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古典音乐旋律特点十篇古典音乐旋律特点十篇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2:59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1

一、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1.在歌曲的前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每一首歌曲在开唱前均有一段不同的旋律,而在中国的流行音乐中往往会引用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某一旋律作为前奏,前奏播放完再进入正曲。欣赏者会陶醉在前奏中而顺势进入整首歌曲的倾听中。如S.H.e的《波斯猫》和《不想长大》两曲在前奏部分就分別运用了英国作曲家亚伯特科特比的管弦乐作品《波斯市场》和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之第一乐章旋律片段;而范晓萱的《我要我们在一起》则在前奏部分运用了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中《安妮特拉之舞》的旋律片段。再如蔡依林的《离人节》和林宝的《蓝色月光》在前奏部分也分别运用了波兰钢琴家肖邦e大调练习曲《离别》和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片段。又如刘若英的《分开旅行》的前奏部分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德利伯的歌剧《拉克美》中的咏唱调旋律片段。以上几例不但选取了管弦乐合奏曲、钢琴独奏曲等器乐作品的旋律片段,更有运用歌剧的旋律片段作为歌曲开头的前奏,从而引出正曲,使得歌曲风格突变,出其不意,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吸引欣赏者将整首歌曲倾听完毕。

2.在间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有部分歌曲在间奏部分也会选用融合一些西方古典音乐旋律,在间奏出现前以流行歌曲自身风格发展,进入间奏后突然以古典音乐旋律片段出现,给人以别样的新鲜感与听觉冲击,增加戏剧性效果,也加强了作为流行歌曲的旋律感深度。如五月天的《知足》在间奏部分就出现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再如4inLove的《一千零一个愿望》在间奏部分采用了德国音乐家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主题旋律片段。在间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可增加流行音乐的深度,让欣赏者进一步感受到戏剧性的歌曲,在倾听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

3.在尾声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将西方古典音乐片段作为歌曲尾声的情况不常出现,但也有为了强化歌曲意境的效果而选择这种运用方式的。如周迅的歌曲《伴侣》即在尾声部分运用了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片段。由于该圆舞曲的节拍正符合歌曲三拍子的节拍,故选用之,使得歌曲即使到了尾声部分但却产生令人意犹未尽之感。

4.运用古典音乐旋律进行改编

中国流行音乐中有部分歌曲是选用西方古典音乐的某一片段,或是选用整首曲子进行旋律的改编于创作,或是在使用乐器上进行改变。这样的歌曲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古典音乐为伴奏背景,或选择某一片段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改创。其主要方式有配器上的改换,如五月天的《快乐很伟大》运用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欢乐颂》的旋律片段,而以吉他、贝斯、爵士鼓来重新配器、演绎,一来符合流行歌曲的一贯配器手法,二来对于听惯了以古典形式演奏的《欢乐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听觉感受。再如杨丞琳的《庆祝》以及S.H.e的《Remember》两曲中分别运用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爱的礼赞》以及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主题旋律,并用电声化配器进行改创,增强了节奏感与律动性。

综合以上可看出,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为流行音乐注入了不一样的元素。而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对于西方古典音乐运用之情况较为丰富多样,不同体裁作品,不同位置的选择,不同形式的编创,无不体现出当代中国流行歌曲在创作时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带给听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二、中国古典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音乐旋律更加和谐,更加流畅,其中主要包括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五个音的完美结合更易让人接受。因此,在中国流行音乐中融入中国古典音乐是必要的。加上中国戏曲、民歌的独特风格和演唱方法,更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文化似乎得到了现代人的肯定。比如黄雅莉当年的成名之作《蝴蝶泉边》,明显的中国民谣风格,再加上朴实的歌词又给歌曲增添了几分中国色彩。就连编曲也决不疏忽,用到了各种民乐,古筝、箫、扬琴、琵琶、笙等等,过足了一把中国风的瘾。而后的《火星爱月亮》依然以民谣为主体,民谣最大的特点就是接近生活,传唱度非常的高。所以琅琅上口的曲调,成了这两首歌曲成功的秘诀。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2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那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呢?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清楚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典雅优美的旋律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乐律方面,相传黄帝命伶伦律吕,同时按音律,铸钟十二件,以和五音,古代史书上称之为“五音十二律”。由此可见,在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就已经是五声音阶。五音的文字谱记作: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4)和“变宫”(7),形成了七声音阶。但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则使用五音十二律。周代的“礼记”中的“礼运篇”中说:“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也。”周代的音乐家,推算出的五音音阶序列、七音音阶序列,都很准确。这是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伟大成就,比希腊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三分损益法要早200年;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用竹管的长短计算音律,而希腊人则用琴的长短计算法。

中国古代的乐器,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氏创造了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一千年;公元前2500年颛顼时期造出了鼓;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而到了夏、商、周时期,则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且分为特钟和编钟两种;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如馨、搏、竽;秦代主要是造筝。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据统计,中国的民族乐器多达1000余种,共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大类,具有风格各异、演奏形式多样的特点。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北吹歌、西安鼓乐、舟山锣鼓、新疆十二木卡姆和弦子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唐代伎乐人乐舞图》真实展示了1000多年前庞大的宫廷乐演奏的情景。

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记谱方法是用宫商角子羽这些文字来记谱的,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有谱的,只不过,在儒教统治的古代,艺人一直处在三教九流的最底层,和一般,只是比花子高一些,所以那些中国古典的个种艺术形式都只是以一种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这样的历史背景直接导致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的诗词歌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许多古典音乐的意境只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自然境界和生活场景中,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影响了经典古典音乐的独创力和影响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音乐的融合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发展的一个特征。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清明》,刘禹锡的《竹枝歌》,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阳关曲》《陇头吟》,柳宗元的《渔翁》等。其中有的作为民歌在民间长期流传,有的则被琴家所吸收,以琴歌形式被保存了下来。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1.旋律与和声

中国古典音乐虽然很早已经掌握七声音阶,但一直偏好比较和谐的五声音阶,重点在五声中发展音乐,同时将中心放在追求旋律、节奏变化,轻视和声的作用。中国古典音乐好像是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

2.场面与气势

中国古典音乐似感情流露,委婉缠绵、细水长流,很多是独奏或者“琴瑟合奏”“琴箫合奏”,场面不大,让欣赏者仔细品味、得以慧悟,如同知己之间的交流、密闺之中的私话。

3.听觉与领会

中国古典音乐是心灵的艺术,讲究天人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有混沌不清的感觉,感到不好懂,但静心凝听股股韵味幽然而来,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微妙含蓄、意味深长而难以言达。

不难理解,中国的古典音乐就仿如中国的茶,它的味道、意境是那样的幽玄,内涵是那样的博大精深;它与其他音乐都有所不同,是在舒缓中隐含着激情,是在平淡中深透着真挚……

四、认真倾听旋律,仔细品赏音乐表达的感情及意境

对优美的音乐作品,任何文字的诠释都是苍白无力的,文字难以完全具体地表达或描述音乐那丰富多彩的内涵。因此,要深入理解音乐那美妙的意境,必须细心、反覆地听辨旋律,体味其中奥妙,唤起我们对某种情绪、某些画面、某个生活片断或者是有关故事的理解和联想。当古琴、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地感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水、落叶、冬雪……那是千古的生命里的一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觉,那是你从未领略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十面埋伏》是中华古典音乐的精华部分,传统琵琶曲之一,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於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是一部以历史背景为创作原材料的古典名曲,全曲分十三个段落,三个部分,环环相扣,气息相通,整首曲子宛如天成,气势滂沱,紧张处飞鸟禁声,游鱼沉底,杀气腾腾。《十面埋伏》是琵琶曲中的精华,领悟了《十面埋伏》的全部,琵琶曲中的种种玄机也就昭然若揭了。而当你明白了琵琶,领悟了琵琶,那么你也将站在琵琶拨动的弦间窥见音乐最深处的奥秘,音乐的灵魂是不分彼此的。胡琴和横笛不同的只是地域和音色,而它们承载都是演奏者最动心、最动听的灵魂声音……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3

   通俗古典音乐是当代新兴的音乐形式,是文化融合和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古典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旋律经典、优美,通俗音乐表达形式丰富,表达手段多样,因此集二者优点于一身的通俗古典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表达,是当前音乐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下面本文将从通俗古典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创编手法两个方面对通俗古典音乐所体现的文化融合和表现进行探析。

