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族共同体意识十篇民族共同体意识十篇

民族共同体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15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1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到“八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党的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四中全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这些辉煌成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雄厚社会基础。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纽带。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辉煌成就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宝贵经验

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我们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不断加强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三、我们要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2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民族团结十分重视,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理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部分重要论述,一起来学习。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认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3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多做务实之事。要继续用好发展这把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按照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群众。要增强各族人民文化认同,扎实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开展守望相助理念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奋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建设,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有这些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国情和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共同愿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满足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追求,又保障了中国各民族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享有政治平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各项权利。进入新时代,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上千万的扶贫干部深入农村牧区落实党中央扶贫任务,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真正关心各民族发展,把实现各民族平等和谐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作为一名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就要牢牢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加强自身党性锤炼,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始终对党和人民、法律法规保持敬畏之心,始终站稳自己的政治立场。要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向人民负责。要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和作风,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

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守卫祖国边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中华民族整体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

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4

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指明了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许多十分重要论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核心,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他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全国各族人民、所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主体。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高度自觉、自豪的心态和热情,积极主动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思想基础

积极促进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凝聚人心。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通过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祖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大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各民族最高利益的根本思想保障。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5

    一、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依据的思想,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基本国情依据,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要了解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集“六区”于一身的我国“家底”;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和各民族的多元一体是历史留下的一笔重要财富,中年民最多元一体经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楼多元是要素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包括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指出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燕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指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依据,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特别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要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好;坚持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的民族工作举措,对一些具体政策,要区别情况、准确把握、积极完善、稳妥实施;全面把握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规律,全面把握我国民族工作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即”五个并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勢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

二、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的思想1.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党的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也多次强调堅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堅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阐述了科学内涵,提出了“八个坚持”。这“八个坚持”内涵丰富、逻辑紧密、环环相扣、相互联关、相互辅佐,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前提也是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道路也是根本途径;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也是根本要求;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立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精神基础;坚持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人大类出的经济建设。或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明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根本路径,提供了根本保证。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长远发展的战略和策略。这些都指明了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

2.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目标。

在民族领城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这些方面是新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中国梦: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遗社会: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城自油制度,我国国家统一: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使少数民族适应城镇化进程。  三、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的思想1.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石,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我国历代统治者采取的怀柔政策以维护其统治地位为前提,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创造了根本前提,新中国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歧视,民族平等是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

2.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一,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实践主线,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团结,我国历代统治者采取的怀柔政策有其历史局限性,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各民族紧密团结创造了根本前提,民族团结是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新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3.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主题宗旨,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目标。

在民族领域系列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  展差距持续拉大趋势明显存在,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民族地区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有总体思路。

4.协调各民族和谐关系,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目标,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目标。

在民族领域系列讲话中指出,我国民族关系总体和谐,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别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四、关于民族工作的制度、法律、组织、人才保障的思想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制度保障,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制度条件。

在民族领域系列讲话中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政治制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促进各民族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2.加强民族事务治理法制化,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法律保障,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式。

根据有关民族工作的思想,要加强民族事务治理法制建设,要加强民族工作法规建设(比如《城市民族工条例》《民族乡工作条例》等的制定和修改),要加强民族工作人员法律素质提升,要加强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要加强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提升.

3.加强民族地区党组织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组织人才保障,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因此,要做好民族工作基础在健全有活力的民族地区党组织,做好民族工作途径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关注点在民族地区好干部的“三个特别”,即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

五、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法的思想

1.用好物质和精神力量,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根本方法,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民族领城系列讲话中多次涉及到民族工作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用好物质和精神力量、拿捏好分寸以

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等根本方法。及有关民族的问题,

特别强调,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是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他形象地指出要用好两把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加强城市民族工作,这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领域,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城市民族工作要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六、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

    我们山寨回族乡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地理位置特殊,做好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对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具体到实际中,做什么,怎么做?我认为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按照《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2020〕5号)文件要求,结合队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效的组织领导保障大宣教工作落细落实

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将大宣教工作摆在重要日程,细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精准度和有效性,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以强有力政治引领筑牢大宣教思想基础

党委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先导,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精心组织专题学习,以学习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为主线,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系统学习领会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实践要求的认识和把握。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增强党员干部共同体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不论是促进民族团结,还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

三、发挥优势实现大宣教工作见成效

按照《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责任分工方案》要求,党委对干部教育培训、教研咨政工作、宣讲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努力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7

