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急救医学进展十篇急救医学进展十篇

急救医学进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10

急救医学进展篇1

关键词急救医学现代进展系统工程

weanemergencytreatmentSalvemedicinemodemtimesevolve.LiChun-lin.maoCountypeople’sHospital,maoCounty6232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understandnowourcountyemergencytreatmentmedicineactualityandhistorialbackground.methodsadopteddevelopnewtechnicandmethodinemergencytheatmentsalvetocurrently,inordertoincreasemedicaltreatmentgualitylevelandcarrythroughandlyzed.ResultsfromiCUpuactice,doctoresandnurses;iatricalinstrument;receivedpatientkindetcexplainedweanemergencytreatmentsalvemedicineisonesystemicengineeringConclusionsweanemergencytreatmentsalvemedicinemodemtimesevolvebringevangelforvastenfant

【Keywords】emergencytreatmentmedicine;modemtimesevolve;Systemicengineering.

1概述

当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现有的小儿急救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及安全的需要,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现代及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急救网络体系呼之待出[1]。国内外较大的城市也紧相呼应,已建成或正准备筹建分中心。对于此种形势和现状,有必要提出儿科急救医学方面的现代进展情况,以引起组织急症抢救的领导者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儿科急症救治水平,为祖国的未来着想,为儿童造福。

2小儿急症抢救医学的目的及历史背景

目前,我国综合性医院分科已越来越细,但当遇到小儿危重疑难病症来院就医时,当时不能马上判断属于何科(内科或外科)时,就使救治的难度增大。开展急救医学的目的,是组织抢救小组,运用现代的先进医疗设备,集思广益,积极抢救患儿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国外小儿急救组织成立较早,1960年美国和加拿大成立了儿科iCU,西德于1965年成立。随着急救医学的临床经验积累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常进行这方面的学术交流,因此,学术资料也不断增多。北美儿科临床杂志于1980年8月发表了iCU专利,并于1981年4月美国在Boston召开了“儿科危重病儿急救问题”会议。我国于1979年~1980年先后在陕西临潼和湖南长沙召开了两次感染性休克会议。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主办的“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于1994年2月创刊,1997年12月经国家科委批准转为正式刊物,1998年第1期开始成为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杂志。于2004年为止已举行了六届全国儿科新进展、重症诊治新技术研讨会,并于2005年10月10―18日在深圳市召开第七届全国儿科学新进展,危重症诊治新技术学术会议。

3建立儿科iCU的实践意义

在医院中建立iCU,许多医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样做有很多好处:①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因为有固定的抢救室和抢救设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并通过监护,可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能防止经验不足或判断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②能根据病情和需要及时进行生化检测,以判断病情及进展,随时调整治疗措施,大大提高了疗效。③通过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既提高了医疗质量又总结了经验,并使医患双方满意,提高了社会效益。

但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开展iCU工作中,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收入iCU病人指征,对于一般轻病人不宜收入iCU,以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同时又避免加大医护人员的过多的工作量。

负责iCU的医护人员,必须是受过iCU严格训练,并经过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培训的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机械人工呼吸、气管插管[2]、脑复苏、呼吸道疾病的抢救、氧气疗法、新生儿急症及各种急症诊疗等。作为iCU医师,应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及专业急救知识,能独立判断病情并有对应急抢救的处理措施能力。国外iCU中专业护士是护校毕业后,还要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才能进入iCU工作[3]。其专业学习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课及临床实习。在iCU实习中,主要学习如何密切观察病情,如何正确应用医疗仪器,以及对病情的判断和特殊护理操作规程技术。

4iCU中的医疗器械设备

在抢救危重病儿中,医院的iCU应根据医疗机构的经济条件尽可能添置必要的医疗器械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起搏器、除颤仪、气管切开包等。医护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过硬的诊疗技术知识,才能达到最大产治疗抢救成功效果。对患aRDS患儿应正确运用氧疗,包括:①鼻导管给氧,②面、头罩给氧,③皮囊加压给氧,④持续气道正压(Cpap)给氧,⑤机械通气,⑥高频道气。另外,在iCU中应备有新生儿暖箱,并有能随时检测血气分析及其它生化项目,以随时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5iCU中收治的病种

iCU中收治疾病的种类,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按常见的病种介绍如下:

5.1心血管疾病及休克国外报道在iCU中收治的以心血管疾病及休克者居多。先天性心脏病收住院时,术前均需在iCU中密切观察,有时病儿需作人工呼吸者Cpap(持续正压)。有的患儿通过监护仪发现心律紊乱后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对有感染性休克病儿收入iCU治疗,必要时需作CVp(中心静脉压)监测,以判断有否循环血量不足抑或心衰存在,以指导补液。

5.2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failureaRF)为小儿时期常见急症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而导制呼吸(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并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此症可发生于早产儿、新生儿aRDS,肺透明膜病变,急性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哮喘持续状态、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炎,癫痫持续状态、化脓性脑膜炎、病脑、严重破伤风、严重中毒、以及心脏和脑外科手术前后等。治疗中,除给以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外,近年来用Cpap给氧、HFV、机械通气[4]、液体通气(pLV)一氧化氮(no)吸入,体外膜肺(eCmo)[5]的运用,已作为儿科呼吸急救的特殊技术,其疗效逐渐得到了肯定。

5.3其它,对于小儿外科的危重病儿,如意外创伤,重度烧伤,胸、脑、肺等器官的重大手术前后,均应收入iCU中观察。

另外,对于各种危重病儿,需要作较长时间气管插管或作气管切开者,因要密切观察病情,也需收入iCU留观,以便及时处理。

6急救网络建设

目前,建立急救网络对于缩短抢救半径,减少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度,科学分流病人,合理利用资源具有积极意义。要搞好这一工作,管理尤其重要。在抓管理工作中,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章立制,并注重责任落实;二是要实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使其规范化并提高效率;三是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并提高。

我国的急救网络建设推动了小儿急救医学的发展,并为广大儿童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参考文献:

[1]沈伟锋.试论建立区域性立体应急求援网络体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1):53-54.

