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经济专业十篇能源经济专业十篇

能源经济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56

能源经济专业篇1

而目前的煤炭价格很低,1982年在执行国家订价的98个煤炭企业中有64个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65%以上。许多煤炭企业靠财政补贴过日子。另一方面煤炭需要量很大,供应无保证,全国已出现了十多种形式的加价和变相提价,造成煤价混乱,增加了煤炭分配上的困难和用户负担,削弱了计划性,助长了不正之风,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济核算。由于按计划调拨的统配煤价过低,用煤单位采取节煤措施收不回节能投资,造成节煤措施产生负效益的假象,不利于节能工作的开展。由于能源价低,也颠倒了出口商品的经济效益,出口耗能高的加工品,表面上加工企业和出口部门都有盈利,实际上是靠低价能源得到的,真正吃亏的是国家。

例如出口一吨颗粒活性碳收入为800美元,如果把生产一吨颗粒活性碳的能源直接出口,收人为1,680美元。能源价格低,给经济核算造戍了极大困难,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三十年来实行能源低价政策,固然对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有人估计,三十年来全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受惠金额约为一万亿元。因此,实行能源低价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利弊得失如何,值得重新认识和研究。

判别能源价格水平高低的依据从国际市场的比价关系看,八十年代国际市场的原油与汽油的比价为1:1.24,我国为1:7.2,说明我国原油价格太低。从成本和利润率的角度看,1950年每吨原煤平均成本大约为9元,价格为n元多,1981年全国统配重点煤矿平均吨煤成本为21.97元,平均售价只有21元,1980年全国重工业部门,成本利润率为43%,资金利润率为15.3%,而煤炭工业部门的成本利润率为一10.9%,资金利润率为一5.5%。有的同志指出,单从部门的成本和利润率还不足以说明价格水平的高低,因为我国在工业投产前的勘探、基建费用未列入企业成本,自然资源又是无偿使用,许多社会支出生产企业也没计人成本,造成成本和利润率计算不实。

能源的地区差价问题目前我国煤炭的地区差价太小,影响对工业布局做出合理的经济评价,加重运输部门的负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实际上地区差价过小也行不通,出现了变相的差价。例如,交通不便的煤炭产地,由于调配困难,有的生产单位采取回扣的办法补贴买方,刺激扩大销售,而交通便利的煤炭产地供应又十分紧张,以至用各种办法变相提价。地区差价实际上是级差地租i的问题,制定能源价格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数学模型在能派价格中的应用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正确地应用数学模型,对制订合理的能源价格,实现能源的最优分配有积极作用。但是,对数学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问题有不同看法。有的同志提出,能源价格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最优计划价格,也就等于按供需平衡制订的价格。在这种条件下,价格一方面等于边际效益,另一方面等于边际成本。

能源经济专业篇2

关键词:专业人才;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1.经济区域与人才资源的概念

1.1经济区域

简单地说,经济区域泛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当中,由人类的生产生活带动的经济活动,是整个物质以及文化产品消费、生产、交换的总和。一个具有特定功能与结构的经济系统,必定会与经济发展的要素与地域有关,而且是其有机结合之后形成的,同时也是指经济区域之内社会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总和。从特点上来说,经济区域包括经济区域是认为因素产生的结果,它是在动态变化的,开放的。在划定经济区域的时候,其内部的界限模糊且不能无限分割。

1.2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的基础源于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由着两个概念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他们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来说,我们对于人才资源的定义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当中拥有较高的知识以及劳动技能的人,这些人能够在生产创造过程当中起到重要的价值,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我们也可以从概念的演变上来看,不是所有的人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都可以被称为人才资源,人才资源只有在这两者之中较高层次的人才能被称为人才,而这些人才当中对应的某一个专业领域,就是专业人才。所以,人才资源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能够翻译当地区域内的人才发展状况。

2.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专业人才数量

一个区域的专业人才越多,也就越能够发挥专业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而反过来说,区域当中缺乏专业人才也会限制经济发展所需的投入,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专业人才的富集程度决定着一个区域产业的配置。专业人才向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区域集中,势必对该其余的生产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2.2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

从劳动者方面来看,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指的就是其体质、知识、技能水平的综合表现,同时它也是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是否专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体制上来说,一个身体健康且健壮的人能够增加其劳动供给,这种专业人才的回复周期短、身体健康,生病率小,可以有效地增加其劳动时间;从知识水平上来看,再进行各项技术的学习的时候,接受能力较强,并且能够提高劳动者在工作劳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在总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之下,增加生产效率,从而加大产出量;而从技能水平上来看,专业的技能水平对于生产产量的增加有着很高的提升作用。对于一些初级加工的产业而言,专业人才的数量可以适应其需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在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上,可以使得经济在节约资本和更好地利用人才地情况下得到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建议

综合以上对专业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推动人才结构调整

以区域经济为导向,使得专业人才直面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再运用市场的机制来对专业人才资源进行配置,调整专业人才市场的工作思路。人才市场是个要素市场,要根据市场变化的趋势来确定人才的分配,使得专业人才尽可能地与工作领域相适配。以实际情况来说,区域应该充分的发挥政府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宏观调控作用,做到优化人才结构,使得人才结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区域经济三者形成一体。对专业人才的引进、教育等加大投入,并且监理专业的领导小组,定期的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人次的培养。

3.2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制度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政府一定要发挥好其宏观调控能力,使得专业人才能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流动。各相关部门在人才政策方面一定要积极落实,为专业人才的就业与择业提供一定的优惠与鼓励,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鼓励人才参与创新与创业活动,并且严厉打击不法的人才市场竞争行为。对区域内的重点行业、支柱行业提高其专业人才的引入量,鼓励专业人才向经济建设需要的部门流动。

3.3转变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专业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领航者。我们应该革新陈旧、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也要从情感上贴近。各个工作单位应该定期地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以及业务培训,从而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并且在日常的工作生产当中,制定一定的激励与奖励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在政府部门方面,应该组织关于重视人才培养的相关报告,从根本上概念人们对知识与劳动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论

总之,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非常之多,但是在诸多因素当中,专业人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同时也是最为根本的。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关心,科学地分析专业人才需求影响因素的种类、内在动因,准确设计区域人才的发展目标,并且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向适应的制度与措施,对提升区域经济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谌新民,唐东方.人力资源规划.第1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148-154.

