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十篇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十篇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0:03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1

关键词:建筑节能与技术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4;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16032010年7月12日,教育部了《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2010]7号),其中列出新专业25个,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名列其中。重庆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共6所高校被批准从2011年开始招生。重庆大学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该专业紧扣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呼应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建筑节能问题,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1]。

如何建设新专业以及完善教学体系;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拔尖型创新专业人才,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上述开设该专业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建设进行探索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2]。

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新专业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基础之上筹建起来的,新专业有其突出的特点,其建设发展思路不能等同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此,笔者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为比较对象,对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专业建设思路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能源管理等领域,从事项目策划与管理、研究与开发、咨询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项目管理、工程应用型与科学研究型人才。

从培养目标看,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能源管理、建筑运营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建筑设备用能分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建筑室内外环境控制为应用目的,其涉及的技术层面以暖通空调技术为主展开拓展[3]。而建筑节能技术工程专业围绕以节能为基础的建筑领域,包括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等方面。显然,参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建设思路无法体现新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为此,对于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可以考虑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一)师资建设

目前,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多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师为基础进行专业建设。根据建筑节能技术工程的专业要求,从专业建设角度看,必须引进建筑、建材和建筑电气专业教师。对有建筑类专业的高校而言,可以考虑共建的方式,让其他专业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由于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以及全局观念才能建设好新专业。同时,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应该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培养后备力量,以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王勇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研究

(二)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以本科建设为基础。任何学科,不管目前的学术地位以及影响力如何,没有本科教学作支撑,就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国家层面讲,建筑节能是国家的一个战略重点领域,涉及一个巨大的产业群体[4]。从社会角度分析,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中的任何产出,均存在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仅仅是增加经济总量,关键是各种形态的业主可以从全寿命周期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这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建筑节能作为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对社会发展是有益的。为此,建筑节能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建设和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建设,其建设内容应注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保证有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人才梯队,保证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于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培养方案和教材建设两方面进行。

(一)培养方案的形成

培养方案是教学体系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学校对专业的定位以及办学思路。通常情况下,培养方案较重要的环节有培养规格及要求、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要求、实践环节以及教学安排等方面。

培养规格及要求是指毕业生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而言,学生应该掌握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原理及方法,对建筑节能具备全局观和系统观。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要求具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节能系统仅仅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需要掌握的建筑节能体系中的一个方面,室内外环境控制方案不是新专业掌握的重点,这恰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要求的重点内容。因此,从培养方案看,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其中一些课程创新色彩浓厚,国内国外均无建设经验可以借鉴。对于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应注意筛选。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可考虑重新编写教材。对新专业而言,应该注重建筑节能相关基础理论的讲解。对传热学,重点应放在与建筑维护结构相关的传热理论;对流体力学,应该以基本的流动方程与输配系统中节能调节分析的基本理论为重点,明渠以及堰流等不作为重点内容;工程热力学中基本热力学概念以及基本热力循环理论应该让学生掌握,而与建筑节能无关的循环及流动过程等不作为重点。笔者认为,应整合三大专业基础课内容,以建筑相关的流动与传热为主要内容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

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成中,除专业基础课外,专业课是课程体系的重点。建筑节能原理、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能源管理成为新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他课程体系应围绕主干课程进行建设。而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冷热源、暖通空调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仅仅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参考或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对学分要求,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总的学分以及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可参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设置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实践环节,但各阶段的实践内容均不同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应该掌握建筑节能产品与材料的节能原理和生产过程,实习地点为产品生产单位以及节能公司。而环控系统以及施工单位的认识实习才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点。新专业的就业对象一般为节能系统及能源管理公司,因此,毕业实习应该与毕业设计结合,围绕此类业务开展毕业设计。

(二)人才需求分析

建筑节能已被国家列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社会急需培养大量高素质建筑节能专门人才。为顺应这一需求,加强规范管理,政府机构纷纷成立了以建筑节能为工作目标的行政单位。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设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专门负责拟订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监督重大建筑节能项目。全国各行政省、直辖市纷纷成立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已专门新增建筑节能处,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管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节能运行监管、建筑节能法规制定等工作的开展,下属区县也设立相应的机构和岗位。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节能技术研发与咨询机构相继成立,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的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的环境与节能研究院从事节能技术研发,重庆市依托重庆大学等单位成立的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成立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等类型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纷纷产生。建筑节能的问题一直深受全球关注,联合国环境开发署下设能源、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门负责安排节能相关工作,尤其是建筑节能。近年来,其在中国支持了超过50个与建筑节能相关的项目研发。美国能源基金会等也频频在中国招聘建筑节能相关专门人才。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大背景和国家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指引下,建筑节能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还未系统培养该专业人才,主要通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进行补充。人才总需求预计10万人/年以上,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机构需要大批系统掌握建筑节能知识专业人才,按照建筑节能规划,每个县级以上部门需要配备该专业人才;各类国内、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正在中国大量招聘建筑节能专业人才。

