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艺术生活十篇文化艺术生活十篇

文化艺术生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0:05

文化艺术生活篇1

关键词:历史民间文化艺术;挖掘;创新;品牌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3-02

文化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传播中推动的。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今社会,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好要求。要在新时代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应当挖掘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创新传播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清远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宗教文化有飞霞山、飞来寺;历史文化名人有韩愈、刘禹锡;民间文化艺术有瑶族的耍歌堂、长鼓舞、木狮舞和舞龙灯等,壮族有盘歌、生堂歌、舞龟、鹿、鹤和耍水节等;民间艺术有豆腐节、唱春牛、舞被狮、闹花灯等;近年来,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又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何利用这些文化艺术资源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文化艺术人才,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推动文化建设,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挖掘历史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历史文化包括古建筑、历史著名人物、经典作品和艺术品,发挥其特有的影响力,就能达到宣传作用,能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能力,同时实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少林寺是千年古刹,电影《少林寺》未演前,访问者寥寥无几,加入现代元素并进行现代传播后,参与武术的人和游览的旅客逐年增多。现在,少林的“洋弟子”遍布欧美,“少林寺”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一个地方品牌。

清远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建筑有名震天下的千年古刹飞来寺,连州的凤阳古街,清新的太和古洞、玄真寺,阳山的阳山关等。每个县市区都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还有一些独具民俗风情的建筑,如瑶族的吊脚楼。在这些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人文元素,并加以演练,就能达到宣传的效果。同事,让群众认识到古建筑的宝贵,自觉地加以保护。历史上,曾经来过清远,在清远为官和本地涌现的杰出人物也有不少,在清远留下墨迹的就更多。唐朝的韩愈、刘禹锡、张九龄;宋朝的苏轼;元朝的高若凤;明朝的海瑞、汤显祖等等名家都曾为官或路过留下墨迹。当然,也有许多故事被流传下来,如果加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内容,扩大传播渠道,在他们曾经居住或者在古建筑内进行表演,一者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二者达到宣传人文精神的目的。进一步深化,还能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改进民间艺术,推动艺术发展

民间文化艺术是与政府倡导的“主体文化”相对而言的,是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创作的并在其间发展流传的文化艺术。民间艺术之所以能长久地保存在民间并得以发展,是因为其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民间艺术深植与人民群众中,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还要推动和发展。推动和发展就必须改进。清源瑶族的耍歌堂和长鼓舞(分别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一段时期并不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到了失传的境地。经过挖掘、保护和创新,又焕发出活力,不仅在其民族的盛大节日进行表演,而且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中获得好评,并揽回了不少奖项,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瑶族文化,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因此,改进民间文化艺术,有利于推动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有利于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达到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目的。

民间文化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流传清城的禾楼歌,起源于明末清初,原来是为了纪念歌仙驱赶旱魔保丰收,后来演变成每逢禾稻抽穗扬花时节,人们就搭起五彩缤纷的牌楼,大唱民歌,祝愿丰收在望,因代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禾楼歌分坐台和攻台两方,歌唱内容有坐台定夺,一般一堂歌由10多人参与,当作比赛来进行,开赛前都放“开场鞭炮”,体现民间的热闹场景。当民间艺术不被群众所接受时,适时加入新内容,采取新的传播方式,同样会走进人民群众之中。像这种让群众参与的民歌,如果将其整合,输入现代元素,同样能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这样,既保护了文化遗产,也丰富了文化艺术节目,实现了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兼顾阳春白雪,吸引群众眼球

发展文化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群众的欣赏品位是多元的,有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人喜欢下里巴人,要为广大群众服务,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为群众提供优质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产品。近年来,我馆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采取多种形式走出去:(一)定期举办“广场文化艺术节”,让艺术融入广大群众,“广场文化”搭建平台,鼓励群众参与,自编自演,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举办各类艺术表演大赛,促进艺术人才脱颖而出。举办清远市“北江之春”舞蹈大赛、戏剧小品大赛、歌咏大赛等,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艺术创作人才和艺术新人。(三)承办大型的演出活动,推动文艺走向市场。我们承办了广东省第二、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承办了由三千人演出的大型歌舞《火红五月・激情清远》;承办了2006年清远世界杯飞碟赛开赛式大型文艺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并获得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提高了群众艺术馆的知名度。这些活动的举办,一方面锻炼了人才,另一方面发现了人才,同时,促进了文化艺术走进群众之路。

文化艺术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表演,在娱乐的同时,达到教育和鼓舞群众的目的。这对消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现在,农村主要的娱乐活动是看电视和打牌,农闲之余很少能看到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为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群众艺术馆应该为农民兄弟搭起艺术之台,为他们送上美好的艺术之餐。另一方面,城市的工厂集聚了大量带来的打工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枯燥,为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艺术应该着力继续做好:(一)采用定时送戏下乡的方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农村;(二)注重发现农村艺术人才,就地取材丰富农民文艺生活;(三)注重培养农村艺术人才,搭建农村文化艺术之路;(四)积极推动广场文化艺术,让城市打工群体受到艺术的陶冶。

四、打造艺术品牌,满足群众需求

文化艺术要持久而又生动的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让人百看不厌,就必须创作出精品,也就是艺术品牌。一部好书,一首好诗,一台好戏,一场好节目,会影响几代人甚至上千年。比如,唐诗宋词元曲,至今我们仍然在朗读,其有如此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精品,是时代的品牌,具有恒久的魅力和吸引力。艺术品牌首先是被广大群众认可,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思想性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和谐社会;艺术性应该动人心弦,引人入胜,高雅而不下俗;观赏性应当是被广大群众认可,喜爱,并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打造艺术品牌,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发现,没有文化艺术人才的创作,品牌也无从产生。因此,打造文化艺术品牌就是鼓励艺术人才的自由创作和发挥,并适时奖励,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当然,艺术品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也需要一个培植的过程。清远群众艺术馆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如“广场文化艺术节”;创作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如:瑶族舞蹈《阿贵斗牛》参加第八届全国民运会表演荣获金奖;少儿舞蹈《欢乐小花鼓》、《闹花伞》、《北江龙舟娃》连获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创作金奖;歌曲《南方有一道美丽的风景》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有了一定的人才队伍,为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打下了基础。

