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力需求弹性十篇劳动力需求弹性十篇

劳动力需求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14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1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贸易开放;劳动力市场波动;劳动需求弹性;高新技术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1;F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14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20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本、资源、环境等硬约束下难以为继,已经不能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升级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课题,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增强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1]。同时,开放经济倒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2009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出口形势的恶化对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造成了市场压力,迫使企业转向技术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低技术产品在市场困境、成本压力、产业政策下逐步实现升级。在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深入开展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又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通过扩大对外开放而实现的[2]。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就业市场压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和严重依赖外资的产业部门,就业问题更为严峻。2012年,不熟练劳动力“短工化”现象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市场特征和社会问题被广泛关注,劳动者频繁更换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就业质量低下、劳动者漂泊无依感增强、社会管理成本增加、就业市场波动加剧、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那么,如何衡量就业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中国产业转型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就业风险呈现怎样的差异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产业调整和贸易开放宏观背景下,本研究对高、低技术两种产业的劳动需求波动进行比较,期望能为我国产业调整下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角度,为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减轻就业波动、完善就业保障带来政策层面的启示意义。该研究能够从三个层面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国家层面,劳动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安定。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成员一直在换工作,人口流动异常频繁,增加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人口频繁流动和迁徙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子女教育不连续、户籍人事关系调动、社保养老的缴纳等,都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检验产业转型及贸易开放过程中劳动市场尤其是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以为我们认识就业市场波动、防范就业风险、维护社会安定提供一个新颖的角度,把握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律性,在政策层面做到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减小社会运行成本,更有针对性地搭建预警、救助、培训、再就业等就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企业层面,劳动市场波动增大不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员工频繁跳槽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集聚与积累,尤其是对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中国企业,稳定劳动关系、打造稳固的人力资本团队更为重要,本文在贸易自由化宏观背景下检验高新技术企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可以为企业主动建立适应自身状况的劳动保障体系带来某些启示;劳动者层面,就业的平稳性和连续性事关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会给劳动者带来焦虑和不安定感,本文基于劳动者的就业风险,判断产业转型升级为就业波动带来的影响,相应改善措施的推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1劳动市场波动的衡量及作用机制

1.1劳动市场波动和风险的衡量

劳动市场波动以及就业风险一般用劳动需求弹性来度量。本文中劳动需求弹性指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即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劳动需求弹性反映劳动市场的敏感度,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外生冲击发生时将会导致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劳动需求弹性受到外生冲击后的变化是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考量方面。因此,劳动需求弹性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劳动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劳动市场结构的敏感度,劳动需求弹性的增加意味着外生冲击将会产生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会影响到收入分配、就业风险、工作的稳定性与劳动雇佣关系[3],较大的劳动需求弹性会给劳动者带来焦虑和不安定感,从而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评估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将有助于针对性地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以减轻劳动市场波动、化解劳动者就业风险。

1.2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最早进行劳动需求弹性的关系研究的是Rodric,他总结了劳动需求弹性上升会带来三个重要的后果[4]:

一是劳动需求弹性提高将导致非工资劳动成本由雇主向劳方转移,劳动者将承担更大份额的非工资劳动成本;二是在外生冲击导致劳动需求变化时,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将导致更大的工资和就业波动。劳动需求弹性较大的情形下,劳动需求曲线更为平坦,工资增长的幅度以及就业增长量都要大于劳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形;三是在享有超额利润的企业中,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将增强资方的地位,削弱劳动者在企业盈余分配谈判中的话语权,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租金[5],工资议价实际上是劳动者与雇佣方相互博弈讨价还价确定如何分配共享企业租金的的过程,基于该视角,劳动需求弹性增加意味着工人的可替代性增强,进而博弈力量受到制约,所获租金份额下降,进一步的后果是工会地位及其影响力的下降。imF的研究指出劳动需求弹性的上升可以解释收入中工资份额不断下降的现象[6]。

其他学者如Scheve和Slaughter[7]从不确定性角度阐述了劳动需求弹性与就业稳定性的关系。他们认为劳动者的就业安全与工资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不确定性大的工作会给劳动者带来较大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说,厌恶风险的劳动者更偏好较稳定的工作。外资企业劳动需求弹性较大可以部分解释外资企业工资较高的现象,因为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更大的就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大要求更高的工资来予以补偿。Fabbri,Slaughter&Heskel[8]也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增加可以有力地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劳动者的工作不安全感越来越严重,表现为较剧烈的收入波动,越来越短的工作合同期限等;其次,劳动需求弹性有助于解释工资谈判相对力量的演变,劳动需求弹性增加将会削弱劳动者在工资谈判时的地位。Bertrand[9]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可以影响劳方与资方共担风险的比例,例如劳动需求弹性较大的情况下,处于强势地位的资方可以签订长期的固定工资合同,这样劳动市场的波动风险就完全由劳动者来承担。

Slaughter[10]最早对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运用美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估计了生产性劳动力和非生产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然后引入贸易、技术、劳动力市场制度三类解释变量检验贸易自由化是否增加劳动需求弹性,共采用了10个贸易变量、3个技术变量和1个劳动市场制度变量,得出1960-1990年美国行业整体以及五个细分制造业行业的生产性劳动力变得更富有弹性,非生产性劳动力弹性没有增加,但有稍微降低。Krishna,mitra&Chinoy、Fajnzylber&maloney、Haouasa&Yagoubi、Bergin、Feenstra&Hanson[11-14]等分别对土耳其、拉丁美洲国家、巴基斯坦、突尼斯、印度的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各文献使用的数据、模型、变量、计量方法存在差异,致使实证结论并不一致[15]。

在研究我国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中,大部分文献集中于对水平变量如就业、工资收入、非熟练劳动力与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劳动要素市场扭曲、女性就业与家庭收入不平等、户籍与收入等的影响方面[16-23],但是劳动市场波动这个隐蔽但很重要指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劳动需求弹性方面的研究做出创新性工作的是南开大学的周申以及盛斌和牛蕊[24-26,3]。周申首次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检验,证实了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能够在统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显著地增大劳动需求弹性;盛斌和牛蕊利用中国产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进口贸易能够显著提高劳动需求弹性,而出口贸易和汇率则会降低劳动需求弹性。上述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不足是所运用的数据均为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应用行业数据进行研究相对于企业层面数据只是次优的,因为行业面板数据无法满足劳动供给完全由弹性的假设,因此无法克服劳动需求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同时以上研究也缺乏必要的稳健性检验。

在推导劳动需求模型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型微观企业数据库检验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和就业风险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考察我国贸易开放对两种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丰富现有的文献体系,同时对于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双重背景下识别我国的劳动市场波动状况、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2模型、数据及计量方法

2.1模型

为了说明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以及贸易开放对这种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借鉴Krishna,mitra&Chinoy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11],并做出进一步改进:即假设每个企业具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假设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有多个生产厂商,出售相近但不同质的商品,厂商之间不存在战略互动,但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定价权。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要素供给为充分弹性。因此,产业j中的企业i的逆需求函数为:

2.2数据

本文所用的企业层面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维护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区间为1998-2007年。该数据库提供企业劳动力人数、工资、总产业、工业增加值等关键变量信息。企业数量在1998年为165118家;至2007年增加到336767家,占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95%左右。

按照技术水平的高低,将35个部门分为两类:高技术产业部门与低技术产业部门,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劳动需求结构及增长速度、劳动――资本投入比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受到外部冲击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也不相同。尤其在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处于国家战略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劳动力由低技术部分流向高技术部门,因此有必要比较考察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受到的不同影响。

本文采用两种分类方法对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进行划分,分别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第一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下简称《高技术年鉴》)中高技术产业的分类目录,高技术产业包括核燃料加工、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公共软件服务等部门,其余的其他制造业部门划为低技术产业;第二种是借鉴盛斌和牛蕊(以下简称“盛斌方法”)研究中对高技术产业的分类,具体地,高技术产业部门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部门为低技术产业。

按照《高技术年鉴》分类为例,图1描述了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劳动需求增长率的对比。可以看到,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增长要快于低技术产业部门,在2007年,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较2006年增长4.46%,而低技术产业劳动需求增长率只有2.60%。

3实证结果分析

3.1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

对依据两种分类方法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应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式(11)进行估计,同时控制企业规模和年份固定效应,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应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汇报在表2中。结果显示:

(1)两个部门lnwijt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例如按照盛斌方法划分,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

求弹性值为-0.265,而低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为-0.260;以《高技术统计年鉴》方法划分,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弹性值为-0.272,而低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为-0.258。这与Hamermesh[30]所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15~-0.75之间”的论断相符,说明利用此模型估算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在合理取值范围内,意味着当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价格上升(或降低)1%时,高技术部门企业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65%-0.272%,而低技术部门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58%-0.260%。

(2)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绝对值相对较大,并且在两种产业划分方法下实证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稳健性,说明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比起低技术部门更富有弹性,意味着我国产业由低技术产业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劳动者将面临增大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见图3和图4),最终产品容易被替代,意味着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引致该产业部门对劳动需求的弹性较大;二是相比较以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低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的熟练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在遇到诸如贸易自由化等外生冲击后,这些成本比较高的要素可能被国外成本低的其他中间投入品替代,导致劳动力市场波动加剧。

(3)其他变量如全要素生产率lntFpLpijt显著为负,意味着我国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降低劳动需求;企业规模lnoutputijt符号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即企业规模与劳动需求正相关。该固定效应模型的总体R2在0.439-0.554区间内,显示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2