[2]谢苗荣,周保利,杨立沛,等.医院评审的内容及我院急救系统现状及评审标准的差别[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7-8.

[3]陈德宇.全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12:2-4.

急救医学进展篇2

四川宜宾市紧急救援中心,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同时也有很多疾病、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的上升,并且大部分的疾病、事故都需要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因此,对急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逐渐的发展,各个医疗项目的建设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文章就此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关键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1(b)-0075-02

急诊医学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为人们看病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急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现阶段,急诊医学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基层医院的急诊来说,其发展的状况不是很乐观。一方面其医疗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编制,另一方面,大量的伤患前来就诊,但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重重。

1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

想要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建设提供相应的意见,就要对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医院院前急诊需要新型的医学理论,对于新时期急诊医学理论其主要是分析急诊医学的出现,其实伴随着新时期医学的不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并将救助措施作为辅助性手段,基于整体研究以及科学管理而最终产生的一类临床性学科类别之一。同时,相较于常规临床学科类别来说,此学科其具备独立性,主要涉及到院前、院内以及监护三位一体的治疗监管体系,很显然三部分不可分割,所以形成了三环理论地位[1]。

其次从医院院前急救的工作情况来看,医院的急诊科室的模式可以根据坐诊医生的工作性质简单的分为3类,第一类就是在急诊科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并且这些医护人员都是几个固定的专科医生,比如骨科、外科等。第二类就是需要固定的急诊医师进行支援,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部分的急诊工作,但在支援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门诊和专科的帮助。第三类就是能够完全自主的完成任务。

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的调查来说,我国目前的急诊医学的主要状况可以说是依赖为主的形式,由于支援较少且不自主,这都使我国一直处于一种医院领导对于急诊科的不重视的状态,这样就导致急诊科不能全面的建设[2]。急诊科在医院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不能被同级的科室所重视,急诊科的职称晋升也很费劲。由于急诊室是最先接触患者的地方,其中就会出现一些暴力的倾向等情况。

2医院院前急诊所存在的问题

2.1对于医院院前急诊的重视度低

急诊医学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其他的国家而言,其发展较晚。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依然不影响急诊医学在医疗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据调查显示,某医院2013年从1月份到12月共收治住院病人高达7000余例,其中急诊救治就占了1000例,约占1/7,可以说急诊医学为医院的效益带来了积极地作用。换个角度看,急诊医学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了医疗事业的效益,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人们的生命,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现实中,很多人都把急诊医学看成是接接病人、抬担架、接电话等等,社会上对于急诊医学的定义很低,因此也导致医疗事业对于急诊医学的重视度不高。

2.2对于急诊医学的管理不严格

目前,我国的急诊医学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公益事业,由于交通事故以及报警现场等很多方面的影响,都需要急诊医学的参与,但长期的运作中,就有很多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些受伤人员在报警的过程中也会直接拨打120,就会造成双方之间对于报案人的争抢,从而导致一些人由于失血过多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医院对于急诊医院一定要创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使急诊医学发挥积极的作用[3]。

2.3不能较好的适应院外急救

基层医院的急救工作,在遇到院外急救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基层医院的院外急诊发展状况不是很好,当出现院外急救状况是会因为准备情况没有做好,从而只能盲目的对其进行抢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部分就诊人员的二次伤害[4]。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需要进行院外急救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并且死亡率逐年的提高。从而医院应该考虑加强医院的院外急诊工作,在各个方面对院外急救工作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在人力、设备、车辆方面更应该给予最大的支持。

2.4急诊医学的人员专业水平低、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因此对于从事急诊医学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专业正规的知识训练,这种情况在基层工作中最为突出[5]。我国目前最常出现的就是医生乱转科的现象。对于急诊科来说,其面临的思想较为严重,很多人都把急诊科看做是机构的改革,很多有专业技能的人都不愿意去急诊科,这就使得院前的急救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急诊科人员较少,由于急诊的工作任务量非常大,就会导致急诊工作人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培训的机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急诊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且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状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医疗事业的急救质量和发展。

2.5急诊医学在急救中所用的的设备以及车辆通讯等不满足需求

一些医院对于急诊医学的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急诊科在受单位以及地域等影响,不能够有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车辆以及通讯网络等,这就降低了急救的几率,使部分的患者不能及时的得到救治。目前很多的医院都以急救的名义去购买车辆以及办理相应的手续等,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对于急救车以及急救设备的置办问题就是空话,因此我国目前应对急救设备的更新与添加不断的加强。

3如何建设基层医院院前急救

3.1急诊科全面建设

目前统计来看[6],有些急诊科设立了100~500张床位,可每日的急诊量也就在10几个之间,这样的建设只能说是浪费,对于这样的建设也是不现实没必要的。对于原有的依赖型的急诊科来说已经被新形势下的急诊科所淘汰。对于现在的急诊科的建设一定要全面,其主要是支援形式为主,急诊科必须要独立,且有固定的救护人员,在急诊科重要配备5~6名的医生和7~8名的护士。一定要充分的和其他的科室进行协调工作。对于急诊室的建设成立后,一定要建立快速积极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得以治疗。

