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十篇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十篇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3:19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广阔前景;桎梏与担忧;思考与建议

3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有关中科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为代表的15位两院院士联名向中央提交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三点建议尤为另人瞩目,两院院士建议,首先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农村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应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把农村职业教育办成现代农业人才队伍求知致富的中心。

目前,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国家也正在逐步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有效机制。然而由于国家职业教育投入与普通教育投入的差别,导致近年来地方职业教育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我们在正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勃勃生机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严重阻碍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桎梏。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

(一)国家正在逐步规范对各类职业学校的管理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近年,湖南省教育厅已经完成了对全省各级职业学校的验收与挂牌,摘掉了一小部分不合格学校的牌子,因办校园面积、硬件建设、教师队伍、专业设置等多方面的不规范,被定性为“整改学校”,对一些民办学校不予评估。从这一点上讲,政府对不规范的民办学校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国家正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了逐步缩小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的差距,从08年开始国家每年拿出150多个亿来对热心中职学习的农村学生给予学习费用补助,每生基本上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财政的1500元学习费用补助。从2010年起国家拿出300个亿来补助热心中职教育的农村学生,基本上对农村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实行学杂费全免。这是国家加大职业教育的一个重大决策,由此可以看出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的中职教育规模将逐步超出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这是新时期人才市场需求所决定的,更是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所决定的。

(二)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提到重要议程上

全省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中,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如某些民办职业学校之所以要整改,其中就有教师队伍的问题,其一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用一些杂牌军来充当专业教师。其二是缺少正规部队(离退休老师居多),其三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本来就不是教师,充其量只能说在教室里上课,因为他们没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整改,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严肃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国家每年都拿出相当一部分经费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部级教师的培训,骨干级教师的培训,省级专业教师的培训等等,保证老师在业务上不断精进。

(三)订单培训与校企联合办学逐渐规范化常规化

近年,很多职业学校都跟一些大的知名企业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了厂校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培训。比如我们学校就有“三一班”、“广汽班“中联班”等,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学生学起来有目标,有奔头,毕业后学生直接进入这些知名企业工作。厂校结合,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去向问题,也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学有所用,对口就业。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与担忧

从整体上讲,农村中职教育虽然呈现出蓬勃生机,前景看好,但目前那些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中职教育的社会因素,在许多层面已经悄悄地浮现水面,甚至成为一种大面积的社会的阴暗面,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腐败现象,如果不加以疏导,或者铲除,那么农村中职教育将会面临着一场勃发与萎缩的严重挑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部分民办职业学校办学行为较为混乱

地方财政无权干涉民办职校,致使民办职校以办学为名,赚钱为实,非法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当地各初中学校教学秩序。甚至非法引诱初中毕业生在暑假期间打童工,导致部分初中应届毕业生不参加中考或者不论成绩好坏收而笼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规范的招生秩序。

贿赂招生已经成为民办职校扩大办学规模的杀手锏。重金收买社会招生仔,他们为了招到学生,不惜给社会招生仔1000-2000元/生的高额回扣,还许诺家长给其500-1000元的减免费用。这种后浪推前浪的招生贿赂,导致大批农民上当受骗,加深对职业教育的憎恨和厌恶。目前每个凡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子女的农村家庭,至少要经受二十轮左右的招生轮番轰炸,家长和学生莫衷一是,实难选择一所自己理想的学校,因为他们实在真假不辨了。

个别民办学校不但把手伸向社会,还用重金收买初中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乃至个别地方教育行政干部,致使个别见小利忘大义的初三班主任教师和个别领导干部,人为地无中生有地夸大部分不合格民办学校的办学和专业设置,人为地昧着良心地去损害正规的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公办学校,以达到自己牟利的目的。如去年某县造成大量学生外出(都不愿在本县就读),就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二)专业设置无规划,不具备承办该专业的硬件建设

专业设置与就业脱节,只注重怎么样招到学生,就不管如何保证所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有所获、对口就业。部分学校根本不具备承办某专业的条件,只以竞争生源为手段,就不讲游戏规则,人为地设置一些没有半点相关硬件配套建设的专业(如模具、机电、汽修、酒店管理等),好象不设就不时髦一样。如相当一部分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的学生(指2-3年制中专,2-3年内无法学完必备的专业课程),根本不可能对口就业,或者基本上在流水线当普工。他们只要学生进校门,就不管学生如何出校门了。

(三)教育教学及就业管理混乱

还有部分职校教育教学管理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三无学校”(无学校:租借别人的场地,根本无法达到生均活动面积的要求;无师资:临时聘请离退休或者某些从来没有教过高中的在校初中老师;无硬件建设:无机床、无规范的计算机房等)的奇怪现象,还有的学校甚至连教材也不按要求发给学生,开课设节随心所欲,根本不按教育部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开课设节。致使学生在2-3年内学无所获,导致学生大面积流失,致使老百姓认为“农民工”与中职学生无异,加重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和鄙弃。