一、我国就业与GDp增长的实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与GDp增长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农部门的GDp增加是创造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二是非农就业弹性处于波动状态,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三是城镇新增就业不断增加,非农就业总量也处于增加的态势。经济体制转轨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是导致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就业弹性是GDp和就业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就业弹性正在逐步缩小,即GDp吸纳就业的能力在逐步减弱。使用这一结论要十分谨慎。因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总体就业弹性的计算反映的是城乡全部就业和GDp总量之间的增长关系,但由于非农产业未能吸纳的就业都被计入农业部门,这样,计算出来的就业弹性并不能真实反映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第二,现行的就业统计体系中,分部门计算就业弹性,所使用的就业数字不包括单位就业渠道之外的就业,这样大量的就业增长就被排除在计算之外,会造成就业弹性被大大低估。因此,计算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包括城镇非正规就业和农村非农就业)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实际上,由于我国处于迅速工业化的阶段,农业排斥劳动力是一个长期趋势。因此,农业部门很难创造新增就业需求,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通过非农部门的GDp增长来实现。根据现有的统计体系,我们可以计算出非农就业的增长情况以及非农GDp的增长情况。如表所示的是根据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GDp增长率、非农就业增长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非农就业弹性。数据显示,除了个别年份以外,非农GDp的增长率都在8%以上,“十五”期间的平均值也维持在9.5%左右的水平。根据该表所计算的弹性,可以做出如下的判断:非农就业弹性有波动,但并未表现出递减的趋势。

1991―2003年,非农就业弹性的平均值为0.3,这意味着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将会收到GDp和就业同时增长的效果。

二、我国每年拟定就业目标的做法和依据

近年来,我国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都拟定就业目标,这既体现了就业目标在当前宏观调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符合我国这样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拟定年度就业目标的主要依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自然变动,每年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因此,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都会有所变化,需要政府相机决策。二是宏观经济形势的短期波动,会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使得就业需求总量和结构不断变化,需要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就业目标。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判断劳动力供给的总体形势。

(二)在宏观调控中,将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增长目标挂钩。

(三)考虑就业弹性可能发生的变动,将产业布局、调控措施和就业吸纳能力挂钩。

三、今年就业与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与建议

(一)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实现就业目标所需的GDp增长速度

当前劳动力供给的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处于高峰期。“十五”期间,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都在1000万人以上,2004年和2005年每年仍然有1200万人。其中,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招生数的缺口在1100万以上,形成主要的劳动力供给群体。

2.高校毕业生数在逐年增加。2001年和2002年,两年的高校招生总数为589万人,较此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5年的第三季度开始,这些高校毕业生将相继进入劳动力市场,并形成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3.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停止。劳动参与率降低会在实际上减少劳动力供给,但微观调查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在近年趋于停止,维持在66―70%的水平。

综合上述主要因素,判断今年的新增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1000万人左右。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GDp的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就业弹性是由相对长期的一些因素所决定,但GDp增速的决定相对短期。如果非农就业弹性维持在1991年以来的平均水平(0.3左右),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经济增长率需要维持在8%的水平。如果非农就业弹性处于低位水平(0.23左右),则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非农经济增长率需要维持在10%的水平。将8―10%的非农经济增长率换算成全口径的GDp增长率,大约为7.3―9%。

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GDp增长速度达到8.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0%、10.8%和8.0%。根据以往经验统计,后三季度GDp增速要达到7―9%。但如果宏观调控力度继续加大,后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将不利于就业的总体平衡。

(二)实现今年就业增长目标的对策建议

1.需要注意宏观调控目标和时机选择,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劳动力供给压力较大,也有可能出现高失业的时期。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积极调控就业需求的两个基本要素: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注意,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就业机会。

2.继续鼓励非正规就业,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有侧重地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趋紧,不仅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就业弹性也需要处于高位值,这要求鼓励各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同时,劳动关系管理和其他劳动力市场规制措施的出台,要审慎地选择时机。

3.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动态地调整和统筹就业政策。农业部门虽然不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联动,仍然会对整体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速度和数量,受到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相对收入关系的影响。继续保持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将有利于减轻非农部门就业的压力。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3

关键词:需求交叉弹性;农产品;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2202

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原因除了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难以按照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及时、灵活地安排和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外,最重要是面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较大。若增加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是稳定地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发展政策中最重要的是农产品价格政策。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交换价格的不合理性是导致资源配置状况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决定的。在我国,不同地区农产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虽然有很大区别,但从总体上看,这个数值普遍偏高。农产品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居高不下,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发展中都面临的问题,即传统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阶段,和向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发展阶段都面临的问题,但在我国特别突出,曾引起农业部的高度重视,造成的影响也颇为深重。

1需求的交叉弹性

农产品的需求量受相关商品的价格影响相当大,因此有必要在上述需求弹性的基础上引进需求的交叉弹性的概念。假定其它的因素(如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于消费者生活的重要意义等等)都不发生变化,仅仅研究一种商品(譬如说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和它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农产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农产品Y的价格pY的函数,便得出下列需求的交叉弹性的表达式:eXY=dQX/QXdpY/pY=dQXdpY·pYQX,这里的eXY则称为当农产品Y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农产品X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简称为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有正有负,当它为正时,一般是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当它为负时,一般是某种农产品的互补品的需求交叉弹性。这里我们所分析的两种农产品属于前一种类型,也就是说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2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的理论模型

2.1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

由于我们只研究农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因此这里得出的弹性的数值都是正的。根据前面关于弹性的性质,替代程度越大的两种农产品,他们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2较高的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会对农民产生的影响

当Y的价格降低或者提高一个很小的量的时候,会引起农产品X的需求量很大的一个变动;反过来也成立,即当农产品X的价格降低或者减小一个很小的幅度时,也会引起农产品Y的需求量的一个很大变动。这里,后一种情况的图样暂时没有给出。在同一个地区范围内,这一弹性较高会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起到相反作用,甚至有可能在总体上产生负面效应。我们来举个例子看一下:假设在中国的湖北省水稻主产区同时生产早稻和晚稻两种可替代性相当强的粮食作物,我们来分析对晚稻进行财政补贴使之降价后会出现的情况。用QX,pX分别表示早稻的需求量和价格,用QY、pY分别表示晚稻的需求量和价格,对晚稻也就是农产品Y实行财政上的补贴后即得到下图。

图1早晚稻的需求量和价格比较图中,①为两种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②为早稻(农产品X)的单一的需求曲线,③为晚稻(农产品Y)的单一的需求曲线。由于早稻和晚稻同属需求弹性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变化不会引起自身需求量的多大变化,因此①和②均比较陡峭。阴影部分代表财政补贴。当对晚稻实施财政补贴之后,晚稻的价格从pY1降到pY2,则在③上,早稻的需求量迅速由QX1降为QX2,但是早稻的价格不会因此改变,还是pX1。在③上,晚稻的价格由pY1下降为pY2以后,其需求量相应地由QY1上升到QY2。现在来看一看这样变化后这一地区(假设农产品只有早稻和晚稻)农民的总体利益是否增加了:首先,种植晚稻的农民收入由pY1·QY1变为pY2·QY2(这里暂不考虑其他成本),我们发现,后者比前者略小,如果没有财政补贴,种植晚稻的农民的利益是受损的;其次,种植早稻的农民收入由pX1·QX1直接下降为pX1·QX2,这个下降是极为明显的,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要使这一地区总体上从财政补贴带来的收益中获益,财政补贴的阴影部分必须很大,才能弥补早稻和晚稻农民的损失。但是由于财政补贴只针对晚稻农民,所以整体上看这个措施是不划算的。

3对我国部分省市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的考察

3.1需求交叉弹性的考察

笔者重点对我国辽宁、山西、浙江、安徽、湖北等五省的主要粮食品种分别进行需求交叉弹性分析。选取浙江省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来说,受需求减小的影响,2007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减少142.8万亩,比上年下降139%,而同期由于农业补贴、丰产丰收和农业税费微调等原因全省的小麦平均价格仅下降了2.58%,通过对这一时期水稻播种面积减少和小麦价格降低的相关性估计,认为这两种变化的相关系数在77%以上。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交叉弹性的值大致为13.9%2.58%×77%≈4.15。

利用类似的方法,对辽宁省也选取两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大豆进行考察,得出这两种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6.25;对山西省的两种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进行考察,得出这两种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10.13;对湖北省的三种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进行考察,得出这三种农产品的平均需求交叉弹性为8.56(根据两两需求价格弹性的和除以3计算得出);对安徽省六大粮食作物小麦、双季稻、中稻、玉米、大豆、甘薯进行考察,得出这六种农产品的平均需求交叉弹性为9.07(计算方法是:先两两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用六个弹性相加除以六得出)。比较上述五个省份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数据,浙江省最小,其余四省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辽宁、湖北、安徽、山西。

3.2从考察中得出的结论

在上述考察中,笔者认为靠近东部省份,其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较低,而位于中西部的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则普遍偏高。其中山西省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其需求交叉弹性竟然达到10.13,也就是说当地小麦价格降低1个百分点,将会相应引起玉米的销售量减少10个百分点,继而玉米的播种面积和玉米种植户的收入也会减少至少10个百分点。这是山西省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收入长期低迷的农民转移至工矿行业,使需求交叉弹性更加高起。中部省份如湖北、安徽则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这一弹性居高不下。但是,即使是浙江省,其4.15的需求交叉弹性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偏高。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弹性都小于1。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总体上偏高,并且东中西部的数据还很不平衡。

4原因探析

4.1发展中国家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普遍偏高的原因

农产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偏高,使得农民面临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大,意味着农民在决定生产某一农产品时风险增加,对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个很沉重的打击。并非是巧合,除了我国以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巴西和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都比较大。发展中国家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种类单一,且种植面大,耕作农民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严重打压。但也存在很多间接原因,主要有:

(1)发展中国家农业中,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但是,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地位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典型特征,传统农业部门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组织、土地制度和耕作技术;

(2)发展中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薄弱,如在中国西部农村有很多地方甚至夜晚从未使用过电灯照明;

(3)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大量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人口的存在,他们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墨守成规,从不去挖掘其他农产品的潜在收益,也没有从农村转移出去的想法;