3.2对于院前急救要加强开展的力度

对于需要救助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就需要医院的院前急诊部门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并且加强急救工作的建设。在社会各种医疗工作以及社保工作中,院前急救是影响其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灾害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医治有着重要的地位。院前急救工作在处置伤患的过程中,要及时正确的进行操作,一旦发生失误,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并且当灾害突然发生时,院前急救工作就要及时的展开。院前急救小组要进行24h随时待命,保证对伤患进行及时的抢救,并且还应该保证抢救的成功率。这样才可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增加。

3.3建立绿色通道

对于我国的急诊医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一个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提高急救的质量,对于急救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绿色通道的建设,可以使急诊人员与其他科室的人员共同值班,这样就可以在急危重症患者及时的得到救治。

3.4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

据统计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医院急诊科都设立了5~6个重症监护病床,这样的建设不仅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医院的总体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了。对于重症患者病房中医护人员的选择,一定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对重症患者给予最好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医院也可以适当的开展对于专业上的培训等,这样就能够使得急诊科得以全面的发展,使得医院树立更伟大的形象[7]。

4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对人才的培养

由于相对于医院其他部门的来说,急诊工作拥有工作量大、薪资低、纠纷多、晋升难等缺点,使得很多医护工作人员都对急诊室望而却步,并且在急诊部门工作,还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在以上原因下,急诊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了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不能正常的开展。实际情况当中也是这样的表现,全国各大医院,急诊部门发展较好的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基层医院急救的建设就需要培养大量能胜任此工作的人才,能在急救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可以承受大量的工作,随时都可以出诊。其次就是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因为急诊室是一个综合学科的部门。第三就是能有良好的医德,并且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不论有什么样的患者出现,都要全心全意的对其进行救治。

想要建立健全急救科室,不仅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要求医院方面能做出一定的行动:首先,医院的领导层要对急诊提供一些优惠待遇,从而吸引很多的人才愿意到急诊部门工作,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政策,使政策上向急诊部门倾斜,促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院方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全方位支持急救建设工作的开展。其次就是相关的医疗管理部门颁布一定的政策,能让在急诊室工作的工作人员,进入正常的岗位编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医院积极的配合,因为急诊室是需要24h进行服务的,所以要制定相关的规定,要求定岗定编,使工作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

5结语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扩大中,基于目前的统计来看,我国的基层医院院前急诊的建设对于医疗事业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急诊医学现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医疗事业应该不断的强化和发展急诊医学,只有将急诊医院合理科学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为人民的看病提供方便,也为医疗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涂久生,费连兵,李学义,等.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25-827.

[2]周靖国.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3,26(15下旬刊).

[3]叶建华.高校医院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与管理[J].临床急诊杂志,2006,7(4):199-200.

[4]任祥美,李学贤,耿守祯,等.基层医院院前院内急救通道的建设[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7):408.

[5]邵久红.浅谈基层医院120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2014(2中旬刊):461-462.

[6]聂建平.基层医院普及工伤预防与院前急救技术的初步研究[C]//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

急救医学进展篇3

现状与问题

目前包头市二级以上医院十余家,大多数医院急诊科负责院前急救,为独立科室。各家医院急诊科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基本上无真正意义上的急诊iCU及急诊病房。由于急诊科医生的轮转制度,虽可熟练完成一般初步急诊急救工作,但缺乏对重症患者连续治疗和观察的专科经验,仍停留在简单初步的快速诊治水平上,尚缺乏深层的和延续的治疗。其他绝大多数医院急诊科采用模式是“支援型”及“转运型”,即:医师不固定,轮转急诊,病人在急诊科初步诊断,相关科室会诊,转入各专科进一步治疗。这样造成急诊医生什么病都看,什么都不精,学术水平无法提高。急诊工作无节假日,常常超负荷劳动,收入水平又明显低于专科医生,这些原因造成急诊医生心理不平衡,长期如此,将影响急诊急救的发展。

发展方向

国际上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应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如miCU、SiCU、niCU、piCU等[1]。建立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以保障公民生命安全,改变现有的急诊服务模式和制度已成为必然[2]。

笔者认为根据包头市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水平,医院急诊科应强化急诊急救体系一体化,即急诊(包括院外急救)-iCU(危重病监护强化治疗)-急诊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这一体系至少应首先在包头市三级医院尽快建立起来,因为有了iCU,可以大大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有了急诊病房,急诊科医生可以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培养急诊医生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整体认识,对急诊病人早期诊断和规范抢救大有益处。

建设措施

更新急诊急救理念:急诊急救医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正在逐年上升,这与广大急诊急救工作者不断更新急诊急救理念有极大关系,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证明更新急诊急救理念的重要性,飞速发展的急诊急救医学要求每一位从事急诊急救工作者都应该系统地接受和贯彻现代急诊急救的理论思维,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急诊急救专业技能,不断追踪、时时更新急诊急救知识及理论。

稳定及培养急诊急救队伍:医院急诊实现专业化救治、综合医院急诊应从依赖型、支援型向自主型转变,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急诊医疗专业队伍[3]。急诊急救医学在医疗专业中还属相对年轻的专业急诊急救医生的收入还不尽如人意,为稳定急诊急救队伍医院应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对急诊急救专业人才进行再培养和教育,支持他们参加学术活动及学习班,努力打造一支应急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急诊急救专业队伍。

规范急诊急救流程:要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变的更为顺畅,更为快捷,必须强化急诊急救一体化系统建设流程,减少院外急救,急诊科、中心iCU、各专科医生间反复、多次重新熟悉病情,交接观察的频繁程序,建立起更具连续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急诊急救流程,真正起到急危重患者绿色通道的作用。

强化急诊急救病历的管理与作用:目前,我国医院的病历管理上,急诊急救病历的管理相对混乱。这样不利于急诊急救专业发展,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还可能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应发挥作用,组织专家编制统一的急诊急救病历,强化病历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1.