有些职业学校就业管理盲目,不负责任的推荐就业,只顾眼前利益,等同于农民工,不论年龄大小,专业特长,更不注重岗前就业的强化培训,只要是人,硬行塞到某某企业的流水线就完事。胡乱安排其就业,造成学生就业市场的混乱。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党政领导的宣传教育(目前没有一个地方要员能够勇敢地把自己的子女送职校读书),其次是要加强对在职教育工作者的宣传教育。要把国家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重与政府领导,与县直市直普通高中讲清楚,把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与他们讲清楚,从而达到变加大职业教育的政府行为为自觉执行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比重等同的行为,以彻底扭转职业教育不如普通教育的思维模式,端正读职高不如读普高,职高学生成绩差普高学生成绩好的错误认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三是加强对老百姓的教育和宣传,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认识,必须让他们走出高考围城,让他们自觉自愿送子女接受中职教育。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二)规范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行为

一是规范省市对中职学校的办学审批程序,合格者批,不合格者撤,决不留情,同时每年要加大督查力度,彻底捣毁招生贿赂的老剿,同时进一步规范学生以工助读和实习就业行为(政府必须加大干预和查办力度)。二是规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定点布局(目前是学校多,生源少,各校专业重复浪费),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建设投入,同时保证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学习费用补助的到位。三是规范学校自身的办学行为,彻底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招生行为和就业行为,严格按国家教育部要求按专业设置开课设节。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努力健全教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从源头上保障教师队伍结合质量的提高。特别要注重严厉打击以社会招生仔冒充人民教师的违法行为,纯洁、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对那些已经离退多年且身体不能站着讲课的老年教师,也要劝其离开岗位,建立教师在学生中良好的楷模示范意识。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国家还要进一步构建国民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在我国形成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国民教育相互交流的制度,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学历化和普通国民教育高学历职业化的共同生长,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国民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而在一定意义和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职教论坛》2011年第26期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2

一、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家教育部门也颁布和出台了相关的文件鼓励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对高等职业教育给以了大力的扶持,同时还允许民营资本创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建立起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加强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特色日趋鲜明,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2、区域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差距明显

在沿海地区及内陆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创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这类高职院校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使得这些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很好的服务于企业,而企业的资金又不断的给当地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已经很好的做到了“校企合作、校企扶持”。形成了良性循环模式。然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重重困难,办学实力不足,生源质量下降,生源不足等。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学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达不到企业要求,造成了学生家长不愿让孩子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总是有非本科院校不读的观念。形成了一种非良性的循环模式。

3、公办民办高职职院校发参差不齐

民办高职等职业院校得不到国家财政的直接拨款,在从现阶段的高考录取制度来看,职业院校招生是在最后一批录取,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录取更是最后一批高考考生中的末段。随着最近几年的普通高校扩招,使得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一直得不到保障。这种做法实际上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法是相违背的。另外在师资方面,民办教师由于无法得到像公办院校教师一样的待遇,很多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都纷纷转办院校。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非常大,师资水平较低。使得民办高职院校被迫形成了一种“差生+差条件+差师资”的特点,造成了民办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普遍偏低,从而使得民办院校毕业生得不到企业、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得不到政府足够的重视、更无法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的青睐,导致了这样非良性的循环,使得欠发达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困难重重。

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变革,职业能力将是人一生中的重要财富,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具备职业能力,而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和深造是获得职业能力最有效最快速的途径。这样的社会环境就使发展得好、综合能实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本不需要担心招不到生源,并且还可以挑选录取优质的生源。也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用人单位对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和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待遇也越来越优厚。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也意识到了这点,这样使得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还不断得到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涌现出了很多新兴的岗位,使得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难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加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工作岗位对个人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岗位的要求,毕业生毕业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学习。

