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十篇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十篇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45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1

【关键词】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计算思维《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前言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理论。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她提出了要让各个学科的人“怎么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维”。概括起来就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3.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4.依托信息技术与人共处的能力。

2010年7月,首届“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以下简称C9会议)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简称《声明》),《声明》的核心是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确定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C9会议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并不是要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重新架构;而是以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目标和内容为基础,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角度,重新组织和梳理教学内容乃至课程体系,突出体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发达国家中,许多著名高校也已经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正在付诸行动。例如:斯坦福大学在《下个十年计算机课程开设情况》方案中提出了新的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将计算理论和计算思维的培养纳入课程全过程。在国内,计算思维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只不过周以真教授的提出才使得计算思维更加的清晰化和系统化。

在我们二本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怎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呢?二本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一本院校学生来说差异是很大的。一本院校能够有效推行的教学方法在二本院校里面推行起来就很困难。在二本院校中,领导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定位就是工具性课程,不断缩减课程教学课时。针对这些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载体,我们树立了以下培养目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培养目标

二、调整教学重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问题求解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恰好反映了计算思维的两个核心要素:计算环境和问题求解。关于计算机要从各个方面来认识:1.计算机的构成;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我们把计算机的主机箱打开,把几个重要的部件(CpU、内存条、硬盘)都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都动手组装电脑,让他们有更具体的感受,为下一步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奠定基础。计算机课程在大学里面日益重要,它的地位如同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一样重要。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很多高校是以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学习作为手段的。我们学校也开设了很多年的高级语言课程,但效果并不太理想,尤其是文科类学生,他们往往纠结于具体的语法,觉得计算机是很难学懂的学科,产生了为难情绪,对计算机就敬而远之了,使得其不能够正确认识计算机,更谈不上更好地运用计算机来解决专业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只是教授学生怎么使用计算机或进行程序设计,更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任。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了解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能够做什么、如何做,而且还要知道这个学科领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特点,学习这个学科领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算法的简单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的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陷于语法的学习中而抛弃了算法思想。计算机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只是简单地拓展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面,更需要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对于网络的学习,侧重于了解网络的运行原理,利用网络解决问题,利用网络作知识。要培养一种信息素养、一种思维习惯,就要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对于以前侧重的office软件教学,要减少课时量,因为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这部分的教学要侧重于应用,就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办公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调整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构建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内容繁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只是学会了几种常用办公软件而已,我们应怎样调整教学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采用反转课堂的方式,先布置任务,针对不同专业布置不同任务内容(该改革已经在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先由学生预习并完成任务,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教师汇总问题,统一讲解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总结问题并扩展问题,引导学生不单是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把课堂延展到课堂之外,既解决了课时量少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调整评价方式

为了避免只是把计算机作为狭义的工具(若把考核放在期末,势必只是考查学生对office和os的应用能力),我们把考核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学习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例如,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点按照计算思维的培养目标分解成几个方面: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3.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4.依托信息技术与人共处的能力。针对第一点,老师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组装计算机,了解购置计算机的注意事项,了解简单的计算机维修维护原理。理论部分可以由学生自己学习,老师设置问题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针对第二点,可以用任务驱动的完成任务情况作为考核依据。对第三点,可以指定任务由学生到网上搜索知识,利用电子邮件把结果传送给老师指定的邮箱,也可以要求学生按指定的要求利用网络来完成任务。针对第四点,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跟学生沟通,要求是要依托信息技术,这样更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人控制信息技术,而不是信息技术控制人。

五、总结

不管是教学重心的调整,还是教学方式的调整或者是教学评价的调整,都是为了能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传授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计算思维方式,逐步把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基于知识传授的一种思维方式传授。

【参考文献】

[1]霍芳.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

[2]程努华,倪玉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

[3]李许芳,郑金彦.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学会创新[J/oL].人教网,2009.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2

关键词:能力本位能力目标多元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工作过程训练,缩小职业能力培养与未来工作岗位需求间的差距,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1]。

1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院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越来越重视,不管是文科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均根据自身的特点探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探讨。

1.1教学理念缺乏灵活性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承袭过来,教师缺乏高职教育要求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2],对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确,使本应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有很大作用的课程,变得如鸡肋一般,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

1.2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性

尽管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课程在中学阶段就已普及,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对计算机基础掌握的程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只有概念上的认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使用过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充满了期待;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或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使用过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就会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

1.3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核心观点是让学生能够实现高效应用,但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观点还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很少把专业知识应用与计算机应用技能联系在一起,造成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工具的情况下,不能在职业岗位中活学活用,以致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的状态。

1.4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比较死板

很多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判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依据,使学生回归“考试机器”的状态。不少通过考试的学生,却不会处理计算机的基本故障,甚至不能编辑专业课程报告。课程考核的方式过于死板,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造成学生不能感受到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2课程改革与实施

2.1引入能力本位的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决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必须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核心[3]。“能力本位理论”的实质是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按职业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组织教学,重视职业技能及技能的获得,对科学知识强调相关与必需,够用即可,不强调系统获得[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通常包括pC的基本维护、windows的应用操作、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的应用以及网络应用。所有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均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即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未来岗位上的应用效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应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综合性的岗位任务演练,把学生的能力提升进程凸显出来。

2.2承认能力的差异,确定能力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教师群体中,有的教学经验不足,对于高职教育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授课方式上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通常按照操作应用讲授,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为所有学生订立统一目标,致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基础较好的学生又很快完成教师的任务,从而放弃跟随教师的授课进度,导致学生群体有了厌学情绪,课程的能力目标无法在学生技能上体现出来。