[2]杨文生,杨燕等.我国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6):92-94.

[3]张敏.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实践设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07):67-70.

能源经济专业篇3

现在,大家在选择专业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今后的就业。就业状况,往往成为考生及家长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高薪、稳定、需求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经济类专业今后就业前景的看法,而一些人力资源公司、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更让这些想法获得了有力的支持。

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显示,2012年就业率最高的五十个专业中,经济类专业占据了榜单的十分之一,其中税务专业高居榜首。这份报告还指出,在薪金方面,2008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也是经济学,为5976元,该专业三年内月收入涨幅在本科主要专业门类中也最大。在智联招聘网上,与经济行业相关的职位占据了“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和“薪水最高的岗位”榜单的半壁江山。

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实总比想象残酷。经济类相关行业依靠竞争来维持其生存,人与人容易拉开差距,在这些行业中,处在顶端的人只是少数,少数的人占有多数的资源,领取高额的薪水。一名刚毕业的学生要想脱颖而出,绝非易事。整个行业的高收入水平是纯粹平均水平所造成的假象――少数高收入人群与大量中低收入人群进行平均。事实上,这个行业内,管理层与基层,经验丰富者与应届毕业生,甚至不同公司的员工之间,收入水平都会有天壤之别。

经济类专业在高校的布点增加,也埋下了许多隐患。这类专业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多,又强调数量化的概念和实战能力。扩招很容易降低单个学生享受到的教学资源以及用人单位的关注度。本科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也导致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对于市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经济类人才”,但却不一定需要“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是市场对高素质经济类人才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却是高等教育中经济人才培养的缺乏。

经济学是一门下游学科,所谓下游学科,主要是指非基础学科,这些学科在进一步深造时大多只能在本学科内继续努力,极少能转向其他学科。所以,如果你还对其他学科有一些兴趣,或者学过奥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经济很感兴趣,可以先读四年基础学科,到了研究生阶段再考经济类专业。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这类专业在运算和逻辑方面的知识,能够较好的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进行对接。

目前的经济类专业有两大分支,一类是理论经济学,一类是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顾名思义,重点在理论的研究,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经济学专业就是理论经济学。它还分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但是这些都是研究生的范畴了。而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经济类专业。具体又细分为财政学、金融学、经济与贸易等。

能源经济专业篇4

【文章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组织中,专利以企业战略资源的角色实现其自身的商业化价值,侧重论述了专利是怎么样的方式扮演企业战略资源的,专利作为企业战略资源又是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关键词】

网络组织;专利价值;企业战略资源;核心竞争力

0引言

专利法自从我国1984年实施以来,在促进和保护创新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作为促进企业经济和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政策工具而被很多企业广泛采用。现今处于开放式创新时代,专利在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专利技术改善产品性能或者降低专利产品成本的作用,逐渐转向将专利作用一种社会资本,将其用于获取网络关系以建立可靠的竞争优势和合作联盟。建立竞争优势和合作联盟的过程是一个开放式过程,该过程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专利起着不断强化企业间的关系,在通过结网协作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

在网络组织环境下企业可以运用专利,通过关系网络途径能够获取必要的资源。在专利商业化进程中,专利商业化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等性、不完全竞争市场、交易成本及企业资源的异质性等,这就有可能会致使市场机制存在缺陷,这就需要企业导入一种能够强化企业间的关系的异质性资源,而专利正是一种这样的资源。

1企业战略资源述评

企业战略资源是指企业用于战略规划、执行及计划推行的外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本及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企业信誉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其战略不断推陈出新,战略资源也在不断积累[1],特别是在网络组织环境中,战略资源的整合与合理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升经济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动荡的网络组织环境使得经济主体必须进行持续创新并获得法律保护――专利权,才有可能创建基于长远发展的优势,企业所获得的新战略资源同样会面临着竞争者的强烈侵蚀,所以企业必须持续地进行创新,或者以基础专利为核心,创建专利网,不断地获取新的战略资源优势。

企业资源是企业战略的主要依据。在企业企业战略研究中,企业资源的三大类型:(1)有形资产包括企业固定资产和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源;(2)无形资产主要是资产知识形态的资产;(3)能力的内涵是把资源组合起来或者将已经结合起来的资源重新组合,其目的是用来执行一定的任务和活动的技能,包括组织路径,资源重组的组织路径等。

2专利在企业战略资源中扮演的角色

企业战略资源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网络组织环境下,企业战略资源大多具有动态性,这种动态性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战略资源互动或者共享。当然这种商业行为是需要支撑的,而专利可以通过授权许可或者不授权或者建立交叉许可联盟,来维持其资源的战略性。这是一种凭借战略资源的异质性、垄断性、创新性及前瞻性来维持的。此时,专利在网络组织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战略资源的作用。

根据专利的特征,推测其具有企业战略资源的特质。专利是大多数行业的必备资源,它在单位总资产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加趋势。特别是在网络组织中,经济主体可以凭借必要专利,强行获得专利许可授权,这是由于商品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利规模比较大,一个企业往往很难通过自己研发或者收购获得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全部专利,这就导致企业在生产商品或者将专利商业化的过程中,必须与企业进行专利许可授权[2]。所以,专利在网络组织环境下,扮演者越来越重的企业战略资源的角色。

3在网络组织中专利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网络组织的背景下,专利作为企业战略资源,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以下作用:(1)维护企业的技术领先性。在专利制度的国度中,企业技术经过专利局批准,就成为了一项可以公开的垄断性权利,可以在该国境内享有该项技术的垄断权。企业获取专利权后,将其作为一项基本专利,并对其进行技术改进和完善,形成具有相关技术,并将其申请为新的专利,从而可以形成以一个基本专利为核心的专利网。这种基于企业强项技术的专利壁垒,使得竞争对手难易突破。(2)阻碍企业潜在的竞争者入侵。正如上文所述,企业构建了专利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行业进入壁垒的难度,或者有助于构筑行业进入壁垒。(3)形成绝对成本优势。在网络组织环境下,经济主体拥有行业必要的专利、版权、商标及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更易形成成本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领先性带来的结果。先进的技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这也是技术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经济主体以专利作为筹码,从其他经济主体那里获取必要的专利,可以减少技术的研发投入成本。

