优质、高效的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高职学生的特殊现状,辅导员工作的的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不断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各种危机,提升他们教育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积极努力,努力营造他们工作的优良环境,积极建构心理危机应对的有效系统,使他们成为新时期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胡金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58-59.

[2]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01):69.

[3]尚靖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50.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3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等诸多心理问题。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员,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根据以往教育部的调查及学者的研究,三成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65%。在一些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疑似症状检出率在13.20%~22.40%之间,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问题、敌意及焦虑五个方面。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按照1:3000-4000的比例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按照这一比例的话,专业人员任务繁重,再加之有时还需处理其他行政事务,仅凭专业人员力量难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确保校园和谐稳定,辅导员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具有普遍的年龄优势

调查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他们和大学生的年龄相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所以沟通起来更为顺畅、更容易产生共鸣。辅导员同样具有年轻人的精力和热情,他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因此,和其他教职员工相比,辅导员更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这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的指导优势

随着各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增强,新生从入校至毕业一般由一名固定的辅导员负责。较长的相处时间里,辅导员对学生越来越了解,这使辅导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对学生予以指导。对于有些复杂、反复的心理问题,辅导员能够进行连续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可以彻底地解决问题。

3.具有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优势

现在,各高校对辅导员的入职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辅导员都是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多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即使对于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辅导员来说,他们在入职之前都接受了所在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岗前培训,这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此外,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增加了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机会,提高了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组织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营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辅导员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心理讲座、心理电影展播等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通过参与各类比赛活动,增强班级成员了解交流的机会,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2.完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即使这一规定在所有院校中都得以实现,辅导员仍很难准确掌握两百名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此,辅导员可在每个班级、每个寝室分别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水平。通过建立严密的第三级心理健康防御体系,辅导员可以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因性格内向羞于表达,或出于对事情私密性等其他因素的考虑,他们虽然有求助的意愿但没有求助的行动。网络的普及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QQ、电子邮件,学生不用露面就可以向辅导员咨询求助,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宣泄心中的苦闷,缓解心理的压力。同时,辅导员也可以利用QQ空间、博客等网络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调适的经验和技巧。

4.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特殊学生

新生入学后,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做好心理健康普测工作,为筛查出的心理问题学生建立详细的心理档案,并予以重点关注。此外,要对重点学生追踪观察,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对其心理档案进行实时更新。

参考文献: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所,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正常的成长成才。与此同时,和大学生最密切相关的一个特殊教师群体――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引起了高校各相关部门的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和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高校局面的长期稳定。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的。

1.研究对象

选择安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扬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六所高校共114名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共115份,收回115份,有效问卷114份。在114名高校辅导员中,男辅导员69人,占总人数的60.5%,女辅导员45人,占总人数的39.5%;年龄在20―29岁之间的辅导员94人,占总人数的82.5%,30―39岁的有10人,40―49岁的3人,50岁及50岁以上有7人。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六所高校的辅导员在同一时间段分别集中测试,并及时收回问卷。问卷回收之后主要采用SpSSll.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t检验。

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是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症状自评量表。量表的最初编制者是L.R.nerogatis,量表原名叫HopkinsSymptomChecklist(1974),1983年我国一些心理学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形成现在的SCL-90。此量表适用于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心理健康受测者,量表一共有90道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在12―25分钟。此量表内部一致性与重测信度均高,每个维度都超过.77。

量表中隐含着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10个因子。在评分规则方面,SCL-90采用5级评分制。用此量表是为了评价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该量表主要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心理问题及严重程度如何。它是目前我国筛查群体心理卫生状况最常用的量表之一。

3.研究结果

对六所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辅导员的年龄是高校各职业或专业中年龄最低的;多数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善于正确处理学生问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职工作;在需要层次上,多数高校辅导员能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社会期望值比较合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较为合理,大多数辅导员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较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略好于全国常模。本次测试中SCL-90量表中的前9个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两项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说明高校辅导员在身体素质和人际关系方面明显好于一般人群;其他7项因子分略为小于全国常模,但数据差异较小,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意义,不能说明他们之间有区别。具体见表1:

表1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X±S)

(2)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高校教师比较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到底如何呢?近年来,对高校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比较常见,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如一般人群。以田淑梅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1]一文中的数据为例,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较,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的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的SCL-90中的9个因子分有8项明显低于普通高校教师,差异非常明显,只有敌对这一项p值大于0.05,无显著心理学意义。具体数据对比见表2:

表2高校辅导员与普通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X±S)

4.具体分析

据以上数据分析,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很好的。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还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都显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本测试结果却显示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全国常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这样几点。

(1)与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有关

本次测试中的高校辅导员绝大部分是20―29岁的年轻人,参加本次调查的高校辅导员有114名,其中20―29岁的就有94人,占总人数的82.5%,他们基本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工作时间比较短,一般都在四年以下。在本调查中,工作时间在四年及四年以下的高校辅导员有101人,占到了总人数的88.6%。其中大部分辅导员还没有结婚,调查中有71.9%的高校辅导员未婚,而没有子女的高校辅导员比例更高,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93.0%。而正是由于年轻且单身,这些辅导员的生活负担比较轻,只要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了。同时,由于年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相对较小,比如职称评定、家庭负担、经济压力等方面。另外,由于这些高校辅导员比较年轻,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比较充沛,因而心理上也自尊、自信。

(2)与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有关

高校辅导员的选留、聘用通常是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形式,一般是由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专家、学者、学校有关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基层用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的考核班子,遵循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原则,对他们进行考核选拔的。任用的辅导员在政治方面有硬性规定,必须是中共党员,否则将不予考虑。

高校辅导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是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中共教育部党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选拔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群众工作的教师或高年级党员学生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除了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之外,对任用的辅导员的学习成绩要求一般在中等偏上,有的甚至达到保送研究生的成绩。另外,由于高校辅导员做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能力,比如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担任过学生骨干。他们通常比较自信,驾驭工作和处理各方面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较好,心理素质也比较优良。

3.与高校辅导员的个性特征有关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大学生们对辅导员的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比如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言行一致、开朗活泼等。其实,在大学生眼中,辅导员扮演着众多的角色,有时是家长的代言人,有时是领导者,有时又像大哥哥大姐姐,这些身份决定了辅导员在人格上应该是健全的、高尚的。

有了健康、成熟的人格,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便得到了最高的体现。同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一样,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同自已职业相适应的心理条件,但与众不同的是,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鉴于这一特殊性,辅导员就应具备一些特质:个人身心是否健康,教育智能、育人艺术是否充实,能否愉快地学习,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关系是否良好等,这些都是考察辅导员的主要标志。如果具备这些特质,将大大有利于育人任务的完成,也有助于辅导员自己价值的实现。测试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人格是健全的、高尚的,而这些人格特质又反过来影响他们自己,调节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外在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行动。良好的人格有利于提高辅导员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保证辅导员本人的心理活动在较高水平上健康运转,调整辅导员的自觉行为,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优势素质要求途径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16%~25.4%存在心理障碍。为此,许多院校相继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单依靠这一途径已无法满足全院大学生的心理需要。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频繁,能够在第一时间充分的掌握学生情况,及时的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因而成为高校心理干预预警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第一,便捷性。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是最为密切的,而作为年轻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思想更贴近学生,行为更具备亲和力,对大学生的常见的问题十分理解,因而容易发现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同时辅导员比学生年龄较长,对于学生萌芽阶段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沟通与疏导,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辅导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与学生家长沟通、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管理中心,避免问题的严重化。

第二,专业性。高校辅导员一般为师范类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看待学生的问题更透彻,解决方式更有效。同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和高校的上岗培训,让辅导员特别是一小部分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辅导员,了解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

第三,榜样性。辅导员往往是品学兼优的骨干教师,其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学生分享,这无形中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第四,针对性。大学生的心理虽然大不相同,但同专业学生有其共同之处,辅导员可以贴近学生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具体的心理辅导内容和方法,解决班级学生普通的心理问题,培养符合专业要求的职业素养。

2、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1)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引路人,辅导员首先需要建构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归因方式,拥有适应时代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2)具备较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辅导员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心理素质,就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全面的认识,更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沟通技巧。

3、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1设身处地的体会学生心理,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注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作为第二断乳期的大学生,他们渴望被人理解、被人赞同,辅导员需要用学生的眼光和思维去看世界,去欣赏他们的游戏,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去体验他们的感情,设身处地的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恋爱、人生定位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有意识地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突出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3.2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确保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稳定高效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都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大量工作,辅导员应努力消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偏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在心理普查中表现异常的学生,辅导员应建立动态的心理档案,主动与他们面谈,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3.3精心挑选并培养心理信息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构建和谐班级