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应该承认这些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基础层次制定体现不同能力目标的课程任务,进而一方面使教师调整教学思路,提高讲课技能,另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制订能力提高计划,由低至高达到自身的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获得能力的提升。在不同的能力目标下,每名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可以达到提升应用技能的目的。

2.3开发实训任务,突出专业背景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必须有相当数量与实际工作联系的实训任务,突出专业特点和要求,进而达到实训的目的。

各个专业岗位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应用的深入性,可以对不同能力目标的制订起指导作用。像excel的使用,不同专业的作用不同,有的只作为表格文本编辑器,而财经类的人员则把它作为很好的统计报表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把应用能力与专业联系起来,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实训任务,利用工作岗位层次上的差别定性不同能力目标任务,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魅力。

2.4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指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多年来一直使用微软的相关产品作为教学内容。随着it技术的发展,微软产品线从最初windows95系统快速实现了windows7系统的普及,并且办公应用系统也在形式上发生了巨大变革。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却滞后于发展,很多院校还局限在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规定的平台上,并且以等级考试的通过作为考核评价指标。现实的需求与课程体系的冲突促使高职院校必须重新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本质,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指标。

课程的实训任务必须突破系统的局限性,把平台的多样化引入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灵活使用多种平台来完成实训任务,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尽管微软原平台体系与新平台的普及有冲突,但是在课程教学中不能轻言放弃。第一,在不发达地区的教学中,使用的计算机配置较低,无法运行微软的高级办公系统;第二,根据知识产权保护及it产品报废的相关规定,很多政府部门必须待一定周期后才能更新办公系统;第三,微软新系统在细节上延续了旧系统的功能,对于新系统的学习有一定帮助。多种系统的综合应用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发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

课程的考核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评价。首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是由多种模块组成,可以构架每个模块的评价指标,像ppt应用模块除了技术本身外,可以引入真正的演示模块,从人机配合角度综合评定该模块的级别;其次,利用等级考试激发学生学习多种系统的积极性。课程考核利用这些指标,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

3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既承担着it技术的普及任务,也担负着帮助职场人士提升办公效率的责任,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使计算机应用能力起到辅助专业能力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沈东.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2(2):63-64.

[2]崔发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2):6-8.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3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 要】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强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关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释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分类教学和渐进式案例教学,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提出了理论课采用渐进式案例教学,实验课使用实验平台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收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分类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作者简介:陈兴梅(1966—),女,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分析与设计。

庄锁法(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程序设计教学与研究。

1 背景

1997年高教司155号文件《加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课程地位。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现有教学内容的兴趣越来越低,无论对教学管理部门还是一线教师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

1.1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接触计算机较少的学生来说,它是一门使自己快速弥补计算机知识和掌握后续学习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的课程。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课程受学生重视的程度却急剧下降,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近几年学生偏重于上网娱乐[2],据多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主要用于玩游戏者占2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30%,其他约占8%,由此可见大约62%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娱乐;另一方面,各高校计算机教学安排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3],如计算机基础教学编排不合理、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不合理、不同层次学生一起上课,教学难度较大等等,因此,众多教育管理者,甚至是一线任课教师也认为,这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已经大大减弱。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都进行删减。以我校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来的72学时,压缩为现在的48学时,压缩了1/3。这使得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无法进行,课程不得不进行深度改革。

1.2 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除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还应该突出应用。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和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利用计算机”和“解决问题”这两点为主线展开。

当代计算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可以多角度使用,它可以像汽车一样,通过简单操作来驾驭;也可以像数学原理或公式一样,需要懂得原理才能深度使用。对计算机多层次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应该定位于肩负历史和时代使命,不能只将计算机作为低层次工具开展教学。面对“利用计算机”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从计算机原理角度组织教学内容,这种定位并非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而是真正将大学计算机回归到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同样基础性地位的过程。

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进一步展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就涉及到如何抽象问题的计算特性,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 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2.1 课程设置的调整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是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必修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内的课程体系有很大不同,应用型大学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当前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学生进校时的个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学生进校后应进行一次摸查,对确实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其他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是指在统一教学指导的前提下,基于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专业进行的,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教学过程和教学实验等。可以通过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计划的缜密分析,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访谈沟通,特别是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对计算机科学的依赖,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分为社科人文类、理工类、经管教育类、大农类等4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重点强调某些内容,这是面向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所以分类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不仅体现在课程讲授,也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中。

2.2 理论课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它是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一定要主动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死板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现在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设计好自己的课件,课件要丰富多彩,同时在内容组织上要合理生动,有吸引力,笔者认为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以讲授和演示为主,而对于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应采用渐进式案例教学[4],每一部分内容设置两个案例,让问题复杂程度从简到难,从基础到综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多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总之,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驱动,以渐进式案例教学为线索,以服务专业应用为目标,在高度浓缩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3 实验课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就更为重要。实验应注重对已有知识的验证,突出对未理解未掌握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对知识体系的探索,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2.3.1 对于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实验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一下,最后让学生去设计一个方案——配置一台具体的计算机。

2.3.2 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则可采用任务驱动[5]的方(下转第155页)(上接第92页)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是让学生使用实验平台,每个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练习题,这些是必须提交的,学生是必须完成的,同时每次实验都设计了思考题和实验相关知识,配置了综合学习与拓展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向更深层次拓展。

2.3.3 针对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配备一些虚拟实验,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做,这些虚拟实验兼顾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训练,考虑到与现行教学内容的关联,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培养基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计算意识,在有限的学时内将计算机科学的本质以及专业知识以有效的手段展示给学生,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技术途径。这部分实验可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3 结语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广受关注,改革的思路不尽相同,也不乏有建设性的理念和措施。笔者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尝试,分类教学和案例教学收到较好效果。

这些改革的实施将全面培养本科生和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学术意识,掌握牢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他们在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中,能够自学和自主应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终生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环境和任务变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0.