另外中国社会自古以来重道轻器。现实中“重文凭,轻技能”的社会观念和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民之中,以于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等生教育;对技术工人的身份、地待遇存在观念歧视,造社会忽视一线劳动者培养,也导致优质生源不愿就读职业院校。这一问题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也加剧了就业压力。所以说职业教育同样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与改革思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应对外部需求持续走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转变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工人队伍中,技术性工人仅占不到总数的一半;在技术工人中,中高级技工仅占了三分之一。并且这些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也还无法达到企业发展壮大的需求。发达地区所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瓶颈。按照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装备、生成技术水平的提高,一部分高技术职业岗位包括工业企业的生产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复杂的生产装置的操作人员,知识含量高的第三产业的基层管理和业务运行人员等等,都要求这些从业人员要具备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准。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使得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都将是为这些工作岗位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等职业教育将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应该说最大量需要的还是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素质型人才。因此,必须推进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总量压力与就业结构性矛盾、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重大战略。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步形成规模与特色的今天,注重平衡区域高职院校发展,逐步缩小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差异的有效手段,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应该多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与配套政策方面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人才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还应该尽快在招生考试政策方面改变以往以分数评定成绩和排名的陈旧模式,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向学生推广和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重视和了解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了解并支持学生就读职业院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亮波.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5)

[2]梁红梅.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8,(2)

[3]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

[4]汤大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8.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3

摘要:服务社会既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反映了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

>>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研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河北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高职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改革策略高职教育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初探产业结构调整对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实践与思考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生产业展对策研究探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知识经济背景下顺德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后危机背景下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中高职衔接发展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中职教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4-08-28.

[2]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

[3]张毅.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分工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8.

[4]杜怡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4

摘要:职业教育可谓是教育界的一朵奇葩,每年数以千计的高中毕业生纷纷选择职业教育深造来完成他们将来的淘金梦。近来国家相关部门允诺了一项协议: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跟踪服务并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这项政策无形中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就业范围。本文拟探讨当代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

关键词: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职业教育

1.引言

职业教育可谓是异军突起,它的发育和形成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然而各大电视和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领教到了它强大的造势能力。家长和孩子们仿佛也对职业教育充满希望,他们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于职业教育的一分忠诚和信任。到底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就真有那么乐观,让我们一一来了解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2.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2.1上岗就业不是难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也有不少教育人士和专家纷纷指摘职业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学生素质低、学生毕业后社会地位低等等,然而结合现实来看职业教育的确有它值得推崇的地方。职业教育的常规管理模式是三年的教育或者更短,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一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边学习专业技能,当然专业技能的学习占主要位置。不仅如此学生们多半会去工厂进行一段时间的职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锻炼这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凡事讲求实用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得到人们的赏识,因为再没有比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的教育。

再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众多的行业领域里数电子产品拥有极大的市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这便给了许多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一个一展身手的机会。纵观我国社会就业现状,职业教育的学生但凡毕业上岗就业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不同的是因个人掌握技能水平的差异而就职于不同的地位[1]。

2.2个人有足够的提升空间

有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出身的人大抵就是在工厂玩命地干一辈子,非但如此他们技师的身份没少给他们添麻烦。许多白领阶层甚至于普通工人就瞧不起他们,因此不少职业教育的学生自我贬低认为纵使以后就业也会面临毫无提升空间的窘境。反观当代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在许多工厂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胸前悬挂不同牌照的技术工人,他们也有初、中、高三级之分,不仅如此一些资力雄厚的技术工人他们不必亲自操作技术只需一旁言语指导下级工人的技术。因而在当代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还是大有提升空间的,提升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愿意付出努力为目标奋斗。

职业教育出身进而做出一番自己事业的人不在少数,技术工人只是他们成功的一块垫脚石而已,真正的成功还是与他们的加倍付出有密切关系。在认清自我的情况下,利用原有的技术水平在职场突破不是没有可能。

2.3职业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许多人认为技术工人就是传统的机车工人,他们要么负责机器的维修要么负责生产仪器等等,人们普遍认为进修职业教育虽然就也不难但就业的方向太过狭隘甚至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力。然而纵观当代职业教育不同门类课程的开展我们就可以找出反驳的理由,就以传统的护理专业着手来说明问题。护理专业在以前属于本科专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选修这个专业。近年来随着实际需求的需要,许多职业教育高校纷纷开展了护理高职高专专业,相比前者而言后者因为修习的时间少、门槛低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许多学生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同样是可以进入各家医院应聘护士工作。因而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职业教育背后的工种选择是多样化的[2]。

3.职业教育就业前景

3.1学生成为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可能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提出“术人并重”的教育理念。“术”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高端的技术水平而不应该停留在一些浅显的技术水平上,“人”则是指规范职业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素质,“术人并重”是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教育机构通过引进了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教育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制定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政策,另外职业教育机构也通过引进“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技术和素质上均有所提高。

在现代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许多职业教育机构均开始谋求自身的改变以便使学生们能够良好的就业打响职业教育的品牌。学生们通过认知和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其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都明显地得到了提高,而这样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抢手的,企业必将想尽办法获得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职业教育势必将掀起就业浪潮里的又一股热潮[3]。