从横向上看:我国疆域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纵向上看: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仅存的文明没有断流的国家并且至今依然强大。现在就让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看中华民族是怎么形成的,中华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的辉煌历史。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共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正如所说,“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的疆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欧洲的面积是1016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但分成了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国家。为什么中国会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原因就是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主流。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先秦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格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开启了中原地区以“书同文、车同轨”为象征的国家统一进程,展开了“五方之民”及其后裔连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我国各民族正是在持续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四个共同”也清晰描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维度。

我们要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筑民族精神家园。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这一精神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历史实践总结和思想文化创造与传承的民族,各地域的代代先民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深深地扎根于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历史文化内容、共同团结奋斗的经历,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最终形成可靠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归宿。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队员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既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要做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小践行者,立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长大后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社会栋梁。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活动准备

中队队旗,ppt

三、活动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四、活动过程

(一)出旗

1.出旗。

2.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3.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引入: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有哪些类型的人呢?(有好人,有坏人;有说话算话的人,有说话不算话的人;有爱国家的人,有背叛国家的人;有认真工作的人,有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有对别人友好的人,有对充满敌意的人。)

那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指名)

板书: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1.爱国。

1)讲述《王二小放牛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鸡毛信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我们对待国家应该怎样?(指名)板书:爱国

爱自己的国家是必须的,那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大家讨论一下,问一下你的同桌。(指名汇报)

a.我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心中有国家---中国的好。哪个能说好在哪里?(坚定不移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来累计脱贫近1亿人,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

B.长大了可以怎么爱国呢?

2.敬业

知道什么是敬业吗?

目前我们还没有工作,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习)

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读好书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

那这些你觉得怎么才能做得好呢?上课、自习、在家、作业、预习、复习、卫生、纪律…….

3.诚信

你知道什么是诚信吗?

是“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那我们因应怎么做呢?

如果我叫你答应给某个人带一瓶牛奶,你路上口干了,怎么办?

你说了今天要还我的钱,又还不了了,应该怎么办?

4.友善

什么是友善呢?

比如,遇到一个客人狠他一眼,比如遇到一个陌生人瞪他一眼,比如对同学老是打骂,比如对家人不关心,比如对老师不尊重…….

当然,对于敌人、仇人、坏人可以友善吗?可是你知道什么是敌人、仇人、坏人吗?

朋友之间亲近和睦

(三)小结:

1.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做这样的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出示《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件)请大家读。了解文明守纪的学生的要求。

3.请全班同学朗诵儿歌《文明守纪歌》。(课件)

言行文明有礼貌,课间午间不打骂;

体育活动上操场,正当玩耍不喧哗;

上下楼梯靠右走,相互礼让不推拉;

集合排队快静齐,上课铃后不讲话;

放学入学要排队,饭菜水电不浪费;

维护清洁讲卫生,纸屑杂物不乱丢;

单人不到河边去,不带零食进学校;

不出校门不爬墙,乘车排队不乱挤;

放学离校速回家,关闭门窗不能忘;

粗话脏话不出口,文明守纪记心上。

(四)师总结: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9

关键词:斯大林民族识别民族认同

一、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分析

斯大林指出:“民族不是普通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封建制度消灭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人们形成民族的过程。”[1]斯大林认为民族形成时间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之前不可能形成民族,一方面,“因为当时还没有民族市场,还没有民族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因而还没有那些消灭各族人民经济的分散状态和把各民族人民历来彼此隔绝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民族整体的因素。”[2]另一方面,封建主义时期中国家自身的内部割据、分散、林立的状况造成当时的人们没有很好地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往,无法给经济市场、文化市场和民族形成创造良好的基础。

民族是一个由人们组成的确定的稳定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同其他的共同体不同,如现在的各民族(如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德意志等)都是由不同的种族和部落的人们组成的。因此要明确民族有别于种族和部落。同时民族不是偶然的、昙花一现的混合物,而是由人们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共同的语言。共同语言是考察一个民族所必备的一个因素,但我们不能把所有操着同一语言的人们一定认定为一个民族,同一个民族的人们是不会操着不同语言进行交流。如美利坚人和英吉利人操着同一种语言,却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共同的地域。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交往和共同生活,民族才能形成起来。而长期的共同生活又非有共同的地域不可。从斯大林提出的四个基本特征来看,它首先着重强调的是共同语言,再是共同的地域。根据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从这个逻辑推断应该是先有共同的地域再有共同的语言,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共同的经济生活。经济上的联系是民族的特征之一,但有共同的地域还不能形成民族,还需要有内部的经济联系来把本民族中各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马克思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一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3]