心理信息员处于高校心理干预快速反应机制的最底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辅导员首先应在班级选好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并传授他们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让其学会处理简单的心理问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在班内开展一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耐挫力、归属感等方面的团体心理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激发他们对集体建设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3.4加强养成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抗挫折能力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关键还要靠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现在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弱,懒惰心理较强。辅导员应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和生活习惯,以劳健身、锻炼意志;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在各种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3.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有时解决好家庭的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迎刃而解。因此,辅导员应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应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的心灵健康地发育;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对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使家长配合干预,对其实施监控。

参考文献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48-01

辅导员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以及将来成功走向社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正在不断深入,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

1.自身因素

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就将其在高中的所有的压抑状态全部都释放出来了,在精神上就显得比较放松,但正是由于这种放松使得他们产生了心理空白,在学习和生活上渐渐失去了目标。这种现象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偏差,所以,心理问题就产生了。如很多高校学生上学期间谈恋爱,由于爱情观不正确,心理产生了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高校学生对某种事情比较迷恋时,没有把握和控制好时间和分寸。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当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就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永远都无法挽回的事情。这就折射出一个问题,高校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挫折教育较少,当遇到困难时就会一蹶不振。

2.学校因素

大学的生活相对比较宽松,而大学时期也是学生由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当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管理模式发生矛盾时,学生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非常迷茫的状态。还有一点就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这也是导致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学术性的,缺少一定的心理教育,这种在学校教育方向上的偏差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社会因素

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包括能否找到工作,能否找到好的、理想的工作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大学刚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学校的高就业率不实,社会竞争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都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4.家庭因素

独生子女家庭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重要因素,作为独生子女,在这一方面的心理压力也较大。父母的婚姻问题也是造成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社会原因,还有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都是高校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辅导员应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与成年人的心理问题相比,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较轻。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都不是很稳定,所以在出现问题时还是较易改正的。

对于社会问题所引发的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求辅导员多为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方面的指导,可以适当采取模拟就业的方式,开展一些职场教育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帮助他们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规划,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要确立他们正确的交友观。对于父母离异的学生,要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对于学校问题所引发的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帮助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知识学习,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的思想动向进一步重视,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个人原因所引发的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跟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爱情观,要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把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分配好。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重实效,将心比心。要将学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开展工作时要更加注重工作的细致化,使高校学生在迈入社会时可以勇敢承担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卓婧、邱向英.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2]杨通宇、杨通琴.心理健康: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8)

[3]李桂兰.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4]朱珍葶、包生耿.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导刊,2009(25)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35-02

自从1998年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大发展的局面,高职院校从1998年的384所发展到2006年的1520所(包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设立的高职学院),占我国高校总数的69%;高职高专在校生630万人,占整个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是一些大本落榜的学生和基础教育阶段成绩一直不佳的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青年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极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加之这些学生中的一大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经常被忽视或者不被看好的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成为了心理问题多发、易发、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那么,作为高职辅导员就要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以疏导、缓解由于心理问题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各种障碍。

一、高职学生的常见的心理问题[1]

为了便于分析与解决问题,将高职学生的大学生活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入学初期(入学初两个月左右或第一学期)、正常学习生活期、毕业期(最后一学期)。

(一)入学初期常见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心理问题

这类问题常发生在高职学生入学初期。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其中一部分不适应由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的环境转换与角色转变,造成了较高的心理预期和较低的现实情况的矛盾,于是往往会处于一种理想与现实、认同与否定的冲突之中,以致精神状况不佳,不能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同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自我评价过高或自我评价过低的自我意识混乱。这些不良自我内心体验,使体验的主体在遇到挫折、突发事件时容易产生绝望、挫败感等心理;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2.学习适应心理问题

首先学习环境与学习方法的改变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自主性,并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安排内容等等带来的不适感。学生应根据高校学习的特点来调整学习方法。首先,教师授课时间少、教学信息量大。就要求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去学习。其次,学生可支配的时间与资源增加,学习灵活性、自主性增强。这就更加需要学生们有较强的意志力与克制力,牢记学习的重要性。最后,高校学习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各项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特点,使学生面对与中学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这是我国教育的缺陷,也使学生们难以适应。