(4)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土地相对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使农业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过剩,地租水平较高而劳动力的报酬很低,使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低落,也间接导致了农产品之间需求交叉弹性的居高不下。

4.2我国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偏高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就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来看,笔者认为其偏高的原因就地区而言不尽相同,但都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农业历来是深受不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生产部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价格波动幅度又极大。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会剧升,按理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农村人口过于庞大,我国农产品首先要满足自给性消费,剩余产品才会进入市场交易。在欠收的情况下,农民可能不会有剩余产品出售,因而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对农民而言是没有多大收益的;在丰收的情况下,剩余产品过多,价格会剧降,丰收后农民依然处于贫困。这对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很大打击,遏制了其进行农业方面的创新能力,也间接造成品种单一和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的偏高。

(2)在中国农村,由于公共基础薄弱和教育水平的滞后,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农民生产观念受传统影响很大,缺乏商业敏锐性,没有脱贫的要求。在资金和技术缺乏时如此,即使有了资金和技术也不会合理利用。因此他们的生产往往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甚至有可能以行政为导向,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其需求交叉弹性偏高是理所当然的。

(3)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教育水平低和农产品品种单一的情况下,中国乡镇政府机构是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引导农民改进生产观念,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农村教育程度,合理利用资金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等的中坚力量。这就要加强地方政府自身的建设,尤其是提高执政水平,完善监督机制,现象,使乡镇政府机构真正变成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机构。

4.3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4

【关键词】弹性管理劳动定额管理轨道交通

一、弹性管理原理的内涵

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看弹性,是指管理在客观环境作用下为达到管理目标的应变能力。例如,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制度、程序、标准等,它既要有空间上的一定伸缩幅度,以便及时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同时又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适度调节和修正。通过这种动态管理增强应变能力,以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

实施弹性管理,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研究“弹性工作时间制”和“弹性工资”等具体内容,以提高组织员工的积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将弹性管理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具体来讲,在计划阶段,要求整个计划应具有应变能力。制定计划时,要在行动方案、计划指标上保持适当的可调节度,以利于各要素能自行调整、补充、配合和完善;实施计划时,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对计划进行修正和完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在组织工作阶段,注意在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上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在集权与分权、直线与参谋、稳定与变革等关系上,都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在决策阶段上,管理者要做好科学预测,尽可能多地列出可供选择的方案,灵活机动地做出科学决断。在控制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关键环节,要保持可塑性或可调性,注意工作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只有这样将弹性管理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推动动态管理。

二、劳动定额管理实践需求

笔者从事的是轨道交通制造业的定额管理岗位,因此需要了解轨道交通制造业的特殊性。轨道交通制造业与普通机械制造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项目主导下效率至上价值被颠覆。轨道交通制造行业不能如普通机械制造一样,通过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提升产能来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占领市场最终实现利润的市场经济学轨迹。轨道交通制造业是政府监管的垄断行业,其产品属性具有国家垄断的特征(国家行为、国家安全、国家强制力和合法垄断),市场效率的价值排位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安全让位,因此轨道交通制造行业的产品安全性是首位,以项目管理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而存在。轨道交通产品的试制、投产、交付以及售后需要的周期比较长,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比较复杂,这就形成了这个行业独特的生产环境和运营模式。

第二,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复杂性。轨道交通制造业的产品有火车、地铁、轻轨、动车等类型的区分,是多工种和多技术的复合体,需要各个部门统筹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参与制造的劳动者也是情况各有差异,需要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角度去分析和判定劳动力价值,才能最大化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项目完结。

第三,劳动定额管理特殊性的凸显。普通制造业的定额管理比较简单,通常以定时为标准的计量方式,例如八小时工作制内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件数或个数,即使是合作方式进行也能比较容易区分出高低,根据产品数量的多少进行相应的分配也是顺理成章的。

从二者的区别中不难看出,劳动定额管理与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实施好劳动定额管理是一个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三、弹性管理原理在劳动定额管理的实践作用

在项目生产能力安排方面,劳动定额管理需要基于生产人数、年度工作时间以及劳动定额标准做出一个精细计划,结合原材料采购以及项目计划,对劳动生产进行有条件规划。需要注意的就是年度内法定节假日的预先扣除,以及生产员工的年度出勤率的预估,只有这样的弹性管理预留才能从实际出发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项目劳动定额标准的制订中,弹性管理需要更加有智慧的运用与体现。一个技术熟练的员工,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节点呢?需要工艺技术人员按照预先颁布的工艺操作规程一步步地完成的时间总和,然后结合相应的生产工具准备时间以及休息和生理时间做出的最终结果。但这个最终结果只是一定时间内的最终结果,随着生产工艺的熟练以及项目成熟生产的到来,该结果还将进一步进行调整,使之有弹性地贴近生产真实情况。

在劳动奖金分配方面,弹性管理原理同样不可或缺。生产奖金的分配的依据是生产工时,由于生产员工所进行的工种、岗位、难易程度、条件情况等等可以有条件地进行倾斜,比如进行二次分配或者津贴补助或者奖金系数等等,来弥补由于工时分配带来的生产不稳定情绪。

在年度生产奖金总额预算制定方面,弹性管理原理也十分必要。年度生产奖金预算主要依据年度生产计划的生产量、生产人数以及车辆单价来实施的,根据年度奖金分配方案,从而判断年度生产奖金的具体构成,然后根据不同项目不同车辆定额工时从而计算出生产员工能够完成的理论工作量,再根据近三年的实际出勤率和不同生产项目的生产计划,计算出本年度生产员工需要进行的加班量,从而得出年度加班预算奖金。笔者在2012年的生产奖金实际发放与预算总额的差仅有九千余元,差额占年度生产奖金预算总额不足1%。

在生产能力的平衡安排上,弹性管理原理更是被实践检验。生产员工的构成有老中青的区别也有技高、大专和本科的区别更有男女的性别差异。如何根据生理及身体差异作出有利于生产的最合理化布局是劳动定额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由此可见定额管理与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发挥好弹性管理原理的实践运用,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动态平衡,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5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城乡劳动力不同的就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模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

城市化加速期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状况及其原因

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城乡劳动力因其就业群体的不同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就业特点。

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特点是:就业压力大,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1994年到2003年年均登记失业率3.3%(实际失业率更高)。城市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国有(含控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其比例超过城镇就业人员的35%。城市劳动力就业群体相对稳定,省际间流动少。

农村进城务工者就业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庞大,以青壮年为主,素质较低。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3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2%。40岁以下的占85.9%。只有15%的外出务工人员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或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社区服务行业从事简单的体力工作(资料来源:2004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与城市劳动力相互竞争的局面并未形成,相反两者构成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两极。造成城市劳动力就业二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劳动力和进城务工者的就业模式的不同。

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分析

这里的劳动力就业模式是影响就业行为的诸因素的总和,由于影响城乡劳动力就业行为的诸因素存在差异,才导致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的不同。

城乡劳动力需求模式比较分析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决定于劳动力的工资率(w)和边际产品收益(mRp)。我们假定:企业的生产水平等诸因素不变,企业的生产要素仅有劳动力变动;所有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不需要多少知识和技术能力,而复杂劳动需要更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种能力能带来经济收益。无论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企业生产的目标都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边际产品=边际成本。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投入,因此可变成本也就是工资(w),那么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mC)即mC=w,所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p=mC=w。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呈反方向变动。进城务工者的工资比城市劳动力低很多,因此在从事简单劳动时,对于这两者而言,均满足mRp=w,而wc>wr(c代表城市劳动力,用r代表农村进城务工者),企业会选择进城务工者。但从事复杂劳动就不一样了.因为城市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进城务工者,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一经雇用就能带来经济收益。而农村进城务工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才能具备与城市劳动力相同的能力。由于企业要额外支付农村进城务工者培训成本(Cr),于是mCr=wr+Cr。此时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因雇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雇用城市劳动力的条件是mRpc=wc。假定进城务工者接受很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与城市劳动力同样的技能而且在培训前也不支付其工资,则可以将企业在培训进城务工者以后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看成是现期收益,于是雇用进城务工者的条件为mRpr=wr+Cr。经过培训后,mRpr=mRpc,则有wc-wr=Cr,Cr>0。企业支付给城市劳动力的工资大于农村进城务工者,其差额是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经过培训后进城务工者具备了与城市劳动力相同的技能,两者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而进城务工者的工资低于城市劳动力,于是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进城务工者要求得到与城市劳动力相等的报酬。如果企业增加了其工资,则wr’+Cr>wc。此时的雇用条件与简单劳动的相同,企业选择成本较低的城市劳动力而不会雇用农村务工者。另一种情况是企业不增加进城务工者的工资。,进城务工者不能接受同等的边际收益不同的工资报酬,他会选择离开企业。若此,企业将损失培训成本,这是企业不愿意的。由此可见,在复杂劳动中,企业选择农村进城务工者所获得的是预期收益,企业要承担损失培训成本的风险,而选择城市劳动力无须承担这种风险,因此简单劳动的企业多选择农村进城务工者,而复杂劳动的企业多选择城市劳动力。

城乡劳动力供给模式比较分析

城乡劳动力就业动力比较城乡劳动力就业动力可以通过成本-收益来解释。如果就业带来的收益能够补偿各种成本就会产生劳动力供给。城市劳动力在就业之前除了其劳动力价值外不占有任何资料。劳动者就业获得的收益其实就是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报酬,此时城市劳动者就业动力决定于其实际工资报酬和生存成本。如果城市劳动者在就业时有一定的储蓄,则城市劳动力在就业时就会考虑个人偏好及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这时城市劳动力提供劳动力的前提是劳动报酬-生存成本-机会成本>0(个人偏好属于心理因素这里不讨论)。