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外,还必须注意到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精神面貌上的特点。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方面的精神面貌不同。心理素质本身,或者如人们所说的“民族性格”本身,既然表现在民族文化的特点上,它就是并非不可捉摸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4]

二、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理论反思

全面理解和反思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民族的界限不应该拘泥于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而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和变化的思维来处理不同的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识别,民族理论创新等。当研究者对于研究具体单个的民族群体时,要更加关注民族群体人员的自我意识为重点。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就是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意识的认同,是一种社会和文化角色的定位,其中包括对文化、对民族品性、对民族情感的一种认知和归属感。[5]而民族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今维系民族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纽带”,[6]关注民族的自我意识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次,理解民族定义的内涵要遵循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形成自己的民族理论。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之下。中国历史上封建割据现象虽然数次出现,但统一是主流,即使在暂时的割据条件下,任何一个割据政权都以统一全国为己任,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因此,中国民族的形成不能以资本主义产生与否来做决定,只能说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最后,研究民族问题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列宁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7]研究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既不能把民族的四个特征和要素只限于资产阶级民族,也不能在研究观察其他民族的时候一律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角度来衡量要求和对待。因为斯大林所概括的民族定义,是存在于个别(即资产阶级民族)中的一般。所以,在我们观察某个具体事物时候,就不能只局限于这个事物的定义的造句,而必须以这个定义为指导,把定义的各个要点当作线索,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8]

三、我国的民族识别对斯大林民族概念的实践反思

民族共同体意识篇10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群体利益;国家认同;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1-0007-06

nationalConsciousnessandSocietalHarmonyof

multi-nationalityCountry

SHipei-ling

(Collegeofpoliticsandeconomics,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nxi710062,China)

abstract:theriseofnationalconsciousnessisthegeneralphenomenonofglobalizationinmodernizedera.ithasproposedthecentralissuethathowtomanageinthemulti-nationalitycountrywhilerepresentingnationalindividualcharacterandcohesiveforceofnationality:howtokeeptheharmonybetweenthesenseofbelonginginnationalcultureandsharedsenseofaffinityfornationalpolitics?tothisquestion,certainlimitationhasappearedonthebasisofscientificprincipleforvarioussocialideologicaltrendsinthewest.Becausetheformulationofnationalconsciousnessmostlycorrelatewithinterestsdemandofthenationalcolony,multi-nationalitycountryshouldsetupjustinterestsadjustablemechanismthroughstandardsystemdesign,andthenensuretherealizationofcolony'srationalrights,especiallyinterestsofethnicminority,inordertobringupthelegitimacyresourcesofthenationalidentification.

Keywords:nationalconsciousness;nationalcolony'sinterests;nationalidentification;Harmonioussociety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在繁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及政治文化归属意识,它曾以强大的动员性和感召力在近代民族国家的缔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有关民族意识和认同的话题依然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生活的聚集点,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的到来,民族意识的日渐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构建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保持多元化的民族利益诉求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一致性,是多民族国家的国内治理中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言,理性地看待当下民族意识的发生,以合理的制度设计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稳定发展格局,应是当代国内政治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民族意识与民族国家的整合

国内民族学者一般认为,民族意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人民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实体的意识;二是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1]。现代民族意识的萌生和发展,或者与共同的历史文化、习俗规范、集体记忆相关,或者是基于对特定的政治价值、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认同。无论维系民族认同的纽带是种族血缘抑或是政治原则,民族意识都有其鲜明的指向,即对某个共同体的归属感和相对于“他者”的区分意识。

由于归属感和区分意识是在一个主体多元的社会关系中展现的,因而其指向性就成为解读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关键。在早期民族国家缔造的历史进程中,民族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为民族独立与民主建国的吁求,人们对民族的利益关切往往是与更大范畴的对民族国家的认同相联系的,因为在各民族的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的描述中,只有民族国家这一真实而非“想像的”共同体才能为民族的生存提供必需的利益前景,如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经济生活的发展、文化和语言的传承以及政治权力的分享等,因而爱国主义和“不自由、勿宁死”的精神是凝聚民族、整合国家最为强劲的情感纽带,民族意识主要体现为超越单一民族的“国族”意识,崭新的法兰西民族、美利坚民族巍然屹立于欧美大陆就是典型例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明确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的主张,强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共同体。而近现代中国面临的民族生存危机更加凸显了“保国”与“保种”的一致性,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国内各民族因共同的历史文化、政治诉求和发展理想而逐渐聚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族――中华民族,并创建了一个实质上的政治文化共同体。