(二)正常学习生活期常见心理问题

1.学习心理问题

这一时期高职学生常出现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厌学、自卑、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最高要求就是及格,只求拿个毕业证,混个文凭成了部分学生的目标。不少高职生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所以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时分数差异较大,部分学生不热爱所学专业,对专业学习的长期性、艰苦性认识不足,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出现畏难甚至厌学情绪。与此同时不能从自身正确认识问题,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不听课、下课不复习、没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是不得不上课,上课听不懂,不懂也得听,考试抄与蒙,厌学情绪和行为严重,甚至有的学生发生逃课、长期旷课等现象。

2.人际交往心理问题[2]

在大学这个群体生活的环境中,人际交往的范围拓宽,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增多。他们渴望和其他同学融为一体,渴望得到他人的友谊,可是大学之前的学习,并没有教会这些学生们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知识,而且周围人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性格爱好等都不尽相同,这使他们之间和谐相处显得比较困难。由此引发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问题。

(1)与老师、父母关系紧张

部分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不是班上的优等生,所以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促使他们想与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想与老师谈话又怕老师看不起。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我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我国青少年与父母的感情沟通是含蓄的,不轻易表达的。这就容易出现误解和矛盾,致使不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只管向父母提出经济或其他方面的要求,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

(2)情感引发的心理问题

高职高专学生正处在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步成熟的时期,自然而然会产生对异性、对爱情的向往,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浪漫的爱情在给青年学生美好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但由于情感的冲动性和迷惑性,不少高职学生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不雅和不文明的行为在校园也随处可见。恋爱中出现波折,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造成攻击报复、轻生等恶性事件。这些问题都需要辅导员及时发现和疏导,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导向和目标,才能提高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自我控制与调适能力不强,由于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聊天、玩网络游戏、网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并不鲜见,但长期处于这种虚拟的生存方式容易带来网络依赖、逃避现实、实际交际能力降低等种种副作用,致使很多学生成绩下降,严重的会引发身体上或心理上的不适或疾病。

4.经济条件引发的心理问题[3]

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和就业制度的逐步改革,又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不均衡,高职院校出现了富裕学生群体与贫困学生群体。富裕学生群体与贫困学生群体的消费差异可达几倍甚至十几倍。少数家庭富裕的学生有炫富心理、高人一等的心理。富裕学生群体的生活状态成为部分学生羡慕的目标,崇拜的对象,同时也使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毕业期常见心理问题

毕业期常见心理问题就是就业心理问题。每年毕业生就业高峰期,高职生“就业难”都会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企业原因,还包括高职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常见的不良心理主要有:①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以工作体面、环境好、工资高、福利待遇好作为就业的标准,致使就业处处碰壁;②盲目攀比心理。部分高职学生不顾自身条件限制,与其他同学的就业质量进行盲目攀比,致使就业不顺利;③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难以胜任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要求,畏惧就业;④自我封闭心理。难以融入社会生活中,不肯就业,呆在家中,成为啃老族。

二、基于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辅导员工作[5]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就是学生。高职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精神成人、技能成才,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培养外,不良心理的纠正、疏导、干预已经成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情感与人格的必要手段。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负有管理责任、教育责任、监护责任等多重责任为一身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能够洞察学生心理活动的心理学家,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加以疏导、纠正。

从心理学角度开展辅导员工作,一定要进行角色定位[6]。

(一)在入学初期,辅导员要以朋友与贴心人的身份做好入学新生各种不良心理的调适工作[4]

新生刚一入学,对一切都很新鲜,但也很陌生,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辅导员一定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应予以明确;纪律松散,予以规范;学习方法欠缺,予以指导;有病,予以关怀;有困难,予以帮助;意志懈怠,给以鞭策;苦闷忧郁,予以开导。当学生受到挫折,自暴自弃时,辅导员不仅要善于用爱心开启受教育者心灵的窗户,撞击心灵的火花,而且要用慈母般的爱心去关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为他们解除感情上的孤独和苦闷,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感到辅导员就是自己的亲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

一般来说,多数学生在入学初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主动适应新环境的。比如新生进校后,学校要举行许多活动,同学们都想通过参与,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有的学生由于一味地搞活动,出现缺课不能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为了有效地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辅导员在入学初就要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时间,防止因小失大。

(二)在正常的学习生活期,辅导员要以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者、专业学习的督导者、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的身份纠正、疏导学生各种不良的行为与心理[6]