急救医学进展篇4

【关键词】医院急诊急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63-01

在21世纪这样的大背景下,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的改变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并且在医学中有着屹立不倒的地位。因此,本文将从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这方面进行逐一论述。

1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

1.1医院急诊急救人才水平有限

从急诊医学发展史来看,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其特定专业内涵尚未形成一完善的体系,急诊急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远远满足不了急诊急救医疗的需求。由于急诊科编制不足,所缺的急诊急救人才只能由其他专业科室派人支援,所以急病得不到急治,或救治不当的事件屡见不鲜。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来看,急诊科需要24小时连续开诊,急诊科医护人员面对的救治群体病情危急,病种杂,病谱广,未知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多,病情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需要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及精湛的技术,尤其危急重患者抢救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故责任重,风险大。长期超强度的工作使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而且夜班频繁,十分辛苦,在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又无相应的倾斜激励机制,专业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相当普遍。

1.2医院急诊急救体系有时代不符

现代急诊医疗的原则是突出“时效”,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诊断与有效处理,重在“救命”,即以高超的医术和技能使危重患者脱离危险。但是目前由于医院急诊体制的不健全、不合理、非人性化,很多医院急诊科对就诊的危重患者特别是生命垂危患者仅分诊,再转送相应科室救治,频繁会诊往往因中间环节接口多而延误抢救时机,这种急诊不急的救治机制严重影响了急危重病人急救质量。除了制度本身的缺陷外,对贯穿急诊急救服务流程的质量要素和质量环节上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也远远不够;诊疗过程中的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难以预防质量缺陷,杜绝隐患纠纷,难以满足质量,且方便、安全的急诊救治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不少医院急诊急救工作质量、效率都低的症结所在。

1.3医院急诊急救的意识落后

落后于时代要求传统的急诊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形成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较少以患者为关注焦点,不能为患者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上提供全面、全过程的优质服务,这也是急诊医患纠纷的一个难点问题。传统的质量管理忽略医疗质量全过程控制如基础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等,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也是因传统急诊医疗管理理念的制约,没有考虑分析患者抱怨产生的原因,从急救服务过程、医疗环节、接口管理等方面找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持续有效的控制,加以及时改善,建立预防措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急救质量的需求。符合现代急诊医疗要求的管理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是人建立的,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制度何以能建立。因此,导致急诊医疗工作中诸多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观念的落后。

2医院急诊急救管理对策研究

2.1加强医院急诊急救管理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铁饭碗”思想已深入到医护人员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思想。面对当前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医护人员必须承认自己是服务者,要把“患者的满意才是我们的满意”作为自己的行为理念和医疗准则。近年来,虽然各个医院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优质服务活动,但服务不到位、缺乏人情味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急诊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切实认清形势,纠正医患错位,强化服务意识。由于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他们在接受医护人员的服务时,其心理、生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与健康人有差异。因此,医护人员在重视疾病诊治的同时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思想上由只重视疾病转变到重视患者上来,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爱。

2.2建立健全的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体系

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建设要根据本院本地区的病种特点,配备相应的先进仪器和设备,选派医术高明、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思路敏捷、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充实到急诊急救中心,使急诊急救中心机构健全、队伍业务素质提高、设施设备配套完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患者的需求。由于急诊病人较多,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医疗风险高,医院要高度重视急诊急救中心的工作,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分管急诊急救工作,如果遇到重大抢救,要亲临现场指挥。院长要定期听取急诊急救中心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不定期到急诊中心了解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相关科室如医务科、护理部要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急诊急救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以保证急诊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

2.3医院急诊急救管理中加入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包括病人的应急抢救预案和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应急预案。病人的应急抢救预案:急诊患者大多是由于中毒或创伤等意外伤害所致,且病情危重,一旦出现这种突发事件,对医院的抢救承受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平时缺乏准备或准备不充分,面对突发事件,医护人员会手忙脚乱,这将使病人丧失宝贵的抢救时机。因此,制定综合性或专门应急抢救预案对于提高医院的应急抢救能力极为重要。自身安全应急预案:目前,特大交通意外事故、地震、海啸、恐怖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在突发事故来临时,急诊急救中心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针对性的预案。预案内容包括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和医院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等,急救中心要定期开展自救训练,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结语:总之,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是发展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急救医学进展篇5

期盼21世纪是个安全世界的良愿,被2001年“911”事件及随之而来此起彼伏的天灾人祸所粉碎。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的,“我们的世界比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作为一个国际社会,相当被动。救援医学就这样为全球所关注,也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团、民众关心的课题。而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灾难发生后,各国救援队在现场实施医学救援时,普遍感到事先对护理在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笔者2005年1月在印尼与国际急救组织专家,印尼卫生部主管官员专家,尤其与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的同道们讨论中得到了共识,救援医学中蕴涵着救援护理学,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具重要的作用,决不可忽视。事实上救援护理学已伴随救援医学悄然而至。

由于历史、传统等缘由,即使是救援医学,对很多人而言也是陌生的,因此,本文首先要以一定篇幅来阐明此题。

1历史回顾:现代急救的概念与内涵

  纵观人类文明史,自19世纪中叶医学科学(medicalSc-ence)的形成并迅猛发展,近100多年的进展举世瞩目。医学科学标志人类文明进入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保徤、医疗实践发展等活动中,人类已逐步取得协调和主动。