要满足群众需求,打造文化艺术品牌,应该着力如下几点:(一)挖掘民族特点,打造民族文化艺术品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新,丰富民族民间的故事,将其民间故事改编成话剧或者小品,如人物故事《刘三妹》、《两同年》和《廖元帅》;事件传说《分韩成韦》、《马鹿救人》、《马山头》等;地方风物传说《金花银花》、《望君项》、《百鸟衣》、《牛王诞》等,如果能在其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一定能发挥其应有的艺术感染力。(二)利用地方特色,打造地域文化艺术品牌。清远市地域人文资源丰富,有鹰扬关、东坡亭、慧光寺、观音岩和贤令山等等珍贵文化遗产,可以根据其当时情景创作文化艺术品,吸引观众。近代史上,在清远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编排节目,如太平天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时期的革命遗址的文物,以娱乐寓教的方式宣传爱国主义。(三)整合资源,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清远文化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古迹众多,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将其变成文化艺术品牌。清远已经初步形成的是瑶族的长鼓舞和耍歌堂,但是还没形成品牌效应。要使其尽快发展,应当将旅游、体育和文化艺术整合,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注重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发现,形成长效机制,有效地打造文化艺术品牌。

文化艺术生活篇2

关键词:舞蹈;文化生活;提升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34-01

一、舞蹈有助于大众思维能力的开发

舞蹈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医学界认为舞蹈是一项对右脑发育极为有益的运动。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蹈动作的多变、均衡、全面和精细,要求人们尽力使身体协调动作,其间大脑不断进行调整。这种动作的训练既受大脑支配,同时也是对大脑的训练,有助于脑机能的不断强化。舞蹈是情感对肢体的驱动,人类的创造力则是情感在思维领域的自由驰骋。两者都是情感的迸发与冲动,是想象力的展示,是主动性与自信心在不同领域的体现。舞蹈可以丰富人的联想力、想象力,促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它使幼师学习者在舞蹈活动中逐渐认识自我和自己的潜力。我国舞蹈艺术家吴晓邦老师指出:“舞蹈教学不能仅用纯生理训练去追求体操技术,不能仅用科班程式化的方法,舞蹈教学需以心灵的教育去带动身体的训练,要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只是造就一些仅有身体技能的匠人。”舞蹈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者舞蹈的创作能力和舞蹈创作水平,以适应幼教事业人才的需要。具体创新措施是: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优势”。

二、舞蹈艺术渗透人文知识

舞蹈艺术以生命力的高扬,讴歌热爱、关心、理解、发现、创造和希望。学习者鉴赏舞蹈艺术,不仅能够纯洁感情,净化心灵,而且有助于完善生活,它是激励学习者完成人生使命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学习者可以通过欣赏舞蹈艺术开阔视野,认识世界,唤起学习者情感和创新思维,并根据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经验来理解、判断和评价舞蹈作品,从而获得舞蹈艺术基本技能和人文知识。因此,可以说舞蹈艺术鉴赏是一种双重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舞蹈鉴赏模式大多以看为主,以听为辅,学习者处在被动地位,在这种模式教学下学习,兴趣不高,“看”、“听”也不主动、不投入。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增添“动”、“想”、“说”,让学习者全方位的动起来,主动地欣赏舞蹈,感受舞蹈。通过“动”的环节,让学习者用具体的动作,贴切的动律,加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到欣赏中去,增强学习者的动作能力和示范能力。通过“想”的环节,让学习者根据音乐和舞蹈的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更好的理解作品主题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于全面细致地把握作品主题。通过“说”让学习者就作品的思想内涵做出评价,使学习者的欣赏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提高学习者舞蹈欣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习者对舞蹈作品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三、舞蹈是各门艺术的综合

通过融合各学科艺术门类,强化舞蹈的自身的优势,丰富舞蹈的文化内涵,汲取各艺术门类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舞蹈作品思想和风格,提高学习者的精神境界。综合观强调舞蹈体验的开放性,强调人与舞蹈的交往来理解世界、理解自我,使舞蹈学科与其相关的学科建立综合的关系。融合各学科艺术门类,体现在包含着内在心灵和外部形体的运动,在舞蹈理解过程中,既要借助各种与舞蹈联系交流的形式,如借助于音乐增强舞蹈的感染力,借助于绘画塑造更好的艺术形象,借助于与话剧和主持将舞蹈的思想感受充分的表达出来;不仅强化了对舞蹈学习的理解,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是对舞蹈作品理解的方式和途径。笔者认为:歌舞剧表演是综合性最强的表演形式,它融合了编导、舞蹈、绘画、器乐、歌唱、讲故事等听觉与视觉艺术为一体。如:童话歌舞剧《白雪公主》,这一教育内容是个典型的综合艺术,融合音乐、舞蹈、表演、美术、文学诸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舞蹈剧排练中,学习者需要创编舞蹈、演唱歌曲,朗诵台词、演奏音乐、制作道具等,在综合艺术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表现力、审美能力,最终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四、结论

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它通过各种表现手段深刻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挖掘世间美好情感,启示人生追求真谛,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今日的中国形势发展一日千里,高速发展的经济,日益提升着生活水平,已使人们的审美追求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的物质生活在改善的同时,渴求着更多的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精品,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文化艺术生活篇3

【关键词】大众文化生活;舞蹈艺术;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77-02

舞蹈艺术是通过肢体之间的不同组合,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人数和年龄方面也没有限制,这也是其流行的重要原因。[1]

一、大众文化生活与舞蹈艺术的关系

舞蹈艺术最初来源于大众生活,大多数舞蹈作品都是舞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将现实生活中的动作与细节应用到作品之中,借此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例如,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就是通过对孔雀的观察,对其动作进行模仿,配合与之相符的音乐和舞台效果,使得人们沉醉其中。再如舞蹈作品《敦煌彩塑》,就是通过敦煌壁画《飞天》得到创作灵感,这些作品都反映了我国舞蹈具有悠久历史和舞者的高深造诣。[2]