二是,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院等也大量需求该专业的人才。

三是,能源咨询、能源管理、能源服务等公司的建筑节能人才需求。

四是,房地产企业、建设工程公司等。

五是,机电设备企业等。

三、结语

对于一个新办专业,由于建设的复杂性,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经验要通过建设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才能逐步完善。对于目前而言,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在理论教学中,如何尽快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的问题;在拔尖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提高拔尖性人才的社会参与能力,把握实践教学活动度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处理和解决、科研问题、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高校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新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专业建设也会逐步完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为国家的建筑节能产业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孔昭瑞.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一个发展前景看好的新专业[J].长江大学学报,2010,33(5):9-10.

[2]余晓平,付祥钊,殷利.浅析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理论基础[J].建筑节能2011,39(3):76-80.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2

可争辩的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对滞后性,绿色建筑人才供远小于求,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不足已成为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广大高职院校作为建筑行业中坚力量人才的输出口,此时应担负起培养使命,大胆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及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更好地为社会输出绿色建筑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才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校企合作Bim

【中图分类号】G712

【课题项目】本文系院级一般课题“应用Bim技术进行绿色建筑相关课程开发及校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327)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15年要保持GDp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更为严峻的是,我国能源、土地、水、森林等资源严重短缺,实际利用效率很低。在建筑方面,能耗比较高,浪费严重,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而从建筑的全过程看,整个建筑能耗占我国全部能耗的50%。因此,发展节能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建设节能建筑、降低建筑能耗、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充分保护好宝贵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国建筑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一、从政策、法律规范及行业发展要求层面看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国家《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原则强调[1]: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3年3月,住建部颁布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对绿色建筑产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

2014年初,住建部明确表示,政府投资的办公和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住建部2014年的重点工作[2]。

从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颁布到目前为止,相关部门已陆续颁布了几十部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评价等各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适合各自发展的绿色建筑标准和实施方案,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

建筑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研讨会、论坛、展会、产业联盟等也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已无可争辩的成为建筑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绿色建筑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

在绿色建筑如火如荼发展之时,绿色建筑发展所需的人才现状却并不乐观。据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2012年11月份的调研显示,中国房地产业在向更深层绿色领域发展的同时,绿色建筑专业人才供应明显不足,绿色人才体系“大厦”待建[3]。

据建筑英才网的数据显示,绿色建筑岗位普遍高薪,企业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在其2013年与2012年职位量比较中,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同比上升了84.25%。

虽然绿色建筑广阔的发展前景已“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但令这些英雄真正折腰的则是人才短板。绿色建筑相关职位在中国建筑行业属于新兴职位,胜任这些职位除需掌握建筑专业技能外,对新能源和生态知识也要了如指掌。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完全对口的绿色建筑专业,专业人才的输送问题亟待解决。

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为例,虽然广东省的绿色建筑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截止目前,本科院校和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涉及绿色建筑类课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断代已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

华人建筑环境专家联盟主席、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建筑经济学讲师周蕾提出[4],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要大面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或技工,二是培养一批精通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国际化专家型的国际精英人才。笔者认为,第一个方向完全可由我国广大的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并创新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来实现。

三、高职层次绿色建筑人才的岗位能力分析,探索绿色建筑相关课程设置方案

绿色建筑在国内尚属新兴、交叉学科,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面广且综合性强,这更加需要高校在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时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做到有的放矢。高职层次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应把重点放在绿色建筑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具体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设专业课程,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更加注重实训课程的设计。高职院校可先开设绿色建筑相关的选修课程,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基本具备后进行小班试点,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在各专业中全面铺开。

在绿色建筑相关的岗位需求中,适合高职层次学生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助理绿色建筑模拟分析师2).设计助理(绿色建筑方向)3).绿色建筑助理工程师4).绿色建筑助理咨询工程师。

现将以上岗位的职责要求和高职院校对应需开设的课程统计列表如下:

岗位名称职责要求对应开设课程

助理绿色建筑模拟分析师1.绿色建筑能耗及功能模拟分析

2.参与建筑可视化工作

1.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2.建筑能耗与功能模拟分析软件

设计助理(绿色建筑方向)配合项目设计师完成制图、建模、分析等设计任务1.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2.绿色建筑制图与识图

3.建模、分析软件

绿色建筑助理工程师1.参与绿色建筑评价认证工作

2.参与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咨询工作1.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3.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助理咨询工程师1.协助并配合项目负责人完成咨询项目工作

2.协助项目负责人与客户、政府部门及分包商等进行沟通、协调

3.协助完成相关项目咨询顾问报告1.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3.绿色建筑运营维护

4.建筑文案写作

由以上分析,对于高职院校传统的建筑类专业,即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在进行绿色建筑相关课程开发时,可将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以及绿色建筑制图与识图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建筑能耗与功能模拟分析、绿色建筑技术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开设,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绿色建筑运营维护与建筑文案写作可作为工程监理专业的专业课开设。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较早进行绿色建筑专业设置的高职院校,其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节能)专业在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风光互补技术与应用、绿色建筑概论等课程,值得借鉴。

近几年,Bim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迅速发展,其以三维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及良好的专业间协作配合功能带来了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在进行绿色建筑课程开发时应考虑借助Bim技术,使学生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化有更直观全面的理解。

四、绿色建筑相关实训课程开发及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由于绿色建筑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全寿命周期观、可持续发展观,而传统的教学由于专业设置的需要往往把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拆分为各专业来设置课程,学生很难树立全寿命周期观念,这对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是无益的。所以,我们可以探索在实训课程设置时,适当打破专业界限,在学生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将各专业融合在一起进行一两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训,使学生经历从设计、造价、施工到后期运维的全过程,这也是Bim技术所倡导的理念。

江苏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部级建设类重点职业院校,在绿色建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其在2012年5月与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订单式培养绿色建筑人才。即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企业实习,经考核合格后可被企业聘用。这种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已在高职院校中广泛采用,在培养绿色建筑人才时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目前,有些高校建筑类专业开始探索创办绿色建筑工作室,选拔优秀学生进入,由教师指导参加全国的绿色建筑类竞赛,积累一定经验后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工程项目,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模式。

另外,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合作,建立绿色建筑专业方面的见习基地,选拔优秀的大二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这能够使学生较早的完善职业技能,类似于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

五.结语

2014年3月21日,总理主持召开了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用硬措施完成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5]。对于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而言,一定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积极探索绿色建筑相关课程的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绿色建筑技术人才,为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07.06.

[2]杜宇.今年政府投资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n].人民日报,2014.02.03.

[3]黄俊鹏,焦玲玲.绿色建筑人才“大厦”待建[n].中国房地产报,2012.11.16.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3

关键词:工程建筑施工质量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过程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工业建筑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使产房的建筑满足生产工艺性的要求,对相关建筑的结构及技术要求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相关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与生产技术相结合,要充分的考虑到采光、通风以及屋面排水设施的构建,使相关的工业建筑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有效运行。所以,在工程建筑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工作,当地的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从而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一、工业建筑工程工业建筑的质量问题

(一)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的施工问题造成相应的影响。工程建筑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强、信誉度良好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会做到尽职尽责,从而会为工程建筑中的质量问题提供充分的保障。但是,在现阶段工程建筑的施工队伍中,很多的技术安装人员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同时并没有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这些现象的出现会使工程建筑中的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阻碍了工程建筑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提升。

(二)产品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现阶段工业建筑的过程中,一些项目施工会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整个工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在施工的现场,一些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产生的一些综合性问题会对工程施工现场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一些固定的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的生产质量很容易控制,但是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相关的施工现场没有完善的约束性指导,从而导致一些质量问题不能在根源上得到解决。而且,在相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规范化的技术应用,会导致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得不到全面的控制。

(三)工业建筑过程中质量监管制度不全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质量的检查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且一些产品生产者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质量的监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得到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而在施工单位进行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施工的时间、减少资金的投入,对并没有对相关的项目检查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而且很多施工单位的中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对于一些繁琐的质量检查工作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模式,在现阶段的一些施工建筑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规范化的监督模式,从而使整个工业建筑的过程中相关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使工程建筑中的质检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使相关的质量检查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

二、工业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提升的主要策略

(一)提高质量监控的整体水平

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其质量的监控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监管环境的建立与完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在工业的建筑过程中其投资的规模也逐渐增大,在建筑过程中相关的专业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工程建筑的过程中,要使工程中质量监控达到标准化的管理,就应该引进先进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科技监管程序,从而提高工程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质量的提升。