[2]韩桂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探究[J].软件导刊,2014(2):162-164.

[3]努尔阿里娅·吾不力卡斯木.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2579-2580.

[4]安晓洁.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4

关键词:aCm竞赛;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而行业企业却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计算机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出现了错位,让我们反思现有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014年6月刀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D型。随后,湘南学院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4年11月,湘南学院成为湖南首批两所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之一,转型发展符合国家和学校的转型政策,培养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我校参与aCm竞赛的历程,以赛促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但是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却逐年降低。

第一,由于本科办学时间较短、财政投入偏少等原因,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训练场地有限,实验设备较为落后,受传统培养方式的影响,偏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操作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地方本科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较慢,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又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与理论未能及时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来,出现了授课内容与计算机应用新技术脱节现象。

第三,计算机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由于专业课时有限,实践训练有待加强,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缺乏一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

第四,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未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

第五,传统的实验考核、作业批阅都由教师人工完成,受限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缺乏严谨的数据进行测试,降低了实践与练习效果。

第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还停留在纸质试卷上,学生只需通过死记硬背便能获得高分,但遇到实际问题却不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动手解决,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

3.aCm竞赛简介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aCm/iCpC)是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e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简称aCm)的世界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计算机竞赛田,也是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赛事,被誉为计算机界的“奥林匹克”。aCm竞赛从197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40届,备受世界著名行业企业高度关注,aCm获奖者成为各大行业企业争抢对象。iBm公司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长期赞助者,亚洲(中国)区域赛则由国内著名公司华为、阿里巴巴等领衔冠名。aCm竞赛成绩成为百度、腾讯等著名行业企业招聘的重要参考条件。

aCm竞赛是各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成果的直接体现,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aCm竞赛旨在使大学生通过计算机来充分展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涵盖的内容很广,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策略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Cm竞赛提倡创新和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在构建全新的软件程序时尽情发挥创意,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在强压力下的实践操作能力。

4.建立依托aCm竞赛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由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组成。专业教育分为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包涵其它学科综合教育。依托aCm竞赛优势,将其融入计算机人才培养,可以弥补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1)aCm在线评测系统开发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湘南学院aCm在线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学生学习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等程序设计类课程提供一个学习、练习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团队合作、协作分工,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学习了软件开发理论,并将之贯穿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对科研项目兴趣,提高了学生软件开发水平和学术水平,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项目实践让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获取了开发实际软件项目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价值感,提升学生适应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就业竞争力。

2)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水平

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aCm竞赛引入程序设计类课程日常教学中,可以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和以笔试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学生通过aCm在线评测系统进行实践训练,教师通过答题情况来反馈学生对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aCm在线测评系统考核结束后的最终排名为主和平时成绩及实验成绩为辅进行课程评价。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业和实验,随意性大,题意模糊,解答也模糊。而aCm在线评测系统要求非常严格,题意清晰,解答精确。aCm竞赛虽然要求程序运行结果与题意完全符合,但并不限制用何种算法去实现,学生可以尝试各种可以实现的算法,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aCm竞赛涵盖计算机、数学、英语、心理学等学科,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3)以赛促学,建立四级竞赛学习机制

第一级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与练习。程序设计类课程任课教师在aCm在线评测系统布置作业和实验,根据做题情况的动态排名来确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级是每年五月定期举行湘南学院aCm程序设计竞赛,吸引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aCm竞赛,选拔优秀学生组建aCm集训队,利用晚上和周末进行系统学习与集训,通过aCm集训队员带动其他学生提高编程水平。第三级是积极参加每年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让学生走出去同全省各高校学生进行竞争,大力宣传所获成果,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第四级是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组织的程序设计比赛。一些著名行业企业通过举办竞赛来选拔人才,如Google公司举办的GoogleCodeJam程序o计竞赛、百度公司举办的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计蒜客在线教育举办的计蒜之道程序设计大赛等。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可以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学习动力,尽快弥补短板,提高就业能力。

4)建立aCm竞赛与人才培养共赢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理想成绩,应建立aCm竞赛与人才培养共赢机制,既可以为aCm竞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又能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具体的举措建议如下:建立aCm在线评测系统,为学生提供学习、训练和交流的平台;成立校aCm协会,通过协会来推动学生的参与,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梯队,实行老队员带新队员,形成互相学习、竞相赶超的学习氛围;完善aCm竞赛激励机制,对获奖的学生按获奖级别及时给予现金奖励和学分减免,对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补助和现金奖励、职位晋升、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时给予政策倾斜用,对组织参赛的二级学院给予肯定和奖励。

5.依托aCm竞赛,培养应用型人才

依托aCm竞赛建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将aCm竞赛制度纳人教学体系,成为常规性、制度化的工作,积极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搭建aCm学习平台,建设aCm开放性实验室

构建aCm在线评测系统,学生可以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使用电脑在线做题,系统自动返回做题评测结果,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建设aCm开放性实验室,配备专业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的指导教师给予适时指导,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学生通过aCm在线评测系统,自主练习,采用算法分析、程序优化、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扩大aCm竞赛的受益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aCm竞赛已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将aCm竞赛内容列入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教学案例,扩大赛后的延伸效益,把aCm竞赛融入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专业改革和建设。在四级竞赛学习机制中,无论是作业、实验,还是校赛、省赛、企业赛,由于均采用动态排名,客观公正,因此可以激发aCm队员编程兴趣和积极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学风,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4)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四级竞赛机制中,无论是练习还是竞赛,参赛队员都能看见即时动态排名和做题情况,这样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能否及时调整心态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平时训练和不同级别的竞赛,可充分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其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竞争优势。