   一通俗古典音乐的艺术特点

   1融合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表达方式

   通俗古典音乐是以通俗音乐的表达方式对古典音乐进行重新演绎,因此通俗古典音乐具有融合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表达方式,这也是通俗古典音乐的基本艺术特点。古典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积,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音乐曲目。通俗音乐则是近展起来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当前最广泛的听众基础。因此,融合了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通俗古典音乐在音乐艺术的表达方式上能够兼两者之长,以更加丰富的表现方式表达音乐中的各个经典。通俗古典音乐让古典音乐通俗化,让通俗音乐经典化。通俗古典音乐可以从通俗音乐中汲取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更具色彩的舞美效果,更具现代特色的时代气息,同时还可以从古典音乐中挖掘更具文化力量和内涵的音乐内容,从而在艺术表达方式上实现雅俗共赏的表达效果。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中国古筝独奏曲,在经过现代手段改编后,曲中添加了琵琶、笛子等其它中国民族乐器,成为了一首更具时代气息和古典韵味的中国民乐协奏曲。改编后的音乐由于增加了乐器从而使得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加强。此外,改编者还对原音乐节奏和衔接进行了更改,使得音乐更具动感的艺术表现力。通俗古典音乐便是在保留古典音乐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对音乐进行从音乐内容到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包装,使得这些古典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音乐需求和感知变化。当代着名小提琴手陈美便是对古典小提琴演奏进行了大胆的通俗化改革,并首先使用电子小提琴进行演奏,将融合两种音乐艺术特点的通俗古典音乐表达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改编的《化蝶》既有古典音乐的婉转动人,又有现代音乐的激昂、壮美,将生死缠绵的爱情主题表达得更加彻底。改编后音乐在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由相识到相爱的过程时曲风秉承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舒缓、悠扬,喜悦、亲切,让听众如醉如痴而在表现两个人无法在一起时又采用电子小提琴激烈的演奏方式,将两个人与命运抗争的悲愤表现得壮烈、激昂。由于融合了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的两种表达方式,因此这首改编后的《化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的追捧,其观众群体也包括了不同年龄段的音乐群体。由此可见,将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融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乐,在音乐表现方面并没有失去古典音乐的文化底蕴和流行音乐的表现能力,也没有失去两个不同音乐受众群体的观众。不同的音乐爱好者都能在通俗古典音乐中找到自己所钟爱的音乐元素,并且喜爱这种新型艺术的表达方式。

   2对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无论古典音乐还是通俗音乐,都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即使单独分析古典音乐或者通俗音乐,不同地域的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也都有着文化上的差异,例如,中国的古典音乐和欧洲的古典音乐就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通俗音乐也都有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将古典音乐通俗化过程中所进行的通俗古典音乐中可以看到更多对于文化的多元化表达。古典音乐通俗化的发展背后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交流和融合的结果,因此这个过程是对文化进行多元化表达和融合的过程。从层次上看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属于不同的文化形态。古典音乐是不同民族传统文化或者古典文化的集中体现,例如,中国的古典文化便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欧洲的古典音乐则体现着欧洲古典文化中对于礼教的规范和对科学的研究。而通俗音乐则表现的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状态下,普通大众人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即以各种音乐形式和文化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情感,而不再过分强调表达的形式,打破形式上的束缚,是通俗音乐最主要的文化特征。

   通俗古典音乐则是以更加开放、自由的形式对不同文化的表达和致敬。中国年轻歌手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从名称上看便是一首对古典音乐重新演绎的曲子。演员的服饰也深合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但在演唱的风格和唱法上,李玉刚则展现了在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之间游刃有余的演唱功底。其中,无论是对于歌曲通俗唱法的叙述还是对于歌曲升华时中国传统旦角唱法的演唱,李玉刚都演绎得尽善尽美。这首对于文化多元化表达的古典通俗歌曲一经推出,便深受不同层次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通俗古典音乐的文化魅力可见一斑。美国着名的跨界歌手莎拉·布莱曼便是一位融合古典和通俗两种演唱风格于一体的着名歌手。北京奥运会上她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让全世界人们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空灵和现代音乐的激情完美融合的音乐佳作。而在演唱的背后,是莎拉·布莱曼音乐学习过程中对于两个层次的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的结果。通俗古典音乐对于文化的表达内涵和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是对文化多元化表达的体现。

   二通俗古典音乐的创编手法

   1编配手法改变

   在通俗古典音乐的创编手法中,编配手法改变是其最常用的创编手法。古典音乐虽然在创作的格式上不如通俗音乐那样自由和丰富,但其漫长的积累和沉淀是新兴的通俗音乐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古典音乐中经典、优美的旋律举不胜举,并且经过代代相传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古典音乐中一些旋律的借用变成了通俗古典音乐创编的主要手法。例如,中国的古典音乐《茉莉花》原本是一首江苏民歌,因为其旋律优美,流传甚广,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因此被中国乃至世界的众多音乐家重新编配出各种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同样迷人的旋律,因为编配手法的改变而使得音乐在不同的地区散发出不同的色彩。上文所述陈美演奏的《化蝶》从创编手法上看同样是一首用通俗的编配手法对古典音乐进行创编的过程。创编者对这首古典的曲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编配手法的改变对曲子中的旋律情感进行加强,尤其在表达两个人在和命运进行抗争的旋律时,通过电子小提琴演奏的编配使得曲子的基调变得格外激昂、壮烈,这是传统旋律中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和文化效果。对于古典曲目创编手法的改变同样体现着不同文化在音乐表现上的融合。通俗音乐中自由、开放、丰富的创编方式体现着现代流行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的自由、开放和丰富。因此,对于古典音乐运用现代文化的创编方式进行重新编辑是现代文化对于古典文化重新解读和演绎的过程。例如,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多以单乐器表演为主,这源于中国传统乐器多取材于自然,因此单乐器演奏更能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意境。而现代文化中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动力,因此人们在对古典音乐重新编配时,自然引入了更多的乐器来表现更加复杂的情感内容和文化内容。此前一些不曾有过的乐器搭配在新时期的通俗古典音乐创编中被全新地组合和搭配在一起。文化的融合为创编方式的融合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动力。经过创编后的通俗古典音乐在保留原古典音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2音乐元素的融合

   通俗音乐中的音乐元素更加丰富,音乐表现上也更加注重对各种音乐元素的运用。灯光、舞美、音效、服饰等都被十分重视地运用到音乐表演中。在通俗古典音乐中,创作者通过对各种音乐元素恰到好处的改变,将古典与通俗两种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上文所述的莎拉·布莱曼在一场演唱会中为了突出“月光女神”这一主题,设计者用圆形的幕布将舞台四周围起,并通过灯光的变幻营造出一个神秘的宫殿氛围并且根据演唱的曲目而不断变化着场景。在演唱《月光》时,站在舞台中央的身穿黑色纱裙的莎拉的歌声在上空悠悠地回旋,舞台布景随着天籁般的音乐变成了一个广裹的夜空,上面点缀着星光。无不带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演唱会灯光的运用可谓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了音乐的脉搏,如同人的情绪一般非常好地调节了现场气氛。当音乐的旋律低缓时,灯光也变得暗淡。当莎拉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时,原先一直固定不动月亮形状的天桥这时开始旋起来,此刻身穿一身金光闪闪的演出服的莎拉站在天桥的顶端。当莎拉用她那极具难度的高音唱出歌曲最后一个音符的瞬间,舞台上所有灯光全部聚集在这位女神身上。完美的舞美、灯光和音响效果为这场融合古典和通俗音乐元素的演唱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次完整的音乐表演是由各个音乐元素组成的,因此通过不同文化风格、艺术风格和音乐风格的音乐元素组合而成的通俗古典音乐对于音乐和文化的多元化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古典音乐元素中的旋律和主题是灵魂,而通俗音乐元素中的舞美、灯光、音效等形式是躯体。两者的完美融合必然塑造出具有灵魂,表现充实的音乐文化作品。同时,不同音乐元素的融合也体现着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具有更具时代性的文化创作。