二、大众文化中舞蹈艺术的类型

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舞蹈主要分为三类,即自娱型舞蹈、教育类舞蹈、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就是人们在平时自娱自乐中创造出的舞蹈,借用其发泄内心情感,“霹雳舞”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自娱舞蹈,在摇滚乐中尽情展现身姿,动作豪放又不失细腻,它打破了对于舞蹈的定义,使得其可以尽情感情,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教育舞蹈主要是指学校等舞蹈培训场所教授的舞蹈,用舞蹈艺术使人们具有更高的艺术品味。社交舞蹈是人们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主要指宴会中的交谊舞。[3]对于我国来说,也可指少数民族节日中族人一起进行的舞蹈,在少数民族中,社交舞蹈也是年轻人选择另一半的重要方式,例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三、舞蹈艺术的作用

舞蹈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作用,主要分为教育作用、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以及健身作用。在教育中,言传身教必不可少,舞蹈就是身教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还能起到培养审美的作用。中作为文化礼仪之邦,在古代就极为重视舞蹈艺术,因为舞蹈艺术看似简单,但可以锻炼人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舞蹈艺术由于是由肢体语言构成的,所以能较好地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锻炼人的感知力等。而且通过对于审美的培养,使人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各种能力的锻炼还能有效提高人的情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情况更加重视,舞蹈作为现代人喜爱的运动方式之一,能够达到良好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有氧运动。而且舞蹈音乐可以提升人体有益物质的分泌,减轻压力,通过舞蹈动作还能起到改善形体的作用。

四、舞蹈艺术对于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生活的先导,而舞蹈又来源于生活,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舞蹈已经成为打造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风靡全国的广场舞文化,早已掀起了中国又一文化高潮。不仅如此,舞蹈还具有传承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因为地理和文化的差异,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舞蹈,这就是舞蹈艺术对于文化传承起到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将舞蹈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例如小朋友从小就学习芭蕾舞;青少年喜欢动感十足的街舞;中老年人则更加偏向于广场舞。人们都在进舞蹈活动中让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众文化生活中,舞蹈艺术不仅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使普通人更加接近艺术。在舞蹈艺术的不断普及过程中,使得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而且还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参与度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使人们改变对于生活的态度还有性格品质,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舞蹈还能增进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孙晓燕.群众文化中舞蹈艺术的重要性分析[J].大众文艺,2014,15(02):26.

文化艺术生活篇4

论文关键词:文化生活,课堂,艺术素养

 

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鉴赏力的人才是不完美的人才。惟其有美,人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充分发挥,人才能不断走向完美。无论是从时展的需求,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彰显课程特色的需要,高中政治的《文化生活》课堂都担负着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重任。

一、《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种文化形态纷繁复杂,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引领与整合着其他各种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的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生活》课堂促进青少年了解文化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杂志网,结合新的实践和时展要求,大力倡导与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彰显课程特色的需要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摘要求之一。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生活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3、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科技革命的涌天大潮,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各种文化现象五彩缤纷,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对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高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社会公共生活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高中生可塑性强,但情绪仍然不稳定,有多变性,容易冲动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识,加强方法论的指导,使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文化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加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课堂就是要关注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能够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辨析当前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策略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文化生活》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引导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文化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鉴赏享受,并能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正是激活学生文化鉴赏潜能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进行得顺畅,文化的美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美方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绽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大的特点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师生的教学活动应试的痕迹非常明显。为了与高考的方向和要求接轨,教师往往片面地只关注知识目标,能力与情感目标被忽视。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果只追求知识目标,一来教学内容会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甚至会感觉许多知识点或重复,或没意思,二来不能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等观念,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杂志网,更重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知识讲知识,教师应树立坚定的通过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理念。

《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应从选取内容到呈现形式,都积极落实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指导思想,努力贴近学生。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社会情境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真切、可信,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思想矛盾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初步学会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维,较为深入地分析文化现象,能够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机会较少,为了应对高考,大多数教师只能采取“三点一示”(画重点、讲难点、突出考点和典型示范)方式。在《文化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来讲解新课,常常会出现要么同一个教学案例重复使用,学生缺乏兴趣;要么教学案例过多过杂,蜻蜓点水,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以。

因此,《文化生活》的课堂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去寻找案例来感悟文化的内涵,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让课堂“活”起来,让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动”起来,便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感悟文化,认识文化、理解文化,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深入地在文化艺术形式表现力和创造力上下功夫,寓技能、技巧训练于活动化课堂教学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从情趣爱好出发,使学生在创作、表演、绘画、欣赏、交流中得到成功感。

文化生活课堂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小组学习、伙伴学习、集体学习等学习形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和感知艺术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艺术之情,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提高了艺术的鉴赏力。

3、拓宽教学内容,挖掘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素材

《文化生活》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文化,更应该是通过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力。《文化生活》是一门新课杂志网,对这门课的教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由于本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也涵盖了许多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地对课本和教材进入深入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有准确的把握。我们可以对现行教材内容在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尤其注意“相关链接”版块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根据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更合理,更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加大艺术欣赏的量,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西洋文化引进课堂,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欣赏面,让学生在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欣赏中拓宽视野,提高艺术感染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主动了解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的讨论,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丰富自己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要注意借鉴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经验,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和价值迁移,挖掘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素材。

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指出,学生必须在他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时时刻刻都看到艺术,艺术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要、情感的方式,应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文化生活》作为一门与艺术联系如此紧密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去挖掘,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董林辉.高中思想政治课增设文化生活模块的实践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8年第2期

2、曾淼.如何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以《梁祝》欣赏过程为例[J].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3、课程教材研究所文化生活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文化艺术生活篇5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

一、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我们走进艺术的园地,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当我们展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当年的京城汴梁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那人群熙攘的街市和跨河的拱桥,各种店铺和摊贩,挑担、拉车的劳动者和骑马、坐轿的达官贵人,河上行驶和停靠的大木船等等。从这里我们对当时的城市面貌、经济状况、民情风俗、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另外人类艺术中的两项最早记录,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和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制造也是伴随着火的实用才产生的。前者依靠了火所产生的光,后者则依靠了火所产生的热。可以说离开了火这一物质基础,洞穴壁画和陶器基本是不会出现的。由此可知,艺术是起源于一定物质资料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例如火的实用),是在人类生活生产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总之,艺术包含着评价于感性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起着特殊的扬善惩恶作用。艺术还具有教化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艺术家总是依据他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通过他揭示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揭示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为人们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他创造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唤起人们的美感,并以美的韵味诉诸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获得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教化。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使人受益无穷,甚至是影响终身。