5)通过aCm组队集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适应行业企业开发应用软件的需求,按照aCm竞赛规则,采用3人一组共用一台电脑进行组队训练模式,组员之间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

6)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由于计算机专业资料大多数是英文资料,按aCm/iCpC规则组织的竞赛基本上是英文题目,这让参加aCm竞赛的学生长期进行英语学习,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6.应用效果

2005年开始,湖南省教育厅每年都主办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我校每年均组队参赛,我们将基于aCm竞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应用到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我校在省赛获奖率和获奖级别一直居省内地方本科高校前列。2014年获得湖南省十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1个,2015年获得湖南省十一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2016年获得湖南省十二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这些成绩足以说明本文提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适合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5

1.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了解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语义、结构以及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再根据自身特点在适当的学期开设部分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笔者认为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如下问题。

1.1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笔者注意到在某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in.com/p-18830812.html)中提到“学生应获取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在该专业“教学进程表”中,第一学期专业必修课为学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学期开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五门”程序设计类"语言选修课(每门课程3.5学分,63学时),并开设包括“数据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等7门“应用技术类”选修课程(每门课程3.5学分,54学时),并要求"每名学生至少修读3学分的计算机模块课程,根据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优先修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显然,培养方案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是一个模糊概念。另一方面,把除“计算机文化基础”外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则说明其中的任一门课程都不是必需的后继课程。如果某学生在学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后,又选且仅选修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或”网络技术与应用“课,仅表明该学生只具有定的”应用计算机的基础。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1.2基础培养与能力培养相脱节

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多数学校在“通识与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但有不少专业在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中没有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明确要求,仅要求“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等。如某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培养基本规格要求”中仅有“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的要求,但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的“本学科大类必修课程”中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也有不少专业在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中特别强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在后继课程中有多少课程涉及计算机(特别是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以及这种能力培养的程度都不得而知。如果在后继课程中很少有课程涉及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或这种能力培养的程度不足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相比之下,把“程序设计语言”设置为选修课的做法可能更加合理,这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增加学生精力的有效投入。

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仅仅表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依赖于后继课程或实践对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因此,只有在后继课程中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应用计算机的条件和机会,才有可能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分类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可分为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过程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过程两种。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建立实际问题的抽象模型;构造求解抽象模型的算法;编写实现求解算法的计算机程序;编辑、调试、编译和运行计算机程序;由程序运行的输出获得所需的结果。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运行相应的应用软件(对于一些行业专用的通用软件,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系统设置);选择应用软件提供的相应功能;输入或选择相应功能所需的实际参数;获得相应的结果。由上述借助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

1)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产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过程,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则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

2)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说明为依据。

3)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开拓、发展和创新计算机应用的基础。

借助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表明:

1)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和“程序设计语言”课为培养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2)如果仅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定位于培养具有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的计算机应用现状来看,为学生开设“程序设计语言”课的必要性不大。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即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或称事务处理),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划分为两类四种,即一类为数值计算能力,另一类为数据处理能力,每—类再划分为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两种,即可分为以下四种:

①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②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③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④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基于上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分类,各专业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为本专业的学生确定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类型,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在后继课程中为学生设计符合本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的课程,使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所学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现状,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不同专业或不同培养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该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使本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特色。

3.基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分类的课程设置

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一定类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确定了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类型后,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设计出与培养相应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相适应的课程。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可分为两类,即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应为:

1)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之间密切联系、目标一致;

2)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应有所不同;

3)在原则1和2的前提下,以选修课的形式达到同一专业培养具有不同能力类型学生的目标。

具体的课程设置应由专业院系提出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再由负责计算机教学的部门根据能力需求,与学生所在院系协商并最终确定。

以下按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分别给出培养不同能力类型的基础课程设置建议。

1)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由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得到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选择或构造求解抽象模型算法的能力;编写实现求解算法的计算机程序,编辑、调试、编译和运行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所以,对于该类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有较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学建模”和“计算方法”等课程,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建立抽象模型和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和顺序。

2)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相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而言,区别在于其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高,但应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所以,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等课程,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建立抽象模型和算法实现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和顺序。

3)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相对于应具有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而言,涉及的算法较简单,但对数据的组织和基本操作较频繁。所以,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和以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为基本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等课程,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数据组织和数据操作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和顺序。

4)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则应重点培养学生以所学专业事务处理为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以所学专业事务处理为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两到三门(最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和用计算机实现所学专业事务处理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

4.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课程的内容应服务于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传统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与调整,如把“数学建模”、“计算方法”和“数学软件”三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学生提供能够体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全过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从面对实际问题到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到相应算法的计算机实现的全过程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仅有基础是不够的,只有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在后继课程和实践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反复多次的运用和实践其所学基础的机会,如把专业课程和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5.结语

按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分类,并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可以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可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相适应,从而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基础培养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现象。

由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和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借助于计算机完成专业课中需要完成的数值计算或事务处理任务,使其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得以多次运用和实践。使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以巩固和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

实施按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分类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前提是:

1)能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明确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类型;

2)能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明确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标;

3)能设计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

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严格的论证。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6