现代急救医学或现代急救灾害医学(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是近40年来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突发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提出迫切的医疗需求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渗透,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在现场救护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modernemergencymedicine)随着急救医学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扩展,灾害医学也成为主要内容,或是其延伸。事实上,灾害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是致病原因、环境不同罢了。所以,1976年由国际medicine)和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iJ。

这个俱乐部的成立很快引起各国医学家的重视,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w,orldassocCationon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e)协会的主席即当代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peterSafar教授(已于2003年8月去世)该协会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在医院外抢救垂危病人的经验和现场急救组织,显然,仅仅依靠临床医生、医院内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waeDe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大会。

笔者认为:国内有些人士将急救医学(em)译成“急诊医学将活跃在医院外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emed¬icalServiceemS)译成“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将院外急救(prt-hospitalmedicalCare)译成“院前急救”是不确切的“急诊”主要在医院内的范围,医院外的广阔领域乃至地面、天空和海洋,“急诊’是无法概括难以覆盖的。我国卫生部十分重视中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早在1980年以国家卫生部名义向全国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正式文件11J。

现代急救、灾害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传统的医院内的急诊包括手术室在内其他临床科室抢救规范的提高;是对危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系统救治经验和理论上的完整和支持;更是在昔日简陋的医院外环境的基础救护(Firstaid)的重大发展;同时它将通讯、运输、计算机技术等纳入医学科学理论及应用范畴。我们可以这样宣称:现代急救医学,是对20世纪60年代尚未形成体系的急救医学的重大变革与革命。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可以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任何院内外的医学救援均伴随着护理活动的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救援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院内外的基础急救(Firstaid)还是心肺复苏(CpR),往往最早实施者就是护士,而这些急救技术本身包含着护理。可惜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形成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

事实上,救援护理学与救援医学相伴悄然而至,而在实践中绽放光彩,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独具的重要作用,创立救援医学护理学已呼之欲出。

2认清形势:严峻的‘天灾人祸”

意外灾害即天灾人祸,或称“突发公共事件”,在近30年来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1978年我国唐山地震以付出24万人的生命和城市被毁的代价,成为近400年来全球地震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

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灾害事故的威胁。城市化进程加速,社区在不断地兴建,发展与安全已《安全社区宣言》,提出安全的生活是一个基本权利,提出了“使人人安全”的口号。这是基于现代城市意外伤害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安全生产、生活而提出的,它已构成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现代化在继续恶化。

1989年12月22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4/236号决议,将20世纪最后的10年作为“国际减灾十年’。中国政府、社团等有关组织积极响应参与这一行动[3J。

当代急救医学泰斗peterSafar教授的匹兹堡大学国际心肺复苏研究中心,将研究重点也转向了对灾害医学的研究,更名为彼得沙法国际心肺复苏、灾害医学研究中心。这种变化,预示着灾害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学术内涵上已明显占据了重要地位,表明救援医学事实上已经形成。它对现代化救援医学服务(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在理念、机构、队伍、技术和装备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J。

国际减灾十年已过,灾害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但成绩也不小。联合国从中提炼了两条重要的理念。

一是“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forasaferworldinthe21stCentury),它既表明了全球灾害形势依然严重,减灾是一项持续而长期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减灾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转变,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必须在全球持久地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体现对人类在今后自身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

二是提出建设灾害“预防文化”(Buildingacultureofprevention)“预防文化”(国内多译成“安全文化”)是在减灾十年深入发展时形成的理念。这个重要理念的提出和实际运作,对各国防灾、减灾的活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

3科学共识:现代社会奠定了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的地位

  “911”这个特大的恶性突发事件表现出美国急救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911”事件后,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地区行政当局,进一步加强完善了这个体系。灾难并未因“911”事件后而减少,随之2002年10月12曰印尼巴厘岛的爆炸,2003年我国及一些国家发生了“非典’,阿尔及利亚、伊朗发生了大地震。2004年12月26曰印度洋地震海嘯灾难波及到东南亚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多个国家。在此次印度洋海嘯灾害中,国际社会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在救援上迅速作出反应,开展了全球性的救援活动。

21世纪初尤其2004年12月26日大海嘯救援等一系列救援活动中,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担其使命、无法开展其工作。“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地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在内则是现场实施急救的“主力军”;我国院内急诊科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师,经过规范培训及中国医师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的专业委员会考试考核合格,即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

灾害事故的现场医学救援包括赴伤病员集中点、难民营的巡诊医疗,面对大量的伤病员,伤病情一般皆为明朗,急需进行及时的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创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大量的急救护理操作。

幸存者还需要护士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即使在异国他乡语言交流困难的情况下,护士的“天使形象”和操作给予了伤员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

此外,高级护理人员是医学救援临时机构管理的重要成员。在此次印度洋海嘯救援中,笔者与各国救援队包括雅加达和印尼卫生部、国际SoS急救组织等专家们取得共识,现代社会已经奠定了护理学在医学救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视、不加强、不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将是救援工作的重大失误。

我国政府本着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于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总体预案内包含有医学救援预案,这为我国救援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持和条件保障,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救援医学事业及救援医学护理的创立和发展。

急救医学进展篇6

作者:赵峻峰,张婷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急救医学进展篇7

1.专线介绍

1999年4月18日市救护中心-仁济医院急救专线正式开通,成为全市首家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网络。当救护车在驶往仁济医院途中。救护人员用救护车上传呼机直接与救护中心总系,把救护车上病人的病情报告救护总台,救护总台随即拨通仁济医院急诊300专线电话,及时将病人院前病情、诊状及初步抢救措施等简要情况告知,仁济医院接到300专线电话后即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抢救人员、抢救设备、抢救药物到位,迎接救护车来院。