在开放式的网络组织环境下,经济主体对战略性资源的抢占、巩固及强化越来越给予重视。经济主体一旦失去了战略性资源,可能面临着失去竞争优势的危险。而经济主体在开放式的网络组织中,可以通过专利或专利网禁止授权的方式,阻止战略资源的流失;同时也可以凭借专利的异质性、垄断性及先进性对其他经济主体强行要求授权,这是因为该经济主体所拥有的专利技术是其他经济主体的必要专利,如若不进行专利技术交叉许可或者建立专利池,任何一家企业将专利商品化,都将面临着侵权问题。

4小结

本文主要是在网络组织的背景下,以专利的特征为支点,以巩固、增强企业战略资源为目标,对专利与企业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专利主要是以战略性资源的角色来帮助企业实现和完成战略布局的。

【参考文献】

[1]michaele.poter.com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andsustaining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theFresspress,1985,1-39

[2]刘岩,陈朝晖.经济视角下的专利商业化价值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1):25-29,39

能源经济专业篇5

一、目的意义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县曾于1982年陆续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业资源调查工作,并于1983年相继编制完成了县级的《综合农业区划》和县直各专业部门区划。20年来对指导全县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发性生产的不断深入,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主体的变化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尽快编制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既是《农业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新形势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必然要求。新颁布实施的《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农业是由生态、技术、经济组成的社会系统,而农业资源区划正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原则,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间最大差异和区内最大相似性,目的是指导和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总目的,全幅员地更新调查和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现状、优势和潜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区,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的布局和规模;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核心内容,因地制宜的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区划要以监测调查、分析评价资源为手段,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要高站位、宽视野地评价研究资源开发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

这次在我县开展的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土地、农业、林业、水资源、气候、畜牧、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村资金、交通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经济等15个专业的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

主要是调查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质量、利用现状、空间变异、生产潜力等情况。

(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其它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上建筑物);

(8)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2.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这次农业资源以土壤、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1)土壤类型(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数量、分布、适宜性等。

(2)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

(4)粮食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区域分布、产值、商品率等);

(5)蔬菜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各类保护地的面积、区域分布、品牌注册、无公害认证、产值、商品率及产业化水平等)。

(6)农用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形式、规模、效益等);

3.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由县气象局承担)

(1)热量资源:主要调查和分析评价气温、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地温及初终霜日期、无霜期等;

(2)光能资源:主要调查分析日照、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热生产潜力等;

(3)降水资源:主要调查降水量、土壤水分状况、蒸发及干燥度等;

(4)主要气候灾害调查及评价。

4.水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水务局承担)

(1)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

(2)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现状及变化分析;

(3)水质及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4)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状况及预测分析;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5.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林业局承担)

(1)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2)用材林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3)四旁树、农田林网的规模及蓄积量;

(4)林业用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及其它立地条件;

(5)退耕还林规模及分布;

(6)果树(按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

(7)近几年新引进果树品种的栽培规模及效益;

(8)果品生产品牌及商标注册情况;

(9)设施果树的生产规模及分布;

(10)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状况;

(11)果品出口、产业化加工状况及效益;

(12)森林覆盖率现状和变化分析;

(13)林业病虫害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6.畜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畜牧局承担)

(1)各种作物秸秆、藤蔓、枝叶产量、饲用量及利用率;

(2)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及产量;

(3)饲料生产(含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饼类饲料、糠麸粕渣饲料)规模及产量;

(4)各类畜禽品种、饲养量、出(存)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

(5)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及专业化水平;

(6)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及新技术推广普及状况。

7.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水产局承担)

(1)内陆水域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已养殖面积;

(2)0—2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已利用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

(3)海、淡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及捕捞产量(能分出品种或大类);

(4)海、淡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分析;

(5)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现状及消长变化;

(6)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7)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品种、规模及效益;

(8)渔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9)水产品出口、产业化规模、水平及效益分析。

8.农村能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生物质能的生产规模、数量、折标煤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2)地方性常规能源蕴藏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3)太阳能及其利用;

(4)其他形式能源(风能、地热、沼气等)的数量、开发利用的形式及规模;

(5)商品能源用量消长分析;

(6)生产、生活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7)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调查及评价(由县统计局承担)

(1)人口数量(总户数、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组成:对人口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量分析;

(3)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

(4)劳动力数量: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劳动力系数(劳动力占人口数比例)等;

(5)劳动力质量: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村各类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及其发挥情况;

(6)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力在农村各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应特别注意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利用结构问题;

(7)农村劳动力利用率;

(8)劳动力生产率调查分析。

10.农村资金(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资金来源及数量;

(2)农业投资和效果调查分析;

(3)农村消费能力的调查评价。

11.农业技术装备的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农业技术装备的数量、种类、增长变化、拥有量与需要量;

(2)主要农业装备的组合分布、利用率、水平、技术与经济效果(包括实际机耕、机播、机收面积);

(3)农村用电量、化肥、农药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以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

(4)农机总动力、实有机电井数量、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分析(由县发展计划局承担)

(1)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变与形成;

(2)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与经营规模、方式等特征;

(3)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3.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单位农产品成本、资金利用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劳动利润率等;

(2)农机作业、水利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调查分析。

14.交通运输条件的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交通局承担)

(1)交通运输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特征,对农产品运输的适宜性;

(2)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向、流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状况;

(3)农副产品的运输费用、损耗、运输管理等问题。

15.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主要调查分析市场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基础设施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及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是继1992年我县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完成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源更新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重视。本着“严肃科学、讲求实效、勤俭节约、提高质量、依托资源、服务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类数据更新调查

这次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林业、畜牧、水产、农村能源等自然资源类的数据,均须按本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以调查时或2003年底的数据为基期,再次更新调查自然资源数据,以确保农业区划的数据新、时效强。

2.社会经济类资源数据统计调查

农业资源区划编制中涉及的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条件、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数据,按省要求,均采用2003年年底县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引用专业部门掌握的数据,专业部门没有的,则须制定系统的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以确保主要资源数据无遗漏、全幅员。

3.分析评价的原则和重点

在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适宜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应遵循系统论评价原则;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的结构和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资源潜力和优势度,各种资源空间组合效应与农业利用模式选择等。各专业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明确各专业资源分析评价的重点。

4.专业组的职责和任务

这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恢复组建土地、气候、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综合区划等8个专业组。专业组是在*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并完成本专业的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制定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各部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组织验收各部门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完成县级资源调查数据汇总;撰写完成本专业县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报告(含图表及多媒体形式成果);按要求向综合区划专业组提供上报本专业的资源数据。