(二)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项目施工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招标计划的实施才可以进行工业建筑的工程施工。而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只有具有优良信誉的企业才会有专业化的技术施工人员。但是,在现阶段的施工队伍中,往往会存在相关技术人员与招标时所报技术人员的专业程度不符的现象,在投标结束之后随便的更换技术人员。因此,在工业建筑的过程中,相关的企业以及监管部门要按照其基本标准对进场施工的人员进行仔细核对,从而保证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只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可以为工业建筑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与此同时,要定期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知识,从而我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提升提供全面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工业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检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企业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而且当地的政府要强化其监管措施,使工程质量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如果在工程开始实施的过程中年,相关的工序检查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完善,以后的相关工作就不能全面的展开,因此,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在工业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企业中的内部资料是安全可靠的,相关人员要做好记录的检查工作,规范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使企业中的质量检查工作可以得到全面的完善。质量监督的监管部门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的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工程的检查工作可以在正常的环境中全面展开。如果在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完善,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可以正常的投入使用,全面的消除工业建筑中由于质量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业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对质量检查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质量的合理检查。与此同时,为了使相关的业内资料可以达到真实有效的最终目的,相应的质量检查人员就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使企业内部的工作得到严格的监控与管理,并及时做好专业的检测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监控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的找到有关部门进行工程完善,从而,使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工业建筑的发展,使整个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得到全面的提升,为我国经济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重要参考文献:

[1]袁书其.初探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就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15-01

在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在全国许多大中型院校中,多数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职责,而我校在此基础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以“2+1”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技能型高职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在这一点上,建筑工程专业更是扎根在学校的大方向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我院的建筑工程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筑工程见习造价员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员实训、建筑工程质量员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实训、毕业实习与实践、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等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中的具体问题,并在教师的培养和引领下,学会解决问题,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我们更注重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1目前我院建筑工程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房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人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目前我院建筑工程专业根据行业特点和学院的特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提出了以下几种岗位参考。

1.1施工员

施工员是基层的技术组织管理人员。主要是在现场参与施工组织管理策划,负责施工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参与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等。我院建筑工程专业针对此岗位设置的相应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测量学》、《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同时,配有建筑工程施工员实训及建筑工程施工实训等相关实践课程。

1.2造价员

造价员负责工程预算的编制及对项目目标成本的复核工作,对比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做出分析,以及熟悉施工现场生产进度,每月编制本月施工生产统计报表并根据下月生产进度计划编制下月施工预算。我院建筑工程专业针对此岗位设置的相应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同时配有建筑工程造价见习员实训、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等相关实践课程。

1.3质量员

质量员负责对施工工艺及完成的分项工程对各班组工作质量的检查及向监理的质量报验工作。我院建筑工程专业针对此岗位设置的相应课程有:《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事故分析处理》,同时配有建筑工程质量员实训等实践课程。

1.4安全员

安全员主要负责对工程项目内的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各施工方案的安全施工进行组织。我院建筑工程专业针对此岗位设置的相应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同时配有建筑工程施工实训等实践课程。

1.5材料员

材料员主要是负责对该项目的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要对数量负责,对该项目所进场的各种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的收集,还有对材料的保管工作等。我院建筑工程专业针对此岗位设置的相应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装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

2未来我院建筑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拓展分析

为了培养出适应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我院的建筑工程专业不断改革和改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未来学生的就业范围。

2.1监理员

监理是代表业主监控工程质量,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桥梁。它不仅要求执业者懂得工程技术知识、成本核算,还需要其非常清楚建筑法规。

2.2建筑咨询从业人员

建筑咨询人员可以向业主提供各种业主所缺乏的专业信息,包括从土地购买,审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设计和施工时的帮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要注意什么等等,简言之,就是给想建工程却又不太懂建筑的人提供所有的咨询。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很缺少,是个不错的有前途的岗位。

2.3内业从业人员

建筑内业是指规划、设计、预决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在室内完成的工作。

2.4物业管理从业人员

物业管理指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通过对房屋建筑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区域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为业主、使用人提供服务的人员。

3结论

建筑行业是一个贴近民生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切忌眼高手低,实际上,认真做好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不错的有前途的岗位。在我院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上,也一直在指导学生要脚踏实地,认真努力,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S].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5