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肯定。但是,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又不等于实际生活。由于人的主观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消极的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和加工制作,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的个性发展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而必须在理性的调制下适当地、有节制地得到发展。研究表明,人在低级和原始的无意识水平上,仅仅是追求自身与自然的运动和组织规律之间的一致或同一。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首先表现为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一个艺术家进行创作,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际生活进行纯客观的模拟,而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对生活原料进行选择、提炼,以至加工、改造,并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以及对生活的评价等等。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于生活中的自然形式进行符合一定艺术表现规律的改造。中国戏曲谚语中说:“不像不成戏,太象不是艺。”中国画家强调绘画中的形象对于实际对象来说,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指艺术形象,“似”是指生活现象。着重说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而高于生活真实。要求艺术家在表现生活时强调“不似之似”,也就是高于生活的“似”。

三、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们又都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并且都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这些都是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点。但是,艺术又有它不同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地方,这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科学是用抽象的概念反映生活,而艺术则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本身就不存在。

艺术创作和科学创作都需要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直接把本质指给读者看: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某一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科学家研究马,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马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概括出马发育、成长、繁殖的规律:而徐悲鸿画的马,却是经过画家的选择、概括、创造,把自然形态中的许多马的特点,集中到个别马的形象之中,使这个别的马的形象比较充分地表现出马的本质特征,并借此表达画家对生活的审美评价。经过画家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创造出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具体可感的形式,但这已经不是生活中原来的形象了。

可见,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是构成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特性,二者是浑然一体,有机地结合在形象身上的。只有具体可感性,没有具体概括性,形象就将变成对生活原型的直接摹写;只有概括性,没有具体可感性,那就变成科学的抽象,形象就不复存在。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力求做到可感性和概括性二者的统一。

四、?术的继承――社会功能的要求

社会具有选择功能,符合生产需要与社会发展的事物,会被很好的继承与发展,不适合或暂时不适合的将会被湮灭甚至被毁灭。艺术风格的发展,艺术作品题材内容的变化就是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体现,艺术唯有适应了社会的选择功能,才能一直保存下去。

在艺术的分类上,黑格尔根据理念和形象外观的不同关系构成了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种基本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在一定时期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状况等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导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现代社会,面对网络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其富有而精神生活匮乏的状况,各种行为艺术,人体艺术,搞笑艺术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仅追逐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更加注重对艺术质量的要求,而那些与人们生活不相适应的戏曲艺术,剪纸艺术等则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文化艺术生活篇6

大文化体系下的艺术当代性

艺术当代性的最大价值是影响人们生活的表达和形态。一位艺术家曾说过――最好的当代艺术是生活用品。从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来讲,艺术与生活无边界。历史留存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生活器物、生产器物,即使有祭祀的精神性物品,也是来自于生活本身种精神追求,使器物表现出更高的艺术呈现。真正的艺术哲学就是“日用即道,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生活中的日用器物,所有的载体、所有的方式,都被加诸有艺术品位的生活方式。

服装、首饰、家居。灯具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一个物品并非仅仅是工业化的标准产品,而都应成为人们生活美学的某个组成部分和生活精神的载体,使用性和艺术性本来就互相结合,被提升为艺术品的新元素。而所有当代艺术,就艺术最后的呈现面貌,应全部来自于空间,来自环境的载体。

例如土陶,在过去是生活用品,现在收藏在博物馆里是文物,收藏在家中是艺术品。包括各种的青铜器、漆器、织绣等,都是一种艺术表达。当代艺术有一定的独特精神追求,单纯强调距离生活越远的物品才具有艺术价值,只能说明现在的生活美学与艺术品位品位有偏差,迫使艺术不能距离生活太近,这是对当代艺术的误读。

所谓为生活而服务的艺术,带有功利性政治化色彩,艺术品位自然降低。所以有些艺术家会暂时脱离生活,排除掉生活和其他的干扰,力求艺术变得更加纯粹、具有精神追求同时更加具有批判精神。但这不应是长久追求的更具有精神价值与人类批判精神的艺术表达。

当艺术开始“衍生”

目前国际上的很多文创产品,以及艺术衍生品定义非常宽泛,是能从各个文化来源上寻找出源头,并能够转化为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推出的不仅仅是那种将当代艺术符号以某些形式呈现在杯子、t恤等载体上的艺术衍生品,那是当代艺术进入生活的表面符号化。真正推崇的应该是让艺术美学精神、创意品质与价值渗透到各个生活用品,使其提升为艺术生活品,或者是生活艺术品。更多的是应该从历史传统、当代艺术和文化生活资源中选取能够和现代生活相匹配的,有趣味,有格调的元素与美学内质,将它们作为艺术衍生品的首选。

艺术进入生活,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方向,不是所有的经营化才是当代艺术。能够改变生活的艺术,才是最高端的。最具有思想性、哲学性的艺术。仅仅只能够改变人。生活,艺术家本人、某艺术形态,甚至表达某种独特的艺术批判思想,只是小艺术,是圈子文化,自行生成的收藏体系,拍卖体系,只是在圈子这个流通范围中进行,距离生活甚远。而真正的大艺术是改变社会的艺术。

梵高之所以能够影响世界,他的一幅“向日葵”在全球复制上亿张,人们从作品的复制品里中可以感受到在那个陈旧封闭的年代,梵高带给人们更加自由、更加阳光的艺术精神与艺术美学,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精神追求就是艺术衍生品,“向日葵”衍生出来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改变生活的态度。毕加索除了绘画,还创作了很多的陶瓷,可以挂在墙上作为艺术品,在需要时也能够转化成生活用品,而用车座和车把做成牛头的艺术装置,是艺术化一种更广泛的表达。

而有些艺术家由于想要保持所谓纯粹化的艺术,对于衍生品还未接受。这是将艺术与自我脱离的一种表现,好像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纯精神性的价值,时间将证明这并非是不适合的。真正的艺术家,如果他的精神有真正的艺术思想追求,能够创作出有思想品位与美学价值的艺术品,不是某种单一符号,就很可能会影响建筑、服装等各个方面,自然是与生活脱离不开的。