而今,热血澎湃、风云激荡的为民族独立而战的年代已然远去,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新一轮民族意识的兴起、涌动正在考验着民族国家的内聚力,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现代化最惊人的现象之一,就是它能够在许多社会势力中间引起日益增长的意识、内聚力、组织和行动,而这些社会势力在传统社会里只是些相当低级的意识原生体或组织。”[2]如何解决民族自我意识与国家认同间的张力、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各民族和谐共生,已是多民族国家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虽然在多民族国家内部,共同的政治价值、文化准则和经济生活已将各民族的利益、福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由于语言和和文化的差异性,国族意识不可能取代、消解民族意识,后者的存在既是“多元一体”的本质特征,又显现了“一体”与“多元”间的矛盾纠葛,以近期中国国内一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为例,在国家利益与本民族利益何者为先的问题上,虽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仍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但持此观点的最低比例只有68.75%[3],可见民族意识的日益增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全球化和经济变革的时代,各民族对本民族利益的关切度的提升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加剧,导致了各民族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由于历史地域、传统观念和经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往往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它们在技术天赋、股本以及文化特征上的差异会赋予它们以不同的利用市场机会的能力。”[4]这使得各少数民族群体对自身经济处境和经济参与能力产生了空前关注,要求分享现代化利益的意愿日趋强烈。

其次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从现代政治分析的视角看,民族国家的政治威望和内聚力主要基于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对国民需求的满足程度,这些产品包括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等基本价值的实现,诸如确保物质福利和社会地位在所有人之间的平等分配、确保多民族社会所有成员的人权和尊严等。由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的扩展,人们所“接触的是一个在生活富裕、人民参政的社会中发展的模式。”[5]但是,对许多后发展国家而言,公民政治尚处在发育时期,公共物品的短缺使其无法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愿望,特别是在文化同质性不高的情形下,少数民族群体的政治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而其民族自强意识日益显现。

第三是语言和文化同一性的影响。冷战后意识形态因素影响力的减弱、文化多样性共识的形成以及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一切个人和群体的文化归属意愿的实现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一些民族文化群体纷纷从本民族的神话、宗教和历史记忆中寻求精神皈依。“即使是最小的民族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6],安德森所描述的这一情境,深刻揭示了语言和文化同一性的聚合力,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文化群体的认同感由此而加强。

民族意识无论是作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心理活动抑或是作为民族存续的情感符号,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现代文明的世界体系内,民族意识的存在,不仅保存弘扬了各民族群体久远而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新景观,而且民族自强意识和民族发展意识的增强更是为各民族群体最大限度地融入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能够更为充分地利用现代社会提供的教育、技术、学识和大众传媒来实现自我发展的追求。

不过,从多民族国家整合的角度看,民族意识的兴起却有其两面性,它在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聚合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多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增加了多民族国家国内治理的难度。由于民族意识的发生大多与民族群体的利益诉求相关,通过怎样的利益调适机制,在“多元一体”的框架内最大程度地关切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需求、力求民族意识与国族观念的有机统一,这既是对多民族国家的中央政权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智慧的考验,又关涉到民族意识诉求指向的演变。

二、民族与国家的和谐共生:多民族国家整合的中心议题

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都依赖于国民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与共享的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和谐共生,这种关系是多民族国家形成内聚力的重要社会基础,以至于西方学者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构建”[7]。但是,在各民族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情形下,在共同的文化、历史记忆和共同祖先的传说基础上形成的内聚意识依然对社会和政治生活发生影响的情形下,“民族国家构建”并非易事。