3.2学生参与和主导上流社会的可能

据调查显示许多上流社会的人对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人是持不赞赏态度的,在他们看来这些出身低的人因自身能力不足所以选择低门槛的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淘金梦。非但如此,企业的一些高级领导同样是对这些技术员工不屑一顾、不委以重任,尤其是提拔管理者他们宁愿提拔一些资历低的本科学生也不愿重用一个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优秀员工。因而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员工大多无法进入上流社会更不谈能够主导上流社会,因为他们连上流社会的门槛就进不去只能顾影自怜生活在既定的圈子里实现一些小的可怜的抱负。然而国家的宏观调控给予了他们希望,在国家大力扶植和建设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认为这是他们获得集体认可尤其是上流社会认可的重要机会;另外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硬件、软件设备的更换也给了他们提升自我的空间,于是三年的历练他们大幅度地提升了自我。

拥有了实力,他们就不怕进入不了上流社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人也不会例外,有了国家的关照他们抬起头来做人慢慢成为可能[4]。

4.结语

当代就业环境尽管是激烈的,然而职业教育出生的学生以其明显的优势获得了许多企业公司的青睐,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寄予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相信这些职业教育出生的人才经过实践的考验后必将占据社会的主流位置。

参考文献:

[1]宋桂苓.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J].科技资讯,2006(22)。

[2]崔明.论职业教育的软实力[J].社会探究,2008(2)。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也得到大步发展,但同时多元素的影响造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低,因此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必须要调整办学思路,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才能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就业质量,达到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对推动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高瞻性的意义。

二、转型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现状分析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速度惊人,到目前为止在校学生达80万人,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由于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发的高职艺术院校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根据广州媒体报道,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三。而通过分析这两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发现,部分景观设计类毕业生主动创业,让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燃眉之急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20%~30%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国内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状况仍处于整体比例较低、急需突破发展的阶段。

1.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不够。

Schum-peter认为,创业指对企业组织实行新组合、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来源、新生产方法、新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的措施。而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通常的短暂性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等不能算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又能帮助其他人就业。并且创业要基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出潜力。

2.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不够。

主要体现在:缺乏创业心理准备,对创业的艰难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欠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与创业相关的注册、管理、营销、融资等各方面知识不足;艺术类学生的性格比如与团队协调合作能力,以及缺乏资金、缺乏市场经验等因素也制约着创业的成功。

3.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工作没有做到位。

创业方面,政府的政策还不到位,没有特别完善的政策系统做支撑,比如提供相应的资金或者免税政策等措施;同时市场环境也不是很充分。而且高校的引导教育不足,创业教育的实施目前还停留在文件层面,很少有学校鼓励且帮助毕业生进行创业。学校的创业也只是停留在口号方面。尽管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已有一段时间,但发展速度之慢,对经济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三、开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创业教育

在越来越多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问题的时候,必须改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传统的就业理念,从加强创业教育开始,引导和扶持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在教育中转变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探索构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通过培养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1.创业教育目标。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如何提高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目的,将当今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进行分析,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采取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引导和扶持。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式教学、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最终达到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目标。

2.创业教育开展的内容。

首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规律,发现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创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在分析、比较、总结国内外职业艺术景观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经验后,获得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就业与创业教育教改成果。其次,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行培养,建立具有促进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以及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3.创业教育开展的思路。

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培养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能;营建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真实职业的环境与平台,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指导高职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计划与行为,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要不断开拓与优化创业教育的开展思路,全方位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备多项创业素质,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4.创业教育实施方法。

在教学中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教育的实践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对专业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创新。加强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策略的研究,包括校园精神、物质层面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条件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建设的探讨。如在教学中可开设系列类似创业心理学、企业管理、公司运作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的需要。以企业真实设计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市场、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的有效途径,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课赛结合、以赛促教、课程对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以全面提升就业质量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四、特色与创新

1.从传统的高职艺术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中突围,探索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变“传统模拟设计课题”为“真实的企业设计项目”,提高学生高职艺术景观设计创新技能;变“传统毕业设计实习”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提高高职景观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变“传统学校教学场所”为“行业、企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变“传统教学环节”为“教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教学链,通过教、学、做形成职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2.校企双师指导,以企业项目设计为载体的“项目参与式”创业教学方法的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几乎都存在工作过程中技能不过关、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情况。为了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应进行实际项目及工学结合市场化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学校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突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这样,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一定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确立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和核心的设计师职业素能,提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设计师职业素能为目标,将其内化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艺术景观设计类学生职业素能教育过程中,找到职业素能教育教学和社会相结合的切入点,为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本。

4.形成一个全面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毕业设计,整合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融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之中,实现两者的结合,从而创新基于就业与创业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五、结语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景观设计教学实训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76-02