   3音乐结构的改变

   对古典音乐结构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变,创造出兼具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结构的新型音乐是通俗古典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每一首音乐的创作都源于那个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者的情感状态。在古典音乐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音乐人对于古典音乐尤其是一些经典音乐曲目只有传承而稍有创新,更不用说改动。代表着文化融合的通俗古典音乐由于丰富了音乐的创作手法,因此便开始了对古典音乐结构改变的创新式设计。例如,现代着名的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便善长对古典音乐结构进行创新和改变。在他演奏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不但承袭了贝多芬的庄严宏伟以及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音乐精神,同时用动感而鲜明的节奏把贝多芬的这首乐曲“摇滚”化了。在演奏的开头,理查德·克莱德曼采用了猛烈的键盘敲击来表达命运所具有的壮烈、激昂等主题属性,之后又改用辽阔的旋律表达了与命运抗争胜利之后的安宁与喜悦。前后音乐结构的巨大反差将贝多芬的名言“如果这是命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表现得淋漓尽致。钢琴曲的原结构虽然同样用于表达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主题,但强烈之中缺少变化,所以表达的情感虽然强烈却并不丰富。理查德·克莱德曼对这首乐曲结构的改变无论从情感的表现上,还是音乐的变化上都是十分成功的。由于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代表的音乐结构,这首改编后的钢琴曲也成为了通俗古典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符号被广泛研究。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4

一西方古典音乐简介

古典音乐,英文名称“classicmusic”,其中“classic”,在西方文学家笔下有“最为优秀的”、“经典不衰的”之意,在中国,它被翻译为“古典的”。故“classicmusic”在中国又被称为古典音乐。广义上来说,西方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三个时段。

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受到法国革命的冲击以及当时返璞归真的思想所影响,在特征方面渐渐地变得成熟起来,具备了以下几条特征:第一,主调音乐取代了复调音乐。古典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形成所以带有巴洛克时期的印迹,但在这一时期内“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主体的主调音乐才占主要地位。第二,和声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由“主―下属―属―主”建立起来的功能和声以及其调性关系体系构成了音乐结构的骨架。和声语汇增多,借助于离调的手法以及转调的手法,旋律更加具有表现力,变得更加立体化。第三,受到法国革命的冲击作用以及当时返璞归真的思想所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慢慢地脱离了宗教内容,开始展现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内容。“人”取代“神”成为音乐作品的主角。第四,音乐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奏鸣曲、变奏曲被广泛运用。

二从钢琴发展史探究西方古典音乐

任何一种音乐流派乃至一首音乐作品,都是离不开乐器的,其中乐器形式的演变对其影响尤其巨大。西方古典音乐与钢琴的关系亦是如此。

根据现有文献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古钢琴叫做克拉维卡,其制作年代大体是在12世纪至14世纪之间,为欧洲所使用。其外形为长方形,于木箱之上添加一些琴键,有的在四条腿的内侧右部大约三分之一处安装了音板,其右端和厚板相互连接,其弦轴也被固定在这块厚板上,而弦是经由马桥后被固结在音板的另一侧。另外,腿内左侧三分之二处安装有键盘,键子的后面有平头钉固定。弹奏时,后端抬起,平头钉随之敲击弦而发出声音。羽管钢琴在结构上与古钢琴是大体一致的,不同的是弹奏时由安装在键子后面的羽毛管触动琴弦而后发出声音的。

由于古钢琴以及羽管钢琴,发声都相对较弱,音量变化也很少,故逐渐被槌击式钢琴所代替。所谓槌击式钢琴,它是将羽管钢琴加以改进,即在木槌上包裹皮革而成。与古钢琴相比,其音量可以通过演奏者敲击键盘的力度随时变化,弥补了古钢琴存在的音量过小以及无法调节的缺陷,从而增加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后来,钢琴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1820年,塞巴斯蒂安?艾拉尔把击弦结构改为复震奏结构,从而使得弹奏者可以以更大的速度,更快的频率敲击键盘,从而弹奏出更为复杂的音乐作品。1825年,阿尔菲斯?巴考克第一次使用铸铁弦架,从而增加了弦架对于琴弦拉紧之后所产生张力的承载能力,紧绷的琴弦不再会以弦架的变形而变得松弛。这一改变使得钢琴的音准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长。1850年,乐器制造家又对钢琴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将支撑结构与弦列的交叉排列以及复震奏式击弦机相结合,从而现代钢琴最为理想的结构形式被确定了下来。

不仅乐器结构形式的变化,音乐理念以及键盘技巧的改变,也会导致音乐风格的改变。西方古典音乐即是如此。下面,我们从西方古典音乐所经历的三个时代,来具体探究其变化。

1西方古典音乐之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代的代表人物――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在演奏乐曲时,手指几乎不离开键盘,以极其细微的动作轻松的进行弹奏。因此,手指是完全可以独立活动的,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行云流水般的弹奏下去。故巴赫的音乐中,充满着颤音、回音、依音、波音等装饰音,从而使得音的力度以及延续变化得以代替。

从这一时期的钢琴弹奏方式,我们可以感知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这一时期,音乐家的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了上流社会的需要而作,总体来说是为了显示上流社会的财富及其地位。故其音乐特点在于十分奢华,装饰性的音符十分之多。节奏也十分的强烈,而且短促富有律动,旋律也十分精美。复调音乐在乐曲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同时,节奏的思想,即在乐曲之中加入的小节线,也在这一时代开始萌芽。这些形式在后来直接演变为了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以及交响曲、前奏曲等钢琴作曲方式。总之,巴洛克时代的钢琴音乐体现了强烈的秩序之美,强烈的节奏以及复调式的和声,都是和谐、规范、重复旋律的最好体现。

2西方古典音乐之古典主义时期

维也纳音乐时期,即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在钢琴的弹奏上,由于维也纳轻动作机钢琴的改进,古典音乐的标志性人物海顿(FranzJosephHaydn)和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确立了独立奏鸣式的音乐结构模块,从而使得乐曲中的个性化旋律得以从背景之中很好的突显出来。这时期的弹奏者,在弹奏时继承了羽管式钢琴的键盘控制风格,既轻柔又不失紧凑,在弹奏不时之中还带一点华彩的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是朴实、真挚的。之所谓“古典”,其实更为准确的来说,它指的是古希腊以及罗马所处的“经典的古代”。18世纪上半叶,启蒙运动兴起,与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相同,启蒙运动更进一步的要求“自由、平等、博爱”。启发人们去摆脱教会以及封建的思想束缚,去勇敢的追求思想的自由以及个性的张扬。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反对世俗君权的口号,主张人们要回归自然,推崇人的理性,音乐也受其影响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音乐特点渐渐的走向了质朴与平民化,音乐风格也趋于完善和成熟。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主调音乐取代复调音乐,成为音乐的主流。尽管古典音乐的萌芽是在巴洛克时代,故带有明显的巴洛克痕迹,但是不可否认,这时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基础的主调音乐依然是当时音乐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期的音乐,要求作曲家在作曲时尽量去掉繁琐而无用的修饰,回归到最为质朴、自然的状态。在风格上人们更加崇尚轻松、简洁的主调音乐,反对过于刻意严肃、装饰的巴洛克音乐。在这种推崇自然、而又饱含激情、合乎理性的音乐审美思想的指导下,清晰、明朗的旋律从之前复杂的、多声部的复调形式中解放出来,以往主次不分,几条旋律同时进行的复调织体,也转变为以主要的旋律线为基本,其它的声部只作为陪衬和辅助的主调织体。因此,这种主调音乐旋律大都比较清晰。

第二,和声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功能和声(“主――下属――属――主”为主体建立起来)以及功能和声的调性体系是当时音乐的主要骨架。此外,这一时期,和声的词汇也更加的丰富,手法上更为多样,故在音乐旋律的表现力上更为丰富、立体。

第三,受到启蒙运动及其法国大革命的感染,这一时期的音乐在风格上,使人文主义更为突显,逐步的脱离了天主教的内容,主题是“人”,而不是“神”,人文精神成为音乐作品的主角。另外,作曲家也逐渐的认识到,钢琴不仅要表现出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还应该要学会模仿人类说话或者唱歌,特别是模仿能够表现普通人感情的说话或者唱歌方式。这就要求乐曲在旋律上以及结构上,不仅要有对比,还要有适当的对话,从而轻动作机钢琴音乐变得更加的丰富,也更加的生动和有趣。

第四,音乐的结构形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奏鸣曲因其严谨清晰的结构、细致的质体、平易近人的语言,取代合组曲等曲式,成为主要的音乐形式。另外,变奏曲在这一时期也被广泛的采用。

总而言之,古典主义音乐的自然、简洁的主调音乐风格与巴洛克时代的严肃有序相比,音乐风格更为鲜明、规范,同时处于自然平衡原则以及适当的比率指导下的对比原则,也使得音乐的主次体现更加的完美,境界更加高尚。