2.临床资料

1999年4月至11月,共有67位病人通过急救专线电话告知院前病情,抢救信心其中内科病人30例,主要为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神经内科病人21例,主要为脑溢血、中风偏瘫病人;神经外科病人8例,主要为脑外伤病人;普外科病人6例,主要为复合外伤;妇科病人2例,为宫外孕。

3.体会

3.1急诊抢救的时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急救专线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了抢救信息,使急诊室在病人来院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为处理危、重、急、伤病症最初阶段抢救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抢救工作及时、正确有效提供了保证这是急救专线其独特的优越性。

3.2为全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建立作出有意义探索国际抢救体系为院外-急诊-iCU为联合一体的系统。而目前我国院外、院内急救常是独立进行的。急救专线为院内、院外急救配合的联系进行做了有意义探索。

急救专线的开通,仅仅是第一步。今年我们在急救专线基础上与救护中心合作建立电脑急救通讯网络,以便进一步掌握病人院前的病情、心电图、抢救措施的动态变化从而争取为每一个病人的抢救机会,减少危重伤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抢救率和治愈率。为建立完善院外、院内联合急救体系,作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努力

4、典型病例

急救医学进展篇8

【关键词】急诊科;技术特征;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79-02

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急救模式的改变对急诊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急诊医学工作者仍被一些问题所困惑,而较为重要的是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关键可能在于我们仍为对这个新兴专业的技术特征和发展不甚明确,个别领导及职能部位对急诊工作认识不足,重临床轻急诊,重院内轻院外,急诊工作风险大、待遇低、工作累、无政策倾斜,这也是造成急诊队伍中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思想不牢固,优秀人才不愿进、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和讨论。

1急诊科的技术特征:

1.1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对急诊医学的定义决定了急诊科医生的专业特色。急诊医学的内涵包括院前急救、复苏、灾害医学、创伤、中毒、危重病、急诊医学管理七个方面。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其专业特色也会更明显,更不能代替。

1.2急诊科的功能定位:近年来,大家对急诊功能的定位逐步达成了以下共识:(1)生命和脏器功能急症的紧急抢救;(2)鉴别、分流,以最快速度完成急症的鉴别诊断,主动向各专科输送病人;(3)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治疗;(4)危重症的监护治疗;(5)灾难事件的急救。

1.3必须充分认识急诊医学的内涵1994年美国急救医学会将急救医学定义为:对于非预期的创伤或疾病即刻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学科。即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准备转出”为工作核心。

1.4急诊医学已成为临床二级学科急诊科已作为独立的临床学科在运作,但它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危重程度来界定,针对患者而言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这说明急救医学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涉及的疾病谱广,急症发生的随时性和急救技术面对的复杂多样性。

1.5急诊医学贯彻“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有的学者提出急诊医学是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涉及危重病,还涵盖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

1.6我院急诊科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只是“转运站”的做法,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现在急诊科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0%,配有专职麻醉师和固定的护士。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2急诊科的技术要求及特点:

2.1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急诊医学的技术范畴应重点放在对急诊危重病的紧急救治方面,因而建立一个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实施院前溶栓治疗,对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做了一些探索。我院急诊科于2005年6月专门组成院前溶栓小组,固定设置溶栓救治出诊箱,出诊人员有值班医师、护士和司机,一经接到病情报告即开往发病现场。在完善院急救体系中,我们还有计划地指导和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其ami早期诊断专业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心电图的识别,使基层人员具有院前早期溶栓治疗的意识,并及时与其进行诊治意见的交流、至今我院急诊科对所属医疗单位和附近社区431例ami病人实施了院前溶栓治疗,从发病至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280分钟明显缩短(p<0.01)。所有接受院前溶栓病人无1例死亡,经与院内溶栓病人比较,血管再通率和30日预后良好率均有所提高。

2.2急诊医师要掌握什么样的危重症技术?首先要有相应的设备支持,一是急诊学科带头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想的多,做的少,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二是缺乏整体发展计划,当遇到病情需要某种技术时,就想试着用,但往往因事先准备不足,多有失败。三是闯劲儿小,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失去机会。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的是要树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思想,做出年度调整计划,二要文献先行,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广泛调研,咨询或学习,充分了解该项技术的特点,内容,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并写出完整的综述。三是逐步实践,主要熟悉程序方法,不力求效果,待熟练后再选合适病例。

3急诊科的技术发展:

加强急救医疗队伍建设,应从突发卫生灾难事故医疗保障着眼,从满足平时社会急救医疗要求着手,从急救医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专业体系特点出发,发挥多学科技术优势,培养一批现代复合型急诊人才。

3.1首先应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协调,管理工作能力。具有宽广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丰富和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担任学科带头人,正确认识高学历,高职称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关系和差别,从根本上抓好医院的急诊医疗人才培养的工作。

3.2其次是抓好队伍建设。急诊医学涉及多学科跨系统专业知识,不是简单的预诊、分诊工作。我院拟从院前急救、创伤外科、复苏、中毒、急危重病医学为切入点,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培养提高,并不断补充年轻医师到这个队伍中,形成急诊医师人才梯队,满足临床需要。

3.3发展急诊专业,必须赢得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急诊医师这方面知识全面牢固,技术操作熟练。参加现场抢救很容易成为核心指挥员,对树立急诊专业形象非常重要。

3.4急诊科的专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大的急诊模式作为支持,这方面讨论很多,如院前急救---急诊室---iCU---一体化模式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模式,如果没有和则急诊队伍不能巩固,科室业务水平难以提高,急诊科名存实忘或有名无实。