经过入学初期的调适,大部分学生会很快适应新的生活。但还会有少部分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产生的问题及对策:1.对于部分综合素质相对较差,自我要求不严,责任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上述问题正确分析,既要关爱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处世,努力成为高职生品德修养的塑造者;2.对于部分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不够刻苦、自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针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辅导员有责任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可以用个人的切身经历指导和感化学生,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明白学习的作用。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给予监督、指导,促使他们尽快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3.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而且要心理健康。高职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要做益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恋爱问题等,发现问题后要及时、细致地开展工作,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三)在学生毕业期,辅导员要成为高职生职业生涯的辅导者

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在学校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自我定位,尽量减少较高心理定位和较低的社会现实的矛盾。作为辅导员侧重于就业能力教育,使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合理确定就业目标,指导学生搜集求职信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2]章月萍.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4]李采香.针对新生特点做好辅导员工作.教书育人,2002.(5).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8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6-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大学生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更是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特殊时期。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再加上多元化的冲击,加剧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根据以往教育部的调查及学者的研究显示,三成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65%,在一些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疑似症状检出率在13.20%~22.40%之间,学生心理困扰的倾向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问题、敌意及焦虑五个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不完善,工作体系还不健全。

二、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高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我国较多高校采用的是“三级心理防护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一级网络: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组成;二级网络:由各院系(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三级网络: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及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第一级具有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实施方案,督导二、三级网络开展相应工作的职能;第二级具有组织、指导、协调各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防护工作的作用;第三级具有早期防范、心理问题反馈、动态跟踪辅导的作用。其中,辅导员队伍处于“三级防护网”的最前沿,是三级网络的基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部份高校把家长也纳到心理防护网中,构成心理防护网的第四级。

2.辅导员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他们与学生接触较多,能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辅导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和甄别问题,防患于未然。辅导员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二方面是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活动的组织,配合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普查及为学生建立心理建档等。在个体咨询方面,只有少数辅导员初步具备咨询和辅导的专业背景,大多数还只停留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纯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方面,有时运用类似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技术,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真正意义的心理辅导作用有限。

三、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1.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心理教育,缺少人文关怀。素质教育在我国提了多年,一些中小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可是很多高校依然没有转变知识教育的思维模式,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中,只重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重视思想工作而轻视心理工作。一些高校长期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心理咨询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新方法。这一误区的存在,造成了高校只重视思想政治素质而轻视心理素质的现象,从而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3.重视心理治疗而轻视心理发展,缺少心理健康防范意识。不少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现和甄别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实际上存在心理疾患或疾患倾向的学生只是少数,而更多的身心健康的学生则值得我们关注。如何做好对健康学生的心理疾患的预防,营造有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做到防患于未然,则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应发挥的作用及工作方法