经研究,各专业组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交本专业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报告,可不进行划区;综合区划专业组须在分析评价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的编制。

五、步骤及时间安排

按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底完成全省市、县两级农业资源区划,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均须严密组织,精心谋划,其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是:

1.宣传发动,任务部署阶段(2004年8月中旬前)。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文件起草、方案制定、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2.准备阶段(2004年8月底前)。县直各专业组制定并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专家论证,完成相关技术培训。

3.县级各专业资源外业调查阶段(2004年9—12月)。

4.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补充调查阶段(2005年1—5月)。县直各专业组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并进行汇总,期间须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典型调查,撰写成果报告,绘制成果图表。

5.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成果汇总阶段(2005年6—8月)。

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成果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并请专家论证,复制印刷各类资源区划成果。

六、上报成果要求

1.县须向市上报下列成果

(1)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报告10份;

(2)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图5张;

(3)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分区基本情况统计5套;

(4)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报告、典型报告(不少于8个)10套;

(5)各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每专业10份。

2.要求县直各专业组须向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下列成果:

(1)8月30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及分析评价实施细则5份;

(2)2005年6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及分析报告10份;

其中:农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土壤、农村能源、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5个成果报告;林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林业和果树生产2个成果报告。

(3)2005年5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主要资源现状图5套;

能源经济专业篇6

关键词:协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综合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77-02

一、引言

2014年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其核心就是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空间。具体到教育领域,作为重要创业支撑平台的高校实验室资源,也同样需要引进新的管理运行模式。尤其是跨多种学科的本科专业,如何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既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又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如何整合多种资源的综合实验平台的构建原理。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与交易规则,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及管理技能。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各级政府、资源与环境管理部门、农林牧渔各业和各类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胜任相关专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学习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在环境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这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已有的实验室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

目前,资环实验室具体开展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资源价值评估、资源规划等。部分实验内容开展需要相关资源类或环境类理工科专业基础知识,而对在校的大学本科生而言,接触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毕竟相对有限。作为一个新本科专业,在专项资金支持下,实验室各项工作已经在筹备中,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要求。从环境影响评价方向的实验教学体系来看,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设备不够系统与完善,如该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实验还需补充。目前已经购买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等软件。这些软件基本能满足本实验室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块的设计。但是这些软件的使用,如果要能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和地理信息系统相联系,才能实现与学校的石油、冶金等特色专业相结合,实现实际数据统计记录,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企业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详尽的环评结果。目前在已有的软件情况下,只有通过其他途径直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这样教学实践效果只能起到熟悉软件操作、明白环评程序的目的。环境核算体系以及资源价值评估等核心软件缺失,将不利于学生全方位掌握环境评估程序和独立实现环境评估操作实践,通过比较各个区域、各个产业等环评结果,借助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得出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结论,从而无法较系统、充分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更有效率地改变现有的资环实验设施条件,需要改变以往的购置思维。

(二)可以整合的实验室资源

1.校内资源。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具有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现在大多数是按学科设置的专业实验室。重点特色实验设备较为先进,也建有专门的实践基地。这些实验室具有非常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实验室运作基本上是在原有教育教学模式下进行实验室建设。由于学科差异性,各学科的学生基本固守在各自为营的二级学院实验基地、公共大实验平台为主的条件下接受实验实践教育。实验室运作并没有真正地将“协同创新”融入到实验室管理运作中。2.企业资源。重庆科技学院是以工为主的高校,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的应用科技大学,学校定位就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石油、冶金两大行业。随着校企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学校与企业界合作机会增多,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问题,双方都能从中获益。然而,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实验室资源,由于缺乏接受实际数据的软件、数据库等设备,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效能核算、资源价值评估等方面的设备,因此不能满足校企技术合作发展的需要。企业有技术实践背景,也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而学校具有研发团队,如果校企联合创办实验室,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则将有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协同创新。3.移动互联网资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大多与社会息息相关,资环专业实验部分涉及环境检测数据、政府政策等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社会资源的信息公开,直接从互联网就可以查询到相关资源。其次,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天气状况、气温、地理位置等信息随时随地可查询,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资环专业重要的实时资源,应该纳入综合平台中去。实验研究成果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从而实现大众共同培养的目的。

四、整合多方资源共建综合实验平台

在现有的经管类实验室基础上,整合校内的石油冶金资源实验室资源、企业或政府资源、移动互联网资源等外部资源,共同构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综合实验平台。石油冶金等资源实验室主要为平台提供环境效果验证、资源耗能等专业实验验证功能,企业或政府资源主要为实验平台提供社会中发生的资源或环境等实践问题,并提供实验结果的实践论证;移动互联网主要为平台提供数据库支持,以及组织社会调研搜资等活动,同时还为研究成果提供宣传服务。现有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验室主要是搜集数据,利用专业软件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智力中心功能。该平台跨学科,校企联合共建,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有助于全方位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综合实验平台的研究成果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关于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资环专业学生可以先学习基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然后在校内理工科实验室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相关的基本专业认知,结合企业或社会需要解决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借助实验平台进行综合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平台运行模式。可以采用“收益共享,利益共担”的原则,平台共建充分借助虚拟的互联网手段实现,对于解决企业实践问题获得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共享给相关参与方。此平台构建,不仅可以解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而且还有助于资源环境理工类学生经济管理类公共基础专业知识的欠缺,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多学科合作,更容易研发创新。平台运作实际是政府与社会协同育人的一种机制上的创新,也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五、配套措施为实现平台构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改革实验室资源管理模式。打破原有的各自为政的实验管理模式,构建资源共享集中统一管理平台,避免重复建设。二是鼓励与企业合作,多参加社会调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等一些文科专业,更需要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研究,加深解决实践问题的动力。三是对实验教师队伍的培训。一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都是由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师需具备丰富的跨学科专业知识,而且需对社会问题较为敏感。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补充知识,扩大知识面。四是观念的创新。专业人员、管理模式改进以及数据库的欠缺,都需要转变思维观念,平台构建大胆引入“互联网+”模式,充分借助网络资源,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董贺新,王亚辉,王训遒.构建化工与能源跨学科实验平台[J].实验室科学,2010,13(5):138-139.

[2]王晓岗,赵超,许新华,樊雅娟.分层次跨学科开放实验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9):160-163.