3西方古典音乐之浪漫主义时期

随后,音乐的发展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克莱门蒂(muzioClementi)的钢琴弹奏也称为一绝,可与莫扎特比肩。他的钢琴弹奏,技巧极其华丽,转调也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与同时代的音乐家相比,其表演更为具有魄力、更为大胆,也更加的华丽多彩。

相比之下,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的弹奏之法是粗犷的,但是其中却不乏某种深邃的意念与力量。这与贝多芬自身的音乐风格类似,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感觉准确的表达出来,就是感觉要像在钢琴的单独演奏上,获得犹如一整支管弦乐队在表演的效果。此时及之后,钢琴的功能逐渐的被提高,钢琴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随后的舒曼及肖邦由于更为协调的使用了延音踏板,故能弹奏出更为曼妙而且富有诗意的音色。并且肖邦还认识到了手在弹奏时的弱点,从而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自身的技巧。

从钢琴的弹奏技巧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多偏向于幻想,作曲内容比现实生活题材更加广阔。音乐家更多的去挖掘音乐在曲调、和声以及旋律等多方面的表现性,从而对古典主义进行了彻底的突破。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注重主观情感的变化,主张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来表达甚至是宣泄作曲家的感情,所以无论是肖邦的《幻想即兴曲》、《船歌》还是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的瞬间》,都带有这样一种汹涌澎湃的美。

三结语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5

《蕉窗夜雨》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优秀代表曲目之一。

客家筝曲的形成,源于公元4世纪左右,当时中原地区人口南迁,“音乐随人”,于是中原的古筝艺术被带到了广州客家地区。经过历年来与当地人民的文化、语言、习俗等的融合,形成了既保留中州古乐庄严肃穆的余韵,又富有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的独特风格。《蕉窗夜雨》是以客家“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成),经过历代客家筝人的发展、提炼而形成的古筝独奏曲。20世纪30年代,经过客家筝曲大家何育斋先生来上海传艺,以及五六十年代,被誉为客家筝派代表的罗九香先生(何育斋的高足)在北方艺术院校的进一步推广,《蕉窗夜雨》成为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教学及国内外舞台上的重要独奏曲目。国内外出版的不少古筝独奏专辑录音盒带以及唱片、激光唱片都选录了《蕉窗夜雨》一曲。

《蕉窗夜雨》古朴、典雅、流畅、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犹如一幅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卷,充满了客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哲理。《蕉窗夜雨》的作者已无从考证,据传此曲源于宋代,是描绘旅居他乡的伊人在万籁俱静、夜色深沉中,聆听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而引发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全宋词》中所写的《浣溪沙》:“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别魂迢递为君销。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碧沙窗外有芭蕉。”可说是此曲的最好的注释。

《蕉窗夜雨》全曲只有三十四小节,经过已故客家筝艺大家罗九香先生对客家筝曲的精深研究,对调骨(旋律骨干音)加以变化,由抑、扬、顿、挫的最佳布局以及速度的徐疾转折的独特安排,将全曲反复五遍演奏,使其成为古筝曲目的一代绝响。

《蕉窗夜雨》第一、第二遍采用较为自由的4/4拍的慢板,缓慢、平和而雅致,重在抒情。右手弹奏出的浑厚、多变的音色与左手吟、揉、滑、按等技巧的结合运用,精美而美妙,并以旋律骨干音“添字”和“延续滑音”的手法加以充实。精确表现了“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的思乡之情,诱发听众联想的意境。

自第三遍起速度开始加快,转入2/4拍节奏。旋律下降到低音区,而旋律骨干音则连续采用切分节奏加以变奏,浑厚浓重、铿锵有力的主音、下属音和属音,配以勾指技法形成的和弦低音与富有动力的旋律浑然一体,有雷声阵阵之感。

第四遍旋律移向中音区。骨干音以连续扫弦“加花”的技法来装饰。由于加花的音符不超过四个音,其古朴典雅的音色与前两段的慢板保持了风格上的统一,完美描绘了秋雨绵绵,“碧沙窗外有芭蕉”的诗情画意。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6

【关键词】间奏曲钢琴特性小品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1897年),19世纪德国浪漫派作曲家,在键盘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创作的音乐风格体现了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又有古典音乐传统所没有的浪漫主义新元素,他的钢琴作品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派作曲家,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一、勃拉姆斯作品《间奏曲》介绍

勃拉姆斯在晚期(1891-1893年)所创作的钢琴特性小品(作品116―119号)是浪漫主义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中作品op.118是最具勃拉姆斯创作特征与音乐语汇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贴近勃拉姆斯内心世界的一部经典之作。严谨的古典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气息充斥着整部作品,使其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勃拉姆斯一生所涉猎的创作体裁范围十分广泛,而钢琴音乐是其全部创作的起点。他的创作初期正值浪漫派标题音乐、钢琴特性小品盛行时期,而他的早中期创作却完全按照古典的形式,作品以奏鸣曲、变奏曲体裁为主。奏鸣曲创作中既继承贝多芬奏鸣曲的古典风格特点,又大胆创新,如对五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及远关系调的运用较前人更为复杂。勃拉姆斯对变奏曲情有独钟,共创作5部,其中以性格变奏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op.24最为有名,成为键盘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勃拉姆斯的中期创作转向交响乐、四重奏艺术歌曲领域,钢琴创作较少。晚期他完全摒弃了大型的器乐作品,全部转向钢琴小品。作品有op.116、op.117、op.118、op.119,无论从技巧还是内容上都达到十分成熟的境界,与早中期作品相比,少了些热情,多了些安宁与伤感,总体风格较为压抑和沉重。在创作手法上,仍运用他的个性化的带有三度、六度、八度音程进行的旋律,在创作节奏上,他对于复节奏、切分节奏和其他节奏变化运用更为自如。这一时期的钢琴特性小品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抒情沉思的,还是轻快生动的,均情感丰富,洋溢着浪漫的诗情,是勃拉姆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作品《间奏曲》op.118于1893年完成,1894年1月初进行了首演。这期间勃拉姆斯一些亲近的朋友和他的姐姐相继去世,使得勃拉姆斯在情感上倍受打击,郁闷和孤独常常纠缠着他,他将当时的生活情感,用自己精湛的钢琴技艺表露在他的晚期钢琴小品创作中,以此作为他晚年对音乐的随想。作品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充满了内心的独白,却不失构思,需要耐心的品味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精髓,作品中难以抑制的即兴色彩,体现了其特有的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德国女钢琴家克拉拉在收到勃拉姆斯晚期小品的手稿后,曾在日记中写道:“勃拉姆斯的曲子除了少许某些地方需要敏捷灵活的手指外,大部分都不困难。但是要表现其中精神思想则需要深度、敏锐的理解。演奏者必须将自己完全投入在勃拉姆斯的意念里,才能将这些曲子演奏得如同作曲家所想象的一般。”

作品op.118由四首《间奏曲》和一首《叙事曲》、一首《浪漫曲》组成的。除第一首采用两部曲式外,其他均采用传统的三部曲式,尽管在和声应用与调性布局上已显示浪漫派的特征,然而总体上仍然是德奥传统技法,例如强调和声的功能性和融入变奏、卡农手法,强调民族音乐的联系等,同时作品采用勃拉姆斯一贯的无标题纯音乐形式。第二首《a大调间奏曲》是整部作品中音乐线条最为优美动人的一首作品。温柔的行板,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aBa。a部分a大调(1―48小节),B部分升f小调-升F大调-f小调(49―76小节),C部分a大调(77―118小节)。整首作品音乐形象静谧、沉寂,沉浸在充满爱意、温柔的情绪中。

二、《间奏曲》op.118no.2a部分歌唱特点

作品《间奏曲》op.118no.2的a部分在行板温柔的情绪中开始,曲调优美而亲切,让人精神上感到神采奕奕。右手的旋律声部运用了他惯用的三度、六度和八度音程手法,这些音程的叠加有如交响乐一般。旋律在右手的高声部还运用了三和弦,这种带有甜蜜的温馨与后面的段落形成对比,同时带有德国民歌般的具有很强旋律性和歌唱性的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还常用连续的下行音调,下行二度进行,持续低音及下行三度进行等手法来表现悲伤、忧郁、痛苦的情感,这种下行音调手法在作品op.118no.2的a部分表现得尤为充分,特别是二度下行的主题动机的不断出现给这段优美的旋律带来一丝悲凉的基调。