在艺术品中的技术化语言使得各种各样的艺术都有转化的可能性,艺术作品本身进入生活空间、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具有文化性。艺术创造所有的空间和环境予人是一种享受,可以在任何空问中感受那种美学气质。

为生活而生的艺术民主化

为民生而艺术,为生活而艺术恰恰最具有当代性、民主性,这能够让更多人享用艺术,从而让更多人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文化感、活得有美学品位,这是一种最大的艺术民主观。真正让各种阶层、各类人群享受艺术品的生活美学价值,能够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而不仅是艺术收藏金厍。艺术和设计民主化的方向是当代性的体现,工业革命早期,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彼得斯认为设计进入工业化以后,人类的设计智慧通过批量化的产品让更多人享用,由此产生了设计的民主性。将优质的产品不仅仅用于上层贵族阶级,普通民众也可以享受到。但同时如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高品位,重美学,具有当代艺术性,恰恰让人们学会了适度的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在文化产业中,有一些并不值得提倡的案例,看似也是在传播艺术,但从一开始就是用违反版权的方式,以仿制的态度来做艺术。尽管一时的艺术山寨带来了一定的“繁荣”,带给艺术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却更大。社会对于艺术价值的尊重,不是从精神上尊重,是要从物质上去尊重。

我们倡导艺术要有价值,艺术确实值得尊重,就要给艺术家一定的地位,艺术家和设计师一样,都是通过创意智慧与精神思想提升和创造价值的。这部分成本需要由购买者支付,这样能够鼓励艺术者和创意者带来更多的生活美学和精神追求让消费者享有,鼓励消费者真正去购买具有原创价值的的艺术品。具有原创价值并不一定都是原画,还有由艺术家来授权进行衍生的方式。

以故宫为例,在艺术进入生活化的体系中走在了领先位置,再过五年、十年,中国来自于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艺术品进入生活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一定是通过生活产品进行输出。现在很多国际上艺术家都如此,最典型的如日本品牌三宅一生,从服装到包包,所有的当代艺术品都被直接消费,已经进入生活。而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她的艺术品介入商业生活体系之中,艺术化表达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固有模式的看法。

所有的艺术门类本没有边界,跨界只是人为定义而成,戏剧、音乐、电影、绘画、雕塑等,只是不同的艺术载体和表达方式。国家提倡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文化产业,如伺让农业、制造业、交通业,装备业、体育业变得有文化,这是一种大文化观,大设计也是同理,将创意设计文化和美学品类,改变影响所有的相关产业。

因此不能单纯只有被标榜艺术家的人才能创造艺术衍生品,人人都是艺术家。如民间手工艺人制出的产品有工匠精神,有品质追求,有手工温度,本身就是艺术家。将生活中的琐碎做得精致,就是艺术。

当经济增长缓慢时,艺术收藏市场容易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恰是让艺术进入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好机会。如何让普通的生活变得有文化、有美学、有艺术,是“艺术进万家”、艺术生活化的方向。

艺术版权与投资

“ip”实际上是人类所有文化艺术知识的版权,所有的创造都应该有ip。生活中所有的创意都应有ip只不过这些ip在过去并没有被资本重视。现在之所以强化ip概念,是因为过去太不重视艺术版权和知识产权,人们习惯于去抄袭,山寨。

艺术品版权授权与投资模式,根本目的是要进行艺术对于生活的改变和提升。如何通过授权或版权交易的方式,使其更多的为生活所用。首要问题就是为艺术进行确权,同时让确权的价值被资本所肯定,被消费者所认可。以爱马仕丝巾为例,就是艺术转化为生活商品授权渠道的典型方式。让工业化制造体系产生资本多样化,对艺术设计来讲是工匠精神,进行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可以按照每一个人的需要定制艺术化的品质产品。

如何让更多的艺术家创造出艺术品,包括设计的产品使产业资本认可,不仅是选择购买原作收藏,最重要的是需要在未来搭建艺术设计版权经济服务体系,如同画廊经纪一样。诞生出一种新的艺术经纪服务体系让艺术作品授权生产企业,让更多消费者购买版权,让更多人享有具有生活格调的艺术品。

至于艺术版权运作体系与流程,许多环节都会有缺节或短板,在服务流程上需要有第三方公共服务机构如画廊、拍卖公司共同参与。同时让资本了解艺术和设计是生活消费中不可缺少的核心价值组成,了解艺术设计版权的价值并愿意投资其生活转化,评估生活艺术消费的增长模式,细分市场化艺术消费方式。与此同时,形成艺术版权授权拍卖等模式,因为企业购买艺术版权或授权后并不只是为收藏增值,而是能够在产业、生活消费等各领域进行价值转换,这就是资本成长的价值。而第三方服务者让艺术作品变成商品,变成生活品。所以在艺术版权的运作中,必然要环环相接,转化过程路径越短,意味着艺术资源产生的价值效率越高。

文化艺术生活篇7

关键词:艺术;档案;作用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61-01

从历史作用来看,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过程源远流长,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艺术遗产。现如今,民族艺术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是因为几千年民族艺术的不间断传承与发展的结果。如果缺少了过去历史艺术的传承启后,那么如今艺术发展必将不会如此繁荣。我们要想把如今的民族文化艺术成就变成以后的历史艺术遗产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不断积累完整、系统的艺术档案。每个文化艺术单位,每个艺术家的艺术档案都是国家的珍贵艺术财富,拥有多少艺术档案就拥有多少艺术财富,就意味着有多少历史艺术遗产留给后人。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才能千秋万代永远繁荣发展下去。

文艺档案的现实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档案是艺术管理工作的依据

艺术管理工作范围很广,它包括艺术生产管理、艺术科研管理、艺术教育管理、社会文化管理等等。这里既有国家、区域、专业系统的宏观管理,又有各个艺术表演单位、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单位和社会文化单位等基层单位的微观管理。在不同层级的艺术管理工作中,艺术档案起着依据、凭借和借鉴作用。