[3]谢春.工程教育创新型学科实验室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89-192.

[4]赵晶.文科跨学科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108-110.

能源经济专业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曹玉平(1963-),男,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25-03

当前江苏沿海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给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分析研究江苏沿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意义非凡。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

高职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最直接、与区域经济发展最密切的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协同关系。

(一)区域经济决定了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高职招生更具吸引力。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科技服务和信息资源,使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理论上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具有一致的发展水平。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调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数量和类型又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模式。

(三)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基础

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反之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招生人数也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影响。

二、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布局

(一)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

江苏沿海有连云港、南通、盐城三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是江苏实施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主要承担者,均为自然资源丰富的港口城市。2012年经济总量达9282.12亿元,人均GDp达4850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9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30元。江苏沿海的经济表现为外贸经济、工业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等特征,港口经济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江苏沿海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江苏沿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策略:第一产业应该优化,第二产业必须做强,第三产业适度扩大,且第一、二、三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15U45U40为宜。

(二)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布局

江苏沿海所处的长三角经济圈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正式把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连云港“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连云港港为核心,按照“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框架,把连云港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国际航运中心、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区域最快捷的出海通道,形成连接亚欧的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借助深水港口资源,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骨干企业永攀百亿,重点建设六个千亿园区,培育七个千亿产业集群,将连云港建设成沿海新型工业基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城市化、低碳化、生态化的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建设;徐圩港区依托30万吨级航道,合理构建石化、盐化、冶金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原油储备基地;整体推进灌河开发,建设灌河半岛经济区和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形成灌河产业走廊;加快柘汪、海头临港产业区和赣榆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新能源、生物科技、石化、钢铁及装备制造等产业。

南通“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港城互动、江海联动、轴向带动”的开发模式,逐步优化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两带两轴五组团”的总体发展格局。拓展两条产业带:科学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构建沿江、沿海两条特色产业带,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强化两条辐射带动轴:充分利用运输大通道,构建沟通内外、联通江海、贯通腹地的辐射带动轴,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按照“拓展规模、提升形象、完善功能、彰显个性”的总体要求,快速实施“东西轴向延伸、南北相向聚合”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产业先导效应、壮大经济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集聚功能,形成中心城市“一核三片区”互动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加速向区域服务型中心城市转型,加速向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迈进。

盐城“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坚持规划引领,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等传统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以盐都(华锐)风电产业园、开发区(协鑫)光电产业园等为主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以亭湖环保产业园等为主体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为主阵地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以盐都新材料产业园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市开发区为主体,以盐都区等为配套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以盐都悦达纺织园为核心的纺织产业基地;以大丰专用机械产业园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滨海、响水化工园区为主体的化工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物流类、金融和商务类、软件和服务外包类、科技创意类、商贸流通类和旅游类集聚区,促进服务业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重点建设23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

三、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适应江苏沿海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将坚持高效、高端、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为适应优化经济结构、满足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的需求,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江苏沿海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江苏沿海各市的人才培养战略。

(二)根据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设置的调节

2012年江苏沿海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2.1U48.6U39.3,目前高职院校一、二、三产业相应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97%、61.88%和34.15%。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应当按“构建江苏沿海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要求调整专业设置。

(三)拓展高职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旺和产业转型,在岗人员再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及新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均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培训,同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经济信息资源和人才流通等服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活动。

(四)需要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江苏沿海作为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部,是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高职院校。此外,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大众不断高涨的职业教育需求,都要求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的高职院校作为支撑。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立足区域经济,明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首先,江苏沿海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经济特征在江苏沿海三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均明确定位,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地,主动与区域经济相融合,找准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把江苏沿海港口与运输的特色作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港口与运输有关的专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致力于江苏沿海工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技人才的培养。

其次,江苏沿海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融合区域经济中应奋勇争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立足南通市,面向沿海经济,服务沪苏浙,融入长三角,实现学校与沿海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针对造船行业、交通运输设置专业,重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人本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技能高质量的应用型、开发型、创新型人才,通过“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达到创新办学机制、改革育人机制和转换社会服务机制,积极为江苏沿海大开发和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人才培养、信息平台、技术支持和社会培训等服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以沿海经济带、陇海兰新产业带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为依托,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实现“突出港口龙头带动、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功能提升”的定位,通过育人机制和办学机制的改革,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努力成为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应用推广技术服务的平台和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随着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及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

首先,优化涉农专业结构,适当加大涉农专业数量。未来江苏沿海要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市型现代农业必将得到大力发展。高职院校要及时进行专业类型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会展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专业,涉农专业建设必须跟上农业升级的步伐。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及江苏沿海的一些综合性高职院校,应该发展和增设涉农专业,注意涉农专业建设,优化涉农专业内部结构,淘汰那些落后的涉农专业,以满足江苏沿海第一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江苏沿海花卉产业、反季节水果和蔬菜、海洋养殖规模日益壮大,预示着花卉种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种植、海洋养殖人才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就业率的态势,这进一步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结构调整。

其次,发展特色专业群,加强支柱产业专业群的建设。江苏沿海有我国的著名港口,第二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海洋养殖等是江苏沿海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但当地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特色专业。制造类、土建工程类、化学制药技术等主干专业群,布点院校数较少且招生规模较小;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船舶修造等相关专业涉及院校更少;太阳能光伏、硅材料资源开发等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专业更是不见踪影。缺乏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衔接性欠佳成为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软肋。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大支柱产业相应的专业建设,弥补专业空白,着力发展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专业群。

最后,扩大第三产业专业招生,增强生产业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第三产业中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由服务业向生产业的升级。而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生产专业覆盖面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流通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尤其偏少。因此,必须扩大第三产业专业招生规模,特别加强生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应注重第三产业相应专业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挖掘出待发展的朝阳产业,尽量避免“同质竞争”,适当缩减甚至去除重复率高的热门专业,逐步形成特色化的专业群。

(三)加强内涵建设,增加能力培养,建设一流高职院校

首先,加强引进和培养,提高师资水平。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培养有教科研特长、有社会知名度的学者、专家等,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师技术能力培养体系,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评与培训;适当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系统及津贴制度,吸引企业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兼任教师。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色。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确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调配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方针,构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实践教学建设的重点。

再次,成立由政府、行业和高职院校参与的课程改革机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真正实现政府主导、行业和企业指导、高职院校具体实施,定期设计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筛选、增减和评议课程教学内容,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配合,达到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目的。

最后,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相关需求,给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和优越的实验设备,帮助企业革新技术、改造工艺和设计产品,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与地方政府及区域内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享、共用”机制,联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与调剂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和信息咨询。

[参考文献]

[1]董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滨海新区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2]戴涵莘,陶亦亦,吴增军.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

[3]丁世婷,乐莉,毛颖,等.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以云南省10所高职院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4]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编辑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J].交通职业教育,2010(5).