勃拉姆斯作品中和声语汇的组合方式直接来源于德奥古典传统,比起同时代浪漫派其他作曲家,他的作品没有太多复杂的色彩性和声,简炼而朴实,古典主义稳固的主属关系及功能性和声语汇结构极为清晰。a部分主要采用a大调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及DD,SD和弦,他不仅强调了古典主义的功能性和声,同时也向浪漫主义靠拢,在音乐织体的内声部增加了许多音调进行,使音乐增添了层次感。并在这首作品较多地使用减七和弦,在音乐上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进一步烘托出哀伤、压抑的情绪。

勃拉姆斯除了表现出古典与浪漫主义风格相融合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同本国作曲家贝多芬、巴赫及舒曼等人相同的创作手法,这一切在勃拉姆斯早年师从马克森学习时就显露出对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舒伯特作品的兴趣。而巴赫是勃拉姆斯的最爱,他的第一场公开音乐会就选弹了巴赫的赋格曲。勃拉姆斯曾写信对奥伊泽比乌斯.曼迪切夫斯基说:“每当新一版的巴赫作品出来时,我会放下手里的一切去欣赏它。”据说他还“经常在钢琴上视奏巴赫的赋格曲,甚至移调弹奏巴赫的作品并以此为乐……”①这就是勃拉姆斯的音乐中会比同时代作曲家更多地运用复调织体与传统的对位因素的原因。

三、《间奏曲》op.118no.2B部分风格特点

作品《间奏曲》op.118no.2的B部分右手的旋律与左手伴奏中的第二旋律线形成了卡农对唱的写作形式,如49―56小节,65―76小节,左右手旋律与节拍上都出现错位感,使得两个声部既对比又统一,使这首作品在音乐内容上显得十分饱满,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美好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右手动人的旋律与左手三连音伴奏形成左右手三对二的复合节奏,这种被称之为赫米奥拉手法的节奏型的运用使音乐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而富有弹性。交叉节奏的写作技法发展到浪漫派作曲家舒曼手中已经非常娴熟,在其音乐中经常出现跨小节切分节奏型,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动力。此曲中勃拉姆斯的三对二的复合节奏也可以看做是对舒曼交叉节奏的扩充。

在B部分我们还能看到艺术歌曲的影子。B部分音乐从中部开始,调性由前面的a大调转入#f小调,和声色彩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哀伤和沉痛的氛围,左手三连音音型的出现,突出了无奈的情绪,开放式的琶音织体使其接近艺术歌曲的伴奏。其与a部分无论在调性上,还是情绪上都有着鲜明的对比,这种处理方式在艺术歌曲表达情绪变化较多的中段会经常遇到。另外,在B部分的内部中段也用了对比的创作手法,独具特色的众赞歌织体加上f小调转到同名升F大调,在听觉上显得更丰满,作品中严谨的音乐形象与丰富的现实情感的结合被作曲家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把最擅长的创作技法――古典性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音乐主题上有着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丰富的和声、宽广的力度,再加上交错的节奏及迅速的转调等创造性的作曲手法,使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勃拉姆斯能将各种音乐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说明他晚年时创作技法已经十分成熟。这种既依附于古典又深层次地挖掘传统音乐的可行性,将情感宣泄的浪漫主义与严谨的古典主义创作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勃拉姆斯所独有的创作特点――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表面上看,整部作品的旋律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在结构、和声以及对位方面,都体现出古典主义创作手法。因此,在演奏时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控制手指对音色强弱的变化,纵向要把握好和声的音响效果,横向则要表现出旋律的流动。在速度、力度以及情绪等方面不宜有毫无顾忌的典型浪漫主义风格式的情感表达,而要理性地处理音乐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感情,在严谨的架构中约束情感的过度宣泄,理性地演绎,才能更贴切地表现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所要传达的内心独白。

结语

钢琴小品作品op.118是一部最能体现勃拉姆斯晚期创作风格和内心独白的杰出作品。他在不打破传统音乐创作手法的同时,完美地融入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元素。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很多复调因素的创作手法,而且还能深刻地体会到他是如何将古典的音乐元素用浪漫的音乐语言进行包装和修饰。作为19世纪的浪漫之子,勃拉姆斯保持着对古典主义的遵循与崇尚,将丰富的情感用浪漫主义音乐语汇融合到古典形式的作品中。间奏曲作为勃拉姆斯最喜欢的体裁,作品op.118no.2也是他最优秀、最精炼的作品,短小而性格鲜明,有着自由形式的倾向、多变的和声效果、饱满的音响听觉、丰厚的织体、强烈的民族情结和对自然与爱的浪漫主义因素,也体现了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原则与艺术特色。总之,在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中,我们能深切地领略到他所呈现的古典神韵与浪漫精神之美,当旋律萦绕耳边,仿佛可以感受到光影交错的色彩,优雅的主题带我们回忆失去的光阴。

注释:

①哈罗尔德.C.勋伯格.伟大作曲家的生活[m].冷杉、候|、王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05.

参考文献:

[1]江松洁.情迷古典的浪漫守望者――从晚期钢琴作品op.118看勃拉姆斯的音乐特点[J].大众文艺,2010(02).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7

关键词:肖邦夜曲;和声

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概述

浪漫主义音乐是随着浪漫主义文学而产生,形成于19世纪初,经历了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发展。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在继承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将音乐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一反古典主义秩序、平衡和理性,崇尚自由、运动和激情。为了主观表现,突破原有形式的束缚,开创新的领域。常常将作品冠以各种意义明确的文学标题,富于诗意的表现。在作品中融入对大自然的感受,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在旋律语言上,由于受到情感化和个性化的影响,作品更加抒情,更富于歌唱性。在和声处理上,与古典主义音乐重视功能性不同,浪漫主义音乐更注重色彩性,和声上不断探索和突破,使音响色彩更为丰富和细腻,功能和声在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肖邦吸取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成就,将波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融入到创作中,开拓了近现代钢琴艺术的新天地。在挖掘和丰富钢琴的表现力,扩大和提高钢琴的表现范围上,具有卓越的贡献。

2肖邦夜曲中新奇而大胆的和声创作手法

肖邦夜曲是一个独放异彩的钢琴体裁,具有典型的旋律性和歌唱性风格特征。织体的变化频繁、节奏的精巧奇特、旋律的错综交织、音区的对比并置、和声的色调微妙――这一切都是肖邦夜曲最典型的风格特征。其歌唱性表现在低声部以和声风格组成伴奏织体,高声部则是优美抒情的旋律。乐曲内容较多样,旋律优美富于激情,尤其是厚实的、色彩性的和声,极富表情意义。

(1)不协和音、经过音及和弦外音被大胆的使用。不协和音、经过音及和弦外音在肖邦的作品中频繁的出现,创造了丰富多变,令人眼花缭乱的和声色彩。《B大调夜曲》(op.9,no.3)开始的主题(第1~12小节)是两句式乐段,半音性的旋律进行,肖邦对内声部作装饰性变化,形成了非常有趣的不协和的音响效果。第二乐句并行进入,旋律进行了大量的加花装饰变奏,其中三连音的装饰变奏幽静安逸,华彩装饰恰到好处,其旋律性、歌唱性比同时代作曲家更优雅、丰富。如第九小节和第十一小节所产生的不协和音响,是运用色彩性装饰变奏在和声上瞬间未获得解放的创作手法,这种效果使音乐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2)利用丰富的和声转调手法,从而创造不同寻常的效果。1)等和弦转调。《降b小调夜曲》(op.9,no.1)全曲频繁的应用等音转调(第23~26小节):等减七和弦转调、等属七和弦转调、等增三和弦转调。在降D大调与D大调之间调性的频繁变换,以及力度的不断变化,让人感受到作者起伏不定的心境。2)半音转调。《F大调夜曲》(op.15,no.1)的第8小节,即乐句重复的开始采用半音转调,突出了神秘的和声色彩。3)加速转调。《G大调夜曲》(op.37,no.2)(例3)中用了加速转调,这样可以加速总的转调过程并使转调具有更大的突然性。有时,这种突然性正是音乐构思所需要的。肖邦的和声转调方法也是极富想象力的,色彩变化丰富、无常,有时甚至产生极具戏剧性的效果,这是古典主义作曲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是浪漫主义特有的丰富而大胆的创作手法。