与城市劳动力不同的是农民占有生产资料,在其进城务工前就拥有一份土地收益。因为城乡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别,农村剩余劳动力认为其进城务工所获得的收益一定会高于其在农村务工的收益,其就业的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他们拥有土地所获得的实际收入总是存在的,而且足以补偿其生存成本,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农村进城务工者提供其劳动力的前提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进城的迁移成本>0。

城乡劳动力素质比较城市劳动力就业范围广泛,几乎遍布所有行业,而农村进城务工者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基本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种就业领域的不同和两者的素质差异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比农村进城务工者高,受教育时间比农村进城务工者长。城市劳动力70%以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进城务工者只有15%左右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2年,后者为7.7年。城市劳动力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形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而农村劳动者中不足15%的人接受过职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参与率高,使本该接受教育的适龄人口过早地从事经济活动,农村劳动力参与率为75.98%,城市劳动力参与率为62.41%,农村劳动力参与率比城市劳动力参与率高13.57%(根据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计算),过低的素质、过高的劳动力参与率和过多的人口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大。

城乡劳动力就业弹性比较城市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小于农村进城务工者。从就业弹性来看,城市劳动力基本集中在以国有企业为主、就业弹性低的第二产业和部分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投资来实现,没有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同步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第三产业是以吸纳劳动力为主的服务部门。农村进城务工者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以非国有企业为主、就业弹性相对大些的第三产业(虽然还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建筑业的施工部门,但这个行业的危险性高,工作既脏又累。在房产经济迅速膨胀的情况下,城市劳动力很少涉足此行业。因此,建筑施工业对农村进城务工者的需求弹性是很大的)(见表1)。

从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工资刚性的惯性作用,城市劳动力的工资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供给也缺乏弹性。2003年国有单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3(2004年统计年鉴)。相比较而言,农村进城者的工资按市场机制给定,其劳动力价格弹性和劳动力供给弹性很大。农村外出务工的供给弹性为1.13(据2004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计算),比城市劳动力富有弹性。

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差异的存在,是由于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滞后于城市化速度,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替代程度不高而产生的短期现象。它将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逐步消除。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模式的差异:一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简新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人口变动与就业.江汉论坛,2004.9

2.喻桂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新华文摘,2004第23期

3.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第4期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6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服务业非均衡增长成本病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逐渐提升,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的快速上升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Baumol(1967)首次提出服务业发展的“成本病”问题:在名义工资上升的情况下,服务业生产率相对滞后,相对成本不断提高,若服务部门与制造部门实际产出比保持不变,服务业就业将会无限增加,最终整体经济增长率将趋近于服务业。那么,老工业基地服务业是否也呈现“成本病”现象?

鲍莫尔模型的基本结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Baumol(1967)将经济体划分为生产率进步部门和滞后部门,构建一个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随着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服务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会无限制增加,而制造部门则保持不变;二是若制造和服务两部门的实际产出比保持固定不变,则劳动力将会逐渐从制造部门转移到服务部门;三是若服务部门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消费者会因消费成本的提高而不得不减少对该部门产品的消费,其产出将会不断减少,最终退出市场;四是要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相对于劳动力的增长,总体经济的增长率将会逐步下降,最终趋于0。

Baumol的“成本病”假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和发展。Fuchs(1968)认为美国服务业就业比重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较低的生产率增长率,该观点被称为“鲍莫尔-富克斯”假说;Summers(1985)从跨国-跨部门的角度对“鲍莫尔-富克斯”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基本上都支持这一假说。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该假说提出了质疑。Griliches(1994)认为现行的统计方法严重低估了服务业的产出和生产率的增长,服务业存在“成本病”问题可能更多是因为统计方法不足所造成的;nicholasoulton(1999)指出只有当服务部门是最终产品生产部门时,Baumol非均衡增长模型的第四个结论才能成立。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也有一些成果。程大中(2006)从全国整体服务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中国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相对较快的主因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服务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和服务价格的不断上涨容易引起“成本病”等结论;邱小欢(2010)对1992-2008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及各省市服务业的增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已显露出“成本病”问题。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洛阳为例来分析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增长特征,并以此来检验服务业的“成本病”问题。

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根据Baumol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结合河南洛阳实际发展情况,本文构建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

Ym=aLmermt,Ys=bLserst(1)

制造部门(m)和服务部门(s)在时刻t的产出Ym和Ys取决于劳动力投入Lm和Ls,rm和rs为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a、b为常数。L(L=Lm+Ls)为两部门的劳动力投入总量,且对两部门产出的需求等于每个劳动力的工资w,则每个劳动力的服务需求取决于服务部门商品对制造部门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同时存在一定的外部冲击,其随时间的变化率为λ,即:

(2)

式中α和β分别表示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本文将制造部门商品视为基准计价品,即pm=1;工资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则两部门的劳动力边际产品可以分别表示为aermt和berst;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基于单位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其工资的基础上,即:

w=mpm=aermt(3)

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是p=mC,而两部门单位投入的边际成本可以表示为和,则两个部门的相对价格为:

(4)

当rm>rs,服务部门产出品的相对价格将会随着时间上涨;假定服务部门就业量占两个部门总就业量的比重为is;在市场均衡条件下,服务部门每个劳动力的产出等于其需求,即:

(5)

则服务部门的就业比重is可以表示为:

(6)

(6)式中is对时间t求微分得:

(7)

则:

(8)

(8)式表明服务部门就业比重的增长是由服务部门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服务部门相对于制造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滞后以及外部冲击等因素共同引起的(程大中,2006)。

实证分析

要判断河南洛阳服务业是否存在“成本病”的问题,首先必须测算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否存在相对滞后,才可依据(8)式来确定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一)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滞后程度

本文选取2001-2010年10年间的数据对河南洛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滞后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2001-2010年间,河南洛阳服务业的增加值及就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研究中第三产业表示服务部门,第二产业表示制造部门,不考虑第一产业,则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就等于服务业就业总数除以其与第二产业就业总数之和,劳动生产率以劳动平均增加值来表示,即2001-2010年间,河南洛阳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为21.49%,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为17.45%,与第二产业相比滞后4.04%,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平均增长率为2.01%,如表2所示。

(二)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根据2001-2010年的数据,在(8)式的基础上来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1+β的系数大于零,说明洛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第二产业滞后的结论成立;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α

(三)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分析

对于单位产出劳动成本的测算,本文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分析,即:

(9)

其中,ω表示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wi表示第i部门的劳动报酬,pYi表示第i部门的产值增加值。

根据(9)式,计算2001-2010年河南洛阳三次产业的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如表4所示。

表4显示,河南洛阳整体经济的劳动成本呈现上升趋势,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成本变化率为16%,服务业为5.6%,制造业的产出成本上升比服务业要快,但总体服务业的单位产出劳动成本要高于制造业;从劳动报酬的变化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报酬都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有相应的增加。另外,从10年的数据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均报酬在21世纪初期的差距较大,制造业的平均报酬随着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使得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均报酬渐趋于一致,这10年间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6.75%,而服务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则高达33.26%。

综上,河南洛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一定滞后,服务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同时服务需求收入弹性也小于1,其恩格尔效应在服务就业比重增长方面发挥负面作用。另外,服务业单位产出成本呈现上升趋势,其平均工资水平也逐年上升,这些恰恰是“成本病”问题的主要征兆。

结论与启示

基于Baumol“成本病”假说,在过去的10年间,河南洛阳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单位产出劳动成本也高于制造业。由此,笔者认为河南洛阳在服务业方面已经初现“成本病”的问题。

服务业的“成本病”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解决服务业“成本病”问题的关键在于兼顾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在需求方面,使服务消费对服务业的主要带动作用从价格渠道转移到收入渠道上来,使其发展建立在因收入水平提高而引起的消费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在供给方面,改善服务领域的体制和相关政策,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服务业的单位产出成本,从源头上增加服务的供给(程大中,2006)。另外,在产业转型的潮流下,要认识到服务业在河南洛阳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保持其与制造业的均衡增长,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均衡服务业的内部发展结构,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Baumol,w.J.,macroeconomicsofUnbalancedGrowth:theanatomyofUrbanCrisis[J].americaneconomicReview,57,1967(6)

2.Fuchs,V.,theServiceeconomy[J].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1968

3.Summers,R.,Servicesintheinternationaleconomy,inmanagingtheServiceeconomy:prospectsandproblems,Robertinman(e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5

4.Griliches,Z.,productivity,R&D,andtheDataConstrai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4,84(1)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就业偏度

一、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顾名思义,其突出特点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新兴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都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其自身又代表了世界产业发展的前沿,对于要素使用需求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因此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将从一个侧面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参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与新兴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对于就业的体量和结构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逻辑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前沿产业,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就业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需要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健康的轨道,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稳定我国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1.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业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具有广泛关联的产业群,其发展需要周边产业的支持,也需要拓展上下游产业环节,从而将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带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也必将强有力地带动就业体量的增长,这对于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也使得其对就业量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价值。

2.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就业结构。战略性新兴其对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需求还需要大量可以提业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人才与企业家人才,其对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造也需要大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参与。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在就业领域表现为推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同时也增加了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促进供给端技术型和企业家型人才的成长,以涌现大量具备适应全球技术竞争和商业竞争的人才,这将大大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成为我国打造现代化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人才基础。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如前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求其带动就业体量增长,表现为产业发展对就业带动的效率。结合可获得数据与经济学的现有研究方法,本文将以就业弹性作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业体量增长的测度指标。

1.就业弹性的测度方法。就业弹性是指当影响经济变化的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产业产值增长(或减少)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就业弹性系数具体反映就业弹性的强弱程度,它是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两因素有关系,即就业增加率与产业产值增加率的比值,

εi=(1)