[5]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要[n].连云港日报,2011-01-19.

[6]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连云港日报,2011-04-18.

[7]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任君庆,李珍,杨静.宁波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9]王清,顾庆龙,向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的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能源经济专业篇8

关键词:共享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

共享经济模式是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广阔服务平台,优化配置各种信息资源,并以此来提升对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企业内部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要求企业要不断更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方式和思想观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共享经济带来的发展需求。

一、共享经济的主要特点

共享经济又被称为是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搭建平台,为客户共享各种类型的可用闲置资源,以满足各种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属于一种新形式的经济模式。现阶段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共享经济类型的应用平台,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很多领域(见表1)。

(一)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发展前提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为人民交往思维、工作、生活和方式带来了较大的改变,也大幅拓展了服务物品等多种闲置资源的共享数量、范围及频率,共享平台把闲置资源的提供者及需求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是形成共享经济的基础及前提。

(二)将闲置资源作为共享经济的基础

闲置资源同传统经济需要的消耗性新资源有着很大不同,闲置资源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相对较小,而共享经济的发展对于闲置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闲置资源主要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等多种形式,其中,房屋、船舶、车辆、土地、服装、设施设备和乐器等都隶属物力资源的范畴,而技能、体力、经验和知识等隶属人力资源。

(三)三大主体为共享经济提供保障

三大主体是闲置资源的提供者、共享经济平台和闲置资源的需求者。本文中所提到的闲置资源提供者指的是闲置资源所有权的拥有者,且他们也愿意也将这部分闲散资源进行分享,通过共享平台让闲置资源产生新的效益,如专车司机等群体。共享经济平台把有需求的用户和乐于提供闲置资源的人有机连接起来,让客户需求实现满足,还能同时创造出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效应。闲置资源的需求者需要通过对闲置资源的利用,购买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来满足个人的某种需求。

二、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职业忠诚

共享经济使人才隶属于价值创造权,而非单独为企业所拥有,对企业来讲,其最重要的财富资源是拥有的知识数量以及其可以利用的人才数量,并不是企业拥有的人才数量的多少,企业员工在当今时代也需要从传统的企业忠诚层面,逐渐向职业忠诚层面进行转变。优秀人才需要在对企业和组织忠诚的同时,对客户、专业和职业使命也要保持忠诚,比如专业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就可以被多家公司同时雇佣。

(二)以全面认可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手段

共享经济使知识型的企业员工成为企业主体,过去所采用的周期化、单一化的激励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而全面认可形式的激励手段通过对员工群体贡献与价值的肯定,重视他们的工作和努力成果,及时进行奖赏,有利于开发各部门员工的潜能,进一步增强其绩效水平。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交流平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全面、快捷表达个人诉求的平台,还可以让企业全面、及时地对员工群体展开价值分配与评价,这样能够为全面认可这种激励方式带来技术层面的保障。其次,移动互联有利于使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关注以及认可,进而增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幸福感及满意程度,实现员工群体、企业及社会的三方共赢。

(三)以人力资本为先,构建人才供应链

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的共享经济使得优秀人才将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本将起到主导作用。首先,人力资本是一个最活跃、也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同时,和人力资本相关的投资与发展同货币资本相比更加优先,能够参与到企业内部剩余价值的实际分配中来,通过智力对公司治理以及经营决策进行参与。企业想要使组织战略实现长远发展,需要构建人才供应链,做到精准选人,建立起岗位职责和能力的优化配置方案,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性的优秀人才保障。

(四)劳资关系变得更加松散

过去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全职就业的劳资关系形势,需要企业和员工之间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使劳动者做好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享有企业提供的各项权利。而共享经济是对企业传统雇佣模式的改变,闲置资源的提供者在加入到共享平台以后,依然可以从事个人的本职工作,他们在共享平台上提供闲置服务和资源,而且基本都是通过个人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兼职的。上述这种共享经济的形式无疑使得劳资关系变得更为松散,也可以称其是半契约形式的人力资源模式,该管理模式主要凭借半雇佣人员进行自我管理以及客户评价体系来实现,该模式的应用有利于简化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各项事务,提高了平台运行的灵活性和整体效率。

三、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

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对工作人员群体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工作人员群体的专业化水平无疑会对管理人力资源的整体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在人力部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需要以人力部门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作为标准,对求职者群体的各项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行严格考量,这样使企业招聘的人才可以拥有胜任人力部门创新工作实际需要的能力。同时,企业人力部门的从业人员需要做到严格自律,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利用工作实践来积累经验和阅历,及时进行整理总结,对于突发性的事件,也可以灵活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解决,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的各种方法和模式,充分增强人资部门的管理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使人资部门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其次,企业应当在落实各项人资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向同行进行借鉴和学习,向拥有这方面成熟经验的企业学习,根据本企业人资部门工作的发展需求和实际状况,将先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经验应用到本企业当中,发展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人资工作管理模式,对人才招聘等相关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制定出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和健全企业的绩效考评机制。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增设企业年金和股权激励等形式,让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群体对于企业的向心力,使员工乐于为企业进行持续性的个人专业价值输出,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转变不合时宜的人资工作管理理念

共享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想落实人资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就需要对现有的人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革新,被动、单一的传统人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所以企业需要对人资管理的发展规划提高重视。企业要实现长远化发展,就需要重视人资管理工作,从全局范围考虑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对人资管理的重视,使全员都可以对企业战略发展的各项目标及规划有全面充分的理解,进而共同努力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其次,在人资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促进业务发展目标与人资管理规划有机结合,发挥出其他部门与人力部门之间应有的聚合力,提升企业内部协作的效率。