(3)小调乐曲结束在大调上。1)小调乐曲结束在大三和弦上,从而形成“毕卡迪三度”。这一特有的手法最初在巴赫的作品中经常见到,在莫.卡纳的《当代和声》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却将其放弃,而到浪漫主义时期肖邦有时喜欢运用此手法,以达到一种色彩的对比。《f小调夜曲》(op.55,no.1)是结束在F大调的主三和弦上持续了13小节,这种用大三和弦结束小调乐曲所产生的效果非常神秘而戏剧化。2)在临近尾声处,小调乐曲转入大调结束全曲。这样替换和声色彩的方法,使肖邦音乐在多次反复时仍不流于单调。《降b小调夜曲》(op.9,no.1)尾声(第82~85小节)的设计也体现作者的独具匠心:他用新的旋律材料进行,将小调的主音向大调的主音转换,全曲最终结束在大调上。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极具诱惑力。

(4)用和声静止的处理方法――直接诉诸感性。《降b小调夜曲》(op.9,no.1),中段在写法上有一异乎寻常之处:(第50~67小节)的旋律进行,作者一直使用同一个降D大调和弦,音乐似乎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几乎完全脱离了原有的主题进行与和声结构。这种处理手法使感情的表达更加直白,而理性的因素暂时被抛弃,这也对后来印象派作曲家有重要影响。

(5)用“意外进行”的方式构成属七或减七和弦的连锁进行,从而起到模糊调性的作用。《F小调夜曲》(op.55,no.1)的第65~72小节,大量的过渡性的线形七和弦连续使用,起到连接作用,无音级关系。这是一种纯感觉的非理性因素,是为了突出音响和色彩。

(6)浪漫主义和声为了突出音响和音色,大量的“色彩性弱功能和声”和“逆功能和声”较为频繁的出现。1)过渡性和声的应用。《升F大调夜曲》(op.15,no.2)的中段V7―DDVii2ˉ―V7以及V2―V56/bVii―V2的进行,其实DDVii2和V56/bVii(例4的第二小节)是毫无意义的,纯粹是和声色彩的需要。2)倒功能的大量使用。《升F大调夜曲》(op.15,no.2)的第39~41小节,其和声进行为:#F:V7―i―V9―Vi―V9―ii7ˉ。这种由正格进行到阻碍进行再到逆向进行,这种逐渐过渡到浪漫主义和声的写法,色彩变化显。这样的音乐具有安静、遐想的形象,肖邦喜欢用这种浪漫意味的“回声”。

(7)交替调式。肖邦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浪漫派音乐所特有的调性色彩性三度并置的和声创作手法,使平行调中心处于游移状态。有时肖邦在不同调性中反复同一旋律片段,通过和声来变换色彩,以强调这样并置的表现意义,使肖邦的音乐能够在多次反复时不流于单调。这不仅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性倾向,也反映出波兰民族音乐的特点。《G大调夜曲》(op.37,no.2)中有一支富有表现力的歌曲性旋律(第28~48小节),开头9小节是交替调式C大调――a小调。但肖邦立刻证明他的把a小调的属音看作的e大调的主音,这样达到三度调性的浪漫主义的转调(C―e)便体现出了肖邦旋律的深刻民间风味。肖邦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地位却有是没有人能够取代的。肖邦的和声是惊人的丰富,他非常敏锐的觉察出和声色彩的表现力并把它发掘出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经说到:“真是难以理解,肖邦一个人怎会兼有两种非凡的才能:最伟大的旋律家的才能和最有天才、最独特的和声家的才能……无怪乎有人说,听了无限诗意的肖邦的音响之后,所有其他音乐都显得粗鲁沉重……。”综上所述,肖邦和声语言与民间艺术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浪漫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丰富和大胆;具有古典主义严整的逻辑性与深刻的艺术根据。①

注释:①a.索洛甫磋夫(苏).肖邦的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34,41.

参考文献:

[1]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33147.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8

[论文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古典与创新;托卡塔;谐谑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几乎横跨了他一生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音乐创作话语系统的基本特点。其9首作品基本情况见下表: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的结构基本上是传统的,但在听觉上带给听众却是新鲜的。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传统曲式结构的守护者,他努力以自己的非凡创造力让传统曲式放出光彩。他甚至批判自己多年的好友米亚科夫斯基的创作拘泥于传统,小心翼翼,把作品弄得“光滑平整”。光滑平整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是格格不入的。

现就他的三首战争奏鸣曲作进一步的结构分析:

第六章奏鸣曲

一乐章:allegromoderato,4/4拍子,奏呜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由三度双音锐利地动机式级进下行,性格粗野强悍又冷酷无情,副部主题是抒情性的、长线索的,性格是抑郁的,“陈述简练、没有华采。自然调式的旋律几乎没有和声支持,仿佛故意弄成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萎靡不振的样子”。展开部情绪由不断累积扩张至全曲高潮,效果是多调性的。再现部将二个主题作了高度浓缩,最后强奏主题动机结束。

二乐章:allegretto,2/2拍子,e大调,是单三段式的加沃特舞曲。自始自终由左右手断奏的和声组成,这里面有作曲家一贯的谐谑风格。

三乐章:tempodivaizerlentissimo,慢速的圆舞曲,c大调,9/8拍子。旋律有俄罗斯的民歌传统,旋律与和声都比较温情。

四乐章:Vivace,2/4拍子,回旋曲式但不典型,充满了动力,主要主题与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有亲缘关系。但风格是风趣调皮的,与一乐章邪恶残暴的形象迥然不同。

第七首奏鸣曲

一乐章:allegro,坐卧不安的快板,6/8拍子,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以八度重复出现,有不详、不安之感,副部主题为小行板,拍子在9/8与6/8等拍子中变换,歌谣体曲调有些抑郁、悲哀,如遥远的模糊的回忆。展开部低音节奏相当狂野。再现部相当兴奋,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势结束。

二乐章:andantecaloro6e,慷慨激昂的行板,3/4拍子。感情深沉。主题优美,与贝多芬的奏鸣曲二乐章写法有些相似,和声语言的节奏主要是切分节奏,让人联想到钟声,随后乐思递进涌动至高潮,最后再现钟声般的第一段,安宁、平和、幸福。

三乐章:precipitato,猛烈的7/8拍子,是一首托卡塔般急速的终曲。节奏狂野,不协和音响也比较尖锐,乐曲一路狂飚猛进。然而有意思的是,乐曲结构却非常对称:aBcBa。第七奏鸣曲“受到批评家们无条件的热烈赞扬,他们肯定地认为,奏鸣曲的音乐充分表现了苏联人民健康的、目标明确的处世态度,在它那种威严的音调中想起的是祖国之声。”

第八首奏鸣曲

这是中最抒情一首,作曲手法上采用全音音阶,曲式结构相对自由。

一乐章:andantedolce-allegromodera£0一an.dantedolcecomepirma—allegro,B大调,4/4拍子,速度变化较多,不典型的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优美宁静,副部主题稍带哀愁。展开部回到了作者喜欢的那种狂野野尖锐的效果。

二乐章:andantesognando,如梦的行板,D大调,3/4拍子,变奏曲式。全曲始终弥漫着难以捉摸的如梦的意境,主要主题是小步舞曲风格的旋律。’

三乐章:Vivace-allegrobenmarcto-andanti.m—Vivacecomeprima,B大调,12/8拍子,典型的回旋曲式。主要主题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塔兰泰拉的节奏热情又有些俏皮。

关于其9首奏鸣曲的旋律,在此我首先想引用普罗科菲耶夫前辈拉赫玛尼诺夫的看法。拉赫玛尼诺夫认为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因素,是“作曲家主要的、迫切的目标”。普罗科菲耶夫的看法同他如出一辙,他在致前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赫连尼科夫的信中说:“我从不怀疑旋律的重要性,我爱旋律,认为它是音乐的最大要素,我多年来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提高旋律的质量。找到一条能让外行一听就懂,同时又是新创作的旋律是作曲家最艰巨的任务,危险太多,可能流于琐碎或庸俗,可能是老调重弹,在这一点上,创作复杂的旋律的反倒容易得多。”

他的9首奏鸣曲中的旋律,整体上基本具有传统大小调的特点,从奏鸣曲的调性逻辑上能够看出普罗科菲耶夫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俄国作曲家所实践的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了它。他的旋律既不甜腻又不俗气,喜欢通过重复来制造激情,而且作为主要主题陪衬的丰富的从属乐思同样如波浪呼应起伏。旋律运动方向常常是大跳的、长线条的,他喜欢在远离主音的音级上作点文章。然而,他的作品还是被人指责缺乏旋律性,这让他很是苦恼,但他却不想改变。“我不想戴什么面具,我永远希望我是我自己”,“探索自己独创的音乐语言,永远是我一生中的根本的优点。”