1引言

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城市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观设计专业对于学生要求的本质是对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相对于本科教育,景观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发展前景更为良好,也更能体现其偏重实用性的特征。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景观专业的教学相对于本科学校,其办学宗旨、生源水平、教育侧重点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别,因此发挥自身特长来培养职业技术型的景观专业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2职业教育景观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就业形势

景观设计专业目前的就业前景良好,可选择的单位也比较宽泛,相对应的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各大建筑设计院、城市规划院、综合性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及效果图公司。从近些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于设计院及大型设计公司的较多,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方案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与职教毕业生相比更加占有优势;中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多任职于中、小型设计公司和效果图公司,职教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工程技术以及效果图绘制方法的熟练掌握,其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加具有特长。职教毕业生出色的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在设计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为一个项目从方案到具体实施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同时景观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也可以在效果图的绘制上发挥其特长。

2.2现存问题分析

尽管景观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变化和更新,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既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从而适应新的市场导向。从另一角度来说,在各大院校扩招的同时,生源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质却难以保证,导致学生进校后由于基础水平不够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职业院校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与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相接轨,研究出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以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优势。

2.2.1培养目标脱离实际

各职业院校对于景观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着共同点,也各有其特点,其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相对应专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不同之处是各个学校专业侧重点不同,培养出的学生技能特长也有所不同。总体来看,许多学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出现盲目向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看齐的现象,却忽略了专科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长项,从而导致了学生难以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对庞杂的科目也难以把握其中的关联性,毕业后很难将学习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从而出现在岗位上竞争力减弱的情况。

2.2.2课程设置过于庞杂

根据不同的培养阶段,景观专业的课程通常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指构成基础、建筑速写、建筑制图、电脑效果图等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包括构图能力、手绘能力、制图标准的掌握等。专业必修课是指分专业方向后的设计课程,包括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公共环境设施等,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专业必修课达到掌握设计方法的能力。总体来说,课程的设置过于细分,不同课程又是由不同的教师去完成教学,往往导致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仍无法领悟课程之间的关联,总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2.2.3顶岗实习缺乏监管

在职业院校中,顶岗实习是促使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重要课程,一般顶岗实习的时间是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由于校企合作的公司数量有限,每个公司又只能安排有限的岗位供学生实习,而学生数量相对较多,因此实习单位的选择一般不由学校安排,而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这就导致了专业教师在顶岗实习期间难以对学生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进行辅导,缺少了实训课当中应有的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学生所递交实习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无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提出意见和反馈。因此,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教学当中的特色课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进行监督考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职业教育景观专业教学的总体策略

3.1发展职教特色,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规定了一个专业教学的总体方向,在整各专业教学当中起着引领作用。在职业教育背景下,景观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一直是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践型人才,但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跟随最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相适应,通过总体方向的把控和细节的调整,以适应新型岗位需求。

职业教育分为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两大类,这两类教育培养的是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专门性的特征,毕业后要求其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对于景观专业而言,职业教育毕业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较弱,在一个项目的团队当中很少担任项目负责人,但其能够充当团队中的技术支持,例如场景模型的构建和后期的效果图渲染人员等,可以作为项目的助理设计师。

因此,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落实到与岗位的实际需求上,着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景观专业技术人才和助理设计师。

3.2适当调整课程,拓展教学思路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当前职业院校的课程门类普遍偏多,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的时间安排逻辑性不甚严密,使学生难以把握其中的联系和规律。因此,景观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紧跟市场导向,将现有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和精简,将基础类课程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主体课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设计与技能之间的关联性。例如,表现技法、建筑制图等基础课程可以与景观设计等专业课程整合,并将学时适当延长,这样,教师在教授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同时,还可以教授学生绘图技法和制图标准,并告知学生整个项目的设计顺序,使其将所学知识连贯成一个整体。通过课程的调整,发展专业主干课程,使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使其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3.3增加实训课程,重视顶岗实习

职教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因为仅在培养计划中设置理论课程是不够的,还应该重视实训课程的设置。在实训课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挥学生所长。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技能可以通过多种模式,例如让学生讲解对于项目的理解并用文字进行分析,或是采取口头表达的方式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等,均可以不同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设计思考技能;另外还可以训练其绘制效果图的能力、汇报文本的排版与设计说明的撰写能力等,使其通过训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思路。景观专业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主要包括对国家施工规范的了解、市场建筑材料的认知、施工工程技术的掌握等。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设计性思维,转换为具体的图纸和文本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设计意图,最终完整的体验整个景观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