比如,组织举办一次大型的文艺调演活动,组织者为了实现正确的组织、指挥,有效地进行监督和控制,需要各种条件,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完整、系统的文艺档案。完整、系统的艺术档案,有助于组织者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次文艺调演。又如,在艺术生产管理中,艺术档案可以提供正确的数据和大量有关资料,是其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艺术档案是艺术生产活动的凭据

连续性与继承性是一切艺术生产活动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前一阶段产生的艺术档案,通常是后一阶段艺术生产活动的凭证和基础;而现阶段艺术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又常常是以后艺术生活活动的凭证和依据。

第一,艺术档案是艺术创作、修改、整理剧目的重要凭据和材料的来源;

第二,艺术档案是重排、复排保留剧目的必要依据;

第三,艺术档案是绘画、摄影工作者创作和设计作品时的参考材料。

艺术档案在艺术生活活动中的凭证作用是多方面的。这种凭证作用一旦发挥出来,它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避免重复工作,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提高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艺术档案是艺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一切科学研究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都需要吸取和借鉴已有的科研成果。艺术科学研究也不例外。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是艺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很好地进行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占有大量的、可靠的艺术档案,这是进行艺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践证明,在艺术科学研究中利用已有的艺术档案,可以启发思路,开阔眼界,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如,在一项课题研究中,艺术科学研究人员在接受一个新课题后,从指定课题计划、拟定研究大纲,到编写调查方案;从编写阶段小结,到撰写成果报告,都要时常调阅有关艺术档案。可以说,查找利用艺术档案几乎贯穿于一项课题研究的始终。

(四)艺术档案是进行艺术教育中教材的重要来源

艺术院校在艺术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艺术档案编写教材、教案、大纲,对学生进行艺术辅导,还可以利用艺术档案中的声像材料进行观摩学习,进行示范教学。

(五)艺术档案是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必要工具

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是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和提高文化艺术水平、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文化艺术交流,有艺术家个人之间的交流,单位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形式有举办文艺演出,如艺术节、汇演、调演等,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如摄影展览、书法展览、美术展览、文物展览等,举办各种文化艺术研讨会、座谈会。在进行这些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艺术档案是其必不可少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如由文艺档案提供的各种数据、图表、实物、照片、录音、录像材料等艺术档案,丰富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的内容,提高了文化艺术交流的质量。

文化艺术生活篇8

(一)开展艺术教育,提升群众文化艺术修养。

大力开展文化艺术讲座、艺术品展览等活动,使社区成员能够掌握必要的文化艺术知识,具备基础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正确导向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二)促进青少

年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创造精神。通过文化艺术教育,使青少年艺术与科学思维能力相互渗透交织,开发其智力与创造意识。通过艺术独特的文化培育功能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进行价值引导,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

提高老年人的文化艺术素养,为老年人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提供便利条件,实现老年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培养现代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

(四)有利于区域性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区域性文化艺术以地域特色鲜明、受众群体集中为主要特征,使得这一类文化艺术的传播受到限制。社区文化艺术教育的推广使本地文化艺术得到广泛传播,形成规范组织来保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但实现了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还能通过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交流使文化艺术得到升华。

二、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开展初有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缺乏规范化和专业化。作为社区艺术活动合理开展的基础制度保障,针对社区艺术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活动有序地组织和进行。社区文化艺术组织多为自发性,运行机制不够规范,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性的教育辅导教师短缺,致使社区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参差不齐,影响参与者的学习热情。第二,艺术教育活动数量不足、内容单一。从数量来看,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数量总体供不应需,规模小。从内容来看,目前社区艺术教育多表现为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但艺术教育包含方方面面,不应只限于单一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艺术赏析、摄影培训、茶艺等一些社区群众希望参与学习的项目,应积极开发和推广。第三,群众参与程度不够,受众层次单一。当前社区艺术教育活动的对象集中为老年人和青少年。老年人艺术教育活动多为合唱、广场舞、书法或戏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学习。青少年艺术教育活动表现为社区或个人自发进行的舞蹈或乐器学习。社区艺术教育受众年龄层单一,没能覆盖不同年龄段的艺术需求。另外,受到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各地区艺术教育活动开展不均衡,也成为社区艺术教育工作在全民范围内开展的制约因素。

三、完善社区艺术教育的建议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形象体现的前沿阵地,在社区中进行艺术教育活动,有益于提升整体公民素质,开发公众艺术潜力。要共同努力完善社区艺术教育体系,从而实现社会整体艺术水平的提升。首先,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社区与高校合作机制。政府要完善与社区艺术教育活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社区组织规范运行,另外建立专项资金,完善社区艺术教育配套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配备。社区可与高校合作,请专业教师来社区进行管理人员培训、开设艺术教育讲座,真正实现艺术教育全民化,将艺术带到群众身边。建立高校学生实习基地与志愿者服务体系,既为社区艺术教育提供专业型人才,也锻炼了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强调专业性与娱乐性整合。开办社区艺术大学,利用专业培训机构和场所满足公众艺术学习诉求,整合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关注当地特色性的艺术文化发展,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来满足公众艺术需求的拓展,如花卉培植鉴赏、服装设计、传统乐器学习等。最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媒介,营造文化艺术氛围。普及艺术专业知识,一方面可培养公众艺术学习意识与态度,另一方面实现公众审美导向的科学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克服地域性的局限,利用其传输速度快、信息承载量大的优势,开发艺术教学app、网络课程,建立网络社区,实现艺术知识共享。

四、结语

文化艺术生活篇9

艺术档案是在各类文化艺术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一)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档案是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反映,它真实记录了文化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文化艺术智慧的结晶,凝集了许多艺术家的心血和时代艺术成就。所有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文字、声像、实物、图表以及电子数据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档案使文化艺术的生命得以延续。反之,如果没有艺术档案,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就有可能被阻断。

(二)艺术档案对传播群众文化艺术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艺术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传播和流传的,文化艺术传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化艺术生命延续的长短。在各种文化传媒中,艺术档案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而最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可以说,以艺术档案为媒介面的文化艺术,生命力相对旺盛。如极具影响的电影《梅兰芳》,其巨大影响就与艺术档案中关于京剧档案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