再看看他的奏鸣曲中和声语言的特点,他的和声总原则体现在“牢牢掌握古典和声的最根本思想和保持其具体曲式手段以及运用现代新和声技术的能力。”他以“新的手段丰富和声,而不是以新的手法排除旧的和声,是并用而不是取代。”他的和弦结构原则是在三和弦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达到他自己所要求的动力性与丰富性。在奏鸣曲中,他通常使用如下四种和弦类型:(1)普通的三度结构和弦;(2)复杂化三度结构和弦;(3)非三度结构和弦;(4)复杂化的非三度和弦。从他的9首奏鸣曲中看出他对和声的两种态度:其一,不协和和弦不一定要求解决到协和,它具有独立性。其二,和声的紧张性与和声的结构意义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如在第六首奏鸣曲(op82)一乐章的结尾部分,他把三个a从大字二组、大字组、小字组按八度叠置,中间放一个大字组的bB,我们知道a音的八度重复造成的音响效果是绝对协和、纯净的,而添加的小二度bB音却又是极不协和的。与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声语言相较,斯克里亚宾重视对和声色彩的追求。有时甚至成了他创作的主要目的,尤其是1912—1913年斯克里亚宾创作的最后5首作品,取消了调号,和声语言迷朦飘忽,它越过了勋伯格所谓“飘浮的调性”。甚至走到了无调性。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尽管相当大胆。但能看出来,它还是扎根在传统的土壤里,还是被约束在作品塑造的形象中,换句话说。它没有成为目的,仅是手段而已。在这一点上。他与他的前辈穆索尔斯基的态度是一致的。然而穆索尔斯基的和声语言“大胆、新颖”却有些“粗糙”。

普罗科菲耶夫则显得训练有素。再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看,20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现代作曲的和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余年的国外生活。无疑也给普罗科菲耶夫带来了一些影响。至少在如下两点上,普罗科菲耶夫是坚定的:即“不协和弦的解放”与“和声材料的个性化”。但他却不是一个砸碎锁链的先锋战士,他的奏鸣曲创作还不能说充分和集中体现了一切现代和声的特点。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他一生创作的一些共性特征,如古典与创新的品质:古典的线索源于幼年时代。耳濡目染其母亲在钢琴土演奏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培养了他良好的古典音乐趣味,这种趣味也渗透到他的创作中。他创作中的古典特征与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新古典主义的冷静、理智、平淡并不是普科罗菲耶夫想要与之靠拢的东西,新古典主义为了寻求某种“秩序”原则,转而向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时期的体裁求援。他与斯特拉文斯创作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人互相对彼此的作品持批判的立场。普罗科菲耶夫称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是“巴赫加上虚伪精神”。乌克兰克雷然诺夫斯基认为斯氏钢琴奏鸣曲中的古典性主要体现在调性、主调和声、节拍律动与乐句结构等几个方面。关于创新性,普氏曾说“它始于我和塔涅耶夫见面,他说我的和声平谈,从而刺激了我。”“这条线一开始是寻找和谐的音乐语言,然后演变成寻找语言用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他的钢琴语言广泛继承了l9世纪钢琴音乐传统与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再加上野性有力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他新颖的个性化风格。与俄罗斯钢琴学派相较。他的表述方式与传统俄罗斯钢琴学派多有冲突,诸如大量的nonleagato的触键、大跳音程、独特尖锐的节奏、相距甚远的两个声部平行等等。和声语言上的冒险拓展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势力范围。

托卡塔性是其钢琴奏鸣曲音乐语言乐此不疲的一种呈现方式,托卡塔加尖锐的敲击效果在9首奏鸣曲中极为常见。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9

【关键词】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创作风格;形成原因

在浪漫主义时期可谓是钢琴音乐的全盛时代,钢琴练习曲的创作与演奏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对传统继承与创新中,形成了特有的浪漫主义时期独有的风格特征。

一,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古典主义时期是钢琴练习曲体裁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时期,也是钢琴技术技巧趋于成熟的时期,这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练习曲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即技术技巧和演奏方法上。

在技术技巧方面,古典时期的练习曲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训练,如连奏、连音练习、断奏、琶音、八度、经过句、和弦以及颤音、快速跑动、回音、大指小指的练习、三六度、同音反复、手指伸张练习等等,浪漫时期的练习曲正是基于这些技术技巧才得以进一步发展。

在演奏方法上,浪漫主义钢琴练习曲更是传承了古典练习曲的许多演奏方法。由于古典时期使用的并不是现代钢琴,而是古钢琴、羽管键琴等键盘乐器,因为构造的关系,要么发音微弱,要么不能变化音色,声音的延续和力度变化通常用复杂的装饰音来代替,所以演奏时主要依靠手指动力来完成,强调演奏时手指触键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声音的清晰以及颗粒性,这一特性在古典时期的练习曲和奏鸣曲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浪漫主义时期的演奏方法受到古典时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抬指的练习。“高抬指”是手指学派核心的技术训练方式,目的在于训练掌关节(即手指的第三关节)的独立性和灵活度,同时对于下键后的手指掌握键盘能力也有很大的好处。而浪漫主义时期虽然在演奏上强调运用大臂及全身重量,但这种力量的传递仍然需要靠结实的指尖基础才能支撑好手臂乃至全身的重量。如果没有坚实的手指基础,在练习中脱离了高抬指的练习,那么手指就缺少稳固的支撑。因此,练习和演奏浪漫时期的乐曲是无法脱离古典时期手指练习高抬指的基本方法的。

可见,古典时期钢琴练习曲即在技术技巧上影响着浪漫时期的练习曲,同时也在演奏方法上使浪漫主义得以传承和进步。

古典时期的练习曲对浪漫主义时期的练习曲的影响有:主调音乐上,克列门蒂、车尔尼等作曲家已经在他们的练习曲中体现了主调音乐的音乐色彩,浪漫主义时期练习曲的主调创作风格正是受到了古典时期主调风格的影响;和声上,古典时期的和声在主调音乐风格影响下以“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及其调性关系体系为主并支配着其它音乐元素,逐渐形成了以和声和旋律搭配的创作风格;旋律性、歌唱性上,从古典时期开始,练习曲开始有了较悠长的旋律和一定的歌唱性,例如车尔尼练习曲中就经常在主旋律部分使用歌曲一般的旋律线条,这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会练习曲提供了旋律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具有音乐性和艺术性。综上所述,古典时期的练习曲在技术技巧、演奏方法和创作风格上都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练习曲有很大的影响,并成为其创作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形成的主要因素

1,浪漫主义时期的整体钢琴音乐创作风格。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与古典时期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比如情感化、个性化、标题性、民族性等,在创作手法上旋律线条更加悠长,和声更丰富,曲式更复杂等等,这些特点都影响着练习曲的创作,因为练习曲作为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体裁,势必在创作风格上要与钢琴音乐的整体创作特征保持一定的统一性,或者说钢琴练习曲在这一时期所呈现的某些特点正是这一时期整体音乐风格的写照和缩影。可以说,任何一个音乐体裁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根植于它所属的音乐历史时期并受到其直接的影响。因此,浪漫主义钢琴音乐风格是影响钢琴练习曲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2,较高的钢琴制造工艺。进入19世纪,钢琴制造业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支架由木质变为铸铁,机械变为复式杠杆装置,琴弦不仅被加长而且被交叉排列,键盘音域也扩展到七个半音域,踏板能够延长、减弱、消失。到1830年左右,钢琴内部机件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钢琴的表现力、击键的敏感度、声音的色彩变换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样就为新的钢琴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使钢琴家们能够开发更多的音响色彩。正是这种乐器本身的提高带来了钢琴音乐创造的无限可能,就练习曲创作而言不仅对于技术提高大有裨益,也同时增强了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在这一特定时期体现的音乐性,使练习曲体裁呈现出许多新的音乐创作特征。因此,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练习曲创作风格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3,逐渐成熟的钢琴演奏技术。由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情感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追求突破传统的音乐创作形式以抒发感情并从演奏者角度对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加之钢琴乐器本身的更新换代也从另一方面为演奏技术的求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浪漫主义时期使钢琴技术成为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这种技术发展与浪漫主义时期的练习曲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练习曲体裁的最初创作动机就是技术性的,即使是发展到带有音乐性的阶段仍无法脱离基本的技术性特征,因此某一时期的技术发展与练习曲的发展总是并行不悖的。由于钢琴技术在浪漫主义时期历史性和必然性地发展到了一个飞跃的时代,演奏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新势必导致专门练习和演奏这些技术的练习曲体裁的发展。