(三)增强人力部门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要使人力部门的工作开展效率得到提升,就需要创新人力部门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使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人资管理经验,也可以对人力部门的员工开展定期培训活动,增强其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其次,企业应当强化对人资部门从业人员的考核培训与管理机制建设,对于在考核中成绩不合格的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补考与考核机制。若考核仍然没有通过,就需要对其实施岗位调整,这样能够为企业人资团队的专业性提供保障,而且企业也需要对人资部门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邀请行业专家来到企业中,为人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强化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专业能力,进而增强人资管理工作的创新性。

(四)用制度管人,对人员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审核

共享经济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较短,可由于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仍然处在不完善的阶段,对于交易中出现的人身安全和争端缺乏有效的惩戒方案,而且由于行政形式上缺乏约束,使得人们在工作中的各项行为也会表现得更为大胆。因此,共享经济平台和有关部门都需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办法,控制好可能存在的各项威胁行为,例如,审核平台闲置资源的提供者身份,对用工门槛进一步提高,对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展开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共享经济使得企业内部人资管理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让公司拥有更加多元化的用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行的整体成本,而这种管理方式和用工方式也会导致新的管理问题出现,如平台所具备的安全指数到底如何,人工群体的稳定性有何保障,如何分配好共享经济平台创造出的财富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企业深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邱丽华.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19(48):102.

[2]李天健,苏勇.企业平台化,共享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J].管理现代化,2018,217(03):111-114.

[3]李玲.创新: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途径[J].商业文化,2020,461(08):55-57.

[4]陶旭红.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探讨[J].各界,2019(10):43-43.

能源经济专业篇9

[关键词]北部湾;信息服务业;经济信息;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朱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75-0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信息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多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产业结构优化还是产业技术升级都需要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经济信息服务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服务。

近年来,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该专业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的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显示,一方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结构设计上主要表现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和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的简单叠加构成。这种结构对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着诸多弊端,相当部分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信息产业的回落,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生源大幅度下降,一些高校因此而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活动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已经不再大量需要,从而缩减了经济信息管理的专业规模,使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遭到了巨大打击,制约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前景

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使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产生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也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更需要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推动都表现出高效的增值效益。

1 信息服务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作出了方向性指导:一是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二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围绕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三是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国家宏观引导和调控。四是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国民信息能力。

就信息服务发展的实际方向而言,信息服务业在政策和市场两个力量的引导下朝着计算机化、数据库化、网络化以及企业信息资源联机分配等方向不断发展。具体地讲,信息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包括了系统集成、增值网服务、数据库服务、咨询服务、维修培训、电子出版、企业产品展览等方面的服务性业务。在企业信息化中,企业利用互联网将知识和信息转变为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来提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正是由于互联网能够将多种信息传递给用户,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2007年中国现代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9073.3亿元,同比增长15%,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需求增长推动下,产业整体呈现增速发展的势态(见图1)。

从产业结构上看,2007年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据整个产业的2/3,数字类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为35%,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增长的核心力量,it服务业发展稳健,增长速度与整体产业基本持平(见图2)。

一些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政策推动与需求带动下,产业发展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8.4%。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对第一、二产业形成较强的带动作用,成为真正的支柱型产业。

因此,中国信息化发展远未结束,未来社会对信息服务人员的需求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以电子信息系统、互联网络、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 信息服务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内在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一东盟各国间文化交流、物流运输、商贸活动等各种信息活动的中楹地区。信息作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要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构建高效的电子政务以及区域投资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以信息化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将会快速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信息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信息化发展要求在现有可利用的软、硬件资源基础上通过多区域合作,构建多区域分布的共享资源库、工具库,并通过发展信息服务业来拓展区域网络功能,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多区域合作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水平还处在较低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信息资源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程度偏低,主要体现在四个问题上:一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流动不畅;二是经济增长方式处在转型期,企业对经济信息管理与应用的效益不高;三是信息资源总量较低、质量较差、结构失衡;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政府的电子政务还不够完善,网络应用与拓展面不宽。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信息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因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推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信息使用率有着战略性意义。

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技能差异性与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生成、收集、处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专门行业的集合体。经济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经济类信息的市场搜集、分类、加工、存储和利用,其目的是为经济管理和投资者提供信息服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顺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从信息服务业中分离出来的综合型专业,主要是为满足国民经济中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培养从事经济信息管理人才的需要。

1 经济信息管理与一般信息服务业的差异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般信息服务业的专业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输服务业,主要包

括通信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和广电传输服务业;二是数字媒体服务业,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业、移动信息内容服务业、数字影音服务业及其他数字内容的服务业,如数字化教育、数字出版等;三是it技术服务业,包括运营服务(如it咨询、系统集成、软硬件维护与支持等)和外包服务(如Bpo、ito等)。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服务与一般信息服务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经济信息管理服务就属性而言仍然属于信息服务产业,但有别于一般的信息服务业。经济信息管理在社会活动与实践上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失去了服务对象的针对性,经济信息管理就会变得空洞。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必须针对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主体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从服务对象上经济信息管理可以分为宏观经济信息管理和微观经济信息管理。宏观经济信息管理以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和行业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服务对象为经济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微观经济信息管理则以市场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服务对象是为企业及个人经济活动而服务。

其次,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服务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属于不同的两个领域。经济信息管理必须以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服务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对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管理重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问题;而信息技术是经济主体进行经济信息管理的基础性条件,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属于计算机系统建设与应用,最终目的是要为经济主体的信息有效管理与应用而服务。例如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对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的运作、商务电子数据交换等,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安装、建设、维护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经济信息管理,从而达到产业的增值效应。

2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目前,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实际就业能力调查说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能力用信息技术专业服务能力代替。经济信息管理不等于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不是以信息技术为目的。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学生由于培养层次和教育目的的不同,其能力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经济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上。因此,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某一领域的经济信息活动为加工对象的专业技术。

通过对广西区内及部分区外的一些大学和专科学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基础作用的误导,把信息技术操作、信息维护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作为经济信息管理的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取代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所应有的专业能力。这使毕业生在实践工作中既不能达到信息技术专业开发与应用的高要求,又不能提供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分析、管理与应用的服务,达不到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为服务主体带来的增值效应。

近几年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实践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除了主要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外,对经济信息本身的处理与运作并没有达到社会、企业对该专业能力的增值要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实际工作的专业能力。

(2)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服务缺乏社会经济活动的针对性。由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操作与应用的对象――“经济信息”存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一些高职院校对该专业能力的应用设定几乎包括了所有经济活动场所,专业能力在经济活动方面无所不及。这种现象是专业缺乏社会活动针对性而导致的“空洞现象”。调查表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和学科安排上几乎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专业结构基本上是以基础性信息技术和基础性经济类课程拼凑而成。