3.5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我院急诊科2009年2月在急诊计算机单机管理基础上开始进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其功能包括:急诊病人登记;急诊病人查询;工作量、病种等统计。急诊病人登记系统的运行为急诊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有利于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有利于急诊工作正规化管理,有利于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通过网上交流可加强急诊专业人才的培训,进行急诊病例远程会诊、病例计论、交流经验、查阅中毒资料库,使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急诊医学的进展。

3.6加强急诊工作的协调:急诊患者出口不够畅是多数急诊科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1年共接诊患者73865例,其中25652例留观,1334例进入抢救室,两者共占急诊就诊人数的37%。同期仅有1032人被收住院,仅占留观与抢救室病人的3.8%。80%的急诊患者留观超过10天,而国外急诊病人留观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此外,在遇到多发复合外伤、涉及多系统危重病人紧急抢救时,各科室相互推诿、延误患者救治也是急诊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急诊疑难复杂病例的住院和多发复合外伤的抢救是医院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7确定地位、完善功能、规范行为:虽然,近年急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仍与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不相适应。急诊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入口,是医院医、教、研无法离开的。现阶段急诊功能的完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3.7.1决定性治疗前移:急诊危重伤病员病谱广泛、病情多甚重、凶险。存活与死亡间的时间狭小,稍一耽搁就会失去抢救生命的时机。因此,在积极实施复苏措施的同时,把决定性抢救治疗前伸到急诊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7.2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要视当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急诊科是否需拥有自己的eiCU或与全院综合iCU合并成为一体,则应根据医院情况而定。

3.7.3加强急诊外科的建设:近年来,急诊病种中创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死于创伤者在70万例左右,在人口死因中占第4位。另外,急诊工作的流程还不尽合理,很多抢救工作没有形成规范,随意性较强。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制度、简单易行的诊治常规是急诊工作的当务之急。

3.8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突出急诊医学特色

急诊科不仅有大量的临床工作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医院的现状,冠状动脉闭塞早期的溶栓治疗和及时pCi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再灌注治疗;在中毒方面的研究集中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研究;对急诊多发伤的研究,重点为创伤早期的治疗及多脏器衰竭的诊治。

参考文献:

[1]王佩燕,我国急诊/急救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改进的思考兼论“大急诊”、济南;第二届现代急诊医疗管理发展论坛资料汇编:105-108.

[2]邵孝鉷蒋朱明,急诊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3.

[3]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近十年的发展及未来展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5(20):1487-1488.

[4]梁子敬等,急诊医师专业特色的新思考,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15-1018.

[5]吕学苏,胡大一.急诊医疗的组织管理浅议[J].中国医药导刊,2005,7(2):103.

[6]王佩燕.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促进急诊医学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3):173-174.

急救医学进展篇9

【关键词】120急救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急救中心不仅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医疗急救服务的机构,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针对120急救中心人力资源经济现状调查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一、加强120急救中心建设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以及城市居民的急救意识提升,我国各地对于医疗急救服务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各地普遍存在急救中心的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城市急救需求的现象,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常出现虽然接通了120急救电话但无空闲急救车量的现象。相关文献指出,2010~2015年我国急救医疗呼叫率为83.6%、84.0%、85.5%、83.7%、85.4%,与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医疗急救呼叫率标准(95%)相距甚远。随着现代医疗体系以及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逐渐发展,我国政府对于基层地区医疗急救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在财政预算和设备采购方面增加了投入,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急救人员,导致医疗急救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这也是制约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的主要原因。

笔者以多年经验分析,要想提高我国院前急救水平,需要从加强急救中心团队专业化建设、加大专业急救人员的培养力度等方面着手,解决急救中心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急救中心建设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急救中心的人手不足、招聘难且人才流失严重,需要重点加大急救中心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以此满足社会对于医疗急救需求量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120急救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急救中心专业团队结构不合理

相关文献指出,编制外院前急救医生在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生总人数中的所占比重超过30%[1],也就是说急救中心的医生有三分之一为编制外急救医生,成为急救中心实施医疗急救的重要力量。编制外院前急救医生是指急救中心与相关服务公司签订合约指派来的医生,主要是为了解决急救中心人手不足的问题。大部分编制外院前急救医生不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编制条件,其没有职业资格证、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甚至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导致人民群众对医疗急救服务的不满。相关统计学指出,2010年-2015年某一急救中心编制内医生为43人,而编制外医生有68人;5年内离职编制内医生有31人,编制外医生38人;5年累计招聘123人,离职69人,说明急救中心的人才流失严重,急救中心的急救医生流失率高达27.4%[2]。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分析发现,编制外医生比重超过编制内医生所占比重,并且医生的流失率高,导致急救中心专业团队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高。

(二)院前急救团队整体技术职称不高

笔者在工作期间发现,院内科室的医生以博士、硕士学历较为常见;而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学历多为专科、本科为主,并且有约40%人员为后续教育所获学位,整体学历偏低,缺乏高学历人才。院前急救团队以初级医师、主治医师为主,在院前急救医生中的所占比重为75.8%,副主任、主任医师所占比重较低,仅为3.5%和2.3%;与医院其他科室相比,院前急救团队缺乏高级职称医师。此外,见习医师、助理医师在院前急救团队中的比重为20.6%,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其不具备独立进行医疗工作的能力。

(三)缺乏专业技能培训

院前急救工作与其他科室工作不相同,其需要在第一时间感到急救现场,并且没有其他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医师进行指导。传统的院前急救医师培养是采用一带一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而来。近些年,卫生部门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对急救医生的培养进行了规范,要求其在三年培训期间完全脱离院前急救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到医院临床工作中,这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急救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其临床反应能力,避免由于无法适应院前急救工作而离职的现象发生。