1)有关政府部门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监管不足。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时,经常忽略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内部的细节与技术,往往重视主体建筑的结构和质量与建筑的外观形态。加之,与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相关的技术性人才在相关政府部门里面比较缺乏,这必然导致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监管缺少力度,甚至于有时候无法进行。这样一来,建筑施工单位就会更加忽视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内部的细节与构造质量,最终导致建筑工程在整体上出现质量问题,无法保证其安全问题。

2)施工单位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因为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缺乏相关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完善的施工计划和目标指导相关人员施工,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预留的孔洞位置不适合或者是根本没有预留。使施工过程出现反复重改的局面,或者是在后期进行补救时,会对完成的建筑主体造成新的破坏,影响后期的施工,使施工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3)建设单位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重视不足。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相对于主体建筑物而言,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所占的分量比较轻,因此,建设单位经常会忽视,甚至会有建设单位安排非采暖及给排水的人员进行现场监管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采暖及给排水的管道预留位置不当甚至于未留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这会给后期的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也给住户造成居住隐患。

4)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采暖及给排水施工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地培训,缺乏专业全面的施工知识,他们的学习就只有通过在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从而获得知识的积累和完善,但是这样获得的知识是片面的,会致使他们在具体施工时,出现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情况,造成建筑的质量出现问题。

2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a.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在施工时,详细可行的计划很重要,在施工过程出现细节问题时,可以根据计划及时地做出调整,避免造成损失。施工计划主要有工程的整体结构、采暖及给排水工程计划提出的依据、施工前的所需材料的准备、对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计划不足进行补充和提供保障。

b.仔细准备和检查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材料时,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审查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图纸,管道直径、工程标高、大小尺寸以及建成主体的尺寸复核等相关工作,使之与相关的建筑规范、标准相符。还要对工程的施工设备机具进行检查和维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检测,最后一定要取得设备的检验合格证书。

c.给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是否精湛,是否具备很强的专业性,与建筑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定期配送一些员工去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保证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沟通和质量。

a.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工程中的质量要保证。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做到密切配合、协调沟通,使施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要做到统一的计划,把调试采暖及给排水、确定排水口位置还有水表的安装位置,以及暖气的安装工作做好。

b.施工时做到分类分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分类分区施工的方法,可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建造时,减低因为建筑面积大、垂直高度跨度大而造成的施工难度,能够使得工程的施工工期缩短,成本降低。

c.预留埋设。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预留埋设的方法,精确地按照原来的施工图纸给预留位置进行布局,要仔细地观察套管和孔洞能否相吻合。

3)控制和保证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后期的质量。在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进行到收尾阶段时,施工人员也不能放松警惕,要仔细审查施工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主要检查管道漏水、管道位置、暖气通道等。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试用是不能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进行试用时,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地更正解决,保证施工质量。

3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措施

1)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在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能够把监管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做形象工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如果在监管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地督促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进行纠正和补救,最后做好负责验收的工作,严把质量关。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重视自身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其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的监管水平。同时也有必要做好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的引导工作。

2)强化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在进行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时,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因此,施工单位要组织专门的技术培训课程,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告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和注意的施工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

3)要加强建设单位对建筑施工的重视。在建筑工程中,建筑采暖及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单位必须要强化对其的重视度,根据不同的施工地点、施工条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合理选定监理单位及其专业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理。

4结语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6

关键词:培训;教学能力;双师型;骨干教师

引言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8号)文件精神,2015年3月30日至4月24日,有幸参加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4年度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训班。在培训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四周共完成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等三个专业模块的培训。

1培训项目1.1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

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陈华副教授和翟晓尉副教授结合学院对面金地格林东郡楼盘实例和建筑设计实践,从实际的项目来讨论其设计实践的合理与否,介绍了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软件应用,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平面组合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及要求;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及住宅公摊面积计算的合理性,建筑设计中的“从大到小”的设计方法适用于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而“从小到大”的设计方法更适用于住宅、宾馆、教学楼等。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的建筑设计软件知识又懂得了建筑平面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

1.2建筑施工技术模块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熊学忠副院长、张良斌教师共同完成,本模块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知识,学习内容有脚手架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柱钢筋绑扎、梁、板钢筋的绑扎、模板安装、编制砌体工程、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文件,为了把基础工程施工和防水工程施工讲解清楚,熊院长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学员们带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张良斌老师直接把学员们带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3专业相关知识