实训的开展既需要在校内有计划的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也需要到企业中去进行学习技能实践和工作体验,也就是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的专业岗位中实习,使学生发现已学知识的漏洞和不足,针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实践和完善。在实习期间负责的专业教师,应对整个实习期做出详尽的学习计划,并在实习期间予以监督和指导。可以考虑先制定出学生实习要达到的总体学习目标,在分阶段进行任务的布置和检验,以达到预计的学习效果。实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作出检查和评价,从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对不同的学生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4结语

本文针对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发现了目前职业学校景观专业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通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市场的需求变化很快,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关键,课程设置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教学方法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多样性,我们无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并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进行思考:

4.1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

艺术类职业院校与普通职业院校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应当发挥其特色专业的优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景观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中的新兴学科,其艺术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应努力发挥其专业特色。

4.2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顺利走向就业,景观市场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专业培养计划、目标的制定,因此景观专业的教学不应该一成不变,应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反馈调查工作,从中了解企业岗位需求而去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修正,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

4.3做好职业教育基础工作

应该为新思路下的景观专业教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利用假期给在岗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机会定期到企业实习,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配备足够数量的实训工作室与电脑培训教室,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设置实操性较强的课程等。只有将培养计划落到实处,将基础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相协调,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加贴合实际的课堂教授模式,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将景观专业更好的发展起来,使教学目标稳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欧百钢,刘伟,王敏.关于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9,25,6.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

20,2-5.

[3]艾昌青主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5.

[4]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5-116.

[5]徐卓恒,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景观设计教学对策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中国美术学院,2012,6,20-24.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建设为人们所重视。在当前我国整体资源匮乏的环境形势下,想要合理改造自然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是首要的问题。因此,与这个问题联系紧密的高职院校植物景观设计及应用课程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热门专业。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不断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同时,也更倾向于对校园环境的改造,对景观设计的制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能够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教学模式、不同特点,而设计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价值力和影响力。同时发展相关知识的专业变革课课程体系的变革,力求培养出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1高职院校景观植物应用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1课程教学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很多的景观植物都缺乏新意,无法展现学校人文情怀和文化特色。相关的特色课程教学模式陈旧、仅限于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先进的植物摆放和设计原则鲜少设计。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往往是根据很多年以前的设计原则而来,且场地受限、设置的相关课程极少,这样的课程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同时也满足不了不断追求进步的高职学生,使得学生在校内难以掌握先进景观设计知识,毕业以后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1.2相关的配套教材少

植物景观的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的专业,起步较晚,国内没有有效的实践作为指导,一直处在不断摸索当中。教材也没有完全适合和配套的体系,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时也只是浅尝辄止,只限于口头讲述,没有统一的教材与教学目标。

1.3课程体系不完整

景观植物及其专业课程现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相关专业的一致性解读还未达成共识,专业内涵和专业延伸的剖析还不够健全。景观植物课程教学目标也没有随着时代变革而变革,课程结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成套的体系。

2高职院校景观植物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2.1高职院校植物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植物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经调查发现,每所高职院校所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都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有些院校设有独立的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理论较为深刻,成为专业研究设计的方向。但是有些院校设置的相关课程较少,没有独立自成的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不健全。因此,国家和学校都要加强高职院校景观设计的专业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增强和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建设。在设计专业尤其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方面的考察。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设立具体的实践基地和实训基地,提升所教知识在实际运用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在学习期间充分展示和发挥动手设计的能力。

2.2课程设计要以生为本

高职院校的师生是校园环境景观的直接享用者,因此校园环境景观课程设计应当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感受,满足于提供给师生更多的户外交流空间,创造出适宜的学习交流环境。在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资源的整合既需要符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也要注重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真实需要与感受,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应该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化的教学模式建构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2.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景观植物设计课程教育实现途径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背景;高职专业建设;挑战;对策

前言

目前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专业建设工作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建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实现三教改革的工作目的。然而目前在高职专业建设期间还面临很多挑战,不能确保相关的专业建设工作效果,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模式。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下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与水平。

一、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的任务

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下,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的工作中,必须要明确自身的专业建设任务,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具体任务为: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改革近年来,我国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量有所提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于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按照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与要求进行了专业建设,可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在专业建设的工作中,可通过校企合作的相关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改革工作目的,增强人才培养的工作效果,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高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开发人才培养工作模式、职业教育的实践操作措施等等,这样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培养职业化能力较高的人才,还能转变传统的高职专业教育工作模式,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高职院校在建设专业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期间,制定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产业不断调整,各个领域中的人才需求也发生改变,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就应该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按照职业教育改革需求,合理的制定和调整相关人才培养方案,遵循科学化的发展原则,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3.教育改革的相关任务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属于重点的任务,只有合理开展教育改革活动,才能有效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开展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建设的改革工作,通过各方面改革方式的支持,有效的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形成专业化的教育改革工作模式,促使各方面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发展。