(四)从事院前急救专业工作的人员比重少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院前急救呼叫进行详细分类,无论伤患是否严重,均要求排除急救医生。有相关统计学指出,危重症伤员急救服务、一般疾病的院前服务以及患者的转院服务在急救工作中的发生率为25%、30%和45%,一般疾病的院前服务以及患者的转院服务在院前急救中的所占比重超过70%。这就导致了医院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急救需求;此外,急救医生需要完成大量非急救工作,例如送行动不便的患者出院或入院检查等,这些工作不需要医疗急救,仅仅是需要运输工具,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导致那些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得不到服务。

三、提升120急救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医疗急救服务法律规范以及相关标准

政府需要重视院前急救法律规范和相关标准,为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助于明确院前急救机构、医疗机构、公安机关、交通机构等机构在医疗急救服务中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患者、家属、急救医生以及医院的责任与义务。由于院前急救的公共服务性,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不仅仅关系着院前急救机构,同时与医疗机构、交通、公安等多部门相关,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合作与配合,加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完善医疗急救服务法律规范以及相关标准来规范各机构的行为,保障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建立院前急救分级制度

为了提高院前急救的工作效率,建立院前急救分级制度,能够有效优化院前急救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中对于急诊进行了详细分级,但是由于该方法在我国属于试点运行,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北京的试点中通过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非急救渠道的服务预约,通过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专车接送的方式,来缓解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的压力。通过建立健全院前急救分级制度,可以通过普通医疗服务实现非急救医疗服务,从而优化院前急救医疗资源的配置,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真正需要急救的伤患中。

(三)完善急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

参照国外先进医疗人才培养机构,完善我国急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院前急救工作的输送人才,从而缓解院前急救团队人手不足的问题。卫生部门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提供教育经费,教育部门制定人才培养指标,医学院提供教育所需资源,面向社会招收医学专业的专科、本科及专升本毕业生,实现院前急救人才资源的增长。在培养过程中,要结合院前急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并开展院内实践活动,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进而保障院前急救措施的有效实施。

结束语

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为院外伤患提供急救服务的任务,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以及公共管理的重要指标,在各种突发事件、大型活动、重大事故中作为医疗应急机构的基础保障,在维护公共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急救医学进展篇10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5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急救对象更加广泛、复杂,难度加大。我国目前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在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无专门的院前急救法规,对从事院前急救机构、人员、业务、救护车与装备等方面准入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存在着全国院前急救工作发展不平衡,网络建立仍不完善,资源配置不甚合理,缺少对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特殊的培训及配套政策,筹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1多发伤的定义

一般而言,多发伤是指同由于一个致伤因素而导致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严重损伤。在医学解释上多发伤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三个内涵:

第一个内涵是指:患者的损伤一般是由同一个致伤因素而引起的,而这一致伤因素主要指由于机械力所导致的损伤,比如说交通事故、坠落、火器、高空坠物等。而在医学领域,与多发伤极为相似的是复合伤,但是多发伤与复合伤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复合伤由不同致伤因素引起,如机械伤复合冲击伤、烧伤复合冲伤、烧伤复合放射伤。

第二个内涵是指:患者的损伤一般而言必须是由两个以上的致伤因素造成。按简明创伤分级标准,人体分为9个解剖部位:头部、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及盆腔、脊柱、上肢、下肢、皮肤。多发伤指上述9个解剖部位中有两个以上部位受伤。同一部位内的多个脏器损伤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也称为多发伤,但须冠以部位或脏器名称,如胸部多发伤、腹部多发伤、小肠多发伤、脑多发伤等。

第二个内涵是指:患者的损伤必须是严重的,对伤员生命构成威胁,需要立刻进行急诊处理的。一般而言严重损伤的定量标准一般是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16。

2急救护理的定义

急救护理学是医学上一个极为常见的一门学问,它主要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会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而且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它已经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

3多发伤急救护理的措施

3.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若为年长的患者还需检查是否佩戴假牙,若佩戴假牙就要取出假牙、血块,同时还需要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并给予面罩吸氧,其中将氧流量设定为4―6L/min。

3.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此措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加快补充有效血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但在进行血容量补充的时候也有许多的注意现象,这就要求进行医学急救的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这样可以极大地保证医学急救的质量同时为抢救工作争取时间和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最关键、最人性的一点就是可以大大的缓解病患的痛苦。

3.3及时控制出血以及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伤因为有出血和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很可能会由于出血过快、失血过多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血容量锐减从而导致休克,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医护人员要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3.4及时监测病患的身体状况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根据少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这样可以每时每刻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以确保医学急救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根据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的变化对患者进行适度、准确的急救活动。

3.5做好术前准备护土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以减少在手术过程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还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4体会

4.1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而且我们要根据多发伤患者的数量、受伤程度以及抢救任务重等特点,提前制定医护人员的抢救配合分工任务。这样可以极大的充分的利用时间和人力,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同时还可以极大的减少人员工作的重复,确保每一个伤患人员都有医可治,有药可用,极大地保证了伤患的康复率。

4.2熟练的医学急救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病情判断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医学急救的过程之中要做到严密观察,准确无误发现问题并快速的作出判断,及时处理;另一方面熟练的医学急救技能对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熟练的医学急救技术可以大大的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失误,而且拥有熟练的医学急救的医护人员也拥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医护人员的信心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手术成功的一个保障。

4.3重视心理护理。大多被送到医院进行医学急救的多发伤患者由于病情来的过于突然,大多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大多对于病情的不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辅导,以平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病情及时的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同时患者心理的平复对于医学急救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患者有强大的内心,这也可以极大地保证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康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