专业相关知识包括刘勇副教授讲解的建筑设备选型与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配合及专业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杨天春老师详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12G101-4)难点,武敬院长讲解土建类专业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黄老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和老师如何培养自己的魅力,每位老师授课的侧重点不同,授课内容各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各具特色。

2培训心得

2.1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武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560605)于2008年开始招生,是湖北省内高职院校中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特色显明、毕业生供不应求;无竞争压力、晋升空间大;多学科深度融合、就业面宽;该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智能控制、通信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毕业生一专多能,专业拓展面宽,毕业生既能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管理,还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智能楼宇工程施工管理等多项工作。

2.2“项目化”教学,教与学相得益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项目化”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2.3Bim模型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武职已在筹建校内Bim模型实训室,建好后将更好的为本校师生服务,在满足本校实训教学需要的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政府部门和建设协会等的联系,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3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部级骨干教师培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职业教育主要是建筑类各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不仅仅学习到了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还交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朋友,认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同行,开阔了眼界,相互之间学习交流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宝贵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的作用,秉承“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校训,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为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服务,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1]陈革,王健.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2.

[2]许翔.关于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的思考.2010.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7

1.建筑经济课程的开设是职业建筑师教育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尚有脱节的地方,比如在知识结构与能力方面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还有所欠缺。建筑学专业中开设建筑经济课程适应了职业建筑师专业教育的要求,改变了我国目前建筑教育中存在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与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先修课程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业、建筑市场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掌握设计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设计工作的经济性理念,使毕业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建筑经济课程的开设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科分类日趋专精,使得人文与科学具有彼此疏远的趋势。在大学教育中加深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深刻对话,可以使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和谐的发展。建筑经济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建筑业及房地产业为对象,研究如何有效地在各种技术之间配置资源,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的交叉学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3.建筑经济课程的开设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就业范围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作为建筑师,不仅仅需要提出新颖的建筑方案或技术,而且还要对这个方案或技术实施的结果进行熟练的财务评价和管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变动和人才的流动不断加剧。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等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在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地方工作,也可以走向更为宽泛的就业领域。

二、目前建筑经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经济课程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建筑师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很多高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开设此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不重视此类课程,对课程的开设没有相对稳定的规划,对同一门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是开设还是不开设都有很大的随意性。相应的课程建设、师资力量方面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对课程体系没有详细研究

一方面,建筑经济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造价、建设法规等课程有很大的相关性,全部开设必然造成讲述内容重复,浪费教学资源,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如果部分开设,对教师要求比较高,可能会顾此失彼,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建筑经济与现行国家制度、设计规范及法制法规等内容密切相关。国家相关部委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业的运行规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如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建立了更为完整、合理、先进的建筑业法规体系和质量管理条例等。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往往不可能及时更新,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时效性。

三、对建筑经济课程的改革措施探讨

1.充分认识到建筑经济课程在建筑师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这一点已在上述内容中提及,不再赘述。

2.对建筑经济及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划、调整

要提高建筑经济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把相关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来研究、规划。在考虑市场需求和专业教育的课程规划基础上,研究课程群的核心内容,理顺授课顺序,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删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与建筑师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的建筑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健全、更新,要求我们利用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家的现行政策、法律,了解规范、标准的颁布情况;利用各种学术会议、学术刊物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积极参与工程设计和管理的实践工作,了解建筑经济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建筑学就业前景就业指导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42-01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公办高校建筑学专业长期以来就业形势较好,这主要由建筑行业人才需求量和人才输出机构间的供求关系决定。那么建筑学就业前景和就业形势具体如何呢?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又该如何开展呢?

1建筑学专业特点

建筑学专业重点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能力的设计人才,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能在设计部门独立从事设计工作,并要求其具备多种职业适应能力,成为通才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筑学是一门理工偏艺术类的学科,因为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很多美学的培养和熏陶,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建筑艺术。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学同许多学科互相渗透,社会学、环境工程学、城市科学、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都对现代建筑学产生了影响,极大地扩大了建筑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

2建筑行业就业形势、方向及前景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部分学生进入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一部分学生(硕士以上)留在高校从事科研项目或担任高校教师;一部分同学考取国家规划、城建部门公务员,从事规划管理等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进入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工资待遇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少部分人待遇较高。一般情况,刚参加工作时,月薪在2500~4000元,如果进入效益比较好的设计院,年薪也可以达到七八万。工作五到十年后,普通的建筑师一年拿到十几万的收入,工作十多年的可以拿到30万左右,所以这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专业。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达到相应的工作年限并具有相关工作经历,还可以参加国家建设部组织的一级、二级的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若考试合格后,可以到相关部门注册、备案,获得注册建筑师的职业资格。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衣、食、住、行,就会不断进行各种建设活动,所以建筑学会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建筑学专业顺利毕业的学生不但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有良好的艺术根基;因此该专业的人才除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一些综合性工作,也可以向艺术方向发展。