1.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机构、专业人员普遍匮乏,力量还比较薄弱,按较多高校1:3000~4000的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比例,仅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力量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况。因此,要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就显得为尤为重要,就必须像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那样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教育、辅导技能作为辅导员必备知识及能力扩充的方向,使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的方法。①研究书面材料法。许多高校在新生入学前,往往就已把新生的相关资料发至辅导员手中,这是辅导员初步了解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需仔细研读。但学生的很多本性是在课后反映出来的,要想更多地了解这类学生,还可通过开放式的问卷调查、设立辅导员电子邮箱或参与班级聊天群等方法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②观察法。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辅导员要善于在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及行为表现。因为学生在活动中最能真实的体现自己的兴趣跟特长,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好记录,一些重要事项还可记入学生心理档案,以便从纵向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动态。③谈话法。了解学生的关键就是谈话。事先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可促进师生互相了解,帮助辅导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解疑答惑,可以缓解或解决学生初期的心理困惑。为了保证谈话的效果,在开始会谈前,辅导员应根据谈话的对象及特点认真考虑谈话的内容,采取的方式,及选择的时间、场合等。在谈话中,对学生要态度和蔼,亲切自然,避免学生感到紧张拘束;要讲究方法技巧,引导学生讲真话;要克服不耐烦的情绪,听学生说完。要边听边思考,联系学生一贯的言行和平时观察的印象,对与学生言行、感受不一致的地方要重点分析,不能轻率地得出结论。在批评学生时,要讲究疏导的方法,顾及学生的内心感受,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④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要保证调查的效果和真实性,除了向学生本人及科任老师作调查外。最重要的是要亲近学生,全面地去了解他们的饮食起居,与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用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去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3.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①加强心理投入和心理沟通。心理投入是心理沟通的基础前提,是集体内每个成员出于对集体的关心,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实现集体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心理状态。因此,辅导员可运用团队建设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加强集体目标建设,增加集体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感和亲切感,并使学生形成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②注意心理换位,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世界,身同体受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正遇到的问题,并教会学生用他人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世界。③促进师生心理相容。心理相容就是要求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实现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教育者,才能认同、信服教育内容。④把握教育契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契机,它常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环节和某一特殊的生活瞬间。因此,把握好教育契机,对强化心理教育活动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以下时机:第一、新学期开始之时,是班级良好氛围建设的一个最佳契机。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进取,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环境,使学生从悠闲、放松的假期个人生活回到紧张、有序,松弛有度的集体学习生活中,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心理准备。第二、评优选干之际。评优选干是很多辅导员较为头疼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在班级掀起风波。评优选干可通过学生自荐演讲,自评、他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良好氛围中,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自觉参与,认识自我价值,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人格。第三、考试前后及就业过程的心理疏导。考前焦虑,考后兴奋,是多数学生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面对就业的压力和疑惑,特别是面试过程中,学生易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辅导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团体辅导知识,在考试前后为班级同学提供相应的咨询、压力缓解服务,或是邀请相关人员开展相应的活动,在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当众演讲、自荐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社交恐惧心理。第四、典型的人物及事迹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学生崇敬英模的心理,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榜样成长的历程,向英雄人物学习,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英雄人物举办报告会,在班级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从思想上、实际行动上向英模学习,都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的途径。第五、重点对象重点关注。在大学生中,有些群体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近几年各高校开展的心理普查报告提示:在症状的分布上,女性学生得分普遍高于男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得分普遍高于汉族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得分普遍高于独生子女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为贫困学生得分普遍较高;来自农村的学生得分普遍高于城市和城镇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学生得分普遍高于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家庭结构为寄养和父母再婚抚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这一症状分布的特点提示:女性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贫困、农村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及寄养和父母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我校辅导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何心展,张林,尤海燕,刁娟.7763名大学新生心理症状调查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12):81.

[2]杨杰.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22):122.

[3]赵鹏,施永红,于智超.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2010,2(1):54.

[4]胡发军,张庆林.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9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大学生影响

长期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虽然地方本科院校一直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来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但是相比教师而言,辅导员在进修、晋升、科研上存在着更多的压力。同时,由于辅导员自身心理问题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师源性”心理障碍情况也正在增加。所以加强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加强和改进地方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思想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思想。他们直面学生,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从主体角度来讲,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的。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进行阐述的。显然,高校辅导员普遍有着强烈的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愿望。积极投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实现了高校辅导员的个人愿望,同时也为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全发展的保证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状态的辅导员,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心理健康的辅导员善于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变化,能对学生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采取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其次,心理健康的辅导员能以其自身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人生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等心理行为品质给学生以感染和示范。

(二)辅导员心理健康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其中25―35岁者约占80%,尤其刚进校的辅导员,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因此,高校辅导员要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完整,而且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率先完善自我。

二、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影响

1.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辅导员是学生的楷模,辅导员的言行时刻在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其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辅导员老师的尊敬和爱戴,能在师生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2.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不健康的心理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少数辅导员在与学生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中,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得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态度与评价倾向很容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经常把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急躁性格表露给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伤害,从而造成心理障碍。事实表明,辅导员的言谈举止和心境、情绪、心理品质等都直接影响教育环境,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辅导员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真正关爱学生,不能公平、正确地对待学生,处理方法也将消极不合理,甚至有时会不顾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而使用讽刺语言中伤学生人格,让学生屈服。而学生没有可以宣泄的环境,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压抑在心里,从而导致心理失调,甚至发生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积累下来,要么爆发,要么转化。如果辅导员不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干涉,或者辅导员本人就有心理疾病,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厌恶老师,使师生关系紧张。

(3)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

随着社会多元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增大,导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时常出现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卫生问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为大学辅导员如果在学生产生困惑时不能给予及时的心理帮助,或辅导员自己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还会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会失去对生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二)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角色与自我的冲突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辅导员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承担着多重角色。多重身份需要辅导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和随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而这种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又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这往往是辅导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