4,练习曲体裁的创作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适时过渡。钢琴练习曲体裁从巴洛克时期的雏形到古典时期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音乐形式到技术技巧的变迁。音乐形式上以传统和声曲式和主调音乐形式为主的创作形式已基本建立,而技术上则积累了相对多样化和一定难度的演奏技术。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则到了一个人们向练习曲体裁的技术与艺术提出双重挑战的时期。也正是这样的追求,练习曲最终完成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克服了之前种种不完善之处。因此,浪漫主义时期可谓是练习曲的完美蜕变时期。

参考文献:

【1】李佳,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02

【2】宋彦斌,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征【J】,艺海,2011,10

古典音乐旋律特点篇10

【关键词】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伴奏织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89-02

钢琴伴奏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技术,不仅需要有过硬的钢琴伴奏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钢琴弹奏技巧。古典钢琴作品中的伴奏织体在钢琴伴奏中常有出现,在体现的形式上较为相似,可以将钢琴伴奏理解为古典钢琴作品演奏技巧的延续。钢琴伴奏织体中的“织体”是指将音乐的基本要素与音乐技术理论相结合,是表现音乐、和声状态的一种形式。它能够使和声更加立体,从而通过和声的各方面功能充实主旋律,当然伴奏织体也可体现乐曲的旋律部分与无旋律部分的关系,根据旋律的情绪设计适当的伴奏织体。

一、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

(一)柱式和弦。“柱状和弦”是指:三个音同时弹奏的一种伴奏织体,弹奏时应整齐清晰明亮。它可以单手或者双手同时整齐地弹奏三个或者四个以上的音,包括原位或转位的音型。钢琴伴奏中的柱式和弦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来进行分析:

1.单纯柱式和弦。在钢琴伴奏中,这种单纯的柱式和弦和声色彩清晰饱满,节奏拍点简洁明快,能够较好展现乐曲风格,适用于刚健豪迈雄壮有力的进行曲与歌颂性的音乐题材。例如《红星闪闪》等。

2.有变化的柱式和弦。是建立在单纯的柱式和弦之上,以单纯的柱式和弦做基础弹奏出更加丰富的和声音型。这一和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1)半分解和弦。“一般在钢琴伴奏中出现的半分解和弦是指先弹奏和弦的低音,再同时弹奏和弦的另外两个音,它的变化主要由交替方式的不同而产生。”[1];(2)八度加柱状和弦。其层次比较丰富,它的音响效果较为密集丰满。左手八度音,右手和弦中可带旋律或者纯和弦(或者纯旋律)。左手八度音应先弹奏,后加入柱状和弦。八度加柱状和弦式不但巧妙地结合了柱式和弦节奏拍点清晰明确的特点,又融入了八度音的协和性;(3)低音加和弦。是指八度根音加柱式和弦的混合,此伴奏音型一般可适用在四三拍子或者八三拍子的乐曲中,左手弹奏一个低音加柱式和弦,注意重拍应在低音上,柱式和弦应为轻,这样就可使整个伴奏显得平衡稳定,给人们展现了低音声部的独立性。

(二)琶音。琶音是指由某一组和弦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有序地连续弹奏出来,可将它视为分解和弦。它的音响色彩流畅连贯,又具有歌唱性的特点,适用于情感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些乐曲。通常琶音是作为一种伴奏类型用于乐曲的伴奏,有时候又可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中。以下从开放型琶音与密集型琶音来阐述。

1.开放型琶音。在进行伴奏的时候不按乐曲的主旋律来弹奏,编配正确的和声,利用和声功能的协和性特点巧妙配合弹奏出相同或不同的音型,依靠协和的和声色彩来组织这样的琶音以衬托主旋律,促使弹奏的琶音更为开放自如,灵活自然;2.密集型琶音。密集型琶音它的音区可以是有两个八度或以上的和弦分解再加它的转位和弦。它在歌曲中是最具有音乐表现力的伴奏织体。它的特点在于旋律线条是上下起伏,流动性歌唱性强。当歌曲进行到强拍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汹涌澎湃的气氛。

二、古典钢琴作品常用织体在《祖国之恋》钢琴伴奏中的应用

(一)前奏。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到第三小节,可以看出左手右手都选择了半分解和弦的这一类型的伴奏织体,体现了交相呼应,与旋律部分表达的情绪相辅相成。左手低音声部根音保持两拍,从而使音调色彩更为饱满。右手的分解和弦与主旋律音调相结合出现,在旋律进行到第二小节的第三拍,一个密集型的琶音从左手连接到右手,为后面的主旋律做了一个铺垫,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第五到第八小节,可以看出左手都是以密集型的琶音为主,节奏较为紧凑,旋律流畅优美,同时紧凑的节奏又促使右手主旋律的进行。右手是以柱状和弦加八度音的体现,乐曲音响较为大气雄壮,并且结合了一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显得旋律灵巧活泼。在第八小节右手采用了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的双音加单音的下行和声进行,可以使人感受到音响色彩上的一种特殊的新鲜感,完美地诠释了前奏的尾声部分。

(二)第一乐段。这首歌曲的第十到第十二小节,右手所弹奏的音是采用了一系列的和弦分解,正确的和声编配体现出歌曲的音响色彩的特色。左手选择简洁明了的单音来衬托右手的主旋律,营造简单而又特殊的效果。谱例中大多都是以十六分音符为主,并且结合了休止符的运用,旋律线条紧凑的过程中又能够感觉到呼吸自如,使演唱的人可以更好的抒感。第十三到十五小节,采用了上文所说的开放型琶音的伴奏织体。右手是一个弱起拍,左手低音声部有保持音,右手突出主旋律,主次分明,旋律感强。第十五小节的第三、四拍是一组两个声部的和声连接,这样的和声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第二乐段。这首歌曲的第十六到十八小节,采用了上文所说的密集型琶音的伴奏织体。第十六小节右手用了一组上行的音阶做衔接,左手是简单的和声单音。第十七小节起始运用了弱起的同音型反复,使旋律声部有流动性,丰富了伴奏部分的和声,也增加了伴奏层的厚度,使音响色彩清晰明确。第三十一到三十三小节,运用了低音加和弦的伴奏织体。第三十一小节左手用到八度音保持音加和弦,低音的稳定性突出和声性的音响特色,同时也促使了这一系列双音与柱状和弦连续上行的和弦转位的进行,既丰富了和声的色彩,又将歌曲推向高潮。这样的伴奏音型充分的体现出了歌曲想要表达的雄伟宽阔的氛围,让整体的旋律感、节奏感变得鲜明清晰。

(四)尾奏。这首歌曲的第四十到四十二小节,采用了上文所说的八度加柱状和弦的伴奏织体。第四十小节的左手的八度的颤音,使音乐变得有情绪。第四十一小节左手右手都选择了八度音加八度三连音,八度三连音的使用使和声色彩营造出紧张的气息。第四十二小节是以双手的一个八度颤音加柱状和弦来做结尾,体现出歌曲旋律音响的气势磅礴,左手八度低音的重拍稳定性较为强壮,充分体现出这首歌曲的波澜壮阔。

三、Y语

在上文中已经对单纯柱式和弦、有变化的柱式和弦、开放型琶音、密集型琶音等伴奏织体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和声色彩、伴奏织体进行分析。也通过对《祖国之恋》这首声乐歌曲的伴奏织体分析,浅谈了古典钢琴作品中常用的伴奏织体如何运用在钢琴伴奏中。在学习古典钢琴作品的同时也应常常做总结,将古典钢琴作品中优秀的伴奏织体运用到钢琴伴奏中。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去摸索和学习、从实际中实践积累经验。只有通过扎实的钢琴弹奏技巧训练和大量的实践累积才能得到实现。我们拥有了娴熟的钢琴技巧,丰富的理论基础后,弹奏钢琴伴奏可以更加自如。

参考文献:

[1]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刘亚伟.试论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与应用[J].通俗歌曲,2015(11)..

[3]刘雪颖.钢琴即兴伴奏类型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以《我爱你,中国》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