3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方法探索

国内开设建筑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00多所,其中开设建筑学专业的独立学院有50多所。为了让让独立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在与全国其它公办高校相同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除了重点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也至关重要。

3.1就业指导方法得当、贴合实际、注重实效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多都是通过就业指导课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就业。然而就业指导课大多只是讲授普遍专业都适应的通用知识,而且较多老生常谈、生搬硬套。而真正结合专业特点、融入对应专业教学环节的就业技能培训较少。学生在日常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体验与职业相关的就业技巧、提高职业和就业素养及有意识联系今后就业方面的准备等就明显不足。当前,从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是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团干部和辅导员。他们指导就业工作的优势在于管理工作专一、政策熟悉、掌握许多就业信息和工作实例。但是从事与专业知识能力结合的专业就业指导的教师较少,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就业意识和岗位需求的老师不够多,有些高校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教师配置。因此,提高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合专业教学和专业特点,有意识地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思考和探索。

3.2普遍问题亟待解决,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专业就业方向与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像一个职业工作者一样站在一定专业高度对专业全面认识,对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认识不足,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学生对自身特点认识不足,选择工作岗位盲从、跟风。对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茫然,因此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带有随意性和盲从性。这需要我们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并想办法认真解决。大多数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大多都是理论知识和简单的设计作业,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也相对不足。部分同学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往往只能依靠于书本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后“干什么、如何干好”缺乏系统、可行性的思考,一旦到了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就显得无从下手。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改变这些现状才能实现我们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

3.3就业指导与建筑师业务实践相互结合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发展的大方向是考取建筑师资格证并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建筑师业务实践对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安排建筑师业务实践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既能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又与实现良好的就业指导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学生通过真实工作场景的职业认知过程,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后,又重新返回学校,进行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完善,才能更好满足岗位需求,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建筑师。

总体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探索研究建筑学专业特点,选准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将业务课教学和就业指导巧妙、有机的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和提升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新途径。这有这样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促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顺利完成学业,最终才能实现“好就业、就好业”目标。同时这也提高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就业指导效果,增强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条探索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建筑施工安全;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

一、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统计,201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6456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9%,年均增长7%左右。然而,在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建筑安全事故依然频发,安全生产形式依旧严峻。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事故年均造成1300余人死亡,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建筑施工是事故多发的作业,受地形、地物、地质、季节、施工环境、工程特点、施工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筑施工多为立体交叉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多而且复杂。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轻则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企业负责人则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有效管理不仅是支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强基石。为了适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专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设置建筑施工安全课程。南华大学作为较早的一批探索者,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了建筑施工安全课程,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培养方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近7年来在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方面的教学实践,主要从课程特点、先修课程、课程主干内容、课程设计、学习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高校设置《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提供参考。

二、课程特点

1.政策性强目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已出台几十部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而且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的研究成果不断以法规、标准的形式应用于工程实践。因此,学习《建筑施工安全》这门课程要不断关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并把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应用到以后的具体工作中。2.专业技术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核定专业名称时,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铁道工程等几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增加了专业的知识面,使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广。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如果从事土木施工领域的安全管理,必须要了解建筑施工技术。土木工程的范围较广,有建筑、桥梁、隧道、铁路、公路、水利等诸多领域。每一个工程类型都有其个性,都有其复杂的技术性,因此决定土木工程领域安全管理的技术复杂性。3.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施工领域一般都是建筑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进行操作,建筑工程在很多情况下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因此,安全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要减少事故率必须要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安全培训、技能训练等活动,使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生产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

三、先修课程

《建筑施工安全》是一门高度交叉且偏向于工程实践的复杂学科,涉及领域包括:安全工程、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等学科领域。因此,在开设本门课程之前,为达到培养目的,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先修课程。我校安全工程专业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渐明确了可行的先修课程体系,并在2013版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得以明确。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安全》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安全类专业导论、结构力学、安全学原理、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土力学与基坑安全、建筑结构、地下工程安全技术、职业卫生防护、电气安全工程、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等十三门课程。此外,《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修满后,学生将会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