当就业弹性大于零时,其值越大就说明当产业产值变化同等比例时,所带动的劳动增加率越高,说明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强;相反,当就业弹性较小时,说明当产业产值变化同等比例时,所带动的劳动增加率越低,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就较为有限。而就业弹性小于0时,如果产业的产值在持续增加,那么就说明生产效率在大幅提高,所需劳动力不升反降,劳动力需要重新配置到其他产业领域。因此本文将采用就业弹性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情况。

2.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的测度。在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之前首先应当来考察我国整体就业弹性的情况,以获得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参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以及式(1),可得整体国民经济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呈现出总体下行的趋势,在2012年之后又略有回升。这说明我国整体产业对劳动的带动作用在下降,我国产业发展越来越偏重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对就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效果愈加明显,因此从2012年开始就业弹性出现反弹。这是我国经济、产业逐步转型在就业市场的充分体现。

而分三大产业来看,其中第一产业从2003年开始其就业弹性稳定在负值区,且在持续减少,2013年下降到了-0.71.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扩张的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在持续减少,说明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在显著改善,农业劳动人口也在持续外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为明显,如第二产业在2005年时就业弹性达到了0.34,而在2008年下降到了0.10。但是到了2012年又涨回到了0.41。这说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二三产业的生产效率的变化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波动,其技术路径较为复杂,产业总体发展仍在转型中徘徊。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提出的2009年为时间下限,根据2009年~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产业的各二级分类产业数据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弹性。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各产业就业弹性的走势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走势较为一致,总体波动多呈现反复。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弹性大部分都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并主要集中在0.3~0.5的区间。并且其中低于平均水平的产业就业弹性多为负值。这说明部分产业在产值增长过程中,在局部年份出现了劳动力流出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产业每一个百分比的产值变动都可以带动较多的就业。尤其是2012年以后,诸多产业的就业弹性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解释了国民经济就业弹性在2012年之后出现的回升现象。

具体来看,其中生物医药、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和元件、办公设备等就业弹性较高,保持在0.5附近甚至是1.0以上,说明这些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比的产值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因此在经济转型期,更应当大力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可以起到稳定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而仪器仪表、视听设备制造、化学药品制造等产业由于产业链较短,对就业带动作用增长较为有限。但是如航空航天设备制造、飞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重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就业弹性仍较低,其中飞机制造甚至在2013年下降为负值,这些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当继续大力发展这类的战略性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如前文所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兴性"要求就业结构高端化发展。因此本文引入就业偏度来测算各行业对就业的相对吸引力。

为了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就业偏度指标来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通过对就业的吸引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产生了何种影响。

1.就业偏度的测度方法。就业偏度即就业的偏向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φi=-1(2)

即产业产值占比与劳动力占比的比值与1之间的差距。当就业偏度小于零时,表明该产业产值占比小于劳动力占比,产业增长较慢,劳动处于过剩的状态,急需转移劳动力,产业缺乏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就业偏度大于零时,产值占比小于劳动力占比,表明该产业发展较好,且处于扩张阶段,具有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劳动力配置向其倾斜。但是当就业偏度增大时,说明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大于就业占比的增加,说明产业对于劳动力吸引力下降,甚至劳动力出现了外流的情况。如果就业偏度逐年持续减少,那么说明产值增加的同时劳动力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产业正在吸引劳动力的流入,就业结构向着有利于该产业的方向发展。

2.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偏度的测度。首先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偏度呈现明显的上升,并且在2002年和2003年还处于负值状态,并逐步接近于零,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一直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并且在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而到了2012年和2013年第一产业就业偏度分别达到了2.670和3.231。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偏度在显著下降,分别从2002年的1.071和0.479下降到了2013年的0.451和0.219.说明我国劳动力持续从第一产业流出而向二三产业配置。并且第三产业就业偏度还要小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度,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相较于第二产业更强。

其次,本文利用2009年~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GDp和就业人员为总产值和总就业,通过代入式(2)计算整理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行业的就业偏度都要远远大于二三产业的平均水平,普遍保持在7.0或8.0以上,部分产业甚至达到了10.0以上。这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着对劳动力的强大的吸引力,产业自身发展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就业偏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持续增强,就业结构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升级。而在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又以生物医药、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为最强,到2013年时就业偏度分别达到了15甚至是24以上。但也要看到,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就业偏度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有可能说明产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对于技术的需求逐步超过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产业的要素禀赋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一种快速扩张的阶段,需要继续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也要顺应个别产业新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差异化的人才政策,保障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子产业的就业弹性普遍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就业带动方面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实发挥了“战略性”产业的战略作用。而其就业偏度也都远远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说明其对劳动的吸引力较为明显,我国就业结构正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其发展代表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展现出“新兴产业”对劳动力配置该有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就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当作如下的改进:

1.深化户籍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不应当让劳动力的流动出现严重的制度障碍和地缘障碍。让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对就业带动作用的重要前提。

2.因地制宜地确立产业发展规划,挖掘产业发展潜力,重点扶持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通过计算可知,生物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办公设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但同时其就业偏度却相对较低。这说明要想充分达到带动就业的作用目的,我国各地仍需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此类就业带动显著的产业,以提高经济转型发展的效率,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

3.建立培养现代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在持续推进高考等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所需的技术、商业、组织等方面的人才提供成熟稳定的培养机制,使得可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和服务人才,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4.提高人才结构的国际化水平,拓宽人才交流的国际化通道。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化竞争需要,还需要能够创新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施行专项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国工作,同时也要鼓励我国人才走出去,在国际舞台展露才华,内外联动,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更加紧跟世界潮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效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3.

[2]吴玉乾,李廉水.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效应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3):5-6.

[3]周申,李春梅.工业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7):3-13,108.

[4]林智灿.福建省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学位论文,2010.

[5]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37.

[6]华晓慧.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3):41-44.

[7]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26-34.

[8]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5):28-39.

[9]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12,(5):106-113.

[10]欧阳i,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11]于新东,牛少凤.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异同点与未来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2011,(10).

[12]程新章,吴勇刚.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主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13]周红英,贺正楚,张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地理,2011,(12).

[14]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15]陈柳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6]沈小平,尹华杰,朱黎冰.适应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生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17]胡志伟.发达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研究[J].财贸研究,2011,(4).

[18]孙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产权导刊,2012,(3).

[19]文骐,童舒静.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进与理论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1,(1).

[20]熊勇清,曾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21]王晓东,苏启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移渠道研究――基于共性和互补性资产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1).

[22]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研究”(项目号:12aZD0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号:13aZD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技术和制度共同演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号:71302021)。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8

朝鲜中远程弹道导弹型号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朝鲜开始引进前苏联“飞毛腿”导弹并以此为基础,先后与埃及、伊朗和巴基斯坦合作,发展中远程弹道导弹,并逐渐具备独立研制近、中、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目前,朝鲜已经装备了“劳动”、“大浦洞1”和“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实现了对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部分地区的覆盖。此外,朝鲜还积极开展“大浦洞2”和Kn-08远程导弹的研制工作,以提升远程打击能力。

“劳动”系列

(1)“劳动1”导弹

“劳动1”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为单级液体推进中程弹道导弹,发射质量为16吨,弹头质量为1000千克,串联4台俄罗斯iSaYeV公司的9D21发动机,推进剂为偏二甲肼(UDmH)和抑制红烟硝酸(iRFna)或者四氧化二氮,发射质量为16.5吨,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并通过石墨燃气舵控制发动机排气量,实现助推段控制导弹飞行,射程为1000~1300千米,精度约为2000米,对军事目标打击能力较弱,但足以袭击像东京、首尔这样人口稠密的城市。该导弹的发射装置采用米aZ-543p型运输-起竖-发射车,是在“飞毛腿B”型米aZ-543运输-起竖-发射车基础之上改进的,增加了1~2个车轴,车长增加至17米,载重增加至21吨。

有报道称,从1990年首次试射至今,朝鲜共进行了12次“劳动1”飞行试验(含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进行了2次和3次试验),并于1995年部署“劳动1”导弹,199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年生产率为10~25枚,截至2012年底,朝鲜在黄海北道、慈江道、江原道活坪地区部署“劳动1”导弹142枚。

(2)“劳动2”导弹

“劳动2”是“劳动1”导弹的增程型,通过减小有效载荷质量和减轻弹头结构质量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弹头质量为700千克,使“劳动2”导弹的最大射程为1500千米。有报道称,“劳动2”导弹改进了制导系统,并引进了伊朗“流星3”导弹的弹头技术,在弹头内部安装了4台发动机,以调整再入过程中的弹道,从而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可达到250~500米。截至2012年底,朝鲜共部署“劳动2”导弹276枚。

大浦洞系列

(1)“大浦洞1”导弹

朝鲜于1990年开始“大浦洞1”导弹的研制工作,第一、二级分别采用了“劳动1”和“飞毛腿B”改进型,发射质量为20吨,弹头质量约750千克,射程2000千米。1993年,朝鲜决定在“大浦洞1”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三级运载火箭,即加装了小型固体发动机,称为“大浦洞1”SLV卫星运载火箭(后来朝鲜称为“银河1”号运载火箭)。1994年,朝鲜进行了“大浦洞1”导弹第一级发动机的地面试验。

1998年8月31日,朝鲜进行了“大浦洞1”SLV的首次发射试验,虽然由于第三级出了技术故障以失败告终,但各级助推器的分离却获得了成功。“大浦洞1”是朝鲜为提高其远程导弹发射能力所作的初步尝试,标志着朝鲜初步掌握了多级火箭技术。截至2012年底,朝鲜有15枚“大浦洞1”导弹用于作战部署和试验。

(2)“大浦洞2”

“大浦洞2”导弹是朝鲜1990年开始研制的液体弹道导弹,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各进行了2次第一级发动机的地面试验。“大浦洞2”导弹是三级液体弹道导弹,发射质量为64吨,弹长约32米,弹头质量1~1.5吨,射程达4000~6000千米,可携带高爆、核、生物或化学弹头。