事实上,以经济社会活动为反映的经济信息是分层次、分领域的,不同领域的经济活动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信息结构。不同院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应根据院校拥有的不同师资力量和学术优势,针对不同领域的经济信息服务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进行特色的专业设计。这就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针对性问题。没有针对性的经济信息管理,不但没有特色,而且缺乏竞争力。

(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表现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简单叠加。大部分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对经济信息管理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一方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设计上仅仅把信息技术的相关学科和经济管理的相关学科简单地叠加起来组成的。没有对专业以经济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有机结合,使毕业生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专业实践上表出缺乏专业应用的系统性和参与经济活动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日常学习中把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的专业学习,一般情况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几乎不能独立完成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4)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创新没有从社会长期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人手。受经济及信息产业发展周期的影响,2007年,信息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拐点,产业增速大幅减缓。从近年来历史数据上看,2000年至2005年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平均增长超过35%,2006年增长速度下降到23.6%,2007年为18%。信息产业的这些变化不是单独的,除了有产业周期的影响,还有经济方面的,如自然规律影响、出口环境恶化、成本优势下降等方面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深层次地反映出信息产业本身结构的不合理。

针对这种状况,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急于追求“专业创新”,而脱离了市场需要和违背信息服务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变为了“专业创造市场”,而不是专业满足市场。影响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规范化、长期化建设。

三、结论

结论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广西高校及高职高专学院应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机制建设、风险投资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优势,组建针对性强、具有不同院校特色的经济信息管理优质专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发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实用性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服务人才。

能源经济专业篇10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芝加哥产业理论;新经济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社会福利、理性人假定观点,[1]关注市场结构对市场经济行为和效果的影响。哈佛学派认为寡头和垄断的市场中,可能存在企业间的共谋行为,提高了垄断程度,降低了竞争性,导致市场绩效下降,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哈佛学派强调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降低市场集中度和垄断程度。芝加哥学派批评哈佛学派只关心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不重视市场效率问题。芝加哥学派继承了奈特的自由经济主义思想,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重视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竞争结果,认为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政府管制市场的重点是对卡特尔等企业间水平价格协调行为和分配市场的协调行为实行禁止和控制,[2]因为这些行为损害消费者福利,限制了产业发展,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芝加哥学派在产业经济学中逐渐受到了重视,代表性案例是1998年5月,虽然美国司法部联合各州提出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要求拆分微软公司,但是2001年6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驳回拆分微软的判决。其中的原因固然有政府对信息技术认识的提高,但是对产业经济的新认识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克林顿政府对芝加哥学派观点的采纳,催生了美国并购潮,比如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英国能源集团,戴姆勒收购克莱斯勒,时代华纳重组,艾克森收购美孚公司等。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理解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

一、新型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定义和边界不断丰富

制度经济学运用交易费用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这一事实做出了解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企业也可以视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可相互转化、相互替代。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也就是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科斯认为,企业中存在管理成本,所以企业的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大,企业的边界在于企业组织交易成本等与市场交易成本相同的规模。组织起因于资源相互依赖或企业专有性的概念是企业的边界模糊了,不见了,将企业作为相互专用的资源而形成长期契约链接的解释削弱了将企业作为基本单位的看法。企业是一个受契约关系约束的资源所有者的集合。

企业边界的模糊和消失在新型经济条件下更有凸显的趋势,新型经济通常指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带领下,尤其是互联网产业的突起,带动美国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也称为新经济。这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较长周期的高增长、低通胀,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2010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

在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获取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企业内部交易费用迅速下降,特别是在电子渠道的支撑下,传统的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学者Chrisanderson在2004年提出“长尾理论”(theLongtail),他系统研究了亚马逊、Google、eBa等互联网企业的销售数据,他发现只要销售渠道足够广阔,那些需求小、非主流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商品销量相抗衡,因为冷门产品能够涵盖了所有人的需求,当有了需求从而使冷门产品不再冷门,这是对传统“二八定律”的颠覆性认识。

长尾理论引起我们对企业边界新的思考,如果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企业的“长尾”将使企业的边界更为宽广,而宽广的企业边界又促进了长尾的延伸,能显著提高企业收益。而大企业兼并、重组和合并将使企业的长尾边界变得更长,客户使用网络技术对长尾的关注成本大大降低,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芝加哥产业理论不主张政府利用政策法规保护那些没有效率、没有竞争力的小厂商,他们认为规模大的企业比规模小的企业更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福利有其合理之处:大企业能够提供更长的“尾”,不但能够促进消费福利的提高,也能促进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

二、企业兼并重组降低了资产的专用性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认为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3]亦即耐用人力资产或实物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被锁定而投入特定贸易关系。一般情况下,具有专门用途的资产一旦投入使用,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其价值就无法全部收回,因为从法律角度看,资产专用性起源于合约执行,如果合约不能如约履行或者提前终止,其所有者就不可能在毫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改变这种资产的用途。[4]

伍德・沃德认为,将相互依赖的资源视为专用或相互专用的,而且那些对资产进行专用性投资的人将寻求防范方法以防止其他方违约或“敲竹杠”。从法律角度看,专用性投资一旦做出,在某种程度上就锁定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合约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也就是说,专用性资产提高了对市场伙伴的依赖性,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对交易伙伴的依赖性就越大,如果没有制度规范时,专用性投资较强的一方被交易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容易产生“敲竹杠”行为。

企业的合并和重组使企业资产规模扩大,使得企业经营范围扩大,产品种类增加,提高应对其他需求的能力,降低资产的专用性,也降低企业被“敲竹杠”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范围的兼并和合并,不但提高了应对全球竞争的能力,而且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其对其他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应对全球竞争的资产专用性下降。芝加哥学派的观点认为,企业兼并有利于市场竞争,因为兼并一方面使兼并公司节约可置信成本;兼并后市场上企业数目的减少并不一定导致价格上升,因为价格提高会诱使其他竞争者进入,合谋也并非易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兼并后资产专用性的降低使其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被要挟和绑架的风险下降。

任何经济理论本质上都具有它融化贯通之处,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及其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魏娟,邢占文.产业组织理论三大流派综述及最新进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01)81-87.

[2]牛丽贤,张寿庭.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6)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