2.表率与常人的冲突

“五育并举,德为先”。在学生面前,辅导员需要以榜样姿态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正是这种期望使辅导员往往过分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刻意限制自己,而不能正常、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己首先必须永葆青春激情、富有创新意识。然而辅导员工作既具有常规性、又具有细致性,而且各高校往往制定了辅导员队伍稳定化、专业化等规定,往往一干就是数年,难免产生单调、枯燥、乏味的情绪体验和心境。

4.工作负荷与自身价值的冲突

在当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辅导员基本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其次,辅导员在学生毕业前往往看不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因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要而产生烦闷、压抑之类的心理问题。

5.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冲突

我们知道,如果职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个人能力一时难以适应便会导致焦虑感;另外,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评聘分开与竟争上岗还导致辅导员产生挫折感和压力感。

(三)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工作重要工作之一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辅导员是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其工作性质就是要研究学生个性规律,并按规律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辅导员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

2.辅导员要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辅导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是因人施教的前提。同时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引导和交流,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

3.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一、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而由心理健康问题所引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室友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杀人案等等。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强,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践不断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相结合也逐步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由此可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需要引路人。因此高校辅导员理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和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调节学生的心理功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①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建立、完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档案

辅导员在新生刚入学时,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测验,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档案。通过此档案,辅导员可以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员应当特别关注测验得分不高的同学、贫困、孤儿、单亲学生,以便及时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简而言之,在物质上的帮助的同时,辅导员要注重给大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和帮助。

(二)利用网络平台关注学生的动态

现如今,辅导员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这个优势。因为有很多学生不愿意直面老师倾诉自己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利用QQ、微博、博客等网络工具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相应的,辅导员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工具及时密切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这种相对“隐蔽”的平台上与学生互动、沟通,学生们可以分享老师的观点,老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作以解答。

(三)组建心理观察员

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所带的学生较多,很难全面的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辅导员在每个班级组建了心理观察员。通过对这些心理观察员的简单培训,替代辅导员的日常心理观察工作。这样既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培养了班级同学管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做到有事早汇报,及早把一些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但离实际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峰教授介绍,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尚不足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每所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几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②可以说,专职专业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工作实效。而高校辅导员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职责、任务等都与大学生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视为兼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的候选群体,他们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有着诸多优势。

(一)时间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作为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属于高校教师编制。但辅导员一般并不需要上课,即使要上课,也没有课时量的限制。所以辅导员的时间分配较为自由,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处理和学生相关的事务。同时,目前各大高校都要求辅导员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及时处理学生的突发时间。可以看出,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处理学生事务方面。辅导员有绝对的时间优势关注学生,及早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二)信息的优势

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他们的工作职责不仅包括引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动态,甚至是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就业动向等等。在这种全方位对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情感状况、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等等都能深入了解。对于其它的专业老师来讲,辅导员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信息优势。这种无可替代的信息优势使辅导员能够比较深入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发现一些问题。

(三)角色优势

高校辅导员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身份易于和学生接近和沟通。目前,相当一部分的高校辅导员都是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年龄与在校学生相差不大,并且学习经历、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等与学生接近,这种角色优势淡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和被管理者的身份,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很多学生乐于和辅导员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勤于向辅导员倾诉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能接受辅导员的劝告和建议。以此同时,辅导员在与学生亲密的接触中,也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四)功能优势

目前,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③而针对一些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在未工作前,也接受了单位组织的辅导员岗前培训,进入职业状态也相对比较容易。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四、小结

尽管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存在诸多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辅导员在兼任心理咨询师的同时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和挑战,其中角色的冲突极其明显。有学者指出,“不断泛化的学生工作内容造成了辅导员角色的不断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行为规范管理者、人生发展导航者、学生生活关心者、心理健康辅导者、学生集体领导者、专业学习指导者、就业工作规划者、思想理论研究者和党务工作者等等”。④此观点真实的反映了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不明确,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的状态。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去配合、协调。例如,学生处希望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奖、助、困、贷、等工作,教务处希望辅导员做好教学的辅助工作,校团委希望辅导员做好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招生就业处希望辅导员协助做好招生宣传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等等……。辅导员的工作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辅导员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这不仅涉及到辅导员制度本身的的机制问题,也需要辅导员们加强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总体素质,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注释]

①申小玲、钞秋玲.《人学生心理教育教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参见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滕易伊娜.《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丁作研究》,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