朝鲜还在“大浦洞2”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了“大浦洞2”SLV型(朝鲜称为“银河”2、3运载火箭),先后在2009年和2012年3次以发射卫星的名义来验证其相关的技术能力,且第三次发射取得成功,标志着朝鲜在远程导弹的推进、分离等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2012年底,朝鲜拥有约5枚“大浦洞2”导弹。

舞水端

“舞水端”(Bm-25)是美国根据朝鲜“舞水端里”导弹发射场的名字而命名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据全球安全网站报道,“舞水端”导弹是朝鲜于1992年5月以前苏联SS-n-6潜射弹道导弹为基础而研制的,在此过程中还与伊朗开展密切合作。“舞水端”导弹采用机动发射装置,发射质量19~26吨,射程为2500~4000千米,若携带弹头质量为1000千克时,射程可达3200千米,若实现弹头小型化,携带500千克弹头时,射程可达4400千米。2005年12月,朝鲜可能向伊朗输出了此导弹,最终由伊朗代替朝鲜进行了一次飞行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共享,朝鲜对其进行改进,在未进行国内试验的情况下完成了导弹研制工作。

有报道称,朝鲜于2007年后在平安南道阳德郡和咸镜北道虚川郡上南里等2处导弹基地,部署了10多枚“舞水端”导弹。2010年10月10日阅兵式上,朝鲜正式展出装载在6轴发射车上的“舞水端”导弹。相比于朝鲜其他导弹,“舞水端”导弹采用了6轴的运输/发射车,可进行机动发射,而“大浦洞”导弹则采用发射架发射。

Kn-08

2012年4月15日,在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阅兵式上,朝鲜首度公开了被美国称为Kn-08的新型远程导弹。该导弹外观与朝鲜的“劳动”系列和“大浦洞”系列弹道导弹均不相同。美国专家认为Kn-08是一种尚未正式装备部队的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未来根据弹头质量的不同,还具备发展成为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力。

目前,朝鲜还未对该型导弹进行过飞行试验。韩联社2月17日报道,在2月12日朝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前一天,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东仓里导弹发射场对Kn-08导弹的发动机进行了试验。

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专家分析,Kn-08具备发展成为一款携带核弹头的中程或洲际弹道导弹的潜力。根据朝鲜公布的该型导弹的照片和商业卫星所拍摄的图片进行评估:Kn-08为三级导弹,弹长约17.5~19.75米,弹径约为1.5~2.0米,射程为2500~6000千米,采用8轴重型机动发射车。Kn-08导弹第一级与“舞水端”导弹接近,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UDmH),也有报道称第一级为“劳动1”导弹;第二级采用SS-n-6导弹或“杨树”R-27)空空导弹的推进系统;第三级类似于“银河”火箭上面级,采用液体发动机。2012年“银河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首次成功对该级进行了验证。此外有报道称伊朗“使者”号(Safir)运载火箭第三级也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至今已成功进行3次发射。Kn-08导弹采用长2.5米的圆锥形弹头,与朝鲜已部署的“劳动”弹头相似。

对朝鲜中远程弹道导弹能力的评估

目前,朝鲜已经部署“劳动1”、“劳动2”、“大浦洞1”和“舞水端”导弹,并加快研制“银河”系列运载火箭和Kn-08导弹,但中远程导弹的试验次数有限,成功率很低,难以验证实战能力。

科研和生产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朝鲜在仿制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弹道导弹科研生产体系,能够研制和生产射程在1000~4000千米间的弹道导弹。虽然朝鲜在“飞毛腿”、“劳动”到“大浦洞”导弹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其生产能力在仿制的基础上有一定提高,但大型的加工设备和板材可能仍然受限。根据目前朝鲜的经济状况、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研制出高性能的弹道导弹可能性不大。

技术性能水平

从技术上看,朝鲜“大浦洞”导弹和“银河”火箭等都主要是基于“飞毛腿”导弹的技术发展而来,且发动机的推力不断加大,在飞行试验中能实现稳定飞行,这说明朝鲜可能初步掌握了制导和姿控的方法,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的能力。2012年12月12日朝鲜首次成功试射“银河3”火箭,表明朝鲜已经掌握了研制和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部分关键技术,如多级火箭发动机技术、级间分离,且具备了基本的试验和测量的技术能力。

朝鲜发展的射程在2000千米以下的“劳动1”、“劳动2”和“大浦洞1”弹道导弹,可打击日本全境、冲绳美军基地、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威慑能力。虽朝鲜已对其进行部署,具备一定批量生产能力,但都未经过充分的飞行试验验证,各项性能没有保障,其作战性能、可靠性及作战使用性都较低。

对于射程为2000~4000千米的弹道导弹,如将“舞水端”导弹部署在北部山区即可完成对日本全境的覆盖。受政治方面的影响,朝鲜对这一射程的导弹开展的飞行试验很少,只是通过与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在朝鲜境外对其导弹的技术性能进行了验证。

对于射程可达6000千米的“大浦洞2”和Kn-08等弹道导弹,能够打击美国西部海岸、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地区,但目前仍处于在研阶段,仅“大浦洞2”进行过1次飞行试验,还未开展Kn-08导弹的飞行试验。

核武器化能力

至今,朝鲜已经先后进行3次核试验,可能拥有了制造核武器钚材料的技术,并发展在“大浦洞”系列、“舞水端”、Kn-08导弹上安装核弹头的能力,但是目前朝鲜各型中远程导弹携带有效载荷能力有限,无法携带早期较重的核弹头。

据科学家与国际安全研究所专家大卫·奥尔布赖特估计,2008年中期朝鲜可能拥有53~76千克的钚材料,其中40~68千克可用于制造8~17枚核武器。从第三次核试验看,不排除朝鲜具备高浓缩铀的生产能力,有可能拥有了铀弹。朝鲜在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只能运载约1000千克的有效载荷,短期内也不会具备弹头小型化技术,而且发展核导弹需要核弹头与导弹相匹配,技术难度很大,因此朝鲜拥有核导弹尚需时日。

朝鲜发展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前景分析

继续开展中远程导弹技术的研制,谋求战略核打击能力

从1998年至今,朝鲜先后进行4次“银河”系列运载火箭和1次“大浦洞2”导弹的发射,虽然只有1次取得成功,但通过几次试验中对导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为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提供了技术储备。2013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两项制裁决议,要求朝鲜停止任何利用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射行为,但朝鲜态度强硬,明确表示将继续行使国际赋予的自主利用太空的权利,进一步开展远程火箭的发射等。与此同时,朝鲜也从未放弃过核试验。有西方媒体推测,根据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关于“小型化弹头”的表态,表明朝鲜可能已经初步实现了铀浓缩武器化。未来,不排除朝鲜进行弹道导弹与小型化核弹头集成的“两弹结合”导弹技术试验,以谋求战略核打击能力。

寻求多种技术途径,加快中远程弹道导弹武器的多样化发展

目前,朝鲜的“劳动”系列、“大浦洞”系列弹道导弹以及“银河”系列火箭均是以“飞毛腿”导弹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制。从外观上看,“银河”系列运载火箭具有独特的大细长比,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导弹技术仍然比较落后。2010年以来,朝鲜先后在阅兵式上展出了新型“舞水端”导弹和Kn-08远程弹道导弹,两型均是在SS-n-6导弹基础上研制的,导弹外观与“银河”系列火箭有了较大不同,没有采用大细长比的结构设计,这表明朝鲜正在积极寻求多种技术途径开展弹道导弹的研制,逐步实现导弹武器系统的多样化。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9

关键词:城市化;就业增长;聚集经济效应;就业弹性系数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扩大就业和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常抓不懈的两大任务。一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而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人保部估计,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万人,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此外,农村还有1.2亿富余劳动力在未来10年内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诸多迹象表明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尽管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以年0.8%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52.57%,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相对落后。加快城市化发展,既符合城市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推动我国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且还是在当前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寻求实现扩大内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他农村人口的就业转移放在突出位置加以考虑。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以实现城市化与就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呢?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就业转移,农民的就业转移也必须以城市的发展为依托。这一点人们已经取得了共识。然而在城市化模式的选择方面,多年来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断。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城镇发展的道路应该是进一步发展大城市,理由是相比于小城镇聚集不足和成长乏力的缺陷,大城市能发挥更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能带动经济更快地增长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派的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一方面目前城市内部正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工业化战略的实质性推进和产业升级形成了对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排斥;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大量分割和歧视现象,因此要依靠大城市来消化人口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并不现实。而小城镇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色,并且在转移劳动力方面有着低成本优势,因而在吸纳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方面功能凸显。

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城市化驱动就业增长的作用机理如何?不同城市化道路的就业增长效应有何差别?政府如何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城市化驱动就业增长的作用机理

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就业弹性系数越高,经济所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而城市化过程从本质上说包括产业结构转化、就业结构转化和空间结构转化三个方面重要的内容。在产业结构上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化;在就业结构上要从农业就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就业人口;在空间结构上人口和企业要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聚集。因此,城市化对就业增长的驱动作用要取决于空间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对于就业弹性系数的影响效果。

(一)空间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的驱动作用

空间结构的地理集中对经济的增长能产生多方面的外部经济效应,从而带动就业的增长。这些外部经济效应具体包括了劳动力迁入与需求之间的联动效应、投入-产出之间的联动效应、专业化带来的外部收益、企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及知识的外溢性等。

1.劳动力迁入与需求之间联动效应

新经济地理学的要素投入驱动模型及投入-产出联动模型共同分析了要素向城市的集中是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驱动模型强调的是劳动力迁入与需求之间的循环积累因果作用。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企业在空间上发生区域聚集将丰富当地产品的多样性、增加劳动需求、提高劳动的真实收入,因此将对劳动力的聚集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的聚集和地方消费支出增加,企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盈利能力增加,进而吸引新的企业进入。新企业的进入将会引起新一轮劳动力迁入与需求之间的联动。因此,劳动力迁入与需求通过以上的循环积累因果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2.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联动效应