关键词:工程计算能力;计算基础教育;理工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经过了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几代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他们针对我国理工类大学生的特点和中国国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理念和体系。但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如果仍然停留在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那将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很不适应。今天我们更应该强调培养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工程计算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各自的专业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为专业服务的作用。由此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转变为大学计算基础教育。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大学里的公共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公共课,并由专门的教学小组(教研室或计算中心)组织教学,依不同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因此理工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统一。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相继出台一些教学指导性意见,如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简称《白皮书》)以及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简称155号文件),虽然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但是培养目标和内容主要以教导学生如何操作好计算机或者说如何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体,没有强调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典型的理工类大学生为例,大学期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两门课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环境以及常用软件平台,在“程序设计”课程中也只是讲解编程的基本方法,其他课程更趋向于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课程。笔者认为,开设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没有涉及工程计算能力培养的内容,没有阐明工程计算能力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没有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以培养大学生现代工程计算能力为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大学生的培养,尤其是规模最大的理工类大学生的培养,应培养他们具有将计算机应用与自己专业知识密切结合的能力,这种结合实质上就是要增强大学生以计算机为基本工具的工程计算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操作计算机或使用某一个软件。回顾我国近三十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部分精力花在教大学生如何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上,如: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软件的使用等,没

作者简介:邹北骥(1961-),男,江西南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图像处理。

有涉及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历史不长,对于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没有深刻的认识。(2)存在误区,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操作技能就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3)师资问题。大部分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师都是学计算机专业出生的,对于计算机与其它专业的融合问题缺乏了解。(4)大部分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很少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开发,缺乏软件开发经验,不能体会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计算问题和工程计算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历史造成的,或者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他们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其它各专业领域的作用。

2工程计算能力培养

什么是工程计算能力?本文所述的工程计算能力是以现代计算机为工具的工程计算能力,也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多年以来,“计算方法”或“数值分析”课程是理工类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教给学生用数值求解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其中涉及到基本的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计算方法,如:递归求解等。然而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使得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计算方法变得更加丰富和神奇,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这些方法,以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笔者认为,理工类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培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建模能力

建模能力实质上就是数学建模的应用能力。在理工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该大力加强数学建模方法的学习,大力加强数学建模训练。理工类大学生面临不同领域工程问题,应用计算机求解这些问题的基础是数学建模。在过去几十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我们忽略了这一方面的培养,使得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从培养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的角度出发,应普遍开设数学建模课程。

2.2数据组织能力

工程计算能力培养的第二个方面是数据的组织能力。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是通过“数据结构”课程来教学生基本的数据组织方法。笔者认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为他们开设“数据结构”课程。我们应该认识到,“数据结构”课程中介绍的数据组织方法,如:堆栈、队列这些基本结构和树、链表等这些复杂结构绝不只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非计算机专业尤其是理工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样需要学习,而且对于他们来讲,这门课程更为重要。有一种观点认为:“数据结构”课程有较大难度,一般理工类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其实不然,历届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表明,理工类大学生大多通过自学学习“数据结构”课程,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优异。

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没有掌握好数据的组织方法,不会运用数据结构表达工程问题中的数据,又怎么可能学好程序设计课程?又怎么能编写好程序?几十年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强调了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但没有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实际上像一座空中楼阁,基础很不牢固。

2.3算法设计能力

算法是计算机计算的步骤描述,是实现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关键。培养理工类大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需要教给他们基本的算法思想和常用的算法。例如:基本的算法包括排序、递归、查找等。设想一个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如果大学期间对于计算机常用算法理解得比较深刻,应用得比较好,对于他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反之,如果对基本算法一无所知,如:不知道什么是递归算法,不知道什么是排序算法,那么对一些基本的工程问题他都会一筹莫展,甚至无法求解。因此基本算法的学习对于理工类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2.4程序设计能力

工程计算能力培养的第四个方面是程序设计能力,它是工程计算能力的实际载体,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最终要落实到计算机程序的开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编程。在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的基础上,以一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为模板,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运行规律,掌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等对于理工类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3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计算基础教育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一直沿用“计算机基础教育”这个名称。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围绕计算机本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教育,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应该用“计算基础教育”这个名称,其本质是要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以现代计算机为基本工具的工程计算能力,而不是关于计算机本身的科学与技术。长期以来,我国从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细节,有意或无意地将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引向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道路,越来越多的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致了,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机接口原理”、“多媒体技术”等。如此下去不仅大大增加了理工类大学生课程学习的负担,而且没有提高理工类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从观念和教学理念上转变,要清楚地认识理工类大学生工程计算能力的培养并不需要为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开设的那些课程内容,只是需要围绕“数学建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四个方面的基础课程。

4实施方案建议

综上所述,面向理工类大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工程计算能力培养需要从数学建模、数据结构、算法基础和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所有的教学要求、内容和目标都应该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笔者建议,针对理工类大学生的计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紧缩方案,开设的课程概括上述四方面内容,设置两门课程,分别为“大学计算基础”和“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另一个方案是扩展方案,开设四门课程,分别对应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数据结构基础”、“算法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种方案的内容、要求和课时见表1和表2。

表1方案1(压缩型)

课程名称主要内容要求与目标学时建议

大学计算基础1.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80

2.数学建模方法介绍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

3.数据结构基础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

4.算法基础掌握常用的算法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1.程序的基本概念

2.C语言程序设计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原理和运行方式

掌握C语言编程方法48

表2方案2(扩展型)

课程名称主要内容要求与目标学时建议

大学数学建模方法1.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80

2.数学建模方法介绍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

数据结构基础1.数据的组织方法掌握数据的组织方式48

2.基本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掌握队列、堆栈、链表等基本数据结构的应该

算法基础1.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法的思想、流程、表达方式及其与程序之间的关系48

2.基本算法及其应用掌握常用的算法

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的基本概念

2.C语言程序设计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原理和运行方式

掌握C语言编程方法48

5结束语

教育理念和观念的转变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形成共识,提出的方案需要通过论证和实践检验,建议相关部门