(三)艺术档案对发展艺术事业有重要作用。艺术档案是记录着大量丰富生动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所储存的艺术资料是艺术的宝库。我们开展艺术活动可以从中去寻找材料,开拓思维,启发灵感,进行艺术再创新。艺术档案又是物态化的文化艺术活动历史,许多与文化艺术有关系的活动等,都必须依托艺术档案来佐证。尤其是申报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到艺术档案中寻找珍贵的文化艺术记忆,往往艺术档案中的一张照片、一份手稿、一份记录就是散落在历史尘埃的一颗颗珍珠,通过艺术档案就可以形成一串串闪闪发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链。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是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记录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历史、保存艺术成品、造福后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实现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环节。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艺术档案管理是进行文化艺术传承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具体手段,建立艺术档案,管理好珍贵的艺术档案,是文化系统艺术业务和档案业务的新发展,也是文化系统业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拥有全面、完整的艺术档案,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档案对文化艺术研究、文化艺术教学、文化艺术交流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档案管理最终目的就是为文化艺术创新服务,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要有其精彩的内容做支撑,文化艺术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文化艺术生产,只有拥有适应市场、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艺术作品,我们的艺术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品牌和形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的生命在于艺术作品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而丰富完整的艺术档案和及时有序的艺术档案管理就能让艺术档案发挥超出其形成单位及其专业内涵的重大作用,为文化艺术教学、文化艺术交流、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传承和文化艺术创新服务,从而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事业。

(三)加强艺术档案管理是保护文化艺术产品、发挥艺术档案最大作用的客观要求。当前,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危及文化艺术产品的保护,影响了艺术档案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如有的文化艺术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文化档案的重视程度不高,艺术档案收集和归档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造成一些艺术档案散落在创作者或演出者手中,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有的单位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造成文化艺术作品、创作设计图稿遗失或受潮、起皱、甚至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有的艺术档案建立得不完整、不系统,有遗漏、缺失现象,有的单位却把所有文件材料都装入艺术档案,有的没有明确归档范围、保存期限、归档时间和收集文化艺术材料的方法、步骤,致使艺术档案不规范。这些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艺术档案的保护、收信和管理。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首要的是提高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对艺术档案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强化工作力量,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艺术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艺术档案的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艺术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档案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防止艺术档案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要将艺术档案工作纳入文化艺术单位工作计划,并把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还要给提供档案者出具收藏证书和补偿一定的制作成本费用,通过不定期举办优秀艺术档案展览等,提高文化艺术工作者上交档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保存、上交艺术档案资料的激励机制。

(二)明确归档范围。艺术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应当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如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另外,业务人员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材料,也属归档范围。而那些为艺术创作、研究、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参考而收集的图书、报刊、音像带、照片、剧本和有关文章材料等,均作为资料保存,不应归档。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各种载体的艺术材料和实物,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三)强化收集与整理。收集整理艺术档案材料时,应遵循文化艺术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化艺术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完整,便于保管和利用。要根据不同内容和载体分别进行归类和立卷。艺术档案应分为大类和属类,大类设业务类、个人业务类、综合类等,具体属类应按照归档范围设置。要按照艺术档案材料的内容、种类立卷,其中戏剧材料按剧目分类立卷,音乐歌舞演出材料按节目分类立卷,文化艺术科研材料按科研专题分类立卷,艺术教育材料按各专业课程分类立卷,社会文化、文化交流材料按业务活动进行立卷。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艺术档案材料归档时,应将每一单项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反映和记录本单位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对以后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艺术档案材料,应永久保存。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大的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一定艺术参考价值的艺术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文化艺术生活篇10

课题组以京内外综合院校、重点高校、中直所属高校共计11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艺术教育与团学工作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情况和参加团学活动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问卷共发放了550份,收回问卷503份,回收问卷率91.5%。其中有男生217人,女生286人。涉及到的专科学生11人,本科学生43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学生53人。专业涉及哲学1人,经济学19人,法学6人,教育学3人,文学92人,理学43人,工学237人,艺术学19人,管理学53人,其他学科30人。这中间有47%的人担任学生干部,53%的人未担任学生干部。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接受艺术教育情况、参加团学活动情况等3个方面内容26个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布局情况。经统计,93.9%的学校统一开设艺术选修课(含必修课),其中87.4%学生反映学校开设了3门及以上艺术选修课(含必修课)。此外,29.8%的学校开设艺术讲座,11.5%的学校通过艺术实践开展艺术教育。从调查情况看,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情况形式多样,通过开设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视听艺术等多门类艺术课程,基本上满足了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

2.大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途径。通过统计,49.9%的学生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接触艺术,54.9%和52.3%的学生分别通过艺术表演现场和新闻媒体传播接触艺术,20.9%和20.3%的学生分别通过参加团学活动和艺术讲座接触艺术,还有10.5%和3.4%的学生分别有受到家庭影响和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艺术。从调查情况看,除了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外,学生还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艺术,其中通过新闻媒体和观看艺术现场表演的形式接触艺术是广大学生普遍喜爱和容易接受的形式,均占到50%以上。参加艺术讲座和艺术社团活动也是同学们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需要艺术教师和团学干部进一步加强在艺术表演、艺术讲座、社团活动、多媒体艺术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使其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3.大学生对待学校艺术课程的认可性。经统计,99.2%大学生认为学习艺术类课程对自身文化底蕴、艺术修养、行为礼仪、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71.5%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数量多质量高,对各类艺术课程都感兴趣,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习中能解决自己某方面的艺术需求。表现了学生对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还有27.5%的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抱有一般态度,认为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表示自己上课只是为了拿学分,对自己的帮助和提高不大。调查问卷中关于“艺术教师授课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48.7%的学生认为两者结合比较密切,艺术教师主动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设计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有10.7%学生表示艺术教师只讲授艺术课程,不了解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情况。

4.团学组织开展艺术活动的类型和频率。文化艺术活动是普通高校团学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合唱比赛、书画摄影大赛、话剧小品大赛、艺术讲座等,反映了大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也是共青团在团员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开展艺术活动的高校达84%以上,其中35%的学校经常开展艺术活动,平均每月2至3次。在开展艺术活动的高校中,组织文艺演出或比赛占所有艺术活动的32.1%,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占所有艺术活动的22.3%,举办艺术文化讲座、参观艺术展览(表演)和举办艺术社团展示的较少,分别占所有艺术活动的16.7%、15.3%、13.6%。由此得知,普通高校较多开展艺术演出和比赛,对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类的活动投入精力较少,未能全面发挥艺术教育在团学活动的积极作用。