投入-产出联动模型关注的是企业投入-产出之间的循环积累因果作用。当企业在城市内发生空间上的聚集时,一方面扩大了上游企业就地销售的市场范围,减少了销售环节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下游企业就地采购的对象范围,降低了采购环节的运输成本。因此,综合来看,企业的空间聚集提高了地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增强了地方盈利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新的企业进入。一旦新企业进入,地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进而引发新一轮的投入-产出循环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及就业积累性的增长。

3.专业化带来的外部收益

专业化所导致的外部收益包括两种具体情况,一是地方化经济,即同一产业的空间聚集,二是城市化经济,即城市吸引了生产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从而共享一些基础设施和专业化服务,进而带来了外部效应。企业的空间聚集能鼓励企业更加专业化地生产其中某种中间产品或服务,带来成本的降低和经济的增长。

4.企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

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技能的劳动力与不同劳动力需求的雇主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搜寻成本。城市中众多企业的空间积聚及城市范围内大量就业信息的共享,给各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了劳动力对合适的企业的搜寻成本,吸引了劳动力的聚集并提高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而各种类型劳动力的聚集,反过来则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劳动力提供了基础。因此,企业的空间聚集降低了劳动力就业的搜寻成本,吸引了人才的聚集,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人才搜寻成本,吸引了企业的进一步空间聚集,从而形成了企业与劳动力市场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

5.知识的外溢性

人口和企业在城市的聚集,有利于厂商和劳动力通过相互模仿和员工的流动获得知识外溢而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这一点已经被诸多研究证实。因此,城市化的发展还能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导致规模收益递增,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系数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会得到相应的转化和提高。经济结构的转化会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从而促进就业的增长。

城市化是一种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也就越高。1994~2010年,随着城市化率从28.51%上升至49.95%,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已从19.8%下降至10.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分别从46.6%和33.6%上升至46.8%和43.1%。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对应的,是一个以农业就业人口为主逐步向以非农就业人口为主的集中和转变的过程,即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带来整个社会就业结构的优化。近15年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转变,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快速增长的态势。1994~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比重从54.3%下降到36.7%;第二产业从业比重由22.7%上升到28.7%;第三产业从业比重由23%上升至34.6%,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

诸多研究都表明,各国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往往大大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往往是最高的。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从我国1994~2010年的情况来看,三次产业产值的累计增长率分别为88.2%、438%、399%,且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累计增长率分别为-23.7%、42.6%和69.7%。以此可以计算出第一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269;第二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097;第三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0.174。很显然,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值是最大的。

由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增长系数又远远大于第二产业,而城市化发展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化发展越快,人口聚集程度越集中,人动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越快。因此,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提升,社会就业弹性系数往往会有显著的提高,进而促进就业的增长。

三、不同城市化道路的就业增长效应的比较

从促进就业的角度考虑,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方面,究竟该更重视中小城镇的发展,还是该优先发展大城市呢?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及提高就业弹性系数两个方面对不同城市化道路的就业效应加以比较。

(一)不同城市化道路的聚集经济效益比较

就城市的聚集效应而言,城市经济学已经有不少文献通过论证认为,城市应存在一个最优的规模。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大城市具有更强的聚集效应和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的进一步集中,但是超过一定规模后,大城市难以避免负外部效应,如大城市病等。城市化的正外部效应(聚集效应)和负外部效应正负相抵后,可得出不同城市的最优规模。那么城市的最优规模应为多大呢?王小鲁和夏小林(1999)在对中国6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人口规模在100万至400万之间的大城市净规模收益应该是最大的。au和Henderson(2006)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城市的净规模收益与城市规模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当城市规模低于某一最低规模时,净聚集效应随城市规模扩大而上升;当城市规模大于这一最优规模时,净规模效应将随之下降。这一最优规模随着产业结构变化而有所不同。对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增加值之比等于1的城市而言,城市最优规模应为250万人左右,而当制造业与服务业增加值之比等于0.6时,最优规模为290~380万人。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据王小鲁(2010)的计算,我国人口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41座,占城市总量的14.3%,100~200万的大城市有81座,占比28.2%,而50~100万的中型城市及50万以下的小城市分别有110座和55座,分别占比38.3%和19.2%。与国际水平相比,虽然一些城市在过去数年内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但是我国总体上仍然存在大城市数量偏少、平均城市规模偏小的问题。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将地级市的城市规模扩大1倍,将使劳动力的平均实际产出增加20~35%。由此可以认为,我国目前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而,就聚集经济效应的发挥这一角度而言,大城市要比中小城市更为优越。

(二)不同城市化道路的就业弹性系数调整效应比较

关于不同城市化道路的聚集经济效应,相关研究基本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城市的发展更能体现城市化的聚集经济效应和就业增长效应。那么大城市的发展是否能在就业弹性系数的调整方面也体现出优势呢?虽然之前的理论分析支持这一观点,但是目前的观察却没有对此提供明显的数据支持。

那么为什么大城市没有能够表现出其应有的提高就业弹性系数的作用呢?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反映在城市化过程中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朝着资本密集化的方向发展,即轻纺之类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所占比重不断降低,而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明显增多。据统计,重工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仅为轻工业就业弹性系数的1/3。这就导致了大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其就业弹性系数的提高却十分有限。因此,大城市的发展虽然相对小城镇而言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转移模式可以概括为“离乡不离土”的“农民进城”模式。这一模式下,农民虽然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但是受制于户籍制度及专业技术能力,这部分劳动力处于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多从事传统家政服务业、餐饮业、建筑业等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的初级服务型行业。这类行业处于产业的低端,体能消耗大、收入低,再加上高昂的城市安置费用,进城农民流动性非常强,很难彻底脱离土地,在农忙时分仍回到农村从事一定的农业劳动。“候鸟式”的农民工进城模式不仅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也给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之前已经分析过,城市化带动就业弹性系数的提高需要建立在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上,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足够的有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农民工在城市获取收入并将部分收入积累起来回到农村消费,收入与消费行为的城乡区域分割,人为地打破了城市经济中产出-收入-消费-产出的循环,从而造成城市消费需求的不足,从而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则进一步抑制就业结构的调整及就业的扩张。

四、政策建议

就业增长既依赖经济总量的扩张,又依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就业弹性系数的提高。城市化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不同城市化道路的就业促进机理及效应却有所不同。

最初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以小城镇化的崛起为基本特征,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重要动力,这一模式在初期的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然而,由于小城镇的资源集中程度低,难以集中共享公共产品,人口聚集效应低,服务业和就业的增长乏力,因而我们可以观察到,小城镇化在规模效应方面的先天缺陷已经表现出了对就业增长及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相比之下,大城市化道路在聚集效应方面比小城镇有明显优势,尤其就我国现在情况而言,建设大城市有助于发挥劳动力迁入与需求之间及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循环积累因果作用;发挥产业空间聚集的地方性经济及基础设施共享的外部效应;降低劳动力搜寻成本;强化企业与劳动力市场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和就业更快地增长。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战略及农民工“离乡不离土”的特殊城市化模式,大城市在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经济增长就业不增长这类怪象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在实现城市化与就业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方面,大城市化道路相对中小城镇化应更有优势。但是,要切实实现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当务之急是转变当前的农民工进城模式,减少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障碍,使农民工从单一的“打工主体”转化为“打工兼消费主体”,完善城市内部经济的产出-收入-消费-产出的经济循环体系,扩大消费群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只有这样城市化所推动的经济发展才能切实转化为就业增长和收入增长。

参考文献:

[1]刘青海,张志超,蔡伟贤.本土市场效应、空间政策和就业增长[J].城市发展研究,2009(06).

[2]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3]曾令华,江群,黄泽先.非农就业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7(01).

[4]苏建兰,陈建成,林诗文.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行性及途径分析[J].管理观察,2009(05).

[5]谭岚.杭州城市化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机制[J].经济论坛,2008(12).

[6]斯特拉斯蔡姆.城市住宅区位理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09).

[8]au,Henderson.areChineseCitiestooSmall?[J].ReviewofeconomicStudies,2006,73(02).

[9]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03).

劳动力需求弹性篇10

导论

一、单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作为需求方的雇主和作为供给方的员工对

及雇佣关系中的非货币因素(比如工作条件等)做出的反应。

①工资

②价格

③成本

④利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实证分析对经济行为人两个最基本的假设是(

a.稀缺性假设、感性行为人假设

B.富余性假设、理性行为人假设

C.稀缺性假设、理性行为人假设

D.富余性假设、感性行为人假设

3.

实证分析所采用的三个步骤的顺序,是(

①估计参数

②建立经济模型

③预测行为及其影响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4.成为互惠交易不包括以下哪种情况(

a.交易中的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但受损不大。

B.交易中的一方可以受益,但没人受损。

C.交易所涉及的各方均能够从中受益。

D.

交易中的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但是受益者完全能够补偿受损者的损失。

5.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三种力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市场力量

B.社会的力量

C.企业的力量

D.机构的力量

6.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B.劳动力市场的限时性

C.劳动力市场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D.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

7.消极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主要是使

获得相关福利的政策。

a.应届大学生

B.员工

C.失业者

D.初就业者

8.优等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职位需求量大

B.就业条件好

C.工作环境良好

D.职业保障性强

9.企业运营所必须面对的三大市场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资本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产品市场

D.证券市场

10.劳动力市场可划分为地区性劳动力市场和(

a.外部劳动力市场

B.全国性劳动力市场

C.优等劳动力市场

D.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多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a、劳动分析法

B、实证分析法

C、经济分析法

D、规范分析法

2、劳动经济学与一下哪些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a、国家与社会

B、企业

C、个人和家庭

D、学校

3、以下哪些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

a、多样性

B、不确定性

C

、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D、风险性

4、以下哪些不是劳动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a、劳动

B、经济

C、市场

D、服务

5、以下哪些政策是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a、公共就业服务

B、培训

C、非公共工程建设

D、工资或就业补贴

三、判断题

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

2、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只描述事物的本来面目的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法。

3.、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范围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

4、世界各国都对劳动力市场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通常称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包括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两种。

5、新古典经济学更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性,而制度经济学更为强调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作用,这两种分析方法为理解劳动力市场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具有各自的价值。

四、简答题

1、请简述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2、请简述劳动力市场有哪几种结构。

3、请简要说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含义。

4、简述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5、什么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和员工分别有什么价值?