20世纪前半叶,世界范围内在民族政策上曾出现过两种思潮,即种族主义和同化主义。种族主义从人种生物学的伪命题出发,曾与法西斯主义、暴力恐怖活动结盟,制造了现代世界历史上最残酷的种族杀戮,无情地打击了自法国革命以来被视为西方文化圭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而且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的推行更是极大地剥夺了弱势民族群体的基本人权,人为地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分裂和社会的动荡,最终伤害了国家的凝聚力;同化主义则无视种族、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借助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权力机制,强行推广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化,以此消解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试图在单一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整合。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国内民族要求平等权利的意愿日益高涨,种族主义因其反动性而被历史唾弃,同化政策也倍受人们的质疑和批判,“迫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对种族、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社会异质性基础上重新定义他们的国家”[8]。在此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率先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政策为多元异质性社会的人们和睦共处、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与主流社会的平等融合提供了新范例。虽然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解读至今仍存在争议,但它所倡导的尊重差异、包容他者、文化平等的基本理念却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认可,并成为其处理种族和民族问题的政策导向,这些理念主要包括:第一,少数群体的生活方式是有价值的,它不断给予成员以社会意义与安全感。第二,少数群体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统一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不矛盾,应该接受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把社会群体间的平等看作多元主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努力让少数群体获得展示其文化的机会。第四,遵循文化相对主义原则,认定文化没有优劣之分,皆具同等价值,只能在各自的环境中加以评判[9]。

在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要求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下,多元文化主义肯定了少数民族群体文化权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然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与维护国家政治认同的互动关系考量,多元文化主义并未完全化解这一难题。

第一,多元文化主义是主张差异的政治,其主要关切点在于保障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权利和文化传承的合法性。但它却很少触及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的问题,而这两方面恰恰是少数民族群体权利意识的深层内容,当下的民族问题大多是由经济和政治发展机遇的不平衡所引发的。如果多民族国家仅仅从文化平等的层面理解民族和谐问题,无疑会走向另一个误区。

第二,多元文化主义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推崇,显示了文明社会面对文化异质性问题时的理性和智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个性的伸张。但是,多元社会运行的前提是要有一种为大多数人同时接受的程序规则和共同的最高价值核心,在公民政治和公民权利制度尚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对多元文化的过度推崇可能引发认同的混乱,削弱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因此,即便在多元文化主义十分盛行的美国,共同的政治理想依然被看作国家认同的基础,无论种族、文化、历史记忆和宗教如何,对美国社会和政治价值的认同仍是成为一个真正美国公民的必需前提。

第三,多元文化主义虽然为各民族群体提供了进入主流社会的平等机遇,但面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语言文化的同质性要求与维持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的矛盾,多元文化主义同样无所作为,因为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群体要想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平等地参与竞争并享有各项经济政治权利,就不得不放弃自身的某些文化个性,接受主流社会的文化符号。由于语言和文化的意义与“生存机遇”密切相关,那么对主导性文化的竞争也可能会强化民族意识、诱发民族主义的分裂倾向。

总之,以西方尊重个人权利为文化底蕴、以协调多元社会利益纷争为现实目标的多元文化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为民族与国家和谐关系的建构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思路。不过,正如著名人类学家菲力克思・格罗斯所言,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对宽容或多元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存在和良好运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元主义的实施需要强烈的统一意识,只有将更广泛的国家认同置于首位的情况下,民族与国家的双重认同原则才是有益的[10]。

随着多元、民主、宽容理念的日渐普及和多民族国家在协调族际关系方面经验的积累,“民族国家构建”的思想资源日益丰富。在汲取多元文化主义的合理性价值的基础上,社群主义、自由主义、多元民主主义等也纷纷从各自的理论视域出发,提出了实现多民族国家整合的新设想,如自由主义者认为,让各个民族平等参与并融入共同的社会性文化是社会平等和政治和谐的关键,社群主义者更关注“民族国家构建”中对少数民族群体的权利保护,强调对集体价值的维护等等。

在当代世界体系内多民族国家的存在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情形下,上述问题与主义之争所凸显的民族利益诉求与国家政治整合的复杂关系已是多民族国家国内政治面对的常态问题,不可能在学理的层面得到解决,唯有将保障不同群体的权利考虑纳入现代国家的政治决策议程,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各个民族群体的平等社会权利和资源分配,培育健全的国民意识和包容性的公共文化,才能维系国家的和谐稳定。

三、和谐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少数民族群体权利的保障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当下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民族与国家关系的纷争,不仅仅是民族的族属身份认同与公民的政治认同在国家共同体内碰撞与调适的反映,它实质上提出了民族群体的利益诉求与国家的利益分配机制如何协调的问题。