5.艺术展示在团学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和参与情况。为了增强团学工作的思想性与时尚性,在团学组织的活动中加入艺术展示环节也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例如组织团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中,加入歌舞、朗诵等艺术展示环节。统计数据显示,开展团学活动时,26.3%的学校经常加入艺术展示环节,45.0%的学校有艺术展示环节的活动较少。其中,活动形式主要以唱歌为主,占所有演出形式的26.9%,另外,跳舞、朗诵、器乐、情景剧、书画等表演也占有一定比例。

6.学生对团学活动融入艺术展示的评价。调查中,78%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在团学活动中加入艺术展示环节,并积极参与,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团学活动加入艺术展示环节的意义方面,42.5%的学生认为参加表演的人员精心准备,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互动性很强,加深了大家对团学工作的认识。但是,还有33.3%的学生认为每次都是固定的几个人参与,表演水平一般,表演内容与团学工作关系不大。由此可见,在团学活动中融入艺术展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广大学生普遍接受与认可的。同时,还需要在提高艺术展示质量上下功夫,避免形式主义,真正利用好融入艺术展示的团学活动平台,以优秀文化作品影响学生,鼓舞学生。

三、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和团学工作融合的基本路径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和团学工作在突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交叉领域,通过梳理已经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使两者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融合路径一: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整合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当今社会已经步入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广大学生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需求。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需求由欣赏认知逐渐向实践应用方向转变,并自觉将艺术课堂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面对学生在艺术教育认知的这一转变,这就需要艺术教师摈弃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放下架子”,转变认识,利用新媒体等多种途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学习需求、生活需求,结合相关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首先,在通识教学中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强调优秀经典艺术作品与时代流行作品的融合,增加艺术与文化、历史、科技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内容。其次,在实践教学中突出中外优秀经典艺术作品的实践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想像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第三,将通识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与训练、实践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全身心多感官的参与艺术体验和创造,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文化视野,建构学生艺术知识和新的文化知识结构。[3]高校充分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校园艺术活动的投入力度,增设专门的艺术教室和艺术表演场地,配备艺术教育教学设施。继续加强对艺术教育和艺术教师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教师培训、交流、科研等经费的支持。鼓励教师提炼归纳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艺术精品课程,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艺术教育特有的魅力和作用。普通高校之间、普通高校与艺术高校(院团)之间建立长效交流合作机制,以艺术展演、学术论坛等形式加强师生的学习与交流。

融合路径二:梳理团学组织开展艺术活动的经验和做法,为科学开展艺术活动提供宝贵经验。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表演等国际体育赛事、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中,高校团学组织承担了大量的文艺表演组织工作。各高校团学组织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宣传—选拔—训练—表演—保障—激励—转化”的科学的工作程序。其中,作为最后的一环“转化”尤为重要,即活动后期及时梳理工作经验和做法,凝练成为反映工作理念、思路和体会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扩大艺术活动在团员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工作在循环积累中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的“闭环式”结构(详见图1)。同时,灵活采用流程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扁平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加以引导,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首先是“流程化管理”,即制定严密的艺术活动工作流程,详细划分流程中各阶段、环节的时间和要求,对于重要阶段和环节要做出特殊标记,也就是“重要节点”(详见图1中阴影部分),并注明团干部和指导教师在哪些重要阶段进行指导、监督和审查。团干部做好工作流程后交给学生,作为学生干部具体实施艺术活动的依据。学生干部进而详细制定日计划和周计划,在重要节点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其次是“项目化管理”。学生是校园艺术活动的主角,特别是重大庆祝活动中只有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才能进入会场,有很多工作就不能再借用表演团队之外的学生完成。因此,需要由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自身承担活动管理,也便于艺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团干部在工作程序中根据需要列出具体项目,例如策划组、宣传组、道具组、保障组等。再依据项目性质,根据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自身特点进行重组,由表现突出、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4]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每个人在完成艺术表演之余,发挥特长为大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第三是“扁平化管理”。科层制是现代传统的管理方法,但是容易出现组织形式单一、管理机械、信息递减等问题。扁平化管理作为新管理策略,是重视上下互动、人人平等交往的、弹性有机的超文本组织。[5]在艺术活动的组织中采用以扁平化管理为主,层级制管理为辅的办法,确保管理到位,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能。对于时间周期较长、演出任务较重的艺术活动,建议在学生表演团队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团支部,在训练和表演期间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团学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建带团建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到艺术活动中。

融合路径三:搭建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互通平台,开展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活动,促进多元审美教育。18世纪末,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代表人之一席勒创立了“审美教育”理念。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在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批判性、多元性的新需求。[6]20世纪20年代,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一所名为“包豪斯(Bauhaus)”的设计学校,该校在当时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即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卓越成就。经过德国教育家罗舍尔等人的共同研究与实践,使“包豪斯传统”逐渐演化成为多元审美教育构想,并对近现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元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与审美教育强调“感知的系统教育”不同,多元审美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感官的各种感知形成的共生和各艺术种类的文化综合”,具体分为多媒体、交叉学科、综合传统、交叉文化、社会交际五个方面。[7]由此可见,多元审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途径。作为多元审美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元素需要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多元审美教育的开展。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知,与艺术高校不同,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艺术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有时存在“曲高和寡”现象,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又因缺乏艺术性和专业性的指导而导致“重娱乐、轻文化”的初级水平重复,二者之间相互抵消,形成分力。团学组织应积极主动承担联系、引导的角色,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发现艺术教育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交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以提高学生社团活动水平为切入点,搭建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互通平台,连接二者相互影响的循环链条,促使二者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实现面向学生的多元审美教育(详见图2)。例如,团学组织引导学生社团开展“社团进课堂”活动,鼓励各类艺术社团走进艺术教师课堂,辅助课堂教学开展艺术活动。同时邀请艺术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和评审工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献计献策,有利于教师把指导文化活动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另外,团学组织邀请校内外艺术方面的专家对干部进行艺术素养的培训,提升团学干部工作的艺术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