4.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任务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应该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特点与需求,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作为主要任务,创建出科学化的教育模式,遵循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帮助。高职专业建设的工作中,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基础,可以按照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品质,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与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职业化的发展,还能形成专业能力培养、操作技能培养、道德素质培养等工作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根本需求。

二、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于专业建设工作中还面临诸多挑战,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未能合理创建“三教”改革的相关工作机制,不能确保人才培养效果。具体挑战为:

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下,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活动,尚未创建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没有按照实际发展需求与特点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的管理工作,这样会导致高职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且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没有建设专门的专业建设职能部门,不能系统化、合理化的进行专业建设,难以按照人才培养特点与需求等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机制,对专业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未能建设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没有按照具体的人才要求合理开展相关工作,在缺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难以有效通过专业建设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这样会对各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具体工作中尚未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求合理的培养人才,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当前的高职专业建设发展要求,甚至会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面,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难以按照专业建设发展需求编制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保证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为国家培育更多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

3.“三教”改革的挑战高职专业建设的工作中,“三教”改革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正确的开展分析工作与研究工作,以此明确“三教”改革所面临的挑战。①师资队伍的建设挑战。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工作,教师属于实施主体。传统的工作中,师资培养主要重视内部教师人才的培育,缺乏具有企业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校企合作、产学研模式应用期间的师资培养需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一味重视理论知识与教学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这样很难有效的培养优秀师资队伍。②教材建设方面存在挑战。教材属于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载体,然而,当前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中,只局限在传统的纸质教材方面,未能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载体的更新,难以为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教材内容,这样会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效果降低,难以满足当前的时展需求。③教学体系建设的挑战。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工作中,我国高职专业的建设还面临教学体系的挑战,没有创建出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难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将项目类型、角色扮演类型、任务驱动类型、翻转课堂类型的教学法应用在专业建设领域,这样很难有效地提升专业建设的效果与水平。

三、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对策

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该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创建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水平。具体措施为: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面临很多新的任务,在此情况下,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针对专业建设管理与教育管理的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适应当前发展需求。首先,建立管理体系,应建设专门的专业建设职能部门,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按照高职专业建设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指导各个职能部门开展专业的建设工作。其次,按照高职专业建设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监督体系与考核体系,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便于专业建设工作的合理实施。最后,还需创建出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与专业建设的三级管理工作体系,确保相关专业建设工作效果,使得专业教育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按照校企合作的特点,合理的进行理论专业、实践操作专业的建设,确保教育工作的合理落实与发展。除此之外,在健全相关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专业建设的工作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规范标准、制度等等,规范专业建设方面的行为,使得各个部门都可以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合理建设相关的专业模式,保证教育工作的高效化发展。

2.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情况下,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以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工作质量与效果。首先,在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筛选人才培养内容,强化教学改革工作力度,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重视理论与学术研究,合理的针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其次,在选择人才培养途径的工作中,需合理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产学研方式等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最后,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创建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应全面分析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丰富专业建设的内容,整合诸多的元素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此全面提升整体的专业建设工作水平。为有效培养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特点与需求,创建出相应的工作机制与体系,例如:在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现代师徒之间的关系,将企业中的师傅作为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人员,将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责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升整体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与水平,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夯实基础。

3.“三教”改革问题应对措施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展“三教”改革的相关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开展相关“三教”改革的工作,应对存在的挑战。首先,应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教师作为其中的主体,不仅需要重视内部教师人才的培养,还需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各种企业实践操作技能,是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教学指导。在此过程中,应该安排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各种实践操作知识与技能,使得教师在企业中学习到更多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聘用企业中的人才到学校中开展教学工作,使其按照企业的岗位工作经验,为高职专业建设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以此促使专业建设工作的合理实施。其次,应该重点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专业建设的主要载体,转变传统的纸质教材形式,而是合理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更新相关的教材载体,例如: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微信渠道等制作教材,利用网络数据信息为学生传输各种知识与信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各种知识,不再受到纸质教材的局限,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最后,应重点开展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将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体系之内,这样在诸多教学方法的应用之下,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效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专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网络时代的特点,积极融入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教学技术,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与专业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彰显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建设的优势和重要作用,有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9

论文摘要:构建一套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更是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比较薄弱,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课考核改革、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训教材编写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国内旅游职业教育情况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职业教育相对比较成熟,拥有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而许多高职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被高职教育教学评估列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有所反映,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为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构建一套适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

一、高职实践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高职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它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又与之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主要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由校内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实训的仿真和模拟训练及校外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和岗位实践等环节组成。高职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综合性