四、课程主干内容

根据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现状,本门课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先修课程中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一些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的划分、基本建设程序、主要的建筑工程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勘察、建筑设计、建筑分类、建筑工程产品及施工特点、建筑施工依据与顺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建筑工程施工等。建筑施工安全牵涉到的法律法规众多,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包括我国现行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介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立法历程、建筑工程安全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等,重点应放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第三部分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与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的监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安全检查、职业病预防等方面。第四部分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所涉及的施工安全技术出发,主要包括土方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主体工程、建筑施工机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与预防措施。第五部分主要涉及建筑施工防护用品,主要为“建筑三宝”的检测步骤、技术要求、正确使用等方面。第六部分主要讨论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查处方法和程序、施工伤亡事故的一般预防与处置措施。

五、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安全》课程修完后,学生将会开展为期2周的《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具体工程项目为依托,从基坑开挖、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工程、施工机械、临时用电等六个方面开展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建筑施工安全》课程的所学内容,并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各专项施工方案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掌握建筑施工过程的基本情况、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编制依据,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规范、行业条例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制定施工计划,掌握建筑专项施工的进度安排;施工工艺技术,包括专项施工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特殊情况的处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专项施工的组织保障措施、技术措施、监测监控、应急预案等方面,其中应急预案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计算书,根据国家、行业规范对建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验算。此外,为了适应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建筑施工安全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从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购买了正版的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和Bim脚手架设计软件,要求所有学生熟练使用,并对所选课程设计进行校核。

参考文献:

[1]赵挺生,应玲丽,葛莉,等.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

[2]郭雨薇.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

[4]杨一伟.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目[J].建筑安全,2010

[5]安德锋.浅谈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

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学习领域

近些年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得到了极大的进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可持续社会发展战略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表明,在目前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为水资源的充分应用和现有的众多社会矛盾解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技术指导依据。但是其在发挥出重大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应有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目前工作中,做好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习领域研究表现得至关重要,这也是社会发展中研究和探索的焦点话题。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现状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科研和维护一体的综合性应用人才,这也是整个教学领域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学习中,除了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之外,还需要在水利水电部门工作的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深入教学。由于这些工作本身都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工作模式,因此一般来说,学生除了需要在学习中熟悉各种工程必须要掌握的教学知识之外,还需也要针对机械的操作和使用进行管理和教学,这也是目前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环节。

1.1水利水电工作现状

水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水利水电工作作为目前水资源应用的调配基础,也是利用水资源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核心手段。水利水电建筑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核心和主体,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整个工程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平台。基于这种社会发展现状,水利水电工作建筑管理工作都是极为关键的重要体系,更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1.2水利水电建筑专业现状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但是截至目前,其中的问题较为严重,各种管理、专业课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其中主要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2.1专业特点不明晰

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其他的专业特点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中,其与建筑专业存在着重大的混淆状态,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教材与教学方法的互用,甚至是造成了教学体系的模糊方式。尤其是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体系中,极容易和建筑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课程相混淆,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所云,甚至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混乱和繁杂。这种教学特点的存在造成了学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着重大不相符的现象,进而造成高校教育就业率的影响。

1.2.2教学方法极为落后

教学方法落后这一现象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是目前教学高等院校教学中共同存在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普遍性质的难题。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学校教师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多数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无法满足和适应时代化发展需要,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在教学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为主,这就使得教学方法与时展脱轨。

1.3水利水电建筑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

(1)专业定位。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至今已近80年的办学历史,先后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培养了不同层次的毕业生2万余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该专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施工组织管理核心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人才定位。

在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建立“大专业、多方向、模块化、动态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根据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大专业),带动专业群各专业(多方向)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方式即时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师资队伍“双师”化、实训条件生产化、教学评价社会化,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2课程体系改革。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2.1构建“模块化、动态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1.1构建“平台课程+核心技能培训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施工组织管理3个专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打破知识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素质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技能培训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模块化、动态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2.1.2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小模块

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工种技术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有很多种。社会通用工种技术等级证书中有混凝土工、建筑材料试验工、土工试验工等5个工种技术等级证书,同时考虑专业课程建设特点,进行课程设置,采用灵活的小模块进行工种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解决课程设置与多工种、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矛盾。

2.2建立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按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以及课程的重组。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会对水工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以水电工程建设成为载体来充分的提出专业课程体现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这一思想,主张理实兼顾,校企合作,实现了工学结合,解决了教学学、练、做的问题,突出了培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主线,切实落实了素质教学要求,也实现了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套和谐的办学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