五、案例分析

2011年五月,南京市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首次对金融,电力,房地产等垄断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进行控制,这些行业的工资基准线为10%,预警线为15%或16%,均低于普通行业,2011年六月,北京市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要求北京市属垄断行业的企业,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不突破基准线10.5%。2011年八月,浙江省也了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规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2010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2011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严格按5%的下线进行控制,不得突破。

问题(1):我国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工资差别?

问题(2):我国为什么在垄断企业会出现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的现象?

问题(3):案例中,各地对垄断企业工资收入进行限制的意义何在?

六、材料分析

材料:据《三湘都市报》7月22日报道,为防止人才流失,株洲某大型集团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辞职即视为两人同时辞职。迫于无奈,同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对夫妻只好先离婚,并商定等一方辞职手续办下来后再复婚。报道还称,现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有类似的规定。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正途。株洲某集团的这种留人方式,不仅难以留住人才,甚至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一、单选题

1、引起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产技术革新

B.资本规模变化

C.市场工资率变动

D.企业经营范围变动

2、有关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即为市场最低工资标准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因家庭而异

C、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互补关系

D、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斜线分布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总互补关系

D、总替代关系

4、替代效应是指在收入(

)的情况下,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工时变化。

a、保持不变

B、下降

C、上升

D、不稳定

5、劳动者的最终工作——闲暇决策点是(

)与(

)相切的那一点。

a、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无差异曲线

B、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

D、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7、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会减少,原因是(  )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D、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8、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因为:(

a、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牺牲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

B、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更不愿意牺牲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

C、任何收入水平人们都愿意以相同的收入去换取更多的闲暇

D、闲暇换取收入的边际替代率是负的

9、一般来说,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a、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B、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

D、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10、测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

a、就业率

B、失业率

C、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参与率

二、多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劳动力市场现象

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e就业与失业

2.实证研究法的步骤有(

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

B设定假设条件

C提出理论假说

D验证

e反馈

3.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

a.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

B.工资政策与工资关系

C.工资水平

D.个人非劳动收入打

e.社会保障制度

4.总供给等于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其公式中的生产要素包括(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土地

e.管理

5.等成本线反应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其斜率(

a.等于零

B.为正值

C.为负值

D.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率

e.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

三、判断题

1、劳动力参与率为实际劳动力人口与总劳动力人口之比。错

2、如果工资固定不变,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小于零的状态叫做供给有无限弹性。错

3、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增加人们谋生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从而提高劳动参与率。错

4、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对

5、专职家庭主妇应被划分到非劳动人口中去。对

四、简答题

1.

简要回答社会经济运行中导致互惠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

2.

简述劳动力的主要特征?

3.

如何正确理解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4.

什么是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

5.

为什么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五、案例分析

1.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到了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的航空业、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了,如2003年9月,航空公司的员工人数由2001年9月581000人减少到464000人,旅馆和汽车旅馆的就业人数也由原来的1508000人下降至1426000人。这起事件甚至也波及喷气客机对原材料及装配工人的需求。波音公司已解雇了其装配厂的30000名工人。恐怖袭击还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并且减少了消费支出,结果使许多行业的劳动需求都下降了。但是恐怖袭击后美国采取的系列反恐战争行为也增加了对某些工人的需求,例如安全人员、国防工业的人以及翻译等。

问: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2.

许多政府项目是以实物来补偿人们的。经济学家经常争辩说现金的转移支付标准的食品券(只能用来购买食品)受益者每周有200美元的收入和80美元的食品券补助。

(1)画出预算约束线

(2)一个建议是用80美元的现金补贴来代替80美元的食品券。画出补助前与实施了这个建议后的新的预算约束线

(3)益者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六、材料分析

据《三湘都市报》7月22日报道,为防止人才流失,株洲某大型集团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辞职即视为两人同时辞职。迫于无奈,同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对夫妻只好先离婚,并商定等一方辞职手续办下来后再复婚。报道还称,现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有类似的规定。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正途。株洲某集团的这种留人方式,不仅难以留住人才,甚至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

问: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模型的扩展

一、单选题

1.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与总的边际产值相比(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远大于后者

D.前者小于后者

2.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3.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当市场工资水平提高时会产生两个替代效应。他们分别是在(

)之间。

a)市场工作与闲暇,和家庭工作与闲暇

B)市场工作与家庭工作,和闲暇与家庭工作

C)市场工作与家庭工作,和市场工作与闲暇

D)市场工作与闲暇,和市场工作与效用

4.如果社会保障给付发生了改变使得各退休年龄的终生收益出乎意料地减少一固定数额,理论上讲,这会引起工人(

a)提前退休

B)延迟退休

C)退休时间和收益减少前一样

D)可能提前退休也可能延迟退休

5.在生命周期模型中,预期工资水平的变化会引起(),而非预期工资水平的变化会引起(

a)收入和替代效应,收入和替代效应

B)仅是替代效应,收入和替代效应

C)收入和替代效应,仅是替代效应

D)仅是替代效应,仅是替代效应

6.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会引起妇女增加教育投资(

a)劳动市场职业生涯中断的可能性增大

B)妇女就业机会得到改善

C)妇女的贴现率高于男性

D)对妇女持续的歧视

7.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发散型蛛网”模型成立的条件是

(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工资弹性

8.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

(

)

a充分就业

B劳动力供给过剩

C劳动力供给不足

D劳动力需求不足

9.下列哪种情况劳动力资源能实现最优分配

(

)

a.当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时候

B.当劳动力市场偏离均衡的时候

C.当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向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移劳动力时

D.当不同行业出现不同的工资率

10.

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均衡工资率会

(

)

a.上升

B.不确定

C.不变

D.下降

二、多选题

1.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其原因是(

)

a.

工资刚性比较大

B.工资可以灵活地上下波动

C.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D.

劳动力供给数量受人们主观偏好的影响

e.劳动力市场信息不足

2.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雇用调整的成本,雇用调整对策的具体形式有(

)

a.

存货调整

B.商品数量调整

C.

商品价格调整

D.变更劳动关系调整

e.劳动投入量调整

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

a.

范围只限定企业内部

B.

形成基础是企业与雇工的持续劳动关系

C.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较低

D.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不存在雇用关系

e.主要靠市场机制来配置劳动力资源

4.对于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理解正确的有(

a.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处于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

B.经济中各种对立变动着的力量处于持续变动中的状态

C.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实现均衡的条件和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分析方法

D.揭示经济变量之间不稳定关系的分析方法

e.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均衡

5..企业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内部劳动要素进行再组织时,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a.雇员的招聘、调动等活动通过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进行

B.雇员和企业之间是从属关系

C.雇员与企业之间是平等的选择关系

D.企业对雇员具有使用支配权

e.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是全社会的

三、判断题

1、家庭生产理论不再简单地把闲暇和商品以及服务的消费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相反,它把一个家庭所生产出来的家庭物品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对

2、家庭的生育决策会直接影响一个经济体中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尤其是短期的劳动力供给总量。错

3、正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一样,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与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在作用方向上也是相同的。错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队伍在经济衰退期倾向于萎缩,在经济复苏期则倾向于扩张。对

5、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在不同年龄段是有所变化的,这种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变化并不仅仅指供给数量的变化,同时还涉及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以及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决策。错

四、简答题

1、试论述家庭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请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工作-闲暇模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结合家庭生产理论的相关内容解释家庭生育决策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的家庭生育行为进行分析。

4、请解释家庭中的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问题。

5、请解释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变化。

五、案例分析题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这

30

多年来,是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我国农村的就业矛盾极其突出。经过

30

多年时间,有超过

1.35

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就业转移,其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不仅是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不可比拟的,就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了不起的巨大的成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开始了大规模转移。

(1)

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2)

请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六、材料分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就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以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例,1982

年,我国共有在业人口521505618人,

其中女性为227844338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43.

69%;

1990

年,我国的在业人口已增至647244706人,其中女性为2910144153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44.

69%。此间,我国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为24.

11%,其中男性为21.31%女性为27.73%,

8年内,女性劳动力在就业数量的增长上高于男性6.42个百分点。以城镇女职工的增长速度而言,改革开放14年来,我国女职工人数平均每年以4.

3%的速度递增,快于男职工的增长速度。到1992年底,我国女职工人数已达5600

(5586)万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38%,比1978年提高5.4个百分点。以乡镇企业女职工的增长速度而言,1985

年的乡镇企业就业的女职工人

数为2100万,到1992年,上升为3500

万人。以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而言,1982年为1.

78亿(

177651381),

1990年上升为2.

21亿(221446361)人,增长了24%。残疾妇女的就业状况也有改善。目前已有72.6万残疾妇女在福利企业或分散在各单位就业,还有数万残疾妇女个体从业,占残疾妇女就业总数的33%。

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15-60岁城乡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有83.7%在业,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80年代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相比,就业妇女占全部妇女的比重,我国是53.04%,日本是34.6%,印度是11.8%,世界的一般情况是就业妇女占全部妇女的30%以下;在全部就业人口中女性所占比重,我国是44.96%,日本是37.

0%,印度是17.4%,美国是40%,我国妇女就业比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甚至某些经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