组织一部分长期从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学者进行研讨,针对理工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基础教育的内涵进行讨论,明确理工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因面向工程计算能力培养,文中提出的实施方案可在高水平大学试点。

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专业应用;实施方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148-03

ResearchontheComputerbasicCoursearchitectureServingfortheprofessionaleducation

LiGui-zhi,LiUYa-hui,wanGwei

(ComputerCenter,Beijing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computerbasiccoursearchitectureorientedtonon-computerspecialty,presentsanewhierarchicalcomputerbasiccoursestructureforprofessionalapplicationcombinedwithmanyyears'experienceoftheauthorincomputerbasisteaching.theimplementationschemeofthecoursearchitectureisdiscussed.thecoursesystemfullyembodiesthesupportingroleofcomputerbasicteachingtoprofessionaleducation,andisbeneficialtoattract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non-computerspecializedcomputerbasiccourse,givefullplayroletothecomputerbasiceducationintheprocessofrealizingapplication-orientedtalentscultivationobjective.

Keywords:computerbasis;coursearchitecture;professionalapplication;implementationscheme;teachingquality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已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达到信息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科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在体现支撑专业应用和社会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如何在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如何体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符合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要求的分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仍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2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信息素质与能力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因此,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在培养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各个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要求是有差异的。而目前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我校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要求的课程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VB)》),在知识分层与体现专业应用需求方面还缺乏明确的导向,使得计算机基础课不能与学生专业很好地结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概念和新技术如移动通信、物联网、大数据等不断涌现,但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还没有引入这些新概念和新技术,造成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应用需求脱轨,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有必要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以及实践体系,探索采用面向专业应用和社会应用的分层次的教学体系,使得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基础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3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既然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存在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轨的问题,所以要建立全新的以专业应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3]:

1)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专业需求特点。深入分析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建立服务于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要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2)课程内容要与学生专业以及计算机新技术深入结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开课计划中后续课程的先修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将来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使学生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为其专业课程服务。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要体现与专业融合的特点,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课程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需求。

4面向专业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

4.1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在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中,根据学生基础、专业特点等构建了面向对象、分层次的课程体系。首先将专业分为理工科非计算机类和文科类(包括经管类)两大专业类别,对不同类别专业分别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然后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领域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群、专业应用课群,如表1所示[4-8]。

表1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课程群层次\&课程\&面向专业\&基础课群\&计算机基础\&各专业(必修)\&C语言程序设计\&理工类(必修)\&VB程序设计\&文科类(必修)\&专业基础课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工类(限选)\&数据库技术及应用(SqlServer)\&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文科类(限选)\&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Dreamweaver)\&专业应用课群\&matlab软件使用\&理工类(选修)\&动态网站开发与管理(Jsp)\&计算机网络安全\&电子设计软件protel的使用\&物联网概论\&高级office应用\&文科类(选修)\&动态网站开发与管理(asp)\&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使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办公自动化技术\&三维动画设计\&会计电算化\&]

1)基础课群。包括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C、VB)两门课,是必修课,其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基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网络基础、办公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放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依据专业不同分别开始C和VB两个语言课程,重点讲授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掌握一门适应自己专业学科需要的编程工具语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专业基础课群。属于技术型课程,为计算机技术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根据不同专业对不同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来开设课程,培养学生应用特定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该层次课程按理工和文科类专业分别开设多个课程供学生选择。

3)专业应用课群。专业应用课群包括一些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从专业需求角度展现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和方法。有些专业特征非常明显的课程,如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使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等,一般可以由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该层次的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专业进行选修,通过该层次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4.2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1)选课方案。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采用“2+X+Y”方案(其中X为专业基础课程,Y为专业应用课程)。2是指基础课群的必选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是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按照专业分别开设C语言和VB语言,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选其一;X是指限制选择专业基础课群中的至少一门课程,其余的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自由选择;Y是指专业应用课群的任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自由选择多门课程学习。该选课方案兼顾学生的专业要求和兴趣爱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课程的知识体系也应该和相关专业融合,同一门课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讲授时,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讲授深度上应该有不同的授课标准,更多的关注相关专业的应用需求,在教学内容上融合相关专业的案例。比如,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侧重讲解数据库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SqlServer数据库的使用,而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则以access数据库为例侧重讲解数据库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课程的实验体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面向专业应用的多层次课程体系结构,实验体系的设计也要体现与专业融合的特征,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划分为“基础与验证型实验”、“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其中研究与创新型实验是最高层次的实验,重点是锻炼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3)课程体系实施过程。该课程体系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群的课程,即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解,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群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群中的课程,使得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修完专业应用中的基础课程,这两个层次的课程对专业领域课程的学习起到支撑作用;而专业应用课群中的课程则从第三、四学期开始开设,在前两个层次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在专业课教学当中引入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这个层次的课程教学直接面向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服务,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所在。

5结论

建立面向专业应用的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使得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基础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另外,能够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实现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功底,又懂专业知识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一明.新形势下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1):73-77.

[2]王晓勇,方跃峰,肖四友,等.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9-42.

[3]侯家利,唐红.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5):102-106.

[4]王建勇,魏中海.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39-41.

[5]王传安,宋雪压,赵生艳.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级教学体系的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1):81-83.

[6]尚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群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645-646.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8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

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1+X”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54-03

abstract:Forrecentdecades,theeducationofuniversitycomputerbasishasgotahugedevelopment.itsfundamentalstatusgraduallyhasbeenstrengthened,butfacesmanynewchallenges.the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deeply.Combinedwiththeschoolsituation,thereformideaof"1+X"modeofcurriculumsystemisputforward.agroupofcommoncoursesofcomputerfoundationissetup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ree-dimensionalteachingresources.afeasiblewayofscientizing,standardizingandrationalizingcomputerbasisteachingincollegesisgiven.