实践教学依托于理论教学,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是多样化综合的,包括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二)开放性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由此不难看出,高职实践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主要任务也决定了实践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体系,它必须向行业、向社会开放,必须关注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吸收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三)双向性

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以学校为主体,还注重行业和企业的参与。行业、企业既向学校提供专业实训、实习的场所,又参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践教学的实施等,都需要行业和企业的参与。比如,学生在景区岗位的实习、实训,其指导老师往往是景区的经营管理人员。

(四)领先性

教学内容符合一线企业需求,用实用和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高职教育的命脉。因此,高职实践教学是将新理论、新技能等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实用技术引入学校教学中,按照职业资格要求,按照生产实际的规范等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用先进、高新、超前的实用技术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领先性。

二、高职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面向一线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上,高职的理论教学应以“够用”为标准,而其实践教学则应在教学体系中明显突出于理论教学。从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而实践教学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养的最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的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

三、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经调查,我国目前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普遍比较薄弱,与其他旅游类专业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相比无论从设备设施还是师资队伍各方面比都相差甚远。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是:

(一)不重视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套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设立较早,招生规模也比较大,大多数高职旅游院校都比较重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投入,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比较成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与设立较晚,招生规模又较小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很多高职院校都只是利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师资和实训设备,套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来开展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而不愿意增加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投入,导致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几乎一样,根本无法突出景区开发与管理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即使在景区就业也无法很好地胜任景区的经营管理岗位。

(二)不重视市场调研,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缺少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与旅游管理专业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几门能够体现景区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此外,即使有些院校针对景区专业设置了一些专业实践课程,但由于缺乏市场调研,无法很好地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很多课程都已经老化或脱离了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不具备任何实用性,无法受到景区的青睐和关注。

转贴于

(三)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水平低下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不重视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大多数实践课程是由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或一些从事景区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承担,这些老师大多缺乏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相关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沦为空谈。这样的师资队伍现状严重制约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实践教学水平低下使得高水平技能训练项目开发工作无法开展,综合性实训项目严重缺乏,产学研的开展和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受到制约,景区专业学生得不到高水平的指导,难以培养拔尖人才。

(四)实践教学设施不健全

由于缺乏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投入,很多高职院校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都是借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设施,即使有一些专业实训室,也因资金的缺乏而难以维持正常的保养和维修,大多成了可看不可用的摆设,根本无法满足实训课程的教学。

四、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针对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结合近年来景区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作为行业导向性、应用实践性很强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它的实践教学目标应来源于旅游景区行业的要求。基于此,应当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如下界定: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和设计创新技能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旅游景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

(二)按市场需求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必须注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实践教学的体系和内容还必须充分考虑旅游景区行业发展的实际,以行业需求(包括能力类型、结构等)作为体系构建的依据。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与景区的岗位技能相结合,实现学生与景区的零距离对接。在专业教学实习的安排上,要与景区的用人时间接轨,既方便景区接纳学生见习,又方便专业课教师将实训课堂带入景区,使学生能真正走入景区,从而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

(三)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应结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与学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实训性实践教学。即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景区参观、考察,然后回到课堂采取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模拟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

2.专业见习。在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之后,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知名景区进行景点讲解实训,同时调查了解景区部门岗位,让学生接触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企业化氛围熏陶,使学生对旅游景区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阶段性实训。主要利用黄金周前后时间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

4.毕业实习。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就业方向为指导,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景区进行不少于半年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为其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

考核评价应该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2]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实践课程的考核应与理论课区别开来,不能以一份试卷来判定学生的技能水平。建议采用学生自我考评、教师考评、企业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并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此外,还可根据实践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五)建设条件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场所。首先,学校要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训设施设备,并新建配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课堂实训使用的实训设备。校内实训室建设成功后,还要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同时培养一定数量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使实训设施设备真正起到作用,为实践教学服务。此外,学校还应重视产学合作,结合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六)校企合作编写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

学校应根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进度,针对实践教学课程,组织行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编写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教材和讲义,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保证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匹配。[3]编写实训教材应结合高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实践训练项目,项目训练内容应突出专业技能的操作;此外,还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组织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实践教学内容,避免因难度过大而使学生难以达到训练效果或因太简单而达不到训练目的。

(七)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旅游教学中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深入社会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锻炼意志。[4]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高技能水平的、稳定的实践教师队伍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完成的保证。一方面,可以邀请旅游景区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景区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篇10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南农业产业与农业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英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下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农业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试论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农业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训对接路径研究浅谈发展我省农业职业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强化农业基地建设,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常态”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南京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发展与全域城市化相适应的大连农业职业教育事业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问题研究黑龙江垦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吉林省成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农业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戴,唐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3]钟在明.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