在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内,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12],人们对国家的忠诚一方面是它所弘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政治理想被共同体内大多数人所认同,另一方面是国家能够按照正义的原则为共同体内所有集团提供福利、安全、自由、教育、消除贫困的政策等有重要价值的公共物品,其中后者是共享的政治价值赖以确立的基础。20世纪晚期以来出现的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危机大多源于公共物品分配中的利益之争。作为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根本价值,通过国家的制度设计,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冲突,保障各民族群体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由于多民族国家各自的历史传承、文化理念、经济状况、政治体制和民族关系、民族利益诉求并不相同,决定了各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中国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体权利的各项公共政策,对探索“多元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整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作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概念的提出和制度确立,显示了中央政府在回应国内的民族利益诉求、保证国内各民族群体的政治参与和经济文化利益时的战略理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前提是保障所有公民的权利平等和国家法律、政令得以畅行,同时它还意味着中央政府承认各民族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尊重各民族合理的权益要求,通过“政治参与在地化(localizationofpoliticalparticipation)”的方式,赋予各少数民族群体以最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将少数民族群体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的权利、民族语言的官方地位、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权益纳入规范化的政治议程而获得法律的保护。

如果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创设了重要的制度平台,那么在这一平台上的各项公共政策和具体制度安排则关涉有限的公共物品如何分配、国内各民族群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由于各民族群体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利用制度、谋求发展的能力的不同,因而在强调民族平等的同时,对少数民族群体提供权益保障的优惠政策是当今多民族国家的通行做法。

不过,从建构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保障少数民族的群体利益的实现、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体系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应是推行优惠政策的根本目标。因为无论从公民权实现的方式抑或从文明的多样性价值看,在多民族的共同体内,民族群体的利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民族成员的个体权利是通过作为民族群体一员的身份而实现的,民族群体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不仅民族成员的情感归属,而且是组成多元社会体系的重要因子。西方自由主义所谓民族平等、个体权利平等主张下的少数民族成员个体脱颖而出、而整个民族文化母体被边缘化的教训值得深思。

第二,这种对国内所有少数民族群体的优惠政策在资源分配上应摒弃利益博弈的市场规则,以保证所有少数民族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利益和福祉。多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决定了各民族群体之间获取公共物品的机遇、能力的差异性,国家的优惠政策不仅应平等地提供给所有的少数民族群体,同时在分配中还应照顾到各民族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社会公正为制衡尺度做出适度调整,避免因利益分化引发新的不和谐。

第三,保障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是建构和谐社会的一项长远的战略举措,应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加以确认。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的维持不仅基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这个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的合法性的支持,而且有赖于每一个成员对这种社会规范的遵循。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形成合理的社会机制,确保少数民族群体权利在规范的框架内得以落实,这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趋势,“公众舆论似乎明显地倾向于把少数群体权利不只是看作一件应急的政策或实用的妥协,而是一个基本公正的问题……那些曾被视为应急的、试验性的、或许是过渡性的政策,现在都被视为值得以立法形式公布并以宪法加以保护的东西。”[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意味着国家层面的立法已经完成,但与之相配套的涉及公共物品分配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建设仍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体实现合理权益的关键所在。

在民族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多民族国家都在探寻适合本国特点的政治整合方式,以获得合法性资源。但是,无论多民族国家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在整个国家培养一种共同的政治认同是十分重要的,“正常运转的社会以及正常运转的民族国家,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所谓民族的社会凝聚力,一种社会成员彼此休戚相关、具有共同传统和共同目的的意识。”[14]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建构而言,在反抗西方侵略、追求民族独立过程中所形成的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这使我们能够避免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关于起源上各民族集团的内聚意识与国族意识何者为先的论争困境。总之,在民族群体利益的调适与整合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爱国主义的精神资源,熔铸国族意识,同样是多民族国家建构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参见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8.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36.

[3]孙懿.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J].满族研究,2006(3):1―6.

[4]杰克・斯奈德.新的民族主义:现实主义的阐释及其超越[a].理查德・罗斯克兰斯主编.大战略的国内基础[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3.

[5](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32.

[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

[7][13](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4、7.

[8]杨洪贵.多元共存和谐共处――试论多元文化主义[J].新疆社会科学,2006(3):92―96.

[9]转引自戴晓东.当代民族认同危机之反思――以加拿大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5):52―58.

[10][14](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属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79、28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