Keywords:basiccomputercommoncourse;"1+X"mode;curriculumsystem;resourceconstruction

0引言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有40多年历史,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之后步入正轨并得到普及,自21世纪初期,随着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人们在信息化急剧加速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个人的信息能力成为衡量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从“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应用基础”三个层次上规划制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面对其他学科对计算机应用的极大期望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并于2009年再次了《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以下简称为《基本要求》),其中明确作出了许多改革指导,将整个大学阶段计算机基础总体知识框架结构确立为“4领域X3层次”,并建立构建“1+X”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案,《基本要求》对发展和规范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最为权威、详尽的文件。

1机遇和挑战

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其基础性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呈现出“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的特点。但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出现了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和新的挑战。

1.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认识观念的挑战

许多人认为:“计算机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或者“学习计算机课程就是学习打字、office等基本软件”,或者“计算机就是编程”。这些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片面认识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专业培养计划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总课时一再被压缩;教师对该课程重视度不够,对其深度思考的很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仅仅满足于掌握基本的操作和能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在学校中教学资源也不能充分配置,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了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

而《基本要求》中一再强调,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仅是大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授什么是计算机,怎样使用计算机或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编程,更担负着当代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应和通识教育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课程一样重要,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的同时,更核心的是融入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展现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及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以使学生以后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

1.2对教学内容的挑战

计算机从问世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但其发展日新月异,运行速度从最初的每秒几十次到现在每秒近亿亿次运算,应用领域从最初的科学计算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等,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已成为了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伴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与现实脱节等情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既要跟上时代,能够反映当前新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也要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科学的知识体系,来体现计算机学科的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具有通过计算机终生学习的能力。这对夯实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的,其最终目的是教授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和相关专业沟通与融合,在不同的专业的授课中(比如说文科和理科),在课程组织、内容选取、讲授深度上必须有不同的授课标准,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而应该更多的关注相关专业的应用需求。

1.3学生差异

计算机基础教学对象覆盖面广、专业多,学生的基础、课程价值观、效用愿景及能力各不相同。起点不同:大部分学生是非零起点,也有些边远地区学生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起点存在很大差异;兴趣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点也不同,比如说文科学生对多媒体、网络等课程兴趣较高,而对程序设计课程兴趣一般,并且学习效果不如理科学生,艺术类学生对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的兴趣最高,不太接受程序设计课程;性别不同:男女的性别也会产生差异,男生在“成功悦纳”和“经验趋向”上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组织”和“课程价值”方面的得分比男生更胜一筹[3]。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合理设置规划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体系框架,成为许多高校必须研究的问题。

2建立“1+X”模式的分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

“1+X”模式的计算机公共课指的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以强调基础性知识为主、注重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突出学生在本专业实际应用的课程。针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打破了原有的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起点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并且在丰富和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使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有分有合,建立如图1所示的“1+X”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的分类、分层次的教学课程体系。

在建立的“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综合与应用”三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之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综合与应用”与专业类别或综合性应用直接相关,而“技术与方法”层次则介于两者之间。其中,“1”是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以及网络基础知识;“X”是指分文理科、分不同专业的若干门计算机核心课程(必修或选修),“X”可以灵活的采用“必修”或“选修”方式解决学时限制问题。因此,采用“1+X”(计算机基础+若干门必修、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体系是立论本论题的基本和重要概念之一。

具体的实施计划是,第一学年用必修的方式对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为主,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第二学年可以给理工专业(本校中主要有:数学系、物电系、地理系等)开设程序设计基础,主要讲授基本数据类型、基本程序控制结构、过程与函数、构造型数据类型、基本输入输出、常用算法与问题求解、程序的基本调试过程等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能,初步具备利用程序设计技术求解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文科专业(中文系、英语系、政史系)开设不同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定义、数据查询和数据操纵以及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方式,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课后大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并将其评审作为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学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选修不同的课程。如本校学前教育的学生可以选修“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主要内容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声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数据信息的压缩原理和标准,掌握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方法,能够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培养多媒体应用能力。而经济管理、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电子商务”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电子商务和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及其流程中各个环节与操作方法的基本技能及运作模式,使得学生掌握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络营销、网络安全认证、网上支付与结算等相关操作技能,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能力。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除了部分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外,更多的是与专业应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需要考虑相关专业类别的需求。因此,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融合相关专业的案例;开设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新课程;在专业课程中,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本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应用计算机深化所在专业的研究能力。

3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是整个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使学生验证、理解和巩固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于“1+X”的课程体系建构,相应的实验内容也设计为多层次、多样化,其实验层次可以划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其中综合创新型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课程可以预先设定研究题目,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以设计一个项目或完成一个课题为实验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有关课程或自学方式,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验项目,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写出有见解的心得体会。验证型实验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努力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必定对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编写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教材,除了要体现先进性、基础性和系统性之外,主要以“项目”和“案例”的方式进行编写,并且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相关专业有机的结合。同时编写相应课程的上机指导书,开发精品课程及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建设是网络平台建设的核心,每门课程至少应该包含课程简介、教学大纲、重难点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习题库及学生优秀作品等多种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和教师交流、查看作业、共享资源。

5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根据《基本要求》,不断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建立分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注意实践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从多方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陈小春.大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程学习中隐性知识的调查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6.6:43-56

[4]叶惠文,杜炫杰.面向应用能力,构建师范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三层次教育”课程体系――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课程改革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6):114-117

[5]杨玉良.实施通识教育,培养未来社会中坚[Zl.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第二十次全体会议大会交流发言材料,2010.

[6]王玉存,杨红香.高等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2.20(4):112-116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篇10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组织体系;环境体系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技术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更要具备计算机素质;不仅要懂得如何操作计算机,更要明白如何利用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强调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工具性,认识到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而养成积极、主动地使用计算机开展各种业务的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流行软件所带来的基于计算机工作的观念的变化,适应变化,融入其中。

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在校学生,而非短期培训学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素质,而非即学即用的技能。面对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与培训学生掌握几个流行软件相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并掌握新软件的能力、再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要求教学能促进、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确定了“以应用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操作技能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原则,确定课程内容和组织体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应根据其特点和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并提出改革思路。正确把握并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为高职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应该随着整个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还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特点,着力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在现阶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计算机与社会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和全球经济化紧密相关。因此,学习计算机技术不单纯是为了用计算机,更重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二)计算机历史与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历史是一部传奇,人类对计算机自动化的追求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它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发其创新意识。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结构,是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学习结构本身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通过了解计算机结构的发展,了解其技术发展的概貌。

(三)软件技术

在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中,软件的比重是最大的。学习计算机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学习软件的使用实现的。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已经呈现出作为新的社会媒体的重要地位。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获取信息是现代社会学习、工作、交流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知识的学习不应当停留在网络的使用上,应该把从网络提取信息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

(五)计算机新技术和应用

包括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应根据专业特点设计针对本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多,层次多,但课程和课时都受到一定的客观限制,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把教学手段、过程作为重要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织体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的讲解为主,辅之以典型实用软件的

介绍;重点讲清有关的基本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知道怎么操作计算机,到为什么要这么操作。讲解引导入门的作用,学生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自修有关计算机更深入的课程。学生通过若干软件的学习能够基本熟悉计算机中的各种操作技巧及原理,并加以应用。

由于内容丰富、知识面宽、理性概念比较抽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能占用太多学时,因此,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一方面,我们采取“课堂讲授——流行软件演示——理性思考——主动实验——深层再思考——再实践”的教学实验过程,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同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支持这一过程的实现。比如,讲授过程和演示过程全面采用多媒体教案、多媒体软件演示课件、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等。

学生经过上述循环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强调“思考”。学生通过思考才能体会到课程内容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前一个思考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课程内容到具体软件,是面向具体应用的部分;后一个思考则是提高、联想的过程,从一个软件联想到更多的软件,这是面向发展的部分。

为进一步约束学生自觉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环节、实验环节以及考试环节之间的互相配合,加强规范化与制度化的教学过程管理,更好地实施管理,我们还进行了网络化实验管理与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支持学生有约束地完成开放式上机实验。网上考试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异地实验与同地考试相互结合,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环境体系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制

课题组研制了功能齐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充分考虑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融入了传统教学的主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课程的全部学习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参考资料、教学大纲、学习要求等多种资源,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库、试题库等备用资源。该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作业与自动批改等。网络教学平台支持资源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计算机考试系统”都融入了网络教学平台。

(二)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研制

作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开发了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F程序设计”三个计算机考试系统。

每个考试系统都装入近四千道试题和答案。试题中有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操作题等多种类型。试题库中试题除给出参考答案外,还有知识点,以控制试卷中不出现有相同知识点的试题。每个系统都可以进行试卷标准化选题、上机标准化选题。对于学生的机试成绩,系统自动评卷。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

课题组研究了与改革方案相对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有近500多张幻灯片、20多个屏幕剪辑,还有其他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种声音和图像文件等。这些幻灯片远远不只是一个单纯播放文本和图像的幻灯片,而是在上面放置了大量“对象”,可以执行各种功能。

在具体教学中,有大量的“对象”需要做实地演示操作,将这些“对象”放置在幻灯片上,并进行相应的激活设置,在播放幻灯片时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即可激活对象进行演示操作。在幻灯片上放置“对象”,在“对象”里书写讲稿,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在具有插入“对象”功能的“对象”里根据教学需要再嵌套“对象”,可以增加讲课的灵活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练过程经常脱节,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难以达到期望的目标。因而,要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水平,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一)内容繁杂,相关性差,学生难接受

以目前较流行的windows+office为例:第一部分为计算机概述,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的类型和用途;第二部分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主要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如操作系统的界面、文件管理、程序管理、计算机管理、帮助系统等;第三部分主要是office的使用,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等;第四部分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在该部分中包括网络的基础知识、internet的基本知识、internet的信息服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外,新的教材还增加了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数据库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相互独立,关联性小,但是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知识面宽。对教师来说,要求很高,对学生来说,学习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二)理论知识与操作并重,理论知识要记忆,操作要熟练

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上机操作和练习,掌握操作系统的特点、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另外,它是一门需要记忆的课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数制转换、网络的基础等内容要求记忆并且要能够灵活运用。因而,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与操作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安排理论与上机学时。

(三)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的深度和难度不易把握

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城市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比较好,有些中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根本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条件,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这种基础的差异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上机时面临的诱惑多,需要正确引导

由于计算机与其他的教学仪器不一样,具有通用性和多用性的特点,而初次接触计算机课程的学生难免会为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吸引,好奇心促使他们对计算机内的资源会做进一步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不一定全都对学习有好处,例如学生有可能会玩游戏,做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五)教学内容变化快,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更新与调整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知识更新快,而教学设备与教材更新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前瞻性,注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随时追踪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趋势,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前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J].计算机世界报,1999,(10).

[2]邢茹,王行恒.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调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